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尚義
」 台積電 蔣尚義 鴻海 中芯 劉揚偉Sora來襲2/從生成文字到影像 投資達人點名:儲存設備、高速傳輸「這幾檔股」受惠
OpenAI公布首個生成式影片模型Sora,投資人關心的是,會帶動哪些產業商機?Podcast熱門理財主持人股癌分析,AI應用一直推出新東西,現在從文字進入到影音,需要的儲存空間也從KB到MB,現在到GB,因此存儲需求會大幅增加,需要建置更多存儲伺服器,同時傳輸、頻寬需求也會放大。法人指出,隨著Sora模型推出後,算力需求大增,仍是以輝達(Nvidia)領頭的相關供應鏈仍是主要的受惠廠商,特別是台積電(2330)何時能有效解決COWOS的產能瓶頸。股癌表示,跟輝達相關的代工廠中,目前已美超微能夠拿到的GPU數量是最多的,這也是美超微股價之所以大漲的主因之一,現在美超微已是指標股,如果轉弱就要小心。「另外伴隨AI伺服器需求持續增加,由於Training AI Server是目前市場主流,其擴大採用的記憶體是以有助於高速運算的DRAM產品為主,故相較於NAND Flash,DRAM的單機平均搭載容量成長幅度更高,Server DRAM預估年增率17.3%,Enterprise SSD則約13.2%。」研究機構集邦科技(TrendForce)分析。鴻海旗下封測廠訊芯-KY由蔣尚義擔任董事長後,便與網通晶片大廠博通(Broadcom)合作,搶食CPO商機。(圖/報系資料照)目前美股跟記憶體及儲存相關的廠商,包括美光科技、PSTG(Pure Storage Inc)及NTAP(Netapp Inc美國網存),至於台廠部分,純度相關不高。分析師徐照興表示,影片不僅需要大量的算力,同時也會有高速傳輸需求,包括CPO(共同封裝光學)及光通訊將會是主要受惠族群,包括鴻海集團旗下的訊芯-KY(6451),以及上詮(3363)、光聖(6442)等。其中封測廠訊芯-KY主要跟網通晶片大廠博通(Broadcom)合作,2023年通過Tomahawk 4的25.6Tbps規格認證後,傳出3月有機會再通過Tomahawk 5的51.2Tbps認證,如果順利通過,將可跟著博通一起搶進歐美各大雲端服務商AI伺服器供應鏈,成為今年下半年搶食CPO商機的關鍵。光通訊廠光聖則是Google彰濱資料中心所需的光被動元件獨家供應商。(圖/報系資料照)光聖主要提供光纖及光纖連合器製造,從1月下旬開始起漲,短線漲幅已逾倍,也因股價達公布注意交易資訊標準,20日公布自結1月獲利,營收2.53億元,月增率8.47%,年增率33.2%,創近7個月高點,稅前盈餘3200萬元,稅後純益2100萬元,每股稅後純益0.31元。光聖的光被動元件產品傳出拿下Google彰濱資料中心新一期擴建案大單,今年將開始陸續出貨。法人指出,光聖是Google彰濱資料中心前三期擴建案的光被動元件的獨家供應商,雙方合作相當密切,隨著擴建逐步進行網路設備布建,光被動元件就會開始拉貨。上詮主要生產光纖被動元件與模組,2023年開始切入CPO封裝業務,也跟國際廠商合作研發「光通道與IC連接」技術,去年營收12.7億元,年減21%,歸屬母公司淨利為1205.8萬元,每股稅後純益0.13元。
鴻海科技日18日登場前 傳台灣員工加薪平均調薪4%
