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科霍芙
」 世界衛生組織 WHO 新冠肺炎 新冠病毒全球感染新冠病毒人數激增 WHO:不排除「捲土重來」
世界衛生組織(WHO)6日表示,奧運會至少有40名運動員檢測結果呈陽性,同時警告全球感染新冠病毒人數激增,且情況一時難以緩解,短時間內可能出現更駭人的新變種。根據世衛來自84個國家的統計數據顯示,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的百分比於過去數周內不停上升。總體而言,檢測呈陽性比例超過10%,歐洲的陽性率甚至超過20%,美洲、歐洲和西太平洋地區都出現新一波感染。因為呼吸道病毒主要在寒冷的氣溫下傳播,在北半球的夏季出現如此高的感染率屬於非典型現象。世衛流行病暨疫情準備與預防部門主任、流行病學家范科霍芙(Maria Van Kerkhove)指出,奧運至少有40名運動員檢測結果呈陽性,最近數月許多國家感染人數激增,隨著病毒演變和傳播,出現更嚴重病毒株的風險激增。新出現的病毒株有可能躲過檢測系統,並對現行的醫療干預措施無效。目前的入院人數(包括重症監護)雖仍低於疫情高峰期,但世衛建議各國政府加強疫苗接種,確保高風險族群每12個月至少接種一次疫苗。然而,世衛組織承認,因為疫苗的生產商數量減少,疫苗供應量在過去一年半內大幅下降。范科霍芙解釋,藥廠很難保持2021和2022年的產量,但希望各界充分認知新冠疫苗已經發展成具有相當規模的市場。此外,范科霍芙提到鼻腔疫苗仍處於研發階段,未來或許有望解決傳播問題,從而降低進一步變種、感染和重症風險。
新冠起源出現新證據 可能跟武漢華南市場「貉」有關
新冠肺炎疫情如何爆發依舊成謎,許多科學家認為,最大的可能性是由動物傳人,和過去許多病毒的傳播模式類似,由於第一時間爆發疫情的武漢是多個實驗室所在地,收集與研究冠狀病毒,因此病毒也有可能是實驗室外洩,如今,有國際病毒專家小組表示,病毒來源可能和武漢華南生鮮市場裡走私的「貉」(或稱為狸,raccoon dog)有關。武漢華南海鮮批發市場所採集樣本,顯示有「貉」的DNA與新型冠狀病毒混在一起。(圖/翻攝自@newscientist推特) 根據國際科學雜誌《新科學人》(New Scientist)引述國際專家的研究,從武漢華南海鮮市場所採集的樣本,顯示有「貉」的DNA與新型冠狀病毒混在一起,增添病毒是來自動物傳人而非實驗室外洩的證據。所謂的貉,外型神似浣熊,在中國被飼養來取用毛皮與肉,這些檢驗的樣本是2020年初自武漢的華南海鮮市場檯面上採集,不過資料隨後遭到移除,但一名法國生物學家偶然發現這些資訊,並分享給中國境外正在追查疫情起源的科學家。根據資料顯示,從市場中野生動物交易攤位上採集到的部分陽性樣本,也含有「貉」的基因,顯示這些動物或許也被病毒感染。這些分析隨後在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率先刊載。根據參與分析的猶他大學病毒學家高德斯坦(Stephen Goldstein)表示,「很可能帶有這些DNA的動物,同時也是病毒的宿主。如果你在人畜共患病溢出事件後去採集環境樣本…基本上這就是你預期會發現的東西」。高德斯坦和研究團隊指出,他們的分析是顯示市場內有野生動物感染了冠狀病毒的第一個強而有力跡象。然而,這些病毒也有可能是被人帶到市場,然後傳給了貉,或是感染病毒的人碰巧在動物附近留下了痕跡。另外,美國疾控中心中國辦事處負責人葉雷(Ray Yip)表示,這些發現雖然尚未經過確認,但十分重要。根據《美聯社》引述葉雷的說法,「中國疾管中心公布的環境樣本資訊,是迄今支持病毒動物起源的最強力證據」。不過世界衛生組織新冠肺炎技術負責人、流行病學家范科霍芙(Maria VanKerkhove)則是持不同意見,認為這些分析並沒有在任何動物身上發現病毒,也沒有發現任何動物傳人的堅實證據,「這只不過是給了我們一些線索,幫我們理解可能發生了什麼事」。
