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外科醫師
」 肺癌 杜承哲 柳演錫 胸腔外科醫師早期發現肺癌「存活率多10倍」!胸腔醫驚曝:「1家具」也是危險因子
出演經典電視劇《台灣靈異事件》以鐵頭警官一角爆紅的男星汪建民,去年底檢查出罹患「肺腺癌」第4期後,歷經9次化療、60多次電療,怎料7日晚間仍因不敵病魔逝世,享年56歲。對此,胸腔外科醫師杜承哲示警,除了常見的菸害、空氣污染、油煙等因素外,「沙發」竟也是罹患肺癌的危險因子之一。癌王「肺癌」已連續20年蟬聯國人10大癌症排行第1名,國民健康署也指出,像是菸害、空氣污染、職場(如石綿、砷)或居家環境暴露(如氡氣)、肺癌家族病史、肺部相關疾病史(如結核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病史)、煮食未使用抽油煙機等,都是導致肺癌的誘因。不過杜承哲醫師則在臉書發文透露,其實還有「2大肺癌因子」較不為人熟知,那就是「肥胖」和「沙發」,由於總脂肪與飽和脂肪的攝入量,與罹患肺癌的風險呈現正相關,因此肥胖是導致肺癌的獨立風險因子,而腰圍是較指標的數字,建議男性腰圍應小於90公分,女性腰圍應小於80公分。至於沙發為何也會害罹癌?杜承哲說明,身體活動已被證實可以降低罹患肺癌的發生率,而「久坐」則與多種癌症的患病率有著密切關連,民眾應避免久坐在沙發上不動。杜承哲表示,第1期與第4期的「肺癌存活率」可相差逾10倍以上,呼籲民眾應積極進行肺癌篩檢,才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另外除了戒菸、避開污染源、接受篩檢之外,平時飲食可多攝取像是花椰菜、甘藍菜等十字花科蔬菜,並減少加工食品和油炸食品,也要避免久坐、多活動,才能提升自體的抗癌能力。
竹科工程師豪飲猝死 醫師警告酒後1狀況「最危險」:一不小心就送命!
一位25歲竹科工程師8日陳屍台北ATT 4 FUN百貨廁所,警方事後調查發現,死者生前在8分鐘內喝下700C.C.的「斷魂百香果」調酒,初步相驗疑為瞬間飲酒過量導致心因性死亡。對此,胸腔外科醫師蘇一峰提醒,飲酒過量導致神智不清、大量嘔吐時,「一不小心就可能被嘔吐物阻塞氣管而死亡」。蘇一峰醫師在9日在臉書發文表示,「就算再年輕,飲酒還是要適當」,表示飲酒過量時,最要小心的狀況就是飲酒後「大量嘔吐」。蘇醫師指出,飲酒過度的人往往全身無力,又神智不清,萬一身旁無人幫忙照顧,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被自己的嘔吐物阻塞氣管而死亡。對此,網友紛紛表示:「要灌酒也不是這樣玩的,好好一條命就這樣沒了」、「年輕的朋友喜歡玩挑戰,但是不知道許多是致命的」、「台灣工程師平日操肝+假日再操,即使再新鮮的肝也禁不起折騰」。還有人表示:「我以前在日本唸書時,有看過學校販賣部貼公告,叫學生迎新會時不要「一気飲み」、不要灌別人酒,應該是真的有學生在這種場合被灌酒就直接送急診了」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成癮防治科也指出,喝酒過量會造成酒精中毒,不僅傷腸胃、傷肝,還會導致死亡,由於酒精中毒者可能不自知,甚至失去知覺,旁人分辨徵兆給予正確協助非常重要,如沖冷水,喝咖啡或濃茶都是錯誤行為,也別放任昏睡不管,可能會出現呼吸或心跳停止。另外根據《Heho健康》網站報導,只有極少數的酒醉者是真正「醉」到酒精中毒而死,大多數的死亡酒醉者,都有其它死亡原因:一、嗆食嘔吐物:根據亞洲人的飲酒習慣,酒醉的人胃部常常會有食物。如果嘔吐時,胃部的食物進入氣管,就會導致酒醉的人窒息而死。因此酒醉的人一定不能仰臥,頭一定要偏向一側,防止嘔吐物進入氣管。二、橫紋肌溶解:酒醉者常昏睡很長時間,如果肢體不活動,長時間壓迫部位,肌肉會缺血壞死,導致橫紋肌溶解(rhabdomyolysis)。因此一定要定時幫酒醉者翻身,防止肢體長時間受壓。三、心臟疾病:喝酒可能誘發急性心肌梗塞,在急診室中,酒醉者都需要做心電圖,尤其是老年和有糖尿病患者,因為昏睡的人發生心臟疾病時並不會出現明顯的症狀。另外,酒精中毒本身也可引起心臟損害,急性酒精對心臟損害程度,與中毒的時間和程度呈正比。四、低血糖症:酒精性低血糖症是一種因酒精中毒引起的低血糖綜合症,避免方式是不要空腹或飢餓時大量快速飲酒。五、醉酒後的意外:酒駕引起的車禍,是急診科外傷病人的「禍首」,外科患者佔急診病人的三到五成左右,其中大多是酒駕引起的車禍傷者。為保護自己與家人,被勸酒不妥協、請代駕,都是避免酒後駕車的方式。◎喝酒勿開車!飲酒過量,有害健康,未滿18歲請勿飲酒。
土耳其選手輸不起諷林郁婷! 立委、醫師細數2國情誼:絕不會中計
