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痠痛
」 流感 疫苗 腹瀉 諾羅病毒 疾管署![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5/396035/sm-2b2999e9333e0117ed5e668e4607f653.jpg)
女子突手麻以為中風!竟是年節打掃惹禍 醫授「按3穴位」減緩肩關節痠痛
一名50多歲的洪小姐,忙於年前打掃整理家務,不久自覺左側肩頸肌肉痠痛、無力,特別是在上舉時,感到明顯角度受限,嚴重時甚至會牽連至前臂麻木,影響日常生活,擔心會不會是中風,於是前往中醫科尋求協助。中風自我檢查 牢記4個步驟經過醫師診斷後,告知應該是重複過量的打掃動作讓肌肉發炎腫脹,進而導致相關症狀發生,衛教自我檢查中風的四個步驟「FAST」:一、「F」就是FACE,對著鏡子觀察微笑時的臉部表情是否對稱、有無下垂跡象。二、「A」就是ARM,雙手往前平舉,閉著眼睛數到十,觀察其中一隻手會不會無力下垂。三、「S」就是SPEECH,簡單說一段句子,聽看看是否清晰完整,以上三種症狀若出現其一就要趕快送醫。四、「T」就是TIME,要明確記下症狀發作的時間點,把握急性中風搶救的黃金三小時,立刻送醫並告知醫療人員發作時間。肩關節痠痛 可能與這些原因有關洪小姐接受了針灸及傷科手法治療,疼痛大幅減輕,活動角度也顯著增加,讓她重拾日常生活的樂趣。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張琮瑋說,這種肩關節的痠痛可能與長時間的姿勢不當、勞累以及肌肉緊繃有關,而通過針灸治療刺激特定穴位,能促進血液循環,減輕疼痛,傷科手法則可對肩部的肌肉和關節進行調整,進一步改善活動範圍。簡單3個穴位按摩 緩解肌肉緊繃另外,張琮瑋提供一些簡單的保養方式和穴位按摩。首先,建議在疼痛初期多做休養,避免過度活動,以免加重傷勢。其次,熱敷可以有效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減輕肌肉緊繃感。在症狀緩解後可以循序漸進的進行適度的肩部運動,以保持關節靈活性和肌肉強度,並維持良好姿勢,避免長時間固定姿勢或反覆動作。常用穴位如下:一、風池穴:位於頸後枕骨下緣、兩筋外側凹陷處,按之微微痠脹可緩解肩膀肌肉僵硬。二、手三里穴:位於手肘橫紋下三指幅寬處,可改善肘臂疼痛、麻木無力感。三、養老穴:位於手腕背面小指側尺骨小頭近端凹陷處,可緩解肩背疼痛、活動不利等症狀。【延伸閱讀】壯世代肩頸痠痛易引起失眠、頭痛 從病因改善才能完全根治!肌肉痠痛怎麼辦? 食藥署教您緩解之道!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4310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2/395752/sm-51c1948b98e3f7c373d312f4a2887e8b.jpg)
諾羅害人「春節腹瀉創新高」! 醫示警「酒精消毒無效」:最近少吃這類食物
今年(2025)春節期間急診腹瀉就診人次創5年新高,其中諾羅病毒為大宗,且病毒株已從GII.4轉變為GII.17型。對此,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就提醒,諾羅的臨床症狀為每日4至8次水樣便、噴射狀嘔吐、腹部絞痛伴隨肌肉痠痛等等,建議民眾最近少吃生的海鮮、貝類,以預防感染。黃軒在臉書粉專「黃軒醫師 Dr. Ooi Hean」撰文道,根據監測結果顯示,近期諾羅群聚感染多發生於餐飲場所、長照機構、家庭聚餐、未徹底加熱海鮮(如生蠔),提醒民眾最近還是少吃生的海鮮、貝類最好。臨床特徵的部分,黃軒提到,諾羅的潛伏期在10至50小時,平均為24小時,典型症狀為水瀉(每日4-8次水樣便)、噴射狀嘔吐(兒童尤為明顯)、低度發燒(37.5~38.5°C)、腹部絞痛伴隨肌肉痠痛;至於重症高風險族群方面,小於5歲的幼兒可能因嘔吐導致代謝性酸中毒,老年人則應注意脫水風險高,需監測尿量與電解質平衡。黃軒表示,在美國,據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估計,每年約有1900萬至2100萬人感染諾羅病毒,約佔全國人口的5%至6%。 由於諾羅病毒具有高度傳染性,且可透過受污染的食物、水、人際接觸及氣溶膠等多種途徑傳播,全球每年就有6.77億至6.85億人感染諾羅病毒,全球已有超過20萬人因此身亡。對此,黃軒也列出了3大項防疫關鍵要點:一、個人衛生1、如廁後、進食前使用「抗菌肥皂搓洗20秒」,重點清潔「指縫與甲溝」。2、「酒精性乾洗手對諾羅病毒無效」!