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封城
」「不要對我尖叫」日送百杯飲料挺醫護 ㄚ頭:我們守護戰士
全台本土疫情嚴峻,藝人丫頭(詹子晴)的手搖飲品牌「不要對我尖叫」,6月祭出「挺醫護」活動,凡是醫護警消外送員訂購外送,就打8折與送配料的優惠,近日再與《請支援收飲》攜手,每天送出百杯手搖飲,輪流分送給為疫情而辛苦的單位。對此,ㄚ頭表示,「戰士們在前線與病毒打仗守護台灣,我們也要守護他們。」事實上,第一線醫護工作人員在忙碌的工作過程中,大多是喝飲料來快速補充能量,然而零星地訂飲料,反而可能造成時間隨機、資源浪費的情況,因此發起「請支援收飲 Power Drink」的計劃,協助大家一起訂飲料給醫護人員喝。而雙北近日自主封城,ㄚ頭坦言,零售餐飲業確實大受影響,但她仍選擇樂觀面對,出門工作也一定會全副武裝,更在臉書呼籲粉絲要戴口罩、勤洗手,做好防疫工作。另外,為體恤醫護同仁及基層公務體系的辛勞,丫頭飲料店宜蘭女中門市捐贈1000杯飲品,即日起到宜蘭女中店出示工作服務證,就能領取1杯飲品,送完為止。
三級警戒恐怕7月中有望下降 台大學者曝1關鍵前提
指揮中心公布國內今天新增219名病例,年齡介於未滿5歲到100多歲,個案最多仍落在新北市123例,其次為台北市54例,苗栗縣為16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連續兩天確診數都在2百出頭,相對較低,且篩檢陽性率也持平或往下,是比較好的現象。但台大學者表示,這幾天的確診數下降,是民眾「乖了兩周」的成績單,但最近防疫已顯疲態,人流開始變多,有沒有下降要看下周才準,他更直言,三級警戒恐怕要七月中才有望下降,且是需要民眾高度維持現況才有機會。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公布國內新增219例COVID-19確定病例,均為本土個案,確診個案中新增22例死亡。而這波本土疫情自5月11日以來,快速累積1萬194人確診,296人死亡,致死率達2.8%,比全球平均2.16%高。台灣大學公衛系教授陳秀熙。(圖/報系資料照)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表示,要先破除本土致死率高第一個迷思是,不能直接和目前的全球率來比,因國外已進入第三波,他們的長者在第一波攻擊時已經多數死亡,也就是說確診者年輕化,尤其國外已經開始疫苗覆蓋率慢慢提高,所以拉低平均致死率,台灣可說現在才真正面臨第一波,所以高齡、慢性病多的長者會先死亡,且未來7天仍會持續增加。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連續兩天確診數都在2百出頭,相對較低,且篩檢陽性率也持平或往下,是比較好的現象。但也強調,毫無放鬆的本錢,是兩天的數字而已。對此,陳秀熙表示,這周的確診數下降,與兩周前防疫緊縮有關,是民眾「乖了兩周」的成績,但從近日人流變多來看,防疫已顯疲乏,未來兩周的數字,就可以知道這兩周有沒有做好,他認為,民眾必須持續維持低度人與人的接觸,就像先前管理非常嚴格,很乖,七月中才有望降到二級警戒。陳秀熙強調,想要回到過去零星個案,已經不可能,台灣民眾在三級警戒下可以維持這樣的數字,跟國際面臨第一波疫情時,已經表現很好,是民眾謹守防疫生活的成果。他認為,目前本土大波流行可說已經過去,但未來小波群聚會不斷再起,包含長照機構、醫院感染、家戶內感染,都會不斷發生,最重要的不是讓確診數下降,而是不要讓隱形感染者攻擊到一名超級傳播者,尤其長照機構裡的慢性病長者,只要守住高風險區域,並維持低度人與人的接觸才能守住。
