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部發育
」 腦部不只麻油雞、薑母鴨!「9種含酒料理」小孩易吃到 醫示警:煮再久仍有殘留
酒精會對發育中的腦部造成造成不良影響,兒童一旦食用後,長期下來,可能因酒精作用導致情緒失控、暴力問題。兒科醫師傑登指出,除了大家熟知的麻油雞、薑母鴨、羊肉爐之外,還有許多單從名稱不容易察覺的酒精料理,而他也整理「9種含酒料理」,提醒民眾要避免讓孕婦和孩子接觸。傑登日前在臉書粉專「傑足先登 傑登醫師」發文分享,若兒童過量食用酒精,可能出現低血糖、精神不振、嘔吐、頭痛,甚至代謝性酸中毒,雖然家長都努力不讓孩子接觸酒精料理,但像是提拉米蘇、紅酒燉牛肉、酒釀桂圓麵包、鳳梨苦瓜雞、紅糟肉或紅麴排骨、三杯雞、東坡肉、蛤蜊湯、酒釀桂花湯圓等,都是外食容易吃到的含酒精料理,建議在點餐時可和廚師溝通,將改成其他調料,減少孩子接觸機會。接著,傑登說到,時常有人問「我知道酒精對小孩不好,但先拿去煮過把酒精蒸發掉不就可以了嗎?」但實際上,根據實驗發現,悶煮1小時的食物,酒精殘留約25%,而超過2小時的含酒料理,仍會殘留5至10%或以上的酒精量。傑登引述《烹飪的科學》一書的內容指出,即便是直接點火在菜餚上,當火熄滅時,鍋裡的酒精還會殘留3分之2以上,這是因為當菜餚「上方空氣的酒精濃度」降到3%以下,火焰就會熄滅,「鍋裡的酒精會剩下很多沒燒掉,所以再怎麼煮都還是有酒精被吃到喔」。而關於「小孩吃到多少酒精會對身體造成影響?」的問題,傑登坦言,只知道長期累積會有害,但不知道精準的劑量,「因為不會有人明知有害還去做這個實驗」。另外,如果孩子已經吃過含酒精料理,傑登則認為,「都吃下去了也不能怎麼辦」,未來只能盡可能減少接觸,給他們更安心的用餐環境。
電子煙品恐更易成癮!美官方示警 長期將影響青少年腦部發育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和獨立研究機構近日警告,電子煙中使用的尼古丁替代品,如6-甲基尼古丁,可能比傳統尼古丁更具成癮性。FDA表示,儘管現階段還需要更多研究證據輔助,但初步數據顯示,「尼古丁類似物」可能比傳統尼古丁更具成癮性,對青少年大腦發育可能產生長期影響。FDA強調,將從整體評估使用此類成分的使用,並運用所有資源保護青少年免受這些產品的侵害。三名研究人員向路透社表示,目前對6-甲基尼古丁的研究仍然有限,尚無法得出明確的健康影響或成癮程度結論。維吉尼亞聯邦大學的藥理和毒物學教授達馬傑(Imad Damaj)表示,他先前進行的研究顯示6-甲基尼古丁對人體的影響可能比尼古丁更大,但仍需更大規模測試來佐證。尼古丁替代品的化學結構與尼古丁相似,但它們不受美國現行的香菸和電子煙法規管束,代表製造商可以在美國市場上銷售含有6-甲基尼古丁的電子煙,而無需事先取得FDA授權。取得FDA授權的過程通常既昂貴又耗時,而且成功率不高。大型菸草公司如美國奧馳亞集團(Altria)和英美菸草(BAT),已因未經FDA授權的傳統尼古丁電子煙大量湧入市場而蒙受巨大損失。在9日致FDA信函中,奧馳亞強調6-甲基尼古丁在電子煙和其他香菸替代品的廣泛使用,並敦促FDA對上述成分進行評估以確立其管轄權。奧馳亞警告,這些化合物對該行業的監管構成「新型威脅」,並美國消費者帶來未知風險,同時削弱FDA的權威。杜克大學教授約爾特(Sven Jordt)表示,替代性物質比傳統尼古丁更容易上癮,毒性也更大,質疑其是否應該作為娛樂產品向大眾提供。因為對青少年存在已知風險,FDA尚未批准任何使用傳統尼古丁的調味電子煙在美國銷售。美國菸品公司查理控股(Charlie's Holdings)表示,將在今年內向全世界推出使用6-甲基尼古丁的新款電子菸,並正在研發其他新產品。該公司聯合創始人史敦普(Ryan Stump)承認,6-甲基尼古丁需要更多研究,但該公司在產品中已稀釋這種物質,並僅銷售予成年人。
大型魚類應少吃!鮪魚、旗魚含汞量高 營養師:影響幼兒腦部發展
