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下垂
」飯後別再做8件事!從醫30年醫師忠告:這些習慣最傷
吃飯是每天必做之事,也是人體攝取營養的途徑,不過吃完飯後通常該做什麼呢?據《健康2.0》報導,一名從醫30年的醫師就提出良心忠告,表示不正確的飯後習慣,不僅會讓營養流失,甚至還不利於健康,醫師也列出8件「飯後不能做的事」,包括飯後馬上吃水果、散步、洗澡等,提醒民眾多加注意。飯後要避免做的8件事:1、不急於吸菸飯後吸菸的危害比平時大10倍,因為進食後的消化道血液循環增多,導致菸中的有害成分大量被吸收,而損害肺、肝臟及心血管等。2、不急於喝茶飯後不宜馬上飲茶,因為茶葉中含有大量的鞣酸,鞣酸會與食物中的鐵、鋅等產生反應,並生成難以溶解的新物質無法吸收,導致食物中的鐵質流失,因此建議將喝茶安排在飯後1小時。3、不急於洗澡飯後洗澡體表血流量會增加,而胃腸的血流量相應減少,會讓消化道的功能減弱。4、不急於上床飯後立即上床躺著容易發胖,容易引起消化不良的問題,醫學專家也建議,飯後至少要活動20分鐘後再上床睡覺。5、不急於散步飯後運動量增加,會影響消化道對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特別是心功能減退、血管硬化的老年人,以及血壓反射調節功能障礙者,飯後易出現血壓下降現象,因此建議用餐完半小時後再散步比較好。6、不急於開車吃完飯後,胃腸對食物的消化需要大量的血液,容易造成大腦暫時性的缺血,導致開車時操作失誤。7、不急於吃水果許多人習慣飯後來盤水果,但其實食物進入胃裡,需要長達1至2小時的消化過程,才被慢慢把食物送進小腸,如果飯後馬上吃水果,食物會被阻滯胃中,長期如此會導致消化功能紊亂。8、不急於鬆褲帶飯後馬上放鬆褲帶,會使腹腔內壓下降,對消化道的支持作用減弱,而消化器官的活動度及韌帶的負荷量就要增加,容易引起胃下垂,並出現上腹部不適等消化系統疾病。
老了就知道!營養師曝這「6大食物」吃多難消化…高纖攝取太多恐變胃下垂
許多人都聽過「養生從吃開始」,但有營養師透露「腹脹」、「胃功能不佳者」,如大量攝取「這6類食物」可能會讓腸胃更加難受,還直言「年輕你不覺得,但年紀大了就會產生問題」。還有醫師分享一名食用過多高纖食物,導致「胃下垂」、「神經失去作用」的病例。營養師劉怡里在節目《醫師好辣》指出,雖然胃痛、胃發炎時可適度食用纖維量較低的高麗菜顧胃,但其含有「水蘇四糖」,大量食用仍會脹氣,而花椰菜、韭菜及洋蔥,都是大量攝取後「特別容易產生氣體」的食物,呼籲易脹氣、胃功能不佳者一定要煮熟再食用。(圖/翻攝自《醫師好辣》YouTube)劉怡里表示,一些人不愛喝水又擔心影響健康,而改喝無糖氣泡水或豆漿,但事實上「這些也容易脹氣」,可在飲用豆漿後「吃些鳳梨、奇異果幫助消化」。她也笑稱,這些易脹氣食物年輕時吃了可能無感,但「年紀到了就會有感,就會產生問題」。外科醫師陳榮堅也曾在節目指出,過去有一名體重只有40多公斤的櫃姐「以為胃癌」前來就診,但診斷確認是「重度胃下垂」,進一步問診後,發現是她「狂吃高纖蔬菜,導致菜一直積在胃裡」,進而導致胃下垂。陳榮堅指出,一旦出現胃下垂就代表「神經沒有作用,吃下去就卡在那裡,不會往前進」,而櫃姐後來改變飲食與藥物治療後已有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