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噸
」 碳費 台塑 台電 垃圾 環境部茶香走味2/日產250噸垃圾蓋700噸爐 陳翰立質疑縣府動機
南投縣政府宣布,為了縣內每天產生的250噸垃圾,計劃興建可處理700噸垃圾的焚化爐,並經評估後已選定名間鄉新民村為優先預定廠址,將在2025年1月完成環境評估。名間鄉民不滿指出,南投縣府聲稱在6個地點中選址,但根本只是「陪榜」,日前發包興建前的可行性評估及先期規劃案,也只針對新民村內的特定農業區,根本未對考慮過其他地點。名間鄉長陳翰立則痛批,南投縣府根本是「先射箭、後畫靶」,急著蓋焚化爐,令人懷疑背後動機。名間鄉的垃圾露天堆放在暫置場已超過6年,近年開始打包堆置,但包裝也難敵風吹日曬,縣府直到2024年9月才運走約300噸。(圖/報系資料照) 南投縣政府公布的焚化爐「最佳預定廠址」位於名間鄉外埔段,面積合計約為7.5公頃,土地使用分區為特定農業區,使用地類別為農牧用地,南側鄰近濁水溪堤防外道路,東側鄰近國道3號高速公路,目前均屬財政部國有財產署管理,並租予民眾種植作物。縣府計劃依「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完成可行性評估及先期規畫後,將向財政部國有財產署租用土地,並採BOT方式招商投資興建焚化爐。 陳翰立說,南投縣府宣稱從6處適宜地點綜合評估,選定名間鄉新民村列首選,實際上卻未評估其他地點,就直接指定名間鄉新民村的特定農業區土地為優先選址,還聲稱該處附近沒有敏感設施。他說,其實該處1.3公里外就是新民國小,附近還有名間國中,再遠一點的社寮國小、國中距離3公里,而竹山秀傳醫院距離也只有2.3公里。 「縣府什麼都沒做,就直接指定選址,這樣我沒有辦法接受。」陳翰立說,縣府應該多徵求幾個地點,公開、公平地進行環境評估,如果名間鄉新民村這塊土地真的最適合,那可以討論接下來怎麼做;但如今縣府直接指定名間鄉這個預定地的原因是交通方便、土地取得容易,更關鍵的是這塊土地的面積在10公頃以下,僅須南投縣府府自行進行環境評估即可,不需經過中央審核,這個決策的過程太過草率,而且目的讓人質疑。南投縣政府宣布將新建垃圾焚化爐,並以名間鄉新民村為首選位置,名間反焚化爐自救會7日在名間鄉公所前高舉旗幟抗議。(圖/報系資料照) 陳翰立說,根據環境部的規劃,台灣目前有24座垃圾焚化爐,到了2027年將會有29座,屆時就足以處理全台的垃圾量,不必再增加焚化爐數量。他說,南投縣政府未經過多方評估,就選擇了一個最快、最便於設廠的位置,讓人不禁懷疑,縣長許淑華是「想建而建」,要搶在其他縣市之前動工,擠進這29座的焚化爐名單內。 陳翰立說,前環保署長郝龍斌1992年在任內推行「一縣市一焚化爐」政策,南投原本也要興建的焚化爐,但發生其他縣市的焚化爐蓋好後卻缺垃圾可燒的情況,南投的計劃因此喊停。雖然南投沒有自己的焚化爐,但過去林佳龍在台中市長任內每天幫忙南投燒50噸垃圾,而盧秀燕上任後喊卡,南投縣政府卻未積極尋求其他縣市幫忙解決垃圾問題,也沒有向中央政府求助,消極的態度才會造成縣內垃圾無法清運,累積至26萬噸。 立委羅美玲表示,名間鄉是台灣重要的茶鄉,南投縣政府若有意在此興建焚化爐,首先必須要充分與地方鄉親、茶農及果農溝通,縣府所謂新穎安全且效率最高的垃圾處理再生能源中心是怎樣的一個運作方式?鄉民所關心的焚化爐對土地、水源,農產品的影響及衝擊,這些議題縣府都必須跟名間鄉民面對面說清楚,在未取得居民的共識之前,都不宜進行下一步。CTWant致電詢問南投縣政府對相關指控的回應,至截稿為止尚未獲回覆。
不再似寶1/台塑四寶上兆市值蒸發套牢87萬股民 石化慘成水餃股
「我是台塑台化小股東,今年得申請勞工紓困貸款才能過年回家吃年夜飯!」近期網路上各種酸言酸語,衝著台塑四寶股價而來,總結2024年台股「新慘業」就是石化,多家企業已成雞蛋水餃股,原本的龍頭台塑四寶股價也跌破金融海嘯低點,還可能出現史上首度營運虧損,這波「石化冰風暴」可能會讓全台超過87萬名小股東的荷包凍很久。CTWANT記者整理台塑四寶近期股價表現,高點分別為:台塑(1301)2021年10月的121元,南亞(1303)2022年4月的94元,台化(1326)2018年9月的130元,台塑化(6505)也是2018年9月的151元。而在2024年12月31日,台塑收在35.5元,南亞正式跌破3字頭、收在29.9元,台化收在27.3元,台塑化則為34.55元,網友戲稱不是股價「腰斬」、是「腳踝斬」,2024年市值蒸發1.18兆元,剩下不到1兆元。曾是台灣之光的台塑四寶,成功經歷數個景氣循環,如今營收及股價表現一路慘跌,不再「似寶」,最大關鍵在於中國大陸石化業的「內捲」。「不要小看中國,他們的技術真的超級厲害,我從來沒看過塑膠袋可以做得這麼薄!」在2009年,當時的台塑董事長李志村曾跟CTWANT記者開玩笑說了這句話,當時是在諷刺中國製造的偷工減料,沒想到過了15年,一語成讖。大陸官方2016年允許民間企業投資煉化一體廠,一連打造了包括大連長興島、河北曹妃甸、江蘇連雲港、浙江寧波、上海漕涇、廣東惠州和福建漳州古雷七大石化園區,被媒體稱為「七個王永慶」,在中國刻意扶植與複製台塑六輕的成功經驗下,2020年後產能集中開出,到2026年前計畫新增化工原料產能超過8300萬噸,導致目前乙烯、PX、PTA、CPL、MEG、SM、ABS等全都供給過剩。但新冠疫情後,大陸房地產市況低迷,內需疲軟,影響相關石化、塑料及化纖需求,所以向外傾銷。「原本預期上半年會開始反彈,但實際上沒發生,現在景氣走勢,無法用傳統的產業架構來解讀了,人為干擾變因太多」2023年11月底,台塑集團總裁王文淵向記者們介紹剛從敦化北路搬至內湖的新總部,當時氣氛輕鬆,他笑說不會讓幫他賺錢的老臣們退休。2024年,台塑、台塑化接連換了董座,記者也很難見到王文淵了。央視新聞報導天津新增乙烯年產量120萬噸。(圖/翻攝自央視網)「近日,年產120萬噸乙烯項目在天津經開區南港建成投產,專案投產運行後,中國石化天津基地的乙烯年產能將達到250萬噸,並將帶動千億級下游產業發展。」大陸第一官媒央視新聞在2024年11月興奮播報這條新聞。光是這一家公司、一個基地產能,就超過半個台灣一年400萬噸的產量,而這僅是眾多石化投產新聞的一條,12月還有内蒙古寶豐、萬華化學和山東裕龍等陸續開出新裝置,又多了210萬噸的乙烯投產。產能大增、價格崩跌,不但讓大陸市場內捲,還逼到整個亞太地區產業鏈失衡,重蹈大陸過去在太陽能、面板產業的覆轍,補貼扶持、產能過剩、削價競爭,然後就是倒閉潮。《朝鮮日報》報導,中國乙烯年產能在2023年已超過5千萬噸,是韓國的4倍,導致韓國公司不斷虧損,樂天化學過去3年已慘賠數千億韓元,考慮賣掉廠房,但找不到人接手,搞得韓國政府要幫忙借錢補貼、還讓原料石油腦進口關稅直接為0,免得公司倒了。