「台灣拳后」林郁婷今(8日)凌晨以5比0擊敗土耳其選手卡拉曼(Esra Yildiz Kahraman),成為台灣拳擊史上首位打進奧運金牌戰的選手。豈料,卡拉曼竟在賽後輸不起,比出「X」手勢,暗諷林郁婷的性別爭議。對此,藝人及立委郭昱晴也發文列出台灣跟土耳其的歷史情誼,杜承哲醫師更表示:「台灣和土耳其可以一起強大。正因為我們遠比我們想的更強大,我們可以得到更多盟友,而不是血流成河。」立法委員郭昱晴今在臉書發文指出,回顧台灣跟土耳其之間的情誼,1999年8月,一直到2023年的2月,5月,當土耳其發生芮氏規模7以上的強震,台灣搜救人員救難犬都是最早抵達土耳其的,今年4月,台灣東部發生的大地震,土耳其也一樣伸出援手,2國向來都是患難中見真情,有著深厚的友誼,之後亦然。郭昱晴感嘆,但是很遺憾的,在奧運的比賽殿堂中,卻看到被台灣拳后林郁婷,以5:0打趴土耳其選手,但對方最後卻用極為侮辱性跟歧視的手勢,展現出完全沒有運動家精神、輸不起的態度,「相信是她個人的行為,在這裡還是要力挺我們的林郁婷。」胸腔外科醫師杜承哲今也在臉書發文稱,「林郁婷是台灣第一次殺進金牌戰的選手!看森川讓次的『第一神拳』長大,她成為了真正的台灣第一神拳。」昨天有人在她的臉書貼文吵說「啊獎牌變多,因為項目變多嘛」,他也質疑,「請問拳擊在奧運會裡面多久了?1904年就有了欸……」杜承哲還認為,林郁婷通過「所有」荷爾蒙測試,而這是一個事實。幕後操弄的人想看到台灣人和土耳其人開嗆,「我在這裡點燃戰火很簡單,而且觸及會高十倍」,但他絕不會中計,「土耳其是在921大地震最早派出救援隊到台灣的國家,而在2023年的土耳其-敘利亞邊界強震,台灣也第一時間伸出援手。台灣和土耳其可以一起強大。正因為我們遠比我們想的更強大,我們可以得到更多盟友,而不是血流成河。」杜承哲也在文末感嘆:「被世界不斷質疑、打壓,仍撇開爭議,一路證明自己!」林郁婷的拳王之路,就是台灣人一路走來的孤傲光景。
巴黎奧運/中華隊「保底6面獎牌」國光獎金發放逾1億 杜承哲揭數據:史上第二高
近期不少台灣選手都在巴黎奧運大放異彩,截至目前為止已經有保底6面獎牌,而選手只要獲得名列前茅或是破紀錄就可以榮獲「國光獎金」,根據統計,假設奪牌選手都選擇一次領完獎金,目前國光體育獎金已發出逾1億元。依據《國光體育獎章及獎助學金頒發辦法》,奧運金牌獎金為2000萬元、銀牌700萬元、銅牌500萬元,選手可選擇一次領完或終身月領;若選擇後者,每月領取金額依序為12.5萬元、3.8萬元、2.4萬元。另外,第4名獎金則是300萬元、第5、6名150萬元,第7、8名90萬元,止步8強以第5名計算。截至目前為止,中華代表團在本屆奧運「正式入袋」的獎牌為5面,分別是李孟遠男子定向飛靶銅牌、吳詩儀女子拳擊60公斤級銅牌、麟洋配羽球男雙金牌、唐嘉鴻男子單槓銅牌、陳念琴女子拳擊66公斤銅牌,以及林郁婷的金牌戰,截至目前為止,中華隊已經有保底6面獎牌,假設奪牌選手都選擇一次領完獎金,目前國光體育獎金已發出逾1億元。此外,網路上出現質疑「中華隊奧運成績下滑」的聲音,胸腔外科醫師杜承哲就在臉書粉專發文表示,台灣從1956年來曾參加奧運15次,今年巴黎奧運是第16次,台灣過去15屆,奪牌總數的中位數是「1面」,平均數是「2.4面」獎牌。杜承哲指出,上一屆的東奧成績是台灣從來沒有過也完全超乎想像的成績,而今年的巴黎奧運,截至目前為止已經有保底六面獎牌,是16次奧運中「史上第二高」。杜承哲認為,「我們正在獎牌衝浪,經歷選手成就闖上高峰的浪頭,這個浪頭還沒停,不用因為一點回檔就嚇得屁滾尿流」。杜承哲也說明,從「獎牌」看不到的部分是中華隊選手在許多項目的世界排名不斷打破紀錄。他認為,絕不是「有拿牌」才值得一個抱抱和羽球館,而是每一位奮戰的人都是勇者,「雖然奧運這幾年來,競技項目增加很多,但也不代表新增的都是我們的強項,所以應該拿到十張二十張獎牌才及格。這種時候,你只要看看哪些地方、哪些人還在攻擊莊智淵、攻擊戴資穎、攻擊麟洋故意奧運才打好、攻擊台灣獎牌少…你就知道有奇怪的東西混進來了」。
醫曬跟「百萬刺青大哥」合照 網看「這物」直呼可愛
胸腔外科醫師杜承哲近日在臉書貼出跟刺青大哥的合照,而杜承哲身上掛一個「龍貓公車包包」,意外成為焦點,網友表示,「原來醫生也要有裁縫基礎,對花對格對線」、「龍貓公車好搶戲」。杜承哲發文,「這位大哥開完刀的隔天就說完全不痛了,連止痛都沒什麼用,我覺得是他本來就鋼鐵男子,跟我們沒什麼關係,大哥說他身上的刺青全身刺完要100萬,所以我跟同事無論如何都要把他身上的觀音和將軍的臉對齊縫好。我現在還很健康,在這裡發文,表示我們有確實縫回原狀了吧?」此文曝光後,網友紛紛留言「隔著螢幕都感受到你在顫抖」、杜承哲回,「少在那邊造謠,我才沒有抖」,也有人說「原來醫生也要有裁縫基礎,對花對格對線」、「不然觀音可能要請你去廟裡錄音寫翻譯了」、「花山薰」、「大哥穿太多,以致於我們吃瓜眾無從判斷成果」、「龍貓公車好搶戲」。更有人說,「手塚治虫的怪醫黑傑克,也有個短篇是要幫全身刺青的黑道大哥開刀,但是大哥認為自己是人間國寶不肯動手術,最後黑傑克幫他成功開刀,而且還找不到開刀的痕跡,看來你跟黑傑克有拚了。」
19歲女大生無致病危險因子…車禍意外發現肺癌 醫揭可能原因
肺癌在台灣是頭號殺手,發生率和死亡率都位居冠軍,有超過6成的病例是出現久咳不癒、疲倦或體重減輕才就醫,但這時症狀多已經晚期,存活率很低。過去有一名19歲女大生,因為車禍送急診,結果電腦斷層檢查出1期肺腺癌,幸好及早發現,術後恢復良好。肺癌蟬聯台灣癌症死因首位,由於早期症狀不明顯,很容易忽略,等到發現時,往往是無法手術的晚期,造成的致病原因很多,甚至不抽菸也可能罹患。肺癌位居台灣癌症死因首位,早期症狀不明顯,很難察覺。(示意圖/翻攝自photoAC)胸腔外科醫師陳聿接受《中時新聞網》採訪透露,曾有一名女大生車禍被送急診,安排做電腦斷層掃描,發現肺部有陰影,因此轉到胸腔外科,經手術採檢證實是1期肺腺癌,幸好腫瘤不到1公分,手術後隔周就回校園正常上課。由於女大生沒有咳嗽等不適,也沒有家族史、抽菸、二手菸、曝露於石棉環境等肺癌危險因子,若不是因為車禍,就不會及早發現肺癌,並動手術切除乾淨,算是不幸中的大幸。陳聿說明,年輕型肺癌多是基因影響,研判女大生本身基因有缺陷,因此造成肺癌病變,台灣女性最常見就是表皮生長因子受體基因突變(簡稱EGFR),這類人也較容易罹患肺癌。陳聿指出,肺癌若能在1期發現,治療以手術切除病兆為主,5年存活率可逾9成,若等到4期,腫瘤已轉移,這時即使經治療,5年存活率僅剩1成5,他提醒民眾若有持續咳血、胸痛、聲音沙啞、感覺喘或疲倦、體重莫名減輕等肺癌疑似症狀,應及早就醫,或定期檢查,以利及早發現身體異狀。
