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病變
」 流感 疾管署 寶林茶室 食物中毒 疫苗20歲女赴非確診瘧疾重症「返國再發」 疾管署籲:前往流行地區前1個月先至門診諮詢
疾病管制署26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境外移入瘧疾病例,為20多歲本國籍女性,她於2024年11月上旬曾至非洲盧安達,但未服用瘧疾預防用藥,到了11月20日在杜拜當地醫院診斷瘧疾重症,經治療後症狀改善,並於11月30日返國,12月21日因出現發燒,伴隨寒顫、骨痛、肌肉痛且無上呼吸道感染症狀,至醫院急診,經診斷為惡性瘧再發,個案經治療後狀況穩定,目前在家休養中,衛生單位將追蹤個案健康狀況及後續檢驗結果。對此,疾管署呼籲民眾前往瘧疾流行地區,請至少於出國前1個月,先至國內旅遊醫學門診諮詢,並依醫師指示於出國前、出國期間及返國後持續不中斷服用瘧疾預防藥物。依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國內今年截至12月24日共計9例瘧疾確定病例,均為境外移入,較過去5年(2019至2023年)同期2至7例略高,分別為5例外國籍及4例本國籍,發病年齡介於20多歲至60多歲,檢出病原體為5例惡性瘧、3例間日瘧及1例三日瘧,感染國家為非洲安哥拉、喀麥隆、奈及利亞、衣索比亞、尚比亞、馬拉威、盧安達及亞洲緬甸及印度,其中1例死亡。國內近10年(自2015年起)累計63例確定病例,均為境外移入,年齡以21-50歲為多(占71%),感染地區以非洲國家為多,檢出病原體以惡性瘧為主,其次為間日瘧。疾管署指出,國際間瘧疾疫情持續,且於我國發生境外移入病例,依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年報資料顯示,2023年全球有2.63億病例及59.7萬例因瘧疾死亡,約94%病例及95%死亡病例發生在非洲區域,超過一半的死亡病例發生在4個國家:奈及利亞、剛果民主共和國、尼日及坦尚尼亞,其中,剛果民主共和國於近期爆發不明原因疫情且已導致近600人罹病,大部分是兒童,致死率約6.2%,亦研判與瘧疾及營養不良有關。另盧安達今年迄今累計逾51萬例,已高於去年同期。此外,亞洲今年疫情部分,印度迄今累計逾20萬例,高於去年同期,泰國及韓國亦分別累計4000及700餘例。疾管署表示,瘧疾是由感染瘧原蟲之瘧蚊叮咬人類而傳染的疾病,可分為間日瘧、三日瘧、惡性瘧、卵形瘧;其中以間日瘧及惡性瘧最常見。大多數人感染後,可能於7天至30天內出現症狀,早期症狀與流感類似,主要為發燒,也可能出現頭痛、肌肉痛、關節痛、噁心、嘔吐和疲倦等症狀,如未接受適當的治療,發病數天後會出現間歇性或週期性的畏寒及顫抖、發燒及出汗等症狀,嚴重者可能導致脾腫大、黃疸、休克、肝腎衰竭、肺水腫、急性腦病變及昏迷。間日瘧跟卵形瘧可能潛伏在肝臟數星期或甚至數年後再復發,所以在治療完血液瘧原蟲之後,必須再服用primaquine 14天做根除治療,以避免間日瘧或卵形瘧復發。疾管署呼籲,民眾前往瘧疾流行地區,請至少於出國前1個月,先至國內旅遊醫學門診諮詢,並依醫師指示於出國前、出國期間及返國後持續不中斷服用瘧疾預防藥物;旅遊期間請穿著淺色長袖長褲,塗抹政府機關核可的防蚊藥劑,儘量安排住在有紗門紗窗的房舍;返國後如出現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並提供醫師旅遊史及曾服用的瘧疾預防藥物等資訊,以做為診斷與治療參考。
花蓮冷血情侶!足月男嬰「頭部瘀青」慘死 4月才涉施虐女兒被羈押
花蓮縣29日晚間發生疑似虐嬰案件,1名出生才1個多月的男嬰,臉部和身體都有大面積瘀青,送醫後宣告不治,醫院通報警方當晚趕往醫院調查,初步了解當時租屋處內除了死者男嬰外,還有另外3人,包含陳姓父親及兩名友人,且在住處搜出毒品吸食器,事後更得知,今年4月間,宋姓女子的女兒,疑遭這對無良情侶虐死,兩人當時被羈押兩個月。陳男和宋女的兒子在10月15日出生,不過才不到1個多月,昨(29)日男嬰頭部竟出現大面積瘀青,疑似被虐待,送醫後宣告不治。警方接獲通知後,隨即展開調查,發現當時租屋處除了男嬰外,還包括陳姓父親及兩名友人,警方也在住處搜出毒品吸食器,而宋母則是和丈夫吵架後外出,被警方通知後才趕赴醫院。不過陳男否認毆打男嬰,並表示睡醒後發現男嬰沒了呼吸心跳,才由友人報案,早在今年4月,宋女的1歲多女兒疑似因為哭鬧,被宋姓母親出手教訓,沒想到導致女嬰頭部重創不治,回顧這起案件,4月20日凌晨,這名1歲4個月大的女童突然失去呼吸心跳,生母宋女和其陳姓男友(都34歲,陳男非女嬰生父)緊急將女童送醫搶救。醫生事後發現,女童傷勢過於嚴重,頭部兩側頂葉及左側顳葉硬腦膜下出血合併缺氧缺血性腦病變,以及雙側視網膜出血之嚴重傷害,腦幹功能嚴重受損,搶救9天後仍不幸死亡,體內甚至被驗出安非他命。宋母及陳男兩人當時被法院羈押兩個月,當時宋母懷有與陳男的3個月身孕,羈押期滿,目前案件還在偵辦中。就在宋母於10月15日產下男嬰後,沒想到才出生1個多月,男嬰在29日晚間就疑遭肆虐死,花蓮地檢署獲報後,立即指揮檢察官偵辦,隨即將宋女與陳男帶回偵訊,至於詳細案情仍尚待釐清。另據社會處表示,爆發第一件女童被虐死案就介入關懷,已列高關懷對象持續追蹤到男嬰平安出生。最近一次社工訪視是15日,當時男嬰並無外傷,沒有立即安置男嬰是考量男嬰剛出生而且阿嬤表示可以幫忙照顧,案發當天,阿嬤外出工作,加上爸媽吵架,媽媽離家3天,這3天都由生父照顧。社會處配合檢警調查釐清案情。CTWANT關心您:拒絕暴力 請撥打110反校園霸凌專線:1953反職場霸凌專線:1955法律扶助基金會:(02)412-8518珍惜生命拒絕毒品,健康無價不容毒噬毒品防制諮詢專線:0800-770-885
