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層
」 子宮肌瘤 子宮 子宮肌腺症 懷孕診斷出「皮革胃」通常已晚期 醫曝「3大症狀」:年輕女性居多
胃若出現不舒服的情況持續了一陣子,一定要趕快就醫檢查。肝膽腸胃科醫師詹宜學指出,「皮革胃」往往容易忽略,通常診斷出來都已經是癌症晚期,最常出現的症狀是「食慾減少」、「吃了就吐」、「體重下降」。詹宜學在粉專《肝膽腸胃科 詹宜學醫師》表示,皮革胃是胃癌的一種,屬於「浸潤性胃癌」,會從黏膜下層橫向生長,進而蔓延至肌肉層,而一般的胃癌屬於黏膜病變生成的癌症,胃鏡檢查,能發現黏膜的變化、異常,若是「皮革胃」,胃鏡只能檢查到黏膜,往往容易忽略。詹宜學指出,但是有經驗的內視鏡醫生就會發現,在胃鏡檢查當下,胃壁顯得格外「硬」,在充氣的時候,胃無法撐開,胃容量相當小,這類病人,最常出現的症狀是「食慾減少」、「吃了就吐」、「體重下降」,臨床上,這一類的病人常常發生在約莫30-40歲的年輕人、女性居多,通常診斷出「皮革胃」都已經是癌症晚期,無法接受手術治療。詹宜學說,如果自己明顯感受到長達好一陣子的胃不舒服時,通常會請其他醫師幫他做清醒不麻醉的胃鏡檢查,「這樣剛好可以體會一下我的病人被我做胃鏡的當下是什麼感覺?並且去想如何幫病人降低不適感。」詹宜學直言,不過現在已經有很多方式可以將這種不舒服的感覺減輕到最低,無論是有經驗的醫師、最新的檢查儀器、或是無痛麻醉的藥物等等,都可以讓病人在最舒適、安全的狀況下做完檢查,這樣才能讓內視鏡醫師清楚、徹底的做最完整、有效率的檢查。
本土劇女星痛訴子宮「長壁癌」爆肥 連動3次手術把子宮肌腺「燒光光」
本土女星江泳錡因出演八點檔世間情》、《甘味人生》等劇打開知名度,她2023年7月傳出與三立監製楊煥喻持續多年的婚姻生變離婚,8月就宣布摘除子宮。她近日在節目中透露,她是子宮肌腺症重症患者,經期飽受折磨,不但發燒、血流不止、整個人還一度從43公斤腫到50公斤。近日,江泳錡在健康談話綜藝《醫師好辣》痛訴,過去自己的月經十分不穩定,有時3個月來1次,有時1年來1次,而且出血量都偏低。到了30歲身體出現警訊,她去婦產科打排卵針催經,醫師診斷她是「子宮肌腺症」,子宮肌腺1條1條的,長得很像壁癌,吸收經血之後長大,整個子宮就會非常大、非常硬。後來,拍戲的生活作息不正常,加劇了江泳錡的經痛程度,每逢月事來潮,江泳錡就會痛到掛急診,醫師問她:「妳到底這輩子有沒有要生?如果妳不生的話,妳就把整個子宮拆掉。」江泳錡去年8月終於受不了,靠3次腹腔鏡手術把子宮肌腺燒掉,徹底根除問題。北秀傳醫院執行院長、高雄醫學大學婦產科教授鄭丞傑醫師說明,子宮肌腺症是女性常見的婦科良性疾病,發生機轉尚未完全確立,過去認為可能與墮胎手術衝擊內膜、經期性行為太劇烈、或是上皮細胞在子宮肌肉層化生形成內膜組織有關。晚婚晚育也可能增加風險。不過,愈來愈多年輕婦女罹患子宮肌腺症,有可能是受環境荷爾蒙與空污,或壓力等無形影響。鄭丞傑醫師說明,子宮肌腺症主要有三大症狀,第一是月經量太大,第二是經痛,且可能一年比一年痛。第三是不孕。其他症狀還包括經期過長、非經期出血、性交疼痛等等。子宮肌腺症患者可能在月經前就發生疼痛,一直持續到經期之後,有些病人一個月可能疼痛長達15天,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品質。目前子宮肌腺症的惟一根治方法為子宮切除手術,至少要切掉子宮體,可以保留子宮頸,俗稱為「子宮半切」。局部切除肌腺症手術近年來已較少使用,原因是大部分的子宮肌腺症是瀰漫型的,切除一部分是切不乾淨的。其他治療方式包括:抑制腦下垂體荷爾蒙的針劑治療、子宮內投藥系統、口服藥治療,以及無創海芙刀治療手術等方式。鄭丞傑指出,許多婦女尚未生育或不想切除子宮,可使用子宮內投藥系統,藥物經由子宮直接吸收,減少肝腎代謝負擔,但會防止受孕。針劑治療即是俗稱的「停經針」,透過抑制腦下垂體荷爾蒙讓卵巢停止運作,分為短效及長效劑型,一年不建議施打超過六個月,因為容易有增加骨質疏鬆的風險。子宮肌腺症也可用口服藥、避孕藥來改善症狀,這類藥物多為黃體素成份,能達到緩解骨盆腔疼痛、月經過多、出血等症狀,不過只是抑制內膜暫時不活化,且需天天服用。相較之下,新型無創的海芙刀治療,可利用高溫燒毀異位的內膜組織,大幅改善症狀的同時,也增加女性受孕機率。坊間有傳言稱,子宮肌腺症只要等到更年期,就會自動痊癒。鄭丞傑醫師對此表示,女性停經後卵巢不再工作,子宮肌腺症的確會改善。然而停經年齡因人而異,一般女性停經時間約在52歲,也不乏60歲以上尚未停經者。停經過晚會增加子宮內膜癌風險,更年期前可先檢測荷爾蒙,瞭解自己的身體狀況。鄭丞傑醫師提醒,要預防子宮肌腺症,建議女性及早生育並哺乳。也要避免長期大量接觸環境荷爾蒙。或適時介入避孕藥等幫助卵巢休息。當有子宮肌腺症症狀時,應及早諮詢婦科醫師,選擇適合的治療方式,幫助維持正常生活。
