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更新
」整合多年處處卡關 避免自主更新成為空談該「這麼做」
為什麼我家的都更案總是推不起來?老舊社區的都市更新已是台灣的趨勢,許多老公寓居民原本滿懷期待,希望透過都更改善居住環境、延續房產價值,甚至很有熱忱地主動發起。然而,不少自主更新計劃,不僅進度緩慢、波折重重,讓一個個原本抱持希望的家庭最終陷入失望。踏取國際開發藍協理透過實際案例分享社區常見問題,以及如何透過專業力量協助社區推進都更。踏取藍協理分享,早些年有個都更案,社區居民中有熱心人士主動發起整合,在內部先是整合了5年,遴選完建商後,建商進駐了2年,爾後建商又再聘請整合商進場協助1年。前後已是好幾個年頭過去,然而關鍵時刻要簽約、送審之前卻處處卡關,為什麼呢?社區的發起人固然對都更有十足的熱忱,然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不易,況且都更又攸關大眾利益,容易因缺乏有效且公開透明的機制,使部分居民無法完整掌握資訊,社區間產生不信任感,需要長時間重新建立信任來消彌疑慮。然都市更新的前置作業涉及土地使用、建築規劃、法律程序、財務管理等層面,絕非僅憑熱情就能推進。踏取走訪多個社區後統整幾項常見問題,包括:「認知與實務的落差」「專業知識缺乏」「居民派系」「利益掛勾」...等,導致進度卡關。「認知與實務的落差」與「專業知識缺乏」息息相關。常源於居民誤信謠傳的都更資訊,且缺乏實務經驗所導致。倘若發起人非相關產業人士,但凡在取得資訊的過程中有所差錯,都可能因為長時間的累積,而堆疊成嚴重的都更認知謬誤,在缺少第三方的協調,往往演變成,各說各話、各懷鬼胎的「派系鬥爭」局面。因此,為了更加有效率且不傷和氣的主動進行都更整合,藍協理建議在「初期」即可尋求專業的都更整合商或顧問團隊進駐,其優勢在於:1. 以第三方角度協調,維持社區和諧 2. 以多元且專業的資源協助,做全面的規劃 3. 以實務經驗協助遴選建商與契約審核,消除資訊落差。在公正第三方的協助下,更可避免發起人的熱心被貼上與建商掛勾的標籤。可以幫助居民整合資源、釐清權利義務,減少溝通中的誤解與分歧。都更整合商可以提供居民貼近實務的經驗與專業規劃,並整合法律、建築、金融相關團隊,協助居民理解都更的細節,與資產的應用及規劃。以第三方專業團隊的角度,訂定明確的流程、定期召開說明會、建立透明公正公平的決策機制,更能確保資訊傳達的一致性,以凝聚社區居民的共識。專業的都更整合團隊能夠有效評估引入建商的時機點,在居民同意人數達一定比例後,協助居民一同遴選建商,避免過早引入建商而引發利益爭執。更可篩選掉不肖建商給予的「吃不到的糖」,使之不足以影響居民對於「合理的合建分配」的想法。此外,更可以在建商提供合建契約時,陪伴住戶們解決「合建契約看不懂」的問題,協助居民審閱條文是否有所疏失,同時監督建商是否有良好的體質足以因應大環境的變化以及履行契約內的承諾。都市更新本該是一個改善社區、提升居民生活品質的美好過程,但在自主更新的推動下,卻往往因專業知識缺乏、溝通機制不良等因素而走向鬧劇。在都更初期的階段諮詢專業整合商的建議,一同建立透明且公正的決策機制,並確保居民對每個環節的了解與參與,才能避免從希望變成失望,也能讓長久建立的良好鄰里關係,隨著都市更新一起延續至下個世代。都更整合商提供從法律知識、節稅諮詢、都更分配比例建議與契約審閱等服務。(圖/踏取國際開發提供)