猴痘席捲16國WHO認為可控制 曝這2種人是高風險族群
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猴痘(monkeypox)已經在歐美與澳洲等16國現跡,源自於非洲偏遠地區的猴痘病毒,也讓不少專家認為是可以控住的,並指出有兩種高風險族群最容易感染上猴痘病毒,分別是有多名性伴侶且常有危險性行為者,以及在沒有抗體與防護裝備下,接觸猴痘患者的人。猴痘屬於天花病毒的一種,過去只在未開發熱帶雨林周邊國家出現。(圖/翻攝自美國CDC官網)據英國媒體《BBC》報導,猴痘病毒和天花病毒屬於同一家族,但嚴重程度與傳播力都低很多,過去主要發生在中非與西非,靠近熱帶雨林地區的落後國家,但如今卻在歐美、澳洲等16國出現,讓人擔心是否會如新冠肺炎般,引發成全球大流行病。不過WHO的新興疾病學專家范科霍芙(Maria Van Kerkhove)在23日指出,「猴痘病毒是通過皮膚接觸傳染的,我們希望阻止人傳人,而這種情況是可以在猴痘非流行國家控制的。」,而WHO緊急計劃天花組秘書處負責人路易斯(Rosamund Lewis)則表示,目前還沒有證據顯示猴痘病毒已變種,因此依舊認為它的傳播力較低。猴痘主要透過與感染者密切接觸而傳染,病毒透過破損皮膚、呼吸道、或是眼、鼻或口腔進入人體,亦可通過性行為傳染,甚至是透過動物,猴子、老鼠、松鼠傳播感染,或沾染病毒的衣物傳播。過去傳染病專家海曼(David Heymann)就表示,這樣的小規模多國感染,可能跟西班牙與比利時兩場大規模派對,當中的危險性行為有關。而歐洲疾病預防暨管制中心(ECDC)專家亞蒙(Andrea Ammon)則認為,有兩種人最容易受到感染,其他人則比較不用害怕,分別是有多重性伴侶且經常危險性行為者,以及在沒有防護接觸感染者或其衣物的人,最可被視為高風險族群。
Omicron亞型變異株BA.2 已在57國現蹤
新冠疫情燒不盡,世界衛生組織對傳染力更高的Omicron亞型變異株BA.2發出警告,表示目前全球鬆懈防疫力道還言之過早。Omicron亞型變異株BA.2已出現在全球57國,有研究顯示BA.2甚至可能比原始Omicron更具傳染力。世界衛生組織日前在網站上更新了一篇文章,稱BA.2是目前占主導地位的Omicron變異毒株的後代。與Omicron不同,BA.2目前並不被認為是「值得關注的變體」,但由於它正在許多國家傳播,世界衛生組織正在要求全球各國政府和科學家監測這一趨勢,並研究這種新的亞型毒株。WHO祕書長譚德塞稱,對任何一國而言,無論是宣稱戰勝COVID-19或向它稱臣,目前都言之過早,「這支病毒很危險,它仍在繼續演化。」BA.2又被稱作「隱形Omicron」,已經在包括美國在內的至少40個國家被發現,並已在丹麥和英國迅速傳播,早期的報告顯示它似乎並不比Omicron原始毒株更致命。雖然BA.2是Omicron的後代,但它的突變形式略有不同。研究人員已發現Omicron存在幾個亞型變異毒株,和以前占主導地位的Delta變異毒株一樣。世衛在最新流行病學週報指出,過去一個月收集到的所有種類冠狀病毒樣本中,Omicron變異株占93%,並出現BA.1、BA.1.1、BA.2 及BA.3等幾個亞系。世衛頂尖新冠疫情專家范科霍芙也指,目前有關BA.2的資訊非常有限,但初步數據指出,BA.2「增長速度略高於BA.1」。
