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膽病變
」69歲婦高燒不斷、沒食慾 就醫檢查竟是肝膿瘍!還發現早期大腸癌病兆
69歲女士,因持續發燒以及食慾不振,在醫院接受電腦斷層檢查診斷出肝膿瘍,細菌培養是克雷伯氏肺炎桿菌,感染控制後,進行大腸鏡的檢查,發現早期的大腸癌,轉介至大腸外科順利完成手術,目前持續在門診追蹤,健康狀況良好。克雷伯氏肺炎桿菌引起化膿性肝膿瘍 易帶有大腸病變臺北榮總感染科林邑璁主任研究發現,因克雷伯氏肺炎桿菌感染而引起化膿性肝膿瘍的病人,很高比例帶有大腸病變。臺北榮總過去13年共有112位化膿性肝膿瘍的病人接受完整大腸鏡檢查,其中有45位(40.2%)病人發現有大腸腺瘤性息肉,12位(10.7%)病人發現有大腸癌,大腸病變的比例相當高。此研究成果已於113年美國感染症醫學會的年會發表。克雷伯氏肺炎桿菌引起之化膿性肝膿瘍是臺灣很常見的地區性疾病,發生機轉目前認為是在腸道移生的克雷伯氏肺炎桿菌移行至肝臟,造成化膿性的病變,使許多不具有肝膽病變的人得到肝膿瘍。至於和大腸癌或腺瘤性息肉有高度關聯的原因,推測可能是肝膿瘍的病人腸道中潛在有異常,故在感染急性期治療病況穩定後,會將每位化膿性肝膿瘍的病人轉診給腸胃科醫師進行大腸鏡檢查,查看是否有大腸黏膜的病灶。腺瘤性息肉是癌前病變 50歲以上務必檢查大腸內的腺瘤性息肉是癌前病變,如果未及時切除,有可能轉化為大腸癌。其中年紀超過50歲以上為發現有大腸腺瘤性息肉或大腸癌的唯一獨立危險因子。而近年來肝膿瘍病人接受大腸鏡檢查的比例越來越高,2023年已達到7成,林邑璁主任呼籲,感染化膿性肝膿瘍的病人,特別是年紀大的人務必接受大腸鏡檢查,希望能夠藉此早期發現癌症或是早期切除腺瘤性息肉。
愛吃生魚要小心!他內視鏡檢查驚見「5條蠕蟲在膽道游」 專家:恐致肝膽病變
大陸一名曾患結腸癌的70多歲男子到醫院進行內視鏡檢查,在檢查過程中,竟發現有5條扁平的蠕蟲在膽道內蠕動。根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的說法,當人食用了受到汙染的生魚或未煮熟的蝦類,寄生蟲幼蟲就可能進入膽管,並以膽汁為食,而由於大多數病例是無症狀的,難以察覺寄生蟲的存在,若沒有及時治療,就有可能造成細菌感染、肝膽病變等併發症。據外媒《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的報導,一項發表於《新英格蘭醫學期刊》(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的研究指出,有位70多歲的男子到大陸某醫院接受膽管內視鏡檢查,醫生會透過口腔或皮膚插入儀器,來檢查上腹部是否出現問題,而醫生發現,這名擁有結腸癌病史的男子,腸道內又出現了腫瘤。研究顯示,在檢查過程中,醫生還發現了5條扁平的液狀如蠕蟲在男子的膽道內蠕動,而幸運的是,因為發現及時,醫生趕緊將所有寄生蟲取出,為男子開了治療此類感染的藥物,並安排男子進行癌症化療。對此,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解釋,該研究發現的寄生蟲為「中華肝吸蟲」(clonorchis sinensis,又稱華支睪吸蟲),主要分布在亞洲淡水水域,常見於未煮熟的魚和蝦類,會寄生在人類的膽管、膽囊,以膽汁為食,而由於大多數感染病例是無症狀的,患者通常並不知道寄生蟲的存在,若不及時治療,便可能導致細菌感染、黃疸、腹瀉或肝膽病變。
化膿性肝膿瘍創新療法 有效縮短住院天數
臺北榮總感染科林邑璁醫師研究發現,克雷伯氏肺炎桿菌引起的化膿性肝膿瘍治療,適當引流後初期使用靜脈注射氟喹諾酮類類抗生素,狀況穩定後轉換成口服型抗生素,此創新的治療方法,靜脈注射抗生素天數由平均27天降至19天,病人住院天數由平均28天降至20天,大幅減少8天;病患住院超過21天的個案比例更從66.3%明顯降至37.8%,此研究成果已於108年美國感染症醫學會的年會發表。86歲王先生,因為持續發燒以及食慾不振,在診所就診一星期症狀皆未改善,前來本院進一步就診,抽血結果顯示有嚴重的細菌感染,進一步腹部超音波檢查顯示肝臟右葉有6公分的化膿性病灶,經過化膿的抽吸以及引流,以及靜脈抗生素的治療,13天後順利出院,持續在門診使用口服的抗生素治療滿一個月,順利完成整個療程。克雷伯氏肺炎桿菌引起的化膿性肝膿瘍是台灣常見的地方性疾病,西方國家多是由於膽道病變引起肝膿瘍,但東亞國家因為盛行具有高毒性的克雷伯氏肺炎桿菌,此菌可經由腸道移行至肝臟造成化膿性的病變,造成許多不具有肝膽病變的人得到肝膿瘍;病人常因為不明原因的發燒就診多次找不出原因,直到接受腹部的影像學檢查才得到正確的診斷。這個疾病雖常見但是沒有特異或專一的症狀,它和許多的細菌感染症一樣都會有發燒畏寒以及精神食慾不振的表現,目前也沒有特別的預防方式,需要臨床醫師的警覺性才能及早診斷這個疾病。患者必須住院接受靜脈注射抗生素以及肝臟膿瘍的引流來治療,文獻上以及過去的治療經驗皆使用長達好幾週的靜脈注射抗生素來控制感染,也因為靜脈注射抗生素的需要,致使病人必須在醫院住院接受治療,長時間的住院也造成病人工作上的不便以及心理上的不適。近年來感染科收治此類疾病,在王復德主任的領導之下,根據藥物的藥物動力學及藥效的概念,選擇具有口服利用率高此特性的氟喹諾酮類抗生素,初期使用靜脈注射,病人穩定之後會轉換成口服的劑型,希望能夠減少靜脈使用抗生素的時間,進而縮短住院天數。我們收集近年來克雷伯氏肺炎桿菌引起的化膿性肝膿瘍案例,在膿瘍有適當的引流時,我們的作法減少了平均約8天的靜脈抗生素治療時間,住院天數也減少了約8天,住院超過21天的比例也顯著的下降。這個成果已經由林邑璁醫師在今年的美國感染症醫學會的年會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