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固醇超標
」 膽固醇 九把刀 猝死 盧泰潤 心血管疾病便宜貨大健康2/「雞蛋富翁」6類人不能當 15種平價蔬果補營養缺口
端午節後雞蛋買氣不佳,國內蛋價近2個月來5度調降,產地價砍到每台斤27.5元為近2年新低,超商盒裝平價蛋一盒只要47元,不少民眾當起「雞蛋富翁」拼命做各式蛋料理,專家提醒膽固醇高、心血管病史等6類人,一天最好只吃一顆蛋,專家並推薦15種營養滿滿的平價蔬果,例如金針菇具有豐富膳食纖維,一包最低只要9元,以及平價蔬菜天王地瓜葉,一大包頂多20元!蛋價創下2年來的新低紀錄,回想過去全台大缺蛋時的天價,許多消費者如今買蛋更完全無心理負擔。營養師程涵宇表示,雞蛋含有豐富蛋白質,有助於組織的修復、肌肉生長,而且研究證明攝取雞蛋可以顯著提高運動後肌肉蛋白質合成率,是適合一家老小經濟又營養的食物。營養師劉怡里建議成年人一天以攝取2至3顆蛋為主,且建議民眾食用全蛋,尤其是蛋黃,因為其中含有維生素A、D、E,以及葉黃素、玉米黃素等,對於眼睛和身體健康都有極大助益。另外應以吃熟蛋為主,因為以水煮蛋而言,其營養吸收率高達99%,遠勝於生蛋的50%,不但營養豐富,且相對更加衛生。其他如炒嫩蛋、煎蛋、蒸蛋、荷包蛋等,吸收率也都在80%以上。程涵宇解釋,水煮蛋吸收率較高原因在於蛋白質的變性,加熱過程可以減少雞蛋中存在的不同胰蛋白酶抑制劑的作用,所以溫度最高的水煮蛋吸收率最高。程涵宇提醒以下6類人最好一天吃一顆蛋為上限,包括膽固醇超標者、族性心血管病史、肥胖、脂肪肝、脂肪肝、血脂異常、天生代謝膽固醇能力不佳或合成膽固醇量偏多者。「對這些人來說,還是盡量攝取少一點膽固醇比較好!」程涵宇說。另外,程涵宇也根據「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推薦15種平價蔬果。「地瓜葉含有蛋白質、膳食纖維、鉀、鈣、鐵、維生素A等營養素,營養CP值很高,其他還包括金針菇、黃豆芽、板豆腐、豆漿、豆干、雞蛋、秋刀魚、鯖魚、胡蘿蔔、地瓜、香蕉、空心菜、木瓜、鳳梨,都是非常推薦的蔬果。」地瓜葉堪稱平價蔬菜的健康天王,一次能攝取到6種營養素,CP值相當高。(圖/報系資料照)程涵宇說,上述15種蔬果大多含有豐富蛋白質、膳食纖維、EPA、DHA、鈣、鉀、鐵、維生素C,都是國人較為缺乏的營養,其中金針菇既便宜又具有豐富膳食纖維,可說是很好的配菜之一,而一大包才20元左右的地瓜葉,不但價格便宜,還能一次攝取蛋白質、高纖、高鉀、高鈣、高鐵、豐富維生素A等營養素,具有促進消化、穩定血壓、骨骼健康、增進皮膚與黏膜的健康等優點。家醫科醫師李思賢同樣認為各式菇類的健康益處極多,可說是「超級食物」,包括增強免疫力、抗發炎、穩定血糖、抗癌、改善腸內菌叢、預防失智、延長壽命等。「它們可能是最接近藥物的食物之一。」李思賢也建議以大火、短時間的方式烹飪菇類,因為菇類90%都是水分,如此可以避免過多水分流出和營養流失。至於最近漲價最驚人的水果,目前西瓜一台斤甚至可達40元,程涵宇則推薦木瓜、香蕉、鳳梨這些相對較為平價的水果,例如木瓜目前每台斤大約僅18元,但擁有豐富維生素C,抗氧化能力極佳,建議民眾可以多選擇這類水果品嘗。家事達人楊賢英曾分享如何吃得健康又省錢,她認為要把握3個原則。第一,購買當季盛產的蔬果,一定健康安全又便宜;第二,要妥善保存食材,例如白花椰菜可以直接冷藏,但綠花椰菜就要保持濕度,可以用紗布巾濕敷包裹冷藏,就能延長賞味期;第三,平時烹飪時可以將昂貴、便宜的食材混合使用,這樣就能降低每道菜餚的單價。
