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檢驗
」 車禍 大陸 胸悶 AZ疫苗女大生每日僅兩餐「暴肥5公斤」 醫師曝光炎夏3大肥胖理由
炎炎夏日,許多人都胃口不好,甚至有人以此萌生少吃減重的想法。但減重專科暨家醫科醫師許芷瑜醫師表示,先前就曾接獲一個個案,一名每日僅2餐的女大生在短時間內暴肥5公斤,仔細詢問後才知道,原來是「吃錯食物」。根據媒體報導指出,一名19歲女大學生因短短一個月內體重驟增5公斤而感到困惑不已,遂前往診間求助。經過詳細檢查,醫生發現這名女學生的血液檢驗結果一切正常。許芷瑜醫師在詢問患者的日常飲食後,發現該名女大生為了減重,將三餐縮減為兩餐,主食多以超商涼麵或輕食為主。此外,為了消暑,他每天都會飲用手搖飲料,當中也添加大量紅豆、豆花,晚上還會額外享用桶裝冰淇淋。許芷瑜醫師指出,這種飲食模式容易導致體重增加。許芷瑜醫師解釋,患者的飲食雖然看似減少了正餐熱量,但實際上攝取了大量碳水化合物。再加上冰品甜點中含有高油脂和高糖分,這些因素共同導致了體重的快速上升。所幸患者並無其他健康問題,在醫師的指導下,女大生開始採用211餐盤比例進行配餐,並戒除含糖飲品,輔以核心運動。兩個月後,該名女大生的體重從65公斤降至58公斤,體態比之前更為優美,甚至收穫暗戀已久的男同學的告白,在七夕前夕結束了單身生活。許芷瑜醫師解釋,夏季容易導致體重增加的原因主要有三個。首先,夏天氣溫較高,身體調節體溫所需的能量消耗較少,不像寒冷季節會啟動棕色脂肪產熱來維持體溫。其次,為了避暑,人們外出頻率和活動量往往會減少,久坐時間相對增加。最後,夏季食慾不振時,人們傾向選擇涼麵、三角飯糰等碳水化合物為主的食物,過度攝取可能影響血糖和胰島素阻抗,導致脂肪堆積和營養素缺乏。此外,夏季甜品通常熱量很高,更是減肥的大忌。對於想在夏天既消暑又不想發胖的人來說,許芷瑜醫師推薦飲用無糖果醋。醋酸能改善身體代謝,增加胰島素敏感性,有助於穩定血糖,使身體更容易燃燒脂肪。然而,許芷瑜醫師強調,無糖果醋雖然有助燃脂,但仍不能取代水的重要性。此外,許芷瑜醫師建議腸胃較弱的人應控制攝取量,最好在飯後飲用,以避免造成不適。
吃完晚餐「一家5口被放倒」送急診!醫搖頭:一氧化碳中毒
大陸浙江省發生一起驚險中毒事件,溫州市一戶陳姓人家在家中聚餐時,陸續有人出現頭暈、嘔吐等症狀,紛紛被緊急送醫救治,經抽血檢驗發現,一家5口竟是一氧化碳中毒。據陸媒報導,近日陳姓男子在家中使用瓦斯爐煮飯時,由於天氣實在太過炎熱,於是便將門窗緊閉開冷氣,沒想到吃完晚餐後,全家人半夜突然開始頭暈、噁心、嘔吐,緊急前往溫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就醫。起初全家人還以為是食物中毒,血液檢驗結果發現,5人血液中的「一氧化碳血紅素」比起普通人高出12.8%,被醫師判定為「一氧化碳中毒」,所幸及時進行高壓氧治療後,一家5口已逐步康復。對此,急診室醫師表示,當人體不慎吸入一氧化碳後,輕者會產生頭暈、頭痛、眼花、耳鳴、噁心、嘔吐等腦缺氧症狀,中度中毒則會出現臉潮紅、冒汗、無力、意識模糊或昏迷,嚴重甚至可能導致死亡。醫師也提醒,民眾在使用瓦斯爐等燃氣設備時,應注意保持環境通風,若出現疑似一氧化碳中毒的跡象,請立即前往空氣流通的戶外場所,由於一氧化碳中毒可能會有延遲性腦病變的狀況,因此務必盡速就醫。
保時捷追撞槽車!車主受困慘死國道 起底身分「洗鞋達人老闆」
國道1號北向345公里岡山路段昨(13日)晚間約8時許發生一起死亡車禍,39歲宋姓男子駕駛保時捷休旅車(Macan)不明原因追撞前方半聯結罐槽車。由於撞擊力道之大,導致宋男當場死亡。據了解,宋男為國內知名洗鞋店老闆。警方表示,宋男晚間7時58分駕駛保時捷休旅車行經國道一號北上345公里處時,不明原因撞擊前方由周姓男子所駕駛的半聯結罐槽車;撞擊力道之大,導致保時捷休旅車的車頭嚴重變形,甚至還波及後方魏姓男子、郭姓男子等車輛。警方指出,宋男一度受困車內,人員趕緊用器材撐開車體搶命,然而宋男仍因傷勢過重,當場沒了呼吸心跳,搶救後仍宣告不治。警方提到,現場已對周男、魏男、郭男進行酒測,酒測值皆為零,至於死者宋男需採集血液檢驗才能確認,而詳細車禍發生原因仍有待相關單位調查釐清。警方呼籲,用路人除遵守行車安全規定,也要隨時保持專注,注意車前狀況、保持安全距離,不要疲勞駕駛。根據《ETtoday新聞雲》報導,死者宋男是國內知名的洗鞋達人,最早在高雄市三多商圈開店,後來事業版圖不斷擴大,旗下加盟店風光時期曾開到13間,甚至還到對岸開業。