應優先選擇含次氯酸鈉(漂白水)的環境消毒劑。二、飲食安全1、貝類水產需以85°C以上加熱90秒方可滅活病毒。2、生熟食砧板分離,避免交叉污染。3、腹瀉期間禁止為他人備餐(症狀消退後仍需持續48小時)。三、環境消毒1、嘔吐物處理應穿戴手套與口罩,先以5,000ppm漂白水覆蓋30分鐘再清除。2、門把、電梯按鍵等常觸碰表面,每日以1,000ppm漂白水擦拭。最後,黃軒也指出,由於諾羅病毒為RNA病毒,使用抗生素無效,還可能加劇腸道菌群失衡,因此醫療的處置原則為支持性療法(補充水分與電解質)、止吐劑應用等等。疾管署則呼籲,若出現持續嘔吐超過12小時、血便、意識改變等危險徵兆,應立即就醫。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1/395731/sm-be3a107d26211e2dbd6e67a159916617.jpg)
腹瀉病例激增!諾羅病毒疫情明顯升溫 專家示警:沒有特效藥
衛福部疾管署於11日表示,春節後,全國腹瀉門急診就診人次呈上升趨勢,2日至8日腹瀉門急診就診302,644人次,近4週全國共接獲398起腹瀉群聚通報案件,兩著均為近5年來同時期最高。當中病原體檢驗陽性案件計215起,檢出諾羅病毒(212件,占98.6%)為多。而台大醫院兒科前醫師、YouTuber「蒼藍鴿」也發文示警,表示「諾羅病毒沒有特效藥」。疾管署聲明中指出,近期腹瀉群聚案件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為多,其傳染力強,潛伏期約10至50小時,患者可能因食用受汙染的食物或飲水、與病人接觸(如與病人分享食物、水、器皿;接觸到病人的嘔吐物、排泄物或吸入病人嘔吐物及排泄物所產生的飛沫;或接觸到病人曾接觸的物體表面)而感染,常造成校園、餐飲旅宿場所等大規模群聚事件。腸胃炎主要症狀為噁心、嘔吐、腹瀉、腹絞痛、發燒等,症狀可持續1至10天,病程長短取決於所感染的病原種類及個人的免疫力,小於5歲的幼兒、老人及免疫力較差者症狀會較嚴重。疾管署呼籲,民眾應落實如廁後、進食或備餐前以肥皂或洗手乳正確洗手,並注意食物貯存或調理過程應符合衛生條件、避免生熟食交叉污染、食物澈底煮熟再食用(尤其是蚵、貝類等帶殼水產),以預防腸胃炎傳播。餐飲、團膳業者應落實廚房環境消毒與清潔,並留意工作人員(尤其是廚工)健康情形,如有疑似腸胃炎症狀應暫停工作,並於症狀解除至少48小時後才可上班。而台大醫院兒科前醫師、YouTuber「蒼藍鴿」也在FB發文表示,罹患諾羅病毒的患者,身上常見有肌肉痠痛、上吐下瀉等症狀。在此他也補充一些有關諾羅病毒的重點如下:通常不需使用抗生素,因為是諾羅「病毒」通常也不需做糞便檢驗,因為沒有特效藥,驗了沒太大好處建議多補充電解質水,避開奶製品、油炸及粗纖維等食物通常觀察/服藥2至3天,症狀就會明顯好轉了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1/395181/sm-a3e3a557d71326be378d3df3a0544995.jpg)
病毒變異!醫驚曝門診3成患者得「這症」 疾管署:多數人恐無免疫力
近日民眾搶打流感疫苗,但除了流感也要小心諾羅病毒,因為傳染力強。兒科醫師張博揚說,多數人可能對諾羅變異病毒沒抵抗力,兒科醫師陳敬倫也說,近期門診1/3是感染諾羅病毒。疾管署上周也表示,民眾沒抵抗力易造成腹瀉群聚事件。張博揚在臉書說,「今年冬天請注意洗手預防諾羅病毒流行,疾管局發現今年諾羅病毒有變異,造成大多數民眾無抵抗能力。」陳敬倫也發文,最近診所門診有1/3都是諾羅病毒的腸胃炎,緊接才是流感,「諾羅病毒造成的 腸胃型感冒 症狀雖然以吐為主,但常常剛開始也會頭痛、發燒、肌肉痠痛;而流感也有一兩成病患剛發病時會噁心嘔吐,但很快進展到高燒不退、全身痠痛。無論得到哪個病毒,都是非常不舒服,建議早點就醫,適當的治療可以有效改善症狀、減緩不適喔。」疾管署指出,依諾羅病毒陽性個案病毒分型結果,自去(2024)年起流行病毒株由過去最常流行之GII.4轉變為GII.17,與2015-2016年國內兩波諾羅病毒大流行之型別相同,因該型別已8年未於國內流行,亦有基因重組變異,多數民眾可能無免疫力,如飲食不慎容易造成腹瀉群聚事件發生。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3/394783/sm-9fa4d7ac224470b53cd0e08f2d6b702b.jpg)
感染流感「恐增加腦中風機率」 專家親揭原因:血管發炎
