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臟移植手術
」 肝硬化 換肝 陳肇隆 肝臟肝癌晚期仍有機會! 口服標靶藥物有效助抗癌
肝病又被稱為國病,更是造成國人癌症死亡的第二名,臨床統計約三成患者就醫時大多已是晚期。台中榮總一般外科主治醫師羅少喬表示,隨著藥物不斷地研發問世,即使是中晚期肝癌,現在也有很好的治療方式及藥物,幫助病友控制病情,重拾抗癌成功的嶄新人生。七旬翁肝腫瘤太大難切除 口服標靶藥助縮小三成一名70多歲老翁,某次因拉肚子不舒服在住家附近診所就診,羅少喬安排做腹部超波檢查,沒想到超音波探頭一照,竟發現右肝有顆15公分大腫瘤。由於老翁女兒是護理師,她趕緊安排老爸特地從屏東北上到台中榮總檢查。收治這名個案的羅少喬表示,因其肝腫瘤已經侵犯到肝靜脈,加上腫瘤太大,第一時間無法手術。因此建議使用健保給付的口服標靶藥物來控制腫瘤,藉此換取更大的治療空間。老翁用藥追蹤1個多月後,不僅腫瘤體積明顯縮小三成,檢查後亦無發現肝外及肺部轉移,羅少喬判斷其適合再以手術切除腫瘤,老翁目前術後追蹤情況良好,穩定恢復中。晚期肝癌治療多元 醫:應依自身條件與醫師討論用藥「肝癌晚期並非絕症。」羅少喬說道,肝癌治療方式非常多元,透過不同的藥物組合及肝腫瘤栓塞作為前導治療,如同橋樑一樣,以時間爭取更多後續治療空間。待肝功能逐漸改善、或腫瘤縮小後,再搭配治癒性的肝臟移植手術或肝腫瘤切除、電燒等積極處置方式,即使是中晚期肝癌仍有機會成功治癒。羅少喬解釋,臨床常見的肝癌治療方式主要有五種,包括移植、手術切除、電燒、栓塞、藥物治療。前三種方式有機會治癒肝癌,但僅使用早期或腫瘤較小的患者;而藥物及栓塞屬於穩定控制病情的治療方式,它適用於中晚期肝癌,像是腫瘤太大顆、肝功能不佳、肝硬化嚴重等無法做手術的患者,透過藥物治療來縮小腫瘤,讓肝臟或心肺功能恢復,等到患者條件允許可以動手術,再做進一步積極性的治癒肝癌處置。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健保給付晚期肝癌一線用藥有口服的標靶藥及針劑注射的免疫藥物組合兩大類。患者可根據自身條件及用藥便利性來選擇最適合的藥物,例如年紀大就醫不便、往返醫院路途遙遠,或本身有胃潰瘍或胃食道靜脈曲張、心肺及腎功能不佳、容易出血或倦怠的人,就不建議使用針劑注射標靶藥,而口服標靶藥物居家治療,對生活影響小,又能持續穩定控制病情。此外,受限健保給付條件因素,如果患者使用免疫藥物組合的效果不明顯,可能會面臨不給付的窘境外,以及若後續有考慮做肝臟移植手術,需停藥一個月換肝等待期,建議患者可積極與醫師討論,選擇適合自身的治療方式。羅少喬強調,中晚期肝癌患者千萬不要放棄希望,他鼓勵病友應積極努力治療,現有多元治療組合可搭配使用,讓中晚期肝癌治療也能跟上治療趨勢的腳步,有機會戰勝病魔、重拾癌後美好人生。
寶林案釀5死!最後1名重症者「轉入一般病房」 陳彥元:是重要的一步
台北市遠百A13素食餐廳「寶林茶室」於3月時發生食物中毒案,延燒至今已釀5人死亡,引起社會譁然。北市衛生局長陳彥元6日受訪表示,最後一名46歲女重症病患經過肝臟移植手術,病情有所好轉,已在5日從加護病房轉入一般病房,陳彥元也強調「離開加護病房是很重要的一步」,目前該個案包括肝臟功能等整體情況都朝正向發展。寶林案發生至今逾2個多月,此案是台灣首次發現罕見毒素「邦克列酸」引發,據統計共通報35人,其中5人死亡,1人仍在住院治療中,其餘都已返家。而5日傳出一名年近60歲的任姓女子,其因吃下有毒粿條而住進加護病房搶救,未料搶救近1個半月以來仍不幸在5日下午5時許宣告不治,寶林茶室中毒案再添1死。但7日則有好消息傳出,陳彥元6日受訪表示,46歲女重症病患於3月21日曾在寶林食用寶林滑蛋河(河粉)後續出現噁心、冒冷汗、全身虛弱等症狀,經過肝臟移植手術後,病情有所好轉,還在努力復健當中,而5日終於從加護病房轉入一般病房,陳彥元也強調「離開加護病房是很重要的一步」,目前該個案包括肝臟功能等整體情況都朝正向發展。
寶林茶室2案排除「通報改29例」 4重症肝衰竭嚴重…恐需肝臟移植
寶林茶室食安風波延燒,原本有31例通報個案,其中2人死亡、5人重症命危,由於2例饒河店個案均已檢驗陰性排除,將不列入病例,會另案處理,因此累計個案改為29例。至於北市4名重症患者,仍有非常嚴重的肝衰竭,情況未見好轉,考慮未來需要進行肝臟移植手術。寶林茶室確定是米酵菌酸感染導致中毒,先前包括2名死者、6名住院個案,共8人體內驗出陽性,截至目前已有14例個案檢出米酵菌酸。其中,5名重症病人還在加護病房,1人病況好轉,有機會轉到普通病房,但其餘4人仍在昏迷,甚至有1人使用葉克膜,肝臟損害都非常厲害,還有2人可能得換肝。對此,台北市衛生局長陳彥元說明,4名重症受害者的生理監測指標,包括阿摩尼亞、膽紅素等均顯示,仍處於非常嚴重的腎衰竭,情況都沒有改善,而且都沒有尿液或尿液極少,代表腎功能幾乎完全消失,臨床醫療團隊持續使用支持療法,協助患者維持肝臟代謝功能,以及透過洗腎維持他們的生命跡象。陳彥元透露,北市照護團隊已成立意見交換小組,討論如何挽救垂死的病人及最新治療發法等,同時也討論可能需要2位死者的病理資料,因此北市即刻與中央聯繫,待士林地檢署同意後,能向法醫研究所取得相關資料,好讓臨床照護團隊能更精準評估,包括是否需要替患者做肝臟移植手術等。
