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秉威
」 葉秉威 醫師好辣 腫瘤50歲婦腹痛以為腸胃炎 電腦斷層竟罹癌…腹壁都是腫瘤
一名50多歲女子因為腹痛就醫,醫師診斷是腸胃炎,但吃了一周藥還是感到疼痛,抽血、超音波都沒異狀,經過電腦斷層掃描才發現,腹壁都是腫瘤細胞,她已經罹患卵巢癌。女子罹患卵巢癌。(圖/翻攝YouTube頻道醫師好辣)肝膽腸胃科醫師葉秉威在《醫師好辣》節目中說,女子說她拉肚子又肚痛,所以他就想應該是腸胃炎,如果吃藥好了不用回診,但患者一周後還是覺得痛,安排抽血和超音波檢查。葉秉威說,2到3周後,病患才回診,因為她覺得症狀好8成,還是想說抽了血就看報告,抽血都正常,但肚子有一個壓痛點,他才建議患者要做進一步的檢查,做了電腦才發現,她是卵巢癌合併腹膜轉移,卵巢腫瘤轉移到腹壁,腫瘤造成轉移痛,才導致這症狀。婦產科醫師鄭丞傑指出,卵巢癌存活率很低,但發現都太晚,「現在幾乎70%以上是第3期、第4期了」,因為初期症狀有下腹脹、輕微疼痛等,只要願意就醫都能即早發現,存活率提升。營養師夏子雯也說,朋友下腹痛去照腹產科,去婦產科照超音波,才發現是巧克力囊腫,所以如果女生會痛一定要去檢查。據癌症學苑指出,卵巢癌的發生率在台灣不斷上升,15年內增加2倍以上,每年多1300名新個案,卵巢癌5年死亡率60%,佔癌症死亡率第5,是婦科癌症的頭號殺手。
男子突覺得疲憊、腹脹嚴重! 醫檢查發現3情況:死亡率很高
肝膽腸胃科醫師葉秉威近日在節目中分享,表示他過去遇過一名60多歲的男病患,因為是台商,所以平常應酬、飯局多,幾乎天天喝酒。後來男病患突然發現自己變得特別疲憊、沒胃口肚子卻越來越大,於是便到醫院看診。沒想到經過醫生檢查後發現,男子不僅肝硬化、腹水,還有6公分的肝癌,所幸最終進行治療後,成功救回一命。肝膽腸胃科醫師葉秉威日前在節目《醫師好辣》中分享,表示他過去遇過一名60多歲的男病患,因為對方是一名台商,因此平常應酬、飯局多,幾乎天天喝酒。後來病患因為發現自己突然變得特別疲憊、沒胃口肚子卻越來越大,於是便到醫院看診。葉秉威表示,當時他看到病患本人後,一眼就看出對方出現「標準教科書肝硬化」的樣子。病患的臉、前胸和手臂上長滿很多紅色小點,紅點周圍還冒出一根根觸角,就是俗稱的「蜘蛛痣」,是典型性肝硬化會出現的情況。後續葉秉威替病患安排腹部超音波檢查,結果就真的發現病患滿肚子都是腹水,肝硬化相當嚴重,不僅如此,還發現了一個6公分的肝癌。葉秉威也透露,這3個情況加在一起「死亡率很高。」所幸最終病患進行藥物治療後,效果相當好,肝功能穩定下來後,就馬上轉介到外科,進行切除肝癌腫瘤的手術。葉秉威指出,幸虧病患有因為腹脹前來看診,還發現肝硬化的情況,順利撿回一命,要是這情況沒有及時就醫,肝腫瘤再放幾個月後,恐怕就會整個擴散開來。
他皮膚「冒這詭異症狀」 醫一照驚罹肝癌:死亡率極高
