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微生物
」減肥喝「炸馬桶特調」體重不減? 醫:恐陷糖害危機
許多人有肥胖困擾,在減重時可能會排便卡關,網路上也有許多「清腸胃神器」或「炸馬桶特調」,而減重專科醫師楊智雯說,喝「清腸胃神器」體重也可也可能不減,養好腸胃道比較重要。楊智雯在臉書發文,網路的「炸馬桶」特調,基底用優酪乳,再加上無糖綠茶、美式咖啡、綠拿鐵等,短期看似可以清胃排便,「但是阿雯醫師要在這邊提醒大家,如果我們喝『炸馬桶特調』或『清腸胃神器』是希望達到減重效果,最重要的優先事項,是養好腸胃道,因為腸道微生物群(腸道菌群)在體重控制、代謝調節以及整體健康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腸道不健康的話會讓身體處於慢性發炎,進而導致肥胖。」楊智雯說,她遇到一位45歲女患者,近兩年追蹤時發現子宮肌瘤,患者150公分,體重69公斤,還有中度脂肪肝,體脂肪率43%,平常要吃軟便劑才能排便,買了「炸馬桶特調」,排便順了,體重卻沒變化。楊智雯指出,患者腸道慢性發炎,腸道好菌和壞菌比例失衡,體內雌二醇極高,原來是患者用餐習慣出問題,「吃進去的營養素明顯不足,影響肝臟代謝雌激素的功能,不健康的腸道菌也影響雌二醇的排出,造成體內雌二醇濃度過高,因此囊腫和肌瘤愈來愈嚴重。」楊智雯強調,「我們要的是「腸道健康」,而不是「只要有排便就好」,與其尋找排便的方法,我們更需要的是腸道健康,腸道健康,排便自然順暢。」清腸胃特調不是不能喝,但要評估自己的身體狀況,像超商綠拿鐵含有26.2克的糖,每天喝2杯反而陷糖害危機。楊智雯呼籲,「真正的健康減重是落實在每一天,從均衡飲食和規律生活習慣開始,而不是只靠某一種飲品或單一食物來實現。」
如何「吃」出天然美肌?營養師教你與痘痘肌說再見!
面對肌膚問題是不少人的日常困擾,臉部膚況不只是我們的門面,一部分也反映著我們身體的健康狀態。營養師黃品瑄日前在個人粉專《營養師品瑄》分享了自己的工作夥伴天天戴口罩,結果並非感冒,而是面臨著「大爆痘」的危機。然而痘痘的形成有許多內外在的因素,許多生活因素對於肌膚健康的影響至關重要。天然美肌從飲食著手 七種食物抗炎抗氧營養師黃品瑄指出,痘痘的形成除了睡眠、壓力、衛生習慣等因素外,飲食也扮演著重要角色。因此建議從飲食著手,由內而外保養出天然美肌,以下是營養師黃品瑄推薦七種對抗痘痘的食物:1. 低GI水果低GI水果如蘋果、藍莓、芭樂、蓮霧等,能幫助穩定血糖,透過降低血糖和胰島素水平,進而減少皮脂過度分泌的可能性,其豐富的抗氧化物質和抗炎成分,如維生素C、維生素E和多酚等,則可以減少身體的發炎反應,減少痘痘的發生。2. 礦物質鋅鋅可抑制引起痘痘的細菌生長、促進傷口癒合,對於皮膚細胞的生長和修復有益,能夠加速皮膚的癒合過程,幫助痘痘更快地消退。 富含鋅元素的食物有牡蠣、蝦蟹、牛肉、南瓜籽等。3. 十字花科蔬菜十字花科蔬菜如花椰菜、白菜、青江菜,含有豐富的抗氧化劑和纖維,有助於排毒和改善皮膚健康。此外也包含如異硫氰酸鹽的成分,有助於維持荷爾蒙平衡,降低因皮脂過度分泌導致生長痘痘的機率。4. 含硒食物硒是一種抗氧化劑,能中和自由基,減少皮膚的氧化壓力。