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創
」 裕隆 鴻海 嚴陳莉蓮 電動車 納智捷拜登卸任前再升級晶片制裁 限制中企從第三方國家購買GPU
香港南華早報指出,美國政府計劃在本月底前發布1項新規定,旨在限制中國企業從不受限制的第三方國家購買先進人工智慧(AI)晶片。據2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透露,新的出口管制措施將重點控制強大的圖形晶片(GPU)的全球出貨量,這些GPU在人工智慧模型的訓練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填補了現有規則的漏洞。其目標是規範美國產品的「擴散」,幫助確保美國保持全球人工智慧領先地位。由於該措施尚未最終確定,實施日期仍有可能變更。然而,如果得到證實,這將是本月稍早實施的上一輪晶片相關制裁的快速升級。美國商務部下轄的產業安全保障局(BIS)12月2日發布公告稱,美國將新增140家公司加入「實體清單」,包括136家中國公司、1家日本公司、1家新加坡公司和2家韓國公司。這批新加入的實體清單公司幾乎全部來自半導體產業,主要集中在產業鏈上游的材料、設備企業。多家國內產業龍頭及旗下子公司都被列入其中,重點企業包括半導體蝕刻機廠商北方華創、半導體薄膜沉積設備廠商拓荊科技、半導體設計軟體龍頭北京華大九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多家公司、半導體量檢測設備廠商中科飛測。作為回應,中國限制了包括石墨、鎵、鍺、銻在內的關鍵礦產向美國出口,這些稀有礦產可用於製造武器和半導體等重要產品的關鍵零部件。此外,中國也就此前批准的合併交易對GPU設計商NVIDIA發起了反壟斷調查;行業協會也敦促企業謹慎購買美國晶片,稱其「不可靠」。1位消息人士稱,該規定是在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和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的意見下起草的,2人都被認為是對華鷹派,但美國商務部在美東時間11日拒絕置評上述消息。報導補充,預計新措施還將推出多項條款,以阻止中企透過第三方中間國獲取GPU等受限制硬體,因為這是中國規避美國出口管制的重要手段。這些措施還包括建立所謂的國家上限,限制GPU向特定地點的出貨,並實施報告要求和例外情況的全球授權制度。
陸港股大暴走2/看好中國大型科技股Q4行情 這三檔ETF後來居漲
在中國大陸924金融新政刺激下,台股水泥、鋼鐵、塑化類股近期股價上揚,投資人笑呵呵。不過,CTWANT採訪多名法人證券分析師,有的認為需進一步了解這些企業真正會受惠中國房市帶來營收成長占比多寡;有的則建議挑選被動性ETF檔數有限之下,也可關注主動型基金。 永豐投信投資長林永祥表示,中國股市已經歷長達3年以上空頭走勢,滬深300指數最大跌幅超過45%,部分中小型股指數更甚,市場投資者情緒十分低迷。在這種情況下,超出市場預期的經濟及救市政策,都有機會使股市產生一定幅度的反彈,且反彈的力道可能相對強勁。 從中長期來看,中國經濟仍舊面臨通貨緊縮壓力,參考日本經驗,強力且持續的貨幣寬鬆政策是走出通貨緊縮的必要條件,但並非充分條件;換句話說,美國現正進入降息循環為中國人行採取更加寬鬆的貨幣政策提供了相應環境,但是能否有效扭轉民眾及企業對於未來經濟長期衰退的預期,進而增加居民消費與企業投資仍有待觀察。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到調整房屋限購政策,降低存量房貸利率,抓緊完善土地、財稅、金融等政策,推動建構房地產發展新模式,受此影響,近期房地產、金融保險類股帶領加權指數大幅反彈,「這些產業類股漲幅已高,後續持續大幅上漲空間有限。」林永祥表示。 林永祥進一步分析說,反觀在未來長期貨幣寬鬆政策環境,及中國政府特意引導科技領域自主發展的產業背景下,中國大型科技股有望接棒迎來2024年第四季的反彈行情。 CTWANT根據CMoney統計成交量排行榜與公布資料來看,從9月24日到截稿前,台股中國主題非槓桿型的ETF的成交量榜首由中信中國高股息 (00882)奪冠,依序則為中信中國50(00752)、國泰中國A50(00636)、群益深証中小(00643)、復華中國5G (00877)、富邦深100 (00639)等。台股多檔中國大陸主題ETF從924金融新政宣布以來近一周,股價高漲。圖為復華中國5G通信ETF掛牌典禮。(圖/復華投信提供) 進一步觀察2024年以來股價漲幅排名,富邦深100(00639)漲幅達24%拔頭籌,其次為群益深証中小(00643)的漲幅20%,復華中國5G(00877)的漲幅則為19%,國泰中國A50 (00636)、中信中國50(00752)的漲幅各為17%、13%,中信中國高股息 (00882)漲幅則為10%。 以這六檔ETF成分股來看,包含寧德時代、美的集團、五糧液、比亞迪、東方財富、格力電器、立訊精密工業、牧原食品、北方華創科技、順豐控股、中際旭創、富士康工業互聯網、中興通訊、成都新易盛通信技術、兆易創新科技、州茅台、招商銀行、長江電力、中國平安、騰訊控股、CASH、阿里巴巴、拼多多公司等為主,包括電動車、電池的巨頭、電商平台等大型科技股。 至於主動型基金部分,以中租基金平台的統計來看,25038富蘭克林華美中國A股證券基金今年以來漲幅超過15%,31007永豐滬深300紅利指數基金則是上漲了12.60%,36003華南永昌中國A股基金漲逾5%,55010兆豐中國A股基金漲逾4%,以及20028復華中國新經濟A股基金、26014摩根中國亮點基金、30014滙豐中國A股匯聚基金等也都起漲。
防挖角、竊取高科技機密 調查局大規模查辦8陸企
