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來儀
」 葛來儀 台灣 美國 中國 國民黨華府學者憂「台海危機迫在眉睫」 勸賴清德遵循「務實兩岸政策」
自稱「務實台獨工作者」的中華民國新總統賴清德,自520就職後的短短1個多月以來,不斷公開發表「新兩國論」及「台獨、華獨」主張,觸動北京的敏感神經,也因此引來各種前所未見的經濟戰、外交戰、法律戰和軍事脅迫,徹底驚動華府。對此, 華府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GMF)亞洲計畫主任葛來儀(Bonnie S. Glaser),以及「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亞洲安全高級研究員林碧瑩(Bonny Lin),也在2日聯合於《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雜誌上發表文章,示警台海危機已「迫在眉睫」,並以此探討華盛頓如何緩和兩岸之間的緊張關係。根據《外交事務》雜誌的報導,葛來儀和林碧瑩2日在1篇名為「台海危機迫在眉睫—華盛頓如何緩和台北與北京之間的緊張關係」(The Looming Crisis in the Taiwan Strait - How Washington Can Lower the Tension Between Taipei and Beijing)的文章中指出,自賴清德上任以來,中國解除了對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台灣周邊行動的所有限制,共軍每天都在穿越海峽中線,並在台灣東部進行軍事演習,更宣稱台灣海峽是其內水(internal waters),這讓賴清德顯得灰頭土臉,並促使他採取更堅定、更大膽的立場。首先,賴清德在520上任後的數場公開演說中,都故意不用「大陸」和「北京當局」稱呼對岸,而是直接稱其為「中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這些術語表明海峽兩岸是不同的政治實體。與此同時,賴也沒有引用1992年起施行的《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作為他處理兩岸事務的法理依據,該律例承認了「台灣地區」和「大陸地區」都是中華民國的一部分,並規範了「國家統一前」兩岸應如何進行交往。上述表態突顯了賴清德想傳達給北京的信息,那就是中國和台灣是2個不同的國家。因此北京認為,他們需要嚴厲回應賴清德的政治表態,例如他在520就職演說時,公開發表「新兩國論」及「華獨、華台獨、台獨三合一」等主張後,中國外交部長王毅隨即狠批賴清德之流「背叛民族和祖先的醜行令人不齒」,解放軍也「首次無預警地」在台灣周圍展開「聯合利劍—2024A」演習,並引來美國印太司令部司令帕帕羅(Samuel Paparo)警告:「該次軍演是中共武力犯台的1次預演」。北京事後更撂下狠話:「每當『台獨分離主義者』掀起波瀾時,就會引來更多的軍事演習。」隨後,中國也利用其經濟實力,禁止了台灣僅存的12個外交夥伴之一瓜地馬拉的夏威夷果和咖啡進入中國市場。5月底,中國又宣布中止《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的134項台灣進口商品之關稅減讓。 6月下旬,北京更發布名為《關於依法懲治「台獨」頑固分子分裂國家、煽動分裂國家犯罪的意見》的新指導方針,內容明確指出,針對極少數「台獨」頑固分子犯下的嚴重罪行,中共可以考慮判處死刑,且依法終身究責。從520開始,北京對賴清德的敵意就日漸升溫,台北和北京之間建立秘密溝通管道的前景也變得渺茫。雙方缺乏溝通和互動的結果,增加了彼此誤判和敵意螺旋上升的風險,這也讓美國在處理北京與台北的關係時,顯得更加棘手。因此葛來儀和林碧瑩認為,為了緩和兩岸緊張局勢,美國除了必須鼓勵台灣強化軍事威懾的能力之外,還需呼籲台北加強與北京的外交接觸。中國認為,賴清德加大了賭注,並表示除非華盛頓理解北京的擔憂,否則中國對美國實際上支持並鼓勵台獨的質疑將會加深。因此,北京正在敦促華盛頓限制對台北的軍事和外交支持,並限制賴清德破壞台海穩定的行動。但同時,中國正在加強對台灣的灰色地帶戰術和軍事脅迫壓力,因此葛來儀和林碧瑩認為,中國的步步進逼,以及美國兩黨對台灣的大力支持,意味著拜登政府不太可能停止支持台灣。台北方面,他們希望美國加大力道反擊中國逐漸壓縮台灣生存空間的軍事脅迫,包括北京試圖常態化針對台灣的大規模侵略性軍事活動,但拜登政府並沒有這麼做,而是專注在防止台灣遭到入侵,部分原因是美軍無法獨自應對中國對任何美國盟友或夥伴的軍事脅迫,如果美國承諾協助台灣抵禦北京不斷加強的軍事壓力,那麼日本和菲律賓可能也會存在同樣的期望。葛來儀和林碧瑩指出,到目前為止,北京仍發出信號,表示它不希望看到台灣海峽發生真正的軍事衝突。然而,這種和平態勢還能持續多久,誰都不能肯定。美國必須密切關注兩岸動態並積極管理,以防止緊張局勢升級,進一步引發危機或衝突。對此,他們認為,避戰不僅需要軍事威懾,還要有積極的外交舉措。在與中國官員的私下溝通中,拜登政府應該向北京坦承,賴清德就職演說的論調和內容,確實與蔡英文路線不同。然而,政府官員也應該向北京強調,賴清德的政治表態還是與實際行動有所落差,因為目前沒有證據表明賴清德正在計畫「法理台獨」。而且華盛頓也必須讓中國體認到,其不斷升級對台灣的軍事、外交和經濟脅迫,其實也是在加劇兩岸的緊張局勢,並加強了美國保衛台灣的承諾和決心,而這正是中國不希望看到的結果。與此同時,華盛頓更應警告台北,不要有任何中國可能會以此為藉口,升級對台灣脅迫行動的言行,也必須避免做出任何可能會導致國際輿論分歧的行動,並向台北明確表明,只有賴清德遵循國際社會所共識的「務實兩岸政策」,才有可能維持和擴大全球對台灣的支持。葛來儀和林碧瑩還在文末點出關鍵,那就是美國必須更積極地鼓勵北京和台北之間恢復政治對話,並向2國的官員強調缺乏直接溝通所帶來的風險。尤其華盛頓應敦促兩岸建立可靠的秘密溝通管道,這對於澄清意圖和防止誤判至關重要。華府也應該鼓勵兩岸允許他們的學者,在中立的場合進行溝通和會面,這至少有助於雙方了解彼此的真實意圖和想法,「威懾、對話、避免單方面改變現況,是控制台海局勢的關鍵。美國必須鼓勵雙方實現這些目標,以確保台海衝突不會爆發。」
川普不在乎台灣 美前官員憂「川時代2.0」讓北京放膽攻略台灣
