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團隊
」 考古 埃及 搜奇 木乃伊 台積電花蓮193線拓寬工程挖出陶片石器 緊急停工且試掘2月
花蓮縣道193線北段正展開拓寬工程,工程人員11月在「加灣普查考古遺址」旁施工時,發現零星的史前陶片及石片器,經文化局研判出土遺物應屬鐵器時代靜浦文化,已協請廠商暫時對該區停工,將利用2個月時間考古試掘,確認是否還有其他文化層。加灣普查考古遺址位在新城鄉康樂村廣山聚落北側約1.2公里,介於台9線與縣道193線間的狹長沙丘,曾發現地表有較多散布碎陶片,如紅褐色素面夾砂陶、暗褐色夾砂素面陶、橙紅色夾砂陶等,也有石槌、有痕器料、磨製殘件等物,文化類型屬靜浦文化,但尚未有文化層蹤跡。由於縣道193線北段三棧至七星潭拓寬工程鄰近加灣普查考古遺址,建設處施工依環評要求,委託專業考古團隊監看,工程人員11月7日在193線2.2公里2.3公里處、遺址東南側約百米處施作橋墩基礎,在溪溝挖土約5、6米深時,發現15枚陶片、2片石片等物,依《文化資產法》通報文化局,專家從陶片外觀初步研判,屬於鐵器時代的靜浦文化。文化局文化資產科長黃用斌指出,施工處雖不在遺址範圍內,考量文物在地表淺層出土,須確認該處是否還有其他文化層分布,文化局將啟動考古試掘工作,挖掘幾處探坑確認該區地層埋藏狀況及文化內涵。黃用斌表示,已協請工程單位調整施工順序,暫停該區域的工作並改做其他段工程,因此不會影響整體工程進度,待考古試掘結果出爐,會再與有關單位評估後續工程方式及相應策略。
美「晶片禁令」恐影響台積電5至8%營收 專家看法不一
外媒報導美國下令,禁止台積電向大陸客戶出貨7奈米或更先進製程,研調機構TrendForce預估,如果規範發酵,將影響台積電5至8%營收。台積電11日股價下跌5元,收1085元。不過,華南永昌投顧董事長儲祥生認為,影響僅2%左右,且AI晶片需求強勁,供不應求,一定馬上有新訂單遞補。日前華為910B晶片被拆解後發現台積電7奈米製程晶片,疑似有白手套公司替大陸業者向台積電下單先進製程AI產品,引發違反美國出口規範疑慮。TrendForce表示,台積電內部已經重新檢討認證客戶身分流程,計畫提高客戶洽談、審核標準,並擴大審查範圍。業內人士透露,目前台積電滿載的先進製程只有5、4奈米以及3奈米,7奈米的產能利用率可能只有60%,預期停止出貨給大陸客戶後,產能利用率將持續降低。TrendForce認為,如這次嚴審的規定擴大,同時有客戶被列入實體清單,波及到第3方晶片設計或者在台積電開案、投片的話,恐影響約5至8%的營收表現。不但台積電針對先進製程客戶漲價的計畫,將在2025年生效,預期將稀釋部分衝擊。惟儲祥生表示,台積電7奈米營收占比約17%,大陸則占17%中的11%,實際7奈米受影響占比約2%,且巿場供不應求,如高通本來跟三星下單,後來採用台積電晶片,感到良率太好,想走都走不掉,連英特爾接下來的晶片都要台積電幫忙,加上美國禁令到現在仍沒人出來說清楚,實際影響並沒有外界想像嚴重。台積電在海外積極擴廠,在台灣的投資步伐更從未停歇,卻也遇上些許問題。高雄廠區繼8月27日挖出1顆上千磅的未爆彈殘體,11日又發現1顆嚴重鏽蝕的500磅未爆彈,陸軍第八軍團研判同樣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為瓦解日本的海軍戰力,對高雄大轟炸的空用炸彈殘體,已移運銷毀。高市府經發局說,施工團隊已恢復現場清理,按計畫推進施工。此外,位於嘉義科學園區CoWoS先進封裝廠一廠,5月動工不久就挖到遺址,經採取分區施工,且由考古團隊趕工挖掘,出土文物包括陶容器破片、陶環,部分灰坑伴隨密集貝類,還有數具兒童及成年個體墓葬,所有文物由考古團隊暫時保存,清完的遺址區也交給台積電繼續施工。
5月動工挖到遺址!嘉義台積電廠區「文物搶救完畢」 面積逾4千平方米
台積電位於嘉義科學園區CoWoS先進封裝廠一廠,今年5月才動工就挖到遺址,經趕工挖掘,目前所有文物已完成搶救,出土文物除陶容器破片、陶環,部分灰坑伴隨密集貝類出土,另還有數具兒童及成年個體墓葬,目前文物已由考古團隊暫時保存,進一步鑑定中。台積電挖到疑似遺址後,依文資法停工並調整施工順序,並分3個敏感區域進行搶救發掘作業,9月23日辦理第1次分區移交現勘,經邀集專家學者現勘確認後,同意第1敏感區及第2敏感區東半部區域移交給台積電,昨4日下午再辦理第2次分區移交現勘,與會人員確認搶救發掘完成後,已將區域移交給台積電施工,而這次搶救面積合計約4124平方公尺。台積電位於嘉義科學園區CoWoS先進封裝廠一廠才動工就挖到遺址,目前所有文物已完成搶救。(圖/嘉義縣文化觀光局)嘉義縣文化觀光局表示,台積電廠區遺址出土遺物以繩紋陶容器及其破片為大宗,另有少量石刀、箭鏃、貝殼、獸骨等,遺跡現象有灰坑大約90個,內含較為密集的陶容器破片,部分灰坑伴隨密集貝類出土,墓葬則有出土數具兒童及成年個體墓葬,不過這些出土物年代尚須進一步鑑定,暫不臆測。
吸血鬼遺骸出土!脖子抵著鐮刀 考古學家揭內幕「阻止復活」
