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來汽車
」 電動車 特斯拉 蔚來汽車 小鵬汽車 MIH聯盟全球新能源車Q2賣破370萬輛 中國車廠包辦PHEV銷量前4名
根據TrendForce最新汽車研究,2024年第2季全球新能源車(含純電動車、插電混合式電動車、氫燃料電池車)銷量為376.9萬輛,較第一季成長近30%、年增24.2%。特斯拉雖維持純電車市占率第一,但銷量較去年下降;比亞迪除純電車銷量穩健,插電混合式電動車第2季的市占率也突破36%。2024Q2全球新能源車銷售排名。(圖/TrendForce提供)TrendForce表示,2024年第2季全球純電動車(BEV)銷量為232.8萬輛,年增8%,市占第一的特斯拉銷量較去年同期衰退4.7%。為提振買氣,特斯拉在中國和美國等2大市場皆祭出降價、優惠利率等措施;比亞迪(不含騰勢)位居第2名,BEV銷量較去年同期成長約20%,此外,比亞迪外銷表現強韌,第2季出口超過10萬輛新能源車(含純電車)。而第2季純電車銷售第3至5名則依序為Volkswagen、上汽通用五菱和BMW,三者之間市占率差異不大。蔚來汽車本季銷量較去年同期成長144%,一舉回到第7名的位置;吉利控股集團旗下的極氪品牌排在第9名,銷量主要來自極氪001,受到改款和中國新能源車下鄉計畫等政策影響,極氪001第2季銷量大幅提高。TrendForce也統計,2024年第2季全球插電混合式電動車(PHEV)銷售143.9萬輛,年成長64.2%,銷量前4名皆為中國品牌。比亞迪品牌市占率提升到36.1%,與第2名的理想汽車拉開明顯差距,第3、4名由傲圖(AITO)和長安汽車拿下。Volvo Cars和Mercedes-Benz分居5、6名,BMW第2季PHEV銷量則與去年同期持平,排名第8。第10名的Jeep雖然銷量、排名皆下滑,仍是美國最暢銷的PHEV品牌,目前美國僅有7款PHEV車取得聯邦政府補助,其中2款就由Jeep生產。TrendForce指出,2024年上半年的品牌銷量排名反映中國對新能源車的置換補助效果,預期近日新推出的補貼辦法將有助中國品牌進一步提升銷量與市占率。根據中國商務部等部門發布的規定,報廢汽車並換購燃油車、新能源車的補助額皆提高一倍,其中,購買新能源車可獲得人民幣2萬元。
鴻海電動車策略長接任MIH執行長 鄭顯聰曝光下一步方向
鴻海(2317)主導的MIH(MIH Consortium)開放電動車聯盟今(30)日宣布,4月1日起由鴻海電動車策略長關潤(Jun Seki)將擔任執行長,加速智慧移動產業革新,推動建立產業標準,拓展更多商機。MIH表示,聯盟自2020年成立至今集結超過2,700家會員,成為全球移動產業重要的交流平台,最初由蔚來汽車共同創辦人鄭顯聰擔任執行長,在2022年發布Project X電動車平台計畫;接下來,為解決產業共性問題及制定電動車相關標準,將由鴻海科技集團電動車策略長關潤(Jun Seki)接任執行長。MIH提到,聯盟不以造車為主,而是以協助會員進軍電動車及移動產業為使命,未來會透過4大策略,包含制定標準,結合台灣資通訊(ICT)產業優勢,與會員及相關組織合作制定電動車相關的產業標準;建立平台,促進會員、國際產業組織和政府之間的交流及合作;對應需求,協助會員因應進入電動車及移動產業遇到的挑戰及拓展商機,幫助會員布局海外市場,爭取商機等來實現目標。而前執行長鄭顯聰則在臉書上分享未來規劃,「我將於4/1起帶領新成立的M Mobility踏上嶄新旅程。M Mobility致力於推動最後一哩的綠色移動,為B2B客戶提供電動化解決方案,並整合了EV和AI技術。感謝大家的支持和鼓勵!敬請期待,接下來幾個月我們將釋出更多M Mobility的訊息。」M Mobility為提供電動車模組、系統、整車的設計及開發、車隊及能源管理等軟體研發的新創公司,戰略投資者為印度資通訊(IT)服務巨擘Tech Mahindra,其目標市場包括日本、印度及泰國。目前M Mobility已與日本公司 Hakobune展開深度合作,Hakobune為住友商事(Sumitomo Corporation)新成立的公司,專注於EV及能源管理,為企業提供員工通勤電動車、工作場所的充電設備等服務。
電池護照來了2/台塑台泥鴻海三大「芯玩家」陸續到位 歐洲新規緊箍咒反成殺出紅海新武器
人工智慧AI搶盡鋒頭下,台灣科技界正悄悄進行第三波電池復興大戰。全球廠商與政府搶拚戰略物資「未來世代的新石油」自主化之際,傳產龍頭台泥、台塑,以及鴻海這三大巨頭也成了「芯玩家」,紛紛下海挑戰電池產業中最難的一塊、也就是中游製程的「電池芯」,今年即將陸續開花結果。這三家各有千秋,鴻海要結合高雄在地業者做電動車產業聚落,台泥主攻歐美頂級用戶、進軍國際「100%使用綠電」電池廠,而台塑除了台灣電池產業鏈完整國產化,還有回收煉金的「城市採礦」雄心。在今年啟動歐盟新電池法的新遊戲規則下,嚴格要求電池商品的生產履歷與回收能力等,讓目前勢不可擋的中國新能源汽車開始正視自家電池壽命短又貴的困境,蔚來汽車董事長李斌16日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疾呼「解決電池壽命問題刻不容緩」。看似嚴苛的緊箍咒,反而成為台灣廠商的「另類加持」,有望突破中國製造紅海市場的「芯機會」。 台泥走國際化路線,與加拿大政府打造「100%使用綠電」電池廠,加國總理杜魯道親自站台。(圖/台泥提供)業內人士透露,台灣曾是電池大國,擁有全球前5大的下游電池模組廠,像是新普(6121)、順達(3211)都是營收百億的公司,但中游的電池芯、上游電池材料「比上」品質贏不了日韓業者,「比下」拚價格也拚不過中國業者,造成產業鏈大缺口。