硒還可抑制促炎細胞因子的釋放,減少發炎反應,有助於降低皮膚痘痘的發生。含硒食物如巴西堅果、雞蛋、雞肉、動物肝臟等。5. 益生元/益生菌益生元作為水溶性膳食纖維,具不易被人體吸收的特性,經細菌發酵後為腸道內的益生菌提供營養,常見的食物有蘆筍、洋蔥、大麥、燕麥等。發酵食物如優格、泡菜、味噌、納豆,則含有大量的益生菌,可補充腸道有益細菌,改善腸道微生物平衡,間接改善肌膚狀況。6. 維生素D維生素D具抗炎與抗氧化作用,以及免疫系統及皮脂調節的功能,可促進新陳代謝,增強皮膚抵抗力。常見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包含黑木耳、秋刀魚、吳郭魚、鴨肉等。7. Omega-3Omega-3脂肪酸具有抗發炎作用,有助於減少皮膚發炎和預防青春痘生長。含有豐富Omega-3脂肪酸的食物有奇亞籽、亞麻仁油、鮭魚、鯖魚、沙丁魚等。保持良好飲食與習慣 告別痘痘保有健康肌最後,營養師黃品瑄也提醒大家應避免攝取過多可能使痘痘惡化的食物,像是麵包、餅乾、蛋糕等精緻澱粉,以及乳製品和含糖飲料等。鼓勵大家面對痘痘問題並不可怕,只要從飲食、生活習慣等多方面開始著手改善,就能有效控制和減少痘痘的發生,讓我們都能擁有健康光滑的肌膚。
讓大腦返老還童!醫師提點「2關鍵妙招」 促進大腦健康防老化
根據衛生福利部委託辦理失智症流行病學調查推估,臺灣失智症人口至今已超過30萬人,且好發年齡有年輕化的現象,事實上失智症屬於腦部病變的疾病,而非正常老化,因此如何促進大腦健康、避免大腦退化甚至返老還童,一直是大眾關注的議題之一。根據《TVBS新聞網》報導,專家及醫師群皆表示,除了有氧運動,飲食控制也成為防老的關鍵因素。臺北榮總神經內科研究醫師廖誼佳指出,大腦的老化分成內在及外在,其中外在的風險因子包含全身性的發炎反應、壓力事件等都會容易造成大腦的血腦屏障變得不穩定,一旦這個維持大腦恆定及安全的結構出現異常,就可能導致神經發炎的膠細胞開始增加,甚至會出現異常的蛋白質堆積或代謝不穩定,最後當幹細胞逐漸死亡,就會因為神經元的突觸產生病變,促進大腦老化的風險。東京大學新創科學博士候選人暨營養師廖誼青提到,除了藉由運動促進大腦血管新生,誘發腦部分泌滋養因子BDNF避免大腦老化外,飲食的類型是影響腸道微生物菌群和腸腦互動的主要因素,她也說,地中海飲食已被證明是有效增進腦部健康的吃法,以全穀類為主食,橄欖油、堅果作為油脂來源,搭配魚類及海鮮,並限制紅肉及加工肉的攝取。東京大學新創科學博士候選人暨營養師廖誼青提到,除了運動外,飲食的類型也是預防大腦老化的關鍵。(示意圖/Pexels)臺北榮總神經內科總醫師凌郁翔表示,限制及加工肉攝取的原因,是因為這些肉類經由腸道共生菌代謝後會產生氧化三甲胺,這些不好的代謝物將會增加腦內的類澱粉及淘蛋白的堆積。對此,廖誼青補充,大腦跟腸道會互相影響,因此可以多攝取一些菌腦腸軸的關鍵營養素,像是omega3脂肪酸、維生素ADE、鋅和鐵都可以調節腸道免疫和腸道微生物群。事實上,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曾針對此議題提出預防老化的「護腦5招」,包含「多動腦」、「多運動」、「多社會互動」、「均衡飲食」、「維持健康體重」,另外,坊間許多專家學者也呼籲,民眾可多攝取蔬菜、水果、豆類及堅果成分等食物,藉由抗發炎及抗氧化特性,促進大腦整體健康及功能。