防飼主惡意棄養!北市送毛孩進收容所 5月起須附病歷
飼主若基於不可抗力因素無法繼續飼養毛孩,通常會送交動物收容所,不過,許多飼主卻未告知是因「毛孩病了而不願繼續飼養」,令北市動保處相當困擾,不僅在收容階段無從治療,更大大降低毛孩被領養機率。動保處對此修正作業要點,5月起將強制無法繼續飼養動物的民眾,在送交收容時,需檢附動物病歷摘要、血液檢驗證明書文件,落實《動物保護法》要求的飼主責任。在修改規定前飼主將無法繼續飼養的動物送交動物之家時,並不會也不需主動提供動物健康近況,獸醫師常常需要花費更多時間察覺動物是否罹患疾病,如患有慢性疾病亦可能因此無法即時妥善治療。動保處指出,市府修正「台北市不擬繼續飼養動物收容作業要點」規定,要求無法繼續飼養動物的民眾,送交收容時需檢附2周內的動物病歷摘要、血液檢驗證明書文件,在寵物送養媒合或讓渡時,使新飼主更了解寵物健康狀況,未來送交動物之家也能第一時間獲得妥善的醫療照顧。動保處表示,台北市動物保護委員會委員2023年提案建議,動物收容所應嚴格要求無法繼續飼養動物的飼主,負起《動保法》要求的飼主責任,除須完成動物絕育、狂犬病疫苗施打及晶片植入與寵物登記外,應善盡告知動物健康狀況的義務。動保處也呼籲,民眾飼養寵物前,應先評估是否能夠照顧一輩子,並負起飼主責任,如遇到無法繼續養寵物,建議先詢問親朋好友是否願意接手,真的無法尋得認養人時,可向動保處申請不擬續養動物。不過動保處也提醒,若民眾把動物送交動物之家收容,動保處也將依《動保法》規定,裁罰飼主「終生不得認養收容所動物及辦理寵物登記」,提醒民眾勿因一時興起飼養寵物,後續卻未承擔應有的責任。
寶林茶室第2名死者「也驗出米酵菌酸」 檢警積極追查來源
台北市信義區「寶林茶室」遠百a13店,驚傳食物中毒事件,目前已累計18例,共造成2死、5命危,受害者通報恐持續增加。如今衛福部昨(28日)傍晚也在首名死者39歲呂姓男子的血液中驗出「米酵菌酸」(Bongkrek acid),為台灣首見。接著晚間又從第2例60多歲的死者胃內容物及血液中檢驗出米酵菌酸,檢警目前也在積極追查米酵素菌酸的來源。新北地檢署及士林地檢署檢察官昨會同法醫,在新北市板橋殯儀館進行解剖相驗,結果2名死者遺體解剖後,都發現「瀰漫性血管內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又稱消耗性凝血病、泛發性血管內血液凝固症。據悉,DIC肇因於某些致病因子的作用,當下大量促凝物質入血,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活化,使凝血酶增多,微循環中形成廣泛的微血栓,繼而因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大量消耗,引起繼發性纖維蛋白溶解功能增強,機體出現以止、凝血功能障礙為特徵的病理生理過程。法醫在採集上述2名死者的內臟組織及胃內容物後,送往法醫研究所等實驗室進行檢體分析,昨晚衛福部舉行記者會,證實從某首位死者血液確定採樣到「米酵菌酸」,記者會結束後,第2例死者血液檢驗結果也出爐,證實2起死亡案件極有可能都是肇因於米酵菌酸這種強烈的粒線體呼吸毒素。通常米酵菌酸多於穀物、椰子、食用菌等食物,受致病型唐菖蒲伯克氏菌污染後由該菌所分泌生成。目前調查方向和衛福部先前舉行的專家會議結論相同,台大法醫研究所等單位從國外購買的米酵菌酸標準品也已經在路上,檢警目前也在積極追查米酵素菌酸的來源,希望還給受害者家屬一個公道,也避免類似悲劇再度發生。
高雄酒駕男「連人帶車」摔落路旁排水溝 重傷送醫仍不治
高雄桃源區今天凌晨發生一起死亡車禍, 26歲的余姓男子騎著機車行經桃源區南橫公路84.1公里處時,不慎自撞路邊的排水溝,造成嚴重的車禍,由於事發突然,余姓男子當場昏迷,緊急送往醫院搶救,最終仍不幸宣告不治,根據初步檢測,他的血液中檢出的酒精濃度相當高,換算後為1.0mg/l已超標。六龜分局高中派出所,今日凌晨0時13分許接獲民眾報案,南橫公路84.1k處發生交通事故,警方趕抵現場時發現機車駕駛余男,連人帶車卡在路邊排水溝且人已陷入昏迷,救護人員緊急將其送往醫院急救,經院方極力搶救下,余男仍因重傷不幸宣告死亡。警方依現場情況初判,事發地點路況良好應是余男自摔,並無外力因素,事後院方依血液檢驗酒精濃度,換算下來其酒精測值竟高達1.0mg/l。警方表示,不排除余男是因酒駕狀態造成交通事故,詳細事故原因仍待警方後續調查釐清,目前已報請檢察官協同法醫進行進一步的相驗。警方呼籲,民眾駕車後應嚴禁酒後駕車,以確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若有飲酒可預約代駕或改搭計程車,切勿心存僥倖、以身試法。