虐死1歲童小桃子判9年 惡保母再判賠740萬
台中市清水區1歲姚姓女童「小桃子」,2022年底遭蔡姓保母搖晃傷害致死,一、二審都依傷害致死等罪判蔡女9年3月。小桃子父母再對蔡女提告民事、求償1039萬多元,台中地院判蔡女應給付小桃子父母740萬元,可上訴。蔡女2022年11月8日下午時發現,「小桃子」在她家中突然雙手癱軟、陷入昏迷,緊急開車將她送醫急救。經手術搶救,醫治近月後,「小桃子」因顱內出血併發缺氧性腦病變、肺炎及引發多重器官衰竭不治。檢警調查,蔡女從2022年8月1日起,以每月1萬5000元受雇擔任「小桃子」的保母,竟在同年11月3日、8日對其施以外力撞擊、扭轉耳朵或持續搖晃身體,8日下午蔡女發現小桃子雙手癱軟才送醫,但最終仍不治。檢方會同法醫相驗後,認為女童傷勢及臨床表徵符合「受虐性腦傷」診斷,推估女童送醫前遭施虐,依《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成年人故意對兒童犯傷害罪及傷害致死罪起訴蔡女。台中地院國民法官法庭審理時,蔡女否認犯行,辯稱她有3名子女、房貸壓力,沒有傷害女童斷送工作的動機,主張無罪。女童父母痛批,幸福的1家3口就這樣破滅,身心都被掏空了,請求法官判最重之刑。全案在今年4月審結,判蔡女9年3月,上訴二審遭駁回。女童父母另提民事訴訟,包括醫療、喪葬、扶養費及精神撫慰金等,向蔡女求償1039萬4880元。法官認為,醫療、喪葬費用等都有依據,另根據年齡計算,認定求償209萬元扶養費為適當,而姚父為職業軍人擔任士官長,綜合計算後應以61萬元為適當。另考量2人痛失愛女,精神撫慰金各以200萬元適當,判蔡女應給付740萬6795元,可上訴。
詹宏志胞弟肝癌病逝!醫示警「初期很像感冒」 5大危險因子曝光
音樂家、網路家庭PChome董事長詹宏志的弟弟詹宏達昨(15日)驚傳因肝癌逝世,享壽67歲。醫生提醒,肝臟內部沒有痛覺神經分佈,如果肝臟發炎或腫瘤長在肝臟內側,也不會有明顯症狀,且很常被誤認是感冒,患者常以為只是太忙、太累而不以為意,晚期才會有腹水、黃疸、下肢水腫、食道靜脈曲張、肝性腦病變等明顯病症。家醫科醫師陳敬睿表示,肝臟內部沒有痛覺神經分佈,又被稱為「沉默的器官」,如果肝臟發炎或腫瘤長在肝臟內側,身體不會感到明顯不舒服或疼痛,等到真的出現腹痛時,往往都是肝腫瘤太大,觸碰到肝臟表面神經,或是肝癌轉移到其他器官才被發現。醫師說明,造成肝癌的原因很複雜,通常是多種因子共同作用造成,其中B型肝炎、C型肝炎是主要原因,約有75.7%的肝癌是由B、C肝炎引起;再來是非酒精性脂肪肝,高糖、高油的飲食讓台灣一半以上上班族,有輕重度不一的脂肪肝,而脂肪肝沒有症狀,若沒有控制易造成纖維化、肝硬化而導致肝癌。陳敬睿進一步指出,酒精性肝炎也是引發肝癌的原因之一,長期過量飲酒或有酗酒習慣,容易引發酒精性肝炎及肝硬化,間接增加致癌的風險;黃麴毒素也是肝癌致癌物之一,常見如花生、高粱等,長期攝取黃麴毒素也會增加罹患肝癌機率;最後則是寄生蟲,如中華肝吸蟲、日本血吸蟲等,生食遭污染的海鮮,很容易引起嚴重感染導致肝癌。醫師提醒,肝癌初期的症狀有時跟感冒很像,患者常常以為只是太忙、太累而不以為意,晚期才會有腹水、黃疸、下肢水腫、食道靜脈曲張、肝性腦病變等明顯病症,因此肝癌的高風險群如B肝、C肝、肝硬化等患者,一定要定期回診追蹤。另根據2017年的癌症登記資料顯示,約有2成肝癌與脂肪肝或酒精性肝炎有關,平時均衡飲食、規律運動、適量飲酒也一樣很重要。
被重案改變的台灣/在部隊中犯眾怒 23歲洪仲丘被操到「血在體內亂噴」
2013年7月4日,23歲役男洪仲丘在退伍前兩天不幸離世,當天下午,他的家屬召開記者會,淚控兒子是「被軍方整死」的!而洪仲丘死亡案,激起民眾對於國軍的不信任感,大批網友自發性在社群平台上號召,發起了兩次遊行活動,參與人數逾25萬人,並加速軍事審判法改革、廢除禁閉制度,更間接導致募兵制的失敗。根據軍方第一時間提供的資訊,陸軍五四二旅役男洪仲丘原本將於2013年7月6日退伍,但他在最後一次放假歸營時,因攜帶有照相功能的手機被送去關禁閉一周。就在禁閉結束的前一天、7月3日洪男體能訓練結束後回報身體不適,軍方將他送到醫務所卻未獲改善,再送楊梅天晟醫院時已熱衰竭;緊急轉送內湖三軍總醫院插管,2013年7月4日,洪家人放棄急救,不幸病逝。陸軍下士洪仲丘枉死,解剖後確認死因是中暑導致熱衰絕死亡,檢驗後儀體送回家,洪仲丘的姊姊洪慈庸(右2)雙手合十要弟弟回家。(圖/報系資料照)洪媽媽胡素貞指出,洪仲丘平常都有在家中幫忙農活,不至於因普通的「伏地挺身、仰臥起坐及小跑步」等動作就中暑喪命,且兒子在被關禁閉前曾說「有人要整我」,她當時還勸「犯了錯就要接受處罰」,沒想到最終賠上一條命。洪男姊姊洪慈庸更說,看到弟弟的遺體全身腫脹、已有屍斑,兩眼凸出如金魚,軍方給的死因是「中暑」,但是否因訓練過度造成中暑,不得而知;且弟弟的中暑狀況已到第五級最嚴重狀況,內臟、肌肉都有出血狀況,因體內溫度過熱,導致血液無法凝結,「血液在他體內亂噴」。役男洪仲丘的母親胡素真(右二),想到兒子再兩天就退伍,竟然中暑致死,難過地說不出話來。(圖/報系資料照)2013年7月31日,軍事檢察署公布調查報告,指出洪仲丘早在同年5月因竄改體能測驗成績單一事遭懲處,沒想到洪「不知悔改」還要求免除值星職務,惹得連長徐信正、士官長范佐憲等人不滿;之後,洪在離營座談會上反映諸多軍隊內管理問題,令連上資深士官相當不悅。