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創車電
」 裕隆 鴻海 嚴陳莉蓮 電動車 華創車電蜜月行情失靈? 鴻華先進今掛牌上市早盤重挫9%
由鴻海(2317)與裕隆(2201)合資成立的鴻華先進-創(2258),今(20日)在創新板掛牌上市,每股參考價新台幣50元,是第1000家上市公司。不過,鴻華先進股價「蜜月行情」失靈,今早開盤後翻黑,一度大跌9%,最低來到 45.5元。截至發稿,股價小跌2.7%,報48.65元。鴻華先進是鴻海與裕隆於2020年11月合資成立,聚焦商用車、乘用車、技術服務等3大事業發展,致力於電動車專用平台、集中式電子電氣(EEA)架構、軟體定義汽車等三大核心技術。目前鴻海持股比重49.92%、裕隆旗下華創車電持股47.96%;鴻海先進董事長由鴻海董事長劉揚偉擔任,納智捷董事長暨總經理左自生任職副董事長,總經理則為李秉彥。劉揚偉今日在掛牌典禮上台致詞時表示,鴻華先進在創新板掛牌,是第一支純電動車概念股,具重大意義;從燃油車走到電動車,是台灣企業切入汽車產業非常好的機會。是全台唯一集電動車整車研發、設計、測試於一身的新創公司,希望藉由鴻華先進的努力,能帶動更多其他廠商也開始投入整車設計製造。鴻華先進成立3年以來,迅速推出4台原型車,其中電動巴士MODEL T去年6月量產,已陸續交付全台客運業者,目前訂單大於產能。而SUV車型MODEL C本月已通過認證掛牌,12日以來已接獲超過8千張訂單,預計將於本季量產,並於明年1月開始交車。鴻華先進資本額為174.13億元,今年10月自結合併營收新台幣1.76億元,月增137.8%,年增31.17%,累計今年前10月營收7.64億元,年增196.15%。營收來源主要為車型銷售,後續在乘用車、商用車雙重挹注下,將為鴻華先進營收帶來顯著成長。
搶先看!鴻華電動車「入港」 黑色系FOXTRON本尊首次曝光
千呼萬喚如出來!一台車頭前有明顯可見的「FOXTRON」字樣的黑色汽車出現在遠雄自貿港,據了解,這台黑色汽車正是裕隆集團與鴻海集團合資的新創電動車公司鴻華先進(FOXTRON)的電動車(EV),首次曝光在國人面前。有PTT的網友在汽車版上貼出兩張照片,可以看到車頭有明顯的FOXTRON字樣,據記者向鴻海集團詢問,確認這部電動車正是由鴻華先進打造的電動車。這照片也成為鴻華先進電動車的首次曝光照。今年鴻海股東會的介紹影片中,鴻海首次秀出Model C電動車內外觀,依外型來看,與這款黑色電動車極為相似,應該就是這款Model C的本尊。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在最近一次法說會中宣布,「鴻海科技日」將於10月18日舉行,屆時將會展出鴻華先進準備推出的 3 款電動車。根據先前鴻海董事長說明3+3的產業策略布局時提到,訂下了2年內推出第一款EV,並將在3到5年內拿下市占率10%的目標,以時間進程來看,差不多是這個時候了。華創車電是裕隆汽車、納智捷汽車(台納)兩家公司,以現金、不動產與車型技術資產作價等三種方式,增資華創車電127億元後,華創以車型平台、技術資產作價76.32億元,與鴻海集團現金出資79.44億元,合資成立鴻華,投入包括電動車在內的車型開發服務業務,股權占比前者為49%,後者為51%。依車型來看,這款電動車是Model C車型。(圖/PPT)
6兆美元競技場2/產值是手機的百倍 劉揚偉「電動車就是載人機器人」
電動車(EV)商機究竟有多大?「一支智慧型手機售價400~500美元,一輛電動車售價4萬~5萬美元的,兩者產值差距就是百倍,200萬輛電動車就等同於2億支智慧型手機的產值。」宏遠證券研究部副總陳國清舉例。除了輪胎、車殼及機械外,一輛電動車耗掉的半導體或被動元件消耗材料,是手機20~30倍,若以全球汽車年銷7,000多萬輛計算,電子耗材約當15億支手機量。電動車產業成了嶄新的競技場,意外加速了台灣科技業與傳統車業的大整合。擅長單打獨鬥的台灣業界,不到兩個月內合縱連橫,籌組成三大電動車聯盟,抱團進入6兆美元的競技場。MIH聯盟在今年3月25日舉辦首場會員大會。(圖/MIH聯盟提供)先是6月25日,由電子代工大廠鴻海(2317)帶頭成立MIH聯盟,會員逾一千八百家;接著7月15日,半導體老將力積電(6770)董事長黃崇仁領軍的「台灣先進車用技術發展協會(TADA)」籌組委員會,預計年底成軍;8月12日,商用車老字號唐榮車輛也揪集其他9家企業合組CTP(Commercial Taiwan Partnership)聯盟。