花蓮「無照」老翁騎車自撞分隔島 送醫搶救仍宣告不治
花蓮87歲的無照黃姓老翁,於今日中午騎車行經至,鳳林鎮省道台9線新豐平大橋南端北上路段時,因不明原因不慎撞上汽機車分隔島,後重傷臥躺於地,警消獲報趕抵現場,緊急將其送醫急救不幸最終仍宣告死亡,確切肇事起因有待警方後續釐清。鳳林警分局今日中午12時左右接獲民眾報案,台9線217公里北上路段,有男子自撞分隔島需要救援,警消趕抵現場時發現機車車頭毀損嚴重,且黃翁身體虛弱倒於路旁,狀況不是很樂觀,救護人員緊急將其送住榮民總醫院鳳林分院急救,經院方搶救下仍在下午2點宣告不治。警方表示,經調查了解黃翁並無機車駕照,且案發當時先將黃翁送醫,無法現場檢驗酒測,後續將由院方依血液檢驗,詳細事故原因將由鳳林警分局進一步調查釐清。警方呼籲,無照駕駛常因不熟稔交通法規、道路狀況及駕駛經驗不足等狀況,容易生超速及危險駕駛情形,造成憾事發生,提醒民眾勿貪圖一時方便無照駕駛,應考取合格駕照再上路,且確實遵守道路交通安全規則。
宜蘭三星資源回收車自撞電線桿 釀1死2傷
宜蘭縣三星鄉公所資源回收車,昨晚至三星路段收運途中,因不明原因自撞路旁電桿,而後整輛車失控翻覆到田裡,63歲馮姓男駕駛當場失去呼吸心跳,緊急送醫搶救後仍宣告不治,2名隨車隊員受傷,經治療後皆無生命危險,車禍原因仍待警方後續調查釐清。警方昨晚7點51分時接獲報案表示,有資源回收車行經至三星鄉上將路二段時,不慎自撞電桿側翻於田裡,駕駛與隨車2人受傷,其中駕駛馮男因傷勢過重,在救護人員趕抵前便已失去生命跡象,救護人員緊急將其送醫搶救,最終仍宣告不治,隨車的51歲康姓隊員因骨折開刀住院、49歲邱姓隊員則受輕傷,治療後已返家休息。警方獲報趕抵時發現,回收車車頭嚴重毀損、擋風玻璃破裂,現場一片狼藉可知撞擊力道極大,警方根據馮男的血液檢驗報告,表示無酒精反應沒有酒駕嫌疑,警方將續調查釐清詳細車禍原因。馮姓駕駛家屬表示,馮男是資深清潔隊員且過2年就達退休年齡,未料竟於執勤時發生憾事,鄉長李志鏞今日也前往慰問家屬並致贈喪葬慰問金,向馮男家屬保證一定全力協助處理後事。
屏東8旬婦騎車迴轉時相撞轎車 當場飛噴送醫不治
台1線屏東縣佳冬鄉段今天發生一起死亡車禍,81歲王姓老婦騎機車行經此路段,打算迴轉至北上車道時,不慎與對向由南往北行駛的轎車發生相撞,王婦因撞擊過大當場飛摔至車道上,警消趕抵現場時王婦已失去生命跡象,經救護人員送醫搶救後仍宣告不治,詳細事故原因仍待警方後續調查釐清。苗栗警局今日早上7時57分許接獲報案表示,佳冬鄉台1線428公里處發生嚴重車禍,立即派員前往現場,經警方初步了解王婦騎車出門欲往農園務農,沿台1線南下行駛於案發地,迴轉至北上車道時,因未注意對向車道狀況,導致被駛來的轎車撞飛,24歲鄭姓男轎車駕駛表示,因王婦突然衝出,閃避不及才撞上。警消獲報趕至現場,卻發覺王婦已無呼吸心跳,醫護人員立即將其送往醫院搶救,最終仍因傷勢過重宣告不治,警方依規定對鄭男進行酒測,並無酒精反應,因王婦送醫無法當即酒測,經院方已血液檢驗,雙方皆無酒駕跡象。警方表示,該處路口無交通號誌燈號,後續將調閱相關監視器畫面,進一步調查釐清事故原因和肇事責任,也呼籲用路人行經路口時務必減速慢行,駕駛各式車輛行駛至交岔路口,無論路權如何,應注意路口狀況,減速慢行,作隨時停車之準備,並遵守轉彎車禮讓直行車先行路權規定,以避免交通事故發生。
67歲婦出遊4日皆早出晚歸 突「胸悶氣喘」竟是心臟衰竭
大陸一名婦女跟著朋友報名了4天旅遊團,每天僅休息數小時,不料出遊期間竟出現胸悶、氣喘等症狀,直到赴院求診後才發現自己因為過度勞累因而誘發心臟衰竭。據陸媒報導,大陸湖北武漢一位67歲的婦女日前與朋友決定避開尖峰時段,提前參加了4天的旅行團,不過因為行程緊湊,導致她天天都5點就起床,直到半夜才回飯店,明顯吃不消,但她仍咬牙堅持。她透露,直到行程結束回家後她才明顯感覺到不適,有胸悶、氣喘等症狀,休息多天也無法改善。該名婦女因為持續不舒服,在9月24日時赴武漢市第四醫院古田院區就醫,經檢查後發現她血清BNP(一種血液檢驗利器)異常升高,心臟功能出現衰竭,且主動脈瓣重度關閉不全。心臟內科醫生廖凡表示,過度消耗體力、過量運動,或是高強度旅遊都是導致心臟病加重的因素,該名婦女患有主動脈瓣重度關閉不全,在病程晚期就可能引發衰竭。不過在經過利尿、擴管、控制心室率等治療後該婦女病情已好轉,且於9月29日出院。醫師提醒,有基礎疾病、年長者外出,要避免過勞,加重心臟負荷,誘發心血管疾病。長者也要關注心血管健康,定期做健康檢查,依但出現胸悶、胸痛、下肢水腫或活動難耐等狀況,一定要及時就醫。
