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流行病學
」追查這波Omicron「隱形傳播鏈」 指揮中心啟動大規模血清調查
為瞭解全國年齡別與地理區域之COVID-19血清陽性率變動趨勢,疾病管制署(以下稱疾管署)參考WHO調查指引,以及國際主要機構分析COVID-19血清流行病學之方法,將進行「我國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血清流行病學調查與長期趨勢分析計畫」。指揮中心說明,為瞭解今年4月份起爆發較大規模本土Omicron疫情期間,社區是否存在隱形傳播鏈,並建構全國COVID-19血清流病監測機制,前述計畫將與「醫療財團法人台灣血液基金會」(以下稱血液基金會)合作,針對今年1月至6月收受之全國各捐血中心之血清存檔樣本,依各縣市人口、性別、年齡比例進行分層隨機抽樣,每2週1次,每次3,000-3,500件,預計抽樣36,000件檢體;該時段有捐血的民眾被抽到之機率約3-4%。考量目前國人可捐血年齡群(17-65歲)中,至少接種1劑新冠疫苗接種率已近90%,難以透過抗棘蛋白抗體(anti-Spike protein)陽性結果,辨別屬疫苗接種誘發或病毒感染後產生,因此,本計畫僅進行SARS-CoV-2病毒抗核蛋白抗體(anti-Nucleocapsid protein)檢測。指揮中心進一步說明,本計畫為保護捐血人個資,血液基金會於抽樣後,僅提供匿名資料與血清存檔樣本給疾管署進行後續檢驗與資料統計分析。抽樣檔案將由血液基金會按程序銷毀,血液基金會或疾管署均無法辨識或回溯特定捐血人檢體檢測結果,故無法將檢驗結果通知特定捐血人,亦無法提供查詢。指揮中心指出,加入或退出此計畫不會影響捐血人現有任何權益,亦不會被特別註記。該計畫經疾管署人體研究倫理審查會審查通過,採用選擇退出(opt out)的方式,以確保受試者的自主權。若有曾於該段時間捐血之捐血人欲退出本計畫,請於今年6月30日前致電1922並請留下相關資料(血袋號碼,或提供姓名、身分證字號及生日);或請以書面方式寄送相關資料至台北市中正區林森南路6號疾病管制署疫情中心(新冠病毒血清流行病學調查與長期趨勢分析計畫),後續由血液基金會於檢體抽樣前排除。
疾管署將進行血清流行病學調查 為調整防治政策上作參考數據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6)日表示,為瞭解全國年齡別與地理區域之COVID-19血清陽性率變動趨勢,疾病管制署(以下稱疾管署)參考WHO調查指引,以及國際主要機構分析COVID-19血清流行病學之方法,將進行「我國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血清流行病學調查與長期趨勢分析計畫」,俾利作為調整防治政策上的參考依據。指揮中心說明,為瞭解今(2022)年4月份起爆發較大規模本土Omicron疫情期間,社區是否存在隱形傳播鏈,並建構全國COVID-19血清流病監測機制,前述計畫將與「醫療財團法人台灣血液基金會」(以下稱血液基金會)合作,針對今年1月至6月收受之全國各捐血中心之血清存檔樣本,依各縣市人口、性別、年齡比例進行分層隨機抽樣,每2週1次,每次3,000-3,500件,預計抽樣36,000件檢體;該時段有捐血的民眾被抽到之機率約3-4%。考量目前國人可捐血年齡群(17-65歲)中,至少接種1劑新冠疫苗接種率已近90%,難以透過抗棘蛋白抗體(anti-Spike protein)陽性結果,辨別屬疫苗接種誘發或病毒感染後產生,因此,本計畫僅進行SARS-CoV-2病毒抗核蛋白抗體(anti-Nucleocapsid protein)檢測。指揮中心進一步說明,本計畫為保護捐血人個資,血液基金會於抽樣後,僅提供匿名資料與血清存檔樣本給疾管署進行後續檢驗與資料統計分析。