肝膽腸胃科醫師葉秉威近日在節目中分享,一名60歲台商近期發覺不明原因變得特別累、胃口差,明明沒吃什麼肚子卻越來越大因此求診。醫師從他的臉、前胸和手臂處發現很多蜘蛛痣,還有紅斑掌,一眼看出恐是酒精性肝硬化,安排腹部超音波一掃還滿肚子腹水、肝硬化嚴重,甚至有6公分肝癌,三者加在一起「死亡率極高」。葉秉威在《醫師好辣》節目中分享,這名台商因工作關係幾乎天天要應酬,飯局多,幾乎天天喝酒,近期發覺不明原因變得特別累、胃口差,求診時一眼看出「標準教科書肝硬化」,包括臉、前胸和手臂上長滿很多紅色小點,周圍冒出一根根觸角,因而被稱為蜘蛛痣,「尤其酒精性肝硬化,每3人就有1人可能會有這種狀況」。除此之外,男子的雙手手掌大拇指和小拇指旁肌肉特別紅,這是「紅斑掌」,也是典型肝硬化會有的症狀。葉秉威進一步解釋,肝硬化患者因身體的荷爾蒙改變,雌激素會增加,有些人會出現性功能退化、男性女乳症;雌激素也會導致手掌顏色變化,且容易長出血管擴張的蜘蛛痣。加上男子酒喝很多,種種跡象都很像肝硬化,因此推測是酒精性肝硬化的機率很高。葉秉威替男子安排腹部超音波一掃,果真看到滿肚子的腹水,且肝硬化很嚴重,還有一顆6公分的肝癌,「一發現就是非常棘手,死亡率很高」。所幸男子後來接受藥物治療效果超級好,經過治療待肝功能穩定下來後,就轉介至外科,進一步切除肝癌腫瘤。這位患者因腹脹看診,意外發現肝硬化撿回一命,若未及時就醫,「肝腫瘤再放幾個月,大概整個散開來」。
女子健檢正常「腹悶暴瘦9公斤」竟罹癌 醫嘆:很難早期揪出
胃腸醫師葉秉威近日分享個案,一名婦女健檢腫瘤指數正常,但最近感覺腹悶,又暴瘦9公斤,就醫胰臟已出現4公分陰影,「要靠抽血或是症狀抓到早期胰臟癌真的很難。」葉秉威在臉書發文,「別再鐵齒以為自己胰臟沒事了,要靠抽血或是症狀抓到早期胰臟癌真的很難,50歲女性,平時不菸不酒,沒有慢性病,沒有家族史,最近一個月覺得上腹部不舒服悶悶的,吃多就有點脹。」葉秉威說,患者一個月瘦9公斤,照胃鏡說胃有點破皮,但腹部超音波照下去出事,「胰臟有一個4公分的陰影 ,斷層掃描顯示高度懷疑胰臟癌」,腫瘤指數是正常的7倍,而腫瘤不僅大位置還靠血管,「接下來只能先外科評估看看,拚能不能手術,不然只能先化學治療看看,期待腫瘤能有所縮小。」葉秉威強調,其實病患一年前有做公司健檢,但要靠腫瘤指數抓癌症很難,「如果抓到,往往腫瘤都已經有一定的嚴重度,像這個病患一年前胰臟癌指標CA199就是正常只有15U/Ml,不過我相信1年前腫瘤就已經開始產生了」,如果那時有做胰臟癌篩檢,可能可在第一時間抓出。葉秉威指出,「我們篩檢發現的無症狀胰臟癌甚至都小於一公分,腫瘤如果小於1公分診斷,早期接受手術,五年存活率可是有80%,請正視胰臟癌上升中,胰臟癌不只上升而且年輕化。」葉秉威說,最近胰臟癌進10大癌症榜第10名,而年輕胰臟癌病患上升趨勢比老人快,如果有家族史、糖尿病、肥胖等要小心,是風險族群。
狂打嗝3個月不止!醫掃斷層傻住:全是腫瘤 他確診「肝癌」沒任何症狀
吃完飯或是吃太飽等都造成打嗝的原因。一名40歲的患者就因長期打嗝所困,吃藥也不見狀況好轉,前後尋求多名醫師也找不到原因。最後他找到肝膽腸胃科醫師葉秉威,結果電腦斷層依照才發現該名患者罹患「浸潤性肝癌」,且肝臟全是腫瘤。葉秉威在節目《醫師好辣》分享臨床遇到的診斷困難患者,該名患者連續2至3個月不停打嗝,不僅長期吃藥沒改善,後來找了2為醫生看診也查不到原因,最後才找到葉秉威。在排除腸胃道疾病後,葉秉威心想是否為肝臟方面病變,因為前一位醫師謹慎地替患者照超音波,但是因為對方體型肥胖,又有嚴重脂肪肝,因此導致超音波畫面模糊,反而是葉秉威進一步照電腦斷層才有新的發現。葉秉威醫師在節目中分享「浸潤性肝癌」案例。