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德偉
」 配客嘉 葉德偉 Package+配客嘉出新招3/台積電一試成主顧 年輕董仔:防盜防刮循環箱下一步瞄準科技業打國際盃
稱霸全球半導體產業的台積電(2330)拚ESG也搶第一,今年10月底台積電ESG電子報提及,廠內廢塑料將回收再製成「環保循環箱」,交給供應商使用,估計每年可減少逾2萬個紙箱,而負責再製的則是四年前代表台積電參與ATCC全國大專院校商業個案大賽,以「循環箱大聯盟」點子獲獎而創業的配客嘉。這家從提案、創業、建立商業模式,不到四年就成為台積電合作夥伴的配客嘉,從網購包材起家。今年31歲的創辦人葉德偉,四年前拿著做3C電商存到的錢創辦「配客嘉」(Package+),從零開始,切入團購包裝才有了「電商、消費者及通路歸還」商業模式。「初期的包裝到現在,調了大概8個以上的版本,如果設計太好看還有可能被拿走。」葉德偉笑著解釋,循環包裝不僅要符合電商好出貨、消費者觀感、物流好配送、歸還站好收納,加上防盜貼紙、半導體槍提供防盜、防刮,還有RFID(無線射頻辨識)功能,可辨識個別包裝的身分以進行後續追蹤。葉德偉強調,「我們的紙箱從重複使用5次到50次的材質都有,以回收塑料或PP單一可回收材製作可重複使用的循環包裝,而且特殊結構設計不需要使用膠帶黏貼。」對於配客嘉而言,今年無異是「環保包材元年」,開春2月環保署就公告「網際網路購物包裝限制使用對象及實施方式」,7月起網購包材不得使用含聚氯乙烯(PVC)材質,紙類包材90%以上回收紙,塑膠包材摻配25%以上再生料,並規定營運資金達1.5億元以上,或自有到店取貨據點數達500以上之大型業者,明年起每年3月底前需提報由會計師出具核閱報告書的減量成果,違者將罰3萬至15萬,目標是2030年減量五成。這只公告一出,配客嘉立刻動起來,3月完成5,200萬 Pre-A輪募資,包含中信託創投、彰銀創投、國發基金、樹冠影響力投資、SIC永續影響力、貝殼放大與其他策略性投資人參與。「透過這些募資,將配客嘉包裝規模化,同時也能降低電商使用成本。」葉德偉肯定地說。目前團隊從原本的5人擴大至30人,平均年齡30歲,合作電商目前已突破百間,其中更有76間為上市公司(包含歸還站、投資人),「還有多家電商先簽約,明年開始使用。」歸還據點更來到4,500間,「全台灣的全家、部分7-ELEVEN都可以歸還。也有跟企業大樓合作,員工寄貨到辦公室的時候,一樣可以直接歸還。」葉德偉設想周到,另設200多個社區歸還站,住戶在管委會取貨時就可直接還包材。配客嘉打造「包裝租賃、商品出貨、包裝歸還、物流回收」循環包裝模式,盼能減少一次性包材的使用。(圖/翻攝自配客嘉臉書)儘管電商、歸還點迅速增加,但葉德偉認為成長空間還很大,「說真的,目前電商每年差不多產生2.2億個一次性包裝,使用配客嘉的人不到1%。」配客嘉至今已有65萬個循環包裝在市場流通,約減少19.5萬公斤的一次性網購包裝垃圾。除了網購包裝,葉德偉透露新方向,「現在我們也和科技大廠合作,像手套、護目鏡這些耗材,原本都是用紙箱出貨,現在改用循環箱,我們也在廠區設置歸還站方便使用。」台積電月前公布將攜手配客嘉推環保循環箱,他分析,「科技業每年耗材包裝量達到20億,是網購的10倍量。」台積公司攜手配客嘉打造環保循環箱,平均使用1次可減碳0.38公斤。(圖/台積電提供)「比起去年,今年我們的營收已經成長1.5倍,透過政策推動進步會更顯著。」趁著環保署新推政策,葉德偉打算擴大電商、科技業合作,並瞄準海外市場,「我們已在新加坡設子公司,先測試東南亞市場,還在初期階段,並沒有真的落地。」配客嘉預計2024年可望獲利、2025年進軍海外,並以2027年上市為目標。訪談最後,創業3次的葉德偉給想創業者建議,「我以前創業比較偏單打獨鬥,但新創初期無論錢、時間跟人脈,資源都很少,其實可以找更多夥伴共創。」他因為參與群眾募資,有了與企業品牌合作機會,創業路上才有更多的揮灑空間。對於近年起步的包括共享雨傘、循環杯、循環餐具等,葉德偉觀察「有2個困難點」,一是成本降不下來,二是不易找到客戶,「所以我們跟uCup循環杯合作,讓物流業者可將兩家產品一起做回收,互相分享企業窗口,有時一起拜訪客戶,若我先打進客戶,就介紹給他們。」他期待著,循環經濟創業者一起朝一座「循環島」前進。
