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解體
」 俄羅斯 烏克蘭 普丁 俄烏戰爭 白俄羅斯盲眼龍婆世界大戰預言將成真?敘利亞殞落 1時間點恐爆發
保加利亞神祕學家「盲眼龍婆」巴巴萬加(Baba Vanga)雖然早在1996年逝世,她留下的預言精準命中911事件、烏俄戰爭等國際大事。在龍婆超過5000個預言中,有說過「一旦敘利亞殞落,準備迎接東西方之間的大戰。」如今阿薩德(Basharal-Assad)政權垮台,更讓人擔心龍婆另一個預言,2025年春天恐爆發第三次世界大戰。綜合外媒報導,近期阿薩德(Bashar al-Assad)政權垮台後,龍婆留下的5000個預言中,有提到「一旦敘利亞殞落,就準備迎接東西方之間的大戰。」令各界對另一則預言更緊張,因為她說過,「春天,東方將會爆發一場戰爭,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這場東方戰爭會摧毀西方世界。」國外不少學者分析,龍婆預言的「敘利亞殞落」與如今的阿薩德(Basharal-Assad)政權垮台有很大關聯,敘利亞反抗軍自11月底發起攻勢後,12月8日進入首都大馬士革,阿薩德帶著家人逃到俄羅斯,代表阿薩德家族統治長達50年的歷史正式結束。除此之外,阿薩德逃亡到俄羅斯獲得庇護,也讓世人想起龍婆另一則預言,她曾說普丁將成為世界之主,有不少人解讀成俄羅斯將在烏俄戰爭中取得勝利的好兆頭。盲眼龍婆留下的預言神準說中蘇聯解體、車諾比核災、史達林(Stalin)的死亡,還有2004年印度洋海嘯(Indian Ocean Tsunami)的破壞性影響等,最有名的則是預言中2001年的911恐怖攻擊事件和近年的烏俄戰爭。不過龍婆也有預言失誤的時候,像是歐洲2017年不復存在、虛擬世界取代現實生活、西伯利亞超級病毒爆發等,皆無發生。由此可見,預言也只能當參考。
不甩國際法庭!身為會員國之一 蒙古外交部長熱烈歡迎普丁到訪
儘管國際刑事法院(ICC)早已對俄羅斯總統普丁發出逮捕令,但俄羅斯總統普丁還是於2日深夜順利抵達蒙古,展開他首次蒙古正式訪問。身為ICC締約國之一的蒙古,不僅沒有協助ICC逮捕遭到通緝的普丁,其外交部長巴特策策格(Batmunkh Battsetseg)還前往烏蘭巴托(Ulaan Bator)國際機場熱烈歡迎普丁的到訪。綜合外媒報導指出,自2023年3月以來,ICC就因俄烏戰爭中,俄羅斯在烏克蘭犯下的戰爭罪刑,對普丁發出逮捕令,逮捕令當中指控其在烏克蘭非法轉移和驅逐兒童。但由於ICC並沒有執法機構,而ICC的會員國雖然有義務協助ICC逮捕被發出逮捕令的嫌犯,但實際上,普丁還是能自由地在部分國家訪問,如今的蒙古就是其中一個。雖然蒙古外交部長巴特策策格有前往迎接普丁的到來,但蒙古總統呼日勒蘇赫(Ukhnaa Khürelsükh)並未親自到場迎接,此舉被認為是蒙古在外交上某個程度的冷遇。報導中也提到,普丁與蒙古總統呼日勒蘇赫計劃參加3日進行的1939年蘇聯和蒙古軍隊在中國東北滿洲地區戰勝日本軍隊的紀念儀式。在這場戰役中,數千名士兵在爭奪邊界的戰鬥中喪生,而蒙古在蘇聯解體前曾是其衛星國。這次訪問,其實也顯示蒙古在國際社會中的微妙地位。蒙古作為位於俄羅斯和中國之間的人口稀少國家,嚴重依賴俄羅斯的燃料和電力,並依賴中國對其採礦業的投資。因此,儘管蒙古是國際刑事法院《羅馬規約》的締約國,有義務遵守其法律,該國政府仍然在處理這一外交難題時顯得十分謹慎。而面對蒙古的放任,烏克蘭和歐盟對此表示強烈不滿,呼籲蒙古逮捕普丁並將其移交給ICC。烏克蘭外交部更是直接表示,希望蒙古政府能意識到普丁是戰犯的事實,並履行其國際法律義務。然而,蒙古政府並未回應這些呼籲,而是繼續按照自己的外交路線處理這一事件。與此同時,ICC也表示,蒙古作為締約國,有義務協助執行法院的決定,特別是逮捕令。然而,由於國際刑事法院缺乏執行機制,即使蒙古不履行逮捕義務,該法院也只能向締約國大會通報,並等待大會採取可能的措施。
2烏男德國街頭遭刺死 兇嫌竟是俄羅斯人