全亞洲產能過剩,也讓台股的塑化股壓得抬不起頭,前私募股權操盤手「股人阿勳」整理,過去兩年半的股票投資報酬率,國喬(1312)為負47%,12月31日股價收在10.45元,台聚(1304)負48%、股價10.75元,華夏(1305)負55%、股價11.95元,大多成了雞蛋水餃股,台塑四寶更是負56%到61%。韓國樂天化學過去3年已慘賠數千億韓元。(圖/翻攝自樂天化學官網)令人訝異的是,台塑2024年股價跌一半,寫下22年新低,小股民卻增加6.4萬人,達到33.1萬人新高;南亞股價為16年來新低,股東增加約4.2萬人,共26.3萬人;台化也是22年來新低,股東增加2.3萬人,共18.2萬人;台塑化更是掛牌以來最低,股東卻破10萬人,增加3.4萬人,四寶股東人數近88萬人。愈跌愈愛買,就是看上台塑「大到不會倒」而逢低買進,然而許多分析師都在勸退,一業內人士向CTWANT記者透露,很多大戶套在50元左右,短期解套不易。「買股不是談戀愛,拖這麼久沒用」股人阿勳說,現在大戶都在賣、散戶接,千張以上大戶兩個月內已減少2%,台塑四寶的毛利率至少要回到8到10%以上才能損益兩平,15%以上才能讓股價回到過去,若再考慮碳費成本,至少要25%以上,「雖然價格很低,但轉型期太長了,建議立馬停損。」國泰投信董事長張錫也跟CTWANT記者說,台塑四寶明年仍不OK,可能要等到2026年後。四寶陸續在2024年12月宣布發行114年度國內無擔保普通公司債,合計募資金額將達470億元,盼籌資度過營運寒冬。業內人士也開玩笑表示,台塑家大業大不缺現金,可能是要以此「喊窮」,為2025年不發股利「鋪路」。
台灣將進入「非核家園」 專家警告2025仍存在缺電風險
核三2號在2025年5月17日運轉執照到期,台灣進入「非核家園」,電力是否穩定成為大考驗。台電表示,已規畫3部百萬瓩的大型燃氣機組上線,預估明年備轉容量率可「保7」,若無意外能穩定供電。不過電力專家警告,立院刪減購煤預算,以及明年水情豐枯難料的狀況下,都讓2025年存在缺電風險。即使水情豐沛,供電如台電所願將備轉容量率維持在7%以上,但因少了核能,依據經濟部電力規畫,明年再生能源僅能到15%,扣除抽蓄水力,僅能靠3成燃煤、5成3燃氣全力發電,也就是8成3都是具有空汙問題的「髒電」,排碳量只高不低。明年5月中不僅是近百萬瓩的核三2號退役,還有民營電廠長生7月也要停一部舊機組,至秋冬季台塑麥寮燃煤1、3號,以及興達舊3號燃煤要解聯,少掉電力逾300萬瓩。台電表示,今年已規畫桃園大潭7、9號,興達新1號等3部新大型燃氣機組明夏前上線,9號機、興達新1都已在試運轉,7號機則在測試中,都在進度內,加上還有新的光電、離岸風電,2025年會守住夜尖峰備轉容量至少7%。電力界人士打臉說,立院砍掉台電明年購煤預算60億,明年要減少120萬噸購煤量,造成限煤。還有水情豐枯難料,都會讓台電手上可打的電力牌減少,一定有缺電風險。民進黨在2025年做到非核家園,但行政院長卓榮泰又說,政府對新核能態度非常開放,事實上國家原子能科技研究院,已在去年與成大、清大合作,建置核融合實驗相關裝置,預計2026年完成,2025年起將投入逾千萬元研究小型模組化反應器(SMR),為引進新核能技術預作準備。核融合、SMR等新核能技術,因擁有建置成本低、安全性較高或低汙染等特色,即使未有正式商轉案例,不少國家已開始相關研發。國研院主任祕書林家德說,目前國際上研究最多只進展到核融合反應控制技術及相關材料開發,國內核融合研究過去零星分散在各學術機構,為了培養國內人才,去年起正式執行與核融合技術相關的中小型計畫。國原院2025年至2028年將開始研究SMR,重點將放在安全分析,首年經費約1543萬元,未來的經費則在估算中。
景氣冷…鋼鐵、石化業碳排不減反增 業者曝原因
根據環境部公布事業碳排放量資訊,即便去年各廠直接、間接碳排放相較2022年各減少4%,但細看個別工廠,近年景氣不佳、產能過剩的鋼鐵、石化業碳排不減反增,其中台塑石化在雲林縣的麥寮一廠碳排增加最多,中龍鋼鐵的增幅則是排名第6。目前需執行碳盤查的行業別為發電業、鋼鐵業、石油煉製業、水泥業、半導體業、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業,以及全廠直接及間接排放達2.5萬公噸的製造業。環境部統計,去年應碳盤查對象共553廠,相較2022年增加3廠,去年直接溫室氣體排放量共214.5百萬公噸,能源間接溫室氣體排放量共54.6百萬公噸,前者排放量均較2022年減少3.9%、後者減少4%。細看各廠碳排,環境部「事業溫室氣體排放量資訊平台」資料顯示,台塑石化麥寮一廠2023年碳排量,相較2022年增加93萬1964.751公噸,是碳排增幅第1名的工廠;台積電各廠2023年碳排比起2022年,增加33萬2281.94公噸,其中有3廠的增幅排名前10;中龍鋼鐵碳排放則增加24萬5666.056公噸,增幅排名第6名。環境部長彭啟明指出,環境部目前列管碳排放2.5萬噸以上事業,要求每年申報碳排放量,可能因為業績、擴廠出現增加或減少,是很正常的現象,重點是降低整體排放量,未來也會逐步往下列管,要求1萬噸或5000噸以上事業也需碳盤查。環境部氣候變遷署副署長黃偉鳴補充,目前除了考慮擴大碳盤查對象,也正在討論降低製造業碳盤查門檻,不過降幅仍在討論中,最快明年1月預告草案。台塑化主管表示,首先,2022年有新冠疫情,基期低;第二、當台電缺電時,會由台塑火力電廠支援,穩定國內供電。現正斥資逾1300億元,推動燃煤改燃氣的麥寮電廠,有助減碳。中龍鋼鐵指出,鋼鐵業的煤並非燃料,而是用在煉鐵的冶金煤,目前全球鋼鐵業持續朝鋼方向研究,為減碳,已在2022年1月成立「節能減碳及碳中和推動小組」,設定短、中、長期減碳目標。
積極減煤!明年先減300萬噸 台電盼能給予調度彈性
台電積極減煤,今年燃煤用量為2,500萬噸,計劃明年進一步減至2,200萬噸,亦即編列明年預算時已自行先減煤300萬噸。有關立法院經委會上週協商後決定減列60億元購煤預算,台電尊重此決議,但同時強調供電並非量入為出的觀念,為了滿足用電需求,必須要有餘裕,以應對用電需求變化與極端氣候挑戰。針對委員認為台電所說的減煤300萬公噸,事實上指的是高雄興達電廠燃煤機組轉燃氣,台電回應,統計至今年12月,興達電廠實際用煤量僅不到135萬噸,興達電廠透過環保調度,近年減煤已有成效,用煤量早已遠低於300萬噸,委員所言明年減煤300萬噸為興達電廠原先就規劃的既定計畫,顯非實情。台電在維持供電穩定的前提下,努力深化減煤,為維持供電穩定,盼委員給予台電電力調度的餘裕。此外,針對媒體報導指「台電尋求翻案」,稱「後續還要政黨協商、甚至表決,才會做成決議」,台電嚴正澄清,台電公司並未有過如此發言,台電尊重立法院預算審議權與決議。台電盼購煤預算與減煤量能匹配,否則恐讓明年電力調度失去彈性,因用煤量皆依據再生能源及燃氣機組可合理發電時數來規劃,若大幅刪減購煤預算,在極端氣候造成水力發電減少,或因燃氣機組故障及用電量增加等狀況下,恐影響供電安全。
