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外賣
」凌晨接單驚見2把刀 外送員「即刻開導」暖心結局曝
中國大陸杭州某位王姓外送員日前接到一件奇怪訂單,他查看並驚覺其中有異後,立刻透過平台聯繫上買家與報警,最後成功阻止了一場悲劇。據《頂端新聞》報導,該名45歲王男是去年才加入外送平台美團外賣的半熟新人,專跑夜間外送的他,某天凌晨3點多接到1把「開箱神器小刀」、1把「美工刀」,與各1瓶可口可樂和茉莉綠茶的單,但他越看訂單內容越覺得怪異。果不其然,下單的女子不久後傳訊:「可以跟你聊聊嗎?」並附上2張手腕有割痕的照片,嚇得王男狂勸,「不能這樣啊」、「有什麼事是大不了的」。當場報警與不斷傳訊鼓勵。員警火送趕到現場後,在黑暗公寓內見到因感情問題而情緒低落的女子,接著用手電筒確認她手腕的確有割痕,好在沒有大礙,而員警們將女子帶回派出所照看的路上,除不斷開導對方,也一直看到王男傳來的安慰訊息。王男告訴女子,「小妹,人的一生就這樣,總要經歷過風雨才能夠見到彩虹」、「希望你有個好心情,給你自己加個油」、「你是最棒的」。同時盡責的把飲料送到公寓,但暫時扣下2把美工刀留在身上。女子情緒平復後也回訊感謝王男:「謝謝你,我在派出所。放心吧,我不會做傻事的。」◎勇敢求救並非弱者,您的痛苦有人願意傾聽,請撥打1995◎如果您覺得痛苦、似乎沒有出路,您並不孤單,請撥打1925
大學生點海底撈外賣…煮10分鐘「炸鍋」監視器揭真相 網酸:小學都知道
大陸杭州一名大三學生日前在美團外賣點了海底撈火鍋,吃的時候突然炸鍋,導致眼角膜上皮剝脫。當事人表示,煮了也就10幾分鐘就爆炸了,炸的到處都是辣油。海底撈工作人員回應,查看監控發現是因為先放的底料,再放的水,再加上沒有攪拌,就出現了炸鍋的情況,目前正在聯繫當事人處理。《錢江晚報》報導,海底撈表示,在事件發生後,他們與當事顧客取得聯繫,除了關心對方的身體狀況,也會承擔就診費用、退還餐費,並將持續為顧客提供必要的幫助。根據核實發現,顧客備餐時先放了底料,之後再加水,且沒有攪拌,出現了熱油噴濺的情況。海底撈強調,「由於外送火鍋套餐由顧客自行配置鍋底,我們在出品和底料外包裝上都明確設置了使用說明和安全提示,指導顧客在調配鍋底時先加水、後加底料,並提供建議的配比。懇請大家按照提示操作,避免出現熱油噴濺或乾鍋,帶來意外傷害」,未來會對提示流程進一步加以優化,並持續關心客人的健康情況。消息曝光後,不少網友直言,「熱油不放水是生活通用常識,離開了火鍋店也是常識,就像微波爐不能加熱完整的雞蛋,突然明白了小學課程加入燒菜課程的用意;還有人說,「這個是不是先放底料沒攪拌,導致固體沾在鍋底,後續加熱十幾分鐘受熱不均勻導致的爆炸啊……那,屬實是,要培養一下安全意識了。」
上海封城衝擊 4月工業總產值年減61.5%
上海從3月底正式啟動封城後,4月多數時間都處在停工停業狀態,製造業等各產業與外貿早被預料出現嚴重衝擊。據上海市統計局發布4月規模以上工業的單月總產值為1286.17億元(人民幣,下同),年減幅高達61.5%。如合計今年前4個月數據的話,上海與去年同期相比的年減幅為12.5%,側面凸顯4月停工下的劇烈影響。而將4月規模以上工業細分為大型、中型與小型企業3類細看的話,大型工業企業4月的總產值年減58%、中型工業企業年減57.7%,小型工業企業年減69.4%。但整體趨勢來看,上海的疫情、經濟與生活恢復持續推進中。上海市官方20日通報19日新增本土確診88例、無症狀感染者770例、合計858例。據澎湃新聞引述美團外賣指出,上海恢復線上營業的本地連鎖品牌門店已有1000多家。以18日數據來看,當地連鎖餐飲品牌的訂單總量較上周增長30%左右;飲品品類訂單也成長超過60%。也有上海餐廳負責人說,目前外賣訂單量每天約在150至200單之間,日均流水約1.5萬元,比疫情前可說跨越一大步。尤其封控多天大家應該都想吃點不同口味,也期待後續商機。