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壓藥
」 高血壓 血壓 藥物 柚子 血壓藥音樂人黃建銘講評太犀利 陳孟賢唱前先吞高血壓藥
中視《綜藝一級棒》新一集邀請到重量級詞曲創作人黃建銘,而他的父親正是知名音樂人黃敏老師,父子倆在歌壇寫過無數首經典名曲,製作單位該集以「黃式雙驕樂壇金曲匯」主題,向兩位音樂才子致敬。而黃建銘在接受主持群訪問時提到:「從小我父親就不准我學音樂,他一天都不教我,(其實)我是念法律的,所以我這一輩子都在斜槓人生。」許志豪演唱黃建銘爸爸黃敏老師所作的〈無奈的相思〉。(圖/中視提供)黃建銘擔任評審讓主持群及歌手們個個壓力山大,許志豪也想起早年參加歌唱比賽時的經歷:「我每次要比賽時,那時候我都會偷偷問今天有沒有黃建銘老師,如果有,我就完蛋了,因為我一定是吊車尾的。」黃建銘則打趣地說:「但讓我指點過的,好像都滿有進步的。」許志豪一聽竟追問:「那老師你可以講幾個你指點過沒進步、後來淘汰的人嗎?」黃建銘先是回:「有一位許姓選手,後來去當主持人了。」接著直接對著許志豪說:「要把你打最後一名,其實我也於心不忍,因為太多次了你知道嗎,可是要把你搞上去又搞不上去就沒辦法。」這番話讓當事人許志豪聽了哭笑不得。 陳孟賢唱歌功力獲得黃建銘稱讚。(圖/中視提供)節目中許志豪選唱由黃敏老師所作詞作曲的〈無奈的相思〉一曲,因為是當著黃建銘老師的面前,所以心情難免有壓力,唱完後,杜忻恬先給了許志豪一劑強心針,「這首歌志豪哥以男生的角度去詮釋,(音)抓得剛剛好,不會有太多哭腔。」話還沒講完,許志豪就急忙衝過去握手:「謝謝杜忻恬老師,有妳一個人懂我就好了,其他都多的。」接著當黃建銘講評時,先冒出一句「他就是不用製造缺陷」,許志豪一聽頓時靜止10秒不知如何面對,沒想到黃建銘其實對他的演唱極度讚賞:「進步很多,揪住我們聽的人的耳朵,所有的缺點都忘了。」這讓許志豪的心情像洗三溫暖一樣。看到黃建銘專業講評的風格,陳孟賢根本不敢唱:「我是連一關都沒過的那種。」許志豪還嚇他:「我們是走天堂路出來的你知道嗎。」只好許志豪和陳隨意陪陳孟賢壯膽,三人合唱〈茶噢〉,邊唱邊跳還加入即興口白,連黃建銘都被逗笑,但講評時,黃建銘卻獨漏陳孟賢,陳孟賢只好搬出苦肉計:「我要唱你的歌時,我還吃了高血壓的藥耶。」但聽了陳孟賢第二首歌,黃建銘也點出他的特色:「我剛真的有認真聽,你的唱歌實力真的沒話講,怪不得婆婆媽媽會那麼喜歡。」他還以日本演歌歌手冰川為例,認為陳孟賢可以往那一方面發展,「他在日本超紅的,而且全部都是婆婆媽媽,但是他是紅白可以唱壓軸的實力。」
尹馨血壓飆破200憂中風 曝少見疾病找上門飽受折磨
尹馨今(20日)出席醫療宣導記者會,她透露一年前發現自己血壓常飆高、還有低血鉀問題,血壓最高的時候甚至會飆破200,即使吃高血壓藥物也降不下來,也查不出病因,一度很擔心自己演戲會演到中風,讓她心情飽受折磨。之後她才確診是罹患罕見的內分泌疾病「原發性高醛固酮症」,以內視鏡手術切除腎上腺病灶,一週內就痊癒。尹馨透露當時她常感到異常疲倦,醫生建議她低血鉀可以多補充香蕉、芹菜汁,但其實她血液裡根本留不住鉀,即使補充含鉀食物也沒有幫助。她因為內分泌問題,拍戲時常感到疲倦不堪,低血鉀也讓她肌肉無力,加上高血壓問題,擔心自己演戲演一演就中風。她表示:「當時劇組都會幫我鋪一張床,就是隨時讓我可以躺下去。」她直到就醫診斷,才發現自己得了少見的內分泌問題,「是腎上腺素上的一顆小瘤,讓我的身體天翻地覆受到影響,這種病不會痛,但卻會慢慢折磨你。」所幸開刀後已經恢復健康。台大醫院原發性高醛固酮症中心主任吳允升則表示,原發性高醛固酮症主要症狀就是高血壓、低血鉀,一但發現血壓數值過高,吃藥又無法控制,務必就醫檢查。
漱口水爭議1/酒精濫殺好菌「恐影響血壓升降」 換季防爆發心血管疾病
在商業廣告多年的宣傳下,許多人都認為漱口水是必備的口腔清潔用品,事實上並非如此,甚至有醫師警告,使用含酒精漱口水可能會影響血壓,甚至會進一步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尤其秋冬換季溫差變化大,三高族群需特別當心。 秋天氣溫瞬息萬變,正是心血管疾病發季節,根據衛福部最新公布的2023年資料,心臟疾病高居國人十大死因第二名,僅次於癌症,每年超過5.6萬人死於心血管疾病,平均每42分鐘就有1人死於腦血管疾病,尤其最常發生在季節交替時。 林口長庚腦中風中心主任張庭瑜表示,血壓是最大關鍵,幾乎8~9成的腦出血都跟血壓有關。「每到冬天腦出血患者就增加約3成,除了溫差大會刺激血管收縮,天氣冷也容易讓血壓上升,增加腦出血風險,所以首先要定時服用血壓藥,同時做好保暖工作,再來就要注意症狀。」 