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大學
」 美國 芝加哥 健康 徐乃麟 新冠肺炎2024諾貝爾經濟獎揭曉!美英3學者喜獲殊榮 表彰社會制度對繁榮的重要性
202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於台灣時間14日下午5點45分正式揭曉,由麻省理工學院的戴倫艾塞默魯(DaronAcemoglu)、西蒙強生(Simon Johnson),以及芝加哥大學的詹姆斯羅賓森(James A. Robinson)榮獲桂冠,3位學者在政治制度如何形成以及影響國家繁榮的研究上有傑出表現,獲得評審青睞。根據瑞典皇家科學院(Royal Swedish Academy of Sciences)透露3人獲得殊榮的原因,是因為展示了社會制度對一個國家繁榮的重要性。3位學者深入探討制度的形成過程,以及制度對國家和社會繁榮發展的重要影響,根據他們的研究,健全制度是推動經濟成長和社會進步的關鍵因素。反之,若制度設計不良,恐會阻礙國家發展,同時造成貧富不均的問題。其中,土耳其裔美國籍的麻省理工學院(MIT)重量級學者艾塞默魯稍早就被認為是今年的熱門人選,他著有《國家為什麼會失敗:權力、富裕與貧困的根源》(Why Nations Fail: The Origins of Power, Prosperity, and Poverty)一書,被其被認為是一個支持監管市場經濟的中間主義者,常常對政治問題、貧富差距和許多具體政策發表評論。另外,來自英國的詹姆斯羅賓森是一位經濟學家和政治學家,透過關注導致一些國家繁榮、其他國家陷入衝突的潛在經濟和政治制度來研究各國的不同之處,據了解,羅賓森和艾塞默魯還曾合寫過3本著作,包括上述的著作,以及《獨裁與民主的經濟起源》和《狹窄的走廊:國家、社會與自由的命運》,都在闡述為什麼有的國家經濟繁榮,有些國家卻很難。至於61歲的英裔美國經濟學家西蒙強生是麻省理工學院史隆管理學院(Ronald A. Kurtz)創業學教授,曾擔任過多種學術和政策相關職位,包括杜克大學福卡商學院的經濟學教授。外媒報導,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正式名稱為「瑞典銀行紀念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經濟學獎」,目的在表彰經濟學領域傑出研究者的獎項,由瑞典中央銀行設立,紀念19世紀瑞典商人兼化學家諾貝爾(Alfred Nobel)。這個獎項並不屬於諾貝爾遺囑中所提到的5大獎項,但一般認為和5大獎項地位相同,自1968年設立以來,已成為經濟學界最高榮譽之一。諾貝爾經濟獎由艾塞默魯、強生和羅賓森3人獲獎。(圖/翻攝自X)
以色列遊說團體發威!拜登雙手一攤:中東可能爆發全面戰爭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於美東時間25日示警,以色列和黎巴嫩真主黨之間的衝突,很可能升級為「全面戰爭」(all-out war),並承認自己為達成停火協議而持續的外交努力「存在局限性」。以色列近期不但透過無線設備在黎巴嫩和敘利亞製造恐怖攻擊,還在黎巴嫩南部展開大規模空襲,造成數千平民死傷;如今以色列國防軍參謀總長哈勒維(Herzi Halevi)又揚言,以色列的空襲行動是在為「進軍黎巴嫩」做準備。對此,拜登25日在接受美國廣播公司(ABC)脫口秀節目「觀點」(The View)採訪時聲稱:「我正在與我的團隊一起竭盡全力實現停火。」他認為,讓以色列和真主黨同意停火,可能有助於化解以色列及哈瑪斯在加薩地區的衝突。拜登補充:「雖然可能爆發全面戰爭,但停火還是有希望的,我正透過團隊裡的每一份精力來達成這項任務,因為人們渴望看到該地區出現轉機。」報導認為,上述言論比他在24日於聯合國大會上發表的公開發言更加坦率。據悉,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近日在聯合國大會上表示,美國政府「正在與一些合作夥伴密切接觸,以緩和黎巴嫩的緊張局勢,並努力達成停火協議,這將為相關各方帶來諸多好處。」法國方面,也呼籲在25日稍晚召開聯合國安理會有關黎巴嫩問題的特別會議,為潛在的區域衝突降溫。對此,1名黎巴嫩官員,以及1位熟悉真主黨內部意見的消息人士告訴路透社,真主黨「對包括加薩和黎巴嫩在內的任何解決方案都持開放態度」。不過,儘管以色列聲稱為停火談判開了綠燈,但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似乎不願意停止對黎巴嫩真主黨展開打擊,他在25日的安全會議上告訴幕僚:「談判只會在砲火中進行,我們會繼續傾全力向真主黨開火。」國際關係攻勢現實主義大師、芝加哥大學政治學教授米爾斯海默(John Mearsheimer)曾經解釋,以色列對美國外交政策擁有極大的影響力,以色列遊說團體更是積極致力於將美國外交政策引向親以色列的方向,所以就算拜登對納坦雅胡有所不滿,但美軍仍會積極協防以色列,無法阻止其推升地區緊張局勢。據加薩衛生部門25日的最新數據,以色列對加薩走廊的種族滅絕行動,已造成41495名巴勒斯坦人死亡、96006人受傷。另據黎巴嫩衛生部稱,僅23日1天,以色列在黎巴嫩發動的空襲就導致至少558人死亡,其中包括50名兒童和94名婦女,另有1800多人受傷,此後幾天又有數十人被殺。
破除中秋謠言1/台灣女孩暴斃竟因吃蝦?恐懼力量驚人!流傳23年不停歇
