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國一
」 英業達 葉國一 鏡電視 生策會 林百里廣達林百里:最近忙著AI伺服器出貨 急喊「CoWos產能短缺快點緩解」
生策會今天(4日)舉辦2024年會,廣達(2382)董事長林百里、英業達創辦人葉國一、華碩董事長施崇棠、技嘉董事長葉培城齊聚一堂。林百里會後接受媒體訪問透露,近期忙著出貨AI伺服器,台灣掌握AI發展的3關鍵,AI技術將為大健康產業帶來革命性解決方案,有望開創智慧醫療全新篇章;並提到希望CoWos缺料問題能夠盡快緩解。2024生策年會今天登場,會長翁啟惠表示,隨著人口老化,生醫產業已經涵蓋到預防精準健康領域,為增加該領域產品,ICT科技扮演關鍵角色也是台灣機會。林百里這次擔任引言人,談到生成式AI將成為大健康產業革命性解決方案,而所有專家將是這場變革的引領者,結合資通訊產業進行跨界合作,利用 AI 的力量在科技領域解決實際的醫療問題。晶片廠陸續推出新一代平台,讓AI伺服器進入新一波採購潮,林百里會後受訪指出,他最近真的很忙,因為一直在忙著向全球出貨,並看好AI伺服器出貨「很讚」,不需要擔心;回應AI伺服器市況則稱,是否回溫正在觀察,但是問題不大,希望能很快就看到有所改善,並強調看好 5G 智慧醫療領域的長期發展。談及CoWos產能短缺問題,林百里則希望可以盡快緩解,才能很快讓大家看見情況有改善。另外他也提到,AI科技帶來新一波的革命,具有改變醫療領域的潛力,且經過學術界、醫療體系,以及IT產業的合作之下,AI有望為醫療產業帶來革命的改變,解決醫療、健康上的疑難雜症。
富豪新列傳/台股兔年跳股民笑呵呵 林百里乘AI躍居首富+金融大豐收富邦、國泰兄弟檔超車中租
美股在「科技七巨頭」領軍下,兔年強漲13%,台股更勝一籌,2月5日封關收在18096點,與虎年封關時14932點相比,漲幅達21%,每位股民平均賺進86萬元,搭上AI浪潮的台灣科技富豪更是笑開懷,依《富比士》封關日的即時排行,台灣前48名富豪中科技業者有14名,其中廣達(2382)董事長林百里暴增最快,身家從49億美元衝上112億美元,奪下首富寶座。原本的台灣首富「鞋王」華利實業總裁張聰淵,則因消費市場買氣尚未復原,華利股價從人民幣67元跌到53元,其身價從106億美元降到86億美元,屈居第二名。全球電子代工龍頭鴻海(2317)創辦人郭台銘儘管已交棒給劉揚偉,但身價仍穩定增加到71億美元,居《富比士》台灣富豪排名第三。被動元件大廠國巨(2327)董事長陳泰銘身價也由44億美元成長到56億美元,排名第五。其他的半導體大老闆身價表現也不容小覷,聯發科(2454)董事長蔡明介身價從21億美元來到28億美元,漲幅達33%,台積電(2330)創辦人張忠謀也由22億美元來到28億元。英業達(2356)創辦人葉國一則由11億美元來到17億美元,增幅僅次於林百里。老牌PCB(印刷電路板)大廠楠梓電(2316)、首家台資PCB廠滬士電創辦人吳禮淦,也因AI伺服器厚板需求增,營運回溫、股價走升,重新擠入台灣前50大富豪之列。至於台達電創辦人鄭崇華、大立光創辦人林耀英等人身價則沒有太大變化。金融服務業在兔年可說是化悲哀為喜樂,不但擺脫防疫險鉅額理賠之災,年末還因美國升息暫緩而受惠,營收獲利及股價大漲,老牌金融家族蔡家、辜家、吳家全在榜上,包括富邦蔡明忠、蔡明興,國泰蔡宏圖、蔡政達、蔡鎮宇,與新光、台新的吳東進、吳東亮等三家七人兄弟檔。其中,富邦集團包括電信業台灣大(3045)、富邦媒(8454)去年營收獲利再創新高,富邦金控(2881)稅後純益661億元,年增高達41%,富邦集團大董蔡明忠、二董蔡明興二人身價也水漲船高,分別達48億美元、47億美元,兔年增長7億美元、5億美元,兄弟倆財富逼近3000億元大關。國泰金控(2882)董事長蔡宏圖及胞兄蔡政達兩人身價皆為39億美元,較前一年增加7億美元,合計約新台幣2445億元。而虎年股價身價「虎虎生風」的中租集團董事長辜仲立,因海外業務成長趨緩,兔年身價從45億美元縮水為38億美元,排名從7退到12,遭富邦蔡明忠、蔡明興及國泰蔡宏圖、蔡政達超車。相形之下,石化市況兔年並不好,不過長春集團創辦人林書鴻,因著台積電、蘋果甚至特斯拉都需要他家的特用化學品,而逆勢成長,身價從55億美元增為67億美元,在富豪榜上蟬聯第四名。此外,長春另一名創辦人鄭信義的兒子鄭正和女兒鄭信愛,也在榜上分居第20名40名。有趣的是,這家老牌石化廠仍由96歲的林書鴻領軍,熱衷研究的他現正想著要如何將CO2純化。至於扮演經濟火車頭的房地產業,去年在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限制預售屋換約交易、私法人購置住宅採許可制等政策上路下,買氣受到壓抑,不過下半年有了新青安房貸助攻房市回溫,建商富豪們的資產幾乎沒有太大影響。遠雄集團創辦人趙藤雄資產小漲,以22億美元名列21名;聯邦企業集團創辦人林榮三遺孀林張素娥,擁有龐大土地資產和瓏山林建設,資產20億元、名列24名。元利建設董事長林敏雄資產維持在30億美元,雖無增減,但今年排名卻被緊追在後的寶佳機構創辦人林陳海超車,林陳海資產微幅增長4億美元,以31億美元排名13。建商富豪們唯有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資產減少,從49億縮水到41億美元,下滑4個名次,但仍排名第9。餐飲內需市場去年在台灣強強滾,上榜的食品業者名次波動不大,旺旺集團總裁蔡衍明居第6名,頂新魏家四兄弟則在第29名到第32名,第43名為統一集團美麗事業董事長高秀玲,第48名則是「燕麥王」佳格食品董事長曹德風。至於集團產業布局從水泥、石化、紡織,一路橫跨到通路、金融、電信的遠東新,因為各事業表現有升有降,掌門人集團董事長徐旭東也維持在第23名。隨著AI熱潮持續爆發,企業ESG及減碳推動力道增強,加上國際政經環境不時飛出「黑天鵝」,企業營運挑戰加劇,送走兔年迎來龍年之際,但看這些富豪們如何掌舵企業,來年更「龍」光煥發。
電子二代型男2/「不喜歡輸的感覺」 54歲董座葉力誠新任務:從車子到外太空