吸血鬼真的存在?波蘭考古學家在北部小鎮潘切沃(Pączewo)一處17世紀的墓園中發現「吸血鬼遺骸」,原這具遺骸上有一把鐮刀抵在喉嚨上,原來,這是中世紀人們為了阻止死者能死而復生,成為捕食活人的吸血鬼。從社群平台上的照片可見,考古學家在「聖母報喜教堂」(Annunciation ofthe Blessed Virgin Mary)進行研究時,從一塊石板下方約180公分處,發現了3具骸骨,時間可追溯到17世紀,其中一名50多歲男性的頭骨,有多處創傷痕跡,脖子還掛著鐮刀。《每日郵報》引述人類學家卡可絲(Dr Justyna Karkus)表示,「此人臉上有很多很深的傷疤。在其中一次毆打中,還掉了幾顆牙齒……他看起來可能跟一般人很不一樣,而這可能非常可怕」,最終被指控是吸血鬼。據當地傳說,為了避免這些「不安分的靈魂」重返人間,死者下葬時會接受多種防止復活的儀式,包括臉部朝下埋葬、手腳綁起來、鐮刀掛在脖子上、被長矛刺穿、墳墓上方放置大石頭等。另據考古團隊表示,類似的吸血鬼墳墓,在現今波蘭北部濱海省(Pomerania)、霍伊尼采(Chojnice)及東部城鎮皮恩(Pien)都有發現,針對這具在教堂內發現的特殊骨骸,卡可絲認為,這可能是人們首次發現「在教堂下葬的吸血鬼」,她推測,這名死者或許對當地社區有所貢獻,但同時也是居民深感畏懼的對象。考古團隊表示,類似的吸血鬼墳墓,在現今波蘭北部濱海省、霍伊尼采及東部城鎮皮恩都有發現。(圖/翻攝自X)
荷蘭時期大員市鎮遺構首度面世!22日展覽登場分享歷年考古成果
「考古埕-尋找熱蘭遮市鎮」將於22日登場。(圖/文資處提供/中國時報曹婷婷台南傳真)荷蘭人400年前在台南建造熱蘭遮城、大員市鎮,台灣就此登上世界舞台;台南市政府2003年起於安平古堡及老街周邊啟動考古行動,22日登場的「考古埕-尋找熱蘭遮市鎮」特展中,作為台南列冊文化資產「安平劍獅埕荷蘭時期大員市鎮遺構」首度面世,將與全民分享歷年考古成果。台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2年前委託成功大學考古學研究所挖掘安平劍獅埕,陸續挖掘出荷蘭時期大員市鎮街區、疑清代金門館遺構,堪稱台南400年歷史溯源重大發現。「考古埕-尋找熱蘭遮市鎮」將過往市民熟知的安平「劍獅埕」轉化成為具備開放社群參與、公眾歷史爬梳意義的「考古埕」空間,藉此號召民眾共同探索在地文史,打造不同以往的集體記憶。文資處指出,考古埕展示現地共有荷治時期至日據時期等不同年代的建築遺構、疑似清代設立的水師五館之一「金門館」連續磚造基礎與鋪面,以及17、18世紀瓷器為主的出土文物等考古發現,見證台南400年來的城市變遷與台灣躍入國際視野的時代印記。此次「考古埕-尋找熱蘭遮市鎮」計畫獲文化部文化資產局補助支持,9月22日起展至明年3月23日,限期開放。除首度公開熱蘭遮市鎮現地考古成果外,更以跨域性、教育性、公共性融入策展理念,建立「考古埕」獨特品牌。文資處表示,此次特展透過4大主題展區「探坑走廊」、「距今實驗室」、「鯤島旅行社」、「修復理院」串連對接。此外,為促進大眾對「考古埕」歷史脈絡深入了解,由成大考古團隊導覽解說的「探索地下安平走讀」將帶領民眾認識台灣歷史發掘重要性。
台積電嘉義廠徵才60人!「無經驗可」重點要耐熱 挖土考古薪資曝光
台積電在嘉義科學園區將蓋兩座CoWoS先進封裝廠,第1座封裝廠一動工就挖到疑似遺址,目前已停工,台積電已委託考古團隊進行挖掘,今許多社群網站都分享一則徵人啟事,台積電嘉義廠急徵考古人員60名,無經驗者或耐熱農民佳,日薪1天1700元,引發網友熱議,有網友直言這種日薪要在大太陽下玩土一整天,恐怕不好找人。今(22日)不少社群都在分享台積電急徵考古挖掘人員訊息,徵才內容為,台積電嘉義廠急徵考古挖掘人員60名,無經驗(可)、農民者佳(耐熱),工作內容為挖土,工作時間為早上8點到下午5點,週休2日(需配合加班),其中1天(加班費出勤),日薪1700元(含勞保,健保可視需求加保)。今許多社群網站都分享一則徵人啟事,台積電嘉義廠急徵考古人員60名,薪資條件引發熱議。(圖/讀者提供)據了解,台積電有委託台灣大學考古團隊進行搶救挖掘,而考古團隊委託嶼田文化有限公司進行徵人,不過聯絡人疑似已接到不少求職者或詢問電話,記者稍早致電無人理會。對考古團隊開出日薪1700元的徵才條件,不少網友對這種大熱天徵得到人感到存疑,也有說領這種薪水,頂多撐幾天就要休養了,更有人直言考古專業不受重視,但不少網友顯得躍躍欲試。
男童阿公家院挖呀挖「發現大寶藏」 證實為恐龍化石身長至少12公尺
