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毒素
」 食物中毒 仙人掌桿菌 金黃色葡萄球菌 程涵宇台中旅行團赴金門上吐下瀉 檢驗結果曝:暫排除食物中毒
今年5月底赴金門觀光的台中市61人旅行團,在5月27日晚間於當地某餐廳用完餐後,28日凌晨多人陸續出現噁心、嘔吐、腹瀉、發燒等疑似食物中毒症狀,經金門縣衛生局採檢送驗之環境及人體檢體檢驗報告20日出爐,暫排除食品中毒可能。金門縣衛生局指出,事件發生後立即派員前往個案曾用餐過的5家餐廳稽查,依「疑似食品中毒事件處理要點」及「食品中毒病因物質及原因食品判明標準」,該案人體檢體雖有檢出諾羅病毒,惟稽查當日無食餘檢體可供抽驗,沒有足夠證據可判定與此次台中市旅行團曾於金門地區用餐之5家餐廳有明確因果關係,故暫排除食品中毒可能。衛生局說明,該案抽驗之環境檢體包含刀具、砧板塗抹拭子各5件,其中於某飯店抽驗之1件砧板檢體檢出「金黃色葡萄球菌陽性/腸毒素未檢出」,其餘9件檢體均未檢出病原微生物。人體檢體方面,送驗糞便檢體共計21件,包括來自患者4人、以及廚工17人,其中2名患者檢出諾羅病毒,餘2名患者及17名廚工則均未檢出病原微生物。衛生局強調,針對稽查項目,有違反食品良好衛生規範(GHP)準則相關缺失者,均已責令業者限期改善並複查合格,落實食品安全衛生自主管理,加強內部管理及改善缺失,從源頭降低可能造成微生物汙染的風險,以確保調膳食品的安全及衛生。根據相關檢驗結果綜合分析,該案暫無法判定為食品中毒事件。
士林溪山里多人上吐下瀉…水源大腸桿菌偏高 醫曝這情況「水煮沸也不見得有用」
台北市士林區溪山里8日驚傳多名里民陸續發生上吐下瀉情形,北水處指出,經檢驗,大腸桿菌群有偏高情形。整合醫學專科醫師姜冠宇提醒,如水真的夠髒,把水煮沸再飲用也不見得有用,最好是預防攝取到受污染水源或食物才是王道。北水處說明,8日上午10時接獲溪山里長黃慧芬通報里民發生上吐下瀉情形後,立即派員至溪山里自設水源系統協助進行採樣檢測水質,9日檢測完成,因為該系統未有加藥消毒程序,檢驗結果大腸桿菌群有偏高情形,已通知里長轉知里民,若做為飲用水,包含盥洗、洗滌任何飲用器具及食物之用水,使用前務必要先煮沸。北水處表示,目前該里是使用自設水源系統,非由北水處供水;北水處每月皆至溪山里自設水源系統採樣監測水質狀況,並將水質檢驗報告通知溪山里里辦公室,請其將檢測結果適時對外公開,並於供水前進行消毒處理,以維民眾用水安全衛生。姜冠宇在臉書表示,雖然相關單位說要把水煮沸再飲用,但是也不見得有用,如果你的水真的夠髒了,其實腹瀉是還好,嘔吐的症狀出現就要小心,因為攝入了有些病原體預先形成的毒素,舉例來說,金黃色葡萄球菌的腸毒素,或仙人掌桿菌的催吐毒素,這些毒素是耐熱的。姜冠宇指出,仙人掌桿菌的毒素需要在90℃以上,加熱至少5分鐘,金黃色葡萄球菌的腸毒素則需要在80℃以上,加熱2小時才可能被破壞,就需要比較久,這些條件顯示,一旦這些細菌的毒素產生,通過一般家庭烹飪方法來破壞,有時可能會沒達到標準,還要小心增加燒燙傷,因此預防攝取到受污染水源或食物才是王道。姜冠宇直言,不預設是哪一種病原體,因為水源受污染的病原體是多重而複雜的,絕對不是只有大腸桿菌和諾羅病毒,只是大腸桿菌拿來檢測受污染水源剛好很好用而已,那很直接代表人家的排泄物到你取水的地方。他認為,不如大家若有觀察自家用水有疑慮,像是開水龍頭怪怪的、水有變色或有氣味或摸起來黏黏的,可以直接考慮買飲用水,但請不要瘋狂囤積。姜冠宇說,如果社區發現發病頻率較高,那麼小於12個月的嬰兒和將近70歲高齡長者、免疫力低下者,飲食要自己小心,使用公共廁所也請當心,減少頻率,並且全面使用肥皂洗手。