「2024年將會是英業達的『AI轉型元年』!」1月26日的集團旺年會記者會上,54歲的葉力誠帶領一眾高層排排坐、接受記者「拷問」,這場是葉力誠執掌新董座半年來的成績發布,也是他首次登上集團旺年會會場,他向台下6000名員工表達一整年來努力工作的感謝,員工們也都望向舞台,好奇這位新董會講些什麼。他語速不快、聲音低沉,一句句地向員工傾訴,就像怕大家沒有聽清楚,他希望集團的大家都在自己位置上利用AI技術,將長年累積起來的研發、生產等實力全面數位轉型,更有效率,今年也將是英業達啟動ESG的一年,讓公司更加完美,「2024年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將產能填滿」。記者會上一字排開,包括有英業達個人電腦事業群總經理張輝、英業達總經理蔡枝安、英業達財務長暨發言人游進寶與英華達董事長何代水;葉力誠確認眾家高層都發言完畢後,再侃侃而談自己的想法,他們的相處看起來不像是眾人簇擁的創辦人二代,反而像是各司其職的專業經理人同事。英業達前董事長卓桐華自認是為了培養年輕一輩的人才,才擔任董事長一職。(圖/報系資料照)「新的經營團隊至少年輕20歲!」2023年6月,電子五哥股東會由英業達打頭陣,當時的董事長卓桐華宣布卸任、啟動世代交替,由創辦人葉國一次子、當時的策略中心執行副總葉力誠擔綱,其他的專業經理人也陸續到位。老臣向CTWANT記者提及這個新董座的行事風格,「他很尊重專業經理人的意見,在收納所有意見後做出裁示,在全球投資佈局方面很熟悉,就像是運籌帷幄的角色」。絕對不是只想著坐領紅利的富二代。身為電子五哥中最老牌的,英業達已啟動三輪接班,2008年由創辦人、現任英業達會長的葉國一交棒李詩欽、2017年轉給卓桐華,當時卓桐華說過,自己最大的任務是培養年輕一輩高階人才,他僅算是「過程」,年輕一輩逐步跟上、管理英業達,才算完成世代交棒,而在2023年宣布交棒當天,卓桐華甚至笑得合不攏嘴。以同業廣達為例,目前仍是第一代創辦人林百里、梁次震經營,加上台灣的電子科技業,跟傳統產業不同,很難透過「耳濡目染」就能學會,所以大多是採取專業經理人制度,被認為是「傳賢不傳子」的行業;而身為電子五哥目前第一個、也是唯一交棒給第二代的英業達來說,正在書寫歷史,不管成功與否,都是為台灣的電子業接班做下一個新的範例。其實葉國一曾在2009年於其他媒體專訪時提到,1951年在美國成立的王安電腦,就是因為創辦人執意讓兒子接班,最終導致公司分崩離析,所以「我不會讓兒子進來,而是鼓勵他們創立新事業,我會在後面支持他們。」而今,葉力誠的出任董座卻像是水到渠成。葉國一的兩個兒子葉力銓和葉力誠,原本是要以「蘭花」當主業,葉國一在2003年成立蘭花公司皇基,在越南種蘭花與房地產開發,沒想到合夥公司接連出包、導致營運出問題,讓兄弟倆台灣、越南兩邊跑,哥哥當董事長、弟弟是總經理,從不懂蘭花、一步步科學化管理,引進電子業觀念,7千坪溫室的灑水、施肥、溫度設定全透過電腦控制,成功打入最龜毛的日本市場,也在2010年轉虧為盈。目前哥哥葉力銓的主力還是海外事業,而葉力誠因碩士念資訊管理,在做蘭花生意前,英業達集團有很多相關專案急需人手,他還一度「隱姓埋名」進公司工作,甚至帶睡袋在公司窩了半年。葉力誠在2018年逐步進入公司治理,他曾說,原本覺得種蘭花很開心,但後來葉國一多次跟他說,雖然原本規畫要是傳賢不傳子,但葉家和溫家是英業達的最大股東,「身為大股東,應該負起責任」,當時他覺得「只是一場新遊戲的開始」,所以擔任當時董事長卓桐華的特助,然後一步步走到現在。葉力誠畢業於美國佩斯大學資訊所碩士,出任過英研智能移動董事長、上海時聖企業管理諮詢總經理、網英科技董事長,葉國一甚至還安排他去中華開發投資部歷練,這些經歷也可看出他的接班鋪路,2020年正式進入英業達董事會,並接任新事業中心策略長,負責推動創新轉型,近年將公司觸角持續朝車用電子、邊緣運算、AI、5G 等應用市場邁進。葉力誠曾「隱姓埋名」進英業達工作,而今正式成為掌門人。(圖/黃威彬攝)雖然留著一頭型男的洋派大鬍子,談話間仍維持著英業達一貫的低調不張揚,但講起他看好的新事業就眉飛色舞,「期望最高的就是車載」,葉力誠說,英業達2017年就踏入車載領域,今年較去年會成長,且期望在明後年可以大幅成長,且在2027年將貢獻千億營收;未來的目標還有AIoT、邊緣 AI、5G 甚至是 6G,以及低軌衛星等,將積極布局全球,全球製造只是英業達的第一步,接下來是全球運營,各地都會有決策群,讓決策更有效率。葉力誠曾在12年前接受媒體訪問時,說了句「不喜歡輸的感覺」,而今,這股力量在當前瞬息萬變的全球科技戰時,能帶領長年保守經營的英業達走向何方,各界都很期待。從車子到外太空,在他平靜緩慢的語速下,其實包含著巨大的野心與版圖。
電子二代型男1/父子都愛伍佰高唱「世界第一等」 英業達新董座強攻AI矽智財再拚1千億
2024年1月26日,在英業達席開600桌的旺年會上,「搖滾教父」伍佰在舞台上大唱〈世界第一等〉、〈台灣製造〉等多首神曲,而離舞台最近的一對父子檔不約而同地隨著音樂、拿起手機拍下伍佰的熱力四射,那是英業達創辦人葉國一,以及他的二兒子、剛在2023年6月接下董事長棒子的葉力誠。「會找伍佰這樣的搖滾大咖來旺年會,就是『新人新氣象』嘛!」集團的老員工開心地說道。因為新冠疫情,上次英業達的實體尾牙是在2020年,當時有550桌、請來的壓軸藝人是擅長優雅迷幻的林宥嘉,再前一年則是475桌,歌手是李千娜和A-lin,也可見英業達集團的「進化」,2023年集團合併營收為5417.45億元,而電子業最重要的毛利率,2023年第三季時,以5.21%創下24季新高。1975年成立的英業達,由葉國一與鄭清和共同創辦,並邀請李詩欽一同加入;溫世仁則是在1980年加入、擔任廠長。一開始是製造計算機、電話機,後來進入筆記型電腦與伺服器製造領域,近年來邁入雲端運算、無線通訊、智慧裝置及物聯網等,與廣達、緯創、仁寶、和碩合稱「電子代工五哥」,但他在業界一直都是個「特別」與「低調」的存在,「基本上就是埋頭苦幹型,扎扎實實作事,做幾份事說多少話,股價也一直不溫不火的。」科技同業向CTWANT記者這樣評價。2023年起,ChatGPT橫空出世,加上GPU大廠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這個最強代言人,只要跟AI有關聯的族群,都成為當紅炸子雞,法人機構常報明牌的前五大夯股,則是台積電、廣達、聯發科、世芯-KY及台達電等;像是相關IP族群,沒有工廠等生產設備,毛利相對高,所以很多成了台股「千金股」,包括創意、力旺、M31等IP廠。英業達在媒體行銷方面相對低調,AI利多消息就只發了新聞稿。(圖/報系資料照、翻攝英業達官網)熱熱鬧鬧的AI浪潮中,低調的英業達原本鮮少出現在媒體前,所以在眾多IP概念股一飛衝天的時候,完全沒趕上浪頭,然而英業達在2023年12月12日宣布推出 VectorMesh 嵌入式神經網絡處理器,有低功耗、高效能以及高彈性架構三大優勢,由英業達IP自研設計,且獲得兩家國際IC設計大廠採用,傳出其中一家是拿來做AI PC,這才讓大家發現,英業達才是本土電子代工廠中,首家有能力自研AI晶片並有出貨「實績」的IP概念股,13日開盤跳空漲停鎖在47元。車載產品是董座看好的新事業,希望在2027年貢獻千億營收。