美國先前有3名年紀分別為7歲、9歲和10歲的恐龍迷,在北達科他州健行時還真碰上恐龍化石,意外發現罕見的幼年暴龍(T-Rex)遺骸,未料在阿根廷內烏肯省(Neuquen),也有一名12歲男孩在阿公家院子玩耍時,無意中發現岩石旁露出骨頭,隨即聯繫相關博物館前往查看。經證實,這個化石是暴龍群中草食性恐龍的後腿骨骸。阿根廷男童在阿公家院子玩意外發現恐龍化石。(圖/翻攝自Museo Municipal del Desierto Patagónico de Añelo臉書)從照片可見,這名叫做穆尼奧斯(Tiziano Muñoz)的12歲男童,開心和發現的骨骸合照,根據當地媒體報導,穆尼奧斯是在爺爺位於阿聶洛(Añelo)的住家後院裡發現,根據男童回憶,這塊化石被嵌在地上的一處岩石上,看起來很像是「肋骨」。報導稱,這次發現的恐龍化石地點,正好處在阿根廷瓦卡穆爾塔(vaca muerta)地層上方,這裡不僅是阿根廷頁岩油及天然氣開採的重要據點;近年來因頻繁發現恐龍化石,成為許多考古學家熱門挖掘聖地,當地出土最有名的化石為泰坦巨龍(titanosaur)。阿根廷男童在阿公家院子玩意外發現恐龍化石。(圖/翻攝自X)根據報導,當時穆尼奧斯的家人得知此事後,立即通知巴塔哥尼亞阿聶洛沙漠市博物館(MuseoMunicipal del Desierto Patagónico de Añelo,MDPA)人員前來查看。據博物館主任桑托斯(Doménica Dos Santos)指出,他們接獲通報後,就找來科馬屋耶國立大學(Universidad Nacional del Comahue)考古團隊一同前往辨識,經調查後確認,骨頭為恐龍化石。桑托斯表示,這個化石是暴龍群中草食性恐龍的後腿骨骸,推測恐龍長度可12至16公尺長,另外他並指出,小男孩一家人對發現化石的態度非常重要,即時通知能讓化石成為小鎮博物館研究的古生物材料。阿根廷男童在阿公家院子玩意外發現恐龍化石。(圖/翻攝自Museo Municipal del Desierto Patagónico de Añelo臉書)
登山遇少女埋冰雪中 竟是「500年前木乃伊」…專家驚:像活著一樣
以為遇到剛罹難的往生者,竟是500年前的印加木乃伊。考古團隊在阿根廷境內安地斯山發現被冰雪覆蓋的少女,由於遺體保存異常完好,一度以為少女在幾週前離世,直到觀察女孩身上衣物及一旁物品,才驚覺她是來自印加時代的木乃伊。據《鏡報》報導,美國人類學家萊因哈德(Johan Reinhard)回憶1995年在2萬英呎(約8230公尺)高山發現被埋在地下的少女時,團員們都以為目擊山難現場,少女包裹著毯子並以坐姿離世,加上遺體狀態極為良好,皮膚甚至還有彈性,看起來像還活著一樣,初判少女約在幾週到幾個月前死亡。專家重現少女生前的樣貌。(圖/達志/美聯社)但團隊很快察覺,少女身上的毯子擁有印加傳統元素,身旁還有4到5歲的小男孩、小女孩,加上他們身處印加帝國的勢力範圍,驚覺少女與幼童很可能是印加時代遺留的木乃伊。拜新科技所賜,研究團隊在少女出土28年後,利用斷層掃描及3D技術重現她生前樣貌與釐清死因。少女及幼童的頭髮都驗出古柯鹼,其中又以年約13到15歲的少女劑量最高,體內也有高濃度酒精反應,推測女孩離世前幾個月都在食用古柯葉,而古柯葉在印加擁有崇高地位,除了宗教儀式,僅限印加社會菁英使用。此外,團隊在少女頭骨發現一道約5公分裂縫,這個重擊直接導致少女死亡,傷害可能來自棍棒或印加武器。團隊綜合研判,少女可能是為祈求豐收或阻止天災,獻給神明的活祭品,死後因嚴寒冰封環境,使遺體保存相當完好。
3500年前埃及古墓出土! 超罕見長15公尺「亡靈書」完整保存
埃及中部明亞省(Minya)近期發現一處3500年前的古墓,考古學家在墓中發現數百件陪葬品及幾個木乃伊石棺(sarcophagi),其中最讓人震驚的發現為一捲近15公尺長、寫在莎草紙上的「亡靈書」(Book of the Dead),該文物保存狀況良好,是考古界的一大重要發現。該地其實從6年前開始就在挖掘,但該墓地是去年8月才發現的,埃及旅遊和文物部表示,該墓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6世紀至11世紀的古埃及新王國時期,墓中發現數具保存完好的木乃伊,身份確認後有阿蒙神廟公牛的監督者Jahuti小姐、負責神廟音樂的Nani夫人,還有一位在彩色雕刻棺材裡的「Ta-de-Isa」小姐,學者認為她是負責祭拜埃及神祇傑胡蒂(Djehuti)的大祭司女兒。墓中發現數百件陪葬品,如護身符、裝飾品、保存內臟用的卡諾卜罈(Canopic jars)、巫沙布提俑(Ushabti)陪葬人偶等等,其中最讓人驚訝的就屬長有13至15公尺的莎草紙卷軸「亡靈書」。該書又名通往光明之書,是古埃及人用來幫助死者通往來世的陪葬信物,內容有各式不同咒語,如死後如何讓靈魂與內在不滅、來世遇見惡魔、神靈、動物如何保護自己、死後世界行動指南等內容。「亡靈書」會因為死者身份、喪葬費用而有不同內容,且該卷軸將會以死者命名,使每捲「亡靈書」都是獨一無二的,之後等死者下葬,古埃及人會把亡靈書或內容摘抄的副本埋葬在死者身旁,但對於現今考古界來說,要能直接找到整本亡靈書仍相當有難度,故這次發現是相當罕見的情況。目前埃及旅遊文物部考古團隊尚未公布亡靈書的外觀及內容,之後有望於大埃及博物館(Grand Egyptian Museum)展出,未來可以透過解讀亡靈書內容,來了解古埃及人的宗教、死後世界與來世信仰。
台北城故事1/蛋黃區挖出古監獄遺蹟 導覽活動遭喊停惹怒考古界