儘管官司纏身,美國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仍被認為有望重回白宮,令全球盟友陷入緊張。前美國國家安全會議(USNSC)亞洲事務資深主任麥艾文(Evan Medeiros)表示,川普時代的華府官員都清楚「川普不關心台灣」,且一直有川普親口告訴中國官員他不在乎台灣的傳言。據《日經亞洲》報導,麥艾文以「最糟糕的保守秘密」形容川普對台灣的態度。他指出,相較於對台灣漠不關心的川普,現任總統拜登(Joe Biden)史無前例的「4次對台灣做出保證」,清楚表達美國立場並迫使中國思考對台選項。前情報官認為拜登比川普更有意願保衛台灣。(圖/達志/美聯社)美國退休情報官員薩特(Robert Sutter)也提出相同觀點,並指拜登的4度承諾及對台堅定立場的影響擴及其他盟友,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Ferdinand Romualdez Marcos Jr)便是在此背景下敢於對中國表態。如果是只看自己利益的川普,菲律賓及其他盟友對美國就會失去信心,且「拜登政府比冷戰時代以來任何美國政府,更可能直接用武力反擊中國的對台攻擊」。如果2位前華府官員說法仍不具說服力,川普2023年7月接受《福斯》專訪,則清楚表達他的立場。川普面對是否會在二度上任後保護台灣問題,回答「我不想說出我的想法」、「如果回答會迫使我處於非常糟糕談判地位」、「台灣拿走美國的晶片工作,我們應該阻止他們和徵稅」。不論拜登或川普勝選,北京都會以維持與美國的關係為優先。(圖/達志/美聯社)東京櫻美林大學教授山田周平(Shuhei Yamada)除指川普稱台灣「偷走」美國晶片產業說法違背歷史事實,更稱台積電的存在反而使Apple等美國科技公司,能在不用負擔高昂成本的大型晶片生產工廠同時,提供大量工作機會。現任華府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亞洲主任葛來儀(Bonnie S. Glaser)認為,無論誰入主白宮,北京都會穩定對美國的關係為優先,並指中國存在「川普能交易」、「川普不太重視盟友」言論。麥艾文也說,北京內存在一旦川普當選,就是「中國獲得國際影響力的重大機會」想法,與利用川普的退出盟友、削弱美國的特質進行對台策略。
賴清德勝選!大陸外交部回應了 葛來儀分析:中國短期內不會對台動武
台灣2024總統大選昨(13日)晚間由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勝選,民進黨也成為1996年台灣總統直選以來,第一個連續3屆執政的政黨。對此,大陸外交部發言人也重申,台灣問題是中國的內政。而長期研究兩岸關係、中美關係的華府重量級學者葛來儀(Bonnie S. Glaser)也指出,中國雖然失望,但不太可能改變北京當局當前的統一政策。不過她也說,因為中國面臨自身重大問題,未來幾年內應該不至於侵台或發動激烈手段。針對賴清德勝選,大陸外交部發言人回答記者提問時,再次重申「台灣問題是中國的內政」。無論台灣島內局勢怎樣變化,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一部分的基本事實不會改變,中國政府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反對「台獨」分裂、反對「兩個中國」和「一中一台」的立場不會改變,國際社會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普遍共識和穩固格局不會改變。一個中國原則是維護台海和平穩定的定海神針。我們相信國際社會將繼續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理解和支持中國人民反對「台獨」分裂活動、爭取完成國家統一的正義事業。對此,華府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German Marshall Fund)亞洲計畫主任葛來儀,昨也在智庫官網撰文指出,儘管工資停滯和住房成本上漲等國內問題對許多選民,尤其是年輕人來說很重要,但台灣與中國大陸的未來關係可能是最關心的問題。面對中國日益加強的軍事和經濟壓力,以及虛假訊息和其他形式的認知作戰,其目的是在台灣播下分裂的種子,並讓台灣人民相信,作為中國的一部分,他們的未來會更加光明。既要維護台灣的自治,又要維護兩岸的穩定,蔡英文對中國採取堅定、一致和務實的態度,堅持台灣主權,同時拒絕屈服於北京的壓力。蔡英文優先考慮加強與世界各地民主國家的關係,首先是美國,以及歐洲和印度太平洋國家。蔡英文在本月稍早的新年致詞中也表示,她正在「留下一個屬於世界的台灣」。賴清德承諾追隨蔡英文的腳步,維護兩岸現狀,加強與國際夥伴的關係,並增強台灣的防禦能力。賴清德在勝選演說中表示,他「對維護台海和平穩定負有重要責任」。他承諾將按照中華民國(台灣的正式國名)的憲法秩序行事。此外,賴清德提出在「尊嚴與對等」的原則下,「以交流代替阻撓」、「以對話代替對抗」。然而,葛來儀也指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不太可能重啟與台灣政府的官方接觸,這種接觸已經中斷了8年。中國將台灣總統賴清德,以及前駐美代表的副總統蕭美琴,列為「台獨頑固份子」,還聲稱他們如果當選,「只會把台灣推向深淵」,賴的勝利將令北京感到失望,但並不意外。她分析,習近平希望維護中美關係「脆弱的穩定」,並聲稱這可以從在去年11月與美國總統拜登舉行的元首峰會上看出端倪,而這可能會讓習近平,至少在今年剩餘時間裡,不會對台灣採取極其嚴厲的措施。儘管如此,中國對台灣的脅迫預計將持續下去,且可能還會加強力道,但至少在未來幾年不太可能使用武力懲罰台灣或強迫統一。因為習近平將全神貫注於現有的中國經濟問題和軍隊腐敗,他可能明白,對台灣使用武力,將阻礙他在本世紀中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道路這個首要任務。
台灣2024大選結果將在全球激起陣陣漣漪! 《衛報》:恐定調未來美中關係
台灣2024總統大選即將在本周六(13日)正式投票。對此,英國《衛報》駐中國大陸記者霍金斯(Amy Hawkins)分析台灣選情後認為,此次的總統大選將對全世界產生深遠影響,尤其將為美中2大超級強權的關係定下基調。據《衛報》的報導,資深駐中國大陸記者8日撰文指出,儘管中國共產黨從未統治過台灣,但它聲稱該領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並且不排除使用武力來實現其長期以來的「統一」野心。但越來越多的台灣民眾認為自己是台灣人而不是中國人,不想與北京有任何關係。而美國則致力於在中國企圖入侵台灣的情況下支持台灣,儘管這種支持的性質和程度仍不明確,因此該項政策又被稱為「戰略模糊」。這一切都使得台灣成為美中關係中最大的引爆點之一。對台灣選民來說,哪位候選人有能力維護台海和平穩定,是一個攸關生死存亡的問題,而許多民眾也關心中國以外的民生和經濟問題,但無論台灣人在1月13日做出什麼決定,整個亞太地區,乃至於全世界都將感受到選舉結果激起的陣陣漣漪。台灣2024的總統大選將對全世界產生深遠影響,尤其將為未來的美中關係定下基調。(圖/達志/美聯社)目前民調的領先者是被北京批評為「麻煩製造者」的現任副總統賴清德,執政的民進黨認為,台海和平現狀仰賴於台灣在世界舞台上建立更牢固的外交關係,特別是與美國的關係。但有分析家認為他在美國華府不像現任總統蔡英文如此受到歡迎,因此駐美代表蕭美琴出線成為副手也就有跡可循。