日前傳出鴻海(2317)將啟動擴大加薪計畫,針對年資滿一年以上的台灣區員工加薪,預計平均調薪4%。本周三(18日)也將迎來鴻海科技日,成為本周重頭戲。將由董事長劉揚偉主持,更傳出邀約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為活動站台,受到各界矚目。今年以來,電腦終端產品項庫存水位仍高、終端消費力道趨緩,鴻海卻不畏景氣差影響,傳出啟動擴大加薪計畫,將針對年資滿一年以上的台灣員工加薪,平均調薪4%,最快將於今年底或明年初執行。但據了解,此次加薪計畫還是會依據不同事業單位及個人考績而有所不同,並不會採用齊頭式調薪。而本周將舉行的鴻海科技日,將於南港展覽館二館登場。今年將以AI在電動車(EV)、智慧城市與智慧工廠三大平台作為對外展示主軸,展現電動車的電機、電池、電控「三電系統」成果外,也將發表新款電動車,以及在人工智慧、半導體及對軌衛星等相關布局。日前鴻海官方臉書已預先發布新款電動物流車Model N影片,為活動暖身,並預計18日11時50分發表新款電動車,同時安排與電動車策略合作夥伴對話,分享電動車發展策略。此外,集團「3+3」新事業,包括AI、半導體、數位健康、低軌衛星等,也會有一系列的對外應用展示。屆時,除了新款EV的推出外,董事長劉揚偉將親自出席主持,集團EV、半導體兩大策略長關潤(Seki)、蔣尚義皆會就未來策略進行分享。過去鴻海科技日上,創辦人郭台銘都會現身,不過,劉揚偉表示,因創辦人現在身份遇過往不同,目前處於為總統大選備選階段,今年不會參加科技日。至於市場傳出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將來台,為鴻海科技日活動站台,受到各界矚目,但鴻海對此不評論。
半導體業界名聲響叮噹 台灣「晶片魔術師」梁孟松助攻中芯
美國媒體報導指稱,華為Mate60 Pro新手機無線速度可與iPhone 14匹敵,可能再逼美國對大陸制裁出重手;而備受矚目的華為旗艦新機,成功挑戰晶片禁令,因搭配的是中芯晶片,也讓有「台灣晶片魔術師」封號的中芯執行長梁孟松再度受到外界關注。梁孟松在半導體業界是響叮噹的人物,但其名聲卻是「毀譽參半」,梁孟松登上媒體版面總是與半導體製程推進有關,曾助三星超車台積電,被業界人士視為「台積電叛將」,也曾帶領中芯從28奈米推進入到14奈米製程,如今又助攻中芯衝到7奈米,讓他享有「晶片魔術師」的封號,而產業競爭、媒合,沒有誰對誰錯,就看是站在哪個利益的角度。台積電出身的梁孟松,擔任資深研發處長,曾是台積電前共同營運長蔣尚義、業界人稱「蔣爸」的愛將,因為他是當年台積電最被看好的研發人才之一。梁孟松於2009年初離開台積電後,率領多名技術團隊投效韓國三星,擔任三星研發副總經理,主因傳聞是三星向梁孟松開出,在三星3年可賺到台積電10年薪酬。台積電因此對梁孟松涉嫌洩漏營業祕密而提告,法院判決梁孟松於2015年結束前禁止使用、洩漏台積電的營業祕密及人事資料;梁孟松在競業禁止期限結束後,短暫返回三星任職,之後又被中芯國際挖角。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過去接受媒體專訪時,提到對梁孟松的看法;張忠謀坦言,原本對梁孟松印象很好,讓他覺得好感打折的原因,是梁孟松跑來跑去(三星、中芯),他語帶惋惜表示,知道梁孟松要離開台積電時,他曾努力挽留,最終卻沒有留住。
大咖卡位富鼎1/國巨鴻海加速垂直整合車用半導體供應鏈 「不想脖子被人掐著走」
一家股本不到12億元、年營收大約40億元的中小型IC設計廠,先讓鴻海(2317)、國巨(2327)合資「國創半導體」在2022年斥資以近30億元拿下30%股權,今年股東會董事改選,國巨董事長陳泰銘等六位大咖更全面進駐。這間富鼎(8261)為何能讓大咖爭相卡位?「都是為了電動車!其實不管是個別公司,甚至國家,大家現在都在拚電動車,重點是這些關鍵零組件,必須要有自給的能力,如果都靠別人,就等於是讓自己的脖子讓別人掐著。」光寶科(2301)總經理邱森彬告訴CTWANT記者。法人指出,富鼎從消費性電子跨足車用市場,包括IGBT及碳化矽,完整技術佈局,正好補足鴻海及國巨在車用關鍵半導體元件所欠的一塊。