誰說台北城沒故事?緊鄰台北市金華社會住宅基地的「台北監獄(台北刑務所)圍牆遺蹟」在考古團隊的悉心發掘下,不但發現保存完整的尖底(V形)明溝,還發現薰蒸室遺跡,以及2件疑似圓山文化時期的史前陶,不料當學者和考古團隊合作,預定8月起在發掘現場等地舉辦推廣教育時卻遭台北市都發局喊卡,理由竟是全案將進入文資審議程序,相關活動都要停止,讓考古學界相當錯愕,直呼北市府相關單位太離譜!台北刑務所原先是在1896年(日明治29年),日本殖民台灣第2年,借清朝參府衙門舊址加以修補而成,當時名稱為「台北縣台北監獄署」,並於1904年另擇地興建「台北刑務所」,牢房呈放射狀,透過中央走道與中央戒護台連結,1963年遷往桃園龜山。據了解,考古團隊這次發掘的尖底(V形)明溝與以往日據時期的U形水溝大不相同,目前文獻也找不到尖底(V形)明溝的記載。至於薰蒸室遺跡,以往一直不知道是什麼樣子,這次發現呈凸字形結構,其作用可能是對送進監獄的衣物及用品進行消毒,減少傳染病發生。「台北監獄圍牆遺蹟」發掘出保存完整的尖底明溝,還發現「薰蒸室」遺跡。(圖/黃威彬攝)考古團隊挖出2件的史前陶,目前研判是一個是陶把,另一塊帶點厚度,則疑似是用來支撐陶罐的傳統器具陶支腳,至於究竟屬於新石器時代中期至晚期的圓山文化,還是新石器時代中期的訊塘埔文化,考古團隊目前還不確定,初步研判陶質接近圓山文化,距今約3千年,是台灣北部最重要的新石器文化。「台灣考古學會」理事長、台大人類學系副教授江芝華指出,從考古結果來看,台北市其實是一個具有數千年歷史深度的首都,市民卻不斷失去第一手認識歷史的機會,作為管理文化政策的文化公務單位,未積極讓市民親近歷史、學習歷史,這樣的態度更別談會妥善地面對這些好不容易留存下來的證據,這些遺物及蘊含的故事非常可能被打包放置在另一個空間中。江芝華表示,台北市歷經多次都市更新,很難看到先民遺留下來的痕跡,因此「台灣考古學會」等民間團體原本希望透過這次考古發掘、舉辦小旅行,以小型導覽方式,讓民眾注意地下還有很多早期遺留。她強調,考古遺址屬於市民大眾共同的歷史財產,不應由行政單位決定能否去看它,台北市政府的行政團隊有推廣公共教育的責任,卻停掉民間團體舉辦的推廣教育,讓她覺得不可思議。「既然市府不願做,那麼就民間團體來做!」江芝華表示,台灣考古學會將在8月4日下午4點到5點,在考古遺址附近的金山公園特色遊戲場入口集合,民眾在這段等待文資審議的日子裡,屆時可帶杯飲料來趟古蹟微導覽的散步之旅,現場將有專家學者透過周邊的展示,認識或許對你我都陌生的「台北刑務所」。疑似圓山文化時期的2件史前陶出土,將台北城的歷史拉長了數千年。(圖/翻攝台北市文化局官網)北市府文化局表示,原先安排的導覽活動由都發局負責,文化局並未要求停止舉辦,詳情需洽都發局;都發局表示,日前因考古團隊挖出2件的史前陶,文化局通知暫停揭露作業並組專案小組審查。因此考量尊重相關文資審議作業,都發局後續待文資委員審議結果再行公告教育推廣活動相關資訊,以達到讓參訪民眾了解參訪地點、周圍的遺蹟和人文軌跡的目的。
垃圾場挖出長頭髮木乃伊「有3千年歷史」 專家研判:疑是活人獻祭
秘魯首都利馬的一處垃圾場附近,近日發現一具3千年前的古老木乃伊,根據考古學家表示,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500至1000年,推測這具木乃伊是在建造神殿時,在工程最後階段當作祭品獻祭。祕魯一支考古團隊在首都利馬一處高地發現一具約有3000年歷史的木乃伊。(圖/翻攝自推特) 根據《路透社》報導,祕魯聖馬爾科斯大學(San Marcos University)一支由學生和研究人員組成的考古團隊14日宣布有重大發現,原先有民眾在利馬一處垃圾場附近的地底,冒出了一個還長著頭髮的木乃伊頭顱,懷疑垃圾場地底可能埋有古蹟,於是研究人員花了幾個月,將垃圾場約6800公斤的垃圾挖走,發現一座呈U形的神殿。祕魯一支考古團隊在首都利馬一處高地發現一具約有3000年歷史的木乃伊。(圖/翻攝自推特) 考古學家阿吉拉爾(Miguel Aguilar)表示,U形神殿是公元前1500至1000年間曼查文化(Manchay)古墓的特徵,而這具木乃伊則被放置在神殿中心,初步推測,木乃伊應該屬於一名男性。雖然木乃伊還未經放射性碳定年法確定年齡,但考古學家認為,木乃伊大約有3000年的歷史。考古學家也指出,由於木乃伊的身體被繩索綑綁,身邊還被古柯葉和貝殼包圍著,顯示木乃伊可能是在神殿建成後,作為祭祀儀式的一部分被留下,或被當成祭品供奉。祕魯一支考古團隊在首都利馬一處高地發現一具約有3000年歷史的木乃伊。(圖/翻攝自推特)
1500米深海考古 南海發現「明代沈船」載10萬件珍貴文物
