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損傷
」 電子菸每天10包菸狂抽20年 中年男呼吸困難…檢查赫見「肺部幾乎全爛」
抽菸有害健康,但許多人仍不見棺材不掉淚。中國湖北武漢有一名中年木匠,每天至少要抽10包的菸,結果近日因持續高燒和呼吸困難送醫,檢查發現肺部嚴重損傷,出現呼吸衰竭症狀,雖然他聽從醫生建議決定戒菸,但已經為時已晚了。據《武漢晚報》報導,這名50多歲男子是經驗豐富的木匠,因為工作緣故常常加班到半夜,為了提神他開始抽菸,原本一天只有1、2包,但時間久了菸癮越來越嚴重,到後來每天要抽10包菸才夠,醒來第一件事就是點菸,只需點一次火,一支抽完就會用剩下的火再點燃下一支,這樣的習慣持續了將近20年。男子近來的呼吸道變得異常脆弱,常常發燒、咳嗽、胸悶,嚴重影響到生活,於是到醫院就診。檢查驚覺肺部不僅出現肺氣腫、肺大皰,還感染結核病,進一步照胸部電腦斷層掃描,發現肺部損傷嚴重,幾乎沒有正常的肺組織,肺氣腫也十分明顯,而原因正是長期吸菸所引起。所幸,男子經過治療後,肺部情況有所好轉,但肺功能無法完全恢復,未來需要避免體力勞動或劇烈運動,以減輕肺部負擔。醫生也提醒,長期大量吸菸是導致肺部腫瘤的主要因素之一,還會造成心腦血管疾病,如心臟衰竭、腦梗死等,這些疾病在抽菸狀態下更容易發作,對生命健康構成嚴重威脅。◎提醒您:吸菸有害健康、吸菸害人害己。
10歲兒才染黴漿菌住院逾1週! 女星4歲女又40.3°高燒送急診
台灣知名模特兒及藝人可藍2013年嫁給從事廣告業務的男友,目前育有2名兒女。最近從香港回台的她日前也馬上帶著10歲兒子掛急診,住院超過1週,她11月28日發文感嘆,「這黴漿菌本菌沒想到很不好惹的,讓人無力感」,直呼真的讓人心疼,沒想到現在又換女兒發高燒超過40度,讓她又帶著女兒趕赴急診,讓人看了相當不捨。可藍28日在臉書粉專《可藍 Colleen wei》發文透露連日陪著兒子對抗肺炎黴漿菌的過程,直呼「這黴漿菌本菌沒想到很不好惹的,讓人無力感」,醫師也表示,她兒子目前肺部雜音仍明顯、肺損傷有點嚴重,血氧不穩定,呼吸器還是不能放,要自主呼吸恢復到95才及格,但又不能過度訓練還是要讓受傷的肺慢慢復原。可藍也自我打氣,「至少一關一關打怪過關」,從用到頂的抗生素後需要關鍵2晚不發燒,血氧數值離開缺氧階層慢慢往上爬,吸入的氧氣從8可以調到現在5,現在睡得較好,不光靠點滴補充營養,也能吃下食物,「食慾從一天半個御飯團到現在胃口大開, 能跟點滴說掰掰!真的是很棒!可以吃食物,吃有營養才能對抗!」她也在文末表示,「現在就是相信醫生,認真繼續治療,期待下週聽到好消息!治療完整好好的回家。」結果她1日凌晨又發了限時動態,透露30日傍晚4歲的女兒突然發高燒,一量溫度直竄40.3度,連坐在她身上都明顯感受到身體發燙,最後只好「熟門熟路的又來到急診,女兒妳加油!」所幸醫生檢查後就可以回家休息,不需住院,只表示「希望明天起床你就好好的!」
10歲兒住院逾1周「呼吸器仍不能放」 女星嘆:黴漿菌抗藥性不好惹
台灣知名模特兒及藝人可藍2013年嫁給從事廣告業務的男友,目前育有2名兒女。最近從香港回台的她日前也馬上帶著10歲兒子掛急診,住院超過1週,她昨晚(28日)發文感嘆,「這黴漿菌本菌沒想到很不好惹的,讓人無力感」,直呼真的讓人心疼!「期待下週聽到好消息!治療完整好好的回家。」可藍昨晚在臉書粉專《可藍 Colleen wei》發文透露連日陪著兒子對抗肺炎黴漿菌的過程,直呼「這黴漿菌本菌沒想到很不好惹的,讓人無力感」,醫師也表示,她兒子目前肺部雜音仍明顯、肺損傷有點嚴重,血氧不穩定,呼吸器還是不能放,要自主呼吸恢復到95才及格,但又不能過度訓練還是要讓受傷的肺慢慢復原。可藍昨晚在臉書粉專發文透露連日陪著兒子對抗肺炎黴漿菌的過程。(圖/翻攝自Facebook/可藍 Colleen wei)她心疼說,這次兒子是黴漿菌肺炎,還是抗藥性的,一開始先到家裡附近家醫,他們判斷是腸胃型感冒用藥3天,持續沒有退燒,再去另一間診所照X光,兩邊肺有一點白白的,判斷為黴漿菌,於是開始用第1種抗生素,中間因為禮拜天所以停藥一天,週一馬上回診因為還是沒有退燒,醫生給出轉診單。於是她周二凌晨從香港一回到台灣,帶著兒子直衝醫院急診,照X光發現肺變嚴重之外右下有點積水,母子在急診待了1晚,隔天幸運有健保病房,這8天兒童病房裡面,有A型鏈球菌也有黴漿菌氣喘的,「看著他們一個一個出院,而我們還在奮鬥。」可藍也自我打氣,「至少一關一關打怪過關」,從用到頂的抗生素後需要關鍵2晚不發燒,血氧數值離開缺氧階層慢慢往上爬,吸入的氧氣從8可以調到現在5,現在睡得較好,不光靠點滴補充營養,也能吃下食物,「食慾從一天半個御飯團到現在胃口大開, 能跟點滴說掰掰!真的是很棒!可以吃食物,吃有營養才能對抗!」她也在文末表示,「現在就是相信醫生,認真繼續治療,期待下週聽到好消息!治療完整好好的回家。」
35歲男子自稱鬼門關走一回 外泌體助緩解症狀