報案家人胸口中刀急求醫 警方揭台中男受傷竟是「這原因」
台中市西區中美街於16日晚間發生一起意外事件,當地警消接獲民眾通報,表示自家家人胸口中刀,急需送往醫院急救。後續該名受傷的廖姓男子很順利的送往醫院救治,而當警方前往醫院了解受傷原因後,才知道,廖男是因為手持刀械之際不慎跌倒,結果讓刀械就這樣刺入自己的胸口。根據媒體報導指出,廖男的家人表示,事發當下,廖男正在家中拿水果刀切菜,準備要餵食自家寵物,沒想到過程中不慎摔倒,結果水果刀就這樣直直地插入右邊胸口中,廖男的家人見狀後,急忙報警請求協助。後續醫護人員抵達現場後,隨即將廖男送往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救治,經診治後,廖男的傷口雖然傷及肌肉層,但並無生命危險,廖男的意識也十分清楚。雖然自述為跌倒受傷,但當地警方為了釐清說法,還是調閱監視器進行釐清,而調閱後初步排除有外力介入的情形。台中第一警分局也呼籲,民眾在家中使用工具刀等具危險性工具,應小心使用,避免誤傷自己。
小腹凸出被誤會懷孕 檢查竟發現40公分寬子宮肌瘤!
41歲女性1年多前開始認真減肥,但即便手腳都明顯看出成果,唯獨下腹部始終不動如山,連同事都好奇是否懷孕,私下頻問:「是不是未滿3個月不能講?」,經就醫檢查後,才發現是子宮肌瘤作祟,手術後取出重達3.5公斤、宛如臉盆大般的肌瘤,總算讓她笑說:「再也不用捶肚子自清了」!這名中年女性本身屬於易胖體質,最重曾胖到70多公斤,7年多前生產後,身材更是回不去,直到1年多前覺得不是辦法,於是開始展開瘦身計畫,不僅只吃原型食物,也會搭配運動,順利從70公斤減到57公斤,然而即便雙手雙腳都恢復纖細看到減重成果,唯獨下腹部依舊隆起如丘陵,同事們還以為是懷孕,頻頻傳來祝福恭喜訊息,更讓她苦在心裡,有口難言。超大子宮肌瘤作祟此外她在多年前生產時雖有診斷出小肌瘤,但她不以為意,因此多年來沒有持續追蹤,直到近1個多月前開始出現頻尿、便秘等狀況,且長期幫她調養體質的中醫師也建議安排詳細檢查,才讓她決定諮詢婦產科醫師,沒想到門診時就檢查出超大子宮肌瘤,旋即安排手術治療。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婦科主任陳泰昌表示,患者就醫時發現四肢纖細,唯獨小腹明顯突起,超音波檢查後確認是長在子宮肌肉層內的巨大子宮肌瘤,隨後抽血報告也發現血色素(Hb)偏低,只有4gm/dl(正常女性應該為12gm/dl左右),顯示患者也有嚴重貧血問題,研判是子宮肌瘤在長大過程中,逐漸造成經血量增加,但患者已經適應肌瘤,以致於未能提早發現就醫,才會讓肌瘤越長越大。子宮肌瘤是婦科常見疾病手術過程中,陳泰昌發現巨大子宮肌瘤不僅包住輸尿管、壓迫子宮及卵巢,且盲腸也黏著在肌瘤上,但醫療團隊仍盡全力上述器官全數保留下來,最後順利取出重達3.5公斤、寬約40公分的子宮肌瘤,連患者媽媽看到照片都驚嚇地直說:「怎麼會這麼大顆啦」!至於患者術後恢復狀況也十分良好,手術五天後順利出院,體重更減少7~8公斤,患者及其母親都十分感謝醫師,患者更開心表示以後終於不用再當小腹婆,「也不用捶肚子自清沒有懷孕了!」陳泰昌指出,子宮肌瘤是婦科很常見的疾病,遺傳、染色體異常及荷爾蒙等都可能是致病原因,據統計,在台灣約每3至4個女性就有1個有子宮肌瘤,尤其以30-40歲婦女為高風險群,但確實多數肌瘤在長大的過程難以察覺,因此容易令人輕忽,提醒若有經血量增多、貧血、頻尿、腹脹、排便不暢等問題,都可以就醫檢查,防患未然。 文章授權提供/常春月刊
產後甩肉13公斤肚子未消 竟是超大子宮肌瘤惹禍
