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穿孔
」 腸穿孔 誤食 巴克球 魚刺 腹膜炎又是禾馨?女控訴摘除子宮肌瘤釀腸穿孔、子宮破裂 執刀醫師回應了
禾馨診所再爆醫療糾紛,台北市議員秦慧珠今(13日)陪同一名受害者C女召開記者會,控訴去年到禾馨診所接受子宮肌瘤手術,術後卻因處理不當,造成子宮沾黏、腸穿孔等,被迫到其他醫院進行修復手術,肚子上留下巨大疤痕,讓她身心受創。對此,禾馨診所事後透過新聞稿表示,事件在今年6月已經進入司法程序,責任歸咎交由主管機關和專家學者認定。執刀醫師也發表聲明,表示自己在病患赴其他醫院治療期間,他本人或助理每日都前往探視,並承擔看護費用,同時協助病患家屬照料事宜,若仍有未盡周全之處,懇請病患直接告知。在記者會上,受害人C女控訴,去年6月7日在禾馨民權婦幼診所檢查出有超過5公分的子宮肌瘤,之後接受診所建議,於6月27日、7月4日2度接受該診所韓健明醫師執行「子宮肌瘤射頻消融手術」 。C女在記者會中質疑,韓醫師明知超過5公分的子宮肌瘤「不適合用該手術」,但仍對受害人施作,術後出現子宮、小腸穿孔破洞,造成腹膜炎等嚴重併發症,且子宮肌瘤卻並未消除。C女現場也播出與醫生的討論過程,哽咽表示,醫師承認有錯誤、也說要負責任,但卻一項都沒做,批評醫生「一點醫德都沒有」、「草菅人命」。C女表示,她後續因腹痛難耐,自行轉入國泰醫院急診,經診斷有氣腹及腹水子宮破裂、腸穿孔腹膜炎症狀等症狀,醫囑應立即處行剖腹修補手術。但沒想到,韓健明竟阻止在國泰醫院就醫,要求轉入韓所熟悉的長庚醫院治療,拖延2周後才開刀,且長庚醫院手術經歷5小時才找到腸破裂的部位進行縫合,術後恢復過程十分痛苦。C女還強調,韓健明醫師及醫療團隊「態度冷漠」,未好好處理其術後併發症,並對她調閱自己的病歷資料設置阻礙,不讓她了解病歷相關資料。台北市議員秦慧珠則表示,該醫師施作失敗且無效之手術,延誤病情造成受害人身體嚴重傷害,受害人C小姐深切希望台北市衛生局能主持公道,查處相關違反醫療法規情節,也呼籲該醫師誠心出面道歉,並依承諾負起應負之責任。針對記者會爆料內容,禾馨診所透過新聞稿回應:本事件在今年6月訴諸媒體時已進入司法程序,此刻正由檢方偵查中,責任歸咎交由主管機關與專家學者認定,並由雙方律師代為出面協調,盼能尊重司法獨立精神並不浪費媒體資源,達成雙方合意和解,本院仍將盡力協助醫病雙方達成一致協議。而執刀的韓健明醫師也委託律師發布聲明,表示此案與今年6月間週刊報導的醫療爭議案件為同一事件,目前已進入司法程序。基於偵查不公開原則,無法提供案情細節及相關資料,並呼籲外界尊重司法調查。他對事件造成的社會紛擾深感抱歉。韓醫師在聲明中指出,案件發生以來,他自認全力傾聽病患需求,試圖分擔其不安,並持續對病患展現關懷。病患在其他醫院治療期間,他本人或助理每日前往探視,並承擔看護費用,同時協助病患家屬照料事宜。聲明稿中進一步表示,若病患認為韓醫師仍有未盡周全之處,懇請直接告知,但否認有「不聞不問之情事」。聲明中還提到,雙方曾多次嘗試調解,雖未達成共識,但所幸病患目前身體狀況良好,已恢復正常業務活動。他認為,本案未來可在司法機關及相關專家學者的專業認定下獲得妥善解決。
連日噁心嘔吐以為消化不良 男子就醫驚見「矽膠手套」卡胃裡
南投一名約40歲男子連續多日腹脹、噁心、嘔吐,起初家人以為是消化不良,自行服用胃藥仍未見效,到醫院檢查才驚見胃內卡著一雙矽膠手套;另外還有一名約32歲男子誤吞4顆電池,被緊急送醫取出,所幸2人經手術將異物取出後,均無大礙。南投醫院表示,近日一名年約40歲男子連續多日腹脹、噁心、嘔吐,起初以為是消化不良,但到醫院經內視鏡檢查後,赫然發現男子胃部有一雙矽膠手套。由於手套在胃內停留過久,無法被胃酸分解,最後變硬發黑卡在十二指腸。外科醫師許家榮為他進行腹腔鏡微創手術,成功取出手套。術後男子症狀緩解,不到一週就順利出院。另一名32歲男子則因吞下4顆3號電池被送至急診,肝膽腸胃科醫師黃耀光透過X光檢查,確認電池分別卡在胃部及十二指腸,隨即進行內視鏡手術成功取出,男子於術後隔日康復出院。許家榮指出,誤食異物的處理方式需視病患個別情況而定。異物若停留於食道或胃,通常可透過內視鏡取出,但如果異物過大或已進入腸道,就要透過手術取出。他提醒,民眾能會不小心吞入一些體積較小的異物,部分非尖銳異物可以等待身體自然排出,但別針、鈕扣電池或巴克球等危險物品,建議民眾若誤食務必盡早就醫處理,否則嚴重可能引發胃腸破裂、腹膜炎或敗血症等危及生命的併發症。常見吞食異物的項目中,鈕扣電池最為致命,因其在人體內潮濕環境很可能短路,導致產生熱能,對黏膜或組織造成傷害,而電池的強鹼性也會腐蝕人體內組織器官,造成組織壞死、食道灼傷,腸穿孔或胃穿孔,並引發大量出血,危險性極高,必須在誤食後的幾小時內迅速取出,晚了會有生命危險。