為有效減煤降汙…台電「購煤預算遭刪」 中火明年減煤100萬噸
台電台中火力發電廠引發的空汙問題備受關注,為有效減煤降汙,國民黨立委楊瓊瓔在立法院經濟委員會提出減列台中火力發電廠購煤預算60億元,並要求明年中火減煤量達100萬噸。台電董事長曾文生則表示,台電已有減煤300萬噸計畫,希望不要再減列購煤預算。立法院經濟委員會19日審查114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經濟部附屬單位預算營業部分,台電董事長曾文生(右)、總經理王耀庭(左)列席。(圖/中國時報記者黃世麒攝)楊瓊瓔表示,政府過去曾經承諾台中火力發電廠增設1座燃氣機組、就拆除1座燃煤機組,但中火二期跳票;目前中火每年燒煤量1260萬噸,政府竟說要2031年才能承諾減煤數字。人民的健康不容被犧牲,政府既然宣誓要減碳,就應針對能減多少煤、從哪裡減都講清楚,而非試圖以各種數字混淆大眾。楊瓊瓔譴責執政者對能源政策問題的模糊態度,她說,連民進黨的委員都提出高雄電廠要減煤的決議,相信減煤是全民共識,呼籲執政黨面對長期能源政策錯誤的真相,應積極思考乾淨便宜核電選項的可能,而非一昧把民眾推入「火力發電」的健康火坑,要求政府對電力發展與能源配比提出進度及報告。國民黨立委楊瓊瓔在立法院經濟委員會提出減列台中火力發電廠購煤預算60億元,並要求明年中火減煤量達100萬噸。(圖/楊瓊瓔提供)她並說,台電所說的減煤300萬噸,事實上指的是高雄興達電廠燃煤機組轉燃氣,是原本就有的既定計畫,大家無法接受。經現場委員討論後,楊瓊瓔的說法獲得支持,朝野協商後除減列60億元台電購煤預算,也作成決議「要求114年度中火減煤100萬噸」。
超前佈署!花蓮縣政府一級機關全面碳盤查
為加速淨零排放各項政策的推動,花蓮縣政府於2022年成立「花蓮縣淨零排放推動小組」,12月11日召開「113年花蓮縣淨零排放推動小組暨氣候變遷因應推動第二次會議」,由花蓮縣長徐榛蔚親自主持,除了與企業共同合作的努力外,縣府各機關也全面推動減碳各項政策,讓花蓮成為最亮眼的淨零城市。(圖/花蓮縣政府提供。)為達成2050淨零排放的目標,花蓮縣政府自2022年起在縣長徐榛蔚領導下,辦理花蓮縣淨零排放暨氣候變遷因應推動小組會議,全面啟動淨零排放各項工作,花蓮縣政府早於2022年已開始超前佈署,建立溫室氣體盤查基礎,2024年完成依循ISO 14064-1標準的局處、示範鄉鎮及企業自主盤查工作,並計畫於2025年全面完成第三方查驗,領先國家在永續長會議中建議各縣市應於2025年完成機關盤查的目標,我們以七大面向和十六項具體策略,推進2050淨零碳排行動方案,並制定短期、中期與長期溫室氣體減量目標,展現實現淨零的決心,花蓮縣已實現145萬公噸CO2e的減量,提前超越2025年減量112萬公噸的目標,不僅彰顯花蓮縣在淨零排放工作的卓越成效,更是全國減碳績效的典範。(圖/花蓮縣政府提供。)今年度開始推動2050淨零轉型五大策略,包括建構智慧共享的綠能策略、推動數位與綠色的產業雙軸轉型、形塑淨零永續的綠生活、政府建立法規調適輔導團隊及行動指引、不遺落任何人的公正轉型等。此外,專家建議未來應善用大數據技術有效減碳,建構能源微電網強化地區韌性與耐災能力,並發揮地利推廣農業碳匯發展,進一步提升花蓮縣的減碳效率與永續發展能力。(圖/花蓮縣政府提供。)縣長徐榛蔚表示,永續是花蓮的日常,淨零排放不僅是短期任務,更是一個需要長期規劃和方向的目標,超前部屬的花蓮淨零,2025年花蓮縣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預計較2020年減少約16%(112萬噸),2030年則預估將減少59%(405萬噸),一直到2050年預估將減少100%(689萬噸),積極展現出花蓮縣在淨零排放工作的努力與成效,在努力推動淨零轉型的過程中,有賴各局處與專家委員們的商討與意見交流,讓我們能夠一步步完善花蓮縣的2050淨零碳排計畫,推動各局處共同協力完成分工與行動方案,讓各項政策更具體、更具操作性,雖然目前花蓮縣已有初步的成果展現,但不能以此為滿足,必須更加努力,縣府未來仍持續在跨部門的合作中,不斷檢討與優化行動策略,以期在本縣建立一個具韌性、可持續的低碳環境。(圖/花蓮縣政府提供。)花蓮在實現淨零排放目標方面所面臨的挑戰與機遇,展現了跨領域合作和在地化研究的重要性。淨零排放的工作需要縣府、在地企業及縣民一起來努力推動,未來花蓮縣將持續深化與在地企業的合作,打造機關碳中和示範點、結合有機農業與農產品碳標籤、推動低碳旅遊碳足跡認證、持續建構沼氣發電與循環零廢棄、強化綠能運輸、推動節能建築及建構韌性防災的環境等各項工作。全面帶領花蓮縣大步邁向山海之間尋找對頻,超頻的花蓮淨零。(圖/花蓮縣政府提供。)花蓮縣政府 廣告
巧新11月營收破7億創今年單月最高 黃聰榮捐3千萬股票回饋母校
國立台東高商中興堂今(12)日舉行66週年校慶大會暨汽車輪圈大廠巧新董事長黃聰榮捐贈典禮,黃聰榮捐贈市值高達3千萬元巧新股票給母校,表達對母校深厚的感激之情,同時,黃聰榮董事長也獲頒國立台東高商「榮譽傑出校友」。這筆捐贈將以永續發展為目標,並設立獎助學金。國立台東高商校長林明錚在致詞中代表全校師生向黃聰榮董事長致上最誠摯的感謝。他表示,「這是國立台東高商創校66週年以來,收到最大筆的捐贈,今年適逢創校66週年校慶對學校而言意義非凡。東商將依據黃董事長捐贈的永續理念,捐贈的股票設定不能出售,並以每年配發的股利資金,用於培訓多元展能經費及獎助學金等等。」黃聰榮也提到,透過此次與學校的合作,規劃一系列跨領域實習與專案課程,為學生打造職涯起點,縮短學校教育與職場實務之間的落差,並為產業培育更多具國際競爭力的優秀人才。據巧新日前公布財報顯示,巧新今(2024)年11月合併營收7.05億元,較上月營收6.69億元成長5.34%,創今年以來單月營收新高,受惠於JLR、BMW及法拉利等主要超跑與豪華汽車品牌車廠在11月的拉貨力道較上月提升,帶動客製化輪圈需求明顯提振。累計2024年1至11月合併營收69.20億元,較去年同期營收70.98億元減少2.51%。同時,巧新也觀察輕量化、低碳排化趨勢與ESG要求,憑藉RESAICAL®再生鋁提供低碳排解決方案為汽車產業持續帶來新變革,目前已生產近8萬噸、打造逾90萬顆再生鋁輪圈,已獲Porsche、JLR、BMW、Toyota、Lexus、Stellantis、Rolls-Royce共7家知名車廠正式認證採納。展望2024年第4季與2025年,巧新保持審慎樂觀態度。巧新近年來以「鍛造」技術為核心,積極佈局多元產業市場,並強化再生鋁領域的業務版圖,除計劃在2025年使再生鋁材料在產品中的使用比例達從目前的40%進一步拉高至50%之外,也擴展其在半導體、重電、航太及電輔車等多元化應用領域的業務,創造良好的訂單能見度。
