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血症
」 菌血症 敗血症 肺炎 細菌 心肌梗塞小心半熟蛋!醫生揭「食用生蛋」風險:嚴重會危及生命
許多人喜歡半熟蛋的口感,但其實背後其實隱藏著健康風險,近期前台大醫院兒科醫師兼YouTuber「蒼藍鴿」吳其穎表示,除了衛生風險外,生蛋白還含有抑制人體吸收生物素的物質,長期大量食用可能影響健康。YouTuber「蒼藍鴿」吳其穎在其影片中指出,從營養學角度來看,不建議生食雞蛋。除了衛生風險外,生蛋白還含有抑制人體吸收生物素的物質,長期大量食用可能影響健康。吳其穎解釋,生吃雞蛋最大的風險來自衛生問題,因為雞蛋在母雞體內形成時,可能沾上沙門氏菌。如果品質控管不當,食用受污染的生蛋可能會導致腸胃炎,症狀包括嘔吐、腹瀉,甚至可能引發敗血症或菌血症,嚴重時危及生命。此外,吳其穎提醒,生蛋白中的某些物質會阻礙人體對生物素(維生素B7)的吸收,生物素是人體必需的營養素之一,長期缺乏可能導致掉髮、指甲脆弱等營養不良症狀,因此頻繁食用生蛋可能對健康造成負面影響。他建議,為了兼顧美味與衛生,最好選擇全熟蛋。至於生食雞蛋,除非特殊情況下少量品嘗,否則基於健康與衛生考量,應盡量避免。衛福部也曾在官網指出,依據資料顯示,生食或攝食未加熱完全的蛋品會引起沙門氏桿菌食品中毒。沙門氏桿菌廣泛分佈於自然界,此菌所引發的食品中毒,其症狀包括噁心、腹痛、嚴重腹瀉、脫水、偶發性頭痛,有時會有輕微發燒、腹瀉和食慾不振達數天之久。由於此菌不耐高溫,充分加熱煮熟,即可將此菌殺滅。因此購買生鮮雞蛋宜儘量選購洗選蛋,否則挑選雞蛋後,應立即洗手,以避免交叉汙染。衛福部表示,生蛋白中含有白素(Avidin),會阻礙人體對生物素(Biotin)的利用與吸收。把雞蛋煮熟,不僅可破壞白素也可消滅病菌,免除致病的危險,且加熱後雞蛋中的蛋白質才容易被人體吸收。
拿蛋「敲碗邊緣」恐害腹瀉 專家揭正確打蛋方法
不少人為了方便,會習慣用碗的邊緣來打蛋,然而有專家指出,這樣做可能會讓蛋殼上的沙門氏桿菌掉回蛋液中,若蛋未煮熟,可能引發腹瀉、嘔吐等症狀。根據料理網站《The Kitchn》的專家說法,若是利用碗邊緣敲蛋,蛋殼上的細小碎片可能會掉進裝蛋的容器裡,而這些碎片可能含有沙門氏桿菌,會污染食物。若蛋未煮熟,可能引發腹瀉、嘔吐等症狀。因此專家建議,應該在堅硬、平坦的平面上敲擊蛋,使蛋殼產生微小裂痕,然後用手將蛋殼撥開,讓蛋白和蛋黃滑入容器中,這樣可以減少蛋殼和細菌混入蛋液的風險。事實上,根據衛福部食藥署官網上刊載,沙門氏桿菌廣泛存於動物界,可經由人、貓、狗、蟑螂、老鼠等途徑污染食品。沙門氏桿菌所引起的食品中毒事件,世界各地常居首位或第2位,2018年歐盟因沙門氏桿菌造成食源性疾病之比例約為三分之一,在台灣則排名第4。食藥署說明,人體在誤食沙門氏桿菌後4至48小時(平均約24小時)內就會發病,發病時間愈短,症狀愈嚴重。而主要症狀為下痢、腹痛、寒顫、發燒(高燒維持在38至40℃)、噁心、嘔吐,症狀持續2至3天後會痊癒,但有5%的人會成為帶菌者,死亡率為1%以下。食藥署指出,一般針對沙門氏菌造成腸胃炎的治療以補充水分及電解質為主,不需要給予抗生素治療。不過一些特殊病患,例如新生兒(小於三個月大)、大於50歲以上的長者、器官移植患者、血液腫瘤患者、HIV感染者、有人造植入物的病人(人工血管、心瓣膜、人工關節等)、以及鐮刀型貧血患者,若出現持續性高燒、疑似菌血症或腸道外感染的情況,則應接受抗生素治療,以避免發生移轉性的感染。
日爆發「食人菌」疫情! 台大醫警告:6類人死亡風險高
日本爆發「食人菌」疫情,今年短短5個月已有近千人因感染A型鏈球菌,是去年同期的2.8倍。疾管署則表示,台灣目前未見異常狀況,和近4年趨勢相當;針對該細菌,台大兒童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立民指出,世界各地都有,因為傷口感染時會導致組織壞死,也被稱為「食人菌」,致死率也曝光了。綜合日媒報導,截至6月2日,日本已經有977人感染俗稱「食人菌」的A型鏈球菌而罹患鏈球菌毒性休克症候群(STSS),創下1999年統計以來最高紀錄。台灣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9日則表示,依據疾管署實驗室傳染病自動通報系統(LARS)監測資料顯示,今年第1周至第22周,每周A型鏈球菌檢出件數介於22至36件,和近4年趨勢相當,雖然A型鏈球菌感染不屬法定傳染病,不過疾管署仍會持續對侵襲性鏈球菌感染個案的菌株,進行基因定序。黃立民解釋,「A型鏈球菌」屬於一種噬肉菌,主要透過飛沫傳染,是環境中一直存在的細菌,各個國家和地區都有,因此沒有國際間疫情威脅的問題,也不會做國際旅遊管制。