(圖/翻攝英業達臉書)統一投顧預期,2024年台灣整體企業獲利將達3.5兆元,年增率18.3%,其中電子業因AI需求催動、庫存調整結束,獲利動能最強,看好「電子為王」,統一投顧證券分析師陳杰瑞預估,市場主流仍落在AI ASIC、AI PC與AI手機。分析師與投顧們眼中的2024最夯股票,電子業人人都想沾上邊,有一分成績、巴不得吹噓到十分,沒想到英業達反而謙虛起來,沒有畫大餅,甚至還幫大家踩煞車。英業達董事長葉力誠在今年旺年會前、率一級主管聯合開記者會時,提到這個「利多」時,秉持著英業達一貫的低調,葉力誠說,這個IP「有一點小小的成果,是晶片裡很小的區塊,在影像裡做出有效運算、減低功耗」,有些客戶已經放入其IC設計裡,這是英業達一直以來的強項,從最上游提供給客戶、跟客戶一起成長,「但目前對整體營收貢獻度不大。」對AI伺服器來說,總經理蔡枝安也說了「大實話」,他說,AI伺服器可以抵好幾台傳統的伺服器,所以當客戶選擇購買AI伺服器時,就會減少通用型伺服器的採購,所以2023年時AI 伺服器占其5% 到6%,今年則有望達 10%,但一般型的今年大約就只會有個位數成長。英業達在AI伺服器和AI PC領域都有涉獵。(合成圖/報系資料照、翻攝英業達臉書)至於最近外界討論度極高的AI PC,英業達個人電腦事業群總經理張輝則認為,2024年市場還是會以傳統PC為主,畢竟目前還沒有很突出的應用變化,對於終端的消費者來說誘因不足,然而AI的確是觸發市場成長的新興產品,需要時間醞釀和消化,「2024年是AI PC醞釀期,預估2025年到2026年才會有明顯成果」,不過英業達都有佈局。儘管英業達集團一貫的風格,就是行事穩健、話說得保守,不過葉力誠接棒後,老臣們有感受到他的衝勁了,「他的身分就像是『總裁』,聽取眾人意見後,裁決事情時非常明快!」集團高層向CTWANT記者透露,在接棒董事長前,他是2020年起在新事業部門歷練,所以對於相關的產業都很熟稔,也很積極,包括穿戴式裝置、醫療、以及車用電子等,都是新董座的心頭好,這方面就很拚了。
立委怒轟NCC放水鏡電視太腐敗 陳椒華赴北檢告發裴偉等7人
鏡電視上架爭議不斷,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6月28日強行通過鏡電視上架案,以「附帶停止條件」要求鏡電視股東簽署「不得轉讓股份」切結書,民眾黨立委陳椒華認為鏡電視大股東有轉售股權、人頭代持等違法事宜,今天上午前往台北地檢署告發裴偉、陳泰銘、陳致遠、蘇永平、祝文宇、葉國一、陳進財等7人,涉嫌違反《洗錢防制法》、《稅捐稽徵法》、《刑法》第214條使公務員登載不實等罪。陳椒華手持告發狀指出,裴偉、陳泰銘、陳致遠、蘇永平、祝文宇、葉國一、陳進財等7人的犯罪事實跟證據,包含錄音檔、錄音譯文、NCC的委員會議記錄等均已整理好,會一起呈送給檢察官。陳椒華表示,陳耀祥身為NCC主委,發現鏡電視有人頭代持股東等犯罪違法行為,依法應告發移送,卻放水護航、怠忽職守,社會大眾對陳失望透頂。8月7日開完記者會當天,NCC仍然不調查不實切結及人頭股東代持股份的違法行為,竟以新聞稿表示:「目前已收到該公司全體股東的切結聲明」,完全是腐敗透頂。陳椒華指出,鏡電視人頭股東:祝文宇、蘇永平,還有陳泰銘、陳致遠、葉國一、陳進財4個人在2022年10月前後就已經賣掉鏡電視的持股,但他們卻多次向NCC提出不實的切結書、不實的回函等方式,向NCC表明他們仍然是鏡電視股東,已涉嫌觸犯《刑法》第214條使公務員登載不實的罪嫌。另外,陳泰銘、陳致遠、葉國一和陳進財等4人透過裴偉的帳戶進行股權買賣,也已涉嫌觸犯《稅捐稽徵法》和《洗錢防制法》等罪嫌。陳椒華呼籲檢察官嚴辦此案,並表示曾有立法委員認為北檢故意擺爛,不敢查鏡電視案,期盼北檢實現公平正義,不能屈從上意及執政黨壓力,依法追究裴偉、陳泰銘、祝文宇等7人刑事責任,懲處不法。
立委赴北檢 告發鏡電視大股東涉偽造文書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6月通過鏡電視上架案,但以「附帶停止條件」要求鏡電視股東簽署「不得轉讓股份」切結書,立委陳椒華卻發現鏡電視大股東有轉售股權、人頭代持的狀況,她今(15)日上午到台北地檢署告發鏡電視大股東不實切結,涉犯刑法偽造文書罪。陳椒華今日上午至台北地方檢察署正式告發裴偉、陳泰銘、陳致遠、蘇永平、祝文宇、葉國一和陳進財等7人,涉嫌違反《洗錢防制法》、《稅捐稽徵法》和《刑法》第214條使公務員登載不實等罪。陳椒華表示,告發鏡電視這些人頭代持股東犯罪,本應是NCC主委陳耀祥該做的事情,公務員在職務上發現違法行為,依法就應告發移送,但在鏡電視一案,陳耀祥放水護航、怠忽職守,已讓社會大眾對於陳耀祥失望透頂。她強調,身為立法委員,發現有犯罪,在主管機關明顯擺爛,不會有任何該有的作為時,不能放任這些違法行徑繼續傷害我國的媒體環境,今天本著良心與初衷來向檢察官告發犯罪。陳椒華說,告發的犯罪事實,主要是自始就是人頭股東的祝文宇、蘇永平,還有陳泰銘、陳致遠、葉國一和陳進財這4個人,在2022年10月前後就已經賣掉鏡電視持股,但卻多次向NCC提出不實切結書、不實回函,向NCC表明仍然是鏡電視股東,這都已經涉嫌觸犯刑法第214條使公務員登載不實的罪嫌。陳椒華也說,陳泰銘、陳致遠、葉國一和陳進財,這4人透過裴偉帳戶進行股權買賣,也已經涉嫌觸犯稅捐稽徵法和洗錢防制法罪嫌。陳椒華也將包含錄音檔、錄音譯文、NCC的委員會議記錄等均已整理在內,今日一起呈送給檢察官。她說,NCC從頭到尾不敢查金流,就是心虛,就是瀆職,NCC不查就請檢調好好查清楚。此外,陳椒華也表示,台鋼集團是不是有大筆金流進入裴偉帳戶,再流入賣股的股東,也會請檢調徹查。陳椒華呼籲,檢察官嚴辦此案,並表示先前已有立委認為北檢故意擺爛,不敢查鏡電視案,今日提交這些事證,期盼北檢的檢察官要能夠實現公平正義,不能屈從於上意及執政黨的壓力,要能依法追究裴偉、陳泰銘和祝文宇等7人的刑事責任,懲處不法。