35歲的林姓男病患,去年因為covid-19感染導致免疫力嚴重失調,黃疸指數高達10以上(正常值是1),加上本身有先天罕病Kloppel Treone症,毛細血管畸形,以及長期洗腎,不斷出現喘、嚴重貧血、黃疸等症狀,身體非常虛弱。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癌症中心主任鍾智淵,經過醫病溝通,決定以外泌體治療,細胞治療修復大約2個月。林姓病患說,自己當初幾乎面臨生死交關,現在已經不再出現喘等不適症狀,黃疸指數也完全恢復正常。鍾智淵主任表示,外泌體泛指細胞分泌細胞以外的小囊泡,過去被認為是代謝廢棄物,在2013年,美國與德國學者,針對外泌體的研究獲得諾貝爾醫學獎,發現外泌體有生長因子以及細胞營養素,讓外泌體垃圾變黃金。外泌體來自自體以及異體,自體大部分為脂肪幹細胞或骨髓細胞培養,異體主要來自新生兒臍帶細胞去培養間質細胞,培養過程中產生分泌出來的小囊泡就是外泌體,因為沒有細胞核,一般認為安全性相對高。鍾智淵主任指出,外泌體適合三種類型的人,首先是免疫失調的人,像是皮膚過敏、腦霧、肺損傷、心肌炎等症狀的人,以及退化性疾病的病患,例如中風、老年癡呆、帕金森氏症等,以及第三種類型皮膚或是禿頭的患者。鍾智淵主任強調,禿頭除了本身疾病,頭皮產生免疫調節失調或營養素不夠,外泌體可促成細胞修復以及免疫調節。
女子染流感「劇烈背痛」突倒地!昏迷21天醒來…左腳不見崩潰了
10月是流感的好發季節,大多症狀為咳嗽、發燒、肌肉疼痛等,不過切勿輕忽流感所引起的嚴重併發症,美國一名33歲女子米勒(Allison Miller)感染流感後突「劇烈背痛」倒地昏迷,醒來後竟發現左腿已被截肢。據《福斯新聞》報導,事發於2014年3月,當時米勒感到頭痛和喉嚨痛,以為自己只是得了小感冒,直至症狀越來越嚴重,就醫時才得知原來是罹患流感,但醫師檢查後並未發現異常,便開藥讓她服用,當晚米勒病情急速惡化突然劇烈背痛,且不只一次暈了過去,她急忙在「最後一次」倒地前,向友人打電話求救,隨後便失去了意識。米勒被緊急送往急診,醫師發現流感併發雙側細菌性肺炎,且已惡化成敗血性休克,所有器官幾乎衰竭,必須將左腿切除才能保住性命,昏迷了長達21天後,米勒終於再次甦醒。雖然幸運逃過死神魔爪,但除了截肢之外,米勒因此還留下了永久性肺損傷及心臟功能衰退等後遺症。對此,專家表示,米勒的狀況並不多見,但發生率也遠比人們想像中還高,呼籲民眾盡快接種流感疫苗,才能有效降低嚴重併發症的風險。
AI成重症醫護第三隻眼 早期預測脫離呼吸器免不良反應
一位COVID-19(新冠肺炎)染疫病人,因為肺炎合併敗血性休克及多重器官衰竭,插管使用呼吸器住進專責加護病房。經過醫療團隊的細心照顧,病情逐漸改善,並準備脫離呼吸器。依傳統呼吸器脫離偵測病人拔管脫離指數,成功機率小於50%。又運用「早期預測成功脫離呼吸器時機之人工智慧系統」,發現人工智慧精算的脫離可能性高達80%,最後醫療團隊決定依此移除氣管內管,而病人在移除後呼吸順暢,一開口就感謝醫療人員的照護,並於隔日順利轉出加護病房。呼吸器是續命儀器 脫離最佳時機卻難估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品質管理中心主任暨加護醫學部主治醫師陳欽明說明,呼吸器是一把雙面刃,它是加護病房(ICU)病人續命的重要維生儀器,但是也可能引起呼吸器(Mechanical ventilation,MV)相關的合併症,如感染、肺損傷等,同時它也會造成醫療資源龐大的支出,因此照顧插管的重症病人,縮短呼吸器輔助時間是一個重要的參考指標。雖然臨床上70%病人能嘗試呼吸器脫離及移除,但是脫離呼吸器的最佳時機有時難以判斷,過早或過晚脫離呼吸器都可能引發相關不良反應,如有時醫生低估病人呼吸能力,造成病人自己拔除管路,引起聲帶受傷;若延遲拔管,病人可能每天增加1至3%的呼吸器相關肺炎機會。研發人工智慧系統 預測成功脫離呼吸器傳統的呼吸器脫離評估準則無法適用於各種病人,且無量化數據;而且醫療人員工作繁忙,無法事事即時精確。過去雖有許多文獻針對預測呼吸器使用作過探討,然而對於臨床應用上卻少有說明,較無法做為臨床參考運用。有鑑於此,奇美醫院加護醫學部以人工智慧技術,拋出「以儀器資料拋轉整合管理平台建構呼吸雲」,並以物聯網技術建立奇美「呼吸雲」,透過呼吸雲來接受數據,提升模型預測能力,榮獲2017年國家醫療品質獎的智慧醫療類醫療機構組金獎。經過不斷的測試與改良,前後費時近兩年,克服技術挑戰,將現有ICU系統與呼吸治療系統結合,於2018年完成「早期預測成功脫離呼吸器時機之人工智慧系統」,輔助醫療人員準確預測重症病人脫離呼吸器的臨床決策。
國產黑巧克力有問題…鎘含量超過歐盟標準 長時間攝取恐導致腎疾病
國產巧克力驚傳「鎘」超標歐盟標準!消基會抽測市售巧克力商品發現,編號18號國內產製的「100%台灣黑巧克力」商品,其鎘含量超出歐盟標準,長時間攝取可能導致腎臟疾病、肺損傷及骨骼脆弱。由於台灣的巧克力沒有鎘標準,消基會建議主管機關應盡速研議巧克力產品重金屬標準。食藥署則表示,將評估是否訂定標準。消基會今年初在雙北連鎖大賣場、便利商店及網路電商購買20件國內外巧克力做抽檢,結果發現編號18號的國產巧克力鎘含量超出歐盟標準,另1件編號15號來自波蘭的「85%巧克力」,吃下1整塊後的「鉛」攝取量達13.5微克,超過美國兒童和育齡婦女的基準。消基會董事長吳榮達說,短期內攝取大量鉛會造成腹痛、嘔吐和貧血,長期攝取少量鉛則可能會導致兒童認知和智力發展遲緩,其中胎兒、嬰兒及幼童更容易受到鉛毒影響。鎘則是已知致癌物,長時間暴露可能導致腎臟疾病產生,還有肺損傷及骨骼脆弱等風險。