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危機
」 能源危機 俄烏戰爭 歐洲 國民黨 能源古巴政府才說逐步恢復中 古巴19日再次全國大停電
18日傳出全國大停電的古巴,當地政府才宣告目前已經逐步復電中,結果在19日當天又傳出再度爆發全國大停電。18日中午,位於馬坦薩斯省的安東尼奧·吉特拉斯發電廠(Antonio Guiteras power plant)突發故障,導致全島電力系統全面崩潰,而19日的停電則是第二次的衝擊。官方消息表示,由於老舊的電力基礎設施、燃料短缺,加上近期颶風米爾頓(Hurricane Milton)的影響,使得燃料輸送受阻,電網多次陷入癱瘓狀態。綜合外媒報導指出,隨著電網反覆崩潰,數百萬古巴居民陷入無電可用的困境,生活陷入混亂。古巴人口約為1000萬,大多數居民生活在艱困的經濟環境中。缺乏電力代表著人們不僅面臨到無水可用的局面,甚至面臨食品保鮮問題,許多家庭日常生活受到嚴重影響。19日上午,古巴電力聯合會表示,全國電網在上午6時15分再次停擺。古巴政府雖稱部分地區已有小部分電力恢復,但仍有大部分地區未能復電。許多民眾在社交媒體上表示,他們家中的電力短暫恢復後又再次中斷。停電帶來的影響遍及各行各業。由於電力短缺,政府決定自18日起暫停全國學校在週末的課程,夜總會和娛樂場所也被勒令關閉,僅「不可或缺的工作人員」被要求上班。在哈瓦那,18日當天,街道上幾乎沒有任何交通號誌可以運作,只有少數警察在指揮交通。對大多數古巴人來說,發電機是一種奢侈品,城市裡僅有少數幾處可聽見發電機運行的聲音。但由於燃料短缺,許多居民甚至無法依靠發電機來應對停電,整個社會陷入嚴峻的困難之中。古巴能源部表示,這次停電讓古巴的電力短缺問題進一步惡化。古巴總理克魯斯(Manuel Marrero Cruz)在17日的電視演說中表示,國內大部分經濟活動已經停擺,以確保居民的基本電力需求。古巴政府也提到,即使目前的電網危機得以解決,電力短缺的問題仍將持續存在。報導中提到,目前古巴的電力危機,其實是由多重因素造成,首當其衝的是美國近年來對古巴的經濟制裁不斷加強,加上基礎設施老化,使得燃料和備件的採購面臨困難。此外,古巴自身的原油產量非常有限,過去依賴於委內瑞拉的燃料供應,但隨著委內瑞拉自身經濟狀況惡化,2024年對古巴的燃料補貼供應量減半,古巴不得不尋找更昂貴的石油來維持電力運轉。除委內瑞拉以外,墨西哥和俄羅斯的供應量也有所減少,這使得古巴的供電情況變為更加脆弱。居住在哈瓦那老城的60歲杜阿爾特(René Duarte)在19日表示,經歷了一夜難眠之後,只能出門呼吸新鮮空氣。他坦言「我們已經習慣了坦然接受一切,因為我們別無選擇。」在2022年颶風伊恩(Hurricane Ian)之後,古巴曾出現全國電網崩潰的情況,導致整個國家幾天內沒有電力,並引發多地民眾抗議。現如今,類似的停電危機再度出現,讓這個已經深陷經濟困境的國家雪上加霜。報導中也提到,由於生活環境的惡劣,不少古巴人試圖以任何可能的方式移民美國。在過去的三年中,古巴估計失去約10%的人口。
俄軍發動最大規模空襲 導彈、無人機空轟炸烏克蘭釀7死
俄羅斯近期對烏克蘭發動了自戰爭爆發以來最猛烈的一次空襲,烏克蘭空軍司令奧列什丘克(Mykola Oleshchuk)表示,這次攻擊是俄羅斯「最大規模的空襲」,烏克蘭全國超過一半地區遭受攻擊,至少7人死亡,數十人受傷。另外也因為大量基礎建設遭到破壞,烏克蘭當地發生大規模的停電和供水中斷。綜合外媒報導指出,根據烏克蘭方面的報告,這次攻擊是從半夜開始,並持續到隔日清晨。俄羅斯共發射了127枚導彈和109架無人機,烏克蘭的防空系統成功攔截了其中的大部分目標,擊落102枚導彈和99架無人機。但即便如此,仍有部分導彈和無人機成功擊中目標,導致了基礎設施的嚴重破壞。目前烏克蘭包括首都基輔在內的多個城市都面臨水電中斷的局面。根據報告,基輔北部的一座水力發電站也是這次攻擊的目標之一,目前損害情況仍在評估中。自2022年2月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以來,俄羅斯就一直在針對烏克蘭的能源基礎設施進行打擊,最近幾個月更是加強了對烏克蘭電網的攻擊,導致該國頻繁停電。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在6月表示,自俄羅斯開始針對烏克蘭能源設施的攻擊以來,該國一半的發電能力已被摧毀。為了應對能源危機,烏克蘭先前就一直從歐盟購買能源,但這仍然無法滿足國內需求,因此烏克蘭大多數地區每天都會進行計劃性的全國性停電,以保障醫院和軍事設施等關鍵場所的運作。此外,俄羅斯國防部表示,此次攻擊還包括對烏克蘭的天然氣設施,以及存放西方武器的地點進行打擊。俄羅斯國防部發表聲明表示「所有指定目標都已被擊中,導致電力中斷,武器和彈藥的鐵路運輸也受到了影響。」北約成員國波蘭報告稱,在這次襲擊期間,一個疑似無人機的物體進入了波蘭領空。波蘭軍方發言人戈瑞謝夫斯基(Jacek Goryszewski)表示「根據飛行軌跡和速度,我們認為這很可能是一架無人機,而不是導彈。」北約發言人達赫拉拉(Farah Dakhlallah)也批評俄羅斯的攻擊,並表示俄羅斯飛行器進入北約領空的行為是「不負責任且具有潛在的危險性」。