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蓋痛
」 膝蓋B1A4跳16蹲哀號膝蓋痛 見應援影片爆哭不敢轉頭看粉絲
B1A4睽違7年再次於台灣舉辦專場演出,CNU、燦多和孔燦以〈Beautiful Target〉、〈What's Happening?〉和 CNU親自作詞作曲的〈Rewind〉開場,CNU開心表示這是第一表演給台灣粉絲看,當場被隊友吐槽才剛在7月的拼盤唱過。昨日受訪表示不擅長舞蹈挑戰的燦多,與CNU、孔燦一起大跳〈APT.〉〈whiplash〉等歌曲,卻被〈星期五晚上〉考倒,三人之中只有孔燦完成。三人熱舞〈whiplash〉、〈APT.〉、〈三振舞〉等曲目,跳得有模有樣,還在粉絲的要求下再來一遍,自稱不擅長舞蹈挑戰、打歌時總是躲在休息室的燦多,今天有備而來,扭腰擺臀大秀舞技,還被孔燦抓包一直在咬唇,CNU則直呼:「為什麼後輩的舞蹈挑戰這麼難啊,漸漸感受到壓力了。」三人跳起三振舞,讓全歌迷嗨翻。(圖/焦正德攝)接著〈星期五晚上〉的音樂響起,引爆全場粉絲尖叫,只是燦多做了7蹲,CNU只有4蹲便倒地宣告失敗,僅最年輕的孔燦完成16蹲。聽到全場粉絲大喊再一次,三人求饒「什麼再一次啊」、「太累了」,但工作人員沒有要放過他們的意思,〈三振舞〉樂聲再度出現,B1A4反射性舞動身體,卻也哀號「為什麼要這樣對我們」、「膝蓋痛」。B1A4挑戰16蹲,只有最年輕的孔燦完成。(圖/焦正德攝)除了帶來自己的歌曲,B1A4也深情獻唱中文歌〈想見你想見你想見你〉,結束後燦多主動認了「我一開始就失誤」,孔燦連忙制止他再說下去,「要延續這氣氛阿」,燦多這才表示這首歌就如同歌詞一般,裝載著想見大家的心情。安可曲時,三人二度下台走進觀眾席中,和粉絲近距離接觸,擊掌、比愛心、送簽名球樣樣來。台粉絲精心準備了應援影片訴說多年來的思念,燦多爆哭不停地拿衛生紙拭淚,孔燦一度不敢轉頭看大家,久久說不出話,CNU則在溫馨的氣氛下以中文念出手寫信「過了很久的時間我們再見到台北的BANA,謝謝大家等我們,我們要永遠在一起哦,我愛你們」,不過念完後翻譯又再複誦一遍,氣得CNU撕毀信紙,逗得團員又哭又笑。孔燦(左起)、燦多、CNU熱舞〈whiplash〉。(圖/焦正德攝)
「ACRFP+脂肪幹細胞」軟骨再生率達88% 公衛專家何美鄉不再膝蓋痛
從SARS、伊波拉到COVID-19,重大公衛事件無役不與的流行疾病學專家何美鄉醫師,近年卻苦於膝蓋疼痛,只要運動後就會痛,甚至要用枴杖輔助行走,直到她決定就醫接受治療,醫師居然跟她說:「妳膝蓋退化的程度,幾乎嚴重到可以換人工膝蓋了。」看過的醫師都只能提供減輕疼痛的治療;唯獨大林慈濟醫院關節中心呂紹睿醫師對她說「退化的膝蓋有機會恢復」!過去兩年,呂紹睿醫師為78名接受「關節鏡軟骨再生促進手術」(ACRFP)的退化性膝關節炎患者進行「自體脂肪幹細胞治療」,不僅收案數佔全台脂肪幹細胞各適應症總收案數的51%,治療結果更刷新軟骨再生率,達到88%!這項突破也驗證了呂紹睿多年來提倡「軟骨可以再生」的觀念,為全台350萬退化性膝關節炎患者帶來嶄新的希望,何美鄉醫師也是見證之一。根據衛福部已公布的資料,全台以脂肪幹細胞治療退化性膝關節炎及膝關節軟骨缺損的追蹤成效報告,平均追蹤217天,約6成病患疼痛指數降低;而呂紹睿醫師與訊聯生技合作的細胞治療計畫,詳細記錄病況、收案期程、疼痛及功能量表、治療前後影像及MRI等數據,已完成長達一年的完整追蹤治療成效分析,結果顯示:疼痛及功能指數有具統計學意義的顯著改善,更有高達88%的軟骨再生率。這一項「自體脂肪幹細胞治療退化性膝關節炎」的追蹤成果,堪稱目前全台灣規模最大、最完整、最有力的臨床實證研究報告,累積的數據與醫學成果也超越國際水平。健保署署長石崇良表示,《特管辦法》、《再生醫療雙法》的通過,為台灣醫療產業奠定了穩固基礎,樂見創新醫療科技為國內外患者提供更高品質的醫療服務。何美鄉在接受這項治療後,2個月就前往日本四國爬山;至今追蹤一年,主觀感受是打網球、爬山、跑步、重訓都不再疼痛。何美鄉希望自己膝蓋的「重生」經驗,能為再生醫學細胞治療累積數據,讓這項治療方法變得更普遍,讓更多人受惠。她表示「再生與退化是兩股互相拉鋸的力量,我的案例是,再生得到了初步的勝利」,她對未來參與各種運動的可能,沒有設限。傳統觀念認為,退化性膝關節炎是自然老化,軟骨無法再生;呂紹睿醫師以近30年臨床與基礎研究證實,「軟骨可以再生,退化性膝關節炎其實並不是退化,更不是老化!9成以上是內側皺襞產生的內側摩擦現象經年累月磨損破壞軟骨所致」,不同病程的患者能以他獨創的「膝關節健康促進方案(KHPO)」三對策治癒,至今已造福國內外上萬名膝關節炎患者。其中,針對第二、三期關鍵期患者施行的第二對策「關節鏡軟骨再生促進手術」(ACRFP),因為能幫助患者軟骨再生,擺脫疼痛、重拾行動力,最受矚目。