每年中秋節來臨前,台灣民眾手機就會開始收到各種節期吃大餐警訊,其中一則「台灣女孩吃蝦中毒暴斃」,再度引起議論。CTWANT詢問專家才發現,這則訊息2001年從美國開始流傳,「會產生中毒反應的無機砷,的確存在於海鮮,不過,除非吃下高達50公斤的蝦,才可能導致中毒。」也就是說,此謠言理論上不可能發生,但引人恐懼,才會流傳23年不墜。中秋烤肉當然少不了海鮮大餐,尤其檸檬蝦是許多人的最愛,但近日許多人收到一則健康訊息,內容寫道「台灣一名女孩突然七孔流血暴斃,驗屍顯示是砒霜中毒身亡。一名醫學院教授協助調查,仔細察看死者胃中取物,教授說:『砒霜是在死者腹內產生,因為死者生前每天也會服用維他命C,但她晚餐吃了大量的蝦,才因此喪命。』」訊息又寫道「美國芝加哥大學的研究員,實驗發現蝦等軟殼類食物含有大量濃度較高的五價砷化合物。這種物質本身無毒,但是服用維生素C後,化學作用會使五價砷轉變為有毒的三價砷,也就是人們俗稱的砒霜,所以切記服用維生素C 期間,應忌食蝦類,也不可搭配檸檬片。」中秋節將至,萬人烤肉盛況也即將上場,但每年這時候就會流傳許多食安謠言,讓人提心吊膽。(圖/報系資料照)根據台灣事實查核中心調查,這則訊息最早於2001年以英文版在美國流傳,算一算至今竟已23年!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醫學院退休教授林慶順受訪表示,此訊息應該是來自1985年美國《芝加哥論壇報》的報導《不要混合維他命C和貝類》。該報導指出,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動物科學系的研究員發現,包括蝦子在內的許多食物都含有砷化合物,而高劑量的維生素C會將五價砷轉為三價砷。砷的型態可分為有機砷和無機砷兩大類,有機砷對人體的毒性低,攝入體內約1至2天後就會經尿液排出體外;無機砷則可分為重金屬砷、三價砷、五價砷等3種形式,在生物體內砷價數可互相轉變,其中又以三價砷最為常見且毒性最高,長期攝取過多的無機砷,會累積在人體的肝、腎及膽等器官中,引起慢性砷中毒。營養師程涵宇表示,甲殼類如蝦、蟹、龍蝦及貝類像是蛤、牡蠣中雖含有砷,但90%以上是以有機砷的形式存在,可以很快代謝排出體外。上述海鮮雖也含有具毒性的無機砷,但含量僅為海鮮含砷量的十分之一,以蝦為例,必須吃下50公斤的蝦,才會達到最低可能致死劑量20毫克,而一般正常飲食並不會這樣吃。食藥署則表示,學理上純化的維生素C 與五價砷,如在實驗室環境加以化學催化作用,的確有可能使原來無毒的五價砷轉變為三價砷(俗稱的砒霜)。然而餐點中所食用之檸檬及蝦,其分別所含之維生素C 與五價砷含量甚低,且又無化學催化劑及適當之反應條件,實際並沒有產生砒霜的疑慮,因此民眾不必過度擔心。程涵宇營養師說,海鮮雖含有具毒性的無機砷,但含量極為稀少,一般人不可能因此中毒。(圖/程涵宇提供)
總統府公布大法官被提名人 司法院正副院長張文貞、姚立明
現任大法官15人,其中包括司法院長許宗力、司法院副院長蔡烱燉、大法官許志雄、張瓊文、黃瑞明、詹森林、黃昭元等7人將於今年10月31日任期屆滿。對此,總統府30日召開「113年司法院正、副院長及大法官被提名人介紹記者會」,提名人選有,首位女性司法院長張文貞、司法院副院長姚立明,另外五位大法官分別為何賴傑、陳運財、王碧芳、廖福特、劉靜怡。總統府於今年7月15日核定成立「113年司法院大法官提名審薦小組」,審薦小組將協助總統提名大法官人選。蕭美琴副總統今早主持「113年司法院正、副院長及大法官被提名人介紹記者會」,公布新任大法官被提名人選。蕭美琴指出,5位大法官任期將於今年10月31日屆滿,為了讓大法官任期順利銜接,總統依據憲法增修條文,提名張文貞為大法官並為司法院長,姚立明為大法官並為副院長,並在今日咨請立法院同意。蕭美琴表示,張文貞是首位女性司法院長被提名人,熟悉司法改革,姚立明富有參與憲政改革的經驗,洞悉台灣民主發展脈絡,兩位都有憲法學專長,期待不同世代超越黨派組合,領導推動司法改革,也期許台灣司法不只有國民法官,全體司法官更應該是人民的法官,維護社會公益的信心。蕭美琴說,總統會繼續推動司法改革,因此正副院長人選需要具備持續推動司法改革決心,以及領導司法行政的能力,司法體系應該以價值領導為重要導向,徵詢各界意見審慎思考後,決定提名年輕新銳的國際法律學者張文貞擔任大法官並為院長,跨黨派領袖的姚立明擔任大法官並為副院長。司法院大法官並為院長被提名人張文貞女士,現任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特聘教授、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科技法律學院合聘教授、財團法人威權統治時期國家不法行為被害者權利回復基金會董事長,美國耶魯大學法學博士。曾經擔任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會委員、司法改革國是會議分組委員,並多次擔任釋憲案之鑑定人,最為指標的案件,例如釋字第 748 號「婚姻平權」法案,其均能秉持學術專業,提供前瞻且宏觀的專家意見。司法院大法官並為副院長被提名人姚立明,現任財團法人國會觀察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德國畢勒佛大學法學博士。姚在德國求學期間,專研憲法理論,曾在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化大學教授與憲法相關的課程,長達20多年。長期關注台灣民主發展,撰文剖析時政,對憲政體制、政黨政治及國會運作等有深刻且豐富的論述,也曾擔任立法委員,熟稔政府體制,是跨越不同黨派的政治意見領袖,並擅長運用深入淺出之表述,與社會各界進行溝通。大法官被提名人何賴傑現任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教授,德國杜賓根大學法學博士。專精刑事程序法領域之研究,自德國學成歸國後,長期任教於國立政治大學,曾任法律學系系主任、法學院院長及該校主任祕書。另曾擔任司法院刑事訴訟法研修小組委員、刑事訴訟改革成效評估委員會委員,協助政府推動改革,也曾為 112 年憲判字第 14 號法官迴避案,提供專家諮詢意見,尤其關注人權保障,重視法治價值,對於大法官維護自由民主憲政秩序之核心職能必能有所助益。大法官被提名人陳運財,現任國立成功大學法律學系教授,日本神戶大學法學博士。長期任教東海大學、國立成功大學,從事刑事訴訟法領域之教學與研究,著作豐碩。在實務參與上,曾擔任大法官釋憲案件及最高法院刑事大法庭之鑑定人,參與機關法案草擬、研修工作,提供法學專業意見。尤其具台、日刑事訴訟法比較研究專長,以日本裁判員制度之研究,協助創建我國「國民法官」制度,將理論化為實證 並發起成立台日刑事法研究學會,積極促進兩國刑事法界學術交流。