假如感染A型鏈球菌,會造成扁桃腺發炎、猩紅熱(全身紅疹、脫皮)等症狀,主要影響區域為上呼吸道,假如免疫力較差,細菌可能會進入脖子較深處,引發軟組織感染,最常遇到小朋友感染後,細菌跑到脖子的軟組織,造成「深層頸部感染」,因為菌種會吃掉軟組織,很可能造成周邊血管、動脈、神經破壞,甚至引發大出血或菌血症。黃立民說明,如果患者免疫力不佳,皮膚外部又有傷口,感染了A型鏈球菌,傷口就會出現組織壞死的情況,外觀像是被挖掉一個洞,看起來好像「傷口被吃掉一塊,看起來很可怕」,所以被稱為「食人菌」。就台灣來說,醫療院所大多能妥善處理感染A型鏈球菌的傷口,因此致死的機率不高,若出現死亡個案,應該是特例,但有幾類人必須注意,包括糖尿病、尿毒症、神經系統異常、有傷口卻無法察覺、褥瘡、本身體質虛弱者,仍存在死亡風險。疾管署表示,A型鏈球細菌稱為化膿性鏈球菌,是種beta溶血性革蘭氏陽性細菌,是一種常見的細菌,通常透過飛沫和接觸傳播。除感染喉嚨外,A型鏈球菌還會感染皮膚造成膿疱瘡,引發蜂窩性組織炎,若是更深入到筋膜,會造成壞死性筋膜炎,又稱食肉菌感染或噬肉菌感染;另會引起鏈球菌毒性休克症候群(STSS),導致多個臟器衰竭,進而引發休克死亡。
男童腹痛狂拉…連燒2天竟染沙門氏菌 醫揭「常見火鍋沾醬」超危險
根據食藥署統計,每年5至10月為國內細菌性食品中毒高峰期,主要是高溫潮濕的環境易滋生病菌。小兒科醫師王韋力透露,1名男童因發燒腹瀉就醫,被診斷為腸胃炎,不料孩子高燒不退,且活動力明顯下降,經詳細檢查才發現是感染沙門氏菌。醫師提醒,每年夏天是沙門氏菌高發期,要避免不熟的蛋奶肉製品。王韋力醫師在臉書粉專「威力醫師的育兒週記-王韋力」發文,該名男童高燒不退,他建議家屬讓孩子住院,媽媽聽完驚訝地說「可是我們前天才去急診看過啊…急診醫師說是一般腸胃炎而已」。醫師說明,患者起先症狀不明顯,且才剛開始發燒而已,當下診斷為一般腸胃炎很合理。王韋力進一步解釋,男童持續發燒2天,整天腹痛,拉完也沒有比較舒服,病程看起來不像是一般的病毒性腸胃炎,且小孩很明顯活動力不佳,可能是脫水,也可能是細菌性腸胃炎,比如沙門氏菌感染。醫師接著提醒,感染沙門氏菌的典型症狀為血便、糞便有腥臭味,千萬別拖到病情惡化,最好是盡早就醫。王韋力表示,每年夏天除了常見的病毒性腸胃炎,也會有可怕的沙門氏菌,5歲以下幼兒更容易併發菌血症,一定要小心,飲食上最要注意不熟的蛋奶肉製品,尤其台灣人愛吃火鍋,「很多人沙茶醬喜歡加一顆生蛋,那真的很可怕」,且肉類一定要煮熟,不要只是涮個幾秒,很多號稱幾A的肉品真的沒有想像中安全。
陳建州妹妹亂擠痘痘險敗血症 皮膚科醫揭「危險三角」:恐腦膜炎
藝人陳建州(黑人)妹妹Vicky因亂擠痘痘導致蜂窩性組織炎,細菌跑到血液引發菌血症,差點演變成敗血症,所幸經過治療後順利出院,心有餘悸直呼「這是一場災難」。對此,皮膚科醫生提醒,臉部有一個「危險三角」,區域內有些血管會流經腦部,萬一過度擠壓讓細菌進入血液,恐怕會引起血栓、腦膜炎等嚴重後果。Vicky昨(19日)在個人Instagram發文,「4/12出院囉。因亂擠痘,造成蜂窩性組織炎,細菌跑到血液,菌血症,再晚一步我就會變成敗血症,這是一場災難。痘痘千萬別亂擠。」貼文曝光後,不少粉絲留言「身體健康最重要」、「早日康復」、「天吶!擠痘痘真的會發展得這麽嚴重」。事實上,皮膚科醫師沈孟暵曾在臉書粉專說明,如果自行在家擠痘痘,手指和指甲縫隙可能藏有細菌,擠的時候更容易引入更多細菌,增加感染的風險。再者,不正確擠壓的話,細菌可能會擴散到周圍的皮膚,導致發炎。不僅如此,擠痘痘也會引起疼痛和局部紅腫,甚至有可能留下疤痕或色素沉澱。沈孟暵特別提醒,臉部有一個「危險三角」,大概是從眉間延伸至鼻翼兩側,再到嘴角的範圍。這個區域的感染可能會傳播到腦內,嚴重的話恐怕會引起血栓、腦膜炎等問題,所以如果痘痘長在這附近,千萬不要過度擠壓,以免讓細菌進入血液。他提到,如果只有表皮一點點微紅,卻沒冒出白頭的痘痘,無論再怎麼擠,都沒有太大幫助,反而會愈來愈嚴重。這時候,最好尋求醫生協助,當醫生在幫病患處理痘痘時,會先徹底消毒針頭,再刺一個洞將裡面膿引流出來,才不會造成皮膚發炎擴散。
不只上吐下瀉「大腸桿菌害婦人心肌梗塞」 菌血入侵心臟險喪命