「因為電池芯是高投資、高技術門檻及高風險的行業,」業內人士告訴CTWANT記者,他說,台灣第一波電池熱潮在1994年,國內財團相繼投資設立鎳氫電池廠,第二波在2008年投資鋰鐵電池,但都在艱苦經營。現在是第三波,因應電動汽車崛起的全球電池荒,因汽車需要更高的安全性,廠商會選擇大品牌。「若台灣有自己的『國家隊』,且價格不要差太多的話,當然會優先採用MIT。」業內人士不諱言,期盼政府幫忙推動政策。以韓國研究機構SNE Research最新全球動力電池市場統計數據,2024年1月全球動力電池裝車量為51.5GWh,中國電池龍頭寧德時代全球市占高達39.7%,強勢佔領第一寶座,接下來是比亞迪的14.4%,韓國LG的11.4%、日本松下的5.9%,以及韓國三星的4.8%。前十名裡,中國廠商就佔了6家。「電動車的成長趨勢看起來不會改變,我們非常有信心面對這個競爭激烈的環境。」鴻海(2317)14日法說會上,除了風起雲湧的AI,鴻海董事長劉揚偉提到的第二大重點就是電動車事業,電動車的大腦是晶片、心臟則是電池,高雄和發的鴻海電池中心推出第一款Made in Taiwan動力電芯,今年第四季將會開始進入量產,產能可達1.2 GWh(百萬瓩時)。除了鴻海的超級電池工廠將在今年量產,為打造完整的國產電池產業鏈,台塑新智能投資全台最大的5GWh磷酸鋰鐵電芯廠、位於彰濱工業區,也將於今年完工投產。除了AI紅利,鴻海的超級電池工廠將在今年量產,近期股價飆高。(圖/報系資料照、翻攝自雅虎股市)台塑新智能總經理劉慧啓向CTWANT記者表示,台灣電池市場仍在不斷增長,有三大原因,第一是將既有的鉛酸電池改為環保耐用的鋰鐵電池,第二是搭配再生能源以強化電網韌性的儲能系統,第三是主流大宗的電動車應用,光是前兩樣需求就達到每年7.2GWh以上,全台電池廠產量加起來也不足以應付國內市場,各廠產品技術、目標客群及應用領域也有差異化,不會有內部競爭的問題。台泥則是走國際化路線,旗下三元能源科技在高雄小港打造全台第一座超級電池工廠,兩個廠產能合計3.3GWh,台泥跟CTWANT記者表示,他們主要鎖定的是「針對新產品快速發展的Artisan market客製市場」,瞄準全球1%的頂級電池客戶,包括eVTOL、電動超跑、電動重機等,主力市場在歐美。去年11月,旗下電池廠能元科技(Molicel)宣布投入255億元,與加拿大政府共同打造該國最大的高性能三元鋰電池電芯廠,標榜「100%使用綠電」今年底動工,預計2028年投產,產能達2.8GWh,宣布當天,加拿大帥哥總理杜魯道也親自站台。台泥表示,中國大陸產量過剩的是比較低階的電池,對Molicel沒有影響,電池產業要邁向國際,「碳競爭力」是關鍵,在加拿大投資低碳電池,在全球跨國碳關稅發展局勢下,更具降低成本優勢。而歐盟2月生效的新電池法,嚴格規範並要求揭露歐洲境內銷售電池產品「全生命週期」的碳排放量,未來還要訂定電池生命週期碳足跡的上限,台泥表示,所以全球指標電池品牌除了競爭能量與功率密度,「碳競爭力」也變成重要指標。韓國LG、德國福斯與前特斯拉高層創立的瑞典Northvolt,全部投入興建純綠電電芯廠,Molicel將成為全球第四個能提供純綠電電池的指標品牌。台塑新智能總經理劉慧啓表示,其電池回收技術已經完備。(圖/黃耀徵攝)雖然歐盟新電池法有「門檻」,但也有「新商機」,劉慧啓向CTWANT記者表示,台塑新智能在規劃生產製造電池前,董事長王瑞瑜就強調要提前籌備電池回收系統,且將回收系統納入新能源產業鏈中,因此台塑新智能的電池回收技術已經完備,也有具體的產線規劃,國際市場新設的生產履歷或電池回收規範,早已是台塑新智能內部建立的標準,也是台塑新智能有別於其他廠商的優勢。劉慧啓表示,未來台塑新智能彰濱電芯廠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邊角料、不良品,以及售出使用後的汰役電池都可以回收,甚至也能回收其他廠商的電池,提煉其中的珍貴金屬再利用製成新的電池,就像是「城市採礦」,避免挖掘自然礦源,促成循環經濟及環境永續。
手機龍頭尬車2/造車新勢力「華小魅」成形 小米雷軍左打保時捷右踢特斯拉
新出爐的2023年全球汽車出口大國,不是老面孔日本、德國,而是中國大陸,以522.1萬台成績狠狠甩開排名第二的日本430萬台。儘管大陸因俄羅斯發起烏俄戰爭遭出口抵制而有了汽車大買家,但其新能源汽車占1/3出口量的驚人氣勢,更讓歐美車業刮目相看,尤其造車新勢力已從「蔚小理」,打到新成軍的手機幫「華小魅」。儘管台灣民眾無緣乘駕這些最新、最豪、最炫的中國汽車,但車用電子市場仍充滿商機。「你去看看中國大陸的那三家『蔚小理』、看特斯拉,它充分利用移動互聯網的數據,還有所謂的數據行銷,這會是台灣未來的機會。」最近忙著將台灣電動機車技術輸出東南亞的金庫資本總經理丁學文表示。大陸造車市場可說是百花齊放,特別是新能源車。在大陸政策補貼下,2011年成軍的寧德時代成了全球電動車電池龍頭,另一家電池起家的比亞迪,2002切入造車,十年後宣布停產燃油車、專作電動車,如今已是大陸電動車一哥,2014年起陸續成軍的蔚來、小鵬、理想等,從新能源汽車設計、行車軟體模組到周邊充電設施與電池技術,都是「Made In China」,被稱為「造車新勢力」的「蔚小理」。這股新勢力,如今又有了新加入者,就是大陸三大手機廠華為、小米及魅族。手機品牌魅族已跟老牌車廠吉利結合,今年開始打造新車。(圖/翻攝自宅宅中地官網、星紀魅族官網)1987年成立的華為,從電信設備起家坐大,20年前跨入手機市場,迅速成長為中國第一品牌,2015也打入全球前三大,也因此2018年開打的美中貿易戰中首家遭制裁,隔年華為轉戰電動車市場,2021年與老牌車廠長安推出「阿維塔」,搭載Huawei Inside全端智慧汽車解決方案,接著與賽力斯合推「問界」系列車款,「智界」則和奇瑞合作,未來還將與北汽及江淮另推兩個「界」的車款。