上海市綠化市容局總工程師朱心軍說明,將實施街面大掃除行動,讓道路空間維持整潔,從6月起逐步恢復生活垃圾定點投放,直到6月中下旬,環衛公廁將全面開放。在其他地區疫情部分,統計19日四川新增本土確診20例、本土無症狀感染者102例,全數集中在廣安市鄰水縣。好消息的是,江蘇省通報19日無新增本土案例,出現本輪疫情以來的首次實現單日本土「零新增」。而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劉曉峰20日在防控記者會上表示,從19日15時至20日15時,新增本土感染者54例,包含本土確診45例;無症狀感染者9例。當中有51例與近期發生的聚集性疫情有關,均已轉至定點醫院隔離治療。
送完餐「想借廁所」 大陸變態外送員強闖女子住家
現在外送很方便,手機按一按時食物就送上門,但大陸河南一名朱女士的住家,15日遭變態男外送員以「借廁所」名義強闖,他將朱女強行推入家中,朱女呼喊要報警後,外送員才倉皇而逃。據《禾苗財經》報導,15日朱姓女子在美團外賣平台訂購外賣餐點,過了20分鐘後她遭遇人生最恐怖的事情,當時朱姓女子在門口清理欄杆上的污漬,外送員手拿她的外送餐點上電梯,外送員詢問這是不是她點的餐點,朱姓女子回答後接過餐點準備關門進屋,沒想到外送員一直待在電梯口,朱姓女子心裡一慌想直接關門,外送員卻馬上衝過來,詢問朱姓女子是否能借用廁所。朱女這時感到極度恐慌,她和外送員表示,不方便借廁所,但外送員直接衝進客廳,一手壓著朱女肩膀,一手壓著她的手臂,更露出猥瑣變態的神情,朱女這時對他動手極力反抗想掙脫,朱女對外送員大喊,你要是再不走我就報警,外送員才轉身逃跑。外送員離開後她才將門鎖上,並癱軟的坐在地上。之後她打給大樓保全攔住外送員,保全在一樓抓到外送員,而朱女也打第二通電話報警。第三通電話朱女打給美團外賣平台,平台也說要1個小時後要派人來了解情況,但後來她在警察局苦等4個小時都沒消息,該平台人員只有打電話和朱女詢問是否要賠償,朱女拒絕後就沒有後續消息。而根據最新狀況,16日美團外賣有負責人和朱女聯繫,但雙方並未達成和解共識,她希望外賣平台能解釋為何在事發當天沒有多做回應。
英雄在民間!美食外送員深夜接單救人 陪69歲老伯躲洪水到天亮
中國大陸河南省日前遭到災難性暴雨襲擊,造成許多人受災、失去家園,不過也有感人消息傳出,21日就有一名26歲的美食外送員,接了一筆232元人民幣(約新台幣1千元)報酬的委託,在大雨中救援一位被困在公車上的老先生。根據「網易新聞」報導,7月21日凌晨2點多,從事美食外送員的位仲輝打開手機應用程式準備接單,沒想到看到一個報酬為232人民幣的委託,其備註寫道「老人被困在省腫瘤醫院附近的公車上,疑似在北邊路口,車上人現在大部分已經下車涉水離開了,求助」。69歲陶老伯被困在公車上。(圖/翻攝自網易新聞)由於當時河南正下著暴雨,也已經有不少地方淹起大水,位仲輝原本也想對這筆委託視而不見,因為如果機車騎出去後拋錨,維修費就至少要花2百多元人民幣,根本划不來;不過位仲輝看著已經發布2個小時還沒人接的委託,最終還是心一橫,叫上接受過防汛訓練的同事一起騎車出門。他們車子一騎出門沒多久,隨即因為淹水太高熄火,位仲輝回憶「站起來的話水已經到腰了,這時候水流很急,電動車不好把控」。接著位仲輝與同事將機車停在路邊後,徒步來到河南省腫瘤醫院附近,並在現場7、8輛公車中,一輛輛的拍車門,尋找委託中提到的老先生。皇天不負苦心人,經過位仲輝辛苦的尋找,終於在一輛公車上找到受困的69歲陶老伯,他還發現,車上除了老伯外,一共有6個人,他們從當天下午5、6點就被困在車上直到半夜,手機已經沒電,也都沒有喝水、吃東西,只能苦苦等待救援。位仲輝。(圖/翻攝自網易新聞)位仲輝趕緊涉水替車上的人買水與食物,並向附近的飯店詢問是否還有空房可供休息,但得到的答覆都是沒有空房,一群人只好繼續在公車上等待;幸好天亮時他們得知附近一家飯店17樓終於有一間空房,位仲輝趕緊揹著老伯前往,由於當時電梯已經停止,他也陪著老伯慢慢爬20多分鐘的樓梯上樓。將老伯安頓好後,位仲輝才終於在下午3點多回到家,當他跟妻子說明整段「接單」經歷後,對方既生氣又擔心,不過他說「我也不是為了錢,我做過軍人,經歷過洪水,面對這種情況也要義無反顧往前衝」。
