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疾病
」 發炎性腸道疾病 腸躁症 腸癌 便祕 糞便5旬男子2個月反覆血便 醫拿大腸鏡檢查「督進去」就找到病因
一名54歲的中年男性日前前去醫院就診,主訴反覆血便近2個月,並伴隨食慾不振及排便習慣改變。雖然家族中並無大腸相關疾病史,但胃腸肝膽專科醫師張靖認為,病人主訴的這些症狀已經是明顯的警訊,加上病人從未做過大腸鏡檢查,為此立刻安排檢查,沒想到大腸鏡剛放進去,就馬上找到血便的原因。胃腸肝膽專科醫師張靖在FB粉絲專頁發文表示,當時大腸鏡檢查一進入肛門,就發現血便的原因為「直腸癌」。而且癌症侵犯範圍和深度相當嚴重,所以導致直腸黏膜極其脆弱,經常出血。檢查完成後,該名病患被立刻轉診到林口長庚進行後續癌症治療。張靖醫師表示,這是自己最不想看到的結果,原本希望病患所遭遇到的是痔瘡所引起的血便。張靖醫師後來也提到,該名病人目前需確認其他器官是否受到癌細胞的侵犯,以及是否能保留肛門等治療相關問題。張靖醫師也希望他接下來的治療能一切順利平安。張靖醫師解釋,大部分血便的原因都是良性的腸道疾病,如痔瘡、肛裂或腸道發炎等。然而部分血便的原因則來自於「大腸直腸癌」。尤其當血便伴隨排便習慣改變、便中有黏液、體重減輕或有家族史等情況時,更需謹慎小心。「大腸直腸癌」的形成往往需要一段時間。在「預防勝於治療」的觀念下,張靖醫師認為民眾應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多攝取蔬菜水果,及早發現並切除腸息肉,以降低大腸直腸癌的風險。透過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僅能遠離大腸直腸癌,也有助於減少其他癌症的風險。
常被誤認腸躁症 醫揭「發炎性腸道疾病」症狀:嚴重肚破腸流
發炎性腸道疾病(IBD)是一種消化道的慢性發炎疾病,初期常被誤認為腸躁症,若是和壓力有關的腸躁症,通常發生在白天或有壓力時疼痛,飯後往往會肚子絞痛想排便,排便後就會緩解,但若出現其他相關症狀,就要提高警覺,必須進一步接受檢查。林口長庚醫院發炎性腸道疾病中心主任李柏賢醫師說明,發炎性腸道疾病主要分成潰瘍性結腸炎和克隆氏症,好發在學生、上班族等20至40歲青壯年,常見臨床症狀包含腹瀉、腹痛、血便、黏液便、貧血以及體重減輕其中潰瘍性結腸炎以腹瀉、黏液便、血便為主,克隆氏症則以右下腹疼痛為主要表現。該疾病是患者自體免疫系統攻擊腸道,引起嚴重腹痛、血便,有部分人腸道狹窄、穿孔、阻塞,甚至「肚破腸流」,瘻管導致肚皮、生殖器官滲出糞便,嚴重影響工作與生活。疾病初期常被當成急性腸胃炎或大腸急躁症合併痔瘡出血,長期若沒妥善控制,會增加急診、住院、手術切腸、甚至腸癌風險。由於該疾病成因複雜,目前研究顯示和基因、西化飲食、食品添加物、環境污染和腸道菌叢改變有關。李柏賢指出,雖然過去西方國家IBD盛行率高,但近年亞洲國家發生率急遽上升,推測是飲食型態轉向西化以及食品添加物改變腸道微菌叢。
發炎性腸道疾病好發於青壯年族群! 醫曝:久病恐釀禍
34歲的吳先生正值青壯年,剛成家立業的他肩負養家的重擔,為了養育妻小成了工作狂,每日飲食也只能隨便打發解決。近日如廁時持續出現血便症狀,讓他誤以為是痔瘡搗亂,索性至藥局購買成藥治療。然而,情勢非但沒有好轉反而越來越嚴重,最後無奈之下求診胃腸科,深入檢查後確診為發炎性腸道疾病(IBD)。透過生物製劑治療,才終於得以控制病情、恢復以往的生活品質,也逐漸開始注重平時的飲食習慣。留心這些症狀 可能是發炎性腸道疾病彰化基督教醫院胃腸肝膽科顏旭亨醫師指出,IBD屬於免疫系統疾病,常見症狀如腹痛、腹瀉、血便、莫名貧血、體重減輕及發燒。如有慢性腹瀉兩週以上,或是其他症狀長達三個月以上,就建議民眾盡早就醫,進一步診斷是否為IBD。依顏旭亨醫師臨床經驗分享,一般而言,透過醫師初步檢查,通常95%求診的患者屬大腸急躁症,因此不需太過擔心。IBD臨床診斷需將慢性病史,大腸鏡檢查、腸道超音波、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腸道造影等影像學檢查,以及典型的內視鏡影像和病理組織等綜合評估才能確診。IBD可分為潰瘍性結腸炎以及克隆氏症。顏旭亨醫師解析,兩者差異在於,潰瘍性結腸炎的發炎範圍僅止於大腸、直腸,症狀包括血便、腹瀉、直腸出血等;克隆氏症則可能擴及大腸、小腸及多處部位。IBD若反覆發炎未癒,容易增加大腸阻塞、腸穿孔、瘻管,甚至提升腸癌機率等併發症的風險。IBD治療武器多 生物製劑助患者一臂之力隨著現代藥物發達,IBD的藥物選擇也逐漸趨於多元。除了抗發炎藥物、類固醇、免疫抑制劑等藥物外,近年來醫藥專家已運用先進生物科技設計出各類生物製劑。顏旭亨醫師表示,生物製劑類似於標靶藥物,可以精準瞄準發炎相關免疫分子進行作用,因此比較不會傷害與疾病無關的細胞或組織,而是針對特殊發炎途徑的傳導物質進行移除。而治療武器的搭配組合仍需視個案個別疾病程度而定,只要疾病控制良好,腸道不發炎、身體抵抗力變好,腸道內的細菌也較不容易增生而形成感染症,避免嚴重感染發展成敗血症。 均衡飲食 維持免疫力 日常3大原則要注意!IBD目前推測成因與基因遺傳及飲食西化有關,基因遺傳的部分,西方人罹患比例較東方人多出許多。根據統計,近年來國內潰瘍性結腸炎的發病率約為每10萬人口有12人,而克隆氏症的發病率為每10萬人口3.9人。根據全民健康保險重大傷病證明,截至2024年6月,全國共有2,360例克隆氏症患者和5,232例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無論東西方,盛行率均在節節上升。顏旭亨醫師建議,均衡飲食應多攝取蔬菜水果、少吃肉類、避免加工食品,且懂得調適生活壓力才能常保腸道健康。
8旬翁不明腹痛多日「肚子痛到無法走」! 一查竟是罕見小腸癌 醫揭6徵兆:多數已晚期