願捐肝救妻!張洪量老婆「換肝不到1年」驚傳病逝 演唱會上突崩潰痛哭
以一曲《廣島之戀》唱紅全亞洲的歌手張洪量,於2008年與立陶宛籍體操國手吉卡特麗娜瑟爾烏(Jekaterina Servut,暱稱Kate)共組家庭,婚後2人育有一雙子女,不過2021年妻子卻傳出肝硬化,緊急進行肝臟移植手術,怎料才換肝不到1年,便於2022年惡化病逝。面對喪妻之痛,張洪量去年在馬來西亞舉辦演場會時,數度在台上悲痛落淚,也因此愛妻逝世的消息才跟著曝光。根據《鏡週刊》報導,張洪量去年在馬來西亞登台飆唱時,期間突然難掩哀傷泣不成聲,原來是愛妻Kate不敵病魔已經告別人世,正如他的經典名曲《妳知道我在等妳嗎?》歌詞內容所述,「妳如果真的在乎我,又怎會讓無盡的夜陪我度過。」張洪量與妻子婚後組成幸福的一家4口,沒想到命運捉弄人,Kate於2021年被診斷出肝硬化,需要換肝才能保命,當時張洪量表示「願意捐肝救妻」,但無奈卻配對失敗,最後由他的表弟捐肝給Kate。慎重起見,當時夫妻倆還找來亞洲換肝之父、高雄長庚榮譽院長親自操刀換肝,術後恢復狀況良好的Kate,還曾笑稱「現在我身體裡有一副台灣的肝臟了」,怎料換肝不到1年病情竟急轉直下,Kate終究無法躲過生死難關於2022年辭世,身後留下子女及深愛的丈夫。
媽街頭發傳單「尋肝救子」 找不到合適捐贈者急壞:罕病兒隨時會走
新加坡街頭出現感傷一幕。一名為拯救罹患罕見肝病兒子的母親,帶著孩子在街上發傳單,希望好心人幫助他們找到合適捐贈者。母親也透露,由於幾年前曾捐過肝救子,這次不被允許捐贈,加上一直比對不到合適者、在社群求救未果,只好到街上求助。據馬來西亞《中國報》報導,44歲母親李美雲最近帶著罹患屬於自體免疫肝炎,病名為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PrimarySclerosing Cholangitis,PSC)的15歲兒子吳玟興,在街頭上發傳單尋肝,引發當地熱議。她也在掀起關注後,透露從母國馬來西亞,到獲得永久居民身分的新加坡尋肝的無奈。李美雲表示,兒子5歲時被診斷有自體免疫肝炎,8歲時做過肝臟移植手術,而當時的捐贈者正是她自己。然而,一直固定複診的兒子,去年被診斷有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必須進行第二次移植手術,但她因為已經捐過一次,無法再捐第二次。雪上加霜的是,吳玟興雖然外觀看起來沒有大礙,但有「食道靜脈曲張」的定時炸彈,若發作隨時有生命危險,因此必須盡快進行移植。但一家自去年4月以來,都沒找到合適捐贈者,同年10月在臉書求助後,雖得到網友們協助,但結果仍依舊失望。李美雲表示,現在已無暇考慮自己與老公存款見底、手術費16萬新元(約新台幣373萬元)的問題,只希望盡快找到合適者。她也強調,如果有人懷疑她別有目的,可以向新加坡國立大學醫院確認。
選對治療方法 助延長肝癌存活期
83歲林先生因腹痛送至醫院急診,發現末期肝腫瘤及血管侵犯,由於年紀及多重內科疾病關係,採取標靶藥物治療,經過18個月後,胎兒蛋白腫瘤指數便恢復正常,且腫瘤明顯縮小,顯見肝癌已達到良好控制。依照肝癌患者疾病狀態 給予不同治療選擇安南醫院消化內科醫師郭立夫說明,根據研究統計數據,慢性B型肝炎及C型肝炎在現今醫療技術下,已獲良好控制及治療,但肝癌和肝內膽管癌仍為現行癌症發生率前五名,其中又以俗稱肝癌的肝細胞癌為大宗。醫療團隊會依照患者的體力、腫瘤大小、位置、腫瘤數目、擴散範圍等,提供不同的治療選擇,即便嚴重到晚期肝癌了,仍有多元化療法可考慮。早期肝癌以根除性治療為主 六大手術依患者病況而定郭立夫說明,早期肝癌仍以根除性治療為原則,並進一步舉例六大類型手術:一、肝葉切除手術及肝臟移植手術:早期肝癌且肝功能良好的病人,治療存活率高且復發率低,肝葉切除手術是主要的治療選擇。若肝功能不佳,則可考慮肝臟移植手術。二、射頻燒灼治療(RFA,Radiofrequency Ablation Therapy,俗稱電燒):如果評估身體不宜接受切除手術,且腫瘤數目為3顆以內、每顆小於5公分,便建議採取射頻燒灼治療,經由超音波導引,透過細針穿刺將電流轉化成熱能,把腫瘤細胞組織凝固壞死,達到腫瘤死亡之目的。三、5治療:若腫瘤過於龐大而不適用前兩項手術,則可使用肝臟動脈血管栓塞治療。由於肝癌為透過肝臟動脈供應腫瘤營養,栓塞肝臟動脈的血管可阻止供應養分,使腫瘤自然凋亡。四、標靶藥物治療:通常適用於晚期肝癌、肝功能正常但腫瘤已侵犯到門靜脈,或是已有肝外轉移的患者。但需注意是否有高血壓、腹瀉及手足症候群(手腳皮膚易脫皮)等副作用。五、免疫藥物治療:透過活化及增強患者免疫系統來攻擊癌細胞,進而提升存活率,但可能造成肝炎、肺炎等其他器官功能異常的副作用。雖然副作用發生比率不高,仍須注意治療後的身體變化。六、放射治療:包括光子刀、電腦刀、質子刀、釔90放射線治療,透過高單位能量輻射線照射腫瘤部位,以達到治療效果。平均存活期拉長逾兩年 早期發現治療效果佳郭立夫強調,肝癌仍是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效果最好,他以過去晚期肝癌患者為例,因治療選擇不多,平均存活時間通常不到半年;但隨著近年治療方式越來越多元,晚期肝癌已無須恐懼,患者平均存活時間亦漸漸拉長至超過兩年。
孝子法官出手2/捐肝折壽救母終不悔 「孤高手術刀」陳肇隆露絕技