宏遠證券研究部副總陳國清以產值來看手機與電動車,兩者差距百倍,可以預見電動車市場規模之大。(圖/李蕙璇攝、翻攝自網路)這三大軍團中,陣仗最龐大就是MIH聯盟。籌組聯盟的想法源自兩年前鴻海董事長劉揚偉掌舵後,所面臨的危機,「集團低毛利宿命與台灣產業面臨什麼問題。」劉揚偉2月間受訪時分析,唯有「電動車」、「數位健康」及「機器人」三個產業,是適合「規模大、複合成長率高及能跟鴻海長處搭配」的事業。和碩聯合董事長童子賢比喻電動車就是長了4個輪子的iPad,過去20年花多少錢買車跟買手機,就可以推測出這個產業的產值。(圖/黃威彬、趙世勳攝)「無人駕駛的車子,本質就是一個載人的機器人,機器人跟電動車其實是息息相關的,由我來負責,數位健康則留給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做。」在劉揚偉操盤下,鴻海買下華創車電與裕隆集團合資設立「鴻華」,去年6月發動籌組MIH聯盟時,找來蔚來汽車聯合創辦人鄭顯聰擔任執行長,預計今年11月推出新產品E Bus電動巴士及電動車C Segment。相較燃油車,電動車上倍增的電子零件需要半導體產業做為後盾,半導體成為成敗關鍵之一。(圖/台積電提供)此外,8月5日鴻海還接手旺宏(2337)六吋晶圓廠,瞄準的就是驅動IC、電源與車用相關晶片製造,為未來自家晶片需求預做準備。劉揚偉寄予厚望,「這是鴻海代工毛利2%~3%提升到5%~6%,以及透過提升自製零組件方式,特別是汽車產業這塊,目標是2025年毛利率上看10%。」
新懶人投資術3/投資人買爆特斯拉及方舟投資旗下ETF風潮帶動MIH聯盟想像空間
月前MIH聯盟舉辦首次會員聚會,會中展示與華創車電合作的電動車底盤,並宣布電動大巴與C級距電動車將分別於2022年與2023年量產上市。(圖/翻攝自黃欽旻臉書)目前,伍德管理的11檔ETF,資產規模逾六百億美元,其中去年大賺的ARKK,資產高達160億美元,為全球最大ETF。方舟投資的研究報告指出,若特斯拉能提高資本效率,2025年銷售量將達500萬到1,000萬輛,目標股價上看3,000美元,遠高於市場的1,200美元預測行情。特斯拉的營收及股價表現,也加速蘋果公司的Apple Car、福斯汽車、蔚來汽車、阿里巴巴支持的新創公司AutoX等推進布署電動車產業。特斯拉在台銷售量穩步成長,全台車主已破萬人。(圖/報系資料庫)此外,國際能源署(IEA;InternationalEnergy Agency)報告表示,全球電動車總銷量2030年將達到2,200萬輛,較當前市場規模再成長10倍,未來10年每年平均複合成長率將達27%。台新智慧生活基金經理人蘇聖峰的預估更樂觀,認為2030年電動車總銷量將超過3,110萬輛,10年的複合年成長率將達29%。和碩聯合科技董事長童子賢認為,在電動車產業中,台灣有機會參與從零件、模組到整車平台領域,甚至重新界定技術標準。(圖/王永泰攝)全球投資人買爆特斯拉及方舟投資旗下ETF的風潮,台灣投資人感受最深,因為特斯拉的供應鏈有7成來自台灣。今年初,以電子代工一哥鴻海集團為首,號召一千多家台廠合組的電動車開放平台「MIH聯盟」,更成了投資人追捧的台股新概念。月前舉辦的玉山和碩科技論壇,和碩聯合科技董事長童子賢、和大工業董事長沈國榮與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所長蘇孟宗等皆出席分享對全球電動車趨勢及商機的看法。右三:童子賢 右二:沈國榮 左一:蘇孟宗(圖/王永泰攝)「電動車產業成長趨勢明確,對新加入的MIH聯盟來說,更具股價想像空間。」蔡明翰認為,對應台灣特斯拉概念股,基本面很好但股價平平,表現空間更大。
新娘不是我2/近水樓台得不了月 鴻海發憤圖強2年內推出第1款電動車
早在6、7年前,蘋果(Apple)拋出電動車的話題時,就引起市場的高度關注,與蘋果有高度合作伙伴關係的鴻海也自然跟隨蘋果的腳步,這些年來也多次出手投資電動車新創公司,甚至在去年在鴻海科技日上發表MIH EV開放平台,顯示出鴻海在電動車市場的企圖心。鴻海董事長劉揚偉上任後舉辦第一屆鴻海科技日,向外界展現集團科技火力。(圖/馬景平攝)一名業界人士表示:「鴻海積極布局EV,與Apple Car脫不了關係。鴻海多年前開始投資大陸EV產業,近年又與傳統汽車業聯盟合作,去年成立MIH EV,宣示有能力打造EV的同時,也是在向蘋果招親。」蘋果喊出2024年推出Apple Car,鴻海不甘示弱表示,將在2024年展現營運實質貢獻。(圖/本刊繪圖組)回顧鴻海進軍EV的步伐,確實是亦步亦趨地跟隨長期伙伴蘋果。