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癌
」 肺腺癌 汪建民 病逝 肺癌 甲狀腺癌初期無症狀!甲狀腺癌成隱形殺手 醫:「這檢測」是關鍵!
藝人徐若瑄日前於社群分享其甲狀腺癌診斷與治療過程,儘管一向注重養生並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她坦言家族遺傳基因仍增加了罹患甲狀腺癌的風險。然而,透過定期健檢,得以在早期發現病灶,及時接受治療。對此,高雄美兆診所院長陸教義醫師分享,透過定期健檢,潛在病變可以在無症狀階段就被發現,建議高風險族群將甲狀腺相關檢測項目納入定期檢查中,以便及早發現異常徵兆。甲狀腺癌是一種發生於甲狀腺的惡性腫瘤,據衛福部資料顯示,甲狀腺癌是台灣女性常見的十大癌症之一,且病例逐年增加。甲狀腺癌的病因不明,但家族病史、輻射暴露和一些遺傳性疾病會增加罹患風險。尤其有家族病史的人,罹癌風險比一般人高出二至三倍。罹癌者初期症狀通常不明顯,有些人可能會在頸部觸摸到小腫塊,但不會感到疼痛。因此,許多患者無法在早期察覺異常,進而拖延治療進程。甲狀腺超音波篩查是一種非侵入性的影像檢查,能幫助醫師檢視甲狀腺結構與潛在腫瘤。陸教義醫師指出,超音波影像可以清晰地顯示甲狀腺結節的大小和特性,幫助更精準判斷是否需要進一步檢查或治療,也能減少病灶擴散的風險。此檢查特別適合有家族病史、免疫疾病或甲狀腺疾病高風險的患者。國外癌症研究報告指出,若甲狀腺癌能在早期發現並治療,五年存活率可達 90% 以上,尤其當癌細胞局限於甲狀腺內時,患者的預後相當良好,特別是乳突狀甲狀腺癌(即最常見的甲狀腺癌類型)。對此,陸教義醫師提醒,透過定期健檢,潛在病變可以在無症狀階段就被發現,建議高風險族群將甲狀腺相關檢測項目納入定期檢查中,以便及早發現異常徵兆。「定期健檢不僅是掌握個人健康的手段,更是預防重大疾病的重要策略。透過精密的檢查數據,醫療團隊能夠提前發現身體中的變化,得以進行早期干預和有效管理的機會。」陸教義醫師強調,身體可能不會在疾病早期明顯「示警」,但健檢是唯一能預測、早期發現潛在疾病的工具,也呼應徐若瑄所分享,鼓勵民眾主動定期健檢,建立維持身體長久健康的良好習慣。
徐若瑄爆罹癌後首露面 談抗癌心情兒子第一反應這樣說
「鋼鐵V」徐若瑄日前被爆年初時罹患甲狀腺癌零期,幸好已完成手術,抗癌成功。她今(8日)出席按摩椅活動,坦言:「是家族遺傳,但第一時間因為醫學常識不足,當然會擔心不能唱。」如今抗癌成功,她也直呼:「現在已經雨過天晴,早就晴了!」徐若瑄表示手術後第一場演出就在澳門,當時媽媽因為擔心還一起搭機陪同,手術後她也開始學習新的發聲位置,「有找唱歌老師努力一段時間,用以前的發聲位置真的沒辦法,後來找到新的位置以後,聲音就越來越好了,好像還比以前好。」她身為「鋼鐵V」手術後沒多久就恢復運動習慣,目前一週運動5天,她表示運動就是最好放鬆心情的方式,「心情只要不被打倒,什麼難關都可以過,心情不好運動就開心很多,精神也好很多。」反倒是手術後覺得手很酸,「因為要一直按摩,前兩個月要防止傷口纖維化,而且會麻。」她表示自己罹癌有告訴8歲兒子Dalton,認為既然是人生經歷就去面對,她也會找人體圖解釋給兒子聽,她笑喊兒子知道是基因遺傳的家族病史後,第一時間就問她:「媽媽該不會遺傳給我吧?」她趕緊回說:「應該不會啦!」不過她也補充兒子一直都很貼心,即使分隔兩地,母子還是會天天視訊。發現自己罹癌以後,她都會叮嚀身邊朋友一定要固定時間去健檢,「我是會細節到問對方幾月幾號要去的那種!」呼籲現代人壓力大,健檢非常重要,很多狀況要透過健檢才會知道。
不菸不酒罹癌 醫曝4招遠離毒物:吃這食物促排除塑化劑
不菸不酒、生活習慣良好卻罹患癌症的案例,越來越多。家醫科醫師陳欣湄列出4建議,讓大家遠離生活中隱藏版的塑化劑跟毒物。陳欣湄在粉專《陳欣湄。家醫科女醫師日常》表示,最近有個很好的朋友不菸不酒、周末還時常爬山,最近卻被發現罹患乳癌,當然是很震驚的,但好險是例行檢查中發現,所以是早期,目前正積極治療中。陳欣湄認為,異種雌激素和內分泌幹擾物EDC,存在於塑膠製品、化妝品,甚至食物中,幾乎無處不在,這些化學物質能模仿或干擾荷爾蒙,影響正常荷爾蒙功能,可能導致乳癌、攝護腺癌和不孕症等健康問題。陳欣湄列出4建議:●食材上的細節:可選擇有機蔬菜,或洗菜時充分用流動清水沖洗15分鐘有機食物其中一個定義是指種植及生產加工過程不使用農藥,這對排毒有什麼好處呢?許多殺蟲劑中其實含有內分泌干擾物,例如安殺番(Endosulfan)、七氯(Heptachlor)和氯化甲醇(Methoxychlor),雖然一些成分如DDT已被禁止,但由於殺蟲劑成分繁多,非專業人士難以完全記住,但有機蔬菜真的還是比較貴,沒辦法每餐都選擇的人,其實只要在煮菜前,讓菜在流動的水下清洗15分鐘,其實也可以下降很高比例的農藥。●使用塑膠容器的細節:避免裝熱、酸或油膩的食物市面上某些塑膠產品標示為「耐熱」,但實際上以常見的3種塑膠袋舉例,HDPE和PP容器適合裝熱食,而LDPE則不耐熱,但儘管耐熱,HDPE和PP,也不應裝載超過90度的熱食,同步響應環保,如果能自己攜帶「不銹鋼、玻璃或陶瓷容器」可以降低暴露風險。●選擇香氛產品的細節:香味過持久的要小心香精本身不等於塑化劑,所以不是叫大家「完全」避開香香的東西,畢竟香氛在某些輔助醫療裡頭,認為對於身心療癒有幫助,但某些香氛加入的產品,如洗衣精、洗碗精和沐浴乳中,會用到「定香劑」,這比較是塑化劑的來源,會建議選擇香味較淡或香味不會維持太久的產品,這樣就可以降低接觸的風險。●保持身體健康:三大原則多喝水、多排尿、少便秘塑化劑在人體內的代謝主要在72小時內進行,85%的代謝產物會透過糞便排出,其餘部分則透過尿液排出,因此保持良好的排便和排尿習慣,有助於減少毒素在體內的積累;此外,十字花科蔬菜,如綠花椰菜、高麗菜和白蘿蔔等中的某些成分有助於促進排除塑化劑,運動也能透過排汗減少毒素累積。
