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彥伯
」 心肌梗塞 蘇彥伯 猝死 寒流 溫差久坐少動造成腿部深層靜脈栓塞! 「經濟艙症候群」沒搭飛機也會得
一位大學教師肥胖卻不以為意,每天通勤要坐上1、2個小時的車程,回家又黏在沙發上不太運動,沒想到某天整條右腿腫起來,緊繃疼痛!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蘇彥伯表示,「腿部深層靜脈栓塞」不僅造成腫脹不適,血栓一但脫落可能會沿著血流進入心臟,堵塞肺動脈,引發嚴重缺氧甚至休克,致死率相當高,也就是所謂的「經濟艙症候群」。陳先生是一位60歲的大學教師,中年之後一直有肥胖的情形,學校定期的健康檢查發現有血壓和血脂肪偏高的問題,但因平常沒有特別不舒服,就沒有特別在意。他平日通勤要坐上1、2個小時的車程,回家後就坐在沙發上看電視,也不大運動。有一天,陳先生起床時發現自己的右腿整個腫起來、顏色泛紅,感覺緊繃疼痛。他趕緊到醫院檢查,醫生安排了血管超音波發現右腿的深層靜脈內有大塊血栓阻斷了血流,經過住院使用抗凝血藥之後,腫脹的狀況很快獲得緩解。蘇彥伯表示,正常狀態之下,血液靠心臟的收縮經過動脈輸送至末端器官及肢體供應營養,經過微血管重新在靜脈匯集,透過肌肉的活動以及體內壓力的變化重新流回心臟。這一整個過程應該是持續暢通無阻的,但是當血液的黏滯性增加,流動受到阻礙,加上血管的內皮受到損傷,就有可能引發血栓的形成。以陳先生為例,長年肥胖及高血脂會增加血液的黏滯性,並且引發氧化壓力,而造成血管發炎產生內皮的傷害,再加上長時間的乘車、久坐讓血管的流動受阻,久而久之就有可能引發血栓。腿部的深層靜脈栓塞不但會造成局部的腫脹不適,血液的不流通會容易造成局部軟組織的感染以及潰瘍,假若血栓不幸脫落,有可能會沿著血流進入心臟,最終堵塞肺動脈,這時會引發嚴重的缺氧甚至休克,是致死率相當高的疾病,所謂的「經濟艙症候群」指的就是這樣的情形。久坐少動、肥胖、服用避孕藥者要當心蘇彥伯提醒,近年來由於飲食和生活習慣的西化,肥胖人口比率越來越高,生活型態也越來越偏向久坐少動,造成臨床上看到深部靜脈栓塞患者越來越常見,年齡層也越來越低,不可不慎。另外要注意的是,女性長時間使用避孕藥、荷爾蒙,或者是體內潛藏有惡性腫瘤,也是造成靜脈栓塞的高危險因子,臨床上也不時會看到本來是因為深部靜脈栓塞來醫院診治,後來在後續檢查中意外發現有惡性腫瘤的情況。蘇彥伯說明,當病人因為上述的症狀來到醫院,通常會安排抽血檢驗是否有與血管栓塞相關的血液異常,同時安排超音波或是電腦斷層偵測血栓的位置以及嚴重程度,如果病人同時有胸燜、胸痛、缺氧的症狀,會安排胸部的電腦斷層確定是否同時有肺部的血栓。當確診有深部靜脈栓塞時,會依病人情況予以治療。3大類治療方式 避免4種危險因子1. 抗凝血藥物當確診有深部靜脈栓塞時,通常會先讓病人住院,並給予強效的抗凝血藥物阻止血栓繼續形成,並且慢慢的讓血栓溶解。2. 藥物合併導管或超音波溶栓倘若血栓很多,延伸到鼠蹊部或是大腿深層的大靜脈,或是藥物的溶栓效果不佳,有時會合併使用導管的方式,直接吸除血栓或者是利用超音波震盪的方式溶栓。3. 血栓過濾裝置有時候考量血栓有掉落到肺部的危險,會考慮在腹部的下腔靜脈放置血栓過濾裝置,避免發生致命的肺栓塞。通常病人在住院治療穩定之後,都會持續以口服的抗凝血藥物治療至少3到6個月,血栓可慢慢消除。醫師提醒,一般民眾要避免深部靜脈的栓塞,最重要的就是避免產生下列危險因子,維持健康的生活型態,定期檢視是否有危險因子,有疑問隨時找醫師詢問,都可有效避免危險的身體病症發生。1. 積極控制體重並且維持健康的飲食型態,可以避免血脂肪上升增加血液的黏滯性以及減少血管內皮的發炎與受傷。2. 避免久坐的型態以及適度的運動可以促進靜脈的回流。3. 女性在長時間使用避孕藥時要特別注意是否有靜脈栓塞的徵兆。4. 定期的健康檢查,早期察覺可能的誘發引子。
致死率高!久坐不動毛病多 小心「經濟艙症候群」上身