烏克蘭總理什米加爾(Denys Shmyhal)對這次攻擊表示強烈譴責,並呼籲西方盟友提供更多支持,尤其是在烏克蘭對俄羅斯進行反擊方面。他在社群網站上發文表示,「能源基礎設施再次成為俄羅斯恐怖主義者的攻擊目標。為了阻止俄羅斯對烏克蘭城市的野蠻轟炸,有必要摧毀俄羅斯導彈的發射地點。我們期待盟友的支持,並一定會讓俄羅斯付出代價。」在攻擊後,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也發表了聲明,強調烏克蘭不會被這些攻擊所擊倒,並呼籲國際社會對俄羅斯採取更嚴厲的制裁。澤倫斯基表示「就像之前的大多數俄羅斯襲擊一樣,這次攻擊同樣卑鄙無恥,目標是關鍵的民用基礎設施。」報導中也提到,俄羅斯在這次攻擊中,還試圖對烏克蘭位於莫斯科東北部的雅羅斯拉夫爾市的一座煉油廠進行攻擊,據該地區州長報告指出,這次攻擊未造成任何人員傷亡或財產損失。
賴清德520上任在即 國民黨籲新內閣檢討錯誤能源政策
國民黨副書記長林思銘、羅庭瑋委員、張智倫委員、林沛祥委員3日召開「撥補四千億,造就減碳世界排名倒數,錯誤能源政策還是不改嗎?」記者會。國民黨團呼籲即將上任的準總統賴清德切勿重道覆轍,走回錯誤的道路,應當正視能源危機問題,務實審視從「反核」變「返核」。林思考銘指出,民進黨政府已經撥補台電4000億元發展綠電,朝向淨零碳排的方向前進,可實際上,面對全世界氣候變遷的排名卻是每年往下掉,一年不如一年,政府宣稱的目標,淪為不切實際的口號。綜觀氣候變遷績效指標排名 CCPI,台灣從2016年的52名跌落至2024年的61名,在67個國家排名第61名。倒數第七的名次 只贏了產油國,著實心酸又悲哀。「民進黨的能源政策可以說是既不環保又非常浪費錢,然後我們換來的是光電弊案叢生、電價上漲、供電不穩定,可以說民進黨的錯誤政策,苦果全民買單。」林思銘進一步表示,台灣真正的問題在於躁進的非核家園政策,完全忽視世界以核養綠,穩定轉型的策略,導致能源缺口用火力發電來補充,並且高估再生能源的發展,僅僅只有達到一半的目標。林思銘說,錯誤的能源政策導致台灣愈來愈依賴高碳排的發電方式,並且造成電網韌性不足,導致全台容易大停電,讓經濟與民生都面臨巨大挑戰。世界先進國家已不再反對核能,就算本國不選擇核能,也會支持那些選擇使用核能的國家繼續發展相關技術,G7公報提到的「核能作為/清潔零排放能源的潛力」,可以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以解決氣候危機,並改善全球能源安全。林沛祥表示,過去八年來所謂的「非核家園」政策,實際上是一個天大的錯誤。該政策與蔡英文政府在國發會所推行的「2050年全面無碳社會」的承諾是背道而馳的。他呼籲即將在520上任的賴清德總統切勿重蹈覆轍,走向錯誤的道路。人民需要一個負責任的中央政府,能夠帶領台灣與世界同行,正視能源危機,務實審視從「反核」變「返核」。倘若執政團隊固步自封,不願改變的話,國民黨將會盡全力監督,爭取全民最大福祉、捍衛全民的權益。
拯救供電!台電半天就燒2千萬 全年恐逾5億
「415限電危機」,台電為了救供電,祭出每度最高12元請工業大廠開發電機買電,19日終於結算出這次成本,不到半天時間共花掉2000多萬元。如果接下來電力持續吃緊,全年「需量競價」花費恐超過5億元。4月15日備轉容量率低到不足3%,台電當日緊急請台積電、鋼鐵大廠自開發電機或減少產線,給予高價電費回饋。台電總經理王耀庭17日在立院直言,一度電最高花到12元,但當時尚未算出共花多少錢。王耀庭說,因為415當天5點到6點多發生兩次機組跳脫危機,必須花較貴價格去穩定電力。統計這次共向半導體、電子、石化及鋼鐵等十家大廠購電,約花了2000多萬元。據了解,台電從當天下午就啟動需量競價,因此不到半天就花了2000多萬元。但對外界與立委批評為避免限電花大錢買電,他強調這是緊急時可加價的商業機制,讓廠商投標10元可加到12元。台電2022年統計,當年整體所有需量反應措施執行費花了17億元,需量競價約4.9億元。今年才4月,就發生415限電危機,全年花費可能超過5億元。台電2015年推出需量競價,透過廠商自主報價,等有機組破管意外時,台電聯繫他們自開發電機或減少產線,如配合即給予下期電費折扣,等於向民間買電。向用電大戶高價買電被炮轟,台電為自己辯護,說需量反應機制世界各國常見,像半導體龍頭台積電單因為地震就有30億元損失,遑論其他產業合計影響,短時需量購電仍是較好選項。至於最被苛責的12元,台電說統計去年的需量競價平均每度是8.7元,比投資115億元來新建尖載機組來的划算。曾被綠營內部點名適合接任台電董事長人選的工研院長劉文雄,對以高價12元向民間買電,強調「我完成贊成,這錢該花。」近日《彭博》專欄指出,台灣的風電政策發展處在危險當中,即將上任的政府應立即採取行動,避免能源危機,最應解決的問題是廢除原先的採購規則。國民黨立委王鴻薇昨在臉書引述這則文章直言,現在缺電已成事實,連國際媒體都發出警告,「政府的電力政策扭曲,已經到了命懸一繫的地步了」。
批蔡政府錯誤政策致使電價上漲 藍營要求準總統出來面對