士林地院民事庭的邱光吾法官,曾任庭長兼民事庭發言人,卸下行政工作後,每天加班辦案寫判決成為他的日常,連假日也不例外。脫下口罩後,他的外型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看起來活脫是走出電視螢幕的8點檔男星,但在他俊秀挺拔的外表下卻讓人想不到20年前,曾為了挽救罹患肝癌病危的母親,冒著生命危險捐出2/3肝臟,還到龍山寺許願,自願折壽12年迴向救母。邱光吾的媽媽是C型肝炎的長期患者,換肝前有超過20年的病史,雖然一直定期到台大醫院就醫,但病情仍然持續惡化,逐漸從肝炎變成肝硬化,再轉變成肝腫瘤,也就是肝癌!這樣的結果讓全家人宛如晴天霹靂,經常帶媽媽去看病的邱光吾,看著親愛的母親日益憔悴變黃的臉色和孱弱的身體,心中十分不捨,盼望能有奇蹟出現。台大醫師告訴邱光吾,雖然他的血型和媽媽不一樣,但是親子間移植器官不一定血型要相同。台大醫師這段話讓邱光吾心中燃起了一絲的希望,偶然的機會下,邱光吾得知高雄長庚醫院有位陳肇隆醫師是換肝權威,他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情,陪媽媽從台北南下到高雄找陳肇隆看診。不料陳肇隆醫療團隊評估邱媽媽病情期間,邱媽媽肝臟腫瘤數量竟從原來2個驟增為4個,且腫瘤體積變得更大,這讓陳肇隆十分猶豫是否要動刀,勉強開刀會不會徒增母子兩人生命風險?法官工作負擔沉重,開完庭還要回辦公室加班整理資料寫判決書。(圖/士林地院提供)此刻邱光吾更是忐忑不安,他忘了捐肝也會讓自己承受高風險,心中只掛記媽媽的安危,非常擔心無法移植肝臟給媽媽,因此他特地跑到萬華龍山寺向菩薩許願,祈求萬一移植過程處理不好,過錯全歸給他自己就好,但若他當法官期間能有一絲功德,希望能一併折壽12年,全部迴向給媽媽。他去龍山寺求菩薩這件事,至今沒告訴媽媽,只因怕她心裡難過。或許神明也被邱光吾的孝心所感動,2002年10月間,預定開刀日期的前一天晚上6點半,醫師通知評估過關,隔天可以進入手術室。一群慈濟的師兄姐齊聚病房替邱光吾打氣,此時的他才真正覺得害怕起來。經過漫長10幾個小時的手術,陳肇隆將他2/3的肝臟切除後移植給邱媽媽,母子各自送進加護病房觀察,手術結果大大的成功。邱光吾對陳肇隆和醫療團隊的仁心仁術,心懷滿滿的感激,雖然肝臟移植手術時,膽囊被一併割除,影響了一些消化功能,有時還要常跑廁所,但可以透過注意飲食而改進。此外,當時醫學上一般認為,肝臟移植後病人可延續5年到7年壽命,不過邱媽媽接受寶貝兒子的捐肝後,到現在超過20年,身體依然十分硬朗,還能自行從台北搭車到高雄長庚讓陳肇隆回診,不得不讓人敬佩陳肇隆精湛的醫術。陳肇隆醫師在高雄長庚的肝臟移植團隊,已完2200多個肝臟移植病例,存活率全球數一數二。(圖/翻攝陳肇隆臉書)替邱光吾媽媽移植肝臟的陳肇隆醫師,不但是世界肝臟移植權威,也是亞洲換肝之父,他在1984年完成亞洲第一例肝臟移植手術,1994年完成首例活體肝臟移植,還在1987年推動完成亞洲第一個腦死亡器官移植立法,比日本早10年、比南韓早12年。南韓1987年準備進入肝臟移植領域時,曾邀請陳肇隆到首爾大學分享經驗,而南韓換肝之父金洙泰教授完成首例肝移植病例時,也曾向陳肇隆取經。值得一提的是,日劇《孤高的手術刀》是日本知名藝人瀧澤秀明的告別作,他在劇中飾演換肝神醫的原型,其實就是陳肇隆。陳肇隆在高雄長庚的醫療團隊每星期執行2、3例,目前已完2200多個肝臟移植病例,其中活體肝移植佔88%,3年存活率達90%,存活率全球數一數二,難怪連自認「脫亞入歐」的日本人也大嘆不如,為陳肇隆而傾倒。
復活了?餐廳宣傳片引熱議 寡婦重播30次堅信看到「過世9年丈夫」
英國一家印度料理餐廳「香料小屋」(Spice Cottage)17日在臉書貼出一段宣傳影片,引發討論。因為一位59歲寡婦表示,影片中出現過世9年的丈夫,正在跟兒子吃飯。對此,餐廳說,影片是最近才拍攝。寡婦說,這說法讓她很火大,因為這不可能。據《太陽報》報導,59歲的沃森(Lucy Watson)稱,她在香料小屋」的宣傳影片中,看到死去9年的丈夫哈利,「當我看到他的那一刻,我想天啊,那是哈利。」她表示,丈夫通常都會吃雞肉咖哩,「我確定那就是我丈夫,我重播大約30次,每看一次都讓我越來越確定。」哈利是個身材高大又與眾不同的人,他有一頭白髮,「我認出了他穿的藍色運動衫,他和兒子亞歷克斯坐在那兒。」丈夫在2014年病逝,因為他來不及趕上肝臟移植手術。不過,沃森還是有點疑惑,她在社群上詢問餐廳業者影片的拍攝時間。對此,餐廳表示,「嗨,沃森,很遺憾聽到這個消息,這段影片是上週錄製的。」而沃森說,她看了很火,因為她覺得餐廳在騙人。此消息曝光後,網友紛紛留言,「妳丈夫沒死,人在科爾馬」、「餐廳咖哩太棒了讓她的丈夫復活」、「你們這些信徒都認為這位女士在撒謊」、「簡單,去問她兒子」。據《每日郵報》報導,沃森駁斥網路上流傳的荒謬陰謀論,她表示,自己一眼就能認出丈夫,他是一個屢獲殊榮的記者,也是個頗具傳奇色彩的當地知名人物,創辦了搖滾雜誌,寫了一本樂隊官方書籍,還跟英國女王的吉他手變成朋友。餐廳經理伊斯蘭(Rofiqul Islam)堅稱,影片是2週前拍攝的,新餐桌最近才送達,而餐廳跟2014年也完全不同,所以她丈夫出現在影片中是非常不尋常的情況。
韓國媽媽為了讓兒子就業 主動獻出肝臟給建築公司董事長