6旬男接種AZ疫苗有副作用 受害救濟結果出爐
最新預防接種受害救濟結果出爐,本次共有21案獲救濟。雲林縣一名60多歲男性接種AZ疫苗後下肢無力、雙手麻木,診斷為多發性神經病變,經審議核予20萬元救濟金,為本次案件中獲救濟金額最高。另有兩名國中生接種BNT疫苗後分別出現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IS-C)和心肌酵素上升,分別核予救濟金6萬及2萬元。衛生福利部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VICP)近日公布第203次會議紀錄,本次共審議170案,其中21案核予救濟金,有20案皆與新冠疫苗相關,分別為13案AZ、5案BNT 、1案高端、1案莫德納,另有1案與卡介苗相關。本次獲救濟的21案當中,金額最高的是雲林縣60多歲胡姓男子,接種AZ疫苗後32日因雙手麻木與步態緩慢等情形就醫,接種後約4個月再次因步態不穩及下肢無力症狀就醫,其神經傳導檢查結果符合多發性神經病變,依據病程及臨床表現研判,無法確定其症狀與接種新冠疫苗的關聯性,依據「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基金徵收及審議辦法」第18條第1項及其附表嚴重疾病給付的規定,核予救濟金新台幣20萬元。本次有2名國中生施打BNT疫苗後不適,經審議後獲救濟。一名台北市鍾姓少女接種BNT疫苗後13日起陸續出現發燒、皮膚紅疹等情形,就醫後診斷為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IS-C)。由於個案接種疫苗前並無相關疾病史,研判其症狀與接種疫苗相關,依據「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基金徵收及審議辦法」第18條第1項及其附表嚴重疾病給付之規定,核予救濟金新台幣6萬元。另一名為宜蘭縣陳姓少年,接種BNT疫苗後第3日出現間歇性頭痛與胸悶症狀就醫,血液檢驗顯示心肌酵素微幅上升,研判個案症狀與接種疫苗相關,且經住院治療,依據「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基金徵收及審議辦法」第18條第1項及其附表其他不良反應給付之規定,核予救濟金新台幣2萬元。
病患拔牙前被發現「滿手黑青」 他被診斷罹患「血小板低下症」
泰國一名醫生日前在幫病患拔牙時,發現病人手臂上多處伴有瘀青的異常出血點,要求病患進行血液檢查後發現,對方罹患了「血小板低下症」,這種症狀是會影響血液凝固功能,若是在不知情的狀況下拔牙恐會危急病患性命。泰國一名病患在拔牙前被醫生發現罹患血小板低下症。(圖/翻攝自推特)從這名牙醫在臉書的發文照可見,他日前準備幫一名病患拔牙時,突然發現對方的手臂上有異常的出血點,而且周圍還伴有瘀青,根據泰國媒體《Sanook》報導,這名牙醫覺得患者情況不太尋常,因此要求病患進行血液檢驗,結果發現對方患有「血小板低下症」(thrombocytopenia)。所謂的血小板低下症可能是潛在的血液疾病、特定的癌症類型、患者的免疫功能異常或抗凝血藥物造成,這名醫生也提到,由於拔牙病患的症狀明顯,所以他才會在第一時間察覺,「必須先針對血小板低下症進行治療後,就能進行牙齒手術了」。醫生表示,血小板數量偏低會造成血液無法凝結,如果牙醫或外科醫生沒有注意到病患的情況,就直接進行拔牙、牙菌斑清除等會有出血狀況的手術,就有可能造成出血不止,危及到病患的生命安全。泰國一名病患在拔牙前被醫生發現罹患血小板低下症。(圖/翻攝自Doctor กล้วย臉書)
打完AZ疫苗12天後腦梗塞性出血 40歲女獲最高額250萬救濟金
衛福部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VICP)近日公布最新會議紀錄,共審議150案,其中一名台北市40多歲鄭姓女子接種AZ疫苗後12天意識不清送醫,診斷為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專家研判與接種疫苗有關,核予救濟金250萬元。根據VICP第201次審議小組會議紀錄,本次共審議150案,其中26案核予救濟金,分別為24案接種新冠疫苗、2案接種卡介苗,核予救濟金5000至250萬元不等。新冠疫苗相關24案當中,9案為BNT、7案AZ、6案莫德納、2案高端。