但血壓無聲無息,很多人血壓高也不自知,萬一無意中刺激血壓上升,可能就會引爆心血管疾病,而日常生活常見的漱口水,竟然可能是肇禍兇手? 美國心臟外科醫生Jeremy Londonb日前在社交平台PO文表示,為了心臟健康,他不會使用含酒精的漱口水,因為這類漱口水會殺死口腔內所有細菌,其中包括好的細菌,這些好菌有助人體產生一氧化氮,能幫忙血管壁擴張,有助於調節血壓,當這些好菌都被殺死之後,自然就會影響血壓,尤其對患有高血壓的人更不好。 「英國也有這樣的相關研究,關鍵就在於一氧化氮。」林口長庚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表示,一氧化氮可刺激血管的內皮細胞擴張舒張血管,使血壓下降,同時增加血流量,改善全身血液循環。此外,一氧化氮也可避免血管內壁形成斑塊、血栓阻塞,減少中風和心肌梗塞的機率。 多數民眾依賴漱口水緩解口腔不適症狀,醫師建議度過急性期後,還是要根本治療病因才是解決之道。(圖/報系資料照)國際期刊《自由基生物學與醫學》2022年時曾進行研究,找來19名健康民眾開始每天用2次含酒精漱口水,並測量血壓。結果發現,24小時內,血壓上升了2到3.5毫米汞柱,而血壓每升高2毫米汞柱,死於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分別升高7%和10%。 「除了殺光好菌,含酒精漱口水也會影響唾液分泌!」柏登牙醫診所院長黃斌洋表示,口腔唾液中含有許多免疫球蛋白與酵素,含酒精漱口水因為容易揮發,所以會進一步影響唾液腺分泌,導致口腔唾液變少,也可能影響血壓升降。 黃斌洋提醒,只要好好刷牙、使用牙線,其實可將漱口水作為選擇性輔助用品,除非是雙手較不靈活的長輩或中風患者、或剛動完口腔手術者才需要。大多數民眾可能是因為牙周病、牙齦發炎等原因使用漱口水,建議先治療好口腔疾病才是根本之道,而非依賴漱口水。
血壓低到難以測量 陸女把降血壓藥「掰開服用」險致命
長期服用降血壓藥的民眾們得注意!日前大陸一名女子因血壓過高,為了控制血壓,將降血壓藥片掰開服用後感到頭暈目眩,昏迷不醒。女子被緊急送到醫院時,血壓甚至低到難以測量,所幸經過搶救後脫險。醫師特別呼籲,有些藥物需要緩慢且穩定的釋放,自行掰開或研磨後服用,可能會因瞬間濃度過高,造成藥物中毒。據《福建健康報》報導,40歲的張女士患有高血壓已經一年多了,近來,她的最高血壓達160/100mmHg。張女士以為是服用的降血壓藥藥量不足,就把降壓藥用牙齒咬斷,服用了大半片。然而,服藥後不到半小時,張女士便突感視線模糊、雙腿無力,最終倒在沙發上,連睜開眼睛的力氣都喪失。家人趕緊將她送到福建省級機關醫院搶救,經該院心內科林姓副主任醫師診斷,張女士所服用的是硝苯地平控釋片,這種藥物1片相當於3片普通硝苯地平片的劑量。一旦被咬碎、掰開或研磨後服用,大量降壓藥會瞬間湧入體內,導致血壓急劇下降。醫師特別提醒,緩釋片和控釋片的設計初衷是為了實現藥物的緩慢、穩定釋放,因此一般不能碾碎或掰開服用。否則,藥物將會迅速釋放,不僅無法達到長效治療的目的,還可能引發藥物濃度快速上升,導致藥物中毒的風險。該消息發布後,引發了很多網友的關注。有網友留言「原來這麼危險」、「藥名裡面帶控釋、緩釋的,都是要慢慢釋放的,不能打開吃」、「控釋片不能咬或掰,包衣膜破掉的一瞬間大劑量藥物會瞬間釋放」、「早就應該普及這方面知識,我吃了20多年這種藥,今天才知道。」
《黑白大廚》看健康3/「阿姨無菜單料理」父親腦出血後改變人生 醫:一症狀最關鍵
Netflix《黑白大廚》人生料理比賽時,參賽者「阿姨無菜單料理一號」端出安東湯麵,原來她小時家境富裕,但父親事業失敗、大受打擊腦出血而半身不遂,眼看家道中落,母親只好賣麵扛起家計。腦出血相當致命,存活下來約半數失能,經常造成家庭一夕崩塌,醫師提醒,腦出血的主因是血壓,而頭痛是最關鍵的症狀!「阿姨無菜單料理一號」本名金美玲,在《黑白大廚》8強賽時端出一碗樸實美味的安東湯麵,她含淚哽咽道出人生故事,原來她原本家境富裕,但父親事業失敗後又爆發腦出血,雖然撿回一命卻半身不遂,母親為了養育孩子便在市場角落賣麵,金美玲說:「我學生時期非常討厭吃那道湯麵,因為那給人一種貧窮的印象,我當時就是如此厭惡。」沒想到母親也接著病倒,金美玲只能一肩扛起賣麵的養家工作。她說:「我曾經極度厭惡的湯麵,卻成為我人生最棒的恩人。這碗麵對我而言,就像奇蹟與命運般的存在。我們全家人因為這碗麵,能過著幸福的日子。」令人感動的人生故事,逼哭大批觀眾。「腦出血總是發生得很緊急,而且死亡率高、失能機率也很高!」林口長庚腦中風中心主任張庭瑜說,所以預防最重要,其中血壓就是最大的關鍵,幾乎8~9成的腦出血都跟血壓有關。但血壓無聲無息,所以很多人血壓高也不自知,以致於許多腦出血患者都在沒有防備的情況下被送進醫院。