以去年12月26日登場的問界M9為例,除了高階智慧駕駛系統、豪華裝飾,還有鴻蒙4.0座艙,駕駛、娛樂、工作全場景互相串連,售價人民幣50萬元起、大約新台幣220萬元,去年底預購已逾5萬台,預計今年2月26日交貨。平安證券預計,華爲的深度賦能車型,包括問界、智界、阿維塔在2024年銷量有望達67萬台,在大陸零售量可能超過特斯拉,成爲高端新能源市場的重要角色。問界M9上市當天,華為常務董事余承東形容「馬路上能看到的最強大的 SUV。」隔天的27日,中國手機二哥、小米創辦人雷軍在微博寫道,「深知汽車工業的複雜、開拓的不易,向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先行者致敬」,並直接點名比亞迪、蔚小理、寧德時代和華為,豪不客氣地下戰帖。緊接著28日,小米首款新能源車SU7技術發表會登場,雷軍高喊自家新車是全球最高規格,「在駕駛性等機械素質上,希望能媲美保時捷Taycan Turbo;在智慧化上,希望能媲美Tesla Model S。」「價格有點貴,但是有理由的貴。」他還發下豪語,15到20年將拚入全球前五大車廠。大陸媒體曾分析「小米在走華為的路」,在小米14系列手機上,雷軍採用很多類似華為技術和做法,華為研發鴻蒙系統、小米有澎湃OS,也將小米生態產品連接;去年小米的確以超過18%的市占率站上中國國產品牌第一。另一手機廠商魅族在去年11月宣布2024年第一季啟動造車,推出MEIZU DreamCar MX,有自行研發的Flyme Auto汽車智能座艙操作系統,也應用在吉利汽車旗下領克08車款。新一代造車勢力手機幫「華小魅」儼然成形,在當前大陸汽車市場瘋狂競爭、利潤不多之際,能否打開新局,各界高度期待。關注兩岸產業發展的丁學文說,「電動車是軟體加硬體,不可能一家公司全包起來做,且目前正在蓬勃發展,有很多可能性。」他提醒台廠,不要再從製造業的角度去創新製程,而是「有容乃大、跟全世界合作發展」。中國的傳統與新創車廠高達180多家,競爭激烈。(圖/新華社)在大陸從事汽車零組件的台商表示,智慧電動車就像是有四個輪子的手機,產業鏈間需緊密合作,異業結盟例子也會愈來愈多,過去大陸汽車業大多是跟外商合資、以獲取外國的經驗和技術,現在他們不管是車界的前輩或後起之秀也自己抱團,像是小鵬和大衆,長安攜手華爲、也跟蔚來汽車合作。不過,中國車廠實在太多,包括傳統與新創車廠合計高達180多家,現在又「嚴重內捲」(在體制內相互廝殺),已經有銷量規模小、資金鏈緊張的弱勢品牌被淘汰,「所以找到對的策略夥伴很重要。」這位台商說。
電車價格戰白熱化! 福斯新推EV售價低於3.5萬美元將在美上市
全球電動車價格戰還在不斷升級,繼特斯拉加碼2.5萬歐元的電動車計畫後,福斯汽車(Volkswagen)上周四(9日)透露,將在美國市場推出一款售價低於3.5萬美元(約新台幣113萬)的電動車。此外,中國的蔚來汽車公司正在爭論是否在2025年進入美國市場。美國福斯集團高級副總裁兼戰略主管菲舍爾(Reinhard Fischer)在一場會議中指出,不會縮減福斯在美國的業務,並將在3至4年內上市一款售價低於3.5萬美元的電動車。菲舍爾未明說這款車會在美國還是墨西哥生產,可能的選項包括福斯在田納西州的Chattanooga市,和墨西哥Puebla市的工廠,以及福斯集團子公司Scout在南卡羅來納州計畫新建的一個組裝工廠。而除了汽車組裝之外,福斯還透露正在考慮美國在地化組裝電池的業務,這樣新款電動車就有資格獲得美國政府《降低通膨法案》(IRA)規定的稅收抵免。同一場活動上,蔚來美國首席執行官Ganesh Lyer強調,地緣政治、全球供應鏈和其他影響到在美銷售汽車的因素,導致市場已經發生了變化。並補充道,蔚來汽車需要在將其汽車引入北美市場之前,先在當地進行基礎設施的建設,蔚來正在考慮任何形式的合作可能。電動車消費近期表現疲軟,高昂的售價和短缺的充電設施是消費者不願購買的主要原因。研究公司凱利藍皮書發布報告指出,新款電動汽車的平均交易價格較一年前大幅下降。由特斯拉的降價掀起的價格戰,已導致電動汽車價格年減超過22%,從6.5萬美元降至5萬美元左右。根據汽車產業資訊公司JATO Dynamic的數據,今年上半年歐洲電動車的平均售價超過6.5萬美元,而中國市場的均價僅略高於3.1萬美元。至於美國市場,起售價低於3萬美元的雪佛蘭(Chevrolet)旗下的純電動車Bolt系列,在近幾季來一躍成為僅次於特斯拉的第二暢銷電動車品牌,凸顯出消費者對經濟型電動車的偏好。
蔚來汽車女員工遭同事侵犯 公司竟不挺「2原因將她開除」
職場性騷擾或性侵時有耳聞,絕不容許姑息養奸。中國新能源車廠「蔚來汽車」有女員工爆料,遭到同事試圖侵犯,結果被以「會影響公司形象」為由開除,對此官方也做出回應了。當事人控訴,入職第1個月,某男同事深夜偷偷潛入她房間,試圖性侵她,好在經過2個多小時的鬥智鬥勇,對方沒有得逞。她也在第一時間錄音,並搶先備份報警,最後男同事被逮捕,因為罪證確鑿,順利被定罪,目前已入獄服刑。原以為迎來勝利,公司卻告知不會留用她,讓她十分傻眼,「出事以後自己沒請過一次假、每天都是最晚下班的、業績非常突出,所負責的產品為公司創造了巨大價值,甚至年末在發布會上親自展示」,人資卻表示:「妳是一個有風險的人」、「會影響公司形象」。不只如此,在她所處的半個樓層工區,至少就發生3起以上的性騷擾案例,但許多加害者到現在仍正常工作,辭職的卻是受害女生。試圖侵犯女員工的男同事被判入獄。(圖/翻攝自微博)消息引發軒然大波,蔚來發布聲明指出,3月3日晚間已成立調查小組,對相關事件進行調查,目前了解到的事實是,徐姓實習員工去年8月6日約當事人外出後,試圖對其性侵,當事人報警後,遭到刑事拘留,同年8月18日被捕,隔天公司和徐男解除實習關係。蔚來提到,調查小組正在對當事人留用流程進行調查,尤其過程中是否受到不公平對待,公司對當事人去年8月的遭遇深表同情,承諾一定會給予公平公正的評價。最後,蔚來強調零容忍任何違法犯罪和性騷擾行為,對收到的每一件舉報都會徹底調查,查實不合法行為會進行處理,同時呼籲尊重和保護女性的工作權益,堅決杜絕職場性騷擾行為。
