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彥伯說
」 蘇彥伯 心肌梗塞 猝死 寒流 溫差久坐少動造成腿部深層靜脈栓塞! 「經濟艙症候群」沒搭飛機也會得
一位大學教師肥胖卻不以為意,每天通勤要坐上1、2個小時的車程,回家又黏在沙發上不太運動,沒想到某天整條右腿腫起來,緊繃疼痛!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蘇彥伯表示,「腿部深層靜脈栓塞」不僅造成腫脹不適,血栓一但脫落可能會沿著血流進入心臟,堵塞肺動脈,引發嚴重缺氧甚至休克,致死率相當高,也就是所謂的「經濟艙症候群」。陳先生是一位60歲的大學教師,中年之後一直有肥胖的情形,學校定期的健康檢查發現有血壓和血脂肪偏高的問題,但因平常沒有特別不舒服,就沒有特別在意。他平日通勤要坐上1、2個小時的車程,回家後就坐在沙發上看電視,也不大運動。有一天,陳先生起床時發現自己的右腿整個腫起來、顏色泛紅,感覺緊繃疼痛。他趕緊到醫院檢查,醫生安排了血管超音波發現右腿的深層靜脈內有大塊血栓阻斷了血流,經過住院使用抗凝血藥之後,腫脹的狀況很快獲得緩解。蘇彥伯表示,正常狀態之下,血液靠心臟的收縮經過動脈輸送至末端器官及肢體供應營養,經過微血管重新在靜脈匯集,透過肌肉的活動以及體內壓力的變化重新流回心臟。這一整個過程應該是持續暢通無阻的,但是當血液的黏滯性增加,流動受到阻礙,加上血管的內皮受到損傷,就有可能引發血栓的形成。以陳先生為例,長年肥胖及高血脂會增加血液的黏滯性,並且引發氧化壓力,而造成血管發炎產生內皮的傷害,再加上長時間的乘車、久坐讓血管的流動受阻,久而久之就有可能引發血栓。腿部的深層靜脈栓塞不但會造成局部的腫脹不適,血液的不流通會容易造成局部軟組織的感染以及潰瘍,假若血栓不幸脫落,有可能會沿著血流進入心臟,最終堵塞肺動脈,這時會引發嚴重的缺氧甚至休克,是致死率相當高的疾病,所謂的「經濟艙症候群」指的就是這樣的情形。久坐少動、肥胖、服用避孕藥者要當心蘇彥伯提醒,近年來由於飲食和生活習慣的西化,肥胖人口比率越來越高,生活型態也越來越偏向久坐少動,造成臨床上看到深部靜脈栓塞患者越來越常見,年齡層也越來越低,不可不慎。另外要注意的是,女性長時間使用避孕藥、荷爾蒙,或者是體內潛藏有惡性腫瘤,也是造成靜脈栓塞的高危險因子,臨床上也不時會看到本來是因為深部靜脈栓塞來醫院診治,後來在後續檢查中意外發現有惡性腫瘤的情況。蘇彥伯說明,當病人因為上述的症狀來到醫院,通常會安排抽血檢驗是否有與血管栓塞相關的血液異常,同時安排超音波或是電腦斷層偵測血栓的位置以及嚴重程度,如果病人同時有胸燜、胸痛、缺氧的症狀,會安排胸部的電腦斷層確定是否同時有肺部的血栓。當確診有深部靜脈栓塞時,會依病人情況予以治療。3大類治療方式 避免4種危險因子1. 抗凝血藥物當確診有深部靜脈栓塞時,通常會先讓病人住院,並給予強效的抗凝血藥物阻止血栓繼續形成,並且慢慢的讓血栓溶解。2. 藥物合併導管或超音波溶栓倘若血栓很多,延伸到鼠蹊部或是大腿深層的大靜脈,或是藥物的溶栓效果不佳,有時會合併使用導管的方式,直接吸除血栓或者是利用超音波震盪的方式溶栓。3. 血栓過濾裝置有時候考量血栓有掉落到肺部的危險,會考慮在腹部的下腔靜脈放置血栓過濾裝置,避免發生致命的肺栓塞。通常病人在住院治療穩定之後,都會持續以口服的抗凝血藥物治療至少3到6個月,血栓可慢慢消除。醫師提醒,一般民眾要避免深部靜脈的栓塞,最重要的就是避免產生下列危險因子,維持健康的生活型態,定期檢視是否有危險因子,有疑問隨時找醫師詢問,都可有效避免危險的身體病症發生。1. 積極控制體重並且維持健康的飲食型態,可以避免血脂肪上升增加血液的黏滯性以及減少血管內皮的發炎與受傷。2. 避免久坐的型態以及適度的運動可以促進靜脈的回流。3. 女性在長時間使用避孕藥時要特別注意是否有靜脈栓塞的徵兆。4. 定期的健康檢查,早期察覺可能的誘發引子。
