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帶環保杯
」 塑膠杯限塑令再+1!嘉義市即起禁止使用塑膠杯 有望1年減少1025萬杯
永續淨零再「禁」一步,嘉義市4月1日起全新「限塑令」上路!轄內列管的465飲料店不得提供塑膠一次用飲料杯,如有違反情事經勸導未改善者,將依廢棄物清理法處1200元以上,6000元以下罰鍰,嘉義市環保局預估,政策實施後1年,全市約可減少使用1025萬個塑膠杯,至於早餐店、夜市流動攤販等非列管對象,將盡力輔導配合減塑。因應國際減塑趨勢,依環境部公告「一次用飲料杯限制使用對象及實施方式」,法規中飲料店定義指從事茶、咖啡或冷熱飲等飲料販售或調理供應顧客飲用之行業,嘉義市環保局配合政策推動,經與列管業者開會溝通後,訂定今年4月1日為飲料店不得提供塑膠一次用飲料杯實施日期,今正式上路。環保局副局長孫意惇說,確定日期後,除通知列管465家業者,也加強政策宣導,派員至轄內夜市及市場,向攤商進行宣導,今政策上路第1天,就針對列管飲料店展開全面稽查,違規者將依廢棄物清理法,最高可處6000元罰鍰,限期改善仍未完成者,可按次連續處罰。環保局長李佳禾表示,飲料店全面限塑後,民眾可自帶環保杯享用5元優惠,今年也將持續推動循環杯、環保夜市、輔導非管制對象減少提供購物用塑膠袋等活動,藉由營造資源循環使用的消費環境,強化市民源頭減量觀念,共同力行減廢生活,讓嘉義市邁進永續淨零美好家。
衛生等問題困擾!循環杯難流通 地方盼中央出面整合
為減少免洗餐具用量,環境部8月起擴大「限塑令」,實施公部門、量販店等8類不得提供生物可分解塑膠(PLA)製成的免洗餐具,縣市政府及業者相繼推出循環杯,但無法跨轄租還、使用限制不同、衛生安全疑慮等問題,造成民眾使用困擾,不少地方政府希望中央出面整合。新北市環保局早在2018年推出「新北Ucup」1.0版循環杯,後於2019年升級至2.0版。其中1.0迄今年10月底已使用16萬9027杯次,而2.0初期製作130個,以押金方式租借,但至去年4月盤點時已無歸還的循環杯可供租借。高雄市環保局2022年推動「循環杯借用」服務,共媒合47家門市加入,迄今共計借出5085杯,平均循環杯借用率為0.5%。北市、桃園、台中亦有推出循環杯。家住北市、在新北市上班的王姓民眾表示,他們一家三口都響應環保,卻因跨市、跨連鎖業的循環杯無法流通,家中曾同時有4款7個循環杯,最終因借用辦法不一、歸還不便,加上價格、材質等問題,而放棄使用循環杯、自備環保杯。綠色和平減塑專案主任徐聖惠指出,循環杯系統今年1月正式上路,透過企業、政府宣導,能見度大幅提高,但因借還機制及衛生問題,循環杯流通性仍有進步空間。由於各縣市政府政策、採購方式不同,開放循環杯流通借有其難度,新北、桃園、台南及高雄市都希望,中央出面規畫整合各租借系統及既有租借站點,讓循環杯可以跨域使用。明志科大環境暨衛生安全室主任鄭慶武指出,循環杯政策立意良善,但因使用者所需的條件不一樣,必須考量老百姓需求,否則還不如回到以減價折扣的方式鼓勵民眾自帶環保杯。此外,衛生問題也是民眾能否接受循環杯的關鍵。鄭慶武建議,可先將範圍限縮到小區域「試辦」,讓民眾確實信任循環杯的衛生,再慢慢擴大範圍,否則立意再良善的政策,沒有正確使用的話也會成為一種阻礙。徐聖惠也指出,由於不少人對使用循環杯有「心理障礙」,透過自帶杯具或了解清潔流程,或許可降低心理障礙。循環杯供應商每月須自行將衛生報告送至環境部,並在官網公布送檢資料供民眾查核,才能減少消費者的疑慮。
8大新制今上路!台電新增電價方案、公費流感疫苗第2階段開打
時序進入11月,不少新措施今(1日)開跑,包括地價稅開徵、台電新增「電價方案」、新生兒納「幼兒專責醫師制度」、公費流感疫苗第2階段開打等,攸關民眾荷包、醫療權益共8大新制一次看。醫療方面●公費流感疫苗、肺炎鏈球菌第二階段開打今年公費流感疫苗分2階段開打,公費流感疫苗第2階段自11月1日起開放接種,對象為50至64歲無高風險慢性病成人,65歲以上長者也可與莫德納XBB.1.5疫苗或肺炎鏈球菌疫苗同時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第2階段11月29日施打,對象為65歲以上未曾接種過13價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PCV13或PVC15)或23價肺炎鏈球菌多醣體疫苗(PPV23)者,可公費接種1劑13價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PCV13)。