洪母也坦承,兒子常與長官起衝突,甚至嗆長官「我就是瞧不起你這種做法」。以上種種事蹟使得部隊內多人不滿洪已久,同年6月23日,洪退伍前最後一次放假歸營時,又被抓到攜帶有照相功能之行動電話和MP3隨身碟,讓眾人決定趁此機會給洪一個教訓。因洪仲丘將於7月6日退伍,代理士官督導長的范佐憲火速於6月25日召開士官獎懲評議委員會,提議應罰洪仲丘禁閉7日,因為「如受禁閉懲罰,即無法於退伍後報考公職。」與范交好的士官長陳以人也曾與洪因集合時間有摩擦,因此大力贊成,還說「罰勤對他沒有用,要給他禁閉。」在范強勢主導下,全數委員只好同意洪應禁閉7天。陸軍542旅旅部連士官長范佐憲(左一)陳以人(左後二),在洪仲丘頭七法會上,為他誦經祈福。(圖/報系資料照)據傳,由於洪仲丘曾嗆連長徐信正:「你們根本關不到我。」讓542旅副旅長何江忠震怒,施壓要求原本至少要月餘的禁閉流程加速到幾天就跑完,還為此怒罵下屬:「如果不趕快把他(指洪仲丘)抓去關,我就抓你去關!」甚至相比一般7天的作業流程,讓洪的禁閉體檢早上檢驗下午就拿到完整報告。2013年6月28日10時許,洪仲丘被送至269旅的高山頂營區禁閉室7天。7月3日,上午室外溫度已達「紅旗警戒(危險係數為41),但禁閉室全員仍在管理士陳毅勳的要求下進行體能訓練,全體禁閉生被要求做高難度的心型伏地挺身,洪做了十幾下就力竭跌倒,陳仍要求繼續,洪於是再做了三十幾下,操練途中洪共要求喝水兩次,第一次陳毅勳准予飲水,但二次要求被當成逃避訓練,不僅沒喝到水還被怒罵一頓。洪仲丘(紅圈者)生前最後遭操練的畫面,疑似身體不適,動作遲緩。(圖/報系資料照)洪仲丘(紅圈者)生前最後的畫面,他疑似身體不適,向安全士官反映後,兩人一同走出寢室。(圖/報系資料照)當天下午5點30分結束操練時,洪男已經有發燒症狀、也自述喘不過氣,軍方將他送到醫務所卻未獲改善,再送楊梅天晟醫院時已熱衰竭,緊急轉送內湖三軍總醫院。洪仲丘送到三總時,體溫高達攝氏44度,已有腦病變、肝衰竭、腎衰竭、心肌病變、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橫紋肌溶解症、瀰散性血管內凝血症,全身多處器官出血達9000毫升,且瞳孔放大、對光沒有反應。7月4日上午5時,所有醫療動作皆無效,家屬因不忍洪仲丘痛苦,決定拔管,放棄急救。7時12分,洪宣告不治,死因為過度體能操練引發運動型中暑及低血鈉腦症導致多重器官衰竭死亡,得年23歲。洪仲丘的死,似乎激起許多人在軍中服役時不好的回憶,尤其是義務役與志願役的對立、軍中不合理的操練、學長制嚴重的霸凌行為等等,再加上洪仲丘7月4日過世,國防部直到13日才發布初步的調查報告,雖坦承整個過程「關關都違失」,並已懲處37名士軍官,但對於國防部僅8頁的調查報告,態度明顯避重就輕,於是網友集結成為「公民1985行動聯盟」,發起了兩次遊行活動。洪仲丘的姊姊洪慈庸更因此踏入政壇成為立委,推動「陸海空軍軍官士官服役條例」修正案,讓不適服軍官士官,可參考志願役士兵退場機制,用正常賠償的方式離開。公民1985行動聯盟舉辦「萬人凱道送洪仲丘」,現場民眾身穿白衣高舉滴血眼睛圖,要求還原洪仲丘案的真相。(圖/報系資料照)公民1985行動聯盟發起「萬人白T凱道送仲丘」活動,計有25萬人出席,連接景福門的中山南路上、仁愛路口、信義路口都滿是穿白衣聲援洪仲丘的民眾。(圖/報系資料照)
國中女生得流感「邊哭邊爬進診間」 醫示警3症狀要特別警惕
小兒科醫師陳木榮近日在社群媒體上分享近期門診經驗,提到一名國中女生因感染A型流感前來就診,當時病患她邊哭邊爬進診間,癱在椅子上無法動彈,經快篩確診為A型流感。陳木榮強調,流感不僅帶來經濟負擔,身體的不適更是極為嚴重,並存在重症風險,提醒家長們應趁空檔時間為孩子接種自費流感疫苗,以減少感染風險。陳木榮回憶,這名國中生因感染A型流感,哭著爬進診間,癱坐在看診椅上,完全無法動彈,「看門診的時候,一個國中的女生,邊哭邊走邊爬進門診,癱在看診椅完全不動」。該名國中生經過快篩確診為A型流感後,他隨即開立抗病毒藥物,並提醒患者如症狀加劇,應立即前往醫院急診,避免發展成重症。陳木榮還分享了流感與普通感冒的區分方法,他指出,若是輕微發燒伴隨咳嗽與流鼻水,可能是感冒;但如果出現高燒和全身肌肉痠痛等症狀,就可能是流感;特別是病患看起來精神不振,甚至像「被卡車撞過一樣」時,須特別警惕。陳木榮提醒家長,應趁空檔時間為孩子接種自費流感疫苗,「得了流感,金錢的花費之外,身體的不舒服真的超級嚴重,還要承擔重症的風險」。事實上,衛福部也曾在官網指出,雖然在臨床診斷上,流感不容易與其他急性呼吸道疾病區分,例如一般感冒(common cold)、喉炎、支氣管炎、病毒性肺炎與自2019年底爆發大流行之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等;但一般而言,流感的症狀較一般感冒來得嚴重,病程持續時間也較長,且其他流行病學特徵仍有差異。流感除了爆發流行快速、散播範圍廣泛等特色之外,還會產生嚴重併發症及死亡。衛福部提醒,65歲以上長者、幼童、孕婦、免疫功能不全者及具慢性疾病等高風險族群感染流感,可引起細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腦炎或腦病變、心肌炎或心包膜炎及在使用aspirin之兒童病人引起雷氏症候群(Reye syndrome)等併發症。定期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併發症最有效的方式。