楊貴媚躺冰櫃喘不過氣 聞徐若瑄罹癌反應曝光
喜翔、楊貴媚在《春行》中飾演相互扶持的夫妻,今兩人跟導演王品文、彭紫惠一同出席《春行》試映會,喜翔在片中飾演跛腳男人,將男子晚年喪妻的哀傷表現得入木三分,成功入圍金馬影帝,兩位導演也將角逐最佳新導演。談到入圍心情,喜翔謙稱自己沒有評審緣,不過他也大讚兩位導演:「一定是他們得獎!」喜翔拍《春行》為了演出跛腳模樣,走路走到骨裂。(圖/楊澍攝)喜翔在電影裡飾演跛腳角色,必須將腳踝歪著走路,他透露拍攝時從下午1點多走到6點多,「我那時候覺得腳越走越痛,後來發現已經骨裂了。」楊貴媚在電影中必須躺進冰櫃中,她表示其實很擔心鹽巴跑進耳朵,而且身上還壓著30公斤的鹽巴,「我被壓住差點喘不過不氣,已經不知道要驚慌,真的很重。」楊貴媚表示拍《春行》躺進冰櫃中,差點被鹽巴壓到喘不過氣。(圖/楊澍攝)此外,徐若瑄今傳出罹患甲狀腺癌零期,曾跟她合作過的楊貴媚聽到此事相當驚訝,坦言自己一早都在忙妝髮,不知道這件事,「零期快處理還好,早發現早治療,她就少講一點吧!」
徐若瑄爆罹癌!8年前富尪爆欠債她被迫復出 霸氣喊:從未想做富太太
49歲的女神「鋼鐵V」徐若瑄今(6)日被《鏡週刊》爆出年初罹患甲狀腺癌,已動完手術,恢復健康。徐若瑄稍早也在IG上證實,並喊話粉絲「我現在很好喔!」,她在2014年遠嫁給新加坡富商李雲峰,婚後育有一子Dalton,眾人原以為女神成功嫁入豪門一生幸福時,李雲峰的公司卻驚爆破產危機,徐若瑄甚至傳出是因此積極復出,而當時她曾表示「從沒想做貴太太」。徐若瑄2014年嫁給李雲峰。(圖/報系資料照)徐若瑄10年前與身家上億的李雲峰結婚,對方當時有過一段婚姻和兩名女兒,兩人婚後,徐若瑄隔年產下一子,2016年復出拍廣告代言、出新書,據傳是因為丈夫的新加坡馬可波羅海運集團有財務危機,資金缺口高達59億台幣,12個月內到期的債務逾43億台幣。當時,徐若瑄喊話自己並未想過要當貴婦,唯有和另一半攜手打拚才能腳踏實地過生活。李雲峰的公司不斷傳出財務危機,但徐若瑄一路力挺。(圖/翻攝自臉書)徐若瑄當時發文表示,從小到大努力工作撐起一個家,只有懷孕時不得不臥床停工,結婚後沒想過要引退,因為覺得女人仍應該要有自己的事業工作,才能成就對自己的肯定,而這樣的價值觀婚前婚後都沒改過,她也表示:「幸福不等於錦衣玉食」。她更指出,自己的夢想就是遇到一位對生活、工作、家庭都認真的好老公,兩人攜手努力去經營家庭、面對生活,「很感謝先生和婆家一路支持我,去做我喜歡的事,從未給我任何壓力。」言下之意,是自己心甘情願為了另一半復出工作。李雲峰的公司不斷傳出財務危機,但徐若瑄一路力挺。(圖/報系資料照)未料徐若瑄去年底與李雲峰離婚,原因是克服不了彼此差異,除此之外,兩人身在異地也是一大問題,再加上2021年李靚蕾暗指出軌王力宏,最終導致兩人分道揚鑣,而徐若瑄這幾年除了忙著照顧家庭,還要兼顧演藝事業、學業,常常睡不到5個小時,簡直「蠟燭多頭燒」。徐若瑄4 年前因慢性鼻炎導致鼻涕倒流,耳鳴變得更加嚴重,上節目還會暈眩,擔心是否耳中風、暈眩症,甚至懷疑得鼻咽癌。後來徐若瑄連續去看4個醫生,才被告知是身體過勞。2021年,她曾在限動透露腹脹、貧血、臉色蒼白、頭暈、視線模糊,又突在臉書PO出躺在醫院的照片,事後她在臉書證實,「我因為子宮裏的腺瘤長大,導致非經期間連續幾日大量出血不止,血紅素&鐵嚴重不足,有昏倒危險,需緊急入院處理」,經過醫生的治療加術後補充鐵質,等一切都穩定,才發文報平安。想不到4年後,徐若瑄驚傳罹患甲狀腺癌,她以自身的經歷,呼籲大家要定期固定做健檢,「畢竟有些問題,身體不會感到不適,但需要去處理的」,她也向廣大粉絲「小翅膀」們報平安,「別擔心,我現在很好喔,也謝謝所有關心的朋友,我們都要平安健康,快樂幸福」。
晚期肺癌新突破!連續免疫合併治療顯著提升患者存活率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韋彤、潘昱僑報導】有位60多歲的女性患者被診斷為第四期肺腺癌並伴有肋膜間皮瘤,經過兩年免疫合併治療,經影像檢查後顯示幾乎沒有癌細胞,六年多下來,目前在家人的支持下定期回院檢查,生命品質得到明顯的提升。另一位50多歲女性患者被診斷為肺癌骨轉移,因無法忍受鉑金化療的副作用,醫師建議嘗試免疫合併治療,經過七年的治療,病情得到控制、癌細胞大幅減少,且身體狀況也得到了改善。頭號健康隱憂!晚期肺癌治療的新選擇據衛福部公布的112年國人十大死因統計,肺癌已成為台灣癌症中死亡率中的冠軍,堪稱國人最大的健康隱憂。由於肺癌早期多無症狀,患者確診時通常已是晚期,讓治療變得更加困難。過去治療肺癌的方法包括手術、放療、化療及標靶治療,但對許多晚期患者來說效果有限。近年來,免疫療法成為晚期肺癌患者的另一種選擇,除了單獨使用免疫療法外,研究指出免疫合併治療可以進一步改善病況、延長平均存活期,是晚期肺癌治療的新突破。如有感冒或肺部不適 連續超過7天要留意台北慈濟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黃俊耀醫師指出,過去20年來,肺癌一直是台灣十大癌症的首位,每年新診斷的肺癌案例接近17,000例,同年死亡人數約13,000例5。黃醫師提醒,肺癌早期症狀雖不明顯,但其實已有徵兆,如有感冒或肺部不適持續超過七天、連續咳嗽超過兩周,應有所警惕並就醫檢查,特別是無其他肺部疾病的患者。此外,他也指出二手菸對肺腺癌的影響,尤其在女性患者中更為明顯,因此戒菸對於預防肺癌極為重要。從副作用大的化療 到精準標靶治療的演進黃醫師回顧,2000年以前,肺癌的主要治療方式是化療和放療,但這些方法的毒性強、副作用大,病人接受度通常不高。2000年後,隨著基因檢測的發展,標靶治療成了新的治療方式,對於EGFR(表皮生長因子接受體)陽性的病人標靶效果相當顯著,但對於基因檢測陰性的病人,仍需接受傳統化療。