世界衛生組織認證 Delta變種病毒株成主要感染例
世界衛生組織(WHO)日前表示,目前全球新冠肺炎新增病例幾乎都是具有高度傳染力的Delta變種病毒株,另外3種變種病毒株的感染人數只占一小部分。根據《RTE新聞》報導指出,世衛組織技術主管范科霍芙(Maria Van Kerkhove)於21日表示,目前針對Alpha、Beta及Gamma的變種病毒株的感染率不足1%,世上大多數國家的新增感染病例幾乎都是Delta變種病毒株所導致。范科霍芙也呼籲民眾不要小看Delta變種病毒株的傳染能力,目前在傳染能力尚無人能出其右,全球有超過185個國家與地區有發現Delta變種病毒株的出現,目前也正逐漸取代傳統病毒株。新冠病毒現世之後,於2020年底陸續開始傳出變種病毒株的消息,後來世界衛生組織決定以希臘字母來稱呼各種變種病毒株,上述四種Alpha、Beta、Gamma與Delta變種病毒株均列為「高關注病毒株」(Variants of Concern)。另外原本還有Epsilon、Zeta、Eta、Theta與Iota變種病毒株被列為「需關注病毒株」(Variants of Interest),但其中Eta、Iota及Kappa三種變種病毒株目前已經降級為「需注意病毒株」(Variants Under Monitoring)。目前新冠肺炎各種變種病毒株整理。(圖/廖梓翔製表)
Delta變種病毒攻陷85國家 世衛組織列為「最易傳染」變種病毒
世界衛生組織(WHO)於25日舉辦記者會,在記者會上將印度發現的新冠肺炎Delta變種病毒列為「最易傳播」的病毒,並表示Delta變種病毒已經在全球85個國家中已經有明顯的爆發趨勢。根據《NBC新聞》報導指出,WHO秘書長譚德賽(Tedros Adhanom)表示,他近日參加一場疫苗分配的諮詢會議,而根據該會議的結論,表示貧窮國家由於疫苗的缺乏,會導致Delta變種病毒的加速傳播,而其根本原因是因為富裕國家拒絕分享這些疫苗。甚至直言整個國際都在重蹈覆轍,在2009年H1N1大流行時,貧窮國家的人是直到疫情趨緩後才拿到疫苗。而聯合國為了協助貧窮國家取得疫苗,也特別設置了「疫苗全球取得機制」(COVAX),但這項計畫也並非執行順利,COVAX中間所設立的取得疫苗目標一直不斷的失敗,COVAX計畫在6月份沒有取得任何AZ、嬌生或是輝瑞的疫苗,不少供應商甚至坦言無法供應疫苗給COVAX,甚至COVAX的最大供應商也坦言,在2021年底前,沒有辦法再繼續供應疫苗。貧窮國家無法取得疫苗,也代表的無法控制疫情,但不少歐美國家逐漸提高國內的接種率,甚至有打算開放國境的打算,而WHO流行病學家范科霍芙(Maria Van Kerkhove)則表示,雖然歐美部分地區的疫情逐漸趨緩,但是疫情隨時會捲土重來,但還是十分脆弱,而Delta變種病毒會持續進化。范科霍芙表示,雖然在這波的疫情中,相關公衛政策、疫苗政策、診斷治療的方式都顯示對疫情有明顯效果,但過一段時間後,極有可能會面臨到政策跟不上病毒變化的情形。報導中也指出,英國華威大學(University of Warwick)分子腫瘤學教授楊恩(Lawrence Young)提出警告,傳染能力特別強的Delta變種病毒正在肆虐,但卻很少有資料顯示疫苗能夠提供足夠安全性,他擔憂像是廁所等密閉空間,很容易變成傳播疫情的地點,成為災難的根源。
WHO宣布以「希臘字母」取代變種病毒名稱 避免汙名化特定國家