立委爆料鏡電視8大股東賣股不實切結 揚言告發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6月28日強行通過鏡電視上架案,但以「附帶停止條件」要求鏡電視股東簽署「不得轉讓股份」切結書,但立委陳椒華日前依據錄音檔爆料,指控鏡電視8大股東有轉售股權、人頭代持的狀況,陳椒華辦公室表示,將於明(15)日上午到台北地檢署告發鏡電視8大股東不實切結,涉犯《刑法》偽造文書罪。由於鏡電視大股東除前董事長裴偉外,還包括國巨陳泰銘、萬海集團陳致遠等商界「大咖」,引發關注。NCC於2022年1月19日許可鏡電視成立新聞台,要求股東在2027年6月底前不得將股權轉讓他人。但自鏡電視取得執照後,內部風波不斷,傳言多位大股東均已賣股。因此6月28日通過鏡電視上架與董監事變更案時,要求大股東切結不可賣股,作為附帶停止條件。8位鏡電視大股東包括前董事長裴偉、國巨集團董事長陳泰銘、穩懋董事長陳進財、甲山林董事長祝文宇、皇普建設董事長蘇永平、麗綺開發公司負責人朱劭華、萬海航運少東陳致遠以及英業達集團創辦人葉國一等人。陳椒華在7日舉行記者會,質問「NCC瀆職放水鏡電視變更申請,大股東也要非法切結扛刑責嗎?」指控鏡電視先前爆出執照取得、負責人變更等爭議,均顯示有政治黑手介入,鏡電視的前董監事都曾具名向NCC檢舉。陳椒華透露,依據她掌握新的錄音檔,可證明鏡電視8大股東自始就是人頭代持,買方的金流甚至透過裴偉流向陳泰銘、陳致遠、葉國一、陳進財,其中陳泰銘、陳致遠已數度承認賣股,並收到股款,陳泰銘親口對她說,「只要去查金流,一切清清楚楚」。陳椒華譏諷「NCC附款要求根本就是一場笑話」。對此,NCC否認陳椒華所言,強調「絕無此事」,並表示已收到8大股東切結書,董監變更程序完成。鏡電視也表示,所有股東皆恪遵NCC許可處分之附款,全體股東均為本人投資並無股權轉讓、借名或代持等情事。陳椒華辦公室今發出採訪通知,表示將在明天上午9時30分到北檢告發鏡電視大股東不實切結等犯罪行為,涉犯《刑法》使公務員登載不實等罪,請求檢察官追究股東刑事責任。
陳泰銘傳親認已賣鏡電視股權 立委陳椒華控人頭代持…批陳耀祥放水應下台
通傳會(NCC)6月28日強行通過鏡電視上架,後續要求鏡電視大股東簽署切結書,證明未將鏡電視股權轉讓。立委陳椒華今開記者會指控,鏡電視8大股東就是人頭代持,國巨集團董事長陳泰銘甚至向她坦言已賣出股權,陳痛斥NCC主委陳耀祥企圖用以附停止條件的行政處分來轉移自己放水的責任,若有股東簽署不實切結,她將親赴提告。NCC今年5月原本排審鏡電視上架有線電視86頻道與董監變更案,最終以董事長鄭優未出席審查會議為由,導致審查無疾而終,陳耀祥當時否認要「強行過關」,依法也必須審查,NCC後續以附款停止條件,許可董監事變更案,要求鏡電視8大股東簽署「不得轉讓股份」切結書,限期1個月內提交。鏡電視8大股東分別是鏡電視前董事長裴偉、國巨集團董事長陳泰銘、穩懋董事長陳進財、甲山林董事長祝文宇、皇普建設董事長蘇永平、麗綺開發公司負責人朱劭華、萬海航運少東陳致遠以及英業達集團創辦人葉國一。陳椒華指控,鏡電視今年3月爆發諸多執照取得、負責人變更等爭議,均顯示有政治黑手介入,違反NCC附款,陳泰銘、陳致遠等人支持的董事黃俊彥、陳宏守、郭蕙蘭及監察人王金山等人都具名向NCC檢舉,裴偉更與鏡電視牽連甚深,根本沒遵守附款要求。陳椒華指出,鏡電視8大股東自始就是人頭代持,更有人在去年9月出脫持股,像是祝文宇就有表示幫助財團媒體大亨張高祥代持股份,台鋼集團也以原價買下這些大老闆的股權,陳泰銘、陳致遠也親口承認,他們與葉國一、陳進財皆已賣股,收到股款。陳椒華說,無論這些代持股份的大股東們如何巧立名目地試圖遮掩,在契約上刻意設計延後股份交割時間,都無法掩飾賣股的事實,就如陳泰銘曾說的「只要去查金流,一切清清楚楚」,但是NCC卻在行政上放水不查,陳耀祥應該為此下台。陳椒華強調,她手中握有相關錄音檔,若鏡電視的代持大股東敢出具內容虛偽不實的切結書,她將親赴北檢告發使《公務員登載不實》等犯罪行為,追究刑事責任。
電子五哥首家世代交替 葉國一兒子葉力誠任英業達董座
英業達(2356) 於今(13)日召開股東會並進行董監改選,現任董座卓桐華卸任,交棒創辦人葉國一之子葉力誠,原企業電腦事業群總經理蔡枝安接任總經理。英業達是電子五哥中,首個完成創辦家族世代交替者,公司表示,新經營管理團隊將繼續秉持集團核心價值:「創新、品質、虛心、力行」,擴大投資研發能量及創新解決方案,虛心力行與合作夥伴共創共榮,以誠信經營提供客戶最高品質產品及服務。英業達聚焦永續經營,兼顧既有事業之成長及新事業之發展,努力不懈衝刺不怠,為集團未來發展再造新局。英業達集團除了持續壯大經營既有的筆記型電腦、伺服器、智慧裝置外,新事業則是承繼前董事長卓桐華ABCDE5G (AI、Blockchain、Cloud Computing、Data Science、ESG、5G)主軸,目前已經開始投資車用電子、醫療、5G以及工業電腦產品。未來集團成長兩大方向:第一,既有事業是垂直方向的永續成長,深耕市場及客戶,持續為集團注入既有成長動能。第二,新事業是橫向永續經營,憑藉集團近五十年資通訊產業豐富之經驗,孵育更多具前瞻性的品牌新事業,持續為集團注入新成長動能。今年AI話題夯熱,英業達在伺服器雲端的AI應用也為品牌伺服器客戶布局layout邊緣運算的產品,也專注客製化為雲端客戶在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訓練(Training)、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等需求上將GPU設計連結於擅長的主機板布建,將中央處理器與GPU串聯功用發揮到極致,深獲雲端客戶滿意讚許。筆記型電腦原本就是英業達的核心事業之一,除了消費型與商業型全面發展外,更延伸至電競筆電的領域。智慧裝置今年除了現有聲學產品、AIOT、5G CPE使用者終端裝置模組與熱點裝置產品帶動消費市場的需求,遊戲機周邊產品的發展上也都有所斬獲,預期明年將有顯著成果。
黃金大咖挺進1/童子賢吳東亮都來生策會當理事 科技金融董座提前卡位是因它
生技醫療產業今年可說是熱鬧滾滾,蔡英文總統高喊下個「兆元產業」,「生策會」更是結合科技界施崇棠、童子賢、彭双浪、黃崇仁與金融界吳東亮、蔡宏圖、蔡明興等「黃金大咖」,「再生醫療雙法」草案更是送立法院審查,外界預估力拼立院本會期通過,也讓台股中的生技股大漲一波。台股2023年這波生技醫療產業熱潮,從2月16行政院會通過「再生醫療雙法」草案後掀起,這包含母法《再生醫療法》與《再生醫療製劑條例》,為業界視為可為再生醫療產業發展注入強心針關鍵;同日,成立21年的生策會理監事改選出爐,可說是集結「生醫科金」四產業黃金陣容,備受注目。緊接著,2月23日,蔡英文總統接見傑出生技產業獎獲獎企業等時表示,台灣生醫產業2021年營收已達7000億元,創十年之高,政府也會持續投入研發資源、人才培育及調整修正相關法令,力促成為台灣下一個兆元產業,並允諾持續推動大家關心的再生醫療雙法的立法,讓制度面更加完善。小英總統口中「再生醫療雙法」,即是這股生技股熱潮推力之一,由於涉及細胞治療醫學新領域,醫院端、生技界長期以來呼籲政府鬆綁管制以利再生醫療發展,衛福部重新檢討「特管辦法」修正條文,擴大病患的個人自由和代理範圍,制定「再生醫療法」草案。依2018年衛福部發布《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特管辦法)修正條文,開放6項細胞治療技術,包括自體免疫細胞治療,用於標準治療無效的癌症病人與實體癌末期病人;自體軟骨細胞移植用於膝關節軟骨缺損等,衛福部再生醫療審議會針對醫院申請個案審查、許可,讓再生醫療「技術」可實際應用,向患者收費。