主要反對派候選人則為較保守的國民黨市長侯友宜,他出身警界,在新北市執政時頗受歡迎。長期以來國民黨始終擺脫不掉其精英主義的形像,且苦於無法接受年輕選民的青睞,因此他們希望侯能以基層出身的背景吸引更廣泛的選民。侯友宜主張,加強與中國的經貿交流和開放對話是維護和平的最佳方式,儘管他拒絕接受台獨思想,以及中國共產黨提出的「一國兩制」模式,讓一些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部分選民仍無法確定他在中國問題上的立場。台灣2024的總統大選將對全世界產生深遠影響,尤其將為未來的美中關係定下基調。(圖/達志/美聯社)打破藍綠2大黨長期對峙態勢的另一名挑戰者,是台北市前市長、民眾黨主席柯文哲,他在2014年進入政界以前是一名外科醫生,因此他試圖透過自己的科學務實背景,打造「技術官僚」形象。此外柯文哲也表示,在中國問題上,民眾黨為選民提供了一條不同於民進黨和國民黨的「中間路線」,但他的政策主張其實與國民黨更為接近。報導指出,「如何與中國打交道」是競選進入最後階段的主要議題,儘管台灣長期以來一直受到中國入侵的威脅,但近年來緊張局勢加劇,北京的軍事演習和侵擾更加頻繁和激烈,美國情報也顯示,中國可能有能力在未來10年內吞併台灣。對此,國民黨將此次選舉視為「戰爭與和平」的選擇,但此類論點先前未能說服民進黨的支持者。蔡英文則在上個月重申了與香港一國兩制有關的論調,並強調:「我們不要香港式的和平,我們想要有尊嚴的和平。」但侯認為,投票給民進黨就相當於「把所有人都送上戰場」,因為這有可能引發台灣與中國的戰爭。不過,目前仍然有超過3分之1的台灣選民認為,經濟發展是下一任總統最迫切的議題,也是選民心目中最重要的議題,儘管與世界其他地區相比,台灣的通貨膨脹率較低,11月僅達到2.92%,但許多人仍認為生活成本過於高昂。但即使是經濟議題的爭論,最終還是會回到政治問題上。美國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German Marshall Fund of the United States,GMF)亞洲計畫主任葛來儀(Bonnie Glaser)也認為,「台灣經濟面臨的挑戰,以及對此提出的解決方案,皆不可能完全脫離與中國的關係。」台灣2024的總統大選將對全世界產生深遠影響,尤其將為未來的美中關係定下基調。(圖/達志/美聯社)作為一個小島,台灣有97%的能源仰賴進口,2017年、2019年、2022年都曾發生過大規模停電,因此能源安全成為眾多選民關切的議題。儘管台灣政府設定了增加能源儲備的目標,但北京若出手封鎖,台灣的天然氣、煤炭、石油儲備量還是只能維持200天,重啟核能與否因而成為本次大選另一項重大議題。北京目前正在密切關注投票結果,預計未來幾天將加大對台灣的壓力。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新年致詞中曾表示,「祖國統一是歷史的必然」。中共仍然希望透過政治和經濟壓力等和平的方式,而不是全面戰爭,來實現這一目標;台灣外交部則表示,當局一直在記錄中國干預選舉的行動,預計將在投票後發表分析結果。 中國問題專家比爾畢曉普(Bill Bishop)在最近的貼文中指出,儘管賴清德的勝選不太可能立刻激起中國發動軍事侵略,但「如果北京在賴清德5月就職前,就開始採取軍事和經濟脅迫,請不要感到驚訝」。報導分析,無論誰贏得大選,台灣舉選結果都將為2024全球地緣政治定下基調。不過,直到11月美國大選結果出爐前,美中關係都不可能太穩固,2國在各領域的明爭暗鬥仍會相當激烈。
侯友宜擅用合照引葛來儀不滿 蕭美琴:國民黨還要學習
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先前宣布國防外交政策,放上美國華府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GMF)亞洲計畫主任葛來儀(Bonnie Glaser)的合照,葛來儀表示,別用她的照片來暗示她支持侯。對此,民進黨副總統候選人蕭美琴表示,國民黨過去一直自稱外交很有經驗,但要獲得國際信任,需要很好的默契和溝通,國民黨還要繼續再學習。蕭美琴近期接受《鏡新聞》專訪時,被問及侯友宜所放的照片讓葛來儀非常不高興,這件事見微知著,國民黨所有精通外交的幕僚,難道不知道不該放這張照片?對此,蕭美琴回應,她不知道侯友宜的幕僚怎麼討論或看待這事,但她必須說,國民黨過去一直自稱很有外交經驗,還一直指控民進黨不懂,但很明顯民進黨這幾年在外交的一些成果,大家是有目共睹,而要取得外交進展的一個重要關鍵,就是獲得國際的信任。關於國民黨不斷批評,民進黨執政斷交多、對美關係是大內宣云云。蕭美琴表示,台灣的邦交國經營確實很困難,但這個問題的根源是在對岸,卻沒有看到國民黨去譴責對岸用金錢外交等手段,來誘惑、分化台灣的邦交國。她強調,國際的信任包含對事或對人的發言如何呈現,這需要有很好的默契和溝通,這一點可能國民黨還要繼續再學習,這也是她這幾年走過來,所學到非常重要的一件事。針對與美關係,蕭美琴表示,這也不是民進黨自己在講,國際社會都對台灣有一致的肯定,在很多政策和法案上有一些具體進展,讓台灣人面對世界時更有尊嚴一直是政府的目標,她回到台灣後與群眾和年輕人接觸,也看到他們所期待的台灣,是一個更有尊嚴更自信的台灣,這也是民進黨在努力的。
藍營護侯酸葛來儀親綠 林俊憲:蹭翻車還回頭嫌
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昨(11)日擅用華府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GMF)亞洲計畫主任葛來儀(Bonnie Glaser)的肖像發表政見,引發葛來儀本人不滿,藍營立委李德維今(12)日反過來酸葛來儀親綠。對此,民進黨立委林俊憲搖頭表示,「有點風度吧⋯⋯蹭翻車還回頭嫌別人,面子掛不住,急了?」林俊憲說,侯友宜昨天未經同意就擅用美國外交學者葛來儀的合照幫自己宣傳,引起當事人大動作要求撤下。這本來就是你們的不對,明明道個歉就好,但國民黨似乎面子掛不住,一下說她「親綠」、一下說她「知名度低」,看來真的是急了!葛來儀身為外交學者,關注的是台灣如何與國際社會互動,相信她也不想涉入台灣內部的政治爭鬥,我們也不應該幫她下定論支持誰。但是國民黨今天的狡辯實在莫名其妙,很簡單,如果你們真的認為葛來儀沒有代表性,那一開始為何要蹭她?這不是自打嘴巴嗎?林俊憲表示,其實我大概理解國民黨的苦衷,外交一直是侯友宜最弱的一環,既然要講外交政策,當然要配一張侯友宜跟外國學者或政要的同框照,還要有足夠代表性與知名度,只可惜以侯友宜的外交經驗,選擇實在不多。挑來挑去挑到葛來儀,可以理解,但惱羞成怒去罵人家是哪招?宣傳外交政策變成示範外交災難,又是一次典型的國民黨操作。林俊憲直言,國民黨有點風度吧,不要把面子看得那麼重,得不到就要毀了人家,什麼都是「民進黨的陰謀」。在外面鬧這種國際風波,全台灣都得概括承受,拜託國民黨不要再談外交了,只會越描越黑,乖乖回家聊內政就好,外交就交給民進黨,好嗎?