近期由於新冠肺炎在世界部分國家出現變種病毒,而為了方便稱呼,不少人會使用「印度變種」、「英國變種」、「南非變種」來進行稱呼。而世界衛生組織(WHO)為了避免部分國家又遭到污名化,於是宣布決定要使用希臘字母來稱呼變種病毒,避免特定國家遭到污名化。根據《半島電視台》報導指出,雖然變種病毒有正式的科學名稱,但是對於一般民眾而言太過拗口,所以不少媒體都會以變種病毒發生國家作為代稱,諸如「英國變種」、「南非變種」、「巴西變種」、「印度變種」等名稱。而WHO日前再次擔憂變種病毒的名稱可能會導致部分國家「遭到汙名化」,於是決定以希臘字母作為稱呼,分別是「英國變種」的「α(Alpha)」、「南非變種」的「β(Beta)」、「巴西變種」的「γ(Gamma)」、「印度變種」的「δ(Delta)」。WHO流行病學家范科霍芙(Maria Van Kerkhove)也在推特上表示,希臘字母不會取代現行的科學名稱,如果未來變種病毒處量多到24種之多、超越希臘字母的數量的話,屆時還會公布最新的命名計畫。
「4新冠毒株」列令人擔憂的變種病毒株 印度變種病毒升級!世衛:一人染疫,全家中獎
世界衛生組織10日宣布,初步研究顯示,去年首先在印度發現的變種新冠病毒株「B.1.617」較容易傳播,世衛已將它從原本的「受關注的變種病毒株」,提升為「令人擔憂的變種病毒株」。世衛首席科學家警告,印度病毒株基本上是,「一人染疫,全家中獎」。而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昨公布4例境外移入個案,就均自印度入境。近日印度入境確診示意圖目前共有4種變種新冠病毒株,被世衛列為令人擔憂的變種病毒株。其餘3種分別在英國、巴西及南非最先出現。世衛官員范科霍芙表示,印度變種病毒株不僅較原始新冠病毒更容易傳播,也可能降低新冠疫苗保護能力,不過她強調,世衛仍認為疫苗有效。此外,國內昨新增4例境外移入個案,均自印度入境。其中有3人為5月8日搭乘日航班機返台,全機71人已在10日匡列為居家隔離對象。另一位確診者於5月9日來台,入住集中檢疫所後於隔日確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昨新增確診者為案1204、1205、1206,3人依序為50多歲男性、40多歲女性及20多歲男性,分別在2019年12月、今年3月、2月至印度工作。衛福部長陳時中指出,除案1204至今無症狀外,案1205於4月24日至26日陸續出現咳嗽、鼻塞、發燒與嗅味覺異常等症狀,案1206則是從5月3日開始出現咳嗽、胸悶及胸痛等症狀。陳時中說,3人在5月8日搭乘日航班機返台,入境時都持有登機前3日內的陰性證明,該班機目前也累積5人確診。另名自印度的新增個案為案1207,是20多歲的印度籍女性,長年在台工作,個案今年4月22日返國處理私事,5月9日來台持有登機前3日的陰性證明,入境後隨即進入集中檢疫所,5月10日進行採檢時確診,目前已匡列1名接觸者列為居家隔離。
世衛組織改態度 大讚台灣防疫結果
先前曾多次抨擊台灣的世界衛生組織,近日卻一改態度,在記者會上點名台灣是亞洲成功防疫的範例之一,除了讚賞之外,也點出那些防疫成功國家的關鍵點,都是專注在「找出且隔離感染案例」。根據《中央社》報導指出,世衛組織(WHO)在20日於日內瓦舉行視訊記者會,有媒體詢問,近期新冠肺炎在歐洲確診病例人數大增,但反觀亞洲國家,諸如中國並沒有如此現象,是否歐洲的防疫措施出現問題?世衛公共衛生緊急計畫執行主任萊恩(Michael Ryan)則回答,這是一個複雜的問題,但防疫成功的並非只有中國,其中包含了像是日本、台灣、新加坡與澳洲,這些國家都在防疫上取得重大的成果,除了有效控制疫情的傳播外,並且維持長時間的低感染人數。