抽樣檔案將由血液基金會按程序銷毀,血液基金會或疾管署均無法辨識或回溯特定捐血人檢體檢測結果,故無法將檢驗結果通知特定捐血人,亦無法提供查詢。指揮中心指出,加入或退出此計畫不會影響捐血人現有任何權益,亦不會被特別註記。該計畫經疾管署人體研究倫理審查會審查通過,採用選擇退出(opt out)的方式,以確保受試者的自主權。若有曾於該段時間捐血之捐血人欲退出本計畫,請於今年6月30日前致電1922並請留下相關資料(血袋號碼,或提供姓名、身分證字號及生日);或請以書面方式寄送相關資料至台北市中正區林森南路6號疾病管制署疫情中心(新冠病毒血清流行病學調查與長期趨勢分析計畫),後續由血液基金會於檢體抽樣前排除。
與病毒共存戰略 陳建仁指這兩項數值降到最低
Omicron本土疫情持續升溫,前副總統陳建仁表示,台灣與法美、韓等國相比,每百萬人口7日滾動平均確診死亡數及平均致死率都是最低國家,他認為,疫情預測對現階段防疫工作沒有任何幫助,造成不必要的恐慌;並強調與病毒共存的策略,是將重症與死亡數降至最低,且疫苗覆蓋率繼續大幅提升以及快篩試劑充足。陳建仁昨天深夜在臉書指出,Omicron變異株導致台灣確診人數呈現幾何級數增加,民眾難免心生惶恐,近來更有一些人士根據以往Alpha、Beta和Delta變異株的致死率或是其他國家的致死率,來套用在台灣Omicron確診個案,以致造成誇大的預測。陳建仁引用圖表說明,今年1月1日至4月26日,台灣、美國、法國、以色列、南韓及中國等國家在與病毒共存的情境下,各國的COVID-19確診人數、確診死亡數、致死率變化。陳建仁分析,以每百萬人口COVID-19的7日滾動平均確診人數,美國、法國、以色列先後在1月達到流行的最高峰,每百萬人口每天平均確診人數,分別高達2426、5436、1萬968人,香港、南韓則先後在3月份達到流行的最高峰,分別高達8764、7894人,而台灣高峰在26日只有182人,遠低於其他國家。陳建仁再以每百萬人口的7日滾動平均確診死亡數分析,其中香港、以色列、美國、南韓和法國的每百萬人口每天的平均確診死亡數最高值分別為37.7、7.9、7.8、7.0、5.2人,香港則遠超過其他4國達4.8至7.3倍,而台灣則是0.01人,目前是最低的國家。進一步以7日平均致死率來看,陳建仁指出,從2月中旬起,香港、美國的確診致死率都曾高達2%,4月底降至1.1%,法國與以色列大都維持在0.05%至0.2%,南韓則由1月中旬的1%逐漸下降至4月底的0.1%,中國最近則大幅上升至0.1%,而台灣則由1月中旬的0.6%逐漸下降至4月底的0.03%,目前也是致死率最低的國家。陳建仁認為,由於Omicron變異株的感染者,有相當高比例為無症狀感染者,特別是在高疫苗覆蓋率國家,有更多感染者屬於無症狀感染,確診病例的估計相當容易有偏差,因此疫情預測對現階段防疫工作沒有任何幫助,且誤用外國數據進行台灣疫情推測,不合時宜也會造成不必要恐慌。陳建仁表示,唯有進行國內的血清流行病學研究,掌握已感染的人數及確定感染而未通報的百分比等參數,才能做出適時適地、禁得起驗證的推測。他強調,現階段的防疫觀察重點不在確診病例數,而在重症和死亡人數;防疫目標也不再是零感染,而是將重症與死亡數降至最低,只要疫苗覆蓋率繼續大幅提升、快篩試劑充足而且普及社區基層、快篩陽性而必須接受抗病毒藥物治療都能在黃金時間內接受治療,重症數及死亡數即可大量減少,無須過度恐慌。