本次獲得最高額救濟金的是台北市40多歲鄭姓女子,接種AZ疫苗後12天出現意識不清送醫,腦部電腦斷層檢查結果顯示腦梗塞性出血,血小板及D-Dimer檢驗結果符合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的臨床表現。經專家審議,研判個案症狀與接種AZ疫苗相關,依據「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基金徵收及審議辦法」第18條第1項及其附表障礙給付的規定,核予救濟金250萬元。另有一名台中市20多歲龔姓男子,接種BNT疫苗後13天,因四肢麻木無力與複視等情形就醫,相關檢驗與神經傳導檢查結果符合「格林巴利症候群」臨床表現,其症狀無法確定與接種BNT疫苗的關聯性,核予救濟金45萬元。本次審議個案中有一名台南市40多歲郭姓女子,該案已於VICP第182次會議完成審議,其檢驗結果符合格林巴利症候群診斷,其症狀無法確定與接種高端疫苗的關聯性,核予救濟金10萬元;由於發生新事實或發現新證據,本次會議重新審議核予救濟金20萬元,與前次合計30萬元。另外,本次核予救濟金個案中有2案為10多歲男性,皆為新北市個案,都是接種BNT疫苗。杜姓青少年於接種後隔日因心悸、胸悶等症狀就醫,檢查結果無特殊發現,無法確定與接種疫苗的關聯性,但考量個案經住院治療,核予救濟金5000元;林姓青少年接種疫苗後9天胸痛就醫,血液檢驗結果顯示心肌酵素及發炎指數上升,疑似有感染情形,其心肌炎症狀無法確定和接種疫苗有關,核予救濟金1萬元。
搭機腳水腫竟是「這問題」! 專家曝造成水腫原因
56歲陳先生,因工作需求頻繁搭機出國,下機後常有腳部水腫的情形,活動後才慢慢消失。但這半年來水腫情形越來越頻繁,也越來越嚴重,久久不能消退,甚至連拖鞋都穿不下。至心臟科檢查才發現是雙腳靜脈瓣膜功能異常,且伴有深層靜脈血栓。在使用抗凝血劑和彈性襪治療後,水腫才逐漸改善。水腫背後可能潛藏著其他疾病原因,民眾可不能輕易忽視。如何判斷是否有水腫?哪些原因會導致水腫?若有水腫問題該怎麼辦?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加護病房專科護理師潘姿菁、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簡韶甫告訴你。如何判定水腫? 水腫有哪些原因?水腫大部分從腳開始,由腳、小腿慢慢往大腿延伸,嚴重者鼠蹊部、背部及肚皮也有可能會受到影響。潘姿菁護理師表示,水腫症狀初期不容易察覺,若持續惡化,可能產生腳部皮膚失去皺紋、鞋子變緊穿不下,甚至產生鬱積性皮膚炎導致色素沉澱或皮膚潰瘍。水腫可分為「局部水腫」、「全身性水腫」。簡韶甫醫師指出,水腫可經過理學檢查看出端倪,按壓小腿脛骨前的皮膚,若皮膚持續凹陷且無法回復,確實有水腫的情形,建議進一步就醫釐清原因。其常見原因如下:靜脈或淋巴阻塞造成局部水腫:常見於深層靜脈血栓、靜脈瓣膜功能不全、貝克氏囊腫、蜂窩性組織炎或外傷造成的單側水腫。全身性水腫:可能為充血性心衰竭、慢性限制性心包炎、肝臟疾病、腎病症候群、營養不良、藥物及甲狀腺低下等原因所導致。簡韶甫醫師提到,若病患表示剛從國外搭飛機回來,下飛機後發現兩腳變腫而且走路會痛,這時要考慮是深層靜脈血栓導致的水腫,可能由於維持了十幾小時的坐姿,靜脈循環變差,血液回流不順暢,造成靜脈血管內出現微小血栓。 在臨床上,也可以藉由胸部X光、心電圖、心臟超音波、靜脈超音波或腹部超音波、血液檢驗及尿液分析加以診斷及針對個別疾病做治療。水腫該如何治療? 日常生活有哪些要注意?如果有水腫問題,須針對個別疾病原因造成的水腫提供不同的治療方式。簡韶甫醫師表示,若為深層靜脈栓塞造成的水腫,除了考慮抗凝血劑治療,也會建議病患穿著彈性襪3至6個月,藉以改善血液循環,減輕腿部腫脹。若為心衰竭導致的水腫,則會使用利尿劑等藥物治療。此外,潘姿菁護理師指出,患者還須注意水分攝取、體重維持,飲食上應採取低鹽飲食,1天攝取量須少於5公克,並避免味精、醬油等高鈉調味料、加工醃製食品,也要持續觀察有無心衰竭復發症狀,而運動則可採漸進式運動,例如:散步、慢跑。而低蛋白血症所造成的水腫,除了就醫檢查原因外,同樣需注意水分攝取及體重變化。潘姿菁護理師提到,水腫後皮膚會變薄,應注意皮膚保護,避免過緊衣物,可穿著棉質易吸汗的衣物,臥床休息時可將患肢抬高超過心臟,且應避免碰撞產生傷口,若傷口已出現破皮或滲液,應適當傷口護理以避免感染情形。最後,簡韶甫醫師、潘姿菁護理師再次提醒,一旦發現肢體水腫時,建議應盡早就醫,以避免延宕原發疾病治療。
胸悶氣喘反覆發作 當心是肺動脈高壓!