為此,萊恩解釋,這些國家的共通點都是,專注在「找出且隔離感染案例」,同時為了提高民眾的隔離意願,會提供住宿、食物等幫助。而且在疫情受到控制後並未放鬆,依然堅持高度檢疫能量。世衛流行病學家范科霍芙(Maria Van Kerkhove)則表示,歐洲大部分國家都不像亞洲國家有處理過SARS或是MERS等呼吸道疾病的相關經驗,但歐洲諸國目前已經比今年春天時,更有抗疫防疫的經驗。世衛秘書長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表示,北半球即將進入冬季,新冠肺炎的確診人數也逐步增加,尤其在歐洲、北美的增加人數非常多。他提出警告,表示大家可能已經對防疫產生疲勞,但面對新冠病毒只要鬆懈,它就會以驚人的速度反彈,要各國務必留心注意。
科學家證明新冠病毒可透過「空氣傳播」 籲WHO更新防疫指南
新冠肺炎在全球持續蔓延,許多國家組織研究團隊投入相關研究。近日世界衛生組織 (WHO)指出,有新冠病毒透過空氣傳播的證據;來自32個國家的科學家給WHO一封公開信,說明新冠病毒可透過空氣感染人類呼吸道,並請WHO盡快更新防疫指南。據《路透社》報導,WHO曾表示,新冠病毒主要是透過感染者鼻子和口中噴出的飛沫傳播,不過科學家近日研究發現,這個病毒可以通過空氣中傳播,希望WHO能盡快更新防疫指南。公開信署明之一的拉多大學化學家希門內茲(Jose Jimenez)家表示,「我們希望WHO能承認這些證據,這絕對不是要打臉WHO,這是科學證據,我們認為必須公開,因為與他們多次交談後,他們仍拒絕聽取這些證據。」世衛組織感染預防和控制技術負責人阿萊格蘭茲(Benedetta Allegranzi)昨(7日)坦言,有證據說明新冠病毒是可以通過空氣傳播,但一切都還有討論空間;她表示,不能排除病毒能在公共場合空氣傳播的可能性,特別是在擁擠、封閉及通方不良等地方,然而我們還需要更多證據,也支持相關研究。世界衛生組織流行病學家范科霍芙 (Maria Van Kerkhove) 表示,近期他們一直在討論病毒通過空氣傳播的可能性,我們會在未來幾周的簡報內,概述所知的一切。她指出,我們需要有萬全的措施才能阻止病毒傳播,這不僅包括社交距離,還有某些情況下使用口罩方法,尤其是在無法保持社交距離的地方,及醫院裡的護理人員。
29%新冠病毒樣本出現D614G變異!WHO:20%人有抗體也不夠
新冠肺炎自爆發疫情以來已造成全球1100多萬人確診、52萬4千多人死亡,然而因為新冠病毒變異速度過快,疫苗和治療藥方至今尚未有突破性的進展。3日WHO首席科學家斯瓦米娜坦(Soumya Swaminathan)表示,研究室發現新冠病毒D614G變異,「就會加速病毒複製」,目前科學家已對該變異進行監測。WHO組織衛生緊急項目技術主管范科霍芙(Maria Van Kerkhove)表示,其實2月份就已發現D614G變異,研究顯示29%的新冠病毒樣本都出現了該變異,這不是新的變異,帶有該變異的病毒已在歐洲及美洲傳播,但目前並無證據顯示其會導致更嚴重的病情。根據《路透社》報導,WHO在3日的記者會上提到,即便有20%的人擁有抗體,新冠病毒還是能以相當快速的方式傳播,此外也會加速病毒的複製速度,使感染力更強。WHO突發衛生事件計劃執行主任萊恩(Mike Ryan)則表示,即便有20%的人有抗體,病毒還是有辦法快速傳播。此外,依照目前全球血清抗體陽性人群比例,若出現第2波感染,可能也無法有足夠的量可以提供。WHO秘書長譚德塞也在3日的會議上指出,預計2週內WHO臨床試驗中的新冠病毒治療藥物就可以得到初步的測試結果,希望民眾可以對結果保持樂觀。
WHO輕言無症狀傳染「很罕見」 遭專家質疑急改口:誤會