Cosplay「超商妹」遭質疑「賣肉」 黃捷:穿著是審美觀問題
高雄市第6選區民進黨立委參選人黃捷近日因cosplay山道猴子經典角色「超商妹」引起社會正反評論。對於外界質疑穿著火辣是否在「賣肉」,黃捷12日回應表示,個人穿著打扮是審美觀的問題,見仁見智,並強調這樣的行為沒有傷害他人,也沒有消費別人,更指控侯友宜未經過葛來儀的同意,就用了葛來儀的合照還被本人抗議,嚴重失態,丟臉丟到國際,這種消費他人的行為才是不可取。黃捷表示,忠於原著是cosplay的精神,也是她個人興趣的一環,希望透過cosplay向「超商妹」原著角色致敬,並且喚起大眾對動漫創作和交通議題的關注。至於穿著打扮是否好看,黃捷認為是主觀審美的問題,每個人都可能有不同意見。黃捷預告,選戰進入倒數一個月,她將會加倍努力贏得選民支持。本週末在苓雅區有兩場後援會成立,將邀請多位政治人物助陣,包括陳建仁、鄭文燦、陳時中、林佳龍、陳其邁、翁章梁、王義川等,並在臉書預告「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邀請支持者參加。黃捷也計畫在這週末舉辦海報簽名會,特別發放限量版的「超商妹」角色海報,歡迎有興趣的好朋友一同參與。
侯為用葛來儀合照未先通知致歉刪照 藍委緩頰
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昨日舉行國防外交政策記者會,簡報中放入他與美國外交政策專家葛來儀(Bonnie Glaser)合照,引發葛來儀不悅,在X上貼文「請別使用我的照片或是我的陳述,來暗示我支持侯市長」。侯友宜今天則在X上,對於沒有提前通知她有關新聞稿的資訊致歉,強調已刪除該照片。國民黨立院黨團副書記長李德維則表示,全台2300萬人,認識葛來儀的可能只有1、2萬人,大家都知道葛來儀親民進黨、親蔡英文總統,應該不會支持侯友宜,葛來儀貼文指侯辦誤導她「挺侯」,但她可能是多慮了。侯友宜召開政策記者會,披露國防外交政策,外界關注侯的國防政策與賴、柯異同之處,卻沒想到侯的政策簡報中,引用侯友宜與葛來儀合照,卻節外生枝,讓葛來儀不滿,貼文喊話「國民黨、侯友宜,請不要使用我的照片或我的言論來暗示我支持侯市長,我沒有」。侯友宜凌晨也在X上標註葛來儀,並貼文感謝葛來儀的意見,對於沒有提前通知她有關新聞稿的資訊致歉,並強調已有調整並刪除該照片。國民黨立委游毓蘭則說,侯辦使用侯、葛合照的起源是葛來儀11月30日「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上面有關民進黨台獨黨綱的文章,她在美國被號稱是所謂的「One of the leading scholars」(頂尖學者之一),也接受了很多台灣委託的研究案,曾在許多台灣媒體上曝光,葛來儀其實不用動怒。
批「非核家園」有違國際趨勢 侯警告政策錯誤更禍國殃民
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8)聲明,為了達到「淨零碳排」,2050年全球核電產能要提升為2020年的3倍,並且獲得美日等國支持。對此,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今天受訪時也痛批,「錯誤政策不但比貪污更嚴重,還會禍國殃民!」,質疑賴清德的非核家園,不但跳票,更是跟國際當前「以核減煤」的趨勢,完全背道而馳,看不到政府具體能源政策,只是不斷髮夾彎,不但讓台灣人民的健康受到傷害,更嚴重衝擊台灣的經濟產業競爭力,是在害台灣。侯友宜表示,賴清德說「所謂光電會引發熱島效應,是為了政治利益在對光電貼標籤」,凸顯賴清德離人民太遠了,還對民眾的痛苦無感,如果賴清德有到七股實地看看,就會知道綠電不但對台南鄉親的生活環境造成衝擊,更對生態造成嚴重破壞。侯友宜說,他多次到訪台南,每到台南一次,就有民眾反映,住家距離光電板只有幾十公尺,就像一個太陽,變兩個太陽,熱到無法居住。也有年輕人陳情,光電板破壞良田、漁塭,魚都不能養了,更嚴重的是,這還牽涉到許多弊案,不然怎麼會引發學甲88槍?這都是台南鄉親眾所皆知的事,但就只有賴清德不知道,國民黨絕不反對綠電,但堅決反對,綠電對人民造成危害。針對賴清德還加碼指出,國民黨質疑開放十萬印度移工根本是假消息,但侯友宜反批,賴清德陣營謊稱開放千萬陸生來台就業,這才是真正的說謊造謠,他已經說得很清楚,大陸人士來台,一切依照現行法規規定,不會有調整,反觀對於開放印度勞工來台一事,勞動部自己都已經證實,要跟印度簽屬MOU,10萬名移工也是引述國際媒體彭博社的報導,誰說的才是事實,非常清楚。此外,針對賴清德說國民黨斷章取義葛來儀要求凍結民進黨台獨黨綱的發言,侯友宜也重申,確保台海穩定和平,是國際友人最關心的重要議題,賴清德支持台獨,讓全世界及人民感到非常恐慌,這是不爭的事實,但民進黨只要到了選舉,說法就騙來騙去、轉來轉去,他呼籲賴清德必須要站出來,好好把人民的疑慮說清楚,尤其賴自稱務實的台獨工作者,究竟會不會引發戰爭?對於賴清德指控中國大陸企圖扶植「親中政權」,侯友宜也說,民進黨看來,應該是選到沒招了,連侯友宜這種一輩子顧台灣的「台灣土雞」也要抹紅,現在還企圖用政治黑手介入選舉,實在沒有必要。
拜習會即將登場!外媒爆兩國協議承諾「禁AI用於無人機與核武」
烏克蘭軍人攜帶無人機和遙控器進行訓練。(圖/路透)美國總統拜登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15日在舊金山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峰會場邊舉行會晤。香港英文《南華早報》11日獨家報導,屆時拜習將宣布一項標誌性的協議,「承諾禁止」人工智慧(AI)科技使用於無人機等自主武器(autonomous weaponry),以及核彈的管控和部署方面。軍事應用有潛在風險 成討論焦點報導引述兩名知情人士說,AI技術(軍事化應用)具有潛在風險,料將是拜習會一個主要討論焦點。美中兩國都擔心,若不對AI進行規範,將會助長武裝衝突。今年2月,美國提出《負責任地使用AI和自主技術於軍事的政治宣言》,旨在就AI的軍事發展和部署建立國際共識。