大陸國家文物局、海南省人民政府等單位,21日在海南三亞發布消息,去年10月在南海「西北陸坡」約1500米深度海域,發現的2處古代沉船,已在20日開啟初步調查以及紀錄。對此大陸國家文物局也表示,發現沈船是世界級重大考古發現,有助於海上絲綢之路研究跨出新的一步。根據《中國經濟網》等陸媒綜合報導,去年10月考古團隊在南海「西北陸坡」約1500米深度海域,發現的2處古代沉船,並將2處沈船遺址定名為南海西北陸坡一號和二號沉船。20日文物局正式對於2處沈船遺址展開調查,利用「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對南海西北陸坡一號沉船進行了第一次考古調查。在沉船遺址核心堆積區西南角布放水下永久測繪基點,進行初步搜索調查和影像記錄。而南海西北陸坡一號沈船遺址,有多個疑似被船艙分隔開的成堆文物,最大高度達3公尺,多以瓷器為主,散落範圍達上萬平方米,推測數量超過10萬件,根據出水文物初步判斷為明代正德年間(1506-1521)。另一處南海西北陸坡二號沈船遺址則是發現大量尺寸相近、擺放整齊的原木,大多經過簡單加工處理,研判是從海外裝載貨物開往中國的古代沉船,根據出水文物初步判斷為明代弘治年間(1488-1505)。經過中國國家文物局批准,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將會嚴格按照水下考古工作規程,用一年左右時間,分成三個階段實施一號、二號沉船遺址考古調查工作。同時在考古調查成果的基礎上,使用科學評估沉船保存狀況和技術條件,研究下一步的考古、遺址保護方案。對此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主任唐煒表示「兩處沉船遺址,一處船貨以外銷的瓷器為主;一處船貨以從海外輸入的木材為主,沉船年代相近,相距僅10多海哩。這是我國首次在同一海域發現出航和回航的古代船隻,充分證明了這一航線的重要性和當時繁盛的程度,有助於深入研究海上絲綢之路的雙向流動」。
初夏藝遊台東1/打開史前館的全新方式 深耕南島文化、穿梭台灣3萬年
近期最受矚目的台東藝文景點,大概就是將於5月19日重新開幕的「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簡稱史前館)!史前館休館兩年多進行大整修,除了建築再造與常設展廳更新,也透過展覽展示南島文化扎根台灣的當代性。建築部分,在尊重原建築師麥可•葛瑞夫(Michael Graves)設計的前提下,主要負責設計的建築師陳哲生讓入館地景與大廳空間從視覺上變得更開闊,彷彿館舍被「打開」來了,展覽空間也新設南島廳與適合親子族群的探索館,同時讓台灣史前史廳的參觀動線變得更順暢。5月20、21日還將推出精彩的開幕系列活動,包含排灣族藝術家磊勒丹.巴瓦瓦隆的職人導覽、建築師陳哲生帶路探訪史前館、無塑慢市集以及「在這裡•臺灣與世界交會」開幕晚會等,部分事先報名活動仍保留現場名額,有興趣的人可別錯過!磊勒丹.巴瓦瓦隆《煙路之源》畫作延伸在館內各處角落,以俏皮面貌讓人會心一笑。(圖/魏妤靜攝)藝術家韓旭東為「台灣史前史廳」量身打造大型畫素木雕創作《海風》,象徵移民無畏風雨抵達台灣,開啟新的人生篇章。(圖/魏妤靜攝)走進史前館,首先會發現有一些新的公共藝術在各處等著民眾「挖寶」,例如一樓側廊的木作平台上,有太魯閣族藝術家林介文作品《時間織軸》,透過舊衣回收的線材纏繞製作,以此講述部落織布文化的傳承;而排灣族藝術家磊勒丹.巴瓦瓦隆的畫作《煙路之源》,藉由「煙」象徵文明導引的軌跡,彷彿還能穿越時空,讓觀者思索從過去、未來與進化的想像。有趣的是不僅一樓入口處有大幅畫作,由此延伸的相關圖案也貫穿博物館各空間,在樓梯、化妝室等不同位置以有趣面貌出現。全新的台灣史前史廳帶大眾重回3萬年前,從舊石器時代開始回顧這片土地上人們的故事。(圖/魏妤靜攝)「史前館ft.辛卡米克開幕特展」設置了修復室,讓民眾動手體驗如何將碎片拼組成陶器原貌。(圖/魏妤靜攝)民眾可以透過手機拍「文物記錄照」,彷彿自己也化身博物館員。(圖/魏妤靜攝)接著準備走入常設展廳「台灣史前史廳」,原本大眾以往得先上2樓參觀,現在則以地下室為起點,讓人體驗考古需向下挖掘的特色。根據考古學證據,台灣史前涵蓋舊石器時代晚期、新石器時代及鐵器時代,至少3萬年!期間還陸續吸納來自各地的移民、包容不同的故鄉文化,我們可以從各時代留下的物質變化,一窺台灣土地上各時期人們的生活情景。史前館考古團隊也精心創作劇本,打造大型牆面RPG互動遊戲「黃金傳說」,讓民眾透過互動認識史前交易和製作金屬器物的工序,也讓博物館變得不那麼嚴肅。逛完展廳可別急著走,在地下室還有個「史前館ft.辛卡米克開幕特展」,只見漫畫家辛卡米克創作出的多隻屁貓角色竟變身博物館員,帶領大眾直擊博物館後台,我們可以透過隨機拿到的陶器碎片學習單,找尋碎片對應的實際年代,並透過學習單編號找到對應文物,自己動手拍一張文物記錄照。南島廳的印尼巴龍獅舞面具來自由台灣各工業區移工及看護組成的Singo Barong Taiwan舞團,他們會在台灣巡演舞劇、紓解鄉愁。(圖/魏妤靜攝)南島廳有一區透過球衣、影像等展示原住民族在運動界的活躍與艱辛,例如職棒球星林智勝於2015年WBC的實戰球衣。(圖/魏妤靜攝)另一常設展廳「南島廳」,入口以「世界開始的地方」為主題製作一部長度約3分鐘的動畫,融入雅美族/達悟族、排灣族、卑南族、阿美族、馬來西亞伊班族、吉里巴斯與夏威夷等地南島族群的創世起源神話,也帶出展廳「南島世界.世界南島」的主軸。在這裡將透過6大單元,從南島族群的視角理解大洋多元文化面貌,還有自史前至今,台灣島上不同人群移動的軌跡與文化的交會,呼應策展概念的「島是船‧海是路」。我們可以在此看見馬紹爾群島共和國總統2005年致贈給台灣的舷外浮桿船「臺馬號」、蘊藏帛琉工藝技術的故事板、傳統文化中的多元性別等,拓展了當代南島視野。