免疫調節劑的突破 啟動T淋巴球對抗晚期肺癌2015年,免疫調節劑的出現為晚期肺癌治療帶來了新的希望。黃醫師解釋,免疫調節劑透過啟動體內的T淋巴球來對抗腫瘤細胞,打破腫瘤細胞表面PD-L1與淋巴球上的PD-1結合所形成的保護膜,讓淋巴球能識別並攻擊腫瘤細胞,顯著延長了許多晚期肺癌患者的平均存活期。使用免疫調節劑依PD-L1表現決定 部分患者選擇自費治療黃醫師說明,目前免疫調節劑的使用方式多樣,需根據患者的PD-L1表現來決定具體治療方案。根據國外臨床研究,PD-L1高表現(超過50%)的患者單獨使用免疫調節劑即可獲得良好的效果,中等表現(1-49%)或低表現(小於1%)的患者可合併化療或使用雙免疫調節劑。由於健保給付條件較為嚴格,黃醫師建議根據患者的經濟能力和體能狀況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持續兩年免疫調節劑療程 顯著提高五年存活率根據臨床研究,持續治療兩年的患者中,有19-25%可達到五年穩定的成果,對比過去肺癌五年存活率不到10%,是項很顯著的進步。黃醫師指出,免疫調節劑的療程建議持續兩年,許多患者在接受兩年治療後會自費延長療程。良好醫病關係與精神支持 助力免疫合併療法效果提升黃醫師強調,免疫合併療法為晚期肺癌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但也需要患者與家屬的堅持與配合。他表示,良好的醫病關係對治療效果的提升有重要的意義,許多患者在治療過程中,不僅得到身體的治療,還獲得精神上的支持,對於他們面對疾病、保持積極心態具有相當重要的作用。面對肺癌這項重大挑戰,黃俊耀醫師呼籲全體國人包括肺癌病人、家屬及癌友應團結一致、共同努力。他指出,政府已開始補助次世代基因定序檢測,有助於精準醫學的發展,幫助肺癌病人找到合適的治療藥物;若沒有對應的標靶藥物,也可使用免疫調節劑。黃醫師強調,肺癌治療每十年都有重大突破,未來會有更多副作用少的新藥上市,他鼓勵患者及家屬積極面對、與醫生合作治療,期望在未來五年內提升台灣肺癌治療的成果,讓病人活得更有品質、更有希望。
徐若瑄罹癌首發聲「我現在很好」!親曝患病主因
49歲女星徐若瑄今(6)日被周刊爆出,年初罹患甲狀腺癌,已動完手術,恢復健康。徐若瑄稍早在IG上發聲證實,並喊話粉絲「我現在很好喔!」透露術後2至3個月不適合演出,靠著按摩及上唱歌課,才能重新開口唱歌,並提醒大家一定要定期做健康檢查。徐若瑄稍早發文透露,自己一直都很養身,也很注重飲食的營養和均衡,「特別是孩子還小,我會健健康康的陪他很久。為母則強,我哪有那麼容易被打敗!」只是無奈有些家族遺傳的基因,才會罹癌,還好全家都有固定健檢的習慣,才得以提早發現並且治療。徐若瑄發現罹癌及早治療,目前已恢復健康。(圖/徐若瑄臉書)雖然罹癌,徐若瑄仍正向面對,「我覺得自己很幸運」,也提醒大家要定期做健康檢查,畢竟有些問題身體不會感到不適,但需要去處理的,她以正能量喊話粉絲,「面對問題我們正面樂觀,就會有堅強勇敢的信念」,並附上笑開懷的照片。徐若瑄憶起因手術位置在喉嚨裡,術後2至3個月不適合演出,但她很努力做喉嚨的復健,勤按摩搭配物理治療,傷口癒合之後開始上唱歌課,才能康復再唱歌,之後也完成了高雄小野麗莎老師的35週年巡迴、新專輯享聽會等演出。最後,徐若瑄告訴粉絲,她現在狀況很好,要大家別擔心,「我知道你們都會接住我,也謝謝所有關心的朋友,我們都要平安健康,快樂幸福。」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從 Instagram 分享的貼文
徐若瑄證實罹患甲狀腺癌!一度無法接受「怎麼會是我?」
49歲女星徐若瑄去年12月宣告離婚,年初就檢查出罹患甲狀腺癌,當下她愣住自問「怎麼會是我?」不過她也很快恢復理性,隔天立即辦理住院相關事宜,在台大醫療團隊照顧下接受手術治療。據《鏡週刊》報導,徐若瑄今年初經檢查發現罹患甲狀腺癌,她本人證實此事,在每年的固定健檢中,查出得了甲狀腺癌。據悉,徐若瑄當下得知罹癌時,一度無法接受自問「怎麼會是我?」不過她很快就恢復平靜和理性,果真有如綽號「鋼鐵V」般堅強。徐若瑄年初被診斷罹患甲狀腺癌。(圖/徐若瑄臉書)徐若瑄得知檢查結果,整理了思緒及工作排程後,立即勇敢面對,隔天即著手辦理住院相關事宜,在台大醫院接受手術治療。徐若瑄表示,還好一直以來都有固定健檢的習慣,才能提早發現問題立即治療,並說:「孩子還小,我會努力健健康康陪他很久。」徐若瑄表示,自己是長在喉嚨內的零期癌,認為是家族遺傳的基因問題,「手術過後,整個喉嚨部位都麻麻的,醫生叮嚀兩、三個月內都不適合演出,要好好休息。」術後徐若瑄積極復健持續演藝活動,傷口癒合後,因肌內群的位置改變,她必須重新找到新的發聲位置,也開始上唱歌課和肌肉訓練的物理治療。
劉謙罹肺腺癌手術治療…憔悴現況曝 陸狗仔爆料:去看病好幾次
曾是享譽國際的魔術師劉謙,現年48歲的他不久前證實罹患肺腺癌,接受手術治療,僅向外界透露狀態「好得很」,請粉絲不必替他擔心。最近大陸知名狗仔百曉生爆料,已多次拍到劉謙去看病,並附上他水腫憔悴近況,仍希望他早日康復登上春晚表演。大陸狗仔百曉生日前公開劉謙現況,他拍到劉謙頭戴黑色帽子加上身穿黑色帽T,背景是一處停車場,沒多做遮掩一眼就認出劉謙,他的雙頰與昔日帥樣比起來明顯水腫;而影片最後劉謙疑似發現遭偷拍,他直視鏡頭露出無奈神情。對此,「會拍攝的百曉生」指出,「之前拍了幾次(劉謙)去和睦家(醫院)看病!不知道今年春晚是否有期待(劉謙演出)」。許多網友見到劉謙近況,也紛紛表示,「健康最重要」、「聽說這個醫院很貴的」、「希望春晚有他,滿懷期待」、「好好保重身體要緊」。據悉,今年9月劉謙被爆出在登上2024年春晚不久前,經過檢查肺部有陰影,怕影響演出拖到表演完才接受手術治療,而劉謙本人也證實自己罹患肺腺癌,但表示是零期也接受治療,並強調自己戒菸後身體好得很,也積極追蹤中。魔術師劉謙昔日火紅到在台灣熱門節目當固定嘉賓,還是魔術競技單元評審,他的一句「接下來,就是見證奇蹟的時刻」,更變成流行用語,但後來他將重心轉往大陸,已鮮少在台灣現身。◎提醒您:吸菸有害健康、吸菸害人害己。