台北市士林區溪山里8日起驚傳有上百里民上吐下瀉,釀禍的元兇是水中的大腸桿菌,其實感染大腸桿菌不只有上吐下瀉等腸胃症狀,大腸桿菌也是泌尿道感染的主要原因,甚至導致一位60歲婦人爆發心肌梗塞,差點喪命。60歲屈姓婦人無三高與慢性病,卻突然畏寒,嚴重嘔吐,緊急前往醫院急診,心電圖檢查結果疑似急性心肌梗塞,啟動搶救性心導管治療,卻發現婦人心臟血管無阻塞,完全不可能造成重度急性心梗。血液培養報告三天後出爐,才知道兇手原來是大腸桿菌感染,原來婦人是因為尿道感染大腸桿菌,菌血刺激心臟,因此引發類似心肌梗塞現象。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急診部副主任施宏謀表示,尿道感染的患者約3成會引發菌血感染,若未及時治療,死亡率高於10%;屈婦是非常罕見的情況,若未能在急診當天被發現菌血,根據臨床經驗,引發敗血症的機率恐超過5成。幸好婦人透過AI平台分析血液血球,一分鐘檢測便警示婦人疑似罹患菌血症(高風險),需立即啟動感染症相關檢查評估、兩套血液細菌培養,並同時給予菌血症抗生素治療。婦人獲得即時且妥善的治療,在一週後健康出院。施宏謀表示,大腸桿菌存在於腸道,免疫力不佳時容易感染,是泌尿道感染常見的致病菌,一旦延遲治療導致敗血性休克,死亡率更是大於40%,且每延遲1小時抗生素治療,病人的死亡風險就會增加7-9%,民眾不可輕忽。
日本「食人菌」爆發…世界各地都有 台大醫示警6類人:死亡風險高
日本流行「暴發性A型溶血性鏈球菌」,北韓以此為由取消原訂於平壤的男子世足資格賽,後續仍有待國際足總討論。針對該細菌,台大兒童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立民指出,世界各地都有,因為傷口感染時會導致組織壞死,也被稱為「食人菌」,致死率也曝光了。黃立民解釋,「A型鏈球菌」屬於一種噬肉菌,主要透過飛沫傳染,是環境中一直存在的細菌,各個國家和地區都有,因此沒有國際間疫情威脅的問題,也不會做國際旅遊管制。假如感染A型鏈球菌,會造成扁桃腺發炎、猩紅熱(全身紅疹、脫皮)等症狀,主要影響區域為上呼吸道,假如免疫力較差,細菌可能會進入脖子較深處,引發軟組織感染,最常遇到小朋友感染後,細菌跑到脖子的軟組織,造成「深層頸部感染」,因為菌種會吃掉軟組織,很可能造成周邊血管、動脈、神經破壞,甚至引發大出血或菌血症。黃立民說明,如果患者免疫力不佳,皮膚外部又有傷口,感染了A型鏈球菌,傷口就會出現組織壞死的情況,外觀像是被挖掉一個洞,看起來好像「傷口被吃掉一塊,看起來很可怕」,所以被稱為「食人菌」。就台灣來說,醫療院所大多能妥善處理感染A型鏈球菌的傷口,因此致死的機率不高,若出現死亡個案,應該是特例,但有幾類人必須注意,包括糖尿病、尿毒症、神經系統異常、有傷口卻無法察覺、褥瘡、本身體質虛弱者,仍存在死亡風險。
寒流、聖誕跨年效應!2023最後一週類流感就診10.9萬人次 創4年來新高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儀文報導】根據疾管署資料顯示,國內流感疫情持續升溫中,而且是明顯升溫,2023年最後一週門急診類流感就診人次再創下4年來新高。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表示,這也顯示最近的寒流、聖誕跨年活動等,確實導致較多呼吸道疾病的傳播。疾管署預估,未來一週國內流感、類流感疫情仍會持續上升,流感重症風險也會逐漸增加,目前全國公費流感疫苗僅剩約26萬餘劑,呼籲符合條件的民眾應把握機會儘速接種,以獲得足夠保護力。流感疫情持續上升 40多歲男染病住院1個月後病逝疾管署1月2日表示,第52週(2023年12月24日至30日)門急診類流感就診人次為109,394人次,門急診類流感就診病例百分比分別為1.62%及13.2%,持續呈上升趨勢,且高於前3年同期,社區流行流感病毒仍以A型H3N2為主,至於B型流感占比持平。另外,上週(2023年12月26日至2024年1月1日)新增20例流感併發重症,分別為10例A型H1N1、8例A型H3N2、2例A型未分型;新增4例死亡,分別為1例A型H1N1、1例A型H3N2、2例A型未分型。其中,有一位較年輕的流感重症死亡案例,為北部40多歲男性,疾管署防疫醫師林稜表示,這名個案本身沒有慢性病史、未接種本季流感疫苗,不過有長期的吸菸史,在11月中下旬時開始有呼吸喘的情形,且症狀越趨嚴重,12月初時前往急診就醫,因為呼吸窘迫因此進行插管並收治加護病房治療。但林稜防疫醫師提到,由於個案病情加劇,因此12月中下旬的時候轉到其他醫院治療,住院後檢驗為A型流感,在第二間醫院住院期間有使用流感抗病毒藥物與抗生素治療,並因為肺炎、呼吸窘迫加劇而使用過葉克膜,但因為後續併發嚴重細菌性肺炎及菌血症,因此在12月底,也就是住院約1個月後病逝。流感疫苗僅剩26萬劑 應盡速接種疫苗增加保護力目前仍是流感流行期,再加上春節又即將到來,疾管署提醒民眾應盡速接種流感疫苗。羅一鈞表示,目前流感疫苗剩餘約26萬劑,特別要在這個時間點呼籲流感重症、死亡高風險群,尤其是長者應盡快接種流感疫苗。另外,疾管署也提醒,民眾務必做好手部衛生與咳嗽禮節,落實勤洗手、有發燒、咳嗽等類流感症狀戴口罩及生病在家休息等措施,若出現呼吸困難、急促、發紺(缺氧)等危險徵兆,應儘速就醫,並配合醫師指示服藥,以降低併發重症的風險。
82歲施明德命危…交代遺言「照顧我女兒」 惹怒陳文茜:我可能比你快死!