「尤其現在有年輕化的趨勢,去年有一位35歲的腦出血患者,由於是嚴重的腦幹出血,所以發生的當下就立刻全身癱瘓、意識不清,雖然當時搶救回來,但最終還是不幸過世。」《黑白大廚》參賽者「阿姨無菜單料理一號」本名金美玲,她的父親因腦出血而半身不遂,導致家道中落,也促使她走入餐飲業。(圖/翻攝自Netflix)張庭瑜說,這位年輕男性血壓過高、工時過長、又有菸酒習慣,推測是這些因素才讓他爆發腦出血。「他是家中的經濟支柱,家中除了父母,還有一位原本就失能的哥哥,他離世後家庭處境變得更艱難。」張庭瑜嘆道,腦出血絕對是預防勝於治療,而預防方式也很明確,就是控制好血壓。「尤其已經逐漸進入秋冬,每到冬天腦出血患者就增加約3成,除了溫差大會刺激血管收縮,天氣冷也容易讓血壓上升,增加腦出血風險,所以首先要定時服用血壓藥,同時做好保暖工作,再來就要注意症狀。」張庭瑜說,雖然腦出血沒有症狀可提早警覺,但血壓高可以預先知道的,建議要養成固定監測血壓的習慣,血壓過高就要趕緊就醫,同時若出現頭痛、頭暈等高血壓症狀,也要有所警覺,多一份留心就能保護自身健康與家庭幸福。
男星公開破百公斤肥胖黑歷史 瘦身成功自嘲「減掉一個蔡依林」
男歌手盧學叡過去從歌唱選秀節目出道,溫柔嗓音深受粉絲喜愛,近期公佈肥胖黑歷史,坦言疫情前常聚餐吃美食、胃口變大日漸發福,體重一度飆破127公斤,直至健康拉警報才開始積極減肥,近日盧學叡登上《聚焦2.0》分享甩肉心路歷程。盧學叡透露當時檢驗出高血壓及高膽固醇,被醫師警告「若不減肥恐一輩子吃慢性病藥物」才讓他有所警覺。他花1年半時間減下42公斤恢復正常體態,瘦身成功讓他開玩笑直呼:「我減掉一個蔡依林。」盧學叡花1年半時間減下42公斤恢復正常體態。(圖/年代提供)盧學叡過去為吃美食完全不忌口,自曝每天需要吃7餐,且每餐至少要吃2碗飯才有飽足感,體重一度標到127公斤,當時完全沒自覺過度肥胖,反而自嘲很像吉祥物相當可愛,直到蹲下綁鞋帶都開始喘,才驚覺健康已經亮紅燈,檢測發現血壓破200、膽固醇破230,醫師警告再不減肥恐一輩子吃降血壓藥。他靠多吃蔬菜及肉類、減少白飯份量,健康方式瘦身後,血壓也回歸到正常指數。
中秋烤肉潮釀「急診腸胃病患暴增」 30歲男子嚴重嘔吐「水都沒法喝」
今(17)日就是中秋節,相信不少人都會趁此機會烤肉歡慶一下,但近日也傳出,衛生福利部台中醫院急診室近期接連收治多起因烤肉引發的腸胃炎病例,引發外界關注。急診室主任陳莉瑋醫師表示,每逢中秋前後,急性腸胃炎病例通常會增加一到兩成。根據媒體報導指出,陳莉瑋醫師表示,近日一名20歲女子在參加烤肉聚會後,出現嚴重腹瀉症狀。她不僅食用了烤肉和海鮮,還吃了自製的炒飯和炒麵。結果從當晚開始出現噁心、嘔吐和腹痛症狀,一夜之間竟然腹瀉高達5次,整晚都無法離開馬桶。家人不得不緊急將她送往醫院就診。除此之外,陳莉瑋醫師也提到另一名個案,該名個案是一名30歲男性。他在前一晚參加了中秋節大餐,其中包含生魚片和海鮮。疑似是因為生魚片存放時間過長或海鮮未完全煮熟,他開始出現頭暈、胃痛,並伴隨嚴重的嘔吐和腹瀉。情況嚴重到連水都無法下嚥,甚至吐出了膽汁。他也被緊急送醫治療。陳莉瑋醫師提到,這兩位患者在醫院接受了類似的治療,分別是補充水分、服用止瀉藥和止吐藥,並在留觀後才被允許回家。為了讓民眾能夠安全享受中秋佳節,陳醫師特別提出「一要二不」的飲食建議。首先,食材一定要烤熟;其次,不要混合生熟食物;最後,避免食用烤焦的食物。遵循這些原則,不僅可以預防腸胃炎,還能夠降低致癌物質的攝入。除了烤肉之外,其實柚子也需要特別注意,陳莉瑋醫師表示,雖然柚子是富含纖維的健康水果,但它含有的某些成分可能會影響特定藥物的代謝,如降血壓藥、抗凝血藥和降血脂藥物。這可能導致藥物在體內濃度升高,影響治療效果。因此,正在服用這些藥物的民眾應該諮詢藥師意見,避免在服藥期間食用柚子。陳莉瑋醫師也提醒,如果民眾出現持續的腹痛、嘔吐或腹瀉症狀,不要輕視,應及時就醫。。
原廠不玩了1/十年內13款藥物退出台灣 「年用2000萬顆」這顆血壓藥也bye了
國人一年使用2000萬顆的降血壓藥「Aprovel安普諾維膜衣錠150毫克」年底將退出台灣市場,引發震撼。受到藥價影響,近10年來已有13款原廠藥陸續選擇放棄台灣市場,其中血壓藥是重災區,除了安普諾維膜衣錠150毫克之外,「捷賜瑞錠10公絲」及「普心寧持續性藥效錠10公絲」也在名單內,這2款藥品一年用量也達430萬顆,其他還包括憂鬱症、青光眼、過敏、止痛藥等藥物。40年老藥百憂解即將在11月退出台灣,消息一出,讓近年原廠藥出走的窘境再度現形。隨著台灣健保藥價不斷下修,百憂解曾經1顆僅要價1.96元,被喻為「比買1顆糖果還便宜」,2019年藥廠曾宣布將停止進口,後來2020年9/1申請健保藥價調高後,該藥才得以繼續在台使用。今年6月,進口百憂解的台灣禮來向食藥署通報不再進口,百憂解確定在11月後退出台灣市場。