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部擴張
」吃完飯就想拉? 腸胃專家:可能是「腸激躁症」所致
排便對人體來說非常重要,排便的頻率、時間、外觀都跟我們的健康息息相關,正常情況下,每天排便3次到每周排便3次都屬於正常範圍,排便頻率因人而異。不過,有些人會出現「一吃完飯,就想大便」的狀況,真的是正常的嗎?根據英國《每日郵報》的報導,腸胃疾病學家表示,人體對食物的消化會觸發「胃結腸反射」,即進食後產生想要排便的感覺,這種反應在一般情況下是正常的,但當這種感覺在進食後立即出現,或者某些食物「吃完就想大便」的情況時,可能是因為「腸激躁症(IBS)」所致。腸胃科醫師指出,胃結腸反射通常在進食15分鐘內發生,這時胃部擴張、腸道增加蠕動,以利消化食物與吸收養分。然而,有些人可能因食物過敏、情緒焦慮、特定食物或乳糜瀉等原因,使胃結腸反射過度活躍,導致排便頻繁。美國克里夫蘭醫院的腸胃科醫師李(Christine Lee)指出,食物進入胃部後會引發連鎖反應,但每個人的消化系統運作節奏各異。纖維質、辛辣食物和咖啡等食物可能促使胃結腸反射,使人產生便意。然而,排便次數增多不一定代表健康問題,只有當結腸蠕動過度活躍時,才可能導致頻繁排便。另外,阿拉巴馬州胃腸疾病學家布倫森(Brian Brunson)提醒,糞便的顏色也是健康的指標之一。深色、柏油狀的糞便可能暗示著消化道出血;而顏色過淺的糞便可能與肝臟、膽管系統或胰臟問題有關。他指出,正常的糞便顏色應該是棕色或綠色。美國華府麥德斯塔華盛頓醫療中心的腸胃疾病學家艾薩耶(Ghassan Alzayer)表示,糞便的形狀、軟硬度和排便所需的時間同樣重要。參照「布里斯托糞便分類法」,硬塊狀的糞便可能暗示著便祕問題,而軟爛的糞便則有可能有腹瀉症狀。他強調,如果排便異常持續,如難以排出的硬便、連續腹瀉、帶有血絲等情況,可能是腸胃道出血、胃潰瘍或腸道發炎疾病的徵兆,應盡早就醫。平常應該保持著良好的飲食習慣,時常關注排便狀況,不僅能維護腸胃健康,若有異常也能夠及時發現。
大食怪退去 醫師傳授三招「冬天進食不失控」
隨著冬天的到來,不少人可能都會窩在家裡不想出去,但與此同時卻不斷進食,稍微不注意就會開始失控,體重直線上升;那我們應該如何避免這樣的情況發生?中醫師王心眉就傳授大家三招,在享受美食之餘,也可以讓身材不走樣。王心眉在臉書粉專發文,為避免身材走樣的第一點,就是要三餐定時且均衡,避免熱量合成脂肪儲存,她提到,不少人可能會一天只吃1-2餐,但進食的量很多,以為這樣可以把體重控制好,但這只不過是錯覺,加上如果在晚上8點後吃東西,超容易堆積脂肪,年輕時可能無感,但年紀大了,腰仔肉就會出來跟你打招呼。第二點就是在用餐前喝一杯溫開水,這個動作的用意在於,先暖暖自己的胃,佔據一點胃的空間,增加飽足感,防止太飢餓吃進太多食物,此外,在煮食吃完後,就不要喝太多湯或是飲料,容易造成胃食道逆流。最後一點,就是要吃慢一點,將用餐時間拉長至20分鐘,讓大腦感受到胃部擴張,降低食量、減少熱量的攝取,同時也讓飽足感產生,避免再吃更多食物。
17歲男狂灌12瓶啤酒「肚子痛炸」 醫師:胃已擴張到骨盆腔
炎熱的夏天與三五好友相約吃大餐,再搭配冰涼的啤酒十分消暑,但不論是進食還是飲酒,最好還是以適量為佳,以免損害了身體健康。中國河南省鄭州1名17歲李姓男學生,日前與友人喝酒,一連狂灌12瓶啤酒,隔日腹痛就醫才知胃竟以擴張到骨盆腔,差點撐破肚皮。根據《網易新聞》報導,李姓男同學與朋友相約吃燒烤,兩人無酒不歡,一連喝下12瓶啤酒。事後李男感到腹痛難忍,友人見狀急忙協助將其送醫掛急診。抵達醫院後,醫師先替李男照X光,發現其胃壁薄弱,胃部明顯擴張下垂至骨盆腔,隨即替李男透過留置胃管減壓,將其成功治癒。男子狂灌12瓶啤酒,導致胃擴張到骨盆腔。(圖/翻攝自網易新聞)醫師解釋,一個人在空腹的時候,胃的容量只有大約100ml左右,正常人的胃部容量是500ml,一個成年人正常的吃飽飯以後,胃的容量可以達到1500ml左右,而當時李男的胃部容量已達2000ml,使得胃壁變成和紙一樣薄,胃部因過重下移,壓迫到其他器官,導致身體產生不適。報導指出,「急性胃擴張」是一種相對少見的急腹症,是短時間內由於大量氣體和液體,以及食物攝入胃十二指腸無法排出,使得胃極度擴張,導致反復嘔吐,出現水電解質紊亂,甚至休克、死亡,此症狀以成年男性較為常見,臨床上則常見於暴飲暴食或者外科手術後。醫師表示,現代人因工作壓力大,飲食習慣較不正常,對身體帶來不小負擔,呼籲大家戒除不良的飲食習慣,多注意自身健康,以免後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