41歲莊姓婦人產後發胖至70公斤,1年多前積極減肥順利剷肉13公斤,手腳都有明顯成效,唯獨下腹部始終不變,近日還會頻尿、便祕。莊婦就醫發現腹中竟長出重達3.5公斤、如臉盆大的子宮肌瘤,才想起多年前生曾診斷長出小肌瘤但未持續追蹤,幸經手術順利摘除。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婦科主任陳泰昌指出,子宮肌瘤是婦科常見疾病,致病原因包括遺傳、染色體異常及荷爾蒙等。據統計,台灣每約3至4個女性中就有1個有子宮肌瘤,尤其以30至40歲婦女為高風險群。陳泰昌說,患者就醫時四肢纖細,唯獨小腹明顯凸起,經超音波檢查確認是長在子宮肌肉層內的巨大子宮肌瘤。抽血報告也發現患者血色素僅4gm/dl,遠低於正常女性的12gm/dl,顯示有嚴重貧血問題,研判應是子宮肌瘤在長大過程中逐漸造成經血量增加,但患者已適應,才讓肌瘤愈長愈大。醫療團隊於術中發現,莊婦巨大子宮肌瘤不僅包住輸尿管、壓迫子宮及卵巢,且盲腸也黏著在肌瘤上,經團隊全力將上述器官全數保留,順利取出重達3.5公斤、寬約40公分的子宮肌瘤,令莊婦的母親都驚嚇直說「怎麼會這麼大顆啦!」。莊婦術後恢復狀況良好,術後5天即出院,體重也減少7至8公斤。陳泰昌提醒,多數肌瘤在長大的過程難以察覺,容易輕忽,女性民眾若有經血量增多、貧血、頻尿、腹脹、排便不暢等問題,都可就醫檢查,防患未然。
好殘忍!台中驚傳黑浪汪被虐喪命 傷口深可見骨動保處要緝凶
台中驚傳虐狗致死案,一名網友6日在IG上發文,表示台中市捷運大慶站時,看到站外一隻黑狗滿身是血,頭部、耳朵、舌頭疑似都被利刃割傷,他立刻打1999請求協助,然而經送醫治療後,這隻黑色浪浪昨日仍因傷重不幸死亡。台中動保處將與警察單位橫向聯繫,調查釐清犬隻受傷的真正原因。該網友表示,當時看到一隻黑色浪浪趴在無障礙通道動也不動,他定睛細看才發現地上血跡斑斑,狗狗也渾身是血,他當下立刻尋求站長協助,並打1999通報。台中市動保處獲報後,派台中市動物急難救助醫院前往救援,發現牠的頭、耳及臉部有大面積皮肉撕裂傷,傷口從左耳延伸到吻部,甚至深及肌肉層。獸醫師初步判斷疑似為車禍撞擊,由於沒有掃到晶片,獸醫師立刻給予麻醉,幫狗狗進行傷口清創和止血,術後也給予輸液、保溫和其他支持藥物,然而經過3天治療後,該隻狗仍不幸於昨日死亡。不過,該網友發文時指出,黑狗的傷口不太像是被車禍輾過,反倒是有人惡意拿刀砍下。對此,台中市動保處表示,狗狗的遺體後續將送台大獸醫專業學院分子暨比較病理生物學研究所進行解剖檢驗,以了解受傷的真實原因為和。目前動保處正與警察單位橫向聯繫,倘若追查到有人故意傷害或使動物遭受傷害,致動物肢體嚴重殘缺或重要器官功能喪失,依動物保護法第25條第1項第1款規定最重可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併科新臺幣20萬元以上200萬元以下罰金。
新北浪浪被車撞「骨折血流不止」 獲救後因禍得福找到新爸爸
新北市動保處日前接獲民眾通報,在烏來區西羅岸路有隻小黃狗,疑似車禍受傷,左後腳血流不止,躺臥在路邊一動也不動,救援人員立即開車前往搭救,將小黃購送往夜間救傷醫院安置,隔天再將牠帶回醫療中心實施手術,治療左後腿骨開放性骨折,經治療休養後,小黃狗已經恢復健康,還被民眾認養,找到屬於自己幸福的家。動保處獸醫師李建沛表示,小黃狗的腿部為開放性骨折,一般犬隻小腿骨折處肌肉層較薄且靠近表皮,組織復原能力及防禦力比較差,骨折處很容易引發感染,幸好有緊急送醫及手術治療,小黃狗本身體質也不錯,雖然一度因傷口感染影響復原進度,但最終仍保住後腳免除截肢的危機。由於小黃狗手術後食慾不佳,常常若有所思縮在角落,直到通報人來探望牠並協助代養後,牠才肯進食,腳才慢慢地復原。而當地居民溫先生先前就有留意到小黃狗在住家附近逗留,聽聞家中長輩告知小黃狗受傷後,就一直很擔心小黃狗會失去生命,得知小黃狗後續已經回到當地養傷,便決定要認養小黃狗,還幫牠取了個新名字阿邦狗。新北市動保處提醒,市民行車安全之餘,請多加注意路上動物,以降低車禍動物發生頻率,救援回來的動物,會經獸醫師及動保員的治療照顧,歡迎有計畫認養寵物的家庭,可以在評估飼養環境及各方條件符合後,到各動物之家認養毛寶貝。另外,動保處目前加碼推出「認養1+1」好康方案,只要曾於新北市動物之家認養犬貓的飼主,邀請親友到動物之家認養毛寶貝,成功推薦新的飼主認養,推薦人即可獲得當年度多價混合疫苗等免費預防注射,並可獲得外寄生蟲預防滴劑、寵物食品等贈品,幫助收容毛寶貝找到幸福歸宿。
坂本龍一癌逝 醫曝腸癌第四期「僅2成活超過5年」