被蚊子咬別直接拍死! 專家揭「這4種人」更易被「叮」上:小心會潰爛
台南本土登革熱疫情至今仍相當嚴峻,上周更新增了5例死亡個案,讓民眾不免人心惶惶。對此,師大化學系教授吳家誠點出4種人,包括肥胖、新陳代謝不佳、剛運動後者等等,較一般人更易被蚊子「叮」上,或是體溫偏高、穿著深色衣物也會更吸引蚊子的「青睞」,因此提醒其應更加注意做好防蚊蟲的應對措施。第1種:體重過胖、肥胖者有此問題的民眾,除了本身體溫就偏高外,其呼出的二氧化碳濃度也相對高。而由於蚊子偏好以氣味來辨別是否適合吸血,肥胖者散發出的濃烈氣味便是蚊子的大好目標。第2種:膽固醇超標的人母蚊一般在產卵前需要足夠的膽固醇來補充營養,但蚊子本身其實無法自行製造合成膽固醇,便會透過吸取動物血液來獲得。另外,膽固醇超標者本身體質就偏酸,也將會容易吸引蚊子叮咬。第3種:新陳代謝不佳者新陳代謝速率較差的人因為體內反應機制較為緩慢,無法有效轉換人體所吸收的養分,長期下來更容易導致酸性物質在體內大量累積,進而成為酸性體質,更易成為蚊子的目標。第4種:剛運動後的人剛運動結束者由於呼吸較喘較為急促,便會比保持靜態活動的人吐出更大量的二氧化碳,尤其二氧化碳在濃度偏高的情況下,會散發出獨特的酸性氣味,讓蚊子能更快速找到大餐。而關於與蚊子的相處之道,吳家誠教授提到,切勿在蚊子叮咬後就直接將其拍死,避免病媒蚊身上的病菌隨著傷口進入人體,而也該減少抓癢行為,改以拍打周遭皮膚的方式抑制癢感,以免造成傷口潰爛、感染。另外,若平時外出想要有效防蚊叮咬,吳家誠教授提醒,除了使用防蚊液以外,還可嘗試將維生素B1溶於水中,並適當塗抹在皮膚上,是因為維生素B1屬於含硫維生素,其氣味會讓蚊子卻步,達到良好的驅蚊效果。
常「忘記吃藥」壞膽固醇超標…發現已是「急性心梗」 醫警告:隨時會猝死
一名6旬女子常常感到胸悶、胸痛,甚至會延伸到肩膀和後背,趕緊到醫院掛號後,她表示自己在3個月前抽血時,就有發現膽固醇過高的問題,但偶爾會忘記吃藥,而醫師查看雲端病歷後發現,女子的LDL(壞膽固醇)高達236 mg/dL,嚴重超出正常值,且心電圖一照已經呈現急性心肌梗塞,若不及時處理,隨時都有猝死的可能。新光醫院心臟內科醫師陳冠任於臉書粉專「冠任醫師的異想世界」分享,昨(5)日下午門診快結束時,女子匆忙來加掛了最後1號,講述了她最近的胸痛狀況,也提到當日上午去診所就醫時,診所醫師就建議她轉診大醫院做個徹底的檢查。經陳冠任的問診,得知女子在3個月前抽過血,並被告知有膽固醇過高的問題,雖然有藥物控制,但有時也會忘記吃藥。隨即,陳冠任查看了女子的雲端病歷,發現她的壞膽固醇已達236mg/dL(正常應低於130 mg/dL),才趕緊讓她去做心電圖和胸部X光。陳冠任提到,根據心電圖顯示,女子已經是急性心肌梗塞,需要立即做緊急心導管手術,而在術後,發現她的2條血管狹窄超過9成以上,不處理將會有猝死的可能。所幸,手術相當順利,2條血管已經暢通,女子原先有的症狀也改善許多,而陳冠任也提醒女子,要好好控制高到爆表的壞膽固醇,不然根源問題未除,血管的病變還是有可能反覆發生。
Gino拍戲最高紀錄48hr沒睡 猛爆性肝炎找上他!