大家都愛吃各式海鮮魚類,尤其鮪魚、鯊魚和旗魚深受歡迎,不過這些大型魚類還是應該少吃,因為大型魚類位於食物鏈頂端,所以容易累積較高的甲基汞。營養師提醒「會影響到胎兒的腦部發育造成智力下降。」專家則建議可以轉吃中小型魚類。根據《TVBS》報導,長庚醫院腎臟科醫師顏宗海提到,由於環境汙染有一些深海大魚,像鯊魚、旗魚、鮪魚和鱸魚,甲基汞含量都很高,這些大魚壽命長,又因海洋汙染和位於食物鏈的頂端,所以體內的甲基汞含量會特別高。甲基汞是海鮮中最常見的汞形式,潛在危害高且影響任何年齡或健康狀況的人,海中形成的循環食物鏈,像鮪魚這樣大型魚類汞含量就會更高。長庚醫院腎臟科醫師顏宗海表示,甲基汞會有一些神經毒性,過去食藥署就曾發布指引,由於深海大魚的甲基汞含量很高,又容易被腸胃道吸收,針對這種深海大魚,建議是可以吃但要適量。另一方面營養師黃子雯則提到,甲基汞若從飲食攝取時,腸道吸收率高達90%以上,因此孕產婦或者嬰幼兒,應避免食用大型魚種,目前甲基汞已被證實會影響胎兒的腦部發育,導致智力下降等問題,現階段沒有可施打的解毒劑。食藥署魚類攝取指南也都建議,育齡婦女孕婦及6歲以下兒童,少吃鮪魚、旗魚、油魚、鯊魚等四大大型魚種。根據魚類攝食指南表示,1到3歲兒童每週攝取兩份大概70克中小型魚類,4到6歲兒童每週攝取三份105克中小型魚類,孕婦育齡婦女則每週攝取七到九份245到315克中小型魚類較為適合。連鎖量販店公關張君鴻說明,針對這樣的風險,其實我們都有設立檢查抽檢,不管是公單位或者透過第三方的單位,都會做相關抽檢。
每周吃2次「台大醫科魚」…譚敦慈2兒子上台大 她讚:營養又便宜
許多人都有聽過「吃魚會變聰明」的傳聞,不少家長也會讓孩子多吃,希望能在增強免疫力的同時,幫助大腦發育、保護身體健康。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護理師譚敦慈就分享,家裡2個考上台大的兒子,就經常吃便宜又富含營養的鯖魚,而她更直接大讚是「台大醫科魚」,屬於是CP值相當高的食材。譚敦慈提到,家裡本來就時常食用鯖魚,每周至少吃2次,不需要多加工調味,搭配上番茄、洋蔥等食材簡單處理,無論蒸、烤都好吃,而鯖魚的魚油富含Omega-3,更可以抗發炎、幫助腦部發育、維持腸胃系統好好運作,並且來自南方澳撈捕的鯖魚更是低碳、汞汙染低,加上其價格低廉,是作為健康食材的優秀選擇。雲林基督教醫院營養組主任、虎尾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林旻樺就曾指出,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已被證實可以增加白血球的活性,並能助於強化免疫系統,具有抵抗感染、抗發炎的作用,還能夠保護心臟、降低三酸甘油酯,「鯖魚的營養素可以說是所有魚中最高的」。而營養師夏子雯也表示,自己小時候並沒有那麼愛吃魚,但長大後到日式定食店時,都會特地點鯖魚定食來吃,係因為鯖魚的魚肉很厚實且魚刺少,口感細緻又富含營養;依相關研究數據顯示,常吃魚的小孩,在智力發展及後天成長上,其行為能力和組織能力都較為優秀。另據《中視新聞》的報導,如果想要挑選到好魚、新鮮的魚,專家則提醒,可以著重觀察4個部分,像是眼睛是否清澈透明、魚鱗是否完整有光澤、腹部緊實飽滿無破裂、魚鰓是否緊密呈現暗紅色。
傳統燒香增中風機率 中研院研究顯示「影響胎兒腦部發育」
「有燒香有保庇」華人傳統信仰相信透過虔誠祭拜,將期望寄託於裊裊香煙上達神明,就能獲得保佑,然而過程中卻會吸入對人體健康與環境危害的因子。臺大醫學院毒理學研究所教授姜至剛指出,燒香產生的懸浮微粒(PM2.5)含有甲醛、乙醛等重金屬物質,高機率可能誘發心血管疾病、氣喘甚至加速惡化慢性呼吸道疾病,對人體危害甚遠,而燒香時額外增加的二氧化碳,也助長了溫室效應危害,社會上因而出現新型態的「無火淨香」,其最大優點為可取代傳統煙香,讓宗教信仰也能用更時尚的方式體現。根據「新加坡國立大學」研究指出,相較於不燒香的族群,長期暴露於煙香環境中的人群,中風死亡風險增加19%,在心血管疾病方面更有10%以上的致死風險,台灣「中央研究院」論文也提及,研究孕期燒香對嬰兒的影響,發現若婦女懷孕期間高度暴露在線香環境中,嬰兒出生的頭圍可能較平均值小,影響腦部正常發育。臺大醫學院毒理學研究所教授姜至剛醫師指出:「室內燒香對身體造成較大的危害,不但沒有達到安神效果,反而會因為懸浮微粒甚至是多環芳香烴等致癌物造成身體損傷。以電子香或是雙手祭拜等方式取代傳統煙香,可能是較妥適的一種方式。」事實上,包括台灣知名廟宇如「龍山寺」及「行天宮」都帶頭減少燒香,顯示只要誠心,信仰不需拘泥於傳統形式,符合現代人健康需求,環保、無汙染、不用點火等優點更為重要。環保供香品牌就推出「淨香明燈」,有別於傳統燒香,藉由水霧化的方式,利用健康無汙染的煙霧向神明祈福,此外更能搭配純天然精油成分,達到「純淨、便利、有心」特點,讓宗教用品也能充滿為觀賞和實用的質感設計。除了沒有室內燒香衍生的嗆鼻味、燻眼不適感,造型也很有特色,例如獨特的「白沙屯媽祖粉紅超跑」款式,媽祖粉絲更不能錯過。
嬰「出生僅4天」遭護理師燙傷頭部 網氣炸:必須走法律程序