由於百憂解過去就喊過退出台灣,所以身心科醫師大多以其他藥物逐漸取代,根據健保資料,百憂解去年的申報用量為292萬顆,市占率15.3%。新田身心診所院長張學岺曾受訪指出,目前百憂解的主要開立者為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因16歲以下的個案在有憂鬱症、強迫症或拒學等情緒問題時,百憂解是該族群少部分能使用的藥物之一。且百憂解為口溶錠劑型,適合不太會吞膠囊的小孩。「百憂解雖是老藥,但相較於近期的新藥副作用較多,還是有一定的功效與重要性!」微煦心靈診所院長陳嬿伊告訴CTWANT,例如在某一些飲食失調或強迫症病患使用百憂解,效果就比其他藥物更有效。至於憂鬱症,「成人患者的抗憂鬱劑種類相當多,不只有百憂解能選。」百憂解退出台灣之後,勢必要更換其他藥物。陳嬿伊說,臨床上會跟病人說明「有成分一樣、但廠牌不同的百憂解」可替換使用,依據過去經驗,多半病人都可接受,除非替換後效果不好,才會考慮更換成其他機轉的藥物。隨著原廠藥陸續出走,民眾未來將使用更多的三同學名藥,建議若感到效果不佳,可向食藥署反應。(圖/報系資料照)台灣禮來公司6/24通知食藥署11月百憂解將退出台灣之後,賽諾菲也在7/31告知安普諾維膜衣錠150毫克供貨僅到年底。這款降血壓藥1年用量突破2000萬顆,使用率占67%。其實早在2020年就有另2款血壓藥退出台灣,分別是捷賜瑞錠及普心寧持續性藥效錠。「近10年來陸續退出台灣市場的原廠藥將近達13款!」藥師公會全聯會副發言人、台北予志藥局執業藥師王明媛說,包括必克喘乾粉吸入劑、可滅喘都保定量粉狀吸入劑、恩特來、普心寧、捷賜瑞、百憂解、及通安、安普諾維、貝特舒眼用懸浮液、愛敏定點眼液、立敏停點眼液、利視即樂點眼液、諾億亞膜衣錠,都已陸續停止供貨。這些藥物用於止痛、高血壓、青光眼、過敏性鼻炎、結膜炎、愛滋抗病毒等治療。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參議戴雪詠表示,隨著藥品專利到期,學名藥逐漸取而代之成為主流,這是國際市場的常態做法。以百憂解為例,目前市面上已經有相當多同品質的國內學名藥,且其市占率達到85%,說明臨床醫師與患者對學名藥的接受度相當高。王明媛也認同,她表示美國、日本等國的學名藥涵蓋率皆達7~9成以上;發展學名藥可強化藥品供應的韌性,使藥品供應不間斷。而根據食藥署資料,目前台灣學名藥涵蓋率約84.14%,由此也可見政府推廣學名藥的決心。
中秋來臨!服「這7種藥」病患吃柚子注意 醫:小心影響藥效及交互作用
中秋佳節將至,柚子是不可或缺的應景水果。醫師提醒,柚子不可吃太多,只能淺嚐,尤其有服用抗凝血劑、降血脂藥、降血壓藥、心律不整藥、安眠藥、癲癇藥、免疫抑制劑等7種藥物的人,務必要小心「柚」與「藥」的交互作用。吃了柚子又服藥 易併發交互作用及不良反應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家醫科主任楊晉州表示,柚子與葡萄柚裡都含有「呋喃香豆素」(furanocoumarin),會抑制肝臟內的代謝酵素以及小腸內的醣蛋白作用,會影響藥物代謝。如果同時吃了柚子又服藥,可能造成人體內藥物濃度上升,引發不良反應。而可能與柚子或葡萄柚產生交互作用的常見藥物包括:抗凝血藥、降血壓藥、降血脂藥、心律不整藥、免疫抑制劑、鎮靜安眠藥、抗癲癇藥物等。服用藥物者 應詳閱說明或諮詢醫師由於吃柚子後影響藥物的時間,可能會長達二到三天,因此若有固定服用藥物需求,建議避免食用柚子,不可以為吃完柚子隔了一段時間再吃藥就沒有影響。最後,楊晉州主任也提醒民眾,雖然在中秋節最應景的活動就是吃柚子和賞月烤肉,但吃柚子雖好,如果是有在服用藥物的朋友,在食用前還是先詳閱藥品說明書或是諮詢藥師、醫師,確認是否有藥物交互作用的風險,服藥期間若有不尋常的症狀也應立即就醫。
中秋節吃柚子應景!醫師警告「這類人」不能吃:嚴重恐出血致命
今年中秋節為9月17日,許多民眾已開始準備購買月餅、柚子要送親朋好友,一起歡慶佳節,但你知道有一部分人不能食用柚子,嚴重的話可能會致命!醫師陳志金昨(2)日在臉書上呼籲民眾,有服用「抗凝血劑」的病人,千萬不能吃柚子,「輕則流鼻血、身體瘀青,重則胃腸出血,甚至腦出血,更嚴重的話還可能致命!」中秋節將至,大家會吃柚子和月餅應景,醫師陳志金特地在臉書上發文警告病患,「有在服用抗凝血劑的病人」不宜食用柚子,陳志金解釋,「因為葡萄柚、柚子會減少抗凝血劑的代謝,導致體內藥物濃度上升,效果就像藥物過量一樣!」陳志金表示,心律不整、心臟瓣膜置換、肺栓塞、深部靜脈栓塞、腦中風等病人皆有可能正在服用抗凝血劑,所以要特別注意。除了抗凝血劑之外,陳志金也列出6項藥物,提醒有在服用的病人們,這些藥物也可能會和柚子有交互作用,包括「鈣離子通道阻斷劑降血壓藥」、「史他汀類降血脂藥」、「免疫抑制劑」、「安眠鎮靜劑」、「抗憂鬱、抗焦慮藥」。此外,陳志金也敬告在洗腎的病人,柚子要少吃,「因為葡萄柚、柚子含鉀量高,易導致高血鉀,引發心律不整!」有網友在底下留言提問,「印象中吃血壓藥也不能吃柚子,不知是否有記錯?」陳志金回答某些血壓藥服用後,的確不能吃柚子,如果不太清楚,請民眾記得向開藥的醫師或藥師諮詢。陳志金醫師提醒大家,服用抗凝血劑的病人勿食用柚子。(圖/陳志金臉書)