Gino日前受邀上中天YouTube節目《健康點點名》,分享他曾經36小時拍戲不停歇,48小時沒睡覺,健康因此亮紅燈,突如其來的猛爆性肝炎,讓醫生斷言他可能隨時會死,嚴重程度讓他不得不調整生活作息。Gino直言那段期間各種疾病都找上門,加上家中本身已有膽固醇超標病史,他自己本身還有骨刺、B型肝炎等問題纏身,所以在家人的叮嚀下,他必須定期前往醫院健檢。Gino也有感而發:「人生藍圖不是什麼都照著你的希望去做,也深知很多事情是沒有辦法達到平衡點,所以只能自己取捨。」現在他訓練自己能夠隨時秒睡,在吵雜的環境或是車上,拿出隨身攜帶的「好夥伴」眼罩、耳罩、頸枕三件組,在有限的時間趕緊補充睡眠。身體亮紅燈後,Gino除了加強保健也積極運動。(圖/中天提供)除了注重保健食品,Gino也恢復運動習慣,有別以往把手臂跟背練得很壯,現在則是選擇加強核心及腿力,Gino透露:「因為每天熬夜,我的筋骨已經不行了,而且太容易受傷。」即使健康亮紅燈,但Gino覺得自己已經很幸運,如今可以熬過低谷重現自我。拍八點檔時常常都是拍戲當天才拿到劇本,Gino已能練就能快速熟背,即使睡眠少,總是憑藉意志力,堅持做到最好,因為他知道沒有做到一定的程度,就無法獲得站在舞台的機會,被淘汰的終將會是自己。
大學生體檢1/膽固醇超標2倍「眼皮還長瘤」 醫驚喊:以前只有老人家才有!
年輕世代是國家未來的棟樑,如今少子化已讓勞動人口逐漸吃緊,但更令人憂心的是連健康狀況都拉警報,本刊調查全台6000多位大一新生的體檢報告,發現膽固醇超標是最嚴重的紅字冠軍。甚至有一位同學眼皮甚至長出黃色瘤,讓醫師大吃一驚,直呼「以前只有老人家才有!」專家憂心表示,從大一新生的體檢報告中,「完全理解心血管疾病是如何年輕化」,若不及早改善,未來恐怕愈來愈多30-40歲爆發心肌梗塞的案例!最近各大學新生陸續收到體檢報告,若發現有紅字,千萬記得進一步回診,或許就能救自己一命!吳同學(化名)就是最好的例子,他因體檢報告顯示低密度膽固醇數值異常,因此至家醫科就診。「我第一眼看到他時,真是嚇了一大跳!」台南市立醫院家醫科醫師盧泰潤表示,吳同學眼皮上方、手肘、手掌都長了黃色瘤,仔細查看報告,發現他的低密度膽固醇竟然高達350mg/dL,正常值應在100mg/dL左右,換句話說,吳同學足足超標2倍多,而身上那些黃色瘤也是因為膽固醇過高而沉積的後果。盧泰潤說,過去這種黃色瘤一般都發生在年長者身上,如今卻出現在年輕人身上,因此讓他印象深刻,尤其吳同學體型瘦瘦的,實在難以想像體內如此「油」,一問之下,原來是吳同學有高血脂家族史,再加上本身飲食不忌口,所以年紀輕輕就膽固醇超標。膽固醇嚴重超標時,會沉積在皮膚表面形成黃色瘤,過去比較常在老年人身上見到,如今竟有年輕學生患者,讓醫師相當驚訝。(圖/翻攝自林旻憲醫師部落格)根據台南市立醫院進行的2000多位大一新生體檢結果,顯示紅字前三名分別為高密度膽固醇、低密度膽固醇、尿酸。台大醫院針對台大約4000多位大一新生的體檢抽血報告,同樣顯示約有2-3成學生膽固醇偏高,是最常見的異常項目,其次依序為蛋白尿、尿酸等。盧泰潤說,膽固醇可細分為低密度膽固醇與高密度膽固醇,低密度膽固醇被稱為「壞膽固醇」,會將膽固醇由肝臟帶往血管堆積,使得動脈管壁狹窄,導致動脈粥狀硬化,並增加心血管疾病、中風和周邊動脈疾病的風險。高密度膽固醇則被稱為「好膽固醇」,主要功能是將週邊組織的膽固醇帶回肝臟代謝,有助於清除血管內皮發炎產生的血脂,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根據體檢報告結果,台灣大一新生普遍血脂都偏高,「看到報告,就知道為何台灣心血管疾病會年輕化了!」盧泰潤說,以前心肌梗塞大多發生在60-70歲的年齡層,但現在卻愈來愈多40多歲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但造成疾病的危險因子不會是40多歲時才發生,往往是更早之前,例如大學時期就可能已有跡可循。盧泰潤以上述吳同學為例,「幸好他還有回診,如果他不理會體檢報告的提醒,繼續讓膽固醇肆無忌憚的累積下去,一定很快就會爆發心血管疾病,那可能就是無法挽回的情況了!」
