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樣本
」 新冠肺炎不菸不酒30歲男莫名罹患腎癌 專業醫:一次性餐具得少用
營養醫學醫師劉博仁日前分享一起案例,一名平時不菸不酒的30歲男子莫名罹患腎臟癌,而劉博仁在幫期檢查的時候,發現該名男子體內的PFAS(多氟烷基化合物)嚴重超標,推測這就是男子罹癌的原因。劉博仁也提到,為了身體健康著想,真的要少用一次性餐具,盡量減少曝露於PFAS風險中的機會。劉博仁在FB粉絲專頁上發文表示,一位30多歲、日常不菸不酒的男士莫名罹患腎臟癌,由於實在不知道為何會罹患,所以劉博仁便幫其進行檢查,結果意外發現該名男子體內多氟烷基物質PFAS超標。劉博仁表示,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雜誌先前就刊登一項研究,研究團隊分析了來自「前列腺、肺、大腸和卵巢癌篩查試驗」(PLCO)的324例RCC病例及其匹配對照組的血清樣本,重點關注了全氟辛酸(PFOA)及其他7種PFAS的濃度。研究結果顯示,PFOA與RCC風險呈正相關。具體而言,血清PFOA濃度每翻倍,患RCC的風險就增加71%。更令人警醒的是,PFOA濃度處於最高四分位的個體,其RCC風險是最低四分位者的2.63倍。即便在調整其他PFAS濃度和排除腎功能減退個體後,彼此之間仍有高度關聯。劉博仁表示,這項研究進一步支持了PFOA作為腎致癌物的證據,對於普遍暴露於這一持久性化學物質的廣大人群具有重要的公共衛生意義。劉博仁解釋,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質(PFAS)是一類具有高度持久性的化學物質,在美國超過98%的人群血清中都有檢測到這些化合物。先前針對高暴露人群的研究表明,暴露於全氟辛酸(PFOA)可能與腎癌風險增加相關。但儘管如此,尚不清楚PFOA或其他PFAS是否會在一般人群中所見的濃度下引發腎細胞癌(RCC)的風險。而劉博仁在出席「健康云之道」節目時表示,PFAS的應用範圍相當廣泛。不僅存在於大家熟悉的不沾鍋鐵氟龍塗層中,還廣泛應用於雨衣、防汗衣物、一次性紙杯和紙盒等日常用品中。劉博仁特別提醒,PFAS能讓物品表面平滑,減少摩擦力,也具有防水效果,但過度使用可能導致中毒風險。特別是不沾鍋如果有刮痕,在高溫下可能會釋放出PFAS,增加人體攝入的風險。劉博仁也提到,目前歐盟許多國家已經立法限制PFAS的使用。
建議疫苗竟被咒「小心紐倫堡審判」 台大醫:能讓多點人打被審判也罷
指揮中心6到11歲兒童接種莫德納疫苗,每劑0.25毫升,為成人劑量的一半,需施打2劑, 2劑施打間隔28天。台大婦產科醫師施景中貼出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新出爐報告,其報告結語顯示,接種疫苗仍然是預防SARS-CoV-2感染合併症(包括兒童和成人住院)的最安全策略。施景中昨(2日)在臉書表示,台大醫院的COVID-19 兒童疫苗門診下周開打,剛剛看名額還不少,如果父母有希望幫小孩打疫苗的,請到網頁掛號,如果不想打,也不勉強,「上次只是因為建議疫苗,被人留言詛咒,說以後我小心紐倫堡審判,好吧,如果我的呼籲可以讓多一點人來打疫苗,就算被審判也罷。」紐倫堡審判是盟軍根據國際法和二戰後的戰爭法舉行的一系列軍事法庭,針對策劃、執行或以其他方式參與了大屠殺和其他戰爭罪行之納粹德國政治、軍事、司法和經濟領導人員起訴,而這些人最終大部分被判處死刑、終身監禁。施景中之後再貼出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新出爐報告,因為Omicron以輕症居多,許多人感染無症狀、或因症狀輕無就醫,導致確診案例統計不易,美國衛生當局改以血清樣本統計SARS-CoV2的血清陽性率去推估人口中有多少人感染、特別用年齡層去分級。