配客嘉出新招2/他慘被300家電商拒絕吃疫情歸零膏 疫後搭上ESG翻身Pchome蝦皮成客戶
「如果當時那個消費者沒有這樣說,我可能現在還在做電商。」配客嘉(Package+)創辦人葉德偉因為客戶一句話,讓他意識到網購一次性包裝材料的浪費,開啟第3次創業,從3C電商跳到循環包裝業者。「跟我一起創業的其中2位夥伴,初期因不賺錢、不穩定,已離開去銀行上班。」這位31歲董仔道出新創公司的不容易。儘管有過程式開發及3C電商的七年創業經驗,葉德偉四年前成立配客嘉,主打網購循環包材的創業,可說是從零開始,台灣無前例可循。「起初,我們構思出1個類似平台的架構,要有電商願意使用循環包裝、消費者願意選用、物流可以配合的歸還點,這3個環環相扣、缺一不可。」他笑著說,拜訪300多個電商後,沒有一間願意點頭使用,原因是「沒有歸還站」。為此,葉德偉改變策略,先在緊鄰台大、師大等公館商圈及母校政大周邊,找到對環保有興趣的小農飲料店、素食餐廳做歸還站,再以電商產品於學校或企業間發起團購,商品包裝則使用配客嘉的循環包裝,「有我們手工縫製的布料,也找過大稻埕地區的阿姨們幫忙,還用過ikea的包裝。」2019年底終於有30家電商點頭,且有100多間素食餐廳願意當歸還點。為什麼店家願意充當循環包材的歸還站?「消費者拿到團購商品後,將包裝送到素食餐廳或飲料店歸還,就會有店家折扣,增加循環包裝的使用者。」葉德偉解釋。葉德偉建立起循環包裝初期營運架構後,隨即從桃園搬到台北市,以便貼近市場及尋求募資,2020年在天使輪獲得許多投資人參與,並在群眾募資平台上集資600萬後,配客嘉順利找到台中代工廠幫忙製作循環包材,隔年,更取得創投注資1500萬元,準備擴大規模。一切就緒後,沒想到疫情打亂了所有計劃。「民眾沒辦法出門歸還包裝,加上對其他人用過的包裝也會怕感染,所以整整有8個月使用率是零。」葉德偉急推創業初期開發的再生衛生紙「ReTissue」,結合非營利組織打出公益行銷,「像是買一袋衛生紙,我們就協助流浪犬或是種一棵樹等等的,用這樣的方式度過非常時期。」2022年疫情緩解後,台灣企業大力倡議「ESG」,正好給了配客嘉大展身手的機會。「去年可說是ESG元年,大家都在強調循環概念,我們推出的包裝除了減碳以外,因為清潔部分給第一社福、伊甸基金會、晨揚庇護工場約6間團體處理,對於企業在社會形象、環保意識都是很加分的。」葉德偉告訴CTWANT記者。從歸還站收集的環保箱,配客嘉會交由弱勢族群清理。(圖/翻攝自配客嘉臉書)這一段迅速擴張期,配客嘉不但打入知名電商,歸還站也切入超商實體通路。目前包括蝦皮、Pchome、Uber、Uniqlo等知名品牌都是配客嘉客戶,「電商會用租賃或買斷方式導入循環包裝,當包裝沒了就跟我們叫貨,跟叫紙箱一樣。」葉德偉解釋,「我們的包裝比一般紙箱貴2到3元而已,商家會決定要自行吸收或消費者負擔。」依配客嘉搭起的「電商、消費者與實體通路」3方循環包材架構,消費者上電商購物時,可選用循環包材,收到商品後,透過配客嘉Line官方帳號中的地圖,將包材送到鄰近的全家、統一超、家樂福等歸還點,各歸還點包材累積到一定的量,物流業者會前往運送,再交由弱勢族群清理。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如何順利打入超商通路?