大學生體檢2/膽固醇超標已不妙「尿酸高更母湯」 心肌梗塞風險飆3倍
根據6000多位大一新生體檢報告,發現年輕人普遍體重過重、膽固醇偏高,但值得注意的是,尿酸值異常也是常見的問題之一,專家提醒,膽固醇超標本身就有心血管疾病風險,若再加上尿酸超標,還會增加3倍的心肌梗塞風險,層層風險加下來,相當可怕。為何年輕人膽固醇超標?台大家醫科醫師詹其峰表示,主要還是飲食西化跟肥胖。「根據台大新生的體檢報告顯示,大約有1-2成學生有過重或肥胖問題,可能跟高中三年長期久坐讀書、準備考試有關。」不只如此,飲食內容也是關鍵。台南市立醫院家醫科醫師盧泰潤說,「很多人以為是吃太多肥肉或海鮮,事實上食物所含的膽固醇影響很小,反而是含飽和脂肪、反式脂肪的食物影響較大。」盧泰潤說,過度烹煮的食物大多含有反式脂肪,例如烘焙、油炸、鹹酥雞。飽和脂肪高的油脂如椰子油、棕櫚油,常使用於製作餅乾、蛋糕中,動物性油脂如牛油、豬油,則常存在於麻辣鍋、吃到飽這類食物中。食物的影響,不僅讓年輕人的膽固醇偏高,尿酸超標的情況也不少。詹其峰表示,根據4000多位台大新生的體檢抽血報告,除了膽固醇超標之外,排名第二是蛋白尿,但多數是泌尿道感染引發的暫時現象,排名第三就是尿酸值偏高。台南市立醫院所進行的2000多人體檢顯示,排名一、二分別是高密度膽固醇與低密度膽固醇異常,排名第三同樣是尿酸值偏高。盧泰潤說,台灣人屬於南島語系基因人種,天生代謝尿酸的能力就比較差,如果飲食又攝取普林較多的食物,例如海鮮、濃湯、內臟、火鍋湯等,很容易導致尿酸值偏高。高中三年幾乎長時間坐著讀書、缺乏運動,讓許多大一新鮮人有過重問題,建議要調整飲食,養成固定運動習慣,才能減去多餘贅肉。(示意圖/非當事人,林士傑攝)高尿酸通常會伴隨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合併稱為「四高」,除了會影響腎臟功能,也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研究顯示,相較於一般人,痛風患者的洗腎、心肌梗塞風險增加1.5~3倍,這與發作頻率無關,而是一有痛風就有風險。根據國健署最新公布國人三高盛行率可看出,台灣18歲以上成人有21.63%為高血脂族群,平均每5人之中就有一人的總膽固醇或三酸甘油脂超標,或正在服用降血脂藥物治療。詹其峰說,中小學的例行體檢大多是檢視發育的狀況,相較之下,大一新生體檢顯得更為重要,因為此時孩子們已經「登大人」,透過報告上的數值,可以了解整體的健康狀態,對於未來可能衍生的疾病,也能早一步開始預防,或許就能改善成人高血脂的高比例現象。
大學生體檢3/「登大人」玩得昏天暗地 「這習慣」恐釀心血管疾病
經過3年苦讀,終於考上大學後,孩子們過著怎樣的生活呢?專家查看體檢報告、再搭配訪談,發現大學新生們普遍過得相當放縱,除了生活作息不正常,幾乎不運動之外,熬夜也是家常便飯的事,專家提醒,如果膽固醇、血壓、血糖已有異常,長期熬夜恐怕會加劇病情,甚至增加心血管疾病的機率。綜觀6000多位大一新生體檢報告,發現膽固醇高、尿酸高是最普遍的問題,台大家醫科醫師詹其峰認為「肥胖」是一切的導火線。台南市立醫院家醫科醫師盧泰潤則說,進一步跟學生訪談後發現,這些孩子除了飲食西化、常喝含糖飲料之外,最可怕的是幾乎不運動,許多孩子每周最多運動一次,運動2次以上則是少之又少。不只如此,盧泰潤還發現這些孩子掙脫高中苦讀的束縛之後,大學生活不僅多采多姿,一切的規範制約也被拋在腦後,最明顯的就是「熬夜」,而且還不只是日夜顛倒而已,有時甚至無規律可言。透過體檢時的訪談,醫師發現多數大學新鮮人經常熬夜,彷彿想把過去禁錮於書桌前的時間補回,常常玩到捨不得睡覺。(示意圖/焦正德攝)「他們跟我說,有時候他們半夜1-2點睡,有時候則是早上,總之想睡時才睡。」盧泰潤說,研究顯示長期熬夜、作息不正常會導致血壓、血糖飆升,再加上他們膽固醇與尿酸都偏高,整體來說心血管疾病風險相當高。