苗栗一名85歲老翁因多日不明原因腹痛到處求診,卻都查不出病因,最後因肚子痛到無法直立行走,被家人送急診,經電腦斷層檢查,赫然發現其小腸處有個近10公分的大腫瘤,且已經破裂、內出血,所幸透過開腹手術,順利切除腫瘤和部分小腸連接處,而病理報告也證實為極罕見的「小腸癌」。85歲老翁因腹痛就醫,檢查出罕見的小腸癌,且已破裂造成內出血。(圖/大千醫院提供)這名廖姓老翁因多日不明原因腹痛到處求診,卻未被診斷出原因,最後因腹痛難耐,由家人送往苗栗市大千綜合醫院急診,經電腦斷層檢查後,赫然發現其小腸處有一個將近10公分的巨大腫瘤,而且已經破裂,造成內出血,醫師於是緊急進行開腹手術,順利切除小腸腫瘤和部分小腸連接處。根據大千醫院外科部主任馮啟彥表示,廖姓老翁的病理報告證實為非常罕見小腸癌,所幸病人術後恢復良好,並持續配合使用口服抗癌藥物。他繼續指出,一般腸胃道癌症最常見的是大腸癌,其次是胃癌和食道癌,小腸癌僅佔1%,實屬非常罕見,小腸包含十二指腸、空腸和迴腸等部位,長度達3至4公尺,癌症初期較不易被察覺,且一般胃鏡或大腸鏡很難診斷出來,容易延誤病情。當出現明顯症狀,包含腹痛、腹脹、嘔吐、食慾不振、體重減輕或貧血時,多數已是晚期。馮啟彥也表示,小腸癌發生原因不明,但可能造成的危險因子有許多,例如罹患其他腸道疾病(克隆氏症、大腸直腸癌、乳糜瀉)、淋巴水腫、遺傳、抽菸、飲酒和高油脂飲食等。由於小腸癌初期症狀不明顯,馮啟彥同時提醒,民眾應避免小腸癌的危險因子,如有不明原因腹痛等相關症狀,一定要儘早就醫,安排高解析度的電腦斷層檢查,才不致於延誤病情。
廣東蟑螂神進化? 民眾驚見「2根觸鬚發光」激似揮舞螢光棒
蟑螂是一種人見人打的生物,很少人喜歡。中國廣東有博主近日PO出一段影片,畫面出現一隻蟑螂,特別的是2根觸鬚會發光,像是在揮舞著螢光棒,引發網友熱議。廣東近來進入高溫濕熱的天氣型態,許多民眾家中出現一群「熟客」拜訪,正是會讓美好心情瞬間崩潰的小強蟑螂,而「起猛了看到蟑螂有應援棒了」、「廣東的蟑螂進化的有多神奇」登上熱搜,掀起眾多網友討論。起源於一名博主在網路PO出影片,畫面中顯示一隻蟑螂2根觸鬚發著光,像在揮舞螢光棒,至於為何會發光?有網友猜測,可能是下方有燈光照射。不過撇開發光不說,假如在家中看到蟑螂,不少人肯定會陷入崩潰。蟑螂的觸鬚發光晃動,像是揮舞著螢光棒。(圖/翻攝自微博)據《羊城晚報》報導,蟑螂最早出現在3.5億年前,恐龍老早就滅絕,但牠卻活到現在,號稱地表最生物,中國家庭中最常見的蟑螂主要有6種,包括德國蟑螂、美洲蟑螂、黑胸大蠊、東方蜚蠊、澳洲大蠊、日本大蠊。蟑螂是雜食性昆蟲,任何食物來者不拒,不只動物、植物、腐爛物,甚至是排泄物,就連紙張、肥皂、電線、紡織物、皮革、頭髮等,也可以成為食物。牠們平常喜歡躲在在溫暖、潮濕、食物豐富以及多縫隙的地方,像爐灶、水池、洞穴、雜物堆、牆縫等。此外,蟑螂還有一些「特異功能」,除了會飛,還會「斷肢再生」、游泳等,而且就算斷頭,還能維持一段時間呼吸。在活動中,不僅可攜帶麻風分枝桿菌、鼠疫桿菌、桿菌性痢疾等40多種病原體,也是腸道疾病和寄生蟲病重要的傳播媒介,因此要小心。
比早餐店大冰奶還猛!網傳超商「炸屎特調」 營養師認證:有效
身為台灣人,都知道排便不順暢的時候,來上兩杯早餐店的大冰奶,往往就可以有效緩解惱人的便秘問題。不過近日網路瘋傳取材自便利超商的「炸馬桶特調」,號稱更強更猛更解便,只要拿全家便利商店的綠拿鐵及無糖優酪乳2種飲品加在一起,喝上半杯就「超有感」!不過為何這兩種飲品加在一起會這麼有效?營養師嫚嫚在《今健康》發文指出,原來飲品中的「這2樣成分」是有效的關鍵!營養師嫚嫚指出,此款「炸馬桶特調」效果之所以如此超卓,在於飲品的「膳食纖維」相當高。該綠拿鐵的主成分不論是助糞便黏滑的「水溶性膳食纖維」,或是架構糞便體積的「非水溶性膳食纖維」都十分充足。無糖優酪乳則有益生菌,有助於促進腸道蠕動,而且現代人缺乏乳製品攝取,因此也常見有乳糖不耐症,在可接受範圍的刺激腸道。兩者加在一起,自然對於排便非常有幫助。而若是原本的綠拿鐵本身就含有乳製品,再加上優酪乳,相關效果自然再增加。如果買不到上述的2種飲品,有沒有其他方案可以替代呢?嫚嫚營養師表示,綠拿鐵這類飲品本身就很有營養價值,原則上會建議留意蔬果比例,只要蔬菜比水果多即可。拿鐵原意就是「牛奶、乳製品」的意思,因此買不到的民眾可以自行調配,改買其他的綠拿鐵搭配牛奶、優格、優酪乳等乳製品,也能有差不多的效果。另一方面,有不少網友表示炸馬桶特調的味道,其實沒那麼容易下嚥。對此,嫚嫚營養師則建議可以酌量加進約1到2匙蜂蜜,可以改善味道,也同樣有助於潤腸、排便。不過營養師提醒,蜂蜜再天然也是糖,喝多一樣會對血糖、體重造成影響,因此需酌量使用。至於要喝到什麼程度?營養師嫚嫚指出,促進排便的重點在於健康排便,若是嘗試過後發現自己一直腹瀉,或是一天腹瀉超過2次,就得留意逐步增量或暫停,並且多補充水分,以免因腹瀉而脫水,造成其他健康危害。炸馬桶特調雖然有助排便,不過也有許多人不適合喝,需要酌量或是避免。嫚嫚營養師指出,像是腸胃容易脹氣、有腸躁症等腸道狀態不佳的人,或是平常就較少吃蔬果攝取膳食纖維、初期嘗試的人,就得酌量飲用,確認沒有太強不良反應後逐步增加,以免一下急遽增加腸道負擔。此外,由於綠拿鐵的成分往往鉀離子含量高,部分限鉀的洗腎、透析、腎臟病友也需特別注意。如需飲用,建議先和醫師、營養師等討論。也由於每家飲品品牌的綠拿鐵製作方式不同,部分可能會以生菜進行製作,癌症、幼童、年長者等免疫不佳者需要多留意,為避免風險,建議不喝為佳。還有些人表示,嘗試過「特調」之後,似乎對自己的腸胃「不是特別有用」。對此嫚嫚營養師指出,問題有可能是出在其他地方。嫚嫚營養師指出,飲食攝取是影響排便的重要因素之一,要素包括了水溶性膳食纖維、非水溶性膳食纖維、油脂、水分等。如果攝取飲食中缺乏水、水溶性膳食纖維、油脂,就可能影響糞便於腸道「滑行」。而缺乏非水溶性膳食纖維則難以架構,形狀就常見鬆散。有吃蔬果、喝綠拿鐵但便祕,飲食上可檢視是否較少喝水、油脂攝取不足。膳食纖維等營養也建議以原型食物攝取為佳。此外,排便不能單靠飲食,日常習慣中若久坐不動、缺乏運動,腸道也會容易怠慢、蠕動速度放緩。反之,久沒動但突然進行強度稍高的運動時,就可能出現大量排便的情況。如果平常生活中壓力較大,也可能影響自律神經,進而引起便祕;腸道狀態、腸道疾病、懷孕等也會有所影響。因此,飲食若沒問題,也建議從生活型態、壓力狀況、身體狀態進行觀察,必要時進行檢查。
