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藥
」 胃痛 胃藥 胃食道逆流 胃癌 止痛藥舒淇爆病倒「1天拉8次、頭暈想吐」 呼籲做1事罕說重話:要有公德心
華人影后舒淇近年工作繁忙,常常飛往世界各地,最近她突然透露自己病倒了,還嚴重到1天腹瀉8次,頭痛、頭暈和胃疼各種症狀全都來,在難受5天後才確定是傳染病毒。對此舒淇也呼籲,請生病的人有最基本的公德心「戴上口罩」,否則會害到免疫力差的人受罪。舒淇今日下午在Instagram更新近況,她最近大病一場,先是1天腹瀉8次,接著胃疼想嘔吐又腹瀉4次,後來吃胃藥和胃散都沒用,在第4天才有稍微好轉,還在沙發躺了一整晚,胃慢慢不痛卻換頭開始痛,到了今日頭暈頭疼又想吐。舒淇最後確認自己是傳染病毒,令她最無奈的是,「拉了幾天居然沒瘦,這病的太不值得了。」不過舒淇因這次病了好幾天,也罕見說重話,呼籲各位生病中病毒的人,「生病就是要戴口罩」否則傳染給免疫力差的人,真的會很受罪,且大多數人家中尚有老下有小,「最基本的公德心還是要有的」;此外,舒淇更提醒,「千萬不要以為快好了就不傳染了,病毒還是在的,還是充滿強勁的傳播力的!」舒淇身為許多人的女神,她病倒活受罪的消息曝光後,也吸引眾人留言關心,「保重身體,早日康復」、「身體最重要,好好照顧自己」、「看前面心疼,看到後面笑出來,希望妳快快好起來」;也有粉絲馬上哄舒淇開心,「已經太瘦,所以沒辦法再瘦了」、「保重身體,當作休息在家陪貓貓」。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從 Instagram 分享的貼文
胃痛別亂試偏方! 他喝油吃冰舒緩竟成「胃穿孔」
一名30歲男子在用餐時突感劇烈腹痛,被送至急診後確診為胃穿孔,緊急手術修補。外科醫師陳榮堅透露,這名患者既無吸菸飲酒習慣,也未感染幽門桿菌,經詢問後才知道,原來是男子長期聽信偏方,以喝油或吃冰舒緩胃痛。陳榮堅提醒,胃痛時不應使用偏方,否則嚴重可能會導致胃穿孔。陳榮堅醫師提醒,不要輕易嘗試偏方。(圖/翻攝自陳榮堅臉書)日前陳榮堅在臉書「外科陳榮堅醫師—不藏私的漸健美園地」分享,一名30歲的男性吃飯吃到一半因為肚子痛到被送來急診,檢查發現他已經胃穿孔,必須緊急手術把胃補起來。經詢問後發現,他為避免服用胃藥引發骨質疏鬆,長期聽信偏方,以喝油或吃冰舒緩胃痛,導致病情惡化。陳榮堅指出,胃的環境就跟鹽酸一樣,當黏膜受損時,就等於有鹽酸在侵蝕胃部。這時如果沒有使用抗制酸的藥,反而是用一些偏方,像是「喝油」、「吃冰」不僅無效,還可能延誤治療,導致胃潰瘍惡化為胃穿孔。陳榮堅解釋,胃痛或胃不適的常見原因包括胃痙攣或胃潰瘍。胃痙攣可以使用解痙攣的藥物治療,而胃潰瘍則是胃黏膜受損,被如同鹽酸般的胃酸侵蝕所致,需服用抑制胃酸的藥物控制病情。他補充,胃潰瘍還有另外一個常見的原因是「壓力」,學生要考試前,因壓力過大,胃部可能會有稍微發炎的狀況,只要調整飲食、作息,並輔助一點簡單的藥物,配合適度休息,通常可以得到改善。許多患者因迷信偏方導致病情惡化,甚至危及生命。陳榮堅提醒,如果有任何疾病,還是要使用正規的藥物治療。
韓星李廷鎮來台挺温昇豪 曝十年前同房交情
温昇豪邀請韓國男星李廷鎮加入《整形過後》陣容,今(29)日特別舉辦歡迎茶會,温昇豪與李廷鎮10年好友重聚,並由劇中護理師群龐蕾馨、言芯、禾雁凱、邱咪舉應援板列隊歡迎,而護理師代表安心亞送木槌象徵「打破框架」,洪暐哲則獻上台灣伴手禮鳳梨酥與牛軋糖餅,李廷鎮表示,早就知道台灣美食多,「我怕會暴食,還特別帶了消化劑(腸胃藥)!」温昇豪與李廷鎮因拍攝電視劇《如果愛可以重來》結為至交,他透露當時拍戲曾一起到澳門玩,還睡在同一間,「這是我最後一次跟別人一起住同間」,顯示兄弟好感情,但李廷鎮趕緊澄清房間是一個很大的空間,並不是睡同床!李廷鎮在《整形過後》演出韓國醫生。(圖/焦正德攝)温昇豪在《整形過後》首任監製,便親自找好友合作,「我和他已認識11年,每年我都會去韓國找他,跟他打球、喝酒、敘舊,這些年他也有到台灣兩三次來找我,所以我在拍《整形過後》考慮到韓國演員的時候,第一個時間就想到他,也為他量身打造了一個霸總感覺的角色,很謝謝他代表韓國來台灣拍攝,促進台韓影視交流。」李廷鎮也二話不說力挺好友,他回憶當時温昇豪跟他提出合演邀約時,「因為我們是朋友,所以我毫不猶豫就答應演了,而且到開拍幾個月前,他還再訪韓國和我聊了很多。」李廷鎮將飾演韓國整形外科醫師,出道27年來首次演出醫師角色,他為了符合角色形象,開拍前特別注重皮膚保養和身體狀態的管理,也諮詢了一些整形醫師朋友做職業田調。安心亞送木槌象徵「打破框架」。(圖/焦正德攝)李廷鎮已開拍約2週,温昇豪讚嘆他氣場好強,「我都會坐在監視器前面看他演出的感覺,明明一樣是亞洲面孔,但對戲時就是有說不出的化學反應,這就是我一直很期待的!」他還透露李廷鎮劇中有騎重機的戲碼,打趣說,「他是生平第一次騎,為了《整形過後》有特別特訓騎重機。」