(圖/翻攝YouTube頻道/醫師好辣)根據超音波片子中顯示,在肝臟及橫膈膜處看起來有點陰暗,掃描電腦斷層後才發現患者其實是確診浸潤性肝癌,而且腫瘤長在肝臟最上處靠近橫膈膜的地方。之所以會連續打嗝,是因為腫瘤頂到橫膈膜刺激到膈神經所致。令人驚訝的是,葉秉威發現患者罹癌時,整個肝臟都不滿腫瘤,病況已經非常嚴重,除了明顯的打嗝之外,完全沒有像是食慾不振、體重下降等狀況。葉秉威也說,該病患是他從業以來見過最困難診斷的案例。另外,外科醫師江坤俊也說,有些疾病也會出現不停打嗝症狀,例如腦瘤、食道癌、胃食道逆流、胃癌、肺炎、胸膜炎、糖尿病及尿毒症,若是不知原因出現不停打嗝超過2天,就必須馬上就醫。
燒聲2個月!女以為胃食道逆流 一檢查竟是「它」惹禍
現代人普遍工作生活壓力大,飲食作息也不正常,不少人都患有胃食道逆流,由於胃食道逆流症狀包含咳嗽、聲音沙啞、吞嚥困難、喉嚨有異物感等,因此不少病患會因為各種咽喉問題,以為是胃食道逆流前來求診。胃腸專家葉秉威醫師就發文分享,日前一名60多歲的女患者聲音沙啞長達2個月,懷疑是胃食道逆流來求診,結果檢查後發現是聲帶出了問題。胃腸專家葉秉威醫師日前在臉書粉專「胃腸專家 葉秉威醫師」分享1起案例,表示日前一名60多歲的女患者前來就診,抱怨自己聲音沙啞的問題相當嚴重,而且時間長達2個月,懷疑可能是罹患胃食道逆流,但醫師問診後發現,該患者除了沙啞症狀外,並沒有火燒心、酸水逆流症狀,且症狀好發時間也不固定,不盡然都在睡覺時或飯後,患者服用特效胃藥PPI兩週後也沒有明顯起色。經過多方討論後,葉秉威決定替患者進行胃鏡檢查,結果未發現明顯的食道逆流證據,反而在聲帶上就發現一個息肉,推測造成聲音沙啞的原因就是這息肉,葉秉威解釋,聲帶息肉最常見的情境是感冒或不當用聲,詢問後得知,該患者有唱歌的習慣,似乎是前陣子練習太頻繁,造成聲帶發炎充血、微血管破裂,血液滲漏至聲帶皮下層而形成息肉。葉秉威提醒,有咽喉症狀的病患,像是慢性咳嗽、喉嚨卡卡、聲音沙啞、過多喉嚨黏液等症狀,都強烈建議在胃鏡檢查的當下,利用「高解析度內視鏡」觀察下咽與聲帶等部位,同時觀察聲帶開合是否對稱,都有機會看出非胃食道逆流的蛛絲馬跡。
吞嚥就胸痛…他拖1週檢查驚見「食道脫皮」 醫揭吃藥1行為超NG
現代人工作忙碌,常常因此忽略身體警訊,總是拖到最後一刻才就醫,容易造成難以挽回的後果。一名患者吞嚥時總感覺胸口疼痛,拖了1週才找醫師治療,透過胃鏡檢查後竟驚見食道布滿白色斑塊,就像皮膚剝落。醫師表示,這現象是「淺層剝離性食道炎」,是少見的良性現象,原因包括止痛藥或熱飲等。「蛇會脫皮,大家知道食道也會脫皮嗎?」腸胃科醫師葉秉威分享收治個案,「有位患者,因為這一周來,吞嚥時胸口會疼痛,來找葉醫師諮詢。由於病患近期也有吃一些消炎止痛藥及抗生素,當然不能排除是不是藥物引起的食道潰瘍,經過討論,決定安排胃鏡做進一步釐清。」葉秉威提到,「結果令人震驚,在食道裡發現有大片黏膜脫皮(mucosa sloughing),食道內裡的上皮不明原因剝落,失去了黏膜保護,也怪不得一吃東西就會產生明顯的胸口疼痛了!其實這個現象叫做 Esophagitis dissecans superficialis (EDS))淺層剝離性食道炎。」醫師提到,淺層剝離性食道炎是一種少見的良性現象,「表皮因為各種原因像是藥物像是止痛藥、免疫性疾病、化學刺激物或是熱飲等,造成大片食道黏膜脫皮。治療上,基本只要去除掉刺激物質,輔以胃藥及黏膜保護劑,一兩周內症狀就會改善消失喔!」葉秉威呼籲,吃藥時記得搭配充足的水,約至少250cc,且吃完藥後不要立即躺下,以免藥物來不及進到胃中引發食道炎。