為防範陸方竊取我高科技機密,在台挖角高科技人才,調查局自8月19日至30日展開大規模偵查行動,偵辦對象包括大陸半導體「國家隊」之一的「中國北方華創微電子」、國企中核集團子公司「中國同方」公司等8家陸企,涉嫌以境外基金或假台資、假僑外資方式來台成立據點,或挖角我高科技人才,共搜索30處、詢問65人次,有效防範陸企竊密及挖角,維護國家安全。調查局自6月起即規畫蒐證偵辦陸企非法在台挖角高科技人才案,經報請台北、新北、士林及新竹4地檢署檢察官指揮偵辦,自8月19日至30日動員台北、新北、台中市調查處及新竹縣調查站逾135人次,展開偵辦,對象包括中國深圳市南方硅谷半導體、上海新相微電子公司、南京齊芯半導體、中國竹間智能科技(上海)公司、同方公司、成都銳成芯微科技公司、中國北方華創微電子裝備公司、中國上海瀚薪科技公司共8家陸企。其中,中國北方華創微電子裝備公司連續3年登上大陸電子信息競爭力百強,主要客戶為中芯國際集團、長江存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等大陸半導體國家隊的高端半導體設備製造商,分別透過在台辦事處、台資企業在台挖角半導體相關設備工程師。另中國上海瀚薪科技公司接受「中國國家集成電路大基金」的子基金及中共財政部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入股投資,透過境外空殼公司迂迴將資金引入台灣,在台從事第三類半導體功率元件研發並挖角相關工程師。因該公司是以碳化矽做為其第三類半導體材料,具高效率及功率密度,能運用於車用二極體、5G、衛星通訊功率放大器、新能源電力控制系統相關產業,陸企若成功挖角,將衝擊我產業競爭力。中國同方公司由中共國有企業中核集團控股,該集團是大陸從事軍工、核電、核燃料、核應用技術的大型中央企業,也是大陸最大核電站工程及營運公司。同方公司跨足資訊科技、能源與環境兩大產業,以「假台資,真陸資」手法在台成立公司,並挖角我設計研發團隊近百人,企圖取得相關技術。中國成都銳成芯微科技公司為集成電路知識產權(IP)產品設計及應用供應商,總部設於四川省成都市,是大陸唯一可提供全套超低功耗物聯網模擬IP解決方案的企業,該公司先以「假僑外資、真陸資」方式,在台設立辦事處,為規避查緝,要求在台員工將健保轉投保至工會、公所或依附配偶投保,藉此掩飾非法在台從事業務行為。
蜜月行情失靈? 鴻華先進今掛牌上市早盤重挫9%
由鴻海(2317)與裕隆(2201)合資成立的鴻華先進-創(2258),今(20日)在創新板掛牌上市,每股參考價新台幣50元,是第1000家上市公司。不過,鴻華先進股價「蜜月行情」失靈,今早開盤後翻黑,一度大跌9%,最低來到 45.5元。截至發稿,股價小跌2.7%,報48.65元。鴻華先進是鴻海與裕隆於2020年11月合資成立,聚焦商用車、乘用車、技術服務等3大事業發展,致力於電動車專用平台、集中式電子電氣(EEA)架構、軟體定義汽車等三大核心技術。目前鴻海持股比重49.92%、裕隆旗下華創車電持股47.96%;鴻海先進董事長由鴻海董事長劉揚偉擔任,納智捷董事長暨總經理左自生任職副董事長,總經理則為李秉彥。劉揚偉今日在掛牌典禮上台致詞時表示,鴻華先進在創新板掛牌,是第一支純電動車概念股,具重大意義;從燃油車走到電動車,是台灣企業切入汽車產業非常好的機會。是全台唯一集電動車整車研發、設計、測試於一身的新創公司,希望藉由鴻華先進的努力,能帶動更多其他廠商也開始投入整車設計製造。鴻華先進成立3年以來,迅速推出4台原型車,其中電動巴士MODEL T去年6月量產,已陸續交付全台客運業者,目前訂單大於產能。而SUV車型MODEL C本月已通過認證掛牌,12日以來已接獲超過8千張訂單,預計將於本季量產,並於明年1月開始交車。鴻華先進資本額為174.13億元,今年10月自結合併營收新台幣1.76億元,月增137.8%,年增31.17%,累計今年前10月營收7.64億元,年增196.15%。營收來源主要為車型銷售,後續在乘用車、商用車雙重挹注下,將為鴻華先進營收帶來顯著成長。
裕隆70開新局3/集團虧損245億+防疫險賠400億燒光股本沒在怕 嚴陳莉蓮出招4檔個股衝新高
今年六十歲的嚴陳莉蓮挑起裕隆集團執行長大位五年來,挑戰沒少過,從2019年認列裕隆集團245億元巨虧,到去年新安東京海上產險因防疫險損失400多億元,幾乎燒光股本,她不但一一過關,還出招扭轉局勢,大刀調整裕隆城規劃、重掌大陸事業、導入新能源車、入股LINE TAXI瞄準移動服務等,不但擦亮裕隆70年老招牌,也引來投資人青睞。企業經營好不好,股價會說話。裕隆集團旗下共6檔個股,包含嘉裕西服(1417)、江申工業(1525)、裕隆汽車(2201)、中華汽車(2204)、裕日車(2227)、裕融企業(9941),在嚴陳莉蓮接手後,嘉裕西服、裕隆汽車、中華汽車、裕融企業的股價,都飆出歷史新高。事實上,五年前,面對喪夫傷痛的嚴陳莉蓮,接手夫婿家族事業,不只面臨裕隆集團虧損,還陷入汽車產業的大寒冬。一位裕隆老臣表示,嚴陳莉蓮在剛接棒時,面對偌大且多元的裕隆事業體,確實有點應付不來,「那段時間,嚴凱泰重用的幾位資深幕僚幫了不少忙。」勤奮的嚴陳莉蓮大概花了半年,就逐漸掌握集團的運作,並且開始大刀闊斧改革。嚴陳莉蓮從集團財務止血出發,先保住現金流並引進外來資金,決定釋出華創51%股權給鴻海,重組後的鴻華先進成績斐然,即將在11月掛牌上市。這位老臣說:「當初做這個決定,嚴陳執行長在集團內面對不少壓力,畢竟華創是嚴凱泰先生的心血。」事實證明,這個決定不僅為集團注入新血,鴻華先進所研發的第一款納智捷n⁷電動休旅車,也讓納智捷再度翻紅。嚴陳莉蓮爭取外部合作機會,促成裕隆與鴻海兩大集團合資成立鴻華先進。(圖/鴻海提供)納智捷董事長左自生告訴CTWANT記者,「去年我們推出繳1,000元即可成為會員,擁有優先購車權的預售活動,一開放預購即獲得2.5萬張訂單。而在正式價格、車款規格10月12日正式揭露後,我們希望至少能有30%的預購單轉成實際購車數目,也就是約7,000台。」