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汗
」上班族「流手汗」超困擾! 醫揭病因和根治方法
30歲劉小姐從青春期開始受到原發性多汗症的影響,曾在他院治療腳汗症,去年四月再度因手汗嚴重,造成她害怕與人握手、易弄濕文件、打電腦常常在鍵盤上留下手汗,嚴重影響生活與人際關係。交感神經異常致多汗 分2種型態台北慈濟醫院胸腔外科醫師洪嘉聰表示,流汗是為了排除熱量,而多汗症為交感神經異常,在不熱或緊張的情況下交感神經受到刺激,造成抑制排汗功能異常,容易出汗。此症狀分為原發性及次發性,原發性多為家族遺傳,從青春期開始出現症狀,到青壯年期更加嚴重。根據2004年美國皮膚科醫學會雜誌制定的標準,局部出汗嚴重持續6個月以上、出汗部位對稱、一週至少發作一次、發病年齡小於25歲、有家族史、睡眠時無多汗並影響日常的工作生活,符合以上兩者就為原發性多汗症;次發性疾病也會造成多汗症,像是焦慮、甲狀腺機能亢進、低血糖及腦部創傷。好發位置最多為手掌,其次是腋下、腳掌。治療止汗方法多 止汗劑、口服及注射藥物皆可選擇多汗症的治療方法有很多種,最普遍為塗抹止汗劑藥膏,阻塞汗腺口;再者為口服抗乙烯膽鹼藥物、α2交感神經阻斷劑,抑制汗腺分泌;最後為注射肉毒桿菌,抑制交感神經末梢釋放出乙醯膽鹼,減少汗水分泌,治療費用相對較高且每半年需要補打一次。雙側胸腔鏡背交感神經切除術 需留意代償性流汗洪嘉聰建議,若想根除多汗問題,則可透過「雙側胸腔鏡背交感神經切除術」快速達到治療的成效。過程中須全身麻醉,置入雙腔氣管內管達成單肺塌陷,再從兩邊腋下各開一個1公分左右的傷口,置入胸腔鏡後將交感神經燒灼破壞,待肺重新通氣擴張後,再以可吸收縫線進行縫合。原則上,一至二週後傷口即癒合,但因手術部位不會再出汗,所以會在術後產生代償性流汗,即從身體其他部位出汗,術前務必充分與醫師溝通,想清楚再決定。
打破香港腳三大迷思 根治頑疾踏出乾爽暢快步伐
足癬(Athlete's foot)俗稱香港腳,是一種遭黴菌感染所造成的皮膚疾病,尤其台灣春夏高溫又潮濕,適合黴菌生長,是香港腳的好發時節。雙和醫院皮膚科主任施怡賢表示,香港腳常見三大迷思包括「腳底癢才是香港腳!?」、「擦藥膏擦很久了永遠不會好!?」、「穿涼鞋最通風對香港腳最好!?」其實,香港腳治療並不困難,只要找出癥結並予以改善,就有機會根治,踏出乾爽暢快的步伐。香港腳四大型態:1泡:紅疹水泡2厚:角質增厚3縫:指縫脫皮4爛:皮膚潰爛迷思一 香港腳、汗皰疹 傻傻分不清楚?曾有患者出現脫皮、小水泡,原以為是汗皰疹,就醫評估後卻發現是香港腳,疑惑問:「可是我的腳又不會癢,香港腳不是會癢嗎?我這個完全不會癢耶!」香港腳其中一種表現形態與汗皰疹的相似,可能出現小水泡、足部側面有紅疹,偶而搔癢感,因此民眾容易搞混。不過是否為香港腳,看的並非單純「癢不癢」,而是要綜合上述四大型態表現來判斷,且香港腳較常「單腳出現」,而汗皰疹則是較常「對稱出現」,但臨床上也不少非典型表現,增加診斷困難度。