自主封城悶壞了?北市三級警戒第3週 「尖峰時段車流量」竟上升
國內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升溫,雙北上月15日率先進入三級警戒,民眾也開始自主性封城,導致北市車流量瞬間下滑14%。不過,北市交控中心發現,台北進入三級警戒後,車流量連續2週降低,第3週卻上升至1154輛,較前一週多出78輛,初步研判可能跟民眾回公司上班有關,實際原因仍待觀察。隨著疫情升溫,台北市長柯文哲多次呼籲民眾自發性封城,沒必要就別外出,而市民也相當配合,近幾週北市鬧區如東區百貨、西門町等地都有如空城。根據北市交控中心觀察,北市進入三級警戒第一週,也就是5月17日到21日,北市主要幹道上午尖峰時段每小時平均車流為1160輛,較過去減少14%。資料顯示,三級警戒第2週、5月24日至28日,北市主要幹道上午尖峰時段每小時平均車流為1076輛,減少20%;到了第3週,也就是5月31日到6月1日,尖峰時段平均車流為1154輛,減少14%,意即車流量已回升至第一週數字;至於離峰時段部分,近3週以來的數據都差不多,大約減少40%。交控中心分析,疫情爆發初期民眾警覺性高,加上全國進入三級、學校停課、企業陸續實施居家辦公、禁止外食等措施,經濟活動大幅下降,車流量也跟著減少,雖然第3週車流回升,但只有在尖峰時段回升,離峰時間並沒有跟著增加,研判可能跟部分民眾回公司辦公有關,實際原因仍待進一步觀察。
單日快篩陽性14%守到3%! 護理師揭「無名英雄」辛勞:至今沒休息
台灣日前爆發大量染疫患者,經政府與民眾自主封城半個多月來的努力下,疫情終於獲得初步控制,但仍不能鬆懈。1名護理人員在臉書吐露北市聯合醫院團隊在剝皮寮替民眾快篩的過程表示,「過去這三週,是這群人守護著萬華。沒有他們,萬華是無法被接起來的。」該名護理師表示,本土疫情目前看起來似有好轉跡象,但依舊不能輕忽大意,「因為零星的小型社區感染仍是現在進行式,也未有快速撲滅的跡象。」他更點出,所謂「獲得控制」字面上的意思,指的其實是萬華疫情的溫度撐過峰值,進入緩降期。而這一切全仰賴剝皮寮快篩團隊的努力,「從單日快篩陽性率14%,到近日可以單日不到5%,甚至不到3%,是這群醫護守在原地,每一日發號碼牌,穿著兔寶寶裝,幫潛在確診個案進行快篩之餘,還要安撫快篩陽性而焦慮、煩躁的個案。」護理師表示,團隊剛進駐剝皮寮時,快篩的100人中就有10個檢驗出陽性,現場氣氛相當沉重,「整個快篩團隊幾乎每晚都忙到半夜2點,一直到過去一週,才穩定於晚上10點半至11點結束當日任務。」所有人就在這一片混亂的狀況中,讓管理流程慢慢步上軌道。護理師指出,民眾願意站出來快篩,才是疫情得以管控的重要因素之一,「即便疫情早已是集體狀態,但懷疑自己染病是難以啟齒、略帶恥感,極其私密的複雜情緒。如何讓各式各樣的社群成員願意走出家門,接受篩檢的考驗不會因為萬華獲得紓解而減輕。相反的,真正的考驗一直來。」而在忙碌的快篩工作中,這名護理師自己也養成了一個習慣,那就是他每晚都會在快篩群組內,查看疾管科夥伴與現場醫護的訊息,確認所有陽性個案都安全送醫或抵達檢疫所、旅館的確認訊息後再去睡覺,「至今沒有一天休息。疫情不停,我們就繼續。不論前線或後勤,大家都一樣。」護理師表示,目前剝皮寮團隊已準備好執行下一個任務,「不論媒體與社群多少紛擾,他們每天穩定完成任務,照顧好每一個默默走進快篩站的陽性個案。」文末更對民眾喊話,「希望大家能夠繼續嚴格防疫,你我的生活得以回穩,多是這一群人撐起來的。不向誰的道德提款,一起努力把防疫的日子踏實過好。」
國產疫苗力拚2期完成獲EUA 7月開打 前台大醫:僅俄羅斯、中國這樣做過