移動中的海上奇幻世界 「迪士尼探險號」明開賣!提前下單享碼頭免費接送
郵輪假期因為具有便利性、行程多樣化、適合各年齡層需求等特性,在疫後備受青睞,而近期最受矚目的可說是「迪士尼探險號」,將於明(10)日上午8時正式開賣。在各旅行社與平台部分,KKday自今年7月份便推出「0元登記」卡位活動,截至目前已有超過萬名旅客下單登記,有興趣的旅客仍可持續於活動頁以0元下單,可獲得郵輪行程當日新加坡任何地點至郵輪登船處的免費來回接送;另外可樂旅遊目前收到的迪士尼探險號訂單需求已超過8千人次,其中以含兒童的家庭客及迪士尼粉絲為最大宗,主要需求房型則以陽台房及套房為主;Klook同樣於開賣前推出登記候補,民眾若於12月12日前訂購就送150美元(約台幣4,500元)的限量Klook旅遊金,而於開賣前登記、12月13日之後訂購的人,也可享25美元(約台幣750元)限量旅遊金。船上規劃七大主題區域,包括全球最大型的「海上雲霄飛車」。(示意圖,圖/迪士尼遊輪提供)迪士尼探險號共有2,111間艙房,並於各細節處加入迪士尼動畫、電影角色元素點綴。(圖/迪士尼遊輪提供)號稱移動式豪華度假村的「迪士尼探險號(Disney Adventure)」是迪士尼遊輪首度以亞洲為母港所打造,將於2025年12月15日從新加坡正式啟航,其排水量達20.8萬噸,共有2,111間艙房,最多可服務6,700位旅客。房型部分從有天窗可飽覽湛藍海洋的海景房、設有私人露台的陽台房,到提供寬敞起居空間及私人浴池的超豪華禮賓房等皆備,可滿足不同旅客的需求。船上共設有七大主題區,包含登船後迎接旅客的Disney Imagination Garden,讓人宛如走進童話世界的奇幻氛圍;還有以漫威主題打造的Marvel Landing,擁有250公尺全球最長的海上雲霄飛車;而採用《玩具總動員》繽紛色彩設計的Toy Story Place,可享受超長划水道;及以《小美人魚》和《海底總動員》為靈感打造的餐飲區Disney Discovery Reef;設有露天座位與弧形游泳池的 Wayfinder Bay;提供電子遊戲和電影院等多元娛樂的San Fransokyo Street;以迪士尼公主彩繪裝飾天花板的餐廳與商店Town Square等,每個角落都隱藏著經典的迪士尼動畫人物,並有為各年齡層設計的節目,等著為旅客帶來奇幻體驗。船上有分齡兒童與青少年主題俱樂部、成年人專屬休閒空間,無論大小朋友都能享受迪士尼海上奇幻之旅。(圖/迪士尼遊輪提供)目前可樂旅遊規劃迪士尼探險號5日及6日團體及自由行商品,首波上架2025年12月15日至2026年3月30日共30趟次,時間涵蓋耶誕、跨年、農曆新年、寒假等檔期,並搭配長榮航空推出限定專案價,每人最低40,888元起,凡報名前4趟次出發的旅客,再加碼贈專屬好禮。其中團體行程將搭乘長榮航空往返新加坡,首日入住距離郵輪碼頭僅15分鐘車程的五星級「新加坡首都凱賓斯基酒店」,遊覽濱海灣花園、星耀樟宜等著名景點,並品嘗海南雞飯、松發肉骨茶等特色美食;自由行商品同樣使用長榮航空往返新加坡,住宿推薦「新加坡禧街鉑爾曼飯店」或「濱海灣賓樂雅臻選酒店」一晚。無論是訂購團體或自由行套裝的旅客,皆可享新加坡樟宜機場至飯店、飯店至郵輪碼頭、郵輪碼頭至樟宜機場等3段當地交通接駁;此外,可樂旅遊亦於每趟次都安排隨船中文領隊提供旅客必要的旅遊協助。「迪士尼探險號」預計將於2025年12月15日於新加坡首航,民眾可依習慣、團體或自由行挑選喜歡的平台下單。(圖/迪士尼遊輪提供)另外Klook則提供3至5晚方案選擇,3晚每房最低只要958美元(約台幣3萬元),除了搶先登記贈送限量旅遊金之外,Klook也提供免海外刷卡手續費、LINE Pay與信用卡等多種付款方式,並享出發90天前免費取消;KKday站上推出5天4夜及4天3夜的行程,其中「內艙房」每人售價約15,612元起、「海景房」每人售價約21,478元起、「露台房」每人售價約23,434元起、「套房」每人售價約53,744元起。目前KKday站上還販售超過百種郵輪假期商品,例如針對明年第二季及暑假檔期郵輪持續熱銷,主打「MSC地中海榮耀號」東京登船或基隆登船航線限量優惠,每人只要16,800元起;以及暑假檔期的「名人郵輪海極號」東地中海航線、「名人郵輪愛極號」阿拉斯加航線、「名人郵輪千禧號」日本航線、「名人郵輪無極號」歐洲地中海航線,輸入指定折扣碼即可現折2,000元。「名人郵輪海極號」歐洲地中海航線是於歐洲當地登船,前往克里特、土耳其、聖托里尼、拿坡里等地,售價55,000元起。(圖/名人郵輪提供)
地中海榮耀號故障明回不了基隆 千人行程大亂
亞太地區最大郵輪「地中海榮耀號」(MSC)近日展開從基隆港出發原訂5天4夜的「沖繩、宮古島」航班,7日傳出船隻故障停留在那霸島,工程團隊緊急搶修解決。船務代理公司表示,榮耀號因為技術原因須停留那霸維護,確定取消8日回基隆港的行程,許多遊客得知相當錯愕,也影響8日回港及上船旅客達6000多人。榮耀號原訂的「沖繩、宮古島」船次為4日自基隆港出發,途經宮古島、那霸、石垣島等,原本8日會回到基隆港,但因船隻故障於那霸維修,除了原本石垣島的航程取消,8日基隆港航程也取消。據了解,原本要返回基隆港的旅客有4886人,而8日要從基隆港登船的旅客則有2100人,均受影響。遊客聽到船上廣播後於臉書社團分享,表示7日旅程應前往石垣島,但郵輪故障要停在那霸港修理,不知道何時能回基隆,賠償問題也未知。不過遊客認為,與其到公海拋錨,停在港內修理對旅客是安全的,那霸也可搭飛機回台,也有民眾擔心回台時間耽誤。船代公司表示,對於榮耀號停留在那霸進行维護工作很抱歉,也必須取消8日的基隆港郵輪行程,希望能理解需要時間來進行必要工作,造成業務執行不便,請旅客諒解。至於旅客相關事宜,MSC郵輪公司正透過各旅行社通知8日要搭船的乘客航程取消,為確保有沒被通知到的旅客依然到港,明日會有工作人員在西岸碼頭待命告知。而賠償部分及那霸滯港台灣旅客返國問題,也均會由MSC公司做後續安排。地中海榮耀號17.2萬噸,為亞洲最大噸位的郵輪,今年更首度以基隆港為母港,採取基隆至那霸雙母港模式營運,沒想到卻發生故障意外,讓旅客無奈。
郵輪玩起來1/迪士尼探險號12/10開賣話題夯 業者狂收8000份需求單