早在2014年蘋果宣布「泰坦計畫」(自駕車開發計畫)時,鴻海創辦人郭台銘也提出鴻海要打造電動車的藍圖,並聲稱將代工每台1.5五萬美元(約新台幣42萬元)的電動車。蘋果執行長庫克曾透露,無人自動系統是AppleCar鎖定的研發重點。(圖/報系資料庫)到了2019年間,郭台銘競選總統時,仍不忘和蘋果唱同調,高喊「要蓋一條無人駕駛汽車的高速公路」。而推動EV的擔子,就交給同年6月接下鴻海董座大位的劉揚偉。鴻海1月13日和大陸最大汽車製造商吉利控股集團策略合作,為MIH EV平台再添想像空間。圖為吉利汽車的甘肅工廠。(圖/新華社)劉揚偉上任3個月後,即宣布一項產業與技術數位轉型升級計畫「3+3」,意即全力發展EV、數位醫療與機械人3大產業,以及人工智慧(AI)、半導體及通訊3項技術,並訂下2年內推出第一款EV,3到5年內拿下市占率10%的目標,其中EV是最先落地得分的項目。鴻海與飛雅特克萊斯勒汽車合資成立新公司,一起開發、生產純電動車與經營車聯網業務。(圖/翻攝自飛雅特克萊斯勒汽車官網)去年1月,沒有造車經驗的劉揚偉,與飛雅特克萊斯勒汽車(Fiat Chrysler Automobiles,FCA)簽署合作協議,並成立合資公司,共同開發及生產EV、經營車聯網業務。根據協議,雙方合作聚焦在汽車設計、機構工程、生產製造及行動軟體技術4大領域。飛雅特克萊斯勒汽車的EV測試場上,停放著不少準備受測的EV。(圖/翻攝自飛雅特克萊斯勒汽車官網)兩個月後,鴻海又與裕隆汽車子公司「華創車電」宣布簽訂合作備忘錄,合資成立「鴻華先進」公司。其中,華創車電以總價值76.32億元的車型技術資產及模具作價投資,鴻海則以現金出資79.44億元,股權占比分別為49%及51%。一向把錢花在刀口上的鴻海,會下此重本,看準的就是華創車電的整車技術,能與鴻海零組件設計製造互補,建立傳統車業與資通訊產業合作的新模式。MIH聯盟網羅逾200家海內外軟硬體公司,其中包括裕隆汽車、聯發科、台達電與遠傳電信等知名企業,顯見MIH的國家隊規格。(圖/翻攝自MIH聯盟Logo牆)
為華創嫁入鴻海 裕隆辦嫁妝增資127億元
裕隆集團為替即將嫁入鴻海的華創車電辦好嫁妝,17日宣布透過裕隆汽車、納智捷汽車(台納)兩家公司,以現金、不動產與車型技術資產作價等三種方式,合計增資華創車電127億元壯聲勢,完成與鴻海合作前的最後準備工作。華創將於9月3日召開股臨會,通過以讓與主要財產作價方式,入股與鴻海成立的新合資公司鴻華。華創以車型平台、技術資產作價76.32億元,與鴻海集團現金出資79.44億元,合資成立鴻華,投入包括電動車在內的車型開發服務業務。鴻海並宣布將在10月16日的2020年TechDay中,秀出華創與鴻海合作開發的電動車平台,作為鴻華登場的處女秀,替鴻華爭取國際車廠客戶新車、電動車ODM業務暖身。裕隆與鴻海在今年初簽訂協議,將於今年第三季內成立新合資公司鴻華,配合新公司時程,裕隆加速梳理集團內企業交叉持股、財務,以及技術資產的移轉,一連串動作,包括今年5月初裕隆汽車出資25.55億元,買下原本大陸東風裕隆汽車持有的LC平台車型技術;8月初台納減資97.5億元,裕隆汽車再對台納增資60億元。華創車電先於今年5月減資32.8億元、減資幅度99.9%,17日再透過裕隆汽車、台納兩家公司,合計對華創增資127.01億元,其中包括裕隆汽車現金56.24億元、不動產(新店寶橋路TOP大樓)作價18.5億元,合計投資華創74.74億元;台納透過車型技術資產、模具作價52.27億元,增資華創。裕隆表示,華創經過這次減增資後,可帶來改善財務體質、提升收益能力的成效,裕隆汽車對華創的持股比也大幅提升至58.85%、台納持股41.15%,幾乎成為裕隆集團100%持股的重要子公司。華創訂於9月3日舉行股臨會,除將討論通過以主要財產作價入股鴻華公司議案外,因應此一增資案,股權結構調整,華創也將全面改選董事,新成員料將清一色為裕隆集團派任,至於華創董事長仍將由台納總經理蔡文榮兼任,華創總經理也會由黃振宏續任。裕隆表示,與鴻海集團攜手,雙方將加速推動汽車產業與ICT資通訊產業間的合作與整合,以裕隆旗下華創車電的整車技術開發,結合鴻海在電子零組件的製造設計能力,發揮車輛研發與資通訊產業資源互補優勢,共同發展汽車相關業務,期能為汽車產業帶來創新模式。
嚴陳莉蓮再下猛藥 納智捷增資60億元