孩子突然變乖要小心!8歲調皮妹狂睡不說話 就醫檢查竟是「腦炎」
1名8歲女童連續2天頭暈,第3天出現嚴重嗜睡且無法言語,送醫後發現電腦斷層有輕微腦水腫,並轉入加護病房給予降壓藥與預防性抗生素及抗病毒藥物,後續檢查診斷小女孩是因為感染造成腦病變,經與中醫合併治療及積極復健,住院一個月後總算可以活蹦亂跳的出院,回到原本古靈精怪、調皮搗蛋的樣子。馬偕兒童醫院兒童神經科主治醫師黃佳雲表示,腦炎可能是身體對病毒或細菌感染的正常或過度反應,也可能因為自體免疫因素導致體內免疫細胞攻擊健康組織所產生;腦炎的預後很難評估,有些患者對治療反應良好、有些可能出現癲癇和更長期的學習問題,也可能導致永久性損傷或有致命的危險。黃佳雲指出,個案自急診轉入加護病房後,團隊第一時間即給予高劑量類固醇及靜脈免疫球蛋白,因觀察腦波有異常放電現象,因此也採取預防性抗癲癇藥,經腦部磁振攝影疑似發現雙側大腦,右側橋腦及部分胼胝體有多處影像增強,懷疑是「急性播散性腦脊髓炎(ADEM)」,在治療後,除在病房即掌握時間安排復健外,更同時會診中醫科進行針灸治療。馬偕紀念中醫部針傷科主任王宏銘說明,針灸對於中風、腦外傷、腦炎等神經系統疾病已有非常多臨床經驗,為搶治療時機,在病童進入加護病房後即合併中醫針灸治療,由針傷科醫師團隊針對腦炎所造成意識不清的問題,以「開竅醒神」效果的穴位,包括腳底「湧泉穴」,針對手腳無力的狀況,以「足三里穴」及「合谷穴」等穴位合併治療,1週3次,1次15至20分鐘。一般而言,急性期以開竅清熱醒神為主要治療方式,待意識逐漸改善後,則以疏通經絡改善肢體活動功能等為主。相較於病人住院時一度只能靠鼻胃管進食,脊髓磁振攝影也顯示有急性橫斷性脊髓炎,在進行血漿置換後肢體動作逐漸好轉,住院一個月期間接受中西醫及復健合併治療的情況下,病情獲得改善,出院後一個月的門診追蹤,小女孩跑跳、說話及吞嚥功能完全恢復正常。醫師解釋,部分病人的腦炎是自來於自體免疫原因所引起,此次個案的急性播散性腦脊髓炎(ADEM),通常發生在感冒之後,透過對抗自己的神經髓磷脂造成所謂「脫髓鞘」疾病。治療方式採取高劑量皮質類固醇,大多數兒童對藥物反應很好且大都能完全或接近完全康復,如果此法效果不佳,也可以改用血漿置換或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等治療方式。黃佳雲提到,診斷腦炎需要結合一系列病史詢問(包括免疫史)以及檢查,包括大腦影像來排除其他腦部結構的問題、腰椎穿刺檢查來檢查是否有細菌和病毒等感染、腦波可以偵測潛在癲癇發作、血液、尿液和糞便檢查看有沒有其他感染跡象,這些都有助於病人的治療決策。據了解,腦炎一開始可能因出現一些非特異性症狀而加深診斷的難度,但仍有幾點觀察方向值得家長注意,臨床表現包括發燒、頭痛、對光敏感度、頸部僵硬、皮疹、噁心、嘔吐、活力/食慾喪失、嗜睡、意識混亂或產生幻覺、說話困難、行走困難、癲癇發作。醫生提醒,由於腦炎通常是由病毒引起的,也需要注意到與病毒感染的其他症狀同時出現或隨後出現的症狀,例如上呼吸道感染或胃腸道問題,如腹瀉、噁心、嘔吐或皮疹。也可能在被攜帶疾病的病原體感染後發生,包括蜱蟲(萊姆病)、蚊子(西尼羅河病毒)和貓(巴爾通體,也稱為貓抓病),或其他動物暴露、環境暴露(例如在水中游泳)。馬偕兒童醫院兒童神經科為各種類型神經系統和發展障礙的嬰兒、兒童和青少年提供全方位照護,由於腦炎造成腦組織無法正常運作,病人可能會出現癲癇發作、精神錯亂或行為改變。而腦炎在臨床上常常無法找到明確的致病原因,治療目標會從控制病情預防併發症,讓大腦在發炎情況中慢慢恢復,急性期之後,仍需要定期門診追蹤,接受物理、職能及語言治療。
海龍風場CO2外洩再傳噩耗!58歲男搶救18天 器官衰竭宣告不治
彰化縣彰濱工業區「海龍離岸風電」8月20日發生二氧化碳外洩事件,一共造成17人送醫,4人命危,目前已有2人死亡,其中一名58歲的劉姓男子被送往秀傳醫院搶救,至今仍處於重度昏迷。不幸的是,劉男經過半個多月的救治,仍於今(7日)傍晚5時許宣告不治,讓家屬悲痛不已。回顧事發經過,位於彰濱工業區的「海龍離岸風電陸域降壓站」,於上月20日上午10時許發生二氧化碳外洩事故,現場17名台籍員工因吸入氣體中毒,分別被送往彰濱秀傳醫院、鹿基醫院、彰基醫院、彰化秀傳醫院及梧棲童綜合醫院救治。其中58歲的劉姓男子、38歲賴姓男子及年紀最輕的19歲簡姓男子性命垂危;簡男在加護病房搶救7天後,於8月26日晚間宣告不治;賴男、劉男重度昏迷,一直未能脫離險境,最後賴男母親忍痛簽署放棄急救同意書,決定將兒子器官捐出。經過18天搶救,劉男仍於今日下午因代謝性腦病變與多重器官衰竭宣告不治。事發後,彰化地檢署檢察官率領彰化縣警察局鹿港分局偵辦小組與鑑識人員前往現場,專案小組備置氧氣筒進入事故廠房內勘驗,相關證據已全數保全,同時針對相關人員進行訊問,以釐清案發經過及肇事原因。另一方面,海龍風場工地陳姓負責人上月被依涉犯《過失致死罪》、《違反職業安全衛生法》等罪嫌,移送彰化地檢署偵辦。檢方複訊後,諭令陳姓負責人以20萬元交保,目前該案已分案偵辦中。
WHO闢謠「手機電磁波與腦癌無關」 國內專家建議這樣做較安心