1歲童腹脹嘔吐!送急診見腹中「10白點」 醫警示:傷害威力大
林口長庚醫院兒科急診主治醫師吳昌騰近日在社群平台分享,指出巴克球的危險之處,並透露,他過去曾遇到一個案例,當時一名母親抱著1歲多的男嬰到兒童急診室,表示孩子已經食慾不振2天,伴隨有嘔吐、腹脹,吃藥之後狀況也沒有改善。後續經過醫生進行腹部X光檢查才發現,發現原來男嬰腹中竟有10顆巴克球,且已經造成男嬰腸道破裂併發腹膜炎。林口長庚醫院兒科急診主治醫師吳昌騰在自己的Facebook粉專中發文,表示他都將巴克球(小磁球)稱作是「二魔王」,雖然排名在鈕扣電池後面,但它的威力毫不遜色,也是一樣可怕。接著,他分享自己過去遇到的一個案例,當時一名母親,抱著1歲多的男嬰緊張地衝進兒童急診室。經過問診得知,男嬰已經食慾不振2天,伴隨有嘔吐、腹脹,到住家附近診所拿藥,吃了之後狀況也沒有改善,且因為男嬰呈現不哭不鬧,精神不濟的情形,所以讓該名母親相當擔心。後來,經過急診檢傷分類後,發現男嬰生命徵象顯現有心跳快、低血壓的情況,於是當下先穩定男嬰的生命徵象後,便安排腹部X光片的檢查。沒想到,一照下去才發現,男嬰腹中居然有10顆巴克球,且直接造成男嬰腸道破裂併發腹膜炎。最終,院方緊急替男嬰進行手術,將巴克球取出。而吳昌騰也透露,母親看到被取出的巴克球後,嚇得直呼「以後再也不敢讓孩子玩巴克球了。」對此,吳昌騰也呼籲,「巴克球雖然一顆顆小小的,但它的磁吸力是很大的。若僅誤吞1顆,巴克球可能自行排出體外。若是大於二顆甚至多顆巴克球,它們在胃腸道翻滾的過程中,是非常容易夾著腸壁相互吸引在一起成團、成串。再加上強大的磁吸力,是可以切斷血液供應,引起擠壓的腸壁發生壞死,進而引起腸穿孔。」並提醒家長們「從小孩誤吞巴克球至腸壞死、腸穿孔存在一定的時間,起初是沒有明顯症狀,再加上如果孩子不會主動告知,照顧者是很難自主發現。當孩子一旦出現腹痛、嘔吐等症狀時,就已經是造成嚴重的後果了!」
拚酒輸不起!30歲男刺傷藝人遭判5年 最高法院駁回上訴定讞
顧姓女藝人曾演出過戲劇《女兵日記》和多部本土劇,然而2022年時她與許姓閨蜜遭吳姓男子刺傷,近日最高法院也對此案作出判決,駁回吳男的上訴,吳男因殺人未遂被判刑5年,全案定讞。回顧這起事件的發生,2022年1月4日深夜,30歲的吳男邀請35歲的許姓女子及顧姓女藝人在其豪宅內喝酒玩骰子遊戲「吹牛」。期間因遊戲過程中,吳男懷疑兩女串通,導致他頻繁輸酒而不滿,情緒逐漸失控。吳男惱羞成怒,衝入廚房拿出水果刀,先是朝顧女的右後頸揮砍兩刀。顧女負傷後,奮力逃進廁所並反鎖躲避。接著吳男又持刀朝許女的腹部及後腰部猛刺兩下,重創臟器。兩女在事後被緊急送醫救治,顧女頸部撕裂傷縫合18針,許女則因腹部穿刺傷導致結腸穿孔及腹膜炎,並可能患上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吳男在法院審理期間,否認殺人犯意,辯稱當時因酒精與藥物影響,精神恍惚,且聲稱是顧女先持刀攻擊他,自己只是搶過刀後隨意揮舞。然而法院不採信其說法,根據受害女子的供詞,認定吳男故意傷人,構成殺人未遂罪。一審法院判處吳男有期徒刑7年。吳男不服,上訴至二審,高等法院雖然維持殺人未遂的定罪,但考量吳男患有適應障礙症、憂鬱及焦慮症狀,且持續接受精神科與戒酒治療,將刑期減輕為5年。全案最終在最高法院駁回上訴後,判刑5年全案定讞。
發炎性腸道疾病好發於青壯年族群! 醫曝:久病恐釀禍