台灣對於疫情控管雖獲得不錯的成績,但放眼全球卻依然持續受到新冠肺炎病毒的荼毒。然而,世界衛生組織(WHO)卻在8日發出聲明表示,受到感染的無症狀患者,將病毒傳染給別人的情況「非常罕見」此說法則立即引起國際疾病專家質疑。對此,世衛9日則緊急改口,表示此說法是「誤會」。根據《NationalPost》報導,WHO流行病學家范科霍芙(Maria Van Kerkhove)8日在記者會上發表言論表示,「根據來自各國的詳細追蹤報告指出,無症狀感染者實際上將病毒傳染給別人的狀況實屬罕見。」儘管世衛早在2月就表明,並未將無症狀者視為病毒傳播的主要媒介,但范科霍芙的言論,依舊讓眾多疾病專家無法接受。專家們認為,目前國際上有許多受感染者沒有症狀,情況並不少見,而現在也正值各國試圖解封的敏感時刻,世衛在此時間點爆出這樣的說法,恐會造成防疫缺口。范科霍芙在受到專家砲火猛攻後,於9日再度召開緊急記者會澄清,此事是一場誤會;她表示自己所指的「無症狀者傳染給別人的狀況少見」僅是根據小部分無症狀感染者的研究數據,所發表的言論。而世衛對於無症狀感染者的病毒傳播能力,目前也正積極瞭解中。
新冠病毒疫苗研發困難 WHO特使:大眾需適應病毒
新冠肺炎疫情未有減緩趨勢,各國無不加緊腳步研發疫苗,此時世界衛生組織(WHO)特使納巴羅(David Nabarro)卻做出驚人發言,指出因目前無法保證新冠肺炎病毒的疫苗能夠成功研發,人們必須學習與病毒帶來的威脅共存。根據《衛報》報導,納巴羅除了擔任世衛特使,另外還有一個身分,就是倫敦帝國學院國際衛生教授。他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你不一定能發展出安全且有效對抗每種病毒的疫苗,有些病毒想要開發疫苗是非常、非常困難的。」因此,他認為在疫苗尚未開發的這段過渡期,人們必須想方設法去適應病毒帶來的威脅、學習與病毒共存。納巴羅也舉例,除了隔離確診患者,醫院也需備好足夠的病床和防護裝備以及藥物等醫療資源,因為病毒肆虐的情況將有可能成為全球的新常態。而世衛新興疾病部門負責人范科霍芙(Maria Van Kerkhove)日前也曾提到,有關鑑定人類是否對新冠病毒免疫或有無再次感染風險等檢測措施,目前都尚未發現有任何的測驗方試能得到明確答案。
川普斷金援譚德塞回應 祭「一中」擋箭牌避回台灣早期示警
美國總統川普,台北時間昨天(15日)清晨大動作宣布,暫停金援世界衛生組織(WHO)後,世衛秘書長譚德塞終於發聲,他表示遺憾,且稍早他也在推特上指出,WHO現在只聚焦在拯救人命及阻止新冠病毒大流行,認為現階段「已經沒有時間可以浪費了」。譚德塞15日在記者會上表示,美國過去一直是WHO慷慨的朋友,在美國人民和政府的支持下,世衛組織一直致力於改善世界上最貧窮、脆弱人群的健康;而對於川普宣布暫停金援決定,「我們感到遺憾」。而在WHO於日內瓦總部召開記者會場上,有日本媒體點名譚德塞,向他提問關於美國國務院,批評WHO未將台灣早期所提供的資訊供應給全球,質疑是政治考量凌駕全球衛生一事,譚德塞聽完後態度迴避,沒有要回答的意思,反而是把臉轉向,示意其他專家回答。且對於台灣有民眾募資在「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上,刊登全版廣告一事,在記者會場上,WHO另派公共衛生緊急計畫執行主任萊恩(Michael Ryan)、副法律顧問索羅門(Steven Solomon)及研究冠狀病毒部門的范科霍芙(Maria Van Kerkhove)等3大高層官員接力說明,且搬出一中擋箭牌,而譚德塞的態度則完全迴避。
WHO稱讚中國堅定抗疫「超感動」 網酸爆:稱讚變例行日常?