呂紹睿說,「多年的經驗,單純執行ACRFP,就能達到70%的軟骨再生率,我一直期待細胞治療的加入讓ACRFP如虎添翼,患者在經由ACRFP清理病灶、重塑關節腔大環境之後,若能接受細胞治療,將大幅縮短等候軟骨再生所需要的時間,達到更高的治癒率。20多年引頸企盼,終於等到相關政策開放,而ACRFP在加入自體脂肪幹細胞治療兩年後,果然見證了軟骨再生機率的大幅提高!」訊聯生技董事長蔡政憲博士指出,訊聯獲准《特管辦法》核可計畫已達57項,脂肪幹細胞獲准件數最多,收案人數更高達全台8成。國際間,外泌體是軟骨再生領域的熱門議題,訊聯近期已連續取得2項外泌體組合物新專利I849962、I841414,用於製備治療、預防或減緩關節炎藥物,相關發明之組合物,可降低發炎、降低軟骨細胞之受損程度、並促進軟骨細胞增生,因而可用於治療關節炎,可望改善350萬膝關節退化族群的問題。
南部人不用拖把?婆婆逼媳「跪著擦地」她膝蓋痛爆 過來人曝:是真的
每個人的生活習慣截然不同,因此不少情侶交往後,都需要時間彼此磨合,婚後也必須適應另一半的家庭習俗。1名女網友抱怨,婆婆說南部人打掃時從來不用拖把,都是雙腳跪在地上用抹布擦,害她每次擦完膝蓋快痛死,為此感到崩潰不已。貼文曝光後,大批網友傻眼直呼「我是南部人,我怎不知道南部是要跪地擦地板?」原PO在臉書社團「毒姑九賤婆媳討論區」發文稱,婆婆說南部人打掃時沒有用拖把的習慣,都是雙腳跪在地板上用抹布擦,所以要求她和當地人一樣跪著擦拭家裡的地板,害得她每次擦完膝蓋都疼痛難耐,忍不住崩潰直呼「南部人怎麼那麼強呀?」貼文引發討論,網友紛紛留言「叫你婆婆先來跪地擦。我是南部人,我怎不知道南部是要跪地擦地板?瘋了嗎?」、「什麼年代了,聽她放屁」、「我們是現代人,要用掃地機器人、拖地機器人」、「我是南部人,我用掃地機器人」、「什麼時候南部有這個習俗了?根本是被整了吧」、「婆婆先示範個幾天親身教學試試」。不過,有過來人透露「我婆婆宜蘭人也這樣說」、「這個我信,我老媽說以前阿嬤也要她這樣幹,還一定要拿刷子手刷磁磚縫。我媽現在都直接請打掃的來掃她那層,2000幫你搞定60坪乾乾淨淨,不過太太不喜歡外人進我們房間,所以我們那層自己處理」、「我親娘也是跪著用抹布擦地板」、「我已經跪擦17年了,連陽台都跪擦」。
超高齡銀髮族硬舉大賽登場 老人家肌力訓練沒問題嗎?
老人家重量訓練,這件事聽起來很突兀又很冒險,但事實上,全年齡層都能進行肌力訓練,且隨著年紀增長,肌肉開始流失、體力衰退,更應該藉由訓練來維持、增進肌力。日前,就有推廣中高齡訓練的健身房舉辦《聖誕老人硬舉大賽》,吸引68位60歲以上民眾參與,藉此推廣肌力訓練的好處。肌力提升好處多 預防衰老、暢通經絡活血肌力提升的目的在使生活功能更好、更自由,杏仁復健科診所院長林杏青醫師表示,力量、功能性訓練都很重要,例如有髖關節動手術換人工關節的案例,術後訓練透過比較強的肌肉力量,漸漸可以自行爬樓梯。訓練上專業的評估重要的是帶來「安全有效」的訓練,不同的身體狀況會有相應需要注意的情形。例如骨質疏鬆不適合扭轉等動作,心臟病要注意血壓的起伏,退化性關節炎要降低衝擊避免膝蓋痛等等,因此動作控制的評估也很重要。循序漸進有規劃的運動並不危險,重量本身不是單一危險因素,動作的品質關係較大。睦霖復健科診所院長蔡育霖醫師身兼中醫背景,蔡醫師從中醫的專業表示,中醫說的五臟對應的大致上其實就是肌腱韌帶神經、循環系統、肌肉、皮膚、骨骼,強調的是整體的保養與增強,因此,中醫也很強調鍛鍊的概念:強身健體、未病先防,這點與現代醫學沒有衝突。當代的肌力訓練以及良好的運動計畫就是可以幫助身體整體增強的方式,採科學的方式循序漸進的訓練,才能夠避免受傷。運動、訓練的好處包含預防衰老、暢通經絡氣血、調節五臟六腑,另一方面就是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肌力、骨質密度,充足精、氣、神,整體狀態可以變得更好!訓練前須經專業人員評估 安全有效為最大考量練健康物理治療師暨總教練鄭宇劭表示,因學員生理疾病各種不同,特殊狀況長輩在訓練前需詳盡了解該長輩相關的禁忌症及動作限制,並且訓練前後需做血壓測量、握力篩檢等,確保學員訓練時強度學員身體能夠負荷,並且必須從輕重量甚至墊上開始訓練,循序漸進,才能安全、有效地穩定成長。長者也可以增肌減脂 訓練外還有四大飲食關鍵叮噹營養師指出飲食攝取有四大關鍵:(1)熱量充足提升(2)蛋白質攝取量(3)注意維生素D、鈣攝取(4)抗發炎。擁有足夠的熱量才可以將營養轉換成肌肉,接下來是每餐的蛋白質份量跟手掌心一樣大即可,維生素D及鈣質則是與骨骼健康、免疫習習相關,最後是要留意減少體內發炎數值,可以降低身體走向分解狀態,避免肌肉流失,除了補充Omega-3(魚油)等抗發炎物質外,維持良好腸道菌環境就避免引發腸漏症讓身體發炎因子增加!飲食之外,也有研究指出,不管是阻力訓練還是有氧訓練,對於認知功能、改變身體組成、甚至提升胰島素敏感度都有幫助。但如果要減少肌肉量流失或增加肌力,則需要靠阻力訓練(重訓)。只要有規律的訓練,再加上良好的飲食控制,長輩想要增肌減脂絕對不是問題!「健康是練出來的!」並非只有健身好手才能站上舞台,只要願意訓練,都能比過去的自己更進步!練健康為推廣中高齡肌力訓練,希望藉《聖誕老人六角槓硬舉大賽》提供長者表演的舞台,也檢視自己的訓練成果,鼓勵自己也激勵他人,活動發起人黃元杰希望在這次賽事之後,能持續喚起大眾對於健康及肌力訓練的重視,一同為自己的健康把關,除透過訓練擺脫病痛外,更獲得自在人生。