再看被蔡英文總統視為促進生技產界發展指標平台的生策會(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理監事名單,為外界稱為史上最強的「黃金陣容」,科技、金融業大咖都進入,可望引進上千億元資金活水,為生技醫療掀開新一頁。蔡英文總統今年3月出席生策會感恩會,左為台新金控董事長吳東亮,右為國泰金控董事長蔡宏圖。(圖/報系資料照)包括台新金吳東亮、廣達林百里、緯創資通林憲銘、華碩施崇棠、和碩童子賢、可成洪水樹、宏碁陳俊聖、友達光電彭双浪、技嘉葉培城、崇越郭智輝、力晶黃崇仁、瑞昱葉博任等董事長級,以及台達電執行長鄭平等,都是生策會理事,美吾華集團董事長李成家為監事。生策會還聘請英業達集團會長葉國一、金仁寶集團董事長許勝雄、富邦金董事長蔡明興、國泰金董事長蔡宏圖等為顧問。金仁寶集團董事長許勝雄於生策年會專題演講中提到,我國生技醫療產業未來將與資通訊產業並立為兆元護國神山,尤其行政院拍板通過再生醫療雙法,代表生醫產業未來將有更大的商機,並對近期開放自體細胞的治療技術認為「值得肯定」。對此發展,藥華藥(6446)執行長林國鐘告訴CTWANT記者,「樂觀其成!時代在變,法規也在變,我國能順應潮流,與時俱進,受惠產業及病患,要給兩個讚!」藥華藥去年10月於新竹舉行動土儀式的竹北廠,鄰近竹北台大醫院,未來即可就近與醫院合作,進行細胞治療研發。台灣研發型生技新藥發展協會理事長張鴻仁則跟CTWANT記者說,「患者治療是要希望?還是要療程?」目前我國的再生醫療雙法草案是跟著日本走,較偏向鬆綁政策,也就是說從二期臨床試驗即可申請臨時藥證,因此是給予患者有更大的希望空間;美國FDA則是在療程、新藥開發等需做過完整三期臨床試驗,這是兩者的主要差異點。張鴻仁進一步說,從病人角度立場來看,「我也是力推再生醫療雙法通過」,而且法規愈清楚對生技界發展再生細胞治療是更有幫助,才不會有灰色地帶的混沌不明「這是不對」;至於該種療程是否會納入健保給付?「我認為不會,現在有很多藥物都沒有納進健保,何況是新療法。」金仁寶集團董事長許勝雄為生策會顧問,由為生策會創辦人、前立法院長王金平。(圖/劉耿豪攝)
在野痛批鏡電視案NCC還在裝睡 要主委陳耀祥下台負責
通傳會(NCC)主委陳耀祥被吹哨者爆料欲強行讓《鏡電視》董監變更與上架有線電視案闖關,民眾黨立委陳琬惠18日點出鏡電視案尚未釐清的爭議,要NCC說清楚講明白。鏡電視昨批陳琬惠造謠抹黑,已委請律師提民、刑事告訴。陳琬惠表示,鏡電視惱羞成怒,透過濫訴的手段製造寒蟬效應,真的相當可笑;她強調,掌握媒體資源的人濫用媒體公器意圖要人閉嘴,她絕不畏懼,這種廉價伎倆可休矣。陳琬惠說,2021年7月到12月,鏡電視前董事長裴偉以Line告知股東會找府院向NCC施壓,更跟股東說前行政院長蘇貞昌已找陳耀祥施壓,甚至明目張膽稱已向蔡英文總統告狀。前民進黨祕書長洪耀福還自承有和NCC「溝通」,可見政府肆無忌憚地將黑手伸入獨立機關,踐踏民主。她表示,從鏡電視股東疑似為張高祥及林家宏代持股份欺騙NCC,到「三董一監」白紙黑字承認鏡電視與鏡週刊尚未切割,而後在三董一監突然辭職後,陳致遠、陳泰銘、葉國一更被爆出私下賣股,種種情事顯見鏡電視已明顯違反NCC行政處分附款,但NCC卻裝睡不肯處理。她強調,鏡電視申設至今NCC內部不斷洩密,除洩漏申設外部諮詢會議內容給裴偉,還洩漏檢舉函與檢舉人個資給鏡電視副總陳素秋,更離譜的在NCC審查會議進行時,就有NCC委員向裴偉通風報信。此外,今立院交通委員會也邀請陳耀祥針對「鏡電視申設及營運管理問題」進行專題報告,並備質詢。國民黨團將由總召曾銘宗帶領,在會上針對陳耀祥近年來違法亂紀的行為,強力要求其下台負責。國民黨立委洪孟楷說,過去從未有獨立行政機關被檢調調查,陳耀祥卻一點也沒有反省,賴著不走。因此即便NCC委員、主委有任期制,但陳仍得負起政治責任下台。
生策會21週年邀科技金控5大咖入顧問團 國泰金蔡宏圖新加入
生策會昨(25)日舉行21週年感恩晚宴,同時宣布聘請英業達集團會長葉國一、許勝雄(仁寶集團董事長)、蔡明興(富邦金董事長)、吳東進(新光金董事長)、蔡宏圖(國泰金控集團董事長)為顧問,其中蔡宏圖為今年新加入。超過10年未受訪的蔡宏圖,今天在獲頒生策會(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顧問上,針對加入生策會侃侃而談。他表示,近年來積極與科技廠商合作,推動數位及智慧醫療,透過集團的投資,積極支持生技醫療產業發展。蔡宏圖表示,霖園集團在疾病治療、預防與健康促進的發展都有布局。國泰集團旗下有醫院走向科技醫療,健檢中心強化預防醫學,醫療體系跟科技醫療、數據醫療、健康醫療都有相關;國泰人壽也結合數位科技,推動保戶預防醫學,推出健檢服務,因此加入生策會希望有所幫助。另外,他也指出,國泰近年跟科技業加強合作,如跟雲象科技合作在大腸攝影,用AI去抓病灶又快又準,另外也跟廣達合作智慧醫療、智慧病床等也有合作,陸續都有成果。此外國泰集團旗下有創投、私募基金,其中創投有2、30%的資金投資在生技產業,私募基金已經成立3、4年,由於精準健康是未來趨勢,未來可能會成立專門投資相關產業的私募基金。蔡宏圖表示,國泰集團旗下投信、私募基金都有投資生技,此外醫院、人壽、健檢中心,其實都跟生技業相關。近幾年也將部分資金從資通訊科技(ICT)產業開始轉向生技業布局。雖然目前國泰集團還沒有針對生技產業成立專屬的私募基金,不過他相信這是未來趨勢。
富豪新列傳/台富豪身價縮水超過6200億 「鞋王」張聰淵超車郭台銘續當首富