30歲女生理期不適!狂吃止痛藥「肚子痛到吃不下」 醫一照:到處都潰瘍
每當肌肉挫傷、運動傷害或經期來,吃個幾天止痛藥,症狀就明顯改善許多,然而類似藥物卻很傷腸胃。醫師透露,自己時常提醒長者別亂吃止痛藥,很可能引發胃出血,不料一名30多歲女性因生理期不適,三不五時就服用止痛藥,最近一次經期較長,便多吃了1、2天的份量,後來胃腸到處都是潰瘍。腸胃科醫師葉秉威表示,「大家應該有聽說過NSAID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效果很好。每當肌肉挫傷,運動傷害或經期來,吃個幾天,症狀就好的多。但大家知道這藥很傷腸胃嗎?以前在醫院,每一兩周總有吃止痛藥吃到胃出血的老人家從急診轉入病房,在作完內視鏡止血後,我總會記得叮囑兩句,別亂吃止痛藥,老人家身體很脆弱的。」醫師提到,「這次的案例卻讓我開了眼界,原來止痛藥的胃腸傷害並不是高齡患者才會比較嚴重。有一名三十多歲年輕女生,因為每次生理期來因為不舒服,三不五時會吃止痛藥止痛。但這次因為生理期時間較長,所以多吃了一兩天止痛藥。之後經期走後,就一直鬧肚子痛,痛了一個多禮拜,痛到都吃不下後來找我。」葉秉威指出,「因為她的強烈要求,我於是幫她作了胃腸鏡檢查,結果赫然發現,整個胃、十二指腸、迴腸及盲腸到處都是止痛藥造成的潰瘍,這也難怪她痛得死去活來了。其實止痛藥不是只造成胃潰瘍,黏膜保護力較弱的,甚至整個小腸大腸都會產生潰瘍。如果非吃不可,可以考慮搭配胃藥一起吃。」醫師提醒,止痛藥也很傷腎,「吃藥時間較長很容易造成腎損傷,這個就沒有藥物可以幫忙了。所以止痛藥使用,請務必按照醫師指示使用,非必要就該停藥。如服藥過程有產生腹痛、黑血便、小便量減少,請務必停藥回診。」(圖/翻攝自胃腸專家 葉秉威醫師臉書)
蔡小虎腸阻塞送醫…這2天是關鍵期 醫揭「嚴重可致命」曝5大徵兆
資深台語歌手蔡小虎昨(21日)深夜因「小腸阻塞」緊急送醫,接受插鼻胃管引流治療,所幸經紀人透露他病況穩定、恢復尚可,才讓外界放心。值得注意的是,小腸阻塞的臨床表現有腹脹、腹痛與沒有排便,感受與其他腸胃道疾病類似,有醫師提醒,若脹氣伴隨這「5種症狀」,應立即就醫以免有致命風險。肝膽腸胃科醫師葉秉威曾在節目《醫師好辣》表示,如脹氣伴隨持續性嘔吐、無法忍受的腹痛、解黑血便、發高燒或發抖、突然多天沒有排便等5項症狀,就要留心可能是警訊,尤其「劇烈腹痛代表身體發炎,輕忽可能有生命危險」,而高燒或發抖則顯示感染可能相當嚴重,甚至有機會引發敗血症致命,民眾若有前述症狀應盡速就醫。衛福部台中醫院衛教資訊則指出,造成小腸阻塞的原因多為腹部手術後的腸沾黏,其次為疝氣、腫瘤、糞石、膽結石等,且「任何腹內手術後都有可能發生」,患者除有腹脹、腹痛、沒有排便、沒有排氣及反覆嘔吐等病症外,若發展至腸壞死,則會有腹膜炎症狀,如腸音消失、腹部明顯壓痛與反彈痛、發燒、血壓不穩等症狀據悉,蔡小虎昨深夜打給經紀人求救時,就表示有頭痛、暈眩、想吐等症狀,之後蔡小虎姪子及鄰居代經紀人查看時,就見到他痛苦哀嚎並不斷嘔吐,趕緊將他送醫。好在經紀人稍早指出,蔡小虎暫時不必做插管,只需在接受治療同時,靜待未來2天的觀察期結果。