聊遺囑看人生/姐逝遺產欲給相依為命妹妹 離家改嫁母親卻說她要全拿
小瑛上個月來遺囑協會做法律諮詢,她的故事有點坎坷,也令人感傷。她父母親在她很小的時候就離婚了,當年她母親外遇,所以母親不要小孩,不要財產,毅然的選擇跟了另一個男人,而母親離開家庭後,就再也沒有和小瑛一家人聯繫過,母親這個概念對她來說,是陌生的,遙遠的。也因此,小瑛和姊姊二人從小是跟著父親長大的,她父親在一家工廠上班,錢賺得雖不多,但是個好爸爸,只可惜爸爸也在她國中時就因意外過世了,所以小瑛的姐姐從高中起就開始讀夜間部,白天打工,晚上上課,一人身兼父職母職,照顧小瑛長大。小瑛知道姊姊對自己的付出,因此對姐姐也是非常尊敬,因為在小瑛心中,這位姊姊就等於是自己的爸爸和媽媽一樣,兩人感情一直很好,到了小瑛出社會之後,兩人的感情都還是很好。小瑛的姊姊為了照顧小瑛,犧牲很多,一直未婚,但命運弄人,小瑛姊姊一年多前就檢出第四期肺腺癌,醫生告訴她們姊妹,時間最多僅有半年,七個月之後,小瑛姐姐就過世了。小瑛姐姐過世前,有和小瑛談到遺產的問題,不過小瑛姐姐那時候認為,她在世上只有小瑛一個親人,她或許已經忘記自己還有一個母親,又或是不確定自己的母親還活在世上,所以也沒想太多,也沒有立遺囑,姐姐很單純的認為她將來的遺產應該都是小瑛的,所以最後在沒有立遺囑的狀況下離世了。小瑛沒想到不久之後,她這位從小就拋棄她們的母親,不知從何處知道這個消息,居然出現了,而且母親表明是小瑛姐姐的合法繼承人,要求將姐姐的遺產全部交給她。小瑛完全不能接受眼前這位陌生人,是從小就拋棄她們姊妹的母親,這個從來沒有盡過一天扶養義務的母親,居然可以繼承姐姐的遺產,而且繼承順位還優先在她之前。聽了小瑛的故事之後,我很為她難過,但若依據台灣現行的法律,恐怕難以為小瑛找到正義,但透過她的案例,希望能讓更多人了解遇到類似狀況的處理方法。首先,她的母親是否為繼承人呢?這點答案是肯定的。因為依民法第1138條之規定,在血親繼承人的順位部分,父母的繼承順位是優先於兄弟姊妹。也就是說,因小瑛姊姊無子女,所以當小瑛的母親還在世時,小瑛姊姊遺產的繼承人就是母親,小瑛和姐姐兩人當時未確認母親是否仍在世,這一點可以說是錯誤的第一步。那麼小瑛的母親沒有盡到母親的照顧責任,是否會影響她的繼承權呢?這是個值得深思討論的話題。首先,台灣法令並未明文規定,未盡扶養義務的父母或是子女是否會影響其繼承權,因此他們的繼承權原則上並不會受影響。但這一點,在中國大陸的繼承法卻有一條規定,就是「有扶養能力和有扶養條件的繼承人,不盡扶養義務的,分配遺產時,應當不分或者少分」。因此,如果小瑛的事情是發生在中國大陸,那麼小瑛只要證明母親並未盡扶養義務,那母親就不可以要求繼承。從合理性來看,不論是父母對子女或是子女對父母,既然生前不盡扶養義務,等對方過世之後卻可以跳出來主張繼承,的確是不合理,因此中國大陸的立法可以當作我們修法的參考。但在修法之前,如果有類似情形的人,要如何破解這種狀況呢?答案是預立遺囑,並用遺囑剝奪對方的繼承權。雖然剝奪繼承,法律上未規定一定要用遺囑,但因為遺囑的做成有嚴格規定,容易舉證,所以建議有小瑛姐姐這種狀況的人,可以利用遺囑方式,並在遺囑中敘明事實,以對方未盡扶養義務,已屬「重大虐待」為由,剝奪其繼承權,這在台灣法院是允許的(最高法院74年度台上字第1870號民判)。不過,是否可以剝奪繼承權,也並非由被繼承人說了算,或許當年小瑛的母親離家是有不得已的苦衷,因此最終是否可以剝奪繼承權,常須由法院判決確認,為了預防日後剝奪繼承權訴訟失敗風險,因此建議最好在遺囑中另預先記載,如無法剝奪時,則僅給予最低特留分,然後將其餘財產保留給自己想要照顧的人,這種遺囑記載方式,才是最保險的作法。以本案為例,若小瑛的姐姐當時有預立遺囑,且有像上面所說的記載,萬一法院認定母親的繼承權還在,那麼最壞的結果,也只是僅需要給母親特留分而已,而不是遺產的全部。望著失望難過的小瑛,我也愛莫能助,如果她和姊姊能早一點來協會尋求幫助,或許結局就不一樣了。祝福小瑛,希望她早日振作重新出發,在天堂的姐姐一定也是這樣期待著。台灣遺囑協會為公益性團體,每月定期開設「預立一份幸福遺囑」課程,免費教導民眾正確預立遺囑,歡迎踴躍報名,出席者並贈送遺囑精美套組一份。113年11月份課程報名時間:11月1日中午12點開放報名報名請上台灣遺囑協會官網
中西醫合療治肺癌 太極養肺法助術後康復
56歲蘇小姐去年初健檢時胸部X光和電腦斷層發現右肺下葉結節(最大為2cm),懷疑是原發性肺癌。後轉至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胸腔外科方信元副院長診治,施行影像輔助胸腔鏡手術右下肺葉楔形切除術,病理報告顯示為肺腺癌,屬第IA2期肺癌。術後蘇小姐覺得體虛,呼吸喘促症狀,偶發咳嗽且感覺有痰、只要多說一點話,或者是吹到冷氣就會咳,讓她十分困擾。為改善術後不適,蘇小姐尋求中醫內科馬培德醫師協助,參加馬培德醫師開設之太極拳運動課程。經過三個月訓練後,蘇小姐的咳嗽和呼吸喘促症狀獲得改善,體能與免疫力也獲得提升。另一位63歲柯先生,因持續慢性咳嗽月餘、睡眠中斷、偶爾因劇烈咳嗽出現血絲症狀等不適感,轉至本院胸腔外科求診。從胸部X光影像中顯示支氣管前基底段上方有支氣管腫瘤。在胸腔外科方信元副院長建議下進行左下肺葉切除手術和左上肺葉楔形切除術,其病理報告顯示為肺腺癌,屬第IB期肺癌。術後出院,柯先生參與三個月的太極拳運動介入來維持或加強肺功能,養成每日規律練習增加心肺耐受性,進而改善日常生活中容易呼吸喘促的症狀。中醫大附醫肺癌多專科團隊負責人涂智彥主任表示,病人接受西醫手術切除、放化療後,治療副作用如切除肺葉可能肺活量會減少、胸悶、氣喘,或因過度害怕疼痛,不敢深呼吸、咳嗽等,可藉由中醫的輔助治療如氣功、太極拳、吐吶方式(腹式呼吸)等運動,緩解其不適感,中醫大附醫中醫部馬培德醫師為術後患者安排輔助性治療計畫,提供術後康復照護,助患者提升健康狀況與生活品質。