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
」 肺腺癌 肺癌 病逝 汪建民 劉家昌百家生醫新創26日登台 引來廣達、友達等大咖挖寶
第二十一屆國家新創獎今(26)日舉行授獎典禮,本屆共評選出196組獲獎團隊,報名參賽團隊為近3年來最高。生策會指出,創業募資一向是耐力賽,尤其是研發、臨床試驗階段成本極高的生技醫療業,更需要資源挹注。歷年參與投資的業者包括富邦金控、華南金控、緯創資通資通、友達集團等24家。生策會指出,國家新創獎舉辦21屆來,透過領域專業評審的眼光與評析,點亮台灣的生醫新創團隊聚光燈。本屆新創獎評審橫跨部會、醫界、科研、產業、創投、智財權、財會等領域,共有85位。本屆包括漢民科技副總胡瑞卿、廣達電腦首席顧問謝耀方、友達智慧醫療事業群總經理廖世弘都到場,當場評估與回饋各新創團隊,後續挹注資源可期。此次獲獎的台灣團隊中,長聖生技(6712)的「CAR001:應用異體細胞治療 實體腫瘤之細胞療法」關鍵技術已在台灣、美國均取得Phase I、IIa臨床試驗執行許可;倍智醫電的「倍利肺部影像輔助判讀軟體」有效提升醫師20%檢出率,已取得TFDA智慧醫材許可證,並已獲海外訂單。國家新創獎目的在於發掘生技醫療企業團隊、學界、醫界的新創技術價值,連結投資者資源,讓生技醫療產業創新技術的商化價值能落實與放大。生策會副會長楊泮池表示,新創獎舉辦以來,已評估超過2800項技術,其中從學校和生醫界推進成功創業的已經有178家,資本總額近238億元台幣,1/3的公司資本額達1億、16家資本額超過5億元。楊洋池指出,在過去5年中,已經有39家團隊站上這個舞台,募資高達18家,募額超過50億元以上。其中,4年前從中研院技轉出來的新析生技,團隊從募到近10億元資金,研發的顯微光標靶儀也成功功打進國際市場。第16屆得主-智齡科技,五年來估值已成長近9倍,也獲得本屆唯一最高榮譽國家新創永續典範獎。智齡科技執行長康仕仲直言,2019年拿到初創企業獎,那時候公司30個員工,得了這個獎開始有募資的機會,讓公司得以成長,對於市場拓展等都很有幫助。
40歲男「聚餐太熱走出餐廳」下秒腦中風倒地 醫示警3大危險因子
近期台灣天氣寒冷,自本月12日第一波寒流以來,全台緊急救護內科OHCA人數已高達587人。日前義大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陳睿生醫師也分享一個案例,一名40多歲男子近日與同事聚餐,飯後因身體發熱直接走出餐廳,突然眼歪嘴斜倒地,經送醫後診斷為腦幹中風。根據《中時新聞網》的報導,義大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陳睿生醫師指出,本月以來,他已接診多名腦出血中風患者。這名男子年約40歲,擁有高血壓、高血脂和高血糖等三高症狀,且未能有效控制病情。男子當天與同事聚餐後,吃得滿身大汗,未圍圍巾或戴帽子,直接走出店外,結果不久後便出現眼歪嘴斜、言語不清的情況,立即被同事送往急診。而在經過電腦斷層等檢查,男子被確診為腦幹中風,且出血位置十分危險,為了控制病情,醫師決定將其收治於加護病房,並採用藥物治療,觀察是否需要進一步開刀取出血塊。陳睿生醫師強調,在寒冷季節,許多人喜愛食用熱食或火鍋,導致身體升溫。然而從暖和的室內環境突然暴露於寒冷的戶外,特別是未做好保暖,可能會引發健康危機,尤其對於患有三高症狀或吸菸者而言,血管狀況較脆弱,頭頸部的保暖尤為重要。他指出,頸部擁有主要的血管,這些血管與心臟直接相連,當血管品質不佳時,遇到溫差劇烈變化,可能會導致血流供應不足,從而增加中風風險。此外,陳睿生指出,頸部血管中還存在受器,可感知外界溫度變化,當溫差過大時,會引發血壓劇烈波動,進一步導致中風,該病患在暖和環境下,忽視了保暖,導致血管在寒冷的室外環境中受到劇烈刺激,三大危險因子同時作用,最終引發中風。事實上,衛福部也曾提醒,民眾在寒冷的天氣要注意保暖,因為低溫會造成血管收縮、血壓上升,尤其是老年人應減少冷天一大早出門,以及避免洗三溫暖或泡熱水浴太久,洗澡最好採淋浴,水溫不要過高,大約攝氏40度為宜。除了注意天氣劇烈變化外,亦需避免因天冷而大吃大喝,或是情緒起伏太大等情形。另外定期測量血壓、血糖、血膽固醇,多喝水、並多攝取纖維素,以預防便秘,以及避免突然用力、緊張、興奮、激烈運動等,都能預防腦中風之發生。衛福部也呼籲民眾注意中風徵兆,包括嘴歪眼斜,一側或兩側肢體無力、麻木,意識模糊甚至昏迷,言語不清等,如果民眾一旦不幸發生中風,亦能早期察覺並迅速送醫,把握「急性中風搶救黃金3小時」,以降低中風所導致的殘障。一旦自己或家人、朋友出現中風徵兆,要趕緊就醫,就醫前要注意保持鎮定,將病患麻痺的那一側朝上側臥,以免嘔吐物或分泌物掉入肺部導致吸入性肺炎;避免餵食任何食物或藥品;解開緊身衣物,如皮帶、胸罩、領帶等,以協助病患呼吸。
七旬嬤肺結節無不適拖延回診 2年長大一倍成「肺腺癌」!