為了改善子公司納智捷汽車的體質,裕隆(2201)在8月3日先公告台灣納智捷減資97.5億元彌補虧損後,今(10)日的裕隆董事會通過,將再對納智捷汽車辦理現金增資60億元,資金將分兩階段分別為35億、25億元,於年底前到位完畢。由於納智捷汽車未來將是裕隆集團與鴻海集團合資公司的主要客戶,裕隆通過此增資案,將有利於納智捷汽車因應合資公司未來的新產品銷售進行規劃,加速新產品的開發速度。裕隆表示,為推動集團汽車事業價值鏈轉型「全面開放、多元客戶」的策略,除完成華創車電的汽車研發平台,由過去的「單一客戶、重資產」轉變為「全面開放、多元客戶」的開放平台新模式外,也與鴻海集團攜手,希透過雙方各自在車輛研發與資通訊產業的資源互補優勢,共同發展汽車相關業務,為汽車產業帶來創新模式與升級發展,目前雙方正積極推進合資公司的籌設,並加速未來合資公司的新產品開發。
創下2018年上半0銷量紀錄 納智捷減資97.5億元補洞
曾被媒體報導,主力車型在中國大陸市場創下2018年上半年0銷售紀錄的納智捷,除先前曾傳出意欲退出中國大陸市場外,今日又傳減資97.5億元來彌補虧損漏洞,減資比率高達99.49%,減資後資本額為5000萬元。納智捷為裕隆旗下子公司,成立於2008年,最初資本額20億元,這幾年歷經多次減增資來改善財務狀況。同時自2011年起進軍中國大陸市場,但近年銷量表現不佳。納智捷也曾於去年底先減資40億元,再增資至98億元。近日透過裕隆公告,納智捷減資97.5億元,減資比率高達99.49%,減資之後資本額為5000萬元。根據《自由時報》報導指出,裕隆受訪時表示,納智捷相關減損已經反映在過去的財報上,這次的減資不涉及納智捷的現金流。後續會商討是否再次增資,維持納智捷品牌在台灣市場的營運。而根據《鏡週刊》報導指出,裕隆這次除宣布減資99.49%之外,也宣布華創車電董事長的陳國榮卸任,改由台灣納智捷總經理蔡文榮兼任。據傳納智捷減資與華創車電董座換人,都與裕隆、鴻海合資的新公司「鴻華」(傳聞中為合資新公司的名稱)脫不了關係。媒體推測,在鴻海嚴謹的財務管理作風下,裕隆執行長嚴陳莉蓮今年一連串的動作,頗有透過釐清華創資產、負債,取得鴻海信任的意味。據傳,裕隆與鴻海合資設立新公司「鴻華」後,納智捷也將以資產作價的方式,成為合資新公司的股東之一,嚴陳莉蓮計畫透過納智捷的減資,達到輕資產化的效果,讓納智捷的財務更健全,也讓鴻海更信任。百分之百持股納智捷的裕隆公司,4日在股市上則是表現平穩,開盤價23.30元,全日價格一路微幅震盪,顯然納智捷減資的消息傳出後,對裕隆股價的影響相對較小。
裕隆人事震撼彈! 老臣陳國榮辭總座嚴陳莉蓮兼任
裕隆集團27日下午內部發布高層人事異動,集團總管理處(裕隆經管公司)總經理陳國榮因個人因素請辭,總經理職缺由裕隆集團執行長、總管理處董事長嚴陳莉蓮親自兼任,進一步落實組織扁平化,加速決策執行效率。據指出,裕隆集團經過去年的組織改造,取消副執行長職位及成立開放平台專案室,主要目的就是要縮短決策流程,及讓各事業體更有效的自主管理。這次陳國榮因個人因素請辭總管理處總經理職務,嚴陳莉蓮決定不假他人、自行兼任,主要是考量而裕隆總管理處的定位偏向強調幕僚的協調及管理控制功能,協助執行長及決策委員會及各公司董事會的運作,因此經管公司總經理由董事長(即執行長)直接兼任,可以發揮更好的效率。嚴陳莉蓮自2018年底接任裕隆集團執行長以來,積極推動汽車事業價值鏈轉型「全面開放、多元客戶」策略方向,除完成華創車電的汽車研發平台採開放模式,由過去的「單一客戶、重資產」轉變為「全面開放、多元客戶」的開放平台新方向外,亦推動與鴻海集團攜手,希透過雙方各自在車輛研發與資通訊產業的資源互補優勢,共同發展汽車相關業務,為汽車產業帶來創新模式與升級發展。目前雙方正積極推進合資公司的籌設,並加速未來合資公司的新產品的發展速度。在此發展願景與策略方向下,裕隆集團在去年9月取消副執行長職位,並新成立「自有品牌暨開放平台整合專案室」直接向決策委員會報告,統籌研發、採購、製造、銷售等價值鏈的協調整合,落實裕隆汽車價值鏈轉型策略,主要目的就是要縮短汽車價值鏈事業的決策流程以及讓各事業體更有效的自主管理,以加速決策速度與效率。此外,去年底裕隆集團亦全面梳理集團內各公司間的交叉持股狀況,並重整集團業務,訂出聚焦汽車、紡織、金融、房地產等四大事業體的戰略後,今再進一步進行裕隆集團總管理處(經管公司)的組織改造,由嚴陳莉蓮執行長兼任總管理處「總經理」職位,隨著集團策略的轉型與集團決策效率的提昇及管理的精進,過去總管理處的角色與功能,未來將轉由各事業體經營團隊分權負責,由各事業體依權責與流程提報集團決策委員會,而總管理處未來的定位將偏向強調幕僚的協調及管理控制功能,以協助嚴陳莉蓮執行長、決策委員會及各公司董事會的運作為主。據了解,嚴陳莉蓮希望未來裕隆集團在組織扁平化、促進橫向及縱向溝通效率下,以落實各事業的分權負責精神,將加速推動集團轉型策略,並提昇各事業團隊的運作節奏、決策效率化,以因應未來產業的快速變化與挑戰。