據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在10月18日的鴻海科技日上表示,目前確認訂單已超過5,000張,且持續增加中。此外,嚴陳莉蓮接手後,裕隆城開發基調轉以穩定現金流務實方向,變更商業區設計,住宅區則依集團資源及市況變化再伺機出手。日前,擁有亞洲最大的誠品旗艦店及威秀影城的裕隆城開幕,裕隆每年可坐收3.5億至4億元租金,連帶使股價衝上85.10元,與兩年前的5月低點38.39元的相比,足足翻漲一倍多。同時,裕隆旗下中華(2204)汽車股價表現不惶多讓,在新品牌MG助攻下,今年9月4日盤中股價攻上漲停108.5元,突破百元大關,創下20年來新高。裕日車代理總經理鐘文川在今年7月提到,「目前是最辛苦的狀況,不過國產車缺料狀況已經緩解,進口車也持續增加,拚年底市佔率回到8%。」隨新款國產車X-Trail輕油電開始交車,裕日車9月營收28.41億元,寫下近20個月新高紀錄。以服飾為本業的嘉裕,近年積極轉型,跨足「勺日」餐飲、FACEO男士保養品;另一關係企業台元紡織,也推出全新餐飲品牌「TOK盡興時光」。台元紡織推出全新餐飲品牌「TOK盡興時光」,以及嘉裕旗下的餐廳「勺日」,都更擴大裕隆的事業版圖。(圖/TOK盡興時光提供、報系資料照)隨裕隆集團切入電動車,旗下以供應貨車車架、橫樑零件為主的江申工業,也同步進軍新能源商用車市場。江申工業總經理曾烱誌表示,疫後全球觀光巴士需求大增,再加上電動巴士潮流,江申身為亞洲唯一與日廠技術及品質相當的車架廠,今年訂單也隨之暴增。累計上半年營收8.8億元,年增32.16%,預估下半年會更好,電動巴士營收比重有望從11.2%提升至20%。至於裕隆集團金雞母裕融企業,除汽車分期等業務持續穩健,商用車分期龍頭新鑫等轉投資公司獲利也同步成長。裕融指出,去年稅後純益58.04億元,再創歷史新高,連續三年雙位數成長,每股純益12.06元,今年前三季營收308.75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5.39%,營收有望再創新高。裕隆集團成軍70年最嚴峻的挑戰,莫過於新安東京海上產險遇上防疫險理賠損失400多億元,燒光股本,遭金管會要求2大股東裕隆集團、日本東京海上增資。「這些虧損去年都已提列完畢,整體營運表現將回歸正常水準,汽車本業獲利穩定成長。」嚴陳莉蓮今年5月在裕隆股東會上強調,給小股東吃下一顆定心丸。商場如球場,局勢詭譎勝敗一瞬間。曾為籃球國手的嚴陳莉蓮,將婆婆裕隆集團總裁吳舜文給予的歷練,及年輕時養成的運動員不怯戰精神,一次又一次在逆風處,漂亮開出新局。嚴陳莉蓮面對集團困境與挑戰,將運動員不怯戰精神,化為決策勇氣及執行魄力,一一突破難關。(圖/裕隆提供)
快訊/非法賭博「共背289罪狀」!「洗米華」周焯華遭重判18年 百億身家飛了
澳門賭場大亨、太陽城集團的創辦人周焯華(洗米華),因涉嫌在大陸境內開設賭場,於2021年被警方逮捕。洗米華遭控非法經營賭博、詐騙、洗錢等289項罪名,獲利金額高達6800億元人民幣(約新台幣3兆元),如今判決出爐,周焯華共判監18年。澳門法院今(18日)上午9點半開庭,法官宣判周焯華創立及領導犯罪集團,犯下非法賭博、詐騙等罪名,數罪併罰共判刑18年。
中美晶片戰持續升級 傳美最快本周將長江存儲列實體清單制裁
中美晶片戰持續升級,近日曾傳出有望躲過黑名單制裁的中國記憶體晶片大廠長江存儲,如今似已難逃一劫。傳美國政府最快將於本周將長江存儲等多家中企列入實體清單,或涉及部分半導體設備、雷射光學企業。英國金融時報等外媒20日引述知情人士表示,美國商務部最快將在本周把長江存儲和其他中企列入實體清單。該清單是美國政府主要制裁工具,禁止美企向清單內的實體提供產品以及服務,除非獲得商務部的出口許可證。■象徵科技戰火再次升溫報導稱,該事件象徵中美科技戰火再次升溫。就在一周前,美國商務部還曾經表示,經歷長期抵抗後,中國政府已允許美方對一些中國科企進行檢查與監督。當時市場觀點認為,中方已積極配合美方調查,確保美國技術不會被用於軍事行動中,甚至樂觀預期長江存儲等企業暫時不會被美國納入實體清單。美國在今年10月初將包括長江存儲、上海微電子裝備子公司、北方華創子公司等31家中國實體列入未核實清單,主要涉及記憶體晶片、半導體設備、雷射光學等領域,該清單中的企業面臨60天後轉入實體清單的風險,此前也還有另外50家實體被列入未核實清單。■長江存儲提前儲備設備由於目前已超過美方規定的60天期限,市場觀望美國最新一批實體清單的制裁規模。報導指出,為應對這波制裁,長江存儲近期已提前大量儲備晶片設備。實體清單是美國在科技戰中有效的制裁工具,此前最有名的是2019年5月將華為及海思等公司列入該清單,一舉重擊中國5G設備、晶片設計等產業發展。近年美國大量將中國半導體、監控、AI、航天航太等企業列入實體清單中。美方最新注意天津監控設備大廠天地偉業,或有相關制裁措施。■安謀確認出口中國路斷另一方面,在美歐國家持續加大晶片領域對中國的封鎖下,知情人士透露,安謀(Arm)已經確認美國和英國政府不會批准其向中國出口最新、高性能的Neoverse V系列,預計將衝擊阿里巴巴旗下「平頭哥」及其他中國晶片設計公司的發展。報導稱,因目前多數晶片都採取安謀的架構進行設計,這些中企僅能只用次一級的Neoverse N2,也有更多企業被迫轉而使用Risc-V架構設計晶片。
電源教父鄭崇華1/流亡學生打造世界品牌感謝「這2人」 他70歲時帶氧氣瓶爬玉山觀星