食物中毒案件增8倍 最常見的病菌前兩名出爐
王品集團旗下餐廳「初瓦」、「嚮辣」爆發疑似食物中毒事件,今(8)日再增34人發生嘔吐、腹瀉症狀並至醫院就醫,目前累積共56人,台北市衛生局已於6日依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41條命2家業者暫停作業、停止供應餐點,後續業者需提出改善措施且經衛生局審查、複查合格才可復業。台北市衛生局表示,多數民眾皆在新聞報導出來後就醫,但是狀況都不嚴重,已與醫院個別採集人體檢體、環境檢體及飲用水等檢體,待醫院採集的人體檢體及衛生局採集之檢體結果出爐,才能判定是否為食品中毒事件,如果屬實,將依《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處新台幣6萬元以上2億元以下罰鍰。台北市衛生局呼籲為預防食品中毒事件發生,不論外食或自行烹煮,都需特別注意餐飲場所之衛生狀況,避免生食,且食材充分煮熟,迅速食用完畢,並確實遵守「清潔」、「迅速」、「加熱或冷藏」、「避免疏忽」四大原則,以確保食品衛生安全。民眾如發生疑似食品中毒事件,應至醫院就醫,以利醫師判別是否為疑似食品中毒案件通報衛生單位調查,並協助採樣。根據食藥署分析,隨著外食人口增加,食物中毒統計事件也逐漸增加。最近40年來,從1980年代平均每年68案增加到2020年代平均534件,增加了7.85倍,將近8倍。食藥署分析,民眾健康意識提升,加上醫療人員、學校老師對食品中毒敏感度增加,因此造成食物中毒統計案件逐年上升。整體而言,近年食物中毒致病原因以細菌及病毒汙染為主,症狀輕則腸胃不適,包括腹痛、噁心,重則發燒、上吐下瀉。根據食藥署資料顯示,最常見的食物中毒前兩名細菌為仙人掌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仙人掌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都廣泛存在於環境中,仙人掌桿菌屬於孢子型態,存活時間可長達數周;金黃色葡萄球菌會釋放腸毒素,加熱也無法除去毒性,預防之道應該從衛生條件做起,例如注意外食環境、勤洗手等。
毒素「米酵菌酸」超猛爆!醫籲勿吃「重複加熱」2食物:短時間恐致命
台北市遠百信義素食餐廳「寶林茶室」爆發食物中毒案釀2死,引起外界高度關注,衛福部召開專家會議,初步推斷為「米酵菌酸」釀禍,且該毒素只要攝入約1.5毫克就能致命,毒性相當猛烈。對此,衛福部資訊處處長、前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李建璋示警,小心避免食用「重複加熱」的飯、麵。醫師李建璋在臉書發文表示,米酵菌酸(Bongkrekic Acid)所造成的中毒症狀,與仙人掌細菌的腸毒素(cereulide)十分相似,兩種毒素均會出現昏迷、肝、腎衰竭、休克、無發燒等現象,但相較之下米酵菌酸毒性更猛爆,「所以當傳出死亡、重症的愈來愈多,米酵菌酸的機會就更大。」