65歲張阿姨,有慢性支氣管炎、乾燥症以及雙下肢慢性深層靜脈血栓,長期在胸腔科、風濕免疫科及心臟科追蹤治療,並長期使用支氣管擴張劑、免疫抑制劑以及抗凝血劑等藥物控制,然而在各科有效治療之下,胸悶、氣喘仍反覆頻繁發作,令張阿姨不勝其擾,經過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陳玠宇詳細問診及檢查之後,發現竟是「慢性肺動脈栓塞肺高壓」在作祟,於是在心導管介入治療及藥物調整之下,病況逐漸獲得控制,生活品質大幅提升。肺高壓疾病 分為五大類肺高壓疾病全球盛行率約佔1%,常見的症狀有胸悶、喘、水腫、暈眩、心悸與倦怠等,若狀況持續惡化,將會造成右心衰竭、低血壓休克及缺氧的狀況發生,嚴重時甚至造成死亡,需要有經驗的心臟科及胸腔科醫師才能加以診斷辨識和提供合適的治療模式。肺高壓依據不同成因可大致分為五大類,以第二型及第三型最為常見,也最容易診斷,而剩下的三種型態則較少,必須有經驗的醫師,才能有效提高疾病的診斷率。(1)第一型:肺動脈高壓,因遺傳、特殊疾病、藥物、結締組織疾病、肝硬化門脈高壓或不明原因等,造成肺動脈管壁異常增厚、阻力上升;(2)第二型:左心衰竭,因左心室收縮或舒張異常或瓣膜病變等引起;(3)第三型:慢性肺部病變,因肺部或換氣異常所引起,常見於肺纖維化、慢性阻塞性肺病、限制性肺病、睡眠呼吸中止症、或高海拔缺氧;(4)第四型:慢性肺動脈栓塞肺高壓,常見於肺栓塞所殘留的併發症,慢性血栓造成肺動脈阻塞或硬化導致阻力及壓力上升;(5)第五型:其他多重因素,包括鐮刀型血球貧血症、類肉瘤、甲狀腺亢進、腎衰竭等問題所造成。要診斷肺高壓 利用檢查工具陳玠宇醫師表示,診斷肺高壓必須使用合適的檢查工具,包括血液檢驗、心電圖、胸部X光片、心臟超音波、電腦斷層掃描、核子醫學掃描、核磁共振掃描及心導管血行動力學檢測或血管攝影等,依據不同病況安排進一步相關的檢查。一旦確立肺高壓診斷,須加以判斷其種類成因,並提供相對應之治療,並且須做疾病風險分級,且加以檢視治療後之療效。2022年歐洲心臟及胸腔學會已下修平均肺動脈壓力大於20毫米汞柱(過往需大於25毫米汞柱),即定義為肺動脈高壓;並建議若心臟超音波檢測發現右心擴大、三尖瓣膜逆流流速大於2.8米/秒或右心室收縮力下降等,須進一步判斷是否有肺動脈高壓等疾病。
頻繁氣喘胸悶難以控制 當心肺動脈高壓「嚴重恐致死」
65歲張阿姨患有慢性支氣管炎、乾燥症以及雙下肢慢性深層靜脈血栓,長期在胸腔科、風濕免疫科及心臟科追蹤治療,並長期使用支氣管擴張劑、免疫抑制劑以及抗凝血劑等藥物控制,然而在各科有效治療之下,胸悶、氣喘仍反覆頻繁發作,令張阿姨不勝其擾,於是在家人建議之下至醫學中心尋求第二意見。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陳玠宇表示,經過詳細問診及檢查之後,發現竟是「慢性肺動脈栓塞肺高壓」在作祟,於是在心導管介入治療及藥物調整之下,張阿姨病況逐漸獲得控制,生活品質大幅提升。陳玠宇表示,肺高壓疾病全球盛行率約佔1%,常見的症狀有胸悶、喘、水腫、暈眩、心悸與倦怠等,若狀況持續惡化,將會造成右心衰竭、低血壓休克及缺氧的狀況發生,嚴重時甚至造成死亡,需要有經驗的心臟科及胸腔科醫師才能加以診斷辨識和提供合適的治療模式。肺高壓依據不同成因可大致分為五大類:第一型:肺動脈高壓,因遺傳、特殊疾病、藥物、結締組織疾病、肝硬化門脈高壓或不明原因等,造成肺動脈管壁異常增厚、阻力上升;第二型:左心衰竭,因左心室收縮或舒張異常或瓣膜病變等引起;第三型:慢性肺部病變,因肺部或換氣異常所引起,常見於肺纖維化、慢性阻塞性肺病、限制性肺病、睡眠呼吸中止症、或高海拔缺氧。第四型:慢性肺動脈栓塞肺高壓,常見於肺栓塞所殘留的併發症,慢性血栓造成肺動脈阻塞或硬化導致阻力及壓力上升,另有其他肺血管腫瘤、動脈炎或寄生蟲感染等可能;第五型:其他多重因素,包括鐮刀型血球貧血症、類肉瘤、甲狀腺亢進、腎衰竭等問題所造成。陳玠宇表示,這五型當中,以第二型及第三型最為常見,也最容易診斷,而剩下的三種型態則較少,必須有經驗的醫師,才能有效提高疾病的診斷率。根據美國過往的資料統計,肺高壓相關致死率約為每10萬人有8人,因此須謹慎面對。 診斷肺高壓必須使用合適的檢查工具,包括血液檢驗、心電圖、胸部X光片、心臟超音波、電腦斷層掃描、核子醫學掃描、核磁共振掃描及心導管血行動力學檢測或血管攝影等,依據不同病況安排進一步相關的檢查。2022年歐洲心臟及胸腔學會已下修將平均肺動脈壓力大於20毫米汞柱 (過往需大於25毫米汞柱),即定義為肺動脈高壓;並建議若心臟超音波檢測發現右心擴大、三尖瓣膜逆流流速大於2.8米/秒或右心室收縮力下降等,須進一步判斷是否有肺動脈高壓等疾病。一旦確立肺高壓診斷,須加以判斷其種類成因,並提供相對應之治療,並且須做疾病風險分級,且加以檢視治療後之療效。陳玠宇說,不少疾病易隱藏且不容易在第一時間點診斷,如當今新冠病毒感染後的長新冠,當中就包含了相關的心肺共病:肺纖維化、微血栓、心律不整、肺動脈高壓等,導致後遺症殘存長久不易根治,需詳細判斷安排進一步檢查與治療,才能真正解決困擾已久的問題。