大法官被提名人王碧芳,現任最高行政法院法官兼審判長,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歷任3審法院法官,長期辦理行政訴訟審判業務。任職台北高等行政法院期間,所主筆的《菸酒稅法》第 21 條規定違憲爭議釋憲聲請,經司法院作成釋字第 641 號解釋審理關廠工人案,判決影響深遠 任職最高行政法院審判繁雜土地案件,建立多則重要終審法院見解,,也曾擔任大法官書記處處長,熟悉釋憲實務,且銜命推動憲法訴訟法修法,讓台灣之釋憲制度邁入新的里程碑。大法官被提名人廖福特,現任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研究員,英國牛津大學法學博士。長期在中研院以國際人權法及憲法為研究主軸,並於國立台北大學、東吳大學等校教授相關課程。所撰國際人權法著作是台灣本土實踐的重要基礎,也曾參與規劃國際人權條約國內法化之藍圖,並投身「國家人權委員會」之成立倡議、設置規劃與運作諮詢,對於促進我國人權法制與國際人權公約接軌,著力甚深。大法官被提名人劉靜怡,現任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教授兼所長,美國芝加哥大學法學博士。長期在台灣大學及中研院從事憲法、資訊、科技及人工智慧法學之研究與教學,中外文論著均豐,法學專業深受肯定。
烏克蘭入侵俄羅斯…將步入「突出部之役」後塵? 現實主義大師:加速基輔敗亡
烏克蘭正規軍及外國傭兵8月6日奇襲俄羅斯庫斯克州(Kursk Oblast),至今已掌控超過1250平方公里的俄羅斯領土,以及92個聚落。對此,美國智庫「昆西國家事務研究所」(Quincy Institute for Responsible Statecraft)早在15日就針對烏克蘭入侵俄羅斯的短期和長期影響,採訪了數位知名的國際關係學者及智庫專家,而他們的分析也顯示,烏克蘭入侵庫斯克不但無法逆轉戰局,還將加速敗亡。根據美國智庫「昆西國家事務研究所」的報導,德州農工大學布希政府與公共服務學院副教授卡斯提歐(Jasen J. Castillo)認為,從長遠來看,面臨人力和武器裝備嚴重短缺的烏克蘭,將因為入侵俄羅斯耗盡其在烏東戰場所需的精銳部隊。而在消耗戰中,人力和裝備至關重要,「烏克蘭的進攻讓我想起了1944年納粹德國在歐洲西線戰場發起的突出部之役(Battle of the Bulge),這場攻勢令盟軍大吃一驚,並取得了些許進展。但戰役告一段落後,有作戰經驗的大部分德軍參戰部隊都遭到重創,並浪費了幾個月後在東線戰場所需的人力和武器裝備。」美國自由主義智庫「獨立研究所」(The Independent Institute)和平與自由中心(Center On Peace and Liberty)主任伊蘭德(Ivan Eland)則點出關鍵,那就是攻擊行動通常比防禦行動更消耗人力和裝備,「所以烏克蘭值得從原本就相當薄弱的防線抽調兵力,進行這種沒什麼好處卻具有風險性的進攻嗎?」有鑑於俄羅斯的攻勢已經取得進展,且俄軍在數量和火力上都超過烏軍,因此俄羅斯可能不需要調動其在烏克蘭的攻擊力量來回頭保衛其領土,「烏克蘭確實可能希望透過佔領俄羅斯領土,來在停戰談判中實現領土交換領土的目標,但烏軍面臨被優勢兵力包圍的風險。」昆西國家事務研究所歐亞研究員伊皮斯科波斯(Mark Episkopos)也指出,烏克蘭入侵庫斯克似乎是基於這樣的假設:烏克蘭可以利用俄羅斯人口稀少的邊境防禦弱點,在最初的48到72小時內奪取大片土地,包括庫斯克核電站,藉此讓莫斯科接受這個領土被佔領的既成事實。「然而,這樣的行動不太可能為烏克蘭帶來任何戰略利益,而且基輔還需為此持續投入大量的部隊和裝備,這可能會削弱烏國本土的防禦,無意中為頓巴斯前線的俄軍創造了機會。」布朗大學沃森國際和公共事務研究所(Wat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and Public Affairs)教授戈爾茨坦(Lyle Goldstein):「大多數消息靈通的美國戰略家始終建議烏克蘭在2024年保持守勢,以保存其戰力,並採取『長期戰爭』戰略。目前無法得知這種象徵性的行動是否會讓和平談判變得更容易,還是導致戰爭朝著全面升級這個不可取的悲觀情境又跨出一步。」芝加哥大學羅蘭·溫德爾·哈里森傑出服務教授(R. Wendell Harrison Distinguished Service Professor)、國際關係攻勢現實主義大師米爾斯海默(John Mearsheimer)更直言:「烏克蘭入侵庫斯克是一個重大戰略失誤,將加速其敗亡,因為消耗戰成功的關鍵是雙方人員的傷亡比例,而不是某些西方評論家一直迷戀的領土面積。」米爾斯海默補充,庫斯克攻勢的傷亡比例未來將明顯有利於俄羅斯,原因有2個。首先,由於烏軍實際上佔領的是沒有設防的俄羅斯領土,因此沒有造成俄軍太多的傷亡。其次,一旦莫斯科迅速調動大量空中力量來對抗處於空曠地帶的烏軍,烏克蘭不出所料將損失大量士兵和武器裝備。「更糟的是,基輔從烏克蘭東部前線調走了一流的作戰部隊,並將其納入庫斯克的攻擊力量,此舉將使俄烏雙方本來就已經不平衡的傷亡比例,進一步往有利於俄羅斯的方向傾斜。這也難怪俄羅斯完全沒料到烏克蘭會入侵庫斯克,因為這個行動實在太愚蠢了。」哈佛甘迺迪學院(Harvard Kennedy School,HKS)教授、國際關係守勢現實主義大師沃爾特(Stephen Walt)則認為,烏克蘭入侵俄羅斯只是一場小插曲,此舉旨在提振烏克蘭士氣,讓西方有信心繼續支持基輔,但這不會影響戰爭的結果,「沒錯!烏軍佔領了約1000平方公里防守薄弱的俄羅斯領土,但俄羅斯國土總面積超過1700萬平方公里,這意味著烏克蘭現在控制的俄羅斯領土只占其總面積的0.00588%。相較之下,俄軍目前佔領了烏克蘭約20%的領土。」沃爾特也坦言,烏克蘭去年夏天的反攻失敗,已經證明烏克蘭要奪回這些失土是如此的艱辛,「這場行動對普丁來說可能只是一場小小尷尬的局面,同時也顯示俄羅斯根本沒能力再入侵其他歐洲國家。烏克蘭的命運將取決於烏克蘭本土的戰況,跟這次的庫斯克行動並無太大關係。」