亞洲迪士尼粉絲今年中開始敲碗的「迪士尼遊輪探險號」,下周12月10日開放預訂,儘管明年底才首航,但這艘首次進軍亞洲、迪士尼最大郵輪,已在台灣掀起討論熱度,業者預收需求調查就吸引8000人填單,其中以親子客及迪士尼粉絲為最大宗。由於新郵輪母港在新加坡,台灣旅遊業者看好迪士尼魅力,有望帶動台灣民眾認識「飛航郵輪」進階玩法。截至2023年底,全球約有60餘家郵輪公司、600艘船隻在運行,前5大郵輪集團依序為嘉年華、皇家加勒比、地中海、挪威及迪士尼,其中由美國影視主題公園龍頭華特迪士尼1998年開辦的迪士尼遊輪,主打家庭豪華旅遊,在母集團近年營收獲利疲軟之際,旗下5艘郵輪入住率高營收獲利貢獻亮眼,去年加碼打造3艘新郵輪,預計未來船隊還有5艘新兵。迪士尼的第6艘郵輪「迪士尼探險號」之所以備受關注,是因為20.8噸驚人總噸位能容納約6,700名乘客,且是第一艘以亞洲為母港的迪士尼遊輪,共有7大特色主題區,包括3層樓高的童話城堡,內有華麗舞台及布景演出迪士尼故事,還有離甲板9公尺高、海上最長的雲霄飛車等遊樂設施,迪士尼劇場、百老匯音樂劇更是基本配備。鳳凰旅遊總經理卞傑民預期國內整體郵輪市場2025年將再成長2~3成。右圖為歌詩達莎倫娜號,船上有滑水道、玻璃穹頂泳池設施。(圖/方萬民攝、鳳凰旅遊提供)「迪士尼探險號」首航為明年12月15日,提早1年開賣炒熱話題。大陸最大旅遊平台攜程資料顯示,今年遊輪訂單年增5倍多,「80後」為主力,由於今年2月起中國與新加坡相互免簽,有關新加坡及迪士尼遊輪的搜尋量暴增。台灣市場反應也不惶多讓,可樂旅遊光是回收需求調查單就已收超過8,000人次,其中以含兒童的家庭客及迪士尼粉絲為最大宗,主要需求的房型則以陽台房及套房為主,業者對於正式開賣後的買氣相當樂觀。可樂旅遊也宣布推出迪士尼探險號套裝行程,自由行每人最低40,888元起,含機加酒,加贈新加坡當地三段碼頭接駁及船上中文領隊服務;另也規劃成團體旅遊行程,除機票、五星酒店住宿1晚,還有陸上景點巡遊,再加上「迪士尼探險號」豪華內艙客房4日,共5日行程,每人49,888元起。而目前雄獅旅遊官網則是推出「迪士尼探險號」4日航程,不含來回機票,最便宜的內艙房每人15,805元起,實際價格仍以迪士尼遊輪官方公告為準。不少喜歡郵輪旅遊的民眾開始願意飛往不同國家嘗試不同郵輪產品,台灣旅遊業者近年也推出許多特殊航程,包括每人要價70萬元以上的南極郵輪追夢號。(圖/雄獅旅遊提供)類似「迪士尼探險號」這種「飛航郵輪fly-cruise」玩法,先飛行至目的地再搭郵輪,在國外相當普及,過去國內旅遊業者也引進不少「飛航郵輪」航線,但主題性若不夠強,推廣效果有限。雄獅旅遊總經理賴一青認為,迪士尼作為深受大眾喜愛的品牌,其郵輪產品以鮮明的主題性與吸引力,引發市場高度關注。「迪士尼探險號」的推出,不僅有助於提升台灣旅客對「飛航郵輪」的認識,也為市場注入更多元的選擇,同時啟發更多關於此類旅遊方式的討論話題。鳳凰旅遊總經理卞傑民也分析,「迪士尼探險號」啟航後就在公海上航行,中途不停靠任何港口,與目前台灣旅客搭郵輪喜歡上岸觀光的習性較為不同,比較是吸引迪士尼粉絲客群,「迪士尼探險號」有沒有辦法帶動其他「飛航郵輪」產品,效果還須觀察,但光是迪士尼的吸引力,確實炒熱一波話題。雄獅旅遊董事總經理黃信川表示,這10多年來,台灣對郵輪市場的需求快速放大,Fly Cruise需求也很強,今年郵輪旅遊業績已有20%以上高成長,明年持續看好。(圖/林榮芳攝)對於明年郵輪市場布局,卞傑民表示,「飛航郵輪」需要的旅行天數更長、費用更高,目前台灣旅客選擇郵輪旅遊,台灣母港出發和國外港口出發占比為9:1,台灣母港航程仍是各家旅行社的銷售主力,鳳凰旅遊明年主推基隆出發,停靠佐世保、宮古島、鹿兒島、釜山、濟州等地的「歌詩達莎倫娜號」,另外,「名勝世界壹號」因明年航次比今年多出1倍,「預期國內整體郵輪市場2025年將再成長2~3成。」至於雄獅旅遊,明年同樣聚焦穩健經營台灣母港航線,不過,推廣「飛航郵輪」產品仍不遺餘力,甚至積極開拓北美、加拿大及洛杉磯等全球航線市場,包括2026年1月也將推出南極郵輪追夢號。雄獅旅遊董事總經理黃信川表示,今年的郵輪業務成長已經非常顯著,與往年的10幾萬人相比,訪客人數已經增至20幾萬,呈現高速成長。過去10年,台灣郵輪市場從原本不到10噸的郵輪發展最大20萬噸,隨著台灣民眾對郵輪旅遊的接受度提高,也有越來越多人想到不同的國家征服不同的郵輪產品,預期「飛航郵輪」明年將大幅正成長。
引爆怒火!近4年未調價危及生存 瓦斯公會呼籲公平會介入調查
長期凍漲引爆業者怒火!液化石油氣(桶裝瓦斯)凍漲4年,中油本月不得已取消燃料丙烷氣折讓價每公斤0.8元,台塑化則不堪累賠,一次調漲3元。由於價差2.2元,危及台塑體系瓦斯行生存。液化石油氣公會聯合會爆發怒火,呼籲公平會立刻介入,調查中油凍漲造成市場不公平競爭。因新冠疫情,中油從2020年12月起凍漲液化石油氣價格,至今近4年未調價,共吸收每公斤17元未調,等於「賣一桶賠一桶」。因此12月取消丙烷氣優惠價0.8元,但中油強調液化石油氣牌價19.55元未變,仍是凍漲。國內瓦斯行有2300多家、分裝場115家,原本台塑系統占4成。然而台塑化不堪長期虧損,長期採取惜售策略,4年來瓦斯行市場占有率從42%降至23%,反之中油升到70多趴;12月起更一口氣調漲丙烷氣價每公斤3元,台塑體系更承受不住。中油、台塑化調漲的丙烷氣,是桶裝瓦斯的氣源,除供應工廠製程,也給需要較旺瓦斯的小吃店、熱炒店,有20公斤、50公斤裝,每月全國需求量在1.8萬到1.9萬噸之間。至於一般家庭用桶裝瓦斯,則是裝填丙丁烷(摻配),火力較小,不在此次調漲之列。台塑化主管也強調,丙烷氣今年已累虧40億元左右,且這次並未調漲家用瓦斯價格,只調整工業用部分,即便這次調漲,每月也僅回收2000萬元,一年少虧2.4億元,相較其鉅額虧損也是杯水車薪。液化氣體燃料(瓦斯)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賴芳泉表示,受台塑化惜售排除的20%瓦斯行與分裝場,本就如孤魂野鬼,到處向中油體系下的總經銷乞討。現在台塑化又調漲3元,下游瓦斯行等於活不下去,市場被中油體系蠶食。但想去中油,那邊又因量體有限怕虧損拒收。賴芳泉指出,中油凍漲,就是拿全民的錢去補貼,形同政府對台塑下游產業業者施以不公平競爭,呼籲公平會立刻介入了解。中油發言人林珂如表示,公司只是取消折讓,並非漲價,且已比原定契約量超發120%供應,瓦斯市占率提升到70多趴。對於不足的量,已在添購灌口設備,只是從國外採購需要時間。純丙烷都是靠國外進口,價格受國外定價影響,凍漲就是多賣多賠。對於瓦斯業者呼籲取消凍漲,中油表示,只要與台塑化無「事前約定」價格,不構成違反公平法問題。凍漲則是政府有穩定物價考量,尊重政府決定。
內政部辦淨零建築授證典禮 董建宏:淨零建築引領未來 樹立永續典範