至於為何國產巧克力會超標?消基會分析檢驗委員委員會召集人李德仁認為,由於台灣土壤重金屬含量相較國外來得多,種植農作物後較易吸附較多重金屬,且加工程序也不易去除,建議農民種植前先執行土壤分析,以免農產品殘留較高重金屬。不過,被檢驗出超出歐盟標準的巧克力業者昨表示,自己是單純種植及生產者,且每年都有驗土,土壤與樹都健康,並以無毒方式管理,基本上已做到非常純淨的種植方式,「若被檢查出來,我也不認為別人會比我們好。」但他也表示,會請相關單位專家查明釐清,隨即以要忙了為由,急促掛上電話。吳榮達呼籲,目前衛福部訂定的「食品中重金屬之限量」並未規範巧克力鉛及鎘的量,大陸有含鉛量標準、歐盟則有鎘含量規範,建議主管機關應盡速研議巧克力重金屬標準,以管理市面上的巧克力商品,確保消費者食用安全。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則回應,目前僅歐盟針對巧克力訂定重金屬限量標準,總可可固形物含量為50%時為0.8ppm、含量在70%時為0.9ppm,其餘國家皆未訂定,未來將針對國人巧克力攝食量及暴露量,評估是否訂定標準。
開車出門被野馬衝撞 他慘遭毀容「記憶倒退10幾年」無法行走
美國一名男子伊恩(Ian Tilston)2022年1月10日開車外出期間,被迎面而來的野馬衝撞,一度性命垂危;如今時隔1年,他終於能開口說話、右手臂能自主活動,但因為意外發生當下的強烈撞擊,造成失明、無法直立行走的情形,外加腦部損傷,讓他經常以為現在是2010年。據英媒《每日鏡報》報導,伊恩2022年1月10日開車沿著田邊小路行駛期間,一匹野馬突然從旁竄出,先和前方的一輛汽車相撞,隨後再衝向伊恩所駕駛的汽車,導致他連人帶車慘遭壓扁,最終車體全毀,而他則身受重傷被緊急送醫。當時,伊恩在到院前就已陷入昏迷,伴隨嚴重的腦、肺損傷,之後歷經2次心臟驟停,必須靠儀器維持生命;此外,由於強烈的車禍撞擊,他幾乎毀容,所幸透過搶救順利甦醒,被轉送至沃爾頓中心(The Walton Centre)。對此,伊恩的家人亞當(Adam)表示,伊恩在車禍事故發生後接受多次手術與臉部修復,導致整個人的狀況看起來非常糟糕,而對於伊恩外貌的變化,目前家人們也只認得出他的鼻子。最終,因為車禍的緣故,伊恩的生活產生巨大的變化,像是失明、無法直立行走、必須有人24小時在側照護;雖然事發至今時隔1年,他已能開口說話、右手臂能自主活動,但由於腦部損傷,讓他經常以為現在是2010年。另一方面,家人們為了讓伊恩盡快出院而發起募款,想把所得資金用於翻修房子,讓伊恩在回家後有更好的生活品質。
烏魯木齊惡火!官方急開記者會致歉 稱「部分居民自救能力弱」惹議
新疆烏魯木齊市一高層住宅樓24日19時49分許發生火災,警消獲報後立刻趕往現場,火勢到22時35分許才被撲滅,現場傷患均因吸入濃煙緊急送往醫院救治,10人經搶救無效死亡;9人為中度吸入性肺損傷,生命跡象穩定,沒有生命危險。對此,當地市政府25日深夜也親上火線,緊急舉辦記者會,還原救災現場情況並回應民眾質疑,不過官方卻在會中指出「部分居民自防自救能力弱」,再度掀起民眾熱議。新疆烏魯木齊市一高層住宅樓24日19時49分許發生火災。(圖/翻攝微博)據《中國新聞網》的報導,11月24日19時49分許,新疆烏魯木齊市天山區吉祥苑社區一高層住宅樓發生火災,接到報警後,烏魯木齊市消防救援支隊第一時間趕赴現場處置,急救、應急、公安等力量迅速到現場開展救援行動。現場明火於22時35分許被撲滅,傷者均因吸入有毒煙氣緊急送往醫院救治,10人經搶救無效死亡;9人為中度吸入性肺損傷,生命跡象穩定,沒有生命危險。新疆烏魯木齊市一高層住宅樓24日19時49分許發生火災。(圖/翻攝微博)據《澎湃新聞》的報導,烏魯木齊消防救援支隊長李文勝於25日的記者會上說明了消防救援的過程。李文勝表示,烏魯木齊市消防救援支隊先後調集7個消防救援站和1個重型機械救援大隊,共計23輛消防車,109名指戰員趕赴現場處置。此次火災共疏散居民514人,營救被困人員21人,火災造成10人死亡,9人受傷。此次火災具有火勢猛烈、蔓延速度快、被困人員多、疏散搜救難等特點。李文勝指出,19時54分,轄區和平路消防站3車15人到達現場,通過外部觀察,發現火勢已外穿建築物向上翻滾。事發社區進出道狹窄且停車位較少,道路兩側停放大量汽車。大型消防車難以進入社區實施作業。在開展搜救及樓內撲火的同時,組織相關部門對樓前私家車進行移位,拆除日常設立的地樁,全面打開建築南北側火災撲救作業面。22時35分,現場明火被撲滅。經現場反復排查核實,已對災區所有人員全部疏散營救完畢。這起火災綜合現場勘察和當事人陳述,確定起火處位於1502室東側臥室東南角,初步起火原因為家庭臥室插座著火引發,具體原因還在進一步調查。李文勝也提出了4點檢討,一是居民家庭電器線路輻射安裝不符合消防安全管理規定,埋下了火災隱患;二是發生火災的樓層常閉式防火門未保持關閉,導致火災迅速蔓延擴大;三是著火小區道路狹窄,私家車停放混亂,影響消防車快速到場處置;四是部分居民自防自救能力弱,對居住建築中通往樓頂的第二安全出口位置不熟悉,火災發生時未進行有效撲救和及時的逃生自救。不過第4點提到民眾自救能力弱,在微博上迅速引發熱議,部分網友認為,「能有第4點,還真沒想到」、「日常的監管呢?」「他們口中的部分居民只有三歲」、「他知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