近日寒流來襲,全台氣溫驟降,台灣腦中風學會示警,感染流感者及氣喘患者需特別留意腦中風風險。台灣腦中風學會理事長陳龍指出,流感病毒可能引發全身性發炎反應,導致血管內皮受損,提高血栓形成機率,進而增加中風風險。根據《ETtoday新聞雲》的報導,陳龍分享近期一個案例,一名60歲婦人本身無慢性病史,感染流感後出現咳嗽、流鼻涕、頭痛、頭暈及肌肉痠痛等症狀。不久後她發現自己右手無法拿住杯子,且照鏡子時察覺臉部有些歪斜,懷疑是腦中風徵兆,家人緊急送醫後,醫師推測可能因流感導致血管發炎,引發小中風。所幸即時治療後,她的狀況獲得良好恢復。除了流感患者外,氣喘患者在低溫環境下也需提高警覺。陳龍指出,寒冷天氣容易誘發氣喘發作,導致呼吸困難及血氧下降,與一般人相比,中風風險高出1.3倍。陳龍舉例,一名70歲男子本身患有高血壓、糖尿病與高血脂,某日早餐後回房休息,家屬發現他長時間未出房間,進入查看時發現他講話不清楚且半身癱瘓。家人立即在兩小時內撥打119送醫,經血栓溶解劑治療後,恢復狀況良好,年後回診時已能正常與醫師對談。事實上,目前國內正處於流感流行高峰期,根據疾病管制署最新統計,過去兩週內新增142例流感重症病例,並新增25例死亡案例,其中最年輕的死亡病例僅30多歲。專家推測疫情可能要到本月中下旬才會趨緩。此外,衛福部也曾科普,腦中風常見8大危險因子,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提醒,民眾可以檢視自己及家人,如有高血壓、糖尿病、膽固醇過高、心房顫動、運動量不足、體重過重、吸菸及腦中風家族史,上述8項之中有任3個,就屬於腦中風高危險群,更應特別注意。國民健康署也說明,腦中風徵兆口訣「微笑、舉手、說你好」,當身邊有人不舒服時,可請他做以下動作,微笑看是否有嘴角歪斜臉不對稱;舉手看平舉雙臂,是否無力下垂;說你好看是否說話不清楚。如出現以上任一症狀,不要自行開車,應立刻撥打119,並記下發作時間,3小時內迅速就醫,把握黃金治療期。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7/394287/sm-f15810475e400aabb8249fb01c3b9253.jpg)
大S猝逝/網友「誤以為普通感冒延誤就醫」 專業醫強調:流感不是感冒
藝人大S徐熙媛在春節期間於日本因流感併發肺炎,最終不幸猝逝,享年48歲。消息傳出後,震驚演藝圈。而也因為此事,讓流感也開始成為民眾關注的焦點。近期就有網友在網路上分享女兒得到流感的經驗,甚至直言「流感的可怕在於一開始誤以為是普通感冒而延誤就醫」。而復健科醫師侯鐘堡也藉此機會,在粉絲專頁撰文分享流感的錯誤觀念。近日有網友在社群平台Threads上發文,開頭就表示「流感的可怕在於一開始誤以為是普通感冒而延誤就醫」。該名網友表示,2024農曆年前,網友的女兒女兒因A型流感住進重症加護病房。網友表示,一開始以為女兒只是一般感冒,所以讓他在家休息。當晚女兒出現囈語,半夜嚷著要到樓下客廳,而直到這時候,網友還只覺得女兒因為躺太久想起來走走。而直到隔日中午,雖然女兒還能稍微喝點湯,但開始出現反覆詢問同一個問題,並且傻笑的情況。網友突然意識到,女兒短期記憶喪失,極有可能是大腦出現問題。因此立即將女兒送到大醫院急診。到急診後,雖然醫師及時投以退燒藥,女兒也明顯退燒,淡卻仍意識不清,因此留在急診病床繼續觀察。等網友買完餐點返回急診室扶起女兒時,女兒突然步伐不穩、而且答非所問。所以網友急忙通知急診醫師,而且很幸運的遇到值班的小兒神經內科專家。後續醫師立即將網友的女兒送往加護病房,並要求網友夫妻簽署放棄急救同意書。進入加護病房後,醫生考慮抽取女兒腦脊髓液檢查是否感染,但因女兒腦部腫脹,所以先使用點滴降腦壓,觀察隔天狀況。而好在,在隔日上午,網友的女兒不僅清醒,而且意識還恢復,在隔一日便轉到普通病房,觀察一晚後就平安出院了。網友表示,過去自己傾向相完全自然療法,崇尚不依賴藥物,即使發燒也盡量用身體的自癒力來應對。然而這次經歷讓網友明白,有些突發狀況可能來得又快又猛烈,讓人措手不及。此時無論是治標還是治本,只要能穩定眼前的危機,就是最大的幫助。而針對流感一事,雖然因為大S猝逝的關係,重新讓民眾關注。而復健科醫師侯鐘堡也藉此機會,在粉絲專頁撰文分享存在於許多民間流感的錯誤觀念。侯鐘堡醫師表示,在讀醫學院免疫學與流行病學時,也曾對流感(Influenza)與感冒(Common Cold)之間的差異感到困惑,直到上完課才明白這兩種疾病在病毒種類、致病機制、嚴重程度、併發症以及死亡率方面存在極大差異。侯鐘堡醫師解釋,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如H1N1、H3N2等)引起,其毒性強、傳染力高,可能導致嚴重併發症,如肺炎、心肌炎、腦炎和敗血症,甚至在1918年西班牙流感大流行時全球死亡人數超過5000萬;而感冒主要是由鼻病毒、冠狀病毒等引起,症狀較輕,主要表現為鼻塞與流鼻涕,因此許多人誤以為流感僅是感冒的加劇版本,而忽視了其致命風險。