「台灣科技業有不少教父級人物,半導體教父張忠謀比較霸氣,鄭崇華是電源教父,他個性很內斂,都說是別人幫忙他才成功。」群光電能總經理曾國華向CTWANT記者如此推崇這一位同業老前輩。今年86歲的鄭崇華,退休10年來仍忙著四處演講,還將心得集結成《利他的力量》與《鄭崇華演講集》新書,12月6日發表會上,除了一票跟著他創業的老員工都到場支持,不少後輩出席,科技同業也親自參加,包括宏碁創辦人施振榮、中磊榮譽董座王伯元、數發部署長呂正華及多位財政部、交通部官員等。面對新書發表會高朋滿座,「我真的好感動,有這麼多人愛護我。」鄭崇華激動地連連感謝。台達電(2308)以電源產品做到世界第一品牌,市值6大的上市公司,「做POWER(電源)一定會想到Delta(台達),就像談半導體必提到台積電」,這位電源教父將榮耀歸給員工及台灣,尤其是「因為時任行政院長的孫運璿、財政部長李國鼎的遠見,為台灣經濟打好基礎,讓台達電子從一個小工廠成長到這樣的規模。」鄭崇華的感謝不只掛嘴上,還化成行動,他在成大、中央大學等多所院校捐贈研究大樓,還以孫運璿、李國鼎命名,更自費捐贈清大、成大成立孫運璿、李國鼎科技講座課程,台達基金會亦贊助財團法人孫運璿學術基金會,其中「傑出公務人員獎」被公務人員視為最高榮譽。鄭崇華創辦的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推廣能源與氣候教育、保護海底生物鏈的關鍵「珊瑚」,並將過程拍成影片用8K投影技術在日月潭邊放映,跟社會分享。(圖/取自台達電臉書)數位產業署長呂正華是孫運璿基金會的傑出公務人員獎得獎人之一,告訴CTWANT記者,他獲獎時擔任工業局副局長:「得這個獎是心態(Mindset)改變,鄭創辦人很鼓勵公務人員進修,台達電自己也不斷創新,從製造時就常得獎,現在做品牌,成為電源第一品牌。」詢問鄭崇華對自己如今有電源教父地位有什麼看法,他只是微笑地說:「謝謝,謝謝!」再問到他的長子、台達電子執行長鄭平,至今Delta成為電源界第一品牌的想法,他冷靜地說:「我們只是在做自己該做的事。」這對理工男父子句點王的個性如出一轍,總是想的多、做的多,說的少。行事低調的鄭崇華也關心台灣的陸海空。2005年他鉅額捐獻中央大學光電大樓,當時70歲的他還帶著氧氣瓶,跟著央大師生爬玉山,用鹿林天文台的觀測望遠鏡觀星,2008年中央大學鹿林天文台觀測到一顆新的小行星,編號168126,便用鄭崇華的名字「Chengbruce」命名,鄭崇華(右)2017年捐贈中央大學「鹿林兩米望遠鏡」。(圖/報系資料照) 在鄭崇華推動下,台達電早在2012年就展開減碳,而鄭崇華創辦的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除了推廣能源與氣候教育,近年也加入保護海底生物鏈的關鍵「珊瑚」,而這只是因為員工2020年在後壁湖潛水,拍下一張大規模珊瑚白化照片。針對過熱產生珊瑚白化危機,正同步與珊瑚復育的專家合作,把LED與自動化技術及設備用於培育耐熱珊瑚,基金會另也與海生館合作訓練企業志工,協助台灣東北角復育珊瑚。台達電企業志工都是經國際珊瑚礁監測網絡CoralNet認證的合格成員,目前有20位,占全台總合格人數的8成,並已經成功復育千株珊瑚,接下來的目標是3年1萬株。台達基金會執行長張楊乾表示,基金會將島嶼電網韌性、珊瑚復育成果和海洋調適策略,看得一樣重要。台達電從世界品牌電源到基隆海域珊瑚復育,都本著鄭崇華的初心「被社會需要的企業」。
電源教父鄭崇華2/「從沒想過當老闆」 他營收破3千億的創業心法:順世界需求
台達電創辦人鄭崇華1971年以30萬元創業,如今公司資本額成長到259.8億元,全球事業年營收破3千億,員工從15人擴充到8萬人,決策範圍從一張辦公桌,拓展到世界5大洲,這位被業界譽為「電源教父」的鄭崇華創業前根本沒想過自己當老闆。鄭崇華在12月6日自己的新書發表會上,分享他沒有特別準備創業,但成功從來不是偶然,他傳授第一個創業心法:「順世界需求,找到能表現的地方,(公司)就可以變得有名」。成大畢業的鄭崇華,原是美商精密電子公司(TRW)主管,1971年出來創業,原因之一就是不認同美商的裁員文化,他觀察到,在華人社會裡,裁員不只讓一個家庭會失去經濟來源,還會讓華人父母自責,因為「爸媽覺得是自己教不好小孩才被公司開除,他們會好難過」。在客戶力勸下,鄭崇華放棄高薪外商主管職,出來當老闆。台達電創辦人鄭崇華12月6日新書發表會當天,多位老員工現身慶祝。(圖/翻攝自台達電臉書)總是為別人著想的鄭崇華,當老闆後更拼命,老婆謝逸英常叫他不要加太多班,理由是要幫員工著想:「員工跟著加班,會影響到他們生活。」而他經營事業後,念茲在茲的就是「永續經營」,「永續下去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很多人的生活都靠這產業上的工作。」鄭崇華強調。而鄭崇華經營台達電的永續心法,就是「順應趨勢、勇敢創新」。台達電一路從電視、筆電、儲能設備、綠建築,到現在進軍電動車,更協助客戶判斷取得正確的資訊和產品,並引領世界潮流。「一個產品做成功之後,不能只靠那個產品,還繼續要有新的。世界科技每天都在改變,也不能只做擅長的東西,要結合新的趨勢。」參加過無數展覽的鄭崇華感慨地說,「每次去都會發現有些人不見了,甚至那是很大的公司也會不見,雖然也有很多年輕的公司成長起來。」台達電永續長周志宏告訴CTWANT記者說:「創辦人對我們的期待是創新,即使那新事業不會馬上對獲利有所貢獻,還是要創新,那之後反而成為重要成長動能。」台達美洲區Automotive業務副總裁Charles Zhu和GM集團資深工程經理Jim Khoury示範使用400kW極速快充器,為GMC HUMMER EV充電。(圖/翻攝自台達臉書)提起未來十年大趨勢是電動車,鄭崇華整個人都亮了,因針對電動車的里程焦慮痛點,台達已經提供了很好的解決方案:「最近台達在底特律展出能源基礎設施-400千瓦電動車快速充電站,不用10分鐘就替電動車充飽,這種極高速充電設備,是搭載第三代半導體碳化矽(SiC)為基礎的固態變壓器,高達500安培電流,是高質流電源架構,用再生能源儲能系統連接起來,還能一次充更多電動車。」鄭崇華早在2012年、時年76歲就退休,讓有華爾街資歷、2004年就任台達CEO的專業經理人海英俊任董座主導營運。前台積電基金會執行長郭珊珊打理品牌,長子鄭平任執行長、次子鄭安為基礎設施事業範疇執行副總裁,如今51歲的台達電益發強大。現在鄭崇華最大的興趣是看書,台達電台北總部還有一間他的辦公室,他一週會進去兩三次,吃完午飯後一個人在公司散步,員工也樂見這個國寶級科技人物守護其中,他對公司心心念念的是永續經營、並要不斷創造新產品。