中醫部馬培德醫師表示,肺癌病人在術後肺功能會有不同程度的減少,適度的運動對體力及肺功能的恢復都有益處。肺癌目前最好治療方式是以西醫治療抗邪為主,中醫扶助正氣並減少副作用為輔,修復西醫治療過程中所造成的身體損傷,具有相輔相成的治療效果。馬培德醫師補充,以中醫來說,傳統的太極拳運動不但具有運動好處,還可以促使四肢、軀體經絡暢通。太極拳運動在「動的部份」,就是藉著伸展筋骨,達到活絡氣血、神清氣爽的效果。而其最重要「靜的部份」,可增強體內能量,調和五臟,使體內的五行得以平衡,陰陽得以調和,在練習鬆柔沉靜中,逐漸舒緩緊張僵滯的身心,讓精氣神日漸飽滿。他強調,希望透過「太極養肺法」讓更多肺癌病人在術後有意願和能力開始從事適合的運動,藉由改善身體活動,進一步增進生活品質與存活率。
化療副作用!常出現手腳麻木 中藥與針灸治療有望改善
台灣十大癌症之首前三名分別是大腸癌、肺癌與乳癌,這些癌症治療最常見的化療藥物,為鉑金、紫杉醇、長春花鹼及希羅達等。這些藥物常見副作用之一就是手腳麻木,並容易引起周邊神經病變。較輕微的像是神經受到影響導致手腳麻木,而嚴重時,患者的皮膚甚至可能出現紅腫、刺痛或脫皮現象,伴隨著神經性麻木的手足症狀。治療化療後手麻 西醫多採抗憂鬱或抗癲癇藥物頤鳴堂中醫診所院長康涵菁中醫師表示,化療引發的手腳痲木在部分患者中是可逆的,通常會在化療結束後六個月內逐漸消失;但也些患者的麻木症狀可能會持續一生。因此,及早介入治療成了重要的課題。一般而言,西藥治療通常採用抗憂鬱藥物或抗癲癇藥物,這些藥物透過影響神經傳導物質來減輕患者的疼痛或不適,並搭配止痛藥,以達到緩解症狀、提高生活品質的目的。中醫治療觀點及方法康涵菁中醫師解釋,目前已知這些化療藥物會破壞神經,如神經軸或神經節受損,因此單靠補充營養神經的B群效果有限。然而,中醫針灸和中藥的治療在這方面顯示出一定效果。有研究指出,中藥寄生腎氣丸或蒼朮提取物可能有助於緩解神經病變的症狀,且副作用較少。中醫對手腳麻木的診治分析從中醫角度來看,化療後的手足麻木,麻通常屬於血液循環不良,木則是痰阻。針對這些症狀,中醫會優先考慮使用黃耆五物湯等藥物來促進血液循環,並可搭配水煎藥外洗手足以加強效果。如果是因紫杉醇或希羅達引發的手腳發黑,中醫會考慮用祛濕熱的方法,加入威靈仙、薏仁和蒼朮等藥物,來加速局部局部濕邪的散出,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針灸在治療化療後急性手足麻木有顯著效果康涵菁中醫師分享,針灸在急性發作的手足麻木中有顯著效果,尤其是放血療法能快速緩解症狀,並搭配艾灸促進血液循環。針對慢性調養,則可選擇手三陰俞穴、神門、大陵、太淵,勞宮外,足部三太穴和足三陽滎穴等穴位進行針灸,並且腹針療法也是重要的一環。此外,透過中脘、下脘、氣海、關元等穴位的針灸,也能有效幫助氣血循環,並提升患者的康復效果。康涵菁醫師提醒患者,化療後出現手腳麻木的症狀,應避免自行購買保健品使用,最好尋求專業醫師的諮詢與治療。雖然有些研究提到DHA、α-硫辛酸和SIRT2可能對改善症狀有些幫助,但這些研究的樣本數仍然有限,效果尚未得到充分證實;補充維生素時,應特別小心,例如維生素E在前列腺癌患者中可能會加重病情,因此務必要聽從醫師的指示。
13歲少女長期胸悶不適! 就醫檢查發現心臟旁超大腫瘤壓迫
一名13歲的少女,因長期感到胸悶不適至本院急診就醫,檢查後竟發現她胸腔裡長了一顆超過12公分的腫瘤,且確定為罕見淋巴癌,由於壓迫著心臟,醫療團隊迅速為患者制定治療計畫,盼助她早日恢復健康。淋巴癌致病因多 出現這些症狀要警覺門諾醫院心臟外科主任黃振銘表示,造成淋巴癌的原因很多,包括基因、長期接觸化學物質或輻射、免疫系統功能低下以及病毒感染等。一般來說,淋巴癌的典型症狀包括無痛性淋巴結腫大、反覆發燒、夜間盜汗和體重減輕。T細胞淋巴癌 化學治療搭配放射線、干擾素治療黃振銘進一步說,縱膈腔的腫瘤常見的有胸腺瘤、胸腺癌、畸胎瘤和淋巴癌,多數為惡性。由於這顆腫瘤體積龐大、血流供應豐富,為了確定這顆腫瘤的性質,同時避免手術不慎可能引發的大量出血,醫療團隊採用微創單孔胸腔內視鏡進行切片手術,最終確診這名少女罹患T細胞淋巴癌。而這類腫瘤的治療主要是全身性的化學治療,並可能搭配放射線或干擾素治療,就有相當大的機會能達到完全緩解,讓病患恢復健康。因此,這名少女不需要再接受進一步的腫瘤切除手術。大多胸悶為肌肉骨骼問題 症狀持續應儘早就醫治療黃振銘提醒,大部份小朋友或青少年的胸悶是因為肌肉骨骼的問題引起,尤其因課業壓力或運動引起的筋膜炎、肋軟骨炎較為常見。但胸悶也可能是因為器官的疾病,臨床上常見的原發性氣胸、縱膈腔氣腫等,另外少部份可能是先天性心臟疾病造成。不過,當胸悶頻繁發作或症狀持續時,還是應該保有警覺心,才能早期發現,並積極治療。
不吸菸肺癌2/空汙傷害不輸香菸 2時段勿戶外運動「機車族要戴口罩」