電動車是鴻海3+3目標中的重點,2020年10月的鴻海科技日,宣布創立「MIH電動車開放平台」,正式跨足電動車領域,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有超過90家廠商加入。截至今年4月,共有2624家會員。鴻海跟國巨合資成立國創半導體(原國瀚半導體)這次將成為富鼎新董事會的主要成員。(圖/鴻海與國巨提供)為加速自建車用半導體工應練,鴻海於2021年5月與國巨合資成立「國瀚半導體」(同年7月更名為「國創半導體」),初期鎖定平均單價2美元以下的功率、類比半導體產品,隔年10月鴻海科技日就亮出成績,展示碳化矽在內的半導體元件產品,令當時尚未加入鴻海的「蔣爸」蔣尚義為之驚艷,今年4月在「智慧移動展」,國創也終於首度展示其產品「電動車散熱模組」。一位半導體廠主管告訴CTWANT記者說,「碳化矽第三代半導體具有大電流優勢,而富鼎所擅長的MOSFET(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電晶體)原本就是用在大電流的產品,像是家電等,因此切入電動車,是相當合適的,也符合鴻海跟國巨的發展藍圖。」1998年由鄧富吉所創辦的富鼎,主要生產高、中、低壓的MOSFET,應用在電子產品的電池控制系統,另外還生產IGBT(絕緣閘極雙極性電晶體),可用在電動車的馬達逆變器,公司最大優勢在於產品規格超過千種。富鼎也在碳化矽(SiC)應用完成600V蕭特基二極體(SBD)、900V及1200V高壓MOSFET開發及投產,車用關鍵零組件布局完整。鴻海半導體事業群參加今年4月的智慧移動展,展示從長晶、IC設計到晶圓代工等產品。(圖/黃威彬攝)富鼎在2022年2月決定辦理35000張的私募,儘管一開始並沒有特定的應募人,不過因為富鼎在車用產品布局完整,讓市場就一度認為,鴻海有可能會去吃下富鼎私募,最後則是由國創認購富鼎私募。據了解,鴻海內部認為,以不到30億元能拿到第三代半導體的技術並不貴。至於國創半導體及富鼎的晶圓代工產能,鴻海也已布局好。「鴻海旗下的鴻揚半導體,就是之前併購的旺宏六吋廠,目前已轉型碳化矽晶圓廠,而由廣運及子公司太極所成立的盛新科技,鴻海也在2022年7月取得10%股權,目前六吋晶圓的長晶良率已穩定。」該半導體廠主管說。據了解,盛新的八吋晶圓也將在2年後推出。「國巨是全球第三大被動元件廠,加上之前併購的基美及普思,另外富鼎正式成為泛鴻海成員後,讓鴻海跟國巨在電動車關鍵半導體領域,等於有了從上游的IC設計、中游的晶圓長晶及代工,以及下游的MIH平台,兩年內就有了一條完整的垂直整合供應鏈。」一家電動車供應商高層這樣看。國巨董事長陳泰銘預料將成為富鼎的新任董事長。(圖/報系資料照)法人指出,富鼎新任的董事候選名單中,富鼎董事長鄧富吉仍在榜上,最關鍵的就是國巨董事長陳泰銘,根據過往經驗,2020年6月國巨入主同欣電,陳泰銘就親自擔任董事長,進行體質調整,原同欣電董事長賴錫湖也留在董事會裡面,這次入主富鼎也是如此。此外,國創半導體總經理張嘉帥也同樣列入董事名單,「這說明鴻海未來將以國創半導體加富鼎,做為集團車用半導體的領頭羊。」這名法人說。
台海若開戰美國炸毀台積電? 前經長尹啟銘:沒必要