侯鐘堡醫師也提到,當時老師們經常接到類似「再看看」的病患案例,這種情況在臨床上非常常見,因為患者對自己的狀況往往不夠了解,錯過就醫的黃金時間。流感常常引起的併發症,可能會迅速惡化病情,即使是健康的青壯年也有可能因免疫系統過度反應,發生細胞激素風暴(Cytokine Storm),使得身體器官受到攻擊,這在1918年的流感大流行中尤為明顯,青年死亡率因此反而較高。因此,即使是曾經認為自己從未患過流感的人,也不能掉以輕心,因為流感病毒每年都會不斷變異,每年都需要接種最新疫苗來保護自己,雖然疫苗並非百分之百防護,但它能有效降低感染、減輕症狀及降低住院和死亡風險。侯鐘堡醫師表示,不少人對流感疫苗存有誤解,有人認為疫苗會導致感冒或生病,實則流感疫苗不含活病毒,所引起的輕微不適如肌肉痠痛和低燒只是免疫反應,副作用極低,與流感帶來的嚴重風險相比微不足道。而當大多數人接種疫苗時,不僅能降低自身感染風險,還能保護免疫力較弱的嬰幼兒、長者及慢性病患者,從而整體上降低社區內流感爆發的機會。侯鐘堡醫師提到,過去許多人誤認流感只是普通的發燒而已,認為休息幾天就能痊癒,但事實上流感可迅速引起嚴重併發症,甚至致命。這種誤區常導致患者延誤就醫,錯過最佳治療時機。尤其是那些自認健康的年輕人,也可能因為免疫力強而忽略了流感的危險性。實際上,流感對20至40歲的青壯年來說風險也是不容小覷,因為激烈的免疫反應反而可能導致不可挽回的後果。侯鐘堡醫師建議,無論是否曾患流感,都應該重視接種流感疫苗。每年病毒株更新,需要每年重新接種以獲得最新的保護效果。這不僅能降低感染率,還能在感染後減輕症狀,使病程縮短,並有效防止併發症的發生。侯鐘堡醫師最後也強調,流感與感冒有著本質上的不同,認識這一點對保護健康至關重要。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4/394264/sm-4a4f7ff28db76496fb4241ac1bfccdd2.jpg)
流感與一般感冒的差別是什麼?哪些族群容易有併發症?衛福部疾管署提六招對抗流感的方法!
大S徐熙媛因流感併發肺炎離世,造成全台搶打流感疫苗。全球每年約有超出25萬人因流感病毒失去生命,許多國家正處於流感等呼吸道疾病流行期間,台灣近期因旅外人數攀升加上冷氣團持續影響,全台正處於流行性感冒高峰期。台灣季節性流感好發於每年11月至隔年3月,趕快來看看流感與一般感冒究竟有什麼不一樣?流感與一般感冒有什麼不一樣?流感很容易被認為是一般感冒,造成來不及就醫、服藥的狀況,衛福部疾管署就提到感冒的致病原包含多達數百種不同的病毒,與流感是由感染流感病毒引起不同。一般而言,流感的症狀較一般感冒來得嚴重,容易出現明顯的全身無力、頭痛、發燒,通常症狀發作較突然,痊癒的時間也比一般感冒長,需1-2週才能完全恢復,而且容易引起併發症(如肺炎、腦炎、心肌炎等),甚至導致死亡。所以若出現「一燒(發燒)」、「二痛(頭痛、明顯肌肉痠痛)」、「三疲倦」就須警覺是流感。(圖/翻攝自 衛福部疾管署)流感的傳染途徑、潛伏期與可傳染期為何?流感主要是藉由感染流感的病患咳嗽或打噴嚏產生飛沫,將病毒傳播給周圍的人,尤其在密閉空間,因空氣不流通,更容易造成病毒傳播。此外,也可因接觸受病患口沫或鼻涕等分泌物所污染之物品表面,再碰觸自己的口、鼻或眼睛而感染。因此咳嗽、打噴嚏戴口罩或以手帕、衣袖捂住口鼻,以及勤洗手是預防感染流感的重要方法。流感潛伏期(被感染至症狀出現)約1-4天,平均為2天。出現併發症的時間約在發病後的1-2週內。一般而言,流感在症狀出現後 3-4 天內傳染力最強,某些成年人可能在發病前 24 小時便開始有傳染力,直至發病後第 5 天;少數免疫不全者或兒童,排放病毒的期間可能長達數週或數月。(圖/取自 ssinz7 IG)感染流感後容易有併發症的高危險族群有哪些?感染流感後容易產生併發症的高危險族群包含:嬰幼兒(尤其未滿5歲者)、65歲以上長者、居住於安養等長期照顧(服務)機構之住民、具有慢性肺病(含氣喘)、心血管疾病、腎臟、肝臟、神經、血液或代謝疾病者(含糖尿病)、血紅素病變、免疫不全(含愛滋病毒帶原者)需長期治療、追蹤或住院者、孕婦、肥胖(身體質量指數body-mass index≧30)及6個月到18歲需長期接受阿斯匹靈治療者皆要特別留意身體狀況。(圖/取自 ssinz7 IG)衛福部疾管署也提出六大防護策略來有效對抗流感肆虐1.要儘早施打流感疫苗2.要用肥皂勤洗手、咳嗽戴口罩等生活好習慣3.要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防範病毒傳播4.要警覺流感症狀,及早就近就醫治療5.生病要按醫囑服藥多休息,不上班不上課6.危險徵兆要儘快就醫,掌握治療黃金時間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1/394221/sm-266eebf28c29bee3fe96065b938019bd.jpg)
