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管處
」 獼猴囂張!壽山動物園前屢次餵食獼猴 老翁嗆:歡迎檢舉、沒財產不怕
國家自然公園管理處8日舉辦《仲夏龍情、粽闖淺山》體驗活動,帶領民眾製作天然食材的「獼猴粽」,宣導勿餵食的守則。(圖/中國時報袁庭堯攝)民眾拿起粽型布包、挑選裝入合適的食材小卡,若選到錯誤的食材,志工現場會即時指導修正。(圖/中國時報袁庭堯攝)壽山獼猴為了攝取礦物質,更有「吃土」的怪癖。(圖/自管處提供/報系資料照)民眾頻繁餵食讓高雄壽山的獼猴養成「搶劫」的壞習慣,一位老翁幾乎天天在動物園前上演「餵食秀」,還嗆「歡迎檢舉,沒財產不怕」。國家自然公園管理處8日舉辦《仲夏龍情、粽闖淺山》體驗活動,帶領民眾製作天然食材的「獼猴粽」,宣導勿餵食的守則。自管處強調,在高雄市餵食獼猴均有法可罰,最高可處萬元罰鍰。高雄一位老翁常年開車載著雜糧、在動物園前上演「獼猴餵食秀」,每每吸引數十隻獼猴搶食及民眾圍觀,曾有志工勸阻遭回嗆「我名下沒有財產,歡迎檢舉,我不怕」。自管處平時會派保育巡查員及保育巡查員及保七壽山分隊警員隨機巡查,依據國家公園法第13條第8款訂定「壽山國家自然公園區域內禁止事項」第9條規定,在國家公園範圍內餵食野生動物可處3000元罰鍰。老翁餵食獼猴處非屬國家自然公園範疇,但高市府農業局對此也有罰則,「高雄市野生動物保育自治條例」第4條規定,在高雄市鼓山區等6區內不能接觸或餵食臺灣獼猴,違者可處5000至1萬元罰鍰。自管處強調,壽山獼猴原本的主食除了果實及嫩葉,還會吃蚱蜢、澤蟹、蜥蜴、毛毛蟲、蝸牛、鳥類幼雛及蛋。壽山獼猴為了攝取礦物質,更有「吃土」的怪癖。餵食獼猴會造成猴群活動範圍改變、族群量異常、健康問題。近年人猴衝突事件頻傳,山友也反映獼猴似乎變多,但2012年至近年來監測結果顯示,壽山猴群數量一直處在1100至1500隻左右,族群量暫無明顯增加趨勢,主要還是民眾頻繁有意、無意餵食(攜帶麵包、糖果餅乾、手搖飲上山遭劫走),獼猴才變得更主動接近人類。端午節前夕,自管處推出《仲夏龍情、粽闖淺山》闖關活動,透過手作、實境解謎活動帶領民眾認識淺山生態,宣導與獼猴共處的正確觀念。民眾拿起粽型布包、挑選裝入合適的食材小卡,若選到錯誤的食材,志工現場會即時指導修正。自管處呼籲,民眾到壽山遊玩,務必落實「不餵食、不接觸、不挑釁」原則。研究猴群的屏科大教授蘇秀慧則說,習慣與人類互動的獼猴會傾向待在固定的地方,失去在森林生態中扮演種子傳播的功能,對生態也有影響。
中山學生早餐遭猴搶 不願鬆手被咬傷
高雄壽山有許多台灣獼猴,而猴子搶食或攻擊人的事件更是不少。一名中山大學學生11日出餐廳時,早餐被猴子搶,而學生不願意鬆手被猴子咬傷,目前無大礙。據了解,該名19歲學生因為跟猴子發生搶食戰,被猴子抓出5公分撕裂傷,之後學生去醫護站包紮,需要送醫縫合,目前無大礙。農業局說,沒有接獲通報,而壽山因為常有人餵獼猴,才讓獼猴發生搶食行為。內政部國家公園署國家自然公園管理處說明,壽山國家自然公園園區已有投保公共意外責任險,民眾若遭獼猴咬傷,可以聯繫本處以進行實支實付的醫藥費用出險。自管處說,最重要的是民眾前來壽山國家自然公園盡量不要攜帶食物,因為塑膠袋、寶特瓶等都容易引起獼猴注意。萬一遇到獼猴搶奪背包等物品,不要與獼猴爭執或拉扯,通常被獼猴盯上而搶奪的物品,如果獼猴發現沒有食物就會失去興趣而放棄,靜待獼猴離開後即可安全的撿回該物品。自管處強調,「獼猴是群居動物」,因此不建議民眾與獼猴對峙,以棍棒驅趕、作勢攻擊、丟擲石塊或大叫都是挑釁動作,很可能引發猴群為了保護親屬而發生衝突。此外,高市農業局也指出,台灣獼猴2019年1月9日從保育類野生動物調整為一般類野生動物,很多民眾以為台灣獼猴不再是保育類野生動物就可以隨意飼養,甚至有些不法業者,打著台灣獼猴登記後就可以飼養的名號,販售台灣獼猴,這些都是錯誤的觀念!一般類野生動物仍受野生動物保育法第17條保護,不可以任意獵捕,如果隨意獵捕,依野生動物保育法第49條最高可處30萬元罰鍰。