矽谷新創最大「惡血」騙局 女版賈伯斯遭判刑11年
美國矽谷新創公司Theranos先前宣稱能「1滴血驗百病」,再加上大量高官名流背書,再加上創辦人福爾摩斯(Elizabeth Holmes)的刻意模仿,最後甚至博得「女版賈伯斯」的稱號。而最後,這起事件被接連踢爆數據造假、恐嚇、威脅,讓福爾摩斯的聲望大幅下降,甚至被依詐騙罪名起訴。近日傳出,美國加州法院裁定福爾摩斯判刑11年3個月,預計2023年4月入監。根據《衛報》報導指出,福爾摩斯在19歲從史丹佛大學輟學後,就創立了血液檢驗公司Theranos。福爾摩斯靠著出眾的口才,宣稱只需要1滴血就可以快速、精準的檢驗出人體的疾病。創新的服務、吸引人的口才,再加上對於養生保健的需求,讓福爾摩斯的聲望直線攀升,Theranos也吸引到更多名人來幫忙背書,比如前國務卿季辛吉(Henry Kissinger)與前國防部長馬提斯(James Mattis)。而有更多投資人因為Theranos的豪華背書陣容,就掏出自己的家當投資Theranos,這也讓Theranos的估值一度超過90億美元。但整起事件一直到2015年,因為《華爾街日報》一篇報導,徹底的披露Theranos背後的惡行惡狀,不僅驗血技術根本沒有到位,甚至使用競爭廠商的產品來取代,而福爾摩斯多次恐嚇員工、媒體的行為也跟著曝光。這篇報導讓Theranos的驗血帝國直接崩潰,更於2018年宣布倒閉。福爾摩斯本人甚至被指控多項罪名遭到起訴。而案件在歷經數年的審理後,美國加州聖荷西法院陪審團先是在1月裁定4項詐欺罪名成立。而聖荷西法院則在18日宣判,判決福爾摩斯需服刑11年3個月,聯邦法院法官戴維拉(Edward Davila)表示,福爾摩斯必須在2023年4月27日向監獄報到。
46萬人罹心衰竭未就醫 難確診!半數患者5年內恐喪命
66歲的蔡媽媽,半年前自覺爬樓梯上氣不接下氣,走在路上也喘到無法叫住家人放慢腳步,驚覺狀況不對便趕快至胸腔科診治,但因當下檢查正常查不出病因,而後轉往心臟專科,確診為心臟收縮力正常的心衰竭。蔡媽媽表示,心衰竭對於心理與生活都有劇烈影響,一般人輕而易舉可以執行的許多日常家務,如打掃、移動物品,甚至追垃圾車都會有喘不過氣的狀況,就連休閒時要出去玩,也會擔心地點有樓梯或需要走太多路而怯步,大大影響原本正常生活。根據國發會資料顯示,台灣在3年內將邁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將占比高達20%以上,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副執行長趙庭興指出,心衰竭是65歲以上病患最常見住院原因,其中每3人就有1人會在住院後1年內死亡,住院及心血管死亡風險高。病患的累、喘、腫等症狀除了影響看似平常的穿衣服、行走、淋浴、執行家務4等日常生活,心理同時備感壓力,進而影響日常社交生活。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董事吳彥雯表示,心衰竭常見的有心臟收縮力不正常(HFrEF)和收縮力正常(HFpEF)兩種,以發生比例來說,臨床上每10人中有5人是HFrEF、4人為HFpEF,1人為較少見的心臟收縮力略為受損的心衰竭(HFmrEF)。無論是哪種型態的心衰竭,外顯的症狀皆以累、喘、腫為主,其中心臟收縮力不正常的心衰竭因心臟無力,且整體心臟擴大,就像馬達電力不足,進入心臟的血液無法完全被排出運送至身體,較容易被發現。而收縮力正常的心衰竭,則像馬達壁生鏽,因內部質地改變而運轉不良,其外觀雖沒有改變,但因肌肉變僵硬,左心室失去正常舒張的能力,導致左心室進入血液量減少,連帶排出血液量也少,難以供應身體所需,但因進入量與排出量接近,故較難被診斷出來,導致許多病患錯失最佳就醫時間。吳彥雯補充,HFrEF常見於本身有冠狀動脈疾病的病人,與HFrEF相比,HFpEF 的病人女性比例較高,其他常見的臨床特徵有心房顫動和高血壓,許多疾病症狀相互干擾,更增加確診的難度。趙庭興副執行長指出,全球現有超過6,000萬人受心衰竭所苦,全球盛行率約1-3%,亞洲盛行率與全球大致相似。但根據衛福部109年資料顯示,心衰竭實際就醫用藥人口只有24萬,與用最高盛行率3%所預估的70萬人,竟相差46萬人之多,顯示仍有許多心衰竭患者仍未被找出來,而且確診後半數患者在5年內會面臨死亡威脅。趙庭興副執行長說明,因心衰竭較明顯的症狀為累、喘、腫,與胸腔、腎臟及內分泌疾病相似,故容易在各科別間來回轉診,卻僅能緩解症狀,導致病患較難意識自身需至心臟內科安排進一步檢查。上述蔡女士起初便是因日常行走、爬樓梯喘不過氣,懷疑有肺部問題便先至胸腔科就診,卻檢查不出病因,歷經多時才輾轉至心臟內科診治,險延誤最佳就醫時間。吳彥雯呼籲,只要出現累、喘、腫症狀的患者,請盡快到心臟內科接受病史詢問及心臟超音波、血液檢驗等完整檢查,確保心臟健康。