17日台股虎年封關,加權指數終場收在14932.93點,全年跌掉15.51%,創2009年以來跌深新紀錄,整體市值蒸發8.08兆元,台灣富豪身價也跟著大縮水。封關後,CTWANT據美國《富比士》(Forbes)雜誌台灣富豪即時排行榜與2022年比較,高達9成的台灣富豪資產縮水,合計蒸發逾206億美元,約當6200億新台幣。整體來說,「鞋王」華利集團總裁張聰淵身家縮水16億美元,近450億新台幣,但仍以105億美元超越鴻海創辦人郭台銘的62億美元,穩坐首富。台灣前50大富豪仍以傳產、科技、金融三大類為主,前五大富豪中除了前首富郭台銘,其餘四位是分別以製鞋、食品、化學、紡織起家的張聰淵、蔡衍明、林書鴻、尹衍樑。與科技產業股權分散比起來,持股集中的傳產創辦家族可說是台灣富豪的長青樹。展望今年,大陸解封加上全球央行升息步調可望放緩,傳產多屬剛性需求,因此法人看好營運仍將穩健成長。科技產業在虎年伊始走高,隨後俄烏戰爭、大陸封城打亂需求及供應鏈,下半年還掀起庫存風暴,動盪一波大過一波,股價幾乎全打趴,包括郭台銘,廣達(2382)董事長林百里、聯發科(2454)董事長蔡明介、台積電(2330)創辦人張忠謀、研華(2395)董事長劉克振、英業達(2356)會長葉國一、日月光(3711)投控總經理張洪本等人身價,通通都縮水。郭台銘身價從2022年的68億美元,降到虎年封關前的62億美元,林百里也由55億美元降到49億美元,陳泰銘及張忠謀身價也分別由45億美元及26億美元,降到44億美元及22億美元,其中,又以日月光張虔生及張洪本兄弟身家縮水最大,從60億美元掉到剩20多億美元,張虔生還跌到50大富豪榜外。而金融服務業的動盪,更是不輸科技業,不但有美國暴力升息、股債雙殺,還遭逢史上最大災難-防疫險2000多億元鉅額理賠,金融業大小股東們集體瘦身,國泰、富邦、中租、台新金、新光金,無一倖免。金融服務業富豪排行榜中,仍以蔡家、辜家、吳家為主;系出中信集團辜家的中租集團辜仲立以45億美元身價,名列富豪榜第7名,為國內金融服務業之冠。(圖/黃威彬攝)其中又以國泰金控(2882)的蔡宏圖、蔡政達兄弟檔影響最大,封關時兩人身價分別36、35億美元,較2022年合計的105億美元足足少掉34億美元,超過1000億元新台幣。國泰蔡家的堂兄弟富邦金控(2881)蔡明忠及蔡明興,雖有電信業台灣大(3045)及內容通路富邦媒(8454)護身,資產仍較去年減少各13億元,分別以42億美元、41億美元,拿下第9、10名。金融家族中,表現最逆勢亮眼的就是中租集團(5871)辜仲立,他以45億美元身價,從去年的12名擠進富豪榜第7名,是中信辜家唯一上榜的成員。因航海王股價飛漲而身價大躍進的長榮海運(2603)董座張國華三兄弟,今年年終雖豪發52個月薪水,但因航運價格回落及股價微幅拉回,張國華個人資產也縮水到12億美元,排到第44名。今年豪發52個月薪水的長榮海運已故創始人張榮發兒子張國華,以12億美元身價,為張家搶下第43名,其他兄弟則無緣進榜。(圖/報系資料庫)而少數資產逆勢增加的則有,在大陸深圳上市的新萊應材董事長李水波,身價從7.65億美元成長到13億美元,漲幅居冠,也從去年的50名躍升到今年38名;香港上市、名列全球百大汽車零組件供應商的敏實集團創辦人秦榮華,相較去年資產增加3.1億美元,以15億美元排行36名。虎年在黑天鵝擾局,富豪榜上有人進有人退,無論環境如何動盪,展望兔年,期盼每位企業掌門人真心實踐ESG,持續造福社會、創造就業機會。在一片資產縮水中,主營潔淨應用材料、來自台中大甲的新萊應材董事長李水波,為2023年新春富豪榜上資產逆勢增值最多的企業家。(圖/翻攝自國研院儀科中心臉書)
鏡亂4/鏡電視「大股東感到挨了悶棍」 蔡壁如:NCC到底敢不敢管
NCC到底敢不敢管鏡電視?鏡亂風暴持續延燒,立委蔡壁如持續關注「鏡電視」董事長陳建平「被政變」換人、李永豐上任11天倍感壓力請辭之案,她(17日)也透露「鏡電視大股東相當關心給予社會大眾的形象,受到嚴重影響,感謝蔡委員出來主持公平正義」。據了解,鏡電視多名大股東現在非常憂心,除了投資鏡電視的資金,在財務上的燒錢速度之快,令人難以理解;也開始質疑當初會願意共同來創設鏡電視的「初衷」與「信任」,如今看起來有所變化,「感覺到挨了一計悶棍,有苦難言」。鏡電視股東來自科技、傳產界等8位出資者,單一股東持股均未超過15%,包括鏡週刊董事長裴偉、英業達集團創辦人葉國一、國巨集團董事長陳泰銘、前智邦董事長黃安捷、甲山林董事長祝文宇、皇普建設董事長蘇永平、萬海少東陳致遠、麗綺開發公司負責人朱劭華。儘管鏡電視向NCC所提出的營運計劃書,給予「經營權與所有權分開」、「確保新聞獨立及編業分離」的保證,但在對於「公司財務管理」上,則是由前任董事長陳建平上任後,注意到多筆資金流向狀況而對裴偉有所疑問;豈料在鏡電視今年1月19日取得NCC申設許可之後,陳建平則是在3月4日董事會中「無預警」遭到改選下台。
鏡亂3/董監事0持股 財務支出引爆鏡電視之亂
尚未開台的「鏡電視新聞台」再掀風波,兩個多月董事長換三次,從3月4日董事長陳建平遭政變「無預警改選」下台,繼任的紙風車劇團創辦人李永豐11天後又辭職,3月15日改由導演楊雅喆接棒。鏡電視高層動蕩不斷,與八大股東在六席董監事會中僅得一席,是否有關,引起各界關注。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在今年1月19日決議,許可衛星廣播電視「鏡電視新聞台」申設,並就其未來營運附加附款及行政指導之外,據悉NCC也因為其提出的少見「股權分散且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之制度,董事會成員皆為0持股,未具有股東身分,且因其保證「確保新聞獨立及編業分離」才准予設立。鏡週刊創辦人裴偉,主導創設鏡電視。(圖/報系資料照)鏡電視股東來自科技、傳產界等8位出資者,單一股東持股均未超過15%,包括鏡週刊社長裴偉、英業達集團創辦人葉國一、國巨集團董事長陳泰銘、前智邦董事長黃安捷、甲山林董事長祝文宇、皇普建設董事長蘇永平、萬海少東陳致遠、麗綺開發公司負責人朱劭華。翻開公司工商登記資料,鏡電視於2020年5月成立,董事長為裴偉,董事會成員有陳志峻、廖志成與黃麟翔,四人分為鏡週刊的社長、副社長、總編輯及財務長,到2021年1月經過四次增資,資本額由2.51億增為8億後,董監事改選,除裴偉外,另三人換為李永豐、楊雅喆及劉志鵬,前兩位為文化界人士,劉則是律師。陳建平「被政變」下台,引爆鏡電視之亂。(圖/報系資料照)鏡電視申設送件後,去年5月NCC要求鏡電視與鏡週刊分離,裴偉因而辭去董事會與董事長,改由陳建平接任董事長,董事會成員並在加入黃安捷、勞工董事盧宥伶。黃安捷為前智邦董事長,鏡電視大股東之一。今年元月鏡電視申設獲NCC核准時,包括黃安捷等董監事均為「零」持股。日前遭突襲「被請辭」的陳建平,外傳他所代表的正是出資方的大股東,陳建平擔任董事長後,就開始針對鏡電視的財務進行整頓,當陳建平遭撤換後,就傳出與拒絕每月仍支付給前董事長裴偉的「停雲管理顧問公司」150萬元有關,也拒絕再為鏡週刊旗下的「鏡文學」及「鏡好聽」買單。兩方開始上演媒體大戰,接著就有鏡電視員工對外爆料陳建平「干涉新聞」。本刊調查陳建平出身高雄陳家,父親為陳田錨,曾擔任過高雄萬眾有線電視的董事長、立委後,出任陳家創辦的大衆銀行董事長、大衆票劵總經理。在鏡電視「零持股」的陳建平,與鏡電視大股東之一的萬海陳致遠為好友,喜愛運動及音樂,2011年底曾一塊登上國家音樂廳演出。究竟鏡電視高層地震不斷,與罕見的「董監事零持股」「所有權經營權分離」設計初衷是否有關連,有待釐清。但董監事0持股的設計,對出資的金主而言,等同白付錢讓別人圓夢,對公司經營管理完全插不上手,因此鏡電視喊出「5月開台前增資20億元」,資金最後是否能順利到位也備受關注。雖然NCC主委陳耀祥近日表示,目前鏡電視實收資本額13.5億,聽說剩不到1億,但基本上大股東們都是社會上有錢的股東(人),對資金問題陳耀祥不擔心,但最後若未增資、如期開播,最嚴重情節可依「保留廢止權」廢照。