施景中貼出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新出爐報告。(圖/翻攝自臉書/Jin-Chung Shih)結果顯示,至2022年二月為止,總人口血清陽性率為57.7%,推估超過一半以上的人感染過,其中陽性率最高發生在0至11歲族群,大約75%已經感染過;報告結語指出,Omicron變種有很高的感染率,尤其是在兒童,接種疫苗仍然是預防SARS-CoV-2感染合併症(包括兒童和成人住院)的最安全策略,以及感染後接種 COVID-19疫苗可為嚴重疾病和住院提供額外保護。施景中說,前次看外電翻譯社團的譯文,兒童注射疫苗的另一潛在最大好處,是可以保護家中的老年人,因為兒童感染率高,容易直接或間接傳染家中同住或未同住的長者,這些正是COVID-19感染最脆弱的族群,另外台灣兒科醫學會支持6-11歲的兒童注射疫苗。他也強調,「我不是專家,祈望專家指正。」
EUA沒過6天後⋯聯亞怒批 錯失讓國人對抗Delta機會
國產疫苗聯亞生技上周8月16日沒有通過衛福部緊急授權申請,衛福部食藥署認為疫苗中和抗體低於AZ疫苗,因此未准許核可製造,對此聯亞今天由董事長王長怡以及臨床計畫主持人醫師黃高彬舉辦感恩記者會,感謝參與臨床試驗的醫護人員與受試者。衛福部食藥署本月15日召開專家會議審查聯亞疫苗,最終在21名專家投票中,有17人不同意通過、4人要求補件再議,建議不予核准專案製造。食藥署解釋,聯亞疫苗的安全性雖然可接受,也具細胞免疫反應趨勢,但中和抗體數據結果未能達到先前所訂的免疫橋接不劣性標準。 聯亞集團創辦人、董事長王長怡(圖/鄭郁蓁攝)依照食藥署訂出的免疫橋接規則,國產疫苗的中和抗體效價,至少要大於AZ數值的0.67倍,若用187.9計算,國產疫苗的中和抗體效價至少要達125.89才可能過關。而聯亞生技7月公布的二期期中報告,其平均中和抗體效價數值僅為102.3,不及AZ疫苗的下限,因此周日的專家會議毫無懸念的被專家們壓倒性否決,無法取得EUA。聯亞生技被駁回當日表示,聯亞疫苗對Delta變異株並未呈現其他廠牌抗體濃度下降的問題,將向財團法人醫藥品查驗中心(CDE)、食藥署提出申訴,盼能用Delta變異株的相關數據進行重審。聯亞集團創辦人、董事長王長怡表示,8月16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為取得緊急授權時,聯亞生技深感遺憾,做出聲明表示,感謝參加聯亞次單位疫苗第一期與第二期臨床試驗受試者,二期試驗臨床結果顯示為相當成功,他說要以負責的態度,告知民眾三項重要數據。第一,解盲最主要觀察的安全性指標,除了肌肉疼痛、紅腫、皮膚過敏等輕度不良反應外,其他都與對照組接近,注重病毒想要感染細胞瞬間開始,對於重要免疫細胞辨識發出抵禦能力的環節層層免疫原理確保參與者的健康。其次,雖然開發產品穩定生產與時辰和腺病毒、mRNA技術時間要花更多,但安全性更高,抗體反應上百分之九十的65歲以上老年組受試者對於新冠病毒武漢株的中和抗體,血清反轉率可以達到四倍上升,中和抗體濃度幾何平均效價,與第一期結果相當一致。王長怡表示,聯亞生技UB612疫苗也有T細胞免疫力,均顯示具備成為安全有效抗新冠肺炎的優質特色,但很遺憾政府採用僅取單一時間點的免疫橋接方法,以AZ疫苗產生對抗病毒原型株的抗體力價作為最重要,且是唯一的比對標準,否決的聯亞的申請,「這樣的審查標準片面、局部性免疫,無法全面評估疫苗激發的免疫力以及時效!」王長怡表示,T細胞越來越受到國際學者重視,聯亞不但有獨家細胞更能做到免疫持久性,讓接種者不用擔心接種三到六個月後免疫力驟然下降,難以抵禦更頑強的病毒。王長怡表示,免疫橋接,中和抗體力價不應該只觀察單一時間點,更應該注重維持下,以及對抗目前變異株的效力,同時也要納入免疫T細胞的反應分析,才能給國人更全面的科學數據。