寒流索命1/「無三高病史」30多歲男險猝死 醫嘆:這個壞習慣害了他
極端氣候愈來愈明顯,首波冷氣團襲台之後,氣溫瞬間下降至攝氏9~10℃,入夜後更低至攝氏5℃,但隨即又回暖,接著再迎接第二波寒流,光是一周就出現3次極大的溫差變化,急性中風患者暴增5倍,甚至出現許多年輕猝死案例,一位無三高病史的30多歲男子就因此差點喪命,醫師則認為關鍵在於他長年吸菸的壞習慣。 台灣才剛結束最熱的11月,南部甚至創下攝氏34度的高溫,正當大家認為今年肯定是暖冬時,上周末卻迎來近10年來最早報到的寒流,這一波急速降溫,瞬間引爆心血管疾病炸彈,雙和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陳龍表示,寒流報到前每日中風人數約2~3人,但這兩天院內急診中風患者一下子竟增加至10多位,中風人數至少比平時增加逾5倍。而且狀況可能持續惡化,因為氣溫仍在劇烈變化中,第一波寒流結束後迅速回暖,以北部為例,平地氣白天溫又回升至攝氏20℃左右,根據氣象局偵測,第二波冷氣團又將來臨,北部最低溫恐怕降至攝氏8℃。換句話說,短短一周內就經歷3次極大的溫差,每次都至少相差10℃。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蘇彥伯醫師表示,研究顯示,每年10月到隔年1月,台灣爆發心臟病的比例會增加將近3成,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氣溫變化,特別冷或特別熱,都會讓原來心血管疾病的症狀更加惡化,增加胸痛、心律不整、冠狀動脈疾病及腦中風的發生率。不過,普遍來說,氣溫驟降仍然是心臟病發的關鍵因素,蘇彥伯說,若溫差變化超過8~10℃,就會造成血管劇烈收縮,促使血壓突然上升,進而增加心臟病和中風急性發作的機會。許多人輕忽吸菸對血管的傷害性,無論是傳統紙菸或電子菸,其中所含的焦油、化學物質都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示意圖/周志龍攝)(吸菸有害健康)「尤其年輕人常常自認健康,反而會過於輕忽!」蘇彥伯透露,上周末寒流來襲時,他正巧在醫院值班,就接到一位30多歲男子差點猝死的案例,這名男子雖然身形稍微壯碩,但沒有三高等相關病史,結果竟突發心律不整。「他還那麼年輕,仔細看他的病歷,只能推測是長年的吸菸習慣害了他,才讓他的血管充滿各種病變,最後導致不幸。」蘇彥伯說,自己曾遇過一位29歲就爆發心肌梗塞的患者,一問之下,才知道這位年輕男子竟然從國小時就開始吸菸。蘇彥伯說,大家都知道三高患者、肥胖、心臟疾病患者要提防心血管疾病,但往往忽略癮君子也要當心,「吸菸會造成全身血管病變,香菸中所含的焦油、化學物質,也容易造成動脈血管狹窄,但很多人寧願冒著生命危險,也要繼續吸菸!」蘇彥伯提醒,想要降低心血管疾病或猝死風險,首先一定要先戒菸。
寒流索命3/防猝死!出現2警訊快就醫 臨時吃降血壓藥「恐更糟」