慢性便秘恐傷害「主觀認知能力」 風險增7成
在一項研究便秘對衰老大腦影響的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了一些令人擔憂的聯繫。作者將慢性便秘定義為每3天或3天以上才排便一次,而研究結果發現,慢性便秘與主觀認知能力下降的風險增加73%相關。根據CNN報導,全球約16%的成年人患有便秘,尤其又以老年人中更為常見,因其缺乏鍛鍊和膳食纖維等與年齡相關的因素,以及使用可能導致便秘的藥物副作用。此外,慢性便秘與炎症和焦慮和抑鬱等精神障礙有關,但關於消化健康與長期認知功能之間的關係,還有許多懸而未決的問題。為了找到這些線索,該研究的作者對11萬2000名成年人進行評估。作者發現,與每天大便一次的人相比,便秘的參與者的認知能力明顯較差,兩者認知上的年齡平均差距3歲;每天大便兩次以上的人也發現風險增加,儘管這種增加的機率很小。作者表示,這項研究並不是旨在測試排便、腸道微生物組和認知健康之間的因果關係,因此無法就這種關聯背後的精確因果順序得出堅定的結論,但排便頻率和主觀認知功能也與參與者的腸道微生物組有關。報導指出,丁酸鹽(butyrate)和脂肪酸可支持腸道屏障,防止細菌和其他微生物進入血液,而在那些排便不頻繁和認知功能較差的人中,產生丁酸鹽和脂肪酸的有益細菌會減少。從蔬菜、水果、全穀物和堅果中攝入足夠的纖維可以預防便秘。根據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的規定,每天的總纖維攝入量應至少為25克,充足的水分可以軟化糞便,這樣就可以輕鬆地排出糞便,此外,每周至少鍛鍊幾次並控制壓力也有幫助。
孩童呼吸道過敏家長頭痛 長庚最新研究:與腸道菌叢失衡有關
孩子呼吸道過敏是許多家長的困擾,林口長庚醫院研究團隊最新研究發現,兒童腸道微生物代謝失衡與呼吸道過敏疾病息息相關,若能提供足夠的膳食纖維食物,來維持腸道菌群的營養來源和健康,將為預防兒童呼吸道過敏疾病帶來全新視角。台灣兒童過敏盛行率有逐年上升趨勢,其中呼吸道過敏(例如氣喘、過敏性鼻炎)是最常見的類型;流行病學研究顯示,台灣學齡前兒童氣喘比例約占10%、兒童過敏性鼻炎盛行率則高達40%。林口長庚醫院兒童胸腔科醫師邱志勇率領研究團隊,針對56名對塵蟎過敏的兒童和28名非過敏健康兒童,進行糞便微生物組與代謝物組的綜合分析,經對照結果顯示,氣喘患者的腸道微生物菌叢中,碳水化合物活性酶(CAZyme)基因的數量和豐度減少,且物種也下降,而過敏性鼻炎患者的腸道菌叢中,則沒有觀察到類似的變化。邱志勇表示,這種碳水化合物活性酶的減少和哮喘孩童糞便中丁酸(Butyrate)減少的情況是一致的,且它與對塵蟎過敏的IgE反應呈現相反的關係;換言之,隨著碳水化合物活性酶的損失程度增加,糞便中丁酸減少,對塵蟎過敏的IgE反應則相對增加,同時也增加了兒童過敏疾病發生的機會。邱志勇指出,碳水化合物活性酶基因主要負責分解和代謝碳水化合物,包括人體無法消化吸收膳食纖維中的多種碳水化合物,當碳水化合物活性酶基因的數量和豐度減少時,腸道微生物菌叢對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和代謝能力就會下降。