俄烏戰爭打超過2年,戰火仍綿延,近日2名烏克蘭人在德國街頭被刺死,兇嫌遭逮,警方確定他是俄羅斯人,但仍不清楚犯案動機。據《Euromaidan Press》報導,兩名烏克蘭人在德國穆爾瑙一家購物中心前被人刺死,警方確認嫌犯是俄羅斯人,目前兇嫌遭逮,但還不清楚犯案動機。死者分別為36歲男子和23歲男子,儘管醫護在現場進行CPR,送醫仍宣告不治。俄烏戰爭戰火綿延,圖為烏克蘭民眾舉抗議牌子。(圖/達志/美聯社)警方表示,57歲俄羅斯男子犯案後逃跑,在案發現場附近被抓,28日出庭受審,據悉,德國是烏克蘭的強大盟友之一,對基輔的軍事和人道援助方面都位居都在歐盟排名之上。據《天空新聞報》報導,根據德國的隱私規定,受害者跟嫌犯的姓名沒公布,也不清楚3人是否認識。據了解,2022年俄烏戰爭爆發後,超過100萬烏克蘭難民來到德國,到了當年10月,烏克蘭公民已成為德國第二大外國人口,僅次土耳其。而德國也有大量俄羅斯移民,有250萬有德國血統的俄羅斯人,大多在1990年初蘇聯解體後移居德國。
瑞典正式「加入北約」成第32成員國! 結束逾2世紀「中立國地位」
瑞典首相克里斯特松(Ulf Kristersson)於美東時間7日前往華府遞交最終文件,使瑞典正式成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的第32個成員國,結束其在1814年後維持超過2個世紀的中立國地位。據悉,俄羅斯2年前入侵烏克蘭的特別軍事行動,迫使瑞典重新考慮其國家安全政策。據《路透社》的報導,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在收到克里斯特松寄來的瑞典入盟文件時笑稱,「好事總會降臨到耐心等待的人身上」。他表示,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後「一切都變調了」 ,接著他援引瑞典民調指出,該國民眾對加入北約的看法發生了巨大轉變,「瑞典人突然深切地意識到:如果普丁嘗試將鄰國烏克蘭從地圖上抹去,那他很可能不會就此打住。」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右)在國務院手持北約文件與瑞典首相克里斯特松(左)合影。(圖/達志/美聯社)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則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瑞典的加入使北約「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團結、堅定和充滿活力」,並補充,瑞典和芬蘭的加入意味著有「2支強大的軍隊」入盟了。北約秘書長史托騰伯格(Jens Stoltenberg)也發表聲明指出:「瑞典的加入使北約更加強大及安全,瑞典也更加安全了。」克里斯特松在華府向瑞典全國發表演說時則表示:「今天的瑞典比昨天更安全了。我們現在有盟友,可以獲得支持,我們已經在西方軍事聯盟中買了一份保險。」據悉,瑞典加入北約後,將受益於該聯盟的共同防禦保證。對北約來說,俄羅斯西方鄰國瑞典和芬蘭的加入,是幾十年來最重要的東擴。但對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來說堪稱是一個致命打擊,因為他認為該軍事聯盟往東擴充,將壓縮俄羅斯的生存空間,並對該國的首都和精華地帶產生重大軍事威脅。報導補充,雖然瑞典在過去20年與北約越走越近,但如今的正式入盟標誌著瑞典超過2個世紀的中立國地位畫下句點。過去200多年來,瑞典避免加入任何軍事聯盟,因此在一戰及二戰都採取中立立場。自1991年蘇聯解體後,歷屆瑞典政府也都致力於削減國防開支,瑞典國防部長甚至還在2021年拒絕加入北約,直到俄羅斯在2022年2月底入侵烏克蘭後,時任瑞典社會民主工人黨(SAP)政府才與鄰國芬蘭一起申請加入北約。克里斯特松與匈牙利總理奧班(Orbán Viktor)達成協議。(圖/達志/美聯社)雖然芬蘭去年就加入了該聯盟,但與俄羅斯關係密切的土耳其及匈牙利推遲批准瑞典的加入,導致瑞典遲遲不能入盟。不過土耳其在1月份批准了瑞典的申請,而克里斯特松則在2月23日出訪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並與之達成協議,瑞典將出售4架JAS 39獅鷲獸戰鬥機給匈牙利,並延長2國現有的戰機出租與維護合約,交換匈牙利放行瑞典的北約申請。
去年和俄談判45分鐘破局 烏克蘭官員驚曝「內幕」:沒退路了