盧泰潤提醒,膽固醇、尿酸、血壓、血糖數值異常,幾乎不會讓身體有什麼異樣的感覺,如果沒有進一步檢查,可能一拖就數十年,或是直到爆發心血管疾病時才發現,所以一發現異常就建議進一步檢查,才能即時控制住狀況。另外,若有吸菸習慣一定要戒菸。盧泰潤說,吸菸不只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甚至也是導致膽固醇超標的原因之一。「雖然沒有直接研究證實因果關係,但可以發現吸菸和膽固醇之間確實有所關聯。」盧泰潤說。回歸到生活,盧泰潤則建議年輕人一定要有運動習慣,例如執行「運動333」,也就是每周運動3天、每次30分鐘以上、運動時心跳每分鐘130次以上,如果無法得知心跳次數,則要有喘、流汗的感覺,如此運動才具備中等強度,才能促進身體血液循環與代謝,增進健康。
確診恢復仍要注意 醫曝「4後遺症悄悄發生」: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
隨著確診人數愈來愈多,長新冠症狀也愈來愈廣泛,即使是確診輕症患者,也是會有長新冠症候群,可能會出現疲倦、腦霧、頭痛、嗅味覺的喪失或心理壓力問題,而這些症狀可維持180天,且有些人在康復180天後,還會出現體內的膽固醇超標以及BMI開始上漲的狀況,使日後得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越來越增加。重症科醫師黃軒在臉書發文指出,近日閱讀一篇瑞士文章,內容寫道有些年輕人在COVID19康復180天之後,他們除了之前的症狀,仍會有一項無聲無息的後遺症正在進行,就是「體內的膽固醇超標和壊的膽固醇也上升、一直使他們的BMI 開始上漲,而體適能力也就愈來愈差…」。黃軒表示,蘇黎世大學流行病學、生物統計學和預防健康研究所的Patricia Schlagenhauf教授領導了一個研究小組調查COVID-19 對年輕軍人的持續影響,受試對象為501名青年人,「Long COVID 症候群大部分在 180 天內,容易出現 COVID-19 的受試者會出現持續的疲勞、嗅覺下降以及生殖和心理問題,但如果超過 180 天,研究人員發現,這些症狀如果仍然存在,大都不太明顯,什至自覺毫無症狀,這些人共有177位的年輕人。」不過180天後症狀雖不明顯,但危機卻存在,研究人員發現,即使是在180天後,這些年輕人,其實仍然有危機重重在身體內,而他們竟然不自知的,其中包括「膽固醇上升」、「LDL(壞)膽固醇上升」、「BMI上升」、「體力(lower aerobic threshold)下降」,這些體內危機的增加,在這些康復的年輕人身上,其實已經正在威脅體內的代謝,也使日後他們得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越來越增加。黃軒指出,該研究領導教授認為,年輕人確診COVID19,之後在180天內有long COVID症狀,是需要追蹤治療,而那些即使超過180天後的確診者,即便無症狀或看似都已經恢復了,仍然要定期追蹤其健康,尤其當這些人在180天後,出現運動耐力下降或BMI忽急上昇,或者膽固醇上升、LDL(壊)膽固醇超標,這些都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殺手。另外,這次研究的年輕人,都是沒有接種疫苗年輕人,其後遺症,即使超過180天之後仍然在,黃軒表示,「所以,我們仍然需要更多醫療研究報告,這段期間當下,『打滿三劑疫苗』,免重症、免死亡,這是不變的事實!」
疫苗打不打1/健檢報告無異常卻猝逝 專家:細節藏在「2個數字」裡