特斯拉大降價挨批!還逼員工「超時工作」 德國政界呼籲徹查
全球電動車龍頭特斯拉(Tesla, Inc.)近期才因為在北美、中國無預警大降價惹怒已購車的消費者,16日又被「德國金屬工業工會」(IG Metall)和多名政界人士指控,其涉嫌逼迫德國布蘭登堡工廠的員工超時工作,相關人員也呼籲政府應針對該起事件對特斯拉展開調查。據《路透社》的報導,特斯拉近期陷入需求趨緩危機,不但面臨來自中國本土品牌比亞迪、小鵬汽車、蔚來汽車的競爭,連保時捷(Porsche)和梅賽德斯-賓士(Mercedes-Benz)等傳統車廠都在分食電動車市場份額,再加上聯準會仍維持貨幣緊縮政策,導致特斯拉的股價在13個月內雪崩式狂洩70%。對此,特斯拉只能降價求售,其在中國生產的Model 3和Model Y電動汽車1月再度降價,為3個月內第2次在中國降價,售價大砍了24%,導致許多去年剛購入新車的車主氣炸,覺得自己被當「盤子」削。不過,特斯拉不僅因無預警大降價引發爭議,與布蘭登堡工廠的員工保持頻繁聯繫的「德國金屬工業工會」也在16日的年度記者會上抨擊,特斯拉逼迫員工超時工作,聲明中指出,「許多員工充滿熱情的進入特斯拉工作,但熱情逐漸消退,因為特斯拉對工作環境的改善不足,留給員工休息和陪伴家人的時間根本不夠。」而且由於入職時被要求簽訂保密條款,許多人都擔心自己若向外界透露工作狀況,會受到企業懲罰。尤其特斯拉的人才網站最近還公開招募一個被稱作「資訊安全調查員」(Security Intelligence Investigator)的新職缺,據悉該人員將會聯手公司的法律及人資部門,共同收集公司內部和外部的第一手資訊,以保護公司免受輿論攻擊。據2名知情人士透露,特斯拉同樣要求在中國的特斯拉員工簽訂保密條款。此外,《路透社》也在國際化求職網站「領英」(LinkedIn)上發現,特斯拉在奧斯丁、舊金山和上海廠中,都有招募「資訊安全調查員」。《路透社》也援引德國商業媒體《商報》(Handelsblatt)16日的報導,指出從中間偏左的社民黨(SPD)到中間偏右的基民盟(CDU)都對這項指控表達擔憂,還呼籲特斯拉和當地政府展開調查。基民盟黨員鮑姆勒(Christian Baeumler)指出,「布蘭登堡州政府必須通過密切監控來加強特斯拉的職業安全。」
電動車市掀價格大戰? 特斯拉中國3個月內降價2次大砍24%
特斯拉周五(6日)早盤股價開低走高,收盤上漲2.5%至113美元,最低跌至101.8美元大跌逾7%,創2年多新低。因其對中國生產的Model 3和Model Y電動汽車再度降價,為3個月內第2次在中國降價,大砍24%,同時推出更高端的Model S和Model X。這個全球最大汽車市場需求疲軟,以及中國對手車商比亞迪、小鵬和蔚來汽車等公司在大眾和高檔市場的競爭加劇。根據特斯拉中國官網,國產的Model Y起售價降至259900元(約37875美元),創下這款車型中國市場歷史最低價,比美國網站標出的65900美元起售價便宜43%。Model 3的起售價上調至229900元,比美國便宜約30%。特斯拉表示,新推出的Model S中國售價為78.9萬元,Model S Plaid是特斯拉速度最快的車型,售價101萬元,百公里起速僅需2.1秒。Model X SUV售價為87.9萬元,Model X Plaid車型售價在104萬元,從今年第二季度開始交付。去年特斯拉已經有過降價促銷。中國國內大眾和高端汽車市場競爭日趨激烈,本土品牌比亞迪、小鵬汽車、蔚來汽車以及外資品牌保時捷和梅賽德斯奔馳等都在爭奪市場份額。中國三大造車新勢力,理想汽車去年累計銷量13.3萬輛、年增47.25%;蔚來汽車12.2萬輛、年增33.97%;小鵬汽車12.08萬輛、年增23.03%。整體來看,蔚小理去年總銷量基本相當,相對而言,理想汽車進步較大。而曾經作為2021年的銷冠,小鵬汽車去年沒有延續好運勢,主要在於產品力不足導致。目前小鵬P7上市三年未曾更新,競品卻層出不窮,小鵬 P7 對消費者的吸引力已大不如前;其次,被寄予厚望的小鵬G9於去年9 月上市後,遭遇銷量折戟,未能承擔起小鵬汽車的銷量重任。曾有「中國版特斯拉」之稱的小鵬,主力產品P7和G9價格帶與現在的特斯拉高度重疊。不賺錢的小鵬原本就已逐漸在中國造車新勢力的競爭中落隊,關於2023年起中國取消新能源車補貼的政策,小鵬汽車則是推出限時保價政策因應,凡在去年12月31日24時前完成訂金支付的訂單,可享受2022年新能源補貼,而上牌時間導致的補貼差額由小鵬汽車承擔。去年12月,特斯拉中國的出貨量創下5個月最低水平,去年擴建的特斯拉上海工廠也向歐洲地區出口電動汽車。汽車製造商通常以促銷優惠方案來控制庫存,但是去年,由於訂單強勁,特斯拉一直能夠保持售價穩定,甚至提高價格。特斯拉近期特意降低日本、南韓、澳洲最暢銷車款Model Y和Model 3的售價之舉,是為了刺激上海生產中心汽車產量的需求。
3因素影響 大陸多家知名車廠股價大跌