美國前國家安全顧問歐布萊恩(Robert O'Brien)公開表示,若對岸攻佔台灣,美方有摧毀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計畫,前經濟部長尹啟銘對此認為,炸毀台積電可行性不高,因台灣還有有珍貴的「人才」資源:「有必要摧毀嗎?不是有設備就能生產,還要靠技術人員操作才能做出來;我看不出來摧毀(晶圓廠)的意義。」曾任經濟部長、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主任委員、行政院政務委員及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執行長的尹啟銘,以台灣觀點著成新書《晶片對決:台灣經濟與命運的生存戰》,今日舉行發表會,在會後媒體聯訪被問及敏感的「去台化」概念,尹啟銘直言:「『去』台積電,去不了。大家都要靠台積電雄厚的技術實力,如ASML、NIKON研發新設備要台積電測試調校。」尹啟銘說,台積電工廠已分散全台灣,竹科、竹南、南科、中科都有,要炸哪個?更直言:「廠落在大陸手裡又怎麼樣?晶圓製程有上千個工序。」尹啟銘指南韓三星也買跟台積電一樣的ASML機台,但先進製程良率就是沒有台積電好。也因此,台積電的對手三星、半導體後進者大陸,很多都挖台灣人才,且是「高階、能做系統整合的人才」。台灣可貴之處在具有許多半導體實戰經驗的林本堅、蔣尚義、梁夢松等;科技動態發展,工研院具有基礎研發能量,值得政府重視。尹啟銘指出,美國對中國,從貿易戰延伸到科技戰、上升到地緣性政治,夾在中間的台灣能做的只有「突圍」,台灣上下游產業要整合,強化下游終端應用,才能提高台灣在國際上的能見度。並建議政府帶廠商出去尋找合作機會、或是把新創事業邀回台灣。他在經濟部時,就牽成三菱重工與漢翔合作,也把生技業藥華藥、聯亞邀請回台灣發展。
鴻海崛起印度中2/進軍半導體尋找新江湖地位 「蔣爸在我們這裡」盼發揮魔獸效應
在2月1日鴻海土城總部的開工祭典上,主祭董事長劉揚偉右後方站著加入集團不久的半導體策略長蔣尚義。消息來源向CTWANT記者透露,「蔣爸的加入,可發揮如籃球洋將霍華德加盟雲豹的『魔獸效應』,作為一個醒目的招牌,負責幫離開中國的鴻海,建立鮮明的半導體製造形象。」同時招募半導體上下游供應鏈,一起到印度打拼;目前歐洲晶片大廠意法半導體(STM)蓄勢加入。隨疫情、地緣政治、通膨等變數爆發,全球供應鏈重整之際,鴻海也急於參與定義新的半導體供應鏈,尤其疫情間爆發晶片荒之後,鴻海更下定決心要自製車用半導體,不只是「為喝牛奶養一頭牛,更建立一個農場」,該公司高層透露。鴻海朝半導體業挪移,尋求新的江湖地位歷程上,不少顛簸。15年前,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就有意進軍半導體產業,因鴻海組裝的電子產品樣樣都要晶片,但隔行如隔山未能如願,鴻海一度參與東芝半導體競標案,最後在2017年郭台銘一句「那是叫鴻海去抬轎的世紀騙局」落幕,去年中,鴻海欲透過投資紫光集團股權,但在美國封鎖中國半導體發展的情勢下,迫使鴻海在同年底出清紫光持股。劉揚偉2019年接下鴻海董事長大位,隔年便公布MIH(電動車開放平台),要號召供應鏈全面進軍電動車產業,電動車需要大量晶片,而鴻海只有夏普日本的8吋廠,這使得劉揚偉大催油門,加快自建半導體產能腳步。2021年8月,鴻海買下旺宏竹科8吋廠簽約儀式,正式進軍車用半導體。(左起)旺宏電子董事長吳敏求、旺宏電子總經理盧志遠、鴻海科技集團S事業群總經理陳偉銘、鴻海科技集團董事長劉揚偉。(圖/鴻海提供)2021年5月,鴻海先是與國巨合作投資國創半導體做車用IC,6月在透過子公司與馬來西亞攜DNeX合蓋12吋、28奈米廠,兩個月後,購入旺宏6吋廠,作為鴻海半導體人才與研發、小量產基地,並建立充電關鍵的化合物半導體「碳化矽(SiC)」。去年更與印度礦業集團韋丹塔(Vedanta)簽下備忘錄,要在印度蓋28奈米12吋晶圓廠,目標2025年投產。這樁投資案引起業界重視,知情人士指出,「馬來西亞有台灣封測大廠日月光投資,對半導體並不陌生,但印度的半導體供應鏈要從零開始建立。」因為印度沒有晶圓廠,鴻海也沒蓋過晶圓廠,一切等於從「零」開始。