34歲的吳先生正值青壯年,剛成家立業的他肩負養家的重擔,為了養育妻小成了工作狂,每日飲食也只能隨便打發解決。近日如廁時持續出現血便症狀,讓他誤以為是痔瘡搗亂,索性至藥局購買成藥治療。然而,情勢非但沒有好轉反而越來越嚴重,最後無奈之下求診胃腸科,深入檢查後確診為發炎性腸道疾病(IBD)。透過生物製劑治療,才終於得以控制病情、恢復以往的生活品質,也逐漸開始注重平時的飲食習慣。留心這些症狀 可能是發炎性腸道疾病彰化基督教醫院胃腸肝膽科顏旭亨醫師指出,IBD屬於免疫系統疾病,常見症狀如腹痛、腹瀉、血便、莫名貧血、體重減輕及發燒。如有慢性腹瀉兩週以上,或是其他症狀長達三個月以上,就建議民眾盡早就醫,進一步診斷是否為IBD。依顏旭亨醫師臨床經驗分享,一般而言,透過醫師初步檢查,通常95%求診的患者屬大腸急躁症,因此不需太過擔心。IBD臨床診斷需將慢性病史,大腸鏡檢查、腸道超音波、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腸道造影等影像學檢查,以及典型的內視鏡影像和病理組織等綜合評估才能確診。IBD可分為潰瘍性結腸炎以及克隆氏症。顏旭亨醫師解析,兩者差異在於,潰瘍性結腸炎的發炎範圍僅止於大腸、直腸,症狀包括血便、腹瀉、直腸出血等;克隆氏症則可能擴及大腸、小腸及多處部位。IBD若反覆發炎未癒,容易增加大腸阻塞、腸穿孔、瘻管,甚至提升腸癌機率等併發症的風險。IBD治療武器多 生物製劑助患者一臂之力隨著現代藥物發達,IBD的藥物選擇也逐漸趨於多元。除了抗發炎藥物、類固醇、免疫抑制劑等藥物外,近年來醫藥專家已運用先進生物科技設計出各類生物製劑。顏旭亨醫師表示,生物製劑類似於標靶藥物,可以精準瞄準發炎相關免疫分子進行作用,因此比較不會傷害與疾病無關的細胞或組織,而是針對特殊發炎途徑的傳導物質進行移除。而治療武器的搭配組合仍需視個案個別疾病程度而定,只要疾病控制良好,腸道不發炎、身體抵抗力變好,腸道內的細菌也較不容易增生而形成感染症,避免嚴重感染發展成敗血症。 均衡飲食 維持免疫力 日常3大原則要注意!IBD目前推測成因與基因遺傳及飲食西化有關,基因遺傳的部分,西方人罹患比例較東方人多出許多。根據統計,近年來國內潰瘍性結腸炎的發病率約為每10萬人口有12人,而克隆氏症的發病率為每10萬人口3.9人。根據全民健康保險重大傷病證明,截至2024年6月,全國共有2,360例克隆氏症患者和5,232例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無論東西方,盛行率均在節節上升。顏旭亨醫師建議,均衡飲食應多攝取蔬菜水果、少吃肉類、避免加工食品,且懂得調適生活壓力才能常保腸道健康。
警車攔截毒蟲「意外撞傷2民眾」 竹縣警局「竟遭判國賠百萬」
新竹縣政府警察局新湖分局湖鏡派出所員警去年6月追捕鄭姓毒蟲時,因警車橫切攔截鄭嫌的車輛,導致對方撞擊後衝進對向車道,意外將2位民眾撞成重傷。沒想到,2人事後卻聲請國賠並向新竹縣警局求償146萬,且新竹地院審理後認為警方確實有疏失,判縣警局需賠償100萬元。對此,縣警局也喊冤,表示員警並無過失,將持續上訴。新湖分局湖鏡派出所的陳姓警員,在去年6月9日凌晨1點多時,發現鄭姓毒蟲車身與車牌不符,但鄭嫌卻拒絕接受盤查,駕車一路狂飆,沿途不斷闖紅燈,還逆向行駛及超速。接著員警一路追到湖口鄉的老街路口時,與陳姓警員同所的雷姓警員當下隨即於路口迴轉後,將警車橫切攔截,沒想到鄭嫌駕車高速撞擊警車後卻衝入對向車道,撞到李姓男子駕駛的小客車,並導致乘客蘇姓女子顏面挫傷併撕裂傷、大腸穿孔、主動脈剝離、左肋骨多處骨折;李男脛骨及腓骨骨折。事發後,2人認為員警執行勤務有缺失,於是蘇女向新竹縣警局求償51萬、李男也求償95萬元。但縣警局主張,員警追捕作為符合警察職權行使法以及警政署巡邏勤務中盤查盤檢人車作業程序,警方無法預見2名民眾會受傷,非屬可歸責情事,不符國賠法。法官調查後認為,陳姓警員追車過程中,鄭嫌就有出現高速行駛、闖入對向車道、闖紅燈等多項危險駕駛行為,然而,陳員並未詳細告知同事雷員上述相關情事,導致雷員駕駛警車時未鳴警笛執行攔停職務,而且雷員明知鄭嫌車輛高速行駛而來,仍貿然迴轉,導致鄭嫌車輛撞擊雷員駕駛的警車後衝入對向車道,並撞到2名原告的車輛,研判警員執行職務的確有過失,且與2原告所受損害間有相當因果關係,新竹縣政府警察局應負國家賠償責任。最終判賠李男62萬元、蘇女38萬元。對此,縣警局澄清,指出員警並無過失,將持續上訴。