受到宏觀經濟、疫情、供應鏈緊張等因素影響,2022年大陸多家知名車廠股價均大跌。港股上市車廠長城汽車與吉利汽車2022年股價分別累計下跌62.09%及46.48%。另外,美股上市新能源車三雄:小鵬汽車、蔚來汽車、理想汽車2022年股價分別累計重挫80.23%、70.87%、36.92%。時代週報報導,雖然2022年大陸汽車業仍面臨供應鏈吃緊、上游原料價格上漲,以及疫情等因素影響,但汽車銷量有望增長。中汽協日前預測,2022年大陸汽車總銷量年增2%至2,680萬輛。其中乘用車銷量年增9.4%至2,350萬輛。新能源車銷量年增90.3%至670萬輛。隨著大陸新能源車滲透率快速提高,新能源車已成為境內汽車銷量增長的主要動能。不過,儘管2022年大陸汽車整體銷量有望超越2021年,但上市車廠的股價表現並不樂觀。中泰國際分析師顏招駿分析,境內汽車股下跌主要受到大盤下跌影響,部分個股業績無法兌現而觸發盈利及估值雙殺。此外,新能源車市競爭激烈,傳統車廠崛起,「造車新勢力」遭遇更大的競爭壓力。但要留意2022年新能源車的銷售可能被政策刺激而提前釋放,未來的年增率會因為較高基數或是需求提前釋出而放緩,車廠的表現會分化。
四川熱到限電…省府啟動突發事件能源供應 電動車主「半夜才充到電」崩潰
大陸四川地區近日受持續極端高溫影響,電力供應形勢嚴峻。據悉,四川省能源供應保障應急指揮領導小組辦公室今(21日)上午發布通知,於今日0時啟動四川省突發事件能源供應保障一級應急響應。另一方面,受到缺電影響,不少電動車車主陷入無法充電的窘境,有人一直等到半夜才充到電,相當崩潰。綜合陸媒報導,今年7月以來,四川面臨歷史同期最高極端氣溫、同期最少降雨量、同期最高電力負荷疊加的嚴峻局面,高溫災害與旱災並行,電力供需矛盾極為突出。為全力以赴保安全、保民生、保重點,盡最大努力減少對全省經濟發展和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的影響,按照《四川省突發事件能源供應保障應急預案(試行)》規定,經批準,決定於8月21日00:00啟動四川省突發事件能源供應保障一級應急響應。據了解,這是今年1月四川省政府辦公廳印發《四川省突發事件能源供應保障應急預案(試行)》以來,四川首次啟動最高級別的應急響應(從高到低分別為一級、二級、三級、四級響應)。由於電力供應形勢嚴峻,不少新能源換電站與充電樁暫停運營,讓電動車主陷入無電可充的窘境。一位新能源車主表示,自己常去的平價充電樁停止運營了,只剩電價較貴的充電樁,充一次電要多花20元。還有新能源車主連跑3個充電樁才成功續航,而找充電樁、排隊就用了2個多小時。為保障車主便利充電,車廠也正在努力。蔚來汽車表示,「我們正在採取有效措施保障用戶補能便利。」 特斯拉方面則稱,截至8月19日,特斯拉在四川超級充電站有3站錯峰運營,一站服務受限,15站暫停關閉,「充電站的運營情況隨時都有可能更新,建議車主以車內大屏的顯示信息為準。」
美股早盤漲跌互見 標普500指數開盤走低
美股近來走勢暴漲暴跌,繼29日主要亞股全面下挫後,美股周三開盤反彈無力,4大指數早盤漲跌互見,道瓊盤初逾百點漲幅翻黑小跌後又翻漲,標普500和納斯達克指數則是開跌後各有漲跌,費城半導體指數則是一度下殺逾2.5%。美股周二大跌,今日主要亞股全面下挫,新能源車領跌中、港股,做空機構灰熊(Grizzly)指控中國蔚來汽車誇大營收,香港掛牌股價收盤暴跌逾11%。美股期指震盪走高,歐股盤中漲跌不一,而美股周三開盤反彈無力,4大指數均震盪走低。截至台灣時間晚間9點58分,道瓊工業指數上漲133.2點(或0.43%),暫報31080.19點;那斯達克指數下跌2.77點(或0.02%),暫報11178.77點;標普500指數上漲3.26點(或0.09%),暫報3824.81點;費城半導體指數下跌54.83點(或2.08%),暫報2587.24點。5大科技巨頭也是漲跌互見,Meta漲逾2%,亞馬遜、蘋果則有超過1%的漲幅,網飛下跌約1%。半導體類股則是走跌,超微重摔4%,輝達跌3.6%,英特爾跌1.3%,台積電ADR小跌0.57%,聯電ADR跌約1.8%。與此同時,美國第一季個人支出數據大幅下修,創下自疫情復甦以來最弱增幅,商品和服務支出折合年率成長1.8%,遠低於先前公布的初值成長3.1%,第一季整體國內生產毛額(GDP)也小幅下修至折合年率下降1.6%。此外,美國第一季企業利潤較前季下降2.2%。另外,聯準會(Fed)數位決策官員支持進一步升息藉此抑制通膨,包括聯準會主席鮑威爾也在晚間表示,美國經濟實際上處於非常強勁狀態,美國經濟有很好的條件來應對政策緊縮,軟著陸是可實現的,但他也不諱言仍具有挑戰性。
蔚來汽車詭異「墜樓意外」 測試車突暴衝破總部3樓砸地2試車員慘死
是自駕系統出問題?還是試駕人員粗心?大陸上海汽車創新港22日發生一起墜樓事故,一輛汽車從電動車製造商「蔚來汽車」總部3樓衝出後直墜地面,2名試駕人員受困車內,警消趕緊到場後將其救出,不過送醫後2人仍不治身亡。根據「新浪財經」報導,位於上海嘉定區的「上海汽車創新港」22日一輛SUV蔚來新能源純電動車突然從3樓墜落;從網路上流出的照片可見,墜地的銀色汽車側翻在地,地上滿是碎裂的車窗玻璃以及水泥碎屑,汽車車體嚴重變形。報導指出,汽車墜落意外導致車內2名試車員嚴重受傷,並且受困車中,警消接獲消息後趕到現場將兩人救出送醫救治,其中一名杜姓試車員過於傷重在送醫途中即搶救無效身亡,另一名張姓試車員則在急救後,仍因傷重於23日凌晨身亡。汽車墜樓現場滿地散落碎玻璃、水泥碎屑。(圖/翻攝自微博)蔚來汽車客服人員23日證實此事,並稱「這個車是量產出來的,它應該是做了一個組裝的」;另根據《香港經濟日報》報導,公安部門事後啟動事故調查,初步分析為意外事故,可能是試駕人員踩錯油門,才導致汽車衝出大樓,蔚來汽車更聲明「事故與車輛安全無關」。汽車墜樓現場滿地散落碎玻璃、水泥碎屑。(圖/翻攝自微博)不過事件發生後,有網友指出墜樓的車子型號疑似為蔚來智慧電動旗艦車「ET7」,售價約為人民幣45萬元起跳(約新台幣199.82萬元),因此紛紛議論「汽車失控嗎?還是人為操作失誤造成的?」、「在蔚來總部的試車員,應該都是經驗豐富的工作人員啊」、「這件事太詭異了,一定要嚴查」、「這件事告訴我們,千萬別買新能源車」。