從今年3月開打新冠疫苗以來,截至9月5日為止總計有734例疑似死亡案例,其中AZ占581例、莫德納占147例、高端占6例,過去總認為年紀較大的長者,才可能爆發嚴重不良反應,但隨著8月23日高端疫苗開打,6例清一色都是40~50多歲,明顯年輕許多,也因此讓許多人猶豫「到底該不該打疫苗?」北投健康管理醫院梁程超副院長說,疫苗的確有可能引發某些免疫反應,進而導致特定的心血管疾病,例如最近青少年即將接種的BNT疫苗,研究顯示會誘發罕見的心肌炎、心包膜炎,這就完全無法預測,沒辦法事先知道誰會得?誰不會得?但根據美國研究顯示,大多數接種BNT疫苗導致心肌炎的青少年,最後都會恢復健康。研究顯示,青少年接種BNT疫苗會引發罕見的心肌炎,但多數都會恢復健康。(圖/報系資料庫)除了BNT疫苗之外,大多數接種疫苗後爆發的心血管疾病,應該與疫苗無關,而是身體本就潛藏一些危險因子。例如九把刀岳母的健檢數字都很標準,唯獨總膽固醇、低密度膽固醇超標,她接種AZ疫苗猝逝後,外界解讀與這兩項數值有關。那為什麼健檢報告沒有提早發出警訊?「因為許多人都看錯健檢報告的重點!」梁程超說,膽固醇分為高密度、低密度膽固醇,高密度膽固醇負責運送膽固醇到肝臟再利用,被稱為血管清道夫,所以又稱「好膽固醇」;低密度膽固醇則是接手將肝臟合成出的膽固醇運送到身體各處使用。低密度膽固醇在運送過程中,如果身體血管發炎,便會吸引膽固醇去修復血管,尤其是低密度膽固醇中一種小顆粒膽固醇,由於它非常容易被氧化,所以會變成泡泡卡在血管壁中,最終形成血管堵塞的一層油脂,因此低密度膽固醇被稱為「壞膽固醇」。梁程超表示,低密度膽固醇超標的確是警訊,但並非絕對,「關鍵是其中的小顆粒膽固醇!」而小顆粒膽固醇是否超標,就要去看「三酸甘油脂」與「高密度膽固醇」的數字。其中,三酸甘油脂可反應人體攝取的油脂、熱量是否過高。梁程超舉例,假設一個人的三酸甘油脂為100mg/dl、高密度膽固醇為40mg/dl,乍看之下數字非常標準,但將100除以40卻是2.5,只要超過2,就代表攝取的油脂過多,但好膽固醇卻太少,所以會造成小顆粒膽固醇超標。所以下次看健檢報告時,不要以為沒有紅字就代表一切健康,記得好好檢視自己的三酸甘油脂、高密度膽固醇數字。
九把刀岳母打AZ猝逝!生前健檢「這數值」爆表 心臟內科醫嚇曝:非常恐怖
知名作家九把刀的岳母上月底接種AZ疫苗,不料4天後出現全身劇痛、嘔吐症狀,被發現時已失去生命跡象,到院前不幸過世。消息曝光後,九把刀曾揭露岳母生前2警訊,分別是「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超標。對此,心臟內科醫師洪惠風在節目中坦言,對方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數值讓他當場嚇傻。岳母過世後,九把刀曾透露,57歲的岳母平時有運動習慣,健康檢查報告除了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超標,其他數值都正常;上月26日,她開開心心地前去打疫苗,起先一切正常,4天後開始出現背部抽痛,結果當天下午2時多,就以奇怪的姿勢躺在沙發上,已經沒有呼吸,人在送達醫院前就走了。對此,洪惠風日前在《新聞挖挖哇!》指出,九把刀岳母的膽固醇是329,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則是254,前者雖然高出標準,但還不算太誇張,「可是她的低密度脂蛋白,也就是LDL,254不是我們平常所見到的數值,平常見到190就已經覺得非常非常恐怖了。」心臟內科醫師在節目中分析九把刀岳母的健檢數值。(圖/翻攝自YouTube/新聞挖挖哇!)洪惠風進一步說明,LDL的正常值約在130左右,254已經算是爆表,「LDL越高,它會直接沉積在血管壁內,會一天天累積,血管壁變得很厚之後,血管就會堵到,如果有一天突然塞住,心臟血管整個就會壞死。」九把刀日前提到,許多醫學專家在電視上隔空發表媽媽可能的死因,他們都謹記在心,做了筆記。他寫了陳情書,希望正在撰寫解剖報告的法醫可以參酌一下諸方意見,他們遠遠不是專家,只能藉著這種方式提醒,現在就是靜待解剖報告出爐,「我漸漸懂了,這不是給媽媽一個答案,需要答案的是我們。」
九把刀岳母超健康…僅膽固醇超標! 醫揭致命關鍵:年輕也要注意