71歲張阿嬤兩年前安排「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Low-Dose Computed Tomography,LDCT)」檢查肺部,發現一顆0.8公分肺結節,當時建議要定期追蹤,沒想到阿嬤自認「沒有不舒服」,拖到今年才回診,結果肺結節長大一倍、已增大至1.5公分。考量到結節位置適合手術處理,醫師建議進行微創肺段切除術,並在術中接受病理檢驗,冷凍切片結果確認為早期肺腺癌(第一期)。肺腺癌二期以後存活率即下降 高危險族群應定期LDCT檢查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胸腔外科主治醫師劉柏毅指出,根據研究,零期或第一期肺腺癌的五年存活率接近90%,但到了第二期存活率可能下降至60%-70%,因此,早期發現與治療,對於肺癌患者的生命質量至關重要。目前健保局已針對特定高風險族群補助LDCT費用,包括50至74歲重度吸菸者、50至74歲男性/45-74歲女性,具肺癌家族史等,都可提供兩年一次LDCT。肺結節大於0.8公分 早期手術減輕病人負擔 劉柏毅說明,若肺結節大於0.8公分且呈實心狀,患者可以跟醫師討論是否採用手術切除。以目前微創手術的技術,傷口僅約3至4公分,減少患者術後疼痛和肺功能損失,且住院時間只需三至五天,恢復速度快,大幅減輕患者心理與生理負擔。此外,藉由手術切除肺腺癌,也能最大限度保留健康肺組織,對於老年患者尤其重要。肺癌也可能發生在健康無症狀族群 這樣做降低風險劉柏毅表示,阿嬤本身沒有吸菸,也沒有其他慢性疾病或家族病史,完全屬於健康無症狀族群,然而如果沒有透過LDCT檢查發現,這類小結節極難被傳統X光發現,且結節恐短期內迅速增長,一旦進入第二期或更高期別,術後可能需輔助性化療等較為積極的治療方式,並且預後效果也會受到影響。因此,劉柏毅提醒,若要預防肺癌上身,務必戒菸或減少二手菸暴露,同時定期安排健康檢查,特別是有家族病史或肺部問題的族群,應考慮定期接受LDCT。也要避免長時間暴露在空氣污染、工業排放和車輛廢氣等有害物質環境,平時也得注意均衡飲食、適當運動及良好睡眠,以提升免疫力,降低罹癌風險。
七旬翁胸骨疼痛!就醫檢查意外發現肺腺癌四期 「細胞治療」順利控制病情
70多歲的賴先生,退休後積極參與社區里內的公益及登山健行活動,身體健康硬朗,半年前因胸骨疼痛前往就醫,經胸部X光及切片檢查確診為肺腺癌四期,身體也因腫瘤快速變化壓迫到肺部而出現胸悶、嚴重氣喘等症狀,嚴重影響生活。在醫療團隊的評估與建議下,賴先生先進行肺部腫瘤切除手術,同時安排基因檢測找出適合的標靶藥物,並規劃為期三個月的DC-CIK細胞治療,透過合併療程終於讓腫瘤在短時間內縮小,如今已不須使用止痛藥及專人照護,每天早晚能夠健走及簡易運動。細胞治療應用 癌症治療與再生醫學細胞治療可分為兩大類,第一種應用為癌症治療,是將自體免疫細胞,從體內分離出來並在實驗室大量培養,再輸回病人體內來達到對抗癌細胞的目的;第二種應用則為再生醫學,是利用幹細胞分化的特性,誘導幹細胞分化出想要治療的細胞種類,達到器官修復或組織再生的結果,其應用包含退化性關節炎或軟骨細胞再生,或是燒燙傷時表皮或皮下組織的修補,以及阿茲罕默症及帕金森氏症神經細胞再生。賴先生的案例就屬於第一種應用,是目前癌症治療的新契機。DC-CIK細胞治療攻擊癌細胞並活化免疫系統 是癌症治療新選擇雙和醫院細胞治療中心主任莊博雅醫師表示,DC-CIK細胞治療原理是結合具有辨識抗原及呈現的樹突細胞(dendritic cell,DC)與毒殺能力的細胞激素誘導殺手細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CIK),在體外共同培養並大量擴增後,將活化的免疫細胞回輸到患者體內進行癌細胞毒殺作用。DC-CIK不僅能攻擊癌細胞,同時也會活化自身的免疫系統,對於長期接受癌症治療的癌友是一個可嘗試的新選擇。雙和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謝燿宇醫師指出,從治療前的影像檢查中可明顯看到賴先生肺部腫瘤持續擴大,除透過基因篩檢找出合適的標靶藥物外,合併搭配每劑間隔兩周,共六劑的DC-CIK細胞回輸治療也是關鍵,後續透過電腦斷層檢查可明顯看到腫瘤縮小,部分腫瘤甚至消失。除療效顯著外,更重要的是幾乎無副作用產生,精神與體力並無影響,未來只需按照醫囑定期回診即可。
從醫學看童話故事 白雪公主有憂鬱症、睡美人恐有糖尿病風險
《英國醫學期刊》(BMJ)的聖誕特刊近日刊登了一篇由荷蘭屯特大學(University of Twente)研究員范戴克(Sanner van Dijk)團隊撰寫的「偏搞笑」研究文章。當中以迪士尼公主的故事情節,探討公主們在現實生活中可能遭遇的健康風險。文中不僅提到白雪公主可能有憂鬱症、灰姑娘有肺病,甚至認為睡美人可能同時面臨肥胖、糖尿病等疾病的風險,研究人員甚至呼籲迪士尼應採取相應措施改善角色設定,以便傳遞健康觀念。綜合外媒報導指出,該篇研究中點名點名白雪公主,指稱其長年活在繼母的逼迫下,長期缺乏社交互動,這種孤立可能導致憂鬱症、焦慮及心血管疾病等風險,甚至增加早逝的可能性。雖然七個小矮人的陪伴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其孤獨,但她卻因毒蘋果而昏迷,完美諷刺了俗語「一天一蘋果,醫生遠離我」的無效性。而茉莉公主在宮殿中孤單成長,被認為可能爆發癡呆症、免疫系統衰退及多種心理疾病。此外,茉莉公主的老虎夥伴拉賈(Raja)可能帶來人畜共通傳染病的威脅,甚至因其本能攻擊性對茉莉構成直接的生命危險。而灰姑娘(Cinderella)因繼母的苛待,長期暴露在灰塵及廚房環境中,研究人員認為,這可能導致灰姑娘罹患職業性肺病(OLD)。更糟糕的是,仙女的魔法中含有鋁塗層的微塑料微粒,可能穿透灰姑娘的肺部組織,進一步損害灰姑娘的健康。而寶嘉康蒂(Pocahontas)因為推進和平而跳下懸崖,研究人員估計其所跳下的高度高達252公尺,落地時間約9秒,這樣的行為在現實中可能導致全身多處骨折,堪稱是「骨折交響曲」。而睡美人奧羅拉(Aurora)因長期沉睡,可能引發肥胖、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甚至中風風險;而王子未經睡美人的同意而直接親吻,此舉也被認為違反現代社會的倫理。文章中也點名貝兒(Belle),因其與野獸的親密接觸,可能感染布魯氏菌病或狂犬病;花木蘭因家族榮譽以及長期隱匿真實性別的壓力,可能會出現心理健康問題;而長髮公主(Rapunzel)則因拉扯頭髮,可能罹患牽引性脫髮,導致永久性頭痛及脫髮問題。研究團隊建議迪士尼,應考慮採取一系列健康措施,例如推廣正念(mindfulness)、心理治療、個人防護設備的使用,以及教育角色如何與動物共存。研究人員強調,透過這些方式,不僅能改善角色的設定,也能向觀眾傳遞更健康的生活態度。