陸新冠疫情延燒「供應鏈廠商停產」 蔚來汽車宣布整車生產暫停
中國大陸上海爆發新冠肺炎疫情,許多地區都直接封城,結果確診數不減反增,不僅亂象頻生,現在還影響到企業生產。大陸電動車品牌「蔚來汽車」今(9日)證實,因為吉林、上海、江蘇供應鏈相關企業陸續因為疫情停產,蔚來汽車的生產工作因此暫停。綜合陸媒報導,蔚來汽車表示自3月以來由於疫情影響,公司位於吉林、上海、江蘇等多地供應鏈合作夥伴陸續停產,木前尚未恢復,導致蔚來汽車不少用戶車輛被推遲交付。蔚來方面也表示,公司會與合作夥伴一同在滿足防疫措施前提下,爭取儘早恢復生產。報導也指出,目前其他中國大陸的電動車企業尚未發布類似消息。蔚來汽車宣布生產工作站暫停。(圖/翻攝自微博)據悉,蔚來汽車原本預計在今年第二、三季逐步提升旗艦轎車ET7交付量,並於5月下旬發佈多款新車型,沒想到卻遇到疫情攪局,本次停產對之後的新車發佈計畫勢必產生一定程度影響;根據蔚來汽車最新公布的數據,該企業3月共交付新車9985輛,第一季度累計交付2.58萬輛,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28.5%。大陸吉林省至今已經封城37天,由於該省有許多汽車零部件供應商,被稱為中國汽車工業的搖籃,根據陸媒了解,如今不僅蔚來汽車面臨供應鏈停產問題,廣東車企也因為吉林、上海疫情,遭遇供應鏈缺貨難題;不過業內人士認為,這種影響較為短期,待疫情防控取得成果,汽車產業生產銷售即可逐漸恢復。
特斯拉殺手1/Rivian未來兩年滿手訂單台廠供應鏈沾光 馬斯克:供應鏈挑戰才開始
2021年尾,電動車成了美國股市主旋律,電動車大咖特斯拉(TSLA)10月25日股價衝上1千美元,創辦人馬斯克(ElonMusk)以3,350億美元(約新台幣9.3兆元)身價翻身全球新首富,接著11月10日電動車新秀Rivian(RIVN)的公開上市(IPO)再寫傳奇,股價5天內從78美元飆上172.01美元,這家只交付156輛車的Rivian成了全球市值第三大車廠。市場資金力捧的Rivian,其實手握訂單。據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資料,Rivian已有5萬5,400輛R1T電動皮卡及R1S SUV車的訂單,推算2023年底才能消化,11月23日再收美國休旅車租賃公司Outdoorsy的1,000輛電動卡車和SUV車的訂單,可以預期Rivian未來兩年不愁訂單,供應鏈也將跟著吃香喝辣。隨Rivian晉身全球前十大車廠,台廠供應鏈也跟著沾光,包括提供車用電池管理系統(BMS)線束的貿聯KY(3665)、駕駛輔助助系統(ADAS)的致伸(4915)、汽車PCB板的敬鵬(2355)、輪圈廠健信(4502)、汽車捲簾廠皇田(9951)、石英元件廠晶技(3042)及傳動系統廠和大工業(1536)都在榜上。雖然台廠對於成為Rivian供應商一事不多表態,其中一家業者向CTWANT記者透露,「客戶給的預期需求相當不錯。」點出了掌握未來相當不錯的訂單量,從Rivian的產線產能來看,供應鏈業者未來2年吃穿都不是問題。對於後起之秀Rivian成了「特斯拉殺手」,馬斯克不改嗆辣,一個多月前在推特(Twitter)發文,「與規模化生產和供應鏈相比,原型車微不足道。」直指Rivian尚未大規模生產汽車,挑戰還在後頭,11月12日再度貼文「我希望他們(Rivian)能夠實現高產量和損益兩平,這才是真正的考驗。」Rivian創辦人人史卡林格(Robert R.J. Scaringe)坦言,公開上市後最大的挑戰是供應鏈健康問題。(圖/AP)話鋒一轉又說,「放眼過去100年,包括電動車和內燃機汽車的數百家初創汽車公司中,一上市就能大量生產和正現金流的美國汽車製造商,只有特斯拉一家。」特斯拉2010年上市時,交車數量即超過1,400輛,已有真正量產的能力。對於馬斯克貼文,Rivian創辦人史卡林格(Robert R.J. Scaringe)沒有回應,但他在公開上市後坦然表示:「Rivian最大的挑戰是供應鏈健康問題。」永豐金證券分析,電動車製造商上市不是難事,但是能否持續經營,並且實現正向現金流和營收,才是真正的考驗。提到Rivian,不少人也會想到一樣在美國上市的大陸電動車品牌小鵬汽車(XPEV)。2020年8月27日,小鵬汽車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是繼蔚來汽車(NIO)、理想汽車(LI)之後,在美國上市的第三家大陸造車公司,上市發行價為每股15美元,上市一年多來股價已站上54美元,漲幅達138%。亞馬遜(Amazon)持有Rivian 20%的股權,並下單10萬輛Rivian電動貨車,圖為準備交付亞馬遜的電動貨車。(圖/AP)由於小鵬汽車股東陣營堅強,包括阿里巴巴、IDG資本、紀源資本、晨興資本等大企業及資產管理機構的外部投資,加上今年10月底累計交車數量已破10萬輛,單月交車數量破萬台,是大陸電動車業者中交車數量最多的品牌,第三季營收達人民幣57.19億元(約新台幣249億元),業界普遍認為,小鵬汽車與Rivian並列為電動車界明日之星。
電動車三劍客9月銷量翻倍 法人:有利後勢股價反彈走揚