60多歲的陳姓大學男教授,中年開始發福,有高血壓、高血脂,每天花兩小時通勤到學校,回家後就坐沙發看電視,直到某天醒來右腿腫脹泛紅,經檢查右腿深層靜脈血栓,即所謂「經濟艙症候群」,是致死率相當高的疾病,醫師提醒,長年的肥胖、高血脂,再加上長時間久坐,會增加血栓風險,應要控制體重、避免久坐。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醫師蘇彥伯解釋,經濟艙症候群指的是,長時間坐在狹窄空間,缺乏活動,靜脈血液回流受阻,血液稠度增加,引起回流不順,自大腿血管出現微小血栓,然後擴至心肺,一旦站起來,血栓到達肺部,就會引起呼吸困難、胸痛、休克,甚至猝死。另長途坐火車、搭飛機、坐巴士或久坐看電視及打牌等,若突然起身,也可能會出現深層靜脈血栓。蘇彥伯表示,一旦發生深部靜脈栓塞時,通常會先讓病人住院並給予強效的抗凝血藥物,阻止血栓的繼續形成,並且慢慢讓血栓溶解,嚴重者可直接吸除血栓或者是利用超音波震盪的方式溶栓。蘇彥伯觀察,近年來國人肥胖人口比率越來越高,生活型態也偏向少動久坐,臨床上深部靜脈栓塞患者越來越常見,年齡層也越來越低,另外,女性長時間使用避孕藥、荷爾蒙,或者是體內潛藏有惡性腫瘤,也是造成靜脈栓塞的高危險因子。要避免深部靜脈栓塞,蘇彥伯建議,控制體重、維持健康可避免血脂肪上升增加血液的黏滯性,並且減少血管內皮發炎與受傷;此外也應避免久坐的生活型態,適度的運動可以促進靜脈的回流,而定期健康檢查,也可早期察覺可能的誘發因子。
不是中暑!老翁大熱天心肌梗塞暈倒 醫曝:當心「這些症狀」
天氣炎熱,一名70多歲的老先生在公園運動時突然昏倒被送到急診室,老先生的太太以為自己的老伴是因為中暑昏倒,但經過醫師檢查發現老先生竟是「急性心肌梗塞」。所幸經由心血管中心團隊進行緊急心導管手術,這名病患阻塞的心臟血管順利被打通,並放置血管內支架,經過2星期的密集治療後,順利出院。中暑與心肌梗塞症狀不同,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蘇彥伯醫師提醒,夏天氣溫過高也會導致心肌梗塞,高風險群應特別留意。中暑皮膚乾、紅 心肌梗塞胸痛、冒冷汗根據衛福部資料顯示,「中暑」指的是人在無法散發熱量的環境中,造成身體的核心體溫升高超過40.5℃,同時中樞神經的功能出現障礙,有危及生命的狀況。中暑時,起初會覺得身體熱、皮膚乾躁發紅、心跳過快、呼吸過快、低血壓。若情況繼續惡化,會導致熱調節機能失效,身體體溫上升很高,產生無法流汗、頭痛、頭昏、噁心、嘔吐、視力障礙等症狀,甚至會造成多個器官衰竭、神智混亂、定向力變差、以及昏迷、抽筋等情形。至於心肌梗塞,蘇彥伯醫師指出,典型症狀主要是胸悶、胸痛,而疼痛情況可以延伸到肩膀、後背、或是頸部,同時伴隨頭冒冷汗、喘不過氣等症狀,嚴重時會造成低血壓休克,甚至是心律不整或心臟停止而昏厥或猝死。心肌梗塞高危險群 醫師曝夏季預防方法夏天高溫會導致血液黏滯性上升、體液減少等,增加血栓形成的機會,提升心肌梗塞的發生風險。蘇彥伯醫師表示,有抽菸習慣、肥胖、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腎功能不全或洗腎患者、高齡等都是心肌梗塞的高風險族群。而最近天氣漸漸變熱,蘇彥伯醫師建議,高風險的病友們,在天氣炎熱時務必多留意氣象預報,於高溫警訊時避免外出做劇烈的戶外活動,有需要出門時,必須做好遮陽避免陽光直曬。同時也要注意補充足夠的水分和電解質,避免脫水。如果本身有心臟衰竭或是腎臟病的患者,水分調控要更加謹慎,須詢問專業醫師的建議。此外,室內環境也要儘量保持涼爽通風,若室內溫度過高時,應適度的開啟空調。蘇彥伯醫師表示,空調的溫度最好設定在26-27℃上下,以免室內室外的溫差過大,反而造成不適,甚至增加急性冠心症的發生機會。天氣炎熱不只會增加中暑的機會,也會提升心肌梗塞的發生風險,中暑和心肌梗塞的症狀不同。蘇彥伯醫師提醒,倘若民眾真的有疑似急性冠心症的症狀發生,建議應儘速到醫院檢查,以免錯過治療的黃金時間。
寒流索命1/「無三高病史」30多歲男險猝死 醫嘆:這個壞習慣害了他
極端氣候愈來愈明顯,首波冷氣團襲台之後,氣溫瞬間下降至攝氏9~10℃,入夜後更低至攝氏5℃,但隨即又回暖,接著再迎接第二波寒流,光是一周就出現3次極大的溫差變化,急性中風患者暴增5倍,甚至出現許多年輕猝死案例,一位無三高病史的30多歲男子就因此差點喪命,醫師則認為關鍵在於他長年吸菸的壞習慣。 台灣才剛結束最熱的11月,南部甚至創下攝氏34度的高溫,正當大家認為今年肯定是暖冬時,上周末卻迎來近10年來最早報到的寒流,這一波急速降溫,瞬間引爆心血管疾病炸彈,雙和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陳龍表示,寒流報到前每日中風人數約2~3人,但這兩天院內急診中風患者一下子竟增加至10多位,中風人數至少比平時增加逾5倍。而且狀況可能持續惡化,因為氣溫仍在劇烈變化中,第一波寒流結束後迅速回暖,以北部為例,平地氣白天溫又回升至攝氏20℃左右,根據氣象局偵測,第二波冷氣團又將來臨,北部最低溫恐怕降至攝氏8℃。換句話說,短短一周內就經歷3次極大的溫差,每次都至少相差10℃。