中國大陸河南日前傳出新生兒頭部遭護理師燙傷意外,家長將孩子傷口照片Po上網,稱醫院護理師讓僅出生4天的新生兒躺在高溫的藥浴墊子上10幾分鐘,照片中可見其頭部後方明顯紅腫。院方表示願意承擔醫療費用,目前正在和家長溝通中。這名新生兒的家長2日在網路上發出孩子傷口的照片,其後腦勺一片紅腫、起水泡,甚至流出黃色液體,造成孩子受傷的竟是醫院的護理師。家長稱,意外發生於上個月6日,當天護理長與平常負責洗藥浴的護理師皆休假,改由一名不熟悉藥浴流程的護理師操作,沒想到卻發生意外。家長心疼表示,孩子不會說話只能哭,躺在高溫藥浴墊上整整10幾分鐘,才導致傷口那麼嚴重,擔心後續影響孩子腦部發育,才會發文尋求有經驗的醫生或專家幫助。網友見狀也紛紛留言表示:「可憐的娃」、「必須走法律程序」、「應該將護理師調換崗位!」雖然院方當下有幫孩子進行治療,也承諾會給予懲處,家長卻指控,在孩子住院的20幾天中,每天都有看見燙傷孩子的護理師正常上班。如今事發近1個月,院方稱傷口已癒合完成,想請家長讓孩子出院,並給出「承擔醫療費用」的和解方法,家長則打算走法律程序,對此院方表示,正在和家屬持續溝通。
無照保母狂搖男嬰害腦出血 怨他吃太多譙「王八蛋」最終下場出爐
雲林縣一名谷姓女子無保母技術士證照,卻仍從事保母工作,並於民國110年7月7日起受楊姓夫妻委託,照顧未滿周歲之幼童,但她竟因一時情緒失控,不僅劇烈搖晃孩子頭部,還傳訊給丈夫咒罵男嬰「王八蛋」、「吃很多」等語,後發現幼兒嘔吐、抽搐,才趕緊將其送醫,遭法院依故意傷害兒童罪判處2年徒刑定讞。判決書指出,谷女明知男童未滿周歲且腦部發育未完全,竟於110年11月6日下午5、6時許,以不詳方式劇烈搖晃被害人頭部,嗣發現楊童嘔吐、抽搐、意識不清,趕緊將其送醫急救;經診斷男童受有外傷性腦損傷,右側前額顳部到頂葉硬腦膜下大面積血腫,急性出血,合併腦脫疝等傷害,足以妨害身心之健全、發育。谷女辯稱,「我沒有搖晃或傷害男童,男童頭部傷勢是當天先在客廳遭餐椅壓倒在地,又在廚房鐵架跌倒受傷所致,而男童左眉上方瘀青是10月底在姑姑家碰撞造成的,我沒有注意到男童右太陽穴有受傷」,後又改稱男童右太陽穴瘀青是在姑姑家玩學步車撞到,不清楚左眉上方有受傷云云,否認對被害人施暴。不過,台大醫院雲林分院醫師證稱,被告聲稱嬰兒從2公尺高櫃子跌落,後腦勺著地,但根據兒科醫學會的「嬰兒虐待性腦傷防治建議」,當從比1.5公尺高的地方墜落,應該有顯著的外傷,可是男童的身上沒有任何骨折,或是明顯的大面積瘀青或受傷,也沒有後腦勺皮下出血,被害人傷勢明顯與谷女說法不符。最高法院審酌,被告出於不明原因,劇烈搖晃被害人頭部,導致男童腦部受創,足以妨害其身心之健全、發育,考量谷女經醫院診斷有重度憂鬱及中度焦慮、自殺傾向,同時在自己懷有身孕的狀態下,必須同時照顧2名幼童,而她雖然會罵男童「王八蛋」、抱怨其食量,但也會欣賞孩子睡姿等情狀,判處2年徒刑。全案定讞
雞蛋營養多 專家揭「降低過敏反應」撇步…寶寶安心吃
前陣子鬧蛋荒,政府因此進口雞蛋,沒想到卻頻頻爆發爭議,讓民眾人心惶惶。由於雞蛋容易引發過敏反應,營養師就分享如何讓寶寶吃雞蛋,以及寶寶副食品的烹調方式,讓過敏發生率有效降低。營養師楊斯涵在臉書專頁指出,近來傳出有過期、誤標效期、混雜國內蛋等情形,須銷毀達5000萬顆,呼籲重視雞蛋民生根本解決之道。她指出,雞蛋富含鐵質,可預防缺鐵性貧血、維生素A、A群(維生素B12、B6、葉酸等)、礦物質(鋅、硒)有助腦部發育。然而,雞蛋屬於高過敏食材,可能會產生過敏反應,建議讓寶寶從4~6個月,就可以少量嘗試,降低未來過敏發生率,不過因為蛋白分子較大,更易消化不全導致過敏,應該先從蛋黃嘗試,觀察有無過敏反應,一般會在半小時到2小時內出現,可能會有皮膚紅疹或腸胃道、呼吸道症狀等。至於如何利用雞蛋烹調寶寶的副食品?可以先將雞蛋水煮,將蛋黃和蛋白分開,把蛋黃攪打成泥,嘗試讓寶寶食用蛋白泥,可少量分次給予,若沒有過敏問題,6個月後可用蒸蛋,加入粥裡或手指食物,例如烘蛋、蒸蛋、水煮蛋等訓練自主進食。
網紅醫嚴厲狂甩2孩100巴掌 衛福部:最高罰60萬並公布姓名