自然公園管理處改隸 未來都會公園做這些事將違法
原隸屬內政部營建署的國家自然公園管理處,改隸9月成立的內政部國家公園署,2日上午舉辦揭牌典禮。自管處表示,未來將打造生態平衡站、淺山資源庫,針對高雄及台中都會公園常見的民眾餵食野鳥、私自種花木、開闢休息區等違規行為,也將訂出罰鍰依據及額度。內政部國家公園署副署長陳貞蓉表示,國家公園已走過半世紀,面對環境議題及氣候變遷,內政部國家公園署署9月因運而立,強化台灣的國土保育系統。除了國家公園,還納入溼地、海岸管理,建構出完整的國土保育管理版圖。未來期盼強化與週邊社區合作、建構保育體系,促成保育成果,此外更提供全民教育的場域,將保育成果推廣至國際。自管處長張登文表示,自管處更名後將以山林遊憩及環境教育為經營主體,轄下壽山國家自然公園(北壽山、半屏山)、高雄都會公園及台中都會公園將持續改善步道系統並活化設施,強化保育研究及創新解說教育,深化夥伴關係,為都會型森林供應碳管理、淨零排放等生態平衡站,建立淺山資源庫。自管處轄區除壽山、半屏山、旗后山、龜山有《國家公園法》衍生的規範及罰則,高雄都會公園、台中都會公園過去因非屬國家公園範疇、無法可管,進而衍生部分人為亂象。高雄都會公園管理站主任蔡益銘表示,常見民眾會在公園內餵食流浪狗或白腰鵲鴝,甚至騎車進入、採竹筍、種植花木,還有私營休息區等行為,未來會明確訂出違規行為,讓民眾遵循,共同守護得來不易的自然資源。自管處強調,未來將力促《國家公園法》修法,針對2座都會公園定出違規行為、罰鍰依據及額度,但仍會以勸導為主,提升民眾對生態環境保護的認知。
柴山獼猴育兒超萌引民眾搶拍 自管處曝誤判「這行為」恐被咬
近期正逢獼猴育兒期,柴山處處可見母猴腹部掛著幼猴趴趴走的逗趣模樣,吸引不少山友近距離搶拍,堪稱「母親節最應景畫面」。但國家自然公園管理處提醒,獼猴和所有野生動物一樣,育兒期會拉高警戒,張口威嚇、瞋視不是在「裝可愛」,太過接近可能會被咬傷。自管處27日上午在遊客中心舉辦「當斯文猴遇上羊毛氈」手做趣味活動,過程中不斷宣導獼猴習性、防止人猴衝突、和平共存的觀念。不少民眾對於獼猴的反應動作陌生,誤把生氣當作「裝可愛」。台灣獼猴母猴4歲就能懷孕,公猴6歲就能交配,每年9月起發情,隔年3月起便能生產。高雄柴山時序進入4、5月就能看見大量獼猴寶寶現身,掛在母猴的肚子上撒嬌、吸奶,呆萌的模樣吸引不少山友目光。自管處表示,正常野外獼猴的生產周期為2年生1胎,但柴山的獼猴因為人類頻繁餵食、營養無虞,1年就能生1胎。不少登山客看見母猴帶子便拿出手機靠近狂拍,會讓母猴緊張、出現護子行為。特別是柴山上人群與猴群零距離,更容易發生衝突。自管處強調,過去就多次發生民眾不了解獼猴動作意涵、執意靠近導致被咬傷的事件。一般來說,野生獼猴面對人類的靠近,會先瞋視(意即怒瞪)警告,此時最容易被民眾誤會,以為是獼猴給予關注、是友善的回應。若民眾執意再靠近,獼猴便會「張口威嚇」,甚至會以「突進」的行為衝向民眾警告,許多咬傷事件便因此發生。不過,獼猴若單純「露齒」則是裝鬼臉,是臣服的表現,但獼猴仍可能處於緊張的狀態,轉而生氣,民眾務必要會分辨自保。為了讓生態教育向下扎根,自管處7月29、30日將推出「壽山淺山學堂-斯文猴自然探索營」,對象為國小4至6年級學生,內容涵蓋自然生態調查、藝術創作和解謎遊戲,活動採收費制,低收入戶、團報均有優惠,即日起開放網路報名,詳情請上自管處官網查詢。