二手菸比吸菸毒!肺癌風險增2倍 醫曝「1絕招」避免癌找上身
64歲許先生是50年菸齡的老菸槍,退休後因為久咳不癒,在家人勸說下到醫院門診戒菸,醫師使用醫病共享決策輔助表和許先生討論可選擇的戒菸方式及輔助藥物,並轉介他接受免費低劑量胸部電腦斷層肺癌篩檢,結果在其左上肺葉發現1.8公分的肺結節,馬上會診胸腔外科醫師進行胸腔鏡肺葉楔狀切除手術,證實是肺腺癌並成功切除腫瘤。菸草含15種國際認證一級致癌物 罹患這3種癌風險高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林文森主任表示,菸草燃燒產生至少有250種有害化學物質,吸菸者罹患呼吸道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明顯增加,是2019年全球十大死亡危險因子的第二位。菸草中有15種被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確認的一級致癌物,吸菸者罹患肺癌風險是未吸菸者的15-20倍,口腔癌是3-10倍,胰臟癌是2-9倍。焦油是慢性阻塞性肺病元兇 二手菸比一手菸更毒國健署調查2020年國人吸菸率為13.1%,仍有超過200萬吸菸人口。林文森主任說,菸品尼古丁令人上癮,會破壞維生素C吸收、增加皺紋,超過60毫克足以致死。焦油會造成手指及牙齒變黃,也是慢性阻塞性肺病元兇。值得注意的是,二手菸比一手菸更毒,未經濾嘴及燃燒不完全的側流菸含更多有毒致癌物質。婦女因丈夫吸菸而吸到二手菸罹患肺癌風險增加2倍,子女因父母吸菸罹患肺癌風險增加1.7倍。三手菸是指菸熄滅後殘留環境的有害污染物,會增加孩童氣喘發作風險。至於電子煙和加熱菸含有致癌和毒性物質,同樣有成癮及二、三手菸問題。意志力戒菸成功率低 藥物輔助治療選擇多林文森主任指出,據統計,尼古丁成癮(菸癮)單憑意志力戒菸成功的比率低於5%,若接受專業戒菸衛教人員諮詢服務,搭配戒菸輔助藥物治療,6個月戒菸成功率則超過3成。戒菸藥物選擇多樣,包括:貼片、咀嚼錠及口服藥等,另建議癮君子可從日常生活中逐漸減少每日吸菸次數,透過運動轉移對抽菸的注意力,達成戒菸目標。戒菸好處立竿見影 僅是減菸效果不佳林文森主任強調,根據研究發現,戒菸的好處立竿見影,好處持久。戒菸20分後血壓心跳恢復正常,24小時後一氧化碳排除,戒菸1年後心臟病發作機會減半,10年後肺癌發作機會減半。如果只是減菸(少抽一點),就沒有上述好處,死亡率及癌症風險並未減少,所以鼓勵癮君子利用戒菸門診勇敢踏出第一步,戒菸永遠不嫌晚。
中年婦確診新冠後咳嗽不止!以為「長新冠」 就醫檢查竟罹肺癌
51歲陳女士去年底確診新冠肺炎,解隔離後原本的咳嗽經藥物治療,不但未緩解還咳的更嚴重。今年初前往臺中醫院經過一連串檢查,竟發現右胸有顆早期肺癌,經緊急會診胸腔外科醫師手術切除惡性腫瘤,術後久咳症狀明顯改善,目前門診持續追蹤中。誤認「長新冠」 主婦不菸酒罹肺癌衛生福利部臺中醫院胸腔內科主任陳信如指出,患者是家庭主婦,不菸不酒也沒有肺癌家族病史,她到院時抱怨,去年底確診新冠肺炎時僅輕微咳嗽,但解隔離出關後卻持續咳不停,她以為是大家口中的染疫後遺症「長新冠」,沒想到吃藥都不見改善還越咳越嚴重,只好到醫院求助醫師。醫療團隊幫她進行胸腔聽診等檢查正常,經開立解咳藥物後症狀也有緩解,原本以為只是單純「長新冠」,卻在進行胸部X光檢查後,意外發現右肺疑有一個約1.5公分之不規則狀結節,進一步安排電腦斷層攝影與切片檢查,確診為肺腺癌。持續咳嗽治療未改善 超過兩周應至胸腔內科檢查 陳信如表示,新冠疫情雖已解封,但染疫後卻仍有部分患者久咳不癒,臨床上統計,約有15%~20%民眾,染疫解隔後一個月仍會出現疲憊、久咳不癒、呼吸困難等症狀;染疫後一年仍有2.5%仍持續出現久咳不癒等症狀,嚴重影響生活品質。由於久咳不癒原因很多,陳信如主任提醒,確診新冠肺炎後,若持續有咳嗽症狀經藥物治療超過兩周仍未改善,建議立即至胸腔內科就醫進一步檢查,找出病因,才能及時對症下藥,避免延誤治療。精準醫療技術治療 早期治療預後較佳臺中醫院院長黃元德表示,這幾年肺癌已成為台灣男女性癌症死亡率第一名,為了全方位照顧患者,該院已導入精準醫療技術,肺癌患者可選擇微創手術、標靶、免疫藥物治療,大幅提高治療效果,尤其國健署已提供一等親有肺癌家族史的民眾免費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該院近年因此發現多名早期肺癌患者,呼籲符合資格民眾前往醫院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避免遺憾。
口罩禁令5/19全面鬆綁!黃立民呼籲:前往「醫院4區域」最好戴上