李廷鎮最近在韓國節目中曾說自己是旅行達人,因為總是幫忙規劃行程或列清單,專業程度讓他甚至想過要不要自己開間旅行社,這次來台灣long stay,問及有沒有特別想造訪的景點或想吃的美食?他坦言之前已經去過九份與台中,也體驗過放天燈,當時拍攝夜市還臨時call out温昇豪,對方竟抽空來現場一起錄影,温昇豪在旁笑說當時他義氣拍攝,現在換李廷鎮來還。至於來台長住有沒有打包什麼必備物品?注重健康的他笑說,「旅行途中不能生病,所以有帶了維他命,還有因為台灣美食太好吃了,怕吃太多我還帶了消化劑(腸胃藥)。」《整形過後》為李廷鎮特別舉辦歡迎茶會。(圖/焦正德攝)温昇豪也盡地主之誼,「他來的第一天我就請他吃飯了,前幾天帶他去打高爾夫球,是我們共同興趣。等我有空檔會帶他去吃一些比較道地的台灣小吃、中式美食。如果他想去拍照,在閒暇之餘也會找司機帶他去台灣北部重要的景點攝影,我期待他能去九份、淡水,或者陽明山上拍一些美麗的風景,用外國人的眼光去紀錄台灣美麗的影像。」
連日噁心嘔吐以為消化不良 男子就醫驚見「矽膠手套」卡胃裡
南投一名約40歲男子連續多日腹脹、噁心、嘔吐,起初家人以為是消化不良,自行服用胃藥仍未見效,到醫院檢查才驚見胃內卡著一雙矽膠手套;另外還有一名約32歲男子誤吞4顆電池,被緊急送醫取出,所幸2人經手術將異物取出後,均無大礙。南投醫院表示,近日一名年約40歲男子連續多日腹脹、噁心、嘔吐,起初以為是消化不良,但到醫院經內視鏡檢查後,赫然發現男子胃部有一雙矽膠手套。由於手套在胃內停留過久,無法被胃酸分解,最後變硬發黑卡在十二指腸。外科醫師許家榮為他進行腹腔鏡微創手術,成功取出手套。術後男子症狀緩解,不到一週就順利出院。另一名32歲男子則因吞下4顆3號電池被送至急診,肝膽腸胃科醫師黃耀光透過X光檢查,確認電池分別卡在胃部及十二指腸,隨即進行內視鏡手術成功取出,男子於術後隔日康復出院。許家榮指出,誤食異物的處理方式需視病患個別情況而定。異物若停留於食道或胃,通常可透過內視鏡取出,但如果異物過大或已進入腸道,就要透過手術取出。他提醒,民眾能會不小心吞入一些體積較小的異物,部分非尖銳異物可以等待身體自然排出,但別針、鈕扣電池或巴克球等危險物品,建議民眾若誤食務必盡早就醫處理,否則嚴重可能引發胃腸破裂、腹膜炎或敗血症等危及生命的併發症。常見吞食異物的項目中,鈕扣電池最為致命,因其在人體內潮濕環境很可能短路,導致產生熱能,對黏膜或組織造成傷害,而電池的強鹼性也會腐蝕人體內組織器官,造成組織壞死、食道灼傷,腸穿孔或胃穿孔,並引發大量出血,危險性極高,必須在誤食後的幾小時內迅速取出,晚了會有生命危險。
長期依賴胃藥恐罹癌! 醫教「3招」改善胃食道逆流
胃痛是現代人常見的健康問題,許多人會依賴胃藥或止痛藥緩解胃痛。家醫科醫師李思賢指出,長期服用此類藥物可能帶來多重健康風險,反而加重身體負擔。他強調,真正改善胃痛及胃食道逆流的關鍵在於調整生活與飲食習慣,如少喝酒抽菸、多運動、減重等。李思賢日前在臉書發文表示,不少人認為胃酸過多是導致胃痛與胃食道逆流的主因,但胃酸其實是人體消化與防禦系統的重要角色,負責分解食物、吸收營養,還有殺菌的功能,幫助我們對抗細菌、病毒等病原體,但隨著年齡增長,人體多數器官功能會逐漸退化,胃酸分泌亦可能減少。李思賢指出,許多胃痛與胃食道逆流的案例其實源於胃酸分泌不足。他解釋,胃酸分泌不足會引發一系列健康問題,包括影響碘、甜菜鹼、鋅和維生素B群的吸收,導致營養不良、骨質疏鬆、免疫力下降,甚至提高胃癌風險。有研究指出,60歲以上人群中,約有30%患有萎縮性胃炎,胃酸幾乎無法分泌。胃酸不足還可能導致小腸細菌過度生長(SIBO),干擾消化功能,出現腹脹、腹瀉或便秘等症狀,還可能在糞便中發現未完全消化的食物。李思賢提醒,常用的胃藥酸阻滯劑(如質子泵抑制劑,PPIs)雖然短期能緩解症狀,但長期依賴可能會引發貧血、維生素B12缺乏、胃內和小腸細菌過度生長,甚至增加食物過敏的風險。胃酸不足還可能導致胃內食物長時間停滯,發酵後產生酸氣,加重胃食道逆流,讓人感覺喉嚨「酸酸的」。至於如何改善胃酸逆流的症狀,李思賢建議用以下方法改善:1.調整飲食:調整飲食與習慣:避免可能引發敏感的食物,尤其是睡前不要吃大餐。同時,嘗試抗發炎和低碳水化合物飲食(VLCD),這對緩解胃食道逆流非常有幫助。減少飲酒、吸煙,並避免過量攝取會放鬆食道括約肌的物質(如咖啡因和巧克力)。對於一些人來說,添加少量蘋果醋(無糖,稀釋20倍)有助於改善消化。2.支持消化功能:可以考慮補充鹽酸(HCL)、甜菜鹼和消化酶,幫助胃部有效分解食物;鋅(如鋅胺基酸螯合物)和益生菌則有助於修復消化道健康。此外,像洋甘菊茶、生薑和鎂這類天然補充品也能緩解消化不良的症狀。3.生活方式調整:減重(如果有輕中度肥胖)、增加日常運動,並在睡覺時將床頭稍微抬高,都可以有效減少夜間胃酸逆流的情況。胃藥主要用來解決急性問題。李思賢呼籲,要改善胃痛和胃食道逆流,應從根本改變生活習慣,維持健康的消化功能,才是長遠之道。
常吃冰箱剩飯罹患胃癌 專業醫示警:3種食物不能久放