日本音樂家坂本龍一證實3月28日在東京一家醫院病逝,享壽71歲,根據《日本體育報》報導,坂本龍一於2020年6月就對外公佈被醫師診斷為罹患直腸癌,後來癌細胞轉移到肺部等器官。根據醫師表示,腸癌第四期,癌細胞會伴隨肝 、肺轉移,主要治療方式以化療加標靶治療,但5年存活率僅有20%。根據《三立新聞網》引述義大醫院內視鏡科主任王文倫表示,大腸癌可分為前期、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第四期,大腸癌在早期和晚期的治癒率差很大,前期只要提早切除腸瘜肉即可根治。第一期僅需將腸壁黏膜層的腫瘤切除,5年存活率可達90%。第二期代表腫瘤已侵入腸壁肌肉層,5年存活率僅有50%至60%。第三期代表有淋巴轉移,得合併手術與化療,第二、三期5年存活率僅有50%至60%。第四期患者還會伴隨肝 、肺轉移,主要治療方式為化療加標靶治療,但5年存活率將驟降至20%。王文倫表示,對於化療反應不佳者,國際間陸續有免疫療法和細胞治療等新療法,但目前仍在臨床試驗階段。所謂的免疫療法,是以打針方式來活化本身的免疫細胞,至於CAR-T細胞治療,過去主要應用於血癌、淋巴癌等非實體癌,不過近年來有研究應用於肝癌或大腸癌。若要做樹突免疫細胞治療或是CAR-T細胞治療,也得在身體狀況良好的情況下,先將相關細胞冷凍,譬如30至40歲時身體狀態良好,就可將細胞取出,若是在50到60歲時發病,就可透過基因編輯的細胞打入體內來治療。目前國健署目前有補助50到75歲的大腸癌篩檢,近年來國健署的報告也指出,透過腸癌篩檢能有效篩出早期大腸癌,但若有家族史或是抽菸習慣、肥胖、代謝症候群者,則都是腸癌高危險群,建議提早於40 歲即自費進行大腸鏡檢查,同時少吃紅肉多吃蔬果,作息維持正常,藉此避免大腸癌發生機率。
想懷孕「子宮肌瘤」須切除? 醫:1狀況可不用理會
40歲的Zoe曾以人工授精成功懷孕,不料卻在懷孕34週發現寶寶心音驟停胎死腹中,後來轉至台北中山醫院接受引產。悲痛欲絕的她暗自發誓一定要把孩子生回來,所幸後來靠著海扶刀治療子宮肌瘤後,以生殖醫學技術喜獲愛女,成為中山醫院首例「海扶寶寶」!Zoe在引產後被診斷出子宮內有個如棒球大小的肌瘤,且因位置壓迫子宮腔,恐影響胚胎著床,再加上40歲的高齡,想要自然生育的機會可說是微乎其微。棒球大小子宮肌瘤阻再孕 醫:壓迫子宮腔影響著床台北中山醫院生殖中心負責人李世明醫師表示,子宮肌瘤為子宮肌肉層長出來的瘤,是常見的婦科疾病,好發於30歲以上的女性。而40歲以上婦女,則有近五成有子宮肌瘤問題。李世明提到,一般常見子宮肌瘤多為良性,只要定期追蹤即可,並不需特別處理;不過若肌瘤過大且位置壓迫到子宮腔內膜,就會使胚胎不易著床,進而影響受孕機率,此外也會有胎位不正、早產及流產的風險。子宮肌瘤影響懷孕?位置、大小是關鍵李世明說明,子宮肌瘤依據其生長位置可分為三種型態,分別是粘膜下(即子宮腔內)肌瘤、肌肉層肌瘤,以及漿膜外(即肌肉層外)肌瘤。除了漿膜外肌瘤不會影響懷孕外,粘膜下肌瘤超過1公分及肌肉層肌瘤超過4公分,就要及早就醫處理,不然會壓迫子宮內膜,造成子宮結構改變,功能改變及不正常免疫細胞活化,促使胚胎不易著床。子宮肌瘤治療方式大不同 優缺一次看李世明統整,若肌瘤在粘膜下(子宮腔內),用子宮鏡即可切除,沒有傷口且修復期短;若長於肌肉層且壓迫到內膜,可選擇以開刀剖腹、腹腔鏡微創手術...等方法切除治療,或使用海扶刀熱熔方式治療。對比開刀及海扶刀的選擇,李世明表示,前者造成的子宮傷口較大,恢復期也較長,且日後懷孕時需提防子宮破裂風險。至於海扶刀則是利用高頻率音波聚焦產生熱量,以熱融方式讓肌瘤萎縮,是一種無創手術,可讓肌瘤不會再成長,但費用較高。切除肌瘤想懷孕 術後需隔3~6個月李世明表示,若為傳統開刀手術,約需要6個月時間讓子宮復原;而海扶刀因為無傷口,恢復期僅需3個月即可重新嘗試懷孕。而他也提醒有生育規劃的女性在備孕前都應先了解是否有肌瘤問題,並且評估是否會影響生育;若合併有高齡、不孕等問題,也可透過生殖醫學技術增加受孕機會。現代人晚婚晚育,常常在計劃生育時同時有肌瘤問題,夫妻可至專業生殖醫學中心進行完整評估,有望可靠生殖醫學技術(例如:試管嬰兒),讓求子路上能走得更順利。
男大生吃麻辣鍋隔天竟患1病 醫揭:若超過「救援黃金時間」沒得救