憂原廠藥大舉退出國內市場 藥師呼籲比照美作法「可自付差額」
降血壓藥「Aprovel安普諾維膜衣錠150毫克」將退出台灣,藥師直言,這恐怕只是原廠藥撤離國內市場的前奏,若政府持續砍藥價、一味鼓勵開立學名藥,恐怕會「劣幣驅逐良幣」,導致原廠藥大舉退出,呼籲政府盡快檢討藥品核價制度,比照美國做法,若民眾想用原廠藥,可自行負擔藥價差額。「有競爭才有進步!」基層藥師協會理事長沈采穎表示,學名藥並非不好,但政府持續砍藥價、一味鼓勵開立學名藥,恐怕會導致劣幣驅逐良幣,令原廠藥退出,現在20、30歲的年輕人未來恐怕生不起病。沈采穎認為,藥品應回歸自由市場,如同台北、屏東房價不一樣。政府應比照美國做法,例如民眾想使用原廠藥需自付100元,想用學名藥則付25元就好,讓民眾有自由選擇藥品廠牌的權利,也避免優質的原廠藥退出台灣市場。「難道沒看到輸液的教訓?健保價砍到25元一瓶,結果現在要用3倍價格跟國外進口!」藥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黃金舜表示,台灣藥品銷量少,價格又壓低,利潤空間太低,但生意人不可能虧錢,同樣的藥在國外銷售,價格都比賣給台灣高。黃金舜也支持藥品市場自由化,若民眾想吃原廠藥,可以自付差額,就像是搭高鐵要負擔較高的票價。他直言,健保署不要每次把藥廠找來都是談砍價,應檢討逐年砍藥價政策,否則會有更多藥物退出台灣市場。藥師公會全聯會已聯絡各大教學醫院,了解接下來還有多少藥品擬退出台灣市場、衝擊有多大。
「大腹人家」太危險!腹部脂肪過多將致癌 醫籲「5條件中3」要留意了
腹部內臟脂肪是健康的最大殺手!營養功能醫學專家劉博仁醫師指出,腹部脂肪細胞本身是一種內分泌細胞,會分泌出許多發炎激素,這些物質會不時在體內各器官「放火」,造成衰老、慢性病、癌症等;他強調,腹部肥胖的人容易誘發代謝症候群,若在「5條件」中含有3項,包括腰圍過粗、三酸甘油酯偏高等等,就要特別注意。劉博仁日前於臉書粉專提到,當遇到減重的患者時,除了看對方的體脂率以外,一定會看觀察是不是「大腹人家」,因為腹部內臟脂肪可以說是一種「包藏禍心」的脂肪,在10大必須減重理由之首,「腹部內臟脂肪簡直就是您健康的最大殺手」。劉博仁進一步表示,脂肪組織一般會分佈在皮下以及內臟之中,原本的功能是提供身體保暖以及內臟保護的作用,但當過多的脂肪細胞在腹部內臟儲存時,就會形成「蘋果型肥胖(腹部肥胖)」,相當不健康,甚至可以說是萬惡淵藪。劉博仁引述研究指出,腹部脂肪細胞本身就是一種內分泌細胞,會分泌出許許多多的發炎激素,這些物質會不時在您身體各器官「放火」,導致衰老、慢性病、癌症等,「您腹部像座火山,如果不儘早減掉腹部脂肪,遲早火山會爆發的」。對此,劉博仁透露,醫學專家最早就注意到腹部肥胖的人容易引起胰島素阻抗,產生第二型糖尿病,後來更慢慢發現這些病人會合併高血脂以及高血壓等慢性病,因此逐漸有共識定義出「新陳代謝症候群」,簡稱「代謝症候群」。若在以下5項條件中符合3項,就代表是代謝症候群的患者:1.男生腰圍≧90公分,女生腰圍≧80公分,或是BMI≧27kg/㎡。2.三酸甘油酯≧150mg/dl。3.高密度膽固醇男性<40mg/dl,女性<50mg/dl。4.血壓收縮壓≧130mmHg或是舒張壓≧85mmHg,或是有使用降血壓藥物。5.空腹血糖≧100mg/dl或是使用降血糖藥物。
腹部脂肪恐在身體各器官「放火」 醫示警:5指標符合3項要注意
肚子的脂肪要注意,營養功能醫學專家、醫師劉博仁提醒,腹部內臟脂肪可以說是一種「包藏禍心」的脂肪,在10大必須減重理由之首,「我必須強調,腹部內臟脂肪簡直就是您健康的最大殺手。」劉博仁在粉專《劉博仁營養功能醫學專家》表示,脂肪組織一般會分佈在皮下、內臟之中,原本的功能是提供身體保暖以及內臟保護的作用,但是如果肥胖發生了,過多脂肪細胞就會儲存,在腹部內臟儲存過多的脂肪是挺麻煩的,大家聽過肥胖分為水梨型肥胖(臀部肥胖)以及蘋果型肥胖(腹部肥胖),蘋果雖說健康,但這裡所說的蘋果型肥胖就相當不健康了,甚至可以說是萬惡淵藪。