資深媒體人陳文茜4日上政論節目《TVBS戰情室》透露,82歲民進黨前主席施明德因為肝癌復發,住進加護病房洗腎、性命垂危。陳文茜表示施明德開了3次刀後又肺積水感染菌血症,同時盼外界予以集氣,度過難關,守護台灣民主成果。陳文茜昨日在《TVBS戰情室》中表示,台灣今天的民主政治是因為長多人犧牲人生、青春還有坐牢才有今天。現在施明德住院10多天,在加護病房,情況又惡化,人生中還有25年在牢中度過,「如果他有任何不幸結果,他會甘願犧牲25年的民主成果是這樣嗎?選民手上這張票對得起他嗎?」。根據《ETtoday新聞雲》報導,陳文茜透露好友施明德肝癌復發,於上月14日住進榮總加護病房,治療效果不理想,還有些玟出血狀況。中途情況一度穩定決定先返家,怎料突然大失血,6天前又住進加護病房。施明德深怕自己隨時會昏迷,於是在等待病房時就打給陳文茜交代遺言,還拜託她要幫忙照顧2個女兒,聽完這段話的她瞬間大怒,「我當然會照顧你女兒,但你交代一個也是快死的人遺言幹嘛?我可能比你快死!」雖然2人吵歸吵,但是陳文茜還是希望激勵起施明德活下去的動力,因此後來天天去送飯給對方。結果途中開了3次刀的施明德被發現不僅肝有問題,連膽都出狀況,所以現在意識雖清楚,但是體力非常虛弱。2日施明德突然肺積水,又細菌染,出現菌血症,但是施體力太虛弱,最後還打到最強的抗生素。前高雄市長陳菊得知此事,就告訴總統蔡英文,讓總統副祕書長黃重諺致電關心。目前施明德病情急速惡化,根據他妻子透露,3日突然演變成肺水腫外,施現在只能靠戴著氧氣罩呼吸,也無法自行排尿,必須緊急洗腎,至今尚未脫離險境,陳文茜也希望家可以為施明德祈福。
婦女尿道染大腸桿菌! 菌血入侵心臟引「重度」心塞
台中一名60歲的屈姓婦人沒有三高、慢性病史,卻在9月時突然發生嚴重的嘔吐、發燒症狀,緊急送往急診室,檢測疑似是急性心肌梗塞,進一步檢查後,發現屈女的尿道感染大腸桿菌,菌血刺激心臟,引發類似心肌梗塞的現象,所幸及時發現,經過治療後,屈女已順利出院。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表示,這名沒有三高及慢性病史的屈女,突然發生嘔吐、畏寒的現象,當時婦女心跳高達每分鐘158下,經心電圖分析疑似急性心肌梗塞,心肌酶檢驗高達13.91(正常值小於0.0875),顯示可能為重度急性心梗。急診部副主任立施宏謀即啟動搶救性心導管治療,並同步將常規抽血送往「智血檢」AI平台分析血液血球,經檢測後發現,屈女疑似罹患菌血症,需立即啟動感染症相關檢查評估,同時進行抗生素治療。根據報告初步顯示,屈女的血液有革蘭氏陰性桿菌,最終細菌鑑定為大腸桿菌感染,施宏謀指出,屈女的菌血症,是尿道感染導致,但菌血刺激心臟,引發類似心肌梗塞現象非常罕見,若未能在送醫急診當天被發現菌血,臨床經驗上以她特殊體質引發敗血症的機率將超過五成。施宏謀強調,菌血症是很常見的急性病症,尿道感染的病人約有三成引發菌血感染,如沒有及時給予處置,死亡率將大於10%;若因延遲治療導致敗血性休克,死亡率更是大於40%。每延遲1小時抗生素治療,病人的死亡風險就會線性增加7-9%。智血檢機器。(圖/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生策會主辦智抗菌平台研討會 分析抗藥性細菌「僅需1分鐘」
生策會昨日舉辦智抗菌平台專題研討會,楊泮池副會長擔任主持人,邀請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周德陽院長、檢驗醫學中心薛博仁院長等人,分享智抗菌平台拯救敗血症病人臨床研究重要成果。周德陽院長指出,敗血症每年造成全球約百萬人死亡,早期偵測敗血症至關緊要,但仍不幸有3-4成病人在感染抗藥性細菌時並未及時接受最適當的抗生素,中醫大附醫運用AI等工具分析病人全血球資訊,辨識僅需一分鐘,即可提早偵測血液出現細菌(菌血症),甚至運用由陽性血瓶直接預測抗藥性細菌,可提前48小時預測病人抗藥性細菌,智抗菌平台使用人次至今超過30萬,成功拯救20%的重症病人於死亡,如今平台也成功複製至落地外院合作,包括部立豐原醫院、台大雲林分院,以及童綜合醫院皆共同運用。遠傳電信總裁井琪參訪中醫大附醫在台灣醫療科技展的展區,至生成式AI-智海系統gHi展演室,親自體驗gHi在醫療病歷能達到多項精準功能;馬來西亞前五大醫學中心、檳城理科大學附設醫院Kamarul Zaman院長率隊醫療專家,參訪中醫大附醫甫獲美國FDA核准人體試驗- CAR-T免疫細胞治療實體癌,並討論引進馬國進行相關人體臨床試驗事宜,以及孟加拉日本友善醫療集團主席Prof. Nayeem 等一行人,因籌建孟加拉老人醫院暨銀髮社區事宜,與中醫大附醫深度交流,期待引進相關AI醫療技術與醫學人才交流。中醫大附醫檢驗醫學中心,在展期受邀生策會,於南港展覽館一樓舉辦「醫師力大挑戰:破解謎團!醫療場域的「檢」調手體驗活動。提供高中生、社會大眾體驗醫檢相關技能(包含抽血、血型鑑定、尿液檢測等)。讓大家對醫檢師有更深入的了解,現場吸引各國專業人士以及不少小朋友參與體驗,寓教於樂,讓所有來參與的朋友們都能夠感受到醫學科技的深奧,同時對自身的健康管理有更深入的認識。