日前有一名小兒科醫師在臉書粉專發文,提到自己過去因為對孩子寵溺,導致孩子到了一定年紀,生活自理能力不夠好,醫師發現後,便對孩子開始實行嚴厲的打罵教育,甚至強行把睡夢中的孩子叫醒,對兩名子女各自狠甩50多個巴掌,還把人踹倒,引來輿論一面倒批評。對此,衛福部保護司長張秀鴛對此案例表示,直接拳打腳踢就是兒少虐待,若調查屬實,根據《兒童及少年福利權益保障法》,可對施暴者開罰6到60萬元,並公布姓名。臉書粉專「嘎老師 Miss Ga」日前指出,一名擁有網紅知名度的小兒科醫師,平時在臉書中分享育兒知識,但近日卻自爆、感嘆自己的小孩難教養,坦承自己一怒之下,動手打了孩子。他看完該篇貼文,主動聯繫這名醫師的前妻,想了解真相,結果發現,該名小兒科醫師,竟把睡夢中的孩子硬是叫起來處罰,打了兩個孩子各50多下巴掌,隔天小孩去上學,被安親班老師發現有傷勢,才跟生母聯絡,讓母親帶小孩驗傷並報警。對此,衛福部保護司長張秀鴛指出,該名醫師直接對孩子拳打腳踢,行為就是兒少虐待,也就是家庭暴力,目前該案由家防中心調查處理中。她強調,根據《兒少法》第97條,醫師的行為原則上可罰6萬到60萬,同時公布施暴者的姓名跟名稱。兒科醫學會也發布聲明表示,施暴即使可讓孩子產生短暫恐懼,收斂大人認為的不當行為,但長遠來看不但會造成身心創傷,還可能影響腦部發育,呼籲家長還是要採取正向、理性的管教方式,避免為子女帶來負面影響。◎尊重身體自主權,請撥打113、110。◎若自身或旁人遭受身體精神虐待、性騷擾、性侵害,請打110報案,再打113找社工。
無照保母狂搖男嬰害腦出血…怨他吃太多譙「王八蛋」 一審輕判2年原因曝
雲林縣一名谷姓女子無保母技術士證照,卻仍從事保母工作,並於民國110年7月7日起受楊姓夫妻委託,照顧未滿周歲之幼童,但她竟因一時情緒失控,不僅劇烈搖晃孩子頭部,還傳訊給丈夫咒罵男嬰「王八蛋」、「吃很多」等語,後發現幼兒嘔吐、抽搐,才趕緊將其送醫,一審遭依故意傷害兒童罪判處2年徒刑。判決書指出,谷女明知男童未滿周歲且腦部發育未完全,竟於110年11月6日下午5、6時許,以不詳方式劇烈搖晃被害人頭部,嗣發現楊童嘔吐、抽搐、意識不清,趕緊將其送醫急救;經診斷男童受有外傷性腦損傷,右側前額顳部到頂葉硬腦膜下大面積血腫,急性出血,合併腦脫疝等傷害,足以妨害身心之健全、發育。谷女辯稱,「我沒有搖晃或傷害男童,男童頭部傷勢是當天先在客廳遭餐椅壓倒在地,又在廚房鐵架跌倒受傷所致,而男童左眉上方瘀青是10月底在姑姑家碰撞造成的,我沒有注意到男童右太陽穴有受傷」,後又改稱男童右太陽穴瘀青是在姑姑家玩學步車撞到,不清楚左眉上方有受傷云云,否認對被害人施暴。不過,台大醫院雲林分院醫師證稱,被告聲稱嬰兒從2公尺高櫃子跌落,後腦勺著地,但根據兒科醫學會的「嬰兒虐待性腦傷防治建議」,當從比1.5公尺高的地方墜落,應該有顯著的外傷,可是甲童的身上沒有任何骨折,或是明顯的大面積瘀青或受傷,也沒有後腦勺皮下出血,被害人傷勢明顯與谷女說法不符。雲林地院審酌,被告出於不明原因,劇烈搖晃被害人頭部,導致男童腦部受創,足以妨害其身心之健全、發育,考量谷女經醫院診斷有重度憂鬱及中度焦慮、自殺傾向,同時在自己懷有身孕的狀態下,必須同時照顧2名幼童,而她雖然會罵男童「王八蛋」、抱怨其食量,但也會欣賞孩子睡姿等情狀,判處2年徒刑;可上訴。
5歲兒罹自閉症!母心碎問「這會好嗎?」 5症狀要警覺「把握早療黃金時間」
5歲的小明被診斷為自閉症,媽媽緊張地在門診不斷詢問:「這有可能會好嗎?來得及補救嗎?會需要進特殊班嗎?」醫師表示,自閉症的兒童若適時接受早期療育,腦部發育後的認知、語言、社交等能力皆可能有令人驚喜的成長。呼籲家長無需過度恐慌、甚至為孩子貼上「不治之症」的標籤。讓孩子及早接受適當治療,擁有一個選擇不同人生的機會。衛福部臺中醫院精神科醫師章秉純表示,自閉症的正式名稱為「自閉症光譜疾患」,其成因非常複雜,通常與腦內神經傳導物質,及掌管腦部高級功能的楔前葉(Precuneus)相關;也與掌管情緒功能、記憶的杏仁核、海馬迴相關,是一個相當複雜的腦部狀況。加上人類的腦部不同於其他生物,出生後直到青春期都屬於成長階段。由於兒童腦部尚未發展成熟,個體差異更大,使得自閉症的診斷、治療均必須高度「個人化」,也因而最新的診斷準則中,將傳統的「自閉症」、「廣泛性發展障礙」、「亞斯伯格症」等診斷整合稱為「自閉症光譜疾患」。章秉純醫師指出,現代醫療科學對於自閉症光譜疾患已累積相當可觀的實證研究成果,建議及早接受個人化的早期療育(Early Intervention),只要把握腦部發展的初期,於學齡前進行早期療育,就如同為發展中的腦部「灌溉」,讓孩子原本落後的部分得以發展,甚至迎頭趕上。為了協助自閉症光譜疾患的兒童,臺中醫院成立「小小蒲公英學園」,由專業兒童早療心理師團隊,以系統化、個人化兼具的方式,與家長共同教育每一個特殊的孩子。讓孩子腦部中,負責社會互動、人際溝通、認知功能的神經元,在成長中得到外界的合適刺激,進而讓孩子得以健康、快樂地成長。章秉純醫師提醒,若孩子有「察言觀色」、「眼神接觸」、「重複行為」、「暴躁易怒」、「人際關係」等5狀況時,建議家長不妨帶孩子一同來諮詢醫師,了解問題。孩子的人生充滿著無限多彩的可能性,只要適當接受早期療育,自閉症光譜疾患的孩子也可以綻放屬於自己的光芒。