《鏡電視》人事內鬥延燒 李永豐上任11天閃辭董座
《鏡電視》人事內鬥的烽火持續延燒,本月4日才透過「政變」被拱上董事長的紙風車劇團創辦人李永豐,接任才11天,昨天發出聲明宣布請辭。《鏡電視》也隨即召開董事會,改由之前拉下前任董事長陳建平3名董事之一的導演楊雅喆接下董事長一職。《鏡電視》不到1年就已換了4任董事長,業界人士笑稱「楊雅喆也可能只是過場」。對於閃電就任,楊雅喆僅回:「辛苦了,因為今日(15日)董事會才決定,等過幾日個人工作調整完備再跟媒體朋友說明,謝謝。」鏡電視新任總經理蔡滄波向董事們表示,將全力推動上架工作,確保在今年5月正式開播。背景偏藍 陳建平遭政變《鏡電視》2019年由負責籌備的《鏡週刊》社長裴偉擔任董事長,去年5月送件時,NCC要求《鏡電視》必須與《鏡週刊》切割,裴偉被迫退位,期間經過一番波折,才由前國民黨立委、曾任大眾銀行董事長的陳建平接任。由於陳建平家族背景偏藍,當時就傳出綠營內部對陳有意見,加上《鏡電視》政治人脈豐富,總統府發言人張惇涵太太主播陳璽鈞,及行政院機要顧問丁怡銘太太、前三立主播許貴雅等人都陸續跳槽到《鏡電視》,陳建平接任後,《鏡電視》內部就不斷有黑函,對陳建平表示不滿。今年3月4日《鏡電視》召開例行董事會,勞工董事盧宥伶發動政變,要求撤換董事長,李永豐、楊雅喆隨即附和,並當場選出李永豐接任董事長,陳建平當天就被掃地出門。不堪其擾 李永豐事與願違沒想到李永豐才剛接任11天,昨天就發聲明表示將辭去董事長一職。李永豐表示,他同意出任《鏡電視》董事長,是希望以數十年來從事文化藝術及公益活動的經驗、專業及豐沛的熱情,希望成就重視文化藝術且國際多元的鏡電視。「只是理想雖然高遠,但事與願違」。他說,「非常遺憾的,本人接任董事長後一連串紛擾,甚至被誤導為政治事件,不堪其擾,這實非一位藝術專業工作者所樂見或可承受。」李永豐表示,為使《鏡電視》籌設順利不受阻礙,儘早發揮媒體社會公器的積極效能,「本人謹在此宣布辭去董事長職位,冀望能有更適合人選繼續帶領《鏡電視》,無懼謗讟、奮勇前進。」業界人士指出,鏡電視有8位大股東,除鏡週刊社長裴偉,還有國巨陳泰銘、英業達葉國一、智邦黃安捷、萬海陳致遠及幾位大建商,目前新舊董、總分成兩派,各自認為有信心獲得多數股東力挺,只要有過半股權支持,就可發動重新改選董監。兩派角力 續爭奪經營權據傳兩派經營人馬各有友好的綠營派系,其中一派本想支持有意角逐2024的特定人士,但另一派不能接受。鏡電視爭奪經營權的後續才剛開始,接下來NCC如何處理,外界都在等著看。
富豪新列傳/台灣科技富豪最多金融其次 聯發科退休1號員工穩坐富豪榜12年
歷經疫情衝擊不平靜的2021年,全球在原物料短缺與航運壅塞未解下進入2022年,連帶牽動富豪們資產。據美國《富比士》(Forbes)統計,截至1月27日,台灣富豪資產多持續增加,尤其未上市的長春集團聯合創辦人林書鴻,身家從48億美元增為70億美元(約新台幣1,947億元),富豪名次也從2021年第八名躍進到第二名,坐實了重量級隱形富豪。攤開《富比士》2022年台灣富豪即時排名(THE REAL-TIME BILLIONAIRES LIST),2021年的台灣首富鴻海集團(2317)創辦人郭台銘,財富由70億美元下降至62億美元(約新台幣1,724億元),排名上掉了二個名次,排到第三名,拱手讓出首富位置。截至1月27日,台灣前十大富豪排行中,另有兩位名次大躍進。廣達電腦(2382)創辦人林百里名次大躍進,由2021年的第八名,一口氣進步到第四名,資產由53億美元增加到57億美元(約新台幣1,585億元)。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則挺進前十大,由2021年的第十一名提升至第七名,資產也由41億美元增加至47億美元(約新台幣1,307億元)。長春集團聯合創辦人林書鴻以70億美元資產登上台灣二大富豪位置,因長春集團迄今未公開上市,讓外界對其增添神祕色彩。(圖/報系資料照)這份台灣前五十大富豪排行,電子業占了近三分之一強,除了郭台銘外(第3名),林百里(第4名)外,還有國巨(2327)董事長陳泰銘(第8名)、聯發科(2454)董事長蔡明介(第12名)、台積電(2330)創辦人張忠謀(第15名)、研華科技(2395)董事長劉克振(第18名)。另外六位電子業富豪是,台灣最大的本土半導體設備公司漢民科技創辦人兼董事長黃民奇(第36名)、大立光(3008)的林耀英家族(第38名)與陳世卿家族(第43名)、楠梓電子(2316)創辦人吳禮淦(第39名)、英業達(2356)集團創辦人葉國一(第41名)、自聯發科退休的副董事長卓志哲(第33 名)。除電子業外,約有兩成富豪是金融業者,包括富邦金控(2881)蔡明興(第5名)與蔡明忠(第6名);國泰金控(2882)的蔡宏圖(第10名)、蔡政達(第9名)及蔡鎮宇(第20名);系出中信集團辜家的中租集團(5871)辜仲立(第11名);元大金控(2885)馬志玲(第14名);台新金(2888)吳東亮(第24名)及新光金吳東進(第37名)等。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的台灣富豪榜中,年齡在60至69歲的人數占比最多,有17位,第二多年齡層占比的是70至79歲,有14位,80至89歲的有七位,年齡超過90歲的有四位,包括長春集團林書鴻、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第15名)、奇美集團(1763)創辦人許文龍(第28名)及東裕集團王任生(第40名)。聯發科1號員工是已經退休的聯發科前副董事長卓志哲,個人持股是僅次於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第二大的人。(圖/黃耀徵攝、報系資料照)這些創辦人富豪中,最令人好奇的是「聯發科第一號員工」卓志哲。卓志哲是交通大學專為培育IC設計人才的「307實驗室」第一屆研究生,在研究所讀書時,蔡明介就是他的指導教授之一,後來他到聯電實習,過程參與企業運作並在一年後完成論文拿到碩士學位,也順勢留在聯電。後來聯電轉型為晶圓代工廠,原有的IC設計單位獨立,他也追隨當時負責IC設計研發的蔡明介到了聯發科。員工編號1號的卓志哲,與蔡明介有著亦師亦友的情誼與默契,據共事過的同事描述,他常有獨到的見解,以及願意聆聽及重視部屬感受的特質,讓蔡明介十分信任,他也是推動聯發科子公司星晨併購影像處理晶片廠曜鵬的推手。因著持有聯發科股票,卓志哲早在2010年就登上富比世台灣前40大富豪榜的第37名,當時身價7.1億美元,直到2015年他60歲時退休,卸下聯發科副董事長,以聯發科當時股價約400元換算,卓及關係人共持股約41,109張,持股價值就高達120億元,何況今日股價已站上千元大關。迄今,卓志哲與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分居個人持股最多前二名,各為1.82%及2.59%,隨著聯發科茁壯,這位員工編號1號仍在富豪英雄榜上有名。