中國北京一名36歲的常姓女子,因長年習慣吃冰箱中的剩飯剩菜,結果後續被確診患胃癌。消息曝光後,引起不少網友討論。而也有醫師解釋,冰箱只有低溫功能,並不具備殺菌功能,而有3種食物其實是不能放冰箱太久的,免得對健康造成威脅。根據中國媒體報導指出,常女由於工作忙碌,每週只買一次菜,買來的菜大部分存放在冰箱裡。由於他不願浪費食物,即使有些菜已放置許久,他也捨不得扔掉。有時甚至擔心沒時間做飯,便一次性煮很多,剩下的部分隔天再微波加熱來吃。而近期常女頻繁出現腹脹、胃痛等不適症狀,原以為只是普通的胃病,於是自行購買胃藥服用,但症狀不僅沒有改善,反而越來越嚴重。最終他為此前往醫院檢查,沒想到診斷結果竟是胃癌。醫生推測,常女長期食用存放過久的剩飯剩菜,這些食物中的致病菌可能是她患上胃癌的原因。鄭州人民醫院急診科副主任醫生高建凱、宣傳部的董麗琪表示,冰箱的低溫雖然可以延長食物保存時間,但卻無法徹底滅菌。除此之外,冰箱可能藏有沙門氏菌、杆菌性痢疾、志賀氏菌和李斯特菌等致病菌,這些病菌感染後可能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嚴重的情況甚至可能導致敗血症等並發症。醫生也特別提醒,有三類食物不宜長期存放在冰箱中,以免對健康造成威脅:第一類是主食類,包括糕點、小麥、花生、大米、玉米和高粱等食材。這些主食類食物容易發霉,長期放在冰箱中可能滋生黃曲毒素,這種毒素不僅有中毒風險,還可能致癌。第二類是海鮮和河鮮類,例如魚、蝦、螺、蟹和蚬等。這類食物放置過久,其中的鹽溶性蛋白質會流失,導致人體中毒,還有可能滋生李斯特菌,引發中毒、腹瀉、甚至是腦膜炎等嚴重後果。第三類是堅果類食物,包括開心果、花生、核桃、杏仁、瓜子和腰果等。這些堅果類食品在冰箱中長期保存容易發霉,同樣可能產生黃曲毒素,對人體健康造成威脅。醫生也強調,冰箱並不是萬能的保鮮工具,低溫只能延緩細菌生長,但無法殺菌,長期食用存放過久的食物會對健康產生潛在風險,民眾對食物的保存仍需謹慎。為了自身健康,民眾也要避免長期食用剩飯剩菜及過久存放的食物。
36歲OL常吃剩飯剩菜「竟罹患胃癌」 醫示警:冰箱3類食物是幫兇
冰箱可以保存食物,但也不能放太久。中國有一名36歲常女士,由於工作忙碌,大概1周才買一次菜,吃不完就冰著,沒想到近來出現腹脹、胃痛等症狀,原本以為是單純的胃病,卻竟檢查出罹患胃癌。根據《新浪新聞》報導,常女士把買來的菜都放到冰箱,雖然有些放比較久,但依舊捨不得扔掉,有時候擔心沒時間煮飯,就會一次煮多一點,下班回來再微波來吃,可以說經常吃剩菜剩飯。然而,常女士前些時候頻繁腹脹、反胃、腹痛,一開始以為是胃病,就自己購買胃藥服用,但症狀沒有好轉,反而變得更嚴重,只好到醫院檢查,結果發現是胃癌。醫師問診後,推測是經常食用剩菜剩飯、冰箱放置過久的食物有關。醫師提醒小心冰箱中的4種致病菌。(示意圖/翻攝自photoAC)鄭州人民醫院急診醫學科副主任醫師高建凱,以及宣傳部董麗琪說明,冰箱雖然溫度低,但沒有滅菌效果,要小心冰箱中的沙門氏桿菌、桿菌性痢疾、志賀氏桿菌和李斯特菌4種致病菌,感染後可能會危害人體健康,甚至出現敗血症等併發症。有3類食物不宜長期存放在冰箱中:1.糕點、小麥、花生、大米、玉米、高粱等主食類2.魚、蝦、螺、蟹、蜆等海鮮、河鮮類3.開心果、花生、核桃、杏仁、瓜子、腰果等堅果類由於堅果類和主食類食物容易發霉,長期放在冰箱可能孳生黃麴毒素,吃下可能會中毒或致癌;海鮮類食物放置過久,裡面的鹽溶性蛋白質會流失,導致人體中毒,還可能孳生李斯特菌,引發中毒、腹瀉、腦膜炎等嚴重後果。
出國遊玩毫無屎意!醫曝「關鍵2原因」認了:外出旅行易便秘
相信不少民眾都有便秘困擾,若無法順利排出大號,有毒物質不但會影響情緒、食慾,甚至會危及健康,尤其是出門旅遊時更容易出現便秘情況,而影響排便的關鍵原因在於,壓力、焦慮及飲食習慣發生改變。「外出旅行真的很容易便秘!」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黃郁純在臉書粉專分享,不少民眾出國、外出旅行時容易便秘或拉肚子,因此都會備妥便祕藥及胃藥,以防不時之需,其實導致腸胃不適的主要因素為「生活型態的轉變」,進而打破了原本安穩的腦腸軸系統,造成部分人不是上不出來就是拉不停。黃郁純表示,所以當身處書店等較安靜環境,或充滿咖啡豆香等放鬆的咖啡廳,又或是回到家門口前就容易有便意,甚至出門前也會突然想上廁所,而這些其實都是「腦腸軸」在影響直腸排便。至於為何出國遊玩容易便秘呢?黃郁純指出,背後成因有2大關鍵,第一、「壓力或焦慮」影響便意:行程本身的晝夜顛倒、忙碌的趕車會使人心情緊張,加上長時間搭飛機及坐車,都會讓腸道處在未運動狀態,導致便意消失;第二、「飲食習慣改變」:出外旅行時水分攝取通常會大幅減少,三餐作息與飲食習慣也跟平日有所差異,因此容易加劇便祕的惡化。對此,黃郁純也建議,民眾外出遊玩時除了攜帶腸胃藥之外,也可以準備「鎂」、「益生菌」等保健品搭配服用,並盡量多飲水、攝取蔬果,以防被排便不暢打壞旅行興致。
