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力健康
」用聲音點燃希望「聽力之星公益計畫」溫暖啟航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虹韻推動「聽力之星公益計畫」 讓聽損青年不再孤單有鑑於聽力健康常被忽視,而聽力對於人際溝通及社會參與的重要性不言可喻。為幫助更多的孩子能夠享受良好的聽能品質,虹韻為此提倡「聽力之星公益計畫」。該計畫旨在幫助16至28歲具潛力的聽損青年提供醫療級聽力照護服務及助聽輔具,讓他們能無後顧之憂的為未來拼搏,縮小因聽損造成的社會隔閡,為夢想的實現提供助力。改善聽力重燃希望 助青年重新連結世界該計畫鎖定無法取得社會福利補助、但急需聽力協助的對象。過去已有數十位受助者受益於此項計畫,不僅改變了學習和生活,更重拾對夢想的信心。例如,來自花蓮的戴于詠,過去因家庭經濟因素僅能使用二手老舊助聽器,常遭受旁人異樣眼光。他憑藉細膩的觀察力,屢次在學術競賽中脫穎而出,更是在「2022 IEYI世界青少年創客發明展暨臺灣選拔賽」以「瓶蓋不落地開瓶器」獲得生活便利類銀獎。他開心的表示:「新的助聽器讓聲音更清晰柔和,使我聽課時能更加專注,也讓我在學習上取得好成績。」 另一例則是現役籃球員張凱崴,他憑著對籃球的熱愛克服聽力障礙的不便,並與聽人球隊一同奪下多項比賽榮耀,近期更是在「第三屆興達盃全國聽障籃球錦標賽」率隊奪下第二名的佳績。他感慨地說:「助聽器不僅改善了我的聽覺能力,還幫助我和隊友的溝通更加順暢,能夠在球場上發揮更好的實力,並在人際交流中建立信心,徹底的改變了我的生活。」成果斐然 計畫持續擴展虹韻助聽器執行長許立民強調,「聽力之星公益計畫的初衷是幫助聽損青少年擺脫因聽力問題造成的限制,並積極響應了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中的「優質教育」和「減少不平等」指標,我們相信,透過持續整合資源與努力,能夠為更多的聽損青少年創造一個充滿可能性的未來,並促進社會的包容性發展。」如需申請或了解更多資訊,請聯繫虹韻助聽器。「虹韻聽力之星公益計畫」目前採線上受理,詳細申請方式與資格等資訊,請參閱計畫申請頁面。
三歲定一生 把握孩子聽覺發展關鍵期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冠廷報導】嬰幼兒聽覺能力發展的關鍵期是在3歲以前,若此階段沒有足夠的聽覺刺激,可能會造成語言發展不全或緩慢,間接影響孩子的自信心、社交溝通技巧及耐挫力等各項能力的發展。依國民健康署統計,台灣新生兒先天性聽力損失的比例為千分之三左右。但有些孩子可能在出生時通過新生兒聽力篩檢,過幾年才出現聽力異常。因此,比例很可能隨著年紀而升高。資深聽力師蔡明憲表示,守護孩子的聽覺健康要從聽力篩檢做起,及時改善嬰幼兒時期的聽力問題,是語言發展的關鍵。目前台灣採取的是一三六早期療育的原則,出生後1個月內完成聽力篩檢,篩檢陽性個案3個月內確診,確診的聽損個案建議在6個月內開始進行聽能復健。所以,最好是愈早確診並盡快安排相關治療為上策。3歲定一生,把握孩子的聽覺發展關鍵期由於聽覺是學習說話的必備條件之一,唯有學會如何去「聽」,才有辦法進一步開口「說」。