突然大小眼、吞嚥困難! 小心恐是「重症肌無力」
有一位17歲少女單側眼皮莫名下垂,變成大小眼,以為只是疲累,一年後症狀變嚴重,吞嚥困難,嚴重時一粒米飯也無法嚥下,從眼科追查原因後,轉到神經內科,確診為「重症肌無力」。重症肌無力≠肌少症雖然都有個「肌」字,但重症肌無力發病的原因卻是完全不同。肌少症主要是因年齡增長或活動不足,造成肌肉快速流失的病症,好發於老年人。重症肌無力則是肌肉無法正常收縮的疾病,會影響全身肌肉,且依發病位置而有不同的症狀表現。圖片來源:台灣神經免疫醫學會「重症肌無力」早年致死率高達4成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邱浩彰教授說明,重症肌無力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與類風濕性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乾癬等疾病相同,都是因為免疫系統不當攻擊正常器官所導致。重症肌無力發病年齡以20-30歲女性為主,50歲以上則以男性為主,且早年致死率竟高達4成,在台灣,平均每十萬人有22人罹患重症肌無力,現在領有重大傷病卡者約6千人,其中約2成屬於頑固型重症肌無力,傳統治療效果有限。「重症肌無力」有哪些症狀?發病初期主要影響眼睛肌肉,9成病友會出現明顯的眼皮下垂、大小眼、複視或視力模糊等「眼肌型」症狀。患者常在早晨起床時肌肉力量正常、活動自如,到了下午或傍晚就斷電,出現肌肉無力的症狀,雖然休息或睡眠後能改善,但就像是一顆健康度不佳的電池,「充電量」往往不到滿電量的20%,甚至只有5-10%。嚴重的情況,約5-8成病友會在2-3年內惡化為「全身型」重症肌無力,出現無力咀嚼、吞嚥困難、口齒不清、聲音沙啞、四肢無力、頸部無力而難以抬頭、走路爬梯困難、呼吸困難等症狀。這些症狀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導致疾病急遽惡化,嚴重時恐會導致呼吸衰竭,有高度致死風險,且病情反反覆覆,讓病友身心俱疲。台灣神經免疫醫學會理事長葉建宏分享:「重症肌無力發展到後期全身型、頑固型重症肌無力,發病風險會變得難以掌握,病友常常反覆進出加護病房,所以早期診斷出來能夠幫助到更多病友,這個也是台灣神經免疫醫學會努力推廣的方向,希望醫師們對這個疾病症狀能更敏銳辨識出來,減少誤診斷、誤治療機率」重症肌無力治療選擇葉建宏理事長表示,台灣重症肌無力的現行治療方式,包括:俗稱「大力丸」的抗乙醯膽鹼酵素劑、類固醇、快速調節免疫機能的血漿置換術(俗稱「換血」)與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以及胸腺切除手術等。大部分重症肌無力病友可在這些傳統治療、心靈與生活照護之下,穩定控制病況,預防復發與延緩惡化,不過,目前仍有2成左右的頑固型重症肌無力病友因無法使用傳統免疫藥物,效果不如預期,治療陷入困境。研究顯示,頑固型病友因吞嚥困難而使用鼻胃管的比例高達85倍,在住院方面,一年內急診與住院治療的比率超過5成,嚴重需進加護病房醫治的比例甚至高達3.5倍。值得期待的是,隨著分子生物學的進步,繼類風濕性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乾癬與發炎性腸道疾病等自體免疫疾病陸續有標靶藥物問世,重症肌無力也邁向生物製劑輔助個人化精準治療的時代。葉建宏理事長說明,生物製劑依作用機轉,主要分為抑制補體、減少抗體、打壓T細胞、打壓B細胞等4種,頑固型重症肌無力病友,有機會幫助病友快速且長期穩定病情,從而達到長期緩解的目標。期待未來台灣能加速引進相關的生物製劑,比照其他自體免疫疾病納入健保給付,幫助重症肌無力病友穩控病況。籲民眾有大小眼、吞嚥困難症狀,先別急!邱浩彰教授表示,門診曾有不少重症肌無力病友因眼皮下垂、大小眼,優先尋求眼科與醫美診所的協助,甚至接受提眼瞼肌手術,但一陣子後復發才驚覺有異。此外,也有不少病友因吞嚥困難求診耳鼻喉科,檢查結果卻顯示一切正常、查無病因;因四肢無力求助骨科或復健科,勤做運動,病症依然反覆發作,影響工作效率。台灣肌無力症關懷協會梁采葳理事長就是重症肌無力病友,確診迄今40年,從發病到確診共花了2年時間,歷經眼皮睜不開、無法吞嚥、呼吸困難、兩年內住院7-8次與2次加護病房命危、插管、急救等過程,沮喪到一度想輕生,直到後來接受胸腺瘤切除手術與心靈轉念,才逐漸走出陰霾,並且投身協會志工行列,與病友相互交流與鼓勵。重症肌無力雖然無法根治,只能持續用藥長期控制病況,且罕病藥費高昂,但對於傳統治療無效的患者來說是千載難逢的機會,身為病友的她非常理解健康的可貴,也期盼政府能看見患者的需要,給予治療的希望。
這間公司招募糞便捐贈者「可拯救生命」 1年最多賺580萬獎金
人類的便便真的是黃金?美國一間公司正在接受來自世界各地的糞便捐贈者,1個樣本將提供500美元(約1.6萬新台幣)的獎金,如果每天正常排便,1年甚至可以拿到18萬美元(約580萬新台幣),因為他們聲稱糞便可以「拯救生命」。據《CNN新聞18頻道》報導,在美國和加拿大註冊成立的Human Microbes公司,將醫療人員、研究人員、醫院、治療實驗和個人連結,希望捐贈者的糞便中含有對研究有價值的細菌。研究人員認為,將來自健康個體經過處理的糞便,注射到患者體內,可以治療嚴重的心理健康問題,並幫助那些患有胃腸道疾病的人。一旦選定捐贈者,公司會給予獎金,而捐贈者必須使用乾冰運送貨物。該公司認為,過去幾十年來,慢性病和健康狀況不佳的盛行率上升,導致現代人大都身體不識,且每一代愈來愈惡化,研究的新發現為解決這些重大問題帶來希望,但需要獲得仍處於良好狀態的捐贈者糞便。不過,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在3月警告該公司,其銷售糞便微生物移植物的行為,違反了法律,需要獲得申請許可或研究性心要申請,才能進行研究,警告信提到產品「因為捐贈者篩檢不充分,引發潛在的重大安全問題」。