「胎兒腸道閉鎖又穿孔」緊急剖腹 跨科醫療團隊搶救成功
37歲吳小姐於懷孕30週時,因產前超音波發現嬰兒腹部有一個巨大的多囊性囊腫,經轉介至中醫大母嬰醫學中心的醫療團隊,超音波顯示腹腔內和肝臟表面有高密度回聲,疑似腸穿孔合併胎便性腹膜炎,狀況緊急,與家屬討論後,今年二月初,約於懷孕32週提前以剖腹產出寶寶(正常懷孕週期37-40週)。花花(化名)出生時因肺部發育不全合併嚴重腹脹影響呼吸問題,緊急處置後進新生兒加護病房,並啟動母嬰醫學中心跨科團隊加強照護,經新生兒科沈上博主治醫師與兒童外科李建興副院長討論,由於花花出現腹膜炎合併嚴重感染與凝血功能異常情形,決定讓花花在出生第二天立即接受手術治療。術中發現,迴腸有腸道閉鎖合併腸扭轉與破腸穿孔,切除部分壞死腸道,並執行腸造口手術,術後給予適當之營養支持治療,讓花花身體更強壯體重更好。花花於出生三個月後再接受腸吻合手術,並順利出院,目前術後狀況良好。另一例32歲媽媽懷孕30週產檢時,經由中醫大附醫婦產部產科蘇俊維醫師執行超音波,發現胎兒有非免疫性水腫合併嚴重腹水。經安胎與使用肺部成熟藥物,嬰兒小亮(化名)於32週以剖腹產出生,小亮體重過輕僅有1700公克,立即轉至新生兒加護病房,發現大量腹水,立即進行腹膜穿刺引流,影像顯示有腸道阻塞現象。經新生兒科蔡明倫醫師與兒童外科曾采藝醫師討論,小亮於出生第三天接受手術,解決腹水,而術中發現有迴腸阻塞合併胎便腹膜炎,切除患部結構異常的25公分腸道,術後給予足夠營養支持。小亮於出生後31天健康出院,體重已達到2300公克。中醫大兒童醫院新生兒科主任林鴻志教授表示,根據台灣健保資料庫統計,每年有五千分之一的新生兒患有腸道閉鎖或狹窄,有時可能合併腹水的產生;嬰兒腹水問題若無獲得及時處置,可能導致心臟衰竭、肺部發育不全等狀況。在孕產期中,產婦應接受完整的產前檢查,定期追蹤胎兒器官發育狀況。若發現胎兒疑似有先天性異常時,不要輕言放棄,應至適當的醫療院所尋求協助。中醫大附醫與中醫大兒醫成立「母嬰醫學中心」,結合跨科別的醫療專業,並邀請國內外知名醫學權威擔任顧問,包含日本國立名古屋大學佐藤義朗教授、澳洲國立墨爾本大學鄭珍妮教授,以及國立臺灣大學李建南教授等專家,與全球先進醫療同步。
許維恩女兒誤吞別針恐釀腸穿孔! 醫示警「4種物品」家長千萬收好
藝人許維恩在2021年時與丈夫王家梁登記結婚,兩人婚後生活幸福,並在2023年6月生下女兒「忒忒」。沒想到日前忒忒在吃副食品時誤食了別針,夫妻倆連忙將她送往醫院急救,這件事也讓許維恩相當自責。兒科專科醫師則表示,民眾育兒時一定要有概念「孩子什麼都會往嘴塞」,所以家中危險物品千萬要收好。許維恩5月1日凌晨在臉書發文,透露10個月大的女兒忒忒在4月26日曾誤食掉落在地上的別針,當她準備好副食品餵食的時候,才發現忒忒情況有異,臉色發白、滿臉痛苦。直到她打電話叫救護車時,忒忒才把別針連同吃下去的副食品吐了出來,嚇得她連忙將女兒送醫檢查,還表示自己「差點以為要失去你了」。據《三立新聞》報導,兒科專科醫師王韋力對此事件表示,育兒一定要有一個觀念「孩子什麼都會往嘴塞」所以要將危險物品收好。王韋力醫師指出,打開的別針被孩童物放入嘴巴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除了會刺傷喉嚨以外,如果不幸進到腸道裡「一定吐不出來」。因為雖然腸胃會蠕動避開尖銳的地方,但仍然有腸穿孔的風險,如果嚴重會需要開刀處理。王韋力也提醒,如果發現孩子有不明的呼吸困難,或是不確定吞下何種物品,千萬不能採用「哈姆立克法」按壓身體,避免尖銳物傷害孩子身體,最好處理方式是立刻送醫處理,由醫生來評估治療。王韋力根據過去的臨床經驗表示,以往孩子誤吞異物大部分都能順利從腸道排出,只有10%至20%的案例,必須透過內視鏡取出,1%可能需要開刀。王韋力也提醒家長,長度超過5公分、寬度超過2公分的尖銳物品、水銀電池或強腐蝕性物品、兩個以上的磁鐵或硬幣等物品,一旦被孩子不小心誤食,會「非常危險」,一定要將此類物品收好。
其實腸子也會中風 醫師警告2種好發族群:嚴重恐致死!