●新生兒全面納入幼兒專責醫師制度「幼兒專責醫師制度」11月1日起全面上路,3歲以下寶寶從出生開始,都能搭配「1名專責醫師」提供疫苗注射、篩檢、兒童發展評估,除了能及早發現遲緩兒外,也能即時揪出兒虐事件。●腦中風患者取栓術健保放寬給付健保署放寬「急性缺血性腦中風機械取栓術」執行時間,考量部分腦中風病人因睡眠、獨居及偏鄉等原因未能及時送醫、錯過治療時機,由原先疾病發作8小時內使用,延長至「24小時內」,預估一年約新增565人次受惠。民生經濟方面●地價稅開徵地價稅於11月1日開徵,徵收今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的地價稅額,民眾可持繳款單據至銀行、農會信用部、信用合作社和四大超商(限3萬元以下)繳納,或可使用銀行自動轉帳、信用卡刷卡、電子行動支付繳納,繳納期限至11月30日止,逾期未繳者將加徵滯納金。●地方稅開放線上補繳11月1日起,開放過去強制執行欠稅案件及逾期未繳的地方稅,包括房屋稅、地價稅、使用牌照稅、印花稅和娛樂稅等,可至代收稅款金融機構或4大超商臨櫃繳納,也可直接掃描繳款書上的QR Code進行線上繳稅,滯納金將會自動計算。●台電新增電價方案上路台電增訂「高壓及特高壓電力批次生產時間電價」自11月1日起實施,離峰時間從9小時延長至18小時,包括凌晨0時至下午3時30分、晚間9時30分至24時;尖峰時間則縮短為6小時,從下午3時30分至晚間9時30分,另因離峰時段拉長、尖峰時間縮短,時段調整的電費差額將反映在單價費率上,尖峰費率提高為每度8到9元,與離峰費率相比價差高達6到7元,也是目前時間電價中,價差最大的電價方案(除了尖峰時間可變動的電價之外)。●ETF收益分配公告全面揭露為提升指數股票型證券投資信託基金(ETF)收益分配資訊透明度,使投資人更了解ETF收益分配的組成來源,證交所要求自11月1日起,ETF收益分配公告將「全面揭露」,包括完整揭露股利所得、利息所得、收益平準金、資本利得及其他等項目之占比資訊,將有助於投資人制定投資決策。●自帶環保杯高鐵買熱飲現折5元台灣高鐵宣布,自11月1日起,旅客凡自備環保杯在高鐵列車上購買熱飲,即可現折5元,若同時以手機出示高鐵TGo會員畫面,可再享95折優惠。
星巴克內用「自帶杯」卻被趕? 網曝「這苦衷」4方法解決誤會
隨著環保意識抬頭,許多人會選擇自帶環保杯出門,不僅減少垃圾產生,還能享有小折扣。而近日一名網友表示,他自帶了環保杯到星巴克內用,卻多次被店員詢問是否有消費,讓他感到相當厭煩,直言「這樣叫客人以後怎麼敢用自己的環保杯買咖啡」。原PO在PTT八卦板以「星巴克趕人?」為題發文,提到自己明明有消費,用的是自己的環保杯,卻被店員多次詢問是否有消費,讓他不勝其擾,疑惑道「用環保杯裝咖啡又要被問,還是以後都用他們的紙杯就好了」。對此,不少網友給予原PO建議,紛紛留言「消費明細放桌上啊」、「發票直接貼桌上不就好了」、「用他們杯子就好,又不差那點錢」、「你買星巴克的隨行杯就不會有這問題」。而也有人表示體諒店員不斷詢問的舉動,坦言「暑假一堆人佔著不消費,在那玩手機睡覺造成的」、「常常去坐滿人,還一堆沒消費的在用電腦」、「店員也不想管吧,就是太常被奧客佔位」。
7月起桃園飲料店禁用塑膠杯 最高恐罰6000元