新冠肺炎邁入後疫情時代,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拍板,自5月19日起全面解除口罩禁令,未來進入「醫療院所、老人福利機構」等場所,不再強制要求配戴口罩。不過,台大兒童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立民建議,遇上「4種情況」最好乖乖戴口罩。疾管署昨(8日)表示,考量國內新冠肺炎疫情持續穩定可控,且國際間陸續放寬防治措施,經召開專家會議決議,自5月19日起解除口罩禁令,調整「進入醫療(事)機構、老人福利機構」改為「建議佩戴口罩場所」。針對口罩令全面鬆綁,醫師黃立民提醒,雖然未來不再強制要求配戴口罩,但下列4種情況仍建議配戴口罩,第一、前往像是癌症病患、新生兒或產婦等免疫力較差的族群病房;第二、前往感染科、胸腔科、家醫科等呼吸道科別就醫候診;第三、進入醫院電梯等密閉式空間;第四、前往人潮眾多的醫院美食街。另外,胸腔外科醫師杜承哲也在臉書發文表示,口罩令鬆綁的意思是「你還是可以戴」,「像我戴了帥三倍,感染機率也小好幾成,一定是繼續戴的。真是悲哀,這種事情你還得先說明,因為一定會有假裝看不懂的人找麻煩。」貼文曝光後,不少網友紛紛留言還是會繼續戴口罩,「繼續戴+1,今天上班還有遇到確診跟疑似流感的呢!保護自己阿」、「口罩又不是因應covid肺炎而做的,空污過敏防感冒傳染都很有需要呀」、「出入公共場所還是戴好戴滿」、「口罩戴習慣了~真的不戴也怪怪的!」、「我還有一堆口罩,就算只是為了消耗庫存,也是會繼續戴。」
小孩沒驗「流感快篩」就開藥! 醫曝1原因:合格醫師才會這樣做
3月底有家長質疑醫師沒有幫小孩驗流感快篩,只聽到孩子症狀,以及媽媽確診A流,就直接開克流感給孩子吃,氣炸直呼「沒檢驗就要亂開藥,這樣真的是一個合格醫生該做的事嗎?」對此,胸腔外科醫師杜承哲澄清,就是合格醫師才會這樣做,「因為流感快篩的敏感性只有50%至80%。」杜承哲醫師今(25日)在臉書貼出1則1星的Google評論,內容是有家長3月底帶小孩看醫生時,卻遇到醫生沒有驗流感快篩,僅憑藉症狀,以及得知媽媽確診A流,就直接開克流感給小孩吃,兩人還差一點吵架,醫師最後才妥協驗快篩,「真是氣炸了,沒檢驗就要亂開藥,這樣真的是一個合格醫生該做的事嗎?」對此,杜承哲反問「為什麼合格醫師才會這樣做呢?」並強調:「因為流感快篩的敏感性只有50%至80%」,再加上戳小朋友鼻子,醫師常因很難太殘忍、做得很確實,導致檢驗陽性機會不高,所以從未有醫院規定「必須陽性才給藥」,而是「臨床症狀符合,就儘早給藥」,尤其「吃克流感要及早吃,才能減少嚴重度和併發症。」杜承哲也感嘆,不知者無罪,但不代表合格醫師就變成有罪的,「大家都辛苦了,也請不要撻伐特定家長,一起傳播正確的資訊。」杜承哲還在留言區補充,雖然敏感性不高,但「專一性」高如果結果是陽性,就表示真的是流感。但敏感度低,表示驗了是陰性的情況中,也有很多是真正的流感。他坦承這是目前醫學的極限,沒有辦法100%都知道,「有時再過半天,手掌紅疹出來了,你就發現原來是另一個診斷。疾病的變化就是很多變,也有很多可能性。」他也表示,其實很多爸媽聽到不用捅鼻子反而很開心,慶幸弟弟或妹妹的鼻子逃過一劫,「從這一則留言之後看到的很多迴響,就知道很多爸媽確實知道我講的這個資訊。即使真的不相信我,選擇相信Google,或多跟其他爸媽交流,也可以得到『不一定要戳鼻子』這個資訊喔!」
居然對未成年如此著迷?小禎開罵黃子佼:我真心作噁! 醫師質疑「勢力那麼龐大?」
藝人黃子佼雖得以從去年6月的性騷擾指控中脫身,但檢方先前搜索時,發現黃子佼不但是色情網站《創意私房》的高級會員,還購買了上百部成人片,包括7部未成年少女性影像,違反《兒少性剝削防制條例》,甚至自殘出院後的第18天還在買,讓身為人母的小禎看到新聞後,痛批黃子佼對未成年人過度迷戀的行為十分令人作噁:「我真的不懂!怎麼會這麼噁心!」對此,胸腔外科醫師杜承哲也感嘆,「到現在,還沒有看到一個演藝圈大哥出面跟進,難道黃先生的勢力這麼龐大?我就不相信。」小禎7日凌晨在IG限動發文表示,看到黃子佼的新聞,再看看自己16歲的女兒,真心感到作噁,不解為何有人會對未成年如此著迷,「我真的想懂你的心態……可是我真的不懂!怎麼會這麼噁心!我的天啊,我沒有想逼你自殺…畢竟這是將來你要面對上帝的!你必須接受法律制裁……必須的。」(圖/翻攝自Instagram/@karenhu1984)事實上,不只小禎,林予晞、姚愛甯、隋棠、鄭宜農、楊繡惠、李沐、温貞菱等人都出面開砲,懷孕中的Apple昨也發IG限動氣憤表示:「自從懷孕當媽媽以後,看到那些可怕的新聞,內心感受更加噁心和害怕。」她也拜託那些對兒童有不當行為的人,包括戀童癖者、虐童者、殘害幼童的,心理有病就去看醫生接受治療,「你們沒資格當人也不配當父母」,希望所有關於兒童的刑罰都可以從重量刑!(圖/翻攝自Instagram/@appleweiting)胸腔外科醫師杜承哲昨也在臉書發文呼籲,「取消黃子佼!」,他表示黃可以從事任何其他工作,台灣人很寬容的,「我們只是不想繼續在電視上看到他,當評審、擁有更多決定少女是否有機會出道的權力。」他也認為,演藝圈裡,有2個因素決定復活的速度,那就是「性別」和「背景」,「如果是有靠山的男性,就算犯法,復活的機會很高,速度很快。如果是沒靠山的女性,就算沒犯法,很多到現在還是沒工作。」杜承哲感嘆,很可怕的是,公開喊聲抵制非法、保護兒童,竟然要考慮的是「反過來被取消的會不會是我自己?」他也質疑,「難道保護兒童,竟然沒有比一個有錢的名人還能不能繼續吃香喝辣更重要?到現在,還沒有看到一個演藝圈大哥出面跟進,難道黃先生的勢力這麼龐大?我就不相信。」◎尊重身體自主權,請撥打113、110◎勇敢求救並非弱者,您的痛苦有人願意傾聽,請撥打1995
剴剴之死/兒福女社工「雙手上銬移送」輿論炸鍋! 警方無奈嘆:這2事大過面子問題