疾管署今(30)日表示,與高端、聯亞訂購了500萬劑國產疫苗,期待除了外購的AZ與莫德納疫苗之外,也能夠最快在7月時開打經過2期試驗,並取得緊急使用授權(EUA)的國產疫苗。對此,前台大感染科醫師林氏璧表示,目前全世界疫苗做完2期試驗就EUA的國家只有俄羅斯與中國,雖然台灣為了確保安全性,刻意將第2期試驗人數增加至3000人,但仍然可能「漏掉5千分之一,萬分之一這樣的副作用」。林氏璧今日在臉書粉絲團發文,指出目前台灣疫情似乎是往好的方向走,自主封城見效,目前警戒升級為第4級的機率很低,呼籲大家繼續配合防疫措施,同時近期國產疫苗相關問題逐漸受到討論,他因此在文章澄清相關問題。「國外疫苗也沒有做完第3期就緊急使用授權(EUA)呀!那國產疫苗只做完第2期就EUA有什麼問題嗎」?林氏璧表示,目前國外大廠疫苗如輝瑞/BNT、莫德納、嬌生和AZ都是經過初步的3期試驗之後,確認至少有50%以上保護力,才取得EUA,只有中國與俄羅斯是疫苗做完2期試驗就直接取得EUA,「我們的第2期有故意增加人數到3000人,但這樣能不能取代第3期?我想這裡就很見仁見智了」。林氏璧指出,就他個人而言會認為,只經過2期試驗的疫苗安全性並不一定足夠,因為可能會遺漏一些罕見的副作用,且國外第3期試驗幾乎都有做到萬人以上,FDA規定試驗必須追蹤2個月,都是為了確保疫苗的安全性,並且設法找出可能的副作用。「可是2009年國光的H1N1流感疫苗也沒有做第3期呀」?林氏璧對此回應,流感已經研究多年,抗體的效價早就已經證實,疫苗平台也早已成熟,安全性也有保證,但新冠疫苗是全新的疫苗,國際上還沒有訂出標準說多少抗體的效價可以被界定為有效,因此2者不能相提並論。林氏璧最後提醒,他並沒有要黑國產疫苗的意思,只是點出許多學界專家們的憂心,「當然專家們可能會有不同的意見,有老師覺得做完第2期就EUA是沒問題的,但也有人期期以為不可」,這些都是可以討論的,但相關討論不能偏離事實。他也表示,其實大家都別吵架了,可以靜待6月的臨床報告,「疫苗臨床試驗是比較專業的東西,建議大家聽專業的發言即可,不要看一些奇奇怪怪帶風向昧於事實的消息,我拜託大家了」。
揭澳洲「封城5個月」實況! 過來人嚴肅「非喊口號喊爽的」:你能不能撐完?
國內疫情嚴峻,全國本土確診案例超過6千例,截至到29日為止,新北3132人最多本土確診,其次是台北市2513人;雖大多數民眾「自發性封城」,但仍有醫師建議,應該要升級到第四級警戒,執行全島封城。不過封城的生活似乎沒有想像中容易,過來人分享經驗。文/Phoenix Wei(全文獲Phoenix Wei授權,請勿隨意轉載)其實很不願意聊封城,因為封城是件非常嚴肅的事情,需要負責任的聊,不是喊喊口號喊爽的。澳洲是全世界極少數大規模疫情爆發後封城且成功病例清零的民主國家。而因為這主要發生在維多利亞州,身為住在維州八年的我,應該是有點資格來聊這件事。維州花了5個月封城並完成病例清零,在這過程中,維州是日確診最高一天到過700多例,而大概有兩個月的時間每日確診超過百例。先說,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支持與不支持封城的理由,我只希望大家在討論之前,可以先靜下心來花點時間讀讀這篇正在經歷維州第四次封城的我,對於封城的一些想法。.封城與個人先講一句:你各位的自主封城真的辛苦了,謝謝你們的付出,幫自己、幫醫療、幫警消、也幫政府的忙。然而,目前所謂的自主封城,就真正的封城現實來說,還差很遠。甚至用很難聽的比喻:像是在玩家家酒。不是說在抹滅你們的自發幫忙,而是我很怕這種所謂自主封城營造的一時街上空蕩情境,就會讓大眾認為原來封城這麼簡單而已,然後把封城拿來當口號喊喊。設想一個情境:你每天只能在家裡工作,因為疫情公司營運受影響一週只能給你上三天班、薪水只剩6成。房東也有難處所以無法調降房租,你減薪的薪水扣完房租水電瓦斯網路手機費後大概剩3000元台幣給你吃三餐過一個月生活。