尿道感染竟引發心肌梗塞?! AI僅1分鐘即揪出元凶
60歲屈女士無三高與慢性疾病,一向身體硬朗,於今年九月的午夜忽然發生嚴重嘔吐及畏寒,立即到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以下簡稱中醫大附醫)急診室就醫,當時心跳高達每分鐘158下,經心電圖分析疑似急性心肌梗塞,心肌酶檢驗高達13.91(正常值小於0.0875),顯示可能為重度急性心梗。急診部施宏謀副主任立即啟動搶救性心導管治療,並同步將常規抽血送往「智血檢」AI平台分析血液血球,經過一分鐘檢測後,系統警示屈女士疑似罹患菌血症(高風險),需立即啟動感染症相關檢查評估、兩套血液細菌培養,並同時給予菌血症抗生素治療。在心導管治療中,施宏謀副主任發現,屈女士心臟血管無阻塞,完全不構成重度急性心梗。血液培養報告三天後出爐,初步顯示屈女士的血液有革蘭氏陰性桿菌,最終細菌鑑定為大腸桿菌感染。施宏謀醫師指出,屈女士的菌血症,是尿道感染導致,但菌血刺激心臟,引發類似心肌梗塞現象非常罕見,且屈女士若未能在送醫急診當天被發現菌血,臨床經驗上以她特殊體質引發敗血症的機率將超過五成。在醫師專業判斷及智血檢的輔助下,屈女士獲得即時且妥善的治療,在一週後健康出院。傳統菌血症診斷,往往需等候18到72小時才可得到血液培養報告,鑒於治療時效性,中醫大附醫團隊在周德陽院長帶領,開發人工智慧輔助工具-「智血檢」,是全球首創以AI提早偵測病人可能轉為敗血症的預警機制。相較於傳統血液細菌培養,不需額外的抽血檢驗及檢驗儀器操作。在提升感染症患者處置時效品質下,同時大幅降低醫療人力成本。施宏謀副主任強調,菌血症是很常見的急性病症,根據臨床診斷,尿道感染的病人約有三成引發菌血感染,住院病人也常出現感染菌血症,如沒有及時給予處置,死亡率將大於10%;若因延遲治療導致敗血性休克,死亡率更是大於40%。每延遲1小時抗生素治療,病人的死亡風險就會線性增加7-9%。透過人工智能模型,智血檢僅一分鐘內即能快速提早偵測「敗血症」及血液出現細菌的「菌血症」,協助臨床醫療人員提前發現菌血症高風險病人,讓病人能早期被介入抗生素治療,有效改善並幫助病患預後,能治療並避免惡化轉為敗血症。
打疫苗仍感染…兒童發燒恐是「這種菌」引發腦膜炎 醫示警:病程超快
「肺炎球菌」可引致多種疾病,常見的包括有中耳炎和肺炎,亦可引致侵入性肺炎球菌病,如入侵腦膜(引致腦膜炎)和血液(引致菌血症及敗血病),導致嚴重甚至致命的疾病。小兒科醫師吳昌騰透露,儘管肺炎鏈球菌疫苗接種普及率高,最近還是有兒童感染,出現發燒、嘔吐、抽搐等症狀,病程極快,提醒家長注意。吳昌騰醫師在臉書表示,「肺炎鏈球菌。它是3個月以上兒童細菌性腦膜炎最常見的病原菌,也是兒童血液感染、社區型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膿胸、急性中耳炎、鼻竇炎的常見病原菌,偶爾也會引起蜂窩性組織炎、化膿性關節炎、骨髓炎、心內膜炎、心包膜炎、腹膜炎等。」醫師提到,「根據感染部位不同,肺炎鏈球菌疾病分為非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性疾病(noninvasive pneumococcal disease,NIPD)和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性疾病(invasive pneumococcal diseases,IPD)兩大類。NIPD指與外部相通部位的感染,如扁桃腺炎、軟組織感染、中耳炎、鼻竇炎和非菌血症性肺炎。」吳昌騰進一步說明,IPD指從正常無菌部位(血液、腦脊髓液、胸腹水或關節腔積液等)分離到肺炎鏈球菌的感染性疾病,常見的有菌血症性肺炎、胸肋膜炎和腦膜炎」,而典型的肺炎鏈球菌腦膜炎多有發燒和腦膜炎的症狀,如頭痛、嘔吐、抽搐、意識狀態改變、頸部強直等,前期病人常有鼻竇、耳部、呼吸道感染症狀。醫師指出,肺炎鏈球菌腦膜炎預後決定因素包括、早期發現及辨識、病童入院時的嚴重程度、適當與立即使用廣效抗生素。吳昌騰強調,「肺炎鏈球菌腦膜炎即使疫苗接種普及率很高,但最近還是有小孩感染了!說真的,這個疾病病程變化真的相當快!還是提醒大家注意一下!」(圖/翻攝自來講兒科急診的543-吳昌騰醫師臉書)