民眾可在創意工坊使用特製的史前磨石與鑽孔器,親手打造一個玉器配飾。(圖/魏妤靜攝)以小型迷宮打造的「害羞的史前豬」區域,可讓小朋友在各角落尋找躲起來的史前豬。(圖/魏妤靜攝)親子族群更不能錯過空間從1樓延伸至2樓的「探索館」,在1樓以大型繪本方式,讓孩子們同理與了解原住民族被迫離開家園的遷徙故事,另外還有可體驗「鑽玉」DIY的創意工坊,以重現卑南玉飾的磨製方法與穿孔技術,讓民眾帶一個小玉飾回家。在2樓還有史前探索遊戲區,以「巨石森林」、「害羞的史前豬」、「寶物大逃脫」等6大主題區,讓小朋友透過觀察、尋寶與動手操作等方式,無形中對史前歷史更加親近。博物館中庭鋪上人工草皮讓民眾可以自由休憩,也更加融入天際、山稜線的地景中。(圖/魏妤靜攝)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電話:(089)381-166地址:台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1號開放時間:09:00~16:00,週一、二休網址:https://www.nmp.gov.tw/、https://reurl.cc/AdGkR8備註:即日起至112年6月30日免費參觀,112年7月1日起正式收費,全票100元、團體票80元、優待票60元
花蓮崇德考古遺址重要出土!挖出史前玻璃環殘件、宋朝銅幣
花蓮崇德考古遺址曾出土獸骨、陶器及石器等大量珍貴史前文物,近日發掘出土台灣史前未生產的玻璃環殘件、瑪瑙珠,甚至還有900年前的宋朝銅幣等物,縣府文化局研判該地在史前至宋朝期間與海外交流頻繁,未來將整理典藏、研究,拼湊崇德遺址的歷史樣貌。崇德遺址位在秀林鄉崇德村立霧溪河口左岸河階台地,面積約8公頃,距今1300年,屬十三行文化普洛灣類型,由於遺址被列冊為考古遺址,若居民有土地開發需求,需經調查、試掘評估,文化局2016年起先後在3筆土地考古試掘及搶救發掘,陸續出土獸骨、魚骨、具精美紋飾的陶罐及各式石器等珍貴文物。文化局上月委託花蓮縣考古博物館在村民欲建蓋房舍的土地考古試掘及搶救發掘,除發現地基一角疑似為墓葬遺跡,還出土罕見玻璃環殘件、瑪瑙珠及宋朝銅錢「熙寧元寶」等文物,令考古團隊相當驚訝。文化局長吳勁毅指出,台灣當時並未生產玻璃、瑪瑙,都是透過海外交流取得,宋朝銅幣則是首次出土,過去雖曾在壽豐鹽寮嶺頂遺址地面拾得,不確定是否為出土文物,沒想到這次竟從遺址挖出,可推測崇德地區在宋朝期間與大陸貿易頻繁,不過宋朝錢幣從未在遺址出土,目前尚未有清楚的研究。他表示,出土文物內容豐富,可研判崇德立霧溪口在史前時代各階段貿易活動比預期活絡與複雜,經屋主同意,未來還會利用2個月時間在該處試掘,同時也會清理出土文物,由考古博物館整理、典藏及研究,如有需要則會送請國外學者協助鑑定。
搜奇/水庫乾涸驚見3400年前古城 神秘王國現身
隨著氣候危機加劇,中東地區面臨越來越嚴重的人類、動物和農業供水壓力,像是在伊拉克,過去一年就經歷了毀滅性的乾旱,民眾和農作物都亟需水源,不過這場乾旱也造成境內規模最大的摩蘇爾大壩(Mosul dam)水庫水位大幅降低,暴露出平常位於水下的湖床區域,並發現3400年歷史的的城市遺址。伊拉克水庫水位因乾旱下降,意外暴露出已有3400年歷史的城市遺址。(圖/翻攝自University of Tübingen eScience Cente網站) 根據《獨立報》和《CNN》報導,在底格里斯河摩蘇爾大壩水庫出現的宮殿是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的米坦尼(Mitanni)王國,也是古代近東(ancient Near East)最少被研究的國家之一。根據考古團隊的說法,米坦尼王國在青銅器時代統治了現今伊拉克和敘利亞北部數百年。專家表示,米坦尼王國從西元前1500年到西元前1300年左右統治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的北部邊緣,直到被外敵西臺人和亞述人的王國摧毀。考古團隊在2022年初,發現這座大型城市的遺跡,包括一個倉庫群、工業建築和防禦城牆,還有罐子中裝著楔形文字板,上面有千年歷史文字的陶塊。專家認為,這座城市的遺跡之所以能保存良好,是因為在西元前1350年左右摧毀整座城的一場地震。地震導致部分泥牆坍塌,並完整覆蓋住建築群,保護它不被湖水溶解。專家表示,這座古跡在2018年的乾旱時期,也曾暫時暴露出一座宮殿,根據德國蒂賓根大學(University of Tübingen)古代近東研究所考古學家普立茲(Ivana Puljiz)表示,這座宮殿處處都有精心設計,光是泥磚牆就厚達2公尺,有些牆高也超過2公尺,幾乎每個房間都有抹灰牆。研究團隊還在遺跡中發現許多紅色和藍色的壁畫,可能是當時宮殿的共同特徵之一,不過很少保存下來被發現。不過宮殿後來再度被水淹沒,當時考古團隊只能加緊腳步,為了保護遺址免受未來洪水的影響,該團隊用礫石填充了現場,並用防水布覆蓋。水庫現在已經填滿水,該遺址再次回到水下。摩蘇爾大壩因為建在不合適的地質上,自1980年代建造至今,壩體的穩固性一直印發外界擔憂,專家們過去曾警告,大壩可能隨時倒塌,並可能會因此沿著底格里斯河向巴格達造成災難性的洪水。