台北市一名1歲大男童剴剴(化名)於2023年9月交由兒福聯盟簽約的劉姓保母照料,怎料卻遭劉姓姊妹倆聯手施虐,不僅暴力毆打、餵食酸臭廚餘、指甲還被拔光,導致男童才受託不到3個月就猝逝,虐童事件曝光後,負責個案的陳姓女志工也因涉犯偽造文書、過失致死等罪移送北檢,不過女社工遭「雙手上銬」一幕卻引發外界抨擊,質疑員警執法過當。對此,現職警察人員回應,上銬並無違反相關規定,而律師界則持正反意見看法不一。兒福聯盟陳姓女社工昨(12日)晚間遭警方上銬移送台北地檢署,檢察官訊後諭令以30萬元交保,但女社工雙手被上銬卻引起執法正當性爭議。對此,胸腔外科醫師杜承哲今(13日)在臉書發文砲轟,「不敢找主管機關出來打球,銬一個社工,作秀給全國看,公然違反《警察職權執行法》,算什麼英雄好漢?可恥!未來恐怕寒蟬效應,誰還敢當社工?」另外,律師呂秋遠也在臉書發文指出,目前尚不能確定該名涉事女社工是否知曉淩虐一事,或是真的偽造訪視紀錄,認為警方此舉有所缺失,「無論如何,上述的罪名,就算成立,也不應該對社工上銬,這不是一個合理合法的移送方式。」不過,巴毛律師陳宇安卻持不同意見,指出目前案情仍尚未釐清,若是社工在過程中有過失,即使並非「殺人兇手」,也可能構成過失致死,上銬一事並無不妥,「現在不應詆毀社工,但急著幫他喊冤會不會也太著急了一點,如果他在整個環節裡面有疏失,就有可能涉及刑責啊。」針對警方使用戒具一事,現職警察人員表示,陳姓女社工是遭警方「前銬」逮捕,拘提程序一切合法,並無違反正當性,「程序正義與保全證據人身安全,遠大於面子問題」,再者若當時女社工並未被上銬,反而會被外界質疑耍特權,警方是否沒有依法逮捕,屆時遭法辦的就是那名值勤員警了。《CTWANT》提醒您:若自身或旁人遭受身體精神虐待、性騷擾、性侵害,請打110報案再打113找社工。
剴剴之死/蔡阿嘎聲援:絕非獵巫基層可解決 社工上銬!醫轟可恥:作秀給全國看
1歲男童剴剴疑遭劉姓保母虐死案,引發外界高度關注,負責此案的兒福聯盟陳姓社工被質疑包庇,昨(12日)依過失致死等罪嫌上銬移送,複訊後30萬元交保。而社工上銬這一幕,讓社工界忍不住直呼「未來恐怕寒蟬效應」。社工系畢業的網紅蔡阿嘎也聲援,絕不是獵巫一名基層小小社工就能解決。對於社工被上銬,《通靈少女》的原型劉柏君嘆,「社工有可能的過失在調查中,但為何被上銬示眾的是社工,我們都可能是被上銬的那個。劉柏君不解地問,「所以哪天我服務的孩子遭受家暴性騷性侵輟學,吸毒性交易未婚懷孕,那我也要被上銬示眾嗎?」劉柏君直言,沒有一個社工不曾被案家欺騙過,此案的社工可能有過失,但卻是唯一一個不被馬賽克上銬示眾的。胸腔外科醫師杜承哲在粉專《杜承哲醫師》怒批,不敢找主管機關出來打球,銬一個社工,作秀給全國看,公然違反警察職權執行法,「算什麼英雄好漢?可恥!未來恐怕寒蟬效應,誰還敢當社工?」社工系畢業的網紅蔡阿嘎今(13日)深夜則發文表示,身為父母看到虐童案又起,內心當然痛心,但不需一桿子打翻整艘船,社工失職問題待司法調查,此時此刻,在大家不知道的角落,仍有無數的社工24小時堅守崗位,守護著台灣的家庭,環環相扣的機制建構、資源人力的不足與篩選,整個社會安全網的強化,絕不是獵巫一名基層小小社工就能解決。貼文一出,不少人紛紛留言「謝謝發聲,也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超級感謝阿嘎的發聲」、「這位社工固然有錯,但高層火速切割才令人感到噁心」、「但是除了保母之外,在環環相扣的體系之中檢警也只約談基層小社工」、「果然有社工背景的阿嘎懂社工,一堆網友在罵社工根本就是未審先判」。《CTWANT》提醒您:若自身或旁人遭受身體精神虐待、性騷擾、性侵害,請打110報案再打113找社工。
罪惡零嘴2/別被騙了!原味洋芋片反而更邪惡 嘴饞怎麼辦?專家推薦「這款薯片」
擋不住孩子吃零食?那不如選擇較為健康的選項!專家建議家長購買零食前一定要先看成分表,而不要被包裝上的行銷字眼蒙蔽,舉例來說,「原味」並不代表比較好,許多原味洋芋片甚至比唐辛子口味含更多的鈉與脂肪。另外,專家也幫大家挑選出「成分相對單純」的選擇,建議購買黃、紫地瓜製作的薯片,雖然仍含有脂肪,但起碼糖份來自於地瓜本身,而且還具有膳食纖維。近年來學者將加工程度高、含有5種以上成份的食品定義為「超加工食品」,例如泡麵、洋芋片等。根據《美國醫學會雜誌》2021年發表的一項研究,超加工食品佔兒童和青少年飲食中卡路里的比例高達67%,可見生活中隨處都是這類食物。雖然大家都知道超加工食品不利於健康,但幾乎不可能不吃。胸腔外科醫師杜承哲就PO文表示,「從健康飲食的角度來看,當然是「不要吃」零食啊!但是我自己也辦不到啊,連吃得超健康的我媽都會偶爾吃一點。」杜承哲認為核心概念更重要,就是「記得注意份量」、「看熱量標示」、「正確合理的食用不同食品」。例如堅果,熱量高所以不要吃?當然不是。杜承哲說,堅果有很好的油脂和膳食纖維,自己會加在早餐優格裡面,但不會超過30 公克。而雞塊不健康,但杜承哲很喜歡,所以一周不吃超過2次,每次也只吃適量。程涵宇營養師表示,當父母禁止孩子吃某種食物時,這種食物往往會變得更受歡迎,所以禁止吃零食不是好方法,還不如教導孩子保持理智並享受所有食物和飲料。專家認為孩子可以適量吃零食,但必須控制份量與頻率,同時知道哪些成分不利於健康。(示意圖/123RF)「首先最重要的就是控制份量或頻率,其次是正確挑選零食。」程涵宇說,查看零食的成分表時,可先注意糖、脂肪、鈉的含量,以每100公克來說,糖分建議在15公克以下、脂肪在20公克以下、鈉在600毫克以下。若是糖果類,程涵宇建議以無添加優先,其次則是天然的添加物例如天然色素、天然香料,最不好的是人工色素、人工香料。若是餅乾類,最好的選擇是全麥粉、全穀雜糧製成,或天然食物製成如地瓜與南瓜,若添加全穀雜糧例如藜麥、奇亞籽等也不錯,然後挑選不含人工香料或色素的低糖、無加糖餅乾。例如某品牌一款厚切鮮脆藷,程涵宇說,它的成份只有地瓜(黃地瓜、紫地瓜)跟棕櫚油,雖然少不了油脂,但是糖分來自食物本身的糖,同時含有膳食纖維,相較之下成分非常單純。「看成分表真的很重要!例如很多人以為原味洋芋片比其他口味健康,這是錯誤的!」以某品牌洋芋片為例,原味每100公克的總脂肪為35.7公克、鈉607毫克;勁辣唐辛子口味總脂肪是34.2公克、鈉519毫克;法式黑松露海鹽口味總脂肪是34.8公克、鈉526毫克,比較後才驚覺:原味洋芋片竟然最雷!程涵宇說,當然這不適用每個品牌,建議消費者先看成分表再判斷,千萬別被零食名稱左右。