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蘇彥伯醫師表示,研究顯示,每年10月到隔年1月,台灣爆發心臟病的比例會增加將近3成,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氣溫變化,特別冷或特別熱,都會讓原來心血管疾病的症狀更加惡化,增加胸痛、心律不整、冠狀動脈疾病及腦中風的發生率。不過,普遍來說,氣溫驟降仍然是心臟病發的關鍵因素,蘇彥伯說,若溫差變化超過8~10℃,就會造成血管劇烈收縮,促使血壓突然上升,進而增加心臟病和中風急性發作的機會。許多人輕忽吸菸對血管的傷害性,無論是傳統紙菸或電子菸,其中所含的焦油、化學物質都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示意圖/周志龍攝)(吸菸有害健康)「尤其年輕人常常自認健康,反而會過於輕忽!」蘇彥伯透露,上周末寒流來襲時,他正巧在醫院值班,就接到一位30多歲男子差點猝死的案例,這名男子雖然身形稍微壯碩,但沒有三高等相關病史,結果竟突發心律不整。「他還那麼年輕,仔細看他的病歷,只能推測是長年的吸菸習慣害了他,才讓他的血管充滿各種病變,最後導致不幸。」蘇彥伯說,自己曾遇過一位29歲就爆發心肌梗塞的患者,一問之下,才知道這位年輕男子竟然從國小時就開始吸菸。蘇彥伯說,大家都知道三高患者、肥胖、心臟疾病患者要提防心血管疾病,但往往忽略癮君子也要當心,「吸菸會造成全身血管病變,香菸中所含的焦油、化學物質,也容易造成動脈血管狹窄,但很多人寧願冒著生命危險,也要繼續吸菸!」蘇彥伯提醒,想要降低心血管疾病或猝死風險,首先一定要先戒菸。
寒流索命2/房間過冷「會慢慢致人於死地」 太暖也不行!醫揭「最完美室溫」
天氣冷颼颼,就連待在房間都依舊危機四伏!醫師透露,若是室溫過低,人體長時間處於耗氧量過多的狀態下,恐怕會緩慢、無意識的猝死,但房間溫度太高也不行,室內外溫度相差5℃以上時,由於血管容易劇烈收縮,急性腦中風機率會增加4倍,建議室溫最好維持在18~20℃左右。根據台灣睡眠醫學會與陽明大學的共同研究,10名健康年輕男性在16℃較冷環境下,血壓升高到約130mmHg,相比23℃環境的120mmHg,兩種環境血壓相差約10單位。睡覺時差別更大,若在23℃環境下睡著,只有醒來當下血壓上升;但若在較冷的16℃環境入睡,最後一次做夢加上醒來時,血壓共上升2次。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蘇彥伯醫師表示,研究發現,氣溫低會增加血壓、血液黏稠度和心臟的負荷,使血液中膽固醇及纖維蛋白原數值上升,也會造成血液濃縮、發炎反應而容易引起血栓。當氣溫介於攝氏11~15℃時,發生心肌梗塞死亡的相對危險性是攝氏22~23℃時的1.31倍,氣溫每低1℃未來一個月內罹患心肌梗塞的機會增加2%。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則表示,氣溫驟降時要記得替「房間保暖」,他認為房間內太冷,猝死風險就會一直存在,一直待在過冷的房間內,很可能會緩慢的一步步接近猝死,因為室溫過低時,身體會刺激交感神經系統,體內兒苯酚胺分泌增多,會使人的身體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心率加快,心臟工作負荷增大,耗氧量增多,嚴重時心肌就會缺血缺氧而猝死。黃軒說,日本研究顯示,如果房間一直很冷,每下降10°C,血壓就會上升高8.2 mmHg,而當人正處於睡眠中時,心臟若一時負荷不來,就可能引發猝死。另一研究也指出,每當房間溫度每下降1°C,猝死的機會就會增加5.6%。但室內溫度並非愈高愈好,黃軒建議,室溫應保持在18~20℃左右,因為根據美國研究發現,室內外溫差若超過5℃,就算是身體健康、沒有任何病史、60歲以下族群,急性腦中風風險也會增加4倍,主要是血管會過於劇烈收縮。歲末年終有許多戶外活動,醫師提醒要做好保暖工作,就連臉部最好也戴上口罩遮擋冷風,才不會刺激全身交感神經,導致血壓瞬間上升。(示意圖/劉耿豪攝)所以當室溫低於20℃時才需要使用電暖器,黃軒說,建議把電暖器放置在窗戶旁邊,這樣冷空氣吹進來時就會變暖,比較能維持長時間的保暖,另外,也可以搭配風扇,因為暖爐的熱空氣會上升,只要把電風扇對著天花板吹,讓堆積的熱空氣散開,房間的溫度才會均勻。蘇彥伯則提醒,進出溫差較大的環境時都要注意保暖,除了外套、圍巾、帽子之外,其實也要小心臉部保暖,「國外有許多類似案例,只因為臉部吹到冷風,就刺激全身交感神經,進而導致血壓上升,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所以當氣溫非常低時,盡量別出門,如果真要外出,全身包緊緊之餘,也記得戴上口罩,防疫又能保暖!