本月電價平均調漲11%引發各界關注,國民黨2日舉行「電價八年漲幅35%!錯誤的能源配比,人民錢包準備好了嗎?物價通膨、經濟衝擊即將開始!?」記者會,藍營質疑蔡政府的能源政策,電價不斷上漲,卻未解決台電持續虧損的問題,藉此呼籲準總統賴清德應該提出更務實的能源政策,否則漲電費將永遠成為常態。國民黨台北市議員柳采葳表示,電價上漲對生活各方面帶來影響,她舉例,不僅商家紛紛貼出漲價公告,連一般消費者也感受到生活成本上升,例如牛肉麵一碗從140元漲到160元,連美髮業也都因此受創。柳采葳批評,政府選前訴求尊重市場機制,選後卻漲價,若蔡政府不改善能源政策,電價調漲將持續惡性循環。國民黨立委張嘉郡也指出,過去八年電價調漲達35%,最令人擔憂的是,電價漲價將帶來通膨衝擊,加劇貧富差距,她質疑,「錯誤的能源政策已經是人人有感,我們要戳破漲電價的謊言」,台電虧損與政府能源政策不當有關,並要求民進黨反省,避免為選舉做出不負責任的承諾。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兼任研究員梁啟源則表示,今年電價調漲平均11%,民生用電漲5.6%,產業用電調漲約12.7%,代表能源政策存在問題,他進一步分析指出,即使政府表示未來供電沒有問題,但這是假設要蓋的電廠都如期完工,實際情況可能因電廠建設延誤而造成能源危機,再生能源佔比僅9.5%,嚴重落後,尤其未來兩年的備載容量率可能分別是接近零與負的4.7%,可能造成能源危機。
歐洲央行官員:今年有望降息數次 首降時間點近夏季
雷恩16日接受芬蘭廣播公司第一電視台(YLE TV1)訪問時表示:「我的看法是接近夏季時,是可以開始寬鬆貨幣的時候了。如果通膨持續穩定在2%,且沒有出現能源危機等負面衝擊,我認為我們有條件今年多次降息。」德科斯17日接受西班牙報紙《加泰羅尼亞晨報》(El Periodico)訪問時表示:「如果宏觀經濟未來幾個月符合預期,那我們很快就會開始降息,6月是一個很好的起點。」德科斯表示,雖然ECB內部對於6月降息意見分歧,但大致來說「共識程度非常高」,而他希望此情況能持續下去。
藍委推修法讓核電廠延役 王鴻薇:糾正錯誤能源政策
立委王鴻薇、吳怡玎與立委當選人李彥秀、羅智強23日開記者會指出,有鑒於國內電力需求攀升,並跟上國際「淨零排碳」、「重啟核能」政策趨勢,宣示未來推動修法解套核電廠延役,針對《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第六條修正,修正後不設定延役申請期限,由主管機關審核,在加強檢視核能安全無虞後運轉,同時達到國際氣候承諾目標與解決國內能源需求攀升。王鴻薇表示,吳怡玎在任內即推出修法讓核電廠得以延役,但在民進黨優勢席次下,無法通過相關法案。現在國會在野黨席次加起來己經過半,包括侯友宜和柯文哲在大選時都提出核電廠應該可以延役,相信在野黨合作下,可以讓我國能源政策做出重大改變。李彥秀表示,國際能源總署都將「核能」視為減碳的重要方法之一,在歐盟已經將核電廠納入歐盟的「永續分類標準」,去年南韓政府宣布的能源計畫,未來目標將 2030 年前的核電佔比從2021 年的 27.4%,提升至 30%以上,而且美國拜登政府設立一個六十億美元的基金,協助核電廠繼續營運,核能政策已經是國際趨勢,我國能源政策不能再走入缺電反核的死胡同。王鴻薇說,過去自己的政見就是核二核三延役,因應全球能源危機,美國、日本、歐洲、南韓都已經啟動核電廠延役。台灣不應該只抱著民進黨的神主牌,在明明知道2025再生能源比率跳票下,不做因應就是失職,我國的自主能源嚴重缺乏,在評估核能安全條件下,考量要滿足國內的用電需求,目前的核能發電仍為較為經濟、穩定且潔淨的重要電力來源之一,相關修法推動勢在必行。羅智強說,核電延役最大阻礙就是原能會主張「延役需要五年前申請」,現況核二核三就是因為超過申請期限,這次修法就是應該以實質安全與否認定,而非時效來確認,在能源需求前提下,這才是務實有效的辦法,使國內能源政策有一定彈性,才不會受意識形態綁架,造成人為的能源困境,政府總說反核每年都說不缺電,但是每年都在漲電價,不是精神分裂嗎?吳怡玎說,她去年就提出這項修法提案,未來需要持續性的推動相關立法,能源政策不是政治口水,需要長遠、合理規劃,民進黨政府2025年要達到20%綠電的政策目標確定跳票,就顯示政府規劃不足,亂開支票,如今修法給予我國能源政策更多彈性,也希望朝野可以一起支持,解除能源危機。
收現金太LOW!中國銀行前行長層層掩蓋 16年收賄近50億
目前有消息指出,中國中信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原黨委副書記、行長孫德順因涉嫌收賄近人民幣10億元,於10日遭判死刑、緩期2年執行,並沒收個人全部財產。報導中也提到,孫德順過往以「不收現金賄賂」聞名,他設置三層影子公司制度,用各種金融手段來完成賄款的收受,其專業化的手法與複雜的程度,也讓辦案人員大為吃驚。根據中國媒體報導指出,孫德順是目前中國金融界中唯一一個從基層行員,一步步做到國有銀行總行行長的幹部,業務能力著實突出。而他為了謀取私利,多次利用職權大放貸款給房地產業者,甚至與多間房地產公司的老闆往來密切,而為了爭取更多貸款的額度,不少房地產業者也選擇賄賂的方式,希望獲得孫德順的同意。報導中也提到,相較於其他官員喜歡收受現金賄款,一方面出手方便,二方面又沒有紀錄。孫德順本人則是十分厭惡現金賄款,認為太過簡單粗暴。他為了順利收受廠商給予的賄款,他找來幾名部下,分別開設2家投資平臺公司。之後這兩家公司又在底下設置了十多家項目公司作為第二層掩蓋,而項目子公司與行賄企業又分別各自成立第三層子公司,行賄企業就用子公司的名義與孫德順項目子公司的「子公司」進行「投資」或是「投資項目」的購買,而這投資款項就這樣循線慢慢進入到孫德順的口袋。