內政部今(3)日舉辦「淨零建築授證典禮暨論壇」,由政務次長董建宏授證表揚2件取得最高等級的淨零建築及9件取得近零碳建築(第1⁺級)案例。董建宏表示,為提升建物節約能源成效,參考國際趨勢,內政部藉由多年推廣綠建築標章基礎上,建立建築能效評估及標示制度,發展近零碳建築技術,截至今(113)年10月全臺綠建築數量已逾1萬3千件,每年約可減少163萬噸二氧化碳排放量,相當於11萬公頃人造林(約4.02個臺北市面積)所吸收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成效相當良好,未來將持續鼓勵業界積極投入淨零建築發展,帶動更多企業踴躍申請,凝聚社會共識,共同邁向2050淨零建築願景。內政部董建宏次長致詞(圖/內政部提供)。董建宏說明,我國建築能效評估及標示制度,以優先實現建築節能50%為目標,自111年1月1日實施,由公有建築物帶頭做起,引導民間建築跟進,從去(112)年7月起,要求辦公、服務類的公有新建建築物在申請綠建築標章時,就必須同時進行建築能效評估,今年7月起更新增公有公共集會、文教類及商業類別,分年分階段實施,以有效提升綠建築設計水準,透過實施成效良好的綠建築標章,進而帶動建築物自主標示建築能效等級。董建宏指出,這次授證的國泰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國泰人壽台中烏日大樓」及台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瑞光大樓2」,除透過建築外殼、空調設備、照明燈具及設置太陽能光電系統等節能設計,取得近零碳建築(第1⁺級)外,更使用零碳再生能源,提升建築能效,取得淨零建築,為企業提供可借鏡的卓越範例。此外,內政部為擔任建物節能改造的領頭羊,建築研究所也規劃淨零建築路徑,所屬材料實驗中心帶頭進行既有建築能效改善,取得近零碳建築(第1⁺級),另在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招標的社會住宅及公辦都更建物,率先全面導入新建住宅能效標示1級以上,截至今年10月底已有140件申請建築能效評估,63件完成認可,其中包含2件淨零建築及25件近零碳建築(第1⁺級),皆可作為公部門觀摩學習的典範。董建宏補充,這次授證的還包括和泰興業中部分公司第一期廠辦大樓、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行政大樓、合作金庫商業銀行總行大樓、群光智慧綠能大樓、遠傳電信企業總部大樓、滬尾藝文休閒園區及三重區龍濱段393,470-1,471地號危老重建案等7件民間建築物,顯示已有許多民間企業紛紛響應政府淨零建築政策,陸續完成建築能效評估及自主標示,具體呈現公有帶動民間參與且企業大力支持成效。董建宏強調,內政部推動建築物淨零轉型相當重視社會溝通及產業對話,今年已於6月7日 、11日及14日舉辦三場「低碳建築政策交流座談會」,並於9月2日舉辦「自然碳匯及低碳建築研討會」;未來亦將參考日本住宅延壽計畫及國外建築物整建維護等計畫,研提結合淨零評估機制,以達確保居住安全、落實居住正義,同時減少能效排放之效益。內政部淨零建築授證單位合影(圖/內政部提供)。今日活動邀請各建築從業公協會理事長參與,共同見證受證單位的貢獻,並感謝長期致力協助於淨零建築的推動,期盼透過這次論壇交流,加強相關設計與技術應用解說,讓淨零建築持續深耕普及,未來內政部也持續與各界進行對話,逐步落實2050淨零排放目標。
力推減碳存摺加碼 明年擬月月兌換咖啡
台北市大力推動淨零碳排,攜手基北桃推出「我的減碳存摺」,今年活動參與人數突破32萬人、累計減碳量超過2.7萬公噸,北市副市長李四川2日表示,明年為吸引更多民眾參與,除月月抽獎外,增加「月月兌」活動,只要每月減碳20公斤,即可選擇兌換包括雙北市5公升專用垃圾袋、美式咖啡及霜淇淋等獎品。我的減碳存摺榮獲2024台灣永續行動獎SDG11銀質獎肯定,李四川昨與新北市副市長陳純敬、基隆市副市長邱佩琳及桃園市副祕書長賴淑華在北市府共同宣布明年活動持續,主打「兌獎制」,只要每月達標減碳量,可自由選擇獎項兌換。李四川分享,去年到東京參與全球城市永續論壇高峰會,與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會面時,小池百合子就請他們將西裝、領帶脫下來,認為穿西裝、打領帶卻吹冷氣不環保,代表減碳應該要從生活開始。陳純敬指出,新北連接基北桃,自行車道、通勤綠廊達114公里,明年會再增長,並投放YouBike2.0E電輔車至2100輛,市府也將拜託企業在尾牙活動,發放1200通勤月票作為安慰獎。邱佩琳說,基隆已有2成通勤族加入減碳存摺,平均每月每人貢獻6公斤減碳量,為增加減碳量,明年起將逐步購買電動公車,規畫路外停車場增設40個電動小汽車充電樁。賴淑華也提及,1200通勤月票受惠最多的就是桃園市,有近20萬市民往返雙北工作,市府持續推廣綠運輸,希望50萬名開車族能加入綠運輸行列,桃園作為國際機場所在地、為台灣工業首都,全台500大企業有3分之1落腳桃園,目標2030年減碳400萬噸。
1.6萬噸中國大閘蟹2次檢驗不合格 內含「世紀之毒」戴奧辛
食品藥物管理署(食藥署)在11月查獲一批從中國進口的大閘蟹,總重約1.6公噸,經過兩次檢驗後,確認這批大閘蟹殘留超標的「世紀之毒」戴奧辛。食藥署預計最快在3日公布違規的台灣進口商和中國養殖業者的名單。根據媒體報導指出,食藥署副署長林金富表示,這批大閘蟹是在11月初被攔截檢驗,第一次檢驗結果在11月15日出爐,確認戴奧辛殘留超標。後續進口業者依法提出複驗要求,複驗結果在11月29日揭曉,依舊不合格。按照正常程序,複驗報告應該在12月4日簽發,並在隔周周二(10日)公布檢驗結果細節,其中包括殘留量、涉事的台灣進口商和中國養殖業者。但考慮到民眾對重大食安事件的關注,食藥署不排除提前在12月3日就對外說明。報導中提到,中國大閘蟹被驗出殘留戴奧辛已非首次。曾經還發生過進口商在未完成檢驗的情況下,就私自販售大閘蟹而被起訴的案例。儘管台灣政府多次呼籲業者,要嚴選合格的養殖場進貨,或改從其他國家進口水產品,但由於中國貨價格低廉,加上消費者偏好高性價比的商品,仍有不少商家為了利潤而冒著食安風險,鋌而走險。
投資「減碳」術1/明年進入碳有價時代! ESG主題ETF這樣選碳排大戶