因此,去年11月蔣尚義的加入,對鴻海集團的半導體新事業猶如「神隊友」。自從他加入之後,鴻海對外場合時常提及「蔣爸在我們這裡」,言談間頗為自豪。2022年鴻海科技日,大動作發表電動車款,以鴻華先進為LOGO。(圖/鴻海提供)今年76歲的蔣尚義,早年在美國史丹佛大學讀完博士後,先後在德州儀器及惠普工作,1997年返台加入台積電,曾是張忠謀接班人選之一,最為半導體產業津津樂道的是,作為台積電研發大將,他加速台積電世代推進,使得台積電「完成不可能的任務」超越英特爾、成為半導體製造龍頭,2006年,蔣尚義為照顧家人第一次從台積電退休,第二次退休在2013年,2016年底他赴中芯國際擔任獨立董事,2019年轉往武漢弘芯擔任執行長,但不久後爆發財務危機,2020年底回鍋中芯國際擔任副董事長及執行董事,但不到一年就離開,外傳因「中芯內鬥」。蔣尚義在美國「電腦歷史博物館」紀錄片訪談中曾言:「加入中芯,是人生錯誤、是一生最愚蠢決定。」重回台灣的蔣尚義,被劉揚偉與昔日台積電部屬、鴻海半導體「S事業群」總經理陳偉銘找上門,幾經三顧茅廬,蔣尚義在去(2022)年10月18日鴻海科技日首度露面,被鴻海聘為半導體策略長。對自己在鴻海的新工作,蔣尚義下了一個註解:「以前是從半導體去看應用,現在是從應用端反過來看半導體。對我來說是新的挑戰。」
鴻海兔年開工 劉揚偉:今年營運蠻挑戰「3、4月電動車有新進展」
鴻海(2317)土城總部今(1)日舉行開工儀式,董事長劉揚偉展望今年景氣,表示「蠻挑戰的」,疫情與俄烏戰爭持續發酵到第2季,整個世界都在想辦法讓影響降到最低,有望在今年下半年反轉。今日儀式由劉揚偉主祭,總財務長黃秋蓮、財務長黃德才、投資長杜墨璽、半導體策略長蔣尚義、E事業群總經理林忠正、發言人巫俊毅等主管出席。劉揚偉在儀式後接受媒體聯訪,對於蓄勢待發的電動車產業,除了延攬前日本電產集團總裁關潤擔任策略長、在2月1日開始上班,他透露也在規劃歐洲佈局電動車零配件、預計3月至4月發布威斯康辛州廠區也有新計畫和簽約活動。對於中國大陸鄭州廠狀況,劉揚偉說,當局放鬆疫情管制後對情況有幫助,且不少員工確診康復,順利可以投入生產。
鴻海宣布延聘蔣尚義任集團半導體策略長
鴻海(2317)半導體領域再跨一大步,今(22日)宣布延攬蔣尚義擔任集團半導體策略長一職,直接向董事長劉揚偉負責。鴻海表示,將借重蔣尚義豐富的半導體產業經驗,未來其將提供鴻海科技集團於全球半導體佈建策略及技術指導。鴻海科技集團董事長劉揚偉表示,感謝蔣尚義對鴻海在半導體產業佈局以及營運能力的認同,在集團全力發展半導體產業的關鍵時期,願意加入鴻海,為集團在半導體發展貢獻其所長。相信蔣博士的加入後,定能為鴻海的全球佈局策略以及技術發展帶來卓越的貢獻。蔣尚義在今年鴻海科技日時曾出席活動,並特別聆聽鴻海在碳化矽的發展狀況。對於出席鴻海科技日,蔣尚義則是簡單回應表示,因為跟鴻海半導體事業群總經理陳偉銘是老同事,他剛加入台積電就跟陳偉銘認識了,所以是應陳偉銘之邀來看看。蔣尚義自1997年返台後,是台灣半導體發展從微米世代跨入奈米世代最重要的技術推手之一。於本世紀初,帶領的技術團隊奠定台灣科技產業技術領先基礎,被譽為台灣能維持半導體競爭優勢的關鍵人物。
台積研發大將蔣尚義意外現身鴻海科技日 未來動向引關注
台積電(2330)前研發大將、共同營運長,有「蔣爸」之稱的蔣尚義意外現身鴻海科技日活動,尤其還特別聆聽鴻海在碳化矽的發展狀況,也讓蔣爸的下一步動向引發外界關注, 對於出席鴻海科技日,蔣尚義則是簡單回應表示,因為跟鴻海半導體事業群總經理陳偉銘是老同事,他剛加入台積電就跟陳偉銘認識了,所以是應陳偉銘之邀來看看。對於現在的全球半導體產業狀況,蔣尚義指出,他是個很單純的工程師,這是一個政治問題,但他覺得可能是一個談判籌碼,不是技術領域的,不過也真的不是很懂。至於台灣半導體產業該如何因應及可能影響?蔣尚義則說,「我不知道,我看不出來。」對於目前的生活狀況,將尚義則說,我退休了,被除籍了所以前幾天才回來,也不會再回中國。