寒流索命3/防猝死!出現2警訊快就醫 臨時吃降血壓藥「恐更糟」
今年首波冷氣團讓急性中風患者暴增5倍,許多醫院都出現猝死案例,醫師提醒,挺過第一波冷氣團,並不代表一定能安然度過第二波寒流,尤其氣溫將一天比一天冷,提醒民眾要注意胸悶、一動就喘這2個警訊,若發現疑似症狀,且發生頻率愈來愈高,最好趕緊就醫。另外,許多高血壓患者因為怕天冷導致中風,有時會自己多吃一顆降血壓藥「預防」,但研究證明這樣恐怕適得其反。三高、肥胖、抽菸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蘇彥伯醫師表示,心肌梗塞、心律不整等猝死疾病都是日積月累而成的,所以不可能完全沒有症狀。心臟依賴分布於表面的冠狀動脈供應氧氣和養分,三高、肥胖、抽菸等危險族群,血管內會呈現慢性發炎的狀態並且累積膽固醇斑塊,逐漸讓血管硬化、狹窄,進而造成心肌缺氧。這時除了會並引發胸悶、痛的症狀之外。也會有活動就喘的症狀。蘇彥伯說,胸悶、胸痛是最典型的症狀,疼痛時會伴隨頭冒冷汗,並可能會牽連到下巴、肩膀或是手臂等處,胸悶痛的感覺通常時間不會持續超過15分鐘,休息後便會緩解。稍微活動一下就氣喘吁吁,許多人會誤認是肺部出了問題,實際上這也是心肌缺氧的症狀,建議趕緊就醫。(示意圖/林士傑攝)至於活動就喘,則是比較不典型的症狀,所以往往較容易被忽略,或是被誤以為是肺部疾病,但檢查肺部又發現沒有問題,這種症狀經常發生在老人家、女性、以及糖尿病患者身上,若是發現稍微動一下就喘不停,而以前並不會這樣,發生的頻率也愈來愈高,就建議趕緊就醫。蘇彥伯提醒,心臟持續的缺氧,不只會感到不適,也可能讓心臟功能逐漸變差。倘若血管內的斑塊不幸發生破裂,就會造成心肌梗塞,若不及時治療死亡率可以高達30%以上。另外,許多高血壓患者擔心氣溫驟降讓血壓飆高,會進一步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所以有時會「自作聰明」,預防性地多吃一顆降血壓藥。對此,蘇彥伯解釋,秋冬的血壓值原本就容易變高一些,但觀察血壓值的原則是長期的平均值,因為一顆降血壓藥吃下肚之後,大概2~3周後才能看出效果。蘇彥伯說,根據研究顯示,臨時性地多服用降血壓藥物,反而可能有害,恐怕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或可能導致姿勢性低血壓、跌倒等。如果發現血壓已飆高至190 mmHg以上,已達「惡性高血壓」定義,可能衍生出腎傷害等併發症時,千萬不要自行服藥,應該趕緊就醫,以免危及性命。
冬天好發!別以為胸悶才需警覺 70歲婦「出現這症狀」竟患心絞痛
70多歲的江太太患有糖尿病以及高血壓、高血脂,平常在門診拿藥控制病情,最近她常常在活動時覺得很喘,爬個一兩層樓梯就覺得快喘不過氣,天氣變涼之後,症狀似乎變得更嚴重了。本來以為是肺部的問題,門診安排X光檢查卻沒有什麼異狀,呼吸功能也正常。由於喘的症狀一直困擾著江太太,她被轉診來到心臟內科,安排了心肌灌流檢查之後,發現心肌有局部缺氧。在醫師與家人共同討論之後,江太太住院接受心導管的檢查,證實在心臟的左前降支冠狀動脈有嚴重的狹窄,經過氣球擴張以及藥物支架的置放,她的症狀在隔天就已經感覺有大幅改善,出院之後繼續維持藥物治療。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蘇彥伯醫師表示,心臟的運作依賴分布於表面的冠狀動脈供應氧氣和養分,隨著年齡增加,或者是本身有家族心血管病史、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肥胖、抽菸等等心血管風險,血管內會呈現慢性發炎的狀態並且累積膽固醇斑塊,逐漸讓血管硬化、狹窄,進而造成心肌缺氧。這時除了會並引發胸悶、痛的症狀之外。也會有活動就喘的症狀。這一類的病人目前被歸類於慢性冠狀動脈症候群,也就是俗稱的心絞痛。蘇彥伯醫師說,這類病患因心臟持續的缺氧,不只造成不適的症狀,讓生活品質下降,也有可能讓心臟的功能逐漸變差。倘若血管內的斑塊不幸發生破裂,會誘發血栓的生成而造成急性的血流阻斷,也就是俗稱的心肌梗塞。這時心肌完全沒有氧氣的供應,會造成急性的損傷並且引發嚴重的胸痛、心律不整甚至是昏厥、猝死的現象,若不及時治療死亡率可以高達百分之三十以上!典型的慢性冠狀症候群,症狀包括胸部悶痛、疼痛時會伴隨頭冒冷汗並可能會牽連到下巴、肩膀或是手臂等處。蘇彥伯醫師說,胸悶痛的感覺通常時間不會持續超過十五分鐘,在活動的時候症狀會被誘發,休息可以緩解。有很大一部分的老人家、女性、以及糖尿病患者,症狀的表現並不典型,常常像江老太太一樣用喘的症狀來表現。