中國新冠肺炎疫情深受外界質疑政府當局並未第一時間防控,不少專家坦言,中國因為在防疫上缺乏公開透明度且互相推卸責任才導致疫情爆發,但世界衛生組織(WHO)卻不斷讚美中國的防疫工作,彷彿成了「日常例行公事」。世衛新興疾病部門代理主管范科霍芙4日又表示,看到中國對抗新冠肺炎疫情,發現每一個中國人在這場疫情中,都知道自己該做什麼,都有堅定的決心,讓她直呼「真的超級感動!」世衛新興疾病部門代理主管范科霍芙稱讚中國堅定抗疫,令她感動。世衛新興疾病部門代理主管范科霍芙稱讚中國堅定抗疫,令她感動。每一天的記者會都能看到世衛組織不停稱讚中國,彷彿成了日常例行公事。1月30日「WHO稱中國防疫全球該學習」、2月16日說「中國為世界爭取到時間,並希望各國能夠提供資金支持。」、2月25日世衛專家團「肯定中國防疫,尚未達全球大流行。」、3月2日譚德塞又避重就輕的說「全球新增病例數已達中國9倍。」、5日公布的考察報告更稱讚中國「採史上最勇敢防控措施」。這次范科霍芙再表示,看到中國人在這場疫情中以堅定的決心來對抗,真的「超級感動」,在在都讓網友看傻眼。許多台灣網友忍不住開酸「防疫靠專業與行動,不是靠舔」,也有網友無奈表示不用在意「WHO喜歡就好,反正WHO在國際上已經沒有公信力了。」
WHO400人全球論壇!台灣將以「線上」方式參加 秘書長譚德塞回應了
隨著武漢肺炎疫情不斷升溫,世界衛生組織(WHO)下周將舉辦世界論壇,邀請全球400位專家一起參與;值得關注的是,台灣將以「線上」方式參加,並積極爭取更大參與。對此,世衛秘書長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也做出回應。台灣擁有先進的醫療技術,卻仍被世界衛生組織拒於門外;儘管友邦巴拉圭、史瓦帝尼、瓜地馬拉以及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加拿大總理杜魯道、美國駐日內瓦大使、歐盟等,都相繼為台灣發聲、力挺,但仍沒有獲得重視。不過,現在似乎出現轉機。世衛秘書長譚德塞(左)。世衛秘書長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世衛公共衛生緊急計畫執行主任萊恩(Michael Ryan)及世衛新興疾病部門官員范科霍芙(Maria Van Kerkhove)在記者會上,說明「2019新型冠狀病毒」最新疫情情況。根據《中央社》報導,有記者提問,11、12日舉行的全球研究及創新論壇,是否會邀請台灣專家參與。對此萊恩沒有正面回應,僅表示由於很多夥伴都是高風險區,因此不會親自到日內瓦現場,屆時會有台灣的專家夥伴以「線上」方式參加,大陸也有其他專家以「線上」參加。他強調,世衛一直與台灣有技術上的聯繫,因此兩者之間有充分的技術合作。萊恩語畢後,轉身對秘書長譚德塞說,「你可能想要講幾句,我知道你有其他討論」。譚德塞揮揮手回答,「不,這就夠了。」
武漢肺炎/極可能「有限度人傳人」 世衛憂:疫情恐擴散!
大陸武漢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目前已經確診41例、7例重症,並出現首例死亡,而在泰國也出現武漢肺炎確診個案。對此,世界衛生組織(WHO)14日表示,「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極可能有限度「人傳人」,疫情恐怕會擴大蔓延。綜合外媒報導,泰國政府衛生部門13日宣布,當地發現首宗新型冠狀病毒的感染個案,患者為來自大陸武漢的61歲女性遊客,1月8日入境經發燒篩檢陽性後隔離,於1月12日確診,目前正於當地醫療機構隔離治療中,是全世界首例出現在大陸境外的武漢肺炎個案。世界衛生組織新興疾病部門代理主管范科霍芙(Maria Van Kerkhove)於日內瓦記者會中表示,世衛組織已經向全球各地醫院發出防疫指導方針,包括在醫療機構內發生「超級擴散」的情況,范科霍芙說:「我們注意到這種情況,這是有可能發生的,我們必須做好準備。」我國衛福部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指出,WHO已邀集專家會議討論2019-nCoV傳染途徑、對於全球的感控建議等,有限度「人傳人」情況,主要是家人間的小規模群聚感染,但疫情有可能擴大蔓延,目前我與WHO最新指引同步,若有變動,也將立即修正感染管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