全聯倉儲惡火9死8傷!院方曝傷者最新傷況:吸入濃煙須長期追蹤觀察
全聯台中大肚新建倉儲工程,在昨(19)日下午發生火警,釀成9死、8傷悲劇,有19名工人獲救,並由沙鹿光田醫院、梧棲童綜合醫院收治大部分傷者。院方今(20)日出面說明傷者病況,表示傷者目前生命跡象穩定,但由於濃煙、有毒氣體影響,容易造成急性肺部、呼吸道的狀況,需要後續進行長期追蹤觀察。該工廠在昨日下午1時24分許發生惡火,燒死條人命,台中市府昨晚間依法開罰並勒令工廠停工。而台中市消防局火調人員今早也到現場調查起火點釐清確切起火原因,由火災調查科技正粘國泰說明初步勘驗結果。粘國泰透露,起火原因初步判定是3樓切割金屬造成的火花,掉至地下1樓造成PS保麗龍板(穩熱板)起火燃燒,也由於現場為冷凍倉儲,地面撲滿PS板用於隔熱作用,橋面還有隔熱泡棉,事故發生後火勢迅速延燒,釀成嚴重傷亡。此外,火調人員除調查火花掉落的途徑,也會採證化驗現場是否有油漆,並將調查重點放至起火樓層,尋找起火點調查起火原因。根據《ETtoday新聞雲》報導,沙鹿光田醫院副院長張家築指出,從這次傷者情況來看,火勢已不是最主要影響,而是濃煙和溫度。濃煙吸入後,會從上呼吸道開始、到肺部均造成損傷,目前患者第1階段都算穩定,後須還要觀察有沒有出現次發性傷害,若有要及時給予治療。張家築說明,患者吸入濃煙後,上呼吸道、咽喉都可能出現水腫,肺部若受到急性嚴重傷害則可能致命,即便患者目前傷況穩定,後續仍可能有長期併發症,如纖維化等問題。童綜合醫院主治醫師也說到,院方收治的4名患者都有吸入性嗆傷,雖然目前生命狀況穩定,但擔心高溫嗆傷、吸入有毒氣體影響,因此安排患者留在急診觀察;針對可能一氧化碳中毒,院方給予高壓氧進行治療,並觀察是否有延遲性變化,整體情況都算穩定,目前僅剩一名49歲的武姓傷者留院,其餘均已順利出院。
突破舊框架!新一代生物製劑健保給付,嚴重氣喘控制再升級
【健康醫療網/呂佳恆報導】氣喘的臨床表現多樣化,為治療帶來諸多挑戰。然而,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現代醫學已成功開發出精準治療的生物製劑。由於不同患者的體質與誘發因子差異顯著,加上環境變遷的影響,氣喘的臨床表現變得愈加複雜。台大醫院雲林分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陳彥甫指出,過去的生物製劑治療主要針對第二型發炎(Type 2 inflammation)患者,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對於非第二型氣喘(Non-type 2 inflammation)患者的效果相對有限。隨著新一代生物製劑的問世,不僅能有效控制第二型及非第二型氣喘,甚至對於具有複雜混合型氣喘的患者,也展現出卓越的治療效果,為患者帶來更多希望。治療合併肥胖、鼻瘜肉及混合型複雜的氣喘患者 新一代生物製劑展現療效目前臨床上,透過生物標記已能為嚴重氣喘(Severe asthma)患者選擇合適的生物製劑治療方案。然而,由於氣喘的複雜性,例如患者抽菸、合併肥胖、鼻瘜肉、皮膚過敏或黏液栓塞(mucus plugging)等因素,生物製劑的治療效果在某些情況下仍然面臨挑戰。陳彥甫醫師指出,有些嚴重氣喘患者的生物標記指數並非每項都特別高,甚至可能所有指數都不顯著升高。然而,新一代生物製劑的問世,為非第二型氣喘及混合型氣喘患者提供了全新的治療選擇。陳醫師進一步說明,特別是合併肥胖的嚴重型氣喘患者,其病情難以控制通常與嗜中性球發炎密切相關。新一代生物製劑能有效控制非第二型氣喘,對於合併肥胖的氣喘患者也能展現療效,為這類患者帶來全新的治療希望。年輕媽因氣喘發作常跑急診 新一代生物製劑助控制氣喘台大醫院雲林分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陳彥甫分享,臨床上曾遇到一名30多歲的年輕媽媽,體重約90公斤,屬於第二型嚴重氣喘患者。她幾乎每個月都因氣喘急性惡化頻繁前往急診室,主要症狀包括不斷咳嗽、痰多、喘息以及嚴重胸悶。特別是在生完孩子後,因孩子經常感染感冒,她也經常被傳染,進一步加重了氣喘症狀。治療過程中,她甚至一度需要依賴全身性類固醇來控制病情。考量到這名患者合併肥胖、鼻瘜肉,以及影像學檢查顯示多處黏液栓塞(mucus plugging)的情況,陳醫師為她申請了新一代生物製劑的健保給付。在接受治療一個多月後,患者的類固醇使用量逐漸減少,氣喘症狀也得到了顯著控制,不僅緩解了不適,還大幅提升了生活品質。陳醫師進一步指出,目前市場上的嚴重氣喘生物製劑均已通過嚴格的臨床試驗,證實其療效與安全性,並經由政府機構審核取得藥品許可證。然而,患者在接受治療時仍需留意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例如注射部位的腫脹或疼痛。若發生疑似藥物副作用,應儘速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新一代生物製劑擴增給付條件 嚴重型氣喘患者新福音目前健保對於嚴重氣喘生物製劑治療的給付條件仍存在一些限制,在臨床運用上可能帶來挑戰。台大醫院雲林分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陳彥甫指出,有些生物製劑其健保給付規定要求患者必須使用半年以上的口服類固醇才能申請。然而,類固醇治療對部分患者可能引發不適的副作用,例如肥胖、水腫、血糖難以控制、骨質疏鬆,甚至增加感染風險,對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一定影響。為了幫助更多嚴重型氣喘患者,健保今年進一步擴增了對新一代生物製劑的給付條件,為患者提供了更多治療選擇。