民眾若是出現上述症狀卻長年無法解決,或是擦藥後症狀時好時壞、反反覆覆,治療看不到終點,可到專門的醫療院所進一步做顯微鏡檢查,取足部皮屑確認是否有黴菌菌絲,門診當天即可釐清診斷,正確用藥改善狀況。迷思二 藥膏成分越多越好?黴菌難纏,香港腳不易「一次斷根」。不少民眾購買市售的三合一或四合一藥膏,以為成分多效果比較好,「多管齊下」、「亂槍打鳥」,怎麼擦都可以治療任何一種皮膚病。然而,施怡賢提醒:「香港腳患者,盡量不要自行使用含有類固醇的複方外用藥,可能會讓感染更加嚴重!」市面上的多合一藥膏成分包含類固醇、抗黴菌藥、抗生素等等,其中的抗黴菌成分可治療香港腳,但類固醇藥物的作用會使黴菌感染更猖獗,容易造成香港腳「無法斷根」。民眾或是長期困擾於香港腳,可將多合一藥膏改為使用單方藥物,也就是用只含抗黴菌的藥膏來治療香港腳,才能根除惱人的黴菌,不再癢得摳腳。迷思三 穿涼鞋可以加速痊癒?許多香港腳患者會直接穿著涼鞋出門,或是一到辦公室就把鞋襪脫掉,換上室內拖鞋,認為比較不會讓水氣悶著腳,造成黴菌滋長。但為何仍然沒有痊癒呢?施怡賢指出,人會出腳汗,穿襪子其實比打赤腳衛生,襪子會吸汗,可以每天清洗,但是涼鞋與拖鞋不可能天天清洗,若足部皮膚仍然天天接觸沒有清潔的髒鞋,並無助益。因此,香港腳患者日常保養重點,在於注重更替鞋襪、保持乾爽清潔,家中環境如浴室鞋櫃容易潮濕環境,使用除溼用品保持乾燥,有助抑制黴菌滋生。
17歲弟腳飄鹹魚味臭翻天 一脫襪…醫見「腳底蒸蛋」表面驚呆了
最近全台氣溫屢創新高,對於有腳底容易流腳汗的民眾來說,要當心惱人的「足蹠蠹蝕症」上身!有皮膚科醫師對媒體透露,最近收治一名年僅17歲高中小弟,腳底滿布一塊白色、猶如整片蒸蛋氣孔,還飄散濃濃「鹹魚味」的奇怪病徵,患者原以為是一般香港腳,沒想到一脫襪,連醫師看了都驚呆。收治該個案的皮膚科醫師蔡逸姍,在接受《ETtoday》採訪時表示,這位高中少年,當初是被媽媽帶來診所。媽媽抱怨自家兒子的腳臭到不行,回家都不用開口出聲,大家光聞少年腳底的「鹹魚味」,就知道他回來了。母親懷疑兒子感染香港腳,特別帶來看醫生。而少年在診間一脫下襪子,整個診間立刻瀰漫濃濃的腳臭味。足蹠蠹蝕症好發於易流腳汗的民眾身上,病患的腳底外觀,常會出現整片白色潮濕、糜爛孔狀的病症。(圖/翻攝爆廢公社,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蔡逸姍醫師表示,這位高中小弟一脫下襪子,腳底佈滿許多像是隕石表面上的小圓點,有些地方看起來白白爛爛的,且伴隨著像是鹹魚般的臭味。她解釋,很多人以為這是香港腳,但這在醫學上,是稱為「足蹠蠹蝕症」或「凹陷狀角質溶解症」,常發生在腳汗嚴重患者身上,當腳底承受壓力,就容易出現小圓點凹陷的症狀,不分大人小孩,每個年齡層都有可能被感染。在治療方面,蔡逸姍表示,腳底皮膚若出現不適症狀,最好趕快就醫,請醫師判斷。一但被確診為「凹陷狀角質溶解症」後,一般臨床會開立外用抗生素藥膏或藥水治療,並搭配使用強效止汗劑、勤換鞋襪或穿吸汗力強的棉襪,保持腳底乾爽,就能有效緩解。除非症狀嚴重,不然不太會使用到口服生素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