中風是常見於成年人的腦部疾病,但很多人不知道,其實腸子也會中風!敏盛綜合醫院微創手術中心執行長陳榮堅近日在臉書發文表示,在門診時常常會遇到長輩因為肚子悶痛來看診,但是又不知道是哪裡痛。後來檢查發現,有些是「缺血性腸炎」,也就是俗稱的「腸中風。」陳榮堅在臉書專頁「外科陳榮堅醫師——不藏私的漸健美園地」發文提到,在門診中,常會遇到長輩因肚子悶痛來看診,但又難指出確切悶痛點,檢查才發現有些是缺血性腸炎,也就是俗稱的腸中風。陳榮堅進一步說明,腸中風是缺血性腸炎的俗稱,多與心房顫動有關,就是指心臟不正常跳動,造成血流不順暢、產生血栓後,血管塞住導致整段腸子黑掉,萬一阻塞範圍太大,有時必須切除大量壞死的腸子,就會變成短腸症候群,甚至需要做腸造口(人工肛門),嚴重恐危及生命。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消化系鄭幸弘醫師也曾發表文章提及,缺血性腸炎是因為大腸腸壁血流減少,導致腸壁血液灌注不足,進而發生黏膜發炎、潰瘍、出血、壞死甚至腸穿孔,病況嚴重時,可能併發腹膜炎或敗血性休克。至於哪些症狀可能是罹患缺血性腸炎?鄭幸弘醫師表示缺血性腸炎會因為缺血的嚴重程度、發生速度及範圍大小,而有不同的臨床表現。這些症狀沒有特異性,起初可能像一般腸胃炎一樣發燒、噁心嘔吐,有不同程度的腹痛、腹脹、排便習慣改變、便祕或血便,但到了後期,腹痛加劇,甚至一碰肚子就痛到無法忍受,有危及生命的可能。至於那些族群容易高發缺血性腸炎呢?醫師提醒「年長」、「肥胖者」特別容易罹患缺血性腸炎,因為這兩種族群普遍都有三高、心律不整等特徵,尤其有不同程度的動脈硬化或心肌梗塞病史的人尤其要注意。醫師提醒,平時要注意體重、控制好血壓與血糖,才能有效減少發病機會。
高雄男屁股卡吸盤掛急診:塞進去拔不出來 醫取出「50cm柱狀物」
高雄一名中年男子掛急診,檢查發現屁股有個吸盤,結果拔出一支長達50公分的柱狀物,嚇壞在場醫護,原來是情趣用品,可能是使用不當,才會整支卡在體內,所幸進行麻醉後順利取出。大腸直腸主治醫師蔡鎧隆收治該病例,他向《中時新聞網》提到,該名50多歲男子走路姿勢怪異進急診室,自述身體裡有東西,脫下褲子只見肛門口卡了一個吸盤,吞吞吐吐表示:「裡面還有…塞進去拔不出來了…」。蔡鎧隆隨即安排X光檢查,但影像並不明顯,嘗試拔出但男子太緊張,肛門愈夾愈緊,醫護便進行麻醉,肛門的括約肌放鬆後,順勢將卡住的柱狀物取出,一看是情趣用品「肛塞」,推測是男子使用不當,才會整支插進體內。而男子在取出肛塞後,立刻辦理出院,之後也沒回診接受追蹤。蔡鎧隆坦言,這對大腸直腸科醫師來說很常見,求診者從肛門取出的異物多到數不清,他就曾從患者體內取出電池、手機、防曬乳液、蘋果、檸檬、水管、牛奶瓶、水管等,這次取出的「肛塞」則是長度最長,足足有50公分。蔡鎧隆警告,從肛門置入異物,可能造成肛門創傷,東西體積太大或反覆操作,也可能造成肛門括約肌收縮力下降,進而導致失禁,嚴重還會造成大腸或直腸穿孔,甚至併發腹膜炎,有致死風險。
「這款零食」連吃10個…50歲男腹脹半個月 醫一看嚇壞:差點腸穿孔
大陸浙江省一名張姓男子近日因為貪吃,一口氣吃了10個柿餅,結果差點腸穿孔,引發了廣泛關注。據了解,張男平時就喜歡吃柿餅,當天一口氣吃了10個,之後肚子開始疼痛難忍,被緊急送往醫院。經過醫生檢查,發現患者的腸道已經出現了穿孔,情況十分危急。綜合陸媒報導,杭州50歲的張先生(化名)網購了不少柿餅當零嘴,近日一連吃了近10個柿餅,這才心滿意足。結果當晚睡覺,張先生隱隱感覺肚子脹痛,起初沒放在心上,過了半個月情況不見好轉,幾天前腹痛突然加重,同時出現噁心、嘔吐等情況,這才來到浙江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杭州市紅十字會醫院)消化內科就診。消化內科主任中醫師徐建軍接診後,詳細問詢病史並結合CT檢查報告,判斷張先生可能是因空腹食用過多柿餅,形成胃柿石而造成梗阻,必須馬上處理。隨後,徐建軍立即為張先生進行胃腸減壓,又安排了胃鏡檢查,結果比預判的還要複雜,胃柿石已掉到十二指腸降部,造成十二指腸梗阻,有穿孔風險。由於結石位置不佳,無法採用口服可樂或碳酸氫鈉溶解的治療方法,徐建軍團隊綜合分析考慮,立馬安排內鏡下碎石取石術。經治療,張先生已康復出院。徐建軍介紹,每年秋冬季節,消化內科都會收治幾位胃柿石患者,其中大部分都與飲食不當有關。醫師說明,胃柿石是指大量新鮮柿子或柿餅在胃內滯留、凝結形成的團塊,形成原因與複雜的胃內環境變化有關。以張先生為例,他在空腹狀態下進食大量柿餅,柿餅其中含有大量的鞣酸及果膠,這些物質會在胃酸作用下,生成難以溶解的胃柿石。