【罩出美麗情報】美翻!防疫最美親子口罩「一心一罩」全新上市
近日在全台共同努力下,終於等來降級解封!然而出門在外防疫不可馬虎,必須力守得來不易的防疫成績,為了自身安全,口罩仍是最重要的日常用品,也搖身變成最能展現個人品味的單品之一,對許多時尚媽咪而言,更要煩惱怎麼讓小寶貝在托幼上學好好戴住口罩,安全可愛地亮相。來自一心一罩共同創辦人Zoe表示:除了一定要選擇醫療級口罩外,小朋友戴口罩常見有三痛點:「不透氣,吸不順!」、「不貼合寶貝臉型,罩不住!」、「材質不親膚,戴不住!」為了解決父母的擔憂,一心一罩經過一年的研發推出『全台第一』專門為小朋友設計研發的「雙鋼印」3D立體兒童醫用口罩,以透氣度提升2倍、金牌級的親膚安全防護力,加上吸睛的小時髦造型印花,上市前試賣即秒殺缺貨。家有寶貝的爸媽都知道,要讓小孩乖乖戴著口罩一整天是多不容易的事情,「一心一罩」時尚醫用口罩創立於擁有長達20多年專業醫用口罩製造經驗口罩國家隊,是總統府、外交部、衛福部指定使用的100%MIT品牌,深知家長們的煩憂,「一心一罩」解決爸媽三痛點:獨創「類蠶絲材質」,提升2倍透氣度;亞洲臉型⼑模3D⽴體版型剪裁,完美貼合臉部,不留縫隙;材質親膚不會刮傷孩子柔嫩肌膚,且採頂級「蜜桃絨耳線」,不易斷線,久戴也不疼痛,讓寶貝舒適到忘記口罩存在!由於口罩長時間接觸幼童臉部,對於爸媽最關心的品質,「一心一罩」更是經過嚴格檢驗,通過歐盟及FDA的醫⽤標準,無偶氮、無游離甲醛、無有機錫、無螢光劑、無八大重金屬,採符合NS15290國家標準的無毒印染,設計2種尺寸讓不同年齡的小朋友都有合適的口罩,幼幼款-95*95mm,適合1-4歲;小童款-110*100mm,適合4-8歲,讓嬰幼兒也可以安心配戴。防疫也要酷酷美美的!口罩已經成為我們每天必備的單品之一,全新上市的「一心一罩」口罩推出多款時髦花色,包括:【質感原創印花系列】設計師手繪花色,三款親子款【3D立體兒童醫用口罩】以清新溫柔的莫蘭迪色系搭配魔幻鬱金香、活力橄欖花和毛絨寶貝熊,讓爸媽小孩一起時尚亮相;同場加映-專為都會型男潮女推出成人款,包括冷暖雙色系的五款莫蘭迪色【潮色風暴PANTONE系列】及五種石紋主色共15款石紋的【奢華大理石紋理系列】,型男潮女可以輕鬆搭配,彰顯自我時髦品味,疫情期間時髦與安全兼備! 媽咪少女心大噴發!注意!可愛爆擊!親子款設計印花,打造今夏最靚萌娃 「一心一罩」以吸睛的原創印花設計,擄獲一票大人小孩的心,包辦寶貝2021年夏秋萌樣!三款親子款魔幻鬱金香、活力橄欖花和毛絨寶貝熊,大人小孩一起戴,不但小孩可愛到犯規,媽媽更是少女心噴發,打造全家都萌翻天的親子時尚!另外還有繽紛彩虹糖、神秘酷宇宙、侏儸紀公園、頑皮動物園等多款設計師手繪印花,滿滿童趣感,搭配莫蘭迪系顏色,讓寶貝萌出新高度,讓人不禁想大喊「卡哇伊~~」!今年夏秋,我家寶貝就是最引人注目的時髦!【同場加映】最時髦防疫戰隊!疫情下的小確幸 型男潮女專用時尚成人款同步推出「一心一罩」也以親子口罩同等的高規格及舒適度,為都會型男潮女打造時髦成人款口罩,20201新推出冷暖雙色系的五款莫蘭迪色【潮色風暴PANTONE系列】及5 種石紋主色共15款石紋的【奢華大理石紋理系列】,讓時尚男女在疫情之下盡情表現自我態度品味,並保護健康安全,疫情期間依然保有小確幸!親子或成人皆用嚴謹的態度面對防疫工作,並保持正面心情,在做好保護措施的同時,用「一心一罩」醫療口罩展現可愛風格或時髦品味,一起漂亮時尚地度過疫情挑戰!口罩國家隊職人教您口罩這樣選!揮別呼吸不順、口罩刺癢悶熱 「一心一罩」親膚柔軟守護寶貝防疫期間,對爸爸媽媽來說,活力充沛的寶貝口罩戴得好不好、戴不戴得住,令人擔心!「一心一罩」共同創辦人Zoe表示:挑選兒童口罩時要解決小朋友戴口罩三痛點:第一點:不透氣,吸不順!2歲以下幼兒每分鐘呼吸20-40次,是成人的2倍,口罩不透氣,幼兒需費力呼吸,可能導致缺氧,影響腦部發育。第二點:不貼合寶貝臉型,罩不住!口罩如因孩子臉蛋小無法貼合而產生縫隙,可能讓病毒有機可趁;加上小朋友鼻樑發育未全,須注意保留鼻前置空間。第三點:材質不親膚,戴不住!舒適度直接影響小朋友能不能長期配戴的關鍵,內層與耳繩材質會不會刺激或刮傷孩子肌膚,以及注意耳繩柔軟和彈性,確保不會因拉扯而斷線。來自醫療口罩國家隊的時尚口罩品牌-「一心一罩」,領先業界推出唯一專為12歲以下小童3D小時髦兒童口罩,獨家打造「獨家奈米科技過濾膜」,不只防護過濾率高達99%,更將”呼吸壓差”值調整到2-3(數值越低代表透氣度越佳,一般醫用口罩標準壓差值是5),擁有2倍高透氣度,孩子戴起來自然不悶,舒適透氣!