最新疫苗受害救濟出爐 台南男接種AZ腦出血不治⋯獲賠350萬
衛生福利部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VICP)公布最新第182次會議紀錄,共審議65案,其中7案接種AZ後獲得救濟。其中台南市林姓個案接種AZ疫苗11天後,嚴重腦出血,因沒有其他病史足以引起小板低下或腦出血,無法排除與接種AZ的關聯性,因此核予救濟金350萬元,為這次通過金額最高的個案。VICP公布最新疫苗接種後死亡會議紀錄,共審議65案,其中7案接種AZ後獲得救濟。除了一名死亡男性獲賠償350萬元外,另外6例接種AZ後出現嚴重不良反應核予救濟個案,依序為80萬(肝門靜脈血栓、腦出血)、60萬(格林巴利症候群)、50萬(腦靜脈竇血栓、右內頸動脈血栓)、5萬(左眼中央視網膜靜脈阻塞)、5000元兩案(過敏性蕁麻疹、蕁麻疹)。另外,接種高端、BNT、莫德納各1例,依序分別核予救濟10萬元(格林巴利症)、1萬元(急性過敏反應)、5萬元(發燒症狀持續超過2週並住院治療)。這名台南市林姓個案,依據病歷資料記載、臨床表現及相關檢驗結果等研判,個案接種疫苗後10日因頭痛、嘔吐情形就醫,血液檢驗結果顯示血小板低下。隔日出院後晚間因意識昏迷送醫,腦部電腦斷層顯示左側顳葉大面積出血及蜘蛛網膜下腔出血,後因嚴重腦出血死亡。VICP指出,該個案無慢性病病史,本次雖有血小板低下情形,但無任何血栓表現,不符合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之臨床表現。惟個案亦無任何潛在疾病史足以引起血小板低下及腦出血。又目前醫學實證無法確定免疫性血小板低下與接種COVID-19 疫苗 (AZ)之關聯性。因此,依據「預防接種 受害救濟基金徵收及審議辦法」第18條第1項及其附表死亡給付之規定,核予救濟金新台幣350萬元。至於不予救濟者,AZ有36案、莫德納10案、高端4案、BNT2案,另有2案資料仍需補件。
50多歲女打AZ釀腦出血致死 獲賠600萬!成最高救濟金紀錄
衛福部公布最新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第175次會議紀錄,本次開會於本月10日下午1點30分,專家共審議57案,其中有7案核予救濟,一名居住於台北市50多歲女性在接種AZ疫苗後,出現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後群,併發後續之腦出血致死,核予救濟600萬,成為有史以來最高救濟金個案。根據最新衛福部公布之疫苗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會議紀錄,台北市游姓女子(編號2841)依據病歷資料記載、臨床表現及相關檢驗結果等研判,個案無慢性病病史,亦無任何固有疾病史足以引起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個案血液檢驗結果顯示其確實罹患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其發病時間亦在接種 COVID19 疫苗(AZ)後可能發生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之合理時間內,研判個案之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與疫苗接種相關。而個案的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直接造成腦部梗塞、腦壓升高,併發後續腦出血致死。故其死亡亦與接種COVID-19 疫苗(AZ)相關。綜合考量個案之受害就醫過程、醫療處置及與預防接種之關聯性等相關事項,依據「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基金徵收及審議辦法」第 18 條第 1 項及其附表死亡給付之規定,核予救濟金新臺幣 600 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