川普遇刺案「神秘女子大有來頭」? 「這動作」疑向槍手示意開槍…FBI回應了
前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於美東時間13日在賓州巴特勒(Butler)舉行的造勢活動上遇刺濺血,事後負責維安的特勤局(USSS)及負責情蒐的聯邦調查局(FBI)被質疑出現「低級失誤」,如今又有網友發現,當下槍聲大作時,川普背後竟然有名戴墨鏡的神祕女子神情自若地掏出手機記錄下一切,網路上也隨即有陰謀論聲稱,該名女子是FBI助理局長迪吉塞皮(Janeen DiGuiseppi),且她在槍擊前曾向狙擊手發出暗號,示意對方可以射殺川普。對此,FBI發言人也回應了。回顧川普與美國情報體系的權力鬥爭,2022年8月8日上午9點,FBI在美國司法部長賈蘭德(Merrick Garland)的授權下,突襲搜查了川普的海湖莊園,使川普成為第一位私人住所遭到調查的美國前總統。而在同年4月,與川普關係密切的保守派智庫「傳統基金會」(The Heritage Foundation),也曾制定出所謂的「2025年計劃」(Project 2025),目的是在共和黨候選人贏得2024年總統選舉後,重塑美國聯邦政府並擴大總統權力。該份900頁的計劃中,最具爭議的莫過於建議白宮,肅清數萬名不願聽命於共和黨總統的聯邦公務員,並以智庫過濾或政黨指派的「忠誠者」取代他們,藉此瓦解他們口中龐大且不負責任的自由主義政府官僚機構,具體內容包括針對美國司法部(DOJ)、聯邦調查局(FBI)等單位實施「黨派控制」,並解散美國國土安全部(DHS)。據悉,負責保護美國總統等關鍵政要(包括川普)的特勤局就是隸屬於DHS。如今在川普遭暗殺未遂後,負責維安的USSS及負責情蒐的FBI也被外界質疑出現「低級失誤」,包括如此近距離的狙擊制高點竟然沒有派員駐守;USSS的狙擊手也早在槍響前20分鐘,就在對面建築物的屋頂上發現槍手克魯克斯(Thomas Matthew Crooks),但他們竟然不為所動,直到槍手攻擊川普後才將其射殺,疑似有滅口嫌疑。網路上有陰謀論聲稱,該名神秘女子是FBI助理局長迪吉塞皮(Janeen DiGuiseppi)。(圖/翻攝自X平台/Russian Market)另據《每日郵報》的報導,事後更有民眾發現,川普遇刺前幾秒,有名身穿白色背心、戴墨鏡及黑色帽子的神秘女子,突然在川普後方坐下,並把手中的手舉牌舉起,隨後立刻槍聲大作。更詭異的是,女子在槍響後竟然沒有試圖躲避或趴下,還立刻神情自若地掏出手機記錄下一切。相關影片及照片曝光後,引發美國網友熱議,「深層政府」(Deep state)的打手FBI、USSS試圖刺殺川普的陰謀論也在網路上四起,包括有網友聲稱,川普背後的神祕女子十分神似FBI總部的內部威脅辦公室(Insider Threat Office)助理主任迪吉塞皮,疑似就是她負責向槍手克魯克斯發出暗號,也就是坐下舉起手舉牌的動作,示意對方:「可以動手了!」據FBI官網的資料顯示,迪吉塞皮擁有中央佛羅里達大學(University of Central Florida)學士學位、西新英格蘭學院(New England College)碩士學位和佛羅裡達國際大學(Florida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碩士學位,在加入FBI之前,迪吉塞皮曾擔任過美國空軍軍官。對此,FBI發言人向《每日郵報》澄清:「社交媒體上有關FBI高管和賓州巴特勒競選活動的相關指控皆是子虛烏有。要先澄清的是,圖中的人根本不是迪吉塞皮,她也沒有參加這場造勢。」發言人還強調:「FBI的男男女女,每天都在日以繼夜的無私奉獻,他們及其家屬的生命財產安全也時常受到威脅,因此針對這些敬業公務員的虛假謠言和陰謀論,都是不負責任且應當遭受譴責的。FBI將繼續與我們的合作夥伴攜手,追究任何針對他們或我們執法部門同事,所進行的暴力威脅。」然而,影片中神秘女子的真實身分目前依然是個謎。報導也指出,在川普遇刺後,左翼及右翼陣營都有不少極端且毫無證據的網路陰謀論和謠言,包括民主黨支持者指控本次槍擊案是川普團隊的假旗行動(False flag),試圖以自導自演的方式拉抬選情;另一邊的川粉則認為,槍手克魯克斯其實是極左團體Antifa的成員,就連拜登8日在募款餐會的「靶心說」都被指控是在暗示要射殺川普。事實上,早在5月的「路透社/益普索」(Reuters/Ipsos)民調就顯示,68%的美國人認為今年的總統選舉可能會發生政治暴力。「路透社/益普索」在川普遇刺後的16日公布的最新民調也發現,無論是民主黨人或共和黨人,約8成受訪者皆認為「美國正陷入失控混亂中」。與此同時,美國芝加哥大學(University of Chicago)在6月底進行的一項調查更發現,有10%的美國成年人,即2600萬人,支持「使用暴力」來阻止川普再次當選總統,而支持透過暴力維護川普的比例則為6.9%,即1800萬人。這顯示不管是左翼還是右翼,都有極端化的傾向。對此,美國知名內戰專家沃特(Barbara Walters)也早在《內戰是如何開始的》(How Civil Wars Start)1書中示警:「我們比想像的更接近這場世紀浩劫(美國內戰)。」
共和黨全代會「危安事件」頻傳! 蒙面男揹AK-47、滿彈彈匣接近會場遭逮