作家九把刀的岳母上月底接種AZ疫苗,怎料4天後全身劇痛,被發現以奇怪的姿勢躺在沙發上,已經沒有呼吸,在送達醫院前就過世。由於九把刀岳母平時身體硬朗,有運動習慣,健康檢查報告了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超標,其他數值都是正常,引發外界討論。對此,醫師林靜儀呼籲,膽固醇高要特別注意。林靜儀醫師在臉書表示,聽到很多媒體說「只是膽固醇有點高」,讓她不禁冒冷汗,「呃,膽固醇高不叫做『只是』,請大家嚴肅看待」,她提及,總膽固醇應控制在200以下,低密度膽固醇必須控制在130以下,血液中過高的膽固醇,尤其低密度膽固醇,是日日夜夜每分每秒在傷害血管的,會引起長期且慢性的發炎反應,形成斑塊,造成血管內壁的損傷、導致血管壁變厚(但是彈性喪失)、血管阻塞。九把刀岳母健康檢查結果,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超標。(圖/翻攝自九把刀臉書)林靜儀指出,年輕時高血脂對身體傷害不會有感覺,但是到了中年之後,高血壓、心臟梗塞、狹心症、腦血管阻塞等疾病,常常猝不及防,「這時候說『好突然』,其實並不正確」,因為都是有跡象的。她透露,正確的飲食習慣有助於避免高膽固醇、高血脂、高血糖等問題,如果有控制飲食及規律運動,依然有膽固醇過高、高血壓的問題,應該和醫師討論後,需要服藥就服藥,宣稱或暗示「有療效」的健康食品都不能取代藥品。林靜儀警告,不要仗恃著年輕,所以對高膽固醇食物不設防,或是每天喝含糖飲料不設限,高脂肪與高膽固醇對心臟血管的傷害是累積的,就連小朋友也一樣,不要喝太多含糖飲料,以及吃高膽固醇、高脂肪食物。
九把刀岳母接種AZ死亡 陳時中回「非公眾人物」挨批答非所問
作家九把刀今(11)日在臉書透露岳母打完AZ疫苗後過逝一事,哀痛寫道:「媽媽在送達醫院前就走了。」他表示,岳母平時是羽毛球和桌球健將,今年健康檢查,除了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超標外,其他數值都正常。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被問及此事時,僅低調回應「九把刀的岳母不是公眾人物」因而不談,遭PTT網友撻伐「問東答西」、「公眾人物的命才是命?」九把刀在臉書哀痛發文說「媽媽在送達醫院前就走了。急診室裡,我們圍繞著媽媽,摸著她的頭髮、她的臉、她的手,不停地道謝,感激她用盡一生的愛陪伴,我們所有人都哭崩了。」有關施打疫苗後副作用的不良反應,九把刀坦言「我們當然會將兩者的因果關係聯想在一起,畢竟媽媽平時是會打羽毛球跟桌球的健將。徒手抱嬰健走的實力雄厚,她在今年3月31日正好做了健康檢查,報告上除了膽固醇329mg/dl、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254mg/dl標註是超標外,其他數值都是正常。」九把刀表示,他能為媽媽做的事,就是提醒大家打疫苗後,如果身體有嚴重不適,一定不能輕忽。「特別是背部劇痛加暈眩,拜託一定要立刻!馬上!冷靜地去醫院請專業醫生確認狀況。」對此,陳時中今天在記者會上被問及此事時,僅低調回應「九把刀是公眾人物,但他媽媽不是,我想個人個案還是不要在公開場合來談。」但網友質疑太冷血,紛紛表示「公眾人物的命才是命?」、「人家要問的是副作用,不是要討論人物好嗎」、「又在答非所問」。指揮中心專家小組召集人張上淳則表示,膽固醇過高者,非疫苗接種的禁忌對象,過去也沒有因膽固醇偏高而增加不良反應的相關文獻。
岳母打完AZ疫苗4天過世!九把刀淚揭「身體2警訊」:要立馬就醫