劉博仁指出,根據研究,這腹部脂肪細胞本身就是一種內分泌細胞,它會分泌出許許多多的發炎激素,包括IL-1、IL-6、IL-8以及TNF-α等等,大家如果不懂沒關係,但是只要知道這些物質會不時在身體各器官「放火」,造成衰老、慢性病、癌症等,「所以我在各處演講時都會指著有腹部肥胖的朋友說,您腹部像座火山,如果不儘早減掉腹部脂肪,遲早火山會爆發的。」劉博仁也提到,最早醫學專家就注意到腹部肥胖的人容易造成胰島素阻抗,產生第二型糖尿病,後來慢慢發現這些病人還會合併高血脂以及高血壓等慢性病,因此逐漸有共識定義出「新陳代謝症候群」,簡稱「代謝症候群」。至於代謝症候群(Metabolic syndrome)的定義,劉博仁說明,以下5項判定標準,只要符合3項就屬於代謝症候群患者。1. 男生腰圍≧90公分,女生腰圍≧80公分,或是BMI≧27kg/㎡。2. 三酸甘油酯≧150mg/dl。3. 高密度膽固醇男性<40mg/dl,女性<50mg/dl。4. 血壓收縮壓≧130mmHg或是舒張壓≧85mmHg或是有使用降血壓藥物。5. 空腹血糖≧100mg/dl或是使用降血糖藥物。
25歲男高血壓「胰島素嚴重阻抗」 靠改變1飲食習慣5個月瘦20公斤
現代人飲食中普遍含有高脂肪、高糖、高鹽,導致血脂、血糖、血壓升高,「三高」問題(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越來越普遍。日前家醫科醫師魏士航就分享,有名年輕患者年僅25歲就有高血壓和嚴重的胰島素阻抗,所幸在控制碳水化合物攝取後,5個月就減了20公斤,血壓也順利降下來。魏士航在臉書粉專「魏士航醫師|航向健康減重新體質」指出,高血壓的成因複雜,鈉鹽更多是加重因子,而非致病原因,現代飲食促成的大量胰島素分泌是其中一個重要因素,他也引述2018年一篇發表在《Hypertesion》期刊的文章指出,胰島素能刺激腎小管的鈉重吸收,導致鈉滯留和高血壓。魏士航分享案例,表示有一位25歲、體重125公斤的男病人,血壓達163/97,檢查發現他的胰島素阻抗指數(HOMA-IR)為5.8,遠超過2的嚴重胰島素阻抗標準,所幸透過控制碳水化合物攝取,胰島素阻抗改善,血壓也下降。該病患也在5個月後,順利減重20公斤,BMI降至36.3,HOMA-IR降至1.7,不再需要血壓藥,血壓維持在理想狀態。魏士航指出,對於沒有高血壓的人來說,飲食限鹽未必必要,而對高血壓患者而言,除了避免過多鈉鹽攝取,更重要的是控制碳水化合物攝取。只要改善高胰島素分泌問題,高血壓問題也能得到解決。魏士航提醒,市售肉醬通常含鹽量較高,對於高血壓患者來說,過量攝取鈉鹽是一個重要的健康風險因素。過量的鹽分攝取會破壞體內鈉與水分的平衡,加重心臟和血管的負擔,導致血壓上升,因此傳統健康飲食建議少油少鹽,然而隨著時間推進,研究發現攝取油脂的品質比攝取量更為關鍵。「那麼鹽呢?真的吃越少越好嗎?」魏士航又引用2016年發表在《Lancet》期刊上的一篇文章說明,通過對四項大型研究數據的分析,涵蓋來自49個國家,共13萬名個案,探討了鈉攝入與心血管疾病事件和全因死亡率之間的關聯。研究發現,對於高血壓患者來說,高鈉鹽攝取與心血管事件和死亡風險增加相關。然而在非高血壓患者中,鈉鹽攝取的影響卻不明顯,且不管是否有高血壓,過低的鈉鹽攝取反而會大幅提升死亡風險,因此適當的鈉鹽攝取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必要的。
高鈉鹽不健康?醫:攝取太少反而致命 高血壓應提防「它」
雖然醫學研究顯示,高鈉鹽的攝取與心血管事件和死亡風險增加相關,但家醫科醫師魏士航卻指出,在非高血壓患者中,鈉鹽攝取的影響卻非常不明顯,而且不管有沒有高血壓,過低的鈉鹽攝取反而還會大幅提升死亡風險,因此適當的鈉鹽攝取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必要的;而對有高血壓問題的人來說,比起鈉鹽攝取,更應該注意「碳水化合物」。魏士航近日在臉書粉專《魏士航醫師|航向健康減重新體質》發文解釋「鹽吃越少越健康嗎?」他分析,市售的肉醬一般含鹽量都比較高,對於高血壓的患者來說,過量的鈉鹽攝取,是一個很重要的惡化因素。當患者攝取過量的鹽分時,體內鈉與水分的平衡會被破壞,加重心臟和血管的負擔,進而導致血壓更加的上升。因此,傳統上的健康飲食準則就是油和鹽越少越好。然而,隨著時間的推進,人們漸漸地了解到,攝取油脂的品質好壞比起攝取的量來說,對健康更為關鍵。「那鹽巴呢?真的吃越少越好嗎?」魏士航醫師對此援引了2016年發表在《刺胳針》(Lancet)上的一篇文章,該文章透過4項大型研究的數據,分析了來自49個國家共133118名的個案,想了解鈉攝入與心血管疾病事件和全因死亡率之間的關聯。研究發現,對高血壓患者來說,高鈉鹽的攝取與心血管事件和死亡風險增加相關,然而在非高血壓患者中,鈉鹽攝取的影響卻非常不明顯。