都更不必乾等建商 先做三件事加速都更合建
老舊社區到處都在漏水,常常聽到住老公寓的朋友們嘆氣:「我家只能等都更了。」語氣中略顯消極無奈。只不過對於都市更新,難道民眾能做的只有等待建商來商談嗎?那可未必!都市更新分為「公辦」、「自辦」、「民辦」3種,本篇內容主要探討現今較高比例的都更方式「民辦-建商合建」,讓民眾了解如何主動參與都更。主要可以朝以下3點進行:確認都更條件與單元、整合社區意願、尋找合適實施者。住戶想要加速都更,可以從這三件事情著手。(圖/踏取國際開發提供)● 第一點:確認條件與單元劃定。要達成都市更新的首要條件,便是確認區域是否為「都市發展用地」並且查詢社區街廓是否已被劃定在別人的都市計畫區中。此外,也要了解街廓的臨路條件與面積是否符合單元劃定規範。詳細可查詢各縣市之「都市更新單元劃定基準」,也可諮詢各地區公家單位派駐的「都更推動師」或免費洽詢踏取國際開發了解單元劃定細節。● 第二點:整合社區意願,凝聚住戶共識。都更涉及多方利益,因此住戶間的共識、透明、尊重...等至關重要。可先行成立簡單的委員會或完善的自主更新會,組織化進行對內群體溝通及對外接洽。透過社區自發性的傳播,讓鄰里之間對於都更更加瞭解,提升社區對外的談判力。尊重每個人的意見與需求,並盡可能服從多數。儘管意見難免分歧,但只要大方向一致,透過良善且理性的溝通管道,即使都更長路漫漫,也能步步穩定前行。然而其中困難點在於3大方向:1. 坊間流言蜚語 2. 專業知識不足 3. 不易取得共識。實務中常出現都更發起人被貼上「與包商勾結」、「撈油水」的標籤而心力交瘁,最終只好忍痛退出社區都更組織,導致進度延宕。通常又因專業知識不足且參考案例有限,無頭蒼蠅似的四處收集資訊,散播錯誤訊息。現今社會民眾對於未知資訊的信任感相當低,試想倘若非經專業評估後提供的條件、資訊或建議,很可能不小心過度放大住戶的期望值,導致鄰居間的「錨定效應」。認知錯誤常是都更上最大的關卡,更導致民眾未來與實施者溝通時,出現想像與實際上的嚴重落差,進而造成整合僵局。因此建議社區中若有一定比例的居民有都更意願時,不妨尋求整合公司(同踏取性質一致)為社區開立諮詢座談會協助整合,避免鄰里間的摩擦與猜忌,從而了解都更實務經驗與現況。都更條件分配、坪數換算、合建契約等,均涉及不同領域的專業。透過都更整合公司協助,更能將其化繁為簡,消弭社區對於都更的誤解與疑惑,才不至於讓長時間社區內的討論溝通與事先整合全都付諸流水。以踏取的實務經驗來看,社區都更整合的成功率,時常取決於公共基金的徵收率。當大多數居民願意為了整個社區,付出時間、金錢與心力時,內部凝聚力必然上升。畢竟社區都更發起人已經是無給職了,然而不論是行政流程、專業諮詢都需要一定的費用。因此若住戶們秉持「自掃門前雪」,不願意籌備公共基金作為促進都更使用,往往表示著社區凝聚力的低落,也容易因為缺乏經費而窒礙難行。● 第三點:尋找合適建商擔任實施者。選擇一個穩定有誠信的實施者是都更成功的關鍵。新聞中的「爛尾樓」「建商落跑」「合約詐騙」「萬年整合」等狀況屢見不鮮,經常發生在案量較少或規模較小的建商身上。居民可以比較各家建商的背景、實績及評價(尤其須了解過往產品售後服務狀況),並透過都更整合公司協助,評估營造商的財務狀況與履約能力,最後以多數決票選心儀建商作為實施者。