富豪新列傳/華友鈷業謝偉通 疫情中靠鋰電池身家翻4倍
全世界投資人追著電動車概念股之際,美國《富比世》(Forbes)2021台灣富豪榜排行31名的謝偉通也大大「受惠」,他是大陸浙江華友鈷業(603799.SH)背後第二大股東,以資產17億美元(約新台幣476億元)首次進榜。然CTWANT記者追查,這一年來,謝偉通幾乎將持股出光,成了榜下的隱形富豪。CTWANT記者調查,華友鈷業的股價在2019年中到2021年中,從人民幣21.26元暴衝到人民幣105.9元,足足翻四倍,也讓大股東謝偉通待價而「鈷」,成了台灣富豪榜上的罕見行業。鈷(Cobalt,元素符號Co,原子序數27)是一種銀灰色的金屬,主要被用在製作合金,化合物鈷酸鋰則是鋰電池中必要的組成物,可增加電池效率,多數電動車的電池都會用到此元素,因此電動車大量上市之際,鈷成了科技界炙手可熱的明星金屬。本刊調查,謝偉通的主要事業都在大陸,2002年與陳雪華創立華友鈷業,以新加坡「大山私人股份有限公司」持有華友鈷業1.55億股,為第二大股東,2019年7月華友鈷業股價僅人民幣22.08元,換算持股價值約人民幣34億元(約新台幣154億元)。受惠於電動車急速發展,讓電池效率提高的鈷,身價也水漲船高。(圖/翻攝自維基百科、新浪財經、馬景平攝)隨電動車爆發性成長,在2020年底時,華友鈷業股價來到人民幣79.13元,謝偉通以人民幣122億元(約新台幣551億元)身價打入大陸胡潤百富榜中排行第560名。2021年在新冠肺炎衝擊下,鈷的需求大增,價格攀上近3年新高,從2019年中的每公噸2.55萬美元漲到5萬美元,華友鈷業股價因而突破人民幣百元大關。隨後在2021年6月底,謝偉通卻將價值人民幣127億元的股權開始移轉,其中8247.7萬股(6.8%)轉讓給合夥人陳雪華,6076.6萬股(5.01%)轉讓給杭州佑友公司(控股人為大陸國務院),剩餘1208.4萬股(不足1%)在市場售出;換言之謝偉通有了大把現金。一名熟知新能源相關事業的網友就在大陸股票投資板上分析,已經65歲的謝偉通在大陸工作多年,也是該退休回台頤養天年,因此在退場前為老戰友陳雪華增加未來大規模融資的籌碼。除了金屬行業外,謝偉通也看好生技,與哥哥謝謀通在2011年時響應政府「鮭魚返鄉」,回台斥資10億成立「碧倫生技公司」,在宜蘭蓋廠生產天然維他命E。該公司2017年一度因傾倒事業廢棄物登上媒體,隔年更名為「華友新能源材料公司」。此外,謝偉通目前也持有在台灣興櫃的「聯友金屬」股票。在出清手上的華友鈷業股票後,謝偉通已經沒有大量的公開持股,因此目前已經消失在富豪榜中,成了台灣身價超過百億的隱形富豪之一。陳雪華(左三)是華友鈷業實際經營者,去年中從謝偉通手中接收8247.7萬股約6.8%的股份。(圖/翻攝自華友鈷業官網)
陸首產新冠「特效藥」 對抗Omicron⋯2週有結果
大陸首個國產新冠「特效藥」的研發公司「騰盛博藥」今晚在其官方微信發布消息稱,新的體外嵌合病毒實驗中和數據表明,安巴韋單抗/羅米司韋單抗聯合療法,對Omicron和Delta、及Alpha等變種病毒保持中和活性,已獲得大陸批准使用。騰盛博藥稱,獨立實驗室的體外嵌合病毒實驗檢測數據表明,Omicron易被安巴韋單抗/羅米司韋單抗聯合療法所中和。雖然安巴韋單抗對抗奧密克戎變異株的活性顯著下降,但羅米司韋單抗並不受Omicron所影響。最終,這一聯合療法保持了對Omicron的中和活性,並驗證了單克隆抗體聯合治療的策略對確保臨床進展高風險患者臨床益處的重要性。具體數據將在不久的將來在科學刊物上進行發表。早前,大陸首個國產新冠中和抗體聯合療法於8日獲得大陸國家藥監局應急批准。新冠中和抗體藥物因為其較高的有效性被許多人稱為治療新冠的「特效藥」。大陸首個國產新冠中和抗體聯合療法是由騰盛華創醫藥技術(北京)有限公司開發的新冠病毒中和抗體聯合治療藥物安巴韋單抗注射液(BRII-196)及羅米司韋單抗注射液(BRII-198)組成。針對目前大家非常關注的Omicron是否會影響藥物的效果,騰盛華創首席執行官羅永慶日前表示,目前全球有4個實驗室正在進行Omicron對新冠病毒中和抗體聯合治療藥物影響的實驗,兩週左右能看到結果,他對藥物的有效性是有信心的。羅永慶表示,這個中和抗體聯合治療藥物從今年1月到7月的臨床試驗正是變異株全球普遍大流行的時候,從最早的Alpha、Beta、Delta所有變種病毒,這個中和抗體聯合治療藥物都繼續保持活性。
搶先看!鴻華電動車「入港」 黑色系FOXTRON本尊首次曝光
千呼萬喚如出來!一台車頭前有明顯可見的「FOXTRON」字樣的黑色汽車出現在遠雄自貿港,據了解,這台黑色汽車正是裕隆集團與鴻海集團合資的新創電動車公司鴻華先進(FOXTRON)的電動車(EV),首次曝光在國人面前。有PTT的網友在汽車版上貼出兩張照片,可以看到車頭有明顯的FOXTRON字樣,據記者向鴻海集團詢問,確認這部電動車正是由鴻華先進打造的電動車。這照片也成為鴻華先進電動車的首次曝光照。今年鴻海股東會的介紹影片中,鴻海首次秀出Model C電動車內外觀,依外型來看,與這款黑色電動車極為相似,應該就是這款Model C的本尊。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在最近一次法說會中宣布,「鴻海科技日」將於10月18日舉行,屆時將會展出鴻華先進準備推出的 3 款電動車。根據先前鴻海董事長說明3+3的產業策略布局時提到,訂下了2年內推出第一款EV,並將在3到5年內拿下市占率10%的目標,以時間進程來看,差不多是這個時候了。華創車電是裕隆汽車、納智捷汽車(台納)兩家公司,以現金、不動產與車型技術資產作價等三種方式,增資華創車電127億元後,華創以車型平台、技術資產作價76.32億元,與鴻海集團現金出資79.44億元,合資成立鴻華,投入包括電動車在內的車型開發服務業務,股權占比前者為49%,後者為51%。依車型來看,這款電動車是Model C車型。(圖/PPT)
孫麥傑音樂路受周董啟蒙 新歌連「他」都讚賞