韓國一名50多歲的媽媽,承諾捐出部分肝臟給一間公司的董事長,來換取兒子的工作,沒想到卻在手術前感染了新冠肺炎,因此無法捐助,最後這間公司董事長過世,事跡也敗露遭到法院因違反《器官移植法》罰款。卻在住院前發現得了新冠肺炎,無法及時移植給對方,因此被發現有異。(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綜合韓媒報導,週二首爾中央地方法院刑事庭辦處一名婦女,因違違反《器官移植法》,罰款300萬韓幣(約台幣7.2萬),她聽朋友說一間大型建築公司的董事長病重,需要進行緊急肝臟移植手術,因此她透過關係聯繫到該公司,表示自己願意貢獻肝臟,來換取一億韓元(約台幣240萬元)以及兒子在該公司獲得一份工作。今年3月這位韓國媽媽接受首爾一家醫院檢查,她也扮成董事長的兒媳婦,來接受移植手術,不料卻在入院前卻被檢測出感染了新冠肺炎,因此不能接受移植手術,最後被一名護士發現病患與照護者關係可疑,因此通報相關部門有人販賣器官。結果在調查和審判期間,她無法接受手術,最後讓等待肝臟移植的建築公司董事長在7月時過世,而她也確定被依《器官移植法》規定論罪,開罰300萬韓元,兩名介紹人與接洽者也分別被判6個月(緩刑兩年)與1個月有期徒刑。
「林俊傑恩師」林秋離離世享壽62歲 開刀12天仍救不回…遺孀吐心聲
資深音樂人林秋離過去是音樂公司董事長,也是知名作詞人,代表作包括黃鶯鶯《哭砂》、張惠妹《剪愛》、《聽海》等,更是林俊傑的恩師,不料卻傳出噩耗,在昨(11日)離開人世,享壽62歲。對此,林俊傑也難過發聲了。林秋離這幾年飽受肝臟問題所苦,甚至出現肝硬化、肝癌的症狀,近期做肝臟移植手術,11月29日接受兒子捐肝,動完手術沒幾天,病情急轉直下,12月3日再度進手術房,他的妻子熊美玲直言:「凝血功能很不好、黃膽指數高,令人好憂心」,如今卻傳出離世消息,讓外界震驚又不捨。林秋離近年飽受肝臟問題困擾。(圖/翻攝自林秋離微博)熊美玲在臉書宣布,林秋離2022年12月11日下午離開了,她感謝這段時間每位朋友的祝福,對此銘感于心。她向《壹蘋新聞網》表示,目前還在處理後事,告別式等日期還在安排,確定會公布在社群。據友人透露,林秋離這幾年為肝硬化所苦,他的兒子捐肝給他,但因為其中一項醫學原因無法克服,不幸離世,身邊親友都很難過。而林俊傑在收到消息後,透過經紀人悲痛表示:「很痛心、很不捨,音樂界失去了一位傳奇作詞人,而我失去了這位發掘我、一直很疼我的林秋離老師」。
馬偕動員17名醫護「為確診患者換肝」 全套防護衣「拚搏8小時」順利完成
因酒精性肝硬化而等待換肝的64歲潘姓男子,過去2年多來曾經3次與肝移植手術失之交臂,今年5月底接到有肝移植的機會說什麼都不願放棄,無奈於手術當天獲知COVID-19確診,一度以為又是空歡喜一場,所幸經淡水馬偕紀念醫院肝臟移植團隊評估,病人已接種三劑疫苗且症狀輕微,決定全力以赴,終讓病人重獲彩色人生,順利出院返家。收治個案的淡水馬偕紀念醫院肝臟醫學中心主任林俊昌表示,病人多年來深受酒精性肝硬化及併發症之苦,4年前評估肝功能已達肝硬化最嚴重的C級,唯一積極性治療的方式只有接受肝臟移植,但在等待換肝的過程中好事多磨,今年3月還曾一度病危,所幸經團隊及時搶救,才能度過難關。5月下旬正逢COVID-19疫情最嚴峻的時候,淡水馬偕紀念醫院肝臟醫學中心接獲善心人士捐贈肝臟,符合受贈條件的潘姓男子,接到電話通知後喜出望外,不過就在手術當天的PCR報告呈現陽性,差點以為又要再度失去肝臟移植的機會。林俊昌醫師表示,國人肝臟移植平均等待時間約687天,若這次又再錯過,真的不知道要等到何時,由於病人已接種3劑疫苗,Ct值超過30,當時也只有輕微咳嗽並無其他不適且態度積極,經與病人及家屬再次討論後,決定在顧及捐贈器官的移植時效性與團隊防疫的多重考量下,仍為病人如期在淡水馬偕樓獨立手術區域執行肝臟移植手術。這次手術共動員團隊17人,全員穿著全套防護衣與遵守所有防疫規範,歷時8小時順利完成,病人轉至負壓隔離加護病房給予抗排斥藥物,治療期間並會同感染科醫師搭配抗病毒藥物治療,手術後第7天恢復良好且符合自主管理期滿,後續轉至一般單人病房,肝功能及其他抽血數值均正常,腹水及黃疸也消失,並在一般病房住院一周後出院返家。林俊昌醫師表示,手術順利是集所有團隊成員的力量,肝臟移植團隊過去有非常多的合作經驗,與麻醉部、手術室等單位也有很好的默契,首次在疫情下進行的移植手術,全員「戒慎但不恐懼」,彼此都很清楚知道要在有限的時間內,順利且安全的完成這項艱難的任務,過程中,夥伴互相支持,最後看到病人健康順利平安出院重回家人懷抱,對團隊來說就是莫大的鼓勵,一切的辛苦都值得。病人返家後仍由社工師進行追蹤關懷,了解病人於家中的自主復健活動與練習進度與可行性評估,同時給予正向的心理支持;日前,病人於術後一個半月的回診時,精神狀態良好,面帶微笑的走進診間,目前各項檢查報告也正常。一直陪伴父親手術的潘小姐充滿感謝地說:「這段路,過程很辛苦,又碰上疫情攪局,一度真的快要放棄,幸好家人互相支持且有良好的醫療團隊,才讓父親勇於接受治療。」林俊昌醫師提醒,接受肝臟移植的病人需遵從醫囑按時服用抗排斥藥物,為降低感染風險,應避免出入人多場合、勿生食、勿養寵物、注意睡眠、保持正常生活作息,並定期返院門診追蹤,才能與「新肝寶貝」長久相伴。
神秘肝炎襲歐美兒童 病毒直攻肝臟「感染症狀致病原因曝光」嚴重須換肝