「化被動為主動」的優勢在於:降低實施者的時間成本與風險,最大化住戶的權益與分配。因建商在評估是否進駐時,也會依據各單元的都更潛力及凝聚力作為評斷依據。畢竟建商的時間資源投入都是需要成本的,因此若居民早建商一步整合、縮短都更進程,等同於降低建商在都更前期的人力成本投入,更能有效提升大規模的知名建商都更意願。每一個你,都有能力在都更的路上推社區一把。積極了解、主動參與都市更新的過程,為自己的居住環境創造更好的未來。主動出擊,做好準備並尋求專業都更整合公司協助,更能確保在未來的合建協議中,更加安全踏實地爭取到適當的條件與保障。踏取過往在都更案例中的名言分享給各位讀者:他案住戶:「都更不難,只要我不要跟你偏(台語),你也不要跟我貪(台語)」
阿圖麻油雞舊厝改建 自主更新15年地主分回超優條件
危老都更政策是目前重要的施政方針之一,不過常因釘子戶而卡關,台北市中山區自「中山金澤」歷經15年完成自主更新,今(17)日舉辦落成典禮也正式公開銷售。地主包括知名的阿圖麻油雞老闆及多位傳產業者,透過合作、信任,全權交由更新會,達到1坪換2坪,車位不加錢的超優分回條件。「中山金澤」位於中山北路、民權東路,捷運中山國小站旁,15年前,24位地主自成更新會,靠著有營造經驗的住戶余東昇擔任更新會理事長,在全體地主、團結合作,終讓原本舊宅成功一展新貌。台北市中山區都市更新會理事長余東昇表示,這是一個老屋變新家的奇幻旅程,大家住了30、40年,有太多的兒時回憶和故事,這個案子是他和陳副理事長從0開始,協調地主,找建商、銀行、營造廠…,總共花了15年,過程中碰到很多難題,感謝住戶的信任與支持,每個地主都是「有量才有福」。阿圖麻油雞二代老闆娘鄭小姐滿心歡喜透露新家已在裝潢,迫不及待希望趕快入住。(圖/馬景平攝)(圖/馬景平攝)阿圖麻油雞二代老闆娘鄭小姐陪著爸爸一起出席落成典禮,鄭小姐說,從小在中山區長大,從協調、搬遷、拆除、起造,「過程遇到很多困難,沒想過會都更成功。爸爸很喜歡回憶,每個環節我都幫他一一拍照記錄」談到這裡鄭小姐感觸很深、泛著淚光。前營建署署長黃南淵特別蒞臨出席,他表示,靠自主更新的案例不多,尤其是這種高樓建築又更少。都更最痛苦的就是釘子戶,這個案子很難得,地主都有共識100%同意,靠自己能力辦理都更的經驗非常寶貴。建築不是只看外觀,施工細節更重要,「聽說余理事長還多付幾千萬給華雄營造加強品質,都更要做到這樣不容易,但這個錢是有價值的」,希望案例能成為全國都更施政推動的典範。(左起)台北市中山區都市更新會執行長楊棠銘、前營建署署長前署長黃南淵、台北市中山區都市更新會理事長余東昇。(圖/馬景平攝)「中山金澤」基地面積311坪,共67戶,可售戶數22戶,坪數規劃33-72坪,開價每坪100萬。三面臨路,臨路面外牆皆採花崗石材打造搭配高級磁磚;一樓門廳挑高6米,導入當層排氣防疫精工、高標防水工程,以及BWT淨水、STUDOR PAPA、YKK鋁窗等尊榮建材,從外觀、規劃、建材,都是一時之選,更邀請到日本熊谷組—華熊營造負責施工興建,完全突破一般自主更新案件的節約成本概念,甚至比某些坊間專業建商興建的建築等級、規格更高。代銷業者鳳梨國際副總沙君璧表示,因為未來是要自住的產品,在用料上非常用心,很多人來留資料,代銷進場後,開賣不到3個禮拜就賣30%,現在剩15戶,「一直以為小坪數比較好賣,結果這邊很多都是一次買2戶,70幾坪只剩1戶,目前主力銷售總價4500萬~6000萬。」「中山金澤」基地面積311坪,其中一面臨林森北路,圖為改建前的模樣。「由於該案地目為商四特,但使用的是商三容積,因此若以建坪30坪大小,可換權狀60坪,甚至再加車位,都不用錢,一毛不出就能1坪換2坪。」余東昇表示,不透過建商,利潤都是分回給居民,自主更新有信託,運用銀行貸款蓋房,未來房子賣出再把錢還給銀行,這就是自主更新的好處。