延長線起火 新疆大樓大火濃煙狂竄…10人搶救無效身亡
新疆烏魯木齊市一高層住宅樓24日19時49分許發生火災,警消獲報後立刻趕往現場,火勢到22時35分許才被撲滅,傷者均因吸入有毒煙氣緊急送往醫院救治,10人經搶救無效死亡;9人為中度吸入性肺損傷,生命跡象穩定,沒有生命危險。綜合陸媒報導,11月24日19時49分許,新疆烏魯木齊市天山區吉祥苑社區一高層住宅樓發生火災,接到報警後,烏魯木齊市消防救援支隊第一時間趕赴現場處置,急救、應急、公安等力量迅速到現場開展救援行動。新疆烏魯木齊市一高層住宅樓24日19時49分許發生火災。(圖/翻攝微博)現場明火於22時35分許被撲滅,傷者均因吸入有毒煙氣緊急送往醫院救治,10人經搶救無效死亡;9人為中度吸入性肺損傷,生命跡象穩定,沒有生命危險。據悉,起火位置在高層住宅樓15樓,火勢蔓延至17樓,煙氣擴散至21樓。經現場勘查和當事人陳述,初步確定火災因家庭臥室延長線著火引發,目前,傷患救治、善後處置和相關調查工作正進一步展開當中。
中西醫治療「新冠死亡率降至15%」 關鍵是抑制病毒複製
一名65歲女性,去年6月到基隆長庚急診,當時發燒至38度,X光顯示雙側肺浸潤,血氧濃度為92%,COVID-19快速檢測結果呈陽性,因此被接受隔離和進一步評估。入院後,給予類固醇、抗生素和抗病毒藥瑞德西韋以及單株抗體,但因為呼吸困難的進展,發生心搏過速和低氧血症,轉到重症加護病房,使用高流量濕化氧氣經鼻導管系統(HFNC),同時也開始進行中醫介入治療,之後總體情況明顯好轉,4天後血氧濃度改善,生命體徵穩定,轉出加護病房繼續治療,持續搭配中醫治療,肺部X光顯示浸潤消退。7月初的核酸檢測CT值為33,順利解隔離出院。另一名62歲男性,去年5月因全身不適到基隆長庚急診,有發熱伴乾咳,隨後病情惡化,出現呼吸困難,血氧濃度為90%,快篩檢測呈現陽性。由於懷疑是COVID-19肺炎合併缺氧性呼吸衰竭,送至加護病房進一步治療。因血氧濃度未改善,使用高流量濕化氧氣經鼻導管系統,同步使用抗生素。但持續發燒和食慾不振,開始添加瑞德西韋,此時也開始進行中西整合治療模式。病患右大腿腫脹,不能排除深靜脈血栓形成,開始使用抗凝血劑。數日後肺部X光顯示肺炎改善,但卻導致肺纖維化,形成慢性阻塞性肺疾(COPD),持續搭配中醫治療。6月下旬核酸檢測陰性,轉普通病房繼續治療,並安排心肺復健計劃。因懷疑有深靜脈血栓形成,安排都普勒超音波顯示右腿有深靜脈血栓形成,因此,安排了肺栓塞的電腦斷層血管攝影,結果為陰性,仍然繼續中醫治療,最後病況穩定於7月中旬出院。基隆長庚醫院中醫科黃澤宏醫師表示,自2019年底全球各地遭受COVID-19新型冠狀病毒肆虐,導致患者肺部功能受損和免疫系統失調,嚴重者甚至引發劇烈的發炎反應,也就是醫學上所說的「細胞激素風暴」,導致致命的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是屬於較嚴重的肺部傷害,可能在感染後72小時內出現急性肺水腫症狀,並在隨後的2~5天出現瀰漫性肺泡損傷,造成呼吸急促、全身無力、低血壓、發紺、乾咳、發燒、神智錯亂等嚴重後遺症導致危及生命。黃澤宏醫師說,基隆長庚醫院運用中西醫整合治療模式並進行研究,研究團隊針對2021年5月至2021年7月共93位COVID-19住院患者進行分組研究,其中29位施以中西醫整合治療,對照64位病人以西醫常規治療。研究結果顯示,同時接受中西醫整合治療的病人,死亡率為15.4%、痊癒率為84.6%,而對照組則分別為40%和60%,顯示中西醫整合治療模式是相當有潛力的治療方向。黃澤宏醫師解釋,為了降低新型肺炎染疫造成重症之機率,便開始探討導致患者肺部功能受損和免疫系統失調的機制。研究人員在基礎研究及動物實驗發現,傳統中藥配方可以逆轉新型肺炎感染特徵,降低發炎反應並阻止細胞因素風暴的發生,進而抑制ARDS的產生。他說,很多研究證實,小分子核糖核酸(MicroRNAs)的表現跟病毒的感染有關。研究顯示,中藥黃耆複方YQ1可藉由調控小分子核糖核酸來抑制病毒複製,促進巨噬細胞的抗病毒作用,並同時控制細胞內氧化壓力,調節細胞激素風暴。在治療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的大鼠肺損傷模型中也展現出其有效性,實驗大鼠的動脈血氧濃度、呼吸頻率、肺部形態得到顯著改善,並且提高抗病毒的能力。這項研究的部分成果也獲得第18屆國家新創獎的肯定。國內本土新冠肺炎疫情,從2021年5月爆發主因是Omicron,傳播力較強、突破性感染機會高,傳染力又更高。但隨著病毒的不斷變異,BA4、BA5已經開始出現,可能造成另一波住院病患,黃澤宏醫師希望能運用中西醫整合治療,以有效減少重症之死亡率。隨著疫情逐漸趨緩及民眾疫苗接種普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導致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的病患減少,但卻有不少感染新冠病毒病患在確診一年後,仍出現疲勞感、呼吸困難、睡眠障礙等長新冠症狀(Long-Covid)。黃澤宏醫師表示,目前對於感染後造成長新冠症狀的機轉仍不明確,有研究亦懷疑與細胞激素暴所導致的肺部傷害有關,中西醫整合治療模式將成為今後重要的治療手段,提供病患改善的希望。