報導中也提到,一家爆發能源危機的能源企業曾於2014年底向銀行申請貸款,而在孫德順的操作下,這間公司順利地獲得人民幣40億元的貸款,而孫德順的公司則實際獲利超過1億人民幣。之後,整起事件東窗事發,孫德順於2020年3月遭開除黨籍,2022年2月在濟南中院公開開庭審理。法院查明,2003年至2019年,孫德順先後利用擔任工商銀行北京市分行副行長,交通銀行北京市分行行長,中信銀行副行長、行長等職務上的便利,為有關企業在獲取貸款等事項上提供幫助,非法收受財物摺合人民幣9.795億餘元。之後法院於10日進行宣判,有鑑於孫德順歸案後如實陳述,並且積極配合退回贓款,因此雖判處死刑,但同時也決定緩期2年執行。這2年中,如孫德順不再觸犯任何法律,將可降為無期徒刑,過程中如有大功,則可降為有期徒刑。
以巴衝突再起!避險資產重回視野 美元、黃金9日開盤走強
以巴爆發衝突導致中東政治局勢動盪,已經因利率上升而緊張不安的全球金融市場,如今又面臨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周一(9日)黃金、美元等避險資產在亞洲市場開盤交易後迅速走強,避險貨幣美元兌澳元上漲0.3%,兌加元、歐元和英鎊也有所上漲,日元也出現反彈;黃金同樣彰顯出其避險價值,現貨黃金日內漲超0.8%,報每盎司1849美元。中東不斷升級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嚇壞市場,投資者在黃金價格、美元、美國國債等傳統避險資產中尋求安全。美股三大股指期貨周一開跌,道指、標普500指數和納指分別跌逾0.5%、0.6%和0.5%;至於黃金及美元,周一大幅高開,隨後漲幅進一步擴大到20美元,突破每盎司1855美元,截至發稿前報每盎司1849美元。交易員擔心,中東地區的暴力升級可能引發一場更具破壞性的代理人戰爭,將美國和伊朗捲入其中。債券交易員需要迅速做出判斷,這場衝突是否成為他們爭相買入美元避險、避開高收益債券的理由,還是成為他們擔心又一輪通膨的理由。美國國債現貨交易周一因美國假期休市,但債券期貨將照常開盤。銀行Andbank高級股票基金經理Gonzalo Lardies認為,這將給市場增加更多的不確定性,通膨和經濟增長將放緩,地緣政治風險將成為焦點。投資者們可以預期波動性會飆升,短期固定收益將再次成為避風港,而週期性行業將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道富環球市場多資產策略師Anthi Tsouvali則表示,考慮到目前正處於商業週期中,全球需求已經放緩,這場衝突的影響不會像1973年的能源危機那樣嚴重,因為如果需要滿足需求,我們可能會看到更多的沙烏地阿拉伯產能進入市場。股市應該在重新定價風險資產方面看到這一點,但隨著市場敘事從軟著陸轉向利率在更長時間內維持更高水平,市場情緒有可能在更長時間內保持低迷,從長遠來看,這對股市不利。另有分析師撰文稱,因中東危機引發投資者避險,金價在上周五反彈的基礎上繼續走高。分析師指出,人們擔心地緣政治衝突可能導致油價再度飆升,從而威脅到全球通膨和經濟前景,黃金價格也因此上升。不過,分析師補充稱,黃金價格能否進一步走高似乎不確定,因美元也因避險需求增加而獲得上行牽引力。與此同時,日本的假期也助長金價的波動。投資者現在期待中東局勢的發展、油價走勢以及即將出爐的美國通脹數據,以尋求新的交易動力。
這二大風險超越疾病、就業危機 國壽:5成民眾準備金不到12萬元
金融業第一本以氣候為主題的「人生風險趨勢調查報告」於今天(13日)由國泰人壽首度發表,9成民眾認同氣候變遷影響甚鉅,但近2成對於因應氣候風險毫無準備;民調顯示國人認為前十大潛在風險中,居冠為「環境及人為汙染」,其次為「氣候變遷」,第三名是流行傳染病,第四名則是慢性疾病。國泰人壽邀請安永台灣氣候變遷永續發展與ESG諮詢服務負責人曾于哲、台灣吧執行長蕭宇辰,以及台灣青年氣候聯盟常務理事張寒瑋與談,圖中為國壽副總凃薏如、右二為風控長陳玟琪。(圖/國泰人壽提供)「人生風險趨勢調查報告」針對全台 20 歲以上的民眾,以線上問卷形式進行抽樣調查,於2023年4月回收共1,507份有效樣本,探討不同世代對於氣候變遷下身體健康、心理影響與財產損失三個風險面向的差異性與準備程度。調查顯示,台灣民眾對於全球潛在風險項目的認知,與世界其他國家民眾有高度重疊,除了上述的前四名外,其他依序為地緣政治不穩定、能源危機、資訊安全風險、金融穩定性、自然資源及生物多樣性被破壞風險與未來就業危機。逾9成受訪民眾認同氣候變遷對個人「身體、心理、財產」都會造成一定的衝擊與影響;近2成民眾應對氣候變遷僅止於考慮但未實際執行,且在因應氣候風險的資產準備上,約5成僅準備12萬元以下,近2成完全沒有準備。國泰人壽副總經理凃薏如表示,台灣2025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高齡人口占比大於20%),高齡者因身體機能下降,氣候變遷促使極端高、低溫的頻率及強度增加,亦可能危及心血管和呼吸系統,也造成財務上直接或間接影響,呼籲民眾及早加強對氣候變遷的風險管理。凃薏如表示,氣候變遷對身心與財務健康的影響皆不容忽視,國泰人壽期除持續透過「FitBack健康吧」健康促進計畫,鼓勵民眾多運動、多走路,就能享有保費、保額以及消費回饋外,2022年起展開「步步攻億走」活動,平台會員累積步數達標後,即提供公益基金助攻離島學校打造綠電小學、建置花東森林足球場,減緩氣候衝擊,也能提供更多資源予偏鄉學童;2023年協助屏東瑪家鄉及苗栗黃金小鎮建置綠能發電設備,支持國家再生能源發展政策,協助社區地方創生。