陳醫師強調,透過早期使用生物製劑來有效控制氣喘症狀,不僅能減少口服類固醇副作用的累積,也能顯著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質。這樣的治療策略更加貼近臨床需求,為患者帶來更大的希望。控制氣喘不二法門 遵循醫師指示規律用藥「近幾年隨著更多新型生物製劑的問世,醫師在臨床治療上多了強有力的武器,能更有效地控制嚴重型氣喘。」陳彥甫醫師表示,生物製劑的進步,確實為不同嚴重型氣喘患者的治療帶來了顯著突破。然而,想要真正有效控制氣喘,關鍵仍在於患者是否能遵循醫師指示規律用藥,並結合戒菸、適當減重、規律運動,以及減少暴露於過敏原的環境,才能有效預防不可逆的肺部損傷。陳醫師進一步指出,生物製劑作為過去10年來嚴重氣喘的新型治療選擇,已有大量研究證實其對疾病控制的效果。然而,若患者中斷治療,氣喘相關的生物標記指數可能逐漸回升,並增加症狀惡化的風險。因此,他建議尚未完全控制氣喘的患者,應每3~6個月由醫師評估治療反應,根據病情調整氣喘藥物及生物製劑的使用方案,以確保疾病穩定。「氣喘雖然無法完全痊癒,但只要規律用藥,就有機會達到臨床緩解,並有效避免疾病進一步惡化。」陳彥甫醫師強調,規律用藥與持續治療是氣喘管理的核心,患者應積極配合醫師的治療建議,進而改善症狀,提升生活品質,重回正常生活。
紗布留7旬翁體內11天!二度開刀釀「肺膿腫」亡 纏訟9年判賠211萬
日本大阪一家醫院2010年發生一起手術失誤事件,一名70歲男子在接受心臟手術時,醫生意外將紗布留在他體內,導致他病情迅速惡化,最終身亡。事後,家屬提告醫院求償6700萬日幣(約新台幣1414萬元),而經過9年訴訟,法院近日終於裁定醫院須賠償1000萬日幣(約新台幣211萬元),並與家屬達成和解。根據日媒《讀賣新聞》報導,這起悲劇發生在2010年3月,70歲的男子在松原德洲會醫院接受心臟繞道及人造血管手術,但術後男子卻感覺身體不適,還出現發燒等症狀,經過CT掃描檢查,才發現有塊紗布被遺留在男子體內。手術的11天後,院方再次為男子動手術,雖然成功將紗布取出,卻造成男子肺部受損。2012年12月,男子的左肺幾乎失去功能,最終因肺部積膿病逝。病患家屬於2015年10月提起訴訟,指控院方對病人的手術及術後管理存在問題,要求賠償6700萬日圓(約新台幣1414萬元)。法院調查結果證實,醫院承認紗布放錯和重新手術對男子的呼吸產生了負面影響,並向男子及其家人道歉。經過長達9年的訴訟,醫院終於同意支付1000萬日圓(約新台幣211萬元)的賠償金,並與死者家屬和解,但對於其他詳細和解事宜,院方表示無法回答。對此,死者家屬直言,「我仍然感到很生氣,因為第2次手術後,他(死者)沒有得到更適當的治療,我希望他們能夠努力避免這種情況再次發生」。
罹癌少年太痛苦「每天失眠」 將62萬救命錢全拿去儲值手機遊戲
大陸河南一名16歲少年罹患了惡性骨肉瘤,且已轉移到肺部,痛得他每天都睡不著覺。怎料,他為了玩手遊,將爸爸卡裡的人民幣14萬(約新台幣62.4萬元)救命錢全部拿去儲值。事後,少年坦言,玩遊戲能讓他忘記疼痛、使他獲得快樂,所以才會忍不住花掉這一大筆錢。綜合陸媒報導,上(11)月20日,河南安陽一位父親向媒體求助,提到他16歲的兒子身體狀況相當危急,卻為了玩手機遊戲,瞞著他把卡裡的14萬救命錢全部儲值進去。父親說,因為兒子屬於未成年人,依據當地相關法條規定,是可以合法進行退款申請的,而他聯繫媒體,也是希望透過他人的力量,協助把這一大筆救命錢要回來。報導指出,記者將此事反映給遊戲公司客服後,對方表示願意退款,但只能返還80%,也就是人民幣12.4萬(約新台幣55.2萬元)。當少年被問及為何要花大錢儲值遊戲時,他坦言,自己的腿部長了顆巨大的腫瘤,每天痛得他無法正常入眠,而玩遊戲可以讓他忘記疼痛、使他獲得快樂,所以才會忍不住做了這件事。後來,少年說到,自己已經意識到錯誤,也約定未來不會再發生同樣的事情;父親則安慰兒子,承諾自己無論如何都不會放棄他,一定會想盡辦法把孩子治好。
天冷吃薑母鴨!82歲翁「1習慣」竟致急性肺水腫險死 醫師揭露原因
寒流來襲冷颼颼!不少人天一冷就喜歡吃麻油雞、薑母鴨、羊肉爐這類料理「冬令進補」,不僅食材美味,熱呼呼的熱湯更是讓人暖意上心頭!。不過腎臟科醫師林軒任提醒,「1類人」在喝湯時須節制,要特別注意「喝湯的總量」,否則可能造成腎臟功能損壞,甚至罹患急性肺水腫。腎臟科醫師林軒任在臉書粉絲頁「引人入腎・林軒任醫師」分享案例,一位82歲劉伯伯長期規律洗腎,平時也有控制飲食,但最近因為氣溫驟降,他和家人吃薑母鴨祛寒時一直狂喝熱湯取暖,結果當晚就發生呼吸困難送急診,檢查發現是急性肺水腫,經緊急洗腎後才撿回一命。因此,林軒任醫師提醒,洗腎患者冬天喝熱湯「一定要節制」,否則容易因無法排出體內多餘水分,而產生致命性風險。林軒任醫師解釋,對於洗腎患者來說,腎臟功能受損會導致排尿量減少,因此攝取越多水分,體內水分越容易累積滯留,而肺部就是容易聚積水分的器官。當肺部水分積累過多時,就會引起肺水腫,進而阻礙氧氣、二氧化碳等氣體循環,對呼吸功能產生嚴重影響,出現胸悶、呼吸困難、呼吸喘等症狀,嚴重時,甚至必須端坐呼吸,才能舒緩不適。一旦沒有及時處理,可能導致缺氧性昏迷,有致命的風險。林軒任醫師指出,雖然肺水腫狀況危險,但只要找到源頭,通常都能獲得控制。以腎臟病友為例,因腎臟功能損壞導致肺水腫,只需利用緊急透析快速將患者體內多餘的水分排出,就能減輕肺部液體負擔,幫助患者恢復正常呼吸功能。林軒任醫師表示,為避免劉伯伯再次遇到類似緊急情況,他特別在出院前叮囑劉伯伯,需要嚴格控制每日的飲水量,建議使用磅秤或有刻度的杯子、水壺,藉此精確量化水分攝取。而除了喝水、喝湯之外,這類患者也要控制含水食物的攝入,如水果、麵條、布丁、果凍、冰淇淋等。此外,過鹹、過辣或過甜的食物會提高身體滲透壓,引發口渴感,導致過量飲水,如同高滲透壓的飲料或湯,就會容易越喝越渴。林軒任提醒,雖然在寒冷的冬天喝熱湯相當舒服,但對於腎友來說,過量飲水會導致嚴重的健康風險,患者應該嚴格控制每日飲水量,並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才能健康度過寒冬。
台中嬤沒有不舒服「肺結節2年大1倍」 回診證實罹癌中之王