宣言談到,各國如何發展、部署和使用AI技術於國防,應確保遵守國際法與維持國際安全、穩定。目前已有36國表態支持這項倡議,預計明年共商執行和改善新規的可行之道。無人機成殺手機器人 烏淪實驗場《華爾街日報》8月報導說,中美都在積極嘗試將AI融入軍事系統,開發能夠自行尋找和攻擊目標的AI科技,而烏克蘭戰場成為最早的AI無人機實驗場。這令人憂心,戰爭可能將進入全自主式「殺手機器人」(killer robot)時代。近年解放軍也藉由先進AI技術的整合,探索如何運用到情報和偵察、自主武器及指揮控制等領域。華府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印太研究主任葛來儀(Bonnie Glaser)表示,維持由人來監管及控制核指令非常必要。加州史丹佛大學中國軍事安全政策專家梅惠琳(Oriana Skylar Mastro)也說,由於軍事發展和AI日益整合,初步應是避免核指令和控制的自動化。梅惠琳另表示,雖然拜習可能就持續核對話達成共識,但針對軍備管控的磋商還不會展開。她指出,中國對軍控的思維非常「敏感」,因為其核武庫規模遠不如美國,北京不願就此與華府打交道,這個立場仍將不變。拜登將採必要步驟 重建兩軍溝通在拜習會上,重建美中兩軍的溝通將擺在議程首位。一位拜登政府高級官員9日晚對記者說,拜登「決心採取必要步驟」,與北京重建兩軍溝通,相信這將為兩國關係注入更多的穩定性,並減少軍事誤判風險。美國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布朗10日表示,他上月初就任時,曾致函中國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參謀長劉振立,除了自我介紹,也提到「願意開啟溝通管道」。上月,中國前國防部長李尚福遭免職,劉振立被點名是可能繼任人選之一。去年8月,時任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北京為此中止與美國的多項軍事溝通與交流機制。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中國國力計畫主任林碧瑩(Bonny Lin)指出,恢復兩項交流尤其重要,一個是國防政策協調對話(DPCT,陸方稱為「國防部工作會晤」),這是美中在副助理防長級別進行的討論,這種對話會確定全年兩軍交流日程。另一項是,根據中美1998年簽署《海上軍事安全磋商機制協定》(MMCA)建立的對話,用於討論海上與空中意外事故。林碧瑩說:「如果至少有這些,以及其他一些被取消的軍事交流活動,那將是一個訊號,表明雙方可以在防止發生軍事意外上進行更多合作。它還將為我們的操作人員提供與中國人進行溝通的關鍵管道,以應對我們認為中方在空中和海上進行不專業、冒險行為帶來的日增風險。」
綠營指美學者不認同侯友宜 侯辦回應該學者已親上網控訴「假新聞」
民進黨日前批評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訪美,以「戰爭恐嚇」威脅,被美國學者亞洲研究中心研究員孔明尚(Michael Cunningham)打臉。侯友宜競選辦公室發言人陳柏翰今天指出,其實美國學者要打臉的是民進黨,因為孔明尚已經澄清,相關報導是「假新聞」,但民進黨仍配合媒體,刻意曲解學者說法,自甘淪為假新聞「再製者」,就是「造謠一條龍」,也難怪國際上會普遍抱持「疑賴論」,對賴清德、民進黨處理台海安全的能力充滿疑慮。陳柏翰說,民進黨讓兩岸兵凶戰危是事實,無法和緩兩岸緊張,引發國際緊張也是事實,民進黨執政無能,只會扯後腿,真的讓人看不起。回顧整起事件,源自於侯友宜此行訪美、備受重視,外界幾乎是用「放大鏡」檢視他的言行與美方反應。侯友宜在華府拜會傳統基金會後,與會的亞洲研究中心研究員孔明尚出面受訪,有媒體詢問他(指孔明尚)是否認同「台灣是世界最危險的地方」這句話,孔明尚回應他個人表示並不認同,不過孔明尚的說法,卻遭綠媒解讀成「孔明尚打臉侯友宜」。綠媒指美學者打臉侯友宜訪美觀點,不過,侯辦今天表示,被指射的學者已經親自在社群媒體指綠媒報導是「假新聞」,民進黨卻繼續傳播,難怪會被質疑散播假新聞。圖為侯友宜在美東時間19日拜訪傳統基金會(圖/報系資料照、摘自社群媒體X)孔明尚後來察覺該新聞在台灣發酵,特別在個人X(推特)上以中文留言,澄清上述解讀就是「假新聞」,因為「侯市長從來沒說過這句話(指台灣是世界最危險的地方。」,引起外界注意。陳柏翰表示,大家都清楚,「台灣是地球上最危險的地方」的說法出自英國《經濟學人》雜誌,這也是國內外,許多人都有的強烈感受,就只有民進黨活在看不見外面世界的「綠色泡泡」中。他說,學者孔明尚今天已在社群平台澄清,當時面對記者提問,他的回應是「個人的客觀答覆而不是針對侯市長兩岸觀點的評論」,但部份媒體報導卻出現「侯友宜所說」的字眼,這完全是媒體加去上的,根本就是假新聞,但民進黨依然不顧事實繼續傳播。陳柏翰痛批,民進黨在侯友宜出訪前,就一再的唱衰、扯後腿,只顧政黨私利,而見到侯友宜訪美有不錯的表現後,就開始昧於事實,瘋狂打擊抹黑,而過去民進黨就有數不清,自產自銷「假新聞」的黑歷史,卻一直攻擊其他人在作假新聞,這次也不免讓人懷疑,是否又是從製造、再製、散播,一條龍的「假新聞專業製造」。他同時批評民進黨指侯訪美沒有正面成效,卻不知卻與實際狀況,及國際上的認知完全相反,因為侯友宜此次訪美成果豐碩,不但會晤了16位國會議員,及紐約市亞當斯市長、AIT羅森伯格主席,也受邀到全國外交委員會、美國外交關係協會、布魯金斯研究院、傳統基金會等重要智庫演說,與專家學者面對面討論兩岸、國際外交、國防等議題。針對侯友宜在交流時的情況,權威學者都給予正面的評價。他舉例,前AIT主席卜睿哲說,與侯友宜進行了一次相當詳實的討論,美方學者對侯在兩岸關係和美台關係方面的觀點已充分理解;馬歇爾計畫基金會學者葛來儀也說,侯友宜已做好充分準備,對兩岸問題的回答非常全面,也表示侯友宜確實充分理解台灣所面臨的挑戰。亞洲研究中心研究員孔明尚更表示,與侯友宜進行了非常實質的對話,並期待在不同的活動上可以繼續對話。