今年首波冷氣團讓急性中風患者暴增5倍,許多醫院都出現猝死案例,醫師提醒,挺過第一波冷氣團,並不代表一定能安然度過第二波寒流,尤其氣溫將一天比一天冷,提醒民眾要注意胸悶、一動就喘這2個警訊,若發現疑似症狀,且發生頻率愈來愈高,最好趕緊就醫。另外,許多高血壓患者因為怕天冷導致中風,有時會自己多吃一顆降血壓藥「預防」,但研究證明這樣恐怕適得其反。三高、肥胖、抽菸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蘇彥伯醫師表示,心肌梗塞、心律不整等猝死疾病都是日積月累而成的,所以不可能完全沒有症狀。心臟依賴分布於表面的冠狀動脈供應氧氣和養分,三高、肥胖、抽菸等危險族群,血管內會呈現慢性發炎的狀態並且累積膽固醇斑塊,逐漸讓血管硬化、狹窄,進而造成心肌缺氧。這時除了會並引發胸悶、痛的症狀之外。也會有活動就喘的症狀。蘇彥伯說,胸悶、胸痛是最典型的症狀,疼痛時會伴隨頭冒冷汗,並可能會牽連到下巴、肩膀或是手臂等處,胸悶痛的感覺通常時間不會持續超過15分鐘,休息後便會緩解。稍微活動一下就氣喘吁吁,許多人會誤認是肺部出了問題,實際上這也是心肌缺氧的症狀,建議趕緊就醫。(示意圖/林士傑攝)至於活動就喘,則是比較不典型的症狀,所以往往較容易被忽略,或是被誤以為是肺部疾病,但檢查肺部又發現沒有問題,這種症狀經常發生在老人家、女性、以及糖尿病患者身上,若是發現稍微動一下就喘不停,而以前並不會這樣,發生的頻率也愈來愈高,就建議趕緊就醫。蘇彥伯提醒,心臟持續的缺氧,不只會感到不適,也可能讓心臟功能逐漸變差。倘若血管內的斑塊不幸發生破裂,就會造成心肌梗塞,若不及時治療死亡率可以高達30%以上。另外,許多高血壓患者擔心氣溫驟降讓血壓飆高,會進一步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所以有時會「自作聰明」,預防性地多吃一顆降血壓藥。對此,蘇彥伯解釋,秋冬的血壓值原本就容易變高一些,但觀察血壓值的原則是長期的平均值,因為一顆降血壓藥吃下肚之後,大概2~3周後才能看出效果。蘇彥伯說,根據研究顯示,臨時性地多服用降血壓藥物,反而可能有害,恐怕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或可能導致姿勢性低血壓、跌倒等。如果發現血壓已飆高至190 mmHg以上,已達「惡性高血壓」定義,可能衍生出腎傷害等併發症時,千萬不要自行服藥,應該趕緊就醫,以免危及性命。
絕命地雷1/年輕猝死原因找到了?! 「躲不掉」每口呼吸都有高濃度塑化劑
過去塑化劑較廣為人知的「毒害」,大多是針對生殖系統、荷爾蒙方面,而最新研究顯示,塑化劑恐怕也會增加心臟病機率!紐約大學葛羅斯曼醫學院(Grossman School of Medicine)本月12日發表在期刊《環境污染》(Environmental Pollution)上的研究指出,美國55至64歲族群中,約 9萬1000 至 10萬7000 人比預期壽命更早死亡,原因可能是塑化劑增加心臟病猝死風險。這項研究針對5000名55歲至64歲的美國成年民眾,結果顯示受試者尿液中含鄰苯二甲酸酯類(phthalates)濃度較高者,較可能死於心臟病。報告的首席作者特拉桑德(Leonardo Trasande)表示:「我們的研究結果透露,暴露於鄰苯二甲酸酯類的機會增加,與早死有關,特別是死於心臟病。」鄰苯二甲酸酯是塑化劑中最常見的種類,早在50 年前就被廣泛使用於工業和居家物品,主要就是用來軟化PVC材料,包括玩具、汽車內裝、香水、慕絲、油漆….等等都含有塑化劑,幾乎無所不在。台大醫院研究團隊也曾於2019年發表2篇研究於《環境污染》(Environmental Pollution)期刊,顯示塑化劑與頸動脈硬化、冠心病皆呈現正相關效應,塑化劑暴露愈多,罹病風險也愈高。2019年環保署曾在板橋車站的空氣中偵測出塑化劑,也是台灣首次在空氣中發現塑化劑的存在。