4千億鐵娘子1/納智捷敗部復活 將推全新電動車
前裕隆集團董事長嚴凱泰2018年底過世後,遺孀嚴陳莉蓮旋即接任董座,這20個月以來,56歲的她,不但緊急喊停上百億元土地開發案、認列虧損244億元(約相當一個半的股本)、壯士斷腕地撤出大陸市場,更破天荒打開大門,引入鴻海集團合資新公司。嚴陳莉蓮正帶著裕隆集團一步步走出困境。首期施工金額超過200億元的裕隆城住宅區開發案,被嚴陳莉蓮緊急喊卡。(圖/報系資料庫)當外界質疑裕隆集團旗下汽車品牌「納智捷」是否要收攤時,6月18日,嚴陳莉蓮在「裕隆汽車」股東會上喊話:「自主品牌的發展必須務實轉型。」「今年公司將在開放平台新策略下,調整腳步再出發。」也就是說,「納智捷不會消失!」有了老臣輔佐,加上新找來的財經智囊團,嚴陳莉蓮對裕隆集團的未來更胸有成竹。(圖/報系資料庫)據本刊調查,事實上,納智捷很快就會有新產品。今年5月上旬,就在鴻海集團與裕隆集團宣布合資成立新公司的兩個月後,裕隆集團公告,子公司「華創車電」將以25.55億元,購買另一大陸子公司「東風裕隆」的LC平台車型技術資產,該平台技術曾運用在納智捷的小車S3與U5上。本刊記者向納智捷求證,確定S3與U5兩款燃油車型均已停產,華創車電買下平台技術的目的,自然是為了布局未來的新產品。而這款新產品,將仍以「納智捷」為品牌,應該就是全新S3與U5的全電動車。
4千億鐵娘子2/嚴陳莉蓮靠四大老臣 快速接班四大事業體
「踏穩步伐、急停跳投,她(嚴陳莉蓮)每次出手,絕不手軟!」一位前中華女籃教練形容,嚴陳莉蓮是近30年來,台灣女籃的傳奇人物之一。而這位傳奇女子,正在人生球場上打「第三節」比賽。嚴陳莉蓮的「第一節」比賽,是個優秀的女籃前鋒,曾任裕隆集團旗下「台元」女籃隊長,也是中華女籃國手,為國爭光無數。29年前,她嫁給嚴凱泰,開啟了「第二節」比賽,看著夫婿打出一場又一場好球。嚴陳莉蓮曾是中華女籃的主力前鋒,也是得分王。圖為嚴陳莉蓮1994年球場英姿。(圖/報系資料庫)前年底嚴凱泰病逝,嚴陳莉蓮重新登場迎戰「第三節」比賽,她以「總教頭」之姿,扛下「裕隆汽車」、「裕隆日產汽車」、「裕融企業」、「中華汽車」及「台元紡織」等董事長職務,花了整整半年時間,熟悉整個龐大團隊。嚴凱泰掌舵時,為了避免集團運作繫於一人的風險,便在總管理處設立「五人小組」,成員除了嚴凱泰,包括分別監督汽車、紡織兩大事業體的三朝老臣林信義、戚維功;監督投資的財務顧問張樑;以及嚴凱泰的得力助手、裕隆集團前副執行長陳國榮。陳國榮曾因華創車電虧損,主動請辭華創車電與納智捷董事長職務,獲嚴陳莉蓮慰留,續任華創車電董事長。(圖/報系資料庫)戚維功曾是嚴凱泰的小學家教老師,兩人的交情可說亦師亦友,嚴陳莉蓮自然不陌生;林信義曾任「中華汽車」(裕隆集團創辦人嚴慶齡於1969年成立)總經理,2007年應嚴凱泰母親吳舜文之邀,再度回鍋擔任常董,他與嚴陳莉蓮的關係像是「師徒」。此外,嚴凱泰在世時,嚴陳莉蓮不只擔任「台元」女籃隊長,還常以「夫人」身分和集團高幹甚至其家庭往來,彌補嚴凱泰的不拘小節,因而也對集團運作、人事有一定程度的了解,這是她能在最短時間內成功接棒的主因之一。嚴陳莉蓮接棒初期,「五人小組」的確發揮了「穩定軍心」作用,協助嚴陳莉蓮將集團190家子公司整合為汽車、紡織、房地產、金融水平四大事業體。
4千億鐵娘子4/延攬千億大律師 建立財經智囊團
裕隆集團在今年6月的股東會後,嚴陳莉蓮迅速離開,獨留新上任的「特別顧問」黃日燦面對媒體。黃日燦當時說:「未來採取開放平台,與鴻海集團合作,納智捷品牌需要外界給予更多鼓勵。」67歲的黃日燦,是「眾達國際法律事務所」的合夥律師,擅長國際企業併購,曾參與「雅虎」併「奇摩」、「富邦金」併「ING安泰人壽」、「聯發科」併「晨星」等知名併購案,被稱為「千億大律師」。他和嚴凱泰私交甚篤,也曾是吳舜文的「特別顧問」,更是嚴陳莉蓮接棒後,從外部找來的第一位智囊團。首期施工金額超過200億元的裕隆城住宅區開發案,被嚴陳莉蓮緊急喊卡。(圖/報系資料庫)根據去年財報,裕隆集團獲利明顯低於台股上市櫃公司的平均值,一位分析師認為,「以裕隆集團的規模,賺的錢比別人少,就是體質問題。」據悉,黃日燦年初到任前,就曾給嚴陳莉蓮不少「改變集團體質」的務實建議,包括暫停第一期施工金額就高達200億元的「裕隆城」住宅區開發案、華創車電改採開放平台方式和爭取合作伙伴以降低財務壓力等。今年初,中華汽車在桃園楊梅廠舉辦尾牙,嚴陳莉蓮與裕隆集團老臣林信義共同出席。(圖/報系資料庫)此外,黃日燦還幫忙攬才,找來前「中信金控」印尼分公司總經理黃豐志,擔任裕隆集團總管理處財務顧問;也引薦前「中華電信」財務長陳伯鏞,擔任「台元紡織」總經理。「從黃日燦到黃豐志、陳伯鏞,這三人都具備相當深度的財經背景,重用他們,不難看得出嚴陳莉蓮在接棒後對於穩住金流、降低投資風險等各方面的重視。」一位分析師透露。