王陽明70歲岳母身材超火辣!高衩禮服差點走光
今年70歲的蔡麗娜,身材火辣,不輸女兒蔡詩芸,昨(23日)晚她擔任2024世界旗袍皇后國際大賽評審,成為目光焦點,而她禮服尺度性感,還差點走光。為了這場國際盛事,蔡麗娜特別從澳洲飛回台北,並買了一件外國皇室及好萊塢眾多明星喜愛的Alessandra Rich開前高叉亮片禮服,準備在晚會亮相。同場獲邀擔任晚會嘉賓的吳翔震,見到盛裝的蔡麗娜,忍不住驚歎:「Irina姐姐,妳實在太美了,我都不好意思直視。」兩人上了蔡麗娜的超大保母車,蔡麗娜一坐上車,才發現禮服開前高叉處,竟然穿幫,由於時間緊迫,大會等著蔡麗娜領頭進場才能開始,她立刻從車庫衝上樓拿安全褲,未料,越急越找不到,外傭跟她說:「太太,只有長的緊身褲。」蔡麗娜立刻拿剪刀,自製安全褲,雖然剪的不整齊,至少安全。蔡麗娜(左)、吳翔震出席世界旗袍皇后國際大賽,分別擔任評審及嘉賓。(圖/台灣世界旗袍文化推展聯合會)蔡麗娜解釋:「我一早帶寵物小倉鼠去看醫生,本來前一晚餵他吃東西,還好好的,吃了醫生給的胃藥後,竟然七孔流血,送他去醫生那兒,醫生又說他是肺癌,天啊,不必照X光片就診斷是肺癌,折騰了老半天,他還是没了呼吸,送走他後,我的妝髮團隊又遲到20分鐘,所以時間才會如此緊迫。」吳翔震說:「我先是被Irina姐姐的美,驚豔到,然後她自剪不整齊的安全褲,再聽到她一早送小倉鼠歸西,她真是我心目中充滿戲劇化的女神。」
食之無味是警訊!4旬男反胃想吐…以為是諾羅 醫示警「2症狀」
「食之無味」是警訊!有1名40多歲的男子先前因吃東西嘗不到味道,且一聞到油炸食物等異味就反胃想吐,於是急忙就醫看診,且以為是感染諾羅病毒,最後才知原來是急性A型肝炎病毒感染。對此,肝膽腸胃科醫師錢政弘也指出,慢性肝炎或肝硬化會造成味覺失調和噁心,有急性肝炎的病患還會「食之無味」,「對策是找胃腸肝膽科診治、驗肝功能。」錢政弘近日在臉書發文列舉「為什麼常覺得的嘴巴很苦」的原因:包括牙周病、蛀牙、牙齦炎會影響味覺;口乾、口水分泌不足、乾燥症;胃食道逆流;口腔霉菌感染,舌頭有白苔;新冠感染;賀爾蒙改變;抗生素、口服避孕藥等藥物;慢性肝炎或肝硬化;微量元素缺乏等等。其中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的部分,他半年前曾遇過1名40多歲的男子,對方因為持續噁心、嘔吐去診所就醫,原以為是食物中毒或諾羅病毒感染,但是吃了3至4天的腸胃藥,症狀依然沒有緩解,於是轉診到他的門診檢查。錢政弘詢問他的症狀後發現,有2點特別像是急性肝炎的表現,也就是「吃東西都沒有味道!」「聞到異味(如油炸)的東西會想吐」,結果後來抽血證實,果真是急性A型肝炎病毒感染,ALT高達1700,「持續有3週的時間,他吃東西都沒有辦法分辨食物的味道,一直等肝功能正常後,味覺和食慾才恢復。」疾管署也指出,A型肝炎是由A型肝炎病毒感染所造成的急性肝臟發炎。其症狀包含:突然出現發燒、全身倦怠不適、食慾不振、嘔吐、噁心、肌肉痠痛及腹部不舒服等,數天之後發生黃疸。恢復期有時會拖延,但會完全康復不留後遺症。6歲以下兒童感染約有70%無臨床症狀或症狀輕微,而較大的兒童或成年人感染後,約70%會出現症狀,且通常臨床症狀的嚴重度會隨年齡增加而增加。A型肝炎雖然不會導致慢性肝炎,但有10至15%的病人在急性發病後6個月內有可能症狀復發。A型肝炎的致死率低(約千分之三);造成死亡的情形多半為猛爆型肝炎,通常發生於老年患者或慢性肝病患者(包括慢性B型、C型肝炎病毒感染者)。
徐少強、方文琳都中標!她「後悔喝高粱」 醫示警:不菸不酒也可能食道癌
1992年周星馳電影《武狀元蘇乞兒》中飾演大反派「趙無忌」的香港男演員及武術指導徐少強,於這個月1日因食道癌病逝,享年73歲。接著台灣女歌手及演員方文琳今(26日)凌晨又自曝,因愛喝高粱導致食道癌零期,所幸目前已成功手術,只要定期追蹤。對此,義大醫院胃腸肝膽科主任王文倫也曾分享1名病患的案例,提醒「不菸不酒依然會得食道癌。」王文倫曾在臉書粉專發文透露,食道癌常因不在乎而延誤治療,約9成的食道癌,發現時已是3、4期,「以4期而言,5年存活率不到2成。」王文倫也分享1名居住在高雄的年輕患者,他不抽菸也不喝酒,雖然胃食道逆流多年,且不時有火燒心等逆流症狀,但總是靠著吃胃藥來抑制胃酸,以此達到舒緩不適的效果。「但我們知道,胃裡除胃酸還有膽汁,膽汁逆流也會引起食道損傷與發炎,反覆刺激下,還是有可能造成食道癌。」王文倫續稱,這位年輕患者在1次例行性的健康檢查中,內視鏡檢查發現男子食道與胃交界有一個突起物,之後透過內視鏡下黏膜剝離術,像削蘋果皮般,把此突出物切掉,病理證實1期食道癌,且沒有淋巴侵犯,因此不用做化療。王文倫也表示,這位年輕患者算是不幸中大幸,在還沒出現吞嚥困難等食道癌症狀下,因健檢於病程1期即發現食道癌,預估手術後5年存活率,可超過9成。
展瑞泰國食物中毒吐血絲 展榮控他「遇大事愛生病」嗆:太懶惰嗎?