獨特的「類蠶絲柔滑纖維材質」─超柔細複合纖維不織布,光滑不易起毛絲,可吸附臉部的油脂汗水,並將呼吸的水氣拓暈開,小朋友不會再吵著要將口罩拿下!考量到孩童臉蛋較小,容易讓口罩產生的縫隙成漏網之魚,「一心一罩」以亞洲臉型⼑模的3D⽴體版型設計,完美貼合孩童臉部,更減低讓發育中的鼻樑負擔,達到最舒服且確實的配戴效果;耳帶繩則為孩童貼心打造,運用高彈不疲乏的「蜜桃絨耳線」,打造舒服不疼痛的耳帶繩。另依美國心理學家Alshler 和Hatwick的一項兒童色彩心理的研究指出,色彩影響著兒童的情緒、智力、個性發展。鮮艷色彩持續刺激會讓兒童暴躁,缺乏安全感。「一心一罩」專屬設計師團隊專為孩子打造「低飽和度」的莫蘭迪色系進行手繪,並依造年齡層的認知事物,來設定每款口罩,選擇柔和莫蘭迪色是優雅育兒的小妙招!『全台第一』「雙鋼印」醫療級層層防護力 口罩界的金牌級國家選手「一心一罩」質感印花口罩是市面唯一透氣力提升2倍,並維持99%過濾效果的醫療級口罩,更獨創內外層三種不同材質!【表面層】:採能防止飛沫、水珠滲透的PET不織布,第一時間就能阻絕病毒、細菌入侵。印花符合NS15290國家標準的無毒印染,無偶氮、游離甲醛、有機錫、螢光劑、重金屬等物質,寶貝戴得安全,爸媽放心!【過濾層】:採用高透氣Airthrough奈米過濾層,MB靜電駐極熔噴不織布,可阻隔3UM以上一般性的花粉灰塵及細菌病毒粒子,經美國NELSONLABS實驗室檢測,BFE (細菌)、PFE (次微米)過濾效率皆大於99 %,通過歐盟及FDA的醫⽤標準,防護力有保障,尤其讓家有12歲以下、尚無法接種新冠疫苗的孩童疫情期間能放心上課玩耍。【親膚層】:PP&PE超柔細複合纖維不織布,布面光滑不易起毛絲,可吸附臉部的油脂汗水及將呼吸說話的水氣拓暈開,提供配戴時的舒適感。
最雷涼飲4/你知道嗎?孩子可能天天攝取咖啡因 隱形炸彈藏在早餐裡
由於茶飲實在太受歡迎,發現越來越多孩子也都有喝茶飲的習慣,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營養師黃琳惠說,未滿三歲的嬰幼兒完全不能接觸咖啡因,學齡前孩童每天攝取的咖啡因含量也不能超過45毫克,學齡孩童的上限則是62.5~85毫克。「就算是國高中生,18歲成年之前也有咖啡因攝取上限,每公斤體重攝取咖啡因不能超過2.5毫克,一杯手搖茶飲就可能超量,例如一杯500毫升的手搖紅茶,咖啡因含量約100毫克左右,隨著沖泡時間及溫度增加,咖啡因含量可能更高。」黃琳惠說,長期攝取過多咖啡因可能會影響青少年、兒童的腦部發育,更可能會造成注意力不集中或過動風險,建議18歲後再喝茶飲較好。市售汽水每瓶幾乎含糖量逾25克,已超過成人每天攝取上限。(圖/報系資料庫)奶茶正是許多孩子最常喝的飲料,黃琳惠說,以一般早餐店奶茶為例,多數都是紅茶、烏龍茶添加奶精製作而成,除了含有咖啡因,奶精所含的飽和脂肪也容易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卻被許多孩子當成早餐飲料,實在很不健康。至於汽水,更是不推薦,黃琳惠說,「汽水就是含糖飲料,如果真的要喝,就喝殺傷力較弱的零卡汽水,可以享受一時的暢快滋味,但建議偶爾喝就好,千萬別過量。
逾9成家長不知寶寶大腦黃金期 最新調查揭5錯誤觀念
2歲3個月大的阿偉平時只會ㄚㄚㄚ的發聲,甚至還不會說爸爸、媽媽、掰掰等簡單單字,平時工作繁忙的爸媽聽從長輩「男生發展比較慢」的說法,認為應該只是自己的孩子發展速度比其他小孩慢一些,只要開始上幼兒園後就可以追上同齡孩子,便不以為意。直到前往健兒門診注射預防針時,才被兒科醫師提醒阿偉可能有發展問題,經小兒神經科評估後,原來阿偉的狀況為後天環境刺激不足導致的口語表達發展遲緩。所幸在專業醫療資源與親子共讀的協助下,目前阿偉已經可說3-4個字長度的句子,也已與同齡的孩子差距不大。收治此案例馬偕兒童醫院小兒神經科暨早期療育評估中心主任陳慧如醫師憂心表示,許多家長常抱持只是發展比較慢,長大就會好了的錯誤觀念,而錯失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關鍵期。小兒神經醫學會秘書長、雙和醫院郭雲鼎醫師便指出,嬰幼兒大腦發展問題過去常被忽略,根據國外研究,兒童發展問題被診斷出來的平均年齡是4歲,但嬰幼兒的發展黃金高峰期落在0-3歲,若讓嬰幼兒在3歲前越早接受發展評估及早期療育,更可以有效提升其神經、智能、認知、與動作技能發展。依據小兒神經醫學會的最新調查發現,台灣家長普遍存在嬰幼兒大腦發展觀念5NG。