柴山獼猴驗出恙蟲 國家自然公園管理處籲上山勿接觸、餵食
恙蟲病5月將進入高峰期,有6成致死率,柴山是全高雄染病密度最高區域,平均每年有10多名感染案例。學者今年研究發現,柴山獼猴身上已有恙蟲寄生,更有人畜共通的疱疹B病毒、阿米巴原蟲,致死率相當高。國家自然公園管理處呼籲民眾,上山不要再餵食、接近、接觸獼猴,以免惹禍上身。國家自然公園管理處在部分休息區設有急救箱,提供含DEET成分的防蚊液供登山客免費使用,可降低恙蟲攀附率。(圖/國家自然公園管理處提供)柴山是恙蟲病高風險區,自管處統計近3年來,柴山每年恙蟲病感染病例約6至16件。恙蟲透過鼠類傳播,幼蟲平時停留在較低矮的植物末端,待人經過接觸時上身,吸取血液或組織液時將病毒注入人體,潛伏1至3周後患者才會出現持續性高燒、頭痛、淋巴結腫大、叮咬處紅色焦痂等症狀。若不及時警覺就醫,致死率可達6成。衛福部疾管署的恙蟲病宣教資料。(圖/衛福部疾管署提供)「我穿長褲長袖還是被咬!」自管處志工邱信龍2020年7月上柴山,前往龍泉谷途中,被恙蟲鑽進褲管後叮咬左膝蓋窩,回家一周後出現感冒症狀,小便越來越黃,小診所開藥治療無效,拖著虛弱的身體前往大醫院才驗出恙蟲病,緊急投藥治療撿回一命。康復迄今快3年,被叮咬的紅點周圍皮膚仍呈現明顯黑斑。阮綜合醫院皮膚科醫師劉昭宏強調,民眾在戶外盡量不要去觸碰植物,回家後可檢查身體有無不明紅點。若出現不明原因發燒或感染症狀就要提高警覺,及時就醫驗血,透過抗生素治療可有效治癒。專家提醒,野生動物身上還有大量、未知的傳染病源,民眾千萬要保持距離,更不要再有餵食行為。(圖/報系資料照)專門研究野生動物、國立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副教授陳貞志在2014年的監測研究就發現,恙蟲透過老鼠的傳播進入山林,不只傳給人還傳給獼猴,獼猴染病的症狀及死亡率均和人類差不多,一隻獼猴身上甚至可寄生10多隻恙蟲。陳貞志強調,今年新的監測計畫剛啟動,尚未進入夏季高峰期,就已監測到柴山的獼猴帶有恙蟲。恙蟲確實有機會透過獼猴傳給人類,但好在獼猴有理毛習慣,可大幅降低傳播機率。國家自然公園管理處5月27日上午將在壽山國家自然公園遊客中心舉辦「當斯文猴遇上羊毛氈」手做趣味活動,採報名收費制,詳情可上網查詢。(圖/國家自然公園管理處提供)「獼猴身上還有比恙蟲更可怕的病毒和寄生蟲!」陳貞志的研究更發現,獼猴身上還出現人畜共通、致命性更高的疱疹B病毒(導致腦炎)、阿米巴原蟲(導致痢疾),成年獼猴因生存空間緊迫造成抵抗力下降、染病率更是百分之百。前年就發生一名大陸獸醫師處理獼猴樣本時,不慎感染疱疹B病毒,因腦炎死亡的案例,東南亞也處處可見相關案例。陳貞志表示,柴山遊客、獼猴密度均高,彼此活動空間高度重疊,民眾難免會接近、觸摸到獼猴曾經碰觸的植物或區域,遑論親密接觸帶來的超高染病風險。他慎重提醒,野生動物身上還有大量、未知的傳染病源,民眾千萬要保持距離,更不要再有餵食行為。為宣達獼猴保育、共存的正確觀念,自管處5月27日上午將在壽山國家自然公園遊客中心舉辦「當斯文猴遇上羊毛氈」手做趣味活動,採報名收費制,詳情可上國家自然公園全球資訊網網頁及臉書粉絲頁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