你每天只能早上5點到晚上8點的時間外出,你外出只能是為了工作、緊急看病、採買生活所需、以及去公園跑步運動。採買生活用品跟運動只能在家五公里範圍內、只限一小時且不能有人陪;家裡不能有訪客;家裡公寓的公設泳池健身房全部因禁令關閉不能用;外出強制戴口罩;想去銀行辦事結果捷運公車減班;跑到了銀行結果分行因為疫情影響調度營運沒開只能去總行;想吃巷口懷念的滷肉飯結果發現他老闆撐不住倒了;想買電動剃刀回來自己剪頭髮結果除了便利商店跟賣場外幾乎店家都沒開,買不到所以你只能回到你的小窩、用你之前存的積蓄網購,然後發現網路上早被搶光缺貨。這是我在維州去年(2020年8月2日到9月28日)第四階段:災難狀態的逾2個月封州宵禁歲月裡的一日生活的台灣類比版。而這包含在維州自去年6月下旬到11月底的那5個月第二次大封城中。先問問自己,你覺得你可以忍受這樣的生活多久。再試著假設你自己是當時的我,在墨爾本過類似這樣的生活快5個月,你覺得你能不能撐完。封城這件事,最簡單來說,就是在看你口袋夠不夠深。如果你上有祖產、每秒多少上下、在家不工作耍廢超過一年都能活得好好的,那的確封不封城對你的經濟面沒啥影響,而且封城可能可以大幅降低你的染疫風險。但我相信這個社會絕大多數的人不是如此,尤其是中低階層的人。多少人在疫情前每個月收入扣掉生活開銷後就已所剩無幾?我相信大多數20-40歲年輕族群的生活是屬於60-80%緊繃的,只要生活沒有發生大變故意外,每個月多少可以幫自己存一點錢或是擁有一點點的奢侈花費小確幸,就是還過得去的生活這樣。但這是在承平時代。大變故發生了,例如這次疫情,你不會知道你會不會明天突然沒工作或被減班,你的經濟緊繃程度可能瞬間來到90%+甚至破百開始入不敷出需要吃儲蓄。如果此時需要你用自身積蓄先撐兩三個月甚至半年,你的口袋夠深嗎?需要先問自己這件事。經濟層面聊完,換心理層面。你可以忍受幾個月不能面對面見到你的家人、朋友、伴侶嗎?你可以忍受幾個月從早上起來到晚上睡前,你眼前都只是你那幾坪家居空間的房門、床、浴室、傢俱,然後每天只能有一點點的時間可以看看外頭的世界,戴著口罩透透氣?在此同時,你可能還要煩惱你的工作、經濟、家庭、生活、感情壓力,你真的覺得自己不會被悶壞嗎?你真的有把握封城只會封幾天嗎?澳洲經過去年到現在目前各州封城做法大抵有兩種:看到小火苗就趕快封然後撲滅它;或是森林大火了所以趕快封先撤離戰場讓它自己先燒過勢頭開始要沒東西燒了再來慢慢撲滅。台灣如果這時候要封,就會是屬於後者,也就是如果要封城,一個月是一定跑不掉的。各位,如果一個月、兩個月、三個月,病例還是每天破百,沒有解除封城的條件,你真的覺得你的心理不會出問題嗎?兩個參考數據:上述提到的去年維州第二次大封城的五個月期間,維州心理諮商電話案件數增加了30%。在維州進入第四階段災難狀態宵禁的第一週,維州年輕人自殘緊急送醫的數量比起前年同期增加了33%。我們不能要求每個人的身心都一樣強壯,而這些需要幫助的人、自殘的人,是不是也是在消耗醫療與社會救助量能?但我們都知道,人之所以叫人類,就是因為絕大多數的人都不只是一個獨立個體。只要是人,就多少有羈絆。.封城與家庭、社群還記得上面我的宵禁生活一日類比版嗎?我們試著幫這個情境加一些附加狀況。如果我同時有伴侶老婆,對方卻因為疫情完全沒收入了,怎麼辦?如果我同時有小孩、嬰兒或寵物,怎麼辦?如果我同時還需要煩惱退休的父母的生活,怎麼辦?如果上述你需要同時擔心的父母老婆小孩伴侶嬰兒寵物,他們是生病需要照顧的,那又怎麼辦?加上這些情況,套回剛剛聊到的經濟與心理層面,你又覺得你可以忍受這樣的封城生活多久?一個月?還是跟維州一樣,來個五個月?再來我們換個角度來想供給面。舉餐廳做例子好了。