林家小姐姐遭BMW酒駕男撞到「牙齒全斷」 善心醫師允捐助重建
高雄BMW酒駕男子黃男,上月26日酒後開車撞上林姓一家4口,導致37歲媽媽范女送醫不治,爸爸跟2個姊妹受到重傷,仍在加護病房觀察中,高雄市長陳其邁今天透露,傷者姊姊牙齒需要重建部分,醫療費用有一位王典融醫師捐贈,後續將協調家屬提供帳戶。據悉,被撞的一家4口中,45歲的爸爸林男受到外傷性多處骨折併肺損傷,林姓2姐妹中,16歲的姊姊顏面骨折、牙齒全斷及雙腳骨折;14歲妹妹頭部有外傷、顱內出血。3人目前仍在加護病房由醫護人員照顧。林家被撞後,全家頓失經濟支柱,林阿公、阿嬤擔憂往後照護費用,對此,陳其邁今天受訪表示,社會局都有專人陪伴,在民眾的熱心捐款之下,一定可以度過難關。陳其邁表示,在健保以外的醫療費用會由長庚、大同醫院負責處理,他也透露,姊姊的牙齒需要做重建,醫療費用由一位王典融醫師捐贈,社會局會來協助,請大家放心。另外,由於林家人往後的路還很漫長,為了林家阿公、阿嬤後續生活跟經濟著想,林家人也預計周三對外召開記者會,說明林家人現況跟困難,希望能對外爭取捐款幫忙,減輕兩老負擔。
屯糧戰術1/增加呼吸道黏膜防禦力 營養師推薦6大防疫營養素
本土疫情發燒,疫情指揮中心發布三級警戒之後,台灣民眾自動處於「類封城」狀態,有些人甚至一步都沒踏出家門,而這樣的日子恐怕將持續到暑假,再加上孩子們將整天宅在家,家中的蔬果、食材預估將消耗更迅速。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呼籲,民眾應減少出門,買菜最好一次買足1至2周的食材,也有超商推出蔬菜箱,方便民眾購買。(圖/報系資料庫)有些人使用網購、外送供應日常生活飲食所需;有些人則是集中火力,一次外出採買足夠物資。營養師程涵宇說,「剛開始我會一次去市場購足大約2周的蔬果、食材,但後來發現市場有許多確診者的足跡,再加上人潮密集,傳染風險較高,所以現在就改成網購蔬果的方式。」為避免群聚感染,許多民眾轉而採取網路購物方式買菜。(圖/黃鵬杰攝)程涵宇說,屯糧之外,也要注意是否攝取足夠營養素,尤其防疫期間最需要免疫力對抗病毒。「我建議要補充6大營養素,包括辛香料、Omega 3、十字花科蔬菜、維生素A、維生素C、高纖食物。」程涵宇說,辛香料如薑、蒜都具有抗菌功效,其中大蒜有助抵抗病毒,薑則含有豐富薑烯酚能增強免疫力。「鮭魚、鯖魚、秋刀魚等含有豐富Omega 3,除了同樣能抗發炎之外,還能調節呼吸道的抵抗力。」十字花科蔬菜如孢子甘藍、花椰菜,含有抗氧化能力相當高的植化素蘿蔔硫素(sulforaphane),不只能抗發炎,動物實驗還發現可能有預防急性肺損傷的功效。鮭魚富含豐富的Omega-3,除了具有抗發炎的功效,還能調節呼吸道抵抗力,是很棒的抗疫食物。(圖/報系資料庫)至於維生素A、C,程涵宇解釋,「維生素A是呼吸道黏膜的第一道防線,例如胡蘿蔔、地瓜葉、櫛瓜、紅心地瓜都是不錯的攝取來源;維生素C不僅能抗氧化,也能支持肺部結締組織,建議多吃奇異果、木瓜、芭樂、紅黃椒等。」最後,則要多吃一些高纖食物如香菇、木耳、燕麥等,程涵宇說,高纖食物可以幫助腸道好菌生長,進而增強整體的免疫力。
小四女童驚人畫面曝 直播吞雲吐霧引網友狂轟
一名國小四年級女學童疑抽電子煙,日前在IG直播並加到限時動態,被網友發現截圖在網路社群爆料,視訊中女學生吞雲吐霧的模樣,遭網友們狂轟留言,網友批,「屁孩,抽電子煙很爽喔」、「你知道你已違反菸害防制法」等;有熱心網友告知,要跟其家長及學校投訴,目前教育局追查其電子菸來源,並將對該名學童進行「戒菸輔導」。有熱心網友告知,要跟其家長及學校投訴。(圖/摘自《反抖音屁孩人人有責》)國小女學童疑拿起電子菸,吞雲吐霧的照片,上面還被網友塗鴉留言「飯後甜點」、還有「誰會海水倒灌」,私訊教一下,誇張的行徑,讓很多網友看不下去,留言「要告訴她媽媽,把電子菸收好」,疑似女童的媽媽留言「管教疏忽」,校方也表示「積極處理」。中山醫大附醫兒童部醫師呂克桓曾收治小學五年級男童因接觸電子煙,確診為嚴重肺損傷,他呼籲,電子煙除造成肺傷害,還可能致癌,除了提醒家長特別注意,呼籲政府重視這個問題。台中市教育局表示,通知家長並對該名女童進行輔導;持續加強校園菸害防制,追查到電子煙來源,將函送縣市衛生單位追查成分及來源,推動「校園菸害防制實施計畫」,納入「健康體育課程」於校規規範管理,並禁止教職員工、學生攜帶及吸食。台中市衛生局指出,《台中市電子煙危害防制自治條例》未滿18歲兒童及少年吸食或持有電子煙,將施以電子煙防制宣導教育,另供應電子煙或與電子煙相關器物給未滿18歲者,及強迫、引誘孕婦吸食電子煙者,則處1萬至5萬元罰鍰。於禁菸場所吸食電子煙者,可處2千元至1萬元罰鍰。
幹細胞治療3/自己的傷口自己救 讓皮膚奇蹟癒合