抽樣5千捐血人「血清抗體監測」 想退出可於10/18前致電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5)日表示,為防堵 COVID-19病毒Delta變異株入侵社區,指揮中心已於今(2021)年8月23日啟動防堵Delta變異株之COVID-19加強監測方案,並將由疾病管制署進行捐血人血清抗體陽性盛行率研究調查計畫,以作為防治政策上的參考依據與評估捐輸血者之風險。指揮中心說明,為瞭解今年5月份本土COVID-19疫情上升之際,社區中自然感染或接種疫苗的抗體陽性比例之地理分布與趨勢變化,與評估捐輸血者之風險,前述計畫將針對今年4月25日至7月3日全臺各捐血中心之血清存檔樣本(每袋血均須留存此樣本,作為血液安全追溯調查之用)隨機抽樣共5000件,檢測SARS-CoV-2病毒抗核蛋白及棘蛋白抗體,該時段有捐血的民眾被抽到的機率約為1-2%。指揮中心指出,該計畫不僅是作為防治政策上的參考依據,亦為國際上普遍使用於COVID-19血清流行病學調查之方式。該計畫為保護捐血人個資,血液基金會於抽樣後,僅提供匿名資料與血清存檔樣本給疾病管制署進行後續檢驗與資料統計分析。抽樣檔案將由血液基金會按程序銷毀,故無論是血液基金會或疾病管制署均無法辨識或回溯特定捐血人檢體檢測結果,亦無法將抗體檢測結果通知特定捐血人。若血清抗體發現是陽性,指揮官陳時中強調,陽性表示過去曾經染疫,但與個案無關,是要了解社區過去染疫情況,他也指出只要有結果就會盡快公開報告,「因為IRB委員很嚴格。」指揮中心指出,加入或退出此計畫與否並不影響捐血人現有任何權益,亦不會被特別註記。該研究經疾病管制署人體研究倫理審查會審查通過,採用選擇退出(opt out)的方式,以確保受試者的自主權。若有曾於該段時間捐血之捐血人欲退出本計畫,請於10月18日前致電1922並請留下相關資料(血袋號碼,或提供姓名、身分證字號及生日),後續由血液基金會於檢體抽樣前排除。
疫苗沒成功研發前想過正常生活? 副總統陳建仁給建議
國內近期接連出現新冠肺炎疫情當日「零確診」的紀錄,週休二日部分縣市商圈也重現久違人潮,但仍有不少專家擔憂若「全民鬆懈」可能讓疫情捲土重來。對此,副總統陳建仁認為,新冠肺炎疫苗在未來1年或1年半內或許就會出現,在此之前,國人仍須保持社交距離,但不需要停止所有活動,只要過半民眾願意減少50%社交接觸,大家就能過著所謂「半正常」生活。陳副總統日前接受英國「每日電訊報」(The Daily Telegraph)專訪,分享台灣處理新冠肺炎疫情經驗、防疫策略、台灣被世界衛生組織(WHO)排除在外影響、及全球合作抗疫等議題,總統府今日公布完整專訪內容。外媒關切,具有公衛專業背景的陳建仁,由於邊境不可能永遠關閉或者永遠保持孤立狀態,如何才能讓邊境封鎖策略「正確退場」?陳建仁判斷,新冠肺炎病毒將像流感一樣,具有高度傳染力,但大部分病例屬於輕症或無症狀感染者,並且將透過飛沫及污染區傳染,恐無法完全消除,而是會與人類共存。若果真如此,將像2009年的H1N1新流感。人類恐怕要準備好與此病毒長期對抗,這也是應努力研發快篩和抗病毒藥物的原因。陳建仁說,一旦有相關藥物,輕症病例可到一般診所快篩,確診後立即投以抗病毒藥物治療,社區診所醫師就可能治癒輕症病例。重症病例則必須送醫學中心,醫學中心也可以進行快篩及提供抗病毒藥物治療病患,治癒後,病毒作用減低,就不會傳染人,不僅治癒病患,也保護所有與病患密切接觸者不被感染。陳建仁指出,在疫苗研發之前,「絕對有必要保持社交距離」,雖不需停止所有活動,但只要過半民眾願意減少50%的社交接觸,大家就能「有限度地」繼續過日常生活,也就是稍微設限的「半正常」的生活。因為仍須保持社交距離,他建議各國應協調國際運輸,各國也要公開資訊,例如,人民必須了解,哪些國家只有零星病例,哪些國家疫情嚴重,也因此需要進行血清流行病學研究,對民眾血液進行採樣,了解各國感染狀況。並要確保疾病不會傳播出去,謹慎才不會讓疫情再次爆發大流行。陳副總統透露,他曾和哥倫比亞、約翰霍普金斯及史丹佛等大學的同僚,討論何時才能回歸正常生活,但「我們還在思考,我們都還沒有準備好」。他說,除需要研發新的快篩檢測、抗病毒藥物和疫苗外,同時也還需要限制社交接觸的頻率。他說,他之前曾預測5月底能恢復正常生活,但現在很難預料,不過歐洲疫情已過顛峰期正趨緩,美國則仍在攀升中,希望5月底看得到疫情的曙光,畢竟所有國家都已動員起來,比一個月前好多了。大家協力抗疫,這是「全球化的好氛圍」。