(圖/報系資料庫)不只如此,台大醫院研究團隊也曾針對台北市一所國小進行灰塵研究,沒想到發現教室內外、校園樹木的葉子,都含有相當高濃度的塑化劑,針對56個居家室內空間研究,也發現每個家庭同樣存在高濃度的塑化劑。甚至,環保署也曾在板橋車站空氣中測出塑化劑,諸多證據證明塑化劑無所不在,每呼吸一次都可能吸入「塑毒」。難道這就是台灣猝死年輕化的原因之一?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一般心臟科主治醫師蘇彥伯表示,「觀察猝死相關數據,年齡並沒有太大的變化,但心血管疾病確實有年輕化的趨勢,飲食西化是最主要因素,塑化劑算是附加的危險因子。」醫師認為飲食西化是心血管疾病年輕化的主因,而塑化劑則更增加其爆發的風險。(圖/黃耀徵攝)蘇彥伯說,塑化劑會帶給人體氧化壓力,進一步造成血管內皮組織發炎,長期下來會導致血管病變,最終使得血管變得狹窄,因此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除此之外,蘇彥伯說,其實荷爾蒙也與心血管疾病非常相關,例如女性進入更年期之後,由於失去女性荷爾蒙的保護,心血管疾病風險就會大幅增加,而因為塑化劑會使得體內荷爾蒙變得混亂,推測因此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絕命地雷3/「猝死心臟病」前三名揭曉 不想被死神抓走「必做2檢查」
近年來許多藝人紛紛猝逝,包括高以翔、小鬼(黃鴻升)、以及龍劭華等,推測原因都與心血管疾病相關。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一般心臟科主治醫師蘇彥伯表示,導致猝死的3大心臟疾病分別為主動脈剝離、心肌梗塞、先天性心律不整,其中又以主動脈剝離死亡率3~5成最高。居次則是心肌梗塞,死亡率約1~2成;而先天性心律不整的死亡率較難說明,主要是因為若病發時身旁有AED(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幾乎就能挽回性命,但如果沒有AED,那喪命機率就幾乎百分之百。無論是塑化劑或其他危險因子,多吃高纖蔬果都能減少身體的氧化壓力,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圖/黃耀徵攝)蘇彥伯說,想要預防心臟病猝死,最好的方法就是定期健檢,「就算是一般的基礎健檢,從血壓值、心電圖、醫師聽診,都能早一步發現心臟疾病。」蘇彥伯建議若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肥胖、吸菸習慣,可提早從30歲就開始健檢,一般人則建議40歲後。如果發現心臟異常,醫師會進一步安排心臟超音波或電腦斷層檢查,這也是可預防猝死的必做2檢查,以主動脈剝離為例,透過這2項檢查就能提早發現;而心肌梗塞,需要透過電腦斷層檢查,才能在血管病變初期提早發現,心臟超音波只能在病況後期時才能察覺異樣。至於先天性心律不整,則可透過心電圖檢查,不過,由於心律不整發作的時間難以掌握,所以除非有相關病史、或曾發病過,才能藉由連續性心電圖檢查及早發現。 蘇彥伯說,主動脈剝離平時幾乎沒有症狀,往往發生時就難以挽回,建議從危險因子如遺傳、吸菸、高血脂或高血壓控制不佳等來判斷風險,提早進行相關檢查。而心肌梗塞則會有胸悶、絞痛、易喘等症狀,建議一旦察覺不適就趕緊就醫,由於心臟疾病往往彼此相關,或許也會同時發現主動脈異狀。冠狀動脈電腦斷層能夠及早發現血管狹窄、硬化,同時也能發現主動脈異常。(圖/報系資料庫)除此之外,良好的生活習慣也非常重要,如果能擁有好的睡眠、不要熬夜、多吃高纖蔬果,就能降低血管內皮發炎的機率,而運動也相當重要,蘇彥伯建議掌握每周運動3天、每次運動30分鐘、心跳130下的「333」原則。更積極一點,則建議每周進行150分鐘的中強度運動,但蘇彥伯也提醒,一定要掌握「循序漸進」的原則,千萬不要一次做到「滿」,否則也會帶給身體過大的壓力,同樣容易使得血管內皮組織發炎,反而更容易發生猝死風險。