70歲婦人解黑便 照胃鏡才驚覺「破了快30個洞」畫面慘不忍睹
胃藥是為了減緩胃酸對胃部的傷害,但也要吃對胃藥才有用!腸胃科醫師透露,一名70歲的老太太胃痛求醫,結果胃鏡一照,才驚覺胃部已經破了快30個洞,一問之下才知道她吃了一個月的止痛藥,卻沒搭配強效胃藥來保護胃部,導致嚴重胃潰瘍。腸胃科醫師蕭敦仁在《醫師好辣》節目上分享,有一名70歲的老太太已經連續幾天都排出黑便,他當時一聽推測可能胃出血,立即安排照胃鏡,沒想到胃部竟然破了20~30個洞,慘不忍睹的畫面讓現場來賓形容「像被散彈槍打到」,後來一問之下才得知老太太在一個月前,因為膝蓋痛去看了骨科,醫師開給她消炎止痛藥、胃藥和肌肉鬆弛劑,她都有按時一次服用3種藥,但還是感到胃痛,令她相當困惑。蕭敦仁指出,正是因為這名骨科醫師開的並非強效胃藥,導致胃部沒有受到全面保護,因此他後來建議老太太,止痛藥不痛就不要吃,改吃PPI(質子幫浦抑制劑)以減少胃酸分泌,再用護膝稍微顧一下,結果四個月後,老太太的胃痛就痊癒了。不過,有哪些藥物需搭配胃藥來吃呢?蕭敦仁提醒,例如消炎止痛藥、阿斯匹靈、類固醇都容易傷到胃,不僅要搭配胃藥,更要選擇「好的胃藥」,但他也特別強調,鐵劑絕對不能跟胃藥一起吃,「胃藥裡面有很多鈣、鋁、鎂等礦物質,若是同時服用鐵劑的話,會互相競爭吸收的位置,反而會讓吸收效果變差」。
女網紅被醫師宣告「屁股死亡」 網看症狀全嚇傻:這不就是我嗎?
「有些人看起來還活著,但屁股已經死了」。中國大陸一名27歲女網紅,最近因感到腰部及臀部有持續不適感,久坐更會痠痛難耐,就醫才驚覺罹患「死臀綜合症」。網友們看到她的症狀及病因後,紛紛驚呼:「這不就是我嗎?」據《環球網》報導,該名女網紅初期察覺到不適感時,還以為只是單純的久坐不舒服,未料痠痛感1個月後不減反增,趕緊到醫院就醫。台州恩澤醫院骨科運動醫學副主任醫師葉靈超指出,女網紅自述平時坐在電腦前直播,每天上班超過10小時,坐在椅子上時間比睡覺多,是典型的死臀綜合症患者。葉靈超指出,長時間久坐除會導致臀部處於「癱瘓」狀態,長期下來還會造成「肌肉失憶」,使肌肉鬆弛、功能減弱,進而讓其他肌肉代償引發腰背部、膝關節疼痛。該病症發生機率取決於當事人工作環境、生活及運動習慣,其中又以上班族最容易確診。他呼籲每半小時到1小時就要起身活動,平時也要出門曬太陽,或是做「臀橋」訓練,先身體平躺、彎曲雙腿、雙腳支撐地面,再用臀部及大腿後部力量把肩膀、髖部、膝部抬起,出力時要記得吐氣;如症狀依然持續,就要盡快就醫。而網友們看到網紅的病狀後,紛紛直呼,「這不就是我嗎」、「我也是坐久了腰痛、膝蓋痛,不會也中了吧」、「今天確診了屁股死亡」、「決定明天開始鍛鍊屁股」。
下樓梯對膝蓋不好? 醫揭2點:真正的膝蓋殺手
在許多人的觀念中,認為下樓梯會造成膝蓋過度磨損,甚至會導致退化性關節炎。對此,復健科醫師李炎諭表示,目前沒有任何醫學研究證實「下樓梯會導致膝蓋退化」,反而體重過重、肌力不足,才是膝蓋退化的主要殺手。李炎諭醫師在臉書粉專「李炎諭醫師的復健聊天室」發文分享案例,透露曾有一名膝蓋痛的患者回診時抱怨,因為之前住公寓每天要頻繁下樓梯,才會把膝蓋搞壞。關於這樣的說法已流傳許久,但李炎諭強調,其實只有生物力學研究顯示,下樓梯膝蓋關節受力會增大,並沒有任何的長期觀察型研究顯示,每天下個幾層樓梯就會導致膝蓋退化。李炎諭表示,相較之下,肥胖、肌力不足才是膝蓋退化的主要原因,比爬樓梯更值得注意,甚至還有不少國內外的運動指引建議,每天爬個幾層樓梯有益健康。另外,李炎諭也提醒,若想要訓練肌力不能操之過急,建議先從低衝擊的腳踏車、水中走路、快走開始慢慢訓練,比較不容易受傷。
165公分沒女人愛? 他每天開合跳500下超焦慮:注定一輩子單身