近期上市「這項食材」美味人人愛 中國男子連吃數天吐血休克
俗話說「嘗鮮無不道春筍」,竹筍雖然一年四季都有,但以春筍最為鮮美。一般來說,清明前後是吃春筍的最佳時期。近日即將進入春筍旺季,中國就有一名男子連吃數天後消化道出血,甚至因此差點休克。醫師提醒,「不是每個人都有福消受這道大自然的饋贈。」據中國湖北媒體報導,一名32歲王姓男子日前趁周末上山,挖了幾大袋春筍回家,或烤、或炒、或醃,變著花樣連吃了4天。然而第5天起床後,王男感覺腹痛不已,大便後發現解出血便,立刻意識到問題嚴重,前往醫院就醫。經檢查,醫師判定王男血紅蛋白指數下降明顯,結合血便症狀判斷為胃出血,後經胃鏡檢查,發現十二指腸有巨大潰瘍,還有一根小動脈正在不停出血。另一名62歲邱姓男子,患有B型肝炎造成肝硬化多年,同樣在春筍上市後連吃數天,之後忽然大口嘔血,嚇壞的家屬連忙將他送醫。送抵急診時,醫師判斷邱男出血量超過800毫升,如不能及時止血,將引發心率加快、血壓下降,繼而引發休克危機生命。醫生解釋,肝硬化是肝病的中晚期階段,食管胃底靜脈曲張是最常見的併發症之一,具有出血量大、出血速度快、反復出血、不易止血等特點,是消化道大出血的主要死亡原因。筍有較多粗纖維,極易誘發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康健》雜誌曾整理資料,提醒「這9種」朋友在食用筍時需特別注意:1.腸道疾病患者:患有嚴重的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胃出血、肝硬化、慢性腸炎、食道靜脈曲張等疾病的患者,吃太多竹筍容易出現腹瀉、腸胃絞痛等不適,因為竹筍含有豐富的粗纖維,難消化,不宜空腹或單吃竹筍,也要細嚼慢嚥。2.腎功能不全者:竹筍的鉀離子含量高,除了汆燙減少鉀離子,建議每餐不要吃超過100克,大約半根到一根即可。3.高血壓患者:部分經過醃製的竹筍加工品,如酸筍絲、酸筍片等,所含的鈉含量通常比較高,高血壓患者必須節制食用量。4.脾胃虛弱、手腳容易冰冷者:包括產後婦女、女性月經期間、體質寒涼的女性、老人腸胃功能較弱等,都不宜多食竹筍。5.服用補益類中藥期間:如果正在服用人參、黨參、黃耆、白朮、當歸、四君子湯、補中益氣湯等中藥,應避免同時食用竹筍、蘿蔔、空心菜等偏寒涼的食物,以免降低療效。服用這類中藥的人本身體質就比較虛弱,平常也不宜過量食用。6.容易筋骨痠痛或扭挫傷、骨折後正在復原的病人:這段期間如果食用竹筍,可能拖延復原時間,或使痠痛症狀反覆發作。7.自體免疫疾病、皮膚炎及過敏體質者:陳潮宗解釋,竹筍屬於「發物」,容易上火、生痰、發瘡、過敏、或令舊疾復發、新病加重,這類病人都不宜多吃。8.結石患者:如尿道結石、腎結石、膽結石者等,因為竹筍含有草酸鹽,容易與其他食物中的鈣質結合成難溶解的草酸鈣,讓結石更嚴重。9.發育期的兒童:如果兒童吃太多筍子,容易缺鈣,罹患軟骨病,還會缺鋅造成生長發育緩慢,這是因為筍中含的草酸會影響人體對鈣和鋅的吸收和利用,所以發育期間要特別注意不要多吃。
22歲女患腸躁症「狂拉肚子」!無法正常生活 SGB治療成功改善症狀
22歲的賴小姐從幾年前開始,不知何故常發生嚴重肚子絞痛及拉肚子,無法正常上班,更不敢出遠門或參加戶外活動,曾到外院做胃鏡、大腸鏡、大便和血液檢查都正常,結果被診斷為大腸激躁症。由於一直無法獲得有效治療,醫師只能安慰她說此病不會致命,最好想辦法適應,再加上合併失眠、胃脹、胸悶、手腳冰冷及麻木、手汗多、記憶力無法集中、心煩氣燥、嚴重時臉色發白和喘不過氣等症狀,不但讓她感到失望且造成生活莫大困擾。消化道受自律神經支配 大腸激躁症也是其引起賴小姐在某次機會閱讀詹廖明義博士著作內容,提到星狀神經節阻斷術(stellate ganglion block SGB)可治療這種疾病而燃起希望,決定到仁愛長庚聯盟醫院疼痛治療中心葉宏軒醫師門診求診,嘗試接受SGB治療。經過多次治療後不再拉肚子,其他症狀也獲得明顯改善。葉宏軒醫師表示,消化道的活動是由神經系統控制,除了消化道的開始端(食道,如吞嚥)和末端(肛門、排便)可以由自己自主控制以外,其餘胃腸活動都是受自律神經所支配,自己無法自主控制。大腸激躁症是一種胃腸的症狀,簡稱腸躁症,即是一種因精神緊張而引起的疾病,原因是自律神經失調所引起的大腸運動異常與分泌功能異常。大腸激躁症常見這些特性 發病可能原因一次看葉宏軒醫師指出,大腸激躁症特性為:慢性腹痛、大便習慣改變,但沒有任何器官病變,通常以年輕女性居多,臨床表現為:慢性下腹部疼痛、絞痛,合併便意感,壓力或飯後症狀會加劇,大便後疼痛會改善。目前並不完全確定其成因,有可能與遺傳及環境因素、腸道對食物和壓力敏感度增加,以及免疫系統有關。葉宏軒醫師表示,在診斷上要先排除腸道結構問題,大腸鏡檢查腸道無病灶,排除大腸癌或其他發炎性腸道疾病,事實上腸躁症不是腸道有病灶、而是腸道的功能性障礙所引起的。診斷準則包括:一、解便後疼痛會減緩;二、疼痛時大便次數增加;三、軟便;四、明顯的腹脹;五、大便有黏液;六、會有解不乾淨的感覺。這些都會使症狀加劇 SGB有助改善飽餐、大麥、小麥、巧克力、牛奶、酒類飲料、咖啡、壓力等都會使症狀加劇,在治療上建議患者三餐要規律並慎選食物,想辦法調適心情、紓解壓力、調整生活作息和多運動。除此以外,就是症狀治療,如緩瀉劑、抗痙攣藥物、纖維性食物與多喝水,但通常治療效果不佳。葉宏軒醫師強調,SGB能夠改善下視丘的自律神經混亂狀態,是治療自律神經失調有效的方法,因此不難理解SGB對腸躁症的治療功效。SGB可說是腸躁症的特殊療法,建議腸躁症病患不妨接受SGB治療,會有意想不到的功效。