1441元外送「百斤老人」!目的地竟是殯儀館 平台證實:下單94次
近年來外送服務發達,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嚴峻,許多人為減少接觸,叫外送的頻率持續增加,外送平台的訂單量也增加了許多。不過,大陸一名外送員近日接到訂單,送貨地點為安義縣殯儀館,運送物品竟是「剛剛去世的70歲老人」,消息引發熱議。對此,外送平台證實,確實有此訂單,但外送員已拒絕配送。綜合陸媒報導,這起事件發生在上月31日,一名美團外送員收到一份詭異訂單,其送達地點為「安義縣殯儀館」,訂單費用人民幣333元(約新台幣1441元),備註內容為「剛剛去世的70歲老人100多斤」。聊天紀錄顯示,下單客戶描述死者特徵後詢問「請問可以送嗎?」外送員隨即回應「什麼都可以送!」(圖/翻攝自微博)對此,安義縣殯儀館工作人員表示,當天沒有收到配送員送的遺體,且非殯葬車送的遺體,館方也不會接收;美團表示,該用戶21日開始,在平台先後下單94次後取消,備註家中老人去世須送殯儀館,經查訂單服務未實際發生,且該用戶已被限制下單。據悉,當地警方已介入調查,真實情況仍待進一步釐清。消息曝光後,大批網友紛紛驚呼「這個外送員也是心大」、「這是啥操作」、「真的是美團外賣送啥都快,沒有不涉及的領域,零盲區」、「所以美團是真的什麼都能送嗎」、「能想到用美團送遺體的人,真不知道說什麼好」、「大晚上的太嚇人」。
科技發展不會導致失業! 陸網路產業反而越來越「勞力密集」
騎著電單車的外賣員是隨著大陸互聯網興起而出現的職業,類似勞動族群人數已極其龐大。也讓奠基在高科技下的互聯網,反而正變成一個越來越「勞動密集型」的產業。以京東為例,旗下就管理著幾萬名配送員,再看到美團外賣平台也有多達400萬名騎手活躍著,就連以智能著稱的AI產業,也聘請大量的數據標註工和內容審核員。有趣的是,這也讓這些各類型巨頭平台的基層勞動者們,開始習慣在多個平台之間「斡旋」。例如山東臨沂的一位網約車司機就說,如今同時用滴滴和花小豬接單,為的是「避免跑空車」;許多美團平台的外送員往往身上都有2部甚至3部手機,各自負責送外賣、跑腿、送生鮮,當用餐的外賣高峰期就去送外賣,中間閒暇就搖身一變去跑腿,還能順便送個菜。據《燃財經》報導,這在大陸成為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互聯網的起點可以是技術和代碼,但落地要靠人力。某種意義上,技術釋放了部分人的體力勞動,轉移給了另外一部分人,但這些人被夾帶進互聯網的世界,也讓勞動越來越密集。就有一位連續創業者說出自已的心得,「十年前創業只需要一台電腦、一根網路線,現在創業可以沒有電腦,但不能沒有人。」事實上,當今的大陸互聯網,已經無法離開這些基層體力勞動者。尤其是對於美團、餓了麼、滴滴、京東等平台型企業,這個族群已經變成水電一樣的存在。這些大型互聯網公司,已經成為基層民眾的重要就業地點,如果將範圍擴大,會發現其實近幾年興起的很多消費互聯網公司都會有這個特點。要嘛成為勞動密集型公司,或依靠勞動密集型平台開展業務。甚至看到今年7月,大陸趣活公司帶著4萬外賣騎手,頂著大陸國內最大外賣「配送包工頭」的頭銜在美國上市,市值達到5億美元。實際上該公司的業務模型很簡單,業務有點類似於勞務派遣公司,就是招來一大幫人包含外賣員、網約車司機、共享單車運維員等,以勞務工的「靈活用功」形式輸送給美團、餓了麼、滴滴等公司,跟巨頭做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