網路上流傳一句話「男生沒170就是半殘」,有些女生也偏愛高的男生。近日一名男網友表示,他的身高只有165公分,這讓他覺得很焦慮,出門都要穿增高鞋,睡前還要壓穴道,開合跳500下,但身高都沒長,「老天注定要我一輩子單身。」原PO近日在論壇《Dcard》分享,台灣男性沒175就算矮,至少要170,才算是一位正常男性,「我在人體最高的剛起床時自量身高才165.1cm,覺得焦慮,我這身高走在路上會很突兀嗎?」原PO表示,為了讓他看起來有170,出門都要穿增高鞋,穿到腳痠膝蓋痛,這真的很煩,雖然生長板已閉合,但他每晚都會壓腳底穴道,加上開合跳500下,身高卻完全沒長,「一樣是早上165.1晚上163.5,我又喜歡比我高的女生(164~173 cm)」朋友常跟原PO說,你的五官好看。客人也會說,他笑起來很可愛。原PO強調,他做公職內勤櫃檯,儘管工作穩定,他卻沒自信,「會擔心如果不高的女生都在意身高了,那我喜歡的偏高的女生是不是會更在意,老天注定要我一輩子單身。」此文曝光後,不少人紛紛留言「Dcard生態165悲劇,現實生活大家還是看個性、觀念,終會有能接受你的女生,不要焦慮啦」、「你的問題不是身高,是自卑」、「其實長相中上、個性好、氣質好,就會有人喜歡你了,只是你還沒遇到而已。」、「不要看Dcard焦慮會減少」、「矮不是一切,自信真的很重要,有女生會喜歡畏畏縮縮的男生」、「不用擔心啦 我男友也才156,還不是找到我了嗎(我163)」。
怕膝蓋痛就整天躺都不動? 研究發現一天坐躺10小時機率增加28%
不少人因走路或坐姿不良,造成膝蓋、腿部疼痛,但你知道如果怕痛不動整天躺或坐,痛的機率反而更增加嗎?家醫科醫師洪暐傑就分享一個韓國的研究,發現若一整天坐或躺超過10小時的人,慢性膝蓋痛的機率會增加28%。研究發現膝蓋痛還是可以做些運動,另外減輕體重也是一大方法。(示意圖/翻攝自pexels)義大醫院家醫部預防科醫學科主任洪暐傑在臉書粉專分享,2019年「BMC公共衛生(BMC Public Health)」雜誌有篇論文,韓國研究分析五十歲以上的民眾膝蓋痛的情況,研究一共有8008人,其中1644人有慢性的膝蓋痛。研究結果發現,如果一天中坐著或者躺著的時間超過10小時,出現慢性膝蓋痛的機率會增加28%。相反每天有著中強度的活動,中強度是指呼吸及心跳比平常快一些,也會流一些汗,會有點喘,喘到可以講話,但是無法唱歌的程度,如果一週的中強度活動超過2.5小時,或是高強度活動(喘到講話不順)超過1小時15分鐘,這時候出現慢性膝蓋疼痛的機率會減少22%。除了久坐、躺著、運動之外,這篇研究也提到了,如果BMI數值30以上的肥胖者,慢性膝蓋痛出現的機率會是3.48倍,因此體重過重也是一大膝蓋的負擔。另外他也提到,老年人膝蓋退化還能不能騎腳踏車,他表示根據一項研究發現,和沒在運動的人相比,騎室內腳踏車能減少疼痛感、改善運動功能。但是對於關節僵硬、日常生活功能、生活品質的改善程度,沒有達到臨床上的顯著差異。和做其他運動的人想比,騎室內腳踏車對於症狀、疼痛、關節僵硬、功能這些皆沒有太大差異。
陳天仁離婚早有端倪? Melody嘆「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Melody今(24)日出席保養品活動,提到周孝安、陳天仁兩人離婚前在《11點熱吵店》節目中被算命師點出2023年會有感情劫難,身為主持人的Melody表示錄影當時完全看不出他們有異狀,「我那個時候是看不太出來,但是其實很多關係要維持也是很辛苦的,需要靠精力跟智慧」,坦言家家有本難念的經,而周孝安和陳天仁離婚的消息,也是跟主持搭檔沈玉琳聊天才得知此事。受訪時被問到有沒有興趣參與近期很夯的實境秀?Melody透露過去就做過綜藝實境節目《媽媽咪呀》,「實境秀就是把不同的人放在一個不合理的環境當中,看看他們反應是什麼這樣子」,坦言如果有機會會想多方嘗試,但笑說露營跟剪髮類型可能都不太合適,「像是做菜就還不錯,但是要漂亮,做菜不能蓬頭垢面的」,非常堅持要美美入鏡才行。對於體育競技的《全明星運動會》有沒有興趣?她則直呼太激烈可能不太行,「運動類不行,因為可能會突然抽筋、然後膝蓋痛」,她表示自己不排斥素顏上陣,但還是希望可以化點淡妝,上鏡頭會比較好看。
六月臉恐怖血腫現形 醫一看警告「吃錯1藥」痛到最高峰
女星六月(蔡君茹)今年1月露營時不慎摔傷,導致眼睛周圍與右臉頰都有明顯擦傷滲血,一度誤以為是遭到家暴,18日她於社群再度秀出腫臉瘀血照,大嘆這陣子異常疼痛,就醫後才發現,因為自己吃了這款藥所致。六月已康復。(圖/翻攝自六月臉書)六月18日在臉書透露,當初在急診沒有拍攝X光,只進行清創並領藥就回家,但血腫持續加劇甚至讓她無法入眠,於是她找醫師開安眠藥,並接受醫美注射消炎消腫針,不過醫師擔心她是骨裂,建議她接受X光檢查,她事後上網Google看到骨裂只能等骨頭自行癒合,沒想到她2度跌倒撞傷同個地方,還是沒去拍X光,僅靠禁酒養生。怎料2周前她疼痛加劇,全身肌肉繃緊,手臂、肩膀、臉部、膝蓋等各部位均出現疼痛,六月還苦笑表示,「可怕的事情來了~上上個星期我人生達到疼痛最高峰,網球肘/雙手高爾夫球肘/膝蓋痛/臉痛/右肩拉傷所有痛感排山倒海而來,我手伸不直,肩不能提,膝蓋也痛~~尤其臉的疼痛指數最高並且又腫了,睡覺也不能側睡也不能低頭,感覺所有血液都往顴骨齊衝」。六月擔心自己是否錯失了治療黃金時期,最後還是就醫檢查,發現骨頭完全未受損,服用的安眠藥反而是肌肉繃緊的主因,醫師就警告她,「因為安眠藥只能放鬆腦,但無法放鬆你的肌肉~你已經這樣緊繃三個月了,超過身體的極限了」!醫生要求她停掉安眠藥並改開立肌肉鬆弛劑,六月當晚果然睡得超熟,且隔天臉就消腫甚至不會疼痛,之後照X光也確認骨頭未受損,另外2家整形外科醫師也僅要她多冰敷、按摩即可,「原來一顆肌肉鬆弛劑就可以釋放我所有的疼痛,那我前面幾個月到底為什麼那麼害怕去看醫生,那請問我之前是在痛什麼意思的」?六月就醫後找到疼痛原因,讓她自嘲「之前是在痛什麼意思的」。(圖/翻攝自六月臉書)