王長怡表示,聯亞疫苗為強化T細胞免疫,特別設計多重免疫擋火牆組合而成的刺單位疫苗,有多個防火牆,和其他疫苗有不同,在美國執行猴子攻毒試驗證明,可以降低病毒量無法偵測的極限值以下,經過第一、第二期臨床證實,可以有效誘導T細胞毒殺病毒的免疫力,以及產生阻擋病毒與受體結合的中和抗體,可以高效阻斷病毒感染細胞。王長怡強調,疫苗有三大優勢,產生中和性抗體持久,半衰期195天,是所有疫苗最長,且可以中和大多數變異株,尤其是對印度變異株,有保有與原始武漢株一樣的中和抗體效價外,以目前AZ對於印度病毒大幅下降來看,聯亞可以說是全球接種者的福音,且可以精準產生有效T細胞免疫力。王長怡表示,很遺憾衛福部直到6月10日當天高端要公佈報告時,才公布免疫橋接標準,體諒政府事先無法有良好橋接規劃取得AZ疫苗接種的血清樣本所以無法納入T細胞的考量,所以只用部桃醫院提供的病毒作為免疫橋接標準。最後,王長怡對於政府沒有通過審查表達可惜,他說政府沒有通過充分討論,聯亞疫苗無法通過審查,對於可以對抗國際間流行的變異病毒,錯失保護國人健康的良機。
高端823開打 說明書指「保護效期不明」!對「3族群」抗體效價較低
高端疫苗8月23日開打,食藥署上周四公開高端疫苗完整中文說明書,提及高端疫苗目前保護效期不明,不一定能對所有施打者產生保護作用,而高端疫苗用於免疫功能不全者(包括接受免疫抑制劑治療)的療效,目前安全性與免疫生成性的資訊有限。不具名的專家指出,高端沒有提供相關數據,根本難以評論保護力。說明書指出,高端疫苗「如同目前所有獲得緊急授權或專案核准的其他COVID-19疫苗」,可提供的保護效期不明,仍須由進行中的臨床試驗進一步確定;至於疫苗效果的限制,第2劑高端打完約2周後開始有中和抗體反應,但也「如同所有疫苗」,高端不一定對所有人都能產生保護作用。說明書中也提到,高端全部受試者接受第2劑疫苗後28天的血清中和抗體平均效價是662.31,但有3類受試者的數據較低,包括65歲以上老年人、有共病症者、人類免疫缺乏病毒抗體陽性(HIV,即愛滋病患者)等3族群受試者中和抗體效價較低。專家表示,高端疫苗的問題不是數據的比較,而是這些數據是否可信。根據高端一期試驗結果投稿國外期刊,每個受試者的原始試驗資料都看得到,一期中和抗體平均效價是52;二期換了實驗室,血清中和抗體平均效價是662.31,比第一期多了13倍。同一支疫苗,為何差這麼多?食藥署卻沒有解釋。另有學者表示,說明書中坦言年長者、有共病者以及愛滋病患者的中和抗體效價較低,但現在優先開放對象,就是第9類以及65歲以上年長者等,「他們一股腦去預約登記,有沒有先看一下中文說明書呢?」台大流病與預醫所兼任教授金傳春則提醒,高端EUA審查結果還留下許多疑點,包括是否確認受試者皆未曾感染、受試者的年齡性別組成、不劣性試驗的血清樣本如何選取,以及對Delta病毒的中和能力,她呼籲高端應完整如實向國人釋疑。
70%感染「佛系抗疫」代價大!專家:血清調查才能抑制疫情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之初,部分國家提出「佛系防疫」概念,認為只要近7成人染疫,就能群體免疫。值得注意的是,巴西瑪瑙斯去年6月、10月分別達66%、76%感染率,疫情卻僅下降一些。學者昨表示,巴西經驗顯示群體免疫可能不簡單,達成群體免疫前,應嚴守社交距離、追蹤接觸者、邊境管制等非藥物疫苗措施。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去年曾解釋佛系防疫,意即藉著讓部分人被自然感染以產生群體免疫。以R0值2.5至3計算,需有60至67%的人被感染才能達成群體免疫,也就是當時德國總理梅克爾提出的70%感染佛系抗疫概念。然而,近期外電報導的巴西經驗,卻令外界感到相當大壓力。公衛學者范僑芸說,巴西瑪瑙斯利用血清樣本分析來推估實際感染率,發現當地去年6月20日感染率達66%,10月20日達76%,比R0值2.5至3所需的60至67%還要高。當地去年9月疫情的確有下降,但R0值沒有明顯小於1,而是在1的上下浮動,代表疾病還是在傳播。范僑芸表示,與此同時,巴西政府也加強管制,開始封城,因此無從得知疫情下降是因為群體免疫還是封城,若是群體免疫,那降幅仍然太小。陳秀熙表示,巴西的經驗顯示,若要藉由群體免疫阻擋大規模流行,代價很高,會讓多人死亡,在病毒的鎮壓之下,達成群體免疫效果之前,疫苗的接種比例會不會受影響也還是未知數,因此提倡非藥物、疫苗的防疫措施。范僑芸也說,要抑制疫情蔓延,還是要嚴守社交距離、追蹤接觸者、邊境管制及大規模血清調查,才能確實掌控。