美國共和黨於美東時間16日在密爾瓦基(Milwaukee)的室內體育館「第一服務廣場」(Fiserv Forum)舉行為期4天的全國代表大會(Republican National Convention),會場周圍也因為13日的「川普遇刺案」戒備森嚴,沒想到當地卻接連傳出危安事件。先是有持刀遊民16日遭1群員警擊斃,接著又有媒體證實,1名戴著滑雪面罩、揹著裝有AK-47手槍(AK-47 pistol)戰術包的男子,15日在距離會場幾個街區的地方遭到逮捕。據Fox News的報導,美國國土安全部(DHS)的調查人員及美國國會警察(USCP)15日下午1時左右,在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的會場「第一服務廣場」附近巡邏警戒,結果發現了1名戴著滑雪面罩、揹著裝有AK-47手槍及滿彈彈匣之戰術包的可疑男子,正試圖接近體育館,當局隨之將其逮捕,目前尚不清楚該名武裝男子的意圖。事後密爾瓦基警方也向Fox News證實,的確有發生該起事件。而且男子還沒有威斯康辛州(State of Wisconsin)和其他州的隱蔽持武權(concealed carry)許可證。對此,Fox News也聯繫了隸屬於DHS、負責保護美國總統和關鍵政要的特勤局(USSS),但被轉給了密爾瓦基警方。此外,他們還聯繫了DHS,但尚未收到回應。報導補充,上述事件並非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附近唯一1起危安事件。16日也有1位遊民在距離「第一服務廣場」約3.2公里處被1群騎自行車巡邏的路過員警開槍打死,據悉他中槍前曾揮舞著1把刀。同樣在16日,明尼蘇達州的共和黨眾議員奧爾登(Derrick Van Orden)聲稱,他在當天排隊進場時,遭到1名左翼反戰組織「CODEPINK」成員襲擊,並將之稱為「政治暴力事件」。事實上,早在5月的「路透社/益普索」(Reuters/Ipsos)民調就顯示,68%的美國人認為今年的總統選舉可能會發生政治暴力。「路透社/益普索」在川普遇刺後的16日公布的最新民調也發現,無論是民主黨人或共和黨人,約8成受訪者皆認為「美國正陷入失控混亂中」。與此同時,美國芝加哥大學(University of Chicago)在6月底進行的一項調查更發現,有10%的美國成年人,即2600萬人,支持「使用暴力」來阻止川普再次當選總統,而支持透過暴力維護川普的比例則為6.9%,即1800萬人。這顯示不管是左翼還是右翼,都有極端化的傾向。對此,美國知名內戰專家沃特(Barbara Walters)也早在《內戰是如何開始的》(How Civil Wars Start)1書中示警:「我們比想像的更接近這場世紀浩劫(美國內戰)。」
睡不飽真的會肥!中醫列「4大影響」證實:常常被忽略
許多人為了健康或完美體態,會透過減肥來達到目的,但過程中卻經常遇到瓶頸,就算嚴格控制飲食和積極運動,體重仍進入停滯期。對此,中醫師謝秉芳表示,若體重難以減輕,有可能是「睡眠障礙」所導致的,她也列出「睡眠障礙」影響減重4大原因,其中包括荷爾蒙失調、代謝減慢、胰島素阻抗及行為改變。昇陽中醫診所中醫師謝秉芳日前在臉書粉專發文指出,有一個會影響減重成效,但常常會被忽略的因素,就是睡眠品質和時間。研究顯示,睡眠障礙可能是導致體重難以減輕的一個重要原因,但睡眠不足如何影響體重控制?謝秉芳接著列出4大原因:1、荷爾蒙失調睡眠不足會增加「飢餓素」的分泌,並降低「瘦素」水平,荷爾蒙失衡便會導致過度飲食和體重增加;此外,睡眠不足也會增加壓力荷爾蒙「皮質醇」的分泌,它與脂肪堆積、體重增加有密切關聯。2、代謝減慢謝秉芳指出,睡眠不足會導致基礎代謝率下降,讓身體在休息狀態下消耗更少能量,因此即使攝入相同數量的食物,體重也更容易增加。3、胰島素抵抗睡眠不足會降低對胰島素的敏感性,人體需要分泌更多的胰島素,才能來維持正常血糖水平,因而可能導致脂肪堆積。4、行為改變睡眠不足會導致白天疲勞,減少身體活動量,並且讓人更想找高糖、高脂的食物來快速獲取能量。另外,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研究指出,平均每晚睡眠少於5小時的人,肥胖風險增加45%,顯示睡眠時間不足與肥胖有正相關;芝加哥大學醫學院的研究則發現,短期睡眠不足(每晚4小時),會導致受測者的胰島素敏感性降低,增加糖尿病和肥胖的風險。最後謝秉芳提醒,若在減重過程中遇到瓶頸,可以回頭檢視是否睡眠發生問題,必須有良好且足夠的睡眠,才能讓減重之路更加順利。
美國「晶片法」恐讓台積電掉下神壇? 重量級學者聯名提出警告
國際評論網站《評論彙編》26日發表了一篇由工研院前院長史欽泰、台積電前副總林本堅,以及芝加哥大學經濟學教授謝長泰聯名撰寫的文章,題為「美國晶片法如何傷害台灣」。他們認為,美國「晶片法」的高額補貼可能導致台積電的創新動力流失,並失去先進半導體製造的主導地位,進而損害台灣經濟甚至美國國安。共同撰文的學者中,最受矚目的莫過於台積電前副總林本堅,林本堅2008年成為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2014年當選台灣中研院院士,台積電退休後在清大半導體研究學院擔任院長。林本堅提出浸潤式微影技術、得以刻出更精密的晶片,成為一代技術主流。「晶片法」旨在鼓勵台灣半導體製造商遷往美國,以因應中國大陸對供應鏈的封鎖或侵台風險,並提供520億美元補貼。該文還指出,美國和日本之所以提供補貼以促使台積電遷移,是因為對於先進半導體製造過度集中在地緣政治風險極高的台灣感到擔憂。然而,半導體製造所需的專門技術至關重要,而美國雖然擅長晶片設計,卻缺乏晶片製造方面的技術和意願,導致台積電在美國設廠遇到生產成本高、工人短缺等問題。該文更警告「晶片法」帶來的三大風險:首先,如果台積電不再關注創新,將影響到美國企業的客戶和供應商,且由台積電晶片驅動的人工智慧革命可能會停滯;其次,台積電對台灣產能的投資可能會減少,降低整體產業對需求衝擊的韌性;最後,台積電可能會失去先進半導體製造的龍頭地位,進而強化美國對台灣的漠視態度。這些專家們呼籲美國應更明智地承諾保障台灣安全,並在日本等國打造產能,以維護半導體產業的穩定發展。
徐乃麟春節赴美看耶魯學霸帥兒 64歲體態不輸年輕人
綜藝大哥徐乃麟和老婆育有2子1女,大兒子徐新洋也跟隨他的腳步進入演藝圈,並在近年於綜藝上表現出色,他的小兒子徐廷墉則是個耶魯大學博士學霸,去年開始在美國開始工作,春節期間徐乃麟也特地飛到美國陪徐廷墉過年,合照並分享為人父母的心聲。徐乃麟過去曾和兩個帥氣兒子一起拍照。(圖/翻攝自徐乃麟臉書)徐乃麟在社群網站上透露,農曆春節到美國陪小兒子過年,去年9月小兒子回台參加徐新洋的婚禮後,已經4、5個月沒看到小孩,這次趁著春節期間沒有錄影飛來看他並陪他過年,他透露天下父母心,孩子是父母永遠放在不下的愛與責任。兩子都遺傳徐乃麟的帥氣基因,長相都相當出色,過去曾三人合照引起話題,徐廷墉在2017年自芝加哥大學理化系畢業後,因成績表現優異,年僅20歲的他直接跳過研究所階段,保送耶魯大學有機化學系博士班,甚至5年學費全免,還獲得約115萬台幣的獎學金,如今已獲得博士學位更在美國工作。過去徐乃麟妻兒都到美加生活讀書,因此他經常必須飛到加拿大看望妻兒,昔日最常被模仿的口頭禪就是錄影時都催促節目趕快進行,「快點快點我要趕飛機!」,過是他也透露就這樣通勤飛加拿大9年。