凱特王妃手術原因眾說紛紜!外媒猜疑罹患「綠色癌症」 疾病將陪伴終身
英國凱特王妃在今年1月時進醫院做腹部手術,人目前正在休養階段,對於凱特的病情英國王室並無過多交代。不過,外界對她的手術則是眾說紛紜,近日也有媒體曝光凱特罹患的疾病可能是克隆氏症(Crohn's disease)。根據外媒報導,1月時英國肯辛頓宮(Kensington Palace)發布聲明表示,指稱42歲的凱特王妃因身體不適,入住位於倫敦馬里波恩(Marylebone)的一間醫院,並於1月16日完成動完腹部手術,目前康復情況良好,正在肯辛頓宮內休養。凱特王妃時常出席各種公開活動,相當親民。(圖/美聯社)據肯辛頓宮稱,凱特王妃這次手術與癌症並無關聯,且王室已經排除了任何嚴重的情況。然而,查爾斯三世國王最近也被診斷出患有不明腫瘤,目前正在接受治療,相比之下,有關凱特病情的訊息相對是少之又少。雖然王室並未對外說明凱特王妃的病情,但是外界對此次手術仍眾說紛紜,更有外媒指出凱特罹患的疾病疑似是克隆氏症,而這種疾病在嚴重的情況下有時需要做手術治療。為避免騷擾,倫敦警察在凱特進行手術的診所外站崗。(圖/路透社)克隆氏症是一種影響消化道的慢性發炎性腸道疾病(IBD),會導致腹痛、腹瀉、虛弱、發燒、體重減輕等症狀,也被稱為「不死的癌症」。此病多見於青壯年,男女患病率相近,發病部位多位於迴腸末段和升結腸,也可發生在整個消化道的任何部位。根據報導指出,該症狀目前並沒有方法可以根治,一旦確診,就意味著患者需終生與該疾病為伴,所以克隆氏症也被稱為「綠色癌症」。現有藥物的治療目的是為了緩解臨床症狀,延緩疾病進程,防治併發症,盡量使患者避免手術治療。威爾斯親王威廉前往診所探視後駕車離開。(圖/路透社)從去年底在桑德靈厄姆莊園進行聖誕儀式後,凱特王妃幾乎就沒有對外公開露面過。(圖/路透社)
營養師曝吃蘋果5大功效 大推少「一步驟」營養更豐富
臺灣有水果王國之稱,蘋果更是我們最常見的水果之一,四季皆出產,但很多人會因為蘋果皮上有蠟或皮吃起來口感不好而將其削去。營養師則建議整顆完整品嚐,因為營養都在蘋果皮裡面,蘋果皮富含完整的營養成分,被證實對人體有著相當多的好處。蘋果皮好處多多,營養成分包括多酚、類黃酮、三萜、維生素A、C及膳食纖維,營養師酈月慧在臉書粉專上面分享,雖然水果的營養主要集中在皮中,但皮的口感可能不盡人意,大多數人傾向削去皮來食用。值得注意的是,蘋果皮中的多酚含量竟然是果肉的6倍;更有研究顯示,增加多酚攝取量可降低心血管疾病、冠狀動脈整體死亡率,並降低血栓性中風的風險。因此,雖然皮的口感不好,但考慮到其營樣價值,完整的品味水果可能是更有益的飲食選擇。酈月慧更進一步指出蘋果皮的5大營養與好處:1.多酚:包含花青素、原花青素和類黃酮等抗氧化物,具有中和自由基引起的氧化損傷、抗發炎特性,進而預防發炎性腸道疾病,同時有助於維護腸道黏膜的健康。2.類黃酮:它在果皮中含量豐富,能抑制血管收縮素轉化酶(ACE),協助保持正常血壓,同時對抗過敏發炎、降低氣喘發作並改善關節炎。3.三萜類:三萜類化合物中的2α-羥基熊果酸,具有抗腫瘤效果,有助預防癌症,而且也有研究顯示蘋果攝取量與肺癌發生呈反比。4.維生素:維生素A有助維護黏膜健康,而維生素C則促進免疫細胞成熟分化,增強身體免疫力,進而預防病毒入侵。5.膳食纖維:蘋果皮中的豐富膳食纖維不僅能降低膽固醇水平,還有助於穩定血糖,這對於預防心血管疾病至關重要。保留果皮,不僅帶來口感的多元體驗,同時為身體提供全方位的營養支持,這些精華營養成分結合成全面的保健效果,使蘋果皮的價值更加彰顯,是一個明智而有益的飲食選擇。
52歲男罹乾癬身心俱疲 擦藥後「全身包保鮮膜」才敢就寢
夏天可以穿短褲、冬天可以泡溫泉,對一般人再尋常不過,不過中重度乾癬患者卻常常苦於身上的病灶,連高溫逼近四十度的夏天都得包緊緊,52歲的張先生擔心理髮師看到頭皮病灶,所以乾脆不剪頭髮,更曾經因為「體無完膚」,全身抹藥之後得包上保鮮膜才敢上床睡覺。據統計,台灣每1千人就有3人罹患乾癬,其中2至3成是中重度,當乾癬紅斑在全身上下蔓延,病友們不但要忍受劇烈癢感與疼痛,也常受他人異樣眼光,研究發現,9成以上中重度乾癬病人,人際關係有負面影響,不僅於此,乾癬也容易引發多種身心共病,例如心血管疾病、發炎性腸道疾病、精神壓抑等,恐讓18至49歲病患損失約6年生命。臺灣皮膚科醫學會理事長暨成大醫院皮膚部趙曉秋醫師表示,目前醫學會定義有效的乾癬治療是幫助病患PASI指數能改善75%,但仍有病患苦於症狀反覆搔癢,對治療失去信心,讓疾病越來越嚴重。如今隨著藥物不斷進步,加上健保給付放寬,乾癬治療品質顯著提升,例如4大類生物製劑能協助有效減緩發炎反應,因此醫學會今年提出新版治療指引,呼籲醫師協助乾癬病患改善病灶嚴控復發機率,降低疾病帶來生活困擾。臺北榮民總醫院皮膚部張雲亭教授表示,乾癬發病族群多在18至39歲與50至69歲兩個族群,男性病友是女性1.6倍,中重度患者佔整體20至30%。輕度乾癬能夠使用局部藥物與照光治療,中重度可利用全身性治療改善症狀,先會採用口服藥物與全身性照光治療,假使效果仍難達到預期,可以嘗試使用生物製劑,例如IL-17或IL-23抑制劑,達到病灶清零目標,減少因治療成效不如預期,增加共病。臺灣皮膚科醫學會理事暨發言人.台北林口長庚醫院皮膚科黃毓惠醫師表示,許多中重度病人常因藥物效果不佳、藥物取得困難、或藥物副作用,就自行中斷治療,僅有29%病人認為病灶可以幾乎清零,甚至高達70%病患不清楚PASI數值意義。張先生在20多年乾癬治療中,外擦與口服用藥都長期使用,也曾接受到院照光治療,但效果都非常有限(左),直到使用到生物製劑,乾癬症狀相當迅速有效消退(右)。黃毓惠醫師說明,瞭解乾癬程度可用兩種方式,體表面積(Body surface area, BSA)與乾癬面積暨嚴重度指數(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 PASI),目前2023年醫學會提出最新乾癬治療指引,最佳治療目標建議要幾乎或完全清零(BSA<1 %或皮膚病灶改善90%以上或PASI<=1或IGA<=1)。