前台積電大將蔣尚義辭任副董事長 中芯再無台系人馬股價跌4%
前台積電共同營運長蔣尚義2020年底才上任中芯國際副董事長,但還不到一年,中芯11日宣布蔣尚義因希望有更多時間陪伴家人而辭任,且梁孟松、楊光磊等台籍和台積電舊將也全數退出董事會,至此中芯國際董事會中再無台系人馬、台積電舊將。消息導致12日中芯港股開盤重挫4%,A股亦跌逾4%。儘管上季盈利增25%的中芯,仍不敵管理層大地震,股價逆港股大盤走跌,最低見過22.45港元,挫4.5%,現報22.65港元,仍跌3.6%。A股開盤亦跌近4%,之後震盪走跌,現報人民幣55.83元,跌4.5%。此前外界分析,中芯力邀蔣尚義回鍋是希望解決被美國制裁、無法採購艾司摩爾(ASML)設備等問題,但就算雙方有簽下採購訂單,卻遲遲沒有採購到設備的消息。且不但採購設備沒有進展,在蔣尚義回鍋初期,還傳出梁孟松對此心有不滿、有意離去。11日下午市場消息傳出,蔣尚義欲推動後段封裝技術小晶片,但中芯並未實際給予該計畫支援,讓蔣尚義決定辭職。中芯國際同日也公布第三季財報,期間營收年增30.7%至14.15億美元,季增5.3%。
資金問題爆「千億大騙局」!武漢弘芯復工無望 全員遣散
曾延攬台積電前營運長蔣尚義出任CEO的武漢弘芯半導體,於去年因資金問題爆出「千億大騙局」爛尾事件。陸媒披露,武漢弘芯停滯一年多後,已復工無望,26日通知全體員工,必須在28日下班前提出離職申請。武漢弘芯將遣散所有員工。圖為2019年中國國際半導體博覽會。(圖/新華社)離職方案 仍無配套補償財新網報導,據武漢弘芯內部員工透露,公司發布通知明確表示,「結合公司現狀,公司無復工復產計畫,經公司研究決定,請全體員工於2021年2月28日下班前提出離職申請,並於2021年3月5日下班前完成離職手續辦理;休假人員可於線上辦理。」至於遭遣散的員工能否得到補償,目前仍不清楚。一名員工說,「離職方案沒有給出任何配套補償,武漢弘芯高層也未作出任何解釋。」該名員工還說,「沒想到武漢弘芯會死這麼快,之前內部一直有傳言說小米、華為等公司或要接盤。有些員工想要N+1賠償(指按年資再加發一個月工資的資遣費),現在也都沒有了。」報導稱,儘管武漢弘芯投資進度停擺一年,但都有按時發薪水給員工,本月20日員工也拿到當月全部工資。而去年11月後武漢弘芯股權幾經變更,武漢市東西湖區政府持股比例已從10%增至100%。當地政府接手後,曾計畫在今年6月完成工廠後續基礎設施建設,並同步進行招商引資,在找到投資人後政府即退出。但隨著弘芯不復工後,當地政府下一步如何收拾殘局備受市場關注。蔣尚義受訪 稱經歷噩夢蔣尚義去年中離開弘芯後曾說,「我在弘芯的經歷是一場噩夢。」陸媒《36氪》日前發表題為「千億芯片大騙局」近萬字報導揭開蔣尚義經歷的「噩夢」。在中美貿易戰爆發後2018年起,大陸晶片廠有錢也買不到荷蘭ASML的高端光刻機(曝光機)。但靠著蔣尚義的業界人脈,弘芯2019年12月獲得一部全新的DUV深紫外光刻機。但去年初弘芯竟就將這部8億元(人民幣,下同)買下的光刻機,以5.8億元質押給武漢農村商業銀行。弘芯團隊一名成員說,當時「蔣爸開始覺得不對勁。」去年6月,蔣尚義打算辭去弘芯董事與CEO職位,為強留住蔣尚義,時任董事長李雪艷威脅、阻止他離職,蔣甚至一度淪為弘芯對外展示的傀儡。之後蔣尚義迅速離開武漢,回到美國的居所。在蔣辭職一個月後弘芯騙局爆發,武漢地方政府一紙文書,再將弘芯慘況展露無遺,包括存在資金缺口、項目停滯、高層全無半導體從業背景等黑幕,也被稱為「千億晶片大騙局」。
曾挖台積電高層!武漢弘芯千億專案爛尾 通知遣散所有員工