微風集團代言人孫麥傑跨界當創作歌手,利用餘暇投入音樂教父倪重華創辦的《MTI音樂科技學院》學習製作及編曲,短短一年學有所成,推出新歌〈HER〉,而他也表示音樂路上的啟蒙,正是天王周杰倫。孫麥傑10歲開始學習鋼琴,而促使他有興趣學習鋼琴的正是周董,《范特西》專輯時,正值小學四年級的孫麥傑受到專輯中〈安靜〉這首歌的感染,開始去YAMAHA學習電子鋼琴;上了高中更和好友們共組樂團玩音樂,直到考上輔大財經法律系後,系上舉辦歌唱比賽,他抱著一玩的心態報名參賽,演唱林宥嘉迷幻唱腔的〈說謊〉一舉拿下冠軍,才讓他對唱歌多了些信心。孫麥傑在輔大畢業後隻身前往英國攻讀伯貝克學院行銷碩士,結交了不少各國好友,畢業後在倫敦Gucci上班之餘,他開始學習當DJ,回憶起初學DJ放歌的想法時,他表示:「當時是因為很想將一些好聽的音樂跟朋友們分享,所以就去Studio學習放歌,後來被知名DJ邀請去倫敦指標性夜店Ministry of Sound放歌,才真正展開我的DJ生涯。」
6兆美元競技場2/產值是手機的百倍 劉揚偉「電動車就是載人機器人」
電動車(EV)商機究竟有多大?「一支智慧型手機售價400~500美元,一輛電動車售價4萬~5萬美元的,兩者產值差距就是百倍,200萬輛電動車就等同於2億支智慧型手機的產值。」宏遠證券研究部副總陳國清舉例。除了輪胎、車殼及機械外,一輛電動車耗掉的半導體或被動元件消耗材料,是手機20~30倍,若以全球汽車年銷7,000多萬輛計算,電子耗材約當15億支手機量。電動車產業成了嶄新的競技場,意外加速了台灣科技業與傳統車業的大整合。擅長單打獨鬥的台灣業界,不到兩個月內合縱連橫,籌組成三大電動車聯盟,抱團進入6兆美元的競技場。MIH聯盟在今年3月25日舉辦首場會員大會。(圖/MIH聯盟提供)先是6月25日,由電子代工大廠鴻海(2317)帶頭成立MIH聯盟,會員逾一千八百家;接著7月15日,半導體老將力積電(6770)董事長黃崇仁領軍的「台灣先進車用技術發展協會(TADA)」籌組委員會,預計年底成軍;8月12日,商用車老字號唐榮車輛也揪集其他9家企業合組CTP(Commercial Taiwan Partnership)聯盟。宏遠證券研究部副總陳國清以產值來看手機與電動車,兩者差距百倍,可以預見電動車市場規模之大。(圖/李蕙璇攝、翻攝自網路)這三大軍團中,陣仗最龐大就是MIH聯盟。籌組聯盟的想法源自兩年前鴻海董事長劉揚偉掌舵後,所面臨的危機,「集團低毛利宿命與台灣產業面臨什麼問題。」劉揚偉2月間受訪時分析,唯有「電動車」、「數位健康」及「機器人」三個產業,是適合「規模大、複合成長率高及能跟鴻海長處搭配」的事業。和碩聯合董事長童子賢比喻電動車就是長了4個輪子的iPad,過去20年花多少錢買車跟買手機,就可以推測出這個產業的產值。(圖/黃威彬、趙世勳攝)「無人駕駛的車子,本質就是一個載人的機器人,機器人跟電動車其實是息息相關的,由我來負責,數位健康則留給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做。」在劉揚偉操盤下,鴻海買下華創車電與裕隆集團合資設立「鴻華」,去年6月發動籌組MIH聯盟時,找來蔚來汽車聯合創辦人鄭顯聰擔任執行長,預計今年11月推出新產品E Bus電動巴士及電動車C Segment。相較燃油車,電動車上倍增的電子零件需要半導體產業做為後盾,半導體成為成敗關鍵之一。(圖/台積電提供)此外,8月5日鴻海還接手旺宏(2337)六吋晶圓廠,瞄準的就是驅動IC、電源與車用相關晶片製造,為未來自家晶片需求預做準備。劉揚偉寄予厚望,「這是鴻海代工毛利2%~3%提升到5%~6%,以及透過提升自製零組件方式,特別是汽車產業這塊,目標是2025年毛利率上看10%。」
震驚工業電腦界 研華執行董事何春盛接任大同公司總座一職提6目標
改朝換代的大同公司再進行領導團隊微調,大同公司在21日上午董事會中通過由由董事何春盛接任總經理一職,原任總經理鍾依文調任子公司精英電腦擔任董事長。由於何春盛亦是現任工業電腦大廠研華執行董事,據了解,由於職務屬性考量,何春盛未來在研華只會擔任董事職務。何春盛於1977年畢業於大同工學院(大學大學),與董事長盧明光皆是熟識校友,早年何春盛在惠普任職,有完整的專業經理人資歷,是當時相當被看好的人才,與研華創辦人劉克振是同事關係,後來在2000年時受劉克振邀請擔任研華北京分公司總經理,約10年時間把研華在大陸15個據點拓展到50個,多年來為研華立下不少汗馬功勞。與何春盛共事的同事表示,何春盛是大同工學院畢業,應該是對學校有相當感念,在這個時機下能供獻回饋母校,藉由專業經理人制度讓大同長久發展下去。21日上午何春盛接任大同公司總經理一職消息傳出,已經讓工業電腦界議論紛紛,不少人覺得震驚。大同公司表示,何春盛理自大同工學院畢業後即進入大同公司電視設計課服務,與大同有甚深淵源。何春盛在即日起接任總經理一職,也提出6點任務目標,包括確立大同為品牌公司、擴大外銷佔比、孵化新事業、改善營運效率、培育下一代領導人才及重塑有溫度、有效率、當責、創新的企業文化。
新懶人投資術3/投資人買爆特斯拉及方舟投資旗下ETF風潮帶動MIH聯盟想像空間
月前MIH聯盟舉辦首次會員聚會,會中展示與華創車電合作的電動車底盤,並宣布電動大巴與C級距電動車將分別於2022年與2023年量產上市。(圖/翻攝自黃欽旻臉書)目前,伍德管理的11檔ETF,資產規模逾六百億美元,其中去年大賺的ARKK,資產高達160億美元,為全球最大ETF。方舟投資的研究報告指出,若特斯拉能提高資本效率,2025年銷售量將達500萬到1,000萬輛,目標股價上看3,000美元,遠高於市場的1,200美元預測行情。特斯拉的營收及股價表現,也加速蘋果公司的Apple Car、福斯汽車、蔚來汽車、阿里巴巴支持的新創公司AutoX等推進布署電動車產業。特斯拉在台銷售量穩步成長,全台車主已破萬人。(圖/報系資料庫)此外,國際能源署(IEA;InternationalEnergy Agency)報告表示,全球電動車總銷量2030年將達到2,200萬輛,較當前市場規模再成長10倍,未來10年每年平均複合成長率將達27%。