俄烏戰爭開打至今仍看不見盡頭,近日外媒稱,在戰爭開打後不久,莫斯科跟基輔有談判,但不到1小時就破局,烏方人士說,「已經是沒退路了。」據《法新社》報導,在去年2月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幾週後,莫斯科和基輔代表團在白俄羅斯會面,雙方進行秘密談判,但不到1小時,烏克蘭首席談判代表就失去希望。據了解,俄羅斯派了一位臭名昭彰的前文化部長,他曾否認性騷擾指控,也是一名煽動性的民族主義者。普丁被製成飛鏢標靶。烏克蘭總統府顧問波多利雅科(Mykhaylo Podolyak)說,第一次談了45分鐘,就很清楚對方的智力水平了,他們不明白這是一場戰爭,「他們不準備談判,他們只是官僚,在俄羅斯也沒有影響力,只是宣讀了某些最後通牒。」最近有越來越多聲音,呼籲烏克蘭官員重新和俄羅斯談判,以外交方式結束戰爭,據了解,因為烏克蘭的反攻令人失望,儘管有西方國家給的武器,卻還是拿不回南部或東部的領土,人們也擔心西方是否會繼續支持烏克蘭,以及武器供應會不會中斷。對此,現在要烏克蘭是不可能的。烏克蘭官員表示,自從蘇聯解體以來,基輔簽署的所有協議都被莫斯科廢除,和俄羅斯坐下來談毫無意義,反而還很危險。烏克蘭外交部長庫列巴(Dmytro Kuleba)表示,俄羅斯總統普丁是一個說謊慣犯,他在去年2月入侵烏克蘭的前幾天,才承諾不會進行攻擊。相比之下,俄方卻經常表示,願意跟烏克蘭坐下來談。普丁本月在G20峰會稱,俄羅斯從未拒絕與烏克蘭和平談判,公開說退出談判的不是俄羅斯,而是烏克蘭。英國前駐白俄羅斯大使戴維斯(Nigel Gould Davies)稱,大家對普丁的話要持保留態度,「普丁假裝想要和平,不會有什麼損失。」波多利雅科指出,現在烏方無話可說,「我們將繼續攻擊打敗你」,他也強調,現在已經沒退路了。
一邊抗俄一邊掃貪 烏克蘭寡頭涉詐欺洗錢遭逮捕…曾是澤倫斯基最大金主
俄烏戰爭持續至今已經有556天,這場戰事到目前為止還看不到休止的跡象。而有消息指出,烏克蘭當局一邊在想辦法對抗俄羅斯,一邊也在處理境內貪汙腐敗的問題,目前傳出烏克蘭知名富商科洛莫伊斯(Ihor Kolomoisky)因涉入詐欺、洗錢等案件,目前已經遭有關當局下令拘捕。而科洛莫伊斯在此之前,被視為總統澤倫斯基背後最大的金主。根據《路透社》報導指出,烏克蘭基輔地方法院於2日以涉嫌詐欺、洗錢等罪名,下令將烏克蘭知名富商科洛莫伊斯拘留2個月。烏克蘭安全部門也在2日上午公布案件內容,表示科洛莫伊斯從2013至2020年這段期間,透過旗下銀行洗錢超過1400萬美元到境外。報導中提到,科洛莫伊斯被視為是1991年蘇聯解體後,迅速累積工業實力與財富的烏克蘭知名寡頭,本人目前仍遭受美國經濟制裁中。而過去科洛莫伊斯也曾被視為是烏克蘭總統則倫斯基背後最大金主,因為在出任總統職務前,澤倫斯基就是在科洛莫伊斯旗下的電視頻道中扮演總統,同時在2019年烏克蘭總統大選階段,科洛莫伊斯也成出面力挺澤倫斯基。在科洛莫伊斯遭到逮捕後,科洛莫伊斯的委任律師也表示,雖然法院有開出1400萬美元的保釋條件,但科洛莫伊斯不會繳納保釋金,而是會透過上訴的方式來證明自己的清白。而在科洛莫伊斯遭到逮捕後,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在一次談話中也提及了此案,他除了表示對執法機構將長期懸而未決的案件展現出執行的魄力而感謝外,澤倫斯基也表示「對於那些掠奪烏克蘭,將自己視為凌駕於法律規則上的人來說,不會再有過去那種長達數十年的『照舊』」,言下之意就是要將這些人全數繩之以法。
警衛被奪槍!摩爾多瓦國際機場槍戰釀2死 嫌中數10槍昏迷
因俄烏戰爭陷入政治紛亂的「歐洲最落後國家之一」摩爾多瓦,其首都的奇西瑙國際機場在6月30日發生槍擊事件。一名被拒絕入境的外籍男子,在搶奪警衛的手槍後射殺2名安保人員,並在交火過程身中數十槍,目前仍在昏迷救治中。據《路透社》報導,該名43歲男子被問及造訪摩爾多瓦的原因時,突然焦躁不安,接著劫持人質與安保人員對峙。但不知何故,男子竟奪走警衛配槍,在機場和安保人員爆發槍戰。摩爾多瓦檢方表示,該名男子為中亞國家塔吉克公民,因涉嫌綁架銀行職員遭塔國通緝。摩爾多瓦副總理兼外交部長波皮斯庫(Nicu Popescu)當天證實機場發生槍擊案,並造成2人喪生,「我誠摯向罹難者家屬表達慰問,並動員一切力量確保乘客安全」。另外,如果該名男子獲救,將在摩國受審並判刑,預料會遭受重刑指控。摩爾多瓦在蘇聯解體後獨立,但國內歐盟派與俄國派分裂嚴重並爆發內亂,最終政府軍在俄國介入下戰敗,親俄的非正式國家「德左」成立。而在俄烏戰爭爆發後,摩爾多瓦政府批評俄國入侵烏克蘭,與俄軍在布查犯下大屠殺,但國內挺俄派仍支持普丁,甚至呼籲被俄國統一。
普丁在白俄羅斯部署戰術核武 拜登批不負責任:莫斯科真的會動用!