流感疫苗掀搶打潮!克流感詢問度高 出國前善用旅遊門診
藝人大S在日本罹患流感併發肺炎病逝,引發國內疫苗搶打潮,但接種疫苗後需要14天才能形成保護力,近日不少民眾紛紛詢問是否可購買克流感藥物。不過,克流感須由醫師開立處方,民眾不可自行在藥局購買,最好在出發前4到6周赴旅遊醫學門診諮詢,經醫師評估後自費領用,但醫師強調「並非人人都需要」,僅限高風險族群。藥師張文靜觀察,與往年相比,民眾對購買克流感的整體詢問度增加約3成,她強調,克流感須由醫師開處方,才能到藥局領用,因此仍建議民眾到各大醫院旅遊門診,接受醫師專業評估。疾管署與全台32家醫院合作設置旅遊醫學門診,建議在出國前2至4周前往接受評估。台大醫院家庭醫學部主任程劭儀表示,旅遊醫學門診採全自費,醫師會評估民眾將前往的國家,建議施打疫苗或領取常備藥。程劭儀指出,秋冬是北半球國家的流感流行季,如經醫師評估有需求,可開立流感抗病毒藥物,但不是每個人都需要,僅限老人、慢性病、洗腎、免疫不全等高風險群,尤其是未接種疫苗又急著出國者。她也提醒,民眾需要充分了解流感症狀,例如頭痛、肌肉痠痛等,掌握正確用藥時機,若是咳嗽、流鼻水等一般感冒症狀,則不需使用抗病毒藥物。長庚醫院北院區家庭醫學部主任蔡依紋說,就預防醫學的角度而言,仍建議提前到旅遊醫學門診接種疫苗,如民眾有備藥需求,通常會開立感冒藥,用於流鼻水、咳嗽等症狀,而不會直接開立抗病毒藥物,可能反而延誤就醫時機。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1/394141/sm-b2067ec5dd78a64f020a5c70656a6a89.jpg)
準確率僅6成「流感快篩陰」恐誤診 出現8症狀趕緊就醫
疾管署今日公布一位30歲男性兩度流感快篩陰性,但最終確診B流身亡,因此疾管署呼籲快篩僅供參考,若症狀明確應趕緊就醫,尤其是以下危險8症狀,包括呼吸困難、呼吸急促、發紺(缺氧)、血痰或痰液變濃、胸痛、意識改變或低血壓、發燒72小時。也有診所醫師透露,流感快篩試劑的準確率約6成,也就是有4成的誤診率。藝人大S徐熙媛因流感併發肺炎猝逝,一名網友在「匿名公社」社團上以「大S走了,你一定要看完,自己的命自己救」為題,發文分享自身罹患過流感的經驗,盼能提醒更多人保命。由於該網友表示,流感病毒真的很恐怖,「我剛開始是下午發覺怪怪的,喉嚨乾,肺部像是有東西在抓緊你」接著,「隔天就出現肌肉痠痛,肺部被抓的更緊了,去診所看醫生還被誤診為一般感冒,自己發覺肺部真的不對勁,趕緊打算自費找診所驗流感,後來馬上驗出來是流感。」確診流感的他選擇自費特效藥才順利逃過一劫,不過,該網友指出,自己身邊一位朋友就沒那麼幸運了,「友人先前也是中流感被診所誤當一般感冒,最終送急診搶救,幸好有把命撈回來。」該網友認為,「因診所多不會主動幫忙驗流感,都當感冒處理,才會造成流感一直不斷擴大。」原PO藉由大S及自身經歷語重心長地勸道,流感的病程真的很快,「如果感覺肺部有點奇怪,真的真的,不要放棄把自己救回來的機會,相信我,一定要自費驗,換家診所驗,且一定要最短時間之內服用特效藥。」「流感攻擊你肺部,你一定會有感覺,我發誓,你一定會感覺跟一般感冒不同。」其實並非所有診所都有流感公費快篩,有些診所未跟健保合作,仍採自費制,費用約300~400元。建議可以先致電診所、醫院詢問是否有配合健保。另外,很多人希望以流感快篩來「確診」,但流感的快篩只有60%左右的準確度,所以有近一半的機率「誤診」,所以快篩只能當作醫師在診斷上的參考,如果症狀明確,基本上不用做快篩也可以。此外,流感症狀與一般感冒、新冠究竟有何不同?發燒是一個明顯指標,一般成人感冒不太容易發燒,或是發燒不會超過72小時,所以若是持續發燒可能是流感、新冠,而流感較具有季節性,通常在11月至隔年3月,新冠則沒有季節性,若是出現呼吸困難、呼吸急促、發紺(缺氧)、血痰或痰液變濃、胸痛、意識改變或低血壓、發燒72小時等症狀,就算流感快篩陰性也要趕緊就醫。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8/393918/sm-c4d0531e246c9aa91474d89767c030c8.jpg)
大S猝逝/大S染流感併發肺炎猝逝! 醫揭流感、感冒「2大差異」