肺癌為國人十大癌症死因之首,已取代肝癌成為新國病。根據台大公衛學院研究,若持續30年暴露在一定濃度以上的空汙細懸浮微粒(PM2.5)中,罹患肺腺癌風險比每天抽一包菸還高,這或許是近來不吸菸肺癌患者激增的原因之一,醫師建議上下班時間最好別進行戶外運動,以免吸入大量空汙,而機車族也要佩戴附加活性碳的拋棄式防塵口罩,才能過濾廢氣裡的微粒與道路揚塵。「不只是台灣,全世界不吸菸的肺癌患者都增加!」嘉義長庚胸腔腫瘤科主任方昱宏告訴CTWANT記者,肺癌是全球及台灣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根據統計,台灣每年約有9,700人死於肺癌,占所有癌症死亡人數的近五分之一。雖然台灣近十年來肺癌的標準化死亡率有下降趨勢,但其發生率仍在增加,尤其是女性和未吸菸者的肺腺癌比例顯著上升,顯示除了吸菸以外,還有其他不可忽視的危險因子。空汙正是原因之一,台大公衛學院今年5月發表研究發現,若持續30年暴露於PM2.5(懸浮微粒直徑小於或等於 2.5 微米的粒子)空汙環境中,罹患肺腺癌風險,會比每天吸超過一包菸的人風險高出1.044倍。此研究利用環境部2005至2020年全國PM2.5監測資料,再以空汙能見度、PM10推測1968至2004年各地區空汙PM2.5濃度,比對國內1997至2020年肺癌登記資料,此為全球首篇分析30年空汙與肺腺癌相關性研究,研究刊登於《環境研究》國際期刊。根據環境部統計,2023年各項空氣污染指標,PM2.5年平均濃度以雲林縣19.3微克/立方公尺(μg/m3)最高,主要是少雨、弱風天數多。其次為嘉義縣市及金門的18.8μg/m3,離環境部所訂中南部年平均值15μg/m3仍有一段差距。PM 2.5 已被證實是致癌物,肺部自然是首當其衝、最先受害的器官。長期關注空污的北醫公共衛生學系教授莊凱任曾建議,民眾可先自我審視,平常最容易暴露到髒空氣的來源是什麼?例如鄰近工業區的居民須注意工業排放空氣污染物,都會區居民則受交通廢氣影響較多,因此必須從住家環境開始了解可能的污染物質,再以適當的方法排除或減少空氣污染物的來源,例如簡單的把窗戶關上、減少揮發性化學產品的使用、烹調習慣的改變、室內植物的擺設、空氣清淨設備的裝設等方法。至於交通,為了方便逼不得一定得騎摩托車時,莊凱任強調「口罩絕對是必備!」國健署建議機車族配戴附加活性碳的拋棄式防塵口罩(符合 CNS14756),除了吸附車輛廢氣中的有害氣體,也能過濾掉混合在廢氣裡的微粒和道路揚塵。由於這類口罩的活性碳會吸附污染物,長期使用後可能失效,因此不建議長時間重複使用。戶外運動的地點很重要,研究顯示公園比馬路旁更好,比較不會影響肺功能。(圖/記者方萬民攝)在《空汙世代的肺部養護全書》一書中,台大公衛學院陳保中教授提到自身的運動方法,「我通常早上6點多到醫院,避開高空汙時段;下班時我會走比較少空汙的『路線』,盡量避開大馬路,改走小巷弄」。運動也是同樣道理,盡量避開交通尖峰的上、下班時段,避免吸到廢氣。對於場地,陳保中教授也有一番見解,「河濱公園是蠻好的運動場地,車少、空曠,河道旁風大,有風流動能加速改善空汙;另外,台灣山林豐富,不必特別去挑戰大山岳,鄰近的小山丘也不錯,像台北近郊就有很多條親山步道,也是假日運動的好選擇。」「英國曾有一項研究顯示,長期在馬路附近運動的人肺功能較差,而公園運動的人則較好。」方昱宏認為空汙是長時間的影響,雖能「趨吉避凶」,但很難靠著短時間的措施,如空氣清淨機、口罩來達到完全預防的效果,還是必須由政府來改善空汙問題,才能根本解決問題。不過,方昱宏建議若要進行戶外運動,可到環境部的「空氣品質監測網」查詢空氣品質狀態,若出現紅色警報、甚至紫爆,就不要外出活動,才可以較有效的避免空汙危害。若必須外出上班或上學,國健署則建議配戴防霾(PM2.5)口罩(符合 CNS15980),以濾除空氣中的 PM2.5 微粒。
不吸菸肺癌1/別再冤枉橄欖油! 「關鍵2成分」不易製造有毒油煙
不吸菸的藝人汪建民因肺腺癌辭世,56歲的他從確診到過世僅9個月,死亡來得猝不及防更加深大眾對肺腺癌的恐懼。許多民眾都想問:「不吸菸的我,到底該如何預防肺腺癌?」110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肺癌發生人數高達1萬6880例,首度超越大腸癌成為第一位,今年最新報告即將於11月宣布,預估發生人數將突破1.7萬;此外,肺癌的死亡率19.5%、晚期發現比例50.2%都是所有癌症之冠,躍上國人癌症排行的「三冠王」。過去認為吸菸者較容易得肺癌,現在新增肺癌大多是與吸菸關係相對小的肺腺癌。根據衛福部資料,2010年時肺腺癌占整體肺癌的55%,但到了2019年竟暴增至71%,短短近10年增加24%。包括前副總統陳建仁、蕭萬長、舞者羅曼菲、藝人鳳飛飛等,都是不吸菸的肺癌患者。其中女性肺癌中,更是高達9成不吸菸。那為何會罹癌?中研院與台大醫院團隊在2020年7月發表研究成果,宣布找到台灣肺腺癌的癌細胞突變印記,以APOBEC酵素突變為最大宗,高達74%從未抽菸的年輕女性(小於60歲),體內APOBEC突變印記程度高,可能是早期觸發癌症的因素。中研院與台大2020年的共同研究也指出,除了基因之外,廚房油煙也是肺腺癌原因之一。國家衛生研究院2014年的研究指出,每年暴露於廚房油煙環境超過144次,罹患肺癌風險達1.78倍,其中關鍵在高溫烹調時,油品加熱超過發煙點之後,會出現氧化、劣化等變質情形,進而產生有毒物質,提高致癌風險。「以烹調溫度來說,一般炒菜約120°C~160°C,油炸160~180°C,烘烤則是200 °C。」營養師程涵宇告訴CTWANT記者,所有油脂都有一個特定溫度的「發煙點」。當油脂達到「發煙點」時,油會開始分解,此時會出現具有致癌性的化學煙霧,裡面的脂肪酸與甘油游離出來並且氧化變質揮發到空氣中,油煙中的丙烯醛Acrolein是造成肺癌的原因之一,油的溫度越高,丙烯醛產生的速度也越高。根據美國農業部建議,以下這些油具有較高的「發煙點」,適合用於油炸,包括橄欖油、花生油、芥花油、玉米油、葡萄籽油、紅花籽油、葵花油。程涵宇說,除了油脂種類之外,游離脂肪酸、脂肪酸鍊的長度、油品營養成分也會影響發煙點,通常精煉過的油品發煙點較高。藝人汪建民因肺腺癌而驟逝,震撼許多民眾,也對日益增加的肺癌案例感到恐懼。(圖/記者焦正德攝)「除了發煙點,其實油品的多元不飽和脂肪、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都很重要!」程涵宇說,若是油炸食物180°C,就要選擇比180°C稍高發煙點的油品;另外,油品中的多元不飽和脂肪酸易氧化、單元不飽和脂肪酸比較不易氧化,所以要選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含量低、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這樣的油品氧化穩定性較好,不易產生有毒物質。