而嬰幼兒聽覺能力發展的關鍵期是在3歲以前,若此階段沒有足夠的聽覺刺激,可能會造成語言發展不全或緩慢,間接影響孩子的自信心、社交溝通技巧及耐挫力等各項能力的發展。據統計,超過半數以上有聽損的孩子們都曾有過不好的人際相處經驗,由於自身的生理障礙和過往累積的人生經驗,容易讓他們將一切問題都歸咎在自己身上。而這樣的錯誤歸因會不斷瓦解他們的自信,一旦完全喪失了信心,便可能對一切都抱持著負面的態度。在多篇探討聽障生遭遇霸淩行為的相關文獻指出,外觀配戴聽覺輔具和聽障生遭遇霸凌其實並不存在顯著的關聯性,其問題的癥結點反而是在缺乏有效的社交溝通能力,使得孩子無法順利融入群體之中,被誤解成是自私或沒禮貌的人,甚至導致衝突的產生。「戴好戴滿」 是培養溝通力的第一步一但確診為聽障,家長切莫驚慌,如果能儘快確定孩子的聽損類型,也能早日給予必要的訓練和協助。▲提早習慣穩定配戴聽覺輔具,對孩子社交溝通能力的養成至關重要。在確定聽損程度及類型之後,會透過聽覺輔具給予適當的聲音刺激。不過,除了輔具之外,聽與溝通的訓練更是關鍵的一環,透過訓練引導孩子發揮聽覺潛能,同時適應輔具所提供的聲音並建立聆聽習慣至關重要。現今常見的聽力輔具大致可分為助聽器及電子耳,其原理並不相同。助聽器的作用在於將音量放大,而電子耳則是透過在耳蝸內植入電極,將聲波轉換為電波,直接刺激聽覺神經。家長們除了幫孩子選配適合的助聽器並且建立全天配戴的習慣之外,讓孩子儘早學習傾聽的技巧及發音的方法,才能慢慢理解聲音並說出有意義的語言,並建構出自信心及穩定的溝通能力。因此,及早發現及早介入,才能有好的聽語能力及社會技能發展。為了將預防醫學的觀念貫徹到更多領域,宣導聆聽和聽力保健對維持良好聽覺的重要性,知名聽力集團集結業界聽能照護菁英,致力於推廣全民例行性聽力健康檢查的服務,使民眾能了解自身的聽覺機能狀況,若發現聽力出現狀況,就能及早採取行動,守護自身的聽力。此外,為滿足台南市民的聽力照護需求,虹韻助聽器近期在台南東區新設立了虹韻崇德聽力所,提供專業的聽力諮詢及檢查服務,採用醫學中心等級聽力檢測設備,並由通過國家考試的聽力師依據個案的聽力狀況,給予合適的助聽輔具配戴建議。未來,仍將持續投入資源開辦聽力所,提供優質、全方位的聽能照護服務,滿足全台民眾的聽力照護需求。
全球有4億人聽力損失! 養成定期聽檢習慣維持聽力健康
為推廣全民聽力健康篩檢,落實預防醫學,使民眾能了解自身聽覺機能狀況。4月20至22號知名聽力集團將在林口藍灣高爾夫練習場提供全民聽力健康篩檢的服務,現場有通過國家考試認證的資深聽力師駐點,解答各種常見的聽力問題,歡迎民眾多加利用。2050年恐7億人陷聽損危機 及早建立聽力預防觀念是關鍵聽力師蔡明憲表示:「隨著生活習慣的改變,電子產品、耳機的使用頻率與時間漸高,聽力障礙可能發生在任何年齡層,及早建立預防聽損的觀念變得越來越重要。」據WHO最新的世界聽力報告指出,全球目前約4億人正蒙受聽力損失的痛苦,而這個數字預估到了2050年恐膨脹至7億。台灣逐步進入超高齡化社會,民眾對於聽力照護服務的整體需求不斷上升,這樣的隱形健康問題,可能就存在你、我或身邊的家人身上,不可不慎。透過接受例行性聽力健康檢查 暸解自身聽覺狀況過去許多民眾普遍未將聽力的損失看得太重要,往往都是拖到影響到生活,才開始尋找合適的解決方法。