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華社福中心
」台北男35歲淪街友「主因是爸媽」 流浪1年…窮到吃饅頭配水
許多民眾流離失所、無家可歸,在外流浪淪為「街友」,原因五花八門,不過也有人是因為有家不想回。台北就有一名35歲的男子,年紀輕輕就露宿街頭,已經1年多,原因全和家人有關。街友小魚兒(化名)接受《中時新聞網》訪問,透露自己最常出沒在台北車站,平常住在萬華,「有上班就上班,沒上班就算了」,做一些打掃方面的工作,會變成街友主要是爸爸,對方患有躁鬱症,之前他找不到工作,爸爸就會動怒,把氣出在他身上;媽媽脾氣也不好,曾對他放話「要分就分一分(斷絕關係)」,什麼事情都要發飆。由於和家人相處狀況不佳,讓小魚兒看破,「反正不好就對了」,他曾向警方表示,「我成年了,想要在外獨自過生活」,因為還有債務要還,無法租房子,若租房子又要抵押,至今已在街頭流浪1年。小魚兒窮到三餐只能吃饅頭配開水果腹,但他說肚子不會很餓,「只要有東西就好了,我有留東西」。至於下一步計畫?小魚兒打算先工作賺錢,先繳電話費,完全不想再和家人聯絡。小魚兒因為家庭因素,決定離家出走當街友。(示意圖/翻攝自pexels)針對街友現象,台北市社會局萬華社福中心社工師楚怡鈞說明,今年6月底的統計,若以40歲為標準,40歲以下的街友大概是30多位,占街友群體的人數約6%,其中又以有心智狀況(如智能障礙、精神疾病、物質濫用)比例為高,雖然外表看起來年輕力壯,但就心智狀況來說,就業能力和輔導空間,相對不是那麼理想。台北市勞動就業服務處萬華台督導王椗煌指出,打零工的機會很多,所以街友反而不缺工作機會,但就是沒辦法脫離流浪的生活,這些街友最大的困境是,沒太大意願作穩定的工作,習慣臨時性的工作狀態,「他們有想要找工作,我們就會提供協助,但常常變成我們去問他們,他們都不太理我們」,一方想要提供協助,另一方卻似乎不需要。
愛心包英雄4/街友也「自主管理」少移動 60年老店歇業轉型物資站助萬華重生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台北市萬華區也成為情況最慘烈的受害者之一,街友的生活空間更被病毒佔據,廟宇、圖書館和活動中心對一般人而言是娛樂,對街友卻是重要生活場域,這些公共場所如今關閉,街頭求生愈發艱辛,地方店家不捨這些無家者受苦,開始以自發性的行動照顧弱勢。「萬華涼粉伯」的招牌涼粉被譽為台版和果子,60年來堅持只賣一種商品,目前由第二代辜凱鈴接手,她在疫情升溫時就有警覺,第三級警戒後自主歇業,開始大量購買瓶裝水、罐頭和各式乾糧送給社工,之後乾脆將店面空出來,作為芒草心慈善協會、人生百味文化建構協會等街友守護團體的臨時倉庫。芒草心慈善協會的社工員,會在深夜穿著全套防護衣,親自將物資包送到街友手中,他們的防護帽和防護鞋的數量卻遠遠不夠。(圖/芒草心慈善協會提供)「現在天氣這麼熱,又要戴著口罩,其實水真的很不夠。」辜凱鈴坦言,街友在此次疫情下遭受最直接的衝擊,舉牌工、陣頭等臨時工作完全消失,街友失去重要經濟來源,如今萬華社福中心又因社工染疫關閉,他們可以領物資和洗澡的據點又少了一個,連找地方裝水都要碰運氣。辜凱鈴說,為避免街友行走覓食,社福團體也將物資裝包,每包的內容物視當週物資而略有差異,一定會包含口罩、水和乾糧,八寶粥、牛奶花生能解渴又有飽足感,則被歸類為「奢侈品」,即使食物並不精緻好吃,口罩對年邁生病的街友更是負擔,他們仍乖乖聽社工的話而戴好口罩、減少移動,希望大眾能給這些無家者多一點同理心。辜凱鈴也提到,除了乾糧和飲水之外,最缺乏的是社工們的防護設備,社工們總在深夜穿著全套防護衣親自配送物資包,他們的防護帽和防護鞋的數量卻遠遠不夠,期盼大眾慌亂後能平定心神、傾聽需求,在最危急的時刻伸出援手,讓各界民眾都能一同度過難關。萬華60年老店「涼粉伯」將店面借給街友守護團體改為物資集中區,雖然物資看起來好像很多,但店主辜凱鈴坦言,這些「還是不夠」。(圖/王永泰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