YouTuber團體「這群人TGOP」展榮、展瑞主持旅遊實境秀《這群人在旅行泰國特別篇》,今(16日)舉辦媒體訪問,雙胞胎兄弟旅途幾乎每一天都在鬥嘴吵架,展榮更因展瑞食物中毒擔心錄影開天窗,氣得和弟弟大吵,展瑞也不甘示弱回擊:「你都不要生病!」展榮、展瑞透露兄弟倆都不吃海鮮,但展瑞看到廚師精心為他們準備金沙蟹黃豆腐,不好意思不吃,加上他當天已喝3杯椰子汁,晚上回飯店開始出現上吐下瀉的症狀,甚至吐出膽汁、血絲,展瑞當下以為是舊疾胃食道逆流發作,隨即吃腸胃藥,沒想到更嚴重,但他擔心錄影開天窗選擇不說,直到隔天被工作人員發現才送醫。但展榮對此頗有微詞,控訴展瑞從小到大遇到「大事」容易生病,導致他要幫忙擦屁股,「這種狀況就是要看醫生,不是生病本身,而是賺錢時都會生病,你是太懶惰嗎?我沒辦法買單,同個把戲看三集,只要有事扛責任他就會生病。」好在這次「這群人」團員石頭有同行,幫忙代打上陣,還被拉著一起扮女裝,展榮也趁受訪時敲碗要展瑞把酬勞分給石頭。展瑞(左)食物中毒,石頭(右)代打上陣。(圖/楊澍攝)展瑞透露當天在醫院躺一天,花上萬把塊醫療費,對於哥哥的指控,他稍有走心,也反嗆展榮:「你就不要生病!」更直言,「當下在醫院小難過,會覺得生病了還在唸,很像跟生病的人說不用擔心但趕快好。」展瑞也自嘲好險沒跟展榮同住一間房,「不然他會叫我安靜一點」。兄弟倆也分享彼此相處模式,透露從小習慣劈哩啪啦跟對方溝通,「在我們世界裡那是溝通,高中意識到那是吵架」。2人吵架有輸有贏,但不會冷戰,也不會特別道歉,但展榮還是忍不住勸世「家人不要一起工作」,直呼:「我已經接受並且放下,他(展瑞)是我這輩子最大禮物。」展瑞則說,「遇到你很幸福,讓我來這裡修功課,我人生最大任務就是解決你」。
明通家族起底2/「他不只是放牛牧童」母慧眼妻舅扶持 打響葫蘆標治痛單
明通製藥創辦人張日通先後娶兩房,外界鮮少知道,二代共九名子女中有二人取得「藥劑師證照」、二人當醫師,媳婦也是藥劑師或醫師。CTWANT記者獨家專訪二房子女,張日通從西藥起家後,轉去大陸中醫,長女張順美曾陪同父親一塊找藥材,從黑龍江到廣西,做成感冒治痛單、治傷風,與清冠一號配方相近;販售中的「漢方胃腸藥」,去年一度引來國際藥廠上門談合作,後來不了了之。CTWANT記者日前採訪到創辦人二房兒女張順美、張光明與張光發姐弟。據張光發整理的明通藥事歷史資料,創辦人張日通1914年出生,在農業社會裡,小學生放學回家多幫忙大人農務工作,常常赤腳去幫放牛吃草工作,一個小孩每人分配一頭牛。張日通小學就讀水堀頭分教場,成績優異,獲得許多獎狀,曾通過台中師範筆試,但在口試時,最後卻沒被錄取,後來有一傳出可能是當時學校考官看到張日通畢業自水崛頭分教場,而師範裡同樣有水崛頭分教場畢業的學長曾跟老師打架,被紅點註記,張日通的考運可能因此受到影響。台中張日通1934年於水堀頭創立日通堂藥房,第一個藥品即是孔子商標的固理保淋。(圖/記者方萬民攝)雖然張家世代務農,但張日通母親張謝葉看出長男不是一般放牛牧童,便用自己的私房錢,以每月2塊錢代價雇用另一名小學生來放牛,讓張日通到西屯老街中藥店學手藝。自中藥行學徒出身後,張日通從藥方典籍上尋找做為西藥、中西混合藥方的來源,創業並成家,他娶妻兩房,大房妻子賴氏一家多從事西藥房生意,二房妻子曾家則開設銀樓,「我小時跟大媽(賴遠)很親,是大媽哄著我入睡,睡在大媽房裡……」「實在要感謝大媽賴遠本人及娘家的幫忙,才有今日的明通。」張順美、張光明姐弟告訴記者。二房么子、明通藥事文化館長張光發牙醫師進一步解釋,明通成長茁壯歷程,「這和在台中西屯老街開西藥房的賴家阿舅很有關係,幫助到正在起步階段的父親與日通(明通前身),讓父親學習不少製造藥品的知識與方法。」「93歲三叔張西城也提到軍功寮嫂嫂賴遠嫁到張家,當時他還一歲幼小襁褓,就受到嫂嫂的照顧,讓他迄今念念不忘。」「我阿公後來也有去大陸學中醫,晚年有當中醫師專門醫治小兒感冒等。」張光發整理明通發展歷史過程中,訪問張家第一代長輩,收集到不少口述資料。1934年,張日通20歲時以「日通堂製藥所」開始從事藥業買賣,隔年,出品「固理保淋(Kolihorin)」,是明通最早的一款藥品,使用的是孔子人像的商標,該藥為丸狀,根據漢藥真方調合煉成泥膠製而丸,不可咬破,專治急性淋病、膀胱炎、尿道炎等。明通藥事文化館中保存著明通製藥的生產器具。(圖/記者方萬民攝)接著推出キング散、大王散,前者用於感冒發燒退燒藥,後者為二戰後1945年由明通製藥家庭配置社出品的止痛藥,這些藥品包裝及logo經歷「朝日牌」、「日通老牌」、「明通葫蘆鼎牌」等,也就是今日國人熟知的「明痛治痛單」葫蘆瓶裝的前身。