全球電動車概念股短期受到大環境利空事件而產生波動,法人分析長期趨勢相當明確,近期各大電動車廠也繳出亮麗成績單,交付量屢創新高,皆有利於後勢股價反彈走揚。國泰投信基金經理人游凱卉表示,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至8月,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達181.3萬輛和179.9萬輛,年增率均超過1.9倍,造車新勢力月銷量破萬,電動車ETF轉動成長引擎。全球最大電動車市場之一的中國大陸,9月純電動車銷量更創下新里程碑,以中國電動車三劍客為例,小鵬汽車與蔚來汽車月交付量雙雙破萬,小鵬9月總交付10,412輛,年增率連續15個月翻倍;蔚來交車數達10,628輛,年增率125.7%,創下單月新高。理想汽車銷量則有7,094輛。新能源汽車銷量滲透率則是在今年前8個月,接近11%,但在2020年時滲透率還不到5%,可見成長的速度之快,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達151.2萬輛和149.2萬輛,年增率為2.2倍和2.1倍。2021年8月整體新車銷量雖年減17.8%至180萬輛,但8月份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卻逆勢上升,達到32.1萬輛,創下歷史新高,新能源汽車銷售滲透率更是提升至17.8%,逐步拉近《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十四五計劃中的2025年新能源車滲透率20%目標。
用一半時間就做到特斯拉做到的事 是「它」
電動車龍頭特斯拉(Tesla)花了12年的時間賣出了10萬輛電動車,這個成績,在美國上市的新創企業小鵬汽車(NYSE:XPEV),只用一半的時間就做到了。小鵬汽車11日宣布,第10萬輛電動車在肇慶小鵬汽車智能網聯科技產業園整車下線,為企業料定了新的里程。這10萬輛的成績,相較於電動車的老大哥特斯拉,特斯拉自2003年起開始生產電動車,一共用了12年時間才生產了10萬輛,小鵬汽車僅用6年的時間就生產一樣數量的電動車。小鵬汽車位於肇慶的工廠是一間以工業4.0打造的全自動生產的工廠,有沖壓、焊裝、塗裝、總裝、電池等5大產線,生產過程完全透過物聯網來管理。肇慶除了現有廠區外,第二期廠區也在8月18日正式簽約動工,預計將把肇慶的年產能由10萬輛推升到20萬輛。另外,位於廣州的生產基地也正在趕工興建中、武漢的生產基地也已經在4月簽約,也將進入興建工期。去年3月特斯拉創辦人馬思克在自己的推特上宣布生產了100萬輛電動車。(圖/翻攝馬思克推特)業者分析,特斯拉在生產前期面臨許多生產延誤的問題,一直到近年在上海及柏林的超級工廠上線後,才大幅提升產能,特斯拉創辦人馬思克(Elon Musk)去年在自己的推特上貼文表示,2020年3月特斯拉生產的電動車數量超過100萬輛。另一家在2014年成立的電動車業者蔚來汽車,今年4月時也宣布一共生產超過10萬輛電動車,只能說科技踏在趨勢的浪頭上,速度只有愈來愈快。
6兆美元競技場2/產值是手機的百倍 劉揚偉「電動車就是載人機器人」
電動車(EV)商機究竟有多大?「一支智慧型手機售價400~500美元,一輛電動車售價4萬~5萬美元的,兩者產值差距就是百倍,200萬輛電動車就等同於2億支智慧型手機的產值。」宏遠證券研究部副總陳國清舉例。除了輪胎、車殼及機械外,一輛電動車耗掉的半導體或被動元件消耗材料,是手機20~30倍,若以全球汽車年銷7,000多萬輛計算,電子耗材約當15億支手機量。電動車產業成了嶄新的競技場,意外加速了台灣科技業與傳統車業的大整合。擅長單打獨鬥的台灣業界,不到兩個月內合縱連橫,籌組成三大電動車聯盟,抱團進入6兆美元的競技場。MIH聯盟在今年3月25日舉辦首場會員大會。(圖/MIH聯盟提供)先是6月25日,由電子代工大廠鴻海(2317)帶頭成立MIH聯盟,會員逾一千八百家;接著7月15日,半導體老將力積電(6770)董事長黃崇仁領軍的「台灣先進車用技術發展協會(TADA)」籌組委員會,預計年底成軍;8月12日,商用車老字號唐榮車輛也揪集其他9家企業合組CTP(Commercial Taiwan Partnership)聯盟。宏遠證券研究部副總陳國清以產值來看手機與電動車,兩者差距百倍,可以預見電動車市場規模之大。(圖/李蕙璇攝、翻攝自網路)這三大軍團中,陣仗最龐大就是MIH聯盟。籌組聯盟的想法源自兩年前鴻海董事長劉揚偉掌舵後,所面臨的危機,「集團低毛利宿命與台灣產業面臨什麼問題。」劉揚偉2月間受訪時分析,唯有「電動車」、「數位健康」及「機器人」三個產業,是適合「規模大、複合成長率高及能跟鴻海長處搭配」的事業。和碩聯合董事長童子賢比喻電動車就是長了4個輪子的iPad,過去20年花多少錢買車跟買手機,就可以推測出這個產業的產值。(圖/黃威彬、趙世勳攝)「無人駕駛的車子,本質就是一個載人的機器人,機器人跟電動車其實是息息相關的,由我來負責,數位健康則留給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做。」在劉揚偉操盤下,鴻海買下華創車電與裕隆集團合資設立「鴻華」,去年6月發動籌組MIH聯盟時,找來蔚來汽車聯合創辦人鄭顯聰擔任執行長,預計今年11月推出新產品E Bus電動巴士及電動車C Segment。相較燃油車,電動車上倍增的電子零件需要半導體產業做為後盾,半導體成為成敗關鍵之一。(圖/台積電提供)此外,8月5日鴻海還接手旺宏(2337)六吋晶圓廠,瞄準的就是驅動IC、電源與車用相關晶片製造,為未來自家晶片需求預做準備。劉揚偉寄予厚望,「這是鴻海代工毛利2%~3%提升到5%~6%,以及透過提升自製零組件方式,特別是汽車產業這塊,目標是2025年毛利率上看10%。」
小鵬汽車Q1毛利率站上2位數 自動駕駛軟體套件創造軟體收入