亞洲死亡率低於歐美!日發現特殊抗體:恐與人種基因有關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但亞洲人對新冠病毒的抵抗力顯然高於歐美民眾。日本東京大學教授兒玉龍彥(Tatsuhiko Kodama)最近幾個月對一百多名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的血清樣本進行了檢測,赫然發現在所有病人的樣本中都檢測出一種特殊的抗體。這種特殊的抗體是人體在第二次接觸同一種病毒時才可能產生,因此他認為亞洲民眾在以前就曾經遭受類似的新冠病毒攻擊。東方文化 遏阻疫情亞洲地區(東亞和東南亞)人口占世界人口的30%,但一年來亞洲死於新冠病毒的人數僅占全球染疫死亡人數的2.4%。亞洲是新冠病毒最早爆發的地區,但該地區的感染率和死亡率都遠低於歐美國家。法國回聲報駐東京記者撰文指出,西方輿論強調東西方文化差異是其中一個因素,認為亞洲民眾比較服從政府的命令,但事實上,日本、南韓及台灣,民眾的日常生活並未受到封城等限制,民眾的基本行動自由權利未受到侵犯。當然,上述國家在第一時間迅速採取隔離措施,亞洲民眾習慣佩戴口罩,或許也助於遏阻疫情蔓延。不過,多位專家認為,上述因素並不足以解釋亞洲和歐美國家出現如此懸殊的差異,日本多位學者認為與人種基因有關。免疫基因 或藏玄機除了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感染症(MERS-CoV)之外,還有其他同類性質的病毒在亞洲地區流行多年。從這一基礎出發,有學者甚至認為亞洲人種曾暴露在類似的病毒下,因而出現了免疫基因。日本多家大學的病毒學專家成立了「新冠病毒特別小組」,分組研究從500名患者身上收集到的基因樣本,這500名患者被分為輕症與重症。研究的焦點是簡稱為HLA的人類白血球抗原,也就是編碼人類的主要組織相容性複合體(MHC)的基因,具有監督人類免疫機制的功能,這一功能因人種而異。2018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日本病毒專家本庶佑(Tasuku Honjo)指出,該系統對病原體的鑑定發揮了關鍵作用。
新冠第二波疫情北半球蔓延中 鍾南山:中國目前非常安全
新冠肺炎病毒難纏,不僅可人傳人,病毒也能藏在食品外包裝。大陸山東已有乳山、煙台、文登、安丘等地政府發布關於冷凍豬肉外包裝核酸檢測呈陽性的消息。中國工程院院士、抗疫專家鍾南山則表示,不認為大陸會有第二波疫情,也不會出現像第一波幾萬人感染的情況。10月29日,煙台市在進口冷鏈食品常規抽檢中,發現1份外地的進口冷凍豬肉製品及外包裝標本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呈陽性。經29日至30日晚共採集人員、產品、外包裝、外環境等樣本3097份,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未發現陽性案例。10月29日,乳山市在進口冷鏈食品常規抽檢中,發現1份外地銷往乳山市的進口冷凍豬肉製品及外包裝標本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呈陽性。「安丘發布」10月31日也通告,稱外地冷鏈食品中一批巴西進口冷凍豬肉外包裝抽檢核酸檢測呈陽性,有15件流入安丘市鑫牛市場某肉品批發零售中心門店。