兆豐銀追索債權 恐雙告英穩達董事和英業達
兆豐銀委請萬國法律事務所提出的法律意見書已在上周五正式出爐,據指出,這份最新出爐的法律意見書,已明確建議兆豐銀可依照公司法第23條及公司法第154條規定,分別對英穩達董事,和英業達公司提出民事求償,對此兆豐銀雖仍以銀行團和對方能就賠償金額達成協議為第一目標,但一旦銀行團和英業達、英穩達談判破裂,兆豐銀為首的銀行團除了在各別的自貸案提高利率之外,不只英穩達董事,連同對英業達都會一併提告。此外,兆豐銀也決定,將在12月份,一次打銷對英穩達授信的5.8億呆帳,倘若之後能求償成功,再回沖備抵呆帳減少明年的提存負擔。據了解,兆豐銀準備在元旦過後,召開英穩達的債權銀行團會議,並會找英業達、英穩達一起出席,其中要求英業達出席,主要在於英業達不僅對英穩達有實質控制權,而且才具有財產提供的實力;據知情人士指出,兆豐銀已向英業達方面表態,希望負責人個人,尤其是已退居幕後的大股東葉國一也能出面和銀行團就大股東為子公司賠付金額來進行談判,但仍未得到對方明確的回應,反而是對方把球丟回來要兆豐銀先開方案,因此兆豐銀將在近日內先和其他債權銀行凝聚共識,並預定在元旦之後召開正式會議談判。根據兆豐銀委任律師的建議,由於英穩達是最直接的借款人,因此,兆豐銀在打訴訟牌時,將引公司法第23條提告董事,追究董事罔顧銀行團權益,逕行通過讓英穩達破產決議的責任;至於告英業達,則會援引公司法第154條的規定,要求對身為母公司,有實質控制力的英業達提告。據悉,兆豐銀和其他債權銀行雖未召開正式的會議,但近來均保持密切聯繫,並且凝聚一致的共識,因此倘若銀行團和英業達、英穩達在元旦過後的談判破裂,那麼除了兆豐銀自身提出上述告訴及民事求償,並可能包括涉及「詐欺罪」的刑事訴訟之外,也有可能因為銀行團之間的共識整合,而升格為「集體訴訟」。至於在利率方面,金融圈人士則認為,不只英業達,包括大股東葉國一個人都有很多銀行的借款,其實銀行若執行利率制裁,不論借款人是公司或個人,以其借款規模來看,都會相當「有感」,而且英穩達和英業達債權銀行的重疊度至少超過一半以上,也壓縮對方把貸款在銀行體系「搬風」的空間,但重點是銀行之間不能被英業達方面「各個擊破」,否則就破功。
英業達突爆8.2萬張神祕天量 原來是這對父子對敲
英業達創辦人葉國一次子葉力誠,於今年6月股東會董監改選後進入董事會,是否啟動布局接班計畫,當時引發外界關注,9月葉國一以實際行動轉讓5萬張持股予葉力誠,持股拉高至11.74萬張,與葉國一的17.64萬張漸接近,接班布局的答案似乎已揭曉。以英業達9月均價22.64元計算,葉國一約轉讓相當於價值11.32億元的股權予葉力誠。依公開資訊觀測站公告,葉國一9月減少5萬張持股,葉力誠增持5萬張,英業達今年來單日成交量多在數千張至萬張以上,9月21日當天,英業達爆出85,076張天量收22.8元來看,應是二人對敲。另一受到關注的是,9月申讓持股的不只葉國一及葉力誠的持股異動,葉國一的「內部人關係人」,持股從99,314張減了3萬張至69,314張,但並未見董監事及大股東持股名單中,有其他人增加持股,到底這3萬張由誰承接,也備受關注。葉力誠於今年6月董監改選後進入董事會,當時持股僅有6.74萬多張,如今持股增至11.74萬張,持股比率3.27%,為僅次於葉國一的17.64萬張、持股4.92%的第二大單一自然人股東,超越另一重量級董事李詩欽的11.58萬張、3.23%持股,也超過另二大法人股東─富邦人壽的2.23%及中國信託銀行的2.33%。法人指出,葉國一將手中持股轉給葉力誠,主要基於接班布局態勢明顯,因股票二人對敲,股價並沒有波動,以正面看待平和交班,有助公司未來營運穩健,然而,台股於8、9月間相繼觸及萬三歷史新高,不少股票登峰創高,但也有不少股票並未合理反映其基本面,大股東及董事忙著回補自家股票。據統計,9月有華邦電(董事金鑫投資)、大國鋼法人(董事長大成不鏽鋼),以及合麒(董事長謝菁菁、董事太吉投資)等三家公司大股東或董監事大增1~1.6萬張以上持股;神達、明泰、農林、矽統、東元及均豪等,也各增2,000~5,000千張以上,不少股票如華邦電、合麒、明泰、農林及均豪等,股價都在9月或10月間大漲,捍衛自家股票行動奏效。
陳其邁和警友會秋節慰問員警 超級偏遠「達卡努瓦派出所」也揪甘心
高雄市長陳其邁今年8月底補選上任,首次遇中秋節4天連假,陳其邁除要求交通局和警察局妥善規劃各風景區交通疏導措施外,和各警友會提前向辛勞警察賀節,贈送3290箱民生物資慰問,為了搶在中秋前送達,商請物流公司2日內將物資送抵高市警局所屬的157個單位,連最遠的六龜分局達卡努瓦派出所也感受到市長暖舉!高雄市長陳其邁在中秋連假前,送民生物資給高市警局所屬單位,慰問員警。(圖/警方提供)中秋連假明起一連4天假,高雄市長陳其邁在上任後,首遇中秋佳節,為了向辛苦維護高雄市治安的警察慰勉辛勞,陳其邁和中華民國警察之友總會最高顧問葉國一、港都警察之友會理事長黃清山、大高雄警察之友會理事長許義郎等長期支持高雄治安工作的企業家,聯袂致贈民生用品,提前向員警賀節。陳其邁表示,治安工作24小時不打烊,對於警察同仁長年為治安與交通工作打拼的精神與奉獻,表達肯定及致謝之意;此外,由於警察從今年投入新冠肺炎防疫工作,扮演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在維持治安工作的表現上更是可圈可點。基層警員收到市長送來的秋節慰問物資,深感窩心。(圖/警方提供)陳其邁表示,他上任至今,社會矚目的案件警方都能迅速破案、逮補犯嫌,讓社會大眾安心,期勉警察同仁處理治安事件要勇於面對、全力偵辦,以同理心對待各類案件,以超越民眾期待的表現來獲得肯定。市府此次結合民間資源慰勞員警的民生物資包括礦泉水、運動飲料、八寶粥各658箱、泡麵1316箱,合計3,290箱民生物資,並動用19車次、總運送距離1,358公里,在中秋節前分送給警察局及所屬157個各級單位,連最遠的六龜分局達卡努瓦派出所也由物流公司主管親自送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