美國環保署長
」美國環保署長取消訪台 外交部惋惜回應
彭博資訊報導,原訂12月5日率團訪問台灣三天的美國環保署長惠勒(Andrew Wheeler),已取消這次訪問行程。外交部表示感到惋惜。外交部一向歡迎美國閣員級官員來台從事各項交流,未來也會秉持這個原則,與即將上任的拜登政府共同推動國際環境保護合作,並促成相關官員訪問台灣。
王之道/不歡迎美官員卸任前訪台
美國總統川普猶如困獸,拒絕認輸移交政權,同時屢派政府官員走訪各國,對美國國家安全與國際形象造成不利影響。在這種氛圍之下,《路透社》披露「美軍印太司令部」情報部門指揮官史都德曼(Michael Studeman)於十一月二十二日晚間祕密訪台,恐引發大陸不滿;《紐約時報》則稱美國環保署長惠勒(Andrew Wheeler)無視交接工作,將在十二月五日率團訪問台灣。雖然高層官員互訪,是台美關係進步的表徵,但川普政府一直到今年下半年選情低迷時,才開始積極推動。針對惠勒匆促造訪各國,《紐約時報》指出,「此行浪費近三十萬美元公帑,是沒有意義的畢業之旅」,通篇報導極為負面;《華盛頓郵報》也跟進,間接傷害了台灣的國際形象。對此,民進黨高調歡迎惠勒,並刻意彰顯是美台關係友好的象徵,但台灣選擇與「即將下台」的環保署長討論政策及合作事項,實在給人時空錯亂之感。選前美國媒體就大幅報導台灣倒向川普,選後台灣仍繼續配合川普演出,拜登團隊想必了然於心,台灣與未來美國政府的關係已蒙上陰影。深入探究惠勒的背景,他在出任環保署長前,主要替煤業大亨「莫瑞能源公司」從事遊說,曾抨擊歐巴馬政府的環保政策,拒絕遵循《巴黎協定》,更反對限制溫室氣體排放量,與國際環保、能源趨勢背道而馳;相反地,民進黨經常抗議被排除在《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等國際環保機制之外,但惠勒的來訪,在某種程度上說明雙方理念一致。考量台美關係長期利益,以及惠勒為煤礦業遊說的背景下,我們不歡迎惠勒來訪。回顧美國衛生部長阿札爾(Alex Azar II)八月訪台後,蔡英文便宣布明年元月一日全面開放美豬牛進口;惠勒來訪會不會推銷煤礦?是民進黨必須回答的問題。美國外交政策方面,加強對台關係是民主黨及共和黨的共識,拜登也公開宣示將深化與台灣的關係,但美國對台政策沒有所謂的「川規拜隨」。民進黨押寶川普,甚至到現在還有人認為川普仍有一線生機,這勢必影響台灣與拜登政府的關係。最重要的是,拜登與川普的基本理念及政策面必然有所區隔,川普已經敗選、處於看守政府時期,台灣當務之急應加強與拜登團隊溝通,掌握美國未來政策,蔡政府卻專注與即將卸任的官員打交道。惠勒的環保理念和拜登所屬的民主黨南轅北轍,再加上美國媒體的負面報導,他的到訪實在看不出任何正面意義。外交部長吳釗燮表示,美國高層政府官員來台灣,是象徵台美之間友好關係,接下來如果還有閣員來訪,代表台美關係緊密,國人應會感到振奮。只是大家實在無法感受到吳釗燮的振奮,更不知拜登會如何看待?
美將卸任官員來台畢業旅行?吳釗燮駁川普的環保署長是他親自邀請
《紐約時報》報導,美國環保署長惠勒(Andrew Wheeler)計劃12月率團訪台,推動海洋保護合作。外交部發言人歐江安表示,外交部長吳釗燮去年12月親自致電邀請長惠勒訪台,相關進展外交部將適時對外宣佈。歐江安表示,為強化台美近三十年的環境保護夥伴關係,我國政府曾在去年12月由吳釗燮部長親自致電邀請美國環保署署長惠勒訪台,美方也表達來訪的高度意願。雙方事後也持續就本案交換意見,期待就行程細節及相關成果達成共識,相關進展外交部將適時對外宣佈。歐江安指出,我國持續與美國積極強化雙方各層級及各領域的交流與合作。美方曾於2014年派遣時環保署署長麥卡馨(Gina McCarthy)來台訪問,美國衛生部部長阿札爾(Alex Azar)及國務次卿柯拉克(Keith Krach)也在今(2020)年相繼訪台,這都彰顯台美緊密友好的合作關係,也符合美國兩黨在2018年一致通過《台灣旅行法》的精神。對美國各層級官員來訪,我們都表達歡迎之意。歐江安強調,台美就環保議題的實質合作一向十分密切,並達成諸多成果。合作項目良多,包括2014年麥卡馨來訪與我國達成國際環境夥伴計畫(IEP)下的全球環境教育夥伴、國際電子廢棄物管理網絡、空氣品質改善專案。未來雙方也期待就海洋廢棄物倡議及區域空氣品質等議題加強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