歐美等國最近通報出現近百宗兒童染上肝炎,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近期表示,光是英國就有數十名兒童出現不明原因的急性肝炎症狀,甚至必須立即做肝臟移植手術,WHO表示,研究發現部分孩童體內有腺病毒,部分確診新冠肺炎,實驗室需要更多研究樣本才能得知何種病毒導致肝臟症狀。英國北部蘇格蘭先是於4月初發現10起重症的急性肝炎報告,患者都是10歲以下兒童,英國境內在8日出現患者人數飆升至74人,其中有8人需要進行肝臟移植。(圖/翻攝自每日郵報)根據《每日郵報》報導,英國北部蘇格蘭先是於4月初發現10起重症的急性肝炎報告,患者都是10歲以下兒童,英國境內在8日出現患者人數飆升至74人,其中有8人需要進行肝臟移植。WHO是在接獲蘇格蘭10例後,發現情況有異,除了英國,有相關病例的國家還包括了丹麥、愛爾蘭、西班牙和荷蘭,另外,美國阿拉巴馬州早在2021年10月以來,通報了9名1至6歲兒童出現病因不明的嚴重急性兒童肝炎,所有孩童病症皆惡化成重症,必須送醫治療。肝炎症狀包括黃疸、腹瀉、腹痛,若不處理,恐怕生命危險。截至目前,這波神秘肝炎疫情並未傳出死亡案例。英國發病者都是10歲以下兒童,且沒接種過疫苗。(示意圖/達志/美聯社)報導稱,這些兒童皆無國際旅遊史,也無相關的潛在疾病,同時排除A型、B型、C型、E型肝炎,由於目前新冠疫情依舊肆虐,醫界懷疑這些孩童是否和疫情或是接種疫苗有關,在蘇格蘭通報的13起病例中,有3名孩童的新冠檢測結果呈陽性,不過英國公共衛生官員排除了不明肝炎與新冠疫苗的任何關係,因為感染了不明肝炎的這些兒童,都未接種新冠疫苗。根據英國內政部和阿拉巴馬州衛生部的看法,導致不明肝炎的眾多潛在原因之一,可能與一組稱為腺病毒41型(Adenoviruses)的病毒有關,所謂的腺病毒,是一種導致常見呼吸系統疾病的病毒,可以藉由接觸被污染的表面進入呼吸道,並在人與人之間傳播。根據不少研究顯示,多數感染腺病毒的人在康復後不會出現重大併發症,但不明肝炎可能是該病毒引起的罕見併發症,不過研究人員與醫護人員都認為,目前仍無法證明腺病毒和相關肝炎有直接關聯。
【衛教情報】長庚醫院嗨爆醫療科技展 衛教講座熱鬧滾滾
結合政府、醫界、科技、生技產業能量,展現台灣醫療科技新貌的2021台灣醫療科技展,此次在長庚醫院決策委員會程文俊主委率領下,結合體系眾多卓越成果參與盛會,吸引大批人潮進到攤位參觀體驗,尤其連續四天21場的衛教講座,邀請重量級明星醫師進行專業解說與互動,大受好評。程文俊主委表示,長庚醫院在王瑞慧董事長卓越領導和支持下,每年投入龐大經費在醫療科技發展領域,成果豐碩,甚至和世界先進國家接軌,對推動台灣醫療科技產業進展具有實質貢獻,更是全民之福。為能完整展現科技的、智慧的、創新的、榮耀的長庚,展覽特別規劃四大主題區,包括「尖端科技特色醫療」、「全方位智慧醫院」、「創新研發成果」及「社會公益及榮耀展現」,以動靜態方式呈現,希望讓民眾更清楚了解長庚日新月異、不斷精進的醫療技術,也能近距離感受醫療科技進步為切身帶來的好處。現場舉辦衛教講座,民眾熱情參與,座無虛席。在「尖端科技特色醫療」部份,長庚醫院以嶄新的尖端科技醫療及細胞治療,呈現達文西機器手臂在各式手術創新應用的成果,以及ROSA機器手臂在腦部和脊椎微創手術的應用,尤其新應用在癲癇治療有很好的治療成效。在微創醫療方面,長庚醫院除了有專業的醫療團隊外,更利用3D影像科技,提供病人術前、術中及術後的醫療評估,舉凡嘉義長庚『術中電腦導航定位精準手術運用於三叉神經痛的射頻熱凝治療』、基隆長庚『逆行性腎臟內碎石手術』、高雄長庚『無痛無疤甲狀腺頭頸消融術』,以及林口、高雄長庚的『淋巴水腫治療』,均有亮眼成績,醫療水準居國際領導地位。長庚醫院也提供各種器官移植醫療服務,其中的活體肝臟移植存活率領先各國,截至2021年7月,已完成超過3,000例肝臟移植手術,病患存活率優於歐美日。「微菌叢植入術」也是長庚一大特色,利用糞便發展出的微菌叢植入術,治療嚴重或反覆性困難梭菌感染,已成功治療超過80例患者。此外,長庚醫院長期在環境食安的議題非常重視,為了讓民眾對環境污染物有正確的認知,現場準備常見的民生用品,長庚檢驗醫學科特別提供「尿液12項重金屬檢驗套組」及「環境荷爾蒙分析」,以靈敏度極佳的質譜儀進行精準檢驗,以有趣的互動方式傳遞正確的「選」跟「用」觀念,避免塑化劑、鎘米、含鉛中藥材等危害,並且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全方位智慧醫院」更是長庚的重要特色,攤位現場特別展示遠距醫療工作車及行動遠距診療箱開放民眾體驗。長庚醫院行政中心潘延健總執行長、也是推動長庚資訊化發展的關鍵人物,他指出,長庚以病人的就醫流程來呈現醫院運用資訊科技的智能化服務。長庚醫院長期支援離島與偏鄉的醫療服務,近年配合國家政策推展以及資訊科技進步積極發展遠距醫療,與長庚醫科公司合作,透過資訊的整合介接,可提供全時段、多專科的遠距會診服務,依遠距病人疾病需求會診長庚的專家醫師,山地離島偏鄉地區的醫院可直接透過五官鏡設備將病人的醫療影像傳送至長庚,由專科醫師進行診察並提供診治先機。目前長庚醫院已與8家醫療院所進行合作,提供眼科、皮膚科、耳鼻喉科的遠距會診服務,迄今已開設超過600個診次,服務逾4,000名病患,提供山地離島偏鄉地區民眾更完善的醫療服務亦能提供診治先機,真正落實「醫療平權」。