大S(徐熙媛)與家人赴日旅遊期間,不幸感染流感,併發肺炎離世,消息震驚各界。農曆春節過後,國內仍處流感高峰期,疾管署表示流感病毒攻擊又急又快,和感冒的鼻病毒發病速度緩慢有明顯差異。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醫師提醒,流感不只是感冒,一旦感染應及早就醫才能避免惡化。疾管署指出,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主要分為A型與B型,近年流行的病毒株包括A(H3N2、H1N1)與B型流感。典型流感症狀包括發燒、肌肉痠痛、疲倦、流鼻水、喉嚨痛、咳嗽等,部分患者還可能出現噁心、嘔吐或腹瀉。嚴重可能併發肺炎、心肌炎、腦炎、敗血症等可能危及生命的併發症。至於感冒則多由鼻病毒引起,症狀通常集中在上呼吸道,像是鼻塞、咳嗽、喉嚨痛,但與流感相比,症狀較輕微,且不一定會發燒。張家銘醫師建議,面對流感,單靠多喝水、多休息並不夠,呼籲大家接種流感疫苗,戴口罩、勤洗手,降低感染風險。一旦感染流感,民眾應儘早就醫,在症狀出現48小時內使用抗病毒藥物效果最好,降低併發症風險。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2/393792/sm-2e42e0f0f2bd2b4749a7de206f8604dd.jpg)
春節後流感就醫恐飆15萬人次! 看病人潮猶如「貪食蛇」
依照疾管署往年監測資料顯示,急診類流感就診人次於農曆春節期間將達高峰,再加上流感疫情持續上升,疾管署推估春節後類流感門急診單周恐達15萬人次之多!也有網友分享自己花了1.5小時看診,排隊人潮簡直像「貪食蛇」,非常驚人。9天春節連假過後,開工首日就診患者人數激增,腸胃炎病患占了一半,部分患者還伴隨發燒、肌肉痠痛。此外,流感疫情也持續升溫,A型流感與黴漿菌感染病例頻傳。耳鼻喉科醫師李典憲在臉書PO文表示,初五開工日門診量驚人,一天內診治230名患者,讓他疲憊不堪。其中,腸胃炎患者占近半數,除了上吐下瀉,許多人還有發燒與全身痠痛的症狀。流感相關病例也明顯增加,當日就驗出5名A型流感陽性個案。有網友分享自己看診經驗,他表示大年初四就到診所就醫,結果門口擠滿等待看診的民眾,甚至有人形容隊伍長得像「貪食蛇」,網友抱怨排了1.5小時才輪到自己,直呼「看病比搶演唱會門票還難」。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急診主任陳維恭受訪時指出,今年春節期間急診人潮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5%,顯示疫情擴散迅速。屏東基督教醫院統計,小年夜至大年初四期間,9成患者與腸胃道或呼吸道疾病有關。其中,腸胃炎患者高達1,548人次,占總量55.88%,明顯高於往年。而因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肺炎與流感求診的患者則有928人次,占33.5%。流感疫情方面,今年第3週類流感就診人數已達14.1萬人次,創下10年來同期新高。流感重症併發症病例也持續上升,疾管署警告,開工後流感病例數恐進一步激增,建議民眾保持良好衛生習慣,避免進食未完全煮熟的食物,並勤洗手以降低感染機率。此外,高風險族群如年長者、幼童與慢性病患者,應特別注意保暖與防疫措施,若出現嚴重腹瀉、持續發燒等症狀,應儘早就醫,以免延誤治療。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0/393720/sm-0a62f1286845615152b7ec0d2e2a1556.jpg)
春節連假吃大魚大肉暴飲暴食 單日230人就診!腸胃炎患者占一半
9天年假,不少人大魚大肉吃到上吐下瀉。耳鼻喉科醫師李典憲表示,開工日門診就看了230個病人,下診整個人快虛脫,腸胃炎患者占一半,除腸胃症狀,還有發燒、肌肉痠痛等,另外也驗到多例A型流感、黴漿菌患者。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表示,年節期間南來北往,過年後1周腹瀉、流感就診人數一定顯著上升。部分診所提前開工,醫師直呼看到快虛脫,台大醫院急診床也一度滿床。李典憲在臉書發文指出,診所開工日看了230名患者,腸胃炎病人占快一半,除上吐下瀉,很多還伴隨發燒跟肌肉痠痛。另外,流感或有類流感症狀的病人也不少,1天就驗到5位A型流感陽性患者。台中市北區某診所大年初四開工看診,門口長長人龍猶如「貪食蛇」。民眾指出,早起排了1.5小時才看到診,也有人哀號看病比搶演唱會門票還難;醫師抱怨人潮爆多,開3診也無法消化,不得不限制掛號人次。中國附醫急診室主任陳維恭說,今年春節急診人潮比去年多25%。屏東基督教醫院則表示,小年夜至大年初四有2770人次湧入急診,近9成是腸胃道及呼吸道疾病。