洗衣球當成糖果…長輩誤吃「選舉小物」掛急診 醫曝第一時間應變:別催吐
總統大選進入倒數階段,各方候選人開始宣傳,也會發送選舉小物。不過,彰化縣二林鎮最近發生多名長輩將洗衣球誤認成是糖果吃下肚,甚至嚴重到掛急診灌腸洗胃。對此,醫師便提醒,誤食洗衣球可能會導致胃壁灼傷、出血,第一時間可以做一件事,但千萬不能催吐。胃腸肝膽科醫師蘇銘堯接受《ETtoday新聞雲》訪問提到,清潔用品中含有界面活性劑,吃進胃裡會產生化學反應,嚴重時胃壁可能灼傷,假如量不多,可能出現悶痛、灼熱等症狀,最嚴重可能會吐血或吐出咖啡狀的液體,或是解出黑便。蘇銘堯說明,誤食洗潔劑不至於胃穿孔,通常不會致命,但小孩和老人的胃壁較脆弱,仍然有風險。另外,如果食用量太大,還是可能影響到腸道,出現小腸壁燒傷、腸穿孔。醫師提醒誤食洗潔劑,千萬不要催吐。(示意圖/翻攝自pexels)假如誤食洗潔劑,蘇銘堯建議可以先喝一些開水,盡量稀釋體內濃度,並立刻送醫。更要注意的是,最好不要催吐,因為不確定清潔劑中的酸鹼成分含量,此舉可能灼傷食道。至於治療方法,蘇銘堯透露,緊急處置會使用鼻胃管進入胃部,使用大量清水或生理食鹽水沖洗胃部,再使用胃乳狀的胃部黏膜保護劑,避免胃壁繼續受到刺激。如果發生出血等嚴重情況,會使用胃鏡檢查狀況,針對出血點打止血針或電燒。
魚刺卡喉嚨…大媽狂吞白飯慘了 小腸破掉得裝「人工肛門」
許多人不小心吃到魚刺,下意識就是吞飯或喝醋,但這是錯誤方法。中國浙江杭州有一名59歲婦人,日前吃魚時不慎把魚刺吞下,結果卡在喉嚨,當下立刻吞了好幾口白飯,結果幾天後因為腹部痛到不行,緊急送醫治療,才發現小腸被魚刺給刺破,導致嚴重的腹膜炎。據《澎湃新聞》報導,婦人吃魚被魚刺卡喉嚨,猛吞好幾口飯自救,豈料隔天感覺腹部有點痛,直到第4天疼痛劇烈,才趕緊到醫院就診,結果發現白血球嚴重超標。檢查驚覺,魚刺進入消化系統後刺破小腸,引發急性彌漫性腹膜炎,當下接受開腹手術取出魚刺,但因小腸感染嚴重,只能裝腸造口,也就是所謂的「人工肛門」,幾個月後再進行2期手術。婦人因小腸感染嚴重,只能裝「人工肛門」。(圖/翻攝自微博)醫生解釋,婦人這樣的情況並非個案,很多患者被魚刺卡喉時,會急著想把魚刺吞下去,但進入腹腔的魚刺是巨大的隱患。如果刺入食道甚至刺破食道旁的主動脈,會有生命危險;進入胃部,可能導致胃穿孔;進入腸子,會導致腸穿孔;如果進入肛門,會造成肛周膿腫。因此,魚刺卡喉嚨不要嘗試吞飯團、喝水、喝醋等,應避免吞嚥,及時到醫院就醫。消息傳出後,引來網友討論,「吃魚卡到魚刺一定要去醫院找醫生夾」、「害怕」、「被魚刺卡住時,如果是大刺千萬不要大意」、「太慘了…吃魚的時候要全神貫注、停止說笑,先用筷子再用舌頭,確定肉裡沒有魚刺,然後再吞下」。
科技業主管上腹痛檢查驚見腸胃潰傷 「傷身作息」曝光醫生直搖頭
一名40歲的科技業主管,平常生活忙碌、壓力大,加上三餐不固定,又常喝咖啡、飲酒抽菸,某天突然感覺上腹不舒服、不想吃東西,檢查後才發現有胃潰瘍與十二指腸潰瘍,並合併幽門桿菌感染;醫師則提醒,消化性潰瘍並不罕見,但拖久可能導致潰瘍出血、胃或十二指腸穿孔或阻塞。 根據《TVBS》報導,消化性潰瘍病歷中,以胃潰瘍與十二指腸潰瘍最為常見,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安診所超音波室主任楊建華表示,消化性潰瘍主要指食道、胃、十二指腸的黏膜受胃酸腐蝕產生的黏膜受損,從聯安健檢資料庫統計來看,2018年至2022年間共32046位有做胃鏡的受檢者發現,有將近10%人患有消化性潰瘍,比例其實不低。導致消化性潰瘍的原因主要可分為兩大類,內在因素包括胃黏膜抵抗力不足、胃酸分泌過多等;外在因素則包含飲食習慣不佳、藥物影響、壓力過大、幽門桿菌等原因。而民眾最擔心的,如何確認上消化道不適跟消化性潰傷是否有關,楊建華表示,最快的方法即是胃鏡檢查,透過內視鏡確認,過程中要是發現病灶,能進一步做切片篩檢或止血治療。楊建華也進一步說明,平時可以至醫院做內視鏡了解自己腸胃狀況,若發現問題積極處理很重要,此外,平日飲食習慣、生活作息以及壓力狀態皆會影響腸道健康,唯有檢查、調整生活習慣才能避免症狀找上門。