考古新發現!嘉義台斗坑遺址挖出「13處人骨」 兩具已完成初步分析
嘉義市鐵路高架化工程正在進行中,2021年2月在嘉北車站往南、鐵軌西側發現「台斗坑疑似遺址」,經考古團隊持續開挖,除遺址文物外,目前共計發現13處人骨,有兩具完整遺骨已完成初步分析研究,其中一具人骨左下顎門犬齒上半有染色現象、偏紅棕色,疑似是咀嚼檳榔遺留下的痕跡。交通部鐵道局另已委請南科考古館進行體質人類學研究,目前已完成2具人骨之整飭與研究。(南科考古館提供/呂妍庭嘉義傳真)嘉義市文化局文化資產科表示,台斗坑疑似遺址距今2500至2700年前,目前共計發現13處人骨,保存狀況及部位不一,其中有5具狀況較佳,具有研究價值,交通部鐵道局另已委請南科考古館進行體質人類學研究,目前已完成2具人骨之整飭與研究。文資科說,據南科館形態學研究分析資訊,目前完成的2具人骨,其中1具人骨可能為35歲男性,另一具人骨年齡大約20歲,但性別無法判斷。其中,35歲男性骨骸因雨水沖刷,頭骨保存狀況甚差,因此此次台斗坑遺址出土人骨是否具有親緣關係,尚待釐清。南科館形態學研究分析資訊,目前完成的2具人骨,其中1具人骨可能為35歲男性,另一具人骨年齡大約20歲。(南科考古館提供/呂妍庭嘉義傳真)本案計畫主持人林秀嫚表示,透過人類與動物骨骸遺留的骨膠中的原碳、氮同位素組成分析,可推論史前之攝食習性資訊,所以南科館也將上述兩具人骨碎骨樣本送至美國BETA實驗室進行碳氮同位素分析,但樣本本身骨膠原保存狀況不佳,經美國BETA實驗室檢測後,並未得出任何結果,所以相關台斗坑史前人可能的攝食習性,有待出土其他人骨或其他考古證據後,再來提供可能的線索。另外,報告書也指出,本案男性人骨的脛骨末端有蹲距面的存在,說明台斗坑史前人可能有進行蹲下來相關的活動,另一具人骨左下顎門犬齒的上半有染色現象、偏紅棕色,疑似為咀嚼檳榔遺留下的痕跡。文資科表示,目前台斗坑還在開挖中,種種關於台斗坑遺址史前人的生活樣貌的推論,將待相關考古發掘的證據與研究逐步出爐後,才能進行佐證。
2千顆羊頭骸骨出土 文物部:還有母狗木乃伊
美國考古團隊在埃及南部古城阿拜多斯考古有新發現,在一個拉美西斯二世神廟底下發現,多達2千個托勒密王朝時期的公羊頭頭顱木乃伊,當中甚至還有母狗、乳牛等,被認為是法老王祭品的象徵。據《路透社》報導,埃及旅遊與文物部門發表聲明,指出美國團隊在神廟內發現公羊頭,還有被做成木乃伊的母羊、母狗、野山羊、乳牛、瞪羚、貓鼬等,認為這些動物木乃伊與遺骸都是神廟的祭品,顯示出法老王拉美西斯二世(Ramses II)在逝後約1000年依舊受到崇拜。神廟所在的阿拜多斯(Abydos)位在開羅以南,約435公里的索哈省(Sohag),研究團隊除了在神廟發現動物遺骸外,還發現一座古王國(Old Kingdom)第六王朝時期的巨大宮殿式建築,牆壁厚度約5公尺,此外還有幾尊雕像、莎草紙、古樹遺跡等。該考古任務的負責人伊斯康德(Sameh Iskander)表示,這項發現對「重建拉美西斯二世神廟興建之前,阿拜多斯舊時的景觀」有很大的幫助。
搜奇/海底驚現5千年古城 隱藏不為人知的秘密
世界上的海洋約占地球的70%,只有5%的海洋被探索過,邁入21世紀,一支英國和希臘聯合考察隊的發現震驚了全球考古界,原來這個考古團在希臘伯羅奔尼薩斯半島南端的尼亞波利斯(Neapolis)附近海底,發現一座5千年前的古城。考古學家和海洋地質學家為這座城市起名為帕夫洛庇特里。(圖/翻攝自推特)據英國《衛報》報導,考古學家和海洋地質學家為這座城市起名為帕夫洛庇特里(Pavlopetri),可追溯到大約5千年前荷馬史詩中的英雄時代。帕夫洛庇特里遺址佔地近3萬平方公尺,包括由房屋、庭院、主要街道、墓地和宗教建築組成的群落,海底還發現了成千上萬的陶器碎片。帕夫洛庇特里毫無疑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海底城鎮。(圖/翻攝自推特)這座古城大約在公元前1千年左右沉入海底50年多前,英國海洋學家就已發現這處遺址,隨著海底探勘相關技術純熟,考古學家於2009年起,才對這座古城進行詳細考察,根據考古團隊發現,遺址內所發現的破碎陶器,可以追溯到約石器時代時期,驗證這座古在大約5千年前就存在了。報導引述諾丁漢大學(University of Nottingham)水下考古學副教授喬恩韓德森(Jon Henderson)博士的說法,「這座古城毫無疑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海底城鎮。其遺迹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800年到公元前1200年,比古希臘的鼎盛年代更久遠」。海洋地質學家目前未能解釋古城下沉的原因。(圖/翻攝自推特)韓德森還表示,「世界各地都發現過古老海底遺址,但是沒有一處像帕夫洛庇特里一樣是屬於有規劃的城鎮」。考古團隊還在古城內發現一座超過2722坪的中央大廳(Megaron),長方形大廳內還有巨型石碑的建築。這顯示這座古城曾經被古代菁英統治過,也凸顯這座城市的地位。考古團隊認為,從這些遺址或是陶器讓外界見證了當時人們的生活相當富裕,不過海洋地質學家目前未能解釋古城下沉的原因,有理論認為,可能是因為海平面變遷、地震造成的地層下陷或是海嘯等其他因素。