一年過去了!「末日時鐘」維持在「最後90秒」 管理者:凍結並不代表穩定
在2023年年初,運作75年的「末日時鐘」(Doomsday Clock)被調快到至23時58分30秒,距離「世界末日」僅剩下最後的90秒。而一年過去了,末日時鐘的非營利組織《原子科學家公報》(Bulletin of Atomic Scientists)再次公布「末日時鐘」的時間,目前仍維持在23時58分30秒。但《原子科學家公報》強調,時間凍結並不代表局勢穩定,任何一個行為都有可能導致加速,各國政府與人類仍需要採取緊急措施。根據《原子科學家公報》報導指出,在2023年,不祥的趨勢依舊影響著全球性的災難,像是俄烏戰爭、對核武器的廣泛和日益增長的依賴,增加了全球核升級的風險。除此之外,中國、俄羅斯和美國都在花費巨額資金擴大或現代化他們的核武庫,增加了因錯誤或誤判而導致核戰爭的長期存在的危險。在天氣方面,2023年,地球經歷了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大規模的洪水、野火和其他與氣候有關的災害影響了全球數百萬人。與此同時,生命科學和其他顛覆性技術的快速和令人擔憂的發展加速,而政府只是做出了微弱的努力來控制。但《原子科學家公報》認為,世界可以變得更安全,時鐘可以遠離午夜,只要政府與人民都能共同努力。《原子科學家公報》執行主席布朗(Jerry Brown)表示,目前的世界就像在鐵達尼號一樣,各國領導人正在將世界引向災難——更多的核彈、大量的碳排放、危險的病原體和人工智能。布朗認為「只有像中國、美國和俄羅斯這樣的大國可以將我們拉回來。儘管存在深刻的對立,他們必須合作,否則我們注定失敗。」據了解,末日時鐘是一個虛構的時鐘,最初是由美國芝加哥大學的《原子科學家公報》(Bulletin of the Atomic Scientists)雜誌於1947年設立,該時鐘每年一月進行一次評估,以此標示出目前世界局勢距離世界末日的時間,而午夜零點就代表著世界末日來臨。該鐘自設立以來,就已經距離午夜僅剩下7分鐘,但該時鐘前後被調整過25次,其中距離午夜時間最長的17分鐘是在1991年,而目前的90秒是最接近午夜的時候。
月球真實年齡曝44.6億歲! 50年前樣本成關鍵「比已知還老4千萬歲」
作為地球最大衛星的月球,至今仍有大量月球謎團未解,其中包括「月球的真實年齡」,如今科學家透過當年登月的阿波羅17號所帶回的月球石頭,來幫月球驗明正身,結果發現,月球的實際年齡比先前認知的還要老出4千萬年!阿波羅17號帶回的月球石頭。(圖/翻攝自推特)1972年,阿波羅17號上的太空人塞爾南(Eugene Cernan)和施密特(HarrisonSchmitt)從月球表面鏟起岩石和灰塵帶回地球,想不到當初這個小舉動竟在50多年後為月球真實年齡提供答案。根據《CNN》報導,研究人員透過「原子探針層析成像」技術,分析其中一塊月岩中的鋯石晶體,算出晶體形成於44.6億年前,也就是說,月球形成於約44.6億年前,這比原先研究結果足足早了4千萬年。這項研究由芝加哥大學的教授菲利普赫克(Philipp Heck)主導,並於《地球化學展望通訊》(Geochemical Perspectives Letters)雜誌上刊載,關於月球的起源,普遍接受的理論認為,月球是在一個火星大小的星體撞向地球時產生,當時造成一塊巨大碎片拋入太空,並進入圍繞地球運行的軌道、成為現今每晚抬頭都能見到的月球,而阿波羅17號帶回的樣本中檢測到鋯石晶體,是在距今44.6億年前月球冷卻時所形成,引此得出月球的真實年齡。根據報導,由於分析方法不同,估算結果也會有較大落差,德國航太中心研究人員2020年發布的計算結果顯示,月形約於44.25億年前形成,正負誤差2500萬年,目前美國也已重啟登月計畫,美國太空總署NASA的太空人有望2025年,搭乘阿提米絲3號再度登月,為科學界帶來更多新發現。月球真實年齡比已知還老。(圖/翻攝自推特)
Fed本周利率決策還會加息? 市場與學者看法分歧
本周,市場將迎來聯準會年內倒數第三次議息會議。據外媒報導,經濟學界認為,雖然通膨壓力已經消退,勞動力市場也在走軟,但美國經濟的潛在動能依然強勁,要讓通膨降至2%,需要把借貸成本抬到更高的位置。媒體與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日前聯合發佈的調查顯示,90%的經濟學家認為聯準會今年將再加息一次,而40%以上的受訪者甚至表示,他們預計聯準會將再進行兩次,甚至一次加息超過25個基點。調查顯示,經濟學界認為,通膨壓力雖已經趨緩,勞動力市場也在走軟,但美國經濟的潛在動能依然強勁,要讓通膨下降到2%,需要把借貸成本抬到更高的位置。而這與市場參與者的樂觀看法截然相反。芝商所(CME)聯準會觀察工具顯示,期貨市場認定聯準會9、11、12月按兵不動的概率分別為98%、70%和62%,即絕大多數市場參與者都認為加息已經達到了盡頭。在接受調查的40位經濟學家中,近一半預測基金利率高峰爲5.5至5.75%,即還有25個基點的加息空間;另有35%的人預計基準利率將被推高至5.75至6%,即還有50個基點的加息空間。此外,大多數經濟學家也預計聯準會可能將緊縮政策維持更長時間,約60%的受訪者認爲,首次降息將在明年第三季或更晚。自6月份開始調查以來,受訪的經濟學家對美國今年經濟增長的預測增加了一倍,估計中間值為2%。此外,受訪者還預計失業率將穩定在4%,聯準會最看重的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PCE的最新價格指數為4.2%,預計將放緩至3.8%。展望未來,多數受訪者認定石油供應減少是通膨前景面臨的最大風險。隨著沙烏地阿拉伯和俄羅斯領導的OPEC+持續減產,布倫特原油價格目前已升至每桶94美元的高價位。不少經濟學家擔心,企業可能會將更高的成本轉嫁給消費者,通膨回落的速度也會相應受到影響。