由於俄國日前已在白俄羅斯部署第一批戰術核武,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也於美東時間19日聲稱,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使用戰術核武的可能性是「真實存在的」!據英國媒體《獨立報》的報導,普丁16日在聖彼得堡經濟論壇發表演說,首度證實俄國已在白俄羅斯部署第一批戰術核武,並聲稱這是一種威懾力,以警告西方國家停止軍援烏克蘭,而拜登17日則譴責這是「完全不負責任」的做法。接著,拜登又於19日在加州針對捐款者團體發表演說並指出,「大約2年前,我在這裡說我擔心科羅拉多河即將乾涸時,大家看我的表情都好像覺得我瘋了。」他補充:「當我提到我擔憂普丁會使用戰術核武時,他們同樣疑惑的看著我。但這是真實的!」白俄羅斯總統魯卡申柯(Alexander Lukashenko)才在上週表示,莫斯科已開始向明斯克交付戰術核武,並聲稱其中一些核武器的威力是1945年美國投在日本廣島和長崎原子彈的3倍。報導指出,這是自蘇聯解體以來,俄羅斯首次在境外部署這類射程較短、威力較小,且可用於實戰的核子彈頭。華府表示他們無意改變其對戰略核武的立場來回應俄羅斯的核武部署,目前也並未察覺俄羅斯正準備動用核武的跡象。今年3月,莫斯科和明斯克同意在不違反國際義務的情況下在白俄羅斯部署戰術核武器,普丁也曾在上個月駁斥拜登政府對俄羅斯計劃在白俄羅斯部署戰術核武的批評,並指出美國數十年來一直在歐陸部署此類核武。美國和其盟友還有中國正密切關注俄羅斯的部署行動,而北京日前也透過立場文件《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警告交戰雙方不要在俄烏戰爭中使用核武,包括攻擊歐洲最大核電廠「札波羅熱核電廠」(Zaporizhzhia Nuclear Power Plant)。
首度回應境內部屬俄製核武 白俄官員:西方國家逼的
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與白俄羅斯國防部長赫列寧於25日簽署文件,白俄羅斯同意俄羅斯可以在境內部屬戰術核武。這也是自蘇聯解體以來,俄羅斯首度在境外國家部屬核武。而白俄羅斯官員也在近期針對此事回應,表示會有此舉「都是西方國家逼迫」所導致。根據《路透社》報導指出,白俄羅斯安全委員會國務秘書沃爾福維奇(Alexander Volfovich)受訪時表示,1991年蘇聯解體後就從境外國家撤出這些武器,但如今由於美國提供了安全保證並未實施任何制裁「今天,一切都已崩塌。所有做出的承諾都已永遠消失」。沃爾福維奇解釋,在烏克蘭的「特殊軍事行動」是為了反擊其稱為「集體西方」試圖發動代理人戰爭並對莫斯科造成敗局。所以最終決議在白俄羅斯部屬核武,更表示「在白俄羅斯領土上部署戰術核武器因此是戰略威懾的一個步驟。如果西方政治家的頭腦中還有任何理智的話,當然,他們不會越過這條紅線。」沃爾福維奇也表示,會選擇在白俄羅斯部屬戰術核武,目的就是要在關鍵戰略問題上,嚇止西方國家「不要越過紅線」,此舉是西方國家逼迫所導致「無可奈何」的決定。
俄烏戰爭打不停 克林頓:後悔1994年「說服烏克蘭放棄核武」
俄烏戰爭戰火延燒超過1年,前美國總統克林頓(Bill Clinton)近日坦言,他對曾在1994年說服烏克蘭放棄核武,表達後悔之意。而一些烏克蘭人相信,如果烏克蘭有核武,俄羅斯就不會入侵該國。據《Newsweek》報導,克林頓近日受訪說,烏克蘭在1994年冷戰結束後交出核武器,「我基於個人利益,讓烏克蘭同意放棄他們的核武器。」他知道俄羅斯總統普丁,不支持前俄羅斯總統葉爾辛,所達成永不干涉烏克蘭領土邊界的協議。克林頓表示,烏克蘭害怕放棄核武,因為那是唯一可以阻止俄羅斯擴張主義侵害的東西,而普丁打破了協議,先拿下了克里米亞,「我對此感覺很糟糕,因為烏克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國家。」據了解,核武在俄烏戰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自俄羅斯入侵以來,俄羅斯就暗示可能使用核武,在蘇聯解體後,烏克蘭保留了核武,但在1994年烏克蘭放棄了。據《RTE》報導,戈爾韋大學法學講師唐納利(Larry Donnelly)表示,克林頓考慮到目前發生的一切,對自己的所作所為感到後悔是可以理解的,他想讓世界去核化,改善美俄的關係,而烏克蘭人民會憤怒也不意外。唐納利說,很多美國人覺得,美國為什麼要參與其中,「但我認為,如果他們看到美國在事件中扮演的角色,很多人可能會在道德層面上受到感動。」
俄羅斯以間諜罪名逮捕《華爾街日報》記者 白宮:荒謬且不可接受