「其實2020年群眾募資的一些贊助者本身就是在超商工作,幫我們往上提這個案子。」葉德偉透露有「貴人」帶路,「消費者將包材拿到歸還據點,還可以獲得店家折扣,例如到全家歸還就有冰淇淋優惠。」目前全台的全家都是配客嘉的歸還站,並且可以透過手機查詢據點。(圖/翻攝自配客嘉臉書、趙世勳攝)「數據顯示,使用過循環包裝的消費者,有7成在歸還時會在店面消費、有3成會在一年內使用店家提供的折扣券線上消費。」他拿出數據說話,這套合作架構不但符合ESG,還可幫超商導客,可說是電商、消費者、通路及配客嘉四贏的牌局。
配客嘉出新招1/網購包材一年丟4千棟101 他創新循環包裝「不讓消費變浪費」3年募7千萬
「請問取貨手機後三碼?」網購超商取貨已是台灣民眾的日常,去年網購金額逾4千億元,用掉2.2億個一次性網購包裝,疊起來約4千座101大樓,巨量垃圾成了企業拚ESG最大扣分。「就是不希望消費變成浪費!」配客嘉創辦人葉德偉以可重複使用50次的包材,串起電商、消費者及通路三角新模式,連台積電也成客戶。配客嘉今年剛搬到台北市博愛路上,在辦公室裡,葉德偉拿出黑底印有青綠「Package+」Logo的循環紙箱、循環袋告訴CTWANT記者,「我們採用廢塑料製成,可重複使用,目前有65萬件循環包裝,超過4,500個歸還點,及80間電商加入。」這間主打循環包裝的新創公司,起步才四年,營運模式已引來創投界關注,三年內兩度募資共募得6,700萬元。「其實這是我第三次創業。」31歲的葉德偉笑著說,2011年就讀中國醫藥大學物理治療系時,學長邀約做餐廳訂位、點餐系統,「我喜歡解決問題、做創新的事,剛好有這個機會,也沒有太大損失,就試試看。」只是當時技術還不純熟,加上智慧型手機尚未普及,首次創業2年就宣告失敗。人在校園的葉德偉,轉而開電商賣起3C產品。「與醫療業比起來,創業可改變生活中更多事。」他一畢業就放棄醫藥道路,轉考政大國貿研究所,邊學邊做。不過又是如何從電商跳入循環包裝?「有位消費者購買用回收塑料製成的藍牙耳機,到貨後他反應,我們使用紙箱和塑膠泡泡袋包裝,違背他購買環保產品的初衷。」葉德偉這才意識到,「網購出貨一次性包裝容易製造垃圾」的問題。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普及,加上超商取貨的便利性,使台灣消費者1年用掉2.2億個一次性網購包裝。(圖/翻攝自爆怨2公社臉書)當時,葉德偉正好參加「社會創新實驗中心」一場環境論壇,會中播放《正負2度C》影片,「主持人提到,如果人類在10年內將氣候溫度控制在1.5度C的話,可避免氣候浩劫,如果什麼都不做,那溫度失控必然會發生。」這場論壇激起了葉德偉創業魂,「做環保是從生活中最在意的事情開始。」他決定從網購包材下手。2018年恰好中國拒收的歐洲回收物貨船漂來台灣,導致回收紙漿、寶特瓶價格崩盤,葉德偉抓住機會向拾荒者收購紙箱,找小型賣家談合作提供出貨服務。結果出師不利,「美妝品的賣家反映,二手紙箱看起來不美觀也不乾淨,怕有衛生疑慮,加上尺寸大小不一,很難規模化。」嘗試8個月後葉德偉放棄收購紙箱,轉而尋找更好看、耐用、乾淨的網購包材。讀碩士班畢業前,葉德偉以學生身份參加ATCC全國大專院校商業個案大賽,由參與企業發出題目,參賽學生提出解決方案。「當時,台積電問如何讓資源有效運用並減少浪費?我以循環包裝的想法參賽,得到台積電組冠軍。」比賽得獎讓葉德偉更篤定循環包材的可能性及發展性。葉德偉以學生身份參加ATCC全國大專院校商業個案大賽,得到台積電組冠軍。(圖/配客嘉提供)2019年4月,葉德偉帶著經營電商5年賺來的錢,與4位朋友在桃園南崁成立「Package+配客嘉」,正式踏上循環包裝這條全新又陌生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