皮膚病灶幾乎或完全清零之後,病人可以穿上短褲、短袖,也不用擔心去游泳、泡湯被別人指指點點。張雲亭教授指出,乾癬常見症狀包含皮膚增厚、紅斑、病灶處脫屑等,臉部、耳朵後方、手肘、軀幹、膝蓋、手腳掌等部位。常見外用治療包含類固醇、維生素D類似物、A酸,口服藥物則有環孢黴素A、Methotrexat、口服A酸等,如果外用與口服用藥都無法達到預期效果,病人可以接受全身性照光治療,以及4大類9種生物製劑,包含TNF-α抑制劑、IL-23 抑制劑、IL-17 抑制劑、IL-12/23 抑制劑,阻止細胞產出細胞激素,壓制發炎反應,減少乾癬發病風險。張雲亭教授提到,目前台灣核准4大類9種生物製劑,健保都已經給付,符合資格的初次治療病人,每6個月可以申請一次,每次療程維持2年,用藥期滿若皮膚病灶復發達到50%以上,才能夠重新申請回復使用生物製劑,藉由生物製劑治療下,乾癬症狀能夠達成幾乎清零,90至100%病灶消除,如果發現一種生物製劑無效或有副作用,可以平行轉換使用第二種生物製劑,同樣能邁向設定的治療目標。
孩童連燒7天39.5℃…又咳到吐送急診 醫曝患「行走肺炎」
兒科醫師吳昌騰表示,一名女童間接性發燒7天,燒到39.5℃,還有咳嗽嘔吐,家長帶小孩就診3次都沒用,送急診才發現,患「行走的肺炎」黴漿菌。吳昌騰在臉書粉專發文,前幾天一位媽媽帶女兒來急診,間接性發燒7天,燒到高達39.5℃,還有咳嗽嘔吐,「媽媽曾經帶她到附近診所看了三次,也吃過日舒(Azithromycin),但是症狀還是一樣持續!因此她被家長送來兒科急診。」吳昌騰表示,「抽血檢驗發現,CRP:90mg/L,白血球:8500((S/L:60/20)。CXR顯示左下葉肺炎,並且已經有肺炎。我懷疑妹妹就是肺炎黴漿菌感染。抽血檢驗及PCR證實就是肺炎黴漿菌感染的肺炎!」吳昌騰強調,最近急診有腺病毒、流感、腸病毒等病毒,肺炎黴漿菌會透過飛沫傳播,造成呼吸道感染,是區性肺炎常見的致病菌之一,「肺炎黴漿菌引起的肺炎通常被稱為『非典型肺炎』,肺炎黴漿菌除感染呼吸道外亦可累及其他系統,如溶血、腦炎、皮膚炎、心肌炎、關節疾病和胃腸道疾病。一般來說,兒童肺炎黴漿菌好發的年齡是5-15歲,但5歲以下的幼兒仍有感染的風險。」吳昌騰解釋,「對於大多數患者來說,即使沒有抗生素治療,病程也很輕微且可以完全康復。對某些人來說,呼吸道疾病緩解後,全身症狀可能會持續一到兩週,使總病程約為一個月。臨床上,少數症狀嚴重的孩子會出現喘息、呼吸困難、發紺等表現,甚至需使用類固醇及呼吸器治療。」
吃瀉藥10天拉一次…她便祕10年崩潰 醫清出「4公斤宿便」超震撼
說起便秘,很多人都經歷過,對多數人來說,這不過是生活中的小插曲,但對有些人而言,卻是天長地久的折磨。大陸一名潘姓婦人10年來深受便秘之苦,就連吃瀉藥也沒用,10多天才排便一次,讓她相當崩潰,直到前往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就診,才終於找到了便秘背後的原因。《都市快報》報導,潘婦今年60多歲,已經被便秘折磨了10年,剛開始排便困難時,多數都依賴瀉藥或開塞露來輔助通便,每星期只能排便1至2次。近半年來,她排便困難的症狀加重,吃瀉藥也不起作用,10多天才排一次大便,每天感到肚子脹痛,為此飯也不敢吃,就怕吃進去出不來,嚴重影響日常生活。眼看肚子越來越脹,潘婦來到了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就診。入院後醫生採用了各種灌腸和通便的藥物治療,足足為她排出了4公斤宿便,讓醫生都大吃一驚。雖然患者體會到了前所未有的輕鬆,但只是治根不治本。在一系列的檢查後,醫生發現潘婦多年便秘的原因,和乙狀結腸冗長有關,同時磁共振排糞造影檢查還提示,她存在直腸前突。由於患者的病情已經不適合保守治療,胃腸肛外科主任單毓強仔細研究病歷和檢查結果,進一步詳細、全面評估患者的病情後,認為潘婦排便困難的病因是混合型便秘、乙狀結腸冗長,同時存在結腸慢傳輸和肛門直腸排便障礙,需要通過一台微創手術的方式進行治療,以幫助患者解決長期便秘的困擾。在完全的手術準備之後,單毓強團隊為患者進行了腹腔鏡下行結腸次全切除和升結腸-直腸側側吻合,這一術式又被稱為「金陵術」,手術順利。單毓強表示,乙狀結腸長度超過正常範圍達40至60cm或超過正常長度的35%至45%,都被稱為乙狀結腸冗長,是引起便秘較為的腸道疾病。由於乙狀結腸為糞便儲存器官,乙狀結腸冗長可致慢性便秘,但並非都需要治療,像潘婦出現明顯臨床症狀的患者才需要處理。
為參加女兒婚禮吃減肥藥!婦人成功甩肉16公斤…突吐「咖啡色液體」家中猝死
用錯減肥方法恐致命!澳洲一名56歲婦人韋伯斯特(Trish Webster)為了能在女兒的婚宴上亮麗出場,於是使用減肥藥快速瘦身,5個月後果然成功甩肉16公斤,沒想到就在婚禮前幾個月,韋伯斯特突然口吐「咖啡色液體」在家中暴斃。據《紐約郵報》報導,為了能在女兒的婚禮上穿上美美的禮服,韋伯斯特服用減肥藥物「胰妥讚」(Ozempic),以及注射瘦瘦筆「善纖達」(Saxenda)幫助迅速瘦身,雖然在短短5個月內她成功減重16公斤,但也因不當使用減肥藥,引起嚴重胃腸道疾病,經常無故嘔吐與腹瀉。丈夫羅伊(Roy Webster)表示,今年1月16日他發現妻子突然倒臥在家中,且當場失去意識,「她嘴裡流出一些咖啡色液體,但已經沒有呼吸了」,他急忙幫韋伯斯特實施心肺復甦術並通報救護車,但妻子仍在當晚不治身亡。羅伊悲痛透露,如果妻子知道自己會因為吃減肥藥猝死,那麼她當初絕對不會使用這方法瘦身,「我沒想到妳會因此而死,這根本不值得,完全不值得」,認為妻子會病逝全是因為服用了這些藥物,且遺憾的是妻子再也無法穿上那套禮服,到場為女兒獻上祝福。
陸醫療企業招募「捐糞便志願者」 月薪2.9萬超嚴格條件一次看