台中一名71歲阿嬤2年前就醫檢查,發現肺部有一顆0.8公分肺結節,醫師建議要定期追蹤,但阿嬤自認沒有不舒服,拖到今年才回診,沒想到肺結節長大1倍,趕緊進行微創手術切除,術後病理檢查證實為早期肺腺癌,她也才學會教訓,乖乖聽從醫師的話。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胸腔外科主治醫師劉柏毅分享這起案例,阿嬤的肺結節2年前僅0.8公分,2年後增大至1.5公分,考量到結節位置適合手術處理,醫師建議進行微創肺段切除術,並在術中接受病理檢驗,冷凍切片結果確認為第一期肺腺癌。好在發現時間早,癌細胞尚未擴散,阿嬤在術後第3天就順利出院,後續檢查也顯示病情穩定。劉柏毅指出,阿嬤本身沒有吸菸,也沒其他慢性疾病或家族病史,屬於健康無症狀族群,若沒有透過「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LDCT)檢查發現,這類小結節很難被傳統X光發現,且結節恐短期內迅速增長,一旦進入第2期或更高期別,術後可能需輔助性化療等較為積極的治療方式,並且預後效果也會受到影響。劉柏毅提醒,肺癌是國人10大癌症死因冠軍,要預防肺癌上身,務必戒菸或減少二手菸暴露,同時定期安排健康檢查,特別是有家族病史或肺部問題的族群,應考慮定期接受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劉柏毅強調,研究發現0期或第1期肺腺癌的5年存活率接近90%,但到了第2期存活率可能下降至60%~70%,因此早期發現與治療,對肺癌患者的生命質量至關重要。
餐廳、酒吧員工是暴露二手菸高風險族群 聚餐3行動打造無菸環境
根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資料顯示,即使不抽菸,短暫接觸二手菸也有可能讓身體產生危害。國健署表示,年末將近許多民眾會在年終聚餐與親友、同事聯繫感情,但二手菸卻有可能成為聚會時的健康隱藏殺手,建議民眾透過3行動一起打造「無菸聚餐」,不僅能保護自己與親朋好友,也能進而守護聚會場所工作人員的健康。二手菸每年致130萬人死亡 短暫接觸有「這些」影響二手菸目前已被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歸類為一級致癌物質。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資料顯示,二手菸每年會造成全球130萬非吸菸者死亡。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更指出,即使只有短暫接觸二手菸,血管內壁也會因此而受到損害,若接觸二手菸1小時,身體會產生發炎反應並導致肺部功能下降,而且影響時間將持續至少3個小時。對於孕婦、孩童,二手菸還會構成更大的健康威脅,國健署表示,孕婦若暴露於二手菸之下,胎兒的健康會受到影響,可能會生下低體重的嬰兒,而暴露於二手菸的嬰兒,其大腦、呼吸等都有可能受到影響,相較於未暴露者,這些暴露於二手菸的嬰兒死於嬰兒猝死症候群(SIDS)的風險也會更高。年末聚餐別讓菸味壞了氣氛 3行動共同打造無菸環境年末聚餐的快樂時光,二手菸可能會成為潛在的健康威脅,而且聚餐場合聞到菸味往往也會影響到未抽菸者的心情,並讓氣氛變得相當尷尬。國健署建議,民眾在聚會時可採取以下3行動,共同打造無菸的聚會環境,讓歡聚時光更加盡興與健康:遵守禁菸區規定:留意禁菸區域標示,避免在禁菸範圍內抽菸,或使用吸菸區/吸菸室。另外也要避免在餐廳門口或騎樓抽菸,以免菸味飄散至餐廳內,影響用餐的賓客。提前協議無菸規則:與親友、同事事先約定聚餐期間不抽菸。給予愛與關懷、分享戒菸資源:在團聚的時刻,給予吸菸者戒菸支持與鼓勵,將會對成功戒菸有很大的幫助,而聚會中也可以適時地介紹戒菸的好處及相關戒菸資訊,幫助吸菸者踏出戒菸的第一步。餐廳、酒吧員工是暴露高風險 戒菸守護自己與他人戒菸除了能保護一同聚餐的親朋好友們,也能守護聚會現場的工作人員。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指出,餐廳、酒吧的員工其實是二手菸暴露的高風險族群,在禁菸政策實施後,這些員工的呼吸道症狀、肺功能測試結果確實都有明顯的改善。目前,全台有近2,700家合約醫事機構可提供專業的戒菸服務,民眾也可撥打免費戒菸諮詢專線「0800-636363」,或利用line通訊軟體(ID:@tsh0800636363),由專業諮詢人員協助量身打造個人戒菸計畫,並提供戒菸相關資訊。國健署署長吳昭軍呼籲,民眾一同營造無菸環境,保護自己與家人健康,讓聚餐氣氛更和諧。健康醫療網提醒您:吸菸有害健康!
流感12月恐將進入流行期 30多歲男染流感併發肺炎亡
上週冷氣團報到,國內流感疫情也有略升的情形。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郭宏偉於12月3日疾管署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上週國內類流感門急診就診人次約有71,400餘人次,近2週都可以看到國內類流感就診人次有略微上升的情形。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表示,雖然目前還沒有進入流感流行期,但是今(2024)年流感季的流感重症以及死亡個案都是近十年來同期新高,呼籲還未接種疫苗的民眾,尤其是高風險族群,應盡早接種疫苗以減少重症及死亡的風險。上週最年輕死亡個案為30多歲 染H1N1後併發呼吸衰竭根據疾管署資料顯示,上週國內新增11例流感重症死亡個案。其中有一位較年輕的重症死亡個案,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說明,這名個案為北部30多歲男性,本身有氣胸、慢性肺部疾病,沒有接種過本季流感疫苗,在10月上旬開始有發燒、咳嗽有痰、呼吸困難等症狀,前往醫院就醫後,經電腦斷層檢查發現肺部已有異常狀況,且流感快篩為A型流感陽性,經檢驗確認感染H1N1。後續這名個案接受抗病毒藥物治療,由於臨床研判他有急性呼吸衰竭的情形,因此收至加護病房繼續治療。但林詠青醫師提到,在住院過程中個案的肺炎狀況一直沒有好轉持續惡化,在11月底也就是發病後約7週就因此不幸過世,主要死因為A型流感併發肺炎及急性呼吸衰竭。預估流感12月中進入流行 年末活動多應提前增強保護疾管署公布,今年流感季的重症病例數及死亡數皆為十年同期最高,自今年10月1日起截至12月2日本流感季共累計286例流感併發重症病例,年齡層以65歲以上長者為多(占59%),另外死亡病例共累積52例,均未接種本季流感疫苗。隨著氣溫逐漸降低,疾管署預期呼吸道病毒將會更加活躍,預估流感疫情大約在12月中旬會進入流行期,再加上臨近年末民眾探親旅遊等活動頻繁,疾病傳播風險將會增加,呼籲尚未接種疫苗者應盡早接種。林詠青醫師表示,像前述的流感重症死亡個案,雖然年紀輕但有慢性疾病,所以也藉此特別呼籲有慢性疾病的患者、65歲以上的長者等都是感染呼吸道傳染病後併發重症或死亡的高風險族群,更應盡早接種疫苗降低風險。