秋冬季節由於溫度的急遽變化或降低,有可能會造成血管痙攣收縮,造成症狀的惡化。蘇彥伯醫師表示,病患因為上述症狀來門診就醫時,醫師會先評估病患症狀是由於心血管病變的機會有多高,通常年齡越大或是同時有心血管風險所預估的機率就越大。同時醫師會安排胸部X光、心電圖以及心臟超音波等評估心臟功能。若懷疑心臟有可能缺氧,醫師會根據病人的狀況安排合適的檢查來判定病人是否有心肌缺氧的情形,例如運動心電圖:讓病人在跑步機上快走同時監控心電圖是否有缺氧或心律不整的變化;核子醫學心肌灌流檢查:經由血液注射放射性同位素,觀察同位素在心臟肌肉受壓力以及休息時分布的情況來判定心肌缺氧的區域。蘇彥伯醫師說,近年來經由電腦斷層的冠狀動脈造影越來越受到重視,這個檢查可以直接觀察血管的構造以及病變的型態,相當有利於心導管術前的評估,不過目前國內健保尚未給付,需要自行負擔費用。每種檢查都有優缺點,可以和心臟專科醫師討論後,再決定自己適合哪一種檢查方式。若病人證實有心肌缺氧,如果狀況穩定或影響的範圍不大,可以先考慮藥物治療,利用藥物降低心臟的氧需求、擴張心臟血管、或是預防心肌梗塞。蘇彥伯醫師表示,假若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或是檢查發現有多條血管狹窄,心臟收縮功能受損,就可以進一步考慮心導管介入術治療。醫師會經由手的橈動脈或是鼠蹊部的股動脈建立管路將導管送至心臟冠狀動脈開口注射顯影劑照相,若有明顯狹窄的狀況,可以使用氣球撐開並且置放支架使血流回復暢通的狀態。蘇彥伯醫師表示,目前的研究顯示,置放支架確實能夠有效改善缺氧所造成的心絞痛症狀,現在主流使用藥物塗佈支架,更可以進一步減少未來再度阻塞的風險。隨著科技進步,除了巨觀的血管攝影之外,目前還有更精密的血管內影像檢查,利用超音波或是雷射光源直接探查血管的構造,協助支架精確地置放。血管介入手術之後會需要長時間服用抗血小板藥物,以避免血管突然發生血栓而造成心肌梗塞。如果檢查當中發現有多條血管病變或是左主幹發生病變,有時候亦需評估是否使用外科方式做血管繞道,可以達到比較持久的效果。總而言之,隨時注意自己是否有心血管風險,積極控制,配合醫師的檢查治療,可以早期發現,早期處理,以提升生活品質並且降低心血管事件發生的機率。
絕命地雷1/年輕猝死原因找到了?! 「躲不掉」每口呼吸都有高濃度塑化劑
過去塑化劑較廣為人知的「毒害」,大多是針對生殖系統、荷爾蒙方面,而最新研究顯示,塑化劑恐怕也會增加心臟病機率!紐約大學葛羅斯曼醫學院(Grossman School of Medicine)本月12日發表在期刊《環境污染》(Environmental Pollution)上的研究指出,美國55至64歲族群中,約 9萬1000 至 10萬7000 人比預期壽命更早死亡,原因可能是塑化劑增加心臟病猝死風險。這項研究針對5000名55歲至64歲的美國成年民眾,結果顯示受試者尿液中含鄰苯二甲酸酯類(phthalates)濃度較高者,較可能死於心臟病。報告的首席作者特拉桑德(Leonardo Trasande)表示:「我們的研究結果透露,暴露於鄰苯二甲酸酯類的機會增加,與早死有關,特別是死於心臟病。」鄰苯二甲酸酯是塑化劑中最常見的種類,早在50 年前就被廣泛使用於工業和居家物品,主要就是用來軟化PVC材料,包括玩具、汽車內裝、香水、慕絲、油漆….等等都含有塑化劑,幾乎無所不在。台大醫院研究團隊也曾於2019年發表2篇研究於《環境污染》(Environmental Pollution)期刊,顯示塑化劑與頸動脈硬化、冠心病皆呈現正相關效應,塑化劑暴露愈多,罹病風險也愈高。2019年環保署曾在板橋車站的空氣中偵測出塑化劑,也是台灣首次在空氣中發現塑化劑的存在。(圖/報系資料庫)不只如此,台大醫院研究團隊也曾針對台北市一所國小進行灰塵研究,沒想到發現教室內外、校園樹木的葉子,都含有相當高濃度的塑化劑,針對56個居家室內空間研究,也發現每個家庭同樣存在高濃度的塑化劑。甚至,環保署也曾在板橋車站空氣中測出塑化劑,諸多證據證明塑化劑無所不在,每呼吸一次都可能吸入「塑毒」。難道這就是台灣猝死年輕化的原因之一?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一般心臟科主治醫師蘇彥伯表示,「觀察猝死相關數據,年齡並沒有太大的變化,但心血管疾病確實有年輕化的趨勢,飲食西化是最主要因素,塑化劑算是附加的危險因子。」醫師認為飲食西化是心血管疾病年輕化的主因,而塑化劑則更增加其爆發的風險。(圖/黃耀徵攝)蘇彥伯說,塑化劑會帶給人體氧化壓力,進一步造成血管內皮組織發炎,長期下來會導致血管病變,最終使得血管變得狹窄,因此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除此之外,蘇彥伯說,其實荷爾蒙也與心血管疾病非常相關,例如女性進入更年期之後,由於失去女性荷爾蒙的保護,心血管疾病風險就會大幅增加,而因為塑化劑會使得體內荷爾蒙變得混亂,推測因此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絕命地雷2/不只塑化劑!還有「這4項」早死地雷 醫嘆「竟然29歲就心肌梗塞」
