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天文通
」9/5凌晨抬頭看!直徑1公尺火流星凌晨墜入菲律賓 台灣有機會看見
台灣有望看見「火流星」!根據國際流星組織(International MeteorOrganization,IMO)4日宣布,一顆編號為CAQDTL2的小行星,在台灣時間5日凌晨,會墜落在菲律賓呂宋島東北部,而台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表示,小行星進入大氣層時,預計會產生的亮度會超過-8等,往南邊看有機會見證火流星的真面目。直徑1公尺小行星明凌晨將墜落菲律賓,台灣有機會看見火流星。(圖/翻攝自臉書) 據IMO在4日公布,搜索近地小行星及可能撞擊地球造成威脅的卡塔琳娜巡天系統(Catalina Sky Survey),發現了一顆直徑約1公尺的小行星,代號為CAQDTL2,在台灣時間5日凌晨0點40分左右墜入菲律賓北部靠近呂宋島東北部外海。直徑1公尺小行星明凌晨將墜落菲律賓,台灣有機會看見火流星。(圖/翻攝自X) 據了解,CAQDTL2是一顆來自主小行星帶,也就是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的小行星密集區域的小行星,這是人類歷史上第9次在進入地球大氣層之前就先發現的外星物體。IMO指出,根據小行星的大小推估,CAQDTL2預計不會造成影響,在墜落地區附近的居民有很高的機率目擊這顆非常明亮且緩慢的火流星,而未燃盡的火流星隕石,有可能墜落到呂宋島上或附近的海洋。針對這火流星現象,台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也把消息轉貼在臉書「臺北天文通」,根據理論推估CAQDTL2進入大氣層時,產生的亮度會超過-8等,台灣往南邊看可能有機會看見。直徑1公尺小行星明凌晨將墜落菲律賓,台灣有機會看見火流星。(圖/翻攝自臉書)
一分鐘不是60秒 天文館證實「閏秒」實施50年:能多睡一秒
一天有24小時,一小時有60分鐘,一分鐘有60秒,這是大眾對時間普遍的了解,但其實還有閏年、閏秒,一年就會多出那麼一天、一秒,而且是世界認證的。臉書專頁「臺北天文通」指出,閏秒(Leap Second)自1972年6月30日首次實施以來,已經滿50年了,帶來「可以多睡一秒鐘」的小確幸。由於地球自轉在變慢中,通常在跨年的時刻,或是每一年交接的時候,會多一秒。地球有2個運動,一個是自轉,一個是公轉,因為月球的關係越來越慢。由於地球質量大,月球質量小,所以月球是以同樣一面面對我們,過了很久的一段時間後,地球的自轉會被月球給拖慢。而地球的自轉基本上都是很均勻的,變慢的速度也很均勻,不會突然間加速又突然停。那麼是怎樣發現地球越轉越慢的?原來是在比較地球的自轉和原子鐘數據的時候發現的,每一年會慢一點點,累定到某個程度,科學家就會告知「當年要閏秒」。至於閏秒有多重要?假如進行金融交易,一秒的差別可能會被認為交易是不正確的,導致交易失敗,如果不要調整閏秒其實沒有關係,但時間會越差越多,2、3年就差一秒的話,10年下來就會差2、3秒。據了解,自實施「閏秒」以來,已經執行了27次,最近一次是在台灣時間「2017年1月1日7時59分60秒」,全球時間是否需要進行調整,由國際地球自轉服務(International Earth Rotation Service,IERS)決定。
夏至21日登場!「立竿無影」最佳時間點曝 台北天文館預告:將有特別現象
端午節過後,今年的夏至將在21日登場。台北天文館透露,今年夏至發生在6月21日11時32分,夏至發生的時間是太陽剛好到達黃經90度的位置,此時太陽位於金牛座與雙子座之間,陽光直射北回歸線。而一天之中影子最短的瞬間,就叫做正午,也是太陽位置最高的時候,因此當夏至正午時分站在北回歸線上看太陽,太陽就在正頭頂,發生「立竿無影」的現象。台北天文館指出,一般認為夏至是一年中最早日出與最晚日落的日子,但其實不然。以臺北而言,日出最早是在6月6日至6月12日間(5時3分),而日落最晚則在6月26日至7月9日間(18時48分),與地球公轉軌道為橢圓形及自轉軸有23.5度傾角等因素有關。如果長期於固定時間拍攝太陽位置,會看到太陽呈現「8字圖」的日行跡,而且夏至的太陽就位於「8字圖」的最頂端。《淮南子•天文訓》一書提到有「夏至則斗南中繩,陽氣極,陰氣萌,故曰,夏至為刑。」意思是夏至時節北斗南指午辰方位,與子午經線相合,這時陽氣上升到了極點,陰氣在其中開始萌發,所以說,夏至是萬物開始削減衰敗的季節。據了解,整個北回歸線共通過16個國家,臺灣則是通過嘉義及花蓮兩個縣市,臺灣的北回歸線標誌共設有3處,分別是嘉義水上鄉、花蓮瑞穗鄉和豐濱鄉,其中嘉義水上鄉標誌設立於1908年,同時也是全球首座在北回歸線上設置的標誌物,其旁設有「北回歸線太陽館」;而花蓮瑞穗舞鶴台地立有白色日晷造型的北回歸線標誌,公園內設有許多跟天象、氣候、節氣、地球科學等相關的解說牌示。台北天文館表示,由於地球自轉軸傾角變動致使北極點漂移以及天球歲差等效應,造成北回歸線會緩慢移動。此外,有興趣的民眾,可以在夏至正午立竿見影,測試一下所在地的太陽影子最短到什麼程度,並將畫面分享在天文館臉書粉絲頁「臺北天文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