有趣的是,不管有沒有高血壓,過低的鈉鹽攝取反而會大幅提升死亡風險。因此,適當的鈉鹽攝取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必要的,而對高血壓患者來說,鈉鹽的攝取則是不能多也不能少。魏士航醫師也強調,實際上,對高血壓來說,鈉鹽的角色更像是一個加重因子,而非致病的原因。高血壓的成因不少,現代飲食促成的大量胰島素分泌就是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因素,魏士航醫師援引了2018年1篇發表在科學月刊《高血壓》(Hypertension)的文章指出,胰島素能刺激腎小管的鈉重吸收,從而導致鈉滯留和高血壓。魏士航也舉例,前陣子有1個25歲的男病患,體重125公斤,血壓居然達到163/97,「除了開血壓藥給他以外,我還安排了一些檢查,發現他的胰島素阻抗指數HOMA-IR是5.8,一般只要大於2以上就屬於嚴重的胰島素阻抗,這不僅帶來了肥胖的問題,也連帶造成血壓明顯的上升。」不過後續透過碳水化合物攝取的控制,該名男子的胰島素阻抗明顯改善,血壓也一路的下降。魏士航指出,5個月後他減了20公斤,BMI36.3,雖然仍屬於肥胖狀態,但HOMA-IR降到了1.7,「這時候他就不需要血壓藥,血壓也可以維持在理想的狀態了。」因此,魏士航也提醒,對於沒有高血壓的人來說,飲食限鹽是沒必要的。而面對有高血壓問題的人來說,除了要避免過多的鈉鹽攝取以外,更重要的其實是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取,「畢竟,若是能夠改善高胰島素分泌的問題,高血壓的問題也就有機會取得真正的解決了。」
沸騰索命2/吃感冒、過敏藥竟易中暑 全台1286萬名慢性病患風險也高
連日高溫,體感溫度更是飆破40度,依衛福部統計,台灣6月1日至26日熱傷害就診已達563人,已超越去年整個6月的517人。多位醫生及藥師告訴CTWANT記者,「在極端高溫下,民眾常服用的感冒藥、過敏藥因為會影響排汗,易增加中暑風險」,「慢性病患者血液循環差,高溫可能使病情加重,甚至是引發心臟衰竭。」專家們提醒,要注意用藥。三總中暑防治中心主任朱柏齡醫師表示,中暑的症狀猶如「溫水煮青蛙」,許多人往往只是覺得熱、頭有點暈,下一秒就已經倒地暈厥,中暑時由於體溫調節中樞功能異常,未及時處理可能引發休克、心臟衰竭、橫紋肌溶解,甚至死亡,所以若已覺得不舒服,就要趕快到冷氣房或陰涼處讓身體降溫,若體溫依舊很高,要儘速就醫。根據國健署資料,熱傷害的風險,從輕微到嚴重可分為熱痙攣、熱暈厥、熱衰竭和中暑等,又以中暑最嚴重,若處理不當,會導致器官衰竭,甚至死亡,其死亡率甚至可能超過30%,「部分藥物會影響排汗功能、或是增加體熱,所以會增加中暑風險!」藥師公會全聯會副發言人、台北予志藥局執業藥師王明媛舉例,例如感冒或過敏時常吃的抗組織胺藥物,因為會抑制副交感神經,所以會影響排汗。另外如治鼻塞用的麻黃素,會造成血管收縮,減少皮膚血液流量,導致散熱減低、同時增加代謝熱能產生,使體溫上升。中暑時體溫調節中樞功能異常,若沒有及時降溫,死亡率甚至會超過3成。(示意圖/報系資料照)另外,根據健保署2022年的資料,全台有1286萬人因慢性病就醫,而這些患者也是中暑高風險族群,因為散熱需要有良好的血液循環,但高血壓、糖尿病、腎臟病、心臟疾病、肺部疾病、代謝疾病與精神疾病患者,身體散熱機能較差,再加上長期服用藥物,因此更容易造成中暑。朱柏齡分享案例,曾有一名三總60多歲男性駐衛警,因為天氣炎熱出現嚴重的噁心、嘔吐症狀,還不到熱傷害的程度。但抽血檢查卻發現,腎功能指數已經飆高到一般人的4倍,出現急性腎衰竭的情形。經查原來男子本身有在吃降血壓藥和利尿劑。朱柏齡解釋,天熱會使血管擴張,血壓會比平時更低,但對於平時有在吃降血壓藥的民眾,若吃平常劑量,血壓就會掉得太低,連帶影響腎功能,造成腎臟負擔增加。另外,這名駐院警衛又因心臟病問題,需要吃消水腫的利尿劑,容易導致體內水分不足,增加腎臟負擔。在雙重因素下,才造成男子出現急性腎衰竭的狀況。朱柏齡提醒,服用降血壓藥、利尿劑的患者,天氣炎熱時,可和醫師討論用藥減量,利尿劑則可討論是否停藥,避免因為高溫天氣造成的急性腎衰竭危險。
休傑克曼「想通」讓夢幻計畫成真 《死侍與金鋼狼》全球票房拼10億