台新智慧生活基金經理人蘇聖峰的預估更樂觀,認為2030年電動車總銷量將超過3,110萬輛,10年的複合年成長率將達29%。和碩聯合科技董事長童子賢認為,在電動車產業中,台灣有機會參與從零件、模組到整車平台領域,甚至重新界定技術標準。(圖/王永泰攝)全球投資人買爆特斯拉及方舟投資旗下ETF的風潮,台灣投資人感受最深,因為特斯拉的供應鏈有7成來自台灣。今年初,以電子代工一哥鴻海集團為首,號召一千多家台廠合組的電動車開放平台「MIH聯盟」,更成了投資人追捧的台股新概念。月前舉辦的玉山和碩科技論壇,和碩聯合科技董事長童子賢、和大工業董事長沈國榮與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所長蘇孟宗等皆出席分享對全球電動車趨勢及商機的看法。右三:童子賢 右二:沈國榮 左一:蘇孟宗(圖/王永泰攝)「電動車產業成長趨勢明確,對新加入的MIH聯盟來說,更具股價想像空間。」蔡明翰認為,對應台灣特斯拉概念股,基本面很好但股價平平,表現空間更大。
新娘不是我2/近水樓台得不了月 鴻海發憤圖強2年內推出第1款電動車
早在6、7年前,蘋果(Apple)拋出電動車的話題時,就引起市場的高度關注,與蘋果有高度合作伙伴關係的鴻海也自然跟隨蘋果的腳步,這些年來也多次出手投資電動車新創公司,甚至在去年在鴻海科技日上發表MIH EV開放平台,顯示出鴻海在電動車市場的企圖心。鴻海董事長劉揚偉上任後舉辦第一屆鴻海科技日,向外界展現集團科技火力。(圖/馬景平攝)一名業界人士表示:「鴻海積極布局EV,與Apple Car脫不了關係。鴻海多年前開始投資大陸EV產業,近年又與傳統汽車業聯盟合作,去年成立MIH EV,宣示有能力打造EV的同時,也是在向蘋果招親。」蘋果喊出2024年推出Apple Car,鴻海不甘示弱表示,將在2024年展現營運實質貢獻。(圖/本刊繪圖組)回顧鴻海進軍EV的步伐,確實是亦步亦趨地跟隨長期伙伴蘋果。早在2014年蘋果宣布「泰坦計畫」(自駕車開發計畫)時,鴻海創辦人郭台銘也提出鴻海要打造電動車的藍圖,並聲稱將代工每台1.5五萬美元(約新台幣42萬元)的電動車。蘋果執行長庫克曾透露,無人自動系統是AppleCar鎖定的研發重點。(圖/報系資料庫)到了2019年間,郭台銘競選總統時,仍不忘和蘋果唱同調,高喊「要蓋一條無人駕駛汽車的高速公路」。而推動EV的擔子,就交給同年6月接下鴻海董座大位的劉揚偉。鴻海1月13日和大陸最大汽車製造商吉利控股集團策略合作,為MIH EV平台再添想像空間。圖為吉利汽車的甘肅工廠。(圖/新華社)劉揚偉上任3個月後,即宣布一項產業與技術數位轉型升級計畫「3+3」,意即全力發展EV、數位醫療與機械人3大產業,以及人工智慧(AI)、半導體及通訊3項技術,並訂下2年內推出第一款EV,3到5年內拿下市占率10%的目標,其中EV是最先落地得分的項目。鴻海與飛雅特克萊斯勒汽車合資成立新公司,一起開發、生產純電動車與經營車聯網業務。(圖/翻攝自飛雅特克萊斯勒汽車官網)去年1月,沒有造車經驗的劉揚偉,與飛雅特克萊斯勒汽車(Fiat Chrysler Automobiles,FCA)簽署合作協議,並成立合資公司,共同開發及生產EV、經營車聯網業務。根據協議,雙方合作聚焦在汽車設計、機構工程、生產製造及行動軟體技術4大領域。飛雅特克萊斯勒汽車的EV測試場上,停放著不少準備受測的EV。(圖/翻攝自飛雅特克萊斯勒汽車官網)兩個月後,鴻海又與裕隆汽車子公司「華創車電」宣布簽訂合作備忘錄,合資成立「鴻華先進」公司。其中,華創車電以總價值76.32億元的車型技術資產及模具作價投資,鴻海則以現金出資79.44億元,股權占比分別為49%及51%。一向把錢花在刀口上的鴻海,會下此重本,看準的就是華創車電的整車技術,能與鴻海零組件設計製造互補,建立傳統車業與資通訊產業合作的新模式。MIH聯盟網羅逾200家海內外軟硬體公司,其中包括裕隆汽車、聯發科、台達電與遠傳電信等知名企業,顯見MIH的國家隊規格。(圖/翻攝自MIH聯盟Logo牆)
陸展開核心技術「吸星大法」 台商急賣廠帶人才走
2020年7月,台灣EMS廠緯創將大陸昆山廠(緯新資通)賣給「陸版鴻海」立訊精密;8月,可成處分大陸泰州兩座廠給陸企藍思科技。有機構分析,隨著大陸邁向產業自主,中期來看,台灣受到衝擊最大,是最有可能失去大陸市場的經濟體之一,推算中期損失將達本身GDP的10%左右。 這份報告是由安聯集團(Allianz)旗下貿易信用保險公司──裕利安宜(Euler Hermes)所發表。據外電引述報告指出,大陸「雙循環」策略將是十四五規畫重點,長期目標是利用國內生產滿足不斷增加的內部需求,而非透過進口;雖然最終實現產業自主將會對其他經濟體造成不利,但在實現目標前,雙循環戰略將產生積極影響,因企業可能會藉著向國外取得技術實現製造升級。今年10月召開的中共五中全會決議中,對於十四五經濟重點目標之一,就是強調「關鍵核心技術要實現重大突破」。台新投顧總經理李鎮宇近期在一場論壇表示,大陸十四五經濟政策重點強調內外雙循環,其中的內循環就是千方百計促消費,外循環就是要促成「進口替代」,目標是培養出自主重點產業鏈,做法是直接從國外整廠引進,最有名的例子就是上海特斯拉,是大陸少數特許外資可以100%持股的企業。為何這樣做?李鎮宇指出,只有100%外資持有,他(外資)才會把100%技術投進去(大陸),此後上海特斯拉培養出的本地人才會散出去,人才出去之後,某個程度就挖到了技術,很快就會開枝散葉,自主供應鏈也很快就會起來;「外循環某個程度是藉由開放外資來作到進口替代,帶進來之後再COPY,整個供應鏈就複製了!」中經院第一研究所(大陸研究所)助研究員王國臣指出,大陸國務院日前頒布《新時期促進積體電路產業和軟體產業高品質發展若干政策》,扶植高階積體電路、半導體,以及電子設計自動化(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軟體,據此,短期內,大陸仍將以「融台」與經濟施惠,吸納台灣企業技術與人才,長期,台灣或面臨中方進口替代;同時,大陸科技自主創新政策預期將擴大招募海外人才,恐導致台灣人才外流大陸的情形愈趨嚴重;所幸的是,台灣人才赴陸多出現水土不服的現象,惟對此「陸漂族」回台謀職,則成為新興問題。