張日通製藥嚴謹,對子女教育更是嚴格,他要求選讀跟製藥相關的「藥事科系」,並須取得藥劑師證照,兩房共九名子女中,張光雄、張順美二人達標,取得藥劑師證照,張光明則當骨科醫生,張光發當牙醫師,另三人則加入家族事業。明通藥事文化館長張光發牙醫師,期盼明通邁向100年有嶄新里程與新風貌。(圖/方萬民攝)張光發告訴記者,早期明通治痛單、治傷風等成藥,透過「寄藥包」方式深入到每個家庭中,「那時還是紙做的寄藥包,裡面放了感冒、鎮咳、發燒、胃藥、牙痛、中暑、腹瀉、消炎及外用紅藥膏等藥品。」「當時都是手工製藥、包藥,也容易發霉,因此每隔一到三個月,藥廠就會派人到府查點藥品的保存情況,將以使用或過期的藥品補充或是更換。」「明通治痛單的原名是明通治痛丹,後來衛生局等主管機關認為可能衍生『仙丹』等疑慮,就改成同音但不同字的『治痛單』,這個名字更換的小故事,很多人不知道。」張順美也提到,明通推出的成藥配方,多是古籍藥典中記載的,「製藥技術貴在材料來源,不同地方出產的藥材,在熬製過程中的質地也不同。」為了找尋適合的藥材,張順美早期陪父親赴大陸十多趟,從黑龍江到廣西,不分四季,親嘗親試,「疫情期間,我們還成了藥廠中的藥廠,因為我們有保存了許多藥材,我們專做的感冒治痛單、治傷風,其實配方與清冠一號是相近的。」CTWANT調查,明通「漢方胃腸藥」的藥材來源、製作方法等,近期曾被國外知名藥廠看上,「對方說要租借我們的藥證,一年支付4萬元,簽約一次簽三年,明定第一年要供貨給他們300多萬顆,但沒說第二年、第三年要出多少貨。可是藥證沒有用租的呀,這很奇怪!」「我們開價上千萬元買斷,後來就不了了之。」現任明通製藥監藥師的張順美與弟弟張光發牙醫師提到此案,都覺得怪,也問不出答案。
張國周強胃散「藥」漲了 調漲20%!大罐裝貴120元
台灣藥品價格漲不停,繼普拿疼、金十字胃腸藥,知名胃藥大廠「張國周強胃散」自8月29日也宣布調漲20%,小罐漲到變180元,大罐則一口氣漲到720元。有醫師提醒,吃成藥僅能暫時緩解不適,應及早就醫才避免釀成大患。基層藥師協會理事長沈采穎透露,張國周藥廠29日公告產品價格調整通知,95克小包裝建議售價從每罐150元調漲為180元,450克大包裝則從600元調漲為720元,漲幅達20%。藥廠公告中也提到,上次調整價格已經是2018年,凍漲6年期間歷經COVID-19疫情、物料成本多次調漲、中西藥材原料取得價格日益升高等因素,加上法規更迭致使各相關品質管理、分析檢驗、人事、GDP運輸等費用增加,製藥廠產、銷、運等成本相對大幅度提升,因此宣布漲價。據《自由時報》報導,沈采穎醫師指出,在知名藥廠調漲後,相同適應症的藥品價錢也會跟著提升,漲幅約5%至10%。另外沈采穎醫師建議,胃散這類成藥含有小蘇打粉,有胃食道逆流症狀的民眾不適合使用,而民眾買藥可以先諮詢藥師,才能對症下藥;且成藥只是緩解一時不適,身體有狀況還是及早就醫檢查為好。
星搜包/蔡黃汝手機成癮出現危機感 習慣性胃痛自嘲藥罐子
蔡黃汝當年以「宅男女神」的稱號紅遍全台,儘管已經出道多年,長相依舊甜美,近期在台語劇《無罪推定》飾演大學剛畢業的菜鳥律師也毫無違和感。私底下的她打扮也像大學生般隨性,接受時報周刊CTWANT搜包專訪時,她拿出掛著可愛迪士尼吊飾的黑色後背包,讓在場的人笑說她看起來就像是學生要去上課。常出外景的蔡黃汝習慣帶著大包包出門。(圖/侯世駿攝)比起精緻的小廢包,蔡黃汝偏愛實用的大包包,除了因為她的個性比較中性外,身為《飢餓遊戲》班底的她出外景是家常便飯的事情,需要有很大的收納空間才不會漏掉東西,笑說每次住飯店時,經紀人都會被她包包內的大陣仗嚇到。提到出門一定要帶的東西,蔡黃汝表示絕對是手機,但她近期驚覺自己有點手機成癮,「我很喜歡跟網友互動,是從出道到現在的習慣,但發現我的耗電量很快,好像使用手機有點過於頻繁,而且最近常常視線有點模糊,讓我有點恐懼感!」發覺自己有點手機成癮,蔡黃汝開始控制自己的使用時間。(圖/侯世駿攝)蔡黃汝坦言平常也很愛用手機滑一些無腦的影片,雖然當下覺得很療癒,但同時也覺得很浪費生命,所以她開始訓練自己放下手機,發現不被手機制約後,她能做很多家事,也能跟家人朋友相處得更好,可說是有百利而無一害。但3C產品也不是不好,例如她就會隨身攜帶電子書,在工作空檔就能看書消磨時間,她最愛看心靈類型的書籍,「活到這個歲數,慢慢去碰觸一些人生哲學的東西,會去思考人生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包包中還有乾媽王彩樺送給的護唇膏,蔡黃汝大讚王彩樺個性體貼,每次出去玩都會想到身邊的人,護唇膏就是對方先前出國旅遊時買來送她的。重視形象的蔡黃汝也會帶著漱口水,只要喝完茶跟咖啡就會立刻漱口,另外還推薦了好用的去漬用品,不過她自認只有些微的潔癖,而且是很極端的狀態,笑說:「如果這個地方很乾淨,我會一直維護下去,但如果已經沒救了,我就會放棄治療,跟著一起爛,所以我是要乾淨就很乾淨,要亂就亂到底。」