金馬60/許光漢、林柏宏雙入圍「不敢相信」 春風想挑戰演啞吧
《第60屆金馬獎》即將於11月25日在台北國父紀念館隆重登場,為讓觀眾對本屆入圍作品有更深一層的認識,台視為此特別製作《金馬60入圍系列報導》,其中堪稱死亡之組的「最佳男主角」五位準影帝、睽違20年重返影壇的陸小芬及多部作品的入圍者們與觀眾分享入圍感想。該節目由同為本屆星光大道主持人的楊千霈主持,不僅把所有入圍電影都看完做足功課,只為讓步上紅毯的入圍者們有賓至如歸的感受,更將在典禮之前,透過台視精心製作的節目內容帶領觀眾更深入了解入圍者背後的故事,一起享受電影迷人之處。陸小芬、傅孟柏、方志友,演出以台灣傳統理髮店為背景帶出暖心故事的《本日公休》。(圖/台視提供)以台灣傳統理髮店為背景帶出暖心故事的《本日公休》,劇中飾演一家人的陸小芬、傅孟柏及方志友,分別入圍「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及「最佳女配角」,40年前曾奪下第20屆金馬影后的陸小芬,闊別20年重返大螢幕再度角逐影后寶座,陸小芬內心激動:「回到金馬大家庭的感覺很好,很開心能夠在艱困的國片環境中,和大家一起努力。」節目中談及過世的爸爸,陸小芬一度淚灑攝影棚,坦言這次再復出是獲得爸爸的鼓勵,思父之情讓全場不禁感動落淚,20年來累積的經歷,也讓陸小芬把劇中「阿蕊」內斂細膩的情感完美呈現。劇中飾演女兒的方志友則是首度問鼎金馬,表示自己和劇中角色「阿玲」有強烈的共感,都有一種「不想停在原地」的堅毅韌性。而先前已拿下「台北電影節」最佳男配角獎的傅孟柏也將角逐金馬60「最佳男配角」。2023年最強CP許光漢、林柏宏憑藉《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雙雙入圍「最佳男主角」,網內互打戰況激烈,導演程偉豪過去執導過多部賣座電影,這次風光入圍8項大獎,他坦言在執導的電影中,唯一私心希望雙蛋黃,表示兩位值得讓金馬影史再添一組雙蛋黃影帝!面對導演高度肯定,當下許光漢和林柏宏兩人異口同聲地說:「不敢相信!」這句林柏宏劇中角色「毛毛」的口頭禪「不敢相信」也成為今年的經典詞彙,林柏宏透露一開始設定其實不是「不敢相信」,多次和導演揣摩「毛毛」的狀態和語境,最後才選定「不敢相信」讓角色更加鮮明的詞,並成功塑造印象深刻的效果。共同編劇吳瑾蓉也和程偉豪一起入圍「最佳改編劇本」,明年將代表台灣角逐2024奧斯卡,程偉豪也透露未來會繼續挑戰更多不同的題材,開發新的電影。曾以《艋舺》奪下金馬47影帝的阮經天,今年則是以《周處除三害》問鼎影帝。(圖/台視提供)曾以《艋舺》奪下金馬47影帝的阮經天,今年則是以《周處除三害》問鼎影帝,劇中飾演通緝犯「陳桂林」一角,不僅開場就和李李仁展開激烈警匪追逐戲碼,也和同為通緝犯角色的袁富華有著精采的武打對手戲,為此開拍前2個月便展開密集體能訓練,而阮經天也透露這些打鬥戲份拳拳到位,表示:「都是打真的」,坦言動作戲的張力其實就是角色性格的延伸。邁入40歲的阮經天表示自己在各方面不論心境上或是狀態都產生許多變化,認為每一個遇到的角色都是註定。阮經天也誇讚香港導演黃精甫,第一次在台執導拍攝的電影,充滿港味但又具有在地性,拍攝期間更給予適時地引導和很大的空間發揮。金馬獎經歷了60年的璀璨歲月,今年不僅作品戰況激烈,其中「星馬地區」的參賽電影也是史上報名最多的一屆。一口氣入圍7項大獎的馬來西亞作品《富都青年》中飾演兄弟檔的吳慷仁和陳澤耀,分別以「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首度入圍金馬。近年來戲劇作品角色多變的金鐘視帝吳慷仁,這次在劇中飾演「聽障人士」,無台詞全靠臉部表情和手語支撐角色,為此吳慷仁在開拍前2個月赴馬來西亞考察,實際在地生活感受道地馬來西亞人的生活;而飾演弟弟的陳澤耀不僅化身地陪,和哥哥一起深入當地,為更貼近角色形象刻意不洗臉讓膚況變差、長痘,兩兄弟皆為戲做足準備。春風接受主持人楊千霈訪問,對於入圍則自嘲:「有這麼老的新演員嗎?」(圖/台視提供)才以《疫起》奪下「台北電影節」影帝的王柏傑,首度進軍金馬殿堂便入圍「最佳男主角」,將劇中胸腔外科醫師面對疫情、病患、家人以及自己內心掙扎的情感詮釋得唯妙唯肖,而訪談中王柏傑也透露,拍攝當時其實也正在經歷新冠肺炎,整個劇組都呈現在很高壓的狀態,進出片場也都需要快篩,因此也更能和夏正(劇中角色)產生共鳴。談到這次影帝競爭激烈,堪稱死亡之組,近期更與入圍「最佳男配角」的傅孟柏一起拍戲,王柏傑透露得知兩人都入圍後,傅孟柏去日本神社還特別求了「勝」的幸運符一人一個,表示會帶著這份祝福步上紅毯。電影《小曉》一舉入圍七項提名,其中年僅12歲的林品彤首度入圍就闖進「最佳女主角」,也打破紀錄成為最年輕的影后入圍者,在劇中飾演母親的陳意涵也入圍「最佳女配角」,聽聞林品彤入圍後,身邊的同學多不曉得,讓陳意涵愛女心切立刻說要到學校幫忙掛上紅布條、放鞭炮慶祝,直說這種事要大肆宣揚才行。為了演活過動兒一角,林品彤私下做了很多功課,了解他們生活中的困難,而陳意涵也帶入身為人母的經驗去詮釋,兩人在劇中有多場衝突戲,情緒飽滿的兩人拍攝過程中多有肢體拉扯,讓林品彤表示:「演到最後是真的生氣,都不是演的了」陳意涵也數度害怕林品彤是真的討厭她。