「自體脂肪幹細胞」說得白話些,主要是取自身的細胞進行修護,「自己的傷口自己救」。這回負責主治兩位案例的三總外科部主任戴念梓醫師表示,只要取得一個花生米大小的脂肪塊,從中萃取分離出間質幹細胞,進行培養,再施於傷口上,不痛、安全又方便。戴念梓也分享治療成功的另一大關鍵,是病患的脂肪間質幹細胞,純度高達9成以上,活性很好,能活化傷口附近殘餘的組織細胞,促進血管增生,而且可調節免疫功能、抗發炎,還能分泌生長因子,達到加速傷口癒合的治療作用。目前符合自體脂肪幹細胞移植癒合困難傷口治療的病患,已可以掛號治療,主要是:糖尿病足、長照褥瘡傷口、靜脈性潰瘍、傷口經標準治療六週仍未癒合者、與周邊動脈阻塞疾病經適當治療後仍有傷口,以及傷口加總面積為≥0.5 cm2;≤200 cm2等。其中,周邊動脈阻塞疾病族群包括緊張忙碌、偏好高油、高糖、高熱量等失衡飲食的亞健康大眾,高血壓、高血脂等危險因子以及抽菸人口等等。「自體脂肪幹細胞」就是取自身細胞修護,讓自己的傷口自己救。《特管辦法》開放2年至今,細胞治療讓飽受折磨的慢性傷口及癒合困難傷口有了轉機,持續為生命帶來更好的改變。面對高齡社會及病毒時代的威脅,下階段的再生醫學,勢將超乎我們的想像。新冠肺炎的肆虐,讓全球高度關注再生醫學及細胞治療產業,訊聯在間質幹細胞的研發,也因應後疫情時代細胞治療的需求而加速,3項肺部臨床試驗,第一是以異體間質幹細胞治療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cute respiratorydistress syndrome,ARDS),目前已進入人體二期臨床試驗申請;第二是與北部醫學中心申請ARDS恩慈專案;第三是與中山醫大附設醫院進行癒後肺纖維化的臨床研究;以及同步進行IND(新藥臨床試驗)的申請,以供不同病患的醫療需求。「慢性傷口護理」在未來需求只會有增無減,台灣艱辛邁出這一步,不僅是項里程碑,更讓無數飽受其苦、承擔精神與經濟壓力的家庭,見到一絲曙光。尤其在病毒威脅的時代,肺部纖維化、肺損傷更見常態,國際間也冀望細胞治療能帶來更大的協助以對抗病毒。
15歲少男罹嚴重肺炎急送醫 竟是連抽4年電子菸惹禍
誰說電子菸危害比香菸小?一名15歲少年日前因為呼吸喘急到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求診,經胸部X光及胸部電腦斷層檢查發現雙側肺炎,且兩三天內急惡化到需氧氣治療,雖然少男無接觸史,院方一度懷疑是新冠肺炎,隔離採檢,最後追查才發現是少男抽電子菸造成肺部黏膜病變;醫師提醒電子菸尼古丁高,且有多種化學物、有機溶劑,甚至還可能溶出重金屬。中山附醫兒科部醫師呂克桓說,該名少年抽電菸4年,日前先是出現感冒症狀合併咳嗽、腹痛,在一般診所治療3天咳嗽加遽,轉而到中山附醫求診,經檢查發現是嚴重的肺炎,由於患者很年輕,雖沒有接觸史和旅遊史,醫護不敢輕忽,先將他隔離,進行新冠病毒採檢,也檢驗是否為結核病,但化驗呈現陰性,再細問才發現他年紀輕輕竟已抽電子菸4年,再確定是電子菸造成的肺損傷,依衛福部指引接類固醇治療,馬上HOLD住肺部發炎狀況,患者也在住院10天後出院。身兼台灣兒童胸腔暨重症醫學會理事長的呂克桓分析,電子菸利用電池加熱使內含物質揮發,產生類似傳統香菸吞雲吐霧的效果,但其實電子菸不但有尼古丁,還可添加7千多種香料,甚至有人拿來加安非他命,其中更多許多揮發性的化學物質,另,透過金屬片加熱,更可能釋出重金屬;各國已有許多案例因吸食電子菸造成肺部損傷甚至死亡的案例。呂克桓此呼籲,電子菸不應做使用或當做戒菸方式,且其內含物質與傳統香菸一樣會有成癮、致癌風險、肺部以及其他器官傷害甚或死亡。對於青少年來說更會影響腦部發育。不管是何種菸品皆應避免使用。◎提醒您:吸菸有害健康、吸菸害人害己。
新研究!腸道菌叢功效大 可遠端保護腦肺肝
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爆發,全球已有4730萬人感染確診,並導致超過121萬人死亡,統計數字仍然攀升中。在世界各國競相研發疫苗的同時,流行性感冒的威脅依然存在,雖說流感好發於學齡幼兒或是高齡長者,但事實上無論年齡,流感的威脅無處不在,提升自身免疫力亦成為全民一項重要課題。阿根廷CERELA研究中心聯合日本東北大學,統整全球至今新冠肺炎之臨床研究與治療經驗,並發表鼠李醣乳桿菌CRL1505之潛在抗病毒效益,在進行了一項大規模研究調查發現:在298位孩童的臨床試驗中,給予孩童內含鼠李醣乳桿菌CRL1505的優格六個月,可有效降低孩童發燒、上呼吸道感染、咽喉發炎、急性腹瀉等症狀的發生率,進而減少請病假的天數及父母在孩童照護上的負擔。此外,在動物實驗中也發現CRL1505可經由腸-肺軸線提升呼吸道抗病毒免疫力,並能有效調節免疫反應以降低過度發炎造成的自體傷害,顯著降低發炎因子造成的肺浸潤及肺損傷的程度。在此之前, CERELA研究中心也發現,給予孩童內含鼠李醣乳桿菌CRL1505的優格六個月,可有效降低孩童發燒、上呼吸道感染、咽喉發炎、急性腹瀉等症狀的發生率。研究結果發表於國際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technology for Wellness Industries》。對於腸道菌與呼吸道及肺部免疫力的關係,國立陽明大學蔡英傑教授解釋,近年來大量研究發現,雖然腸道菌群分佈在腸道中,但對遠端器官如大腦、肺、肝等都有著重要影響,其中腸-肺軸線(Gut-Lung Axis)的研究日益受到關注。大量的研究報導表明,維持正常的腸-肺軸交流將有利於緩解肺部疾病。蔡英傑教授也提醒,冬季使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進入高發期,就診患者人數逐漸攀升,除了接種流感疫苗,勤洗手,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適量運動、均衡膳食及適當維持良好腸道菌相才可從內而外的提升整體防護力。