我合作過的墨爾本知名餐廳,疫情前廚房內場平均需要5人、外場服務員平均需要7人,因為封城只能做外賣,廚房只需2人、外場只需1-2人打包外賣,而且這些有工作的人的薪水改為當日銷售額的固定百分比。那麼這家餐廳瞬間有8-9人沒有收入、其他人收入減少。一個商販餐廳因為封城可以影響多少家庭的收入,那麼幾千幾萬個商販餐廳呢?當人們收入減少、消費力就會降低、商販餐廳生意就會更差、關門暫停營業甚至倒閉、就會減少更多工作機會,然後惡性循環。.封城與社會國家上述的狀況,或許你都可以問一句:國家怎麼不介入?我繳的稅用在哪了?社會福利呢?封城就是要有配套啊?是的,國家的存在理論上就是要來解決眾人的麻煩跟問題,尤其是這種時候,所以就會有紓困、補貼、減稅,等等等。澳洲是全球社會福利前幾名的國家,在維州封城的期間,我自己接觸到或有用到的救助就包括提前提領退休金(每會計年度最多10000澳,因為橫跨七月新會計年度所以最多可領兩年份)、JobKeeper(因疫情減薪一定程度者國家每雙週每人最低付你的原始薪水總額、最高付$1500給公司讓公司發給你。但若你減薪後仍高於$1500你就感受不到補助,例如我)、JobSeeker(因為我沒失業所以與我無關)、租屋協助減免(但必須先就自身經濟狀況自行跟房東協調,若房東無法降價且同意你申請,你們則可共同簽署文件讓政府審核通過後補助房東,房東以此調降房租)、商號租賃減免、帳單(水電瓦斯信用卡電話費貸款)協助延遲減免、還有不少其他針對育兒、教育、各行各業的紓困減免、篩檢補助、染疫補助、等等等等等。然而這裡很直接的會有兩個問題。首先,這些補助有許多都是公民或永久居留的居民才享有的福利,那麼學生簽、打工度假簽、其他簽證的人們怎麼辦呢?換作台灣的概念就是外籍生、外籍工作者、移工,又該怎麼辦呢?所以當時澳洲也不諱言的說,其他簽證者請審慎考慮自身財務狀況,必要時澳洲建議其離境回到母國。當他們走不掉、沒錢沒工作沒地方住、流落街頭、不幸染疫或遭受意外,自然就會產生額外的封城社會成本。而維州去年封城也真的有很多人被迫只能回到母國。再來,社會福利再怎麼努力都一定會有其疏漏或瑕疵,每個人遇到的狀況也會不盡相同,這些因為封城而遭受更多急難損失的民眾,又該怎麼再協助?全世界社福頂級的澳洲,中小企業因為封城損失慘重、多少餐廳商家倒閉關門。澳洲如此,台灣真的可以做得比較好嗎?我不是專家,我給不出答案。另外,維州有沒有因為封城而抗爭?有,雖然零星,雖然比起歐美規模小很多,但還是有。台灣人能做到封城五個月不暴動嗎?我不敢打包票。是的,封城一定可以即時為醫療量能止血,問題在於能止多久。如果封城一個月、兩個月、或是像維州封了五個月,如果無法在最短時間藉由封城鎖住壓制縮小範圍甚至清零疫情,那麼後續社會成本的急遽上揚以及暴動自殘,對於醫療量能也是再一次重擊。於我而言,封城對於醫療量能來說是短多長空的做法,能不能在短多期就徹底止血?沒有人能保證。我只是一個在兩年內經歷過高社會福利民主國家四次封城的37歲老百姓。我對封城其實沒有絕對的好惡,就像是維州現在的第四次封城,我某種程度上算是認同。一來維州目前的狀況是這隻進來的印度病毒株研究顯示感染最快一天就具傳染力,比起以往快很多,目前這起社區感染6天累積35例確診;二來確診足跡已踏足三家知名夜店及澳式足球聯賽,5天的匡列者就約15000人,其中第一第二圈親密接觸者達3000人,所以勢必要馬上反應避免後續危機。但站在一個普羅大眾的角度,我認為封城是民主國家最需要審慎考量的激烈決策之一,而且每一次封城對於民主而言一定是重傷害。該不該封城,各國國情不同,狀況不同,我尊重當權者審慎評估後的最終選擇。當然,每個人心裡都有一把尺,你可以自行量測針對國情與疫情,不封城帶給你的染疫甚至生命喪失風險VS封城帶給你的身心靈與經濟損失,孰輕孰重,然後做出你支持與不支持的決定,我都能理解。但喊封城與否,這個議題始終是需要很負責任的談,而人民的素質,也絕對決定了政府有多少決策籌碼。疫情期間,沒事別出門。幫醫護,幫警消,幫政府,更是在幫自己。