都是月亮惹的禍!23歲男子三酸甘油酯狂飆「嚴重E等級」 專業醫:蛋黃酥是引爆點
難得的中秋連假,相信不少民眾在這段時間不是狂嗑月餅,就是烤肉狂吃。但胃腸肝膽科醫師錢政弘日前發文表示,在這幾天多了幾個中秋節的受害者住院,其中一名23歲男子甚至只吃一個蛋黃酥就檢測出三酸甘油酯高達6408。錢政弘醫師也推斷,該名患者可能平時就高血糖、高三酸甘油酯而不自知,蛋黃酥應該只是發病的一個引爆點。錢政弘醫師日前在粉絲專頁發文,內容中表示查房時才知道多了3個中秋節的受害者,一位是70多歲的男性病患前幾天參加朋友的烤肉聚會,當天吃完是沒有不舒服,到了隔天腹痛發高燒來急診,檢查是大腸桿菌引起的急性膽管發炎和急性肝炎,由於血液已培養出大腸桿菌,算是菌血症,接下來至少要住院一週打抗生素治療。錢政弘醫師也解釋,大腸桿菌通常是「吃」下去的,然後沿著十二指腸從膽管爬到膽囊和肝臟,引起發炎發燒。患者曾回憶當天是吃烤乳豬、烤雞腿和青草茶,照理說食物充分加熱應該能殺菌,但是冷盤和飲料就難說了。而第二名病患是本身有膽結石的60歲男子,這幾天多喝了幾杯威士忌,結果也是腹痛難耐,被診斷為急性胰臟炎,住院進食後腹痛已經改善許多,錢政弘醫師希望他的膽囊不要跟著發炎「不然開刀就免不了了」。第三名病患則是一名23歲的男子,該名患者自述沒有喝酒也沒有膽結石,但因為肚臍周圍劇烈疼痛所以來就醫。住院也是因為急性胰臟發炎,而且是最嚴重的「E」等級,抽血檢驗血糖500多,三酸甘油酯高達6408,屬於高三酸甘油酯引起的胰臟炎。如此嚴重的反應,患者卻表示自己只有吃一個蛋黃酥,如此情況也讓錢政弘醫師十分疑惑,在詢問家族史後才知道,患者的奶奶與父親都有糖尿病,而患者本身不確定是否自身有三高問題。錢政弘醫師從抽血結果來推斷,患者本身應該就有高血糖與高三酸甘油脂的問題而不自知,這次吃到蛋黃酥應該只是一個引爆點。面對如此情況,錢政弘醫師認為患者這麼年輕就胰臟發炎,如果沒有自我意識到嚴重性,將來各種疾病還會陸續出現。趁這次住院,錢政弘醫師要會診營養師,幫患者好好上課才行。
憂雞蛋有食安疑慮 專家建議:買回儘速食用
近日巴西進口雞蛋洗選上架的標示日期錯誤惹議,尤其有效期長達4個月、回溫再上市也引起廣大食安疑慮。專家表示,雞蛋常見的沙門氏桿菌等恐造成腹瀉、腹痛、嚴重脫水等,免疫功能較差者可能會有菌血症和敗血症,雞蛋到了通路就應該儘速銷售出去,民眾買回家也應儘速食用完畢。台北榮總醫院職業醫學及臨床毒物部主治醫師楊振昌表示,針對雞蛋保存期長達4個月,民眾最擔心的不外乎腐敗和細菌等問題,尤其是雞蛋常見的沙門氏菌恐造成腹瀉、腹痛、脫水等症狀,或可能導致血壓下降和休克;若是免疫功能較差者,可能還會有得到菌血症甚至是敗血症的可能。楊振昌說,如果發現蛋殼有破損就不要再食用,有異味就更要避免,畢竟普通人在外觀上無從分辨雞蛋已擺放多久,消費者只能自己多加留意,通路將蛋上架後應該要儘速銷完,貿易商、洗選場在中上游也要管理得當。陽明大學食安暨健康風險評估所榮譽教授劉宗榮表示,禽鳥的腸道都有沙門氏桿菌,這也是為何呼籲禽蛋不要生吃,日本雞蛋能夠生食是透過多年的育種改良,雞的腸道已經不含這些菌類。此外,廚師打蛋也一定是一顆一顆蛋打,不會都打在一起,否則一個蛋壞了整碗也跟著遭殃。農委會日前指出,每個國家及地區的貿易及保存方式不同,保存期也都各異,土耳其、巴西等國家標示為90天,部分國家標示120天,香港、南美洲部分國家等則為180天,廠商也會以加工成液蛋、蛋粉等方式延長保存期限,並不會讓過期雞蛋流到市面給消費者。
防肺炎鏈球菌捲土重來 公費疫苗擬下修至65歲