女童蜷縮狂喊肚子痛!醫一摸「硬到像木板」嘆:是罕見病例
一名10歲女童因上腹劇烈疼痛,緊急送往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救治,兒童急診科主任謝宗學觸診時驚覺,女童腹部竟「硬到像木板」,一照才知是罕見的腹部急症「兒童胃穿孔」。謝宗學日前在臉書粉專發文表示,當時這位小病患痛到蜷曲著身子,被家長用輪椅推進診間,女童一臉慘白不斷地抱怨肚子疼,接著家長開口告知,孩子早上起床時並無任何不適、食慾也很好,沒想到上課不久後突然上腹劇痛,這才趕緊到學校接孩子並送醫。謝宗學指出,初步了解狀況後,他按壓女童腹部進行觸診,發現「手感如同木板一樣僵硬」,進一步追問才得知,原來女童曾患有胃潰瘍,經過治療後過去2年不曾復發,於是他立馬聯絡住院醫師安排腹部X光檢查。結果出爐後,病情果然如他所料,女童罹患的是超級少見的「兒童胃潰瘍穿孔」,「雙側橫隔膜看到明顯的free air(游離空氣),診斷應該是胃或十二指腸穿孔」,所幸經過數天住院治療後,病患已恢復健康。為何如此罕見的病例,他卻只用「觸診」就查出?謝宗學透露,很多特殊病例可以快速診斷的原因,是因為在兒童急診做得夠久、看得夠多,「約10年前我遇過類似的病例,摸過一樣僵硬如木板的腹部,手還記得這樣的觸感,所以可以快速診斷」,強調診治病患並無訣竅,全是「經驗」的積累。
狐狸犬散步遭獒犬追咬喪命 飼主下場慘了
新北市簡姓老先生日前繫繩帶白狐狸犬哈尼出門時,遭一名婦人飼養的獒犬咬傷,雖立即送醫,因哈尼直腸被咬破,腸道穿孔導致腹膜炎,3天後仍不幸死亡。動保處向警局調閱相關事證,約談獒犬飼主到案,裁處11萬元罰鍰,並應參加動物保護講習。監視器畫面顯示,老先生牽著哈尼出門散步,剛踏出家門幾步就遇到婦人牽著體型高大的獒犬走來,獒犬看見小型犬隻就追咬不放,小哈尼遭咬傷後疼痛哀鳴不止。老先生雖驚慌,事後仍保持鎮定開車將哈尼送至動物醫院就醫,家人也協助通報警方以及動保處。狐狸犬哈尼被咬傷後,因直腸穿孔導致腹膜炎,3天後仍不幸死亡。(圖/新北市政府提供)雖然立即送醫,因哈尼被獒犬咬破直腸,腸道穿孔導致腹膜炎,經搶救仍在3天後死亡,老先生提供愛犬傷勢照片,動物醫院也開立犬隻診斷證明書,協助釐清案情。經動保處調查,該獒犬飼主所飼養的攻擊性犬隻未戴嘴套、未絕育,其名下其他犬隻無施打狂犬病疫苗等行為,已違反動保法,動保處開罰獒犬飼主11萬元罰鍰,並應參加動物保護講習。新北市動保處提醒民眾,遛狗時遇犬隻出現頸背毛豎起、露齒低吼等欲攻擊狀態時,三要一不口訣,要拉緊飼犬牽繩或抱起小型飼犬、要使用隨身物品遮擋、要緩慢後退遠離現場,不可做出尖叫等刺激犬隻的行為。
男長期便秘崩潰 拿塑膠管「迷之操作」滿肚膿休克…醫檢查也嚇呆
有些病自己可以處理,但有些則萬萬不可,下面就是讓人害怕的例子。據杭州媒體報道,近日在浙江建德市,一名男子因長期排便困難,在服藥等無果後,竟自行將塑料管插入肛門灌腸來緩解,結果釀成大禍。醫生介紹,男子用力過猛導致管子侵入太深,當時他就感到腹部疼痛可楞是熬了2天,最後才因扛不住送醫。經詳細檢查,患者腹部大量膿液積聚、全胃腸道水腫嚴重,胃全腹膜炎,伴有結腸穿孔、感染性休克等。好在妙手回春,男子已轉危為安,正在康復中。對此,醫生提醒,灌腸操作不當,會給肛門造成局部損傷,且灌腸液可能會污染到尿道或陰道,進而造成感染,嚴重者甚至會引發腸穿孔等併發症。灌入的液體過量,被腸道吸收,可能還會引起心力衰竭、電解質失衡等。另外,認證為微博 2019 最受歡迎健康醫生的婦產科陳大夫也評論,「便秘想灌腸是可以用開塞露的其實…開塞露肛塞本質上就屬於小型的灌腸啊。所以,有開塞露他不選,偏要隨便找根塑料管灌腸,迷之疑惑」。
2歲男童吞1物致腸穿孔! 醫籲:家長注意