「輻射冷卻發威」台灣變成凍番薯 氣象局:天空愈晴朗就愈冷
終於看到好久不見的陽光!相較於昨日,今日氣溫也緩步上升一些,中央氣象局指出,白天開始寒流減弱,氣溫回升,各地大多為晴到多雲,但西半部日夜溫差大,例如西半部白天高溫普遍回升到20度以上,但到了晚上,受到輻射冷卻影響,夜間氣溫就會降至10至13度,西半部地區日夜溫差可達10至15度,預估直到周五都會屬於這樣的天氣型態。氣象局解釋,白天時,太陽提供的能量多於地球散逸的能量,所以地面溫度會明顯持續升高;但是到了夜晚,少了太陽的短波輻射,只剩地面不斷透過紅外線長波輻射將能量散逸,地表的溫度就會持續下降,所以,從日落之後一直到清晨之前,地面一直在散逸能量,使得溫度在日出之前達到最低,這就是所謂的輻射冷卻作用。由於大氣中的水氣及雲層可以吸收來自地表的長波輻射,再往地表放射熱能,使熱量不會完全散失到外太空,因此當夜晚的天空被雲覆蓋時,輻射冷卻效應較微弱,就像地表蓋了條棉被般,具有保溫的效果;反之若天空為晴朗無雲且微風乾燥的狀態,夜晚到隔天日出前,地表熱量的散逸將會相當顯著,輻射冷卻效應特別強,使氣溫明顯降低。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一般心臟科主治醫師蘇彥伯說,溫差過大時,會瞬間增加心臟的負擔,因而增加爆發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尤其是患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慢性疾病,或是本身心臟有相關疾病的人,更要多加注意,早晚要注意保暖,盡量讓身體的溫度不要差距過大,才能降低風險。
猝死時機點1/清晨4點心臟最脆弱 醫:8成患者都在晚上爆發!
近來爆發許多名人猝逝的震驚事件,例如高以翔、黃鴻升,以及近日不幸辭世的王應傑之子王怡中,背後的元凶正是心血管疾病,尤其最近連日低溫風險更大,醫師私下透露,某醫院急診室光是一天就高達5人因心肌梗塞猝死。年僅三十六歲的藝人黃鴻升,因心臟主動脈剝離而逝世,讓人格外感受到心臟疾病的嚴重性。(圖/林勝發攝)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一般心臟科主治醫師蘇彥伯說,「研究顯示,每年的10月到隔年1月,爆發心臟病的比例會增加將近3成,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氣溫變化。」例如近日就曾在24小時內氣溫驟降15度,不禁讓專家直呼考驗人體健康。「在冷颼颼的冬夜中,最可怕的時間是清晨4點左右!」蘇彥伯說,這些日子有不少患者因心肌梗塞緊急送急診,共同點都在清晨4點左右發作,關鍵就在於交感神經突然亢奮,造成心臟過大的負擔。心臟科醫師蘇彥伯表示,天氣變冷時,心臟病發作的機率也會大幅增加,每年10月到隔年1月,患者人數會增加3成。(圖/醫師蘇彥伯提供)蘇彥伯說,清晨4點左右剛好是容易清醒的時機點,此時人體由較為放鬆的副交感神經轉變成興奮的交感神經主導,會造成血管收縮、心跳加快,心臟負擔就會突然大幅增加,萬一下床吹到冷風,心臟病恐怕瞬間便引爆。