休傑克曼、萊恩雷諾斯主演漫威新作《死侍與金鋼狼》,目前進入上映倒數一個月,美國各媒體預測首週末票房上看超過2億美元,全球亦可望拚過10億美元大關。但這一切都歸功於休傑克曼在最後一刻「想通」,才讓這個看似不可能的計畫成真。在最近一期的《浮華世界》雜誌專訪裡,休傑克曼、萊恩雷諾斯與導演薛恩李維透露最新一集《死侍》差點胎死腹中的遭遇,萊恩、薛恩和編劇團隊曾經絞盡腦汁,但就是想不出好的故事,也知道「狼叔」休傑克曼已決心封刀,絕不可能復出,但反而是休傑克曼自己內心交戰後,恍然大悟這個角色應該繼續下去,才讓《死侍》第3集成為如今的《死侍與金鋼狼》。《死侍與金鋼狼》因為休傑克曼決定演出,讓夢幻卡司終於成真。(圖/漫威影業提供)休傑克曼透露,他是在海邊悠閒度假時心血來潮想到:「拍這部片就是我最想做的事啊!」他還表示即使已經演了25年的金鋼狼,這次卻更勝以往,印證他的直覺完全正確,而新作更能讓休傑克曼及萊恩雷諾斯兩人私下的好交情,透過大銀幕呈現出朋友間另一面的好激情。導演接受專訪時,終於透露本集的神秘時間點,其實就是跟《死侍2》推出後一樣過了6年,死侍除了淪為汽車銷售員,還私下偷賣房東盲婦愛兒的血壓藥才湊得出房租錢,除了延續死侍令人又生氣又好笑的兩光特性,他也跟疫情期間的許多人一樣經濟困難,令人莫名看得感同身受。《死侍與金鋼狼》將於7月24日在台上映。
3歲童吞150顆維他命D 醫驚「嚴重恐致命」揭緊急處理3步驟
嬰幼兒愛把東西往嘴裡塞的「習性」,總讓家長及照顧者們繃緊神經,深怕孩子吞下不該吃的東西。小兒專科醫師巫漢盟則分享一名3歲半孩童吞下150顆維他命D案例,表示過量攝取維生素D不只會造成不適,嚴重還會致命,並介紹處理3步驟。巫漢盟在臉書粉專「阿包醫生陪你養寶兒-小兒科巫漢盟醫師」指出,日前藝人許維恩10月大女兒誤吞別針導致臉色蒼白事件,讓他想起學妹同學的3歲半孩子一次吞下150顆維他命D的多年前案例。巫漢盟直言,當時聽聞覺得發毛,因為150顆不是小數目,雖然孩子看起來沒事,「但我不禁拿起計算機,計算吃下去的維生素D劑量有無達到中毒濃度」。他進一步指出,攝取過量維生素D會造成高血鈣、高尿鈣,並有異常口渴、眼睛發炎、皮膚搔癢、厭食、嗜睡、腹瀉、頻尿等症狀,鈣也會在血管壁、肝臟、肺部、腎臟、胃中異常沈澱,出現關節疼痛等問題,「甚至造成心律不整,嚴重亦會致命」。巫漢盟指出,若發現孩子誤食異物可採取以下3步驟狀況1:吞入異物→移除、避免催吐狀況2:確認噎到→拍背壓胸或哈姆立克法狀況3:不確認物品→盡速就醫另外,降血壓藥、降血糖藥、維他命藥片、兒童藥水等藥物;玩具零件、鈕扣、電池、紅豆、綠豆、花生、迴紋針、硬幣等細小物品;清潔劑、殺蟲劑、包粽強鹼水等藥劑洗劑,都是孩童誤食的常客,家長們務必要注意。
47歲男血壓失控引發腦中風 ROSA手術精準抽吸血塊
47歲的鄭先生在去年10月下旬出現莫名持續頭暈及嘔吐的症狀,嚴重時甚至頭暈目眩跌倒,儘管當時有去醫院檢查,卻無診斷出任何異常,10月底時突然出現左上肢無力偏癱、說話口齒不清等症狀,所幸當時正在臺北醫學大學部立雙和醫院看診,醫護人員察覺異狀後立刻送鄭先生去急診,緊急安排腦部電腦斷層,發現是出血性腦中風,會診神經外科並轉入加護病房,經處置後,於11月中順利出院。雙和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陳顯中表示,鄭先生為自發性出血性腦中風,經電腦斷層檢查,本次出血位置在腦部基底核區域,血塊大小雖不需要緊急開刀,但仍持續對腦組織造成壓迫,與家屬溝通討論後,決定先用降腦壓及降血壓藥物控制,並於11月1日進行ROSA機器人立體定位血塊抽吸手術,在機器人精準定位的輔助下,順利抽出血塊。兩天後鄭先生的上肢功能就逐漸恢復,講話口齒也變清晰,並於11月21日順利出院,開始展開復健療程,1月底時可自行至診間回診,如今恢復狀況相當良好。陳顯中醫師指出,在台灣,腦中風大致可分為出血性與梗塞性兩種,其中出血性的占比約莫三成,依病人出血大小、損傷區域會有相對應的治療策略,但主要還是在血壓及腦壓控制,減少再出血的機會,而腦傷嚴重程度、後遺症也因此有所不同,因此,後續三至六個月的黃金治療期間也得持續復健。陳顯中醫師表示,鄭先生屬於高血壓性腦出血,是最常見自發性腦出血的主因,與本身體質,或血壓控制不佳相關,初步判斷,早先的頭暈、嘔吐也可能與血壓控制不當有關,這次手術能順利完成並在短時間內復原良好,真的相當幸運,也建議鄭先生務必遵守醫囑控制血壓,避免二次中風。根據統計,腦血管疾病長年盤據十大死因前段班,也是國人失能的主因,平均每年奪走一萬人的性命,也同時影響著無數的家庭,為避免陷入「一人中風、全家發瘋」的窘境,民眾除透過「微笑、舉手、說你好,有問題快打119」的口訣來提升對腦中風的警覺外,更得重視自身健康,從防止腦中風發生做起。雖然腦中風往往來得突然,讓人措手不及,但卻能透過維持健康、規律的生活型態來預防,實行「少油、少鹽、少菸酒、多運動」,有三高病人要定時服藥及搭配良好的生活作息等,家中如有相關腦血管疾病的患者,如果有長期頭痛、頭暈或其他神經學症狀,建議前往神經外科門診接受檢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