可惜的是聽力的損失往往是不可逆的,一但喪失了,大多很難有機會再回到原本的聽力狀態。為了將預防醫學的觀念貫徹到更多領域,宣導聆聽和聽力保健對維持良好聽覺的重要性,知名聽力集團集結業界聽能照護菁英,致力於推廣全民例行性聽力健康檢查的服務,使民眾能了解自身的聽覺機能狀況,若發現聽力出現狀況,就能及早採取行動,守護自身的聽力。此外,為滿足台中市民的聽力照護需求,虹韻助聽器近期在台中北屯區新設立了虹韻北屯聽力所,提供專業的聽力諮詢及檢查服務,採用醫學中心等級聽力檢測設備,並由通過國家考試的聽力師依據個案的聽力狀況,給予合適的助聽輔具配戴建議。未來,仍將持續投入資源開辦聽力所,提供優質、全方位的聽能照護服務,滿足全台民眾的聽力照護需求。
耳機後遺症2/通勤族忘情聽音樂 超過1小時聽神經恐受損
許多人經常在搭乘公車、捷運或騎車時戴上耳機,其實風險相當高!亞東醫院耳鼻喉科吳伯軒醫師說,「馬路、捷運等處的音量大約在80~90分貝之間,如果想要聽清楚耳機中的音樂,勢必會將音量調得更大聲,非常容易超過85分貝的標準值,就會變成噪音傷害聽力。」耳朵是由外耳、中耳、內耳組成,外耳收集聲波,耳膜接收到聲波會出現震動。而中耳的三塊聽小骨,則將耳膜震動傳送並擴大傳遞到內耳,內耳的耳蝸中有數以千計的絨毛細胞,再經由聽覺神經傳至大腦,以產生聽覺。戴上耳機之後,聲波會直接作用於耳膜,其實頗為刺激耳蝸,如果音量過大就容易造成傷害,關鍵在於噪音持續時間長短,世界衛生組織就建議,每次戴耳機的時間不要超過1小時以上。追求3C潮流的同時,也要懂得保護自己的聽力健康。(示意圖,非當事人)(圖/彭子桓攝)「這是為了避免傷害內耳的絨毛細胞!」陳伯岳建議,每次使用耳機1小時後,就應該休息5~10分鐘,就算耳朵血管累積不少噪音帶來的自由基,但休息一下就能自行代謝掉,不至於損害內耳的絨毛細胞,但如果時間太長,恐怕就會造成不可逆的後果。(待續)
8歲童好奇把綠豆塞耳朵 耳痛忍2天醫一看「快發芽了」
物體較小的異物,平時最好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大陸廣東的東莞市,最近有位8歲男童,因耳朵疼痛就醫,結果醫師一看嚇到,因為男童耳朵裡竟然「長」了一顆綠豆,而且已經接近發芽了。原來是小男孩一時好奇貪玩,亂把綠豆塞進耳朵,後來緊急透過手術取出,才保住孩子的聽力健康。據「廣州日報」報導,這位調皮的男童,是因為本月4日,在學校拿到了幾顆紅豆、綠豆把玩,因為一時好奇調皮,把綠豆塞進耳朵裡,結果拿不出來。兩天後男童覺得耳朵痛告訴父母,家長發現不對勁,自行在家用工具想取出綠豆,但卻弄巧成拙,反而把綠豆推得更裡面,還把外耳道給弄傷,情急之下趕緊求醫,請專業醫師處理。結果醫師一看發現,被塞進耳道的綠豆,可能因為碰過水,加上耳道溫度高,綠豆已經膨脹,且已經被推進耳膜位置,導致外耳道出現充血、腫脹與挫傷情形。由於被塞進耳朵裡的綠豆已經漲大,且被推進耳道較深的位置,最後透過手術,才把已經發黑,快要發芽的綠豆取出。醫師警告,如果綠豆持續塞住發芽,很可能會向內感染,引起耳膜炎、中耳炎等問題,平時應注意不要讓孩子把異物亂塞進身體,以免釀成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