風電貴森森2/從選址到採購全靠自己 陸域風電廠嘆:只能自力更生
回顧台灣風力發電產業,起始於1980年代初期的能源危機,當時政府委託工研院陸續開發4kW、15kW、與150kW之風力發電機,然在能源危機解除後就停止開發工作。不過到了2000年,政府發布了「風力發電示範系統設置補助辦法」,由台灣電力公司、台朔重工,及正隆公司,分別在澎湖、雲林和新竹,設置三個總容量共8.64MW的風力發電系統再度開展。至2004年政府開放民營電廠設置,開啟民間廠商投入風力發電開發,也堪稱是台灣陸上風電的興盛期。分析台灣風力發電環境,根據台電的再生能源發電概況資料指出,台灣東北季風強盛,每年1到3月及10到12月,發電量約佔整年度之70%,相較之下,夏季用電高峰也就是每年的4到6月,恰是風力資源最弱季節。陸上風電廠告訴CTWANT記者說,如果以一句話來形容台灣陸上風電發展,那就是「自力更生」,從選址開始,到設備採購,所有的行政流程,基本上都是要靠廠商自行解決,政府幫助的地方並不多。畢竟陸上風電是點的設置,這個地點不行,就稍微移動一下,只要不差太遠,基本上的風力是還不會差太多。廠商指出,陸上風電最大的問題,其實還是民眾對於風電的不理解,就像民眾對於電磁波一樣,像是眩影跟低頻噪音就是民眾最常反映的問題,不僅影響人體,甚至影響家禽家畜等,面對這些問題,基於敦親睦鄰的原則,只能盡力說明,最後常常也是以補償金等方式來解決。之前業界還傳出,有民眾以低頻噪音導致其飼養的羊隻出現憂鬱症為由,要求賠償。對於台灣的陸上風電,身為台灣第二大廠的台電,也不諱言表示,因為土地有限,而具有好的風力資源的地方就是那麼多而已,當第一波的廠商開發設廠後,後面的廠商自然就不可能有那麼好的風力資源,連帶也影響發電效益。彰化地區因具有良好風場,也是陸上風電主要的場域所在。圖為彰化芳苑鄉漢寶濕地風力發電機組。(圖/報系資料照)
疫情加重生存難度 澳洲女「分租半床」給陌生人每月爽賺2萬
在生活及經濟壓力愈來愈大的情況下,人們不得不創造一些商機來增加額外的收入,澳洲就有一位女子在疫情期間把自己床的另一半租給了陌生人,因此一個月增加了631美元(約新台幣2萬元)的額外收入。根據《每日報》報導,來自澳洲昆士蘭州的莫尼克耶利米(Monique Jeremiah)現年36歲,在新冠疫情期間以美金631元出租自己一半的床,表示這個「出租床方案」是為了解決那些感到孤單寂寞的人設立的,同時她也用了額外收入振興了自己的模特兒公司事業。據了解,她是出身於澳洲實境秀的企業家,她說出租床這種方案是企業主的未來,也是一個省錢、生活簡單又不孤單的方式。她希望租床者是可以保持獨立,並完全尊重彼此的人,比喻出租床就像共用一間有兩張床的房間。在疫情期間,她面臨事業低谷、感情不順、生活提不起勁,所以從那刻起她萌生了「出租床」的想法。因應澳洲生活成本高漲,所以她把租金拉高至每周160美元(約新台幣5000元),儘管很多人不認同這個概念,但她還是堅持自己的想法。根據雪梨科技大學在2021年做的研究,他們針對住在雪梨跟墨爾本的7000名學生作調查,其中有3%的學生會選擇「出租床」省房租,還有40%表示因為經濟壓力所以選擇不吃飯。還有一份在2022年美國做的民調,受訪者中有75%的人表示他們對電力和天然氣上漲感到壓力,因為冬天時他們必須面臨油、丙烷和其他燃料漲價問題;另有超過66%的受訪者表示能源危機間接影響租房意願,因為主要城市的房租超過了平均收入。「出租床」在經濟不足的租房客眼中是個新興趨勢,就有網友分享自己的經驗「我和朋友就是這麼做,且一開始是陌生人。」、「我一位護士朋友就是做這個,他提供2間房間給8個人一起住,一間專門給早、晚班的工作者使用,另一間給朝九晚五的上班族。」
國民黨喊話郭台銘:親痛仇快 吳濬彥:怎麼看怎麼可憐
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昨(28日)宣布參選2024總統大選,影響最大的便是國民黨。「中國國民黨 KMT」粉專在郭台銘宣布參選後,在臉書發文表示,理念相同,便可攜手。親痛仇快,民意不容。對此,前民進黨發言人吳濬彥表示,國民黨發文怎麼看怎麼可憐。「中國國民黨 KMT」粉專昨日在郭台銘宣布參選後在臉書發文表示,「站出來,攜手為中華民國打拚!」面對民進黨執政八年,能源危機、兩岸衝突、弊案叢生,國民黨一直與主流民意站在一起,提出穩健政策、打擊弊案,讓人民有民主、和平、繁榮的好日子,是國民黨不變的目標。理念相同,便可攜手。親痛仇快,民意不容。最後強調,我們關心的是中華民國的安全、臺灣人民的幸福。國民黨會更會站起來承擔責任,與理念相同的朋友攜手,為民眾拚出更好的未來!昨日郭台銘宣布參選後,「中國國民黨 KMT」粉專在臉書發文強調,「理念相同,便可攜手。親痛仇快,民意不容。」。(圖/中國國民黨 KMT臉書)對此,吳濬彥則發文表示,郭台銘宣布獨立參選之後,接在後面的國民黨發文怎麼看怎麼可憐。「理念相同,便可攜手。 親痛仇快,民意不容。」吳濬彥說,是這樣嗎?真的可以攜手,不會先被自己人剁手?同為國民黨的林耕仁揭露高虹安詐領助理費弊案,結果黨高層率先挺高,旗下假藍紛紛跟進。整個國民黨沒有人挺林耕仁,反而跑去挺高虹安。好了,現在把自己搞得像ATM的郭台銘出來了。吳濬彥最後說,不知道存在感極微小,經常語焉不詳的侯友宜最後民調會不會跌落12%?這十年見證國民黨一點一滴因為眾人各懷鬼胎而衰敗,也算是有幸走過歷史現場。