NG1腦發展可以等 發展慢莫心急李旺祚醫師表示,嬰幼兒發展黃金高峰約落在0-3歲,然而國內最新問卷卻顯示,有高達9成的家長不完全清楚0-3歲是嬰幼兒大腦發展的高峰區間,恐輕忽嬰幼兒大腦發展黃金期。此外,亦有將近6成的家長即使發現寶寶未能達到某些評估指標,也僅認為是寶寶發展速度較慢,不應操之過急。郭雲鼎醫師表示,寶寶發展評估指標非常重要,家長應捨棄「大隻雞慢啼」觀念,千萬不能輕易忽視這些指標所代表的意義。NG2寶寶腦發展一知半解最新問卷指出,有超過7成的家長不完全清楚這些發展指標代表的意義。郭雲鼎醫師特別提醒,其實兒童手冊中的抓握、步行、說話等動作,都是嬰幼兒大腦發展的前哨指標,透過小動作即可看出寶寶腦部發育的端倪,提醒家長除了生理發展與疾病,平時可透過兒童手冊與互動多留意寶寶的狀況。NG3 爸媽遺傳定終生根據調查表示,僅2成家長認為腦發展可靠後天行為改變。郭雲鼎醫師強調,其實遺傳僅是腦發展影響的因子之一,並非完全不可逆,一般正常的寶寶,可透過家庭的陪伴、多元的外在刺激與完整營養補充等三要素,全面幫助寶寶的腦部發育。NG4 腦發展關鍵掌握不全最新問卷調查顯示,家長在嬰幼兒大腦發展的影響力跟重視度上,都是以家庭陪伴、外在刺激為主,對於營養補充的腦發展影響性,認知相對較低。數據顯示,僅不到2成的家長認為「營養」是影響嬰幼兒大腦發展最重要因素。郭雲鼎醫師提醒,雖然多與寶寶互動不僅能建構更完整的親子關係,透過傳統聽音樂說故事等也能刺激寶寶的外在學習。然而,提供寶寶充足的營養也很重要,如DHA、葉酸、膽素、神經鞘磷脂、葉黃素等,才能幫寶寶大腦發展打好穩固基礎。NG5 就醫知識不及格!問卷調查數據也表示,僅有1成的家長在發現嬰幼兒有大腦發展問題時,會直接尋求兒童神經科諮詢。陳慧如醫師也指出,小兒神經科的專業在於可區分嬰幼兒發展遲緩的原因,並給予家長正確的治療方向,減少嬰幼兒被誤診而錯失大腦發展的黃金治療期。郭雲鼎醫師呼籲,唯有家長翻轉既有的嬰幼兒大腦發展觀念5NG,在0-3歲嬰幼兒大腦發展黃金期妥善執行各階段的發展評估,並提供「陪伴、刺激、營養」等三項寶寶腦部發育的關鍵元素,才能有效降低發展問題對寶寶的潛在威脅,培育健康聰明的寶寶。小兒神經醫學會也將持續推廣早期腦發展衛教計畫,協助建立家長正確認知、早期發現寶寶發展問題。
國中生使用電子煙 成為吸菸者機率高達8倍
電子煙「鉤癮」青少年使用的風潮在全球引爆,各國相關研究相繼出爐,英國最新研究指出,國中生使用電子煙,未來成為吸菸者機率竟高達8倍!而美國的研究顯示,年輕人平均花8.4秒觀看社交媒體上的電子煙貼文。董氏基金會指出,去(109)年一年民眾向基金會申訴的電子煙、加熱菸等違法行銷案件就高達5310件;而國民健康署日前公佈「網路與新興菸品監測研究」也指出,IG一年就高達680萬筆電子煙貼文。台大家醫部醫師郭斐然發現,英國利兹大學團隊於《成癮(Addiction)》雜誌發表最新研究有驚人結果,13至14歲使用電子煙的青少年,竟然有高達8倍的機率未來會成為吸菸者,研究明確指出,「越早使用電子煙的青少年成為吸菸者的機率越高!」台中榮總家醫部健康管理中心主任朱為民指出,美國俄亥俄大學最新研究發現,網路社交媒體的影響力與年輕人使用電子煙的增加直接相關!研究針對200位16至24歲的年輕人進行眼球追踪測試,讓參與者用手機等行動裝置瀏覽IG網紅們的電子煙相關貼文,結果顯示年輕人平均會花上8.4秒觀看電子煙貼文。朱為民強調,電子煙業者看準了年輕人受社交媒體影響,故而付費置入社交媒體,利用網紅向年輕人展示電子煙。台北榮總家醫部賴志冠醫師強調,電子煙的尼古丁就是青少年的「大腦毒素」,事實上無論哪一種菸品,都含尼古丁,青少年被電子煙「鉤癮」後,至少有5大影響:1.加速尼古丁成癮電子煙添加各式香精誘使青少年上鉤嘗試,許多電子煙液含有高濃度尼古丁鹽,作用更強、濃度更高、吸收更快,更容易上癮,一旦停用會產生「戒斷症狀」變得焦慮、易怒、坐立難安、注意力無法集中。2.腦部發育障礙嚴重影響青少年腦部發育,引發容易頭痛、學習障礙、情緒波動等症狀,甚至大腦發育遲緩的永久傷害。3.提高誘發癲癇、哮喘、肺部發炎等疾病的機率例如美國爆發的電子煙相關肺傷害(EVALI)。4.變成吸菸者不吸菸的青少年受電子煙「鉤癮」後,未來吸菸機率提高8倍。5.濫用大麻使用過電子煙的青少年未來吸食大麻的機率增加3.5倍,甚至成為雙重或多重毒品濫用者!董氏基金會菸害防制中心主任林清麗指出,董氏基金會去(109)年一年代理民眾申訴檢舉電子煙、加熱菸等新型菸品違法行銷高達5310件,目前台灣除了約300家的實體商店,網路上更充斥各種買賣社團與陷阱。林清麗說,基金會常接到家長反應,表示孩子在IG等社交媒體得到許多販賣電子煙的資訊,甚至在網購平台上看到軟糖、果凍、貼紙、潮T…等,都是代表各種口味的電子煙、加熱菸。林清麗指出,台灣政府打算修法「一開(加熱菸)一禁(電子煙)」,但現在已經有「以加熱菸之名、內藏電子煙之實」的多功能新型菸品,只禁其一等同變相「全部開放」,請政府為了下一代健康立即修法「禁止電子煙、加熱菸等所有新型菸品」。警語:吸菸有害健康