而食物中膳食纖維的代謝正是產生短鏈脂肪酸-丁酸的重要來源,丁酸對腸道健康非常重要,可以提供能量給腸道細胞,促進腸道屏障過敏原功能,調節免疫反應等。過去已有研究發現,腸道微生物的組成和多樣性可以影響免疫系統的發育和調節,進而影響兒童對過敏原的反應。邱志勇研究團隊則新發現了兒童呼吸道過敏疾病和腸道微生物系統代謝層面特徵之間相關性的重要線索。這項研究成果已刊登於2023年1月國際知名兒科過敏免疫頂尖期刊《小兒過敏和免疫學》(Pediatric Allergy and Immunology)。
研究:茹素者染疫重症率降低逾7成 慈濟證實65歲長者差異更顯著
台北慈濟營養師侯沂錚的研究團隊,最近展開了一項研究,特別針對茹素長者罹患新冠肺炎重症的比例進行回顧,結果發現,65歲以上的茹素患者,確實能有效降低重症發生率,而且差異比起其他年齡層尤其顯著,這項研究成果目前也已刊登在國際知名醫學期刊Frontiers in Nutrition。其實之前就有英國醫學雜誌曾針對6個歐美國家收集了2884個擁有不同飲食習慣的新冠肺炎患者,包括素食、海鮮素主義、葷食進行研究,研究發現:茹素者竟然可降低73%的重症比例。台北慈濟醫院營養師侯沂錚的研究團隊,也基於這項研究進行了一個茹素與降低老年得新冠重症機率的相關研究。而新冠疫情至今,台北慈濟也總共收治了1千7百多位染疫者。慈濟研究團隊參考了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的分類標準,將病患分成輕症、中症、重症3組。最後根據邏輯性回歸統計出:茹素的患者中,重症人數都比葷食者明顯降低,尤其在65歲以上的患者差異更顯著。侯沂錚的研究團隊認為之所以會有這種差異,是因為飲食對於腸道微生物的影響極為重要,更與傳染病的風險和嚴重程度有相當的關連性。尤其過去的研究指出,素食營養豐富,其中包括高濃度的多酚、類胡蘿蔔素、纖維素、維生素A、C、E、葉酸、鐵、鉀和鎂等。「茹素飲食可以強化免疫系統、預防高血壓、發炎及氧化壓力還有降低心血管疾病、併發症的風險。」侯沂錚說可能是這次研究發現茹素者重症發生率較低的主因,將來相關研究也會納入疫苗施打狀況、是否食用營養補充品等因素來進行更深入的探討。
世紀之毒2/「每天喝飲料」青少年糖尿病患增4成 營養師:這2種代糖較安全
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統計,台灣的糖尿病發生率超過11%,患者人數已經超過230萬人,其中第一型糖尿病是天生基因缺陷所致,多在12歲前發病;第二型糖尿病則是後天飲食、肥胖造成,患者佔整體的9成。調查也顯示,2000年至2014年間,台灣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增加2.6倍,75歲以上長者每2人就有1人患有糖尿病,20歲以下的糖尿病患者更是大增44%,推測與飲食習慣有關,許多孩子從小就攝取過多的糖份,因此讓糖尿病年齡不斷下探。國家衛生研究院2019年也進行「青少年含糖飲料攝取行為趨勢研究」,結果發現,過去18年青少年攝取含糖飲料的比率大幅成長75%,其中25%的青少年每天更喝超過500毫升的含糖飲料,長期下來,影響了成千上萬人的體型、健康、疾病和醫療。