李建璋透露,米酵菌酸只需1.5毫克的劑量就能奪命,潛伏期約為0.3至16小時,高達30%至100%的機率會導致患者在短時間內喪命,且目前仍無有效治療方法,只能仰賴身體器官自我修復。李建璋提醒,民眾應盡量避免食用重複加熱的米、麵等主食,由於受到米酵菌酸污染的食材,不論從外觀、味道及口感上均無異狀,很難像一般腐壞食物容易被察覺,因此最重要的是如何預防。對此,醫師林哲民在臉書粉專發文指出,食材經過加熱雖然可以殺死細菌,但細菌產生的「毒素」卻相當耐熱,以金黃葡萄球菌的腸毒素為例,至少需要100℃高溫持續加熱2小時才能消滅毒素,因此這次的素食餐廳中毒案,才會被專家推測是毒素所引起。另外,林哲民也糾正「1食物保存迷思」,不少人認為食物要放到常溫才能放進冰箱,否則食物與冰箱均容易損壞,但如今這是個「過時觀念」,食物最好在50℃至60℃左右立即放進冰箱冷藏,以避免增生細菌及產生更多的毒素。
寶林茶室食物中毒再擴大! 醫曝「炒飯症候群」:特殊細菌大火快炒也沒用
北市信義A13「寶林茶室」食安風波擴大,目前累計至少有10個食物中毒案例,其中2人身亡、2人重症,正於ICU使用葉克膜搶救中。衛福部資訊處處長、台大醫院智慧醫療中心前主任李建璋就指出,這些患者共同提到「炒粿仔條」,讓人想起醫學上的「炒飯症候群」,當放在室溫超過2小時,就可能產生大火快炒也無法破壞的特殊細菌「仙人掌桿菌」。李建璋昨(26)日晚間在臉書發文提到,隨著疑似食物中毒致死的案例傳出,當時設想可能危食物導致過敏性休克、心肌梗塞等等,但事件陸續擴大後,嚴重者甚至需入住加護病房,而有了群聚、食物交集,和類似症狀的3大元素,就可以定調為集體食物中毒事件。李建璋表示,過去發生的食物中毒事件,多半是小吃攤、辦桌或營養午餐等等,此次卻發生在百貨公司內的名店,而歷史上大規模致死的食物中毒事件中,主要是李斯德氏菌、大腸桿菌和沙門桿菌,近期則還有唐菖蒲伯克氏菌產生的米酵菌酸中毒,推測此次事件可能是遭受這些細菌汙染。不過,李建璋說明,這些患者共同提到了「炒粿仔條」,讓他想起醫學上「炒飯症候群」(Fried rice syndrome)這個名稱,當米飯煮熟後放在室溫超過2小時以上,就可能導致特殊細菌「仙人掌桿菌」(Bacillus cereus)生長,這些細菌會產生一種腸毒素(cereulide),這種毒素破壞粒腺體能量代謝,如果毒素量大就會引發多重器官衰竭。李建璋強調,這僅為個人鑑別診斷的臆測,還是要經過微生物或毒素檢查證據才能確定,但還是提醒民眾,放在室溫過期的米飯澱粉類,即使是加熱依然可能導致食物中毒,最好立刻放進冰箱,或是放在煮飯鍋維持60度以上,才能避免產生「炒飯症候群」。
夏天要命習慣3/你也錯了嗎?剩飯「放電鍋保溫」超危險 「這細菌」長年害人不淺
天氣愈來愈熱,食物若不及時冷藏保存,很容易變質腐敗,專家表示,看似無害的米飯,卻經常是造成食物中毒的原因,兇手就是仙人掌桿菌,因為許多主婦習慣將剩飯放在電鍋內保溫,一旦溫度低於攝氏60度以下就有中毒危險。根據食藥署最新資料,仙人掌桿菌長年是最常見食物中毒排名第二的細菌,110年甚至造成1271人受害,超越金黃色葡萄球菌,由此可見其威力。