若綺「花10萬買牛蒡」治脹氣 忍4年沒好驚知傻眼真相…嘆錢白花了
現代人生活忙碌壓力大,很容易出現脹氣的問題。伊林名模若綺就在節目上坦言,自己5年前脹氣脹到必須坐著才能睡著,還為此花了10萬元買牛蒡緩解,沒想到她照三餐吃卻沒有好轉,直到1年前健檢時才發現「驚人真相」。(圖/翻攝自節目《醫師好辣》YouTube)若綺在節目《醫師好辣》表示,她發現自己有脹氣後,不只改掉吃消夜的習慣,還提早到晚上7點用餐,怎知還是會出現脹氣,且一路脹到午夜12點還不見緩解,睡覺時還感到「氣脹到喉嚨」,讓她必須坐著才能睡著。沒想到母親得知後竟說「我算命妳可能會有胃癌」,讓她有些傻眼。不久後,若綺剛好看到號稱能顧胃、消脹氣的牛蒡,結果一買下來就花了多達10萬元,且她「5年前時還沒賺那麼多錢」。怎料她照三餐吃牛蒡,脹氣問題還是存在,直到去年健檢照胃鏡才發現是「胃幽門桿菌」造成脹氣。她表示之後吃藥雖有好轉,但若沒吃就會偶爾復發。(圖/翻攝自節目《醫師好辣》YouTube)對此,來賓肝膽腸胃科醫師葉秉威指出,雖然吃牛蒡在一般狀況下能幫助消化,但若綺是感染胃幽門桿菌,導致長期慢性胃部發炎,影響消化、蠕動功能,且若沒有用抗生素治療,是無法恢復胃部正常功能的。葉秉威也提醒,若脹氣伴隨持續嘔吐、無法忍受腹痛、有黑血便、高燒及發抖,和突然多天沒排便就要特別小心並就醫。
壯年男不菸不酒 竟胰臟炎命危住院「全是水果害的」
一般人總認為水果很健康,但因為糖分高,過度攝取可能會增加風險。有一名男子胰臟發炎掛急診,情況相當危急,抽血時竟抽出黃色稠狀的乳糜血,才發現他三酸甘油酯超標,原因正是水果害的。肝膽腸胃科醫師葉秉威在《醫師好辣》節目中透露,喜歡吃高糖、高油、高熱量食物,會讓血液中壞的膽固醇及三酸甘油酯飆升,可能會造成心肌梗塞、中風,血脂肪如果居高不下,會對身體造成危害。曾有一名40歲男性病患,因為肚子痛掛急診,檢查發現是胰臟發炎,於是收治住院。該名患者呼吸很喘,幾乎沒有小便,葉秉威坦言:「當我看到他的時候,我知道時間不多,我必須要趕快幫他找到原因」,由於胰臟癌在台灣最常見的原因就是喝酒或膽結石造成,他便詢問是否有喝酒的習慣,但是對方不菸不酒,電腦斷層掃描也沒看到膽結石的狀況,不解為何飲食健康,胰臟會發炎。病患的血不是紅色,而是黃色稠狀。(圖/翻攝自醫師好辣YouTube)葉秉威做進一步檢查,幫男子抽血,結果超嚇人,「他抽出來的血不是紅色的,而是黃色稠稠的,一看就知道是乳糜血,就是血中有非常大量的三酸甘油酯,造成血的顏色改變,就是血太油」,有這種狀況代表三酸甘油脂一定破表,死亡率很高。果然,男子的三酸甘油脂高達2000mg/dL,正常人應該要小於150mg/dL。葉秉威當時看到就傻了,「我們就知道這個人可能狀況不會太好」,追問下才得知,男子患有遺傳性血脂異常,但因為沒症狀,一直不以為意,醫師開的藥都沒吃,只靠「水果食療」控制。不過,高糖分的水果會讓三酸甘油脂變更高,男子本身指數已經很高,又因為飲食習慣忽然拉高,導致急性胰臟發炎,還好提早找到原因,用藥物和大量的點滴治療,及時將發炎的情況給撲滅,最後順利出院。
2週便秘她肚子炸痛!醫驚覺不妙:「腸子要爆了」 曝「脹氣」伴隨5症狀要小心!