國內核准3種肺炎鏈球菌疫苗新冠肺炎防疫措施鬆綁後,長者與幼兒易感染的肺炎鏈球菌恐捲土重來。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研擬放寬肺炎鏈球菌公費疫苗接種對象,從71歲以上長者,下修至65歲以上,疾管署今年已規畫25億元預算,採購237萬劑結合型疫苗(PCV),最快10月就可與流感疫苗一起接種,預計本周可望拍板。自費4000元 決標每劑1060元國內肺炎鏈球菌公費接種對象現為71歲以上長者,以及2個月、4個月新生兒與1歲幼兒。其餘民眾若要接種,自費價格每劑約3800至4000元。根據衛福部民國113年度預算,今年已動用25億餘元,向久裕企業採購237萬劑PCV13價或PCV15價兩種劑型肺炎鏈球菌疫苗,決標單價為每劑1059.8元。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說,上周ACIP會議就擴大接種對象討論,尚未定案,初步規畫將開放65歲以上長者公費接種。接種時間最快落在今年10月與流感疫苗同步上路,預計本周或下周將有結果。曾淑慧表示,國內核准上市的肺炎鏈球菌疫苗有兩大類,分別為結合型疫苗(PCV)及多醣體疫苗(PPV)。兩者皆屬不活化疫苗,可與其他疫苗在不同部位、同時接種。疾管署目前規畫的公費項目包括PPV(23價)、PCV(13或15價)疫苗,還在做最後確認,擬考慮同時開打。可飛沫傳播 幼兒長者為高危險群23價疫苗是多醣體疫苗,13價、15價疫苗是結合型疫苗。ACIP召集人李秉穎說明,23價疫苗已經問世很久,雖然可以涵蓋23種細菌類型,但沒有免疫記憶力,保護時間較短;結合型疫苗可誘發免疫記憶和抗體反應,保護時效較長。疾管署表示,肺炎鏈球菌屬於革蘭氏陽性的鏈球菌,常潛伏在人類鼻腔內,並可透過飛沫傳播。一旦民眾感冒、免疫力降低,快速複製的肺炎鏈球菌即可侵入呼吸道、血液,引發肺炎、菌血症、腦膜炎等,稱為侵襲性肺炎鏈球菌疾病感染症(IPD)。肺炎鏈球菌也是幼兒中耳炎、鼻竇炎最常見的病原,又以5歲以下幼童、65歲以上老人為兩大高罹病率族群,其他高危險族群包括脾臟功能缺損或脾臟切除者、先天或後天免疫功能不全者、人工耳植入者、慢性病患、酒癮者、菸癮者、腦脊髓液滲漏者、接受免疫抑制劑或放射治療者。若肺炎住院 成本遠超過疫苗本身擔任ACIP委員的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國人落實防疫措施,肺炎鏈球菌的感染也減少,但隨著疫情解封,各界擔憂長者的傳染病,如流感、肺炎鏈球菌都將捲土重來。陳秀熙表示,疫情後,許多人都出現「免疫負債」,特別是戰後嬰兒潮的人數相當多,若政府未補助長者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恐怕難以鼓勵長者自行接種,恐導致超額死亡持續發生。北醫附醫胸腔內科主任周百謙認為,對長者來說,任何一次因肺炎住院所增加的個人、公共成本,將遠超過疫苗本身的費用,政府要下修公費對象年齡是可理解。不過在有限的經費下,疫苗的錢應用在刀口上,建議政府應先找出施打率不佳的年齡層,提出增加接種意願的解方。在擴大開放65歲以上長者接種之際,也應考量其中哪些人具備危險因子,以此做為優先接種對象。
77歲婦側腰背痛 竟是針灸害「肌肉感染」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冠廷報導】77歲的簡婆婆,平時生活可以自理,突然急性左側腰背痛,前往骨科就診。醫師初步檢查發現,疼痛會轉移至左大腿前外側,左側髖關節痛到無法伸直抬舉。緊急安排腹部電腦斷層下,才發現左側骨盆腔的髂腰肌及梨狀肌膿瘍。「髂腰肌膿瘍」十分罕見 考驗醫師經驗及影像判讀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骨科主治醫師陳晉瑋指出,髂腰肌膿瘍是非常罕見的肌肉感染,臨床表現多樣化且缺乏特異性,初期並不會有典型的三病徵(發燒、腰背痛及轉移痛、髖關節活動受限),經常延遲診斷導致併發嚴重敗血症,非常考驗醫師經驗及敏銳度,及時使用影像學檢查,才能及早診斷。陳晉瑋說明,病人因疑似坐骨神經痛而安排腰椎核磁共振檢查,影像卻沒發現任何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椎體感染或腫瘤,住院進一步抽血檢查發現白血球(WBC)及發炎指數(CRP)非常高,血液細菌培養是金黃色葡萄球菌,甚至併發敗血性休克。仔細詢問病史後,簡婆婆曾經接受針灸療法緩和背痛,臀部被數支細長的針具扎過,檢查後推斷恐是造成髂腰肌膿瘍的原因。針灸針具消毒未完全 細菌進入腹腔引感染至於細菌是如何到達病人後腹腔引起感染?推測是因針具消毒未完全,造成臀肌外傷性血腫及局部感染,經血行傳播而引起菌血症,致病菌以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為主,而次發性腰肌膿瘍是由鄰近器官感染(例如盲腸炎、憩室炎、椎間盤感染),直接侵犯髂腰肌引起,致病菌則以腸道桿菌為主,透過血液培養能確定致病菌種,給予適切的抗生素治療。下背痛應及時治療 留意髂腰肌膿瘍或腫瘤可能陳晉瑋提醒臨床醫師,面對急性下背痛的病人求診時,要當心是否伴有發炎症狀。對於有感染病徵的下背痛病人,應留意髂腰肌膿瘍、骨髓炎甚至腫瘤轉移的可能性,以免錯失治療的先機。