健保延長新一代口服荷爾蒙治療年限!高風險轉移性攝護腺癌患者治療更有保障
【健康醫療網/林韋彤、林宗憲報導】根據衛生福利部最新統計,攝護腺癌已攀升至112年十大癌症死因的第五名,其中有三成患者在確診時已出現癌症轉移。三軍總醫院泌尿外科主治醫師楊明昕指出,臨床上通常會透過抽血檢測患者的攝護腺特定抗原指數(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簡稱 PSA),若指數異常偏高,可能代表罹患攝護腺癌,需進一步安排相關檢查。然而,由於攝護腺位置深藏於肛門與直腸之間,且早期症狀如頻尿、排尿困難等,與良性攝護腺肥大相似,民眾往往難以察覺病情,導致許多患者錯失早期治療的機會。楊明昕醫師表示,不少患者因症狀輕微而延誤就醫,直到骨痛或其他不適出現時,才確診為高風險晚期癌症。這也讓癌症治療的挑戰更加嚴峻,尤其是對於已出現癌細胞轉移的患者,治療手段的選擇與效果成為重要的課題。健保放寬給付條件!高風險轉移性攝護腺癌治療年限延長至三年自113年8月1日起,針對高風險轉移性攝護腺癌患者的新一代口服荷爾蒙治療藥物,健保給付年限由原本的兩年延長至三年,這項政策改變讓許多患者受惠。對於因健保限制而停藥的患者,只要經專業醫師評估後,於三個月內未出現病情惡化,便可申請續用一年。楊明昕醫師說,過去許多患者在兩年療程結束後,不得不中止用藥,這對病情控制造成很大影響。如今隨著健保政策的擴大,他們能夠再次申請治療,延續使用新一代口服荷爾蒙藥物。楊醫師進一步指出,這類藥物的費用動輒每月上萬元,對許多患者來說,健保的支持大大減輕了經濟負擔,也讓治療得以繼續,抑制腫瘤的進展,為患者爭取更長的生命時間。他強調,這項政策對患者及其家庭意義重大,不僅提升了生活品質,也帶來更多希望。新一代荷爾蒙治療突破抗藥性挑戰!直接作用於腫瘤細胞傳統荷爾蒙治療主要透過針劑注射,抑制腎上腺素或睪丸分泌雄性素,以阻斷癌細胞的生長。然而,當癌細胞進展至去勢抗性階段時,腫瘤的抗藥性問題會讓治療效果逐漸減弱,存活期通常縮短至不到四年。楊明昕醫師表示,新一代口服荷爾蒙治療藥物能直接針對腫瘤細胞的雄性素受體,從根本抑制癌細胞的增長與擴散,並有助於縮小腫瘤體積。根據大型臨床試驗數據顯示,這類藥物可有效降低33%的死亡風險,將患者的整體存活期可額外增加三年以上,為高風險轉移性攝護腺癌患者帶來治療新契機。三大指標 定義高風險轉移性攝護腺癌高風險轉移性攝護腺癌患者的分類,有助於醫師提供更精準的治療策略。楊明昕醫師說,目前主要依據以下三大指標:1. 葛里森指數超過8分:代表腫瘤病理分化差,癌症侵略性高。2. 骨轉移三處以上:尤其是非脊柱或非骨盆腔的骨轉移,顯示癌症擴散範圍較廣。3. 內臟轉移:如肺部或肝臟遭癌細胞侵襲,表示病情已相當嚴重。當患者符合以上三項指標中的任兩項時,則歸類為高風險轉移性攝護腺癌,需採取更積極的治療方式,以提升存活機率,延長生命時間。規律運動與健康管理 是長期抗癌的重要關鍵楊明昕醫師提醒,接受荷爾蒙治療的高風險轉移性攝護腺癌患者可能會出現疲累、骨痛或骨質疏鬆等副作用,建議患者每天進行適量的運動,例如散步或簡單的伸展運動,有助於維持體能與心理健康;此外,均衡飲食和規律作息也是抗癌過程中的重要關鍵。楊明昕醫師強調,除了藥物治療,患者的生活管理一樣重要。透過規律的健康習慣,不僅能提升治療效果,還能幫助患者穩定情緒。他呼籲民眾,若有疑似症狀,應儘早就醫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為自己的健康多爭取一份保障。
在大陸做手術「私密處成鋸齒狀」 她崩潰勸世:台灣醫療令人安心太多
一名女子7日在北市南京東路的某連鎖醫美診所進行電波拉皮手術,在麻醉後因血氧濃度不穩,急送大醫院搶救仍不治,這也引起外界關注。不過一名女網友就透露,其實台灣醫療水平相當高,「我用我的經歷證明,台灣的醫療令人安心太多了」。該名女網友近日在Dcard分享自身醫療經歷,她透露,因父親在中國工作,自小往返兩地,而她長期困擾於「小陰唇過長」問題,因下體摩擦經常感染,從國中起就頻繁就醫,醫師診斷問題來自於小陰唇過長且不規則。當時母親建議回台灣手術,但父親認為中國醫療水平高,不需要多此一舉。拖到高中畢業,她在中國一所大醫院動手術,卻成為人生陰影。原PO也形容,自己的麻醉過程極其疼痛,手術過程中甚至目睹醫生像在「切割豬肉」,感覺自己彷彿砧板上的肉塊。術後疼痛難忍,「像是被潑了油一樣」,更讓她崩潰的是消腫後發現手術部位呈現鋸齒狀。「看到的瞬間,我幾乎喘不過氣來,完全無法接受自己的身體變成這樣。」父母也因此經常為此事吵架,而等到原PO高中畢業後,她隨母親回到台灣,並尋求長期就診的婦產科醫師協助。醫師在檢查後對手術失敗的程度感到震驚,經過詳細評估為她進行修復手術。這次的手術過程順利,恢復期間也幾乎沒有過度疼痛,「兩週後,我看到了正常的小陰唇,比預期還好,摸起來也不再感到厭惡。」這段經歷讓也原PO深刻體會兩地醫療水平的差異,直呼「台灣的醫療真的令人安心太多了!」她也希望藉此經驗提醒其他台灣人,在異地求醫務必謹慎選擇,並感謝台灣醫療。貼文曝光後也引起網友熱議,不少人紛紛留言表示,「辛苦你了,大陸醫療水平沒有很好,我也有家人是大陸人,也很常要往返,有一次家人在大陸生病,在大陸治療很久住院很久,結果回來台灣去了台灣的醫院,一個禮拜就恢復了」、「辛苦你了~台灣醫療真的很讚」、「我在中國工作時也是肺部發炎(不是陽性)拖了三個月,期間各種大小醫院,三甲的、衛校的我都去過了,他們醫院跟醫院之間好像是系統不聯通的,吃了好幾個月的藥都沒效果,後來實在受不了請了假回台灣治療,我去了我家附近一個小診所,吃了一個禮拜的藥,好了」、「敢在大陸動手術,你家人也是挺敢,大陸好的醫療服務一般人享受不到的,真是辛苦你了」。