作家九把刀11日在臉書PO出長文,透露岳母在上月底接受AZ疫苗接種,但打完疫苗4天後,卻出現全身劇痛且嘔吐的症狀,之後突然以奇怪的姿勢躺在沙發上,家人發現時已經沒有呼吸,在送達醫院前就過世了,全家人都淚崩,周亭羽深陷悲傷,崩潰痛哭說:「我沒有媽媽了……」。九把刀透露,57歲的岳母平時有運動習慣,健康檢查報告除了膽固醇超標,其他數值都正常,上月26日她開開心心地前去打疫苗,打完後沒有任何不適,沒想到4天後卻透露「好恐怖AZ發作痛到背部抽痛,從背部往頸部開始劇痛陣痛一陣一陣痛吐完了,休息一下又開始陣痛,痛起來會要命啊,劇烈疼痛起來根本無法動」,結果當天下午兩點多,就被家人發現以奇怪的姿勢躺在沙發上,沒有呼吸,人在送達醫院前就走了。九把刀表示,「急診室裡,我們圍繞著媽媽,摸著她的頭髮,她的臉,她的手,不停地道謝,感激她用盡一生的愛陪伴我們,魯拉也一直說愛妳愛妳,還不停地蹭蹭撒嬌。」他們一家人都哭崩了,且每天都在哭,尤其周亭羽深陷在失去摯愛的巨大悲傷裡,總是哭著說「我沒有媽媽了……」九把刀也提到,因為岳母走得實在太突然,全家人深受打擊,希望能得到一個清楚的答案,因此忍痛將媽媽的大體送交司法解剖,現在正等待後續相驗報告出爐。而他也在岳母走後的第三天,按照原訂計畫去診所打了AZ疫苗。「這是我能做的,想做的,也必須做的,因為媽媽,也想為這個世界盡一針之力。」九把刀也提醒大家,「如果身體有嚴重不適,一定不能輕忽,自己將症狀簡化成暫時的副作用,特別是背部劇痛加暈眩,拜託一定要立刻!馬上!冷靜地去醫院請專業醫生確認狀況。」據《蘋果新聞網》報導,九把刀經紀人則表示「沒有什麼特別要說的,導演把所有要說的東西都寫在臉書上了!剩下的就留給他們一家人,我們這邊也不多做回應。」
55歲許聖梅病痛纏身!嚴重胸悶「人快昏迷」 醫警告:隨時會中風
資深名嘴許聖梅嗆辣直言,是談話性節目的固定班底。先前許聖梅就提到,自己受梅尼爾氏症所苦長達20年,嚴重時會天旋地轉,暈到嚴重嘔吐;近日她再透露,除了子宮肌腺瘤、蕁麻疹等,還有二尖瓣脫垂的心臟問題。55歲許聖梅先前就自曝,28歲生完第一胎後身體變差,眩暈症從那時開始發病,發作時會天旋地轉、抱著馬桶嘔吐,需要人攙扶才能走路,但沒有特效藥,只能吞暈車藥緩解。除此之外,許聖梅因為耳膜受損,右耳聽力只剩30%,也因長期壓力大,導致蕁麻疹找上她。許聖梅近幾年健康頻頻亮紅燈,可以說是病痛纏身。近日她在節目《新聞挖挖哇》中再新增一項,「二尖瓣脫垂」心臟問題,曾胸悶痛到喘不過氣,整個人都快昏迷了。許聖梅也透露,她的膽固醇超標到300多,還被醫生告知「隨時會中風」。
【病毒剋星1】網路瘋傳醫學博士郵件 意外讓「鋅」瞬間爆紅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爆發,最近醫師界瘋傳一則聖地牙哥醫學博士的郵件,內容提及新冠病毒的防疫措施竟然要補充鋅,原本以為是則假消息,美國闢謠網站Snopes查證信件為真,也採訪到James Robb博士本人,也讓鋅倍受矚目。「根據研究顯示,鋅的確能抑制病毒的複製,增強免疫力!」禾馨新生婦幼診所小兒科醫師陳映庄說,冠狀病毒是一種RNA病毒,鋅能夠抑制冠狀病毒RNA聚合酶的活性,所以能同時抑制病毒的RNA合成。聖地牙哥醫學博士James Robb的私人信件外洩,他在信中建議親友補充含鋅錠劑對抗新冠病毒,引發一陣瘋傳,美國闢謠網站Snopes後來查證確有其事。(圖/翻攝自網路)平日可從飲食中攝取鋅,肉類和蛋黃的含鋅量較高,小孩可吃2顆蛋和一些肉,成人則須補充保健品才能達標。(圖/中時資料庫)簡單來說,鋅除了能預防病毒進入細胞,就算病毒已經進入細胞,也能抑制病毒複製。「許多天然食物都含有鋅,例如蛋黃、肉、海鮮、堅果、南瓜子等,其中動物類食物的吸收率較好,但吃太多可能會有膽固醇超標的健康疑慮。」陳映庄說,如果想要在防疫期間提升免疫力,需要攝取更多的鋅,小朋友每日約5~10毫克,體重20公斤以上則增加至25毫克。「舉例來說,一顆蛋黃約含有4毫克的鋅,嬰幼兒若是吃2顆雞蛋、再加上一些肉類,也許就能達標。」但如果超過20公斤以上,「光吃天然食物,真的很難攝取足量!」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全球1/3的民眾體內都缺,因為鋅會從全身各處流失,包括膽汁分泌、小便、流汗等,所以是需要每天補充的營養素。(圖/報系資料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