資深護理師陳麗華在節目《健康2.0》分享,一名22歲男大生日前考完期末考後和朋友去吃麻辣鍋,結果隔天上課發現眼前一片黑,事後出於擔憂而就醫檢查,孰料竟罹患「眼中風」。資深護理師陳麗華在節目《健康2.0》指出,一名22歲男大生日前因為期末考熬夜讀書,在考完期末考後和朋友去吃麻辣鍋,當時只覺得臉紅、脖子青筋暴露,結果隔天上課發現,明明黑板看得見,低頭寫筆記的時候眼前卻一片黑、視線模糊。陳麗華表示,男大生見狀嚇了一跳,之後出於擔憂而就醫,經醫師一系列的檢查後竟發現,自己的右眼罹患「眼中風」,幸虧後續有透過藥物治療改善,目前視力保住在0.8。對此,中國醫藥大學眼科主任陳瑩山透露,最近民眾罹患「眼中風」的比率越來越高,眼睛血管塞住或眼睛出血都算在列。他解釋,眼睛的血管特色是血液會沿著眼球壁在走,並非於玻璃體內流淌,而眼球壁會受到玻璃體壓迫。陳瑩山透露,最近民眾罹患「眼中風」的比率越來越高,眼睛血管塞住或眼睛出血都算在列。(圖/翻攝自YouTube/健康2.0)陳瑩山說,血管則分成動脈、靜脈,「動脈跟靜脈它會交叉,交叉的時候如果動脈壓到靜脈上面,靜脈它的血管管壁的肌肉層很薄,動脈很厚,所以假如動脈壓到靜脈,靜脈就會喘不過氣。」他指出,如此情況若發生,血液就會溢出,旁邊產生視覺的視網膜細胞就會被蓋住,從而出現眼前一片黑的情形。不過,他也表示,因為人體的眼睛有兩顆,在看東西的時候會相互輔助,所以可能會出現某隻眼睛有問題,但在另一隻眼睛的幫助下卻不易被察覺的狀況。提及「救援黃金時間」,陳瑩山說明,若出現動脈管徑變細、血液不易流過,或有些東西跑進眼睛血管,就可能導致「動脈血栓」,基本上是3小時內要馬上處理,最多為6小時至8小時,超過「細胞就沒得救了」。
電音雙波幾歲開始打? 名醫透露最佳施打時機
你聽過電音雙波嗎?顧名思義,它其實是電波加上音波的複合式療程,透過兩種儀器一併改善臉部鬆垮及皺紋,因為全程非侵入式不需動刀、恢復期短,成為近年來風行的療程之一,有鑑於造訪醫美診所的愛美人士們有年輕化趨勢,許多人也好奇電音雙波究竟幾歲開始打比較適合?今天就讓醫美診所院長陳諭正、主治醫師曹智昇一起來為你解惑吧!揪出老化元凶! 幾歲開始打電、音波最合適?醫美診所院長陳諭正表示,臉部老化的主因源自於皮膚的筋膜層位移,皮膚構造從外到內可分為表皮層、真皮層、皮下組織層、筋膜層(SMAS)和肌肉層,筋膜層是支撐皮膚、肌肉和骨骼輪廓的結締組織,就像地基一樣,一但鬆脫,上層的組織就會開始鬆垮位移,令外觀顯老,因此能改善皺紋及鬆弛又不需動刀的電、音波療程,近來成為熱門療程之一。陳諭正醫師表示,電、音波從幾歲開始打其實依每人自身條件而異,而膠原蛋白大約在25到30歲間就已開始減產,因此近年來施作電、音波療程者的年齡層也逐步降低,大約25歲左右就可開始施作療程做為預防保養,30歲以後,則可加強拉提輪廓線,維持肌膚緊實,40歲以上,建議針對肌膚鬆弛做改善,使外表較不易顯得蒼老沒精神。 ▲各年齡層的肌膚問題都不同!陳諭正院長建議可針對肌膚問題盡早保養。複合式療程更全面! 電音雙波改善老化問題曹智昇醫師說明,電波主要透過射頻能量,由外而內加熱到真皮層,治療皺紋和細紋,音波則是採用高強度的超音波,將能量由內而外的聚焦在更深層的筋膜層,藉此改善眼周、下巴周邊鬆弛,因為兩者的作用方式、療效和深度各有不同,因此合併施打的複合式療程,更能針對不同肌膚困擾做較全面性的改善,但每個人的耐受度和膚況不同,醫師會經實際狀況評估是否須分次施打。電音雙波恢復期短 術後可正常上妝曹智昇醫師指出,由於電、音波術後恢復期短,一般稍作休息就能正常上妝,不太會影響日常生活,而七至十天內的保養則須避免使用美白、含酸類、酒精…等刺激成分的產品,且須注意防曬、加強保濕,避免皮膚受到紫外線過度刺激,待膚況穩定後,就可以恢復正常保養程序。 ▲曹智昇醫師指出,透過電音雙波治療,能讓更全面性改善肌膚困擾。
解決難言之隱! 私密處整形權威曝「3招」改善陰道鬆弛
女性私密處鬆弛往往令人害羞又困擾,不僅影響性生活品質,更容易產生漏尿、私密處感染…等窘境,為解決女性朋友們的難言之隱,此次特別邀請私密處整形權威何于甄院長,分享改善私密處鬆弛的秘訣。醫美診所院長何于甄表示,陰道結構主要分成四層,包含黏膜層、結締組織層、肌肉層和肌外膜(筋肉)層,而位於核心肌群的底部的骨盆底肌則像吊床一樣,支撐住內臟,當骨盆底肌像上提,陰道也會跟著收縮,而健康的陰道通常柔軟濕潤又很有彈性,陰道壁也有明顯的顆粒和皺摺,放鬆時大概有兩指寬,但飲食習慣、生產…等因素都會影響陰道緊緻度,使陰道不如以往濕潤緊實。陰道鬆弛常見因素1.