為落實源頭減量,桃園市配合行政院環保署在去年4月頒布「1次用飲料杯限制使用對象及實施方式」的減塑政策,桃園市目前約有989間飲料店、連鎖咖啡店業者,今年7月1日起,業者將不得再提供塑膠1次用飲料杯給民眾,違者將依廢清法開罰,最高恐面臨6000元罰鍰,若限期改善未完成者則可按日連續處罰。環保局指出,近年來國際上提倡減塑,環保署早前已禁用部分塑膠杯,公部門、公私立學校、百貨公司業及購物中心、量販店業、超級市場業、連鎖便利商店、連鎖速食店及有店面的餐飲業等8大場所已於2019年8月8日起禁止使用。桃園自去年底著手規畫禁用塑膠1次用飲料杯實施日期,經多次與轄內飲料業者溝通、電訪及現場調查,最終決議於7月1日禁止使用。環保局說,與轄內飲料業者溝通後,有掌握業者塑膠杯庫存去化及政策期程預告,並召開研商會議說明及討論,業者皆表示願意配合減塑政策推動,呼籲民眾自帶環保杯買飲料,預估政策實施後1年可減少使用7260多萬個塑膠杯。環保局長陳世偉表示,新規定施行前市府會持續宣導政策、呼籲店家配合,改使用紙容器或提供循環杯租借服務等。環保局提醒,全市飲料店將從7月1日起禁用1次用飲料杯,違者將依《廢棄物清理法》第51條第3項規定,處1200元以上6000元以下罰鍰,限期改善仍未完成者,可按日連續處罰。環保局另提及,今年1月起連鎖便利商店及連鎖速食店皆有提供循環杯借用服務,目前桃園市共計有241家門市加入行列,呼籲民眾購買手搖飲時可自行攜帶環保容器盛裝或選擇使用桃園循環杯,一起為減塑及環保努力。
自帶環保杯…他怨飲料店給優惠卻「不幫沖洗」:破壞減塑美意 網秒打臉
為響應環保,許多飲料店都推出自帶環保杯享折扣的活動,不過一名網友透露自己用環保杯買飲料很多年,近日活動開始實施後,店家就不再幫顧客沖洗杯子,認為根本是逼迫消費者放棄自帶杯,不過貼文曝光,反遭到眾網友打臉。一名男網友在臉書社團「爆怨公社」發文,透露自己是外送員,已經自帶環保杯多年,但近日某間飲料店公告自帶杯不再幫忙沖洗,讓他相當不滿,「過去折價未實施前順便沖水並不會造成多大困擾,為何在折五元實施後沒多久,該品牌多家連鎖紛紛效尤立公告,變相造成消費者不希望購買的飲料串味被迫放棄自帶杯。」原PO表示,自己想借水龍頭沖洗一下杯子,也遭到拒絕,「有許多人在外奔波一天,需要喝的飲料可能是3杯以上,隨便找地方沖杯子也不是那麼方便,導致放棄自帶杯」,如此被刁難拒絕,就破壞了減塑的美意,自帶杯每年能減少將近7600萬個以上塑膠飲料杯,「希望政府相關單位能關注實際實施的效力,讓減塑推動更完善。」貼文曝光後,網友反而不挺打臉,紛紛留言「又不是義務,水又不是不用錢,每個都這樣,酌收洗杯費用是不是又要被靠腰?」、「笑死,你付費沖水不就好了?政府的政策憑什麼要店家吸收還要被當成應該?道德綁架喔?一定要幫你洗喔?欠你的嗎?」、「你說你只要沖一下,那幹嘛車箱不自備一瓶自來水,然後要買飲料前自己先倒進環保杯去搖一搖沖一下?這不是更簡單?而且加油站超商或是路邊,甚至公廁有水龍頭的都可以裝自來水呀!」(圖/翻攝爆怨公社)
自備飲料杯省錢還能做環保 預估年減5.8億個飲料杯
盛夏將至,許多人喜愛在此刻喝下一杯杯沁涼的飲料,據調查,我國每年使用約40億個一次用飲料杯,為從源頭減量,環保署公告「一次用飲料杯限制使用對象及實施方式」並將從7月1日起實施,屆時全台約500個連鎖品牌、2萬個連鎖飲料店、連鎖便利商店、連鎖速食店及連鎖超級市場在消費者自備飲料杯購買飲料時,就需要提至少5元價差,預估年減7000噸廢棄物、5.8億個飲料杯。其中有許多業者已提前開跑,甚至不乏加碼優惠,如統一超商在每月1號自帶飲料杯加碼現省7元、全家超商也從即日起實施自備飲料杯折5元、星巴克更提供自備飲料杯購買現場調製飲料享受10元回饋,而麥當勞及肯德基等連鎖速食店業者也已提早實施。環保署回收基管會執行秘書王嶽斌表示,2020年曾經調查台灣使用一次用飲料杯數量達40億個飲料杯,而且一次用飲料杯使用完後就要棄置,導致產生許多廢棄物,環保署在2011年就實施自備循環杯應提供1至3元價差,但因價差不大,導致實際自備循環杯業者比率僅約6%,調查後發現如果提供5元價差,可望提高願意自備循環杯意願。有業者代表表示,提早提供價差,發現參與的消費者達到原本的近5倍,王嶽斌說,透過提供5元價差,估計約可減少每年廢棄物7000噸、5.8億個飲料杯,減碳量更可以相當於87座大安森林公園的吸收量,且使用自己的杯子更加衛生。至於外傳有業者因為要提供5元價差,甚至要因此漲價,王嶽斌表示,自備優備5元,希望消費者自備飲料杯要自帶環保杯、減少飲料使用,也減少飲料業者使用包材,幫其分擔環境成本因此提供合理的優惠,會持續與業者及消費者溝通一起做環保、分擔環境的負擔。王嶽斌提醒業者,如果未遵守該實施方式提供5元價差,可處1200元至6000元罰鍰,並要求限期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