程文俊主委表示,長庚醫院創新研究能量屢屢在生醫研發指標性競賽--『國家新創獎』大放異彩,2020年長庚醫院勇奪29個獎項,2021年再延續這股創新研發能量,獲得44項大獎,在全台醫療機構中獨佔鰲頭,因此在「創新研發區」特別從獲獎主題中挑選最具代表性及創新性的主題,包含4項AI技術在臨床醫療的實際應用,展示人工智慧如何協助醫師做出臨床診斷;另外有4項長庚醫師自行研發的醫材和臨床診斷方法,醫師以過去臨床病人遇到的困難,在院方研究經費的支持下,改良原有的醫材或診斷方法,提升臨床照護與病人預後的品質,造福病人。長庚醫院今年榮獲國家新創獎的兩項主題:「人工智慧心電圖心臟疾病篩檢軟體」及「智能超音波篩檢輔助系統:兒童發展性髖關節發展不良」,受主辦單位邀請,特別安排於「AI醫療創新科技」主題館展出。長庚醫院陳昱瑞名譽主委表示,長庚醫院一向秉持取之社會、用之社會的經營理念,從醫療、保健、關懷三大主軸推動社會公益,足跡遍佈台灣各角落,每年社服基金支出約8.2億元,佔醫療收入結餘24.7%,遠超出法令規定應提撥金額4,9億元,因此本次特別闢設「公益榮耀」專區,展出近年來參與偏鄉醫療、關懷弱勢保護、運動醫學推廣、預防保健及健康促進的成果。
醫療科技展今登場 新技術比拚「偵測極小肺結節只需20秒」
結合政府、醫界、科技、生技產業能量,展現台灣醫療科技新貌的2021台灣醫療科技展,今(2)日在南港展覽館1館盛大開幕。長庚醫院規劃四大主題區,包括「尖端科技特色醫療」、「全方位智慧醫院」、「創新研發成果」及「社會公益及榮耀展現」。在「尖端科技特色醫療」部份,長庚醫院呈現達文西機器手臂在各式手術創新應用的成果,以及ROSA機器手臂在腦部和脊椎微創手術的應用,尤其新應用在癲癇治療有很好的治療成效。在微創醫療方面,長庚醫院除了有專業的醫療團隊外,更利用3D影像科技,提供病人術前、術中及術後的醫療評估,舉凡嘉義長庚『術中電腦導航定位精準手術運用於三叉神經痛的射頻熱凝治療』、基隆長庚『逆行性腎臟內碎石手術』、高雄長庚『無痛無疤甲狀腺頭頸消融術』,以及林口、高雄長庚的『淋巴水腫治療』,均有亮眼成績。長庚醫院也提供各種器官移植醫療服務,其中的活體肝臟移植存活率領先各國,截至2021年7月,已完成超過3000例肝臟移植手術,病患存活率優於歐美日。「微菌叢植入術」也是長庚一大特色,利用糞便發展出的微菌叢植入術,治療嚴重或反覆性困難梭菌感染,已成功治療超過80例患者。此外,長庚醫院長期在環境食安的議題非常重視,為了讓民眾對環境污染物有正確的認知,現場準備常見的民生用品,長庚檢驗醫學科特別提供「尿液12項重金屬檢驗套組」及「環境荷爾蒙分析」,以靈敏度極佳的質譜儀進行精準檢驗,以有趣的互動方式傳遞正確的「選」跟「用」觀念,避免塑化劑、鎘米、含鉛中藥材等危害,並且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全方位智慧醫院」更是長庚的重要特色,攤位現場特別展示遠距醫療工作車及行動遠距診療箱開放民眾體驗。目前長庚醫院已與8家醫療院所進行合作,提供眼科、皮膚科、耳鼻喉科的遠距會診服務,迄今已開設超過600個診次,服務逾4,000名病患,提供山地離島偏鄉地區民眾更完善的醫療服務亦能提供診治先機,真正落實「醫療平權」。肺結節偵測AI-低劑量電腦斷層掃瞄(LDCT)偵測系統,偵測6mm以上結節敏感度已達91.95%,且只要20秒就能產出偵測結果。(圖/國泰醫院提供)國泰綜合醫院則結合國泰人壽、國泰健康管理展出7大主題,包括:1.肺結節偵測AI-低劑量電腦斷層掃瞄(LDCT)偵測系統、2.醫療心未來與智慧遠距照護、3.皮膚醫美商品開發及應用、4.醫療儀器智能化管理、5.怡樂適APP全程照護智慧互動個管系統、6.Cathay Walker Plus健康計劃及7.數位智慧照護服務。肺癌蟬聯國人十大癌症死因首位超過10年,因初期多無明顯症狀,透過X光發現時多已超過1公分而有轉移風險,幸賴目前低劑量肺部電腦斷層(LDCT)檢查可以篩檢早期肺癌,有助偵測小於1公分的肺結節,但因LDCT影像張數眾多且仰賴醫師經驗,判讀耗時費力。為輔助醫師提高診斷效率及正確性,國泰綜合醫院攜手國內新創團隊雲象科技,合作開發肺結節偵測AI-低劑量電腦斷層掃瞄(LDCT)偵測系統,以超過3,000例,計逾45萬張的高解析度影像,開發出高敏感度AI系統,讓肺結節無所遁形。該肺結節偵測AI對於偵測6mm以上結節敏感度已達91.95%,且只要20秒就能產出偵測結果,並自動排序高風險肺結節及回饋特徵資訊,目前正持續累積資料庫精進AI系統,未來可望提供醫師做為臨床診斷參考的重要意見。另外,考量心血管疾病是僅次於癌症的國人十大死因,為延續對心血管住院病人出院後的照護,國泰綜合醫院成立「心血管遠距照護中心」,提供病人遠距照護服務。「醫療心未來與智慧遠距照護」服務涵蓋:1.提供遠距照護包(包括心電圖量測儀、血壓、血氧、血糖機等各項監測設備),由個管師教導病人返家後使用量測並上傳各項生理數值、2.當病人回傳數值異常,個管師主動聯繫病人或家屬追蹤關懷、3.同時提供心血管遠距照護中心平台,提供病人居家照護建議及病況追蹤服務、4.醫護團隊利用心血管遠距照護管理平台,監控數據並與病人即時溝通。遠距照護服務有利病人返家後照護,目前受惠此服務的病人有83%表示肯定。另外,將於2022年初上線的「國泰i健康」健檢APP,將串接線上預約系統,並可同步檢視個人健檢資訊及最新健檢報告,持續優化服務。
好不容易逃離阿富汗 2名男童卻在波蘭誤食毒蘑菇身亡