床墊鋪地直接睡! 頻繁蹲起造成老婦這部位嚴重受損
住家沒有電梯,床鋪沒有床架而直接置於地板的緣故,57歲的邱女士每天都需要上下樓梯,頻繁地蹲下、站起來或跪地。而她總是覺得右腳膝蓋不穩定,不時有軟腳的情形,要是做蹲下、跪下或下樓梯等動作時,還會伴隨膝蓋後側、內側疼痛,就醫發現過度使用膝蓋,已導致後十字韌帶受損。「後十字韌帶」慢性受損 膝蓋軟軟、卡卡的台北慈濟醫院復健科醫師吳柏陞說明,後十字韌帶損傷有急性、慢性之分,急性損傷如運動傷害、車禍等因小腿前側遭受向後的撞擊,致使斷裂;慢性損傷則是因過度使用導致韌帶磨損撕裂。慢性受損初期,病人大多覺得膝蓋軟軟、卡卡的,卻無法具體說出不適的點,加上位置較深按壓不到,就醫也難以診斷,容易被誤以為是退化性關節炎,必須仰賴理學檢查檢視是否有外觀上、運動時的異常;透過超音波檢查韌帶有無受傷、腫脹,必要時則可配合核磁共振確認整個膝關節結構是否正常。大多適用增生治療 其應用範圍廣單純後十字韌帶急性損傷的治療以固定、冰敷、吃止痛藥、復健等保守為主,若是合併其他損傷,也需要評估是否以手術介入。而一般慢性損傷,則能用增生療法治療。吳柏陞醫師指出,增生治療是透過超音波導引,將藥物注射到受傷部位,引起受傷的組織輕微發炎,促使其修復的技術。常見的注射藥劑如高濃度葡萄糖水、自體高濃度血小板血漿(platelet-rich plasma,PRP)、羊膜等,療程則視藥物類型3-6週注射一次,約2至4次。大部分病人皆適用增生療法,只有少數有急性感染或凝血功能不佳的患者不宜接受此類治療。而除了後十字韌帶損傷外,增生治療亦可適用於各個關節、肌腱、韌帶的受損或退化,包括脊椎、髖關節、肩膀、足底筋膜、腳踝等部位。損傷須及時治療 避免早發退化性關節炎吳柏陞醫師提醒,後十字韌帶的撕裂傷或斷裂若未適當處理,容易因膝蓋支撐力不足發生軟骨、半月板磨損而造成早發性的退化性關節炎,不可不謹慎;且膝蓋痛的原因諸多,不單只是退化性關節炎,因此若膝蓋不適遲遲未有起色,建議及早至復健科、骨科找尋病因,由醫師評估最適切的治療。
玩遊戲膝蓋突痛爆!他就醫被告知「快打110」嚇壞 神反轉結局連警也傻眼
以為只是被蚊蟲叮的小傷,結果竟藏驚天恨意。據《網易新聞》報導,住在重慶市渝中區華一村的李強(化名),當天凌晨在自家玩遊戲時突然感到膝蓋抽痛,低頭一看發現膝蓋滲出些微血跡,但他覺得「只是被蟲咬」繼續玩遊戲,不料就寢後不久,原本幾乎不痛的膝蓋痛到無法忍受,勉強起身開燈,便見膝蓋嚴重腫脹,腿還馬上失去知覺,嚇得他趕緊叫救護車。但本已嚇得不輕的李強,入院後又收到更驚駭消息,醫師檢查後告訴他在腿裡發現鉛彈,「最好馬上報警」,還說如果中彈部位是胸部或頭部,可能早就駕鶴歸西,而驚慌失措的李強,也顧不得問「正常程序是醫院還是病人報警」,立刻打電話報案。員警起初以為這起事件是獵鳥的傷人意外,但釐清案發時間與勘查李強住處後,警方立刻驚覺這是宗故意開槍傷人案,並在調閱監視器後發現,當天有名帶著「棍狀物體」男子,在李強對面建築樓頂對他開槍,之後更在李強住家的牆上和車身,發現不堪入目的塗鴉。儘管李強一再強調沒有跟人結怨,員警還是在抽絲剝繭後,逮捕涉有重嫌的付姓男子,並起出氣槍和數量驚人的鉛彈。而原本認罪但不透露動機的付男,直到警方攻破其心防,才道出兩人原本是麻吉,卻被李強背叛「借錢不還又裝傻」,加上沒留下借據而在法庭戰敗退,因此多年來一直對李強積怨甚深。然而,警方詢問李強後,卻得到「我的現任女友是付的前女友」回答,李強還強調,自己多年來一直為此事被付男侵擾,讓員警們霧裡看花,但不論原因為為何,付男改造槍枝與傷人事實明確,便將付男送辦。
腹瀉缺課被體罰…男童膝蓋受傷遭老師逼下蹲 小五弟嚇到不敢回校上課