一名60多歲的婦人便秘2週而且度子脹氣疼痛難耐,並在最初被診所醫師診斷為便祕,不過她在服用軟便劑一週後又連吐5天,被診斷是腸胃炎,最後到大醫院檢查後才驚見肚子快脹爆全都是氣。之後肝膽腸胃科醫師葉秉威用電腦斷層一掃後,發現她的大小腸交接口有顆4公分腫瘤,「把小腸全都塞死了」,且癌細胞已在肝臟等多個器官轉移,發現時已是大腸癌末期。肝膽腸胃科醫師葉秉威。(圖/截自《醫師好辣》YouTube)葉秉威在《醫師好辣》節目中分享他的案例,這位婦人多次看診、求助無門,直到進入大醫院找上他,當下「我一聽腸音覺得完全不對,腸子腸音變得非常快且音頻非常高,這種高音頻腸音就是腸阻塞典型症狀。」婦人才坦承自己已經快14天沒排便,「我說『你這不行,再放下去腸子要爆了!』」之後葉秉威進一步掃電腦斷層才驚見婦人的大、小腸交接口有顆4公分大的腫瘤,而且把小腸全都塞死了,「所以東西下不來,當然肚子很脹也沒有大便,更慘的是她做下去後發現肝臟到處都是腫瘤的轉移,一發現就是末期的狀況,非常可憐。」不過葉秉威仍將婦人轉介至外科緊急手術把腸道打通,否則腸子爆掉可能併發敗血症而猝死。對此他也強調,這個個案其實就是在告訴我們,脹氣非同小可,有時候恐可能是嚴重疾病的表徵。尤其是當脹氣伴隨「以下5個症狀」時更要小心:1.持續性嘔吐:如腸胃炎若只吐1、2天即改善不用擔心,但若持續性嘔吐5天甚至1週,務必就醫檢查揪出病因。2.無法忍受的腹痛:腹痛是警訊,當出現較嚴重肚子痛代表身體發炎,像是膽囊炎、胰臟炎,若輕忽恐有生命危險。3.黑血便:胃腸道近期或當下正在出血的跡象,常見原因不外乎潰瘍,但少部分高齡者可能有腫瘤問題,需進行內視鏡檢查才能確認。4.發高燒、發抖:發燒體溫很高甚至發抖意味著感染嚴重,恐有引發敗血症致命疑慮,務必盡速就醫。5.突然多天沒排便:絕大多數人可能是水喝得少、菜吃得少,不過有少部分肚子開過刀的患者為腸沾黏或腸子病變長腫瘤,還會出現嚴重脹氣。
國中弟連吃3天火鍋…瘋狂腹瀉「拉出血便」嚇壞媽 醫師揭原因
不論天氣如何變換,許多民眾都喜歡藉由吃火鍋暖胃。不過,一名國中少年因家中連日煮火鍋,連續吃了3天後突然出現腹瀉症狀,最後甚至拉出血便,嚇得母親趕緊帶他就醫,被確診感染了沙門氏菌。對此,醫生提醒,隔夜飯菜容易孳生細菌,尤其是生熟食放在一起,又沒有完全煮熟,就容易引發感染。肝膽腸胃科醫師葉秉威在《健康好生活》節目中分享案例,該名國中生當時在母親陪同下前來就診,主述連續拉肚子3天,每天都要跑廁所5、6次,當天早上甚至出現血便。醫生聽完後,趕緊詢問對方的飲食狀況,得知少年家中最近都吃火鍋,「每天就加肉、蛋在煮,吃不完的冰起來,隔天加熱以後,再加新的肉和蛋,連續吃了2至3天。」葉秉威表示,隔夜飯菜容易孳生細菌,且火鍋常會把生熟食加在一起,在食材未完全煮熟的情況下,放在冰箱2、3天,又不斷加入新的食材烹煮,雖然有重新加熱,但仍可能孳生大量細菌或毒素,難怪患者會出現細菌性腸炎的症狀,後來經過細菌培養,果然證實是沙門氏菌感染。醫生建議,如果真的要吃隔夜飯菜,食物應事先分開存放,避免食物沾到口水孳生細菌,同時避免在室溫下保存太久,應盡量在1至2小時內放入冰箱,而海鮮及內臟類食品容易腐敗,建議當餐食用完畢,且食用隔夜菜前,一定要充分加熱,才可達到滅菌效果。