徐乃麟親曝學霸兒教養方式 被讚全家最帥男直呼「不敢當」
綜藝大哥徐乃麟今(11)錄影華視《天才衝衝衝》節目,受訪時提到日前曝光和兩個兒子的合照,被網稱讚基因強、全家都是帥哥,尤其是爸爸最帥,他謙虛表示:「我不敢當,我們這老人還是要退位啊!帥不帥見仁見智。」直言自己為人父母,只希望孩子平安健康就好。徐乃麟小兒子徐廷墉2017年從芝加哥大學理化系畢業,之後在教授推薦下保送耶魯大學博士班,今年正式畢業將在美國就業。徐乃麟說:「這是他的聰明才智還有他的興趣,其實我對孩子的求學就是順其自然,他想讀就讀、不想讀就不要讀,我覺得讓孩子開心快樂就好。」此外,北市內湖10日晚發生槍擊案,傳出被害人是名年約50歲的王姓製作人,還有消息指出他過去是徐乃麟、曾國城《台灣紅不讓》的工作人員「阿正」,徐乃麟表示自己也是稍早才得知消息,也已經很久未與對方聯繫,「不知道他是情殺仇殺還是什麼意外。節目來來去去,後來都沒有再跟他有合作節目的機會,所以這幾年都沒有聯繫,只聽說他有去大陸一陣子」。
布林肯將訪北京 分析人士:對中美關係「無實質轉變」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預計5至6日訪北京,他將是自2018年以來,第一位訪問北京的美國高層外交官。但分析人士認為,布林肯此次的北京之旅,不會對美國和大陸的關係有實質性轉變。據《VOA》報導,華盛頓的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弗里曼中國研究主席布蘭切特(Jude Blanchette),說,「我認為不應對此次訪問,抱有任何重大突破或期望。」但考慮到過去5年,中美2國逐漸惡化的關係,訪北京也不是一件壞事。布林肯曾對芝加哥大學政治學院對聽眾表示,在日漸緊張的情勢下,開啟溝通管道,可以為美中關係設置護欄,在民主黨眾議院議長佩洛西(Nancy Pelosi)訪台後,中美關係降溫,去年11月總統拜登在G20也有會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24日是俄烏戰爭1周年,美國官員和大陸觀察家表示,布林肯在北京會議會談到俄烏戰爭議題。美方表示,大陸很清楚他們對俄烏戰爭提供支持的影響。一位不具名的美國官員說,2國官員正在籌備今年2國領導人的另一次臨時會議。據了解,美國財政部最近才制裁大陸長沙天儀空間研究院有限公司,因為該公司為俄羅斯提供烏克蘭的衛星影像,長沙天儀的盧森堡子公司同樣遭殃。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甘思德(Scott Kennedy)說,他去年花了6週時間待在大陸,大陸專家界都認為他們犯了戰略失誤。對此,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毛寧30日表示,美國才是俄烏戰爭危機的始作俑者,也是助長危機的最大因素。
世界毀滅倒數1分半! 「末日時鐘」因俄烏戰爭被調快10秒
已運作了整整75年的「末日時鐘」(Doomsday Clock)在1月24日被調快10秒至11時58分30秒,成為有史以來最接近午夜12時的關鍵性時刻。這不是一個普通的時鐘,它被用來衡量人類距離世界末日還有多遠。綜合BBC、《美聯社》的報導,於1947年創建末日時鐘的非營利組織《原子科學家公報》(Bulletin of Atomic Scientists)稱,該時鐘在24日被調到了午夜12時前的90秒,成為有史以來最接近末日的時刻。該末日時鐘在冷戰結束後,距離午夜12時還有17分鐘,但2020年到2022年期間,該時鐘的數字已停留在午夜前100秒。據《原子科學家公報》稱,該時鐘的設計不是為了明確衡量生存威脅,而是為了引發有關氣候變遷和地緣政治衝突等棘手科學話題的討論。《原子科學家公報》在聲明中表示,今年決定將時鐘調快10秒,主要是由於俄烏戰爭加劇了核戰風險。此外,氣候變遷帶來的極端天氣災害持續擴大。該組織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布朗森(Rachel Bronson)在聲明中指出,「我們生活在一個前所未有的危險時代,末日時鐘的時間反映了這一現實。美國政府、北約盟國和烏克蘭有多種對話管道,我們敦促各國領導人盡最大努力解決所有問題。例如戰爭的影響不僅限於核危險的增加,它們還破壞了全球應對氣候變遷的努力。」但他也表示儘管人類引發眾多難題,但董事會相信人類可以通過全球參與來降低風險。《原子科學家公報》除了提及俄烏戰爭和氣候變遷外、還指出過去半個世紀以來協助防止災禍臨頭的武器管制約束力,正一點一滴逐漸崩壞。這包括2019年終止的《中程核飛彈條約》(INF Treaty),以及美國不再延長《2010年新戰略武器裁減條約》(New START)的效期,讓美中俄三國邁入新的核武軍備競賽。另外,伊朗增加鈾濃縮的舉措、北韓的導彈試驗、動物疾病大流行、實驗室外洩的病原體等威脅都使人類更接近世界末日。末日時鐘最早由美國芝加哥大學的《原子科學家公報》雜誌於1947年設立,隱喻不受限制的科學技術將對人類產生威脅。它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一群參與過原子彈研製計畫《曼哈頓計畫》(Manhattan Project)、被稱作芝加哥原子科學家的研究人員。
布林肯稱台灣掌世界七成經濟命脈 立委:全球關心台海安全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表示,美國與中國大陸的緊張關係已有緩和,但同時指出,台海關乎世界利益,又強調台灣掌握超過七成經濟命脈。立委許智傑今(22)日對此表示,布林肯是公開喊話,台灣的安全及亞洲的民主大家都在持續關心中,中國大陸絕對不能輕舉妄動。《法新社》報導,布林肯出席芝加哥大學(University of Chicago)活動時,被問到美中關係是否趨緩,他回答說,「我想是的,因為有對話和參與,就會有這種效果。」布林肯也提到,台灣的半導體優勢對全球經濟至關重要,並向陸方喊話說,「他們說這是主權議題,我們的回應則是,這攸關美國和全球各國的利益。」許智傑認為,布林肯的確是陳述一件全球應該認知的重要事實,台灣不只是在全球安全有地理的重要性,更握有全球七成晶片的優勢。布林肯同時也在警告中國大陸,台灣的安全及亞洲的民主大家都在持續關心中,中國絕對不能輕舉妄動。