選戰當頭都提三民主義?朱立倫建議綠營不妨多讀國父思想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訪美演講時,提及「三民主義」就是「民有、民治、民享」,引發綠營質疑,暗酸侯友宜「真有學問」,對此,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今天陪同藍委參選人張斯綱跑地方時反擊,綠營朋友可能從來不讀「國父思想」,也從不讀中華民國憲法,才會質疑侯的說法。朱立倫還說,他8年前訪美,也曾提到三民主義、民有民治民享,當時他就被綠營嘲笑,後來才知綠營批評其實是搞烏龍,現在又以同樣的手法抹黑侯友宜,建議綠營朋友有空時不妨多讀讀國父思想。朱立倫指出,「國父思想」強調民有民治民享,中華民國憲法也是這樣講,連他本人都是這樣說,中華民國憲法第1條就說中華民國基於「三民主義」,是「民有、民治、民享」之民主共和國,「國父思想」說「三民主義」是「民族、民權、民生主義」,就是民有、民治、民享,國父講得非常清楚,這是大家從小大到都知道的事,綠營的朋友可能忘記了,既不讀憲法,也不了解「國父思想」。朱立倫還說,侯友宜在美國訪問非常順利成功,包括卜睿哲、葛來儀、何瑞恩等美國重量級美國學者,都非常肯定侯友宜,認為侯是「有備而來」,侯所提出的論點,也都獲得美方肯定。綠委近日在臉書質疑,侯友宜在支持國民黨的僑社晚宴上直接把三民主義跟林肯的演說搞混,將孫中山的三民主義「民族、民權、民生」,說成林肯演說提到的「民有、民治、民享」,國民黨則火力全開,強調三民主義就是「民有、民治、民享」,呼籲質疑者不妨多鑽研國父思想。另外,針對北市士林北投立委選舉藍營鬧分裂,朱立倫建議張斯綱秉持「勤、誠」兩字,只要持續努力「勤、誠」,最後一定能團結大家,藍營若團結就會贏,分裂就是拱手讓綠營,盼最後能化解紛擾、團結大家。張斯綱則表示,中央黨部將會負責持續進行與其他在野黨的協調工作,候選人就專心跑選舉。
24個中高收入國家誰喜歡台灣? 調查結果令人驚訝
美國華府智庫「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近日發布一項2023年春季調查,發現全球24個中高收入國家,48%的人對台灣持正面看法,28%持負面意見,日本和韓國、澳洲民眾對台灣普遍有好感。據皮尤研究中心調查,24個中高收入國家,普遍對台灣有好評,48%的人對台灣持正面看法,28%持負面看法,25%沒意見。而日本對台灣態度最積極,82%的人有好感;超過70%的韓國人和澳洲人,也給台灣好評。超過60%的以色列人和美國人也喜歡台灣,阿根廷、巴西、希臘、匈牙利對台灣的看法,正反兩面差不多,而只有在印度和南非,對台灣的負面看法多於正面看法。據了解,大陸沒有在調查國家內。對台灣有好感的人說,在某種程度上認為,大陸干涉了他國事務。而3個南非洲國家奈及利亞、南非、肯亞,對大陸持積極態度,對台灣持負面態度的比例最高。值得注意的是,24個國家中有15個國的成年人,對台灣沒意見,如阿根廷、匈牙利、希臘、巴西和南非,在這些國家中,人們對台灣的評價比對大陸還要少,49%的匈牙利人對台灣沒有看法,8%的人對大陸沒看法。對此,華府兩岸學者葛來儀在推特發文說,從此調查可見,許多國家對台灣的態度相當積極,不過還是有很大一部分的人,對台灣了解不深,無法發表意見,在歐洲、加拿大、印尼等國,還要多做努力。
民眾黨英文官網用字出包 吳沛憶怒轟:恐引發外交災難
知名PODCAST節目百靈果News昨(30)晚發現民眾黨官網上的英文口號「Vote White, Vote Right」不太對,不懂台灣政治文化的人恐會理解成「票投白人,票投右派」,對此民進黨立委候選人吳沛憶則怒轟,民眾黨根本是鬧了國際笑話,有可能會引發嚴重爭議的外交災難,該說明、該道歉就趕快做。吳沛憶表示,民眾黨競選官網英文版寫著「Vote White, Vote Right」,在國際上涉及種族歧視、極右思維,恐會引發嚴重爭議的外交災難,更災難的是,民眾黨立委賴香伶身為現任國會一員,不趕快協助民眾黨更正,還在網路上tag美國前總統川普,要川普評評理。吳沛憶坦言,賴香伶身為公職,代表台灣國會,領人民的納稅錢,當以國會外交為責,但民眾黨公職讀腦中只有護航阿北第一優先,「這就是柯文哲宣稱要改變台灣的政治文化嗎?這種文化跟創新沒有關係,這就是民粹文化。」吳沛憶還說,多年來阿北講話常出事引發公關災難,而阿北出事後也有一套自己的SOP:第一,阿北不是故意的,你們不要帶有色眼光;第二,阿北只是小失言,為什麼要無限上綱,你們不要政治抹黑,政治不要對立;第三,阿北偶爾會承認錯誤,搏取「有錯就改」的掌聲,大多數犯錯例如性平,阿北會派黨羽(多數是女性)出面硬拗,風向不對再震怒切割。吳沛憶強調,阿北這套民粹操控SOP平常能混就混過去,但是,身為要參選總統的政黨,一字一句都要斟酌,這是對國家的責任,外交上沒有「我講話就是這樣」、「我沒有這個意思」,民眾黨黨公職還在硬拗什麼文化、歷史不同,網頁上特地做一個英文版,就是要給外國人看的,這不是台式英文可以解釋過去的。吳沛憶也沉痛表示,民眾黨已多次鬧出國際笑話,先是柯文哲想蹭國際兩岸專家葛來儀不成,還被國際認證是dishonest,柯文哲惱羞成怒嗆聲國際專家。接著,單方胡亂解讀日本自民黨參議院幹事長世耕弘成的發言,甚至連人都搞錯,現在連做英文網頁都出事,還鬧到川普那邊。請民眾黨停止鬧笑話,涉及種族歧視是非常嚴肅的事情,該說明、該道歉就趕快做。
美中緊張關係趨緩?拜登盼未來數月內與習近平見面