一名2歲男童,因突然肚子劇痛送往輔大醫院急診室,沒想到X光一照,竟發現男童腸道內疑似有7顆具強力磁性的巴克球。因巴克球分布在不同腸道,彼此強力吸引造成腸壁缺血壞死然後穿孔,經由微創手術後成功移除男童體內異物,且術後恢復狀況良好。七顆巴克球連成一直線 腹膜炎又腸穿孔輔大醫院小兒外科暨外傷科主任蔡煥文表示,男童送到急診室時已有觀察到腹膜炎症狀,好在孩童當時沒有休克的跡象。而,X光檢查顯示7顆巴克球連成一直線,缺少經驗的話可能會誤以為在同一腸段,就以一般異物吞入處理原則處置,慢慢等待其自行排出;然而,實際上其中3顆在小腸內、4顆位在大腸,每顆互相吸引造成腸扭轉而阻塞,且吸力過強才進一步導致腸穿孔。蔡煥文醫師說,孩童在接受微創手術後,已經把體內的異物完全移除,並將大腸、小腸破洞處修補起來,術後1週順利出院,2週返診觀察時,孩童的狀況已恢復良好,目前也都進步到正常進食。誤吞巴克球 嚴重恐造成敗血性休克、死亡巴克球常見於孩童的益智玩具中,顏色鮮豔、雖體積小、但磁力強,若孩童誤吞後果不堪設想。蔡煥文醫師表示,巴克球、磁力珠等,因磁性較強,彼此會互相吸引,且吸得非常緊,不慎吞入就容易造成腸穿孔、腹膜炎等情形,嚴重時則會導致敗血性休克,甚至死亡。曾有研究指出,吞入超過2顆巴克球,自行排出機率將大幅降低,大多需手術介入,千萬別輕忽小小玩具帶來的傷害。家長應慎選玩具、陪伴 避免孩童誤食異物 年紀尚小的孩童常會把玩具放入口中,過去幼童吞下巴克球的案例層出不窮,因此家長在選擇玩具時應多加留意,且盡可能在孩子遊玩時陪伴在身旁,避免悲劇發生。蔡煥文醫師提醒,目前各國都有在呼籲嚴禁幼兒玩耍強力磁鐵,若家長發現孩子真的不幸吞嚥,或觀察到嘔吐、劇烈腹痛等異常跡象時,應儘速送醫處理將異物取出。
2歲童腹痛就醫 驚見腸內藏7顆巴克球
新北市1名2歲男童因腹部劇痛送醫,到醫院急診照X光檢查後發現,腸道內竟有7顆具強力磁性的「巴克球」,且分布在不同腸道,腸壁也因強力磁性相互吸引而出現缺血壞死導致穿孔,最後醫院以微創手術成功移除,並修補破洞的腸壁,男童術後恢復狀況良好。天主教輔仁大學附設醫院小兒外科暨外傷科主任蔡煥文表示,巴克球是一種常見的兒童益智玩具,因顏色鮮艷、體積小,幼童誤吞事件層出不窮,加上具有強力磁性,球體間會緊密相吸,不慎吞入後不易自行排出,容易造成腸穿孔、腹膜炎等情形,嚴重時則會導致敗血性休克,甚至死亡,因此大多需要藉由手術取出。蔡煥文說明,該名男童到急診室時有腹膜炎症狀,幸好沒有休克的跡象,安排照射X光檢查後,看見7顆巴克球連成一直線,若經驗不足,很可能誤判在同一腸段,以一般異物吞入處理原則處置,慢慢等待其自行排出,如此很可能造成延誤治療,後果更嚴重。蔡煥文表示,腸道中的巴克球有3顆在小腸內、4顆在大腸,每顆互相吸引造成腸扭轉而阻塞,而過強的吸力也進一步導致腸穿孔,因此院方以微創手術取出,並修補破洞的腸壁,術後1周男童順利出院,後續回診觀察也恢復良好,可正常進食。蔡煥文提醒家長,選擇玩具時須多加留意,並盡可能在孩子遊玩時陪伴在身旁,避免誤食的情況發生,目前各國都有呼籲嚴禁幼兒玩耍強力磁鐵,若家長發現孩子真的不幸吞嚥,或觀察到嘔吐、劇烈腹痛等異常跡象時,應盡速送醫處理將異物取出。
顧客在廁所踩到異物跌倒 佛州漢堡王遭判賠2.3億元
美國佛州48歲男子圖萊茨基(Richard Tulecki),數年前在漢堡王加盟店洗手間踩到異物滑倒,導致下背受傷及手術後併發症,在2021年1月對漢堡王提告,法院日前宣判圖萊茨基獲賠768萬美元(約新台幣2.3億元),漢堡王對此則提出上訴。據《紐約時報》報導,圖萊茨基以漢堡王「未確保營業場所及樓層沒有任何威脅」,導致下背嚴重受傷、手術後出現併發症及腸穿孔,進而遭受身心靈重創與難以工作,提告漢堡王並要求賠償醫療費用與收入損失。法院經過近2年審理後,陪審團達成該分店加盟商須賠償780萬美元(約新台幣2.4億元)共識,法官則認為圖萊茨基已透過保險獲得部分費用,宣判賠償金調整為768萬美元。對此,加盟商7餐廳(Seven Restaurants)認為圖萊茨基未提出具體證據,證明餐廳經理知道洗手間有異物,且賠償金額明顯過高,在5月19日提出上訴。圖萊茨基的律師則指出,雖然沒有任何判決能挽回損失,但提供了圖萊茨基與家人前進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