【菸品爭議情報】一禁一放?「新興菸品」電子煙、加熱菸掀起菸品論戰
立法院衛環委員會於10月22日就菸害防治法修正草案進行質詢,衛福部次長石崇良在會中表示已經在10月20號將《菸害防制法》修正草案送到行政院。同樣被視為新興菸品的電子煙與加熱菸,在《煙害防制法》修正草案中,卻有兩種不同命運。其中電子菸將全面禁止,加熱菸則納入菸品管理,不管對贊成者或反菸團體來說,一國兩制都讓外界霧裡看花,政府勢必得說清楚講明白,才能釐清民眾疑慮。被認為是新興菸品的「電子煙」,即便是未吸菸者,肯定對街頭巷尾常出現的電子煙使用光景不陌生,尤其電子煙消費人口近年增加迅速,電子煙通路業者估計已過百萬之譜。電子煙與傳統紙菸最大差異,莫過於電子煙未使用菸草,無燃燒產生焦油疑慮,主要為丙二醇、甘油及尼古丁製成菸油型態,透過電子儀器加熱汽化而成,溫度約200度;「加熱菸」雖也是電子加熱,但原料仍是菸草,加熱溫度可達350度左右,兩者溫度都較燃燒性紙菸低。而電子煙浪潮近年使用率大增原因,莫過於台灣菸價上漲、認為二手煙害較低、可增加多種香味等因素,甚至被認為是「傳統紙菸替代品」,然而新興菸品叩關台灣,健康問題仍是讓支持反對兩方壁壘分明,這也是十三年餘未曾修法的《菸害防制法》,其修正草案終將對電子煙命運一錘定音的決定,受到高度矚目的原因。台灣目前預估電子菸使用人口已破百萬,董氏基金會認為不管電子菸或加熱菸都該被禁止。根據《台灣威卜 菸草減害網路媒體 VAPE Taiwan》報導,富比士媒體集團主席、《富比士 Forbes》總編輯Steve Forbes在其最新一期的節目《What’s Ahead 》指出,「反對電子煙的運動建立在大量錯誤資訊和徹頭徹尾的謊言之上。」公開表達對電子煙的支持。贊成讓台灣電子煙合法的團體則認為,無菸草的電子煙,不會有燃燒產生致癌的焦油,為有效又低風險的香菸替代品,應該合法開放。致力於電子煙合法化的「電子煙販售通路業者自救會」代表Tobe也認為,電子煙沒有紙菸燃燒的焦油成分,呼出來的氣不會讓味道附著於衣服或家具上,加上二手煙危害較少,對於身為父親、有菸癮的他來說,是很好的替代品,「傳統紙菸不能抽個兩口就丟掉,但電子煙不用整根抽完,想停就停,既不會在身上殘存味道,也不會有菸蒂產生,這也是很多結婚、有小孩的人選擇電子煙的緣故,對不抽菸的人而言也比較能夠接受。」電子煙是否該合法化,世界各國標準不一,而在台灣爭議之一,就是若連傳統香菸因燃燒後的焦油,產生上千種有害物質,導致肺癌發生風險增加的問題都能合法的情況下,政府卻打算全面禁止電子煙,支持者認為政府的邏輯很不合理。而衛福部禁電子煙、卻利用風險評估審查加熱菸的政策決定,也讓外界質疑是否有雙重標準。陽明大學環境與職業衛生研究所教授劉宗榮就表示,傳統紙菸有的東西,電子煙其實也都會有,只是電子煙少了傳統菸品燃燒的過程,有害物質會少很多。「使用電子煙主要只有自己吸到尼古丁,基本上二手煙害少很多,這是跟紙菸最大差異之處。」劉宗榮教授認為,相較於傳統紙菸,電子煙較能減害:「對尼古丁有需求的吸菸人口來說,電子煙雖然也會產生有害物質,但原則上少很多,更不會有紙菸燃燒後產生焦油之擔憂,主要就是不會產生焦油,學理上可稱為『減害』。」對衛福部的政策方向,董氏基金會認為「兩者皆該禁」,基金會菸害防制中心公共事務林清麗就指出,對於已開放的傳統菸品未來必須以更嚴格方式控管,而新興菸品不管是電子煙或加熱菸,就該全面禁止。林清麗說:「市面上只要有任何商品被發現含有害物質,不是立刻下架,就該重罰停廠,歐盟已發現電子煙含有40餘種有害物質,當然不應該在這時候開放!」她強調,若政府態度軟化開放,等未來再修法已經影響社會甚鉅,亡羊補牢時已過晚。郭斐然醫師指出,即使是電子菸依然存有二手菸的問題,且任何空氣清淨設備都無法排除。臺大醫院家庭醫學部主治醫師郭斐然亦指出,縱使目前電子煙被偵測出的有害物質少於傳統菸品,但「數量少並不代表毒性少」,畢竟每種有害物質產生的影響皆不同,「且兩者有慢性與急性之別,傳統菸品可能要好幾年才會有癌症、心臟病等問題,但電子煙造成的肺損傷(EVALI)卻是急性的危害。」郭斐然也強調,雖然電子煙沒有明顯的味道會附著於身上,但早有研究指出確定含有二手煙,且任何空氣清淨設備都無法排除,這是國人必須要有的觀念。近年美國發生多例因人為在電子煙開放式煙彈內添加四氫大麻酚(THC)和維他命E,而導致肺損傷(EVALI)案例,目前美國已全面嚴格禁止消費者使用含四氫大麻酚(THC)的煙彈,但即便如此,關於電子煙較之傳統紙菸帶來的影響好壞,專家學者依然莫衷一是。關於電子煙,有的國家選擇禁止,但也有包括英國、加拿大與紐西蘭已經開放並管制。電子煙開放與否,影響著國內百萬以上的電子煙人口,可以想見《菸害防制法》修正草案在立法院肯定少不了激烈攻防,究竟電子煙是否為香菸最有效、減害的替代品,或是該阻絕於國門的危害,最終不管結果為何,都需清楚確切地與國人溝通與具備配套措施,才不致讓民眾無所適從。◎提醒您:吸菸有礙健康、吸菸害人害己,未滿18歲請勿吸菸。