根據食藥署資料顯示,最常見的食物中毒前兩名細菌為仙人掌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仙人掌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都廣泛存在於環境中,仙人掌桿菌屬於孢子型態,存活時間可長達數周;金黃色葡萄球菌會釋放腸毒素,加熱也無法除去毒性。金黃色葡萄球菌常見於肉、蛋、乳製品等,較廣為人熟知;而仙人掌桿菌多存在於米飯等澱粉類製品。「許多家庭主婦常有一些錯誤迷思,例如認為米飯沒有調味,所以比較不會壞,很常將剩飯直接放在電鍋繼續保溫,一旦溫度沒有管控好,很容易孳生仙人掌桿菌,造成食物中毒。」程涵宇營養師說,仙人掌桿菌中毒會引起嘔吐、頭暈、發燒或四肢無力等。食藥署也特別提醒,食品加熱的中心溫度需超過攝氏70度,細菌才易被消滅。保存溫度方面,熱存溫度需高於攝氏60度,冷藏溫度需低於攝氏7度,才能降低細菌生長速度。而溫度介於攝氏7~60度之間稱為「危險溫度帶」,因為許多細菌在此段溫度間會快速生長繁殖。食藥署指出,當電鍋電路切換至保溫功能時,傳統電鍋鍋蓋因非完全密封,較難確定保溫時可維持在超過攝氏60度的狀態,若不小心落入「危險溫度帶」,反而容易助長細菌大幅孳生,保溫時間太長,食品就越容易有腐敗變質的情形發生。食物放冰箱不保證絕對安全,除了不要放置過久,也要注意冰箱內的環境是否衛生,例如生熟食應分開放置,會比較安全。(示意圖/黃鵬杰攝)除此之外,白飯冷藏過久也同樣危險。程涵宇說,95%的仙人掌桿菌中毒都是這樣發生的,建議如果白飯沒吃完,就要趕緊在降溫到攝氏60度前冷藏或冷凍保存。「以我自己為例,我會立刻先放冷凍,再盡快吃完,最晚在3個月內吃完;如果放冷藏,就建議在2天內吃完。」程涵宇也建議冰箱的生熟食應分開存放,同時要注意食品是否過期,若等到出現異味或發霉才清理,很容易讓食物在氧化作用下,產生乙烯及異味分子,或是和細菌、黴菌、酵母菌等酵素或微生物作用,使食物變質,一旦食用這些變質食物,將可能導致食物中毒。另外,夏天外時也要格外小心,例如小吃攤的炒麵、炒米粉,若是長時間處於保溫狀態,也可能孳生細菌,建議選擇現炒的餐點較為安全,同時也多注意餐廳衛生,才能吃得安心。想要避免食物中毒,程涵宇建議掌握5原則,包括調理食品前後都需洗手、食材與水源新鮮衛生、生熟食分開料理、加熱再食用、保存環境溫度低於攝氏7度,才能大啖美食又維持健康。
圍爐年菜好澎派 營養師示警「5件事」要注意…預防食物中毒
圍爐是農曆過年不可缺少的習俗,為求喜氣,年節的餐桌總是豐盛滿桌,然而卻也往往因過於「澎派」,無法當餐食用完畢,吃剩的年菜放進冰箱,留至隔餐、隔夜,重複加熱再加熱,不但走味、營養價值流失,甚至可能滋生細菌有害健康。台北慈濟醫院營養師王姵棋表示,不論是自家烹飪還是從外訂購的年菜,都潛藏食安危機,想要吃得衛生又安全,從烹調、食用、保存到復熱,每一環節都至關重要,不得馬虎。王姵棋提及,可能造成食物中毒的原因包括,烹調者的衛生清潔疏失、生食與熟食交叉污染、菜餚於室溫下放置過久、加熱處理不確實、器具未確實清潔或水源汙染等,而常見的症狀如嘔吐、腹瀉、寒顫、發燒等,不同病菌引發的症狀略有不同。王姵棋指出,若兩人或兩人以上吃到相同食品而有類似不適症狀產生,即為食物中毒,中毒事件發生時,應儘速將中毒者送醫外,同時需將檢體密封保存於冰箱並通知衛生單位。王姵棋說,「難得過年,如果因一時疏忽鬧肚疼,那該有多掃興。」