4千億鐵娘子5/郭董赴嚴凱泰靈前上香 承諾不讓他失望
在黃日燦人的幫助下,嚴陳莉蓮交出的第一張成績單,就是改造累積虧損高達數百億元的華創車電,除實施廠辦合一、精簡人事,更以資產作價約76億餘元(占股49%),與挹注約79億元現金(占股51%)的鴻海集團,合資新設公司。雖然有外界認為「鴻海集團只花79億元,便買下華創車電10年來的研發成果,裕隆集團被占了便宜」,然而,一名裕隆集團高層卻鬆了口氣說:「起碼不需要再幫華創車電認列虧損。」「鴻海集團的挹注猶如帶來雞精,讓大家重新打起精神。主要是已與鴻海集團簽訂合作協議的『飛雅特克萊斯勒汽車』,將來會是這間新公司的客戶。」鴻海集團將借重華創車電的整車生產能力,作為與飛雅特克萊斯勒談判的籌碼。(圖/報系資料庫)據悉,鴻海集團與「飛雅特克萊斯勒汽車」的合作協議,建立在鴻海集團必須具備整車生產實力的基礎上,「鴻海集團早在前年就已和華創車電討論過合作的事,現在只是水到渠成。」一位鴻海集團高層接著透露,「當鴻海集團董事長劉揚偉把和裕隆集團合作的消息告訴郭董(郭台銘)後,郭董曾經到嚴凱泰靈前上香說『會好好做下去,不會讓你失望』。」嚴凱泰在苗栗縣三義鄉的「裕隆汽車」工廠,築起「國車國造」的夢想。(圖/翻攝自經濟部官網)「她(嚴陳莉蓮)在球場上是天生的領導人物,好幾次中華隊上半場落後,都靠她在下半場帶領球隊打出士氣,逆轉打贏日本、韓國。」已過世的體育主播傅達仁曾經如此稱讚,嚴陳莉蓮是他印象最深的女籃國手第一名。這位女總教頭未來能否領著老將和新血的「混編團隊」,齊心打贏第三節,外界都在等著看。裕隆與鴻海二大集團合資新公司,讓裕隆集團內部士氣大振。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為此還到嚴凱泰靈前上香,允諾會把華創車電發揚光大。(圖/張文玠攝)
納智捷推新車 深耕台灣 破除收攤謠言
裕隆集團汽車事業轉型後,自主品牌納智捷汽車首度發表新車,3日上市「URX 5+1樂活款」多用途SUV(運動休旅車),納智捷總經理蔡文榮說,藉此宣示納智捷深耕台灣市場的決心,要持續做出符合台灣人需求的新產品。納智捷汽車台灣銷售表現裕隆自主汽車事業從以往獨力負擔龐大汽車開發成本的「重資產」策略,透過開放平台的策略轉型,納智捷改以「輕資產」模式,持續在台灣市場營運下去。為宣示持續發展品牌的決心,納智捷3日在裕隆集團新店總部舉行今年首場新車發表會,上市URX 5+1樂活款新車,並透露明年將推出全新跨界休旅車MBU,意欲透過持續推出新車的動作,破除品牌將收攤的謠言。據了解,裕隆集團汽車研發中心華創車電與鴻海合資成立的新公司,將於第三季正式成立,投入新車、電動車的開發,納智捷將成為合資新公司的客戶之一,MBU則會是納智捷委託合資新公司開發的第一款車。3日上市的URX 5+1樂活款是納智捷在去年底推出的URX延伸車款,斥資超過3億元進行設計開發,主打一車多用途,透過便利伸縮式斜坡板、後艙平整化空間,及七秒易扣裝置,整合多樣用車需求,通吃「全齡」家庭市場,也是市面上第一款由原廠製造兼具福祉功能的SUV。納智捷主管表示,台灣邁向高齡化社會,家庭用車選擇上要有「超前布署」的思維,當有乘坐輪椅家人同行時,URX 5+1樂活款有便利上下的伸縮型斜坡板,搭配輪椅快扣裝置,讓輪椅乘客可以七秒輕鬆上下車,省去一般福祉車固定輪椅耗時耗力的不便。而URX 5+1樂活款後艙未放置輪椅時,空間平整與一般休旅車行李箱無異,而可乘載300公斤的便利伸縮型斜坡板,更讓車輛可以作為野餐郊遊、毛小孩的樂趣踏板,或是購物、擺攤方便上下貨品的幫手,是一般休旅車享受不到的便利。URX 5+1樂活款享有福祉車零貨物稅的優惠,納智捷全數回饋消費者,新車兩車型定價分別為86.8萬、96.8萬元,7月底前購車提供早鳥折扣2萬元,還同享其他納智捷車款的購車優惠。納智捷期待透過新車上市,讓品牌新車月銷衝上500輛大關。
合擎攜手華創 成功開發福斯T1骨董電動車