自主都更最高800萬補助9/15截止 整建維護工程費有75%
內政部為鼓勵民眾參與危老整建、都市更新,提出最高800萬元的自主更新規劃補助,或整建、維護工程費最高75%補助,第二波申請將於9月15日截止,內政部呼籲,民眾盡快向所在地都市更新主管機關申辦。營建署在5月和9月,分兩批開辦自主更新老屋規劃費用補助方案,民眾若以「自主更新」方式辦理重建,可申請最高800萬元的規劃補助,5月份已有12案獲得補助。自主更新的優點在於住戶組成更新會,依據居住需求來進行更新,不受建商的影響,但也因此更需要政府輔導前期規劃。官員指出,補助800萬元是依照規劃所需,採取中間值給予補助,因為如果補助超過一半以上經費,就要進入政府採購法程序,申請時間將會拉得更長。自主更新的整建案要經過各地方縣市政府初審,再送到營建署複審,複審階段約需二至三個月的時間,接著依照複審意見進行調整,最後簽報核定。官員說,為了跑行政流程,採取上、下半年各一次的時程來開放申請補助。
自主更新老屋重建 內政部最高補助800萬
為了推動都市更新、鼓勵老屋更新或重建等多元政策,內政部表示,民眾若採自主更新方式,可申請中央都市更新基金補助,最高可獲800萬元規劃補助,整建或維護最高可獲得工程費用75%補助,109年度的自主更新補助申請,將於9月15日截止收件。內政部表示,民眾若選擇採「自主更新」方式辦理「重建」時,在各階段皆可享有主導權,同時可向內政部申請最高800萬元的規劃補助。目前已獲補助的案例像是桃園光峰社區,經鑑定為高氯離子建築物(俗稱海砂屋),建物陸續出現牆壁龜裂、天花板剝落及鋼筋裸露等問題,社區決定以自主更新方式辦理重建,在市府協助申請下,於106年間獲得擬訂都市更新事業計畫補助費用187.5萬元,目前事業計畫已核定,今年5月間社區申請權利變換計畫補助費用,已獲內政部原則同意補助124萬元。另外,民眾也可依據房屋的狀況選擇「整建或維護」,進行老屋拉皮,包含屋頂防水、增設或改善無障礙設施、增設昇降機設備、提高建築物耐震能力等,政府依建築物總樓地板面積,計算規劃設計及工程施作費用予以補助,最高補助工程費用45%,但經地方政府劃定為優先整建地區,可提高補助工程費用至75%。根據營建署統計,截至今年6月底,自主更新共核定補助20件重建規劃設計案、69件整建維護規劃設計案、30件整建維護實施工程案及36件自主更新輔導團,全台並有12案自主更新整建維護完工個案。109年度內政部「自主更新」補助已開放受理申請,第2梯次將於今年9月15日截止收件,有需求的民眾可直接向所在地都市更新主管機關申辦。至於想進一步了解「都市更新」、「危老重建」的內涵,營建署將於8月6日起,分別於北、中、南、東區辦理4場教育講習。報名網址:「都市更新入口網」https://twur.cpami.gov.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