因此她彙整出5重點,讓民眾能安心享用美食,歡喜度佳節。1.落實手部衛生:備餐前應確實清潔雙手,若有傷口須確實包紮並配戴手套,避免金黃色葡萄球菌汙染食物,且此菌所分泌的腸毒素相當耐熱,即使煮沸80℃ 30分鐘仍不受破壞。2.避免交叉汙染:處理生、熟食使用的器具應分開;食物存放於冰箱時需確實加蓋密封,且需將生、熟食置放於不同隔層,避免交叉污染。3.勿久置於室溫:餐食勿置於常溫超過2小時, 避免食品停留於7-60℃危險溫度帶的時間增加,造成細菌大量繁殖。4.注意保存溫度:為避免大份量菜餚吃不完,先預估用餐人數,盛出當餐所需食用量,其餘待不燙手後立即分裝冷藏或冷凍,冷藏溫度需低於7℃,冷凍溫度低於-18℃。5.徹底加熱殺菌:菜餚復熱時中心溫度需加熱至75℃以上,才能消滅病菌。最後王姵棋也提醒,年節常見菜餚如八寶飯、佛跳牆、髮菜羹等,或糖醋及勾芡類等皆含隱形油脂,所含油量與熱量不亞於油炸類,食用時建議淺嚐即止,建議民眾依每日飲食指南均衡攝取食物,把握分寸,健康迎接新的一年。
300人食用海苔飯捲中毒!20歲女高燒腹瀉死亡 關鍵原因是這個
南韓連續爆發2起大型「食物中毒」事件,造成一名年僅20多歲的女性發高燒、嘔吐後死亡,沒想到釀成這起慘劇的主因居然是當地傳統美食海苔飯捲!據《韓聯社》指出,京畿道高陽市德陽區26日證實一起20多歲年輕女性在23日下午6點前於一間餐廳食用海苔飯捲後,隔天居然出現發高燒、腹瀉、嘔吐和腹痛等症狀,這名女子25日凌晨0點30分送往某綜合醫院急診室就診後即回到家中,未料這名女子25日午間突然在自家昏倒,被丈夫發現後送往先前的醫院搶救,最終仍不治身亡。 南韓最近發生多名民眾食用海苔飯捲後中毒。(圖/Pixabay)南韓公衛單位事後針對這起事件赴餐廳調查,沒想到一調查居然發現還有29人也出現食物中毒症狀,部分民眾也出現高燒、腹瀉、嘔吐和腹痛,公衛單位事後將29人的檢體送往京畿道保健環境研究院北部分院進行分析。南韓食品醫藥品安全處(食藥處)在27日指出,在經過與地方政府聯手分析後,這29人的檢體中發現沙門氏菌、腸毒素型大腸桿菌(ETEC),目前正在事發的海苔飯捲餐廳進行環境檢體調查,針對食物中毒進行相關疫調工作。南韓衛生單位分析推測,可能是海苔飯捲使用的雞蛋未完全煮熟,而雞蛋內藏有沙門氏菌,才會釀成這是憾事發生。(圖/Pixabay)據分析推測,可能是海苔飯捲使用的雞蛋未完全煮熟,而雞蛋內藏有沙門氏菌,才會釀成這是憾事發生,衛生單位也懷疑有可能是業者低價購入雞蛋,清潔和保存沒做好,在製作海苔飯捲時接觸到蛋殼上的細菌導致食材受汙染。其實這已經不是近期第一次發生和海苔飯捲相關的食物中毒案,7月29日至8月2日,京畿道城南市盆唐某海談飯捲專店的2間餐廳也發生食物中毒,高達276人食用海苔飯捲後出現食物中毒症狀,其中有40多人送醫治療,當地的公衛單位也在18人的檢體中驗出沙門氏菌。
年節大餐如何吃得健康?生活毒物專家分享:「這水果」解18根香腸毒素
除夕夜最期待的就是圍爐,一家人團聚吃大餐歡聚,但年菜要如何料理才健康?拜拜後的三牲和祈求「年年有餘」好彩頭的剩菜,又應該怎麼處理才不會造成食物中毒或致癌?生活毒物專家譚敦慈對此在節目上分享妙招。譚敦慈提到,其實以三牲的雞豬魚來說,最難處理的就是雞肉,許多人都會選擇再次加熱或放入新食材來處理吃不完的年菜,譚敦慈提醒,重複加熱最容易累積毒素,尤其是湯類料理,剩菜重組的湯最好就不要再喝。譚敦慈透露,1顆芭樂可以解18根香腸的毒素。至於年菜通常會出現的香腸,譚敦慈也分享可以搭配大蒜來減少亞硝酸鹽對身體的危害,以及搭配水果,例如芭樂跟橘子一起吃,「1顆芭樂可以解18根香腸的毒素」,讓年節大餐也能吃得健康無負擔。