美國政商高層近期訪中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已抵北京訪問,美國總統拜登周六(17日)表示,希望在未來數月,能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中美國際關係專家都認為,美中政府正試圖在11月舊金山舉行亞太經合會(APEC)年會時,舉行中美元首峰會。據《紐約郵報》報導,拜登周六前往費城,參加2024年美國大選首次競選集會時,有記者發問,美國2月擊落中國「偵察氣球」後,布林肯此次訪中能否緩和美中緊張關係?拜登指出,「我認為(中國)領導層不知道它(偵察氣球)在哪裡,不知道裡面有什麼,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麼……我認為這比故意的(行為)更令人尷尬。」拜登補充說,「我希望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裡,我能再次與習近平會面,討論我們之間存在的合理分歧,以及我們可以在哪些領域相處。」《美國之音》亦指出,華府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亞洲計畫主任葛來儀表示,美中正在努力爭取、安排拜登和習近平在11月舊金山舉行的APEC時,進行元首高峰會。她說,為了實現此目的,中美雙方必須做很多準備工作。雖然美國尋求與北京重新接觸的機會,但許多人對中美關係能否有所改變,表示懷疑。葛來儀告訴《美國之音》說,「這次見面是雙方持續表達關切,並可能找到處理分歧的方法和機會。在軍事領域尤其如此,雖然實質上雙方軍事交流已經暫停。」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吳心伯表示,布林肯此行,是去年11月中美元首會晤所達成的共識,是推進兩國高層交往的重要環節,美國想透過這次訪問,與中方確認後續高層交往的「路線圖」與「時間表」,並認為美方現正著眼在於11月在舊金山APEC年會時舉行兩國峰會。至於中美哪些溝通管道較有望先恢復,據澎湃新聞引述吳心伯分析,一方面是經貿領域,討論較多的是後續美國財長葉倫、商務部長雷蒙多的訪華,另外美國氣候問題特使凱瑞到訪對話、互動,或將陸續恢復,甚至美國交長可能來訪商議中美航班問題。他也指出,在涉及到中國核心利益的台灣問題上,美方一定要謹慎處理,中方的立場很清楚,決心很堅定,能力也在不斷提升。
葛來儀要KP「停止談論我」 柯文哲:覺得你有多重要啊?
華府兩岸專家葛來儀日前分析,北京面對台灣總統大選,可能較傾向支持民眾黨主席柯文哲。當時,柯文哲對此解讀為他是最能夠與中、美兩邊溝通的人。面對網友於網路上詢問柯文哲是否是最可靠的,葛來儀以「No. Can someone tell KP to stop talking about me?(不,有人可以告訴 KP 停止談論我嗎?)」回應。柯文哲今(7)日表示,「不要扯我名字誰理你!你覺得你有多重要啊?」。葛來儀日前表示,由於北京對於新北市長侯友宜較不熟悉,因此可能更傾向支持曾辦過雙城論壇及世大運的柯文哲。對此,柯文哲當時以「他是最能與中、美兩邊溝通的人」來解讀。近日有網友在社群平台上詢問葛來儀「柯文哲是否是最可靠的?」,葛來儀留言回應「No. Can someone tell KP to stop talking about me?(不,有人可以告訴 KP 停止談論我嗎?)」。柯文哲於日本時間10時赴日本國家基本問題研究所,展開閉門會談,柯文哲在結束後接受媒體訪問,針對葛來儀的「有人可以告訴KP停止談論我嗎?」留言。柯文哲對此表示,「是你先討論我的!」若不要扯到他的名字,「誰理你啊!覺得你有多重要啊?」
批柯文哲扭曲語意 葛來儀:不是為他背書
華府兩岸專家葛來儀昨(26)日稱北京對於台灣明年的總統大選,會傾向支持曾來往過的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對此,柯文哲以「他是最能成為美中溝通橋樑的候選人」回應。葛來儀今天上午澄清表示,她並沒有為柯文哲背書。葛來儀昨天表示,北京對國民黨徵召的新北市長侯友宜較不熟悉,因此相較之下,北京更願意支持曾辦過世大運以及雙城論壇的柯文哲。柯文哲昨天對此回應,他來解讀葛來儀的話,就是柯文哲是在所有總統候選人當中,最能與中、美兩邊溝通的人。葛來儀今天上午表示,她的發言在布魯金斯研究所YouTube頻道上都能找到,她並未說出或暗示柯文哲是最能與中國溝通的人。她只有說因為中方曾在柯文哲擔任市長期間與柯文哲互動,對柯文哲較為熟悉。葛來儀表示,她不是為柯文哲背書,也沒有說過或暗示過柯文哲是在所有候選人中唯一有能力與中國溝通的候選人。
葛來儀稱北京挺柯 柯文哲:我是中美溝通最好的橋樑
德國馬歇爾基金會印太研究主任葛來儀日前在談到兩岸事務時,表示副總統賴清德過去發言讓北京不安,而新北市長侯友宜則是不甚熟悉,因此北京對於辦過雙城論壇的前台北市長、民眾黨主席柯文哲較為熟悉。在相較之下,北京會比較願意支持柯文哲。對此,柯文哲今(26)日對媒體表示,他是在美中台之間,兩岸溝通最好的橋樑。柯文哲今天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他認為自己是有辦法同時與美國溝通也與中國溝通的人。彼此溝通還是很重要,買賣不成仁義在,各自都有各自的底線,但大家還是可以講清楚。柯文哲表示,雖然如果侵犯到他的底線,他還是會拚命,但如果沒侵犯到底線,大家還是可以來談。無論是對美國或中國,他都會表達同樣的態度。柯文哲指出,他在本月20日宣布參選時有說過,他希望台灣是中美溝通的橋梁,而不是中美對抗的棋子。希望台灣會是美麗之島、福爾摩沙,而非外國媒體所稱的,台灣是全世界最危險的地方。也希望能讓台灣成為團結、和諧的社會,而非分裂、鬥爭的社會。柯文哲表示,葛來儀的話,他個人解讀為「在所有參選人當中,柯文哲是在中、美兩邊都最能夠溝通的人」。
「絕對沒有」需要修改!美國務院:一個中國政策沒任何改變
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秦剛8日在北京會見美國駐華大使伯恩斯(Nicholas Burns)時,要求美方「正確處理台灣問題,停止繼續掏空一個中國原則」。對此,美國國務院首席副發言人巴特爾(Vedant Patel)回應說,美國歷任政府已實施40多年的「一個中國政策」沒有任何改變,因此「絕對沒有」需要修改。伯恩斯推文說,他與秦剛「討論美中關係面臨的挑戰,以及穩定雙邊關係、擴大高層溝通的必要性」。據新華社報導,秦剛強調,當務之急是穩定中美關係、避免「螺旋式下滑」,防止出現意外,「希望美方深刻反思」,推動中美關係「重回正軌」。秦剛提到要美國反思的議題之一,就是尊重中方的底線紅線,「尤其要正確處理台灣問題,停止繼續掏空一個中國原則,停止支持縱容『台獨』分裂勢力」。