俄羅斯情報部門美東時間30日以「涉嫌從事間諜活動」為由,逮捕《華爾街日報》美國籍記者格什科維奇(Evan Gershkovich)。白宮對此表示,俄羅斯相關指控是「荒謬的」。綜合《路透社》、《法國國際廣播電台》的報導,《華爾街日報》否認了俄國的指控,並要求立即釋放該名記者。白宮則指出,國務院正在就此事與俄羅斯政府聯繫,同時也敦促在俄居住或旅行的美國公民立即出境。在俄羅斯工作6年的31歲記者格什科維奇在烏拉工業區城市葉卡捷琳堡(Ekaterinbourg)遭到逮捕。(圖/達志/美聯社)報導稱,在俄羅斯工作6年的31歲記者格什科維奇在烏拉工業區城市葉卡捷琳堡(Ekaterinbourg)遭到逮捕。俄國情報部門懷疑他「替美國從事間諜活動」,也就是蒐集「一家俄羅斯軍工聯合企業的資訊」。俄羅斯外交部新聞出版司司長扎哈羅娃(Maria Zakharova)也聲稱,《華爾街日報》記者在葉卡捷琳堡的工作與新聞業無關。不過她指出,莫斯科將允許美國領事館接觸格什科維奇,且定罪過程會保持公開。對此,白宮新聞秘書尚皮耶(Karine Jean-Pierre)在記者會上回擊,「這些間諜指控是荒謬的,俄羅斯政府針對美國公民的行為是不可接受的。」《路透社》還聲稱,這是蘇聯解體後第一起俄羅斯指控外國記者從事間諜活動的刑事案件。如果俄方指控的罪名最終成立的話,根據俄羅斯刑法第276條,格什科維奇可被判處10至20年監禁。政治分析公司R.Politik創辦人史塔諾瓦亞(Tatiana Stanovaya)也在臉書上表示,自俄烏戰爭開戰以來,軍事事務、特別軍事行動、瓦格納集團等私人軍事團體的相關指控最高可被判處20年監禁。俄羅斯在這1年來緊縮了打擊間諜活動的立法程序。
普丁將發表演說 說明俄烏戰爭未來計畫與目標
在俄烏戰爭即將屆滿一年的時候,目前有消息指出,俄羅斯總統普丁將在21日9點(台灣時間21日下午5點)時發表演說,他會在這次的演說中說明「特別軍事行動」的最新近況、目前現階段的評估,以及未來的計畫與目標。根據《whbl》報導指出,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表示,俄羅斯總統普丁將對國會議員、軍官與士兵發表談話,「在我們的發展和生活處於關鍵與複雜的時刻,許多人都在等待消息,希望聽到對正在發生的事情的評估,對特別軍事行動的評估」。佩斯科夫表示,普丁還會針對國際局勢進行分析,以及針對西方社會對俄羅斯實施全面制裁後,俄羅斯未來的發展表達看法。報導中指出,在這次的俄烏戰爭中,俄羅斯軍隊雖然在戰場上遭遇3次重大挫敗,但俄軍依舊控制著烏克蘭大約20%的領土。而俄烏戰爭也是自1991年蘇聯解體以來,克里姆林宮領導人迄今最大的賭注。俄羅斯反對派領袖納瓦爾尼曾表示,俄烏戰爭的爆發原因,是源自於俄羅斯境內政治與經濟的問題,普丁不息一切代價,希望以此鞏固個人權勢,此舉將葬送俄羅斯的未來。
運動員換軍火之王 專家曝美俄「不對等換囚」內幕:與普丁有關
美國與俄羅斯日前達成換囚協議,以WNBA球星格林娜(Brittney Griner)交換「死亡商人」、尼可拉斯凱吉主演電影《軍火之王》角色原型的布特(Viktor Bout),這場被形容為最不對等的換囚,除了被視為俄國總統普丁的勝利外,也讓布特「影響全世界」的過去再次浮上檯面。綜合外媒報導,布特18歲被徵召入伍時曾在烏克蘭生活2年,據傳後來因語言天賦進入情報單位工作,因此與俄國情報高層甚至普丁等人關係密切,並和普丁與其寡頭一樣,在蘇聯解體時抓住機會,從食品運輸商轉型軍火商,加上俄國建立後因經濟陷入絕境,無力維持為第三次世界大戰準備的龐大武器和料件,使俄國在檯面上以軍武抵債或交換貨物,也傳出透過像布特這樣的軍火商,在黑市販賣軍火牟利。據傳俄國政府「黑資金」來源之一就是透過布特販售軍火而來。(圖/達志/美聯社)在非洲起家並打響名號的布特,曾提供超過1百萬把步槍,以及武裝直升機和地對空飛彈給任何需要的客戶,而被時任英國外交部長稱為死亡商人,被美國高級外交官斥為「邪惡的化身」,但諷刺的是,美國政府在伊拉克作戰期間,在不知情情況下租用布特旗下的30架運輸機使用,也讓外界窺見布特作為非法軍火商,卻擁有與其不相稱的龐大貨源與全球空運能力,同時被認為與俄國軍事情報機構GRU有密切關係。被控販賣軍火給塔利班、蓋達與非洲多個國家或軍閥的布特,據傳透過許多內線及「睡在直升機上」方式逃過歐美追捕,直到2008年於泰國遭美國緝毒局(DEA)設局後才被捕。而被判25年徒刑的布特,直到現在仍否認自己與GRU有關、轉賣軍火替俄國提供資金,但據監獄消息人士透露,布特一直在牢房掛著普丁照片,與說出烏克蘭這個國家不應該存在的言論。布特被捕後遭判25年徒刑。(圖/達志/美聯社)因此,就有人將此次換囚形容為「格林娜安全了,但世界更危險了」,也有專家認為這是普丁的外交勝利,成功轉移俄軍在烏克蘭挫敗的焦點,並向任何陷入麻煩的俄羅斯人傳達「祖國不會遺忘你」訊息,不過另有專家指出,這場不對等的換囚,也顯示俄國內部不穩,才會用運動員交換軍火之王。
紀念俄國母親節 普丁與士兵媽媽會晤:兒子不會白白犧牲