塑化劑無所不在,如今甚至連空氣都遭受「毒害」,林口長庚臨床毒物科主任顏宗海醫師說,「我們無法知道塑化劑如何飄散在空氣中,但可以確定的是,一定是環境中的塑膠製品實在太多了,才會導致這個結果。」顏宗海說,其實大多數塑化劑都可以在2~3天內排出體外,「根據動物實驗,就算吃下超標塑化劑,只要停止接觸3個月,體內便檢驗不出塑化劑。」因此首當之務就是先中止塑毒危害。「常見的塑膠材質大致上分為7類,各自以1~7號代稱,其中3號的PVC材質含有塑化劑,而塑膠袋屬於PE材質,依照耐熱程度分為2號、4號,並不含塑化劑。」顏宗海說,但這不代表PVC之外的塑膠製品就安全。「例如外食便當盒上的薄膜雖然是PE材質,但研究發現部分商品曾受塑化劑汙染,所以若是再次直接加熱同樣有『塑毒』問題,建議把便當放置瓷盤再加熱較為安全。」招名威建議用餐前一定要用肥皂洗手,可以洗去沾附的塑化劑,避免吃進肚中。(圖/CTWANT合成)毒理專家招名威則說,環境中的塑化劑無所不在,但防範之道就是「別吃下肚」,因為塑化劑經過消化道吸收之後危害更大,建議用餐前務必以肥皂洗手,因為塑化劑屬於脂溶性,肥皂才能洗去塑化劑,清水則沒辦法。」相較之下,空氣中的塑化劑聽來雖然驚悚,但實際上的傷害較小,招名威說,如果擔心的話,還是可以戴口罩、使用空氣清淨機加以預防。顏宗海建議多喝水、多吃高纖維食物,提升身體的抗氧化能力,就能緩解塑毒帶來的氧化壓力。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一般心臟科主治醫師蘇彥伯表示,其實除了塑化劑之外,研究顯示,噪音、空氣汙染、PM2.5、吸菸同樣都會增加心臟病風險,關鍵在於都會對身體產生壓力,進而造成血管內皮組織發炎,因此導致血管病變、狹窄。吸菸是最為致命的心臟病危險因子,但許多癮君子卻始終無法戒菸,寧願承擔隨時引爆地雷的風險。(圖/報系資料庫)「其中又以吸菸最致命!因為會造成身體多處發炎。」蘇彥伯曾遇過一位29歲就爆發心肌梗塞的患者,一問之下,才知道這位年輕男子竟然從國小時就開始吸菸,「但好多患者寧願冒著生命危險,也要繼續吸菸!」蘇彥伯提醒,想要降低心血管疾病或猝死風險,首先一定要先戒菸。
絕命地雷3/「猝死心臟病」前三名揭曉 不想被死神抓走「必做2檢查」
近年來許多藝人紛紛猝逝,包括高以翔、小鬼(黃鴻升)、以及龍劭華等,推測原因都與心血管疾病相關。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一般心臟科主治醫師蘇彥伯表示,導致猝死的3大心臟疾病分別為主動脈剝離、心肌梗塞、先天性心律不整,其中又以主動脈剝離死亡率3~5成最高。居次則是心肌梗塞,死亡率約1~2成;而先天性心律不整的死亡率較難說明,主要是因為若病發時身旁有AED(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幾乎就能挽回性命,但如果沒有AED,那喪命機率就幾乎百分之百。無論是塑化劑或其他危險因子,多吃高纖蔬果都能減少身體的氧化壓力,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圖/黃耀徵攝)蘇彥伯說,想要預防心臟病猝死,最好的方法就是定期健檢,「就算是一般的基礎健檢,從血壓值、心電圖、醫師聽診,都能早一步發現心臟疾病。」蘇彥伯建議若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肥胖、吸菸習慣,可提早從30歲就開始健檢,一般人則建議40歲後。如果發現心臟異常,醫師會進一步安排心臟超音波或電腦斷層檢查,這也是可預防猝死的必做2檢查,以主動脈剝離為例,透過這2項檢查就能提早發現;而心肌梗塞,需要透過電腦斷層檢查,才能在血管病變初期提早發現,心臟超音波只能在病況後期時才能察覺異樣。至於先天性心律不整,則可透過心電圖檢查,不過,由於心律不整發作的時間難以掌握,所以除非有相關病史、或曾發病過,才能藉由連續性心電圖檢查及早發現。 蘇彥伯說,主動脈剝離平時幾乎沒有症狀,往往發生時就難以挽回,建議從危險因子如遺傳、吸菸、高血脂或高血壓控制不佳等來判斷風險,提早進行相關檢查。而心肌梗塞則會有胸悶、絞痛、易喘等症狀,建議一旦察覺不適就趕緊就醫,由於心臟疾病往往彼此相關,或許也會同時發現主動脈異狀。冠狀動脈電腦斷層能夠及早發現血管狹窄、硬化,同時也能發現主動脈異常。(圖/報系資料庫)除此之外,良好的生活習慣也非常重要,如果能擁有好的睡眠、不要熬夜、多吃高纖蔬果,就能降低血管內皮發炎的機率,而運動也相當重要,蘇彥伯建議掌握每周運動3天、每次運動30分鐘、心跳130下的「333」原則。更積極一點,則建議每周進行150分鐘的中強度運動,但蘇彥伯也提醒,一定要掌握「循序漸進」的原則,千萬不要一次做到「滿」,否則也會帶給身體過大的壓力,同樣容易使得血管內皮組織發炎,反而更容易發生猝死風險。