飲食習慣:喜愛油炸物、高糖份等精緻飲食者,容易導致體內的彈性蛋白質變性、膠原蛋白流失,影響膚況和陰道緊緻度。2.產後:產婦在孕期約9個月時,寶寶的頭部會開始朝子宮頸下降,可能會有陰道鬆弛情形,另外生產次數、寶寶的身形、生產時長是否過久…等,也會影響到陰道緊緻度。3.老化:隨著齡增長,雌性賀爾蒙和膠原蛋白…等,都會跟著下降、流失,使陰道變得乾燥鬆弛。4.先天因素:因每個人的先天條件有所差異,如同身體柔軟度、皮膚狀態般,陰道的深度、寬度也各有不同。 三招改善陰道緊緻度何于甄醫師說,平時可透過凱格爾運動強化骨盆底肌,另外,也可考慮輔助治療,如採用非侵入式雷射刺激陰道黏膜層。如果想要更持久、明顯的效果,建議施作可從深層肌肉改善鬆弛問題的「陰道緊實手術」,手術中將切除鬆弛多餘的組織,再以強韌縫線拉緊陰道兩側肌肉、筋膜層,最後將黏膜與肌肉縫合,達到全層緊實的完整性改善。陰道緊緻度自我檢測何于甄醫師指出,了解陰道鬆弛常見原因和改善方式後,可以透過下方幾項問題做自我檢測,若符合2個以上,就建議透過醫師諮詢,尋找適合的治療方式。囗 陰部乾澀,容易性交疼痛。囗 陰道鬆弛,性行為時無法盡興。囗 性行為時易發出排氣聲。囗 曾有過生產經驗。囗 曾經不當減肥,導致體重急遽下降。
超命大!印度14歲少年遭「標槍刺穿脖子」 淡定坐等救護車送醫
印度14歲少年梅赫(Sadanand Meher)17日在奧里薩邦(Odisha)的阿加普爾中學(Agalpur High School)運動時,意外遭其他同學擲出的標槍刺穿頸部。就在眾人以為目睹悲劇上演時,梅赫不只意識清楚,甚至能自行走向救護車,讓所有人嘖嘖稱奇。(圖/翻攝自推特)綜合外媒報導,當時一名參加田徑比賽擲標槍項目的同學失手未命中標靶,卻射穿了梅赫的脖子,讓所有人陷入極大驚嚇。但出乎眾人預料的是,梅赫雖然也處於震驚狀態,卻能自行扶著標槍走路,接著坐在椅子上等待救護車送醫,當時他坐定的模樣,彷彿穿刺版的「沉思者」雕像。(圖/翻攝自推特)比瑪·布荷醫院(Bhima Bhoi Hospital)收治梅赫後,立即進行X光、超音波等精密檢查,2小時後驚訝發現這把卡在皮膚及肌肉層的標槍,「只差幾公分」就會傷到梅赫的氣管,且他頸部所有重要血管都幸運未受到波及,之後僅花費1小時手術就順利取出標槍。此外,這起幸運的悲劇除引發當局高度關注與調查,當地民眾也好奇意外發生原因,以及事發當時有沒有老師在場監督。
膀胱癌易復發須留意轉移風險 醫師提醒:定期追蹤最保命
泌尿道上皮癌是台灣常見癌症,根據衛福部108年癌症登記年報資料1,泌尿道上皮癌病人以膀胱癌為多,一年有約2400名膀胱癌新發個案,當年因膀胱癌而喪命者,也有超過千人,對台灣家庭、健康照護負擔影響不容小覷。高雄長庚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蘇祐立說,早期膀胱癌(表淺型)治療相對單純,通常開刀就有不錯的效果;但膀胱癌麻煩之處在於容易復發,也有遠端轉移風險,病人就算完成首次治療也務必定期追蹤。中老年排尿無痛顏色卻變紅 小心罹癌警訊蘇祐立表示,不管是膀胱癌或其他的泌尿道上皮癌,初始表現症狀大多與排尿有關,尤其以無痛血尿最為常見,病人的尿液顏色可能呈現鮮紅或深紅色,但是卻沒有痛感。一般泌尿道感染或結石也可能會有血尿,但通常會伴隨疼痛,因此如果中老年人出現無痛的血尿且持續一段時間,就要警覺可能是泌尿道上皮癌訊號,應警覺及早就醫。蘇祐立表示,膀胱癌是早期治療預後極佳的癌別,若癌細胞進一步侵犯膀胱肌肉層或轉移到其他部位,可能出現排尿不順、頻尿、夜尿頻繁、腰痛、腰痠、背痛等症狀。但通常等到這些症狀出現,就可能是第三期或第四期,治療難度和對生活的影響也相形增加。蘇祐立說,膀胱癌的治療以腫瘤是否侵犯肌肉層有不同處置。若沒有侵犯肌肉層,只要施以膀胱內腫瘤刮除手術,術後輔助膀胱內灌注化學治療或卡介苗,可顯著降低復發風險。但如果腫瘤已經影響肌肉層,就有遠端轉移的可能,需要把整個膀胱切除,才能降低復發風險。針對局部晚期未轉移的病人,最好的治療策略是手術前先進行幾次的前導性化療,再切除膀胱,有最高的機會降低復發。晚期膀胱癌新希望 免疫治療化解用藥困境至於轉移泌尿上皮癌的病人,蘇祐立表示,過去膀胱癌若轉移,只能選擇化學治療,有些病人無法化療,或化療產生抗藥性,就會面臨無藥可用的困境。幸好近年免疫治療問世,對於轉移膀胱癌病人,不管是作為第一線、第二線治療,都是國際治療指引的首選治療之一。膀胱癌病人最難言的苦痛是歷經多次刮除手術後仍產生復發或轉移。蘇祐立表示,針對第二、第三期接受膀胱摘取術的病人,若以免疫藥物輔助治療,可降低復發風險;另針對曾接受第一線鉑金類化療且療效達到疾病緩解控制的病人,在完成4至6個化療療程後,可以醫師進一步討論後續的治療選項,讓整體治療反應得以延續。蘇祐立提醒,膀胱癌病人往往對膀胱摘除治療惶惶不安,也難免擔心因為造口、尿袋降低生活品質,病友若有治療上的疑惑或困難,可多跟醫師討論,做最有利病人的安排。備註:1. https://www.hpa.gov.tw/Pages/List.aspx?nodeid=269