目前,豬肉經營業戶、外包裝廢品收購人、物流運輸人員及其家人和市場全體人員、外環境樣本全部進行了核酸與血清樣本檢測,結果均為陰性。文登也發布重要通告稱,因外地冷鏈食品中一批外包裝核酸檢測呈陽性的巴西進口冷凍豬去骨頸部肉(俗稱梅花肉、1號肉)流入,已請到此就餐的市民及其家人;購買過上述肉類的市民及其家人第一時間主動向所屬社區和單位登記報備。另外,大陸公布10月31日31個省區、直轄市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24例,但新疆病例數卻仍在升高。當日新疆新增確診病例3例(均為無症狀感染者轉確診);新增無症狀感染者61例,其中疏附縣46例,相鄰的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阿克陶縣15例,均為接受隔離醫學觀察人員。全大陸新增確診病例24例中,境外輸入病例21例(甘肅7例,上海5例,內蒙古3例,廣東3例,福建1例,四川1例,陝西1例),本土病例3例(均在新疆)。截至10月31日18時,喀什地區相關人員的第二輪核酸檢測已全部完成,除已公布的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外,其餘人員檢測結果均為陰性。為何會新增61例無症狀感染者?大陸流行病學專家表示,新增的61例感染者可能因第一輪核酸檢測時處於感染早期而未能檢出,這次被檢出或許是「掃除死角」的必經步驟,因此重覆檢測很有必要。專家也提醒當地需高度警惕,相關的防控死角和病毒源頭需要靠詳盡的流行病學調查來找到。克州跟疏附縣一樣在疫情早期就採取了居家隔離措施,雖然疫情有早期在社區傳播的跡象,但是現在這些潛在的病例被檢測出來了,「只要被檢測出來了疫情就可控」。而防疫專家鍾南山近日幾度在演講場合談到新冠疫情,他不認為大陸今年底還會有第二波疫情。他指出,從全球來看,第二波新冠肺炎疫情實際上已經開始,現在隨著天氣的變冷,特別是北半球情況會加重。按照現在大陸防控的制度以及執行強度,不認為第二波新冠肺炎疫情會在大陸爆發。鍾南山舉出數字說,新冠肺炎在大陸患病的平均人數每100萬人只有3人,但是在美國每100萬人有500人。「我們積累了非常寶貴的經驗。中央採取在「震中」集中封堵、在外圍群防群控的上游防控戰略,這是我們取得決定性勝利的關鍵。」他也說,「目前中國的環境是非常安全,來之不易。」
又一輸出被確診!菲籍女自台返國檢出染病 啟動疫情調查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6日)表示,我國8月25日接獲菲律賓官方透過國際衛生條例國家對口單位(IHRNational Focal Point)通知,該國檢出1例自我國入境的新冠肺炎陽性無症狀個案。指揮中心指出,個案為菲律賓籍30多歲女性,今年2月27日來台工作,8月19日自台灣出境返回菲律賓,於機場入境時接受採檢,8月21日檢驗結果為陽性。指揮中心表示,個案在台期間及返菲迄今均無症狀,衛生單位已初步掌握接觸者共21人,包括工作地接觸者、租屋處室友等,其中20人列為居家隔離者對象、1人列為自主健康管理對象。21名接觸者截至目前皆已採檢核酸檢測及血清樣本,2人核酸檢驗陰性、其餘檢驗中;將持續調查個案是否有其他活動軌跡,以匡列可能之接觸者。另針對中國大陸上海8月24日通報1例自台灣入境之檢驗陽性個案,指揮中心調查,該名個案為本國籍70多歲女性,今年8月15日自台出境至上海,當日於上海之檢驗結果為陰性,檢疫期間於8月21日出現喉嚨痛症狀,8月22由上海當地衛生人員安排採檢,檢驗結果為陽性;目前個案於上海隔離治療中。衛生單位已掌握個案發病日前14天之在台接觸者共14人,包含友人及送機接觸者,核酸及血清抗體檢驗結果均為陰性,列為自主健康管理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