「輻射冷卻發威」台灣變成凍番薯 氣象局:天空愈晴朗就愈冷
終於看到好久不見的陽光!相較於昨日,今日氣溫也緩步上升一些,中央氣象局指出,白天開始寒流減弱,氣溫回升,各地大多為晴到多雲,但西半部日夜溫差大,例如西半部白天高溫普遍回升到20度以上,但到了晚上,受到輻射冷卻影響,夜間氣溫就會降至10至13度,西半部地區日夜溫差可達10至15度,預估直到周五都會屬於這樣的天氣型態。氣象局解釋,白天時,太陽提供的能量多於地球散逸的能量,所以地面溫度會明顯持續升高;但是到了夜晚,少了太陽的短波輻射,只剩地面不斷透過紅外線長波輻射將能量散逸,地表的溫度就會持續下降,所以,從日落之後一直到清晨之前,地面一直在散逸能量,使得溫度在日出之前達到最低,這就是所謂的輻射冷卻作用。由於大氣中的水氣及雲層可以吸收來自地表的長波輻射,再往地表放射熱能,使熱量不會完全散失到外太空,因此當夜晚的天空被雲覆蓋時,輻射冷卻效應較微弱,就像地表蓋了條棉被般,具有保溫的效果;反之若天空為晴朗無雲且微風乾燥的狀態,夜晚到隔天日出前,地表熱量的散逸將會相當顯著,輻射冷卻效應特別強,使氣溫明顯降低。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一般心臟科主治醫師蘇彥伯說,溫差過大時,會瞬間增加心臟的負擔,因而增加爆發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尤其是患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慢性疾病,或是本身心臟有相關疾病的人,更要多加注意,早晚要注意保暖,盡量讓身體的溫度不要差距過大,才能降低風險。
猝死時機點1/清晨4點心臟最脆弱 醫:8成患者都在晚上爆發!
近來爆發許多名人猝逝的震驚事件,例如高以翔、黃鴻升,以及近日不幸辭世的王應傑之子王怡中,背後的元凶正是心血管疾病,尤其最近連日低溫風險更大,醫師私下透露,某醫院急診室光是一天就高達5人因心肌梗塞猝死。年僅三十六歲的藝人黃鴻升,因心臟主動脈剝離而逝世,讓人格外感受到心臟疾病的嚴重性。(圖/林勝發攝)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一般心臟科主治醫師蘇彥伯說,「研究顯示,每年的10月到隔年1月,爆發心臟病的比例會增加將近3成,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氣溫變化。」例如近日就曾在24小時內氣溫驟降15度,不禁讓專家直呼考驗人體健康。「在冷颼颼的冬夜中,最可怕的時間是清晨4點左右!」蘇彥伯說,這些日子有不少患者因心肌梗塞緊急送急診,共同點都在清晨4點左右發作,關鍵就在於交感神經突然亢奮,造成心臟過大的負擔。心臟科醫師蘇彥伯表示,天氣變冷時,心臟病發作的機率也會大幅增加,每年10月到隔年1月,患者人數會增加3成。(圖/醫師蘇彥伯提供)蘇彥伯說,清晨4點左右剛好是容易清醒的時機點,此時人體由較為放鬆的副交感神經轉變成興奮的交感神經主導,會造成血管收縮、心跳加快,心臟負擔就會突然大幅增加,萬一下床吹到冷風,心臟病恐怕瞬間便引爆。「這真的不是危言聳聽!」中醫大新竹附醫內科部部長暨心臟血管科主任林圀宏說,曾有一名派出所副局長值班時,半夜3~4點電話突然響起,副局長驚醒之後離開被窩去接電話,竟突然感到胸背劇烈疼痛,就醫才發現是心臟主動脈剝離。日前寒流來襲,有急診室一晚就接到5位因心臟病猝死的病患。(圖/報系資料庫)林圀宏說,情緒緊張、離開被窩幾秒鐘,竟然就引發心臟疾病。「因為睡覺時身體缺乏水份,血液會較為濃稠,再加上身體沒有活動,本來就容易造成血栓,萬一又突然起身、溫度變化過大,心臟就容易出狀況。」因此夜晚是心臟病的好發時段,林圀宏說大約8成案例都是在這時候發作,建議半夜若要離開被窩,要放慢動作,最好先坐在床邊一會兒、添加衣物保暖後再下床,也不宜使用暖氣讓臥室的溫度過高,以免血液更加濃稠增加風險。(圖/陳家欣繪)