49歲男牙齦痛竟致休克 「深頸感染」5族群最危險
一名49歲設備工程師,過去有大腸癌病史,牙齦疼痛兩天,頸部及眼部腫脹,陸續出現脖子和眼睛腫脹,發燒,呼吸困難,意識模糊等症狀,到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急診,經抽血及頭頸部電腦斷層檢查,神經外科巫智穎醫師診斷為深頸感染併發牙齦及眼眶感染。由於病患病程進展快速,引發敗血性休克,顱內膿瘍,呼吸衰竭,於加護病房治療期間,施予經鼻氣管內管置入,後線抗生素及升壓劑治療,神經外科巫智穎醫師以開顱併內膿瘍清除手術。經兩個月治療之後,患者不僅脫離呼吸器沒有插管,意識也恢復清醒,手腳活動無礙,眼睛及頸部腫脹消失,唯膿瘍跑到眼睛造成視力模糊的後遺症。巫智穎醫師表示,深頸感染發生在比較深層的感染,比較不好醫治,死亡率高達五成以上。一開始通常發生在口頸,例如蛀牙、牙齦感染、拔牙感染,中耳炎、鼻塞、上呼吸道感染等,如果服藥5-7天症狀都沒有改善,反而越來越痛,甚至合併高燒不退,呼吸窘迫等症狀,代表感染侵犯到深層的頸部肌肉層,造成細菌大量滋長,往上會延伸到眼睛甚至顱內,往下延伸至靠近心肺的縱膈腔。感染過程中,如果以為只是小病不去治療,會造成呼吸道壓迫、敗血性休克,甚至會有馬上致命的危險。 巫智穎醫師強調,深頸感染好發在免疫力低下的族群,特別是老人、幼童、癌症、糖尿病、腎衰竭的患者,因為本身防護力不夠,往往認為的小病都可能蔓延成致命性的疾病。治療方面以抗生素治療為主,如果感染控制不良或者侵犯腦部造成腫塊效應,就要加以手術清創治療,不可不慎。
頭蓋骨回不去了!賴敏男「昏迷指數5」 院方公開最新病況
南投草屯鎮康建生技公司槍擊案唯一倖存者,「牛樟芝之父」賴敏男目前在台中榮總救治中,18日仍呈深度昏迷、無重大變化,但生命徵象朝穏定發展,據悉這幾天院方就會慢慢將鎮靜劑用量減少,唯其受損的頭蓋骨已無法再復原,院方將視後續發展評估是否植入鈦合金頭骨。賴敏男14日在槍擊後轉送台中榮總緊急開刀搶救,神經外科醫師黃愉芬表示,子彈從左耳後方進入後碰到頭骨轉向左眼眶骨,卡在眼眶骨與顳骨肌肉層中,並未射入腦部,手術後目前以鎮靜劑讓患者休息、恢復,預計要一到兩周的時間觀察;院方表示,目前傷者病情無重大變化,昏迷指數維持在5分。台中榮總指出,賴敏男病情並無重大變化。(圖/中國時報資料照片)因為子彈震碎頭骨,造成左側顱內與蜘蛛網膜上腔出血,法醫高大成研判,恐導致主管記憶與意識、語言等功能受損,但必須等傷者未來清醒後進一步評估才會知道。目前賴敏男左後頭蓋骨在術後仍未關閉,他對痛覺有反應,但眼睛仍無法張開,腦壓監測器顯示腦壓穩定、未偏高,術後生命狀況穩定,院方已開始慢慢減輕鎮靜劑劑量。由於傷者已經八十多歲,醫療團隊預估要將治療腳步放慢,這一到兩周都是觀察期。
無痛血尿恐是膀胱癌前兆! 醫揭「這層肉狀況」決定是否整組切掉
台灣每年有400人因膀胱癌死亡,且有9成患者有血尿症狀,儘管膀胱癌死亡數相對其他癌症已屬「低調」,病症也相對明顯,但仍有部分患者在毫無病識感情況下罹病,嚴重時甚至需要切除整個膀胱,而腫瘤「是否侵犯到肌肉層」正是決定是否摘除膀胱的關鍵之一。據《ETtoday健康雲》報導,泌尿科醫師侯鎮邦指出,有7成以上病例因腫瘤尚未侵犯到肌肉層,僅需進行「尿道膀胱內視鏡電燒刮除」(TURBT),以及術後的「膀胱內藥物灌注」治療,TURBT手術只要用內視鏡找到患處並用電燒將腫瘤刮除,約1個半小時就能完成手術。雖然患者術後要時常回診灌注內用藥,降低可能依附在膀胱內壁的癌細胞復發機率,但病人生活品質不會與正常人差太多。但若腫瘤已侵犯到肌肉層,就必須把膀胱全部切除,且鄰近器官和骨盆腔的淋巴腺也要清除乾淨,術後還要用腸道再造新膀胱,治療與術後照顧難度會提高許多。因此,部分身體虛弱、高齡或是癌細胞已轉移到膀胱以外的患者可能不會進行切除手術,而是採用放射線治療,儘管放射線不如切除來得徹底,仍是效果不錯的療法。所以絕不能輕忽血尿、無痛血尿,早期檢查與治療才是王道。英國「國民健保署」也指出若出現更常感覺到尿意、突然的排尿急迫感和排尿時有灼熱感,即是膀胱癌的症狀。