手機電磁波可能影響人體、造成腦部病變的說法流傳多年,但世界衛生組織(WHO)委託進行的一項最新研究報告顯示,長期使用手機與罹患腦癌風險之間沒有關聯。不過,國內專家表示,雖然發現沒有實證指出會造成腦癌,但不代表不會,只是還沒找到證據,若真的擔心電磁波對腦部造成影響,可用低功率藍芽耳機,並縮短手機使用時間。《華盛頓郵報》4日報導,來自10個國家的11名研究人員審查了1994年至2022年間發表的電磁輻射影響人體的5000項關聯研究,最終將其篩查、總結出一份與腦部相關的63項研究,並於3日發布。結果顯示,長時間打電話或使用手機的人,罹患腦癌的風險不會增加,使用手機超過10年的人亦是如此。而接觸無線電廣播、電視訊號發射器或手機訊號塔的兒童,罹患白血病或腦癌的風險也並未增加。台灣腫瘤消融醫學會理事長,台大醫院外科醫師黃凱文表示,世衛底下研究機構「IARC」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在今年3月的一份報告指出,針對25萬名手機用戶追蹤15年發現,其中一生使用手機總時數最多的10%參與者,其腦癌的發生率與使用手機時間明顯較少的參與者相比,發生率沒有差異;然而,IARC沒將手機從「致癌物」從列表上消去,他認為原因可能在於,雖然發現沒有實證指出會造成腦癌,但不代表不會,只是還沒找到證據。林口長庚醫院質子暨放射治療中心、放射腫瘤部主任曾振淦則表示,由於手機使用的位置,正好貼近耳朵和唾液腺處,而引起腦癌多位在神經內耳的位置,因此外界以為與使用手機有關,但臨床上發現腫瘤時,只能說是看到「結果」,很難追溯原因,無法證實罹癌和使用手機有關,罹癌原因仍與個人體質有關。曾振淦表示,這兩處的腫瘤多半都是良性,且算很好處理,至於兒童腫瘤,則很少長在這幾個部位,若真的擔心電磁波對腦部造成影響,建議使用時可以選擇使用較為低功率的藍芽耳機,或使用擴音功能,並縮短手機直接貼近身體的距離。
男嬰趴睡窒息 父母沒錢未送醫…自行CPR半小時害死兒
台中一名9個月大的男嬰去(2023)年趴睡在抱枕上,親生父母在玩手機沒注意到他呼吸困難,深夜兩人才發現兒子雙眼上吊、頸部癱軟且呼吸急促,兩人自行CPR半小時沒用才送醫,最終男嬰因窒息等原因身亡。事後男嬰父母辯稱「經濟考量」才沒第一時間送醫,如今經法院審理,依法判兩人皆3個月有期徒刑,可易科罰金,母親緩刑2年。判決書指出,台中一名9個月大的男嬰,被父母放在有軟布偶的嬰兒床內睡覺,男嬰翻身趴睡在一個兔型軟質抱枕,卻影響口鼻呼吸,但父母兩人忙著玩手機沒注意兒子睡眠和呼吸狀況;直到深夜男嬰母親發現兒子不對勁,抱起來才發現他頸部癱軟、雙眼上吊還出現呼吸急促的狀況。不過男嬰父母第一時間沒有撥打119請求專業救護人員協助,反而自行CPR急救30分鐘,延誤最佳救援時間,兩人見男嬰狀況沒好轉才打電話求助;男嬰被送到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急救,最終因窒息、顱內出血、大腦腫脹壞死併缺氧性腦病變而中樞神經衰竭,不治身亡。檢察官依過失致死罪起訴男嬰父母,男嬰父親解釋,沒有第一時間送醫出於「經濟考量」,透露當時他的母親過世,須獨立負擔喪葬費用,還為了不讓小孩一起吃苦,曾與社工接洽出養事宜。最終法院斟酌男嬰父母學歷不高,從事旅宿業薪資微薄,經濟狀況僅可勉強維持,雖二人行為輕率,但都坦認犯行也具悔意,因此各別判處3個月有期徒刑,得易科罰金,男嬰母親能緩刑2年;全案可上訴。
男病患爬山「對空氣傻笑」 家人以為中邪…就醫檢查超嚇人
不是中邪!有一名男腎臟病患平常肌酸酐指數偏高,但一直抗拒洗腎,某次和友人相約爬山,途中常常發呆,說話牛頭不對馬嘴,家人以為卡到帶去收驚,但情況沒有好轉,送醫檢查才發現是尿毒素過高引發的「失神型癲癇」。這名男子尿毒指數長期偏高,偶爾會出現噁心嘔吐,但認為洗腎後腎功能會更差,所以一直抗拒,某次去爬山,家人發現他出門前就不說話,爬山途中也很沉默,還時常對空氣傻笑,雖然可以說出自己名字,但牛頭不對馬嘴,整個人像傻掉一樣。家人第一反應以為男子中邪,立刻帶去宮廟收驚,但結果反而更糟,於是緊急送醫,經腦波檢查發現有癲癇波,才發現不是中邪,而是尿毒素太高,為尿毒性腦病變引起的癲癇發作。腎臟科醫師林軒任指出,腎臟病常見的症狀,除了泡泡尿、水腫、高血壓、貧血、倦怠之外,當尿毒素逐漸累積,進而會影響身體其他系統,可能出現皮膚癢、消化功能變差、食慾減退、口臭等症狀。據了解,尿毒症就是所謂的末期腎臟病,也被稱為慢性腎衰竭或第5期腎臟病。而尿毒性腦病變症狀包括認知功能下降、記憶力減退、智力減退、嗜睡、癲癇。一般人對尿毒症和洗腎都有迷思,認為洗腎就是被判死刑,但這樣的觀念完全錯誤。尿毒症雖然無法痊癒,但只要妥善控制和治療,病患仍然可以過著與正常人相近的生活。
父突蹲牆角找聲音…「想聽更清楚」竟把耳朵挖到血流如注 醫揭真相
有網友分享,家中父親還在時,因經常酗酒,所以常發生幻聽、行為異常等症狀,有天父親酒後清醒的隔天,突然問他有沒有聽到什麼,父親還在屋內尋找聲音來源,並把耳朵往桌腳湊過去,蹲在那裡,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該舉動越來越頻繁,家人眼看情況逐漸失控,甚至請過法師來家裡做法也沒用,所幸父親戒酒後才沒再出現類似行為。該名網友於近日在PTT媽佛板版以「老爸的撞邪經驗」發文指出,爸爸因常常酗酒,所以常發生幻聽、行為異常等症狀,有天爸爸一如往常的在酒後清醒的隔天看著電視,突然問原PO有沒有聽到什麼,但他除了電視聲什麼也沒聽到,爸爸便在屋內尋找聲音來源,把耳朵往桌腳湊過去,便蹲在那裡,家人起初以為是幻聽不以為意,但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這舉動竟越來越頻繁,爸爸自己也說不上來是什麼聲音,只說聲音很小聲聽不清楚。不僅如此,爸爸甚至開始做些讓人錯愕的舉動,像是拿掏耳棒把耳朵挖到流血,只因為想聽清楚點,此後媽媽開始帶爸爸去附近各大廟宇收驚拜拜,但情況也不見好轉,且在開始去廟宇後,情況開始惡化,甚至請過法師來家裡做法也沒用,有天爸爸還拿著菜刀切自己的左食指。所幸爸爸出院後情況好轉,後來也把酒戒了,此後沒做出奇怪的舉動,聲音也沒再出現了。據中時新聞網報導,有名自稱是醫師的網友解釋,肝臟喪失正常功能後會無法代謝腸內菌消化食物產生的含氮廢物,而廢物透過血管進入腦部後會傷害腦細胞,造成肝腦病變併發症,症狀有睡眠失調、情緒異常、注意力不佳、嗜睡等,甚至會昏迷,常見的原因則包括過量飲酒。