侯友宜提能源政策遭批 侯辦發言人酸:洪申翰厚顏無恥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近日明確提出能源政策,卻遭民進黨立委洪申瀚批評;對此,侯友宜競選辦公室發言人詹為元今(4)日回擊,已經有專家出面打臉台電,證實核一重啟是具可行性,而背叛自己昔日環保價值的洪申翰,竟還敢大言不慚批評侯友宜對核能的立場反覆,簡直是厚顏無恥。詹為元表示,關於核一重啟問題,洪申翰所言根本毫無科學依據,侯友宜接受專訪時已經清楚表示,重啟核一的條件必須「由專家檢驗,並符合國際標準」,並不是誰說得算。他說,相反的,民進黨把核能政治化,至今不但讓台灣時時面臨缺電危機,更是不斷提升燃煤發電配比,讓台灣完全與國際淨零碳排背道而馳,大大降低我國產業的國際競爭力。詹為元指出,已有專家出面打臉台電,證實核一廠僅兩項與安全維護沒有關聯的設備被拆除,只要管制機關配合法規調整,核一重啟是具可行性的。他說,專家也強調比起第四天然氣接收站,重啟或延役核電廠才是快速解決電力供應的關鍵,民進黨只會用政治批判,卻無視這些專業意見,根本就是台灣能源危機的亂源。詹為元也說,對於核一廠的核廢料處置,中央從來沒有正視,不但對於地方一直要求的「室內乾式儲存槽」視而不見,也不好好處置地方對安全性的要求,甚至始終不肯承諾,新北不會作為核廢料的最終處置場。他批評,如果民進黨聽不進民意,沒有能力處理核廢料,那就讓侯友宜處理,一定會面對核廢料的最終處置問題,也絕不會把最終處置場,設在人口密集地區。「立場反覆的鼻祖,洪申翰當之無愧!」詹為元痛批,洪申翰2018年擔任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副祕書長時,曾帶領多個環保團體發起反空汙凱道大遊行,高喊「非核減煤救藻礁」。他說,但洪申翰以「環保鬥士」之名當上不分區立委後,竟跟民進黨團一起聯手在立院封殺藻礁的公決案、逼得護礁團體上街頭連署公投,洪換了位置就換了腦袋,這種只會趨附黨意、背叛民意之徒,最令人不齒。
歐洲天然氣價格暴漲逾20% 聖嬰現象來襲全球爭奪LNG
據外媒周五(9日)報導,美國國家氣象局(NWS)周四(8日)證實,聖嬰現象(El Nino)來臨。隨著交易員重新評估供應風險,歐洲天然氣期貨大漲逾20%。荷蘭近月天然氣期貨周五上漲21.5%,至每兆瓦時32.75歐元。該合約本周累計上漲逾35%,創下去年8月能源危機最嚴重時期以來的最高漲幅。上一次聖嬰現象在2019年發生,該特徵是太平洋海面的溫度高於平均值,此天氣型態導致全球商品市場大幅震盪,加上當前海面溫度較為溫暖,潛在影響會更大。有跡象顯示,歐洲迎來熱浪侵襲之際,全球大宗商品價格料劇烈波動,各國對天然氣的爭奪正在加劇。依國際貨幣基金(IMF)報告顯示,聖嬰現象循環開始的前四季,非燃料商品價格漲5.3%、原油價格漲13.9%。燃料價格上漲,歸咎乾旱期水力發電量減少,各國對化石燃料更依賴。儘管近幾個月來,歐洲天然氣庫存處於高位和工業需求低迷壓低了價格,但交易員對供應可能收緊感到不安。人們擔心,未來幾個月流入歐洲的液化天然氣(LNG)數量將會下降。隨著北半球進入夏季,高溫天氣可能會增加從歐洲到亞洲的製冷需求,進而加劇對LNG的爭奪。相關統計顯示,對那些向歐洲出口LNG的美國供應商而言,夏季時段在亞洲市場更有利可圖。此外,分析師還指出,今年夏天LNG出口設施的維護工作將非常繁重,這可能會加劇天然氣價格的漲勢。然而,不確定性仍然存在,歐洲最大的幾個經濟體工業天然氣需求並未顯示出有意義的復甦跡象。標普全球大宗商品的數據顯示,由於全球經濟放緩,以及轉向可再生能源,德國、法國、英國、義大利、西班牙和荷蘭5月份的天然氣需求較上年同期下降了近10%。此外,儘管本周漲勢驚人,但相較於去年8月的高峰,歐洲天然氣價格已經下跌了約90%。
侯友宜拜會毛治國 談面對國家能源危機
新北市長侯友宜請益之旅持續進行,他今(29)日上午在臉書透露,已拜會前行政院長毛治國,並指出面對國家的能源危機,必須依據科學數據研究,做出務實判斷,強調自己會讓國家往和平、安定、繁榮的道路前進。侯友宜說,前幾天前往拜會熟悉又親切的毛治國及其夫人,由於毛夫人是警大教授,兩人曾在警大一起共事,並在他人生第一次選舉時,毛夫妻兩人也親自站台力挺。他說,對於自己如今承擔的責任與挑戰,兩位更如往昔般,給予滿滿鼓勵與支持,這份溫暖從未減退,如同他從政初心未曾改變。侯友宜說,這次請益中,毛治國以豐富從政經驗跟他分享許多國政看法,包括面對國家的能源危機,必須依據科學數據研究,做出務實的判斷;對於超高齡社會來臨,伴隨的長照、勞動力短缺等議題,必須跨部會橫向溝通合作,研擬具體有效政策。侯友宜說,他2018年選擇投入人生第一場選舉,目的只有一個就是不願意看到政治操作及意識型態一再撕裂國家,造成台灣這片土地及人民的對立與衝突。他也再次跟毛治國夫妻表述自己的初心始終不變,無論未來的挑戰有多艱鉅,他都會勇往直前,不分黨派、不分族群,凝聚起所有人的力量,讓國家往和平、安定、繁榮的道路前進。
法國禁止短程國內航班以減少碳排 坐火車2.5小時可抵達就不能飛!