蔡黃汝每次出外景住飯店都要帶齊各種生活用品才有安全感。(圖/侯世駿攝)電子書是蔡黃汝的必備品,平時最愛看心靈類的書籍。(圖/侯世駿攝)隨身帶兩副墨鏡是蔡黃汝的習慣,汽車及家中鑰匙也是包包中不可或缺的物品。(圖/侯世駿攝)自從成為《飢餓遊戲》班底後,蔡黃汝的拚勁和主持功力獲得肯定,但因為節目性質吃飯時間不固定,讓本身胃就不好的她更常胃痛,只能帶著胃藥,自嘲根本是藥罐子。她也透露常常胃痛到掐著自己的手在錄影,「這沒辦法,你還是有領錢嘛!不能因為胃痛就表現很差,要大家來體諒你。」不過先前健檢時發現她有些微十二指腸潰瘍,後來就盡量都吃原型食物,也避免因為餓過頭就暴飲暴食,努力讓身體保持在健康的狀態。胃不太好的蔡黃汝在主持《飢餓遊戲》時胃藥絕對不可少,而乾媽王彩樺送的護唇膏、漱口水以及去漬用品她都會隨身攜帶。(圖/侯世駿攝)由於近幾年蔡黃汝活躍於綜藝節目上,讓外界以為她已經轉換跑道,但其實她還是非常喜歡演戲,也一直有在接觸劇本,但因為《飢餓遊戲》錄影時間比較長,若是接了戲或電影,常常需要拍完後隔天立刻出外景,這讓她的體力無法負荷,進而影響到工作表現,因此她只好捨棄一些劇本,雖然可惜,但她覺得有捨就有得,「心靈上滿有成就感的,是很幸運的狀態才能又主持又演戲,被大家覺得你是可以的,我滿珍惜這樣的機會。」近年蔡黃汝(右)活躍在綜藝節目,但她還是非常喜歡演戲。(圖/中視提供)此次在《無罪推定》中,蔡黃汝從菜鳥演到能獨當一面的律師,這個跨度對她是個挑戰,「我不是科班出身,我只能用自己最真情的感受去表演,不過我在《1989一念間》有從年輕演到媽媽過,所以算是有經驗。」她也說自己的音頻比較高,講起台語會有「臭拎呆」的感覺,因此在詮釋菜鳥時期時,她會用本身的聲音去講話,但到後期就會刻意壓低聲音,營造一種幹練的感覺。蔡黃汝在《無罪推定》飾演律師,並為了角色苦練台語。(圖/華視、公視台語台提供)不會講台語的蔡黃汝為了這部戲下足苦功,由於角色是從南部北漂工作的人,所以她特別指定住在南部的親友教她台語,平常也會看台語戲劇,跟著一字一句念,讓自己在充滿台語的環境中練習語感。問及之後想再挑戰什麼類型的角色?她表示想演社會邊緣人,「很多人會說演哭戲很難,但我很享受內心糾結的過程,每次演悲傷的角色身邊的人都會跟著哭,我在這方面好像有一點優勢,能帶給大家觸動。」場地提供:瀚寓酒店Hanns House
血便以為胃痛!他肚子「脹到爆」急送醫 醫搖頭:150公分腸子切除
不少人因為三餐不正常,因此都有腸胃疾病。外科醫師陳榮堅透露,一名男病患血便2天,原以為是胃的問題,因此到西藥房買胃藥吃,結果送來醫院後發現是腸中風,最終切除了150公分壞死的腸子,還得住加護病房。陳榮堅在粉專《外科陳榮堅醫師——不藏私的漸健美園地》表示,一名60歲的男病患來急診時的症狀是肚子非常脹,在家解了2天暗紅色的血便,檢查後發現是「腸中風」,已經有一段腸子壞死了。陳榮堅指出,男病患一直有抽菸的習慣,而且以前也有因為胃出血解過血便,他以為這次也是胃的問題,便到西藥房買胃藥吃,覺得只要不再解血便就沒事了,沒想到這次的血便是因為腸中風,導致黏膜被破壞所致。陳榮堅進一步說明,這是因為胃部與部份腸道的神經路徑有重疊,所以有時候覺得胃不舒服或胃脹氣,其實是腸子出問題,或者是便秘造成的。陳榮堅說,後來這位病人切除了150公分壞死的腸子,還得住加護病房,如果男病患當時感覺胃悶痛不適時,吃了藥隔幾個小時仍沒改善,就及時到醫院檢查,可能就不用切腸子了。
胃藥別當保養品吃!醫揭「1用藥習慣」:恐導致嚴重後果
許多現代人因工作繁忙、生活壓力大,經常忽略飲食的重要性,導致三餐不正常,甚至出現各種腸胃問題,只能吃胃藥來緩解不適。對此,外科醫師陳榮堅提醒,若長期自行服用胃藥不做檢查,恐會導致更嚴重的後果,像是骨質疏鬆、忽略疾病警訊。外科醫師陳榮堅日前在臉書粉專「外科陳榮堅醫師——不藏私的漸健美園地」發文表示,現代人因生活忙碌,常常無法按時吃三餐,容易有胃脹氣、胃酸過多、胃痛等困擾,因此許多民眾的家中會備有胃藥,但陳榮堅提醒,胃藥要看情況服用,且服用過後症狀若沒有改善,仍需到醫院進一步檢查。陳榮堅指出,長期自行服用胃藥不做檢查,很有可能導致更嚴重的後果,第1個就是「骨質疏鬆」,因為胃酸是人體在吸收鈣質很重要的輔助,而胃藥有抑制胃酸分泌或中和胃酸的功能,若是長期服用胃藥,會使胃酸一直被壓制,導致鈣吸收不好,時間一長就會有骨質疏鬆的問題出現。再來第2個則是「忽略疾病警訊」,陳榮堅表示,如果長期靠藥物去抑制症狀,容易導致沒有早期發現疾病,因此他建議民眾,除非是醫師指定的用藥,否則大部分的藥物不建議長期服用。
婦人吃藥嚴重胃痛竟「胰臟癌第三期」 醫驚曝:這就是恐怖地方