台灣2025年進入碳有價時代,迎接2026年碳費正式徵收,衝擊上市櫃企業營運,「成本增加即是獲利減項」,數百萬ETF投資族如何布局?目前市場共有17檔有ESG主題的股債ETF,其中8檔為去年及今年上架。CTWANT採訪投信投資長、基金經理,投資人高度關注兼具高股息、低碳因子,為ESG ETF商品成份股的主要選擇邏輯。全台碳排量超過2.5萬噸被列管的302家公司、553家廠區,包括141家為上市櫃公司,已完成2023年溫室氣體盤查登錄及查驗。依環境部公布,前十大排碳企業包括台積電、中鋼、台塑、日月光、大立光等為台股前五十大權值股,碳排大戶將在2026年5月開始繳納首筆碳費,一般費率每噸碳300元,若採優惠費率B的100元計算,預估2026年總計可徵收到60億元。「加徵碳費即是增加成本,為企業獲利的減項。」群益基金經理人邱郁茹接受CTWANT記者採訪時指出,「ESG已非是口號,發展是長遠的。」一語解釋了這兩年來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成了ETF市場新顯學的關鍵。ESG主題ETF於台股發行上市已有7年歷史。右二為富邦基金經理人溫芳儀在富邦悍將主題日開球。(圖/富邦投信提供)CTWANT調查,以台灣2003年發行的第一檔ETF元大台灣50(0050)及2012年成立的富邦台50(006208)來看,皆追蹤台灣50指數,即被動鎖定前50大權值股為成分股;觀察0050成分股占比權重最高的為台積電56.7%,日月光投控1.21%、中鋼0.58%、大立光0.55%、台塑0.39%等。直到2017年5月富邦公司治理ETF(00692)掛牌上市,為台灣市場上最早發行的首檔ESG主題ETF,瞄準「永續、公司治理」等企業,追蹤臺灣證券交易所公司治理100指數,成分股也是以台積電占比49.09%最高,日月光投控1.31%、台塑化0.99%、台塑0.67%等。隨去年台灣碳有價政策拍板,ESG ETF再進階版「低排碳企業」,例如群益台ESG低碳50(00923)追蹤臺灣ESG低碳50指數,成分股占比最高的也是台積電31.35%,日月光投控則為6.24%。CTWANT記者整理迄今台股ETF基金名稱含有公司治理、永續、ESG等字樣總共有17檔,包括債券5檔;其中,又以2020年7月發行的國泰永續高股息ETF(00878)的規模超過3470.93億元、受益人數超過146萬人增長最大,為全台最大ESG、高股息基金。全球「淨零排碳」企業趨勢不變,我國明年進入到碳有價時代,年排放量2.5頓以上企業將在明年5月完成前一年度碳盤查登錄,作為2026年開徵依據。第一批徵收對象包含鋼鐵、水泥、電力、半導體業等製造業,推估徵收對象約為500家工廠,也包括台股五十大權值股中的企業,且部分也在這些ETF成分股中的話,接下來會受到甚麼影響?國泰投信董事長張錫表示,ESG主題ETF為市值型會投資前五十大權值股,像是台泥、台塑等碳排大戶也是積極轉型做減碳改善,且像是台積電、鴻海等因應蘋果等客戶要求的淨零努力有「以大帶小」串起供應鏈一起做淨零的示範與社會責任,要走到淨零是一個過程有時間性,因此在成分股篩選中並非排除獲利佳的碳排大戶,反而更加看重其在ESG上的努力。富邦基金經理人温芳儀表示, 重點就是在於指數篩選邏輯原本就沒有包含碳排相關,但台積電、日月光投控等都是上市公司最近一年公司治理評鑑結果前20%在ESG表現相對優秀的前段班學生。2026年起選股邏輯將從「公司治理評鑑」轉型為「ESG評鑑」,前者為10年前由金管會、證交所開始辦理第一屆公司治理評鑑迄今十屆,共評鑑四大構面「維護股東權益及平等對待股東」、「強化董事會結構與運作」、「提升資訊透明度」及「落實企業社會責任」,公布所有上市櫃公司排名;現隨著國際趨勢關注「環境、社會、公司治理」而轉型為ESG評鑑。以今年表現跑贏同類型ETF的富邦公司治理(00692)成分股為例,兩年後除採用公司治理評鑑前20%優等生外,會再加上ESG選股條件,挑選出永續且具發展潛力的優良企業,其報酬亦顯現在基金的績效表現上。至於國泰永續高股息ETF(00878)為國內第一檔結合ESG+高股息的ETF,國泰投信基金經理人游日傑表示,當時團隊觀察到原本國內永續主題投資商品的數量及規模並不大,難免有所謂曲高和寡的現象,思考如何讓永續概念較易被投資人看到、了解並接受,便結合環境永續概念,並加上國人相對偏好高股息內涵,因此讓更多投資人可以開始接觸並關注永續投資理念。00878追蹤「MSCI臺灣ESG永續高股息精選30指數」,會依據企業股利分數、ESG評級等綜合考量,而各產業有其碳排放量的固有水準,無法簡單以碳排放量高低去衡量好壞。故ESG的衡量是依不同產業中各公司是否有相對同業更合宜的減碳、環保舉措,以及管理供應鏈碳排放及製造流程的碳管理優劣,來評分其ESG評級高低。進一步觀察00878的30檔成分股,有六成電子、二成金融和傳產等,個股占比權重3~4%分散,最高的聯發科4.99%,日月光投控占比3.64%,還有七家金控股、一家銀行股等;未納入台積電並非因其為碳排大戶而排除,而是考量該檔ETF的特色需兼具高配息率所致。
台泥推「低碳營建先行者聯盟」減碳14.6萬噸 股價逆勢上揚
台泥(1101)董事長張安平18日宣布,與根基營造 (2546)、海悅國際(2348)等過去一年使用低碳石灰石水泥及石灰石水泥混凝土的逾百家建設營建公司,組成「低碳營建先行者聯盟」,總計一年來,台泥與客戶透過生產與使用低碳建材,已為營建產業減碳14.6萬噸。張安平表示,今年以來氣候變遷加劇,颱風一個接著一個,非洲旱災肆虐、沙烏地阿拉伯更出現大水,有些同業認為這一行碳排高,決定把資產賣掉、就能達到減碳,但台泥認為這不是答案,因為水泥是必需品,需要讓必需品繼續用下去,所以台泥持續研發如何減碳,以達到世界未來的要求。台泥在去年10月發布Total Climate系列低碳產品—台泥卜特蘭石灰石水泥,當時減碳率為15.4%,今年推出新一代台泥卜特蘭石灰石水泥,減碳率已達23.83%,是目前全台灣最低碳的水泥,也比全球水泥及混凝土協會GCCA發布的國際版低碳混凝土準則減碳15%標準還高。不過張安平也透露,目前台泥在世界各地,包括葡萄牙、土耳其與中國大陸等地生產的產品都是最低碳的,品質也不差,可是在台灣推出的石灰石水泥混凝土IL15碳排反而不是最低的,「因為許多法令卡死了我們一部分的配方,我們可以做到,但台灣法律不允許。」與會的根基營造總經理黃義芳表示,他們是過去一年使用台泥石灰石水泥混凝土量最多的營造公司,連半導體大廠ASML的新建廠房也使用台泥石灰石水泥混凝土,黃義芳說,水泥要減碳卻不減強度,耐久性比過去更好,是非常非常不容易的事,台泥走在很前面,值得我們效法,台泥表示,總計這一年來,台泥與客戶共同透過生產與使用低碳建材為營建產業減碳14.6萬噸,台泥今年單年出貨之石灰石水泥混凝土量超過80萬方,已簽約訂單超過250萬方。受惠於今年3月起併入土耳其OYAK及葡萄牙Cimpor的營收,截至今年10月,已為台泥貢獻約430億元,讓台泥在今年前三季獲利成長幅度大增,綠色能源事業也備受期待。今年第三季單季稅後純益31.41億元、年增151.88%,累計前三季稅後純益73.64億元,年增18.85%,EPS達0.93元。10月合併營收163億元、年增73.63%,也創下單月營收新高紀錄。也因前三季的營收好成績,在18日台股一片殺氣騰騰下,逆勢收漲在33.25元,漲0.1元、漲幅0.3%。網友提到,川普政策股正在慢慢發酵,烏克蘭與俄羅斯結束戰爭後,歐洲水泥廠不知道能賣幾倍的重建水泥商機,更別說加拿大的超級電池工廠後市可期,「不到34元的甜甜價不香嗎」。
爆量漂流木處理惹議 花蓮議員喊地方收爛攤不公