大陸電動車市場蓬勃發展,電動車究竟是不是條康莊大道,可以從業者最新的財報看出端倪。小鵬汽車今年第1季營收人民幣29.51億元(約新台幣128.36億元),毛利率11.2%,是首度毛利率站上2位數。值得注意,相較於2020年同期及第4季的毛利率 -4.8%及7.4%,2021年的第1季毛利率11.2%可以看到小鵬汽車營運已經步上正軌。小鵬汽車第1季毛利率首次站上2位數,營收人民幣29.51億元中,汽車銷售額人民幣28.1億元(約新台幣122.24億元),占比達95%。值得一提的是,自動駕駛系統XPOLOT 3.0軟體套件,在本季獲得人民幣8,000萬元(約新台幣3.48億元)入帳,包括去年收入的人民幣5,000萬元及本季收入的人民幣3,000萬元。小鵬汽車表示,第1季營收貢獻主要歸功是P7車型的出貨交付,而軟體的收入也為公司提高了毛利率,認為第2季軟體的滲透率增加將進一步提高營收及毛利貢獻至少1%。除了小鵬汽車,蔚來汽車、理想汽車先後在營運上都達到10%毛利率的營運表現。大陸電動車滲透率已經超過10%。(圖/小鵬汽車)電動車市場將賣硬體的汽車銷售模式轉換為加上賣軟體及服務,過去特斯拉(Tesla)就推出了駕駛系統性能加速升級包,以及自動駕駛FSD功能訂閱。蔚來也對自動駕駛系統NAD首創按月開通、按月付費的服務訂閱模式,已經逐漸走出新能源車一套營運的新模式。綜觀大陸幾家電動車業者第1季度出貨表現,小鵬汽車累計交付13,340輛,同比增長487%、蔚來汽車交付20,060輛,同比增長423%、理想汽車交付12,579輛,同比增長334.4%,已經可以看到電動車市場持續升溫。大陸電動車在全體汽車市場銷售的滲透率已經突破10%。小鵬汽車目前在大陸70個城市中有178個銷售據點、在60個城市中有超級充電站172座。
五菱宏光12.5萬元電動汽車奪大陸本土品牌最熱銷款 大陸市場左右全球市占
2021年第1季全球新能源車(NEV;僅含純電動和插電混合式,不含油電混合式)共計銷售109萬輛,其中純電動車(BEV)銷售量達75萬輛,年增153%;插電混合式電動車(PHEV)則銷售34萬輛,年增128%;其中,市占最大是大陸,大陸自有品牌五菱宏光、比亞迪、歐拉也在前5大拿下3席。根據市調機構集邦科技(TrendForce)研究顯示,今年第1季純電動車市場,前5名中除了特斯拉(Tesla)、福斯汽車外,另外3名皆由大陸品牌所拿下。穩坐冠軍的特斯拉市占為24.6%,其第一季銷售仍以Model 3為主,Model Y銷量雖有增加,但仍與Model 3有逾五萬輛的差距。第2名則是以宏光MINI打開市場的五菱宏光,宏光MINI以售價人民幣2.88萬元(約新台幣12.5萬元)在大陸市場創下銷量新高點,也成為大陸BEV車款銷售最佳的一款,更推動五菱宏光登上全球新能源車第2名,市占13.1%。202年第1季全球電動車品牌銷售排名。(圖/TrendForce)第3名至第5名分別是比迪亞、福斯汽車、歐拉,市占率分別為5.2%、4.1%、4.1%。值得一提的是第5名的大陸品牌歐拉,其主力產品歐拉R1(歐拉黑貓)售價人民幣69,800元,續航力可達301km,與宏光MINI同為熱門車款。分析指出,第7名的蔚來汽車為單價較高的產品,車輛能同持支援充電和換電,並在去年推出電池租用服務(BaaS),讓搭配該服務的車款定價減少人民幣7萬元,大幅降低消費者購買成本,成為明顯提升銷售的因素。TrendForce認為,大陸品牌因具備市場廣大的優勢,區域性銷量漲跌成為影響全球新能源車排行榜變動的重要關鍵,特別是今年3月大陸推出新能源車下鄉、甚至透過電商在大型購物節慶推出賣車活動,都帶動銷售量。
電動車商機1/利用半導體及電子優勢抓住4大商機
近年來電動車成為產業的顯學,市場從特斯拉(Tesla)一枝獨秀到福斯汽車、BMW、日本豐田汽車、蔚來汽車、小鵬汽車等全球各地,有新創的公司也有傳統車業轉型,前撲後繼加入戰局;電動車更有別於傳統燃油引擎設計,電子化成為主要架構,台灣在電子科技領域的多與廣,也成為電動車世代來臨之際的最佳出口,究竟電動車可以為台灣帶來那些商機,正是台灣產業鏈中的企業最關心的一塊。電動車掘起,讓台廠切入電動車供應鏈有了新的想像,包括鴻海、和碩、廣達、台達電、國巨等電動車五哥,也早已經布署,其中,由鴻海主導的MIH聯盟,半年時間就吸引超過1,500家企業加入結盟,搶進電動車商機。和碩董事長童子賢說:「未來汽車結構中,有 70%產值將來自車用電子」,汽車產業目前產值約4兆美元,未來一定會成長到6兆美元,更突顯了電子業下一步的方向。研院產科國際所所長蘇孟宗指出台廠電動車產業鏈4大商機。(圖/王永泰攝)工研院產科國際所所長蘇孟宗表示,電動車戰略布局有「三電」,包括電池、電機與電控。電動車時代來臨,他建議台灣可以發展電控相關產品,並分析點出台廠有4大商機,分別是助攻非傳統車廠開發車款、供給全球車廠系統及關鍵零組件、軟硬整合衍生人機人機介面商機及發展新型態應用服務系統。蘇孟宗認為,開發車款要像打群架一樣揪眾集合大家力量來做,而台灣廠商在晶片、模組、功率轉換控制器、充電椿、電動車整車等,都有累積不錯的技術能力與布局,具備供應車用高功率模組實力,台灣廠商可以朝向電控相關產品,配合台灣IC設計與半導體優勢,扮演供應全球車廠系統及關鍵零組件角色。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表示,未來汽車結構中,有 70%產值將來自車用電子,點出電動車龐大商機。(圖/王永泰攝)和碩董事長童子賢表示,電動車電控生產上比伺服器還要難,不僅製程更複雜、設計與材料都跟電子業不一樣;電控必須整合控制、運算與通訊,不過,這些都是和碩現有技術,電控是最合適和碩發展的領域。蘇孟宗也預估,2年後電動車產值將是智慧手機產值的2.3倍,電動車銷量在2035到2040年間有機會超越燃油車,如果台灣能抓住大方向就能少走一些冤枉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