自主封城玩假的?台北某市場「擠到像過年」 主播採訪痛批:最大型的群聚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9日)在記者會中表示,今日新增320例本土確診以及166例校正回歸,以新北市224例最多。指揮官陳時中提醒,有許多本土確診都有傳統市場、黃昏市場的足跡,新聞主播宋燕旻到市場採訪時,驚見人潮多到「前胸貼後背」,痛批這是「最大型的群聚」,對於大家說台北市自主封城,她直言根本就是「活在泡泡裡面自我取暖」。陳時中在記者會中呼籲全民要注意傳統市場、黃昏市場進出不要太過擁擠,交付金錢時更應注意手部衛生、消毒,口罩一定要帶好,回到家也要注意衛生,他坦言傳統市場有風險, 希望人流管制要確實。副指揮官陳宗彥則表示,他在網路上已經看到有社區民眾自發性發起「分流出門」,也可以利用Google Map來看人流時段,呼籲民眾要自主分流。據網友回文表示,照片中的市場和外圍市場都沒有實聯制,也沒有分流管制。(圖/宋燕旻臉書)宋燕旻稍早在臉書痛批大家「活在泡泡裡面自我取暖」,她拍下一張採訪時見到的照片,只見今日上午台北市中山區某傳統市場人潮多到如同過年一樣,「這就是最大型的群聚」。攤商對宋燕旻表示,周六、周日的人潮就是比較多,照片還只是一角而已!「有些熱門攤商前排隊排了十幾二十個人,大家只差沒有前胸貼後背,排得很近,還有十幾二十個人擠在同一個攤位,也沒看到攤商有什麼酒精消毒的(或許有但我檯面上完全沒看到)」。宋燕旻表示,她親眼見到有些攤商的口罩都戴在下巴上,這些害群之馬讓她焦慮到把整罐隨身酒精都快噴光了,呼籲民眾多勸家中的長輩,讓他們明白因新冠肺炎過世的幾乎都是60歲以上的長者,且60歲以上的重症者近20%!雖然吃飯很重要,但買菜可以分流、網購,家中年輕人也可幫忙網購,而攤商雖生意受到影響,但「要痛一下子還是痛好一陣子,不是很好選擇嗎?」宋燕旻直言「今天出門群聚、改天就是家祭」,而且還不能公祭,「沒有自覺跟同心協力,很快的確診的人就會是自己了!」網友看後紛紛表示「最大破口就是傳統市場」、「阿北阿母要看到自己在電視上才會怕」、「艱困的時間隨便吃就好」、「攤位客人摸來摸去的」、「這病毒儼然成了人類的清除計畫」、「台灣不怕死的也是很多人」。但也有網友認為「只剩老年人的家庭怎麼辦」、「講那些廢話,一些婆婆媽媽年紀大的,懂得用網購嗎」。
台灣人「自主封城」來真的!移動趨勢圖曝光 公共場所人流大減 除這1地人潮增加
台灣本土確診案例近期暴增,民眾人人自危,自動減少外出頻率「居家防疫」,不只馬來西亞《中國報》、日本新聞網站等外媒驚呼,從Google與蘋果釋出的「移動趨勢報告」數據也確實顯示,台灣民眾自5月疫情爆發以來,不僅通勤量大減,咖啡廳、餐廳、主題公園等,公共設施與店家人流大幅減少50%以上,確實猶如「自主封城」。即使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至今仍未正式宣布封城,但為配合防疫措施,企業紛紛宣布員工居家辦公、遠距上班,民眾也自主減少外出頻率,讓台灣通勤趨勢大幅減少。蘋果統計自2020年1月13日至本月26日以來,「Apple地圖」的導航要求變化,釋出台灣民眾去年至今的移動趨勢,數值顯示,自5月中疫情爆發以來,民眾移動趨勢大幅下降,尤以「大眾運輸」為甚,大降80%,步行、自行開車也分別減少37%與40%,顯示民眾外出頻率確實下降。(圖/翻攝自Apple移動趨勢報告)另從Google釋出的「社區人流趨勢報告」顯示,自5月中本土疫情爆發以來,各類場所人流趨勢均減少,餐廳、咖啡廳、電影院、博物館等零售店與休閒設施減少55%;大眾運輸站點人流減少最多,達到-70%;工作場所與公園也有所減少,雜貨店與藥局則是在此波疫情爆發初期人流增加,而後才現減少趨勢,至23日共減少14%。唯一不同的是,住宅區的人流則是呈現增加趨勢,達到18%,應是受到居家辦公、遠距上課等防疫措施影響。(圖/翻攝自Google社區人流趨勢報告)(圖/翻攝自Google社區人流趨勢報告)