糞便竟然可以賺錢!中國西安菌佑醫療公司聯合西安交大一所附院,推出「糞便菌群志願者招募」,1天可賺3位數,月薪可達6600元人民幣(約2.9萬新台幣),不過有條件限制,並非人人能夠捐贈,引發外界關注。據《紅星新聞》報導,捐贈糞便1次補貼100~300元人民幣不等,每月最多可捐獻22次,換算下來,1個月可領6600元人民幣的補助津貼,捐獻者須為18~30歲健康成年人,沒有學歷、性別限制,以在校大一、大二學生優先,BMI值要介於18.5~23.9,而且不能有既往病史,不熬夜、抽菸、喝酒,要有運動習慣,三餐規律、排便正常,假如近期有刺青、打耳洞、做醫美、服用抗生素,或是有心理疾病,都不符合條件。招募有條件限制。(圖/翻攝自紅星新聞)志願者除了要通過體檢,還得接受面談,讓公司了解心理健康狀況,並詢問病史或家族遺傳,因未通過篩選的人,未來將服務於對憂鬱症患者的治療,因此這項檢查格外重要,還必須填寫一份12頁的「供體招募健康評價量表」。工作人員表示,目前諮詢和報名的人數很多,但實際通過率僅有10%。有刺青、醫美的人難以通過檢驗。(圖/翻攝自紅星新聞)符合資格的糞便捐獻者,會有1次價值2000元人民幣的免費體檢,以及全年健康指導,每次捐贈還提供營養補貼和交通補貼,1次100元人民幣,如果成為最佳捐獻者,還有額外獎勵和證書。若是長期捐獻者,每隔3個月需要重新進行體檢和篩查。至於為何要收集健康的人的糞便?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消化科回應,是為了進行糞便微生物移植(FMT),把健康的人糞便中的功能菌群,移植到患者腸道內,重新建立新的腸道菌群,實現腸道菌失調相關疾病的治療。過往的研究證實,對困難梭狀桿菌感染、發炎性腸道疾病、大腸激躁症等有一定療效,甚至對肥胖、糖尿病、自閉症、腫瘤、憂鬱症等領域的治療也有所突破。
進出無塵室分秒必爭 腸躁症工程師提肛快跑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壓力大的時候,就會想要跑廁所,進出無塵室穿脫隔離衣需要花很多時間,造成工作上很大的困擾。」桃園長庚胃腸肝膽科李柏賢醫師提及腸躁症很常發生在高壓力的族群,又或是工作壓力較大的產業,例如律師、工程師、醫師身上。這位讓他印象深刻的腸躁症工程師患者,在接受藥物的治療三個月到半年,復發頻率大幅下降。李柏賢醫師提醒,適當的心情放鬆、飲食、藥物治療,三者合一,可以達到最好的治療效果。大腸急躁症最主要症狀有腹痛、腹脹、便秘、跟腹瀉,在不同的病人身上可能會交替出現,有些病人偏重拉肚子、便秘,又或是兩個交替混合出現。腸躁症的成因非常複雜,跟腸道裡腸道菌叢失調,又或是造成我們情緒壓力緊張都非常相關,如果沒經過好好的治療或調適,就可能會有反覆發作的問題,對病患的生活會造成一定程度影響。懷疑腸躁症?自我檢測六三一基本、次要三取二李柏賢醫師說明,腸躁症是一個功能性的疾病,症狀需要完全符合基本條件,以及次要條件三個中需符合其中兩個。基本條件:至少要六個月以上時間,在三個月內至少一週每天都有肚子痛情況。次要條件:第一項是排便與腹痛有關,腸躁症的特色是肚子痛便完就好,是典型的腸躁症疼痛。第二項是排便的頻率改變。第三項則是排便的形狀改變,變稀、變軟、變糊,或變小條。腸躁症需要與另兩個大類族群做區分,在年輕族群,腸躁症需與發炎性腸道疾病做區分,在年長族群,則需要區分腸躁症或是大腸癌。腸躁症與發炎性腸道疾病、大腸癌完全不同,後兩項都是屬於器質性病變,內視鏡檢查會真正有問題的病變,若有出現血便、體重減輕、貧血這三個警示症狀,則需要特別注意,可能不單是腸躁症。透過胃鏡或是腸鏡檢查,確認「三沒」沒發炎、沒腫瘤、沒潰瘍,才能診斷為腸躁症。腸躁症的藥物治療 連續15週服藥降低復發頻率李柏賢醫師說明,腸躁症在心情與飲食調適之外,藥物有非常大的幫忙,尤其連續服用一段期間再停藥,可以讓復發頻率下降。若腸躁症患者能連續15週依照醫囑服藥,10位患者有9位情況能穩定。在台灣,腸躁症的盛行率偏高,約五人就有一人罹患。腸躁症病人就診時,要提醒醫師有沒有其它慢性疾病或是習慣用藥,醫師才能幫忙調整適合的處方用藥,避免交互作用。如果出現口乾、或是心跳加速、便秘症狀,記得要回診跟醫師告知,醫師會調整劑量或是更換藥物。肚子痛影響學業 高中女學生受腸躁症之苦大約一年前有位女學生患者,是由爸爸陪著女兒看診,女兒在讀台北市某知名高中就讀,準備要考大學,要考試就會肚子痛到無法上課,絞痛想要跑廁所,吃止痛藥才能去考試,對她學業成績造成非常大的影響。她的症狀在半夜都不會發生,都是一醒來要去上課時特別嚴重。「腸躁症是有家族性的,如果父母兄弟姐妹裡有出現過,很有可能你會有腸躁症體質,這位女學生的父親即是如此。」李柏賢醫師分享,除了叫她避開刺激性食物以外,這位女學生喜歡打籃球抒發壓力,也有服用腸躁症用藥,在連續吃了半年後進行停藥,目前到現在都沒有復發。李柏賢醫師提醒,至少在前面兩三個月,希望病患可以連續用藥,讓藥物劑量或濃度較穩定,狀況穩定再去減藥或停藥。讓病患腸躁症復發頻率下降,在工作或學校都能有良好的表現,對病人的生活品質也會明顯提升。
這4種人剛吃完飯就想拉 醫師提醒確認「病理性」是關鍵