馬來西亞一名國小五年級的男童日前因腹瀉缺課,不料竟被老師處罰,導致左膝蓋受傷,盡管事後校方致歉,但他飽受驚嚇,不敢回校上課。男童母親透露,兒子膝蓋帶傷,無法下蹲這麽多次,所以他告訴老師膝蓋痛,但老師指認為孩子在說謊,還一拳打在他的胸口。男童母親阿芝麗娜指出,她有4名子女,男童排行第三,在3個月前,兒子踢足球的時,因為跌傷膝蓋。所以送到私人診所掃描時,顯示膝蓋骨折,醫生也馬上勸說,不能進行激烈運動。由於兒子因為受傷,無法上學多天,此事也通知了老師。家長表示,「在1月8日,兒子又因為腹瀉缺課,我再次在WhatsApp群組通知他的老師。第二天,兒子上學時卻和另外幾位同學因為缺席被處罰,因此老師罰他們下蹲30次。」她說,兒子膝蓋帶傷,無法下蹲這麽多次,所以便告訴老師他的膝蓋痛,誰知老師認為孩子說謊,還一拳打在他的胸口。當天早上10時30分,男童家人接到校方來電,請他們去學校接孩子,因為孩子申訴膝蓋痛。阿芝麗娜的父親就負責去接孫子,發現孩子情況不妙,「當晚,我的兒子說越來越痛,所以,我準備帶他去醫院,但是,校方請我延後,因為即將要考試。很快,校方派代表來跟我們道歉,承認他們對孩子動粗,而且還打算給我一筆錢。」家長提到,他們不想鬧大,但還是會去備案,以防萬一。
機械手臂助換膝 術後當天即能下床
全台350萬人膝關節退化疼痛!74歲的蔡先生膝蓋痛到無法睡,甚至寸步難行,「爬樓梯比登天還難!」右膝經傳統手術仍感覺關節卡卡,後來左膝選擇以機器手臂輔助手術,「手術當天下午就能下床站立」。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骨科部人工關節科主任洪誌鴻表示,傳統手術過程複雜、易有誤差,現有機器手臂輔助,精準度高、術後恢復快。女性關節退化機率 較男性高3到4倍國人膝關節退化盛行率約15%,長期恐演變為退化性關節炎。臺中榮民總醫院骨科部醫師王證琪說明,膝關節退化主因在於年紀,58歲以上每5人就有1人關節退化,到了70歲更有70%罹患退化性關節炎。就像鞋子穿久了會磨平,軟骨磨久了也會造成軟骨磨損。而女性由於賀爾蒙影響,停經後加速骨頭與軟骨代謝,生活型態也較常蹲,加上先天骨盆比例比男性寬,因此65歲後關節退化機率高達男性的3到4倍,出現O型腿、疼痛、甚至影響走路。手術疼痛、術後不適 近半民眾懼換膝王證琪說明,膝關節磨損嚴重分為輕度、中度及重度,建議使用不同的治療方式,初期先以復健運動、物理治療;中度可透過非類固醇與抗發炎藥治療;嚴重患者則需進行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然而,民眾普遍擔心術後疼痛及恢復期長,寧可選擇忍痛或採取治標不治本的方式,反而導致膝關節嚴重退化。根據統計,全台逾350萬人飽受膝關節退化疼痛,每年應有6萬名退化性關節炎患者有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的需求,但實際上一年僅2萬人進行換膝。機器手臂三優勢:精準、減痛、恢復快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骨科部人工關節科主任洪誌鴻表示,傳統手術過程複雜、定位困難、易有誤差,患者傷口破壞大、術後有不適症狀。好在近年來有智能減痛機器手臂的出現輔助,洪誌鴻說:「機器手臂就像醫師的導航系統。」手術前掃描重現患者膝關節3D骨模型,量身打造尺寸並擺放在正確位置;術中也協助在對的角度下刀,精準度高,減少對正常組織的破壞,降低患者疼痛感且加快復原速度。洪誌鴻呼籲,民眾如果出現膝關節退化症狀,應及早就醫,如需進行手術也不用擔心,可多與醫師討論、找到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
阿公阿嬤參賽舉重 9旬嬤舉起62.5公斤、7旬翁舉起147.5公斤
你想過60歲以後的生活嗎?你想像過自己80歲的時候是臥病在床還是健步如飛呢?運動對健康有好處是常識,但能做到的人並不多,然而運動對於長輩、行動力不好者,甚至於癌症病人帶來的驚喜卻是無法想像的。44位阿公阿嬤參賽 90歲阿祖帶曾孫、71歲舉起147.5公斤為了鼓勵新手及長者,12月10日舉行的「聖誕老人硬舉大賽」,聚集了44位超過60歲的民眾參加,舉起的不單純只是重量,更是對生活和自我的肯定。當中男性長輩們舉起100公斤者就超過4人,70歲的謝世炤更舉氣147.5公斤,創下長者組最高重量!最高齡90歲的凌周茶阿嬤,更帶著7歲曾孫一起參賽,輕鬆舉起62.5公斤,比去年參賽的45公斤進步許多,曾孫許峻睿也舉起了47公斤,現場驚呼連連,熱鬧非凡。▲90歲的凌周茶,舉起62.5公斤。▲70歲謝世炤訓練一年,成功舉起147.5公斤。83歲沈劉阿嬤換人工關節 訓練後種菜、上樓梯沒問題83歲的沈劉阿味,髖關節、膝關節都已換成人工,仍感到無力、虛弱,下背部也常會抽痛。今年初由兒子帶著一起加入訓練,至今健齡只有十個月,在賽事中輕鬆舉起50公斤。本來爬上樓梯都必須藉由手的力氣拉著扶手往上,開始訓練之後,肌力越來越強,精神變得比較好,步伐也越見輕鬆,上樓梯已經不是問題,每天早上都可以去菜園種菜、自己騎腳踏車買菜。被問到訓練前會不會擔心受傷?沈劉阿嬤笑說:「拿不動就不要拿,自己可以拿多重就拿多重,不勉強就不會受傷。」教練也在旁邊補充,訓練全程都有專業人士在旁邊輔助,不會有問題。