此外,由台灣、馬來西亞、新加坡聯合製作,新銳導演張吉安所執導的《五月雪》,一共9項提名堪稱本屆入圍大贏家,而過去多在金鐘獎、金曲獎現身的萬芳,這次則是憑藉劇中角色「阿英」問鼎影后,同時也透過電影主題曲〈五月的人〉入圍「最佳電影原創歌曲」,萬芳透露,在初次見到張吉安導演,聽他描述劇情和角色的剎那,彷彿進入到角色中「好像我就是她」,坦言這齣電影採用了不同的敘事風格,也呼籲觀眾朋友進戲院支持,一起體驗電影所帶來的溫柔撫慰。相隔20年再次提名金馬獎的陳慕義,這次在《老狐狸》中飾演陰險狡詐的商場大亨,金馬執委會執行長聞天祥大讚他表演有著教父般的力量,對此陳慕義表示上戲前最注重的是心靈上的調整,而同樣以該劇入圍「最佳女配角」的劉奕兒首度入圍金馬獎,表示到現在還是處在很不可思議的狀態,期待典禮當天和劇組一起步上紅毯。玖壹壹成員春風(洪瑜鴻)以電影《請問,還有哪裡需要加強》共同角逐「最佳新演員」,用電影新人之姿躍上金馬舞台,春風自嘲:「有這麼老的新演員嗎?」曾在《黑的教育》客串黑道大哥的他,談到未來戲路表示希望能夠嘗試不同角色:「想試試看演啞巴,因為不用背台詞。」另外兩位影壇新星胡語恆和葉曉霏分別以《少男少女》、《青春並不溫柔》入圍「最佳新演員」,這個一生只有一次機會的獎項,讓兩位都感到非常興奮。談及最想見到誰?胡語恆笑說朋友得知他入圍的喜訊,特別囑咐想要許光漢的簽名,而一旁的葉曉霏則是大方表示:「我幫你!」《金馬60入圍系列報導》將於11月12日及11月19日下午5點於台視主頻播出。《第60屆金馬獎頒獎典禮》將於11月25日於台北國父紀念館舉行,觀眾11月25日可鎖定台視頻道同步收看第60屆金馬獎頒獎典禮直播,網路直播則由MyVideo影音獨家播出,LINE TODAY共同轉播。海外除了新加坡(StarHub)、馬來西亞(Astro)各有當地電視台直播外,其餘地區皆可透過金馬與台視YouTube同步觀賞。更多最新消息將在金馬官方網站、Facebook、IG等社群平台陸續公開,敬請拭目以待。
雲林縱火案3死「獨活媽重傷勇敢求生」 聞3至親全亡難忍悲痛落淚
雲林縣斗南鎮興北路一處民宅15日凌晨發生大火,造成一家五口3死、1傷悲劇,涉嫌縱火的33歲杜姓男子,不滿父親同居人劉婦掌握經濟大權,憤而縱火奪走3條人命,劉婦則因被火嗆傷插管轉送彰基搶救,雖然她呼吸道仍有殘存碳粒,好消息是,劉婦今天已做呼吸訓練,預計明天可以拔管,當她從親人口中得知丈夫跟子女皆葬生火場時,強忍住淚水神情悲痛,令醫護人員相當不捨。劉女目前仍在加護病房。(圖/彰化基督教醫院提供)劉婦由於被火嗆傷,先由虎尾消防分隊送若瑟醫院再轉往彰化基督教醫院救治,彰基表示,劉女經若瑟醫院診療後,15日上午6點已轉至彰基專責燒燙傷中心持續治療,目前意識清醒,經診斷為呼吸道未明示部位燒傷、吸入性嗆傷,但經胸腔外科醫師詳加檢查審視,其呼吸道尚有部分碳粒,但病情已經改善,從需要氧氣100%做治療,調降到30%,17日已經已做呼吸訓練,順利的話預計明天可以拔管。劉婦送醫時只知4歲兒子死於火場,不過16日下午再從親人口中得知同居人及女兒也不幸喪生的消息後,極其悲痛且神情相當哀傷,院長陳穆寬表示,婦人的身心靈都受到很大的創傷,會針對她的身心靈、疾病、還有她的家庭,甚至是她各種需要援助的地方,彰基都會盡全力協助,如果有經濟問題,也會對這些比較弱勢的家庭奉獻力量,盼望劉婦早日脫離呼吸器並恢復健康。回顧整起事件始末,杜家5口是重組家庭,屋主杜男(56歲)與女友劉女(45歲)各自攜兒女同居,2人交往後還生下一名劉姓男童(4歲),但杜男的33歲兒子疑似不滿劉女長期把持家中經濟大權,多次與劉女發生爭吵。14日深夜杜家傳出爭吵聲後,凌晨隨即發生火警。火勢撲滅後,杜男、21歲的吳女(劉女與前夫所生女兒)、以及4歲的劉姓男童(劉女與同居杜男所生的兒子)3人均無生命徵象,經送醫搶救後吳女與男童宣告不治,杜父雖一度恢復自主呼吸,但經約12小時的搶救,仍於15日下午3時04分因傷勢過重宣告不治。
上班族「流手汗」超困擾! 醫揭病因和根治方法
30歲劉小姐從青春期開始受到原發性多汗症的影響,曾在他院治療腳汗症,去年四月再度因手汗嚴重,造成她害怕與人握手、易弄濕文件、打電腦常常在鍵盤上留下手汗,嚴重影響生活與人際關係。交感神經異常致多汗 分2種型態台北慈濟醫院胸腔外科醫師洪嘉聰表示,流汗是為了排除熱量,而多汗症為交感神經異常,在不熱或緊張的情況下交感神經受到刺激,造成抑制排汗功能異常,容易出汗。此症狀分為原發性及次發性,原發性多為家族遺傳,從青春期開始出現症狀,到青壯年期更加嚴重。根據2004年美國皮膚科醫學會雜誌制定的標準,局部出汗嚴重持續6個月以上、出汗部位對稱、一週至少發作一次、發病年齡小於25歲、有家族史、睡眠時無多汗並影響日常的工作生活,符合以上兩者就為原發性多汗症;次發性疾病也會造成多汗症,像是焦慮、甲狀腺機能亢進、低血糖及腦部創傷。好發位置最多為手掌,其次是腋下、腳掌。治療止汗方法多 止汗劑、口服及注射藥物皆可選擇多汗症的治療方法有很多種,最普遍為塗抹止汗劑藥膏,阻塞汗腺口;再者為口服抗乙烯膽鹼藥物、α2交感神經阻斷劑,抑制汗腺分泌;最後為注射肉毒桿菌,抑制交感神經末梢釋放出乙醯膽鹼,減少汗水分泌,治療費用相對較高且每半年需要補打一次。雙側胸腔鏡背交感神經切除術 需留意代償性流汗洪嘉聰建議,若想根除多汗問題,則可透過「雙側胸腔鏡背交感神經切除術」快速達到治療的成效。過程中須全身麻醉,置入雙腔氣管內管達成單肺塌陷,再從兩邊腋下各開一個1公分左右的傷口,置入胸腔鏡後將交感神經燒灼破壞,待肺重新通氣擴張後,再以可吸收縫線進行縫合。原則上,一至二週後傷口即癒合,但因手術部位不會再出汗,所以會在術後產生代償性流汗,即從身體其他部位出汗,術前務必充分與醫師溝通,想清楚再決定。