15歲少男罹嚴重肺炎急送醫 竟是連抽4年電子菸惹禍
誰說電子菸危害比香菸小?一名15歲少年日前因為呼吸喘急到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求診,經胸部X光及胸部電腦斷層檢查發現雙側肺炎,且兩三天內急惡化到需氧氣治療,雖然少男無接觸史,院方一度懷疑是新冠肺炎,隔離採檢,最後追查才發現是少男抽電子菸造成肺部黏膜病變;醫師提醒電子菸尼古丁高,且有多種化學物、有機溶劑,甚至還可能溶出重金屬。中山附醫兒科部醫師呂克桓說,該名少年抽電菸4年,日前先是出現感冒症狀合併咳嗽、腹痛,在一般診所治療3天咳嗽加遽,轉而到中山附醫求診,經檢查發現是嚴重的肺炎,由於患者很年輕,雖沒有接觸史和旅遊史,醫護不敢輕忽,先將他隔離,進行新冠病毒採檢,也檢驗是否為結核病,但化驗呈現陰性,再細問才發現他年紀輕輕竟已抽電子菸4年,再確定是電子菸造成的肺損傷,依衛福部指引接類固醇治療,馬上HOLD住肺部發炎狀況,患者也在住院10天後出院。身兼台灣兒童胸腔暨重症醫學會理事長的呂克桓分析,電子菸利用電池加熱使內含物質揮發,產生類似傳統香菸吞雲吐霧的效果,但其實電子菸不但有尼古丁,還可添加7千多種香料,甚至有人拿來加安非他命,其中更多許多揮發性的化學物質,另,透過金屬片加熱,更可能釋出重金屬;各國已有許多案例因吸食電子菸造成肺部損傷甚至死亡的案例。呂克桓此呼籲,電子菸不應做使用或當做戒菸方式,且其內含物質與傳統香菸一樣會有成癮、致癌風險、肺部以及其他器官傷害甚或死亡。對於青少年來說更會影響腦部發育。不管是何種菸品皆應避免使用。◎提醒您:吸菸有害健康、吸菸害人害己。
兩次送食都出問題 女兒吃完芭樂竟吐血
嘉義市葉姓男子(葉男)控訴廖姓前妻(廖女),為了惡整他及謀奪家產,竟然疑似與姊姊密謀毒害親生小孩。由於小孩與前妻相處後都會莫名的生病,原本葉男只是懷疑小孩可能吃壞肚子,但他拿前妻帶給小孩吃的水果送驗發現,竟含有乙醇反應,再調閱監視器,發現前妻與姐姐欲對小孩不利的對話,更讓他深信,前妻要對小孩下毒手。葉男向本刊指控,與廖女分手的這一兩年,廖女無所不用其極的對小孩加以施虐,不只小孩難過,大人也痛苦,葉男認為前妻因為離婚時未取得任何財產而懷恨在心,加上疑似覬覦母親給他的透天厝,竟狠心對自己親生女兒下手,為的就是逼他交出小孩監護權,廖女就可以每月領取瞻養費甚至要求分房產。葉男還說,女兒返家時,都會童言童語的說:「跟狗狗睡」,更讓葉男震驚。前葉男說,因為前妻家經營幼犬繁殖場,是否惡毒到讓女兒與狗狗同籠,不得而知,但女兒每次回來都會莫名生病甚至急性過敏,才讓葉男懷疑。小女孩在吃下媽媽送來家裡的水果後,竟開始狂流鼻血甚至吐血,滿臉是血嚇壞葉男。(圖/讀者提供)之前廖女前往探視小孩,還拿了碗粿和玉米條給小孩吃,沒想到小孩當晚急性腸胃炎送急診;不久後前妻又上門探視小孩,還帶來切好的芭樂,表示要給小孩吃,孰料小孩吃了之後,當晚突然流鼻血還吐血,葉男趕緊將小孩送醫救治,醫師診斷後表示:「女童食用到刺激物,微血管破裂所致。」葉男認為廖女帶的食物和水果有問題,立即將芭樂與之前放在冰箱中的玉米、碗粿等食物封存送SGS檢驗,結果出爐後發現,芭樂、碗粿、玉米條等3項食物,都被驗出0.339%至0.891%的乙醇(酒精)。根據醫學報告指出,兒童吃到乙醇可能造成過敏反應,並會傷害中樞神經,影響腦部發育。檢驗報告發現,前妻送來的芭樂、碗粿等食物都驗出0.339%至0.891%的乙醇反應,讓葉男更加確信前妻有計畫性的要毒害女兒。(圖/讀者提供)遭前夫指控毒害小孩的廖女回應:「我根本不可能對小孩下毒,買的食物都是完整新鮮物品,對方(葉男)怎麼放到壞掉,我真的不知道,如果食物有問題就要當場講。」而是否有與姊姊共謀要對小孩下毒手,廖女澄清:「怎麼可能笨到在對方家門口討論這種事,我們是討論他(葉男)在整我們。」至於小孩蕁麻疹一事,廖女則強調,她和前夫都有過敏的症狀,也許是遺傳,或是季節性傳染,怎能怪她。廖女強調,為人母親,當然希望能夠撫養自己女兒,但無奈工作還有家庭不允許,只能放棄,前夫處處刁難她的探視權,真的很無奈。葉男的說法全是不實指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