與前2年不同的是,今年腸胃道不適者高達1548人次,占55.88%;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肺炎、流感等呼吸道疾病求診為928人次,占33.5%。疾管署監測國內腹瀉就診狀況,今年第3周累計18萬6108人次,創5年來最高紀錄,並預估春節期間就診人次上看23萬人。曾淑慧表示,每逢過年長假後,腸胃炎腹瀉人數都會急升,由於人潮南來北往,易感染病菌,其中以諾羅病毒居多,病毒株為GII.17為主。另外,流感預估也會在年後明顯升溫。疾管署監測,今年第3周類流感就診約14.1萬人次,10年來同期最高,流感併發重症病例亦上升。曾淑慧表示,開工後流感就診人次也會顯著上升;確切人數有待各醫院上傳回報。另近期天氣變化大,也需多注意心肌炎、肺炎等。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0/393630/sm-3e8f029ab02d4b5bcbe1727b336a6c97.jpg)
年後腹瀉估就醫上看23萬人 疾管署:腸胃炎、流感夾擊
長達9天年假,不少人大魚大肉,吃到狂吐狂瀉,耳鼻喉科醫師李典憲表示,他昨天在門診一共看了230個病人,其中腸胃炎患者佔一半,除了上吐下瀉,還有發燒、肌肉痠痛等症狀,另也驗到多例A型流感、黴漿菌的患者,病人多到讓他下診時只覺得整個人快要虛脫。過年期間,診所與醫院都休診,不過昨天部分診所開工,醫師直呼看到快虛脫,台大醫院急診床也一度滿床。李典憲在臉書粉專PO文指出,初四(1日)診所開工,病人真的超級多,他早上和下午診,分別看了100多個病人,一整天看了230名患者,下診時只覺得整個人快要虛脫。李典憲指出,不知道是不是過年聚餐的緣故,腸胃炎病人非常多,幾乎佔了快一半,這些病人除了上吐下瀉,很多還伴隨著發燒跟肌肉酸痛症狀,另外,流感或有類流感症狀的病人也不少,光是昨單日就驗到5位A型流感陽性患者。疾管署監測國內腹瀉門急診就診狀況,今年第三周,累計18萬6108人次,創下五年來最高紀錄,疾管署並預估,春節期間民眾可能會遇到在外面用餐,屆時預估就診人次上看23萬人。副署長曾淑慧表示,多年來觀察監測疫病發現,每逢過年長假後,腸胃炎腹瀉人數都會急劇攀升,由於人潮南來北往,外出旅遊、用餐機會增加,多容易感染病菌,其中以諾羅病毒居多。而根據疫情監測,國內諾羅病毒株為「GII.17」為主。另外,流感預估門診人就診人次也會在過完年後明顯升溫,疾管署監測,國內今年第3周類流感門急診就診約14萬1千餘人次,寫下近十個流感季同期最高,流感併發重症病例數亦呈上升趨勢,合約實驗室監測顯示,社區呼吸道病原體檢出以流感病毒為多,其中以A型H1N1為主。曾淑慧預估,開工後,流感門急診就診人次也會顯著上升,不過確切人數,有待各醫院門及診上傳回報後,才能實際估算。另天氣寒冷,曾淑慧表示,也需多注意心肌炎、肺炎等,依往年經驗,預計過完年後,本周門、急診患者將會上升,疾病類別還需進一步分析,但疾管署會密切監控,預計下周病人數才會開始逐漸降低。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3/393563/sm-213447687482a5bef032b4d6fa453adf.jpg)
春節4大傳染病!8症狀一次看 網曝初三診所大排隊⋯彎了好幾個街角
春節南來北往出遊人口,助長病毒傳染機會。台中慈濟醫院感染管制中心主任何承懋提醒,近期盛行流行性感冒、諾羅病毒、新冠肺炎與麻疹,除了戴口罩與勤洗手,清潔環境要根據病毒類型,正確使用酒精或漂白水才能有效清除病菌,防止飛沫與接觸感染因素。何承懋表示,流行性感冒、新冠肺炎會出現呼吸道症狀,包括咳嗽、喉嚨痛、流鼻水和肌肉痠痛、高燒38度以上;麻疹則會出現咳嗽、流鼻水與結膜炎(即所謂的3C:Cough、Coryza、Conjunctivitis);腸胃炎方面須注意諾羅病毒會經由飲食、排泄物傳播引起急性腹瀉、噁心嘔吐、肌肉痠痛及發燒,發生以上情形建議到傳染病特別門診就醫。何承懋建議,病人使用單獨房間休養並分開在不同時段或空間用餐,也要注意不同疾病的可傳染期,流行性感冒可傳染期為發病前1~2天至症狀出現後3~5天,潛伏期約1到4天;新冠肺炎發病前2天就可能有傳染力,確診病人發病後呼吸道病毒持續排出的時間雖無定論,但國內經驗與國際文獻推斷,確診病人上呼吸道檢體可持續檢測SARS-CoV-2核酸陽性平均可達兩星期以上;麻疹可傳染期為出疹前後4天,潛伏期為出疹前7到18天,出疹期約4到8天;諾羅病毒可傳染期從症狀出現到急性腹瀉停止後48小時,潛伏期為24至48小時,症狀持續約24~48小時。何承懋特別說明,清潔病人污染的空間須根據病毒類型選擇,流感、新冠肺炎與麻疹屬於有外套模的病毒,用市售酒精就能有效殺菌,但諾羅病毒沒有外套模,清潔需使用漂白水,市售含次氯酸鈉的漂白水濃度約為5到6%,環境消毒時建議自行配製濃度1000ppm漂白水,使用20cc市售漂白水加入1公升清水;嘔吐物及排泄物清潔,建議配製5000ppm漂白水,可用100cc漂白水加入1公升清水來使用。用對方法,就能遏阻病毒傳播。此外,IG上也有人分享,診所外大排長龍的情景,人多到彎了好幾個街角。從影片中可以看見,民眾大年初三戴著口罩排隊看醫生,除了大人,還有小孩。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391802/sm-92c6f6353e196fda7c24777a4af5a33d.jpg)