程涵宇最建議選擇橄欖油,尤其是特級初榨橄欖油,不僅符合上述條件,抗氧化劑含量也最高。「許多謠言說初榨橄欖油不能炒菜,其實它發煙點高達210°C,完全沒問題!」其他如苦茶油、芥花油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含量也高,也都不易產生有毒物質。程涵宇說,每種油都有不同的特性、風味、最適合的用法,價格成本也是考量之一,大家也可以多元選擇,例如涼拌優先用亞麻仁油、橄欖油,一般中高溫可以用苦茶油、橄欖油、芥花油來烹調,部分料理像是麻油雞、三杯雞等就很需要芝麻油的香氣。程涵宇提醒,未精煉芝麻油發煙點較低,所以她自己料理三杯雞時,會先用橄欖油小火炒薑片大蒜,放入雞肉小火煎至上色後,再放入芝麻油簡單炒炒後就可以加入米酒、醬油、糖等。另外,切記不要把油加熱到發煙點才把食材下鍋,如果鍋子已經開始冒煙請即刻停止加熱;也要盡量少高溫烹調,同時縮短食物接觸高溫的時間,較能保留食物營養、也能減少油煙。
不吸菸肺癌3/低劑量電腦斷層是唯一篩檢方式 濫用恐增加輻射量與風險
藝人汪建民因肺腺癌驟逝,引發外界震撼,也讓更多民眾迫切想知道「該做低劑量電腦斷層(簡稱LDCT)」?嘉義長庚胸腔腫瘤科主任方昱宏坦言近來大批民眾要求進行篩檢,他認為若符合高風險族群是「實證醫學」,若不符合就是「商業行為」,不必要的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不僅會因為偽陽性帶來精神壓力,後續可能也會接觸過多的輻射傷害,顯然弊大於利。低劑量電腦斷層被視為早期檢測肺癌的最有效方式,國健署也針對肺癌高風險族群提供免費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只要是具肺癌家族史50至74歲男性或45至74歲女性,且父母、子女或兄弟姊妹經診斷為肺癌之民眾,或是年齡介於50至74歲吸菸史達30包-年以上,有意願戒菸或戒菸15年內之重度吸菸民眾,可至國民健康署審核通過的肺癌篩檢醫院接受2年1次免費的LDCT篩檢。若想自費篩檢,價格大約5000元左右,並不便宜,但近年來自費篩檢人數持續增加。「並非所有人都需要做LDCT檢查!」方昱宏說,LDCT已被證實能夠有效發現早期肺癌病變,特別對於重度吸菸者能降低約20%的肺癌死亡率。然而,篩檢並非沒有風險,若不屬於高風險族群,可能會引發過度診斷及過度治療問題。方昱宏說,LDCT檢查目前的篩檢率不到5%,也就是100個人中僅找出1~4人肺結節有惡性腫瘤,實證醫學的數據無法證明篩檢對所有人都有好處。「何況LDCT檢查的偽陽性很高,很多人檢查後發現有肺結節,首先結節不一定是癌症,大部分的結節屬於良性,可能是良性腫瘤、感染後的疤痕或纖維化,但民眾得知後大多會心情相當沉重。」嘉義長庚胸腔腫瘤科主任方昱宏認為,並非所有人都適合做LDCT檢查,建議有相關風險再進一步考慮。(圖/長庚提供)方昱宏說,為了知道結節到底是否為惡性腫瘤,就必須切片或進一步做正子攝影。「有些民眾可能有服用某些藥物或身體條件不好,切片手術可能會有一定的風險;而正子攝影雖可進一步看清楚,卻有更強的輻射。」更何況許多肺結節非常小,甚至只有0.4公分,按照常理來看根本無需切片。「但許多民眾已經自費做LDCT檢查了,發現有結節一定會堅持除掉,這麼執著的例子不少,也看得出民眾對肺癌的恐懼。」方昱宏說,其實醫界對於LDCT檢查的態度也分兩派,反對一方不贊同過度診斷、過度治療,但反對方也承認LDCT檢查是目前唯一可早期篩檢肺癌的方法。「所以我反對普篩、但也反對甚麼都不做!」方昱宏認為高危險族群應在醫師的專業建議下,定期篩檢和追蹤;若篩檢發現有肺結節,對於不同大小和型態的結節,醫師會依據病史及影像特徵制定適當的追蹤和處置計畫,回歸理性判斷,才能真正對症下藥。亞東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熊佩韋表示,副總統陳建仁、柯文哲太太陳佩琪醫師都因LDCT檢查,而找到小於1公分且無症狀的早期肺癌,進而手術切除痊癒。不過,熊佩韋也認為LDCT的確有偽陽性高、過度診斷等疑慮,非危險族群無醫學證據應做篩檢。至於輻射量,若屬於高風險族群仍然是利大於弊。另外,熊佩韋建議LDCT檢查宜在篩檢經驗豐富、且有多專科肺癌診治的醫療機構進行,較能精準判斷篩檢結果。
嘉惠4千名癌友!健保10月擴大「這1類肺癌標靶藥」給付 年省近115萬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為提高肺癌存活率及降低死亡率,與國際治療指引接軌,提供更好的治療選擇,中央健康保險署自113年10月起擴大給付治療肺癌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基因突變的第三代標靶藥osimertinib成分藥品,適用對象不再限制需腦轉移,及除原EGFR Exon 19 Del基因突變,新增EGFR Exon 21 L858R基因突變,並由原給付於第4期擴大至第3B及3C期肺腺癌病人的第一線治療,預估新增嘉惠4千名肺癌病友。肺腺癌EGFR基因突變最常見 osimertinib成分藥品延長存活率肺癌已連續14年為我國癌症標準化死亡率最高,且110年起亦為癌症發生人數第1名,肺癌以非小細胞肺癌中之肺腺癌發生率最高,約占所有肺癌的70~80%,而肺腺癌以EGFR基因突變最常見,約50~60%的發生率,且約90%為 exon 19與exon 21。