俄烏戰爭至今已持續9個月,美方估計雙方的軍事人員死傷至少超過20萬人。對此,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也於當地時間25日抽空會晤一群前往前線的俄軍士兵的母親,以紀念俄國母親節,當天她們在會中讚譽普丁的領導能力,而普丁也向這群媽媽保證,「你們的兒子不會白白犧牲。」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於當地時間25日抽空會晤一群前往前線的俄軍士兵的母親,以紀念俄國母親節。(圖/達志/美聯社)據《路透社》的報導,普丁25日為了紀念俄國母親節,在莫斯科州新奧加廖沃官邸(Novo-Ogaryovo)舉辦了為期2小時的元首與俄軍士兵母親見面會。普丁和17名婦女圍坐在擺滿茶、蛋糕和水果的大桌旁,席間有些人戴著深色頭巾,瀰漫哀悼的氛圍。普丁在開場白表示:「我想讓妳們知道,我個人和國家的整個領導階層,我們都願意分擔妳們的痛苦。我們明白,沒有什麼能取代失去的兒子,尤其是對一位母親而言。」並強調「我與妳們感同身受。」報導稱,普丁發言時呼吸沉重,時不時就會清嗓子表達哽咽。普丁表示,他並不後悔對烏克蘭發起「特別軍事行動」,同時他也強調這場戰爭是俄羅斯在經歷1991年蘇聯解體以來數十年的西方屈辱後,又一個面對西方霸權挑戰的關鍵時刻。普丁還稱讚這些婦女的兒子們捍衛了「新俄羅斯」的尊嚴,並聲稱自己有時候還會打電話給前線士兵,而這些人在他眼中就是名符其實的英雄。同時,普丁也敦促婦女們不要相信電視或網路上有關戰爭的「假消息」和「謊言」。而這些來自俄羅斯各地、代表境內不同民族的母親們,則依序感謝普丁的領導,並祝願他一切順利,接著她們開始講述為崇高志業而英勇戰鬥甚至犧牲的兒子們。不過大多數的婦女也藉此機會抱怨士兵們沒有品質良好的衣物、前線需要更多無人機,或者官員冷漠以待的問題。
百年來死亡人數最多空難!4嫌犯「奪走298條人命」判決將出爐
21世紀死亡人數最多的「馬航MH17空難」,荷蘭法庭將在17日對被控在2014年擊落馬來西亞航空MH17航班的4名在逃嫌犯作出判決。4名嫌犯包括3名俄羅斯人和1名烏克蘭人,如果被定罪將面臨終身監禁。這4人仍然在逃,並拒絕出席審判,荷蘭法庭將發布國際通緝令。荷蘭檢察官說,嫌犯是克里姆林宮支持分離主義勢力的人,在將山毛櫸飛彈從俄羅斯的一個軍事基地帶入烏克蘭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儘管他們並沒有扣動扳機。這架飛機墜毀的地區在2014年已經處於戰鬥狀態,今年已經成為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一個關鍵戰場。現年67歲的范·齊特維德(Evert van Zijtveld)在8年4個月前馬航MH17空難中失去19歲女兒、18歲兒子,該空難造成298名機上人員喪生,齊特維德說,「那些對空難負有責任的人,該被送進監獄,國際社會該追捕他們。」馬來西亞航空17號班機(MH17)空難發生於2014年7月17日,在從阿姆斯特丹飛往吉隆坡時,在靠近俄邊界的烏國領空內1萬公尺高空被山毛櫸地對空飛彈攻擊以致墜毀,機上283名乘客和15名機組成員悉數罹難。飛機墜毀在烏東部頓內茨克州,距俄邊境40公里。烏克蘭緊急救援人員已在事故現場尋獲失事客機黑盒子。俄羅斯對荷蘭調查團所做出的MH17被俄製山毛櫸飛彈擊落的結論表示贊同,但對於飛彈來源提出,根據現場殘骸,該編號為8868720的飛彈於1986年12月29日由俄羅斯生產並部署於烏克蘭的蘇聯防空部隊第223防空團,在蘇聯解體後歸屬烏國,俄國認為是西方支持的烏軍擊落後嫁禍給俄,或是烏軍誤擊。
「140小時軍訓」納入俄國中學必修課! 蘇聯解體後首見
俄羅斯教育部長謝蓋爾(Sergei Kravtsov)於當地時間9日宣布,自2023年起,俄國中學生必須在畢業前2年接受140個小時的軍事訓練必修課程。據英國《每日郵報》的報導,隨著2月底爆發的俄烏戰爭即將邁入第9個月,俄羅斯教育部長謝蓋爾也在9日突然宣布,自2023年起,學生必須在最後2個完整的學年修習至少140個小時的軍事訓練必修課程,「目前仍在籌備中,我們將在1月1日之前進行測試,讓課程可以在2023年的新學期準時上路。」俄羅斯聯邦會議國家杜馬副主席巴甫洛夫(Vladimir Pavlov)表示,學童將在課程中接受退伍軍人的指導,學習各種實用的軍事技能,例如機槍操作、戰場急救,以及搭建臨時避難所等。俄羅斯政治家謝蓋爾(Sergei Mironov)則聲稱,該軍事訓練的推出將「協助公民有系統地為可能發生的衝突做好準備,並幫助數以千計的人民找到工作」。俄羅斯校園引入強制性軍事訓練最早可追溯到舊蘇聯時代,當時的學生必須接受「初級軍事訓練計畫」(initial military training programme),內容包括基本的急救方法、槍械操作以及核武及化學軍事襲擊的應對措施,不過該項目自蘇聯解體後的1993年即退出俄羅斯校園。
南韓內部掀「部署戰術核武」呼聲 北韓嘲諷:不要指望美國守護