吃完晚餐「一家5口被放倒」送急診!醫搖頭:一氧化碳中毒
大陸浙江省發生一起驚險中毒事件,溫州市一戶陳姓人家在家中聚餐時,陸續有人出現頭暈、嘔吐等症狀,紛紛被緊急送醫救治,經抽血檢驗發現,一家5口竟是一氧化碳中毒。據陸媒報導,近日陳姓男子在家中使用瓦斯爐煮飯時,由於天氣實在太過炎熱,於是便將門窗緊閉開冷氣,沒想到吃完晚餐後,全家人半夜突然開始頭暈、噁心、嘔吐,緊急前往溫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就醫。起初全家人還以為是食物中毒,血液檢驗結果發現,5人血液中的「一氧化碳血紅素」比起普通人高出12.8%,被醫師判定為「一氧化碳中毒」,所幸及時進行高壓氧治療後,一家5口已逐步康復。對此,急診室醫師表示,當人體不慎吸入一氧化碳後,輕者會產生頭暈、頭痛、眼花、耳鳴、噁心、嘔吐等腦缺氧症狀,中度中毒則會出現臉潮紅、冒汗、無力、意識模糊或昏迷,嚴重甚至可能導致死亡。醫師也提醒,民眾在使用瓦斯爐等燃氣設備時,應注意保持環境通風,若出現疑似一氧化碳中毒的跡象,請立即前往空氣流通的戶外場所,由於一氧化碳中毒可能會有延遲性腦病變的狀況,因此務必盡速就醫。
第2隻小貓熊不幸離世 台北動物園14歲「YaYa」腦病變奪命
繼小貓熊「美可(母)」於2024年5月1日離世後,另一隻小貓熊「YaYa(母)」也於12日在獸醫師及保育員的陪伴下離世。這對同父異母的姐妹與公貓熊「歡歡(17歲)」於2014年由海峽(福州)大貓熊中心來到臺北市立動物園,進行域外繁殖計畫。根據媒體報導指出,「YaYa(14歲)」和「美可(15歲)」曾於2015年分別產下了「可可、美美、奇奇、妙妙」等小貓熊寶寶,在當時掀起了一股風潮。不少人會將熊貓與小熊貓搞混,小貓熊(Red Panda或Lesser Panda)和大貓熊(Giant Panda)雖然名稱相似,但其實是完全不同的物種。小貓熊在演化分類上與浣熊科動物較近,而大貓熊則與熊科動物較為親近。而在飲食方面兩者也不大相同,小貓熊喜食竹葉,而大貓熊則以竹子為主食。報導中提到,小熊貓「YaYa」的性情較為緊張,育幼行為也較謹慎小心。牠的幼崽們當年都非常黏著媽媽。隨著時間的推移,「YaYa」也邁入老齡期,經常性的健康檢查中發現她有心臟及關節問題,在當時就開始接受團隊得照護。在2024年7月3日傍晚,「YaYa」開始出現精神不佳、甚至突發昏厥的情況。6日經麻醉進行斷層檢查後,透過藥物治療暫時穩定了病情,同時計畫在12日進行MRI檢查。但在10日下午,「YaYa」的狀況明顯惡化,先是左後肢癱軟,到後面是全身無法站立。「YaYa」後於12日進行MRI檢查,結果顯示「YaYa」雙側大腦及左側腦幹有多處水腫病變,導致嚴重的腦組織腫脹,腦幹病變也延伸至頸部脊髓。病況十分嚴重,在獸醫師及保育員的陪伴下,「YaYa」最終12日離世。目前,臺北市立動物園的老齡小貓熊還有「歡歡」,以及來自日本多摩動物園的「小堇」和「阿暢」,目前這些小熊貓都正接受團隊的照護中。
男子罹患食腦蟲奪命?檢驗結果大逆轉 死因為「阿米巴性痢疾」
先前有媒體報導指出,一名男子前往高雄長庚就醫,被醫師查出腦部遭到俗稱為食腦蟲的「福氏內格里阿米巴原蟲」感染,經治療後仍不治身亡。但高雄市衛生局於24日澄清,該名男子是因腹部不適、皮膚潰爛而就醫,院方通報的是「阿米巴性痢疾」,無直接證據顯示曾確診「福氏內格里阿米巴原蟲」。根據《中時新聞網》報導指出,高雄長庚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袁俊文在受訪時表示,該名男子是急診入院,主要症狀為頭痛、食慾差、左側肢體無力,安排CT與核磁共症後,發現男子左右大腦不對稱,且有瀰漫性腦病變,出現浸潤性感染的情形。後續醫師也為男子開顱採集腦部檢體,經檢測後,確認男子感染的是俗稱「食腦蟲」的「福氏內格里阿米巴原蟲」(Naegleria fowleri)。而該名男子歷經治療後,仍然不治身亡。但根據媒體報導指出,高雄市衛生局於24日表示,曾向高雄長庚調閱個案相關資料,查明該名69歲男子居住在外縣市,在2023年6月因為腹部不適來高雄依親就醫,曾因為皮膚潰爛等原因前往高雄長庚醫院,後續因為出現意識改變、偏癱等情況,所以被收治住院,並且進行腦部病理組織切片檢驗。後續查驗出疑似立即阿米巴,並於2023年7月22日通報為「阿米巴性痢疾」,疾管署也在同日研判確診。而該名男子則於2023年7月31日不治身亡。至於食腦蟲一事,高雄市衛生局表示,該名男子的腦部組織切片在當時並未進行分型或最後病理在確認,因此無直接證據證明該名男子有罹患「福氏內格里阿米巴原蟲」直接證據。但依疾管署資料顯示,目前全台均無「福氏內格里阿米巴腦膜腦炎」確定病例,最近一次的通報是在2023年,北部有一名30多歲的女性確診。
衝入火場救3歲女童 中國消防員吸入濃煙中毒「智商退回3歲」