根據一項osimertinib成分藥品第三期雙盲、活性藥品對照、隨機分派的FLAURA試驗,納入具EGFR Exon 19 Del或Exon 21 L858R之局部侵犯性或轉移性NSCLC,結果顯示osimertinib成分藥品相較標準EGFR-TKI組,統計上顯著延長無惡化存活期中位數8.7個月,降低54%發生疾病惡化或死亡風險;顯著延長整體存活期中位數6.8個月,降低20%發生死亡風險。健保給付與國際治療指引接軌 助肺癌病友精準用藥健保署致力將具治療效益之藥品納入健保給付及接軌國際治療指引,在侵犯性或轉移性NSCLC且具EGFR基因突變的第一線治療策略,於健保審議藥品給付參考美國國家癌症資訊網(NCCN)2024年第三版非小細胞肺癌(NSCLC)指引,其中osimertinib成分藥品分屬Category 1(證據等級高);另三大主要醫療科技評估組織加拿大(CADTH)、澳洲(PBAC)及英國(NICE)已給付該藥用於未曾接受過治療且具EGFR突變之局部侵犯性或轉移性(第IIIB或IV期)NSCLC病人之第一線治療。經過醫藥界、付費者代表及病友團體的共同努力,同意osimertinib成分藥品以簽訂藥品給付協議方式擴增給付規定。健保給付年度藥費最高 肺癌標靶藥擴大給付健保署石崇良署長表示,本次擴增給付之osimertinib成分藥品,歷經3次與廠商協商,讓藥品在健保有限資源下,得以依實證做有效益的給付。平均每位病友每年節省約115萬元藥費,並新增挹注年藥費約50億元,預估單年最高總藥費支出達91億元,健保史上給付單一藥品年度費用最高之藥品。
幼時曾目睹母親遭長期家暴恐嚇 法院判決姊妹「免養渣父」
新竹市一對姊妹因幼年時目睹母親長期遭父親恐嚇、毆打,最後在幾經勸說之下,母親終於申請保護令並離婚成功。而如今,身上滿是病痛的父親要求姊妹對其履行扶養義務。而新竹地院在審理後,判決姊妹倆可免除對其父親的扶養義務。根據媒體報導指出,該名要求姊妹要履行扶養義務的張姓男子,過去與妻子結婚超過40年,育有兩個女兒,但在女兒們年幼時就經常對妻子施暴,導致母女三人受到嚴重的精神創傷。姊妹倆也提到,他們從小主要由母親撫養,父親很少負擔家中開銷。更嚴重的是,父親經常在酒後失控,不僅對母親惡言相向,辱罵「討客兄」,還會拳打腳踢,甚至勒掐母親的脖子。這些暴力場景都在姊妹面前發生,使他們從小就對父親產生深深的恐懼。甚至有一次,張男不僅毆打妻子至頭部外傷,妻子身上也是多處受傷,張男還威脅要放火燒房子並殺害全家滅屍。在女兒們多次勸說下,母親終於鼓起勇氣就醫驗傷,並申請保護令,同時提出傷害及恐嚇罪的訴訟。最終,法院不僅核發保護令,也准許離婚訴請,使母女三人得以逃離魔掌。面對女兒們的控訴,張男僅表示自己身患多種疾病,包括攝護腺癌即將擴散,心臟也裝有支架,聲稱自己時日無多,一切都隨女兒的意思。而法官認為,張男從女兒幼年時期就未善盡父親的扶養責任,且長期無正當理由不履行義務,情節重大。考量這些因素,最終判准姊妹倆免除對父親的扶養義務。
兵家綺癌後復出八點檔 曝面臨最大考驗
兵家綺罹甲狀腺癌後復出,加入民視八點檔《愛的榮耀》,飾演一位命運多舛的富豪「祝寶惜」,這個角色對她來說是一個全新的挑戰。兵家綺笑說:「我演過很多角色,但這個為愛勇氣十足的貴婦實在太ㄋㄞ了!跟私底下的我差太多了。」為了更貼近角色,兵家綺下足了功夫。她表示:「不像以往演過的事業女強人或心機女,這個角色是命運多舛,又很有勇氣想法。為了讓角色更立體,特別添購了兩頂五位數的帽子,讓造型更顯貴氣。」雖然角色設定與自己個性相差甚遠,但兵家綺也找到了演繹這個角色的方法。她說:「當我穿上漂亮的洋裝,戴上精心挑選的帽子,舉手投足間就會自然流露出貴婦的氣質。」私底下的兵家綺則是一個非常隨性的女生,「我平常就是用鯊魚夾,穿得舒服自在就好。」她笑著說。這次重返八點檔,她坦言記憶力是最大的考驗,尤其是台詞量特別多,「我現在每天都提早到要把台詞背熟,順利完成拍攝」。
「自行車之神」癌末壽命剩2年 妻子也患罕病「不敢告訴孩」
48歲英國車手霍伊爵士(Sir Chris Hoy)曾榮獲6面奧運金牌,被譽為「自行車之神」,然而他於今年2月公開自己罹患癌症的消息。近日接受《周日泰唔士報》訪問時透露,自己的癌症已經進入末期,醫生預估他僅剩2至4年的生命。更不幸的是,他的妻子也被診斷出患有罕見疾病「多發性硬化症」,無法完全治癒。根據外媒《每日郵報》的報導,霍伊在今年2月於社群媒體上宣布罹癌,當時他表示,這個診斷對他來說是巨大的打擊,因為他之前毫無症狀。儘管試圖保密,但由於私人健康資訊被洩漏,他不得不公開病情。霍伊回憶道,去年9月時,他以為自己在舉重時拉傷了肩膀,隨後接受檢查,才得知自己患上了第四期前列腺癌,並已轉移至骨骼。霍伊表示,得知這個消息後「世界瞬間崩塌」,醫生告訴他,癌症無法治癒,並預計在治療下,能延長生命2至4年。然而除了自身的病情,霍伊家中也面臨另一個重大挑戰。他的妻子在霍伊被診斷出癌症前幾周,緊急被診斷為多發性硬化症,這使霍伊感受到生命的雙重打擊。他形容這一連串的不幸讓他「感覺進入更深的黑暗」。儘管抗癌艱辛,霍伊在今年7月依然出現在巴黎奧運會的賽場,擔任廣播員工作。但直到最近,他才公開了自己病情的嚴重性。他在接受訪問時說,向外界公開病情讓他感到不安,因為這些話一旦說出口,「就再也收不回來了」。為了保護年幼的子女,霍伊在公開消息前必須向9歲的兒子和6歲的女兒解釋病情,同時他也選擇暫時不告訴孩子們媽媽的病情。為此,霍伊安排了一次「兩週的家庭假期」,希望待他們回來時,公眾的注意力能有所減退。事實上,霍伊的自行車生涯輝煌無比,自2000年雪梨奧運會首次亮相以來,他共榮獲6枚金牌,是英國體壇的一代傳奇人物。他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贏得個人首枚金牌,並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中獲得三金,最後於2012年倫敦奧運會圓滿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