阿嬤腰背痛竟變敗血性休克 醫問診揭:恐與針灸器具消毒不完全有關
許多人都有針灸的習慣,但一名77歲老奶奶疑似因針具未完全消毒,導致左側腰背出現急性疼痛,就醫後被檢查出白血球、發炎指數過高併發敗血性休克,所幸阿嬤經穿刺引流排膿及抗生素治療1個月已恢復健康。據《ETtoday健康雲》報導,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骨科主治醫師陳晉瑋,在收治這名急性左側腰背痛患者時,先發現阿嬤白血球和發炎指數異常,血液細菌培養後確認有金黃色葡萄球菌,經進一步問診及腹部電腦斷層發現阿嬤左側骨盆腔的髂腰肌與梨狀肌有膿瘍。陳醫師表示,阿嬤自述曾針灸緩和背痛,而髂腰肌膿瘍是非常罕見肌肉感染,且初期不會有發燒、腰背痛及轉移痛、髖關節活動受限等病徵,導致經常延遲診斷進而併發嚴重敗血症,好在阿嬤經穿刺引流排膿及抗生素治療1個月後,發炎指數恢復正常與恢復健康。陳醫師也推測,阿嬤可能是因為針具消毒未完全,導致臀肌外傷性血腫及局部感染,再經血行傳播引發菌血症,其致病菌以金黃色葡萄球菌為主;次發性腰肌膿瘍由鄰近器官感染,再侵犯髂腰肌引起,致病菌以腸道桿菌為主,兩者皆可透過血液培養確定菌種,並給予適切抗生素治療。
被帶殼海鮮劃傷「恐致命」!醫師曝2招自保:這些族群要避免生食
「芥末能殺菌」這上古迷思至今仍困擾不少人,也讓醫師們每過一段時間都要再次澄清謠言。台北榮民總醫院兒童感染科主任洪妙秋就指出,民眾不只要記得芥末沒有殺菌功能,處理帶殼海鮮時更要小心,不小心被劃傷可能會致命。洪妙秋在《健康2.0-名醫觀點》指出,食用生魚片常用的芥末沒有殺菌功效,且生食食物有汙染或寄生蟲疑慮,處理時應將生、熟食分開,洪妙秋也強調「不是所有魚都可以做成生魚片」,不同魚種還會有不同寄生蟲。她進一步指出,在處理或食用生食前,要先確認魚種是否適合作為生食食用,且免疫力差者、服用免疫抑制劑或接受化療的癌症患者,最好不要吃生食,但即使沒有以上狀況,在處理帶殼海鮮時也必須小心,尤其是有糖尿病問題民眾,更要特別注意。洪妙秋表示,海鮮從被捕撈到入店販售的過程可能沾染到環境細菌如海洋弧菌,而一旦被帶有病菌的硬殼海鮮或魚鰭劃傷,就可能引發致命的菌血症或壞死性筋膜炎,建議民眾請店家或自己戴手套處理。此外,如果在處理時受傷,可先用水或生理食鹽水沖洗,再以優碘消毒。
極為罕見! 11月大男嬰同時感染呼吸道病毒
南投一名11個月大的胡姓男嬰,冷氣團來襲時咳嗽流鼻水數日後,竟出現高燒40度合併抽搐等情況,家人送到當地醫院治療抽筋現象緩解後返家,但症狀仍未改善;童醫院指出,男嬰返家後仍出現高燒連續5天,且呼吸道症狀越來越嚴重,連食慾與活力都明顯減退,趕緊轉送該院就診。童醫院以X光檢查後,發現男嬰肺部出現肺炎。(童綜合醫院提供/陳世宗台中傳真)經小兒感染科醫師高佳慧看診檢查,透過肺部X光發現男嬰兩側肺炎,發現男嬰同時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黴漿菌與肺炎鏈球菌;其中肺炎鏈球菌還感染到血液導致菌血症,男嬰也因呼吸衰竭接受插管治療,病童所感染肺炎鏈球菌為高度抗藥性,緊急給予後線抗生素治療。斷層掃描檢查發現,男嬰右側肺部有肺炎情況。(童綜合醫院提供/陳世宗台中傳真)高佳慧指出,男嬰於加護病房住院10天後轉普通病房,再住院5天後,恢復健康返家歡度週歲生日。經推測男嬰呼吸道先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與黴漿菌,後因身體抵抗力降低而產生次發性細菌感染;雖男嬰曾經施打過二劑肺炎鏈球菌疫苗,但並沒施打第三劑空窗期間受到感染,造成嚴重肺炎插管。童醫院醫護團隊幫男嬰提前慶周歲生日。(童綜合醫院提供/陳世宗台中傳真)高佳慧呼籲,家長千萬不要輕忽家中孩童輕微呼吸道症狀,建議症狀發生超過三天就應該就醫,可在寶寶滿六個月大時開始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增加孩子保護力,並銜接打滿三劑,避免出現抗體空窗期而造成保護力降低,導致感染風險機率變高。家屬也可施打疫苗避免感染後傳染給嬰幼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