中國河北滄州日前發生一起火災,當時消防員庫學輝為了拯救受困在火場的3歲女童,直接拔下呼吸面罩給女童使用,結果此舉導致自己吸入大量濃煙,最後腦部甚至因此受損,智力退回到3歲小孩的模樣。根據中國媒體報導指出,整起事件發生於中國河北省滄州市肅寧縣,在2023年3月26日的時候,當地一間民宅大樓發生大火,消防員獲報後隨即抵達現場。現場一名年輕的母親救對消防隊表示,自己的女兒還受困家中,沒有逃脫。消防站副站長庫學輝聞訊後,隨即帶著手電筒闖入火場,在濃煙密布、視線遭遇阻礙的情況下,終於找到受困在3樓房間的女童。而由於女童此時已經呼吸微弱,為了拯救女童,庫學輝隨即拔下自己的呼吸面罩給女童使用,然後就這樣毫無防備的情況下,跑出火場。女童最後雖然成功獲救,但庫學輝一出火場後就馬上劇烈咳嗽,就連咳吐出來的都是黑色的煙塵,直到返回消防站還是沒有好轉,最後在同僚的建議下,庫學輝前往醫院治療,醫生也診斷出庫學輝的呼吸道受到嚴重的灼傷,必須住院治療。雖然在治療數日後,庫學輝順利出院,但是從這次起,他的精神變開始萎靡,時長頭暈、頭痛、胸悶,甚至視覺、味覺、嗅覺都逐步出現問題,身體也出現嗜睡的情形,甚至能連睡20小時。一直到某日值勤,庫學輝突然跌倒,被隊友緊急送醫,最後被診斷出罹患有中毒腦病變和遲發性腦病變,而原因就是3月26日那次火場,庫學輝吸入太多有毒煙霧的關係。而隨著病情的發展,庫學輝的語言、認知能力都急速衰退,就連智力也變成3歲小孩的樣子。為了治療庫學輝,他的妻子想盡辦法帶著庫學輝去天津、北京等地求診,但庫學輝的病況一直沒有好轉,甚至連最基本的吞嚥都必須要妻子耐著性子慢慢教學。好在庫學輝的小孩十分懂事,後來在裡解情況後,也幫著媽媽分擔照顧庫學輝的責任,甚至還會與庫學輝的同僚一同督促著庫學輝進行復健。旁人甚至明顯注意到,只要人多的時候,庫學輝就會緊張害怕,但只要兒子在身邊,庫學輝就會比較放鬆。庫學輝的妻子也透過網路分享照顧庫學輝的心路歷程,其中的種種內容,都讓不少網友心酸不已。雖然有不少網友都表示願意捐款幫助,但全部被庫學輝的妻子一一婉拒。
愛女搭同事機車回家…半路自撞「摔成植物人」 父怒求償8千萬
基隆1名陳姓女子民國111年1月11日6時許,搭乘火鍋店吳姓同事的機車返家,不料途中發生車禍,導致她受有骨盆骨折、右側顴骨弓骨折及右側下顎骨體骨骨折、顱底骨折等傷勢,呈現植物人狀態,需專人24小時照顧,氣得陳父一狀告上法院,求償8000萬元。基隆地院審理後,判處吳男應賠償50萬元;可上訴。根據判決書,陳父主張,吳男於民國111年1月11日6時許,騎乘機車搭載女兒,沿基隆市信義區深溪路往新豐街方向行駛,途經深溪路12號前時,本應注意車前狀況,並隨時採取必要之安全措施,竟疏未注意車前狀況,駛出車道邊線而撞擊停放在路邊的小貨車,致人車倒地。陳父表示,女兒因此受有骨盆骨折、右側顴骨弓骨折及右側下顎骨體骨骨折、顱底骨折、癲癇、疑似神經系統感染、水腦症、缺氧性腦病變等傷勢,導致四肢肢體無力、意識不清、無自主照顧能力,已呈現植物人之狀態,長期臥床,需專人24小時照顧,要求吳男及吳父連帶賠償8000萬元。被告辯稱,他和陳女均在火鍋店工作,因2人住處相近,且陳女不會騎機車,遂由被告載其返家,始發生事故;而被告2人對原告主張其女已呈現植物人狀態,原告以基於父親身分請求精神慰撫金,均不爭執,被告2人願於能力範圍內賠償,惟原告請求金額過高等語。基隆地院簡易庭審酌,吳男於事故後因傷中斷大學學業,遂至國防部後備司令部基隆市指揮部,擔任志願役職業軍人,月薪約3萬;吳父則係從事麵包烘焙業,月薪4萬5,000元,衡酌兩造之地位、身分、經濟能力等情狀,認原告請求被告連帶賠償50萬元之非財產上損害為有理由,逾此部分應予駁回;可上訴。
北捷OL被逼讓座「自撞柱子」 醫嘆:睡很飽的長輩無法理解誰才是弱勢
台北捷運近期發生一名OL遭大媽、阿伯逼讓博愛座,女子竟情緒崩潰自撞柱子的事故,這也引起外界關注,對此,整合醫學專科醫師姜冠宇也感嘆,「有些睡很飽的長輩根本何不食肉糜,無法理解誰才是真正需要讓座,上班12小時以上或反應已經累垮的,才是真弱勢」。姜冠宇在臉書指出,早在20年前,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轄下的國家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NIOSH)就曾對工時進行研究,發現長期12小時工作時長的上班族與一般理想上8小時的上班族相比,那些工作12小時的人會在到9到12小時的工作時間內,出現警覺性降低、疲勞增加、認知功能下降、工作表現惡化或工作速度的減慢,「後續與更多的煙酒不良消費有關,那種上班頭痛需要吃越來越多的止痛藥、胃藥,否則無法上班的,大多就是指這個族群」。姜冠宇表示,10年前《刺胳針》期刊的研究,相較於每週工作40小時,每週工作超過55小時的人,會使心臟病風險增加13%,中風風險增加33%,包含腦出血、中風、高血壓腦病變、心肌梗塞、心衰竭,甚至連主動脈剝離都有,這也讓姜冠宇質疑,「所以到底誰才值得被讓座?未來就算博愛座被取消,該讓座的人也不會變」。姜冠宇認為,他能理解新聞中的女子去撞牆的舉動,「因為她已經累了,這樣無異於逼她走終結站,這是控訴你們根本不把的人家的命當一回事,退休後每天享受健保的方便,別的國家都沒辦法這樣,而且國外長壽指南都說長者要健康,其實應該站起來多走動多運動,政策多為長者建設大眾運輸工具,是叫你們多站多走,訓練你們的下肢肌肉」。姜冠宇也提到,自己會這樣講是因為過往有類似經驗,「以前累到昏睡在公車上,也是有被好事的老阿姨叫起來讓座給長者,如果是今天的我,我會現場吼她:『白目,沒看到我很累嗎?』阿姨,這樣妳看到了嗎?妳以為在積功德,其實在增加業障」,姜冠宇呼籲,博愛座應該要全面取消,且取消之後,更應該正確認知誰要讓誰。
宣捷細胞生態圈2/宣明智+眾科技大佬砸億元投資生技 疫情4年增近千人使用