曾經作為大陸推展本土半導體產業夢想,但卻在2020年爆發財務危機並被大陸政府接管的武漢弘芯27日傳出,近日公司以「無復工復產計畫」為由,要求所有在職員工在2月28日前提出離職申請。這說明武漢弘芯的千億專案正式化為泡影,該案也成為大陸激進推展半導體歷程中的慘痛教訓。集微網27日援引知情人士說法表示,武漢弘芯半導體現已開始遣散全體員工。弘芯高層已經在一個240人的內部群中公開表示,「結合公司現狀,公司無復工復產計畫,經公司研究決定,請全體員工於2021年2月28日下班前提出離職申請,並於2021年3月5日下班前完成離職手續辦理;休假人員可於線上辦理。」另據IT之家報導,弘芯半導體項目在2017年11月正式成立,計畫投資人民幣1,280億元、劍指14奈米及7奈米以下邏輯工藝製程,從此引來各方無數關注,甚至還在2019年爭取到台積電前營運長、目前身在中芯國際的業界泰斗蔣尚義出任公司執行長。同時,在美國技術封鎖下,武漢弘芯在2019年底為號稱「國內唯一一台能生產 7奈米晶片」的ASML光刻機舉辦了盛大的進廠儀式,但如今專案工程早已停滯,甚至近乎爛尾,而當時入場儀式標語卻是「弘芯報國,圓夢中華」。2020年11月,武漢弘芯被武漢市政府全盤接管,而原有班底李雪豔、莫森等人也宣布退出公司經營。目前弘芯總經理韓曉敏表示,爛尾晶片專案應當考慮對接大陸成熟龍頭企業接手或與科研機構合作,爭取實現一定程度的回收利用。
蔣尚義回鍋....梁孟松怒辭中芯CEO 原因爆光
大陸晶圓代工龍頭中芯國際連放震撼彈,15日剛公告台積電前營運長、武漢弘芯前CEO蔣尚義將回鍋出任中芯副董事長,未料16日接著爆出近年為中芯立下汗馬功勞的中芯聯合CEO梁孟松,因不滿公司未事先通知其台積電老長官蔣尚義「空降」的消息,憤而提出辭呈,引發兩岸業界震撼與熱議。在陸港兩地上市的中芯國際目前正處於被美國列為黑名單的尷尬期,此際卻驚傳高層人事內鬨,引來各方關切。綜合陸媒報導,中芯國際15日公告稱,蔣尚義將擔任中芯副董事長,入職日為12月15日。在2016年12月至2019年6月期間,蔣尚義曾任中芯第三類獨立非執行董事。但這起人事案卻引發梁孟松反彈。梁孟松除了在這次人事變動中投出無理由棄權票,隨後並向中芯董事會提交書面辭呈,但董事長周子學並未當場核准。梁孟松在辭呈簡述其3年來在中芯的工作經歷時表示,自己從2017年11月被任命為聯合首席CEO後,盡心竭力完成了從28奈米到7奈米,共5個世代的技術開發。這是一般公司需要10年以上才能達成的任務。而這些成果是由他帶領的2,000多位工程師,日以繼夜、賣命拚搏得來的。針對蔣尚義的空降,梁孟松透露自己是在9日才接到周子學電話告知。梁孟松說:「對此,我深感十分錯愕與不解,因為我事前對此事毫無所悉。我深深的感到已經不再被尊重與不被信任。」分析人士指出,此次事件反應出中芯內部組織管理上的問題。2011年時,當時擔任中芯CTO的楊士寧與CEO王寧國也爆發紛爭,最終兩人都離開中芯。而在梁孟松加入中芯後,公司內部也屢傳他與另一位聯合CEO趙海軍不和的消息。
2年燒光660億!4倍薪挖台積電員工 武漢弘芯成為「最大騙局」
先前中國大陸武漢弘芯半導體為了快速掌握高階晶片的製程技術,以市場行情4倍的高薪挖腳台積電員工,但近日卻遭媒體爆料,種種跡象顯示武漢弘芯已經面臨財務危機,甚至要成為中國大陸晶片史上最大騙局。根據《網易新聞》報導指出,2017年11月,武漢弘芯半導體成立,對外揚言將投資人民幣1280億元(折合新台幣約5517億元)在半導體的製程發展技術上。而且在創立之初,武漢弘芯就揚言要主攻14奈米製程,甚至準備進攻7奈米製程,在當時,僅有台積電與韓國三星才有如此實力。在晶圓這個「沒錢、沒人就寸步難行」的領域,武漢弘芯到2019年年底時,實際累積投資總額也到了人民幣153億元(折合新台幣約660億元),原本預計2020年的投資額為人民幣87億元(折合新台幣約375億元),看起來資金非常的充裕。