吸菸60年!82歲老翁罹肺癌 「肺部千瘡百孔」醫護費力切除腫瘤
一名82歲老翁,吸菸長達60年,並未出現咳嗽氣喘等症狀,在他院照過X光發現疑似有腫瘤,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胸腔內科主任莊子儀,莊子儀透過醫學影像科病理切片,診斷老翁罹患早期肺癌。經過胸腔外科主任陳品儒和胸腔外科醫師林佳穎執行微創手術,切除約2.2公分的惡性腫瘤,手術順利,目前老翁持續三個月回門診追蹤。莊子儀主任表示,因為老翁年事已高,安排肺部檢查確認肺功能,同時也經過正子攝影,確認癌細胞沒轉移才能手術。陳品儒主任表示,以病患腫瘤大小,應該要切除整片左上肺葉,但考量患者高齡,術後剩餘肺功能在維持日常生活會比較辛苦,因此與家屬討論後,決定執行微創手術,在安全範圍內將腫瘤切除,保留肺部功能,維持日常生活。胸腔外科醫師林佳穎指出,因為老翁吸菸長達60年,導致肺部有明顯的肺氣腫變化,所有的針孔都很容易漏氣,因此醫護團隊使用組織膠以及帶墊片的特殊縫合釘順利切除腫瘤。目前病患回診追蹤,術後電腦斷層,證實病灶已完整切除未有轉移,接下來將以三個月為間隔追蹤。莊子儀主任表示,早期的肺癌可能不到兩公分,體積所佔肺部的比例很小,因此,不太可能有症狀,肺癌有症狀來就醫可能就比較晚期,有症狀是因為腫瘤已經塞住氣管才會咳嗽,或是腫瘤侵犯到肋膜腔產生積水,病人除了咳嗽也會喘,如果肺癌轉移到骨頭或腦部等器官,會出現疼痛的症狀或頭暈頭痛。莊子儀提醒,國健署針對高風險的族群,提供低劑量的胸腔電腦斷層檢查。首先,年紀越大風險越高,基因突變機率高,40歲以上女性、50歲以上男性。其次,有家族病史像是父母、兄弟姊妹、兒女罹肺癌。另外,一天抽一包菸,超過三十年以上。以及空汙問題越來越嚴重,煮飯的油煙也是高風險,沒有抽菸的婦女也可能得到肺癌,以及特定職業,像是交通警察、餐飲業者、高科技業者容易吸到重金屬的粉塵也是高風險。診斷第四期的病人超過50%,只有五年存活率為10%-20%,但是若為第0期或者第1期的病人,五年的存活率為9成,因此,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經後愛愛套破焦慮求助 產科醫師蘇怡寧1張圖勸世
愛愛怕中獎好焦慮怎麼辦?產科醫師蘇怡寧近日收到一位男性的私訊求助,內容提到和伴侶在月經後歡愛保險套破掉,當下即跑去買了事後藥來吃,但間隔一個多小時兩人還是好焦慮,希望醫生可以幫幫忙,而蘇怡寧便以一張圖回應他的請求,圖中顯示道,無論是否遇到問題,並且能否做些什麼改變,最終都會導向「那就不用煩惱了」。求助男子與蘇怡寧醫師的私訊對話截圖,右圖為蘇怡寧的回覆。(圖/翻攝自臉書帳號「蘇怡寧醫師愛碎念」)今(25)日上午,產科醫師蘇怡寧在臉書一文寫著,「孩子,你已經做得很好了,真的。不必煩惱,因為沒有用。心情再怎麼不好事情再怎麼多,日子還是得勇敢面對繼續過下去,我都是這樣告訴我自己的,共勉之。」並附上一位男性私訊求助的截圖,希望該男子可以寬心去看待他所遇到的事情。蘇怡寧醫師讚許說,他真心認為該男子是個負責任的好青年,而胸腔外科醫師杜承哲也在留言區表示,「雖然機率很低還是做了許多準備,這樣很棒啊!」,另一位以「調皮女醫」自稱的皮膚專科醫師林昀萱幽默道,「套子破了是身不由己,會不會懷孕就是生不由己了(拍拍)」。對此,網友們也紛紛在留言區予以安慰和鼓勵,「該來的總是會來,安心面對」、「可以繼續走下去的好男人」,而也有網友對於蘇怡寧醫師所回覆的那張圖心有戚戚焉,表示,「能解決的事不用煩惱,不能解決的事煩惱也沒用」、「等待時機成熟會有答案的」。
重視細菌感染 嚴重恐致器官衰竭
一名60歲張小姐,平時茹素且生活規律,也很少感冒,但今年一月中,身體突然出現喉嚨多痰且吞嚥有異物感的現象,原本以為是小感冒,但至診所就醫後卻未見改善,甚至還開始出現高燒等症狀,抽血檢驗後發現女子白血球等各項數值異常,因此轉至臺中醫院急診室,經電腦斷層檢查後發現張小姐多處器官都遭細菌感染,導致咽喉、頸部、胸腔各處都有膿瘍,在緊急處置後,張小姐住院近一個月,讓她驚呼細菌感染使她從鬼門關前繞了一圈。以為感冒症狀 差點要了小命平時擔任義工的張小姐,生活作息正常且茹素多年,一直以來都非常健康。談到這次遭細菌感染的經歷,她相當意外會如此嚴重。張小姐表示在開刀前幾天,就跟一般的感冒很像,且因當時新冠症狀大流行,她還被當作確診患者,幸好診所見她症狀多日未好轉,謹慎起見為張小姐抽血檢查,才發現她恐有細菌感染的危險,建議她盡速至醫院急診。臺中醫院副院長兼胸腔外科醫師的葉周明表示,張小姐是因為咽喉黏膜穿孔,導致細菌從穿孔進入頸部、縱隔腔、右側肋膜腔等部位,並引起發炎膿瘍。患者的感染非常嚴重,除使用抗生素治療外,更緊急施行膿瘍清除手術,才讓患者重拾健康。葉周明副院長表示,細菌感染最常見的就是異物刺穿食道,例如魚刺或骨頭導致破損穿孔,不過也可能因為牙齒疾患、扁桃腺感染等原因使黏膜破損。重視細菌感染 及早就醫治療談到當時治療的經過,張小姐說完全意想不到小小的喉嚨痛會導致如此嚴重的後果。自從住院開刀後,幾乎人都在昏沉中度過,住院近一個月後才好轉,而且人還瘦了一大圈。由於這次感染元氣大傷,目前她仍持續調養身體中,也希望藉由這次的案例,提醒民眾留意細菌感染的問題與危險。葉周明副院長也呼籲,細菌感染是非常致命的疾病,以張小姐為例,若當時再晚一點入院,恐引發全身性的敗血症而導致器官衰竭。他也特別在此提醒民眾,若發燒多日或吞嚥異常,建議至醫院檢查診斷,不要輕忽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