▲83歲的沈劉阿味阿嬤,即使換了人工髖關節、膝關節,也能輕鬆舉起50公斤。77歲徐阿姨買菜不用人陪 連爬五樓回家沒問題滿頭白髮的徐秀雲阿姨今年77歲,一般選手必須全神貫注、經過幾個呼吸,再一鼓作氣舉起,只見她提起六角槓跟買菜一樣輕鬆,成功獲得52.5公斤佳績,帶領她參賽的教練曾子桓更笑說應該幫她報更高的重量。(如主圖)徐秀雲也是在女兒的推坑下一起開始訓練,至今訓練7個月,被問起訓練有什麼好處,她沒辦法一一說出,「我去買菜的時候只帶一個環保袋,本來沒想要買,結果第一攤買了四個芭樂、第二攤買了四個蘋果,一路買了菜頭、南瓜,再提回五樓的公寓。」訓練成果卻明顯反應在生活之中,她還說,本來膝蓋痛掛號要看醫師,結果訓練後不痛掛號都取消了。女兒也表示,這樣自己白天上班,剩媽媽一個人在家也比較放心。腦幹癌鬥士唐玉珍 訓練讓她不必終身臥床除了長輩之外,也有許多一般人「印象中」沒辦法進行重量訓練的「病人」。今年57歲的唐玉珍,2年前開始常覺得頭暈、走路不穩,最後被兒子拖去就醫,才發現罹患惡性腦幹瘤,被判定未來可能沒有復原希望,必須終身臥床。身為健身教練且具有護理背景的兒子,認為媽媽不該這樣走完一生,應該更有尊嚴地活下去,在與醫師討論之後後開始陪媽媽復健、訓練,「我們沒有進入長照系統,直接在家訓練後進入健身房。」透過積極訓練,過程有苦有淚,但肌力訓練也扭轉了她的癌後人生,雖然必須仰賴輪椅移動,但是因為訓練,可以自己起身如廁、走動,不至於完全癱在床上。唐玉珍成為台灣首位健力三項比賽的腦癌患者,也獲頒台灣癌症基金會十大抗癌鬥士,對於這樣的結果,母子倆也從未想過。本次比賽成功舉起77.5公斤,現場歡聲雷動,許多人不敢置信。▲罹患腦幹癌的唐玉珍,在兒子(右)陪伴訓練下,舉起77.5公斤。帕金森氏症、原發性震顫症 靠肌力訓練改善病情、獲自我肯定患有帕金森氏症的陳瑞德,今年62歲,比賽中更舉起115公斤。他相信人體有自我修復的能力,每天健走、訓練、打高爾夫,尋求任何可以幫助身體健康的事情。「快樂可以刺激多巴胺分泌,做這些事情讓我很快樂,也對帕金森氏症很有幫助。」陳瑞德大方分享,訓練帶來的好處非常多,一方面是讓身體健康,另一方面也帶來的成就感和自我肯定。另外,患有原發性震顫症的保羅阿公,今年66歲,比賽中舉起145公斤。原本做任何動作,如倒水、吃飯、寫字都顫抖到不行,被兒子誘拐進入健身房訓練肌力之後,步伐、日常生活也更穩健。▲患有帕金森氏症的陳瑞德,今年62歲,挑戰115公斤成功。肌力訓練擺脫病痛 長者生活自理不求人物理治療師既肌力訓練教練鄭宇劭表示,人類40歲後,每十年會流失8%的肌肉量,喪失肌肉會影響到人體的代謝、調節與行為能力。「肌少症」指的是人體因年紀增長導致肌肉流失的情形,肌力下降伴隨而來的是整體健康走下坡,增加走路不穩和跌倒的風險!藉由肌力訓練,不但能改善肌肉力量、肢體協調,更讓長者們生活有了其他重心與興趣。練健康為推廣中高齡肌力訓練,因此希望藉《聖誕老人六角槓硬舉大賽》提供長者表演的舞台,也檢視自己的訓練成果,鼓勵自己也激勵他人,活動發起人黃元杰希望在這次賽事之後,能喚起大眾對於健康及肌力訓練的重視,一同為自己的健康把關,以訓練擺脫病痛外,更獲得自在人生。▲長輩們以自身經驗鼓勵大家,活到老、動到老,才能健健康康。(以上圖片來源:練健康)
朱芯儀驚傳病情惡化 本人報平安:穩定治療中不能鬆懈
36歲女星朱芯儀今年3月對外證實罹患乳癌,但她仍堅持保持正常生活,也在節目、YouTube頻道上大方分享抗癌的心路歷程,引來外界關心,對此,朱芯儀今日(5)再度發聲,表示「一直都在穩定治療中」,並且強調病況並無惡化。 朱芯儀發文報平安。(圖/翻攝朱芯儀IG)朱芯儀在IG限時動態上,寫上「報平安文」更新自己的狀況,「一直都穩定治療中,就算沒有化療藥物,也還要打標靶藥物,生病就是漫長的旅途,你以為好些了,其實根本不能鬆懈,不能鬆懈的是,對抗惡細胞的決心,以及想要變好的堅定」,依舊以正面的態度,鼓勵大家面對自己的病情。朱芯儀也認為,抗癌路上最不能鬆懈的,就是對抗壞細胞的決心,以及想要變好的堅定。除此之外,她還提到,今日看診時,還被主治醫生詢問,「醫生問我怎麼了,原來醫生也有在看新聞,不要嚇我的醫師,就只是膝蓋痛而已,他差點以為我不能走路了」。朱芯儀在36歲生日這天沉痛自爆罹患乳癌2至3期,且癌細胞已轉移到淋巴,在化療之後還會把右邊乳房全切除,讓一票粉絲心疼不已,她也拍片分享「罹癌日記」鼓勵其他癌友,完成6次化療、5月進行乳房切除手術後終於重生,積極抗癌的她,不時透過社群更新自己的近況,同時不忘鼓勵大家勇敢面對自己的疾病,最後她感謝大家的關心,並強調「大家以為我又惡化了,真的沒有,真的沒有,真的沒有啦」。
最美主持人李明璇生產後曝「後遺症」 膝蓋痛到飆淚急送醫