不少人吃完飯後容易覺得肚子不太舒服要上廁所,甚至會腹痛。可能會覺得吃撐了、吃壞了、或是吃了什麼過敏的東西,但是去醫院檢查,往往查不出腸胃本身有什麼問題。黃軒醫師以《一吃飯,就想大便》為題發佈一則貼文,並表示如果有些狀況發生,需要盡快就醫。「有時候剛吃完飯沒多久,就想跑廁所大便,這是消化太好?還是腸道出問題?甚至還會有病人懐疑,是大腸癌嗎?」黃軒醫師在自己粉絲專頁「黃軒醫師 Dr. Ooi Hean」上提及,最近常被媒體問這類問題,其實這些都是生活常見的現象,只是大家都不好意思問而已。黃軒醫師表示,研究發現,人類攝取食物後,經過消化、吸收,一般都會在12小時後排出大便。一般大便次數每日一次,晨起排便是最佳的例子,但因人體是個複雜結構,並非每個人都如此。有些人會出現「一吃完飯,就想大便」,其實也包含許多因素。黃軒醫師舉出四個例子,其一,胃黏膜的反射,當食物進入肚子,對胃粘膜造成了刺激,這種刺激情況會讓人體釋放一種物質,來刺激腸道蠕動加速,促進胃的血液循環,幫助消化吸收,進而促使排便;其二,排便的習慣,也就是排便的頻率,與日常習慣有關,若一個人習慣飯後馬上上廁所,時間久了,身體也就會記得這是習慣,一吃完飯,就會產生我要排便的信號;其三,食物不耐受所造成的,由於體質原因,部分人對「乳糖不耐受」,一旦喝牛奶就會拉肚子,有人對「脂肪不耐受」,吃肥膩的食物,會肚子不舒服,有人對「辣椒不耐受」,吃辣就會刺激腸胃等類似情況發生;最後就是疾病所造成,像是大腸激燥、經常性的胃炎、焦慮、狂燥症等,這些神經過度活躍的疾病,都會引起「一碰食物,就馬上想去排便」,但如果經常伴有其他症狀「噁心、腹脹、腹痛、糞便帶有粘液、又黑又臭、或有紅色血便,甚至便秘和腹瀉交替」等狀況一直存在,還是非常建議要及時就醫。如果想改善吃飽就拉的情況,黃軒醫師建議可以從三個方面著手,例如調整飲食習慣,生活中,可以少吃容易引起胃結腸反應過度刺激的食物,對於腹瀉型患者,腸道比較敏感,應避免吃「生冷、堅果、辛辣」刺激食物;便秘型患者,應保證充足水分,同時適當增加膳食纖維等攝入;如果是混合型的患者,則上述飲食建議都需要注意。再來就是要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規律且良好的排便習慣,能減少很多胃腸道疾病的出現,若硬是憋住不去排便,只會對胃腸道造成刺激。最後就是調節心態,腸胃也會受到心態影響,若一個人長時間焦慮、憂愁或者煩惱,就會引起腸神經功能紊亂,從而增加胃結腸的發生頻率。因此保持好的心態,吃得開心,才可以幫助促進消化。黃軒醫師最後也表示,通常若非病理性引起的吃飽就拉,透過調整生活習慣,都可以得到改善。但若是發現排便伴有其他異常,例如出血、顏色又黑又臭等,就要警惕是「病理性」的,這個時候,大家還是儘早就醫較好。
「炎」來是這樣! 醫揭患發炎性腸道疾病照護細節
為推廣發炎性腸道疾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認知,台灣發炎性腸道疾病學會攜手台灣腸治久安協會日前於台北市長官邸辦理了《「炎」來是這樣》發炎性腸道疾病病友會活動,病友及家屬們齊聚一堂,一起瞭解「發炎」在IBD當中的角色。發炎性腸道疾病是潰瘍性結腸炎與克隆氏症的統稱,台灣腸治久安協會楊式光理事長表示,許多病友們都與IBD相伴一生,大家積極治療的心情令人動容。本次舉辦病友會活動,除邀請林口長庚醫院胃腸肝膽科副教授級主治醫師李柏賢及台北馬偕紀念醫院胃腸肝膽科資深主治醫師林煒晟分享疾病衛教,也因應疫情解封國境開放,安排疾病控制優良的病友分享IBD出國旅遊的注意事項,並規劃軟性課程,教導病友們探索自己的腸胃道張力,更有長達40分鐘的Q&A環節,讓病友們能將疾病照護大小事,諮詢現場專家,達成更好的疾病控制。免疫系統自己打自己 適當用藥有機會免開刀李柏賢醫師指出,腸道發炎性疾病是免疫系統自己攻打自己,而戰場就在腸胃道,造成發炎、潰瘍,以拉肚子、血便、肚痛的方式表現出來。若疾病控制不佳,免疫系統恐會攻擊腸道外部位,導致關節炎、皮膚病灶、心血管阻塞等問題。醫病溝通決策在治療中扮演重要角色,除了傳統藥物外,IBD目前也有新型生物製劑及小分子藥物等治療武器。「統計資料發現,生物製劑的使用不只改變治療模式,更看到許多病人因此無需開刀。」李柏賢醫師補充,除生物製劑外,目前亦有健保有條件給付的小分子藥物,病友無需長時間在醫院接受注射治療,讓IBD也能達成「返家治療」的治療模式。IBD害怕大腸鏡檢查? 醫暴:有重要意義李柏賢醫師表示,IBD的治療目標為內視鏡黏膜癒合。當黏膜癒合,病人需要手術治療、反覆住院的機率會隨之下降,未來其他併發症及癌症風險也隨之降低。腸道反覆發炎與修復,若修復出錯就可能變成大腸癌,因此確認黏膜狀況相當重要,呼籲病友不要害怕大腸鏡檢查。「糞便鈣衛蛋白」是IBD的重要指標,李醫師進一步表示,當數值大於300,就能預測在未來一個月內會急性發作,因此若發現糞便鈣衛蛋白數值飆高時,建議與醫師討論治療策略。留意FODMAP 避免腹部脹痛問題林煒晟醫師分享,日常飲食中,病友們應有FODMAP的基本概念:意即可發酵的寡醣、雙醣、單醣及多元醇,若屬於高FODMAP食物,則食物分子小、滲透壓高、腸道不好吸收,水分容易跑到腸道,創造細菌發酵的環境,造成病人易腹脹、腹痛。林煒晟醫師指出,低FODMAP飲食較適合IBD病友,例如:胡蘿蔔、黃瓜、葡萄、雞肉、蛋、馬鈴薯等。隨着食物吃下肚,也有纖維素的考量。纖維素分爲水溶性纖維及非水溶性纖維,水溶性纖維可幫助減少膽固醇及血糖,並增加腸道好菌種,維持身體健康;而非水溶性纖維有助於排便更順利。許多病友可能遇到腸道狹窄問題,這時水溶性纖維對身體較有幫助,例如去皮蘋果、胡蘿蔔、黑豆等。研究顯示,克隆氏症病友注意纖維攝取,相較未注意者可減少40%的復發機會。林煒晟醫師補充,薑黃素具有抗發炎及抗氧化的作用,因其脂溶性特性,建議飯後攝取較佳。研究顯示,IBD維持期若能適度攝取薑黃素,有助於減少疾病復發及發炎問題,但薑黃素也容易刺激胃酸分泌,且有服用降血糖藥、抗凝血劑的病友,需留意交互作用的產生。身心有狀況? 醫:IBD發炎有影響「我們常常以爲病人有憂鬱傾向,是因爲長期罹患疾病的結果。」林煒晟醫師指出,研究顯示,IBD患者有4成都會伴隨焦慮、憂鬱的身心問題,其實竟是與發炎時,整體循環較差,發炎物質跑到肝臟、腦部而造成的影響,因此可以推測,好好控制IBD,對身心狀況改善也有幫助。台灣發炎性腸道疾病學會王鴻源理事長表示,IBD有病情上下起伏的特性,病友常需要調整藥物,能與醫師緊密保持醫病溝通是最重要的。目前趨勢是跨科團隊照護,包含腸胃科、營養師、護理師、心理師等,協助病友及家屬更完善照護疾病,本次活動相當樂見病友們彼此交流,期待未來在多方資源投入下,能將病友IBD控制做到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