搜奇/波羅的海驚見萬年神秘古文物 專家尋獲「瑞典亞特蘭提斯」
人類現在所居住的地球,約在46億年前誕生,根據一些化石的研究,科學家認為人類一直到距今1萬2千年前的全新世(Holocene),也就是最後一次冰河期開始衰退並趨於結束時,才開始有所謂的社會生活及文明存在。然而,出乎科學家意料的是,在大洋底下陸續出現海底文明遺蹟,挑戰了這樣的歷史觀。像是大西洋傳說的神祕海底城「亞特蘭提斯」,就吸引不少考古學家前往探勘,而瑞典的考古學家則是在波羅的海水域發現一批古文物,他們推測沉沒的這座海底城市,時間可追溯至1萬1千年前。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瑞典隆德大學( Lunds University)以及尼爾森教授 (Bjorn Nilsson)領軍的考古團隊,2014年在波羅的海海域發現一批1萬1千年前的古文物,包含魚叉、工具和牛骨等。根據尼爾森教授表示,潛水人員發現的魚叉、工具和牛骨等文物均保存良好,其中,出土的牛骨屬於「原牛」 (Auroch)的骨頭,這種體積龐大的古牛目前已經絕種,最後一次現身是在17世紀初,而這些沉在海底的文物則可追溯到古石器時代。考古學家及科學家推測,遺址是早期瑞典遊牧民族所遺留下的,尼爾森表示,「大約1萬1千年前,石器時代早期人類在這裏建造居民聚集地,當時這裡很可能是一個瀉湖區」。專家還發現,這些古文物還帶有樹木和許多動物的殘骸,如果建造在乾燥地面上,一般只能發現石質物品,不會保存有機物質,尼爾森認為,這裡或許是瑞典最早的人類聚集區。至於這批文物為何會出現在海底,原因可能與傳說中的海底神秘古城「亞特蘭提斯」一樣被海水完全吞沒。瑞典潛水員在波羅的海水域發掘了埋在深海底下的石器時代文物。(圖/翻攝自推特)
搜奇/百萬人一夕消失 昔日帝國因氣候變遷滅國
柬埔寨西北部的吳哥窟,是吳哥世界遺產中,保存得最完好的其中一座廟宇,以宏偉的建築和浮雕聞名於世。但是,這個中南半島上曾經盛極一時的「高棉帝國」(Khmer Empire),為何在歷史上一夜之間消失,人去城空呢?吳哥窟是東南亞極為重要的世界遺產。(圖/達志/美聯社)吳哥窟是東南亞極為重要的世界遺產,由蘇利耶跋摩二世(King SuryavarmanII)在1100年代初至中期之間,正值高棉帝國政治和軍事力量最興盛時期,耗費了約35年來興建。12世紀時的吳哥建築達到了藝術上的高峰。當時建造的吳哥廟,所有的牆壁、平台周圍的長廊,連接神殿、角塔和階梯,全都刻有描述古代印度神話故事的精美浮雕。精美細膩令人望之興歎,吳哥王朝前後用了400多年建成,共有大小各式建築600多座。大多數科學家認爲,吳哥窟毀於外族入侵,1431年慘遭阿瑜陀耶大城王朝劫掠而衰落。(圖/達志/美聯社)據中國元朝使節周達觀的《真臘風土記》所記載,13世紀末年吳哥城繁華熱鬧,建築物金碧輝煌,較當時元朝城市毫不遜色。吳哥窟之後被高棉人遺棄,逐漸被森林復蓋變的漫無人煙。大多數科學家認為,吳哥窟毀於外族入侵,1431年慘遭阿瑜陀耶大城王朝(Ayutthaya,泰國舊古都)劫掠而衰落。隔年,當軍隊又捲土重來時,卻意外地發現這裡已經人去樓空了。這似乎說明了,吳哥窟的居民因爲無法忍受軍隊的侵略,只好忍痛放棄家園,逃亡別處了。考古學家在吳哥窟遺址考察後有驚人的發現,認為吳哥王朝的滅亡可能氣候變遷有很大的關係。(圖/達志/美聯社)但這種說法也遭到了部分考古學家的質疑,因為即便遷都,也不至於上百萬人全部遷走,甚至連牲畜都沒有留下。而且,在吳哥遺址中,他們也沒有發現任何遭受戰亂破壞的跡象,可見「外族入侵說」並不十分準確。有部分學者則提出了「疾病說」,他們認為,可能是一場可怕的瘟疫襲擊了吳哥城,導致居民大量死亡。倖存者在焚燒了死者的屍體後,就離開了日漸凋敝的城市。不過經考古學家在吳哥窟遺址考察後有驚人的發現,認為吳哥王朝的滅亡可能和氣候變遷有很大關聯。考古學家在吳哥窟遺址考察後有驚人的發現,認為吳哥王朝的滅亡可能氣候變遷有很大的關係。(圖/達志/美聯社)專家表示,由於當時歐洲面臨冰河時期,高棉帝國可能是在當時氣候劇變下,亡朝滅國。據專家說法,當時恰逢歐洲的冰河時期,當時歐洲人口稀少,以倫敦為例,只有1萬8千人,而亞洲的東南亞地區,已經蓬勃發展,人口眾多;但是氣候變遷所帶來的乾旱,成為搖搖欲墜吳哥王朝的最後一擊。考古團隊認為當時的柬埔寨,很有可能出現大型的乾旱,當地的水利系統遭受打擊,為了配合乾濕分明的季節,高棉帝國一直嚴格的在境內實施分流灌溉計劃,但是一場世紀乾旱,卻讓堅固的水利設施毀於一旦。1千多年前的全球性氣候異常,毁掉了曾經強大的高棉帝國,如今全球依舊面臨氣候暖化問題威脅,吳哥窟的悲劇,是否會再次上演,也引發學者和專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