根據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的資料顯示,法國政府23日發布禁止短程(坐火車不到2.5小時即可抵達的距離)國內航班之法令,以減少該國的碳排放,此乃《2021年氣候法》(loi climat 2021)的措施之一,現已正式生效,不過轉機航班不受此限。據BBC的報導,法國交通部長伯恩(ClémentBeaune)表示,他們不能再容忍富人為了舒適而搭乘私人飛機進行短程旅行,因為與此同時,一般大眾正在削減短途航班以應對能源危機和氣候變化。伯恩指出此措施旨在鼓勵使用更環保的交通方式,並認為此乃全球創舉,強調其在因應氣候變遷與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等問題上至關重要。然而,批評者將這個最新措施描述為「象徵性禁令」。歐盟最大的航空公司協會歐洲航空公司(Airlinesfor Europe,A4E)總經理唐塞爾(LaurentDonceel)便告訴《法新社》,「禁止短程航班對溫室氣體排放量的影響根本微乎其微。」報導補充,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在2019年創立了「公民氣候大會」(Convention citoyenne pourle climat,CCC),該大會曾提議將短程航班訂為坐火車不到4小時就可抵達的距離,但在法荷航集團(Air France-KLM)等航空公司的反對之後,短程航班的定義被縮短成2.5小時。基本上這個針對短途航班的禁令將持續3年後再重新評估。而受禁令影響的主要航線則包括巴黎-奧利機場(Paris Orly Airport)與南特(Nantes)、里昂(Lyon)和波爾多(Bordeaux)之間的航線,目前這些路線皆有可替代的鐵路方案。除此之外,瑞典也宣佈了類似的措施,比如更改起飛時間以及對老舊和燃油效率較低的飛機收取起飛費用。而德國,以及瑞典以外的斯堪地那維亞半島諸國也預計將成為下一個採取相關行動的國家。另一方面,奧地利則是已經取消了從首都維也納(Wien)到薩爾茨堡(Salzburg)的熱門航線。
「我們不能就這樣算了」 柯文哲提三理由選總統
台灣民眾黨黨主席柯文哲今(20)日在新北市淡水舉辦2024總統大選宣誓記者會,他提出參選總統的三大理由並表示,台灣面對極端氣候、能源問題、缺水、缺電、缺地、缺工、缺人才的「五缺」問題、地緣政治帶來的戰爭風險等等,台灣正處在關鍵時刻,但民進黨因政黨利益超越國家利益,治理失能,「但是,我們不能就這樣算了」,宣示將重建廉能政府。台灣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在新北市滬尾藝文休閒園區舉行參選2024總統大選宣示記者會。(圖/方萬民攝)柯文哲說,他選在新北宣示,而不是熟悉的台北市或新竹市,是因為「文化」。淡水河畔是台灣北部最早開發的港口、四百年來歷經西班牙、荷蘭,明鄭、清朝、日本殖民統治,國府遷台,以至於今日的中華民國台灣。四百年來政權不斷更替,但多元文化成就了台灣本土的特色。150年前,馬偕牧師來台傳教,就在這裡上岸,他看見台灣人民的痛苦,創建北台灣第一所西式醫院—滬尾偕醫館,他生活在台灣、認同台灣,他是新台灣人的典範,而我們都是光陰百代的過客,衝突仇恨終將過去,美好與善良才能流傳,這同時也是柯文哲的理念。柯文哲舉出參選總統的三個理由:第一、台灣應該是一個團結和諧的國家;不應該是分裂鬥爭的國家;第二、台灣應該是中美溝通的橋樑,不應該是中美對抗的棋子;第三、台灣應該是美麗之島福爾摩沙;不應該是外媒所說世界最危險的地方。他指出,台灣應該由一個清廉、勤政、愛民、愛鄉土的政府來帶領人民;而不應該是口號治國、債留子孫、製造仇恨對立。因此他決定要讓2024,成為翻轉台灣命運的轉捩點。柯文哲說,多年來,執政的民進黨因政黨利益超越國家利益,治理失能,前瞻計畫不前瞻、特別預算不特別,毫無財政紀律。面對「少子化」、「高齡化」束手無策。「數位轉型」、「司法改革」淪為紙上談兵,從「能源危機」到「五缺」,甚至「缺蛋」,讓外資卻步,政府成了企業投資最不可靠的因素,讓台灣錯失許多發展機會;面對2050淨零排放即將帶來的衝擊,毫無規劃、百廢待舉,年輕人看不見希望。柯文哲宣示說,「但是,我們不能就這樣算了!我會以『理性、務實、科學』的精神,重建廉能政府。」
侯友宜領軍藍營戰將信心大增 南北艱困選區誓言翻轉
國民黨徵召新北市長侯友宜競選2024年總統大位,為台灣南北的藍營艱困選區戰將打上強心針,不約而同信心喊話要把侯友宜送上總統寶座,力拚2024年讓國民黨重返執政,而且國會席次也要大幅翻轉,讓綠地變藍天。擬投入宜蘭縣立委選舉的縣議員黃琤婷表示,民進黨中央執政7年治國無方,政黨輪替聲浪強大,徵召侯友宜是國民黨團結的開始,她將與侯友宜並肩作戰衝刺明年總統、立委大選。她也懇請縣民一起當「婷友宜」連線的後盾,讓縣長縣政推動順利,國會也有新的監督力量。黃琤婷表示,民進黨中央政府、國會完全執政已7年多,縣民對總統與立委要換黨執政的聲浪不小,但要達成目標,在野勢力唯有整合一途。她說,國民黨總統徵召人選底定後,下一步就是要先凝聚黨內各方力量,團結一切爭取總統勝選,自己會扮演先鋒部隊,在宜蘭協助侯友宜布局選戰腳步。