北韓從9月底開始於2週內進行了7次的導彈試射以及2次共350枚砲彈的射擊,尤其10月4日這天,更向日本東部海域發射中程彈道導彈,飛越日本上空,導致該國立刻發佈國家避難警報。目前傳出北韓最快將在中國20大結束後進行第7次核試爆,計劃實現核彈頭小型化。對此南韓政壇也掀起了是否部署戰術核武的討論聲浪。不過北韓官媒卻嘲諷,「南朝鮮尹錫悅殘黨真是可憐哪!難道你們能100%保證美國會守護你們嗎?」據韓媒News1的報導,北韓官媒《統一的回聲》23日發表了一篇以「嘲笑尹錫悅逆賊敗黨可憐處境」為題的文章,指出南韓尹錫悅政府內部雖傳出「要求美軍提供戰術核武部署」的呼聲,但華盛頓卻明顯不願做出更進一步挑釁平壤當局的舉措,「尹錫悅政府內部掀起了許多關於核武裝的呼籲,但美國卻明顯拒絕在朝鮮半島重新部署戰術核武、維持部署美國戰略資產。美國雖一再保證將提供擴大遏制力量,但具體將提供何種武器、將於何時啟動、如何實行等卻一直是未知數,一切全憑南韓對美國口頭承諾的信任。」報導續稱,「(尹錫悅政府)能百分之百保證,美國會守護南朝鮮嗎?美國實際上拒絕維持部署用於對抗北韓軍事舉措的戰略資產,以及拒絕重新部署戰略核武。因此,南韓當局無疑將陷入難題。」自1991年隨著蘇聯解體後,美國便開始撤出部署在海外的戰術核武,美軍的戰術核武也至同年12月全面撤出朝鮮半島。北韓領導人金正恩(Kim Jong Un)今年稍早便頒布了核武政策法,授權了預防性核打擊,意味著北韓的核子地位不可逆轉,實質終結了無核談判的可能性。幾個月以來,首爾和華盛頓的官員也不斷示警,平壤恐將進行第7次核子試爆,時間點可能在10月底。而美國北韓核武專家也指出,北韓未來將會透過一連串的核試驗,來滿足針對戰術核武、中程彈道飛彈、洲際彈道飛彈的需求,除了要實現核彈頭輕型化、小型化的目標,還要加強核打擊美國本土的能力,以此在朝鮮半島上換取更大的外交和地緣政治籌碼。
馬斯克「逆風挺俄」 澤倫斯基發推反諷…引爆推特大戰
全球首富馬斯克(Elon Musk)日前在推特發起有關「俄烏和平」的投票,並列出他認為可能實現的作法,卻因內容「明顯偏俄」,引爆烏克蘭人民、外交官與總統澤倫斯基不滿,澤倫斯基為此還發起投票嘲諷馬斯克。馬斯克認為,俄烏想實現和平,必須「重辦俄佔區公投」,在聯合國監督下由當地人民投票決定歸屬、「克里米亞正式屬於俄國」,表示當地自1783年即屬於俄方,一直到蘇聯領導人赫魯雪夫犯錯為止、「克里米亞水源供應受到保障」以及「烏克蘭應保持中立」。馬斯克接著又發起另個「是否由頓巴斯及克里米亞居民決定自己屬於烏克蘭或俄國」投票,並進一步指出,他不在乎這些提議是否受歡迎,只在乎數百萬條生命能否不必要的死去,與強調「我覺得烏克蘭不太可能贏」、「俄國不太可能投核彈,卻是可能的結果」,因此需要找到和平方案。由於馬斯克的歷史、政治認知與俄國高度重疊,他的和平方案雖有高達250萬人投票,卻有60.1%網友反對此一想法。烏克蘭駐德國大使梅爾尼克(Andrij Melnyk)發推狠嗆馬斯克:「滾開(Fxxx off),這是我對你的外交回覆。」與嘲諷不會再有烏克蘭人買特斯拉。烏國總統澤倫斯基則用委婉方式回敬,在推特發起「你比較喜歡哪個馬斯克」投票,請網友從「支持烏克蘭的馬斯克」和「支持俄羅斯的馬斯克」擇一,結果有高達79.5%的網友投給支持烏克蘭。此外,立陶宛總統瑙塞達(Gitanas Nausėda)也對馬斯克的想法作出精闢見解:「如果有人偷走你的特斯拉輪胎,聲稱車子跟輪胎都投票贊成,也不代表小偷成為車輛或輪胎的合法車主。」值得注意的是,烏軍近日已收復多個俄國總統普丁簽署承認的「新領土」,並持續在烏東和烏南製造壓力,戰事持續向烏克蘭傾斜。而馬斯克對烏克蘭的認知也多有偏誤,例如蘇聯解體時,有過半數的克里米亞居民公投支持歸入烏克蘭,美、俄、英三國在1994年曾簽署備忘錄,尊重烏克蘭的獨立、主權及邊界,並保證「避免動用武力和武力威脅」,但俄國卻在2014年併吞克里米亞。
全球地緣政治大動盪!塔吉克、吉爾吉斯元首在上合會握手 兩國卻驚爆邊境衝突
在烏茲別克舉辦的上海合作組織峰會於15日正式展開,但與此同時,全球地緣政治環境卻不斷惡化,除了歷時逾半年的俄烏戰爭僵局不見轉機之外,雅典和安卡拉當局也不斷隔海叫囂,土國總統艾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ğan)甚至揚言動武;外高加索方面,則有亞塞拜然及亞美尼亞兩國的主權爭議領土納卡地區(Nagorno-Karabakh)在13日硝煙再起,導致雙方逾百位士兵陣亡;中亞同樣不平靜,身為前蘇聯加盟共和國的吉爾吉斯和塔吉克也在14日因領土爭議爆發邊境衝突,目前相關區域已有約12萬人遭到撤離。據土耳其廣播電視公司(Türkiye Radyo Televizyon Kurumu)、歐亞網(Eurasianet),以及塔吉克媒體「亞洲+」(Asia-plus)的報導,雖然吉爾吉斯和塔吉克的元首皆有參與這次的上海合作組織會議,但兩國還是在14日爆發邊境衝突,該事件目前已造成至少2名塔吉克邊防哨兵陣亡、數十人受傷,另有大約12 萬居民遭到撤離。吉爾吉斯衛生部表示,至少有55人在衝突中受傷,另有一名住在多斯托克村(Dostuk)的15歲女孩在砲擊中喪生。吉爾吉斯安全部門則指責塔吉克武裝部隊故意針對學校、幼兒園、商店、急救站和平民開火。另有吉爾吉斯民眾告訴媒體,塔吉克軍正在攻擊平民,而他們只能丟擲石塊還擊。對此塔吉克當局則發表公開聲明,指責吉爾吉斯部隊先用機槍和迫擊砲對塔吉克的一處邊防哨所發動攻擊,引發騷亂。塔吉克安全部門則聲稱,他們的部隊曾多次要求停火,但這些提議都遭到吉爾吉斯當局忽視。對於雙方互相指責,宛如活在平行時空的說法,俄羅斯新聞社(RIA)則援引莫斯科當局的聲明表示,雙方的邊防代表正進行協商,盼情勢得以穩定下來。據悉,吉爾吉斯和塔吉克都在蘇聯解體並獨立後,與俄羅斯保持結盟關係,俄國也都有在兩國境內設立軍事基地。不過兩國970公里長的邊界中,有近半存在主權爭議,且畫界進展緩慢,導致邊境對峙和衝突時有所聞。雙方甚至在2021年一度瀕臨開戰邊緣,當時的血腥衝突導致50人喪命。