文山區成第二疫區!木新市場卻「水泄不通」 里長:2百攤販停業20天
國內新冠肺炎持續,台北市萬華區超過百例確診,成為雙北地區最嚴重的疫情熱點,第二名則是文山區的79例,雖然不少民眾都減少出門,實施自主封城,但日前卻有議員踢爆,其實位於文山區的木新市場竟然出現「水泄不通」的情況,恐怕會引發群聚感染;對此,當地里長經過多次勸導,終於說服約200個攤販自主停業20天。台北市議員王欣儀表示,接獲當地里長林淑珠陳情,自疫情爆發北市升至第三級警戒以來,木新市場「外攤」天天都是人潮聚集,而且每天都會接到其他民眾的投訴電話,表示市場攤販有攤商會把口罩拿下來,或是有老太太不配合戴口罩等情形發生,不勝枚舉。過去一周內,林淑珠協助警察不斷勸導,但無奈狀況依舊,警察來的時候略有改善,但是警察離開之後里民卻又開始群聚,這樣的情況讓她已經頭痛欲裂、情緒緊繃快崩潰了。據《中時新聞網》報導,林淑珠表示,經過和市場外攤販的連日溝通,大家終於把話聽進去,接下來約有200個攤販將自主停業20天,而她也立馬向市府申請消毒。
泰公開講/劉泰英:別讓缺電逼走企業
台灣近來不平安,先是缺水、新冠疫情急劇升溫,當不少人都如北市長柯文哲呼籲的「自主封城」宅在家之際,全台突然大停電。民眾頂著悶熱天氣,不能吹電扇、冷氣,罵聲連連,蔡政府不斷宣傳「絕不缺電」能源政策顯然跳票。疫情升溫還可說病毒無眼,但連續大停電就是人禍,凸顯能源政策出了嚴重問題。總統蔡英文曾多次保證台灣絕不缺電,但事實勝於雄辯,現在還相信台灣不缺電的人恐怕不多。穩定的能源政策確保經濟發展,若沒有足以令人信任的能源供給,除了民生受影響,企業也將根據供電不穩定的危機訊號,做出不同的營運決策。回顧台灣二○一七年「八一五大停電」,時任經濟部長李世光雖請辭扛責,但英國雜誌《經濟學人》當時就警告,部會首長請辭難以解決台灣電力潛在問題,缺電將對國內科技產業造成破壞性影響。《經濟學人》還說,蔡政府用新建電廠取代核電廠,代價昂貴,又力推再生能源政策,也可能使電價提升,但國內平均薪資停滯許久,惡性循環下,恐怕會造成更多人才流失。《經濟學人》針對八一五大停電的警告言猶在耳,現在看來似乎仍然適用,但蔡政府這幾年是否有認真記取教訓?台電又做了哪些改革?經濟部長王美花在今年「五一三大停電」後,將責任推給台電高雄路北超高壓變電所,沒想到五月十七日就被打臉。畢竟兩次停電都與高雄興達電廠無法正常運作有關,有哪個包商膽敢五天連犯兩次大錯?王美花在大停電後完全不提是否要負政治責任。台電董事長楊偉甫則於五月十七日坦承「發電量不夠」,戳破蔡政府「絕不缺電」神話,台電官網上的備轉容量數字,更遭外界質疑只能當「參考」。台灣企業會怎麼看待接連兩次大停電凸顯的缺電問題,令人好奇。蔡政府雖視核電為寇讎,但五一三大停電後,台電立即向原能會申請重啟核三廠一號機緊急救援。民進黨口口聲聲要廢掉的核能,卻在真正缺電之際扮演救援投手,豈不諷刺?核四明明投資那麼多錢,廢核四不僅影響台灣的國際信譽,幾千億元投資還被打成呆帳,台灣每年發電成本要增加四、五百億元,總損失逼近一兆元。不過,政客為了選舉,永遠不敢將電價一次漲足,民眾自然覺得「廢核四關我何事」。問題是台電虧損,難道不必用納稅人的錢去補洞?政府不可能永遠補貼又不漲電價。如今,台灣能源供給亮紅燈,只能期待主政者多點智慧與慈悲,認真面對危機,若仍抱持僥倖心態,全民恐將共嘗苦果。
東森捐1,000萬元 指定第一線防疫人員撫卹慰問及受疫情影響弱勢家庭