夏菌大爆發4/白飯冷藏2天就危險 95%仙人掌桿菌中毒這樣發生
「營養午餐這類團膳最容易發生食物中毒!」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消化科醫師陳柏存說,除了食物污染之外,最重要的是食物煮好到送到學校,時間拖延過久,若是又存放在濕熱環境,就容易使病原菌大量繁殖,因此夏天風險更高。程涵宇營養師則說,許多家庭主婦也常常有一些錯誤迷思。「其中一個常犯的錯誤就是白飯冷藏過久,95%的仙人掌桿菌中毒都是這樣發生的。」程涵宇說,許多媽媽認為白飯沒有調味,應該可以冷藏相當多天,所以剩飯往往一放冰箱就放很久,卻經常因此引發食物中毒。營養師程涵宇表示,若將白飯冷藏過久,容易引發仙人掌桿菌中毒,建議超過2天就須冷凍,且盡快吃完。(圖/程涵宇提供)程涵宇建議,如果白飯沒吃完,可以放在電鍋內繼續保溫在攝氏60度以上保存、或是冷藏2天之內就食用,如果已經預估會存放超過2天以上,務必冷凍保存,再盡速吃完。根據食藥署最新資料顯示,最常見的食物中毒前兩名細菌為仙人掌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消化科醫師陳柏存說,仙人掌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都廣泛存在於環境中,仙人掌桿菌屬於孢子型態,存活時間可長達數周;金黃色葡萄球菌會釋放腸毒素,加熱也無法除去毒性,預防之道應該從衛生條件做起,例如注意外食環境、勤洗手等。(待續)
夏菌大爆發5/冰箱放太滿難散熱 「過期有異味」禍及全部食物
冰箱管理也要做好,「美國FDA建議食物最好儲存於攝氏4度以下,可以大幅降低食物中毒的風險。」陳柏存說,要維持冰箱的「冷度」,首先就是不可囤放過多食品,最好大約「七分滿」就好。程涵宇也建議冰箱的生熟食應分開存放,同時要注意食品是否過期,若等到出現異味或發霉才清理,很容易讓食物在氧化作用下,產生乙烯及異味分子,或是和細菌、黴菌、酵母菌等酵素或微生物作用,使食物變質,一旦食用這些變質食物,將可能導致食物中毒。食物中毒最典型的症狀是上吐下瀉,但如果合併發燒、血便,最好進一步住院觀察,以免引發敗血症。圖為新北市安康高中學生畢業旅行,疑因食物中毒送醫。(圖/報系資料照)陳柏存提醒,一般細菌導致的食物中毒,常見的症狀是嘔吐、腹瀉,建議民眾先觀察糞便型態。若以水瀉為主,大多數是因為細菌分泌的腸毒素所造成;若為血便,就可能是破壞性較強的細菌如志賀性桿菌。急性期時,建議民眾多補充水份及電解質,並避免剌激性食物,減輕消化道的負擔,大多數食物中毒經過症狀治療之後,等待消化道黏膜再生後就能恢復健康,一般不需要使用抗生素,也不需住院治療。但如果是血便、又合併高燒,就可能合併為細菌感染,恐怕會有敗血症風險;另外,或是因腹瀉產生脫水、電解質失衡、腎功能缺損的狀況時,也可能需要住院接受進一步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