造福200萬民眾!糖尿病患傷口2年好不了 細胞治療3個月就搞定
「細胞治療只用3個月,就將2年做不到的事情做到了!」54歲的病友李先生(化名)受糖尿病困擾已20年,左腳趾頭已截肢,因為腳部的傷口兩年都好不了,出門一定要綁腳,且不耐久站、無法提重物,甚至失去賴以維生的廚師工作,後來接受三軍總醫院外科部部主任戴念梓醫師的自體細胞臨床試驗治療,到現在一年多都沒再復發,相當令人鼓舞!三軍總醫院院長蔡建松少將表示,呼應《特管辦法》的國家政策,與訊聯生技合作的自體脂肪「間質幹細胞」,移植慢性及滿六週未癒合困難傷口細胞治療計畫,成為我國第一項、也是目前唯一獲衛福部核可、列入常規可收案執行的自體細胞治療傷口申請案!透過傳統的外科手術和先進的幹細胞科技結合,既能照顧有國民病之稱的廣大200萬糖尿病人口,又可照顧國軍傷口,相當具指標性。蔡建松院長指出,間質幹細胞(MSC)今年成為全球矚目的焦點,很重要的關鍵是COVID-19爆發,間質幹細胞療法在COVID-19研究中顯示出巨大的潛力。間質幹細胞具有分化、抗發炎的特性,能修復損傷或病變組織、器官,為患者爭取時間與病毒對抗,備受科學家重視,全球已有40多件運用細胞治療的研究案如火如荼進行中。間質幹細胞不只用在肺損傷、肺纖維化、ARDS(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的修復治療,還能治療困難傷口。以另一位也是糖尿病患的退休軍人王先生為例,他腳底傷口3年都沒治好,最近因為常滲水,腳嚴重水腫,求診於三總外科部部主任戴念梓醫師,經過戴念梓醫師相當仔細的清創,但因為傷口頗深,王先生希望接受自體脂肪間質幹細胞移植治療,加速困難傷口癒合。畢竟是自己的細胞、不必再另外吃藥,期待傷口好起來,能「像以前一樣自由行走,讓孩子帶我和太太出去玩」。《特管辦法》的開放,讓細胞治療成為更新、更符合人性的先進醫療技術可選用。三軍總醫院外科部部主任戴念梓醫師表示,治療慢性傷口以往取皮、補皮,病患要受很多罪,以外科手術的癒合仍有進步的空間,醫者莫不希望追求更完美的方式,精進病患的生命品質;而自體細胞治療正可多次使用、減少手術次數並減少麻醉的深度、免排斥、過敏少,實在是符合人性的先端醫療趨勢。尤其脂肪間質幹細胞可分化成為皮膚細胞的一部分,能活化傷口附近殘餘的組織細胞,促進細胞再生及血管增生,加速傷口癒合、調節免疫能力,也期待在未來,如果不幸再發生有大量大面積皮膚創傷的病人,可以立即應用最先進的細胞治療技術。「在我們查得到的資訊中,三總這次是亞洲第一將困難傷口癒合納入常規治療的細胞治療案,相當具有代表性!不僅長照族群、意外傷患、重大手術人口,逐年攀升的周邊動脈阻塞疾病族群也受惠!後者就包括緊張忙碌、偏好高油、高糖、高熱量等失衡飲食的亞健康大眾,高血壓、高血脂等危險因子以及抽菸人口」訊聯董事長蔡政憲博士表示,訊聯建置的間質幹細胞庫可供應全球130萬人次,足以長期提供三總發展細胞治療及臨床研究,以及國際防疫所需,在這波疫情也輸出日本、泰國、巴拿馬協助醫療外交;期待與三總合作的細胞治療應用,能嘉惠更多國人。
武漢肺炎/臍帶間質幹細胞新藥 可改善肺炎修復細胞
隨著武漢肺炎疫情持續擴大,死亡人數不斷攀升,現在又出現新藥治療希望!宣捷細胞生物製藥由臍帶間質幹細胞所研發的新藥UMC119-06,原本用於治療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先後通過衛福部及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核准可進行臨床一期試驗,成為全台唯一研發中新藥被核准執行治療急性和慢性肺病臨床一期試驗的細胞新藥公司,不但為目前新冠肺炎患者帶來治療新希望,也等於替台灣抗疫增添一道防線。根據中國2/11統計,武漢肺炎確診病例高達42708例,死亡病例1017例,重症患者會因免疫系統受到病毒感染傷害,淋巴細胞減少,免疫力失調、抵抗力下降而引發肺炎,是武漢肺炎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對此,宣捷製藥多年來專注於人類臍帶間質幹細胞新藥研發,其中同種異體研發中新藥UMC119-06原本用於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ARDS新藥臨床試驗(IND)審查核准。由於臍帶間質幹細胞具有增進內源幹細胞生長與分化,以及免疫調節的藥物作用機制,從動物功效性試驗發現,UMC119-06注射至慢性發炎小鼠,結果證實能改善肺臟發炎,降低全身性發炎因子,組織切片顯示具有改善肺泡結構和肺氣腫之功效。另外,注射至急性肺損傷小鼠,不僅能改善小鼠肺臟的過度炎症,對於受損的肺泡組織及肺水腫具有顯著的修復作用,由此可見,UMC119-06具有治療急慢性肺病的潛力,無疑替目前無藥可醫的武漢肺炎患者帶來治療新希望。宣捷製藥董事長宣昶有表示,研發團隊將秉持人溺己溺,兼善天下之胸懷,全力配合政府阻止疫情加重的一切努力,若衛福部需要UMC119-06細胞新藥用於新冠肺炎患者之治療,宣捷製藥將履行研發細胞新藥,造福全球病患之企業社會責任,必將戮力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