猝死時機點3/重訓便秘恐引爆心臟地雷 泡湯水療禁忌千萬別做
近年很受歡迎的重量訓練,中醫大新竹附醫內科部部長暨心臟血管科主任林圀宏提醒,並非所有人都適合,尤其若有心血管危險因子,最好要加以避免。「因為用力也會增加心臟負擔,或可能導致血管瘤破裂而猝死。」內科醫師林圀宏提醒,若有相關心血管疾病風險,要特別小心任何「用力」的時刻,因此要避免便祕的問題。(圖/醫師林圀宏提供)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一般心臟科主治醫師蘇彥伯補充,就算是一般人也同樣有風險,例如心肌較為肥厚,瞬間用力就可能導致休克,或是有心律不整但不自知,也可能因此被誘發,例如常見的「馬上風」就是這樣的狀況。如果已經心臟病發作,更要避免任何「用力」時刻。林圀宏透露,自己曾在加護病房看過不少因便秘再次發作心臟病的患者,「所以我一定會開軟便劑給心臟病患,減少發生機率。」國外研究發現,民眾常在假期狂歡飲酒,導致假日後暴增心臟病發案例。(圖/報系資料庫)另外,假日症候群也是常見的心臟病發時刻。「國外研究發現,每當節日過後的上班日,總會有較多心臟病患求診,因此命名為『假日症候群』。」林圀宏說,主要是因為狂歡時容易飲酒過度,會直接影響心臟運作,再加上可能熬夜,身體過度疲累也容易導致病發。至於冬天最熱門的泡湯,長時間泡在高溫的水中,如果不多補充水分,會使血液濃稠增加血栓風險,若是冷熱水池交替泡湯,更可能直接引發心律不整、心肌梗塞,建議三高疾病患者都要避免。還有許多人喜歡泡湯同時進行水療,強力水柱噴灑在身體上當作按摩,林圀宏提醒若衝擊到頸動脈可能會造成血管剝離、或是瞬間造成心跳變慢導致昏迷,所以一定要避開脖子這個部位。許多人冬天時熱愛泡湯,但要避免交替浸泡冷熱水池,同時應多補充水分,以免血液過於濃稠,增加心臟病風險。(圖/本刊資料庫)(禁止酒駕 未滿十八歲禁止飲酒 飲酒過量害人害己)
猝死時機點4/午睡逾1小時風險大增 年輕人吸菸成早死原因
歐洲醫學心臟學會的期刊近來發表一篇新研究,發現若是長期午睡時間超過1小時的人,心血管風險較一般人高出34%。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一般心臟科主治醫師蘇彥伯說,適時的午睡其實能減少心血管疾病風險,但如果午睡過久,可能反而適得其反。「因為午睡需要超過1小時,這顯示睡眠品質不佳,背後可能隱藏呼吸中止症的問題,另外,睡眠時間長也代表不動的時間較多,可能有肥胖等問題,這些都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蘇彥伯分析。(圖/報系資料庫)想要及早遠離心臟病風險,蘇彥伯認為定期健檢最為重要,尤其是患有三高疾病、家族史、抽菸等危險族群,除了一般的血壓、心電圖、X光之外,建議更進一步做精細的檢查,例如運動心電圖就能找出難以發現的心律不整問題,及早預防、治療,才能真正拆除心臟病這個不定時炸彈。(圖/本刊攝影組)(圖/陳家欣繪)
極端氣候傷身1/急凍導致血液濃稠 這個溫度最易爆發心肌梗塞
日前入冬後的首波寒流來襲,讓台灣各地紛紛創下今年最低溫,例如台北市大屯山僅有攝氏0.4度,但重點是冷氣團來得又急又快,24小時內氣溫竟然驟降15度,讓醫師也直呼氣溫變化過快,人體恐怕成為實驗室,不知會發生甚麼狀況,而隨著低溫持續,也陸續傳出猝死案例。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一般心臟科主治醫師蘇彥伯表示,研究顯示,每年10月到隔年1月,台灣爆發心臟病的比例會增加將近3成,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氣溫變化。氣候變化最容易增加心血管疾病,但隨著極端氣候成為常態,過去冬天較容易爆發心血管疾病,但如今夏天的心臟病比例也開始攀升。蘇彥伯說,特別冷或特別熱,都會讓原來心血管疾病的症狀更加惡化,增加胸痛、心律不整、冠狀動脈疾病及腦中風的發生率。不過,普遍來說,氣溫驟降仍然是心臟病發的關鍵因素,研究發現,氣溫低會增加血壓、 血液黏稠度和心臟的負荷,使血液中膽固醇及纖維蛋白原數值上升,也會造成血液濃縮、發炎反應而容易引起血栓。當氣溫介於攝氏11~15℃時,發生心肌梗塞死亡的相對危險性是攝氏22~23℃時的1.31倍,氣溫每低1℃未來一個月內罹患心肌梗塞的機會增加2%。蘇彥伯提醒,當氣溫發生變化時,最重要的就是保持身體的恆定溫度,氣溫變低就多添加保暖衣物,氣候過熱就多補充水分、避免戶外活動,才能免於心血管疾病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