「以前年紀大的人會認為退休後就是要把錢留給小孩,現在有越來越多人則認為退休後可以開始花小孩的錢,所以開始研究幹細胞。」宣捷幹細胞生技(4724)副董事長蔡建芳告訴CTWANT記者,疫情四年來,已有近千人使用幹細胞儲存服務,顯示民眾對再生醫療的接受度和認識已經提高許多。幹細胞有什麼用途,為什麼要儲存?宣捷指出,人類的胚胎、胎盤、臍帶、臍帶血、骨髓、周邊血液內都有幹細胞,在身體需要時,幹細胞會不斷分裂並轉化成血液、骨骼、組織及器官細胞,具備「細胞更新」與「修復能力」。雙和醫院研究副院長李岡遠醫師曾告訴本刊記者,越原始越年輕的間質幹細胞,越具有更強的分化能力,例如臍帶、臍帶血。宣捷與各大醫院及研究單位合作,一同探討「幹細胞應用於疾病上的治療」。(圖/趙世勳攝)對於再生醫療及生技商機,政府視為下個「兆元產業」,國內科技金融傳產大咖爭相投入,聯電榮譽副董事長宣明智則早在2011年就出資成立宣捷幹細胞,投入間質幹細胞的分離、純化、特徵研究以及製程開發,資本額從2,000萬元一路增資,目前7億元,包括聯電集團前董事長曹興誠、富鑫創投董事長邱羅火、前普立爾董事長黃震智、漢民科技董事長黃民奇、冠捷科技集團總裁宣建生、緯創董事長林憲銘等科技大老均有參與。宣捷初期以臍帶血儲存、新生兒幹細胞儲存為主,直到衛福部2018年發布,《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簡稱《特管法》)修正條文,開放6項細胞治療技術,自體免疫細胞、自體脂肪幹細胞、自體骨髓間質幹細胞、自體纖維母細胞及自體軟骨細胞等,宣捷才開始與成大醫院等合作,進行幹細胞新藥臨床試驗計劃,後來研發出可以治療小兒支氣管肺發育不全(BPD)的問題,獲衛福部食藥署臨床試驗許可。疫情期間,宣捷進一步跨入異體細胞新藥開發。宣捷早在成立一年後就轉型為「新藥研發」公司,專攻「幹細胞新藥」等生物藥開發,同時也開發「蛋白質新藥」,2013年透過換股方式,併購大展幹細胞生技公司,2021年,取得港商Orilitia Biopharma Limited研發的異體臍帶間質幹細胞新藥UMC119-06,用於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及急性呼吸窘迫症(ARDS)的製藥暨治療技術的國際授權。李岡遠醫師解釋,COPD及ARDS兩者原本無藥可醫,但幹細胞治療提供了新選擇。宣捷以UMC119-06用於治療COPD,在疫情初期取得美國及台灣核准,與雙和醫院啟動臨床收案。目前宣捷手上共握有3顆異體細胞新藥,有6大適應症同步臨床試驗。宣昶有在去年底的台灣醫療科技展上表示,包括慢性肺阻塞(COPD)臨床 II 期已展開收案、老人衰弱症(FS)臨床 I/II 將在第四季開始收案、早產兒支氣管肺發育不全(BPD)臨床 I 期試驗進行中,三大臨床均有進展,此外兒童腦性麻痺(CP)、週產期缺氧窒息腦病變(HIE)及早產兒腦傷(PBI)已完成臨床前試驗,即將提出正式臨床試驗申請。針對異體細胞新藥開發進展,宣明智曾透露,「我已經撒好一張網,宣捷在等一個時機,只要有一家藥廠來合作,其他藥廠就會跟進。」蔡建芳告訴記者,「疫情後,民眾對健康的重視度更加提高,不僅醫院會告知新的醫療方式,大家也會主動搜尋、了解。此外,特管法有提到,像是CIK細胞免疫療法(由患者周邊血中提取免疫細胞,於體外活化後回輸,改善病患免疫系統、提高免疫力)。」據此,宣捷也朝成人細胞儲存提供服務。宣捷幹細胞於2023年登錄興櫃,由康和證券主辦輔導,宣捷幹細胞創辦人宣明智(左三)、宣捷幹細胞董事長宣昶有(左四)、康和證券董事長鄭大宇(右二)及宣捷幹細胞副董事長蔡建芳(右一)共同出席興櫃前法人說明會。(圖/報系資料照)目前國內細胞治療開放規範方向,正從自體細胞治療走向異體細胞治療,而《再生醫療法》及《再生醫療製劑條例》為關鍵法案,備受生醫界關注,去年送入立法院三讀卡關。蔡建芳充滿信心地說,「正在申請的PIC/S GMP細胞先導工廠,搭配再生醫療雙法過關,將來會是營利來源。」
她餐餐吃吐司配豆腐乳 缺乏「1維生素」!竟誘發腦部病變
60歲的陳姓婦人近一個月來突然變得神智昏沈、動作遲緩、無力及吃不下東西,家人以為老化或失智,但就醫檢查發現低血鈉,再進一步檢查竟是維生素B1缺乏,引起腦部病變「魏尼凱氏腦病」。低血鈉非病 是許多疾病的表徵衛福部彰化醫院腎臟內科醫師張淑鈺表示,低血鈉不是一種病,而是許多不同疾病的表徵,要找出隱藏在電解質異常下的病因,經過電腦斷層等檢測,排除腦中風、水腦等各種病因及心理因素後,確診為維生素B1缺乏。維生素B1不足 恐致神智不清、影響腸胃消化 張淑鈺醫師指出,維生素B1是一種輔酶,促成葡萄糖轉換成脂肪與周圍神經的傳導運作,是能量代謝的重要角色,一旦嚴重缺乏常導致能量利用受阻,而大腦是身體最需要能量的器官,因此常以神智不清、疲累等腦病變表現狀態,其他還有造成末稍神經炎,也可能影響腸胃,導致食慾喪失、消化不良等。張淑鈺醫師補充,陳婦喜歡每餐吃吐司配豆腐乳,家人順從她,長期營養不均衡,可能是造成維生素B1缺乏的原因,找出病因後,施以高劑量維生素B1的針劑注射,慢慢回復正常,但部分腦細胞受損後無法恢復,反應有比較遲鈍一點,如果再延遲就醫,腦細胞受損越多,就越難回復了。均衡飲食為主 減少精製糖類張淑鈺醫師表示,在臨床上,酒癮者最易患上維生素B1缺乏,因為酒精會降低維生素B1的吸收,營養吸收障礙或偏食導致營養不均者也可能發生。此外,營養師施璐筠說,為避免維生素B1缺乏,每日應均衡攝食六大類食物(全穀雜糧類、蔬菜類、水果類、乳品類、豆魚蛋肉類、油脂類),減少精緻食物,三餐以全穀雜糧為主食,並養成天天攝取5蔬果的飲食習慣,即可免於維生素B1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