阿富汗2名撤離到波蘭的男童,雖然遠離了戰亂,沒想到卻還是難逃死神,他們在波蘭華沙當地因為誤食毒蘑菇製成的熱湯,飲用後當場死亡,目前有關當局正在介入調查。根據《衛報》報導指出,在逃離阿富汗、抵達波蘭華沙後,這2名男童與家人近日用餐時,誤食了使用毒蘑菇「死帽蕈(Death Cap Mushroom)」製成的熱湯,最後一家人被緊急送往醫院搶救。雖然17歲的姐姐狀況良好順利出院,但5歲的弟弟卻宣告不治身亡,而6歲的哥哥雖然歷經了肝臟移植手術,但仍然還是無法挽救性命。報導中指出,這家人目前應該在華沙附近一處設施接受隔離,但卻私自外出到附近森林採集蘑菇,目前當地司法單位正在調查隔離設施的工作人員是否有疏失,倘若工作人員被判定有相關責任的話,屆時可能會面臨最高3年有期徒刑的刑責。由於事情剛爆發時,一度被謠傳是隔離中心內的餐飲有毒,波蘭內政部長卡明斯基(Mariusz Kaminski)表示,這起事件並非是隔離中心的疏忽造成,隔離中心內的餐飲也沒有問題,更沒有匱乏,甚至直言反駁外界謠傳隔離中心食物不足的傳聞。但報導中也指出,在華沙另外一處隔離中心,也傳出有4名阿富汗難民因為採集讀蘑菇食用而送醫的消息。
排除萬難!越南女主播捐肝救女 手術後相見瞬間淚崩
新冠肺炎肆虐,越南河內兒童國家醫院9個月大的鄧小妹,因罹患膽道閉鎖導致肝衰竭,生命垂危急需換肝,鄧小妹的母親是越南女主播黎雲臺妝,她主動聯繫臺北榮總外科部移植外科劉君恕主任,克服重重困難籌措龐大醫療費用,在我國衛福部、台灣駐越南辦事處等單位協助下,於7/20順利至臺北榮總接受活體換肝手術,成功搶救愛女生命。劉君恕主任表示,臺北榮總自民國96年迄今13年來持續至越南河內兒童國家醫院進行肝臟移植手術教學,至今已完成11例兒童活體肝移植。在院方及政府新南向政策大力支持下,109年2月23日至28日,在新冠肺炎疫情更嚴重之前,帶領包括兒童外科、移植外科、一般外科、整型外科、麻醉醫師、護理師等肝臟移植團隊,再度前往越南河內兒童醫院,成功完成兩例膽道閉鎖病童活體肝移植,後因國境封鎖,短期無法前往,有許多越南病童即因此失去寶貴生命。109年4月,臺北榮總為因應持續嚴重的新冠肺炎疫情,即著手訂定「手術室規範」有旅遊及接觸史者,以及發燒病人急診手術必需於獨立空調手術室進行;更超前佈署,在5月底短短一個月之內,設置一間負壓手術室,提供新冠肺炎篩檢陽性或是疑似陽性的患者緊急手術使用。適逢新冠肺炎疫情,使得越南女主播黎雲臺妝救女更多波折,幸好在許多台灣善心人士的幫助下,終於促成跨國醫療的美事。(圖/臺北榮總提供)109年5月底,國境仍持續封鎖,黎雲臺妝原期盼臺北榮總肝臟移植團隊再度至越南為愛女施行手術的等待落空,且在鄧小妹住院期間,看到相同疾病的病童相繼離世,內心煎熬心急如焚,主治醫師即建議來台治療的可能性。為挽救愛女,黎雲臺妝主動寫信向劉君恕主任求助,劉主任除答應施行手術,並給予相關術前諮詢(包括醫療過程、手術過程照護、醫療費用估計及入台所需準備文件)。在劉主任建議下,鄧小妹先行在河內兒童國家醫院,完成來台前的醫療檢查準備,同時籌措募款來台醫療費用。因病況危急,衛福部特許於7月20日來台就醫並核發簽證,並可視病情需要進行緊急手術,不受14日居家隔離的限制。劉君恕主任也會同院內各相關單位,包括國際醫療中心、急診部、護理部、移植病房、小兒部、加護中心、感管室、移植協調師等,召開抵台前醫療會議。7月20日下午,鄧小妹由父母及外婆陪伴抵達臺北榮總,經急診PCR採檢陰性,立即安排入住負壓加護病房,接受氣管插管及呼吸器治療;葉小妹的母親則於三日後入住負壓隔離病房。7月26日,抵台後第6天,鄧小妹因病況不佳需緊急進行活體肝臟移植手術,雖母女二檢PCR皆為陰性,但考慮入境僅六天,臺北榮總仍採取最高規格防護,在獨立空調房間施行手術,且所有人員均穿著全套防護衣,由母親黎雲臺妝捐出左側葉肝臟20%,摘取手術時間約5小時,植入手術時間約8小時,在醫療團隊合作無間下,成功完成手術。8月4日,住院中的鄧小妹的母親黎雲臺妝14日隔離期滿,進入加護病房看到分離長達2週的女兒在輕聲呼喚下瞬間嚎啕大哭,一旁的護理師直說妹妹忍耐很久了,一直到現在才會哭出聲音,讓現場醫護人員十分感動,一同喜極而泣。8月11日,黎雲臺妝出院,鄧小妹術後狀況良好也於9月3日順利出院。此次鄧小妹是在越南許多善心人士幫忙募款下促成病人來臺就醫。而台灣是個充滿愛心的地方,有不具名的善心人士得知此消息後,也在第一時間慷慨解囊共襄盛舉,促成這樁跨國來臺醫療的美事。
20歲女開趴喝酒狂歡 隔日送醫器官衰竭離世
許多年輕人喜歡在朋友的聚會上小酌,但飲酒過量容易傷身,甚至有猝死的可能,千萬不能輕忽大意。英國一名20歲女子香農(Shannon Hewat)在朋友的聚會上喝酒;當她返家時卻開始感到不適,緊急送醫治療後沒多久,香農的家人卻收到醫院通知表示,香農已因器官衰竭不幸離世。根據《太陽報》報導,香農周末和朋友開趴喝酒玩樂,返家後卻開始覺得不舒服,先自行服藥希望能改善不適的症狀,沒想到卻愈來愈嚴重,而香農的母親則以為女兒只是宿醉,因此並未多加注意。隔日,香農狀況依舊沒有好轉,香農的母親才驚覺事態嚴重,緊急通報救護車將女兒送醫;然而,因新冠肺炎疫情的緣故,家人無法跟隨探視,香農的父母只得在外焦急等待,並不斷傳訊息給女兒詢問狀況,卻一直未收到回覆。22日一早,香農的父母便收到醫院通知,表示香農病情加重,已轉變成全身器官衰竭,目前昏迷不醒,需盡快進行肝臟移植手術。香農的父母心急如焚,卻仍無法見到女兒;手術施行當天,香農的父母滿懷希望的在醫院附近等待,沒想到等來的卻是女兒的噩耗。事後,香農的母親表示,至今雖仍無法相信女兒已離開,但也只能收拾起悲傷的情緒,替女兒處理後事,而香農的確切死因,仍有待相關單位調查。