英女王逝世/她在位70年締造驚人記錄 目睹英國從全球霸權衰敗到瀕臨解體
今年是96歲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Queen Elizabeth II)登基的70週年,她不但是英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君王,還締造了許多驚人的數字,例如全球君王在位時間第3長、出訪國家超過100個等。同時她還見證了幾件歷史大事,包括二戰同盟國的勝利、象徵英國霸權式微的第二次以阿戰爭、蘇聯解體,以及大不列顛脫歐後醞釀的分裂危機。紀錄1:長壽伊莉莎白二世出生於1926年4月21日,並在25歲時,於1952年2月6日即位、1953年6月2日加冕,在位至今已70年又3個多月,締造英國歷代君王在位最久紀錄,也是現今全球最高齡的君王與虛位元首,同時她還是歷史上在位時間第3長的君王,僅次於法王路易十四(Louis XIV)的72年又110天,以及泰王蒲美蓬(BhumibolAdulyadej)的70年又4個月。紀錄2:出訪國家1952年至今,伊莉莎白二世曾出訪超過100個國家,這在英國歷史上絕無僅有,同時女王訪問大英國協的國家次數更超過150次。她出訪最多次的國家是加拿大,至今去了22回;歐陸國家則以法國居冠,至今13次,女王也通曉法語。紀錄3:寄發賀卡的數量寄發賀卡也是英國女王的日常事務之一。在位70年來,伊莉莎白二世寄給百歲人瑞的賀卡大約有30萬張,更有超過90萬對結婚60周年的夫妻收過女王的賀卡。紀錄4:肖像逾200幅伊莉莎白二世首度成為肖像畫人物是在7歲那年,至今累計200幅以上,絕大多數作品都是傳統風格。見證歷史1:同盟國在二戰贏得勝利1945年,英、法、美、蘇、中華民國等組成的同盟國在二戰中擊敗了由納粹德國、大日本帝國為核心的軸心國陣營,但世界沒有平靜太久,美蘇冷戰展開,鐵幕降臨歐陸。而英國這個全球霸權也因為在戰爭中積欠美國大量債務,而逐漸喪失其全球經貿和金融中心的地位,最終英鎊霸權被美元霸權取代。伊莉莎白二世也在二戰結束後7年登基為女王。見證歷史2:第二次以阿戰爭(蘇伊士運河危機)1956年英國、法國及以色列派兵攻打掌握蘇伊士運河的埃及,因為該運河對英法兩國來說有著極高的經貿和戰略價值,而以色列也需要打開運河,讓船隻得以通航。但美國最後出面介入,透過其石油貨幣體系和美元霸權逼迫英法兩國撤軍。蘇伊士運河危機後,英國艾登(Anthony Eden)政府正式垮台,並促使之後的麥克米倫(Harold Macmillan)政府加快英國的非殖民化進程,進而導致該國的帝國殖民體系遭到毀滅性打擊。該事件象徵了美國完全取代英國,正式奪下了全球霸主的地位,世界正式從三強鼎立變成美蘇兩強的對抗,而英國則從全球性霸權衰敗為一個地區性強權。見證歷史3:蘇聯解體美蘇兩強的代理人戰爭在二戰結束後不久於世界各地展開,包括國共內戰、越戰、韓戰、蘇阿戰爭等等,中間還經歷了柏林危機、古巴飛彈危機等人類最接近核戰爭的歷史關鍵事件。而後隨著蘇聯領導人戈巴契夫向西方妥協,1989 年,東歐的民主運動展開,導致柏林圍牆倒塌,同時美國則以「北約不東擴」換取俄羅斯同意,使東、西德能夠重新統一。1991年蘇聯正式解體,美國總統柯林頓(Bill Clinton)和俄羅斯領導人葉爾欽(Boris Yeltsin)宣布雙邊進入新時代關係。近年來,美國則因為違背了北約不東擴的承諾,試圖在烏克蘭部署核武器,誘使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導致該國再次與西方發生衝突。見證歷史4:大不列顛脫歐後醞釀的分裂危機日裔美籍學者福山(Yoshihiro Francis Fukuyama)在冷戰結束後,將民主制度視為歷史的終結,但隨著川普上台、英國脫歐,以及中國和東南亞的崛起,英國和美國的民主價值和制度優越備受考驗,尤其老牌民主國家英國民粹式的脫歐,引發了蘇格蘭及北愛爾蘭的不滿,使得那個曾經的日不落帝國大不列顛在接下來5年可能解體成只剩英格蘭和威爾斯。或許伊莉莎白二世在此時逝世對她來講是一種解脫,畢竟看著自己心愛的母國由盛轉衰,一天一天的凋零,絕對非常難以承受。大英帝國解體後,大英國協以英國君主作為國家元首的成員國也從伊莉莎白二世登基時的70個萎縮到現在只剩15個。戈巴契夫和英女王的逝世,或許象徵著一個舊時代的結束,以及新世紀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