大陸在十四五期間側重內循環的發展,王國臣認為,在陸台商已不能再單純地製造,而要同時考量製造與銷售,特別是隨著「短鏈革命的市場導向」(in China, for China),以及供應鏈的「去美化」,在陸台商恐進一步靠攏中資企業,特別是具壟斷地位的國有企業。他提醒,已生根或有意願拓展大陸內需市場的台灣企業,慎防遭中資企業併購,或被迫加入國有企業混合改革。李鎮宇指出,「十四五」強調推動國家核心科技自主,劍指8大科技領域,紅色供應鏈有望再升級;8大科技領域為人工智慧、量子科技、積體電路、生命健康、腦科學、生物育種、航空科技、深地深海。大陸半導體產業政策主力將扶植第三代半導體,第三代半導體之高功率及高頻特性使其元件可大幅提升效率,達到減少耗電量、縮小體積等優勢。市場預期大陸將於十四五期間投入10兆人民幣於第三代半導體,最值得注意的公司包括IDM三安集成、設備商北方華創。李鎮宇指出,目前大陸第三代半導體仍以4吋廠為主,台灣及歐美則有部分6吋產能,推測技術仍有落差,台廠在RF應用技術領先;同時,第三代半導體將應用於電動車、電源管理等利基市場,無法取代第一代半導體。在實現技術自主的同時,大陸將會面對包括債務上升、企業殭屍化及科技進步慢的長期風險。裕利安宜報告指出,相較美國、日本、德國等先進國家,大陸的研發開支更為依賴政府投資,較大的政府干預可能會導致盈利能力及創新能力較弱的國有企業產能過剩和資源錯配問題。
「天外飛磚」5歲童慘爆頭身亡! 警逮兇手竟「才6歲」
大陸河南省發生一5歲男童被「天外飛磚」砸中頭部死亡的意外。根據《澎湃新聞》報導,這起事件發生在河南三門峽湖濱區的華創國際小區內,一名媽媽騎車載著5歲兒子出門,在經過小區51號樓西側時,被天外飛來一塊瓷磚當場砸中頭部,血流如注被驚慌的媽媽送醫,經過4小時搶救仍不治身亡。根據報導,當時這名媽媽載著兒子到外婆家吃飯,沒想到卻天外飛來一塊瓷磚,當場砸中男童,這名男童當場「頭破血流」,目睹一切的母親雖然立刻將兒子送往醫院救治,男童還是因為傷勢嚴重不幸死亡。目睹兒子慘死的母親崩潰。(圖/翻攝自東方今報)事件發生後,當地警方也前往事發現場勘查,經發現,兇手竟是同一小區內的6歲男童,就是他從25樓窗戶扔出瓷磚。據警方的調查後發現,這名「殺人兇手」是和死者住在同一樓,至於砸中死者頭部的是凶器則是走道瓷磚,原來瓷磚脫落後,被這名6歲男童拾起,從25層樓的窗戶拋出。根據附近的鄰居表示,這裡過去就曾發生過高空拋物的情況,但是小區物業並未做出相應措施。大陸近年來不時出現高空拋物導致傷亡的類似案例,但是在事先預防措施未做好前,事件恐會一而再、再而三的發生。
台裔鞋王謝家華死因不單純?受困儲藏室沒應門 友人曝他酗酒成癮
全球最大網路鞋店Zappos台裔創辦人及前執行長謝家華(Tony Hsieh),11月28日不幸辭世,享年46歲。綜合外媒報導,謝家華是在康乃狄克州拜訪親友時,因房屋失火重傷後送醫不治。根據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謝家華死因不單純,報導同時揭露他黑暗、不為人知的一面,甚至懷疑他可能就是釀成火警的源頭。謝家華生於1973年12月12日,父母來自台灣。哈佛畢業後,他曾在甲骨文任職,離職後開始創業,1995 年,謝家華創辦了網路廣告公司 「LinkExchange」,後來以2.65億美元出售給微軟,賺到人生第一桶金。知名鞋類電商平台 Zappos 創辦人謝家華去世。(圖/翻攝自PBS NewsHour Youtube)1999 年,謝家華加入Zappos(前身為ShoeSite.com),擔任首席執行長。當時公司的初始啟動資金僅有160萬美元,在謝家華帶領下,公司10年內的營業總額達到10億美元,而在這期間,Zappos業務步步高升,引起了亞馬遜創始人貝佐斯的注意。貝佐斯曾在2005年專程登門拜訪 Zappos,並表達了收購的意願,然而,謝家華卻堅決婉拒,他表示,「不管亞馬遜出什麼價錢,我們都不賣」。今年8月,謝家華卸下CEO一職,並投入到公司總部所在地拉斯維加斯市區振興計畫中。雖然這位生前擁有8億美元身價,大約新台幣228億元的前執行長,加入市區振興計畫,不過他每個月卻花不到1000美元,大約2.8萬新台幣左右住在拖車裡,然而世事難料,謝家華竟在一場火警中離世。謝家華命喪火窟不單純,受困儲藏室沒應門。(圖/翻攝自Inside Edition Youtube)根據當地警消單位的紀錄,火災發生當下,這棟價值達130萬美元,大約新台幣3706萬元的豪宅外觀竟完好無損,完全看不出來有發生意外,所有人也都安全撤離,只有謝家華受困,當時他可能已經失去意識,受困在一旁的儲藏室內,當警消救出他後,謝家華已經有燒傷和吸入性嗆傷,經送醫搶救多日後仍回天乏術。謝家華卸下CEO一職,並投入到公司總部所在地拉斯維加斯市區振興計畫中,但傳出他染上酒癮。(圖/翻攝自Inside Edition Youtube)不過《每日郵報》訪問到和謝家華熟識的同事卻透露,他有吸食笑氣的習慣,甚至還酗酒成癮,特別是8月卸下Zappos執行長、宣布退休後,謝家華的藥癮問題就愈來愈嚴重,根據這名同事表示,「近幾個月來笑氣對謝家華來說已經變得和酒精一樣重要,伏特加更是他最好的朋友」。此外,還有同事指出,謝家華喜愛點蠟燭,因為他喜歡藉著燭光營造氣氛,種種跡象顯示,這場釀成他喪名的大火,有可能是他自己造成!對於報導的說法,康乃狄克州首席法醫辦公室(The Connecticut Office of the Chief Medical Examiner)表示,目前已對謝家華進行毒物檢測,但結果要等到新年後才會出爐,而目前警方也不會改變原先宣布的死因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