黃琤婷說,侯友宜不但名字有「友善宜蘭」的意涵,過去縣府團隊也有不少人才是新北市政府出身,相信侯友宜當選總統後的治國藍圖對宜蘭一定有清晰規劃。她也說,宜蘭縣長林姿妙推動縣政也將更有力,而且侯友宜多次親自參加宜蘭縣政活動備感同心,自己將組成「婷友宜」連線輔選組織,用親和力和接地氣爭取支持。此外,擬參選屏東縣第1選區立委的縣議員黃明賢也喊話,「拚政黨輪替,給人民過好日子。」他說,這幾年中央政府施政無方,從民生物價、居住正義、能源危機到防疫政策的紊亂,還有執政團隊對民怨極度傲慢的態度,不僅讓曾經支持過民進黨的民眾傷心,也是時候改變了,而屏東贏台灣就贏。「屏東是國民黨2024年重返執政的最關鍵一塊拼圖。」黃明賢認為,屏東是2024選戰的重中之重,儘管屏東長期被認為是民進黨的後花園,但從2022年縣長選舉,國民黨全體將士用命下,也成功地鬆動長期以來的綠色板塊。他說,2024更要趁勝追擊,讓屏東成為政黨輪替的關鍵力量,自己身為國民黨屏東在地的民意代表,將配合國民黨2024選戰的大戰略的規劃與節奏,全力為總統候選人輔選贏得這一場選戰。
台塑電池芯報捷1/台塑尖端能源還沒開廠就接到UPS大單 王瑞瑜:「下一步打入新南向」
「台灣終於有做電動車的關鍵!」國際趨勢專家、藍籌亞洲總裁黃齊元相當看好,「台灣有做電池的條件,儘管起步較世界其他國家慢,終於出現整合者!」他指的是,台塑集團將在彰濱工業區打造台灣最大電池芯生產基地,日前終於動土。這座由「台塑尖端能源」建置的電池芯與模組廠,位於彰化縣彰濱工業區中的崙尾工業區,距離全台最大石化生產基地-雲林台塑六輕,車程僅17分鐘,但這段路,台塑集團走了27年,足見電池芯的技術發展與整合過程不易。 「謝謝我的父親王永慶,27年前的遠見。」台塑新智能董事長王瑞瑜不忘提起父親。王永慶與王永在兩兄弟於1954年進軍石化業,先後成立台塑、南亞、台化等120多家生產事業,建立起台灣最大石化王國,王永慶卻於1998年指出:「人類即將面對石油枯竭的困境,電動車是解決能源危機的最佳方案。」他精準預言電動車是人類生活的未來,尤其佔總成本35%的電池製造技術為重中之重。去年因電池芯的製造速度追不上電動車成長幅度,台塑新智能曾經為了等30MGW電池芯進口,電池模組生產被延宕8個月,這個經驗加深台灣要走向電池芯自主的方向,再加上國安的考量,王瑞瑜說:「唯有掌握來源,才能站穩自己的腳步!」這句話聽得出王瑞瑜的感慨,台塑一度和長園科(8308)於2008年5月20日合資成立「台塑長園能源科技公司」,成為國內第一家量產「可充電式鋰電池正極材料」廠商,但隨王永慶過世,台塑與長園科經營團隊因理念問題,後來拆伙。UPS系統是製程24小時不中斷的台積電、聯電、日月光等半導體廠基礎設施,據悉,台塑電池芯還沒生產,已經獲得兩家以上訂單。(圖/報系資料照)於是,2010年王瑞瑜由她掌舵的「台塑生醫」成立「台塑新智能」,自行掌握正極材料、隔離膜、電解液、BMS(電池管理系統)、能量管理系統(EMS)等將近8成的電池原料與技術,隨儲能案廠擴大採用,營收漸入佳境。在61歲的王瑞瑜領軍電池產業向前衝下,如今最後一塊拼圖「電池芯」,在動力電池技術公司美國「國軒」的技術支援下終於完整,「電芯是電池的關鍵核心,等同石化業的輕油裂解製程,這項關鍵技術串接台灣電池上、中、下游產業鏈。」「去年7月5日在彰化宣布成立台塑新智能後,我們不敢鬆懈,在中央、縣政府的協助和團隊努力下,280天後,全台最大磷酸鋰鐵電芯廠今日(4月12日)動土。」王瑞瑜拍板下,一次把最高規格做到位:「原本第一期投資金額是60億元,為了做自動化產線,現在已追加到80億。」用自動化優化製程,電池芯價格將更有競爭力。動土當天,彰濱工業區艷陽風勁,讓人見識台灣海峽擁有國際最佳風場的實力。台塑新智能總經理劉慧啟指出:「彰化是台灣發展新能源最重要縣市,風電、太陽能彰化縣是領導地位,台塑是傳統石化指標廠,在這裡,下階段要成為新能源供應鏈最重要的一份子。」依台塑尖端能源規劃,此處將生產30Ah(安時)、50 Ah兩種規格電池芯,可應用在電動巴士、電動商用車,以及貨櫃儲能、家用儲能及不斷電UPS系統。台塑尖端的電池芯還沒量產已經接到UPS(不斷電系統)品牌訂單,業界人士告訴CTWANT記者:「UPS系統是製程24小時不中斷的台積電、聯電、日月光等半導體廠基礎設施,台塑電池芯已經獲得兩家以上UPS客戶訂單。」在供應鏈在地化趨勢下,可以預期將有越來越多客戶,台塑尖端在第一期2.1GWh年產值達到181億元目標後,將擴第2期2.9GWh。專家認為,中國比亞迪去年銷量勝特斯拉,就是因為有在地電池芯製造能量,執此,台塑新智能將成為台灣電動車發展後盾;圖為20234月18日第二十屆上海國際汽車工業展覽會。(圖/中新社)黃齊元分析:「中國有電池廠寧德時代,所以去年中國電動車品牌比亞迪全球銷量超越第一品牌特斯拉;現代汽車也掌握電動車電池,現代營收規模超越三星,成為南韓最大集團。」他看好,台塑集團的電池芯廠將成台灣發展電動車的基礎。除了拚電池國產化及在地供應,王瑞瑜公開表示,接下來要走出台灣、打世界盃,與新南向國家洽談合作,經銷電池芯或設模組廠,更要建置電池回收系統,將上游挖礦對環境的傷害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