營養師程涵宇說,糖癮的可怕之處,還在於讓你不停地想吃東西!「研究顯示,攝取甜食會刺激大腦的獎勵機制,即使不感到飢餓,但大腦仍然會持續渴望攝取糖份,進而增加體重以及體脂肪。」以果糖為例,進入體內就會刺激多巴胺對下視丘的作用,而增加進食量。不只如此,國際期刊《Nutrients》的研究也顯示,精緻糖會影響血壓,研究人員發現減少2.3茶匙的糖,就可以讓收縮壓降低8.4毫米汞柱、舒張壓降低大概3.7毫米汞柱。甜葉菊是南美灌木甜葉菊的葉子,不含任何卡路里,用來取代精緻糖,有助於體重增加和控制血糖。(圖/123RF)如果想「吃甜甜」,但又擔心影響健康,許多人會考慮選擇代糖,也就是可以取代精緻糖的甜味劑,「其中天然來源的代糖比較好,例如糖醇、甜葉菊。」程涵宇說,糖醇是一種天然存在於水果和蔬菜中的碳水化合物,經常使用的糖醇包括赤藻糖醇、木糖醇和麥芽糖醇。由於口腔中的細菌不會發酵糖醇,所以不會像一般糖份那樣影響牙齒健康。此外,糖醇的卡路里含量大為減少,因此也不會很明顯的影響血糖波動,所以是糖尿病患者可以選擇的代糖。程涵宇說,糖醇雖然安全性高,但大量食用時可能會引起消化不良;另外,木糖醇對狗有劇毒,若家中有狗狗一起生活,要特別將木糖醇放在狗狗無法觸及的位置。甜葉菊則是南美灌木甜葉菊的葉子,不含任何卡路里,研究顯示,用甜葉菊代替糖有助於體重增加和控制血糖,程涵宇說,雖然甜葉菊被認為是安全的,但也有一些研究顯示它可能對腸道微生物群不友善,可能會改變腸道環境。其實,與其去研究代糖到底安不安全,不如多吃天然食物中的甜味,先從原型食物著手,讓味蕾擺脫加工後的香氣、味道,漸漸地或許就不再需要依賴糖了。
【糞便救命2】這種病菌會致死 便便治癒率高達9成
70歲林先生因嚴重腹瀉而發現感染「困難梭狀桿菌」,這是一種革蘭氏陽性、會產生內孢子的人類致病菌,其感染途徑是透過糞口傳染,感染個案通常是接觸到被困難梭狀桿菌汙染的環境,而後再由口腔食入。正常腸道具有平衡的腸道微生物菌叢多元性,而當腸道微生物菌叢多元性遭受破壞而降低時(通常是因為使用抗生素),再加上困難梭狀桿菌食入體內,就有機會在腸道內伺機繁衍,造成偽膜性大腸炎,通常會有嚴重的腹瀉,好發族群為:使用抗生素、醫療機構住民、以及年齡大於65歲以上的老人。亞東醫院肝膽胃腸科陳冠至醫師表示,困難梭狀桿菌造成的腹瀉,容易復發且嚴重可能導致死亡,當復發或嚴重感染時,經常規治療方式無效時,可以考慮用糞便微菌叢移植來進行治療,其治療原理是藉由移植健康者的糞便到患者腸道內,以重建腸道微生物菌叢的多元性,進一步使得困難梭狀桿菌無法生存,讓腸道黏膜回到健康狀態,達到治療的目的。糞便微菌叢的移植方式,前置處理要將檢驗合格的糞便與生理食鹽水充分混合攪拌均勻,過濾雜質後即可使用,接著可選擇透過內視鏡經鼻腸管或鼻胃管方式移植到腸道;或是透過大腸鏡、灌腸、乙狀結腸鏡等方式移植微菌叢,根據過去文獻報告,不管用哪一種方式給予,其成功治癒率皆可達8~9成,移植後,有部份患者可能產生不規則腸蠕動及脹氣、發燒、短暫便秘、或腹瀉,但大部分皆可用藥物達到症狀緩解。未來糞便微菌叢移植,可能還能應用在發炎性腸道疾病、大腸激躁症、肥胖、新陳代謝症候群及巴金森氏症等疾病,有待進一步研究證實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