人才部分,則是挖角了台積電負責人張忠謀的左右手蔣尚義來擔任CEO,也因此,在2019年時,中國大陸從台積電挖角了100多名工程師與管理人員,其中有一半都去了武漢弘芯。武漢弘芯也從創立之初,就成為湖北省2018、2019年省級重點建設項目,可以說是備受矚目,一切事情也看似順風順水。但卻有媒體發現,武漢弘芯當初為了搶攻7奈米製程,在2019年年底購入的極紫外光EUV光刻機,竟然在今年初以人民幣5.8億元(折合新台幣約25億元)的估值,抵押給武漢農村商業銀行東西湖支行,該台光刻機甚至全新尚未使用。而且在中國大陸的社群網站上,有不少收到武漢弘芯聘書的準員工,都在抱怨公司一直在拖延時間、不讓新員工入職。有消息人士透露,武漢弘芯因為沒有經費繼續燒錢,二期工程幾乎沒有任何進度,甚至在去年7月時就全面停擺。11月時甚至傳出二期工程用地遭到武漢法院查封三年,原因是武漢弘芯一期工程的總承包商,積欠底下小包商人民幣4100萬(折合新台幣約1.76億元)的工程款。連續兩年都被納入省級重點建設項目的武漢弘芯,在2020年5月21日所發布的《湖北省2020年省級重點建設計劃》中,卻找不到他的身影。7月30日,武漢市東西湖區政府甚至在發表文件,指稱武漢弘芯存在項目主體資金不足,隨時面臨資金鍊斷裂導致項目停滯的風險。媒體分析武漢弘芯的產權結構,發現背後的兩大股東「北京光量藍圖科技」與「武漢臨空港開發區工業發展投資集團」,北京光量藍圖科技的大股東是李雪艷,過去之前沒有半導體相關行業經驗,光量藍圖甚至是在武漢弘芯開工前一個月才成立,而且武漢弘芯成立至今都在燒政府贊助的資金,光量藍圖沒有出到半毛錢。於是媒體推斷,李雪艷成立空殼公司光量藍圖,接著透過光量藍圖拉到武漢區政府的贊助,成立武漢弘芯,接著透過總包商,將包含貸款、工程款、貨款等債務、風險,轉移給銀行、小包商、供應商。到最後,不管是政府、承包商、供應商、工程師與員工,全部大受重傷,這也讓武漢弘芯成為中國晶片史上最大的騙局。
陸半導體公司4倍薪狂挖台積電員工 竟是「中國晶片史上最大騙局」
大陸武漢弘芯半導體近期宣布的一項投資計畫引發半導體業大震動,該項目擬投資1280億元(人民幣,下同),作為武漢市明星項目,並邀請到曾經履職台積電和中芯國際的半導體行業風雲人物蔣尚義擔任總經理,如今卻傳出停工,陸媒報導甚至稱之為「中國晶片史上最大的騙局」。據陸媒報導,弘芯這項投資計畫將主攻14奈米製程,項目啟動一年後將進軍7奈米製程,產能將達到每月3萬片。此言一出,震驚半導體行業。因為當前全世界僅有台積電、三星具備7奈米晶片量產能力。據報導,自2019年以來,大陸從台積電挖走了100多名經驗豐富的工程師和管理人員,薪水可以翻3至4倍,其中超過一半的人去了武漢弘芯半導體。今年7月30日,武漢官方發布的《上半年東西湖區投資建設領域經濟運行分析》中明確提及,武漢弘芯半導體項目「存在較大資金缺口,隨時面臨資金鏈斷裂導致項目停滯的風險」。引發軒然大波後,上述檔案也被火速刪除。不僅如此,對於武漢弘芯半導體項目的進展,近期也有武漢市民在武漢城市留言板諮詢。對此,8月28日,武漢市東西湖區官方回覆稱,經區商務局投資協調管理調查,武漢弘芯半導體項目因為資金鏈問題,項目暫停了。資料顯示,武漢弘芯半導體製造有限公司僅有2位股東,分別為北京光量藍圖科技有限公司、武漢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工業發展投資集團(地方國資),持股比例分別為90%、10%。然而,北京光量藍圖一直未曾出資,而武漢臨空港經開區的繳納出資額2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