30歲OL得「炒飯症候群」 就醫發現已中毒不斷狂吐
一名30歲的女上班族因中午上班太忙,於是午餐延後了3小時才吃,沒想到到晚上就開始嘔吐不止,肚子也相當不舒服,於是趕快就醫求診,醫師一看就問她是不是上一餐吃了炒飯,原來是仙人掌桿菌引起的「炒飯症候群」。不少人都會有隔餐甚至等食物放涼才吃的習慣,但這樣的行為有可能就會因室溫太高,而造成食物變質。(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肝膽腸胃科的執業醫師葉秉威就在《健康好生活》節目中,分享這個吃炒飯中毒的案例,他透露因為這名上班族把食物放在外面室溫,隔了3小時才食用,本以為只是食物涼掉的問題,沒想到吃完到了晚上就開始出現不舒服的狀況,甚至半小時就吐一次,只好上門求診。醫師也表示仙人掌桿菌感染的狀況。(圖/翻攝自《健康好生活》)葉秉威也表示,這就是典型的「仙人掌桿菌感染」,又稱「炒飯症候群」。食物煮熟在室溫下放了幾個小時,此實細菌與灰塵昆蟲都可能會汙染食物,久了就會讓食物變質,甚至增加許多毒素,因而引發仙人掌桿菌食物中毒。
嫩妹愛吃生肉 肚痛1個月狂拉「白色麵條」醫傻了
生食吃太多,小心身體出狀況!一名女子因為肚子痛了1個多月,而且排便時大出「一大團麵條」,決定去看醫生,結果發現竟是台灣很罕見的病症。肝膽胃腸科醫師葉秉威在節目《醫師好辣》分享,曾有一名20多歲的女子來就診,自述肚子痛長達1個多月,也沒什麼胃口,體重越來越輕,大號時發現像是麵條的白色物體,接著拿出一個布包,打開一看裡面全是麵條狀的東西,是前一晚「新鮮製產」的,而且當下還會蠕動,他見狀心想「這不就是傳說中的『絛蟲感染』」,在台灣其實很少見,可以長到2~3公尺長,是一個活生生的教科書案例。女子特地將拉出來的「麵條」帶去給醫生檢查。(示意圖/翻攝自pexels)葉秉威詢問女子是否很常吃沒有熟的肉,才知道對方前陣子去日本吃生牛丼,因為很喜歡吃,每次都吃很多,他一聽馬上知道,「這就是牛肉絛蟲」,絛蟲會感染牛豬,會住在肉的肌肉層裡,形成一個幼蟲的型態,如果煮熟吃不會有問題,但如果是生吃,「吃進去以後,蟲子就開心了,牠的最終宿主就是人類,會住進小腸裡,吸收人體的營養,蟲子會變得越來越大」,宿主的營養被抽光,自然就會越來越瘦,由於絛蟲會在肚子裡蠕動,所以肚子會不舒服。葉秉威指出,患者通常在排便時才會發現,「特色就大出很多白白的,很像麵條」,只能吃抗寄生蟲的藥物治療,期間還得每天觀察糞便,而且還要去翻看,「排出來白白的東西都是寄生蟲的身體,要找到牠的頭」,因為絛蟲的頭會不斷分裂製造出新的身體,「要找到牠的母體(頭),才可以確定真的治好了」,最後他請女子把絛蟲整批帶過來,並找病理科醫師求救,要確定絛蟲是否已經排出體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