野生動物園販售「虎尿」每瓶價格曝光 園方證實很多人買:外用內服都行
一些動物的排泄物在民間傳說有治病的功效,最近大陸四川雅安碧峰峽野生動物園被民眾上網爆料,園區內有販售「虎尿」,每瓶價格為人民幣50元(約新台幣228元),引發熱議。對此園方證實有販售虎尿,介紹其功用是對風濕有療效,有很多人購買,除了外用還有人內服。綜合陸媒報導,有大陸網友在小紅書發文指出,「某旅遊單位出售虎尿,50元一瓶」,從網友拍下的照片中,瓶身字樣顯示,「虎尿的功用為對類風濕、外風濕關節炎疼痛、跌打損傷、肌肉痠痛等症狀有較好療效」;此外也註明外用方式要用酒、薑片沾虎尿擦患處,野外探險也可在身上噴,「絕對沒有野獸敢靠近」,還說虎尿能內服,但有過敏症狀須暫停使用。大陸四川雅安碧峰峽野生動物園被民眾爆料在販售虎尿,每瓶售價人民幣50元(約新台幣228元),園方證實很多人買,對風濕有功用,除了外用擦患處,還有人內服,但強調有過敏症狀應暫停使用。(圖/翻攝小紅書)很多人挖出賣虎尿的旅遊單位就是四川雅安碧峰峽野生動物園,園方也證實有販售虎尿一事,工作人員表示,虎尿是老虎在自己窩排泄,他們用盆子接,再裝到瓶子裡面出售,並透露有時很多人買,但也有賣不出去的時候;但工作人員被問及園方販售虎尿多久,對方以資歷尚淺故不清楚。不過虎尿是否真的對風濕有療效,據《澎拜新聞》報導,有不願具名的中醫師表示,老虎尿不是中藥,沒有治療作用,而虎骨確實可以治療風濕,但在當地屬於禁用的東西;指出動物園販售的虎尿瓶身強調的各種功效,認為完全無合理性,並不認同風景區販售此類產品,「所有藥物須政府監管部門審批,才能給病人使用才對」。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1/391421/sm-b685466d88167a0eeae3a4ce7cf47ba8.jpg)
《工作細胞》動作戲讓仲里依紗痛好幾天 山本耕史笑道「像鍛鍊體能」
改編自漫畫家清水茜暢銷漫畫的電影《工作細胞》,找來曾執導多部經典日劇包含《神啊!請多給我一點時間》、《電車男》,以及電影《羅馬浴場》、《飛翔吧!埼玉》等作的知名導演武內英樹執導,由近期人氣水漲船高的女星永野芽郁飾演可愛甜美的紅血球、實力派男星佐藤健飾演帥氣勇敢的白血球,打造一場繽紛華麗的體內大冒險。此外,電影更首度加入「人類」角色,由阿部貞夫和蘆田愛菜所飾演的漆崎父女,讓觀眾對照看見體內體外的世界,增添更豐富地可看性。人氣偶像深田恭子甚至化身阿部貞夫體內的「肝細胞」登場,對此,深田恭子笑稱:「這是很有趣的演出經歷,我很享受地扮演著阿部貞夫體內的肝細胞呢!」其他各具特色的細胞角色則找來染谷將太、板垣李光人、加藤諒、山本耕史、仲里依紗、松本若菜等豪華陣容詼諧演出。深田恭子飾演阿部貞夫體內的「肝細胞」。(圖/天馬行空提供)本片也在佐藤健的建議下,請來曾操刀《神劍闖江湖》、《幽遊白書》動作指導的大內貴仁打造武打動作。對此,飾演擁有「殺敵能力」NK細胞的仲里依紗笑道:「這可說是我拍過最激烈的動作場面,身體肌肉痠痛好幾天,我只能一邊拍,一邊鼓勵自己和身上的細胞們,想著『我的細胞正努力工作著』!」飾演殺手T細胞,同樣有多段武打戲的山本耕史則表示演出這個角色就像在鍛鍊體能一樣,「幸好我本來就很喜歡鍛鍊,所以我很開心演這個角色,萬一我的角色是白血球,那我就要減肥讓自己變更苗條了!」山本耕史表示演出T細胞就像在鍛鍊體能一樣。(圖/天馬行空提供)在電影《工作細胞》中,高中生漆崎日胡(蘆田愛菜飾)與她的父親阿茂(阿部貞夫飾)過著相依為命的日子。日胡個性嚴謹,一直維持著健康的生活習慣,因此她體內的細胞們總是愉快地工作著。相反地,每日生活既不規律又不重視養生的阿茂,體內則是個黑心的勞動環境,他的細胞總是抱怨連連。雖然是父女,兩人體內的環境卻大不相同。然而,企圖入侵他們體內的病原體已開始蠢蠢欲動。一場攸關漆崎父女的未來,各個細胞之間的「體內史上最大戰爭」即將揭開序幕。《工作細胞》將於1月24日在台上映,更多電影相關資訊請洽天馬行空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