有「最美主持人」之稱的國民黨發言人李明璇今年1月產下1女小愛比後,卻爆出後遺症,她在某天跪地擦地板時,突然右膝痛得無法動彈且當場飆淚,也讓她在臉書Po文表示「原來每一個女人只要經歷生產,都有後遺症。」李明璇昨晚(15日)在臉書發文表示:「半年前生產的痛,還心有餘悸,而產後面臨的身體變化,大到令我驚訝。我一直認為自己年輕,身材什麼的恢復得很快,但原來每一個女人只要經歷生產,都有「後遺症」,因為身體把「最好的營養」都給了孩子。前天半夜我在擦地板,結果一個再平常不過的蹲跪姿,竟然讓我的右膝蓋痛到動彈不得,移動一下都能立刻飆淚,也讓潘先生當場快嚇瘋。最後家人請119救護員來協助判定,初步確認不是骨折和脫臼,可能是關節錯位,就讓我們自己決定要不要送醫。」李明璇也表示生了小愛比之後,常常感覺膝蓋酸軟,有時候走到一半還會差點摔跤,醫生說膝蓋在孕期負荷大,身體重心因為撐大的孕肚,容易骨盆前傾,而膝蓋受力不平均,加上鬆弛素的作用,讓關節穩定度變差,抱小孩、提重物都會對關節是負擔。好在李明璇赴骨科診所就醫後,只要吃藥、打針、補鈣、補各種營養就康復了,她也安慰自己算是解鎖了人生一個特別經歷,也就是「打針打膝蓋」。她還說「回到家,看到小愛比笑眯眯的看著我伸手討抱,那些劇痛又算什麼呢~?我又馬上恢復元氣、燦笑著擁抱女兒。」最後她也開玩笑表示原來「痛著微笑,只有媽媽能做到」這句話是真的!
疫情封城好無聊 男「穿襪子客廳跑700 Km」網驚:比我一年還跑得多
中國陝西省西安市因疫情升溫,自去年(2021年)12月23日起開始實施封城;1名居住在當地的程姓男子,因相當喜愛跑步,即便封城也沒有停止運動,在家中穿著襪子,14天跑了700公里。根據《沸點視頻》報導,程男表示,自己一開始是為了減肥才跑步,沒想到一跑就停不下來,堅持跑了4年多,減下30多公斤,只要早上沒跑步就會覺得渾身不對勁。程男說自己通常在早上5點起床後,會先外出跑20公里才去公司上班,但去年底西安因疫情封城,不僅工作受影響,還讓他外出跑步的習慣被迫中止。程男說道,由於自己實在太想跑步,最後決定在家中的客廳開跑,同時為了避免吵到家人和鄰居,還特地穿上襪子,「自從西安封城以來,總共跑了14天,在家裡面跑步,總共跑了700多公里吧!每天(跑)20多公里最少。」根據路線紀錄顯示,程男在元旦當天就在家裡跑了120公里,「今年不是2022年嗎?我跑了一個120.22公里。」男子在元旦當日就跑了120公里。(圖/翻攝自微博)新聞曝光後,許多網友紛紛留言,「地磚、襪子、三小時以上,不怕膝蓋受損嗎」、「我跑10公里得隔天一跑,不然膝蓋痛」、「鐵打的膝蓋也磨損了吧」、「比我一年還跑得多」、「樓下的煩死這種人了」、「穿襪子跑樓下也是有噪音的」;但也有網友認為男子僅是吹牛,跑步數據無可信度,「我不信這個數據」、「這數據都假到離譜了」、「知道一天跑120公里是怎麼回事嗎?真是張口就來」、「這速度跑120公里,24小時不夠。」
疫情肩頸酸又麻 一針一刀放鬆肌肉筋膜
一名罹患多年糖尿病的80歲林女士,長期注射胰島素控制血糖。一年多前開始覺得雙手麻木,並伴隨肩頸痠痛,於是前往醫院檢查,醫師診斷為糖尿病引起的神經病變,另外磁振造影(MRI)檢查發現其頸椎椎管狹窄(spinal stenosis),建議進行手術治療。其家人考量林女士年紀較大,不希望接受手術治療,想尋求較保守的治療方式,因此,前往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門診。經過針灸與小針刀療程後,患者的手麻獲得改善,症狀約減輕三到四成,肩頸痠痛也舒緩許多。北市聯醫仁愛院區中醫科醫師王明仁指出,頸椎病(或稱肩頸症候群)可能由脊椎筋膜結構異常、老年退化或外傷所造成,因而導致痠、麻、痛等症狀,然而隨著3C產品普及,此症狀越來越常出現於年輕族群,近期再加上疫情影響,許多民眾需在家辦公或上課,頸部長期姿勢不良,因而加重症狀的產生。王明仁說,中醫小針刀療法能夠提供病患另一種治療選擇。小針刀療法為結合傳統針灸與現代解剖學的新一代治療方式,最早出現於1976年,而至今已趨於成熟,小針刀是將中國傳統醫學的針灸「針」,和現代醫學的手術「刀」,結合為一體的新醫療工具。融合二者的特色和原理,用類似針灸的不銹鋼針,再把針尖改為 0.8 mm 的刀刃,插入穴道內或骨骼肌肉間,剝開軟組織黏連病變和鬆解肌肉,一次只要一針,歷時約 20 秒即可完成,可治療多處部位的不適,且經臨床研究證實為安全、有效。針對肩頸痠痛的病患,小針刀療法能局部放鬆繃的肌筋膜,緩解不適症狀。此外,亦可合併針灸或中藥調理,以提升治療的效果,延長療效。 小針刀療法5適應症1.肌筋膜疼痛(常見症狀:肩頸痠痛)2.神經壓迫(常見症狀:手腳麻木)3.關節沾黏(常見症狀:關節活動角度受限、五十肩)4.關節疼痛(常見症狀:膝蓋痛、足跟痛、手肘痛)5.肌腱發炎(常見症狀:板機指、網球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