雙北疫情嚴重,確診個案數量居全國之冠,東森集團總裁王令麟今(24)日宣布捐助1,000萬元給新北新政府,提供給第一線防疫人員因公染疫撫卹慰問金,以及受疫情影響的弱勢家庭。(圖/東森購物)有感疫情嚴峻,東森集團透過總部位在新北市的東森購物代表捐款500萬元給所在地的新北市政府。而新北市方面,則由公司所在地在台北市的東森直銷電商ecKare,代表捐助500萬元給台北市政府,總計集團共捐助1,000萬元,做為第一線防疫人員因公染疫撫卹慰問金,及幫助受疫情影響的弱勢家庭。王令麟表示,看到中央及台北市長柯文哲、新北市長侯友宜每天站到第一線解說疫情、宣導大家盡量待在家的作為,非常敬佩,而周末假日雙北果然呈現自主封城,顯示台灣人民自覺、自律做得非常好,企業界也應該善盡社會責任,為防疫盡點心力。
自主封城!弱勢民眾恐斷炊 萬華里長募「愛心物資包」:讓他們先吃飽
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增溫,已連9天破百,在本土新增確診數最多的台北市、新北市中,最受到注目的就是萬華區,也因此讓市民除了自主封城之外,也遠離萬華區。不過,許多弱勢民眾卻因此而頓失收入,連圖個溫飽都成問題。當地一名里長為有困難的人準備了「愛心物資包」,從今(24日)開始將分送到雙北多個據點,再分給有需要的民眾,且下一批還打算發放給其他縣市的食物銀行,為困頓民眾送上愛心。(圖/翻攝臉書)這名台北市萬華區忠勤里的里長名叫方荷生,他從2013年成立第一間社區型的食物銀行,就是為了要讓需要的人得到物資,而近來萬華被許多人視為禁區,讓弱勢團體想要募集資源,更加不易,方荷生表示「我們都是一個生活圈。我是萬華人也是中正人,更是台北人!」他在網路上募款、募集食物並找到大賣場合作,為弱勢準備每份可食用7至10天的愛心物資包。(圖/翻攝臉書)據《蘋果日報》報導,方荷生募款4天就獲得500萬元善款,預計在今日將1000份愛心物資包運送到雙北市的食物銀行據點,再分發給需要的民眾。另外還有2500份物資將陸續發送到台中、台南、高雄、花蓮的食物銀行。全台各地街頭,原本都可看見弱勢人士販售《大誌》雜誌,除此之外還有舉牌員、靠學校營養午餐拿來當晚飯的家庭、街友以及許多社會底層的民眾,都是食物銀行提供物資的對象。方荷生說:「要讓他們先吃飽,才不會出問題。」方荷生提醒,如果真的有急需,可以自行前往南機場夜市的「臻佶祥南機場幸福食物銀行」領取物資。至於想要提供心意的民眾,可以直接捐款給社團法人臺北市臻佶祥社會服務協會。
武漢肺炎/春節旅遊!武漢來台人數曝光 台灣還有83人要去玩
武漢肺炎疫情越演越烈,截至21日大陸境內已有308名確診病例,但農曆春節將至,許多民眾早早就規劃好旅遊行程。觀光局表示,不只將有來自武漢的陸客團入境,台灣也有旅行團將前往武漢旅行,其中12間旅行社在春節結束前,共有83人將前往武漢。武漢肺炎已進入人傳人的第二階段,武漢市長周先旺(21日)呼籲民眾「自主封城」,建議外人不要前往武漢,武漢人也不要去外地,「市內不擴散、市外不輸出,不能因武漢的疫情給其他城市帶來壓力。」據《ETtoday》報導,觀光局表示,昨日有2團來自大陸湖北省武漢市的旅行團,共計24名旅客;今(22日)至初五(29日)約有10團共計178名。台灣方面,觀光局經查東南、康福、雄獅、山富國際、五福、鳳凰國際、燦星國際、喜鴻、長汎、世邦、易飛網國際、百威等,以大陸線為主的旅行社,也從昨日至初五,也有7團要到武漢旅遊,共計有83人。觀光局表示已有發函給各旅行公會、領隊協會,提醒旅客要多洗手、戴口罩,也請接待陸客團的旅行社和導遊,必須留意陸客的身體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