一名60歲婦人因為確診吃了止痛退燒藥,卻突然出現嚴重胃痛,就醫發現胰臟竟然有腫瘤,最後確診第三期胰臟癌。對此,醫師也說,胰臟癌沒有明顯症狀,建議定期接受篩檢。胃腸肝膽科醫師林相宏在臉書發文,「一位60歲的家庭主婦平常沒有任何症狀,沒有胃痛,沒有體重下降,沒有菸酒,沒有家族史,沒有糖尿病,最近因為確診COVID後吃了些止痛退燒藥後,突然間胃很痛,是那種痛到無法忍受的疼痛,不管去吐過上了廁所吃了胃藥都沒有比較舒服。」林相宏說,病患掛了急診,一抽血發現是急性胰臟炎,她沒有膽結石也不酗酒等,「做了磁振造影MRI,發現原來是胰臟裡面有一顆3公分的腫瘤阻塞了胰臟,引發了急性胰臟炎,胰臟腫瘤指數CA199也上升了10倍之多(367U/Ml)而且腫瘤已經侵犯大血管和淋巴。」林相宏指出,患者得第三期胰臟癌,要先化療再看能不能手術,「其實胰臟癌很少會引起肚子劇烈的疼痛,這個病患在引起急性胰臟炎前,就算腫瘤已經第三期了,平常還是沒有任何症狀,這就是胰臟癌恐怖的地方。」林相宏說,「到了有症狀往往是無法手術的第三第四期,還是建議年長者每1-2年,定期接受胰臟癌篩檢。」
7成台人鎂攝取不足!將增糖尿病、癌症風險 醫點名「7族群」該吃保健品
「鎂」是人體中含量第4豐富的礦物質,僅次於鈣、鉀、鈉,在300多種代謝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家醫科醫師魏士航指出,在已開發國家中,人們通常缺乏維生素D、鎂,國人亦有約70%鎂攝取不足,但由於鎂缺乏時的症狀不易辨別,長期下來恐引發糖尿病、骨質疏鬆、癌症、阿茲海默症等問題。魏士航日前於粉專發文提到,鎂的補充對人體來說有5大功用,包括改善血糖、維繫健康心血管、強化骨骼、促進放鬆及神經修復、放鬆肌肉。而據國民營養調查發現,國人的鎂攝取大多僅達參考攝取量的6至7成,在臨床上,缺鎂的症狀大多不具有特異性,常見的有腸胃不佳、疲勞虛弱、肌肉緊繃、易怒急躁、記憶力下降、壓力大、心跳異常。魏士航說明,要評估鎂的缺乏並不容易,當發現血清鎂偏低時,通常代表著身體缺鎂的狀況已經非常嚴重了,長期下來更會促成許多慢性疾病的產生,包括糖尿病、骨質疏鬆、心血管疾病(缺鎂時血管內皮細胞也會受損,增加動脈粥樣硬化和血栓形成的風險)、癌症、神經系統疾病(缺鎂和偏頭痛、阿茲海默症、帕金森氏症、焦慮及憂鬱都有關係)。魏士航指出,現今人們的飲食包含了許多過度加工的食物,排擠了含鎂食材的攝取;再者,現代的土壤因為過度開發,其養分含量已經不如以前;最後,現代人普遍處於長期高壓的狀態,鎂缺乏與壓力調節能力降低有關,長期處於壓力之下卻也容易導致鎂的過度消耗。事實上,壓力與缺鎂之間會形成一個惡性循環。對此,魏士航建議平時可攝取富含鎂的紫菜、堅果類、全穀類和深綠色葉菜類及海鮮,若是諸如壓力大、外食族或常吃加工食品、愛攝取咖啡因飲料者、「本身或家族有高血壓、糖尿病、代謝症候群等病史」、「長期服用胃藥、利尿劑等藥物」、酗酒者、年長者的7大高風險族群,則應選擇直接補充營養保健品。
女子腕隧道症候群連續吃1個月止痛藥! 止痛不成還發生胃穿孔
一名61歲女性持續腹痛、發燒就醫,醫師發現她出現腹膜炎症狀,追問下才發現婦人因腕隧道症候群服用止痛消炎藥已經超過一個月,疑似因藥物副作用造成胃潰瘍合併穿孔。不僅菸、酒、茶、咖啡 非類固醇止痛藥也會引起胃潰瘍衛生福利部臺中醫院消化外科醫師徐天佑表示,臨床上常見胃潰瘍病因,包含一些刺激胃酸分泌增加或降低黏膜保護的因素:如進食菸、酒、濃茶、咖啡或刺激性食物,抑或是服用損傷胃粘膜的藥物(如Asprin、非類固醇止痛藥等),以及情緒過度激動或過度疲勞等。止痛藥連吃一個月 胃穿孔引起發炎、敗血症徐天佑醫師表示,患者沒有三高病史,今年四月就醫時自述二月下旬左手曾因手腕隧道症候群開刀,一個月後換右手疼痛,因症狀較輕微醫師開立止痛藥物治療,未料連吃一個月藥物後卻因發燒、肚子持續悶痛被家人送急診,抽血一檢查發現發炎指數偏高,白血球過高併敗血症。醫師幫她進行腹部X光檢查,發現胃部有大量空氣,疑似腸氣外漏,進一步安排電腦斷層掃描後,證實腸胃道穿孔,經緊急進行腹腔鏡診斷,果然發現在胃幽門前區有個0.5公分破洞。幸好發現得早,緊急進行腹腔鏡胃縫合手術,一周後確定患者穿孔癒合,可以開始進食,患者也順利出院。止痛藥使用安全守則:搭配胃藥 一到兩周更換止痛藥徐天佑醫師叮嚀,由於非類固醇類的抗發炎藥、止痛藥傷胃,長時間使用容易造成胃潰瘍等副作用,使用該類止痛消炎藥物最好搭配胃藥使用,超過兩周以上長期使用患者則建議每一到兩周就更換不同類型止痛消炎藥物,降低長期使用造成胃潰瘍、胃穿孔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