美國67歲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遭7名前學生指控性騷擾
美國學術界日前爆發醜聞,現年67歲的202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華盛頓大學奧林商學院教授迪布維格(Philip Dybvig)遭7名前學生指控涉嫌性騷擾,目前華盛頓大學已經針對此事件展開調查。據了解,67歲的迪布維格任教於華盛頓大學奧林商學院以有30多年的經歷,他於2022年與前聯準會主席柏南奇(Ben Shalom Bernanke)、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教授戴蒙德(Douglas Warren Diamond)3人共同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殊榮。過往他曾與戴蒙德共同研究的「戴蒙德-迪布維格銀行擠兌模型」而聞名於經濟領域。根據《國會山報》報導指出,目前迪布維格遭到7名前學生指控涉嫌性騷擾,其行為包含讓人不舒服的觸碰、親吻,其中甚至有一名女性表示,迪布維格甚至曾透過臉書傳訊息給他,表達自己的思念之情。而自己也在2011年一場新生活動上,被迪布維格強拉坐在大腿上拍照。而報導中也指出,這些提出指控的女性由於目前還在學術界工作,所以均是以匿名方式提出控訴。目前有消息指出,華盛頓大學已經針對此事件展開調查,而校內專職處理性騷擾投訴的單位已經對迪布維格展開訊問。
諾貝爾經濟學獎 Fed前主席柏南克及2學者共同獲獎
202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10日揭曉,由美國聯準會(Fed)前主席柏南克(Ben Bernanke)以及另兩位美國學者戴蒙(Douglas W. Diamond)和迪布維格(Philip H. Dybvig)共同獲獎,表彰他們對研究銀行和金融危機的貢獻。柏南克當年在金融海嘯後大舉推行量化寬鬆(QE)政策,被視為「QE之父」,後兩位學者則以「戴蒙─迪布維格」銀行擠兌模型而聞名。202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由美國聯準會(Fed)前主席柏南克及另兩位美國學者戴蒙(見圖)和迪布維格共同獲獎,表彰他們對研究金融危機的貢獻。(圖/美聯社)評審指出,3人在近年經濟問題發生之前,就已先觀察到銀行業相關危機,他們研究的一個重要發現是,如何避免銀行倒閉至關重要,以及在規範金融市場和應對金融危機方面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3人將平分1000萬瑞典克朗獎金,約新台幣2870萬元。202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由美國聯準會(Fed)前主席柏南克及另兩位美國學者戴蒙和迪布維格(見圖)共同獲獎,表彰他們對研究金融危機的貢獻。(圖/美聯社)柏南克在2006年2月至2014年1月擔任Fed主席。2008年9月,美國第四大投資銀行雷曼兄弟聲請破產保護,觸發了百年一遇的「金融海嘯」。柏南克為阻止美國經濟再陷衰退,推出兩輪量化寬鬆(QE),以大印鈔票的方式救市,柏南克因此被稱為「QE之父」。台經院研究六所所長吳孟道表示,柏南克將大蕭條的研究與實務結合,讓學術理論跳出象牙塔,雖然柏南奇推行QE政策帶來的後遺症引起不少爭議,但現在回頭看,當時推行QE是有必要,否則情況會更糟,經濟復甦會需要更長時間。清華大學科管學院榮譽教授梁國源認為,經濟史在經濟系已變成不重要的課程,柏南克的獲獎,喚起經濟學界對經濟史的重視。柏南克為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博士,在普林斯頓大學任教17年,他自稱是「大蕭條迷」,他的文章集結成《柏南克論大蕭條:經濟的衰退與復甦》。這些研究幫助他在應對2008年的次貸危機時,得以吸取1930年代經濟大蕭條時期的政策教訓,避免了同樣的錯誤。戴蒙是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教授,迪布維格則為聖路易華盛頓大學奧林商學院教授,兩人於1983年共同提出「戴蒙─迪布維格模型」(Diamond─Dybvig model),這是有關流動性危機和銀行擠兌的最早且最具影響力模型之一。
「電商女王」年收破億 豪發20萬紅包給兒女…原因超實在
曾有「元祖少奶奶」封號的藝人安晨妤,育有一對兒女,但前年鬧出婚變,與老公張劭緯13年婚姻宣告結束。恢復單身的她,生活重心全放在工作以及陪伴小孩,今年過年更大手筆各包10萬紅包給2個小孩,而背後原因也曝光了。安晨妤不僅外型亮麗,事業也經營得十分出色,她畢業於芝加哥大學資訊工程碩士研究所,多年前創立電子商務網站「開店123」,從協助廠商架設網站,到網站管理、行銷、數據分析,甚至是開發新市場等,都面面俱到,年營收破億。安晨妤為了讓孩子養成理財觀念,砸重金包紅包。(圖/翻攝自安晨妤nicoan臉書)在離婚後,安晨妤事業愈做愈大,除了工作之外,她重心全放在小孩身上,據《三立新聞》報導,為了讓兒女知道理財的重要性,尤其兒子平常很省,有時一餐只靠吃超商就解決,「與其每天只給他100塊或200塊零用錢,還不如用紅包去激勵他怎麼省錢跟花錢?」因此,安晨妤今年過年包了10萬元紅包給2個孩子,並透露兒子一整年的吃喝玩樂到交際應酬包括學費,都是用她給的紅包錢去花,意外的是,兒子最後還剩下6萬元,讓她感到佩服,「因為可能連我自己都做不到」。而近來已經開工的她,目前除了經營店商平台,也正在籌備創作專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