只要有心,骨董車也能變電動車!全球骨董車復刻龍頭合擎,日前與裕隆集團華創車電合技術中心合作,成功將福斯T1骨董車變電動車!合擎董事長羅修賢表示, 廠內生產的福斯T1骨董車車架,配上華創三電系統後,成功變身T1電動車,日前以時速60公里試跑山路的結果,十分成功,連國外車廠來看都覺得很驚奇,未來除了福斯T1,還將投入更多骨董電動車車型的開發。福斯T1電動車的儀表板。 (圖/王永泰攝) 採用美規AC充電系統,充一次電可跑200公里。 (圖/王永泰攝)華創車電技術中心饒憲秋表示,集團在電動車的量產上已有實蹟,像和上租賃的小轎車系列正是採用華創三電系統,配有150KW功率,續航里程可達200公里。這次由合擎提議,將納智捷的三電系統用來開發復骨董車,是全新的嘗試。這輛福斯T1骨董車,採用美規AC充電系統,一次充電可跑超過200公里;雖然極速可到150公里,為符合國外玩家的需求,暫時以時速60公里試跑山路,跑起來十分流暢。羅修賢表示,電動車是未來趨勢,未來會將廠內的各款骨董車開發成電動車,提供玩家更多老車的駕馭樂趣。
停牌原因曝光!裕隆去年慘賠244.65億元 首度減資彌補虧損
裕隆汽車(2201)經由證交所同意,30日宣布暫停交易,並於晚間7點舉行重大訊息記者會,裕隆汽車為了全面整頓財務,董事會決議首次辦理減資彌補虧損,規劃動用特別盈餘公積151.45億元,並減資57.29億元彌補虧損,減資後本公司實收資本額調降至100億元,實收資本額降幅約36.4%。裕隆集團董事長嚴陳莉蓮。(圖/報系資料照)從裕隆集團前董事長嚴凱泰過世之後,嚴陳莉蓮就積極整頓裕隆的財務問題。裕隆從去年第2季認列的東風裕隆、台灣納智傑及華創車電超過43億的減損,也讓裕隆單季出現11.9億的虧損,到了第3季,嚴陳莉蓮更將整頓財務的大刀指向不動產開發,卻因房地產的景氣反轉使得虧損增加,第3季虧損15.7億元,並且連續2季吃下虧損。從去年前3季裕隆的虧損已達25.08億元,每股虧損1.7元,就有投資者認為裕隆整年的財務報表並不會太好,也有人猜到裕隆會進行減資的動作,且裕隆集團旗下的中華車與嘉裕去年一口氣減資60%及50%,幅度也創下上市車業之冠。裕隆2019年慘虧244.65億元(圖/馬景平攝)裕隆的協理羅文邑也說明減資彌補虧損。近期因為兩岸的情勢不穩定,造成汽車銷售市場低迷,加上疫情對產業產生不小的影響,公司與會計師的討論之後,將依照穩健保守原則,將針對車型技術資產進行資產減損,以及帳上應收帳款評估回收風險提列損失準備。裕隆去年也啟動史上最大的轉型策略,一方面為了調整體質,一方面爭取更多客戶,對外開放車型平台及研發能量,更一同攜手鴻海合資創立新公司,讓財務壓力逐步降低。
鴻海裕隆合資155.76億元 互補專長瞄準車電
鴻海科技集團與裕隆集團昨(6)日簽署策略合作協議,以聯盟形式推動汽車整車研發設計、開放平台共用化及生態系成立合資公司,由鴻海科技集團董事長劉揚偉、裕隆集團嚴執行長陳莉蓮、華創車電技術中心董事長陳國榮共同簽署。簽署策略合作協議後,後續將成立籌備處,並加速公司籌設與研發計畫,發揮車輛研發與資通訊產業資源互補優勢,攜手發展汽車相關業務,裕隆集團華創車電工程技術團隊,與鴻海資通訊產業運營專業領域人才整合,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發展。劉揚偉表示:「投資台灣產業、扎根在地技術,是過去四十多年來集團不斷推動的目標,這次和裕隆合作,補足集團在整車設計的能力,也希望藉此次延續台灣的車輛技術研發能力。」陳莉蓮表示:「鴻海與裕隆新合資公司是雙方優勢資源的結合體,象徵著台灣自主汽車的延續、轉型與創新,裕隆集團將借助合資公司開放平台的資源,持續深耕自主品牌,推出具競爭力、滿足市場需求的新產品。」新成立公司資本總額為新台幣155.76億元,由鴻海以現金出資新台幣79.44億元,佔股51%、裕隆以華創車電技術開放平台資產作價出資新台幣76.32億元,佔股49%。雙方以互補優勢攜手抓住EV電動車市場的潛在商機,提供整車研發設計、開放平台共用化及生態系服務。雙方共同認為,未來也會藉由平台化、標準化、共用化模式邀請供應鏈伙伴加入,進一步廣大與豐富產業生態。
裕隆鴻海合作垂直整合 搶攻國產電動車市場
裕隆集團與全球資通訊產業龍頭鴻海於7日宣布雙方簽署合作協議,未來將設立合資公司,資本總額為新台幣155.76億元,鴻海以現金出資新台幣79.44億元,佔股51%、裕隆以開放平台資產作價出資新台幣76.32億元,佔股49%,計畫將推動汽車整車研發設計、開放平台共用化及生態。新合資公司將結合裕隆旗下華創車電的整車技術開發,以及鴻海在電子零組件的製造設計能力,發揮車輛研發與資通訊產業資源互補優勢,共同發展汽車相關業務,為汽車產業帶來創新模式。鴻海表示,身為全球電子產業服務龍頭,過去45年來,透過集團化經營,在全球產業鏈中,建構出IDM創新營運模式,未來結合華創車電的整車設計以及開放平台資源,向高附加價值研發環節延伸,持續打入車輛產業價值鏈。