「這真的不是危言聳聽!」中醫大新竹附醫內科部部長暨心臟血管科主任林圀宏說,曾有一名派出所副局長值班時,半夜3~4點電話突然響起,副局長驚醒之後離開被窩去接電話,竟突然感到胸背劇烈疼痛,就醫才發現是心臟主動脈剝離。日前寒流來襲,有急診室一晚就接到5位因心臟病猝死的病患。(圖/報系資料庫)林圀宏說,情緒緊張、離開被窩幾秒鐘,竟然就引發心臟疾病。「因為睡覺時身體缺乏水份,血液會較為濃稠,再加上身體沒有活動,本來就容易造成血栓,萬一又突然起身、溫度變化過大,心臟就容易出狀況。」因此夜晚是心臟病的好發時段,林圀宏說大約8成案例都是在這時候發作,建議半夜若要離開被窩,要放慢動作,最好先坐在床邊一會兒、添加衣物保暖後再下床,也不宜使用暖氣讓臥室的溫度過高,以免血液更加濃稠增加風險。(圖/陳家欣繪)
猝死時機點4/午睡逾1小時風險大增 年輕人吸菸成早死原因
歐洲醫學心臟學會的期刊近來發表一篇新研究,發現若是長期午睡時間超過1小時的人,心血管風險較一般人高出34%。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一般心臟科主治醫師蘇彥伯說,適時的午睡其實能減少心血管疾病風險,但如果午睡過久,可能反而適得其反。「因為午睡需要超過1小時,這顯示睡眠品質不佳,背後可能隱藏呼吸中止症的問題,另外,睡眠時間長也代表不動的時間較多,可能有肥胖等問題,這些都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蘇彥伯分析。(圖/報系資料庫)想要及早遠離心臟病風險,蘇彥伯認為定期健檢最為重要,尤其是患有三高疾病、家族史、抽菸等危險族群,除了一般的血壓、心電圖、X光之外,建議更進一步做精細的檢查,例如運動心電圖就能找出難以發現的心律不整問題,及早預防、治療,才能真正拆除心臟病這個不定時炸彈。(圖/本刊攝影組)(圖/陳家欣繪)
極端氣候傷身1/急凍導致血液濃稠 這個溫度最易爆發心肌梗塞
日前入冬後的首波寒流來襲,讓台灣各地紛紛創下今年最低溫,例如台北市大屯山僅有攝氏0.4度,但重點是冷氣團來得又急又快,24小時內氣溫竟然驟降15度,讓醫師也直呼氣溫變化過快,人體恐怕成為實驗室,不知會發生甚麼狀況,而隨著低溫持續,也陸續傳出猝死案例。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一般心臟科主治醫師蘇彥伯表示,研究顯示,每年10月到隔年1月,台灣爆發心臟病的比例會增加將近3成,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氣溫變化。氣候變化最容易增加心血管疾病,但隨著極端氣候成為常態,過去冬天較容易爆發心血管疾病,但如今夏天的心臟病比例也開始攀升。蘇彥伯說,特別冷或特別熱,都會讓原來心血管疾病的症狀更加惡化,增加胸痛、心律不整、冠狀動脈疾病及腦中風的發生率。不過,普遍來說,氣溫驟降仍然是心臟病發的關鍵因素,研究發現,氣溫低會增加血壓、 血液黏稠度和心臟的負荷,使血液中膽固醇及纖維蛋白原數值上升,也會造成血液濃縮、發炎反應而容易引起血栓。當氣溫介於攝氏11~15℃時,發生心肌梗塞死亡的相對危險性是攝氏22~23℃時的1.31倍,氣溫每低1℃未來一個月內罹患心肌梗塞的機會增加2%。蘇彥伯提醒,當氣溫發生變化時,最重要的就是保持身體的恆定溫度,氣溫變低就多添加保暖衣物,氣候過熱就多補充水分、避免戶外活動,才能免於心血管疾病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