陳文茜自曝癌症檢驗結果「3腫瘤中2顆惡性」 右骨盆腔還有1顆惡性腫瘤
資深媒體人陳文茜近年健康狀況不時亮紅燈,不僅罹患肺腺癌,還經歷敗血症、急性腎衰竭、腸胃炎等疾病,數度在生死間徘徊。她今(6)日在臉書發文透露,日前到波士頓哈佛大學附屬醫院就醫時,醫師警告她過去三年使用重量類固醇及可體松,可能導致癌症復發,要求她回台後立刻做檢查。如今經過好幾個醫生複診,確認她的肺腺癌已經復發,而且肝臟也有三個腫瘤。她發文時正躺在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癌醫中心分院的正子中心,準備檢查癌細胞擴散到什麼程度,「和未來下一把賭注,之後就看我和命運,誰賭嬴了?」陳文茜6日下午在臉書以《和未來下一把賭注》為題發文,表示自己正躺在台大癌醫的正子中心,準備檢查「自己的癌細胞擴散到什麼程度」。她稱「許多人不明白為什麼我常常寫醫療的事,那應該是個人的隱私,我的撰寫,甚至被某些人認為是博取同情。我書寫的對象,不是健康的人,而是罹患重病的患者。我們該用什麼態度,好好活著,與病共存?若病情惡化,該怎麼面對?」陳文茜回憶,之前遠赴美國波士頓哈佛大學附屬醫院就醫時,她本來以為自己的病情已經穩定,只是要找到攻擊的細胞,是否有藥物可以阻斷攻擊。結果在哈佛大學附屬醫院時,才知道自己這類病人在美國醫療是列管病人,身上要帶手環,帶子裡有100MLHydocortison急救針,隨時急救。陳文茜指出,自己的狀況叫「腎上腺危症」,舉凡骨折、手術、麻醉等都可能休克,必須先做好準備,先打100 ML的藥物預防休克。對於自身的狀況,陳文茜表示,「簡單一句話:我以為的穩定,是活得糊里糊塗,我以為自己去佛羅倫斯是圓夢,其實是冒險。反正我活得不明不白,好過死的明明白白。」她還提到,醫生警告她,過去3年使用重量類固醇及可體松的後遺症,可能導致她的癌症復發,要求她回國後立刻做MRI檢查。而她返台次日便在振興醫院進行健康檢查,結果確認肺腺癌復發,而且肝臟也有三個腫瘤,。陳文茜表示,經過好幾個醫生複診,包括台大外科部主任陳晉興、好心肝院長許金川教授等人一一確認後,她即將和未來人生進行一個大賭注:「正子攝影的結會告訴我,我的癌細胞是否已經擴散。三小時後,看我和命運,誰賭嬴了?」陳文茜最後表示,檢查完後,就可以看到她和命運「誰賭嬴了?」並稱去年9月時她的肺部影像顯示還「沒有任何癌細胞」,提醒和她有類似狀況的民眾,如果是長期類固醇使用者,要記得每年固定以MRI追蹤檢查,並表示「希望你們都可以比我更健康。」 =====21:39更新=====陳文茜於6日晚間9點15分左右發文,表示檢驗結果出爐,肝臟3個腫瘤中,2個惡性,1個水泡,不過右側骨盆腔也有1個惡性腫瘤。陳文茜自述,「為這樣的日子,我已經準備很久,對生命的長短,我沒有執著。對於死亡,我早已習慣了,接受了,隨緣自在。捨不得的是那些愛我的人,他們的傷悲;更捨不下的是我的孩子們。」她表示,癌症即使發展至此,也不是絕症,不代表明天就要死了,「還有長長的一條路,除了積極治療之外,它給你足夠的時間,準備好這生命最後的一段旅程,妳要怎麼過?如何好好把握它?」陳文茜還表示,她突然很高興自己的腦部疾病,先把自己摧殘成不能接受化療、免疫治療的患者。這讓她得以直接跳過一些身體的痛苦,接受比較溫和的標靶治療及質子治療,「它使我不必為了延長生命,失去最後旅程的怡然自在。」她還表示,「願老天給我足夠的體力,繼續完成我的未竟之事。尤其《文茜的世界周報》。我會努力工作,直到最後。願上天憐憫,讓我可以陪著我的孩子們到最後。給他們一個溫暖的家,一個虛弱但很愛他們的媽媽。知道自己比過去更重病後,我看到的世界越來越美。我獨自一人,卻很自在。」還表示:「我別無所求。」
「大雪」來臨 開運方法大公開
2024年12月7日23點19分節氣來到「大雪」,古人云:「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到了這個時段,北方雪往往下得大、範圍也廣。大雪時節,萬物潛藏,養生要順應自然規律,在「藏」字上下功夫。關於「大雪」的養生,從中醫角度來看,此時已經到了「進補」的大好時節,這裡的進補並不是一般所說的隨便吃點營養價值高的補品,而是要通過養精神、調飲食、練形體、慎房事、適寒冷等綜合調養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黃帝內經》上說寒冷冬天的養生首重「去寒就溫」,如何做到「去寒就溫」防體寒、維護身心健康呢?在食衣住行各方面都要有「去寒就溫」的意識與行動,遠離冰冷、寒冷的東西和環境,讓身心處在溫暖的狀況下。「大雪補得當,一年不受寒。」五行養生重點都是要順應天地寒熱的變化,以去寒就溫養腎養元氣為主。 2024年「大雪」這半個月,健康要注意的生肖是屬鼠、牛、龍、馬,注意飲食衛生,戒吃生冷油炸食物,避免病從口入。必須盡量多休息,多做適量運動以放鬆身心!此外要特別留意心臟血液循環系統方面的毛病,稍有不適便要去醫院做一下全面檢查。以下提供食、衣、住、行、育、樂的「大雪」開運養生及禁忌:一、食的開運大法:1.孫真人《修養法》曰:「是月腎臟正旺,心肺衰微,宜增苦味,絕咸,補理肺胃,閉關靜攝,以迎初陽,使其長養,以全吾生。」可以多食帶苦味的食物,如豬肝、雞肝、鴨肝、萵筍、芹菜、桔梗、西洋菜、牛蒡、枸杞、白果等。2.應適當吃些溫熱食物,以祛寒補氣血:牛肉、花生、核桃、大棗、桂圓肉、羊乳等。同時也得搭配些白菜、蘿蔔、茼蒿、荸薺、冬筍、橙子、柑、蘋果、梨等,清熱,消食通便。3.室內氣候乾燥,不吃蔬菜,會造成維生素B缺乏而誘發口角炎。因此,冬季應多喝水,多吃水果和蔬菜。生、冷食物也要少吃,如蔬菜沙拉、冰鎮飲品等。4.《陰陽應象大論》說冬天「在藏為腎,在色為黑」,冬天養腎正是時候,以黑色食物養腎符合陰陽五行養生論。比如黑豆、黑刺參、何首烏、黑芝麻、香菇等等,都是不錯的養生食物。5.現代人在生活中緊張焦慮熬夜多,常吃油炸食物和冰點,身體活動少,還有室內多使用冷暖氣等等狀況,容易造成「外寒內熱」或是「寒熱夾雜」型體質,若隨意採用進補的藥方,反而容易造成口乾舌燥、失眠多夢、心煩氣躁等所謂「上火」的症狀。另外,身體出現「四高」症狀──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的人,以及身體狀況異常,如感冒時,也不能驟然進補,否則可能使病況加重。二、衣的開運大法:1.