鴻海自去年楬櫫電動車、數位醫療、機器人三大產業策略方向後,即不斷朝向EV電動車領域展開深度佈局,本次攜手裕隆,是鴻海繼與飛雅特克萊斯勒(FCA)合作電動車領域後,今年宣布的第二家合作大廠,這兩次合作,將創造一個從品牌到平台的跨界汽車聯盟。鴻海科技集團董事長劉揚偉表示:「汽車市場與產業已進入轉型快車道,通過平台化模式進行車輛設計已是大勢所趨。鴻海希望運用過去在ICT產業的成功經驗,為汽車產業打造新的IDM營運模式。很榮幸,本次能和裕隆合作,借重華創在汽車研發技術厚實的基礎,有助於集團加速跨入EV電動車領域的腳步。」裕隆集團表示,裕隆集團具有多年汽車整車研發設計、生產製造經驗與資源,並已投入開放平台及新能源汽車、車聯網、自動駕駛等未來汽車產業發展趨勢的研發資源與技術。集團在去(2019)年推動價值鏈策略轉型,華創車電的汽車研發平台採開放模式,過去的「單一客戶、重資產」轉變為「全面開放、多元客戶」的開放平台新方向,提供客戶total solution的服務,開放平台轉型策略以來,持續經營現有納智捷品牌運營並爭取多元客戶。秉持對台灣車輛產業轉型與升級發展的共同願景與策略方向,雙方以互補優勢攜手抓住EV電動車市場的潛在商機,未來也廣邀供應鏈合作夥伴加入,也為台灣培育更多優秀車電研發人才與創新機會。新公司將由雙方共同組成經營團隊,鴻海提供ICT產業供應管理運營優勢與人才;裕隆以華創車電的研發工程團隊為主。本次合作也代表著兩個集團轉型升級的雙引擎正式啟動,亦為汽車產業界注入源頭活水。
一個月2件合資案 鴻海積極卡位汽車產業
在汽車領域才在1月下旬宣布與飛雅特克萊斯勒合作的鴻海,一個月內再宣布第二家合作消息,與將今年上半年將裕隆合組新公司,積極的在汽車產業布局將打造鴻海從品牌到平台的汽車聯盟。鴻海自去年宣示從電動車、數位醫療、機器人三大產業策略方向後,今年已經迅速的看到動作,繼上個月宣布與飛雅特克萊斯勒成立合資公司,專注於開發及生產純電動汽車,並進一步經營車聯網業務,這個月再宣布與裕隆展開合作,與裕隆旗下的華創車電整車設計以及開放平台資源,向高附加價值研發環節延伸,持續打入車輛產業價值鏈。鴻海董事長劉揚偉表示,汽車行業發展已經進入轉型快車道,通過平台化模式進行車輛設計是大勢所趨,藉由鴻海在ICT產業的成功經驗,可以複製為汽車產業新的垂直整合模式(IDM)的營運,也有助於集團加速跨入電動車領域的腳步。鴻海與裕隆合資的新公司資本額為155.76億元,雙方持股占比為鴻海51%,裕隆49%,鴻海以現金79.44億元出資,裕隆出資76.32億元,但以開放平台資產作價,鴻海提供 ICT 產業供應管理運營優勢與人才;裕隆以華創車電的研發工程團隊為主。
【玩命關頭幕後黑手4】「如果裕隆當初聽得到我的意見,今天不會這樣」
在國產車節節敗退之下,只做骨董車不做現代車的合擎,2003年成立至今才17年,年收破6億,表現亮眼。目前合擎除了骨董車鈑件市場外,也多元發展,像利用現成模具做電動遊園骨董車、電動農場代步車,或將福斯T1改造成露營車廂、豪華廁所、電動娃娃車,可以外銷也可以內銷,「這行業有太多東西做不完,怎麼可能是夕陽產業!」羅修賢的想法源源不絕。隨著裕隆集團虧損嚴重,在執行長嚴陳莉蓮大刀整頓之下,負責納智捷研發的華創車電遷往苗栗三義「廠辦合一」,開放向外接單、各自求生,日前也傳出主動找合擎洽談電動車的合作。裕隆集團執行長嚴陳莉蓮宣布華創車電廠辦合一,華創三義廠人員找上合擎,洽談電動車或其他合作可能性。(圖/翻攝自合擎網站)「在合擎,汽車模具都是現成的,只要加裝動力系統就是一個產業,電動車目前除了華創,迪吉亞公司也有興趣。除了電動車,我還建議裕隆的人做高底盤的老車,賣到東南亞這些路況不好、有礦坑的國家。」羅修賢分析,這是國際大廠看不上眼的藍海市場,省下研發費,直接用老車去改,做生意成本低才是王道。羅修賢認為,台灣要走車廠,內銷市場不大,外銷沒有優勢,尤其中國有那麼多小車廠你根本拼不過它,全世界汽車零件有30億產值,如果走出自己的路,中南美、中東等國家都可以打進去。他感嘆的說:「我好幾年前就想認識嚴凱泰,但說不上話,那時想建議他做雪佛蘭這些經典老車。這些車的引擎兩千多塊美金就買的到,組裝一輛車才3萬多塊美金,美國有多少非法移民需要這些車?裕隆不用去國外設廠,賣零件讓他們組就好!2015年美國通過新法案(Low Volume Motor),每年限額開放小型汽修廠生產改裝車上路,我們做的車殼在美國可以上路。如果裕隆當初聽得到我的意見,今天不會走到這樣!」(待續)除了骨董車外,合擎將已經開發的模具多元利用,這是用車頭改造的沙發椅。(圖/王永泰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