花蓮縣議員傅國淵8日表示,近日颱風過後,花蓮海岸線留下超過一萬噸「漂流木」,林務單位挑走不少珍貴木材標記並拍賣,剩下不值錢的林木由花蓮縣政府清理,感覺「好康中央拿,歹康地方扛」,實在不成道理。農業部官員則對此大聲喊冤,稱議員誤解了。強颱過境,花蓮立霧溪出海口可見大量漂流木。(圖/翻攝自農業部林業署網站)近日強颱康芮(Kong-Ray)過境台灣,在花蓮地區留下大量漂流木,到花蓮海邊仍不時嗅得到陣陣木頭香,農業部林業暨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小計,因著此次颱風,花蓮堆積了至少1.3萬噸漂流木,預計未來一周會完成貴重木過濾與辨識註記工作。對此,傅國淵在縣議會質詢時批評,有價林木由中央花蓮分署辨認並標記處理,剩下的再由花蓮縣政府公告後開放民眾撿拾,最後沒人撿的「就放在岸邊爛掉」,若要處理,縣府還必須編列預算清理,根本沒道理。傅國淵直言,本次颱風災害巨大,不少漁船即使乖乖停在漁港內,也被漂流木撞得亂七八糟而嚴重受損,花蓮區漁會對此多次找上林務單位,中央林務單位卻推稱愛莫能助,漁船災害修復經費龐大,如今卻如同踢皮球般,不知究竟該找誰問責,中央倒是對貴重漂流木展開光速處理,明顯是「好康中央拿走,歹康地方收拾」,呼籲縣政府與農業部協議,乾脆由花蓮縣政府全權職司處理,若貴重之漂流物,拍賣所得也能作為海灘與漁港災修復元基金,否則沉痾難解更遑論公平。林業署花蓮分署長黃群策則強調,漂流木屬於自然現象,處理原則早已在召集各地方政府溝通後達成決議,採「屬地主義」釐清責任,只要漂到哪個縣市的土地上,該縣市政府就扛責與處理,經過拍賣後收入就進入縣庫,林業署主要是協助辨認與專業諮詢,不是搶錢單位,議員實在誤解了。黃群策說,部分漂流木註記完畢後認定價值不高,便會開放撿拾,其中之所以規定只能徒手撿拾,是因若開放機具大量撿拾,便會變成有機具者「通通撈走」,變成寡占者天堂,政府並不樂見,加上大量機具跑來海灘,本質上便極可能破壞生態環境。花蓮縣政府農業處長陳淑雯則呼籲,民眾若家中有漂流木須清理,可先通報林管單位或花蓮縣府農業處,會請林管單位協助辨認是否為貴重木並指導處理方向。她說,這次海岸線因著颱風漂來大量漂流木可謂是歷來最多,花蓮縣政府農業處全處人員颱風後已出動,會盡快與中央合作完成漂流木辨識工作,確認可撿拾之漂流木後,會盡快公告。
苗栗喜迎大矽谷計畫 用水問題鍾東錦有解
苗栗縣長鍾東錦8日表示,苗栗已經準備好迎接「大矽谷計畫」,不過若「天花湖水庫」完工,將更充沛地提供基礎民生與產業用水,會與中央合作,朝此方向努力。大矽谷計畫是8日苗栗縣議會縣政總質詢熱議話題,苗栗縣議員邱毓興質疑,9月30日行政院正式核定了苗栗縣「大矽谷計畫」,但土地範圍的頭份市、竹南鎮及後龍鎮的用地範圍,縣府到現在還沒確定,許多鄉親都很關心進度。苗栗縣工商發展處長詹彩蘋坦言,目前的用地範圍還不確定,因為有3個鄉鎮市目前都在進行可行性評估,也在做「異議地主」意願調查,整合程度愈高當然愈好。以頭份來說,初步規畫會拿頭份市330公頃,大約是國道一號頭份交流道的東西雙側特定都市計劃區農業用地。詹彩萍進一步說,若以竹南鎮來講,竹南候選土地是300公頃,以公益路以西、竹南工業區以北為主,大多屬一般農業區,少部分是國有農牧用地,另有35公頃現況是都市計畫區的農業區。最後,後龍鎮是大山交流道周邊的國有用地及一些私有地,大致範圍都已經底定了。鍾東錦則指出,因應「大矽谷計畫」,目前自來水公司施作鯉魚潭水庫南水北送工程,預計2025年底可以完工,這項計畫每天可以增加12萬噸用水,但是「大矽谷計畫需要的更多」,縣府會持續找新水源來解決用水問題。鍾東錦說,自己非常贊成討論已久的「天花湖水庫」興建案,如果順利完成,可有5,000萬噸蓄水量,每天可以供應苗栗縣10萬噸用水,不無小補。鍾東錦直言,自己曾與水利署討論過天花湖水庫,畢竟蓋水庫只有好處沒有壞處,像是人口陡增的竹南鎮及頭份市,3年多前曾因大旱,只好「供5停2」用水,十分不方便,目前「鯉魚潭水庫」主要是提供台積電所需,「南水北送」用處不大,另一座「永和山水庫」集水區也相近,若缺水時,兩處互補效益不高。鍾東錦重申,要落實大矽谷計畫,就要備妥充足的水電供應給廠商,甚至基地開建的尾聲,也要協助尋覓適當之處棄置廢棄土方,另外將來工廠生產時,事業廢棄物及空氣汙染,各方面都要有萬全準備,迎接大矽谷的到來。
陸啤酒傾銷攻台 立委:每喝3罐就有1罐來自對岸
民進黨立法委員徐富癸、郭國文、鍾佳濱8日和台灣釀酒商協會共同舉行「中國啤酒傾銷攻台,台製啤酒剉咧等?」記者會指出,中國大陸製啤酒大量輸入台灣,十年內市佔率成長四倍,如今台灣人喝的啤酒有1/3來自對岸,對本土啤酒產業釀成重大困境,而陸製啤酒以削價競爭、不對等貿易、誤導性標示壓制台灣啤酒市場,要求財政部、經濟部等政府單位提出具體因應對策,更籲請跨部會以具體行動支持本土啤酒產業。徐富癸指出,目前台灣人每喝三罐啤酒就有一罐來自中國,主要來自福建省莆田市,今年一至七月該市對台出口比例超過 85%、金額超過新台幣 17 億元,遠超第二名的菲律賓和第三名的馬來西亞,中國政府自 2022 年起,動輒以註冊不完整等藉口,禁止我國部分啤酒業者出口至中國大陸;反觀我國市場卻對中製啤酒門戶大開,光是 2023 年就被中製啤酒賺走新台幣 35 億元,對比台灣對中國啤酒出口僅新台幣 300 萬元,形成高達 1,165倍的驚人貿易逆差。徐富癸認為,台製啤酒被打壓,也會連帶打壓台灣農民,現在很多台製啤酒使用台灣的米和小麥,光是台灣菸酒一年蓬萊米的使用量就達到1.2萬噸,也有很多本土品牌把屏東的檸檬、鳳梨、巧克力和芒果加入啤酒。他說,台製啤酒使用並行銷了台灣優秀的農產品,因此本土釀酒產業興衰會牽動經濟、財政以及農業,需要有整體的政策規劃,防堵可能發生的問題、守護農民。郭國文表示,過往跑攤多看到民眾在喝綠色的台啤,如今許多卻換成紅色的中國製啤酒,讓他對於紅色啤酒的侵入感受相當深。尤其中國傾專制國家之力,不計成本讓中製啤酒能介入正常市場競爭。郭國文說,中國由於2014年開始,內需市場萎縮,導致周邊國家成為中國傾銷的受害者,根據統計,中國政府每年補助個別釀酒商18-20億元,並透過「五年計畫」號令各地推出政策,壓低釀酒成本來削價競爭。「民眾飲用台製的啤酒,其實就是在支持臺灣本土的農產品,屏東縣是農業大縣,作為在地立委更應該積極鼓勵民眾購買臺灣本土釀造的啤酒。」鍾佳濱表示,部分中製啤酒外包裝有誤導消費者之嫌,或以歐美日等國際品牌形象、或以台灣在地化包裝,來取信消費者,掩蓋中國製造的事實,若民眾沒有閱讀產品標示,根本不會發覺這些都是「中國製造」。鍾佳濱認為,上述案例顯示,政府在《酒類標示管理辦法》上有相當程度的疏漏,應要依法執法,保障消費者權益。台灣釀酒商協會常務理事許若瑋呼籲政府,積極傾聽產業需求。台製啤酒近年面對的挑戰越來越多,期盼財政部、經濟部能用具體的政策,協助業者面對中製等進口啤酒的不良衝擊,並積極帶動本土業者,強化台製啤酒產業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