一些人喜歡把圍巾當口罩,由於圍巾的原料多是羊毛、化纖織物,如果把圍巾圍在嘴上,呼吸時纖維和細菌等就會被吸入肺部,對人體健康極為不利。2.應注意風邪和寒邪的侵入,尤其是頭部和腳部,一些疾病的發生與不注意保暖有很大關係。三、住的開運大法: 天氣漸冷,很多人喜歡緊閉門窗,這樣房間裡面才暖和,但是這個節氣,其實不能緊閉門窗。在冬季,人們往往最關心室內的溫度,而忽略了室內的通風和濕度。房間溫度太高而濕度太低,也會引起身體不適,極易發生疾病。如果門窗緊閉,密不透風,不到3小時,室內二氧化碳量就會增加3倍以上,細菌、塵埃等有害物質也會成倍增長,應每天開窗數次,以便空氣流通。四、行的開運大法:1.有人為了滋潤嘴唇,冬天常喜歡用舌頭去舔乾裂的嘴唇,結果越舔越乾、越裂。這是因為唾液是用來滋潤口腔和消化食物的,裡面含有澱粉酶等物質,舔在唇上就好像唇上抹了一層漿糊,風一吹,水分蒸發了,使嘴唇更加乾燥,甚至乾裂流血。2.中醫養生強調作息有律、起居有常。養生非常重視形體和精神的調養,認為「眠食二者,為養生之要務。」良好的睡眠能補充能量、恢復精力,有「養陰培元」之效。為了適應「冬藏」,此時應適當增加睡眠時間,忌熬夜。提倡早睡,適當多睡,以達到養精蓄銳的目的。五、育的開運大法:1.常晒太陽能助發人體的陽氣,特別是在冬季大自然處於“陰盛陽衰”狀態,而人應乎自然也不例外。冬天常晒太陽,能起到壯人陽氣、溫通經脈的功效,對調節情緒、改善人體狀態有很好的作用,有益身心健康。2.適當的戶外活動,能促進身體血液循環,提高機體抗病免疫力。要預防感冒就要走向大自然,積極運動,強健體質。由於這一階段室內外溫差較大,到戶外活動時,要注意提前做好熱身運動。六、樂的開運大法: 要注意保持情緒的穩定、平和,起居和運動有規律。走出戶外,讓可愛的冬陽照射,閒適地散步、運動和活動,可以補充人體的骨本、溫暖身心,又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提升反應能力。冬天的太陽是無價之寶,冬天養生,要多和陽光作朋友,天人的交流讓憂鬱遠離,讓人身心更愉悅。
劉家昌肺癌逝!台大醫揭1打掃習慣危害健康 多1動作保護肺部
資深音樂人劉家昌昨(3)日傳出死訊,家屬發聲證實他於2日因肺癌安詳辭世,享壽81歲。劉家昌死於肺癌也引發各界對預防肺癌一事更加關注,肺癌權威醫師陳晉興指出,室內靠近地面的空氣較髒,蹲下身打掃相當危害健康,建議清理時戴口罩有效保護肺部。據悉,劉家昌在今年年初摸到右頸有一種塊,檢查後才知道是肺癌且癌細胞轉移到腦部,而罹癌原因被推敲與他長期有吸菸習慣有關。台大醫院外科部主任陳晉興是國內肺癌權威,他說明肺癌是全球最致命的癌症之一,每年奪走數百萬人生命,環境污染和吸菸都是最常見的因素,也使肺癌發病率逐年攀升。根據《三立新聞網》報導,陳晉興提到,目前有研究證實,空氣中的PM2.5是肺癌的致病因子,有人實際檢測發現,使用掃地機器人會造成PM2.5狂飆,揚塵濃度迅速飆升,不僅如此,吸塵器的使用也會使後方氣旋形成的揚塵快速增加。陳晉興進一步解釋,空氣中的懸浮微粒因地心引力會往下降,所以靠近地面、下層空氣較髒,民眾平時應讓口鼻遠離地面,他指出有不少人習慣蹲下身擦地面,「此舉相當危害健康」;不過陳晉興表示,需要清理環境時,戴上口罩式保護肺部最基本的動作。◎提醒您:吸菸有害健康、吸菸害人害己。
劉家昌病逝/知情人士駁劉家昌死訊「仍在接受治療」 北榮發聲:不清楚
資深音樂人劉家昌驚傳病逝,享壽83歲,友人透露他的腦和肺部有腫瘤,但不願積極治療。外傳病逝於台北榮總,對此院方坦承過去一直在北榮治療,幾個禮拜前有住院,但已經出院了。劉家昌前妻甄珍的好友汪曼玲表示,劉家昌今年2月初曾到香港辦理身分證,當時他的精神狀態很不錯,但沒多久就發現右邊頸部出現一大腫塊,檢查後才發現腦及肺都有腫瘤,便到榮總醫院進行化療,疼痛不適一度好轉,不過他不想待醫院,最後還是尊重他的意願,返家靜養,怎料今(3日)爆出逝世消息。然而,據《民視》報導,知情人士明確指出劉家昌並未離世,目前仍持續接受治療中。對此,北榮院長陳威明告訴《ETtoday新聞雲》,劉家昌過去一直在北榮治療,幾個禮拜前出院,但最近並沒有住院,對於過世的消息不清楚,確定的是目前人不在北榮。至於病況問題,必須交由家屬回答,北榮一向尊重病人隱私和家屬。而劉家昌最後一次更新微博,是在今年7月1日,他表示自己從事音樂工作60多年,一生最後的願望是落葉歸根,能回到祖國,造個文化藝術小村,痛訴卻遇到貪官污吏,「我今年83歲還能要求什麼?只希望我死的時候大家再理直氣壯,唱一次《我是中國人》」。
劉家昌病逝/友人曝劉家昌「腦跟肺部有腫瘤」不願積極治療 醫揭預防4重點
「流行音樂教父」劉家昌今(3)日驚傳病逝,據劉家昌的香港友人透露,「他的腦和肺部有腫瘤,但不願積極治療」,引發外界揣測劉家昌是否為「罹患肺癌病轉移至腦部」;根據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指出,肺癌初期毫無症狀,「一旦出現病徵都是晚期」。根據《NOWnews 今日新聞》引述賴基銘說法,肺癌「抽煙」是主要的因素,其實國人常會忽略其它風險因子,包括廚房油煙,尤其女性在家庭角色裡的關係,常常身處廚房油煙、焚香、室內二手菸等致癌因子的環境,造成許多女性和非吸菸者近年來肺癌發生率攀高。除此之外,包括路上的廢氣、PM2.5和致癌工作環境等,讓人防不勝防。賴基銘也提醒,若早期發現肺癌,早期治療最重要,肺癌在1公分內透過手術切除,治癒率高達95%,因此必須定期做肺部篩檢,此外,平時不吸菸、遠離二手菸,並養成規律運動,其中,有氧運動最有助於維持肺部健康,像是快跑、快速騎自行車、拿重物爬樓梯和登山等,至於飲食部分則要「少紅肉、高纖、低脂」的原則。另外,臺北榮總腫瘤醫學部顧問教授蔡俊明則指出,肺癌病患很容易伴隨「顱內轉移」,癌細胞若影響到腦部功能,後果非常嚴重。蔡俊明表示,肺癌是最容易發生腦部轉移的癌症之一,每3位晚期肺癌患者「一確診就有腦轉移」,原本追蹤穩定的病人,突然發生頭暈、嘔吐、吞嚥困難、意識錯亂、甚至抽搐、癲癇或中風症狀,代表可能有腦轉移。據《壹蘋新聞網》報導,1962年出道的劉家昌年初就得知自己腦部和肺部有腫瘤,不過因沒有積極治療,友人證實他已經在2日離世,但目前劉家昌經紀人、家人皆尚未證實死因,詳細情況還有待釐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