陳肇隆完成亞洲首例肝臟移植 回憶第一台手術仍歷歷在目
台灣高雄長庚名譽院長陳肇隆,是完成亞洲首例肝臟移植手術的醫師,而日劇《孤高的手術刀》中內容敘述肝臟移植情節,就是取材自陳肇隆醫師的換肝手術。陳肇隆至今共完成了2000例的肝臟移植手術,回想起首例移植手術,仍在腦海中揮之不去。據《聯合報》報導,陳肇隆回憶起36年前,肝臟移植的患者因食到靜脈瘤破裂,而大量出血,開始陷入肝昏迷及休克狀態,陳肇隆立刻將患者進行手術,經過手術5個小時,再加上換肝手術27小時,病人最後甦醒且肝功能也恢復了。當時的肝臟移植手術遭到外界討論與質疑,有許多醫界、法界專家表示,這手術不合法律規定。陳肇隆表示,1984年台灣還處在「萬年國會」的時期,很難期待國會能主動自訂前瞻性法律,他只好挑戰法律、突破大眾對腦死的觀念,這樣才有機會推行器官移植,挽救那些器官衰竭的病患。而第一位器官移植的病患順利出院,成為亞洲首例成功的肝臟移植手術,促成亞洲第一個腦死器官移植的立法,也帶動台灣移植醫學的發展。陳肇隆在1983年底投入肝臟移植領域,那時候台灣尚未進口器官保存液,就連手術儀器都找不齊,他只好自己從文獻上找到調製保存液的配方、找工務處、儀器課模擬進行製作儀器;陳肇榮透露,當時只有自己看過肝臟移植手術,沒有其他外科、麻醉師、護理人員看過,所以他利用假日時間,用豬、狗來做實驗,模擬移植情境,讓團隊其他人可以了解並訓練他們。陳肇榮在20年完成219例肝臟移植,研究發展活體肝移植,讓台灣位居國際領導地位,在第30年他把重心放在經驗傳承與國際醫療援助;他30年來盡心盡力投入在肝移植上,現今高雄長庚醫院是全國最大、最優質的肝臟移植中心,也是活體肝臟移植占全球存活率最高的地方。
「換肝之父」操刀顏清標父子手術 耗時10小時關鍵是這個
大甲鎮瀾宮董事長顏清標今天傳出在高雄長庚醫院進行「活體換肝手術」,據傳是因為罹患肝腫瘤,經過家族血型、條件等匹配後,選擇顏清標二兒子擔任捐贈者,由高雄長庚名譽院長、同時也是國內肝臟權威陳肇隆醫師執刀。陳肇隆醫師擁有「換肝之父」的美譽,35年以來已經突破1800例肝臟移植手術,2019年更獲得國際肝臟移植醫學會頒發「終身成就獎」。陳肇隆日前受訪時曾表示,活體換肝手術最困難的地方就是肝臟本身,因為肝臟就像是一個血管叢,非常容易出血,所以手術必須非常小心,如果風險高,換肝手術甚至可能要花10小時以上的時間。顏清標的病況目前尚未確認,但假若是肝腫瘤,非常可能是因為B肝、C肝所導致,而肝癌病患的復發率高達60%,目前大多依賴甲型胎兒蛋白檢測來判斷是否復發,據傳顏清標正是經此檢驗才知道復發,若想進行換肝手術,必須符合腫瘤小於6.5公分、腫瘤數少於3顆以下等條件。而活體換肝手術是目前亞洲台、港、日、韓最為盛行的肝臟移植方法,主要原因是亞洲地區的風俗習慣不鼓勵器官捐贈,以致器官來源缺乏。有鑑於此,陳肇隆醫師憑著多年全肝移植、肝臟切除手術及動物實驗的經驗,於1994年成功完成國內首例之活體肝臟移植手術,現在也正在為顏清標父子操刀,根據資料顯示,活體換肝術後的總體一年存活率為97.3%、五年存活率為95.4%,五年復發率也可降至8~12%,是目前全世界最佳的活體肝臟移植成果。
曹政奭為《機智醫生生活》赴醫院見習 親見肝臟移植手術「皮皮挫」
由曹政奭、柳演錫、鄭敬淏主演的韓劇《機智醫生生活》,由《請回答1988》、《機智牢房生活》的申元浩導演與《請回答1994》、《請回答1988》的李祐汀作家聯手出擊,劇情以醫院急診室為背景,講述有著20年交情的肝膽胰臟外科醫師李翊晙(曹政奭 飾)、小兒科醫師安涏援(柳演錫 飾)、胸腔外科醫師金雋婠(鄭敬淏 飾)、婦產科醫師楊碩亨(金大明 飾)以及神經外科醫師蔡頌和(田美都 飾)這五位好友之間的友情故事,同時藉由醫師、護士、病患、家屬的角度,描繪人與人之間細微卻美好的溫馨故事。《機智醫生生活》由柳演錫(左起)、鄭敬淏、曹政奭、金大明、田美都主演。(圖/Netflix提供)曹政奭在記者會上透露,為了接這部戲,他到醫院參觀肝膽胰臟外科醫師的治療過程,也看過肝臟移植手術,讓他在現場「皮皮挫」;柳演錫則談到由於自己飾演小兒科醫生,在進行CPR的動作時還得注意大人與小孩的差異。演員們組了一個對話群組,暖男鄭敬淏貼心提醒今天會下雨,要大家前往記者會的路上小心,也意外爆料出他們有打賭第一集的收視究竟會如何,五位主演分別下注首集收視會落在8%~12%,可見對新戲充滿信心。鄭敬淏爆料柳演錫好心送上咖啡車應援,卻因不熟操作讓他分心狂NG。(圖/Netflix提供)此外,鄭敬淏還加碼爆料指出之前在拍《機智牢房生活》時,柳演錫曾帶著演員孫浩俊包咖啡車替他應援,雖然很感謝兩人的用心,但通常咖啡車都是由專人進行操作,柳、孫為了展現誠意自己動手處理,卻手忙腳亂還頻頻發出聲音,讓他忍不住NG。而萬綠叢中一點紅的田美都原本是出道已14年的音樂劇演員,曹政奭、柳演錫都因為欣賞田美都的實力而極力向導演推薦,讓首次跨界演出的田美都相當感謝。《機智醫生生活》自3月12日起,每周四晚上9:30獨家在Netflix上線,每周更新一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