昏迷指數5對疼痛有反應…「牛樟芝之父」最新傷勢曝 院方:恐部分失憶
南投縣草屯鎮康建生技公司14日驚傳行刑式槍決命案,槍手闖入公司連續槍殺5人,造成4死1重傷,其中81歲創辦人賴敏男腦部中彈,目前仍在治療中。台中榮總今(16日)說明傷者病情,賴敏男昏迷指數5,雖然對疼痛有反應,目前仍需要休養,尚無法進行意識評估,且未來不排除出現部分失憶情形。台中榮總神經外科主治醫師黃愉芬今日透露,子彈卡在患者的眼眶骨和肌肉層中間,沒有真正射進大腦,經過手術後,體溫稍微偏高,但未超過38度,腦壓也正常,現階段需要絕對靜養,還沒辦法進行意識評估,不過傷者的手腳目前有活動,疼痛測試時左右手都會動,然而他的年紀稍大,在醫療進展上會放緩腳步。李鴻淵昨(15日)落網。(圖/翻攝畫面)醫師進一步說明,由於患者的頭骨碎裂,且集中在耳朵上方的骨頭,恐怕會對左側腦部語言、運動功能造成影響,若真的要說有什麼進展,還須等1、2個星期後,才能看出明顯進步。後遺症方面,院方表示,患者傷勢等同嚴重腦震盪,還有合併腦出血,除了語言、肢體活動恐受影響,也可能出現部分失憶,是否能回溯案情仍不清楚。據了解,55歲的李鴻淵14日下午潛入康健生物科技公司,持槍連續殺害公司負責人賴敏男與其胞弟、女兒和2名員工,造成4死1重傷悲劇。李嫌犯案後逃逸,昨日中午在某養生會館被逮捕,落網時態度囂張,面對媒體大放厥詞稱「報仇了」、「不後悔」等語,一進警局後卻改口「有悔意」,深夜遭羈押獲准。
「牛樟芝之父」頭部中彈與死神拔河5小時 開腦取出子彈!1關鍵幸運保命
南投草屯康建生技公司昨(14)日晚間6時許發生槍擊命案,造成4死1傷,其中有「牛樟芝之父」之稱的81歲的公司董事長賴男頭部中彈,緊急送醫搶救,經過近5個小時的手術,取下卡在腦部肌肉層的子彈,幸運撿回一命,不過他目前在加護病房觀察中,尚未脫離險境。榮總表示,頭部中彈的賴男到院時有躁動的情形,經過團隊評估後,立即送往開刀房,近5個小時的手術後,順利取出頭部的子彈和碎裂的頭骨。由於子彈從賴男的左耳後方進入頭部,卡在耳後方的肌肉層中,因子彈沒有射出,所以沒有大量出血;幸運的是子彈未傷及腦部生命中樞部位,賴男才得以保住一命。目前,賴敏男目前昏迷指數5,還未脫離危險期,觀察期至少要1個禮拜。另外第一時間傳出賴男快篩陽性,轉院時又做了一次檢測,PCR為陰性,抵達榮總之後再度PCR也呈現陰性。
嫩妹愛吃生肉 肚痛1個月狂拉「白色麵條」醫傻了
生食吃太多,小心身體出狀況!一名女子因為肚子痛了1個多月,而且排便時大出「一大團麵條」,決定去看醫生,結果發現竟是台灣很罕見的病症。肝膽胃腸科醫師葉秉威在節目《醫師好辣》分享,曾有一名20多歲的女子來就診,自述肚子痛長達1個多月,也沒什麼胃口,體重越來越輕,大號時發現像是麵條的白色物體,接著拿出一個布包,打開一看裡面全是麵條狀的東西,是前一晚「新鮮製產」的,而且當下還會蠕動,他見狀心想「這不就是傳說中的『絛蟲感染』」,在台灣其實很少見,可以長到2~3公尺長,是一個活生生的教科書案例。女子特地將拉出來的「麵條」帶去給醫生檢查。(示意圖/翻攝自pexels)葉秉威詢問女子是否很常吃沒有熟的肉,才知道對方前陣子去日本吃生牛丼,因為很喜歡吃,每次都吃很多,他一聽馬上知道,「這就是牛肉絛蟲」,絛蟲會感染牛豬,會住在肉的肌肉層裡,形成一個幼蟲的型態,如果煮熟吃不會有問題,但如果是生吃,「吃進去以後,蟲子就開心了,牠的最終宿主就是人類,會住進小腸裡,吸收人體的營養,蟲子會變得越來越大」,宿主的營養被抽光,自然就會越來越瘦,由於絛蟲會在肚子裡蠕動,所以肚子會不舒服。葉秉威指出,患者通常在排便時才會發現,「特色就大出很多白白的,很像麵條」,只能吃抗寄生蟲的藥物治療,期間還得每天觀察糞便,而且還要去翻看,「排出來白白的東西都是寄生蟲的身體,要找到牠的頭」,因為絛蟲的頭會不斷分裂製造出新的身體,「要找到牠的母體(頭),才可以確定真的治好了」,最後他請女子把絛蟲整批帶過來,並找病理科醫師求救,要確定絛蟲是否已經排出體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