中方斡旋俄烏和談 美持肯定態度在美國國務院8日的例行簡報會上,記者提問,「美國是否認為在此問題上有任何需要修改的東西?」巴特爾表示「絕對沒有」。巴特爾說,伯恩斯私下已傳達美方政策不變的立場。巴特爾重申,「我們的一個中國政策沒有改變,40多年來,這個政策都以《台灣關係法》、三個聯合公報及(對台)六項保證為指引。」巴特爾還說,美方將持續與印太地區的朋友和盟邦站在一起,促進共同繁榮、安全與價值觀,「我們不打算改變現狀,那從來不是美國的做法,我們也無意這麼做。」針對中國推動俄烏和談,他則表示,任何努力都必須與烏克蘭密切協調,相信中方可以扮演適當角色。布林肯能否訪華 成中美回溫指標秦剛與伯恩斯會面,是去年11月峇里島「拜習會」後,美中最高層級官員的會晤。有看法認為,這是恢復對話管道的好跡象,也為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希望能重啟訪華行程進行鋪墊。對此,白宮發言人尚皮耶8日引述布林肯之前的話指出,當條件允許且時機成熟時,他將重新安排北京之行。布林肯能否成行已成為中美關係回溫指標。《華爾街日報》指出,秦剛的談話暗示,中方希望美國做出讓步,以換取白宮所尋求的改善溝通管道。對於秦剛要求「正確處理台灣問題」是否成為美中關係解凍的前提,華府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專家葛來儀(Bonnie Glaser)8日推文說,中國已提出與美國穩定雙邊關係的條件,「北京要求尊重其核心利益,尤其是有關台灣。」葛來儀揭兩紅線 籲美勿製造危機中國外交部官網8日也發布秦剛接受《中東報》採訪的文字稿,秦剛談及台灣議題時表示,「中方始終堅持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的前景,但也保留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選項。」葛來儀日前指出,拜登政府必須讓北京知道美國並未拋棄「一中政策」。她說,儘管拜登政府多次重申「一中政策」不變,但在做法上卻沒有「連貫、可信及一致」,這是「非常危險的」,因為若北京當局認為美國已拋棄「一中政策」,那是跨越中國的紅線,那麼他們有何理由不以武力迫使台灣與其統一?葛來儀認為,中國「有兩條紅線是真的,其一是美國基本上在與台灣重啟共同防禦條約,再者是我們可能接受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如果中方認定美國說一套做一套,「那麼我們就是在製造危機。所以,我們必須提供連貫、可信及一致的政策。」
蔡英文過境美與麥卡錫會晤 BBC示警:台灣陷危險的三角戀
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圖/路透)蔡英文總統與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於今(6)日凌晨於洛杉磯附近的雷根總統圖書館會晤,連同麥卡錫在內,共有19位跨黨派眾議員參與會談。白宮發言人尚皮耶昨重申,美國的一中政策沒有改變。英國廣播公司(BBC)則以「危險的三角戀」比喻美中台關係,並以「台灣有被愛到死的危險?」為題,示警台灣面臨的風險。19位跨黨派議員參與 9人曾訪台蔡英文已結束貝里斯行程,昨日抵達過境地點洛杉磯,美國在台協會(AIT)主席羅森柏格、駐美代表蕭美琴依例至機場接機,隨即前往下榻飯店。在飯店門口,約有200多名僑胞,熱烈歡迎蔡英文,車隊抵達時「總統好」、「小英小英我愛妳」不絕於耳,在對面道路上有數十位大陸僑民,聲量全被歡迎的台僑壓過去。蔡英文與麥卡錫今日凌晨於雷根圖書館舉行會談,這是蔡英文在8個月內,與前、後任2位眾院議長會晤,包括麥卡錫在內,有6位民主黨、13位共和黨眾議員自華府專程至洛城參加,其中有9位眾議員曾訪台,重量級成員包括眾院民主黨黨團主席阿奎樂(Peter Aguilar)、美中戰略競爭特別委員會共和黨籍主席蓋拉格(Mike Gallagher)與該委員會民主黨首席眾議員克利什胥納莫提(Raja Krishnamoorthi)。白宮再度重申 美國一中政策沒變根據雙邊幕僚安排的議程,蔡英文與麥卡錫等人將進行會談、公開合影、各自對媒體發表談話、午宴,全程超過3小時,麥卡錫與其同僚將舉行1小時記者會,接受提問。蔡英文在結束「蔡麥會」後,將出席僑宴。自台美在1979年斷交後,這是眾議院議長第3度與我國總統會談,第一次是1997年4月2日,由李登輝總統接見議長金瑞契,接著是去年8月3日訪台的議長裴洛西,此次「蔡麥會」也是總統首次在美國境內與美國政壇第三號人物會面。尚皮耶昨日在例行記者會,被問及拜登政府是否已準備好蔡麥會後,可能引發的中國對台軍事演習?她重申,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沒有改變,蔡英文的過境是私人、非官方,中國不應該做出過度反應。BBC昨發表以《台灣有被愛到死的危險?》報導,根據該文,前AIT台北處長司徒文(William Stanton)表示,去年裴洛西訪台,他個人非常反對,這無異於挑釁中國,不但收效甚微,且後果相當可怕。他認為麥卡錫很想效仿裴洛西在台灣會面,但被蔡英文拒絕,因此,改在加州會面。儘管中國警告美國是在台灣議題上玩火,但麥卡錫並沒有淡化這風險,並稱這次會面是兩黨共識。葛來儀:美中關係比任何時候還壞該報導指出,台灣正陷入危險的三角戀,顯而易見的是,台灣的2個追求者,華盛頓和北京的關係不斷惡化。華府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印太研究主任葛來儀說,如今這種關係比自1979年美中建交以來的任何時候都糟糕。(北京)不接聽拜登總統或五角大廈的電話。美國國會也已宣布中國構成(美國的)生存威脅。葛來儀稱,拜登曾告訴習近平,他沒有把台灣當作武器,也不支持把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但在裴洛西訪台,或麥蔡會之後,這種保證不太可能起到多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